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校企合作駐點班教學模式分析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深化改革工學結合、加強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要求深化產教融合,鼓勵行業和企業參與職業教育。《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提出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指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基本辦學模式,是辦好職業教育的關鍵所在。鎮江高等專科學校根據文件精神,與鎮江、蘇州兩地三家三級甲等醫院進行了駐點班教學模式實踐和探索。
1應用背景
鎮江高等專科學校于2017年5月與江蘇大學附屬醫院、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蘇州明基醫院分別簽訂協議,共同合作進行駐點班教學模式改革。護理學院在新生中宣傳,學生自主報名,組成校內行政駐點班級。第1學年,課程、內容、師資與在校普通班級設置完全相同,學生在校完成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的理論學習。第1學年末,學校按照雙向選擇的原則,各醫院向學生介紹醫院情況,學生自愿報名,醫院結合學生在校成績和面試成績綜合選拔,組建各自醫院駐點教學班。第2學年,在醫院完成專業課教學(任課教師由醫院選派具有豐富臨床和教學經驗的醫生或護士擔任)。第3學年,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在駐點醫院或其他醫院完成實習工作。
2駐點班教學模式的優勢
2.1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駐點班學生最終名單確定需經過選拔,進而形成競爭氛圍,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主動性。醫院選派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高年資醫生、護士長等負責學生的第2學年專業課程教學,并針對相關系統、章節選派相應科室的教師講授,保證了授課內容的專業性和前瞻性。在講授某一相關疾病后,可及時讓學生到臨床對應科室進行床邊現場教學,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感性、知性和理性認識。校內普通班授課涉及疾病時,大多是教師口頭描述或在模擬人身上觀察和操作,學生對疾病缺乏感性認識,而駐點班教學模式的學生可以直接與病人交流,通過查閱病歷、詢問病史、體格檢查等獲取疾病相關知識[1]。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題型中A1型題目將會越來越少,80%以上的題目都為A2、A3和A4型題目,這些題型偏向于臨床案例,而駐點班的床邊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提高其護考成績。據統計,本校2019屆駐點班學生第2學年四門核心課程平均成績較在校普通班級高10分左右;2019年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駐點班學生通過率為100%,較普通班級高3個百分點;駐點班學生專業實務平均分為331分,實踐能力平均分為332分;而普通班專業實務平均分為319分,實踐能力平均分為318分。學生在完成第2學年專業課的學習后,經雙向選擇可以留在駐點醫院實習,按照協議規定,表現優異的可優先確定留在醫院工作,這也讓部分學生在實習階段避免因找工作而經常請假,對實習工作心不在焉,將主要精力放在學業上[2]。據統計,2019屆駐點班學生在各自醫院共留用25人,占自愿申請留在駐點醫院的學生人數的62%,遠超醫院對外招聘錄用比例。
2.2提高醫護人員的教學水平
醫院醫護人員雖然平時科室也有業務學習,但個人主觀能動性還顯不足。承擔教學任務后,會更加注重理論學習,教育學中提到“聽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做一遍不如講一遍”,通過實際授課,能夠在無形中提高自身理論水平。每個學期初,學校和醫院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本學期核心課程集體備課,有些醫院還對教師進行教學專業培訓,要求教師學習教育學、教育法、心理學等教師資格證相關課程。學校會協同醫院開展相關活動,如說課比賽、課堂教學比賽、理論和操作考核等,邀請學院教授參與現場點評,提高教師的授課技巧和教學水平[3-4]。
2.3提高學校教學管理水平
傳統教學中,學校教師遠離臨床,對臨床最新進展了解甚少,理論與實際有所脫節,缺乏對醫院具體需求的了解。而通過駐點班教學,加強了學校與醫院聯動(教師交流、相互聽課、集體備課等),學校通過醫院反饋的信息與需要,結合市場導向,適時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并結合醫院特色開設相關課程。如蘇州明基醫院就外資民營醫院的特點,更加注重人文關懷,增設了人文關懷與優質護理課程。駐點班辦學也為學校下一步探索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方案奠定了基礎。
2.4提高醫院管理水平
每家實習醫院都成立了專門的教學團隊:院方班主任,臨床授課教師,見習、實習指導教師等。經過三年實踐,三家醫院都反饋通過參與臨床護理教學工作,醫院的整體護理教學水平有所提高,帶動了護理學科的發展。通過駐點班,醫院也逐漸形成了一支較為穩定的教學團隊,培養了一批醫護骨干。這些醫護骨干在完成駐點班教學任務的同時,也擔任醫師規范化和護士規范化培訓任務,為醫院培養新一批醫護人才打下了堅實基礎。醫院還對授課教師給予政策扶持,除了發放課時費用外,在職稱評審、職級晉升、臨床工作安排上都有所傾斜,在醫護人員中形成良性競爭勢態。蘇州明基醫院還通過駐點班教學模式,讓學生與教師結隊,通過學徒式的方式培養高質量的醫學專業人才[5]。因教學和實習都在同一所醫院,擇優留用的學生能夠很快地適應醫院的工作環境,大大縮短了崗前培訓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6]。
3駐點教學存在的問題
3.1學生方面
駐點班學生住宿在醫院,生活和學習圈子較小,遠離學校,缺少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雖然也能參加醫院的一些志愿者活動,但參加學校的各種社團文體活動較為不便。如何加強學生與學校及醫院之間的聯系,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學校本部還有多種有關學歷提升的輔導班,如“專接本”“專轉本”輔導班等,但因駐點班學生不住在學校,不能保證晚上或周末有足夠的時間參加學習,也影響了駐點班學生想提升學歷的途徑。
3.2教師方面
駐點醫院任課教師雖然臨床經驗豐富,實踐動手能力強,但部分教師在授課技巧、教學方法、學生心理、不同課程之間的銜接等方面與學校專職教師相比還有所欠缺。駐點班教師日常工作繁忙,在時間和精力上很難兼顧臨床工作和教學工作,因此部分教師可能會對教學大綱的要求理解不透徹,對護考考點、書本中的重難點知識把握不夠準確。部分醫院對醫務人員進行績效考核時,沒有將教學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教學秩序管理能力欠缺,導致課堂效果不佳。
3.3管理方面
駐點班由學校和醫院共同管理,醫院教師平時工作繁忙,雖然醫院也安排了班主任和輔導員,但由于其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學生管理方面的培訓,還承擔著其他臨床或行政工作,很難兼顧到每位同學的學習和生活狀況,有時遇到一些突發問題,其處理方式也有不妥之處。有些駐點醫院與學校不在同一城市,距離較遠,學校無法第一時間掌握學生的動態,如果學生出現問題也不能立即趕到現場及時解決。如何有效加強學校、醫院和學生之間的聯系,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4改進措施
4.1豐富駐點班學生課余生活
駐點班學生的日常生活較為枯燥。2019年,學校開始鼓勵駐點班學生積極參加校內運動會、才藝大賽、文藝匯演、大型學術活動等,以期增強學生的歸屬感。醫院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醫院組織的多種活動,利用醫院的資源優勢,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學術講座,拓寬學生知識面,掌握最新臨床知識。學院也將學生參加的醫院活動作為加分項目,納入學期綜合測評考核,從而激勵學生積極參與醫院活動,豐富業余生活。
4.2加強監控力度
學校需加強與駐點醫院間的聯系,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班主任要有效利用班級QQ群和微信群,要求班干部定期匯報班級情況,掌握學生第一手信息。學校安排校內班主任教師定期到駐點醫院與學生共同生活數日,了解駐點班學生的生活狀況,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況,并及時與醫院溝通解決發現的問題。
4.3提高教學質量
每個學期學校和醫院雙方不但協調安排有經驗的校內專業課教師到駐點醫院進行教學交流,還要組織駐點醫院的任課教師定期到學校參與各自教研組的集體備課、聽課,統一授課的重難點,交流臨床最新進展等。充分利用網絡在線課程平臺,讓駐點班的學生加入學校教師的在線課程班級,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使臨床教師的實踐經驗與學校教師的教學經驗有機結合。
5結語
駐點教學是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改革的一種新模式。從本院與三家醫院三年合作情況來看。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如何能有機地將醫院的臨床優勢與學校的教學優勢相結合、培養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護理人才還需要不斷探索。
參考文獻:
[1]方英英,張日新,王正值,等.院校合作駐點教學模式培養護理人才的效果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12,12(10):741-742.
[2]張靜.院校合作護理專業駐點教學模式的利弊分析[J].傳播力研究,2017,1(10):195.
[3]居福美,方英英.院校聯合辦學與護理學科建設研究[J].現代醫院管理,2015,13(01):58-60.
[4]方英英,居福美.院校合作辦學與護理學科建設探討[J].江蘇醫藥,2015,41(02):245-247.
[5]王正直.高職護理專業駐點班實踐教學特色學院醫院聯合辦學教學模式的嘗試[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33):564-565.
[6]凌陶,金瑞華,王金玄.標準化病人情景模擬教學對護理本科生臨床思維能力影響的研究[J].護理研究,2018,32(09):1442-1446.
作者:王娟 盧兵 楊軍 單位:鎮江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