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計算機系統論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計算機系統論文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計算機系統論文

計算機系統論文:談計算機系統集成的發展趨勢

【論文關鍵詞】計算機 系統集成 存在問題 發展趨勢

【論文摘要】本文通過對傳統的計算機系統集成進行分析,得出傳統的計算機系統集成已經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必須探尋新的計算機系統集成的趨勢,本文對計算機系統集成的發展趨勢進行了相關探討探討。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也都是現代化的需要。越來越多的單位迫切需要建立一個先進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由于不同的單位有自己獨特的行業特性。因此,需要的計算機系統的萬千變化。從政府系統的醫療單位的管理系統,從工廠的生產管理系統,證券市場證券管理系統。不同系統之間可以說是千姿百態。系統集成應用功能集成,網絡集成,軟件界面集成等綜合技術手段,是指導信息系統的總體規劃,逐步實現的一種方法和策略。系統集成是一種思想,概念,哲學,它不僅包括技術集成,更不能缺少藝術構件集成。

1、計算機系統集成的特點

1.1計算機系統集成的相關認識

系統集成通過對綜合布線系統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結構化,將獨立分離的設備、功能、信息等集成到相互之間有關一定的聯性,而且在協調統一的新系統中,能夠充分共享資源,以期實現高效、集中、便利的管理策略。

系統集成是一個需要多個供應商,多協議的各種應用系統的結構,因此,實現系統集成的關鍵是解決不同系統連接的互操作性問題,專門解決各種分離設備,子系統之間的接口,協議,系統平臺,應用程序,和系統,組織和管理,建筑環境,建筑人員,所有需要的一體化問題。系統集成的本質就在于系統的優化設計,為一個大型計算機網絡集成系統,包括一對計算機軟件,硬件,操作系統,數據庫,網絡通信等多種技術的集成,以及制造商的產品選擇和搭配的集成,集成系統可以實現整體優化目標。

1.2計算機系統集成的特點

(1)沒有好,只有最適合:計算機系統集成不像其他的產品那樣,用戶都希望擁有好的。

(2)獨創性:由于計算機系統集成工程是根據用戶各自的特點和需求而量身定做的,因此每個計算機系統集成工程都是不同的,具有獨創性。

(3)高科技:計算機系統集成不單是提供一個設備,更多的是對設備的設計、開發和調試,需要很多高科技技術法能完成的。

系統集成具有較大程度上提高系統的有機組合、完整性、靈活性和性能,對其復雜性進行簡化,有著為用戶提供、切實可行的系統解決方案的重要理論和實踐意義。

2、計算機系統集成的分類

依據計算機系統集成項目的相關特點,可以把計算機系統集成分為計算機硬件系統總體設計與工程管理服務、計算機硬件設備集成與安裝、計算機硬件設備的技術與服務三大類。以下對這三種項目的管理實施進行簡要的定義分類解析。

2.1總體設計與工程管理

計算機硬件系統設計和項目管理服務,也可稱為整體設計和項目管理,這主要是買方將正確的計算機硬件系統集成項目。一般情況下,購買者的計算機系統集成項目的結構設計以及性能指標,粒度分布有一定的認識。這類項目的實施要求相關服務提供商設計計算機系統在各種領域,它可以覆蓋大部分的電腦系統,同時,相關技術人員專業水平的要求也很高。

2.2設備的集成安裝

計算機硬件設備的集成和安裝也可以稱為一體的設備安裝。計算機硬件設備的集成和安裝是一種最常見的計算機系統集成項目,但大多數消費者比較常用的計算機硬件系統項目建設模式。在計算機系統集成項目的硬件設備建設,集成和安裝要求買方應進行多方位的計算機系統集成框架和設備性能管理等定性選擇論點。簡單來說,相關設備的供應商,只要依據合同標準實施計算機系統集成項目的設備供應商,采購和安裝即可。

2.3技術服務

計算機硬件技術和服務也可以稱為工程技術服務。鑒于這種類型的項目,其主要是由它的技術和服務為主要內容的系統集成計算機硬件系統的建設項目。設備技術服務通常是在一個特定的服務指標和技術要求為主要目的的。這使得買方設備問題的技術和硬件的疑慮,提供相應的技術服務培訓支持。這類項目的實施需要相關的技術解決方案和技術結合有效的論證。

3、計算機系統集成目前存在的問題

3.1微機系統及工具軟件的管理問題

因為目前的電腦系統和軟件工具比較大,如果一臺設備的問題,需要重新安裝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通常需要系統工作了24小時。作為一個結果,上網計算機數量巨大,導致系統維護人員疲于奔命,也是很難保障服務質量。

3.2用戶管理的問題

用戶被限定在固定的機器上,同時,用戶的數據和文件也只能保留在該機器上。若要使用其它機器,必須在每臺機器上創建該用戶帳號,并將用戶的文件和數據復制到新機器上。當用戶固定使用的機器發生故障時,容易造成用戶數據的丟失。

3.3Landmark等專業應用軟件方面

在計算機系統集成前,需在每臺解釋工作站上安裝專業應用軟件,并創建用戶,用戶在指定的機器上加載數據,以便開展工作。如此一來,用戶和數據與機器捆綁在一起。有些時候,結果有的機器滿負荷工作,有的機器卻相對閑置。

3.4外設的共享問題

由于彩色繪圖儀、彩色激光打印機、磁帶機等大型外設價格貴,數量有限,不可能配置到每臺機器上,用戶只能登錄到固定的幾臺機器使用。

4、計算機系統集成的發展趨勢

廣泛集成分布式網絡環境與市場競爭的全球性激烈,每個企業集成中心也延伸到了企業的整合,使企業應用在分布式網絡環境的大型integrated.web為基礎的用戶界面統一,使部門和地區不同的人,組織,所有用戶實現方便,實時獲取信息,因此,該網站的用戶界面的統一是必然趨勢,計算機系統集成。

專業化與多元化系統集成技術,計算機的普及和應用在中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國民綜合素質,有越來越多的挑戰和機遇。今天的社會是一個網絡與信息技術的整合,系統整合模式 不再是簡單的結構,功能單一,但基于網絡結構的復雜和多功能轉型。因此,專業化與多元化系統集成技術是發展的必然趨勢,計算機系統集成。電子商務與企業信息系統集成,使企業供應鏈的有機結合,實現信息和資源充分共享,為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電子商務可以說贏得了廣大民眾的支持,與企業信息系統集成已經成為一個必然。

結語

采用現今先進的域管理技術、網絡技術、存儲技術,對開發研究工作的主要計算機軟、硬件平臺進行了系統集成,建立了域控制器、遠程安裝服務器、文件服務器、軟件分發服務器、NIS+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打印服務器、磁帶機服務器等十余套應用服務器,實現了操作系統遠程安裝、應用軟件自動分發、用戶數據跟隨用戶網上漫游、用戶數據,應用軟件集中管理、磁帶庫系統、遠程自動數據備份等。系統集成盡管提高了系統管理工作的技術難度,但卻極大地方便了用戶的工作,同時較大限度地實現了網絡資源的共享。

計算機系統論文:淺談醫院財務計算機系統的建設

韓倩、陳國軍

中國會計電算化

我國醫療體制改革正在向縱深方面發展,作為這項改革的主體——醫院面臨著新的挑戰。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生存,是擺在每個醫院面前急需探討的課題。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只有把握機會迎接挑戰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如果說外部大環境對醫院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壓力而產生推動力的話,那么醫院內部的管理也在起著相輔相成的作用。在醫院管理中,經濟管理與醫院職工的自身利益息息相關,占有相當大的比重。為使經濟管理更加科學化、規范化,我院從1990年開始,進行財務計算機系統工程的規劃和建設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一)總體目標

1.向科學管理要效益,彌補缺陷,實現醫院經濟核算的現代化管理。

2.保障醫院醫療、科研、教學等活動順利進行,提供更科學便利的服務。

3.為醫院領導層決策提供科學的財務指標。

(二)網絡建設

我院財務計算機系統的建設遵循“分步實施、后期集成”的原則,按著醫院工作的輕重緩急和經濟情況,分期建設。

1、一期工程:職工工資微機化管理。自1990年起,我院開始使用微機對全院職工工資進行管理,實現了工資調整、工資核算、工資條打印及其他一些基本功能。1995年以后加入個人所得稅調整功能。

2、二期工程:財務科內部網絡的建設。根據衛生部、財政部等主管部門的指示精神,我院從1998年開始建設并投入使用財務管理網絡系統。通過該網絡,可實現報帳、審核、財務統計、帳務報表、固定資產核算、應收帳款管理等功能,基本取代了傳統的財務手工工作,使我院的財務管理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該軟件由國家財政部指定軟件公司開發。

3、三期工程:全院經濟核算子系統的建設;該系統是我院醫院信息系統的一個子系統,對全院的醫療收入、日常支出、科室獎金分配等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該系統的數據來源于醫院信息總網、可、科學的反映科室的收入,按照我院的獎金分配方案自動生成科室應得獎金額。

4、四期工程:財務軟件系統集成。即將進行的工作,為使我院的信息系統更為完整,把目前財務相對獨立的三個系統合成,并入醫院信息總網,將與醫院經濟掛鉤的所有科室的經濟管理統一,做到資源共享、統計、標準統一。

(三)硬件配置

由于財務管理關系到整個醫院的經濟命脈,財務數據就顯得極為重要,在硬件端首先就要把好關。由于財務科內部網絡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系統,我們配置了專門交換機和服務器,采用星型布線,每個工作站獨享十兆帶寬。我們把硬件的挑選當作重點,選擇質量信譽好、售后服務好的國際或國內的名牌產品。網線采用加拿大產IBDN超五類雙絞線,主交換機、集線器、網卡和服務器系列選用美國IBM產品,工作站端則選用國內金長城系列產品。

(四)軟件環境、系統軟件平臺

網絡操作系統:微軟WindowsNT

數據庫管理軟件:微軟SQLServer7.0

前臺開發軟件:微軟VisualBasic5.0

其他應用軟件:微軟Office97

工作站操作系統:微軟Windows98

(五)系統維護和安全

1.醫院信息系統建成后能否達到預期效果,取決于后期的使用和維護。使用得當維護及時,就會使系統發揮應有作用,否則,會給醫院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我院財務管理人員都持有財務人員電算化上崗證書,為我院財務軟件的順利運行提供了保障。同時,我們有專業計算機人員負責維護財務系統。

2.為確保整個計算機系統安全運行,我們制定了嚴格的管理制度,做到專機專用,對硬件和軟件都采取了充分的安全措拖。服務器與網絡及設備采用雙線連接,服務器采用雙機熱備份,雙CPU,雙硬盤;工作站無軟盤驅動器和光盤驅動器;服務器、交換機及工作站都由長時不間斷電源供電(8小時不間斷電源)。應用軟件采用訪問控制、身份認證、密匙及系統容錯等基本網絡安全技術進行安全監控,服務器安裝防火墻(網絡版)軟件,起到主動防御的作用。系統集成到醫院總網后,將由網絡管理中心的磁盤陣列備份財務數據。

(六)使用效果

1.實現了財務的正規化管理,堵住了原有的管理漏洞。

2.提高了工作效率,體現了以病人為中心、一切為前勤服務的宗旨。

3.為醫院的整體管理提供的財務數據。針對國家關于 藥品收支兩條線的規定,醫院領導直接在網絡終端隨時查詢藥品收支的變化,便于調控,動態管理。

(七)今后工作

1.配合醫療體制改革及醫療保險制度的改革,進一步完善財務計算機系統,增加必要的功能模塊,如學術會議經費管理子系統等,真正實現財務管理的無紙化辦公。

2.由于現在財務內部網絡和經濟核算軟件由不同的軟件公司開發,需要我們管理人員做好協調組織工作,順利完成系統集成工作。

3.醫院每年需要追加一定的網絡維護費用。

計算機系統論文:計算機系統分析員論文-企業集團的信息管理系統應用

【摘要】

本文以某個IT產品銷售公司的信息系統項目的開發為背景,討論了一個信息系統需求分析的整個過程,其重要特征是:所涉及的項目是原有系統的一個升級替換版本。因此,需求分析過程不同于建立一個全新的系統,大體上可分為三個階段:()實施逆向工程獲得對系統的初步了解;(2)在第1步的基礎上寫出基本需求,交由客戶評審補充;(3)在第2步的基礎上開發原型,利用原型與客戶交流,最終獲得基線需求。針對上述三個階段,本文論述了所使用的分析方法與工具以及所遇到過的一些典型問題和措施,對需求分析中使用的工具,談一些自己的初步體會。

【正文】

我于1998年8月至2000年7月參加了某個大型集團的企業信息系統的開發工作,該大型集團的業務主要涉及到IT類產品的進銷存。本人在項目中負責系統分析的工作,該集團企業原先已委托某個電腦公司開發過一套IT類產品管理系統,但是該老系統存在兩個主要的問題:(一)系統運行速度非常慢,如商品銷售開單時,從確定開單到開單完成有時需要1~2分鐘左右的響應時間,讓客戶無法忍受。(二)系統數據不,經常出現實物庫存與電腦庫存嚴重不相匹配的情況,使銷售數據的統計產生一些混亂,有關財務的數據因此無法有效使用,只能采用人工錄入方式補充進行。在這種情況下,該集團的總經理決定參考原有系統重新開發一個系統,以便解決原系統所存在的上述兩個難以克服的難題。注;原系統采用PB6.5開發,數據庫采用SYBASE,服務器采用Windows2000Server,客戶端采用Windows 98,程序架構采用的是傳統的C/S結構。

鑒于該集團業務操作復雜,流程多,涉及人員多等特點,以及項目完成時間短,經費有限,人員有限等限制約束條件,再考慮到必須避免前一系統出現過的結構混亂與難于維護等問題,我們決定要對原系統的需求做一個比較徹底的和切實可行的分析,由于原有系統已經開發了近兩年,并且客戶也有了一定的使用經驗,業務基本流程本身也并沒有太大的變化,因此,我們把需求分析的過程分為三步:()分析原有系統的結構,主要是數據庫結構和程序結構,(2)在獲得第(1)步結果的基礎上寫出基本需求,交由客戶評審補充,(3)在第(2)步的基礎上開發原型,利用此原型與客戶交流,從而獲得最終可用的需求結果。下面按上述三步分別加以論述。

及時步是實施逆向工程,獲取原有系統的基本需求。

由于原有系統在功能上大體上能基本滿足客戶的需求,并且在兩年多的開發中也積累了不少經驗,因此,從中可以獲得一些有益的參考,也可以避免多走彎路。在這一階段,我們采用的主要工具是PB自帶的Power Designer和PB Documents;前者主要用來分析數據庫結構,后者主要用來分析程序結構,便于開發人員與高級用戶理解程序。采用這兩個工具的原因是:原系統過于龐大,模塊多,數據庫模式多,表格量很大,僅靠人工的方法很難從中獲得一個比較完整的、明確的系統結構以及整體構成,而且原有系統未能提供一套正確完整有效的設計文檔,于是我們只能依靠工具輔助來進行。在使用Power Designer分析數據庫,并且用PB Documents分析原程序中的PBL以后,我們對原系統的結構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再結合對原系統的使用,基本明確了功能與流程的需求,并在此基礎上用人工錄入方式,產生了初步需求的自然語言文檔。這里指出,使用Power Designer的一個不足之處是:如果一個表中的字段過多,而且又同時依賴多個表時,輸出的表格相關圖形很復雜,有很多交叉,且難于調整,不方便閱讀及打印。

第二步是在及時步的基礎上進行的,即寫出系統基本需求,交由客戶評審和補充。

通過及時步的逆向工程,我們獲得了系統的基本需求。為了充分記錄需求的變化及需求之間的依賴關系,我們決定選用Rational公司的Requisite PRO作為我們的需求管理工具,Rational公司有一整套用于需求管理的工具,功能非常強大,包括Requisite Pro、Clear Quest等等,這些需求分析工具可以對需求進行的管理,包括記錄需求的變化情況,需求之間的依賴關系等等。但是,我們考慮到Rational的一套工具實施會非常昂貴與復雜,需要非常強的項目管理能力才能實施,因此,我們只采用了其中最簡單的一部分功能,那就是記錄需求變更,記錄需求之間的依賴關系,其他跟RUP有關的功能都給略去了。之所以這樣做,主要是考慮到項目的經費、人力以及國內軟件開發的實際情況。正如前面所說,我們根據自己的理解并寫出基本需求后,交由客戶做評審井做適當補充,我們將經過補充整理后的需求作為正式需求記錄入Requisite Pro所維護的數據庫中,并對各個需求進行分類,設定優先級等,這些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從數據庫中直觀地了解客戶到現在為止提出了哪些需求,哪些需求是必須優先考慮的,哪些是難度較大的等等。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遇到了一些問題,譬如:用戶對我們用自然語言書寫的需求文檔有許多地方不理解,往往在花了較長時間閱讀之后,仍不明白我們所描寫的需求過程與他們所完成的業務之間的對應關系;另外是由于首次采用Requisite Pro進行需求管理,在類型劃分,屬性值的確定上,部分開發人員沒有經驗,造成了不少反復,對于前者,我們的方法是想辦法增加一些示意圖,將大的流程分解為小流程,再與客戶反復交流與溝通,最終達到雙方理解一致的目的。對第二個問題,則參考了一些例子,再結合實際中屬性的使用情況,給予取舍或者選擇,經過這一階段的工作,我們建立了基本的需求庫,定出了基本需求規格說明。

第三步則是在第二步的基礎上建立起原型,利用原型與客戶進行更深入的交流,通過交流修改相應的需求。

在這一階段的工作是在對第二步任務進行報告交流的基礎上進行的。我們用PB開發了一個原型系統,就具體的業務流程與客戶進行交流與溝通,通過原型,客戶發現了許多我們與他們的理解相互不協調的地方,我們在修改需求的同時,也在Requisite Pro需求數據庫中記錄下修改的歷史。事實證明,這種記錄歷史的作用是很有效的,如曾經有客戶在兩個不同的時間對同一需求提了相反的需求,我們根據歷史記錄很快證實了該客戶的提法有錯誤,在事實面前無需再作爭論,同時利用Requisite Pro,我們還發現了一些需求相互之間有矛盾。經過這一階段工作,我們終于獲得了經過用戶認可的需求基線,即是可用于下一步進行詳細設計的基線需求。

在這個項目中,我們利用了Power Designer、PB Documents等逆向工程分析工具和Requisite Pro需求管理工具,這些工具的使用,使我們提高了工作效率,起到了一定的輔助作用。但是,就需求分析工具方面而言。我們覺得國內應用得還是太少了,這一方面是因為對需求分析不夠重視,另一方面是因為管理水平還達不到相應的層次。Rational公司的一整套需求分析工具,其功能是非常強大的,國外已在普遍地使用,在國內也逐漸開始普及,特別是那些通過CMM二級以上評審的單位,都必須使用工具對需求進行管理。在本項目中,我們僅僅利用了Requisite Pro功能的一些小方面,已經體會到該工具對于項目管理的諸多好處。如果一個有實力的公司能夠實施RUP,那么需求管理這個老大難的問題會變得不再那么棘手了,項目的質量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目前國內由于CMM熱潮的興起,已經逐漸重視需求分析,也逐漸使用需求分析工具,這是非常可喜的,當然,更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用上國產的需求分析工具,那時我們的軟件產業也許會真正地騰飛了。

評注;采用逆向工具進行再工程的應用很多,本文給出了一個實際的例子。寫作有條理,也很實際。合理地界定了需求分析的現實水平。所采用的需求分析的方法與工具相對較合理科學。能在對項目討論的同時抒發議論、使用體會、愛國心和事業心。深度還可以提高,例子宜更加豐富一些。(本文主要參考了廣東劉小波等人的論文)

計算機系統論文:計算機系統分析員論文-通信行業的應用

論軟件需求分析方法和工具的選用——論文3:通信行業的應用

【摘要】

本文以某通信公司的業務報表系統開發為例,討論了軟件需求分析工具與方法的選用。我們認為,軟件需求分析是軟件工程中重要的一步,直接關系到后繼工程的進行以及最終的產品能否滿足用戶的需求,因此在整個工程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采用適當的工具,有可能顯著減少需求階段的錯誤,也可大幅度提高需求分析的質量和工作效率。當然工具的選用應當與實際的項目相結合,充分地發揮工具的作用。本文結合我們工作的實際經歷,簡要討論了開發系統時所選用的工具及其應用,選用時所考慮的原則以及所碰到的問題。在文中也結合多種開發方法(即傳統的瀑布法、信息工程法、面向對象的方法)的比較,指出各種方法的不足之處,說明我們所采用的工具對軟件需求分析所起的作用,以及相應產生的效果。

【正文】

我在某市一家通信公司工作,作為一名技術骨于,受領導委托,參與了開發本公司的業務報表系統,我擔任系統的需求分析、總體設計和部分代碼的編寫工作。

我所在的企業作為一家通信運營公司,分為總部、省級公司和地市級分公司三級,各級公司之間都有數據報表的要求。但是,每一個地市分公司因所處的地方不同,經營環境不同,所面臨的問題也不一樣,因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數據報表(除地市分公司向省公司匯報的之外)。公司又分設了許多部門,這些部門也都會需要數據,作為分析決策的依據。因此,了解各個部門的需求就成了業務報表系統的關鍵。

在調研的過程中,我選用了一種工具叫Play CASE,可以從網上免費下載,有很強的功能。下面就介紹一下,在需求分析階段,我是如何使用這一工具的。

及時步,了解業務組織結構。公司內部的數據實際上是在部門之間流動的。業務部門需要知道在本地覆蓋區內各基站的話務量、當天的話務量(即話務量的時空分布)。財務部門需要知道本月各類用戶的話費收入、預交款收入、與其他電信運營商的網間結算等。計劃部門需要各部門的分析數據。計費部門需要提供本月的賬革統計數據、話單統計數據分布(比如分別按照基站分布、時段分布以及按用戶類別分布)、預交款統計數據、當前的欠費總額分布、催繳情況等等。這些部門時常為了數據而產生了大量無謂的爭議。在使用Play CASE工具時,先要將這些部門錄入到Play CASE的“業務部門”中.構成了一個信息源的接收點(或發送點);而Play CASE通過圖示表示了這些部門的關系,并轉換成了相應的軟件結構。實際上,這是一種系統建模的方法,即把業務系統中的各個組織轉變為軟件功能中的各個結構。這樣,在需求分析階段,明確哪些部[!]門需要數據,從而保障了需求分析對整個公司的性,而不會忽略掉某一個部門,導致需求分析的不完整。

第二步,了解各個業務部門中的業務流程,使之通過Play CASE轉換成軟件的運行過程,這是一種動態建模的方法。在上一步的基礎上,追蹤各個部門的行為,錄入到Play CASE中,并以形式化的語言描述各過程。對于復雜的過程,該工具還提供了進一步細化的方法,并且形成了業務流程圖和業務狀態圖。根據這些流程圖、狀態圖與實際業務部門的業務相結合比較,還是較為吻合的。在此步的實施過程中,運用了動態建模技術,使各部門業務流程的情況在軟件的運行過程反映出來,從而保障了需求分析階段中運行過程的描述能真實地反映實際情況,防止在后繼的程序編寫過程中,可能會經常發生的一類情況:程序員因為沒有理解業務流程而出現“閉門造車”的現象,從軟件的功能角度上保障了軟件的正確性。

第三步,將業務數據轉變為軟件數據,這一步工作實際上就是收集各部門所需要的數據。分析各部門需要的數據都有哪些;以及數據是如何轉換的,這可以歸入“功能建模”的范疇。將這些相應數據錄入到Play CASE中,選定所屬的部門。這時就自動地建立了DFD圖(數據流程圖),數據字典,省去了人工建立時的很大麻煩。

第四步,將業務上的數據關系轉變成軟件中的數據關系。這里采用了面向對象的方法,把業務部門所需要的數據看作一個實體,部門間的數據關系就是實體之間的關系。比如:經營部門所需要的用戶資料、用戶話費,實際上就是用戶這一實體與賬單這一實體間的關系。Play CASE提供了構件(不過我覺得是部件更為合適一些),來表示對應的數據,并提供了三種構件的表示關系即組裝關系、分類關系與相連關系。這三類關系基本上反映出了現實世界中的業務數據之間的關系。例如現實世界中的用戶資料與用戶話費,在Play CASE中,可將用戶構件與賬單構件用相連關系表示。這種方法,實際上是借鑒了OOA面向對象的分析方法中的類、聚集、繼承、封裝等概念,能較好地反映出現實中的業務;同時,這一步的工作也為總體設計中數據庫的概念模式設計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經歷了上述四個步驟以后,利用Play CASE工具自動生成了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初步的DFD圖和業務流程圖,為下一步的總體設計打好了基礎。

使用Play CASE工具,使需求分析既能繼承傳統的結構化分析方法,又能吸收面向對象設計方法的優點。比如能把業務流程轉變成為運行過程,業務組織轉變成了軟件的結構等都體現了這一點。而在運行過程中,對復雜過程的細分以及追蹤則反映了傳統方法中的自上到下分解的分析思想,這對于解決復雜系統的分析是很有幫助的。

通過使用,我覺得這個工具還是很不錯的。因為它實際將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結合起來了:軟件、業務、開發人員和用戶。對于用戶而言,Play CASE用圖形化的方式顯示出業務流程,使用戶了解業務在軟件中的運行過程,提供了將來驗收軟件時的依據。對于開發人員來說,使開發人員能更清楚地了解業務流程,不會再發生“因為不理解用戶的需求而出現的閉門造車情況,從而導致開發出來的產品不符合用戶需要”的現象。因此,Play CASE所自動提供的需求說明書能夠很好 地溝通用戶與開發人員之間的理解,使他們都能對需求有共同的理解。

使用Play CASE工具后,使我們的需求分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但能自動地提供許多結果,如需求說明書等;還使需求的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受到領導的贊揚(領導不是學計算機的,但對公司的業務十分熟悉);在后繼的設計與維護工作中,我們感到工作似乎輕松了很多。

當然,該軟件工具也有不足之處,一個突出問題是靈活性不夠,一縣公司的部門或者組織機構發生變化時,整個設計都要重新來過。因此,在改進的過程中,我們在及時步過程預留了好多個虛擬的部門,以備將來進一步的擴充或者變動。

評注:(1)具體項目有些體會,完成情況似乎不錯。(2)條理較清晰,比較系統地描述了使用Play CASE的過程和體會。(3)偏重于工具的討論,對需求分析的方法分析還嫌不夠。(4)項目相對較小,僅涉及報表系統,對更為復雜的業務流程應舉例分析,才能更充分地體現方法與工具的作用。(本文主要參考了廣東魏福建等人的論文)

計算機系統論文:基于嵌入式PC的PIII計算機系統設計與實現

摘要:介紹了嵌入式PC模塊的結構,闡述了一種快速開發嵌入式計算機系統的思路,并詳細描述了一種基于嵌入式PC的PIII計算機系統組織結構和設計實現過程。 關鍵詞:嵌入式PC Compact PCI 橋接

目前嵌入式計算機系統應用呈現多樣化、小型化、多層次的趨勢,在工業現場和軍事用途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隨著各種應用對操作系統和軟件要求的日益提高,使得具有廣泛適應性的PC構架的嵌入式計算機系統倍受青睞。尤其是Compact PCI總線在工業和軍用領域的廣泛應用,為PC構架的嵌入式計算機系統提供了更多的應用環境。然而,對于一個計算機系統來說,主機開發周期一般都較長,也較為復雜。CompuLab公司開發的系列嵌入式PC模塊為開發PC構架的嵌入式計算機系統提供了新思路。即以嵌入式PC為核心,通過各種總線橋接電路開發出適應各種總線要求的嵌入式計算機;同時也為迅速提高各種嵌入式計算機系統的性能提供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

本文介紹以CompuLab公司的系列嵌入式PC模塊為核心的嵌入式計算機系統的一個設計實例。

1 CompuLab 786CORE

以色列公司CompuLab生產的786CORE是一種小型的、功能很強的高性價比單板嵌入式PC模塊,它適用于各種以PC構架為基礎的嵌入式應用中。786CORE配置了運行WINDOWS、Linux、VxWorks和DOS等操作系統所需的各種芯片組,并配置了相應的BIOS。

嵌入式PC模塊786CORE具有體積小、功能強等特點。整個模塊面積僅99mm×69mm,卻集成了PIII賽揚400~700MHz地CPU、32~256MB SDRAM、LPC、5V兼容的PCI及AC97總線控制,同時還提供VGA/SXGA、兩個USB接口、兩個PS/2接口、兩個10Mbps/100Mbps以太網接口、ATA IDE接口、軟驅接口、一個RS-232和一個RS-422串口。為了適應嵌入式應用,786CORE還內置了嵌入式BIOS。

圖1為786CORE的體系結構框圖。

786CORE強大和靈活的功能為嵌入式計算機系統設計得提供了較為廣闊的設計空間。尤其是通過PCI總線開發出的Compact PCI總線體系結構,更加擴展了該嵌入式系統的功能和應用領域。然而,由于Compact PCI總線的電氣性能和協議的特殊性,基于該總線的設備開發難度可想而知。通常采用多種PCI橋接邏輯,將Compact PCI總線上的操作轉換成其成較為簡單的總線操作。

圖1 786CORE的結構框圖

2 基于786CORE的嵌入式計算機系統設計與實現

嵌入式PC模塊的出現和發展,以及基于PCI總線的各種橋接電路的廣泛應用,使得嵌入式計算機系統的開發周期大大縮短,并直接提高了系統的實用性和軟件應用的靈活性。

2.1 系統組織與結構

圖2描述一個以PIII CPU為核心的高性能嵌入式計算機系統。它包括16路差分輸入A/D、4路RS-232/422串口和雙8139以太網控制器,以及與機箱相應的抗惡劣環境電源。該系統的所有模塊均為標準的3U尺寸,機箱為加固的4槽3U機箱。

由于嵌入式PC模塊提供的PCI總線不能提供足夠的負責能力,因此主機模塊必須為其增加一個PCI-PCI的橋接芯片——Intel S21152BB。該芯片提供的PCI總線可支持四個PCI設備。而總線上的設備對于Compact PCI總線來說必須且只能是的負載。如果要增加負載,則必須有一個橋接芯片擴展總線的負載能力。如圖2中的雙網模塊。由于該模塊中的兩個以太網控制器RTL8193D均為PCI總線的負載,首先通過PCI-PCI橋接芯片——Intel S21152BB將總線擴展,再完成兩個以太網卡的功能。

另外,作為Compact PCI總線系統,所有模塊包括系統底板(Backplane)均按照Compact PCI規范PCIMG2.0 R2.1設計,包括終端匹配電阻的設計(如圖2)、底板時鐘和中斷設計以及其他電氣性能的設計。

2.2 擴展模塊的設計與實現

本系統中,除主機模塊外還有三個擴展模塊,它們分別完成系統對模擬信號的采樣及處理(AD模塊)、系統與其他設備的通信(4串口模塊)以及系統與Internet的連接(雙網模塊)。

本系統中除了上文指出的雙網模塊需要PCI-PCI的橋接芯片外,AD模塊和串口模塊與CPCI總線連接同樣需要橋接芯片AMCC S5920的支持(如圖2所示)。AMCC S5920是單一芯片的多功能設備,它為設計者提供了一條靈活而簡便的通往PCI總線的道路。通過使用S5920,模塊設計者無須考慮PCI總線的各種電氣性能和時序的特殊要求,只需根據S5920轉換后的類似ISA的TTL電平的ADD-ON總線進行設計即可。作為PCI上的目標設備,S5920可提供132Mbps的數據傳輸率,兼容33MHz的PCI總線和高達40MHz的ADD-ON總線,由它轉換出的ADD-ON總線可支持8、16和32位的數據寬度。

(1)AD模塊

支持16路模擬差分輸入,信號的采樣及AD轉換由AD976完成,采樣結果由單片機89C52平滑處理后通過光電隔離器件發送到CPLD,再由CPLD存放于靜態RAM中供上位機讀取。

該模塊占用32字節8位寬I/O空間,用于存儲16路16位精度的AD采樣結果。

(2)串口模塊

通過CD1865支持4路RS-232/422串口,占用512字節8位寬I/O空間、1路中斷。

圖2 基于786CORE的嵌入式計算機系統

2.3 軟件設計

本系統采用VxWorks嵌入式操作系統。它是目前所有獨立于處理器的實時系統中具特色的操作系統之一。VxWorks的微內核Wind是一個具有較高性能的、標準的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內核。其主要特點包括:快速多任務切換、搶占式任務調度、任務間通信手段多樣化等。該內核具有任務切換時間短、中斷延遲小、網絡流量大等特點,與其他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相比具有一定的優勢。

所有模塊的驅動程序均在VxWorks下開發,開發環境為Tornado II。它是嵌入式實時領域里近期一代的開發調試環境,是實現嵌入式實時應用程序的完整的軟件開發平臺。本系統各個模塊的驅動程序均用C語言編寫,并在Tornado II下編譯成“.O”文件用以提供給用戶作為二次開發的中間件。

操作系統及應用程序均存放于主機模塊的192MB電子盤上,使得軟件的運行速度大大提高,也使系統可以工作在溫度和穩定性條件都非常惡劣的環境里。

2.4 該系統的特點及技術

指標(1)高性能PIII700MHz CPU核心,128MBSDRAM,192MB電子盤;

(2)支持多種操作系統:DOS、VxWorks、Windows X、Linux等;

(3)串口模塊:4路全雙工異步串口,傳輸速率可達115.2kbps,通過軟件設置可選擇不同的串口通信方式,RS-232(V.28)或RS-422(V.11,X.21);

(4)AD模塊:16路模擬差分輸入,支持AD數據智能調理,AD轉換時間最短可達5μs/Sample,有效輸入信號范圍:-15V~+15V,模擬采樣部分與CPCI總線數字部分光電隔離;

(5)雙網卡:10Mbps/100Mbps自適應以太網,支持自動故障診斷、切換和恢復;

(6)先天加固抗震設計;

(7)熱傳導散熱設計;

(8)電磁兼容性設計;

(9)3U標準尺寸。

本文描述的嵌入式計算機系統具有廣泛的適用性,由于采用了先天的加固、抗震和熱傳導設計,在環境特別惡劣的工業現場和軍事領域適應性極強。此外,該系統的設計過程是一條行之有效的快速開發嵌入式計算機系統的道路,并較易形成產品的系列化,提高產品的高層競爭力。

計算機系統論文:新時期計算機系統集成經理能力需求

新時期計算機系統集成經理能力需求

一、前言

項目管理的產生起源于傳統行業,目前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尤其是計算機信息集成行業等高科技企業。其根本原因在于適應瞬息萬變的組織經營環境,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計算機信息集成行業較之其它傳統行業來講,其項目的特點具有動態性和不確定性,項目管理過程不可簡單重復,靈活性較強。這些特點使得計算機信息集成行業的項目成功率始終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不僅造成了直接的經濟損失,而且制約著行業的發展。

1994年,standishgroup對于it8400個項目(投資250億美圓)的研究結果表明:項目實現其目標的只有16%,需要補救的項目占50%,失敗的項目為34%。據分析,成功的軟件項目依賴于成功的項目管理。而失敗的原因很多,拙劣的范圍管理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其中項目經理對于項目的把握不、無法清晰的控制項目的進程、無法的利用人力資源都是項目失敗的重要環節。

現代項目經理不僅要有運用各種管理工具來進行計劃和控制的專業技術能力,還要有經營管理等其他多方面能力,項目經理必須通過人的因素來熟練運用技術因素,以達到其項目目標。

二、項目經理職責的變化

項目經理在項目管理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是一個項目管理的核心和焦點。隨著全球性競爭的加強和客戶發展戰略性合作需求的增長,對項目經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只有那些注重選拔、培養項目經理的公司才可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那么現代的項目經理什么方面更重要呢?技術更重要還是溝通能力更重要呢?老一輩的項目經理很多都是技術員升格為項目經理的,其在技術方面是專家,但是對于新時代的變革他們能否適應呢?由工管系升格來的項目經理是否更加適應新時期的項目經理呢?

我覺得傳統的項目經理通常只是一個技術方面的專家和任務執行者。而現代項目經理不僅要有運用各種管理工具來進行計劃和控制的專業技術能力,還要有經營管理等其他多方面能力,對項目團隊成員的激勵以及與客戶的策略保持一致的能力。項目經理必須通過人的因素來熟練運用技術因素,以達到其項目目標。也就是說,他必須使項目團隊成為一個配合默契、具有積極性和責任和動的高效率群體。

本人在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landesk桌面管理系統中便充分的意識到這新的項目經理職責變化的沖擊。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landesk桌面管理系統是一套比較完整的桌面電腦及服務器管理的系統,其中既包含了管理部分也包含了安全的部分,內容比較多、涉及的技術面也比較廣、需要打打交道的部門更加繁雜。這就對項目經理的要求更高了。

那么新時期的項目經理又應該具有那些能力呢?

三、項目經理的職業特征及所需技能

項目經理的職責和工作性質決定了他必須具有一定的個人素質、良好的知識結構、豐富的工程經驗、協調和組織能力以及良好的判斷力。實踐證明,任何一種能力的欠缺都會給項目帶來影響,甚至導致項目的失敗。探討項目經理的職業特征及其技能對于選拔和培訓的項目經理具有重要意義。

1.項目經理的職業特征

職業是個體因工作時間的積累和工作態度的好壞而不斷發展的工作活動和職位。職業包含著3層含義:隨著時間積累而發展變化的方向和途徑;個人和組織間的相互作用和影響;提供了與職業相關的身份。我們可以依據不同的標準對職業作以下分類:常規型與交際型,線型與螺旋型、長期型與短期型。下面通過與部門經理的比較來說明項目經理的職業特征。

(l)從個性因素來看,部門經理(如財務經理、銷售經理、人事經理)屬于常規型職業。他們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工作環境里,依照明確的工作程序,地組織和評價大量的信息。部門經理通常是順從、有序、講究效率和不易變通的。項目經理屬于交際型職業。他們集中精力指導、幫助和帶領他人去實現項目目標,不喜歡非常有序的工作環境。他們通常是隨和、友善、機智、善解人意和樂于助人的。自信、奮進、精力充沛和善于溝通是一個的項目經理應有的品質。

(2)從職業發展方向來看,部門經理屬干線型發展的職業。理想的線型職業包含著一系列隨著責權增加而不斷上升的職位級別。部門經理有著強烈的線形的職業發展方向意識。他們受到工作中各種機遇的激勵,不斷追尋著更大的權力和工作業績。項目經理屬于螺旋型發展的職業。理想的螺旋型職業是指從一個專業領域(如工程)轉向相關的專業領域(如產品開發)。新領域吸取了舊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同時又會給另一個全新領域的發展開啟一扇大門。螺旋型職業的從業者關注的是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積累和提高,追求個人及其創造力的發展。

(3)從職業的持續狀態來看,部門經理通常是一種相對固定的長期職位。而項目經理受單個項目周期的限制,通常是一種短期性職位,也更具流動性和不穩定性。

由此可見,項目經理與部門經理在個性、職業發展方向與途徑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區別。這也對項目經理的素質手口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項目經理的能力要求

項目經理的能力要求既包括“軟”的方面——個性因素,也包括“硬”的方面——管理技能和技術技能。

(1)個性因素。項目經理個性方面的素質通常體現在他與組織中其他人的交往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理解力和行為方式上。素質的項目經理能夠有效理解項目中其他人的需求和動機并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具體內容包括:號召力——調動下屬工作積極性的能力;交流能力——有效傾聽、勸告和理解他人行為的能力;應變能力——靈活、耐心和耐力;對政策高度敏感;自尊;熱情。

(2)管理技能。管理技能首先要求項目經理把項目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認識到項目各部分之間的相互聯系和制約以及單個項目與母體組織之間的關系。只有對總體環境和整個項目有清楚的認識,項目經理才能制定出明確的目標和合理的計劃。具體包括:計劃;組織;目標定位;對項目的整體意識;處理項目與外界之間關系的能力;以問題為導向的意識;授權能力——使項目團隊成員共同參與決策。

(3)技術技能。技術技能是指理解并能熟練從事某項具體活動,特別是包含了方法、過程、程序或技術的活動。的項目經理應具有該項目所要求的相關技術經驗或知識。技術技能包括在具體情況下運用管理工具和技巧的專門知識和分析能力。具體包括; 使用項目管理工具和技巧的特殊知識;項目知識;理解項目的方法、過程和程序;相關的專業技術;計算機應用能力。

根據對來自各個領域的85位項目經理的問卷調查,美國學者對這三大類能力的相對重要性作了比較。調查方法為:要求85位項目經理給三大類共18項技能分別打分,每項分數為l~7分。7分代表最重要的技能,l分為最不重要的技能。然后,再[文秘站:]將各類得分換算為百分比。

個性因素所占百分比為39.6%,它是項目經理最重要的能力;管理技能的百分比為36.9%,處于次重要的地位;技術技能的百分比為23.5%,是相對最不重要的技能。所以說項目經理的技術技能強調的是通才,而不是單一學科的專家。這種技術技能是使項目經理有能力了解項目主要專業的技術問題。實際上,項目經理為了協調各專業間的工作,必須有足夠寬的專業知識結構,才能了解項目中各專業工作的內容,才能與專業人員進行技術問題的交流。

我們不必要求全部技術都要自己能完成,而要學會統籌專業的技術人員去完成各個技術難點。多了解客戶的需求指定合理的完成路徑。比如在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landesk桌面管理系統里有個小的系統是usb設備管理。通過和客戶的溝通了解到對于usb設備管理,客戶的需求比較高。我通過對于usb設備管理技術的了解發現在之前的一個項目的開發中使用到了類似的技術,使用證書認證和u盤虛擬化技術能的實現客戶的需求。于是給到專業的技術人員快速的完成了客戶的需求,提高了效率。

那么一個項目經理擁有了的技術知識,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的項目經理就能夠的勝任新時期的項目經理的工作了嗎?不是,他還需要的策略選擇能力。

四、項目經理的策略選擇

項目的運作技巧因單位和項目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因此,項目經理們應根據具體情況對他們的策略作相應的調整。在所需的技巧難度較高或其價值被低估時,公司也應給予項目經理正確的評價。以下是項目經理一些較為通用的策略:

1.客戶至上的原則

項目經理不應僅關注項目組織的發展,還應關心為個別客戶提供服務。客戶至上的原則應體現在項目的設計、發展和執行等各階段。一個公司應通過借助干項目管理而形成的明確的并已達成共識的總體目標、有效的資源部署以及明確的團隊手四個人目標,和客戶發展長期合作關系。為了平衡市場需求,公司應以客戶為中心,運用現有的技術能力為客戶提供有益的、可產生附加值的服務。

2.轉變觀念

現代項目管理已應用于社會各個領域,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與客戶建立更緊密的聯系。處于全球性競爭的環境下,為了進一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項目經理應該轉變觀念,在充分了解客戶需求的基礎上,按照實際需要,削減初始說明書中不必要的部分。在實踐中,由于許多客戶并不真正了解自身的需求,這使削減工作困難重重。因此,項目經理應該有能力理解并說明客戶的需求。

3.明確的項目目標

無論項目規模的大小,項目經理都應有明確的項目目標,了解項目的時間和資源約束。為了評價項目是否成功,還應該能度量項目的產出。在技術項目中,項目經理應保持技術的完整性并盡可能避免費用超支。項目經理的任務就是借助于合同幫助客戶實現他們的目標。完整性并盡可能避免費用超支。項目經理的任務就是借助于合同幫助客戶實現他們的目標。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客戶的要求,還要考慮其他組織和個人的需要。

4.最壞情境法

項目團隊中的意見分歧會影響工作效率,項目經理應該了解每個人的優缺點并使大家向同一個方向努力。如果項目經理可以自己挑選項目團隊的成員,團隊管理工作會相對簡單。然而,項目團隊是事先既定的。因此,項目經理應該事先設想到最壞的情景并積極預防它的發生。

5.善于應變

的項目經理應該能夠根據項目的性質靈活運用自己的經驗和技能,善于變通。因此,那些希望成為項目經理的人應該是靈活的,并應在各種小項目中積累經驗。

新時期計算機系統集成經理能力需求

計算機系統論文:談醫院財務計算機系統的建設

我國醫療體制改革正在向縱深方面發展,作為這項改革的主體——醫院面臨著新的挑戰。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生存,是擺在每個醫院面前急需探討的課題。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只有把握機會迎接挑戰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如果說外部大環境對醫院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壓力而產生推動力的話,那么醫院內部的管理也在起著相輔相成的作用。在醫院管理中,經濟管理與醫院職工的自身利益息息相關,占有相當大的比重。為使經濟管理更加科學化、規范化,我院從1990年開始,進行財務計算機系統工程的規劃和建設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一)總體目標

1.向科學管理要效益,彌補缺陷,實現醫院經濟核算的現代化管理。

2.保障醫院醫療、科研、教學等活動順利進行,提供更科學便利的服務。

3.為醫院領導層決策提供科學的財務指標。

(二)網絡建設

我院財務計算機系統的建設遵循“分步實施、后期集成”的原則,按著醫院工作的輕重緩急和經濟情況,分期建設。

1、一期工程:職工工資微機化管理。自1990年起,我院開始使用微機對全院職工工資進行管理,實現了工資調整、工資核算、工資條打印及其他一些基本功能。1995年以后加入個人所得稅調整功能。

2、二期工程:財務科內部網絡的建設。根據衛生部、財政部等主管部門的指示精神,我院從1998年開始建設并投入使用財務管理網絡系統。通過該網絡,可實現報帳、審核、財務統計、帳務報表、固定資產核算、應收帳款管理等功能,基本取代了傳統的財務手工工作,使我院的財務管理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該軟件由國家財政部指定軟件公司開發。

3、三期工程:全院經濟核算子系統的建設;該系統是我院醫院信息系統的一個子系統,對全院的醫療收入、日常支出、科室獎金分配等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該系統的數據來源于醫院信息總網、可、科學的反映科室的收入,按照我院的獎金分配方案自動生成科室應得獎金額。

4、四期工程:財務軟件系統集成。即將進行的工作,為使我院的信息系統更為完整,把目前財務相對獨立的三個系統合成,并入醫院信息總網,將與醫院經濟掛鉤的所有科室的經濟管理統一,做到資源共享、統計、標準統一。

(三)硬件配置

由于財務管理關系到整個醫院的經濟命脈,財務數據就顯得極為重要,在硬件端首先就要把好關。由于財務科內部網絡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系統,我們配置了專門交換機和服務器,采用星型布線,每個工作站獨享十兆帶寬。我們把硬件的挑選當作重點,選擇質量信譽好、售后服務好的國際或國內的名牌產品。網線采用加拿大產ibdn超五類雙絞線,主交換機、集線器、網卡和服務器系列選用美國ibm產品,工作站端則選用國內金長城系列產品。

(四)軟件環境、系統軟件平臺

網絡操作系統:微軟windowsnt

數據庫管理軟件:微軟sqlserver7.0

前臺開發軟件:微軟visualbasic5.0

其他應用軟件:微軟office97

工作站操作系統:微軟windows98

(五)系統維護和安全

1.醫院信息系統建成后能否達到預期效果,取決于后期的使用和維護。使用得當維護及時,就會使系統發揮應有作用,否則,會給醫院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我院財務管理人員都持有財務人員電算化上崗證書,為我院財務軟件的順利運行提供了保障。同時,我們有專業計算機人員負責維護財務系統。

2.為確保整個計算機系統安全運行,我們制定了嚴格的管理制度,做到專機專用,對硬件和軟件都采取了充分的安全措拖。服務器與網絡及設備采用雙線連接,服務器采用雙機熱備份,雙cpu,雙硬盤;工作站無軟盤驅動器和光盤驅動器;服務器、交換機及工作站都由長時不間斷電源供電(8小時不間斷電源)。應用軟件采用訪問控制、身份認證、密匙及系統容錯等基本網絡安全技術進行安全監控,服務器安裝防火墻(網絡版)軟件,起到主動防御的作用。系統集成到醫院總網后,將由網絡管理中心的磁盤陣列備份財務數據。

(六)使用效果

1.實現了財務的正規化管理,堵住了原有的管理漏洞。

2.提高了工作效率,體現了以病人為中心、一切為前勤服務的宗旨。

3.為醫院的整體管理提供的財務數據。針對國家關于藥品收支兩條線的規定,醫院領導直接在網絡終端隨時查詢藥品收支的變化,便于調控,動態管理。

(七)今后工作

1.配合醫療體制改革及醫療保險制度的改革,進一步完善財務計算機系統,增加必要的功能模塊,如學術會議經費管理子系統等,真正實現財務管理的無紙化辦公。

2.由于現在財務內部網絡和經濟核算軟件由不同的軟件公司開發,需要我們管理人員做好協調組織工作,順利完成系統集成工作。

3.醫院每年需要追加一定的網絡維護費用。

計算機系統論文:淺談 計算機系統結構 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論文關鍵詞]計算機系統結構 課程 教學改革

[論文摘要]本文針對《計算機系統結構》課程的特點,討論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引導”的方式進行教學,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注重能力培養,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一、引言

《計算機系統結構》是計算機學科體系的一門重要課程,它是以算法為核心,語言為描述,硬件和軟件作為實現工具的互為聯系又互為制約的結構技術。課程以計算機系統結構中硬中有軟、軟中有硬、相互轉換、彼此滲透的觀點,從原理、結構和實現技術等方面系統地對現代計算機的并行處理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討,使學生建立起“整機”概念,培養其具有一定體系結構技術的應用能力。“計算機系統結構”涉及到多門其他專業課如《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的知識,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非常典型地體現出計算機學科互相融合的特點。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系統思維和綜合分析的能力,努力提高這門課程的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

由于“系統結構”內容抽象,不易理解,且目前各高校在該課程的教學中實踐環節的設計都比較薄弱,有的院校甚至沒有安排實驗,因此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難度比較大。因此,需要在目前的教學條件下,綜合應用多種教學方式和手段,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自主學習。

二、課程教學改革總結

(一)課程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

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單要教會學生課程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思考,如何進行創造性思維。具備了創造性思維能力,學生不僅可以學會教師傳授的知識,而且能夠觸類旁通,舉一返三,在自身的思維實踐中獲取更多的知識。教師為學生服務,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目標。在師生角色上,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主要采用“引導”的方式進行教學,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二)課程教學內容的安排

以教學大綱為根據安排本課程內容,著眼于有關計算機系統結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結構和基本分析方法,同時適當介紹近幾年來系統結構的重要進展和今后的發展方向。課程選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計算機系統結構》(第四版,李學干編著)作為教材,該書曾獲得部級教材一等獎和教學成果二等獎,內容豐富,配有學習指導和大量習題。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系統結構的基礎理論、數據表示與指令系統、輸入輸出系統、存儲體系、重疊與流水和并行處理機等。以前面五個部分為重點教學內容,講解時注意與先修課《計算機組成原理與數字邏輯》的銜接,特別要體現出“系統結構”側重于設計方法和設計思想的描述這個不同點。

(三)課程教學手段的運用

(1)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

在課程正式開始之前先對“系統結構”的主要內容、學習重點和基本學習方法作一個總體性介紹,使學生對該課程有一個大致的認識;在課程的每一章開始講解之前,首先也要明確指出這一章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把這個目標貫穿在學習過程中。例如,及時章系統結構的基礎理論就是要抓住系統結構的基本概念、系統結構、組成與實現的關系以及軟硬取舍的基本原則、計算機系統的設計思路;第四章存儲體系的學習目標就是要理解虛擬存儲器和高速緩沖存儲器的管理方式與原理。如此,學生學習的目的更加明確,更容易抓住學習的重點。

(2)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

課堂教學宜采用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板書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多媒體教學無疑是目前高等院校普遍采用的教學手段,以其形象的圖文與特效演示對于加深學生理解知識點很有幫助;而傳統板書教學也有其適用的場合,比如在介紹指令系統操作碼的哈弗曼編碼、發生中斷時程序的運行過程以及流水線時-空圖畫法時就應該采用板書來演示,這樣不僅能與學生有良好的互動,還能夠更清晰地講解知識要點。

另外,課外時間可以充分利用網絡來強化教學效果,比如,利用論壇教學課件、提供閱讀資料,利用電子郵件進行答疑輔導,這些對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教學效率很有好處。

(3)啟發式教學,注重能力的培養

“系統結構”是一門理論居多的課程,單向灌輸算法思想必然不利于知識的掌握。授課時應多采用設計提問,啟發思維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在教學工作中,還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自學能力。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總結自己的學習方法,學會運用各種手段來獲取知識,例如,可以布置學生課外通過查找資料完成有關“系統結構”近期發展的小論文。

三、課程教學改革實踐案例

(1)堆棧型替換算法原理的教學案例

在存儲體系這一章中,虛擬存儲器替換算法的實現是教學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如果按照教材內容編排的順序,直接給出抽象的邏輯表達式介紹堆棧型替換算法的定義,勢必不利于學生對算法的理解。取而代之,先舉出實例,比如使用lru法對頁地址流進行一次堆棧處理,從處理結果總結出主存頁數與命中率的關系,由此來說明命中率隨主存頁數的增加而單調上升,至少不會下降[1],具有這種特性的算法就稱為堆棧型替換算法。此時再引出邏輯表達式,將表達式的各個部分與實例相對應,進行歸納,給出堆棧型替換算法的定義,這樣,學生就順理成章地理解了算法的內涵。從教學效果來看,絕大部分學生能夠地掌握該替換算法的涵義和替換過程。

(2)改進指令系統的教學案例

在數據表示與指令系統這一章中,介紹指令系統設計和改進的兩個主要方向時,cisc和risc是一對需要學生重點理解的概念。前者是按增強指令功能的方向發展指令系統,而后者是按簡化指令功能的方向改進指令系統。學生應該了解兩者設計思想有哪些不同點,cisc和risc分別采用哪些基本技術,有哪些典型的應用,它們分別存在哪些不足和問題,為什么說今后的發展應是cisc和risc的結合。為了說明這些問題,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查找實例資料,了解ibm 370、intel i486、ibm6150、intel i860這幾個處理機采用的技術,讓他們自己去分析查找答案。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提高了他們查閱資料的能力。

另外,其他章節也有可以擴展的問題,比如,第7章多處理機的講解可以結合目前熱門的多核處理器,這兩者的主要問題是一致的;更進一步地,可以讓學生去了解單芯片多處理器(cmp)與同時多線程處理器(simultaneousmultithreading,smt),這兩種體系結構可以充分利用指令級并行性和線程級并行性,從而顯著提高性能。

四、結束語

《計算機系統結構》這門課的內容可分為兩個部分:及時是介紹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組成,第二是分析提高系統性能的方法。把握好這兩個方面,學生理解和掌握系統結構就容易得多。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安排進度,明確學習目標,采用多種教學方式,與實例緊密結合,積極引導啟發,使枯燥的理論知識變為形象的感性認識,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可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計算機系統論文:計算機系統分析員論文-通信業應用

【摘要】

近年來,在應用需求的強大驅動下,我國通信業有了長足的進步。現有通信行業中的許多企業單位,如電信公司或移動集團,其信息系統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對線路的實時監控要求很高,數據量龐大,如何將實時控制與信息系統集成在一起便成為系統實施的一個關鍵部分。

在參與了某個通信公司的一套網管系統以及決策支持系統的設計后,我們分析了兩者的集成與應用工作,深切地感受到有一個良好的設計策略以及重視所選用的工具是一個關鍵。這個項目主要是對下屬各分站的子網以及有關鏈路的連通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實現報警、路由控制和授權等功能,其關鍵在于提供一個實時顯示情況的地圖界面,井將數據匯總和組織,建立起數據倉庫以及進一步實施數據挖掘分析,從而能支持企業的決策分析。我作為設計人員之一,著重在本文中討論控制系統與信息系統集成時的策略。

【正文】

眾所周知,通信行業需要有一整套監控通信網絡的手段,其工作特點是涉及到的各分站與基站的在地理位置l的分布性,更加需要有在更高一級提供檢測不同分站鏈接情況的手段。一般來講,由于數據都是海量的,所以,如何將整個網絡系統所得的數據及時處理,以便和決策部門的分析相結合,也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簡言之,分布性、實時性以及數據海量性是解決整個系統設計和集成的核心問題。

首先,讓我們來討論一下“網管監控系統”。由于我參與設計與開發的這個系統并不是位于基層的分站,其定位在將下屬各分站的主機通信數據(包括數據流量、鏈路負荷、通往其他結點即主機的連通情況等)加以收集,所以對于具體通信事務的底層操作要求并不很高。

考慮到上述原因,我們采用了一個地理信息系統開發平臺mapinfo并采用delphi編程,后臺用sql server數據庫(這是由于考慮到決策所需要用到的是microsoft公司的olap service)。在分析和計劃之前,我們先對itu801標準做了詳細的探討,這只是一個有關子網和鏈路定義以及分層等描述的標準,在聽取了許多分站人員的建議后,將mapinfo公司提供的一個相關的map x的active x控件嵌入到delphi程序中,利用map x中提供的豐富的類以及操作,比如object、layer等實現網管界面,井且加入了子網和鏈路的概念,對屬下的分站可以隨意地組合成為不同子網,而且實現了放大與縮小的功能,大致可以將整個地區的分站集中在一張地圖中,能顯示在屏幕上,這時,只是顯示出各個分站的概要,小到可以顯示出某臺主機的機柜、機柜直到插件板(因為這些都要實時監控)。我們采用了分層的方法來實現以上縮放。對于一些靜態的數據,如分站,主機的位置等則先用mapinfo公司提供的一套編制地理信息的工具(map x是其提供給編程工具的一個active x控件)做成靜態的層次圖放置于數據庫中。

我們新做成的這套系統通過與各分站的專用線路加以連接,能實時地得到數據,顯示于地圖上,反映出各站、各子網、各鏈路的實時狀態,并能將控制命令傳回分站(如強制鏈路中斷、路由轉換等)。

現在,讓我們來討論其中最為關鍵的問題,即是要將實時控制系統與企業信息系統加以集成,我們的設想和體系結構大體上可以用一張簡圖表示。

在這個體系結構中,由各分站保留著詳細的數據,網管系統則在一定時間間隔內將匯總到的數據作少量統計,抽取其中需要保存的內容放入數據庫,如每分鐘流量,某分站與其他分站每分鐘通信流量,在該分站中某個鏈路的負荷(這些鏈路有可能是動態分配的,也可能是固定分站之間的通信鏈路)。盡管如此,數據仍然是海量的,因此,如果要把這些數據都直接送到各個決策部門,比如送給市場部門是不現實的。所以,我們在數據庫的基礎上建立了數據倉庫,確定了客戶、時間、通信量、計費和故障等幾個數據倉庫的主題,每隔一定時間對數據庫中的原始數據進行清理與抽取等預處理工作,建立好數據倉庫。這里的預處理包括了許多方面的內容,比如有建立計算時間,但是無計費的(計費值為零)的數據,應視為建立失敗的無效數據,需要予以剔除;某些企業租用的是專用線路按月計費,中間的通信因此無計費的一些有關記錄也應剔除等。

在預處理之后,再利用olap service的分析將數據融合與匯總。按照決策部門的需要提供相應數據(比如:市場部門需要每一分站的收益,客戶分布情況以及客戶費用等)。這些都可以由olap service對數據作預先處理,此時處理完的數據在邏輯上是以立方體(cube)形式存在的,其占用的存儲空間便能顯著地降低,如1999年8月有2000萬條通訊記錄,即使形成作為備份的文本都需要4g空間,經過olap service處理后僅需200m左右空間,因此,經處理后的數據主要存放于另外的相關部門的機器中,而不能與主服務器放在一起。

,再來討論由決策人員所使用的系統。由于這些部門并不分散,我們就沒有采用olap servce的web方案。采用delphi編制了訪問olap service的客戶端軟件,用了olap service提供的、cube browser控件,用相似于網頁的界面提供了數據立方體的各種操作,如上鉆(觀察角度從月轉到季度甚至年),切片,旋轉等操作。為了便于輸出打印數據,還內嵌了microsoft的excel數據透視表,可以將在cube browser上所看到的數據轉化為excel的表格形式,或者轉換成餅形圖、柱形圖和曲線圖等,比如可以觀察每天24小時通信流量的分布曲線圖,可以發現在夜間12點以后明顯通信流量減少,而決策部門便可制定某些優惠或減價措施吸引更多客戶在12點之后使用網絡。

另外,在采用olap service中的數據挖掘功能時,其中提供的兩類算法分別是基于決策樹的分類和基于決策樹的聚類,市場部門的聚類算法將客戶根據費用情況加以聚集,以期發現處于同一消費水平的客戶的共同特征,便于制定政策,吸引客戶。這方面的努力我們將會進一步持續進行,以保障有足夠的海量數據而發現其中的規律。

整個系統運行后,其數據采集,數據處理等一系列工作都由程序定期地自動進行,該系統應用已有一段時間,受到了不少好評。當然,也發現了其中有不少問題,比如;主服務器數據庫的容量問題,主站與分站的通信效率問題,還有在網管系統中,網絡故障的確定還不夠細致,需要由分站再具體化加以確定,決策系統與網管系統之間還缺少直接通信手段等,這些都有待于進一步的解決與改進。

實時控制系統與企業信息系統集成化是推動從事生產制造、測量與監控等業務的企事業單位真正邁向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的一個重要動力。如果是大型企業,更需要有一整套的系統,支持web,智能查詢,自動識別如用于故障預測和數據挖掘等技術,從而能夠將底層的實時監控與高層的決策更好地集成在一起。展望其前景,無疑是十分美好的,但是我們認為相應的工作量很大,在技術上仍然需要有所提高和有所突破。

評注:能緊扣集成的主題,結合實際作了較有深度的論述。所討論的數據庫和數據倉庫技術符合企業信息化的方向。對遇到的問題的舉例剖析還不夠,實時控制方面的論述也可更細化一些說明。

計算機系統論文:計算機系統分析員論文-通信服務平臺的應用

【正文】

數據通訊是當前十分活躍與熱門的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的應用領域。某大型通信公司開發了其業務的主要支撐平臺,在這里,我們簡稱之為“通信信息服務平臺”,用于在全國與全球開展數據業務的需要。該平臺是一個典型的java技術應用于internet的項目。

作為信息技術公司中的一名技術骨干,我有幸參加了該系統的分析與設計工作,承擔了相當多的java應用開發任務。此系統中的軟件部分大多由java來實現,在全系統中我們是這樣來用java構架系統的:

(1)本系統可分為4層,分別是browser、表示層、中間件層和數據層。

(2)表示層用java中的java script來實現頁面輸出。

(3)中間件層用java來實現corba,即實現component(構件),主要實現業務邏輯的封裝與復用。

(4)數據層主要是數據庫和存儲過程的實現。

我們在應用java技術時,所采用的技術和策略可大致上歸納為以下5個方面:

(1)使java script盡量簡單,因為java script在我們系統中是放在服務器端執行的,該語言是通過一個解釋器解釋執行的,相對速度很慢,我們采用了兩臺hp前置機來運行java script,但是其運行速度還是不理想,所以我們在設計中把java script僅用來顯示從中間件層所得到的數據,生成動態頁面。在最初的設計中表示層(java script)曾承擔了一些業務邏輯處理操作,導致效率不理想,因此,我們不得不盡量地減少java script的程序量。

(2)用java實現corba時,應盡量考慮共享和復用。在本系統中,最初的設計是讓java在實現component時,只是執行一些數據庫表的操作,導致表示層的負載較大。后來,我們重新設計時,總結歸納了所有的use case,找出了其中可供共享和復用的接口,把相同的業務邏輯操作封裝到一個接口中去。因為 java的執行效率比java script要高,因此提高了系統效率。

(3)在別的項目中,我們曾大量地使用過java中的jsp技術和servlet技術,一般人可能不能區分這兩種java技術的區別。為了得到系統的一些執行速率的數據,我們采用了一個著名的壓力測試軟件——load runner來測試這兩種技術的差別。測試表明:用jsp和servlet完成同樣的一個操作,并且保障是在相同的測試環境中(相同服務器、壓力測試工作站與數據庫環境),得到的測試數據卻有著很大差別,jsp完成一個操作的平均執行時間大致會是servlet程序的兩倍。在一個企業級應用項目中,這可能是一個很關鍵的瓶頸。因此,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在可能的條件下,盡量地多使用servlet。當然,與servlet相比,jsp編程快速,修改方便,在訪問量不是很大的應用場合下也是可以接受的。

(4)使用java作為整體解決方案時,應盡量使用相同版本的jdk。在用java作為編程語言的項目中,幾乎大多要遇到“漢字”問題,即java在沒有經過轉換的情況下,在輸出漢字時,很可能會出現亂碼。采用不同版本的jdk,解決的方案是不一樣的,比如v1.2.2版本的jdk和v1.3版本的jdk解決方法就會有一些不一樣,把v1.2.2的java程序放在v1.3的jdk中,就不能順利輸出漢字了。其根本原因在于java使用了unicode編碼,和我們中國的國標編碼不一樣。所以在這個意義上一些人竭力鼓吹的“一次編寫,到處運行”似乎不一定能在所有的場合都行得通。

(5)使用java時,應盡量遵從軟件規范。在java中有一個jvm的概念,即在java虛擬機中使用了一個垃圾收集器,專門用來回收內存。但是該垃圾收集器在給編程人員帶來方便的同時,也隱埋下了隱患。在程序設計中,并不能強制執行垃圾收集器,所以,開發人員不能確定某對象是否已釋放,常常讓編程人員養成依賴自動收集的壞習慣,因此我們要求:在try,catch之后必須明確要求回收內存(當然,也只能是通知垃圾收集器來回收垃圾),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統穩定性。

以上這些實用性的技術與策略,是我們在實踐中的一些實際體會,僅供各位開發人員根據實際情況參考。

當然,在使用java作為解決方案時,也會遇到很多讓我們頭疼的問題,這些問題導致同時執行的并發性比較差,系統速度慢等等。歸納起來看,我們曾遇到過的主要具體的問題有:

(1)用java來實現corba中的component,有時效率會比較低。

(2)用java來建立數據庫連接往往會比較慢。

(3)用jsp編程時容易導致系統信息的擴散。比如,如果有黑客攻擊一臺運行jsp程序的服務器,他可以故意地輸入一些非法字符或異常信息給jsp程序,于是程序執行將出現異常。這時,就會在頁面上打印出相應的錯誤信息。很不幸的是,這些信息極有可能暴露出這臺服務器的jdk的版本號與路徑信息等內容。這往往容易讓黑客們有機可乘,有可能去抓住系統的漏洞。

在發現了這些問題后,我們經過仔細研究,找出了一些解決辦法。比如:

(1)既然用java實現component比較慢,我們就盡量減少component所執行的業務邏輯量。爭取把能夠放在存儲過程中實現的操作,盡可能在存儲過程中加以實現。眾所周知,數據庫的存儲過程操作,比起在java程序中執行數據庫操作要快得多。

(2)既然用java建立數據庫連接比較慢,我們就可以把數據庫連接封裝成連接池(connect pool),從而能非常有效地提高系統效率。我們也曾經用“load runner”作過壓力測試,使用連接池比不使用連接池的速度要快上3~5倍。

(3)為了對付jsp程序與servlet程序會打印出異常系統信息的問題。我們曾查閱了很多jsp或servlet的資料,最終是毫無頭緒。但是我們可以換另一種思路,即是不從程序下手,而從web server著手,我們可以把apache配置成為使這類異常信息不再打印出來,而是使之僅出現一個通用的異常說明的頁面,這樣,就能十分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

在我們使用java作為編程語言的這么多項目中,絕大多數是比較成功的。java語言作為一種快捷、穩定的計算機語言,開發基于因特網應用的項目大多是相當穩定和比較適用的。

在我個人看來,java的應用前景十分光明,大體上可以著眼于以下方面:

(1)在因特網上將會有更加廣泛的應用。

(2)在嵌入式設備中,java也大有用武之地。比如,在近期推出的java技術中,java已經進入了手機領域。

(3)java程序大多以線程運行,占用資源少,會逐步代替asp與cgi程序。根據第三方測試表明:jsp程序比asp程序要快2倍以上。用jsp代替asp應是大勢所趨。

(4)java在無線互聯網中的應用將會更加廣泛。java支持wap,可以方便地用java開發wap程序,實現wap應用。

(5)java與xml的無縫連接使java在數據傳輸和異構網絡通信方面有著很大的優勢。

就我個人而言,我將會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致力于java在無線互聯中的應用,為我國的移動通信事業開發出更多的實用的項目。

評注;參與了一個較大的項目后有實踐體會。全文都采用1、2、3、4方式,文章的風格顯得單調,不大吸引人。但是本文的優點是;(1)寫得很有條理。(2)內容的選擇合適。(3)所列舉的策略、注意事項與發現的問題都很現實可信。(本文主要參考了廣州王海波等人論文)

計算機系統論文:淺析計算機系統集成的問題與發展趨勢研究

【摘 要】本文通過對傳統的計算機系統集成進行分析,得出傳統的計算機系統集成已經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必須探尋新的計算機系統集成的趨勢,本文對計算機系統集成的發展趨勢進行了相關探討探討。

【關鍵詞】計算機 系統集成 問題 發展 研究

現代化的發展是為了各行各業在面對市場的競爭與生存的挑戰時所必須的走向。對于各種事業單位來說,建立自身完整的網絡信息管理體系是至關重要的,它不僅僅在對于本行業的發展來說有個更的規劃和整體認識,同樣,對于相關的企業來說也是一種借鑒與學習,有利于現代化的建設和發展。

如:政府單位、醫療企業等都是通過建立相應管理系統,使信息得到有效的利用與統籌。一般這種信息系統夠集成了整個單位的思想、概念與企業本身的理念,所以對于各行各業來說,系統集成功能的應用本身也是為了更好的發展。

一、計算機系統集成的相關認識、特點

計算機系統集成的通過將相互獨立的個體進行協調,把綜合布線系統與計算機的網絡技術結構化,使其設備、信息與功能之間相互的牽連,達到整體上的共享資料,充分利用資源,使各行各業的能夠有目的、有方向、高效率、方便簡潔的進行管理。

(一)計算機集成系統的特點

1.適用性。計算機系統集成,對于用戶來說必須具有一定的適用性,并不是好就是最適合,而是根據具體的要求來分析的。

2.獨特性。由于各行各業的需求不同,所以對于計算機的系統集成也通過滿足各自的需求而設計創立的,具備自身相應的特點。

3.科技性。計算機系統集成是科技發展的產物,在它形成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設計、開發與試用,只有運用高科技的手段才能使其更好更有效的開發、利用。

(二)計算機系統集成的具體分類

1.計算機系統集成的總體設計與工程管理。

計算機的整體設計是將計算機的各個系統,進行合理有效的運用安排,通過集成正確的系統項目,對各個項目的一種管理服務。

2.系統設備的集成與安裝。

計算的集成是把計算機的硬件進行集成并且通過安裝才能夠運行,相比于計算機硬件設備的集成和安裝這種普遍的比較常見的計算機系統集成項目,大多數的消費者偏向于計算機硬件系統項目的建設模式。在系?a href="http://"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陳蚵艚灰資保?ω?鶯賢?曜級愿鞲齬ι淌凳┫钅康牟曬河氚滄啊?

3.專業性技術的服務

計算機的發展是科技化的產物,對于計算機的服務主要針對的是硬件系統,所以對于它的要求也需要相應的技術人員才能夠滿足完成,它的設備技術服務主要是以特定的服務指標與技術要求為目的的。具有專業性。

二、計算機集成系統存在的問題。

(一)計算機設備處理過程繁瑣、系統管理難度大。

在計算機運行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對于電腦系統與軟件工具的安裝、操作來說,需要的時間過長。而且計算機應用的范圍廣泛,數量龐大,對維修人員的需求量大,對服務質量的要求高。

(二)用戶系統管理繁瑣

用戶是不斷的變動的而相比較計算機確實固定的,所以對于一些流動的用戶來說,不能夠隨時隨地的保存、提取所需要的數據,對信息抽取的過程復雜而且浪費時間,在固定系統機器出現故障的時候,還容易照成數據的丟失,具有一定的不安全性。

(三)landmark等專業應用軟件方面不夠協調

計算機的系統集成需要一定的平臺,安裝相應的專業應用軟件,需要在指定的機器上加載數據,這樣容易使用戶、數據、機器相固定,變得死板,不具有靈活性。

(四)外部設施的應用單一,共享資源缺乏。

外部設施的安裝可以完善機器的應用,提高它的使用程度,但是一些大型的外部設施它應用有限,投資又高,所以只能應用在固定的幾臺機器上,照成了一定的不便性。

三、計算機系統集成的發展趨勢。

計算機系統集成,是企業整體發展的必然選擇,它促使各企業之間各、部門之間能夠有效的提取信息,成為發展所需要信息的中心,使企業應用在分布式網絡環境的大型integrated.web為基礎的用戶界面統一。

計算機的普及與應用,是社會化發展的趨勢,它為各行各業的人,提供平臺。面對現如今的網絡與信息技術的結合,網絡結構逐步

向多元化和多功能化方向的發展,為了創造條件,使國民經濟、人文素質都得到提高。對于各個企業來說,通過系統的集成能夠使企業供應鏈得到改善,降低企業的運行成本與提高企業運轉的效率,使企業能夠更好的面向社會提供了有力的條件。

四、結語

在現今管理技術、網絡技術、存儲技術,都高速發展的時期,通過對開發研究工作的主要計算機軟、硬件平臺進行了系統集成,來建立相應的域控制器、遠程安裝服務器、文件服務器、軟件分發服務器、nis+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打印服務器、磁帶機服務器等十余套應用服務器,實現了操作系統遠程安裝、應用軟件自動分發、用戶數據跟隨用戶網上漫游、用戶數據,應用軟件集中管理、磁帶庫系統、遠程自動數據備份等。系統集成盡管提高了系統管理工作的技術難度,但卻極大地方便了用戶的工作,同時較大限度地實現了網絡資源的共享。

計算機系統論文:數字化醫療設備計算機系統管理與維護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醫療質量的關注也在不斷的增加。關于醫療設備數字化的研究更是沒有停止腳步,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數字化的醫療設備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本文基于對數字化醫療設備的分析,來探索其在計算機系統中的管理與維護。

【關鍵詞】數字化;醫療設備;計算機系統;管理與維護

前言

醫療設備的建設關系到整個醫療事業的發展。當下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為數字化的醫療設備管理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數字化時代的醫療設備管理備受人們關注,醫療設備的數字化作為醫院數字化發展的一個部分,在當前的實踐中也在不斷的進行改變個完善。

1數字化醫療設備

數字化的醫療設備是以計算機技術為依托的,在計算機軟件的協助下進行醫療設備的運行。實現了醫療設備數據信息的自動化采集和處理,為進一步實現醫院的自動化控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數字化醫療設備的控制都是通過計算機系統展開的,在對計算機的操控中大都是通過人工操作進行的,在這一部分的系統運行中如果發生故障,將會致使整個機器設備都難以正常運行,因此計算機系統的管理和維護是保障整個系統都有序運行的關鍵[1]。

1.1數字化醫療設備常見的故障

常見的數字化醫療設備的故障大都是有計算機系統的設施引起的。軟件的故障,基本上都是因為工作人員錯誤地操作造成的,軟件的故障會造成整個系統的崩潰亦或是應用程序文件數據的丟失,并進一步的阻礙計算機系統的運行。硬件故障,硬件出現問題在數字化醫療器械使用中是較為常見的。硬件作為一種高新的科技設備,在進行工作時如果發生較大的振動,就有可能造成硬件磁頭與盤片的撞擊從而導致系統崩壞。并且硬盤的故障造成的醫療設備數據的丟失是難以找回的,對于數字化醫療設備的發展來說是極為不利的。

1.2數字化醫療設備引進前的管理

1.2.1充分的進行調研

在引進高質量的數字化醫療設備前,要對醫療設備的型號,適用范圍等都充分的加以了解。并對醫院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在總結該醫療設備引入后可能帶來的后果進行總結。避免產生醫療設備與醫院不相匹配而產生的的資源的浪費。

1.2.2有關材料的積累

要對數字化的醫療設備的技術操作上的資料進行整理,將設備的結構、路線、安裝等技術類指標都以一一進行整合。幫助醫院擁有一套完整的技術資料,不僅僅是為現在的安裝提供技術上的支持,更多的是為以后醫院數字化的實現提供更多的借鑒。

2數字化醫療設備的安裝及維護

2.1數字化醫療設備的安裝

2.1.1安裝過程

在進行數字化醫療設備計算機系統的安裝時,要著重對計算機相關的主板、驅動程序等的處理。將安裝過程中的數據信息資料進行妥善的處理。在安裝的過程中醫院的維修人員要積極的向廠家的工作人員學習,加深對于設備的安裝,功能等方面的認識,對于一些容易出現問題的方面與安裝人員及時的進行溝通,保障整個數字化的醫療設備可以正常的運行[2]。

2.1.2保修協議的簽署以及軟件的備份

將保修協議放到一個數字化設備安裝的首位,在進行數字化醫療設備的安裝前。要與廠家簽訂一份軟件維修的協議,將軟件維修的時間、內容以及故障的判定等進行一一詳細的說明,并要求廠家在進行軟件的升級或系統的重裝時提供必要的注冊碼,保障在設備遇到故障時可以及時的修復。同時,軟件的備份也是十分重要的,要在軟件安裝的過程中對系統和應用軟件金進行統一的備份。

2.2使用過程中的管理和維護

2.2.1硬件的管理與維護

首先要保障整個計算機系統運行的場所干凈整潔,沒有過多的粉塵產生。保障整個設備的運行處在一個良好的范圍內,保障整個系統的穩定性。其次是對于硬件的維護,要定時的對計算機的內外進行清潔,并及時的更換受損的或是老化的零部件,將潛在的故障進行排除。減少設備帶并運行的的次數,延長設備的使用期限,提高整個設備的使用效率,保持系統的高效運轉。

2.2.2軟件的管理與維護

關于軟禁的管理要按照相關的操作順序來進行操作,減少因錯誤操作出現的軟件上的破壞和數據的丟失。在軟件的運行中,若是發現運行軟件出現故障要及時處理,以免為臨床的醫療工作產生阻礙。并且在軟件運行中,要根據實際情況的發展,及時的對軟件進行升級,提升整個控制系統的功能[3]。

2.2.3制定嚴格的使用規程

關于使用流程的規范化:①要培養規范化操作的意識,保障按照正常的順序進行開關機的處理,并且在關機之前要先將所有的程序進行關閉,再按照正常的順序退出,并及時切斷電源。②要做到專機專用,每一臺醫療設備的運行都有其對應的計算機系統,嚴禁在醫療設備的計算機中進行其他的操作,不隨意的刪除和添加程序,嚴格控制外來介質對于計算機系統的影響,適當的進行按安全監測,消除故障的隱患,將故障發生的概率降到低,對于反復出現故障的現象,要積極的分析故障產生的原因,確定故障來源并及時的采取措施進行解決。③要在計算機系統運行遇到障礙時,要將病人的數據信息等進行備份,保障各種數據信心不會丟失。在醫療設備的管理部門要配備公用的光盤刻錄機,對于醫療文件進行定期的保存。④關于計算機病毒的防護,計算機在運行當中會產生許多的垃圾,如果不及時進行處理就會產生系統漏洞,電腦病毒也會隨之侵入計算機。因此在日常的系統使用時要及時的清除垃圾,及時的修復漏洞,為了避免因計算機病毒侵入而造成數據的丟失,要及時的進行備份[4]。

2.2.4技術人員的培樣

數字化的醫療設備的運行離不開專業人員的操控,因此對于技術人員的培養方面也不能放松。在數字化醫療設備引入的同時要加大對于人才的培養力度,吸引更多的技術人員加入到數字化醫療設備的建設隊伍中。對于已經從業的技術通信設計與應用73人員來說,則要不定時的開展專業知識的普查活動,保障每個工作人員都可以牢牢的掌握住技術操作的要領。當然在對于技術人員的考核方面也不可以放過,制定合適的考核制度,按照統一的考核標準進行考核,確保數字化醫療設備使用的科學性。在對于數字化醫療設備的管理中,技術與人才各占了相當大的比例。數字化醫療設備的構建離不開先進的科學技術的支撐,同樣也離不開技術人員為之付出的努力。因此在今后的醫療器械發展中,要更好的將技術與人才結合起來,為實現醫院的數字化提供更多的借鑒。

3總結

醫療設備的數字化不可逆轉,計算機技術的日益成熟為實現醫院的數字化提供了借鑒。以數字化為契機,將醫院的整體服務水平加以提高,幫助醫院的發展趨向更好的角度。綜上所述,數字化的醫療設備對于一個醫院的發展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我們要積極地促進整體醫療設備的數字化,進一步的保障醫療的質量。

作者:萬旭 單位:陜西省西安市碑林區第九醫院

計算機系統論文:機電計算機系統網絡安全管理

【內容摘要】

當前信息網絡發展步伐迅猛,新技術、新觀念不斷更新,帶來了市場各行各業前所未有的變革。高速公路機電項目中計算機系統也變得越來越普及,但是給信息的安全帶來了巨大的考驗。本文從網絡信息安全考慮,針對當前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結合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希望能給相關工作人員帶來啟發。

【關鍵詞】

高速公路;機電項目;計算機系統;網絡安全

新一代互聯網技術的出現給人們的社會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網絡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也在逐漸深入,從以前的小型業務向大型業務拓展,從新興產業向傳統產業拓展,比如,金融業務系統、黨政部門信息系統、企業商務系統、機電控制系統等。近年來,隨著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快,帶來了高速公路的快速發展,使高速公路的發展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由以前的單一高速公路逐漸發展成現在的多條高速公路,而且大多數已經實現互聯互通的聯網運營。機電系統作為高速公路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為高速公路的管理帶來了巨大的便利,而加快機電項目的智能化、網絡信息化是為高速公路系統換上了新的發動機,有助于提高行業的創新管理、有助于提升企業效益。將高速公路網絡化就是將現有的網絡信息手段與高速公路的監控、收費、通信、養護、安全管理有機結合在一起,使以前單一而封閉的業務整合在一起,實現規范化管理。但是系統越來越大、內容越來越復雜也給管理者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其中的網絡信息安全尤為重要。

一、高速公路網絡的安全問題

目前高速公路都建設了大量的監控計算機系統、網絡收費系統、人員管理系統,這些管理系統的建立促進了信息的安全,但是高速公路的網點較多,涉及范圍廣,在全國各地都有收費站、管理系統、管理人員,在聯網收費中更是涉及對外網站、外部銀行等的對接,更涉及到微機管理中的數據公共傳輸問題。2003年美國FBI針對企業網絡安全信息方面做過一次針對調查,調查發現內部攻擊要多于外部攻擊,因此,如何構建安全的網絡信息系統對企業的信息安全至關重要。目前的高速公路網絡信息安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問題:及時,外部攻擊。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的開放性,在高速公路內部網絡與外部網絡連接處進行有意的攻擊,篡改、偷取信息等。第二,內部攻擊。隨著網絡的普及,人員計算機應用技術的提升,黑客的攻擊工具在網上隨處可見,企業內部人員的流動性加快,網絡受到內部人員攻擊越來越頻繁,給信息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第三,系統漏洞。應用軟件、操作系統的漏洞都會給信息安全帶來嚴重隱患,目前市場上的軟件、操作系統并不是無懈可擊,安全漏洞為犯罪分子帶來了犯罪的機會。另外,高速公路的管理系統發展還不夠成熟,很多地方只是滿足了日常的使用要求,對信息安全的防范措施不到位,也給高速公路網絡安全帶來了很大的威脅。第四,人為失誤。人作為系統的設計者和操作者,決定著系統工作質量的優劣,如果操作人員處置不當,不合理地對資源進行訪問很可能造成數據信息的破壞或者丟失。有的工作人員信息保密意識不強,將口令信息、賬戶信息隨意借給他人或與別人共享,都會給網絡信息安全構成威脅。

二、確保高速公路網絡信息安全的技術手段

(一)網絡防火墻的部署。

我們要在網絡的連接處設置網絡防火墻,比如在內網與外網之間、在內部網絡的不同網絡系統之間,實現不同子網絡的隔離,控制其訪問權限、對于進出網絡的數據進行審查過濾、對進出網絡的人員進行監控,對于禁止的業務要進行封堵、設置關鍵字,關鍵詞,對網絡信息進行篩選審查,檢測不良信息,防止網絡攻擊。

(二)入侵檢測的部署。

入侵檢測用來彌補靜態防火墻的不足,和防火墻配合使用,對網絡系統上發生的侵入行為和非法現象進行數據的記錄,利用數據庫的大數據原理對事件進行統計分析,加強對相關網絡攻擊的方法力度。

(三)漏洞掃描系統。

加強對軟件和應用程序的漏洞檢測,必要時配置漏洞掃描系統以便對系統定期進行檢測,保障交換機、服務器、工作站等的安全,并對檢測結果進行安全可行性報告,提高網絡系統整體的安全力度。

(四)網絡病毒的防范。

針對網絡系統加強網絡病毒的防范,建立信息安全系統部門與病毒公司的合作,加強二者的信息安全保護力度,杜絕互聯網上的病毒侵入,更要杜絕局域網內部病毒的傳染。為了對整個系統快捷、高效實施管理,要對病毒軟件進行集中管理、遠程安裝、智能升級、分布查殺等方式,嚴防死守確保信息安全。

(五)信息加密和備份。

將收費數據、監控數據、人員信息等進行傳輸時要對數據進行VPN技術加密,保障數據的安全性;數據信息要進行備份保存,使用增量備份、全盤備份、差分備份等方式或者三種方式結合,確保數據的備份安全。

三、高速公路網絡信息的安全管理對策

(一)加強人在管理中的作用。

人始終是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對人員進行分級,設置不同的操作權限,對重要的信息管理設置責任的劃分,以保障相互監督。要嚴格劃分權限,劃分系統管理權限、數據修改權限、數據備份權限、審核追蹤權限、普通操作人員權限等,建立嚴格的人員獎懲制度、雇傭和解聘制度,保障工作人員的權限責任意識,加強工作人員的信息安全意識,自主投入到信息安全系統的創新建設中。

(二)數據備份的管理。

加強數據備份的制度管理,一是要對數據進行劃分,針對不同特點數據進行不同的登記方式,記錄備份周期、數據負責人。二是對登陸系統人員及其操作日志、病毒檢測日志、系統錯誤日志等嚴格備份記錄。還要對設備數據進行記錄,比如防火墻、路由器等設備的參數,保障系統的安全運行。

(三)問責、培訓制度。

要定期對信息安全進行評估、對安全策略進行復查和更新。針對系統中的錯誤數據、監控資料、系統日志、設備運行數據進行分析,針對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于相關負責人員進行問責;當前的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新科技、新設備不斷應用于市場,加強相關人員的技術、職業素養的培訓,加強負責人的的管理意識。

(四)危機處理制度。

沒有安全的存在,信息安全系統,信息安全機制的建立只能盡量減少信息安全隱患,把相關損失降到低。建立突發事件應急機制,針對數據丟失、設備損壞等要有針對性的應急預案,當出現問題時利用完善的制度規范進行處理,對于維護的內容進行備份,將大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避免以后出現類似事情。

作者:吳麗娟 單位:江蘇智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計算機系統論文:計算機系統病毒防控思考

本文作者:宋艷梅 單位:淮北煤電技師學院自動化與信息工程系

隨著計算機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廣泛運用,計算機病毒攻擊與防范技術也在不斷拓展。據報道,世界各國遭受計算機病毒感染和攻擊的事件數以億計,嚴重地干擾了正常的人類社會生活,給計算機網絡和系統帶來了巨大的潛在威脅和破壞。可以預見,隨著計算機、網絡運用的不斷普及、深入,防范計算機病毒將越來越受到各國的高度重視。

1計算機病毒的概念與分類

1.1計算機病毒的概念

所謂計算機病毒(Virus)就是能夠侵入計算機系統并給計算機系統造成破壞的一種具有自我繁殖(傳染)能力的特殊程序也可以這樣來定義:計算機病毒是通過某種途徑潛伏在計算機存儲介質中,但達到某種條件時即被激活的能夠對計算機信息資源造成破壞的程序。它好比隱居在計算機系統中的幽靈,不易被發現,具有極強的傳染力。病毒一旦發作,擎著數據丟失,重者將使整個系統癱瘓。

1.2計算機病毒的分類

(1)按傳染方式分類。按傳染方式分類可分為引導型病毒、文件型病毒和混合型病毒3種。引導型病毒主要是感染磁盤的引導區,系統從包含了病毒的磁盤啟動時傳播,它一般不對磁盤文件進行感染;文件型病毒一般只傳染磁盤上可以執行文件(CHM、EXE),其特點是附著于正常程序文件,成為程序文件的一個外殼或部件;混合型病毒則兼有以上兩種病毒的特點,既感染引導區又感染文件,因此擴大了這種病毒的傳染途徑。(2)按連接方式分類。接連接方式分類可分為源碼型病毒、入侵型病毒和操作系統型病毒等3種。其中源碼型病毒主要攻擊高級語言編寫的源程序,它會將自己插入到系統源程序中,并隨源程序一起編譯,連接成可執行文件,從而導致剛剛生成的可執行文件直接帶毒;入侵型病毒用自身代替部分加入或替代操作系統的部門功能,危害性較大。(3)按程序運行平臺分類。病毒按程序運行平臺可分為DOS病毒,Windows病毒,WindowsNT病毒,OS/2病毒等,它們分別是運行于DOS,Windows9X,WindowsNT,OS/2等操作系統平臺上的病毒。(4)新型病毒。部分新型病毒由于其獨特性而暫時無法按照前面的類型進行分類,如宏病毒(使用某個應用程序自帶的宏編程語言編寫的病毒)、黑客軟件、電子郵件病毒等。

2計算機病毒的危害

2.1病毒激發對計算機數據信息的直接破壞作用

大部分病毒在激發的時候直接破壞計算機的重要信息數據,所利用的手段有格式化磁盤、改寫文件分配表和目錄區、刪除重要文件或者用無意義的“垃圾”數據改寫文件、破壞CMO5設置等。

2.2占用磁盤空間和對信息的破壞

寄生在磁盤上的病毒總要非法占用一部分磁盤空間。引導型病毒的一般侵占方式是由病毒本身占據磁盤引導扇區,而把原來的引導區轉移到其他扇區,也就是引導型病毒要覆蓋一個磁盤扇區。被覆蓋的扇區數據長期性丟失,無法恢復。文件型病毒利用一些DOS功能進行傳染,這些DOS功能能夠檢測出磁盤的未用空間,把病毒的傳染部分寫到磁盤的未用部位去。所以在傳染過程中一般不破壞磁盤上的原有數據,但非法侵占了磁盤空間。一些文件型病毒傳染速度很快,在短時間內感染大量文件,每個文件都不同程度地加長了,就造成磁盤空間的嚴重浪費。

2.3搶占系統資源

除VIENNA、CASPER等少數病毒外,其他大多數病毒在動態下都是常駐內存的,這就必然搶占一部分系統資源。病毒所占用的基本內存長度大致與病毒本身長度相當。病毒搶占內存,導致內存減少,一部分軟件不能運行。除占用內存外,病毒還搶占中斷,干擾系統運行。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很多功能是通過中斷調用技術來實現的。病毒為了傳染激發,總是修改一些有關的中斷地址,在正常中斷過程中加入病毒的“私貨”,從而干擾了系統的正常運行。

2.4影響計算機運行速度

病毒進駐內存后不但干擾系統運行,還影響計算機速度,主要表現在:(1)病毒為了判斷傳染激發條件,總要對計算機的工作狀態進行監視,這相對于計算機的正常運行狀態既多余又有害。(2)有些病毒為了保護自己,不但對磁盤上的靜態病毒加密,而且進駐內存后的動態病毒也處在加密狀態,CPU每次尋址到病毒處時要運行一段解密程序把加密的病毒解密成合法的CPU指令再執行;而病毒運行結束時再用一段程序對病毒重新加密。這樣CPU額外執行數千條以至上萬條指令。(3)病毒在進行傳染時同樣要插入非法的額外操作,特別是傳染軟盤時不但計算機速度明顯變慢,而且軟盤正常的讀寫順序被打亂,發出刺耳的噪聲。

3計算機病毒的防護

在平時的計算機使用中只要注意做到以下幾個方面,就會大大減少病毒感染的機會。

3.1建立良好的安全習慣

對一些來歷不明的郵件及附件不要打開,并盡快刪除,不要上一些不太了解的網站,尤其是那些誘人名稱的網頁,更不要輕易打開,不要執行從Internet下載后未經殺毒處理的軟件等,這些必要的習慣會使您的計算機更安全。

3.2經常升級操作系統的安全補丁

據統計,有80%的網絡病毒是通過系統安全漏洞進行傳播的,像紅色代碼、尼姆達、沖擊波等病毒,所以應該定期到微軟網站去下載近期的安全補丁,以防患于未然。

3.3安裝專業的防病毒軟件進行監控

在病毒日益增多的今天,使用殺毒軟件進行防殺病毒,是簡單有效并且是越來越經濟的選擇。用戶在安裝了反病毒軟件后,應該經常升級至近期版本,并定期查殺計算機。將殺毒軟件的各種防病毒監控始終打開(如郵件監控和網頁監控等),可以很好地保障計算機的安全。

3.4日常維護

在日常使用電腦的過程中,應該養成定期查毒、殺毒的習慣。因為很多病毒在感染后會在后臺運行,用肉眼是無法看到的,而有的病毒會存在潛伏期,在特定的時間會自動發作,比如著名的CIH病毒在每月26日發作。計算機病毒及其防御措施都是在不停的發展和更新的,因此我們應做到認識病毒,了解病毒,及早發現病毒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從而確保我們的計算機能安全工作。

計算機系統論文:計算機系統集成的實施及項目管理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經濟以及科學技術水平迅速提高,計算機技術在我們的生活工作當中越來越占據了主要位置。但計算機技術尚處于上升的階段,仍需要不斷的完善,才能夠更好的為市場以及企業的發展服務。鑒于此,本文主要針對計算機系統集成的實施和項目管理分析進行討論,希望能夠為有關方面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關鍵詞:計算機;系統集成;項目管理;實施;分析

引言

信息時代已經到來,并且逐步占據了我們的生活、生產的各個階段,信息技術也為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以及無限的發展前景。計算機技術的應用,使得傳統產業受到了巨大的沖擊,所以企業必須思考其近期的發展方向。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逐漸形成了計算機系統集成的概念,這為企業的發展照亮了前程,同時由于計算機系統集成的特點,使得該管理體系還沒有盡如人意,所以在計算機系統集成的實施和項目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

1計算機系統集成的概念與特點

計算機集成系統,顧名思義就是將一定量的設備、功能等通過計算機技術集成在一個系統當中,當然在集成過程中,還要通過大量的綜合性的布線系統以及網路技術才能夠構建起計算機系統的整體骨架,在這個系統中,能夠使所有的設備都統一配合工作,從而提高效率。這樣一來就能夠實現資源的互通,使得管理工作更加的方便、高效。與此同時,企業通過計算機集成系統能夠更加科學的制定公司決策以及公司發展計劃,從而使企業的工作效率提升,增加企業的經濟收益。計算機系統集成的主要特點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1多方整合計算機系統集成是通過將多個方面、多個學科的有關設備和資料構建成一個統一的整體,使計算機系統集成的功能更加的強大。簡單來說,計算機系統集成就是通過多個學科的主要方面進行互通,在運行中能夠綜合使用,運用多個方面的知識、技術來綜合性的解決問題,達到了多方整合,統一工作的效果。

1.2創造性計算機技術以及系統集成技術,都是創新發展的產物。在不同的工作過程中,其所體現出來的優勢也不同,這就是系統集成在工作的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一種創造性的特點,這也使得計算機系統集成能夠針對不同的問題采用獨特的、創造性的方法來解決。

1.3不可控因素較多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雖然很快,但并不完善。事實上計算機技術雖迅猛發展,但其仍然處于初級階段。在計算機技術形成之后,主要是被應用于生產活動的管理當中,它本身就是一個具有整體性、擁有完善工作流程的操作系統,計算機系統集成在出現之后,對傳統產業以及企業的管理上都造成了活多或少的影響,這也充分的表明了計算機系統集成中存在了諸多不可控的問題。

2計算機系統集成的實施與項目管理

2.1進度實施與管理進度管理是在計算機系統集成的實施與項目管理中最為關鍵的部分。進度管理對整個項目工作的周期具有決定性的意義。進度管理通過進度計劃,能夠在保障項目質量的情況之下,通過將資源綜合整理,將資源和時間都能夠同步應用,進而加快項目進度,提升經濟效益。但在進度管理的過程中,有諸多需要注意的關鍵點:由于計算機系統集成的不可控性,導致了在進行進度管理時非常的復雜,具有較大的難度;進度管理是一種動態管理特征,因此在進行管理時,要對整體的效益進行把控,不可為了一些細枝末節的東西,而失去對整體把控的主動權。

2.2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項目管理中最為重要的部分,這是項目管理的最終目的。企業在項目運行過程中,進行有效的成本管理就是提升經濟利潤的關鍵,所以這與企業的利益息息相關。所以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運用計算機系統集成來進行人員以及資源的合理利用,才能夠使其更加的科學高效,覆蓋整個項目,進而實現的成本管理。

2.3質量管理要想達到質量管理的目的,就需要針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控制:通過質量標準來實現項目的質量管理,通過計算機系統集成來實現項目質量的把控,能夠綜合各個因素,對項目質量進行多方位的管理;在計算機系統集成中設立專門的質量管理的子系統,這樣才能夠有針對性的進行質量控制,達到對整體的綜合質量把控的目的。

3結束語

計算機系統集成的實施和項目管理是時代的產物,必然有其獨特的特性,這也就導致其在應用的過程中,存在了諸多的影響因素。所以為了早日完善計算機系統集成的有效實施和項目管理,有關方面應當加大資金的投資力度,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才能夠使計算機系統集成有進一步的發展。

作者:肖冬梅 單位:四川省交通管理學校

計算機系統論文:計算機系統應用下的林業管理論文

1現代林業企業管理的計算機模式

計算機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是十分廣泛的。按開發環境及規模可分為:單項業務管理系統;管理信息系統;決策支持系統;專家系統及模擬系統。

1.1管理信息系統雖然單項業務的計算機輔助管理也能起到解放手工勞動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有一定的間接經濟效益,但畢竟是某一項業務對整個企業部門效益并不顯著。在經營活動中,各項業務是有機聯系的。從系統觀點來看,這便是一個企業的信息管理系統。用計算機來處理時,便稱之為輔助管理信息系統。在管理信息系統中,計算機的硬件、軟件資源,能得到較好的利用,數據得到共享,信息得到無形的傳遞,最終將大大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及經濟效益。

1.2決策支持系統決策支持系統,關鍵是支持。決策支持系統的目標是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致力于改善人們的行為。這個目標在管理信息系統中是難以實現的。決策的正確與否,關系到經營效果和事業的成敗。決策理論、決策方法和決策工具的發展,是經營決策正確的重要保。一個好的決策者要做好以下四件事:(1)制定決策的依據;(2)設計可行的操作方案;(3)在多種可行的方案中選出較好的方案;(4)事后要對所作的決策作出評估分析。有關決策模型,西蒙按其性質分為:(1)結構化決策;(2)半結構化決策;(3)非結構化決策。對結構化決策問題,因為有確定的求解模型,所以通過業務處理系統或管理信息系統,便可得到滿意的結果,無需決策支持系統的支持。半結構化決策問題,用決策支持系統提供全過程的支持,求得滿意的結果。至于非結構化決策的問題,因為沒有基本的模型可依,只有憑主觀判斷來決策。決策支持系統可解決半結構化決策問題。

2計算機系統在林業管理中應用的優勢

計算機在林業生產與管理方面的功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可極大地增強數據的采集(如自動記錄儀,數據采集器等)、處理信息和傳遞信息的能力(如快速的處理數據及信息、網絡功能等)。

(2)使數據、信息分散的狀況得以集中,使管理體制趨向合理化。數據和信息的高度集中,擴大了科研及生產部門的視野,從而使科研及管理工作更加協調。

(3)使科研及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在傳統的林業科研,生產管理條件下,信息的處理反饋是非常慢的。計算機的應用,由于其快速,的邏輯判斷和信息處理傳遞的及時,極大地加強了數據處理及信息反饋,從而使科研及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4)使林業生產管理科學化,利用計算機在各個生產部門建立統一的數據庫,實現數據共享和綜合信息管理。這就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管理方式中數據收集,處理的復雜、混亂、緩慢和差錯等狀況,確保數據的性、性和及時性。

(5)計算機的使用為科研及現代化管理創造了更好的條件。許多科研和管理方法都要利用數學模型,如果沒有計算機,單靠手工作業是難以進行的。

3計算機系統在林業管理中的應用

計算機在林業企業管理中的應用主要表現為在林業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把由人工從事的工作改由計算機去做,計算機從各個方面輔助林業企業各級管理人員進行高效、適時、品質的管理活動。從而使林業企業各部門更好地發揮企業管理的各種職能,使林業企業的各種資源得到利用。

3.1利用計算機進行信息預測這樣的做法不但省時、省力,而且、迅速。如林業企業目標利潤的預測,社會購買力投向和構成的預測,銷售預測,企業庫存材料、庫存商品保本預測、成本費用預算、林木資源狀況、儲木場管理等等,如果把這些方面的資料編制成合理的數學模型和計算機程序,輸入計算機,就可以及時、地得到有用信息。

3.2利用計算機對生產和經營過程進行質量控制在林業企業管理過程中,把生產和經營過程各環節的數據輸入電腦,就可以經過計算機的運算和控制,輸出各工序和營業階段質量狀態的信息,對這些信息及時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就可以保障林業企業產品和經營質量的提高。

3.3利用計算機進行信息傳輸和反饋,輔助決策利用計算機編制計劃、統計、財務報表,進行資源統計分析、庫存管理、銀行存付款管理、工資計算、成本費用的匯集和分配結轉以及人事檔案管理等。這樣,既能夠把林業企業內部信息迅速向外界輸出,又能把各種有用信息盡快向管理層傳遞,以供他們決策時使用,提高決策的科學性,減少決策的盲目性,更好地發揮管理職能。

4結束語

總之,計算機應用于林業管理是林業企業管理工作發展到一定水平的客觀要求,應建立在科學管理的基礎上。只有在林業合理的管理體制、完善的規章制度、穩定的生產秩序、的原始數據的基礎上,才能充分發揮計算機系統的效率和作用。

作者:陳迪單位:黑龍江省林業科學院

計算機系統論文:計算機系統在項目管理的實踐研究

1前言

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市場經濟體制的持續完善,使得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要求企業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管理水平,逐漸推動項目化管理。不過,由于每一個項目都是獨立存在的,需要明確的流程與環節,涉及的數據信息較多,很容易引發管理的混亂,要求更加的計算機管理系統。云計算的出現,實現了項目管理的高效性,為企業帶來的良好的效益。

2相關概念

云計算(cloudcomputing)屬于一種以互聯網為依托提供計算服務,依照用戶對于資源的使用量進行計費的全新計算模式,能夠提供便捷可用的網絡訪問,通過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來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云計算是分布式計算、效用計算、并行計算、網絡存儲等計算機網絡技術相互融合的產物,具有大規模、性、虛擬化、按需服務、低成本、節能性等特點。項目管理,是指將項目作為管理對象,結合科學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通過項目策劃與控制,實現項目的預期目標,同時為組織創造更多的價值。項目管理應該滲透到項目的每一個環節,從而實現對于項目的整體、、細致管理,在規避風險和隱患的前提下,通過科學合理的方法,實現項目效益的較大化。事實上,項目本身就具備組織特性的能力,從項目要求考慮,可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保障資源的充分利用。在項目管理中,矩陣型組織結構是一種最為常見的結構模式,可以確保各項工作的協調運作,根據項目的發展變化而不斷變化[1]。

3云計算的作用

一方面,云計算的應用,極大地簡化了項目管理工作。對于企業而言,想要構建本地服務器,不僅要求相應的場地和硬件設施,還需要配備在專業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搭配相應的軟件系統進行管理,不僅成本消耗巨大,而且需要考慮的問題較多,對于一些中小型企業而言,并不能負擔起這樣的消耗。而云計算的應用,使得企業可以將相應的管理任務交給云端進行處理,自身只需要考慮業務問題,相比之下項目管理得到了極大地簡化;另一方面,云計算可以顯著提高項目管理工作的效率。首先,云計算的運算能力極強,運算速度能夠達到每秒10萬億次,可以幫助企業進行市場發展趨勢的有效預測,節約客戶端資源;其次,云計算可以依照具體的任務進行,能夠快速相應用戶的需求,主動完成數據的計算和處理;然后,云計算能夠實現項目管理的測算量化,及時掌握項目的進度,保障了信息的及時性,即使出現問題,也可以在及時時間作出補救。

4基于云計算的計算機項目管理系統構建

4.1系統結構

從實際需求出發,構建企業項目管理系統框架,確保其具備較強的可擴展性。在云計算背景下,由平臺提供者提供相應的硬件平臺,并且及時對硬件設備進行更新和升級,在硬件平臺的基礎上,軟件開發人員結合用戶的實際需求,開發相應的項目管理平臺,并且負責對軟件系統的更新和維護管理。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僅僅需要從自身項目管理的要求出發,選擇相應地功能模塊,然后支付一定的使用費用,就可以實現項目管理工作,而不需要去考慮硬件和軟件的建設維護。從聯網的角度分析,在計算機系統中采用了B/S三層結構,依次為表示層、業務邏輯層和數據存儲層。對于企業而言,結合相應的瀏覽器,可以實現對于表層的訪問,顯示出相應的用戶界面;Web服務器必須保障與數據存儲服務器以及客戶端的數據交換,才能實現對于業務的邏輯處理;數據存儲服務器能夠對靜態以及動態的數據信息進行整理和存儲[2]。

4.2功能模板

從項目管理的實際需求分析,在系統平臺軟件系統中采用了模塊化的布局,比較關鍵的模塊包括:(1)用戶管理:在相對開放的云計算平臺上,從安全性考慮,應該做好用戶訪問權限的管理。可以由軟件供應商為授權企業提供系統管理用戶,系統管理人員可以結合具體的工作,進行權限的合理分配。(2)項目管理:在管理系統中,包含了項目的一些基本信息,如標題、起始時間、參與人數等。(3)成員管理:對指定項目的成員進行管理,這里的成員不僅包括了項目中的參與人員,還包括了刪除的成員。(4)任務管理:可以實現對于指定項目任務的管理,包含了劃分的任務以及制定任務的基本信息等,如任務標題、起始時間、參與人數、負責人員等。(5)進度更新:任務負責人可以結合相應的賬號密碼登陸系統,然后對自身負責的任務和相應的進度進行定期更新和維護,如果在任務執行環節出現了一定的變更,也需要及時進行記錄。

4.3系統實現

為了對基于云計算的計算機系統框架的合理性進行保障,在系統開發和實現環節,運用了J2EE技術和mysql5.0數據庫,使得項目參與人員可以直接利用Web瀏覽器完成項目管理的所有環節。在完成系統開發工作后,可以將相應的應用程序上傳到云計算平臺,企業可以根據自身得到了系統訪問賬號,實現對應用程序的隨時訪問,利用程序創建相應的項目并對其進行管理[3]。

5結語

總而言之,將云計算應用到企業項目管理系統中,能夠有效簡化項目管理工作,提升工作的效率,企業不再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精力進行項目管理系統的建設,只需要從云平臺租用相應的項目管理系統,就可以實現對于企業項目的管理。

作者:趙志梅 單位:河南工程學院

計算機系統論文:計算機系統管理虛擬機技術探究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已成為人們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計算機系統管理與維護課程也受到了各大院校的高度重視。在計算機系統管理與維護課程教學中,虛擬機技術的使用已經非常普遍,能夠對真實的操作環境進行模擬,有效緩解現階段各大院校教學設備緊缺的問題,對于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水平和實踐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本文將簡單介紹虛擬機技術的概念,了解目前計算機系統管理與維護課程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虛擬機技術在計算機系統管理與維護課程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虛擬機技術;計算機系統;管理與維護;應用

在進行計算機系統管理與維護課程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甚至還會對計算機系統造成破壞,導致計算機無法啟動的現象。虛擬機技術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通過對真實環境進行模擬展開教學,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計算機系統管理與維護技能,又不會影響機房的正常教學。

1.虛擬機技術的相關概述

1.1虛擬機的基本介紹

虛擬機(VirtualMachine)是指通過軟件模擬的具有完整硬件系統功能的、運行在一個隔離環境中的完整計算機系統。能夠利用虛擬機軟件在現有的計算機系統內部重新模擬一個計算機系統,并且這個模擬出來的計算機系統與原有的計算機系統組成結構是一樣的,能夠真實的對計算機系統的安裝、運行、維護等各種應用進行管理。

1.2虛擬機的基本特征

(1)能夠在同一臺計算機上運行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操作系統,并且不需要進行分區或者重新啟動,為使用者在操作過程中提供了很多的便利。(2)能夠對不同OS的操作環境進行隔離與防護,安裝在不同OS上面的應用軟件與資料不會因為某個虛擬操作系統出現故障或誤操作而受到影響,也不會影響到其他虛擬系統和物理主機系統的正常運行,在計算機系統維護和管理上都比較方便。(3)能夠利用不同的OS進行互動操作,比如局域網絡組建、資源共享、服務設置、復制粘貼等功能都有所涉及。(4)虛擬機技術在使用的過程中,不存在設備不兼容的問題,利用虛擬機技術進行計算機系統管理與維護課程教學也不會給教學設備造成很大的損害,從根本上提高了教學的安全性和性。(5)虛擬機技術能夠對真實的操作環境進行模擬,所有模擬出的計算機系統與運行中的計算機系統是一樣的。但是模擬的計算機系統能夠自由設定并且隨時修改操作系統的硬件環境。(6)模擬的計算機操作系統具備熱遷移、可用性高、快照功能的優勢。

2.虛擬機技術在計算機系統管理與維護課程中的應用

2.1設置虛擬光驅

目前,我國高校的計算機系統管理與維護課程教學所使用機房普遍存在著不配備光驅或者光驅老化、劃傷的現象,很多光盤都不能使用了,給計算機系統管理與維護課程的教學增加了很大的難度。使用虛擬機技術就可以對光驅進行模擬,將所需要的光盤制作成ISO鏡像文件,給計算機系統管理與維護課程教學提供了很多的便利,還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高校的教學開支。

2.2設置BIOS參數

不管是虛擬機還是真實的計算機系統,在系統安裝之前都需要設置BIOS,而修改BIOS又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對于剛剛接觸計算機的初學者來說,想要順利的對BIOS進行修改是非常困難的,經常會出現BIOS設置錯誤導致計算機系統無法引導,嚴重的會使BIOS損壞,導致計算機硬件故障。虛擬機技術能夠讓學生放心大膽的進行參數設置而不用擔心會破壞真實的計算機系統,對于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2.3硬盤分區和格式化實驗

對硬盤進行分區、格式化、安裝操作系統是確保計算機系統能夠正常運行的基本保障,也是計算機系統管理與維護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虛擬機技術的支持下,學生能夠在模擬的真實環境中進行硬盤分區和格式化實驗,不需要擔心這些操作會對計算機系統造成破壞。

2.4操作系統安裝和系統軟件安裝與使用實驗

計算機硬盤被初始化以后,需要對計算機安裝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為了不破壞機房現有計算機操作系統環境,學生可以利用虛擬機技術進行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安裝與應用軟件安裝實驗,具體的安裝步驟與方法與真實計算機操作系統安裝的步驟是一致的。而且,利用虛擬機技術能夠反復對安裝過程進行模擬,也可以針對安裝過程中的某一個步驟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不需要擔心這些操作會給真實的計算機系統造成壓力。如果在進行計算機操作系統安裝的過程中,由于學生的操作失誤而造成系統崩潰的情況也無需擔心,可以通過虛擬機軟件的系統快照與克隆技術重新虛擬一個系統把原有系統覆蓋的方式就能夠把系統還原,并且不會對真實的計算機操作系統造成任何影響。

3結論

應用虛擬機技術能夠有效的緩解計算機實驗設備和各類硬件設施不足的問題,對于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操作水平也有很大的幫助。

作者:李玉林 單位: 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3]謝瑞杰.虛擬機技術在高職《計算機組裝與維護》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3,15:3572-357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南区| 南京市| 柘城县| 闸北区| 永昌县| 昂仁县| 晋州市| 凉城县| 吉木萨尔县| 霞浦县| 攀枝花市| 乌海市| 凤冈县| 卢氏县| 观塘区| 长岭县| 清涧县| 瑞安市| 恩平市| 马龙县| 准格尔旗| 广饶县| 从化市| 潮安县| 邢台县| 锦屏县| 兴业县| 沿河| 正阳县| 墨竹工卡县| 上蔡县| 徐州市| 北海市| 博野县| 高尔夫| 翼城县| 宁波市| 烟台市| 衡南县| 盘锦市| 东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