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安全評價報告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安全評價是通過查找、分析和預測工程、系統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及可能導致的危險、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對策措施,指導危險源監控和事故預防,以達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損失和最優的安全投資效益。安全評價工作旨在從根本上控制、消除事故隱患,促進企業安全生產,政策、法規、標準是安全評價的依據,政策性是安全評價工作的靈魂,權威性、科學性、公正性、嚴肅性、針對性是安全評價工作的基本原則。在目前的評價機構中,很多人員并不具有安全專業背景或相關技術專業背景,人員素質莨莠不齊,直接影響了評價質量,并反映在安全評價報告的水平上。筆者曾多次參與評審工作,總結了一些普遍存在的現象和值得注意的問題。
2安全評價報告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2.1不按“導則”規定,格式套用錯誤
封面、蓋章、簽字、著錄項、報告的內容順序在各有關安全評價導則中都有很明確和不同的規定,應嚴格按照不同導則的要求完成規定項目。不管是設立安全評價,還是驗收評價;不管是危險化學品經營單位安全評價,還是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評價,其封面、蓋章、簽字、著錄項、順序等一律按照一個模式來編制顯然不符合評價導則的規定。除了應嚴格按照各導則規定編寫審核外,應根據導則制定相應的細則統一規范不同編制人員的行為。
2.2打印、排版和裝訂錯誤
安全評價報告打印、排版和裝訂錯誤,如頁碼前后顛倒、標題編號錯誤、字號大小不統一、錯字別字較多、單位符號不規范、表格錯位,甚至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等。這些表面看來不是什么大問題,可能也不會影響到評價的結果,但卻反映了編制及審核人員的工作態度不認真。
2.3安全評價法規、標準引用不足,沒有針對性
有的安全評價報告中,不能結合實際情況,生搬硬套標準條文,甚至對安全法規、標準引用不足,針對性不強。如在對制漿造紙項目評價時沒使用QBJ 101-1988《制漿造紙廠設計規范》和QB 1533-1992《制漿造紙企業職業安全衛生設計規定》;在對制漿企業液氯的儲存和使用評價中沒有采用GB 11984-89《氯氣安全規程》;在對儲罐區作評價時沒使用GB l7681-1999《易燃易爆罐區安全監控預警系統驗收技術要求》、GB 50351-2005《儲罐區防火堤設計規范》等標準;在對天然氣儲存和管道運輸評價時沒有引用GB50183-2004《石油天然氣工程設計防火規范》、SY6186-2007《石油天然氣管道安全規程》等標準。因此,引用基本法規和文件時,應根據評價項目的需要優先選擇具有合適性的法規,并保證引用書寫完整,不得使用簡略方式。
2.4引用了過期或廢止的法規、標準
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每年都會有更新,因此在安全評價報告中不僅要在評價依據中有所更新,還要在具體的檢查表引用條文中更新,保證最新的安全法規得到及時落實。評價機構應注意對法律法規等評價依據的收集、整理和學習,確保安全評價依據的時效性和適用性。
2.5片面理解引用標準的有關條款
安全評價工作不但具有較復雜的技術性,而且還有很強的政策性,關系到被評價項目能否符合國家規定的安全標準,能否保障勞動者安全與健康等關鍵性工作。因此,要做好這項工作,必須以被評價項目的具體情況為基礎,以國家安全法規及有關技術標準為依據。如果對引用依據理解有誤,那么評價分析就沒有意義。如在氨制冷評價報告中“氨制冷站內爆炸危險區域內的房間應采取通風措施”等涉及“爆炸危險區域”有關規定,某些報告錯誤認為“爆炸危險區域”即氨制冷站內所有房屋,導致評價結論錯誤。評價人員應深刻理解相關標準條款的含義,這是評價人員必須認真對待的基礎工作,否則會導致笑話或判斷失誤。
2.6評價沒有針對性
安全評價的目的就是分析系統與相關標準要求的“符合性”,判定系統可能發生事故的風險是否“可接受”。不同的評價項目有不同的評價范圍與針對性,設立安全評價主要是根據可行性研究報告對總平面布置及公用輔助工程的合理性及符合性做出評價分析;安全驗收評價就側重于竣工后建設項目的設施、設備、裝置實際的運行狀況及安全管理情況做出評價分析;如果重點指向有偏差,就會消弱安全評價在各個階段應有的控制功能。還有的評價報告出現內容雷同的現象,更有甚者驗收評價的描述仍然采用了“將來時”的語氣,出現“擬建”“將會”等字眼,與設立評價混為一談,究其原因除了編寫人員專業知識的不牢固外,更重要的是粗心,不認真,一味地為了趕進度造成的。
2.7選用的評價方法不合適,安全檢查表針對性不強
進行安全評價時,首先是針對被評價項目的實際情況和特征,收集有關資料,對系統進行全面分析;其次是對眾多的危險、有害因素及單元進行篩選,針對主要的危險、有害因素及重要單元應進行重點評價。由于各類評價方法都有特定適用范圍和使用條件,要有針對性地選用評價方法。某些機構的報告,編制了一張“一勞永逸”安全檢查表,不管是石油化工行業還是一般行業,不管是設立評價還是驗收評價,應用于所有評價報告中,缺乏對評價項目的針對性或者說沒有針對性。筆者認為,安全檢查表不適用于設立安全評價,因為在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生產經營活動組織實施之前,很多項目在安全檢查表中不可查,無法確定符合性。如果在設立安全評價中采用,也只適用于廠址選擇和總平面布置單元中。
2.8對評價方法掌握不準,導致的分析評價錯誤
在某些評價報告中,應用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法時,常常出現L、E、C取值錯誤,如L的取值時,某些報告常取一些自己認為合理的數值,如4,5,7,8等,甚至還有諸如4.5,7.5等數據的出現;而該方法中只規定了7種可能性的分值,分別為0.1,0.2,0.5,1,3,6,10一組數據。錯誤的取值將直接導致D(危險性分值)的錯誤,最終影響到評價結果。類似的取值錯誤也經常出現在“道化學火災、爆炸指數評價法”中。
2.9忽視重大危險源(有害因素)分析評價
在大部分評價項目中,壓力管道、儲罐、反應器眾多,工藝流程復雜,要想全面地找出其危險源并對其危險性作出評價,高質量地完成評價工作,安全評價專業知識及相關行業企業工藝技術、行業特色都必須掌握,對評價人員的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些評價人員由于缺少實踐經驗,不熟悉被評價項目的特點,往往把行業特色忽視掉。比如造紙行業中經常發生中毒窒息事故,而引起此事故的主要危險源就是硫化氫,硫化氫是腐漿產生的,此有毒氣體主要存在于漿池、地溝、地坑、水力碎漿機中,在腐漿清理不干凈且通風不良情況下進行清理檢修等作業可能導致硫化氫中毒,造成“閃電性死亡”。硫化氫中毒原因分析及安全對策措施建議在很多造紙項目安全評價報告中被漏評,使報告質量大打折扣。
2.10內文重復,過分追求“厚度”與“長度”
有的評價報告為了使報告顯得有份量,就過分的追求增加報告的“厚度”與“長度”,而忽視了報告內文的精煉。主要表現在內容重復、敘述邏輯性不強。比如在第二章項目簡介中描述了公用輔助工程的相關介紹,又在后邊可靠性與符合性評價中一字不差地重復羅列了前文內容;或者把較多的原則上的對策措施、企業已做到的、檢查表中所有的不符合項等一一羅列在了安全對策措施建議中;雖然拿到手的報告是沉甸甸的,但內容卻是輕飄飄的。
2.11安全對策措施不經濟、合理
安全評價并不是說提出的安全對策措施越安全越好,要從實際的經濟、技術條件出發,提出有針對性的、操作性強的、合理可行的安全對策措施及建議,使企業的安全生產條件達到國家規定的有關標準。在有的評價中過多地強調安全性,忽略了經濟合理性,如某些報告不管企業危險性大小,是否涉及火災、爆炸區域,建議企業的電力系統一律采用TN-S系統和防火阻燃電纜。要求小企業滿足更高水平的要求不太現實,如果企業照此整改,既加大了的運行成本,也確實無此必要。
2.12其他問題
在多數驗收評價報告中缺少必要的施工記錄、試運行記錄等情況;忽視了消防用電雙回路的問題;企業提供的主要負責人安全資格證書、消防證明、防雷檢測報告等附件常有虛假情況。
2.13評價結論含糊其辭、不明確或太絕對
在某些報告中出現“滿足報告中提出的安全對策措施后,能夠符合要求”或者“基本符合”等字眼就等于沒有下結論。還有些評價結論出現“完全符合安全要求”等字眼,就太絕對。評價結論和建議既不能模棱兩可、含糊其辭也不能太絕對,應該在評價結論中說明:評價所有采集的信息和數據均截止于出具評價結論當時,之后危險源能量和物質的變化而變化,事故觸發條件隨安全設施故障和失效的變化而變化,由于管理上的疏忽,人員和財產進入危險區域可能造成的損失擴大。
3做好安全評價報告的意見建議
3.1增強責任心,嚴把質量關
責任心是做好安全評價的基礎,評價人員、技術負責人、審核人員等必須以嚴肅的科學態度,全面、仔細、深入地開展和完成評價任務,嚴把各個環節質量關,認真做好每一份安全評價報告。
3.2認真學習評價導則、嚴格執行“導則”規定
安全評價導則是針對某種評價活動的一個規范性文件,對評價內容、評價方法等眾多的細節問題作了詳細說明,有利于安全評價報告的規范化,保證安全評價的質量。報告的規范化并不等于說報告應成為八股文,其中很多內容需要評價人員根據被評價項目的實際情況和相關專業知識,進行危險性分析,據實得出自己的結論。總的說來,格式要固定,內容要各異。
3.3系統學習,親臨現場,提高評價人員綜合素質
篇2
0 引言
隨著安全評價在我國的迅速發展,安全評價技術也在逐漸地提高。科學合理、客觀公正的安全評價,可以減少和控制企業生產中的危險、有害因素,降低生產中的事故風險,減少生產事故,有效保護企業的財產及其相關人員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全面提高企業的本質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
在進行安全評價的過程中,評價人員的技術能力,直接影響了評價質量。因此,提升安全評價人員的個人技能,可以說是安全評價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安全評價的行業特點,決定了評價人員必須具備多方面的專業知識,能對不同行業的評價對象進行評價。而目前某些評價報告中,存在著評價人員對報告羅列的評價依據不熟,工藝介紹不清,選用的評價方法不能滿足工程工藝要求甚至評價結論與實際不符等問題。如何提高安全評價報告的質量問題,歸根到底也就是如何提高評價人員能力問題。只有從源頭抓起,提高人員的業務水平,加強對法律體系及標準的學習,不斷總結、交流,并充分運用評價報告的編寫技巧,才能確保評價報告的質量。
1 提高技能,保證評價質量
提高安全評價人員的能力是安全評價開展的前提保證和關鍵環節,要從源頭上提高安全評價報告質量,安全評價人員的技能提升應放在第一位。
1.1 打好專業基礎,保證安全評價順利開展
安全評價人員的專業基礎好比是大廈的地基,地基不牢蓋不起大廈,必須提高人員的專業水平,才能確保安全評價的順利進行。
安全評價涉及的范圍較廣,要求全面掌握各種專業技術,熟悉各種工程工藝或裝置系統的專業要求。但是,一個評價人員不可能對所有行業、所有工程工藝都精通,只有分工合作才能保證評價質量。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1)通過再教育與再深造提高專業技術。安全評價機構的人員組成,具有多樣化、復雜化等特點,安全評價人員可能曾在不同的崗位上工作過。而當對新的工藝或工程進行評價時,他們的知識就可能顯得捉襟見肘,要改變這種鞭長不及馬腹的狀況,再教育和再深造是最好的辦法。
再教育和再深造的方法和方式很多,可以針對自身的不同條件、不同環境進行選擇。目前最能從實質上提高自身技能的方法是考研。其次,評價人員可以通過上夜大、函授或自考等方法接受再教育。因為夜大、函授和自考的教育方式比較靈活,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評價人員的專業水平,在當前評價機構中,較為可行。再且,評價人員可以通過自學或向專業技術強的專家請教,通過技術學習和交流,以增加業務知識的范圍和深度。
通過再教育和再深造,可以提高評價人員專業知識,增強業務能力,拓寬各方面的知識面,使安全評價人員的工程或工藝知識達到新的層次,以保證安全評價的順利開展。再教育和再深造是業務能力不強,知識面短缺的評價人員提高專業技術的必經途徑;
2)多渠道、多方向的了解被評價對象的專業要求和工藝特點,做到專項中的多向發展。評價人員必須在未開始評價前就具備對某個工程或工藝進行評價的能力,這就要求對自己所涉及的評價行業點、面具通。要多方面提升自身行業的專業技能,可以分時段、分工段、分重點地對被評價對象的專業技術要求進行全面的了解,平時應不斷在理論上研究工程工藝的設計原理及生產目的,大量翻閱相關圖書資料,掌握工程、工藝的實驗數據或試驗記錄,并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3)夯實專業知識基礎,以不變應萬變。基礎的專業知識,是安全評價人員的必備條件。豐富自己所在領域的專業知識,途徑只有一個――認真學習,嚴謹務實。一個專業基礎知識牢固的評價人員,不管是對新的、獨特不一的生產工藝或工程進行評價,還是對典型的、常規的工藝系統進行評價,都能夠以不變應萬變,依據安全生產的基本方針,本著安全評價的基本原則,運用安全工程的基本原理,抓住危險存在的基本規律,合理采用安全評價方法實施評價。
1.2 認真學習法律體系和標準,做到言必有據
熟悉被評價單位所屬行業的相關法律體系和標準。法律體系和標準是安全評價的依據,安全評價只有依據它才能夠可靠、有效的實施。所以評價人員必須認真學習被評價對象所涉及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掌握其使用范圍及具體要求。只有這樣,才能對被評價對象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結論。
1.3 加強交流,不斷總結
每個人都可以通過交流學習,吸取他人的長處,克服自己的缺點,提高專業技能,擴充自己的知識面。專業技術的交流學習,可以方便自己進行專業總結,從總結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并改進和提高安全評價技術。加強交流,不斷總結是提高個人能力和促進安全評價技術邁上新臺階的一個支撐點。
2 科學評價,確保評價報告質量
安全評價報告是依據安全評價結果編制,要確保評價報告的質量,應保證評價過程科學、公正、客觀,并具有合法性和針對性。評價過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安全評價過程策劃;
2)界定評價范圍;
3)危險源辨識;
4)評價方法的選擇;
5)安全評價結論。
因此,確保安全評價質量應從這6個方面開展:
1)提高安全評價過程策劃能力
安全評價過程策劃是實施評價前的準備工作,評價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策劃能力,才能步步為營的展開評價。
做好安全評價過程策劃,評價人員必須對被評價對象的工藝流程及特點熟悉,以確保現場勘測數據齊全,資料收集全面,安全評價單元劃分合理。安全評價過程策劃是否合理的關鍵是專業的業務能力,這需要評價人員不斷學習、總結和交流才能提高。
2)合理界定評價范圍
在進行安全評價時,評價范圍應盡量覆蓋企業危險作業的所有場所、所有危險設施(設備)和所有危險貨物和高風險作業的人員。企業安全評價的內容一般包括:
(1)安全管理對確保安全生產的適應性,說明現行企業安全管理模式是否適應安全生產要求;
(2)安全生產保障體系的系統性、充分性和實用性,明確其是否能夠適應安全生產的要求;
(3)各生產系統和輔助系統及其工藝、場所、設備、設施是否符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要求;
(4)識別生產中的重大危險源,評價這些重大危險源的危險性;
(5)分析生產系統和輔助系統,明確是否形成了完善的安全生產系統,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對策措施及建議。
3)分重點辨識危險有害因素
辨識系統中存在的危險和有害因素,是開展有針對性安全評價的基礎,它對確定評價重點、劃分評價單元等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危險、有害因素存在于生產工藝流程之中,如化學危險源,電氣危險源,機械危險源,輻射危險源,噪聲、振動、強光、高壓、高溫、濕度、生物危害等。這些危險、有害因素對于安全管理工作來講,都是事故隱患,都有可能造成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應正確全面的辨識出來。但在進行劃分危險、有害因素單元時,可以抓大放小,重點分析和預測能夠造成生產安全重大事故的危險、有害因素。例如,易燃液體罐區防火措施不足和儲存設備缺陷,發生火災爆炸事故所造成的后果遠遠大于儲存設備維修時人員不慎發生的機械傷害事故。
4)科學選擇評價方法
選擇適合企業特點的安全評價方法進行評價是安全評價成功的關鍵。只有訓練有素且經驗豐富的安全評價人員,才能得心應手地使用各種安全評價方法,輔以豐富的經驗,合理可靠地進行評價,得出正確的評價結論。為此安全評價人員應不斷總結經驗,吸取他人優點和特長,不斷提升個人能力,以確保能合理選擇評價方法可靠地實施評價。
5)安全評價結論
通過界定安全評價范圍,識別危險有害因素及選擇評價方法進行評價,安全評價人員應能綜合歸納出被評價對象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對不符合項是否采取了相應措施,最后做出安全評價結論。影響安全評價人員做出安全評價結論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兩點:
(1)引用安全評價依據是否正確可靠
各類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和規范性文件都是開展安全評價工作的依據,在編制安全評價報告中應予以引用。但是,在引用時應注意幾個問題:
①引用最新版本,保證最新的安全法規得到及時落實;
②引用應具有針對性,并在報告中列細、列全,報告中沒有用到的,不應羅列;
③引用要書寫完整,不應使用簡略方式;
④引用基本法規和文件時,要根據評價項目的需要優先選擇最合適的法規;
⑤嚴禁引用廢止的法規和標準。
評價人員應加強對安全評價依據的收集和整理,確保其齊全、有效。通過在安全評價報告編制中的正確引用,克服編制報告時的照搬照抄現象,就能有效地提高安全評價報告的質量。
(2)安全評價人員的計算數據和評價參數必須準確
由于評價人員或多或少都可能存在缺點,所以在評價參數的選擇及數據的計算上,可能會存在著錯誤或差別。在此,計算機技術作為輔助工具,起到了關鍵作用。因安全評價而產生的安全評價軟件在安全評價報告的編寫過程中,可以系統地為評價人員提供評價參數,可以避免由于評價人員的知識缺陷而導致評價內容不足,或評價過程出現漏洞等。然而安全評價軟件在國內才剛剛起步,安全評價人員應不斷提高計算機水平,爭取研發出可靠、全面的自動化安全評價軟件,以推動安全評價技術的發展。
簡而言之,只要明確了評價要求是怎樣,而實際評價結果是怎樣,兩者一對照就可以科學合理的判定工程或系統的危險程度。
3 結論
篇3
2020年我區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解決農村居民9217人飲水問題,其中貧困人口1267人,計劃總投資881.3萬元,其中省級投資357萬元,地方投資524.3萬元。工程項目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發揮效益,到2020年底我區自來水普及率達91.4%、水質達標率為99.5%。
三、自評情況
(一)自評結果
我區對照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管理年度評價指標進行了自評,自評得分為99.97分。
(二)分項情況
1、項目投入情況
根據省發改委、省水利廳、省財政廳聯合下發的皖發改投資〔2020〕116號《省發展改革委省水利廳省財政廳關于下達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專項2020年省水利基建投資計劃的通知》文件精神,上級下達我區2020年計劃總投資357萬元。對規劃內標準偏低、規模偏小的已建供水工程進行改造、配套、升級、聯網,適當新建供水工程,開展水源保護、水質保障、信息化建設等。我區實際投資支出881.3萬元,其中:省級投資357萬元、區級配套524.3萬元。區水利局通過招投標,委托合肥湖濱水利建筑設計院編制完成了《區2020年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實施方案》,通過了區發改委、區扶貧局、區水利局等單位人員組成的專家組的評審,并以裕發改審批〔2020〕55號文下達了實施方案的批復。實施方案編報設計質量、深度滿足實際使用,設計變更嚴格按規定履行審批程序。項目資金嚴格按照專戶管理的有關規定,在區財政設立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資金專戶,做到專款專用。
2、實施過程
為了把這項民生工程實施好,我區根據上級主管部門和區里部署要求,對項目實施嚴格按照“四制”要求規范管理。為了更好地做好我區2020年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按照區里要求,安排2020年農飲項目由各項目點所在鄉鎮作為項目法人,負責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的建設管理,具體負責項目的招投標、工程建設質量與進度、資金撥付等具體建設管理工作,區水利局負責技術指導和業務監管。我區2020年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按照上級下達的投資計劃和批準的實施方案組織實施,并已全面完成建設任務。按照民生工程要求實行項目公示制,對已確定實施的農村飲水工程項目,根據年度實施計劃在項目覆蓋范圍內對建設內容等信息到實施地行政村進行公示,廣泛聽取群眾意見,接受群眾監督。嚴格按照農飲資金管理有關規定進行資金使用和管理,區財政將項目資金直接撥付到各項目法人鄉鎮專戶存儲,由鄉(鎮)政府監管,根據工程進度情況進行工程款的撥付。各鄉(鎮)政府作為項目法人,及時規范地搞好招投標、合同管理等工作,為嚴抓工程的質量和進度,鄉(鎮)政府具體負責人深入工地現場,一方面進行實地放線、驗槽、抽檢并對供水管網的焊接工藝、管道溝槽的開挖深度、管道的回填要求等提出強制性質量要求,一經發現工程出現質量問題,立即要求進行返工,另一方面強化對入場設備、管材的質量監管和管材質量抽檢工作;同時強化對監理單位的監管,促使其履行職責,從而確保工程質量。區水利局為進一步強化工程質量和進度,通過召開專門會議,布置要求,積極推進工程建設,同時區水利局聯合區民生辦、區扶貧局等職能部門定期或不定期到鄉鎮工地現場進行督查、指導;通過實行“陽光計量,多方監管”來控制工程實施建管質量,從工程開始實施到最后完工計量驗收等實施全過程由建設方(鄉鎮)、施工方、監理方、運管方(水廠)四家進行聯合監管,陽光操作,確保我區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成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3、項目產出
各實施項目點已在上級要求完成的時間節點前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和發揮效益,解決了農村居民特別是貧困戶的飲水問題,充分發揮了安全飲水的社會效益,彰顯了安全飲水在經濟社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4、項目效益
為了更好地做好我區2020年貧困戶的供水覆蓋,不管貧困戶住的有多遠、有多偏僻,保證我區實施項目村貧困戶都能喝上干凈衛生的自來水,區里決定對所有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實行免費接水入戶,區財政對貧困戶按戶均700元落實入戶費用和材料等費用,保證所有貧困戶免費用上自來水,實實在在的解決了貧困戶的難處,確保實現我區實施項目村貧困人口飲水安全目標!我區2020年共解決農村居民9217人的飲水問題,其中貧困人口1267人,完成供水管網覆蓋我區3個鄉鎮4個村等農飲鞏固提升建設任務。為強化對已建的農村飲水工程的管理,先后出臺了《區農村飲水工程運行管理要求》、《區鄉鎮供水章程》等文件,對于農村飲水工程的日常管護進行了明確要求和規定,確保農村飲水工程項目運行具有持久性;為保護農村飲用水安全,結合我區實際,對全區鄉鎮集中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進行了劃分,明確了水源地保護區的范圍,防止水污染;全區千噸萬人水廠均建立水質化驗室,配備水質檢測人員,進行日常定期檢測,區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水質化驗中心,對全區農飲工程的水源水、出廠水、管網末梢水進行定期檢測、動態監測,以保證農飲工程供水安全;我區大部分水廠均已推行“兩部制”水價;區里建立了農飲工程年度維修養護資金制度,每年區財政根據年度投資計劃數的1%提取運行管理及維修養護經費,專戶存儲,并列入到區財政預算中;為保障供水安全運行,區水利局制定了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應急預案,并報區政府批準,各供水單位也相應制定了供水應急預案,報區水利局備案。
篇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afety of YXL oral liquid and to study its mechanism in increasing the WBC in peripheral blood.Method According to the regulation for new drug application, mice and rats were applied for the acute and long term toxic experiment; dynamic low peripheral blood WBC in mouse and rat model were build up by toxic treatment of cyclophosphamide, benzene, and the 60Co-γray irradiation, then the effect on WBC in peripheral blood were observed.Result YXL oral liquid was feed to the mice by gastric perfusion with the maximum concentration and volume, once a day, maximally tolerated dose is 35.6 g/kg. The albumin in the high dosage group and the total bilirubin in the high and medium dosage decreased obviously in rat after the drug was feed for 60 days, which had obvious difference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cholesterol in the high and medium had the trend of decrease, but didn’t have obvious difference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of all three different dosage, YXL 3 g/kg,2 g/kg and 1 g/kg could improve the low WBC in peripheral blood of the 3 mouse models.Conclusion The maximum tolerance dosage of YXL oral liquid by gastric perfusion is 35. 6 g/kg, which was about 200 times than the clinical dosage. All the indexes for the long term toxicity are in the normal range which had no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YXL has an obvious effect in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WBC. This research provided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the safety evaluation and pharmacodynamics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YXL.
[Key words] Yixinle oral liquid;safety;white blood cell;rat;mouse
YXL是由我們在補腎填精,養心安神治法指導下,選用西洋參、冬蟲夏草、阿膠、何首烏等藥物,采用現代制藥技術研制而成的中藥復方制劑。為了研究YXL在用藥安全性評價和升高外周白細胞方面的機制,我們按新藥審批辦法有關規定,進行了YXL急性毒性和長期毒性及升高外周白細胞方面實驗研究,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YXL毒理學研究
1.1 材料與方法
1.1.1 材料
1.1.1.1 藥物及試劑 YXL,由總醫院藥劑科制劑中心提供(每1ml相當于生藥1g),批號:080618;環磷酰胺(CTX),粉針劑,200mg/瓶,上海華聯制藥有限公司產品,批號:070318;苯,純度為99.5%,北京北化精細化學品有限責任公司,批號:080618。
1.1.1.2 儀器 血液分析儀,MZK-5108K,日本光電工業株式會社產品;60Co遠距離治療機,型號:GWXJ80,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產品。
1.1.1.3 動物 昆明種小鼠,SPF級,各半,體重(20±2) g,Wisar大白鼠,SPF級各半,體重(100±10) g,由總醫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合格證號:粵檢證字第2006B020號。
1.1.1.4 統計方法 實驗數據應用SPSS軟件進行方差分析,F檢驗。各組間均值比較采用q檢驗。結果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顯著性水準及結果判斷按通用的假設檢驗標準。
1.1.2 方法
1.1.2.1 小鼠急性毒性試驗 取小鼠20只,各半,于實驗前一天隔夜禁食不禁水,在(20±2)°C的條件下, ig給藥。藥物濃度為1g/ml(最大濃度), ig體積為0.5ml/20g體重(最大體積),觀察7天。
1.1.2.2 大鼠長期毒性試驗 取大鼠80只,按體重隨機分組,分為空白對照組、YXL的低、中、高劑量組(為臨床的20、40、60倍), ig給藥,每天1次,連續60天。最后1次給藥24h后,每組取12只大鼠的血液做血液學(紅細胞RBC,白細胞WBC,血紅蛋白Hb,血小板PC,白細胞分類DC)和血液生物化學(尿素WB,肌酐GREA,葡萄糖GLU,總蛋白TP,總膽紅素T-BIC,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P,堿性磷酸酶ALT,總膽固醇T-CHO)。取出心、肝、脾、肺、腎、胃、腎上腺、胸腺、子宮、,精密稱重,計算臟器系數和病理檢查。15天后,剩余的8只大鼠進行同樣實驗。
1.2 結果
1.2.1 YXL小鼠急性毒性試驗 藥物濃度為1g/ml(最大濃度), ig體積為0.5ml/20g體重(最大體積),給小鼠灌以YXL 20min后,小鼠略微不適,表現為腹脹、弓背、安靜不動等現象, 3 h后恢復正常;在觀察期間,全部小鼠存活,剖檢,肉眼觀察主要臟器,未見心、肝、脾、肺、腎等主要臟器組織明顯異常。YXL以灌胃給藥測得最大耐受量為45.6g/kg,接近臨床劑量的200倍。
1.2.2 YXL大鼠長期毒性試驗
1.2.2.1 YXL對大鼠體重的影響 大鼠在實驗期間活動、飲食、體重與對照組比較無差異。
1.2.2.2 YXL對大鼠外周血象的影響 連續ig給藥60天及停止給藥15天檢測血液學(紅細胞RBC,白細胞WBC,血紅蛋白Hb,血小板PC,白細胞分類DC)均在正常值范圍內,與對照組比較無差異。
1.2.2.3 YXL對大鼠血液生化學的影響 連續ig給藥60天,尿素、肌酐、葡萄糖、總蛋白、天門冬氨酸轉換酶、丙氨酸氨基轉換酶、堿性磷酸酶、總膽固醇均在正常值范圍內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但高劑量組白蛋白,高、中劑量組的總膽紅素明顯下降,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高、中劑量組的總膽固醇雖有下降趨勢,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提示:長期服用YXL,對其白蛋白、總膽固醇的代謝有一定作用,停止給藥15天檢測血液生化學各項指標均在正常值范圍內,與對照組比較無差異。
1.2.2.4 YXL對大鼠臟器系數的影響 連續ig給藥60天,每組股動脈放血處死12只,剖檢,仔細觀察是否有肉眼可見病變,并迅速摘取心、肝、脾、肺、腎、胃、胸腺、腎上腺、子宮、稱重,并折算成100 g體重臟器重量(臟器系數)。結果:僅高劑量組肝臟的臟器系數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停藥15天,臟器的臟器系數與對照組比較無差異。
1.2.2.5 組織學形態檢查 光鏡檢查大鼠的心、肝、脾、肺、腎、胃、胸腺、腎上腺、子宮、各個臟器未見異常。
2 YXL升高外周血白細胞研究
2.1 材料 藥物及試劑、儀器、動物均與毒理學研究介紹一致。
2.2 方法與結果
2.2.1 YXL升高環磷酰胺誘發小鼠外周血白細胞總數低下作用[1,2] 實驗設5組,每組12只,分別為空白對照組;模型對照組;YXL 1.0g/kg組;2.0g/kg組;4.0g/kg組(分別簡稱為YXL 1、2、3組)。各組均ig給藥,1次/d,共13天。YXL 1.0g/kg、2.0g/kg和4.0g/kg 3個劑量組分別以臨床成人日劑量(0.10g/kg)的10倍(1.0g/kg)、20倍(2.0g/kg)及40倍(4.0g/kg)。于給藥第7天除空白對照組外其余各組均ip環磷酰胺100mg/kg 1次,于第10、13天給藥后1h(即ip CTX后第3、6天),尾靜脈取血,測定白細胞總數。研究數據均以(x±s)表示,采用組間t測驗進行統計學處理。結果:與模型對照組比較,給環磷酰胺后第3天,YXL 1.0g/kg、2.0g/kg及4.0g/kg組白細胞總數均明顯升高見表1。表明YXL具有升高免疫抑制劑環磷酰胺誘發小鼠外周血白細胞低下作用。表1 YXL升高環磷酰胺誘發小鼠外周血白細胞總數低下作用注:與模型組比較,*P
2.2.2 YXL升高苯中毒小鼠外周血白細胞總數作用[3] 實驗前預選小鼠尾部取血,測定外周血白細胞總數,取WBC總數值在(10~12)×109/L的小鼠供實驗造模之用。小鼠sc 99.5%苯5ml/kg染毒,1次/d,連續5天,取血測定小鼠WBC總數,當小鼠WBC總數降至50%~60%時,被認為造型成功。然后,按小鼠WBC總數均分為4組,每組12只鼠,分別為:苯染毒模型組;YXL 1.0g/kg組;YXL 2.0g/kg組; YXL 4.0g/kg組。各組小鼠繼續sc苯染毒5天(共染毒10天),于第7次染毒同時,YXL各組分別每天ig給藥1次,連續15天。于第8、15天給藥后1h取血測定WBC總數。研究數據均以(x±s)表示,采用組間t檢驗進行統計學處理。結果:與模型組比較,YXL ig 8天2.0g/kg、4.0g/kg,ig 15天1.0g/kg、2.0g/kg和4.0g/kg組均能明顯升高苯中毒小鼠所致外周WBC低下作用。表明YXL具有升高苯中毒小鼠外周血白細胞低下作用。
2.2.3 YXL升高60Co-γ輻射誘發小鼠外周血白細胞總數低下作用[4] 實驗前所有實驗鼠尾部取血,測定外周血白細胞總數,篩選WBC總數值在(10~12)×109/L的小鼠供實驗造型之用。小鼠隨機分為5組,每組12只,分別為:空白對照組;60Co-γ損傷模型組;YXL 1.0g/kg組;YXL 2.0g/kg組;YXL 4.0g/kg組。除空白對照組外其余各組給予1次 60Co-γ全身照射,劑量480Rad/8min(59Rad/min),距離為80cm。照射后當天ig給予YXL,1次/d,連續21天,每周稱重1次,調節劑量。各組均于照射7、14、21天給藥后1h尾靜脈取血測定白細胞總數。研究數據均以(x±s)表示,采用組間t檢驗進行統計學處理。結果:與模型組比較,照射(給藥)7天,YXL 4.0g/kg組白細胞總數明顯升高;給藥14天,4.0g/kg及2.0g/kg組白細胞總數明顯升高;給藥21天,4.0g/kg、2.0g/kg及1.0g/kg組白細胞總數均明顯升高。
3 討論
中醫學認為慢性疲勞綜合征屬于“虛勞”病范疇,而且慢性疲勞綜合征更是亞健康狀態的典型臨床表現之一,研發中藥新藥制劑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 YXL臨床上用于慢性疲勞綜合征的治療,取得了比較滿意的療效,同時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和聯勤部衛生部醫院制劑批準文號。本實驗結果顯示,YXL的急性毒性和長期毒性實驗,以最大濃度、最大體積的YXL給小鼠口服灌胃,1次/d,最大耐受量為45.6g/kg。給藥60天后,高劑量組白蛋白,高、中劑量組總膽紅素明顯下降,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高、中劑量組的總膽固醇有下降趨勢,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停止給藥15天,各項指標均在正常值范圍內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性,為YXL臨床應用提供了毒理學依據。
環磷酰胺是臨床常用的化療藥,但其在殺傷癌細胞的同時,也對人體產生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其中主要有骨髓抑制和免疫功能低下,造成白細胞減少癥。從本研究結果可以看出,YXL具有升高免疫抑制劑環磷酰胺誘發小鼠白細胞低下作用。據資料報道[5],苯可能直接抑制造血細胞核的分裂,從而影響骨髓的造血功能,對機體造血器官有明顯的毒性作用,可使外周血白細胞顯著降低。本實驗通過苯中毒引起白細胞數降低的小鼠動物模型,證明YXL具有明顯的升高白細胞的作用。60Co-γ照射后對正常組織可產生電離輻射損傷,造血系統是電離輻射主要靶器官之一,敏感性高,輻射后容易導致骨髓功能損害,表現為外周血全血象減少,嚴重者可致骨髓干細胞或基質細胞受損,發生輻射損傷后再障。本研究還表明,YXL對60Co-γ輻射誘發小鼠外周血白細胞總數低下均有明顯升高作用。以上三類白細胞減少動物模型實驗表明,YXL具有明顯升高白細胞減少癥模型小鼠白細胞數的作用,為YXL臨床推廣應用于白細胞減少癥提供了實驗依據。造血系統的各個環節是相互聯系的,藥物對于造血系統的作用也可能是多環節和多途徑的,YXL進一步的藥效與機制探索還在進行中,期待新的發現。
參考文獻
1 沈海中,刁東海,趙文明,等.MPS對環磷酰胺作用的小鼠白細胞的影響.首都醫學院學報,1994,15(2):103-105.
2 陳書明,聶向庭,劉桂林,等.鹿茸醇提物對白細胞減少動物模型影響初探.實驗動物科學與管理,1999,16(4):32-34.
篇5
1、安全評價的重要性
1.1非煤礦山的安全評價以事故預防為主要目的
對非煤礦山來說,安全生產是第一位的,安全評價的目的就在于預防,對生產區域和生產系統中從計劃施工、項目設計、具體施工、工程驗收、投產運行等各個階段環節的一切安全威脅都進行預先的評測和科學的評估,以威脅預防為出發點,加大安全方面的投入。安全驗收評價一方面對非煤礦山的區域環節進行評價,對其是否符合安全生產的法律發表和規范要求進行評價;另一方面對生產系統進行評價,保證生產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
1.2為安全監管部門提供技術支持
安全評價以法律法規為標準,對非煤礦山的從管理安全、技術安全、作用安全、設備安全、宣傳教育幾方面入手,對礦山建設生產做出科學、全面的安全評價,對礦山生產企業的安全狀況做出科學規范的驗收評價,為安全監管部門的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據和技術支持。通過安全評價對企業的安全問題做出處理,提供整改的對策,排除威脅安全的因素,控制安全生產。
1.3為礦山企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發揮重要作用
安全評價本著預防為主的方針,將事后處理改成事前預防,使安全威脅以及可能存在的潛在威脅在其發生前預先被發現,科學的對安全狀況和問題進行分析,對安全程度和管理現狀是否符合標準規定做出評價,科學的安全系統評價為企業的管理者的安全決策提供依據,為礦山安全提供保障。安全評價使企業管理更加系統化,使企業的管理在橫向和縱向上得到全面的發展和延伸,關系更加系統化。安全評價是非煤礦上的安全管理工作向標準化方向發展,改變了以往盲目混亂的狀態。通過安全評價,企業管理者和員工對安全規范更加明確,安全防范意識有所提高,安全工作的目標清晰明了,使得企業安全管理工作朝著正確的軌道發展前進。
2、非煤礦山安全評價的內容
按照國家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有關規定和項目建設程序的要求,項目安全設施必須于主體工程同步進行。對于非煤礦山來說,安全評價的內容主要分為四部分:第一是項目安全預評價,對項目存在的安全威脅和危險因素的類型和安全影響程度進行預測,根據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提出科學可靠的調整方案和措施。第二是安全驗收評價,受項目建設單位的委托,針對項目投入生產后可能的危險因素給出合理的調整意見和措施,對投產條件是否具備做出結論。第三是安全綜合評價,對企業中存在的外在的和潛在的危險因素進行類型和程度的分析,對企業的安全狀況從綜合方面作以評價并提出解決對策。第四是專項安全評價,對企業的生產設施或者工程進行專項的安全評價,對存在的安全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技術支持和整改方案。
3、非煤礦山安全評價報告
安全評價報告是安全驗收評價中的最重要的部分,為企業項目安全和生產系統的安全提出具體的問題,并提供重要的技術指導和解決措施,為企業決策者的安全決策提供參考意見,為安全監管部門提供重要的依據。但是從現有的非煤礦山安全評價報告來看,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改進和完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安全評價報告的形式不規范 在安全評價導則中對安全評價報告有著明確的規定,不同的導則要求也不相同。但是有個別安全評價機構所出具的安全評價報告,統一使用了一種評價導則的規定格式,這是不符合其他評價導則要求的。在內容的編寫上,各個評價導則對順序的要求也不相同,主次分明,輕重有序,但是很多安全評價報告上顯然沒有做到,順序顛倒的情況時有發生。另外在安全評價報告中使用的字號、字體、排版標準要嚴格按照規范標準執行,以保證報告的正確性。
(2)安全評價報告的內容不全面、不準確 內容的不準確首先表現在對法律法規和規范標準的引用上,每種危險類型的評價都有其適用的法律或者規范,不能將其混淆。在評價方法上,要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具體的分析,為其所存在的安全威脅、危險因素采用適合的方法進行評價,每種方法都有其適用的范圍,不能隨便的照搬。在評價的內容中要做到全面系統,但是在很多評價報告中,常有疏漏的情況出現,缺項、漏項導致了評價報告內容不全面。另外計算方法的錯誤和計算過程中的數據取舍不恰當,造成評價報告內容的不準確,將危險性程度降低或者放大,直接影響評價結果的準確性。
4、提高非煤礦山安全評價質量的對策和建議
4.1做好過程控制工作
每個評價機構對每個項目的安全評價,最終都是以安全評價報告為結果,安全報告的質量高低不僅是企業項目的決策依據,也是安全監管部門進行監督執法工作的重要參考依據。在英國嚴把安全評價質量管,建立安全評價質量保障機制,在評價執行程序上,操作規范上做好質量控制工作,完善評價過程、提高評價技術、控制評價報告質量。
4.2重視安全評價人員的素質建設
安全評價機構受企業的委托,進行項目安全和生產系統安全的評價,安全評價執行人員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安全評價質量的好壞。因此,安全評價機構的工作人員要注重自身素質和專業技能的提高,端正工作態度,以保證生產安全為使命,全力的投入到安全控制工作中來,得出規范、準確、科學、全面的安全評價報告,充分發揮安全評價的作用。
4.3做好安全評價報告的檔案管理工作
對安全評價報告和相關的原始資料進行安全,有條理的保管,包括紙質材料和電子資料的管理和存檔,并采用有效的辦法保證資料的完好保持,尤其是電子文檔,要做好備份。建立安全評價數據庫,通過計算機信息手段加強報告檔案的管理工作,便于日后的查詢和參考。
參考文獻
篇6
雖然國家在礦山安全生產領域加大了安全措施,但是我國是能源開采大國,礦山開采作為一個高危行業,如何加強礦山安全生產工作是首要問題。如何有效的實施“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把危險、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中,達到本質安全生產,依然是時刻需要思考的問題。安全評價作為一種手段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安全評價通過對煤礦企業生產設施、設備、裝置實際運行狀況及管理狀況運用安全系統工程的方法, 進行危險有害因素的識別及危險度的評價,,查出系統生產運行中存在的事故隱患,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對策,使系統在生產運行期內,將安全風險控制在安全、合理的程度內,防止事故發生。
2 安全評價的概述
2.1 安全評價的分類
從定義上看,安全評價是以實現工程、系統安全為目的,應用安全系統工程原理和方法,對工程、系統中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辨識與分析,判斷工程、系統發生事故和職業危害的可能性及其嚴重程度,從而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安全評價既需要安全評價理論的支撐,又需要理論與實際經驗的結合,二者缺一不可。安全評價按照實階段的不同分為三類:安全預評價、安全驗收評價、安全現狀評價。
2.2 安全評價的目的
礦山安全評價依據安全評價基礎的理論,遵循科學的程序和方法對礦山生產系統中的危險因素、事故隱患及損失與傷害程度進行調查研究與分析論證,對相應的數據進行分析討論,依據當前的經濟水平與科學技術條件,結合現實發生的問題,最大可能地提出有效的安全措施,以便消除危險或將危險降低到最小的程序,以尋求最低事故率,最少的損失和最優的安全投資效益,從而達到保證礦山安全的目的。
2.3 安全評價的過程
安全評價的程序主要包括:前期準備,辨識與分析危險、有害因素,劃分評價單元,定性、定量評價,提出安全對策措施建議,作出安全評價結論,編制安全評級報告。前期準備主要是明確評價對象、備齊有關安全評價所需的設備、工具、收集國內外相關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及工程、系統的技術資料; 辨識與分析危險、有害因素是根據被評價對象的具體情況,辨識和分析危險、有害因素,確定危險、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和事故發生的途徑及其變化規律;定性、定量分析主要是對辨識和分析的危險有害因素定量化分析和評價,以非常直觀的形式把危險、有害因素展示出來。
3 安全評價在礦山安全中的作用
安全評價工作,有效預防了事故發生或減少了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率,尤其在重特大生產事故預防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提升了全民安全生產意識;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得到了有效、準確的執行。礦山系統可分為:采掘、掘進、通風、輸配電系統、提升運輸、供排水系統,從這六大系統著手,杜絕六大系統的危險和安全隱患因素,就一定能做到礦山的安全生產。礦山安全評價的定性定量分析很大程度上就是從六大系統著手或從生產工藝順序著手,這樣礦山安全評價從點到線、從點到面的分析了危險、安全隱患等因素。從礦山安全評價的分類以及評價的整個過程分析,礦山安全評價在建設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之中全程“監護”;從礦山安全評價的內容分析,它不僅檢查了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以及成果等而且對目前尚未解決的和尚未發現的危險、安全隱患提出整改措施及預防建議;礦山安全評價還對可能產生的損失和傷害以其影響范圍、嚴重程度,提出應采取的對策措施等。礦山安全評價還在于不僅給礦山技術管理人員、安全管理人員,而且給技術工人、設計單位等都提供了查找危險、安全隱患和整改危險、安全隱患的依據和方法。安全評價在落實工程建設項目安全生產許可和安全設施“三同時”管理工作中,為政府安全監管提供技術支撐,使“三同時”工作進一步科學化,表現在前期設計、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安全標準化達標、法規標準完善、事故預防預警和應急處置等方面;安全評價依據國家和地方有關法律、法規、標準,促使評價對象的安全生產行為符合政策及法規要求,解決了政府安全監管人員少、技術不足的問題,增強了對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能力和執法效力。
安全評價采用系統科學的評價方法,分析辨識評價對象的危險有害因素及其風險程度,針對危險有害因素及其風險程度,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標準提出安全對策措施和建議;企業通過實施這些措施,達到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化,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預先控制事故的發生。安全評價為企業提供了科學的安全管理方法,促使企業的安全管理模式由經驗型、事后型的傳統管理向依靠科技進步和不斷提高員工安全文化素質的現代化安全管理轉變,以尋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小的事故損失和最佳的安全投資效益,體現了“預防為主、關口前移、重心下移”的策略。安全評價增強了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安全法律意識,進一步明晰了標準規范的具體要求,掌握控制危險源的途徑和有效措施,從而實現安全管理的高效率。但是,由于安全評價系統本身的復雜性和安全生產實際情況多樣性、復雜性,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
4 安全評價報告質量有待于提高
許多安全評價報告僅被建設單位作為辦理“三同時”手續、辦理安全生產許可證的程序,而忽視了對建設項目提高本質安全的作用。安全預評價報告中的對策措施未被有效運用在設計方案中;安全驗收評價報告中相關對策措施未被分析采納,徹底整改。造成以上情況的主要原因是評價報告質量不高,例如評價報告提出的安全對策措施缺乏針對性、可操作性等;安全預評價報告、安全驗收評價報告不能體現建設項目不同階段的特點、作用,消弱了在評價對象不同階段安全評價報告應發揮的作用,不能滿足項目建設單位、項目設計單位、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要求。
5 改進和完善安全評價、更好服務礦山安全
為了進一步促進安全評價對礦山生產工作的積極作用,必須保證安全評價報告質量并不斷提高;安全評價報告質量決定于安全評價法律依據的基礎、報告評審專家的把關作用、安全評價人員素質和安全評價機構對安全評價報告質量的重視程度等。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完善安全評價管理機制,保證工作質量,充分發揮安全評價技術支撐作用。安全評價人員應加強專業技能,結合礦山的具體實際情況,認真分析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提高業務素質,發現問題及時向上級領導部門匯報。安全評價系統的復雜性、評價對象行業多樣性等要求安全評價人員具有較強專業知識、安全學科知識和較高業務素養,以全面系統地查找危險源并對。
6 結語
總而言之,對礦山作用進行安全評價,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在建設項目的各個時期進行安全評價,以安全評價為手段和方法,消除實際運作中的危險因素,保證安全評價報告的質量,規范安全評價行為。在實際運作中,礦采安全生產監管部門要建立定期清理制度完善安全評價機構管理辦法,完善安全教育培訓體系,強化安全評價專業人才和行業專家隊伍建設,促使安全評價師與行業專家的協同工作,實現安全知識以及相關專業知識密切結合。
參考文獻:
篇7
一、農產品食品安全檢測中存在的問題
1.制度完善性差,檢驗檢測漏洞明顯
制度完善性差,檢驗檢測中的漏洞明顯是目前農產品食品安全檢測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就問題分析來看,其表現為三個方面:第一是責任制度不完善,所以在檢驗檢測工作中,常常會出現責任落實不到位的情況,這種情況的存在滋生了檢驗檢測漏洞。第二是監督制度的作用l揮不充分。在目前的檢驗檢測工作中,監督工作形同虛設,作用發揮十分的渺小,所以在督促責任落實方面的價值較小,第三是執行制度有失標準。在執行工作中,執行流程、細節等都存在問題,所以整體執行的有效性較弱。
2.技術先進性不足,安全監測達標率低
技術的先進性不足,安全檢測的達標率低也是目前檢驗檢測工作中存在的一個顯著問題。在目前的工作中,對于技術的先進行性和創新性分析不足,對于技術在實踐中的價值分析也存在缺陷,所以整個技術使用的問題檢出率比較低。這種情況的出現使得農產品食品檢測的達標率發生了虛高的現象。這種虛高現象的產生一方面影響了老百姓對食品安全的判斷,另一方面造成了檢驗檢測部門對食品檢測的輕視,所以其產生的后果十分的嚴重。
3.人員專業性差,檢驗檢測的價值較低
人員的專業性差,檢驗檢測的價值性低是目前農產品食品安全檢驗檢測中存在的另一個顯著問題。就人員專業性差的表現來看,一方面是其理論水平較低,所以對于檢驗檢測的認識不足,在檢測實踐中,理論所能提供的指導嚴重缺乏。另一方面是檢驗檢測人員的實際操作水平較低,檢測實踐有失專業性和標準性,所以檢測效果的可靠性低。簡言之,因為理論和實踐的不足,造成了檢驗檢測工作的價值降低。
二、強化農產品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能力的措施
1.完善制度,實現檢驗檢測的全面性
完善制度,實現檢驗檢測的全面性是強化農產品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能力的一項主要措施。就制度的完善而言,主要是有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是進行責任制度的完善。在檢驗檢測責任劃分的時候,一方面從橫向劃分,實現責任范圍的擴展,另一方面從縱向劃分,實現責任深度和細節的提升。簡言之就是從縱橫兩方面進行責任的明確,檢驗檢測責任的范圍和深度會得到提升。第二是進行監督制度的確立。利用檢驗檢測工作中的監督人員或者機構對責任的落實以及工作的執行進行監督,從而實現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提升。第三是執行制度的完善。執行制度主要從執行環節、細節標準等方面進行建立。通過執行制度的完善,整個檢驗檢測工作的執行效率會大幅度的提升。總而言之,通過上述三方面的制度建設,檢驗檢測工作的全面性會得到提升,工作能力會顯著的加強。
2.強化研究,提升檢驗檢測技術的實效性
強化研究,提升檢驗檢測技術的實效性對于檢驗檢測能力的建設也有重要的意義。從目前的工作來看,技術提升能夠有效的提高問題的檢出率,所以進行技術研究的深入十分必要。就現階段的技術研究來看,主要從兩方面進行:第一是從技術本身進行缺陷完善和創新。通過這方面的研究可以有效的改變技術現狀,從而使得技術實現進一步的發展,其創新能力也會進一步的增強。第二是進行技術和檢驗檢測工作的匹配性測試。通過測試提升二者的適應性,這樣,技術的利用實效會明顯的提升。簡言之,一方面進行技術的先進性研究,另一方面進行技術的實踐性研究,二者結合可以有效的提高技術在檢驗檢測工作中的應用實效。隨著技術應用效果的增強,檢驗檢測能力會得到提高。
3.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檢驗檢測人員的專業化能力
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檢驗檢測人員的專業化能力對于檢驗檢測能力建設而言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就檢驗檢測人員的專業化能力提高而言,主要的工作有兩項:第一是對檢驗檢測人員的理論水平進行強化。在檢驗檢測工作中,理論是實踐工作的重要指導,通過理論強化,實踐工作的水平會得到進一步的加強。第二是進行工作人員檢驗檢測工作的實踐訓練。通過方法培訓與操作訓練,提升工作人員的操作標準性和規范性,這樣,整個工作隊伍檢驗檢測能力會獲得進一步的提升。總而言之,通過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的強化,農產品食品安全的檢驗檢測能力建設會獲得進一步的提升。
三、結語
農產品食品安全關系著老百姓的人身健康,所以積極的進行食品檢驗檢測能力的提升十分重要。積極的分析現階段農產品食品檢驗檢測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進行檢驗檢測能力建設的措施探討對于食品安全檢測工作的效果提升來講現實意義巨大。
參考文獻:
[1]欒玉龍.加強檢驗檢測能力建設切實提高農產品食品安全保障水平[J].吉林農業,2017,03:63.
[2]黃佑安.加強檢驗檢測能力建設切實提高農產品食品安全保障水平[J].世紀行,2012,09:14.
[3].農業部印發關于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與管理的意見[J].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14,04:6.
篇8
1、工商營業執照(以公司為主體申報)。第一步就是要申請工商營業執照。
2、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對生產場所的要求和核查)。第二步就是要申請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
3、消毒產品安全評價報告備案(即“消字號”備案,這里是產品備案) 。最后一步就是一定要有消毒產品安全評價報告備案。
(來源:文章屋網 )
篇9
危險化學品的勘探、開采及其輔助的儲存,石油、天然氣長輸管道及其輔助的儲存,城鎮燃氣輔助的儲存等建設項目,不適用本實施辦法。
第三條本實施辦法所稱建設項目安全許可是指建設項目設立(審批、核準、備案)前的安全審查、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的審查和竣工驗收。
建設項目的安全許可由建設單位申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按照本實施辦法分級負責實施。
建設項目未經安全許可的,不得建設或者投入生產(使用)。
第四條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安全監管總局)指導、監督全國建設項目安全許可實施工作,并負責實施下列建設項目的安全許可:
(一)國務院審批(核準、備案)的;
(二)中央企業投資由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審批(核準、備案)的;
(三)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建設項目。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指導、監督本行政區域建設項目的安全許可工作,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務院的決定,確定和公布本部門和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實施的前款規定以外的建設項目范圍,并報安全監管總局備案。
第五條負責實施建設項目安全許可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以下統稱建設項目安全許可實施部門)可以將其負責實施的建設項目安全許可工作,委托其他行政部門實施。
接受委托的行政部門不得將其接受的建設項目安全許可工作再委托其他單位。
第二章建設項目設立安全審查
第六條建設項目選址時,建設單位應當對建設項目設立的下列安全條件進行論證:
(一)建設項目內在的危險、有害因素對建設項目周邊單位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居民生活的影響;
(二)建設項目周邊單位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居民生活對建設項目的影響;
(三)當地自然條件對建設項目的影響。
第七條申請建設項目設立安全審查前,建設單位應當選擇有資質的安全評價機構對建設項目設立進行安全評價。
下列建設項目應當由甲級安全評價機構進行安全評價:
(一)國務院及其投資主管部門審批(核準、備案)的;
(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其投資主管部門審批(核準、備案)的;
(三)生產劇毒化學品的;
(四)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
(五)安全監管總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有特別要求的。
第八條安全評價機構應當依據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對建設項目設立進行安全評價,并對出具的建設項目設立安全評價報告負責。
建設項目設立安全評價報告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一)建設項目概況;
(二)原料、中間產品、最終產品或者儲存的危險化學品的理化性能指標;
(三)危險化學品包裝、儲存、運輸的技術要求;
(四)建設項目的危險、有害因素和危險、有害程度;
(五)建設項目的安全條件;
(六)主要技術、工藝或者方式和裝置、設備、設施及其安全可靠性;
(七)安全對策與建議。
第九條建設項目設立前,建設單位應當向與本實施辦法第四條規定相應的建設項目安全許可實施部門申請建設項目設立安全審查,并提交下列文件、資料:
(一)建設項目設立安全審查申請書;
(二)建設(規劃)主管部門頒發的建設項目規劃許可文件(復印件);
(三)建設項目安全條件論證報告;
(四)建設項目設立安全評價報告;
(五)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者企業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復印件)。
第十條對已經受理的建設項目設立安全審查申請,建設項目安全許可實施部門應當指派有關人員或者組織專家,對建設項目設立安全審查申請文件、資料進行審查;必要時,應當對建設項目進行實地核查。
負責審查的人員應當依據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對建設項目安全可靠性和建設項目設立安全評價報告提出審查意見。
建設項目安全許可實施部門應當對負責審查的人員提出的審查意見進行審議,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建設項目設立的安全審查決定,并在受理申請之日起20日內向建設單位出具建設項目設立安全審查意見書。20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本建設項目安全許可實施部門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10日,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建設單位。
第十一條建設單位提交的建設項目設立申請文件、資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安全審查不予通過:
(一)建設項目涉及危險、有害因素未全面分析、辨識的;
(二)建設項目涉及危險、有害程度分析、判斷不準確的;
(三)未進行安全條件論證或者論證不充分的;
(四)主要技術、工藝或者方式和裝置、設備、設施未確定的;
(五)安全設施的對策與建議不符合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標準要求的;
(六)未選擇相應資質的安全評價機構進行安全評價的;
(七)提供虛假文件、資料的。
第十二條對安全審查未通過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經過整改后可以再次向原審查部門申請建設項目設立安全審查。
已經通過安全審查的建設項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設單位應當向原審查部門申請變更建設項目設立安全審查:
(一)建設項目外部安全防護距離發生變化的;
(二)變更建設地址的;
(三)變更主要裝置、設備、設施平面布置的;
(四)變更技術、工藝或者方式和主要裝置、設備、設施的;
(五)建設項目涉及的危險化學品品種、類別、數量超出已經通過安全審查的建設項目范圍的。
第三章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審查
第十三條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應當由取得相應設計資質的設計單位進行,設計單位對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負責。
設計單位應當依據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以及建設項目設立安全評價報告,對建設項目安全設施進行設計,并組織設計人員編制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專篇。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專篇包括下列內容:
(一)建設項目概況;
(二)建設項目涉及的危險、有害因素和危險、有害程度;
(三)建設項目設立安全評價報告中的安全對策和建議采納情況說明;
(四)采用的安全設施和措施;
(五)可能出現事故預防及應急救援措施;
(六)安全管理機構的設置及人員配備;
(七)安全設施投資概算;
(八)結論和建議。
第十四條建設單位應當在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全部完成后,向與本實施辦法第四條規定相應的建設項目安全許可實施部門申請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的審查,并提交下列文件、資料:
(一)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的審查申請書;
(二)建設項目設立安全審查意見書(復印件);
(三)設計單位的設計資質證明文件(復印件);
(四)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專篇;
(五)審查時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五條對已經受理的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的審查申請,建設項目安全許可實施部門應當指派有關人員或者組織專家,對申請文件、資料進行審查,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專篇的決定,并出具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的審查意見書。
第十六條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審查不予通過:
(一)未經過建設項目設立安全審查或者經安全審查未通過的;
(二)未選擇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進行設計的;
(三)未按照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規范的強制性規定進行設計的;
(四)未采納建設項目設立安全評價報告中的安全對策和建議的;
(五)對未采納建設項目設立安全評價報告中的安全對策和建議未作充分論證說明的。
第十七條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的審查未通過的,建設單位經過整改后可以再次向原審查部門申請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的審查。
對已經審查通過的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設單位應當向原審查部門申請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變更設計的審查:
(一)改變安全設施設計且可能降低安全性能的;
(二)在施工期間重新設計的。
第四章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竣工驗收
第十八條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的施工應當由取得相應工程施工資質的施工單位進行。
施工單位應當嚴格依照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文件和施工技術標準、規范施工,并對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的工程質量負責。
施工單位應當編制建設項目安全設施施工情況報告,建設項目安全設施施工情況報告包括下列內容:
(一)建設項目概況;
(二)施工依據的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技術標準;
(三)安全設施及其原材料檢驗、檢測情況;
(四)主要裝置、設施的施工質量控制情況。
第十九條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竣工后,建設單位應當按照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的規定,對建設項目安全設施進行檢驗、檢測,保證建設項目安全設施滿足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的安全要求,并處于正常適用狀態。
第二十條建設單位應當組織有關單位和專家,研究提出建設項目試生產(使用)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及對策,并按照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制定周密的試生產(使用)方案。建設項目試生產(使用)方案應包括下列有關安全生產的內容:
(一)建設項目施工完成情況;
(二)生產、儲存的危險化學品品種和設計能力;
(三)試生產(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及對策;
(四)采取的安全措施;
(五)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六)試生產(使用)起止日期。
建設單位應當在建設項目試生產(使用)前,將建設項目試生產(使用)方案,分別報送與本實施辦法第四條規定相應的建設項目安全許可實施部門和有關危險化學品其他安全生產許可的實施部門備案。
建設單位在采取有效安全生產措施后,方可將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與生產、儲存裝置、設施同時進行試生產(使用)。試生產(使用)不得超過建設項目試生產(使用)方案確定的期限和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試生產(使用)期限。
第二十一條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竣工驗收前,建設單位應當按照本實施辦法第七條的規定選擇有相應資質的安全評價機構對建設項目及其安全設施試生產(使用)情況進行安全評價。
安全評價機構應當依據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及標準、規范進行評價,并對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安全評價報告的真實性負責。
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安全評價報告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一)危險、有害因素和固有的危險、有害程度;
(二)安全設施的施工、檢驗、檢測和調試情況;
(三)安全生產條件;
(四)可能發生的危險化學品事故及后果、對策;
(五)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第二十二條建設項目投入生產(使用)前,建設單位應當向與本實施辦法第四條規定相應的建設項目安全許可實施部門申請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竣工驗收,并提交下列文件、資料:
(一)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竣工的驗收申請書;
(二)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的審查意見書(復印件);
(三)施工單位的施工資質證明文件(復印件);
(四)建設項目安全設施施工情況報告;
(五)安全生產投入資金情況報告;
(六)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安全評價報告。
第二十三條已經受理的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竣工的驗收申請,建設項目安全許可實施部門應當指派有關人員或者組織專家,對申請文件、資料進行審查,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建設項目安全設施投入生產(使用)的決定,并出具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竣工驗收意見書。
建設項目安全許可實施部門在組織審查申請文件、資料時,應當組織或者商請有關危險化學品其他安全生產許可的實施部門共同審查;有關危險化學品其他安全生產行政許可的實施部門應當指派有關人員參加審查。
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竣工驗收意見書的有效期自建設項目安全許可實施部門決定之日起,至建設項目投入生產(使用)后取得有關危險化學品的其他安全生產許可之日止。
第二十四條建設項目安全設施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竣工驗收不予通過:
(一)未選擇有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施工的;
(二)未按照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文件施工或者施工質量未達到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文件要求的;
(三)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的施工不符合國家有關施工技術標準的;
(四)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竣工后未進行檢驗、檢測的;
(五)未選擇有相應資質的安全評價機構進行安全評價的;
(六)安全設施和安全生產條件不符合或者未達到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和標準要求的;
(七)發現建設項目試生產(使用)期間存在事故隱患未整改的;
(八)提供虛假文件、資料的。
第二十五條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竣工驗收未通過的,建設單位經過整改后可以再次向原驗收部門申請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竣工驗收。
第二十六條建設單位收到同意投入生產(使用)的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竣工驗收意見書10日內,應當依照《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和《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及其配套規章的規定,申請有關危險化學品的其他安全生產許可,并提交建設項目竣工驗收意見書(復印件)。
建設單位申請有關危險化學品的其他安全生產許可時,申請資料中的安全評價報告由申請建設項目竣工驗收的安全評價報告代替。
第五章監督管理
第二十七條已經取得安全許可的建設項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設項目安全許可實施部門應當撤銷建設項目的安全許可:
(一)建設單位決定停止建設的;
(二)建設項目被依法終止的;
(三)建設項目安全許可實施部門超越職權實施安全許可的;
(四)建設項目安全許可實施部門違反本實施辦法規定的程序實施安全許可的;
(五)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安全行政許可的。
第二十八條建設項目安全許可實施部門應當建立、健全建設項目安全許可實施情況的檔案及其管理制度。
建設項目安全許可實施部門應當將建設項目的安全許可情況,通報有關部門和建設項目所在地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第二十九條建設項目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對建設項目安全許可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將檢查中發現的違反本實施辦法的情況,通報與本實施辦法第四條規定相應的建設項目安全許可實施部門。
第三十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分別于每年2月1日前和8月1日前,將本行政區域內上一年和當年上半年建設項目安全許可的實施情況報安全監管總局備案。
第六章罰則
第三十一條建設項目安全許可實施部門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發現建設項目未依法取得安全許可擅自從事生產、儲存活動,不依法處理的;
(二)接到建設項目違反本實施辦法規定的舉報后,不及時查處的;
(三)在實施建設項目安全許可中,索取或者接受建設單位的財物、謀取不正當利益的。
第三十二條建設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照《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五十七條的規定處罰:
(一)建設項目設立未經安全審查批準,擅自從事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的;
(二)建設項目設立未經安全審查批準,擅自建設的;
(三)建設項目設立變更后未經安全審查批準,擅自建設的。
第三十三條建設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照《安全生產法》第八十三條的規定處罰:
(一)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未經安全審查或者安全審查未通過,擅自建設的;
(二)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變更后未經安全審查或者安全審查未通過,擅自建設的;
(三)建設項目安全設施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擅自投入生產(使用)的。
第三十四條建設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照《行政處罰法》和國務院的有關規定處罰:
(一)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竣工后未進行檢驗、檢測的;
(二)施工期間修改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未保存記錄的;
(三)在申請建設項目安全行政許可時提供虛假文件、資料的;
(四)未組織有關單位和專家研究提出建設項目試生產(使用)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及對策或者未制定周密的建設項目試生產(使用)方案,進行試生產(使用)的;
(五)建設項目試生產(使用)方案未向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備案的;
篇10
1 編制說明
安全評價采用系統安全工程的方法,對火電廠潛在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分析,評價其危險等級及其可接受程度,提出相應的安全對策措施,并作出評價結論。
評價范圍:燃料供應系統、主廠房、升壓系統、除灰渣系統、脫硫及脫硝系統、化水系統、冷卻系統、儲灰場及其它生產輔助配套系統。
評價依據:法律法規、部門規章、標準規范、工程資料。
2 項目概況
介紹項目選址、自然條件、周邊環境、交通運輸、燃料供應、水源供應、總平面布置、生產系統及主要設備設施、公用工程及輔助設施等。
3 危險、有害因素辨識
對項目廠址、自然條件、總平面布置、物料、生產過程、設備設施、作業環境等方面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識別。
辨識結果:主要危險因素有火災、爆炸、觸電、中毒窒息、機械傷害、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起重傷害、車輛傷害、灼燙等;主要有害因素有毒物、粉塵、噪聲與振動、高溫、電磁輻射等。
4 評價單元劃分及評價方法選擇
4.1 評價單元劃分
評價單元劃分如下:廠址與總平面布置單元;建構筑物單元;燃煤貯運系統單元;制粉系統單元;燃油儲運系統單元;鍋爐系統單元;汽輪機系統單元;發電機、電氣系統單元;熱工自動化控制系統單元;供氫站系統單元;化學水處理系統單元;水工系統單元;除灰渣系統單元;煙氣脫硫設系統單元;煙氣脫硝系統單元;特種設備單元;交通運輸單元;公共危險有害因素單元;作業環境單元;施工過程單元(安全預評價報告適用)。
4.2 評價方法選擇
安全預評價可采用安全檢查表法、預先危險性分析、事故模擬及后果分析及類比工程法。安全驗收評價以安全檢查表法為主。
5 定性、定量評價
安全預評價報告主要進行預先危險性分析及事故危險程度分析。安全驗收評價主要依據法律法規、標準規范進行法律法規符合性檢查。
6 安全對策措施及建議
安全預評價和安全驗收評價的目的不同,因此該部分側重點有所區別。
6.1 安全預評價報告安全對策措施及建議
從安全技術及安全管理兩方面提出對策措施。
6.1.1 安全技術對策措施建議。安全技術措施主要針對所劃分的各評價單元涉及的技術部分一一提出。
6.1.2 施工期對策措施建議
(1)施工期必須遵守“三同時”規定。(2)建設單位應落實《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與施工方應簽訂施工期間安全生產責任書。(3)施工方應加強施工組織設計編制與審查管理。施工方應當在施工組織設計中編制安全技術措施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方案。(4)施工方應按照國家有關要求加強危險化學品、壓力容器、特種設備的管理、使用。(5)施工方應做好施工安全管理。施工過程應做好安全防護工作。施工現場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6)遇到惡劣氣象條件時施工方應停止相關作業。(7)施工現場用電應規范,禁止亂搭、亂接。(8)進入有限空間作業,須根據實際情況事先測定其氧氣、有害氣體、可燃性氣體、粉塵濃度,符合要求后方可進入。作業時,加強通風換氣,并應有監護人。(9)特種設備設施應按照國家有關要求定期進行檢驗檢測。(10)特種作業均應由持有“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的人員進行操作。(11)施工現場應采取防護措施,防止、減少施工振動、噪音、粉塵、廢水、固廢等不良因素對周圍環境的危害。
6.1.3 安全管理對策措施建議
(1)設置安全管理機構或配備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2)制定本企業的各級安全責任制度。(3)制定安全規章制度和安全規程。(4)建立健全應急預案體系,定期演練。(5)設安全投入專項資金。(6)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應取得安全生產管理任職資格證。特種作業人員要持證上崗。企業應對從業人員進行三級安全教育。(7)企業應加強重大危險源管理,并將其信息向安監部門進行申報、備案。(8)為員工配備合格的勞動防護用品。定期對有害作業人員進行體檢,建立健康檔案。(9)特種設備均應取得質監部門的使用許可證,特種設備及強制檢測設備設施應定期檢測。(10)各危險場所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11)嚴格落實《危險化學品管理條例》等文件要求進行采購、運輸、儲存和使用和管理。
6.2 安全驗收評價報告安全對策措施及建議
先提出現場存在問題及整改建議,再說明業主整改情況,最后提出需補充的對策措施。
7 安全評價結論
7.1 安全預評價結論
(1)主要危險、有害因素辨識結果
列出第3章主要危險有害因素辨識結果。
(2)應重點防范的重大危險有害因素。燃煤儲運系統火災、燃油罐區火災、汽輪機油系統火災、電氣火災、鍋爐爐膛爆炸、氫氣及氨氣爆炸、觸電、中毒窒息等。
(3)應重視的安全對策措施建議。a.嚴格落實安全設施“三同時”原則。b.總平面布局各建構筑的間距符合安全要求。c.主要負責人及安全員應取得任職資格證,特種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d.編制各層次、各事故類型應急預案,定期演練、修訂,并在相關部門備案。e.建立重大危險源檔案,加強監控,并在安監部門備案。f.加強對危險化學品管理。
(4)危險、有害因素受控程度及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符合性。只要本項目采取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安全報告提出的安全對策措施,其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就可被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內,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的要求。
(5)綜合評價結論。本項目在設計、施工、運行過程中貫徹安全設施“三同時”的情況下,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的要求,從安全生產角度看,其興建是可行的。
7.2 安全驗收評價結論
(1)主要危險、有害因素評價結果
列出第3章主要危險有害因素辨識結果。
(2)安全符合性評價結果。項目總體布局合理,燃煤、燃油、鍋爐、汽機、電氣、熱控、化學水處理、除灰渣、脫硫、脫硝等系統設置的防火、防爆、防雷、防電傷害、防機械傷害、防毒、防噪聲、防腐蝕等安全防護措施符合標準規范的要求。
(3)安全驗收評價綜合結論。本項目采取的安全設施及措施符合國家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要求,具備竣工安全驗收的條件。
在編寫火力發電廠安全評價報告過程中,應根據實際情況及相關部門的要求進行相應調整。本文拋磚引玉,僅供參考。
參考文獻
[1]AQ 8001-2007.安全評價通則 [S].
[2]DL/T 5000-2000.火力發電廠設計技術規程[S].
篇11
第四條生產經營單位負責本單位內重大危險源的登記、評價(評估)、上報與管理監控。
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管部門負責指導協調重大危險源管理工作;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部門各負其責,負責本行業和區域內重大危險源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六條縣(市、區)以上人民政府應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監控管理工作的領導,將此項工作納入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考核體系。
第七條生產經營單位應在本單位內進行重大危險源登記建檔。
第八條生產經營單位應委托具備安全評價資質的評價機構對重大危險源進行安全評價。評價機構對《安全評價報告》的內容和結果負責。
第九條重大危險源《安全評價報告》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重大危險源基本情況、生產過程、危險物質的描述;
(二)安全評價的主要依據;
(三)危險、有害因素的辨識與分析;
(四)可能發生最嚴重事故的情況、可能性、嚴重程度、影響范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情況;
(五)重大危險源等級;
(六)安全組織管理和工程技術措施;
(七)應急救援措施;
(八)安全評價結論與建議。
《安全評價報告》應做到數據完整可靠,附圖附表齊全,對策措施具體可行,評價結論客觀公正。
第十條生產、儲存、使用劇毒物品的企業,應每年進行一次重大危險源安全評價;生產、儲存、使用其它危險化學品的企業,應每兩年進行一次重大危險源安全評價;礦山企業應每三年進行一次重大危險源安全評價;其他行業或場所應定期對重大危險源進行安全評價(評估)。
第十一條重大危險源的生產過程、材料、工藝、環境等因素發生重大變化,或者國家有關法規、標準變化時,生產經營單位應對重大危險源進行新的安全評價(評估),并及時報告。
第十二條按照重大危險源的種類和能量在意外狀態下可能發生事故的最嚴重后果,重大危險源分為以下四級:
(一)一級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特別重大事故的;
(二)二級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特大事故的;
(三)三級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
(四)四級重大危險源: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
第十三條生產經營單位應在每年五月底前將《重大危險源報表》和重大危險源《安全評價報告》報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并抄送行業主管部門。
對新設立或新構成的重大危險源,生產經營單位應及時報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對已不構成重大危險源的,生產經營單位應及時報告撤銷。
二級以上重大危險源,由縣(市、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逐級上報至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第十四條各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重大危險源應做好備案工作,并及時將所屬生產經營單位的重大危險源報送上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第十五條生產經營單位應根據重大危險源的級別,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監控管理。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重大危險源管理監控工作全面負責,并確定重大危險源管理與監控的具體負責人。
(一)一級重大危險源必須建立有效的動態監控系統,進行不間斷的監控,隨時掌握危險物品有關參數的變化情況,發現問題立即進行處理,并每季度向當地和省、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重大危險源的運行情況。
(二)二級重大危險源應建立有效的監控措施,定期監測危險物品的狀態,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每半年向當地和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行業主管部門報告重大危險源的運行監控情況。
(三)三級、四級重大危險源應建立有效的監控措施,監測危險物品的狀態,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每年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報告重大危險源的運行情況。
第十六條生產經營單位應在重大危險源現場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識。
第十七條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對重大危險源監控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建立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檔案。
第十八條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建立健全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制定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與監控實施方案。
第十九條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應保證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與監控所需的資金投入。
第二十條對存在隱患的重大危險源,所在生產經營單位必須立即進行整改,整改期間必須采取切實可行的安全措施,明確負責人,并及時報告行業主管部門,同時報當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第二十一條生產經營單位應對重大危險源的設備和安全設施進行定期檢測、檢驗,做好檢測和檢驗記錄。
第二十二條生產經營單位應建立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檔案,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重大危險源報表;
(二)重大危險源管理制度;
(三)重大危險源管理與監控實施方案;
(四)重大危險源安全評價(評估)報告;
(五)重大危險源監控檢查表;
(六)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和演練方案。
第二十三條生產經營單位應落實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的各項措施,根據應急救援預案制定演練方案和演練計劃,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實戰演練。
第二十四條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必須報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現場應急救援預案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職責;
(二)重大危險源的確定及潛在的危險性評估;
(三)應急救援報警系統及信息傳遞;
(四)應急救援設備、設施、物資;
(五)事故報告和現場保護;
(六)應急救援程序與行動方案;
(七)善后和恢復;
(八)培訓與演練;
(九)應急救援預案的經費保障。
第二十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組織有關部門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重大危險源的監督管理,建立重大危險源管理信息網絡系統,并按照職責分工對重大危險源各類信息進行動態管理。
第二十六條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部門應定期對重大危險源進行專項監督檢查,發現重大危險源存在事故隱患應責令生產經營單位立即整改;在整改前或整改期間無法保證安全的,應責令生產經營單位從危險區域內撤出作業人員,暫時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對不能立即整改的,要限期完成整改,并采取切實有效的監控措施。
篇12
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安全生產的工作部署,在強化安全生產監管措施,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督促企業加強安全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促使全省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好轉。1-9月,全省安全生產控制指標落實情況較好,各類事故總量同比下降,高危行業安全狀況有所好轉。
據統計,1-9月,全省共發生各類事故12839起,同比減少561起、下降4.19%;死亡2338人,同比減少93人,下降3.83%。
全省安全生產形勢總體表現為事故總量下降,重特大事故下降,部分行業安全生產形勢好轉。
進入10月份以后,重大事故連續發生,10月發生9起,11月已發生3起。從這可以看出,當前我省安全生產形勢十分嚴峻,要做的工作很多,特別是在預防上要功夫。安全評價工作正是我們要做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
開展安全評價工作,是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的重要手段,是企業實施科學化、規范化安全管理的工作基礎。科學、系統地開展安全評價工作,是消除危險有害因素、減少事故發生,全面提高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的有力措施。
兩年來我省的評價工作雖然得到了較快發展,對加強安全生產工作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與其他省市相比,與安全生產的形勢任務需要相比,還有一定差距。目前,我省有安全評價機構41家,其中,國家資質11家(9家是綜合,2家是單項),省級資質30家(23家綜合,7家單項)。安全評價人員350名(其中國家發證人員100人,省上發證250人),極不適應當前形勢和任務的要求。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安全評價機構較少。*地區安評機構已經初具規模。但是,陜南陜北地區工作起步較晚,安全評價機構和人員較少,不能適應安全評價工作的需要。
二是一些安全評價機構水平不高。一些地方雖然建起了機構,組織了一批評價人員,工作也開展起來了,但是評價工作的質量普遍不高,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造成安全評價質量低的原因,一方面,由于我們開展這項工作的時間較短,還缺乏科學成熟的安全評價方法,缺乏必要的經驗積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個別評價機構和單位工作指導思想存在偏差,缺乏行業自律意識。由于目前評價工作需求量較大,一些評價機構片面追求評價項目數量和經濟效益,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找項目、拉關系上,忽視評價質量的提高;一些機構和單位從業人員素質低,專業技術人員結構不合理,安全評價機構的質量保障體系不健全,成為影響安全評價質量全面提升的障礙。
三是監管和規范不夠,不利于安全評價工作的健康發展。面對眾多的評價機構,目前的監管力度不夠,迫切需要進一步從制度上加以規范。一些地方監管部門執法不堅決、不徹底,造成相當部分按規定需要評價的建設項目,在沒有得到正規評價的情況下就開工建設,使有些建設項目埋下了重大事故隱患;對安全評價報告質量把關不嚴,評審隨意性大,有的流于形式;沒有及時糾正安全評價機構的不正當行為,甚至包庇袒護。所有這些,在下一步工作中都必須得到糾正和改進。
二、認真貫徹落實《安全評價機構管理規定》精神,切實做好安全評價工作
最近國家局以局長令形式下發了《安全評價機構管理規定》。《規定》以《安全生產法》、《行政許可法》和《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為依據,對取得資質證書的條件和程序,安全評價機構的行為,以及監督管理等,作出了明確規定。《規定》的出臺,使安評工作有了明確的法律依據,標志著評價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為了認真貫徹落實《規定》,我們要做好以下六項工作:
(一)認真學習,采取有效措施,落實《規定》
1、各級安全監管部門要組織有關人員認真學習《規定》,因為它是指導整個安評工作的規范性部門規章,是安評工作的綱領性文件,貫徹落實好《規定》將對我省安評工作健康有序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2、安評機構要結合自身的工作特點,認真學習《規定》,它是安評機構的工作指南,也是安評機構的行業規范,所以要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
3、要加大宣傳力度。要利用各種宣傳媒體,采用各種形式大張旗鼓地宣傳《規定》,讓所有安評人員都深入了解《規定》的精神實質和內容,為《規定》的實施打下堅實基礎。
(二)安評機構嚴格自律建立質量保障體系
安全評價報告是每個評價機構的最終產品,它的質量高低直接反映評價機構的技術水平和內部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其評價結果是委托評價人進行決策的依據,也是安全監管、監察部門依法進行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重要依據。因此,各評價機構應嚴格自律,建立內部安全評價質量保障機構,從評價準備階段開始到評價現場材料證據的收集、檢測數據的獲取、報告的編制和內部評審等等,都要建立自我檢查、自我約束機制,嚴格規范評價人員行為,堅持“誰評價、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從程序上、制度上為安全評價報告的質量把好關。其次是在編制安全評價報告時,應嚴格按照評價導則的要求編制,不得簡化程序、步驟。
(三)制定安評機構考核辦法
隨著《規定》的實施,我們將逐步建立一套評價機構,評價人員和安全評價項目的考核體系,這包括,安評機構的審核、審核程序和技術規范、安評機構的監督審查程序以及安評人員的考試管理辦法等。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對安評機構進行審批和監督審查,對安評人員進行業績考核,使我省的安評機構管理逐步規范化、科學化。
(四)加強安評工作監管工作
1、按照《規定》對申請安評資質的中介機構要嚴格程序,嚴格條件,嚴格審查,加強準入管理。
2、進一步規范安評市場秩序,省局將根據安評工作實際需要,適當調控安評機構的發展速度,并對那些評價水平低,質量差,考核不合格的評價機構,按《規定》注銷其資質。各市區也要積極關注安評質量,發現問題,及時向省局反映。
3、加強執法,依法處罰。《規定》中對于處罰作了進一步的要求,我們將據此加大執法力度,規范安評行為,使我省安評工作健康發展。
4、根據有關規定,安全監管部門的工作人員不準在安評機構中任職或兼職,各市不得實行地區保護,不得干預安評機構的正常經營活動。
(五)加強安評隊伍建設
隨著安評業務的深入開展,安評內容不斷增加,雖然我省各地已建立了不少安評機構,但仍不完善,權威性也不夠,一些同志對安評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還不太了解。工作路數不熟悉。為此,各安監局,各評價機構要在完善隊伍建設的基礎上,加強業務學習和培訓,盡快提高水平,以適應安評工作的需要。
三、關于當前安全生產許可證發放中安評工作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在當前安全生產許可證發放中安評工作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開展安全評價工作要量力而行。“人貴有自知之明”,自己有多少能力,自己最清楚。安評人員自己不懂專業知識,搞不清重大危險源,如何能做好安評?必須要結合自身條件來做評價,不能貪大求多,做自己干不了,也干不好的事情。
(二)要確保評價質量。依據《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的規定,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等相關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的發放,安評是其前置條件,要在短時間內完成7000個生產企業的安評工作難度是極大的,我們不僅要有高效率的工作,更要有嚴格的質量保證,切實有效地推動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在當前的情況下,要保證質量,堅決堵絕“克隆”安評報告,堅決堵絕安評人員不到企業現場僅靠企業提供的資料寫評價報告的情況,堅決堵絕不實報告,堅決堵絕安評人員到企業吃拿卡要。
(三)避免相互壓價,惡性競爭。
篇13
安全評價體系軟件結構采用的是B/S(瀏覽器/服務器)模式。各用戶通過登陸網站方式獲取,由軟件自動生成的各生產礦安全評價內容及結果等數據,從而實現信息共享并為煤礦企業領導層安全決策提供依據。系統使用C#作為主要開發語言,后臺數據庫為SQLSERVER2008。系統采用目前比較流行的ADO.NET數據訪問技術,運用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思想,將每個數據庫表的字段和操作封裝到類中,使程序更加易于維護且具有可擴展性。[2](一)模塊劃分1.系統介紹對煤礦機電安全評價的目的和意義、評價的范圍和流程、評價方法、評價的依據、計分辦法以及權重值的劃分作整體介紹和描述。2.操作指南對煤礦機電系統安全評價管理軟件的使用流程及初始化時如何設置用戶權限進行說明。3.機電系統概況對整個煤礦及其包含的9個評價系統的機電設備概況作簡要描述。4.安全評價生產礦可根據自身需要,選擇某一個、幾個或全部生產系統作為當前評價的任務,由系統根據用戶選擇的檢查內容給出相應的檢查表,在用戶根據檢查表對煤礦機電設備進行檢查后,將檢查結果輸入評價軟件,經過相關責任人審核后,通過網絡上傳至服務器數據庫中,由安全評價程序根據提交的數據自動進行計分和安全等級劃分,并自動生成針對全礦、各生產子系統及其所屬的各個評價單元的安全評價報告,并在報告中詳細列舉出生產系統中存在隱患和薄弱點,生產單位可據此制訂系統、全面且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5.評價報告管理系統建立有統一的安全評價報告模板,用戶可對已經生成的評價報告內容進行瀏覽和打印。6.歷史查詢用戶可通過此模塊根據需要按照時間、評價類型或評價系統類別進行相關數據的查詢。7.資料庫包括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技術標準、規范等的電子文檔,擁有相應權限的管理員可對這些評價依據內容進行修改和增補。8.系統管理提供安全評價人員和部門的管理、頁面內容的修改、用戶及權限的修改與設置等功能。(二)安全評價等級劃分在最終的評價結果中,將安全評價等級劃分為三個等級,即“可靠安全”(一級)、“基本安全”(二級)、“不安全”(三級),即“可靠安全”(一級)分數為90分及以上,“基本安全”(二級)分數為70分及以上,70分以下為“不安全”(三級)。(三)安全評價計分辦法整個煤礦機電系統分為9個系統,每一個系統作為一個被評價系統,每一個被評價系統下可能有一個或多個評價地點,則每一個被評價地點稱為一個評價單元。1.被評價單元計分辦法被評價單元的計分辦法采用的是合格率法。檢查表中的每一檢查項賦值為1分,每一不合格項扣1分,最終得分為評價得分除以滿分再乘以100%。例如一個檢查表中的檢查項有100項,則該檢查表滿分為100分,用戶有10個不合格項,則最終得分為90分。如果評價單元中違反1項關鍵項(能夠直接導致重大事故的檢查項),扣5分,將安全等級降一級,降級后的最高分數不得超過所降等級的最高分。2.被評價系統計分辦法被評價系統的計分辦法采用的是算術平均法。一個被評價系統由若干單元組成,將每個單元得分相加,再除以單元個數就得到該系統最終得分。3.被評價煤礦計分辦法在得出9個被評價系統得分后,乘以該評價系統在煤礦中所占權重百分比。將被評價系統得分累加后即得到煤礦機電系統安全評價總得分。
評價報告
在自動生成的評價報告中,將首先對整個煤礦機電系統安全狀況作出總體評價,而后再給出各個生產子系統的評價得分和安全等級,隨后列出各個生產子系統中存在的不合格項,從而使生產礦決策者對整個機電系統的安全狀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進而根據需治理項目的輕重緩急,合理安排資金和項目,進行系統且有針對性的安全整改和治理。因篇幅所限,本文僅給出安全評價報告的整體結構。需要說明的是,在最終生成的安全評價報告中,系統并未自動對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出具體的整改措施,這是因為每個生產礦的生產條件和資金狀況存在差異,對于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其整改措施也不盡相同———或進行修理或進行更換。因此,在評價報告的最后,系統只自動給出整改和治理的大體思路及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