本書從荷蘭人到達哈德孫河畔開展商業與殖民活動寫起,一直寫到“9•11”事件之后,描述了四個世紀里紐約從荷蘭貿易線路的中轉站、英國殖民港口,到國際大都市的發展歷程,對紐約經濟、政治、人口、城市規劃與建設、社會結構、多元文化等做了全景式描述。全書以通俗的語言描繪了紐約如何逐步成長為一個商業和金融業大城市,成為流行文化的中心和一個擁有眾多移民的多元化城市——一個“大熔爐”“萬花筒”的過程。
傳奇的“自由之港”、美國的門戶、美洲大陸的銀行、文化的拼盤,象征著超級大國的成功,又代表著撕扯她的各方力量——紐約,首先是資本主義之女。很早就成為貿易天堂的她,與碼頭、工坊、辦公樓的同呼吸共命運,其活力使之成為倫敦的競爭對手,一同爭奪世界經濟的主導權。哈德遜河岸的這座大都市不斷改變著他的尺度。19世紀末,批摩天大樓在華爾街附近拔地而起,1900—1940年,城市居民人口翻了一番。小意大利、下東區的猶太街區、哈勒姆——紐約還是一座新的巴別塔、一個城的母城邦。她的現代性不只來自城市景觀——有人覺得是仙國夢境,有人認為像但丁地獄;其現代性也建立在城市的戰爭與分歧,以及創新能力之上。這座信息之都發明了娛樂工業、百老匯的眾多劇場和康尼島的主題樂園。躋身于先鋒潮頭,她成為爵士樂和意識形態爭論的勝地,迎接著來自全世界的藝術家與知識分子,這些人的到來反過來加強了這座城市的吸引力。今天,作為全球文化中心和美國夢范本的紐約,繼續吸引著新移民。“紐約是一座未完成的城市”,勒?柯布西耶曾寫道,“這是一座正在發生中的城市”。
弗朗索瓦 維耶,1961年生,歷史學家,現任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社會學方向主任研究員及北美研究中心主任(隸屬于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吳瑤,1985年生,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法語系,后進入法國國立路橋學院城市規劃專業,現于法國從事相關工作。
前 言/001
Ⅰ 行省時期(1620~1820)
1 大洋之上/003
河貍和運輸艦/004
新荷蘭/006
英格蘭的勝利/011
帝國時代/012
競爭與戰爭帶來的利潤/015
紐約的美洲化/018
2 城市的雛形/027
草創時期/027
攀向命定的高峰/031
城市熔爐/036
哈德遜河上的巴別塔?/046
城市多元文化的形成/050
Ⅱ 新世界的女王(1820~1890)
3 大西洋上的威尼斯/057
榮光之路/058
美洲的商埠/061
百老匯、珍珠街和商業變革/064
紐約港/067
大陸銀行/070
大都市的工業化/074
新時代的巨人/078
4 城市帝國/079
新的尺度/079
擁堵的城市/084
移民/090
分層的紐約/093
民主的蛻變/097
運河與大橋/102
5 曼娜哈特/104
文化萬花筒/104
橋梁與鴻溝/114
美利堅的大腦/119
城市暢想曲/123
新的“語法”/126
維多利亞式城市/129
Ⅲ 大都會的現代化(1890~1940)
6 大紐約/133
雄壯威嚴的紐約/133
私有部門的壯大/138
“廉價公寓問題”/142
“小工業者的天堂”/145
世界及時大港/148
規劃未來/150
島城/153
1939~1940年的博覽會/157
7 前景光明的城市?/159
新紐約人/159
紐約的“白”/161
紐約的“黑”/164
從“社會問題”說起/167
道德改革/171
市政管理的進步主義/173
“新政”/177
大都市的妥協/180
8 城市啟蒙之光/182
新的大眾文化/182
新聞與娛樂業的麥加/187
都市鑲嵌畫/190
紐約知識分子的誕生/194
先鋒/199
哈勒姆的文藝復興/204
紐約,1940年/207
Ⅳ 美國時代的政治經濟中心(1940~2000)
9 鳳凰涅槃/211
一段衰落的歷程/212
一段復興史/216
城市與郊區/219
城市的脈搏/224
聯盟和重組/229
紐約,2000年/232
10 紐約,紐約!/234
“紐約引力”/234
自由主義和反共產主義/238
質疑/242
演變中的藝術/247
世界之家/250
文化產業/255
21世紀的政治經濟中心?/257
注 釋/260
參考書目/270
致 謝/285
索 引/287
完美的購物體驗,下次還來
很好
好書!
冷門城市史,補充新知識。
在紐約待了一年,在看紐約史,心境很不一樣
好看又劃算!200減100這個活動要多搞!!身邊很多人買!
可以結合倫敦傳一起看,講述紐約這個城市的發展歷程,對于預判中國未來城市的發展趨勢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