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英語口語微課堂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引言
2007年,教育部頒布了新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該要求明確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但長久以來,口語能力不強是我國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盡管在教學實踐中已經嘗試了多種口語教學形式,但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仍存在“不敢講、講不好、不好管”等難題,口語交際能力仍然是制約大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提高的瓶頸。
微博的出現與流行為解決大學英語口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從技術層面看,微博具有“微”的特點,具有交流平臺“廣”的特點,具有“群”交流特質。從應用層面看,微博具有內容碎片化、傳播受眾多元化、傳播渠道多樣化和人際關系網絡化的特點。從其內容與操作來看,微博具有“內容的微型化與簡明性,操作方式的多樣化與便捷性和人際交流的時效性與臨場感”的特點。
二、微博用于輔助大學英語口語課堂教學的可行性
2013年9月,筆者通過自制問卷對唐山學院2012級英語專業97名學生進行了調查和分析,共回收有效問卷89份,為微博用于口語課堂教學提供了重要的依據。調查分為學生口語水平自我認定和信息素養兩部分,結果如下:
(一)學生口語水平自我認定
數據顯示,89.9%的學生認為口語能力很重要,10.1%的學生認為比較重要,認為一般和不重要的學生人數為0;7.9%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口語水平很好,21.3%認為較好,認為一般和較差的學生分別占40.4%和30.3%;100%的學生表示想要提高自身的口語水平,很迫切和較迫切的人數分別為59.6%和40.4%。
該結果表明學生普遍認為口語能力非常重要,但是自身的口語水平并不好,且十分希望提高自身的口語水平。
(二)學生的信息素養
學生中擁有電腦的比例為48.3%,100%的學生擁有智能手機,23.6%的學生擁有平板電腦,擁有PDA等其他設備的比例為11.2%。25.8%和40.5%的學生分別表示常用和較常用微博,表示一般的占16.9%,另有16.9%的學生表示沒有微博賬號。學生愿意接受的教學互動工具中,微博、微信、qq和英語學習論壇所占的比例分別為75.2%,40.4%,100%和21.3%。結果顯示學生的移動通信設備配置完善,已具備足夠的信息素養,且多數同學對微博較為熟悉,愿意接受微博作為課堂教學輔助工具。
三、微博輔助大學英語口語課堂教學的模式
利用微博輔助大學英語口語課堂教學主要是利用微博工具平臺的特性,突出自主、多元、互動、寬松的交流環境和氛圍,提高學生口語交流的興趣,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口語訓練中,提高學生口語能力。因此,微博輔助大學英語口語課堂教學的模式設計應充分考慮到微博工具平臺的特性、完整的教學過程和教學管理手段三個方面。
(一)微博工具平臺功能
微博工具平臺提供了一系列的社交功能,可用于輔助口語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并增強互動性,具體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基本功能:包括加關注、好友分組管理、搜索、設置標簽、收藏等;(2)個體社交功能:包括、轉發、評論、討論、@某人、私信、微博聊天等;(3)群體社交功能:投票、微電臺、微話題、微訪談、微直播、微數據等。
(二)完整的教學過程
完整的教學過程并不單單是課堂活動本身,而同時包括課前預習、課堂活動、課后復習以及教學反饋和課外訓練五個部分。微博因其獨有的特性在課前預習、課后復習、教學反饋和課外訓練四個部分都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也進而影響課堂教學,使得課堂教學趣味性、目的性更強。
(三)教學管理手段
任何教學模式的實施都必須輔以相應的管理手段才會組織性更強、效率更高,利用微博輔助大學英語口語課堂也不例外。這種教學管理手段主要分為組織管理手段和激勵評價方法兩類:(1)組織管理手段。是指教師應定位微博在口語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指導學生建立本班的口語課程微博管理團隊,設立相應的微博操作規范、教學組織實施流程,外界干擾應對措施、同時對學生的各項隱私進行相應的保護。(2)激勵評價方法。激勵評價方法包括對微博活躍度和貢獻度進行評分排名,設立參與積分制度,制定口語活動形成性評價方法,教師以及學生管理團隊工作量評估及考核辦法,教學質量評價和分析方法等。這些方法的實施旨在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參與熱情,提高微博用于輔助大學英語口語課堂教學的效果。
四、實施建議
在利用微博輔助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操作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組織嚴格、操作規范
利用微博開展教學活動一定要首先設計出一整套清晰的操作規范,并對學生管理團隊以及所有學生進行培訓,防止學生在交流過程中混合采用評論、@某人、私信、聊天等功能,造成無序混亂的場面。
(二)統一賬號,專注課程
因教師和學生已有的微博賬號并非專門用來學習,因此龐雜的各類信息會嚴重干擾口語交流效果,因此作為管理者的教師應申請新的賬號來組建班級交流微博,且教師賬號只關注本班所有學生,以便清晰展示口語課堂教學的課前預習、課后復習、教學反饋和課外訓練的完整過程。
(三)與課堂交流同步
每一堂完整的課程都是由課前預習、課堂活動、課后復習、教學反饋和課外訓練五部分組成,因此微博活動必須與課堂活動保持高度一致,形成有效的整體,時間安排既要緊湊又要靈活,充分利用微博的碎片化特征,使學生利用微博輔助口語課堂活動成為常態化行為。
參考文獻:
篇2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3)08―0078―01
一、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1.教師應該具備較高的素質,用流利的英語組織教學,與學生交流互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英語和漢語一樣都是華麗的語言,有抑揚頓挫的節奏感,高低起伏的明、行云流水般的音樂感。教師一口流利的英語,給學生以美的享受,讓學生產生說話的欲望,繼而形成學習的原動力,這樣就有利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學生口語能力快速提高。
2.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中學生學習英語的不利因素就是缺乏一定的語言環境。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要最大限度地使用英語,用有聲和無聲的形式營造出一個有利于學生學習英語的氛圍來。如充分利用多媒體軟件、英語廣播、小表演,設立英語專欄、板報、標牌等,使學生受到英語的熏陶,營造出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從而有效地促使其大腦語言網絡的形成,使學生獲得較強的語言能力。
二、在真實的情境中進行口語訓練
1.在日常的情境中展開口語訓練。教師可以每堂課就某些議題與學生交流互動,如談論日期、天氣、作業完成情況等,也可談論教室的陳設、衛生情況、個人喜好、學生們的外貌等。
2.在特別的情境中進行口語訓練。這種情境不是教師預先設計的,都是意外情況。如教師正在上課,有學生遲到,教師應抓住這個機會就該生遲到的問題進行提問、討論;再如,有學生在課堂上睡著了,教師也應該用英語叫醒他、詢問或提出建議。學生可能難用英語回答,教師可以啟發、誘導并教學生用相關的語言同老師交流。這樣做可能影響教學進度,但這種真實情境中的口語運用,使學生精力集中,印象深刻,會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3.在預知的實景中進行訓練。如果要教學這樣一組對話:What does he look like ?He hava a round face , big eyes ,strait nose and black hair.無論是先播錄音還是先放視頻,其效果都沒有在學生面前進行實景對話的好。教師可事先訓練好兩三個學生,讓他們將這組對話在課堂上表演出來。待大家聽懂了會話內容后,就分角色進行對話操練。因都是身邊的人物,學生會感到親切;都是真實的情境,學生會有興趣,也會增強學習的效果。
三、利用教材內容進行口語訓練
要深入挖掘教材的語言資源,充分利用它訓練學生的口語。
1.在充分理解文章內容的前提下,師生共同找出關鍵詞語,供學生朗讀、誦讀,直至上口。這些短語既是課文中的關鍵詞又是該文的骨架,學生熟悉了這些短語后,就在腦海中形成了清晰的脈絡,為下一步的訓練作好鋪墊。
篇3
如何改變三年級英語教學中“啞巴英語”的現狀,讓學生在課堂中積極、大膽地運用英語口語呢?我認為如同學生會被一盤美味的食物吸引一樣,一堂好課就要像一盤集“色、香、味”于一體、符合各類學生需求的好菜。
一、色——吸引注意
創設合理情境無疑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之一。它不僅能將學生所學的知識具體形象化,幫助學生理解,而且有助于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促進學生語言組織能力的培養,拓寬學生的思路。Act out就是最常見的情境創設方式之一,在特定的模擬情境中,通過表情、動作將所學的內容進行口語操練。例如,在教學家人的稱呼時,教師可在課前把書中的mother,father做成頭飾,接下來教師用學過的知識進行詢問:“Good morning!Who’s she?”學生就會用學過的知識跟老師對話:“Good morning.She’s my mother.”同樣,其他的稱呼也都順利得到運用。最后,老師請學生戴好頭飾,自由結對,邊玩邊復習鞏固所學單詞。如此學生在愉快興奮的氛圍中學會了家人的稱呼,同時也輕松完成了英語口語練習。
二、香——激發興趣
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此謂興趣乃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關鍵。另外,兒童注意力以無意注意為主,易分散精力,唯獨對感興趣的東西能保持長久注意。因此,為了培養學生在課堂上大膽運用口語的能力,教師應該尋找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聞“香”而起。
1.因材施教——秀起來
教育學家贊可夫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心理需要,這種教學就會變得高度有效。”以牛津英語3A Unit3 My friends Story time部分的語篇教學為例,教師在設計pre-reading教學時,可以從喜羊羊、美羊羊等讓學生感興趣的動畫人物入手,讓學生通過識別人物的性別學會使用he和she,再通過”make friends with Xi Yangyang“讓學生學會介紹自己的朋友。置身于日常生活的教學情境中,對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大膽表述英語口語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2.悠揚歌曲——唱起來
優美的歌曲能陶冶人的情操,讓人在美的旋律中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在三年級的牛津英語課本中,幾乎每堂課都有符合主題的歌曲或是小詩,教師上課前放一首或婉轉或明快的英語小歌曲給學生聽,可以調動學生的情緒,使其完全沉浸在濃郁的英語氛圍中,全身心地投入學習英語的準備中。內容豐富的歌曲同時也應被教師善加利用以組織教學、導入新知。例如:教學牛津3B Unit4 Where’s the bird?時需要新授單詞bird,而本單元中正好有一首歌曲《Where’s the bird》,用此歌曲導入新知再合適不過了。
3.趣味游戲——動起來
對于學生來說,游戲教學既是一種學習活動,又是一種玩耍活動。游戲作為教學輔助手段穿插在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不但起到“劑”的作用,而且能使他們的注意力持久、穩定,學習情緒高漲。因此,教師要以創新精神設計多種新穎有趣的教學游戲,以滿足學生愛動好玩的心理需求。常用的游戲活動有touch and guess,what’s missing,flashing picture,magic eyes,happy train等,這些游戲都能讓學生開口說英語。
三、味——體驗成功
人本主義的代表人物羅杰斯認為,在自我發展的過程中,如果外界對學習者無條件地關懷,那么他就會不斷地地發揮潛力,并最終自我實現,否則就會出現對自我的威脅,造成學習者的恐懼和適應不良。因此,教師的積極反饋更像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交流”與“對話”,是使學生獲得自信及成功體驗,大膽在課堂上使用口語的又一重要舉措。
我曾經觀摩過很多不同教齡教師的英語課,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許多經驗豐富的教師在教學Brain storm環節時較之年輕教師會給予學生更多的反饋。“頭腦風暴”游戲本就沒有統一的答案,學生可各抒己見,集思廣益。但許多時候,教師對學生一些天馬行空的答案只是一笑置之或是以固有的思維進行糾正,而非正確的引導和積極的鼓勵。屢次的失敗會逐漸傷害學生的自尊,導致課堂教學的失敗。所以,積極反饋在促進學生的語言行為方面有效得多,教師通過贊揚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
最后,一言以蔽之,教師運用如佳肴般可口的“色香味”俱佳的英語教學手段可以有效培養三年級學生在課堂上大膽使用英語口語的能力。這使學生在”三味“魅力的熏陶下,在學好英語的同時,盡享饕餮盛宴,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使英語成為一門充滿魅力的學科。
參考文獻:
[1]常汝吉.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戴俊霞.人本主義教學法綜述.
篇4
2004年1月30日,教育部頒發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其中明確提出:高等學校非英語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應達到的基本要求是: “能在學習過程中用英語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題進行討論,能就日常話題和英語國家的人士進行交談,能就所熟悉的話題經準備后作簡短發言,表達比較清楚,語音、語調基本正確。能在交談中使用基本的會話策略。”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提出的較高要求為:“能夠和英語國家的人士進行比較流利的會話,較好地掌握會話策略,能基本表達個人意見、情感、觀點等,能基本陳述事實、事件、理由等,表達思想清楚,語音、語調基本正確。“這里突出強調的就是學生能夠口頭運用英語同母語為英語的外國人士進行交談,會使用會話策略進行交際。這說明大學英語口語教學必須從實際出發,采用小組自由會話,記者采訪式問答,故事講述和正反方辯論等教學活動,指導學生準確地交流信息,并要求學生學習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民俗習慣和文化傳統,以便正確地理解和傳遞意圖。
一些有遠見的院校已經將口語教學列入非英語專業必修課程并擬定了教學大綱。而我校選用的《新思維大學英語口語教程》順應了時展和教學改革的基本要求,具有結構明確、選題全面、內容豐富、實用性強,并且語言與文化教育很好地結合在一起的特點。該教材能夠使教師在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了解英語國家文化習俗。
傳統英語課堂教學方法由于過于系統化、教條化和艱深化,加上盲目的應試模式成為教學的指揮棒,使得大部分的大學生學了七、八年,卻仍然處于開不了口的尷尬局面。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在大學英語口語課堂里快速提高口語水平,讓學生能夠具備與英語國家人士進行交流的能力呢?
我們在《新思維大學英語口語教程》課堂上設計如下幾項活動:
1 小組討論
讓學生分為3至6人的小組,討論一個話題。例如:“If you meet a native speaker for the first time, how would you start the conversation?” (本話題為“Unit 1 Greetings and Introduction”的話題設計)在剛開始,學生大都作沉思狀,俯視課本,雖然課本上并沒有相關的內容。教師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走到學生中去,逐個用英文詞 問他們的分組情況:“Are you three in the same group?”/ “Who is with you?”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group? Who are they?” 教師在了解學生分組情況的時候,組員之間漸漸團結了起來,班上討論的氣氛慢慢地活躍起來。在學生討論到一定的時候,要求每個組選代表來陳述總結整個組的觀點,做好向全班同學匯報的準備。教師可以關切地詢問: “Who will be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group?” / “Are you the representative?” / “You look active. It seems that you’re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group. Am I right?” / “I figure that you represent the whole group. Is that a good guess?” 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們大多變得很活躍。在回答老師問題的同時,自然而然地聚在一起討論所布置的話題。教師在激發學生討論的同時,有時還需要對少數對口語討論方式認識不夠、興致不高的學生進行鼓勵和教育。
2 故事接龍
為了培養學生的聯想力、創新思維能力和詞匯語句關聯運用能力,教師可以采用全班同學一起參與講故事。教師設計一個好的故事開端,如:“Once upon a time, there lived a beautiful princess.” 讓學生自由發揮,延續故事。這個方式使學生能很好地鍛煉腦子,也有趣味性和挑戰性。另一種可以讓故事接龍活動變得更有啟發性的方法是:將全班同學分為兩組,一組學生代表樂天派“optimists”,另一組學生代表悲觀派“pessimists”。兩個組依次輪流敘述故事,如:樂天派沿著老師的故事起頭可以繼續說:“The princess lived in a nice palace happily with her parents.” 接下來輪到悲觀派,可以將故事情節做個悲劇性轉折:“One morning, when the princess was playing in the garden, she saw a terrible snake creeping towards her.” 像這樣繼續下去,學生們從中得到了樂趣并且鍛煉了靈活的應變能力。
3 專題采訪
在上第九課(Job Hunting and Personnel Market)的時候,教師可以設置專題采訪活動。教師請全班選一個英語口語水平高的同學“擔任”公司人力部經理,其余的同學都作為記者向“經理”采訪該公司選用人才的方法和標準。在活動準備階段,每一個“記者”都準備兩三個問題,“經理”在全班巡視解答。最后,全班召開“記者招待會”,“記者們”向“經理”提問,進行專題采訪活動。課后,全班同學上交一份采訪報告。
通過上述的口語練習活動,全班的同學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生動的情境設計極富感染力,能夠調動學生興趣,激發他們表達思想的強烈愿望。學生們在快樂的情緒中,保持積極參與的心態,在大量的口語實踐中養成喜歡說英語的習慣, 逐漸學會運用英語來進行思想感情交流。這樣,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幫助學生快速提高口語水平。
參考文獻:
[1]程世祿,龔由志.大學英語口語習得研究[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9).
[2]古麗米拉?阿不來提.大學英語精讀課教學方法探討[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02).
[3]鞏占坤.淺談大學英語口語教學方法[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02).
[4]姜敏琴.對目前大學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海南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5).
[5]李彩英.對提高口語表達能力教學方法的探索[J].教育藝術,2005,(11).
篇5
一、何謂課堂觀察
課堂觀察,“顧名思義,就是通過觀察對課堂的運行狀況進行記錄、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礎上謀求學生課堂學習的改善、促進教師發展的專業活動”。
課堂觀察具有一定的系統性、和程序性,以及協作性等方面的特征。①課堂觀察的系統性體現在它是由觀察目的、觀察對象、觀察行為、記錄情況和處理觀察數據等組成。②課堂觀察的程序性表現在它主要包括課前會議、課中觀察和課后會議三個基本流程。③所謂課堂觀察的協作性就是指參與觀察的教師是以一個協作的團隊進行多向互動,是以“觀察團”的形式進行教學探究和改善的。每個參與課堂觀察活動的教師都應該獲得應有的發展。
“觀察就是對人、事件加以注意,這相當簡單,它的難處在于每個個體都帶有對自己事件的理解來觀察”。同樣的一堂課由于每個觀察者的經驗或立場不一樣往往會造成“橫看成林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結果。“我們看到的結果通常是以我們的經驗、價值以及信仰為基礎的。因此,學習過程中的觀察若想有效就必須客觀;若想客觀,觀察就需要有結構,必須有一個可以遵循的計劃、目標或導向”。課堂觀察在實際運用中必須遵守以下基本原則。
1.觀察的客觀性
不同的教師和不同的課堂差別很大。如果觀察者不是按照自己的親眼所見和親身體會去實事求是地做觀察記錄,那么他的結論勢必帶上個人偏見的烙印和色調。此外,觀察者都會受到諸如“光壞效應”、“刻板印象”、“期望效應”等的干擾。課堂觀察的客觀性就是指在掌握一定的觀察技能的前提下,有意識,有目的地排除各種主觀傾向,并在自然狀態之下,真實地記錄課堂里的所見所聞。簡而言之,課堂觀察的客觀性是建立在“價值中立”的基礎上的。英國哲學家大衛?休謨曾經提出“是”與“應該”的劃分,他認為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之間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因而我們并不能簡單地從“是”與“不是”推論出“應該”與“不應該”。后來,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在《以學術為業》當中提出,應當把價值中立性作為從事社會學研究所必須遵守的方法論準則,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不能拿自己的標準來衡量別的人或事,在研究中應該保持中立的態度。
2.觀察的有效性
觀察的有效性主要依賴于有一套成熟的觀察量表。由于目前在英語教學中對課堂觀察的運用還處在摸索階段,沒有大面積鋪開,所以借助專家或者其他學校的成功經驗就顯得尤為重要。他們的成功經驗主要體現在觀察量表的成熟方面。我們可以秉承“拿來主義”的精神,去其糟粕用其精華地使用這些資料。
3.觀察的系統性
課堂觀察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然要求觀察具有系統性,也就是說這是長期的觀察、需要觀察很多次,而且要在不同的情景中進行。我們事先要確立要觀察什么以及怎樣觀察,并且觀察是精心計劃的、客觀的、有效的。只有這樣我們的觀察活動才是一個系統完整的體系。
二、高中英語教學實施課堂觀察的必要性
如何使高中生輕松有效地學習呢?近些年“減負”不但沒減下來,反而呈現有增無減的趨勢!問題的癥結除了高考升學率是事關學校“存亡”的、不可言明的內因之外,面對眾多學科,教學的有效性也是引發學生課業負擔的重要因素。如果可以通過課堂觀察這個窗口,切實從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入手,那么這種教學的有效性可能會進一步得到提高。以高中英語學科為例,通過對課堂觀察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英語教學的得失所在。畢竟課堂觀察的目的是指向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也就是教師的教學有效性。通過課堂觀察可以診斷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還可以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加強教研組的團隊協作。
三、如何實施課堂觀察
首先,學校要對教師開展課堂觀察方面的培訓。作為一種新的聽課評課范式,如果學校要使教師理解和運用它,學校必須為它的實行開創有利條件。主要是專業技術方面的支持然后是硬件設施的保障。專業技術方面的支持是指學校要請專家進行現場指導和對教師進行相關培訓。邀請專家結合本校實際為課堂觀察的規劃和實施提出建議;并且定期為教師進行培訓指導,經過嘗試和改善后逐步推廣和完善。
其次,進行課堂觀察要秉承其客觀性、有效性和系統性三個原則進行。①立足其客觀性。課堂教學實質上就是師生的互動交際活動。作為課堂觀察者,必須秉承“價值中立”,如實地觀察和記錄這些信息。所有這些互動的行為,必須用描述性、而不是評價性的語言進行記錄。②堅持其有效性。要堅持觀察的有效性,先必須通過引進和借用某些觀察量表,并通過一定的觀察技巧進行有選擇性、有針對性的觀察。③保證其完整性。課堂觀察的完整性是由它的系統性決定的。進行課堂觀察從宏觀層面上看,它必須是一個連續、漸進,和長期堅持的過程。同時,課堂觀察的技術要求決定了進行具體的觀察時,我們應該緊扣“課前會議”、“課中觀察”和“課后會議”三個基本流程。因為①課前會議是確定課堂觀察的目的、重點、觀察點、有時甚至是量表的制作的技術平臺;②課中觀察是整個過程的主體部分。包括對觀察的記錄提供了真實有效的場景。③課后會議是整個課堂觀察的必要補充。觀察者和被觀察者在觀察活動結束后,必須對所見聞的和記錄的信息進行探討、分析,最后達成共識和改進建議。
四、課堂觀察的局限性以及對進行完善的初步探討
課堂觀察是一種新型的聽評課的方式,尤其是對英語學科而言,更是一種全新的事物。它主要是對課堂活動的局部進行診斷和分析,帶有一定的微觀性,因而它很難對課堂事件進行整體式地、宏觀地把握。其次,課堂觀察僅能觀察到顯性的行為,如教師和學生的言語交流、學生的課堂反應。而對于師生的思維模式、心理機制、認知變化等隱性的東西,課堂觀察有時很難有效地進行察覺和量化。此外,對于課堂觀察的量表的制定和完善還需要教師們傾心專研,虛心學習。尤其是自主研發量表更是一個長期的焚膏繼晷的過程。因此,綜上所述,我們還要進一步地做出不懈的努力。教師們只要肯專研教改,一定可以在幫助學生實現高質輕負和提升專業水平兩方面得到應有的回報。
篇6
一、加強學生對英語教學職業性的認識
我們英語教師應該在積極引導學生學習英語的同時,更要讓學生明白:擁有一定職業英語技能的中職學生更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崗位。這就需要我們中職英語教師在就業形勢、需求信息、擇業技巧、升學咨詢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并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進行不同的職業指導,把英語教學與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緊密相連,突出英語教學職業性,使學生們意識到“學好英語,就等同于擁有了敲開理想工作大門的金鑰匙”,促使他們有想學好英語的欲望,引導他們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即將開始的職業生活,邁好他們走向職業生涯的第一步。
二、突出中職英語課程內容的職業
溫州市現有的三套中職英語教材,是按照結構一功能相結合或話題一功能一結構一任務相結合的原則進行編寫的,它所提供的內容貼近社會、貼近行業、貼近生活、貼近學生。
1.英語教學必須適應學生的就業需求
我校中職生升入高三年級后,通常是外出實習,而我們英語教師卻很少參與中職學生的實習工作,對學生的工作過程、工作實境及工作過程中英語的使用范圍和內容不甚了解。事實上,學生在實習時所遇到的工作環境和所承擔的工作內容是非常有利的素材,可促使我們英語教師根據就業需要和市場需求對英語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調整,適當選擇、補充英語教材,達到深化學習內容的目的。因此,英語教學必須適應學生的就業需求。
2.英語教學必須滿足學生的生存需求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是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用來交流的工具。時代快速發展,英語無處不在,大到與人交流時的一句話,小到衣領后面的一個商標,誰也不能忽視英語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不論從哪一方面來說,能在生活中運用英語已成為人們必備的一項生存技能,更是自我發展不可缺少的一項技能。作為中職英語教師,我們應加強學生對這種觀點的認識,讓學生把英語的學習當成一種技能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在未來的英語環境中更好的生活。
三、加深英語學科和其他學科的滲透,樹立“文化課服務于專業課”的服務意識
中職學校設置課程,通常以一個專業為范疇,各個學科之間有必然的聯系。這就要求我們英語教師要轉變學科本位思想,具有“文化課為專業課服務”的服務意識,并具備相關專業的基礎知識,明確專業對英語知識和能力的要求,加強英語教學與學科之間的滲透,力求英語教學能反映出職業教育的要求及體現職業教育的特色。
學科間的滲透并不是把不同學科的知識進行簡單的拼裝,而是要求我們英語教師在盡量了解相關專業知識和廣泛涉獵其它學科知識的基礎上,充實自己現有的知識體系,并努力尋找英語與其他學科之問的契合點,對知識進行重組,然后,在英語教學中,綜合運用各種知識來培養某一英語能力或解決某一英語問題。
四、英語課堂教學與實踐訓練相結合
《中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強調對學生終身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還要懂得在生活中、就業中如何運用。課堂教學就是一個又生活轉化為知識,再用知識去認識生活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英語教師必須將課堂教學與實踐訓練相結合,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常見的方法有情境教學法,即把課程的教學過程放進一個模擬的場景中進行訓練,如學校接待室接待的工作,總務處外出采購的工作等,將課堂教學任務與實訓結合起來,鍛煉學生的臨場應變和實景操作能力。當然,條件是有限的,但我們英語教師仍要盡可能的將課堂教學延伸到實踐訓練中去,使學生所學知識能伴隨學生走出教師,融于實踐訓練中,這才是英語課堂教學的一項成功之舉。
篇7
一、中學英語課外活動的主要形式和內容
課外活動按組織形式主要分為個體活動和集體活動,集體活動又分為小組活動、群體活動等。
1.個體活動
主要包括讓學生聽英文錄音或廣播、英文書法訓練、寫讀書心得、寫影評等。讀音和書寫規范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中學階段學生在課外可以聽聽錄音或廣播以掌握準確的英語發音,這對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和交流都很有幫助;練習書法是中學階段學生必須練習的基本功,雖然英語是拼音文字,但其書寫規范直接影響英語的字容和書寫速度。當然,興趣是英語教學的靈魂,因此,不論是課堂教學,還是課外活動,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應圍繞學生的興趣展開。課堂教學不容易照顧到每個學生的興趣需要,那就用課外活動特別是個體活動來彌補。
2.集體活動
(1)小組活動
小組主要包括英語興趣小組、辦墻報小組等。小組活動可以在班內組織,也可在班與班之間、校與校之間實現。
(2)群體活動
群體活動一般有以班級為單位或年級為單位有組織、有目的的活動,也有隨機組織起來的群體活動。主要包括英語演講比賽、英語讀書報告會、英語角、英語郊游活動等。
二、英語課外活動對英語課堂教學的影響
1.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高漲
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活動,能使學生充分克服自己的不足,找到自己英語學習的興趣、自信,激發他們的熱情,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學習中去,使課堂氣氛變得空前活躍,從而改變傳統課堂上學生被動灌輸的沉悶局面。
2.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能力
由于學生在課下的學習、準備,增加了學生的認知基礎,同時,通過課外活動的切身體驗能大大提高學生理解課堂教學內容的能力,使課堂教學不再是生澀的知識灌輸,而是在理解基礎上的輕松學習。
3.使課堂教學變得豐富
學生已有知識的多寡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換。課外活動無疑能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使學生在自身狀態的基礎上從不同角度對課堂教學內容信息做出反應。
4.使課堂氣氛更融洽
學生在課外活動中,特別是在群體活動中,通過多個學生一起完成某項任務,不但培養了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也培養了他們的集體榮譽感,使他們體會到合作和分享的樂趣。這樣,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他們會通過有效的互動來完成教學任務。因此,課外活動使課堂教學氣氛變得更加溫馨、融洽。
5.使課堂教學富有彈性
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有些問題在課外活動時會得到很好的解決,有的問題會在經過體驗之后使課堂教學變為研討式或更具有針對性,這樣就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改變了課堂教學的方式,甚至改變了課堂教學的使用時間,使課堂教學更富有彈性。
6.使課堂紀律更容易組織
眾所周知,中學生課堂特別是初中生課堂,組織課堂紀律要占去老師很大的時間和精力。課外活動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這樣,在課堂教學時,這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會起到很好的作用,使課堂紀律更容易組織。
三、將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有機結合的具體辦法
1.讓學生積極、自由發言
給每個學生平等發言的機會,是我們一直倡導的教育理念,也是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盡的責任。通過提出問題,讓學生自由發言,充分展現學生在課下或課外活動中學習知識和積累知識的經驗,使學生獲得英語學習的成就感,這樣,就會使英語課堂教學起到正向引導作用,使英語課堂教學更容易取得進展和成功。
2.給學生合作完成任務的機會
學生在課外活動中獲得了很好的團隊合作精神,英語課堂教學要好好將這一課外活動成果利用起來,在課堂教學中設置小組共同完成的任務,使學生在團隊合作中體會和分享英語學習的
樂趣。
3.做好課外活動總結,認真備課,使課堂教學收放自如
篇8
微信,英文名wechat,是騰訊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支持通過網絡快速發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是一款集多平臺、多媒體視聽于一體的即時通訊軟件。微信的出現,不僅滿足了人際傳播多樣化的需求,還豐富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方式,目前已成為人際交往的主要通訊手段之一。
1 基于微信軟件的旅游英語口語教學的優勢
1.1 翻轉課堂,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
在傳統的旅游英語口語課堂中,受到客觀因素的限制,老師教學手段極其單一,往往是老師在講臺上唱獨角戲,大多數學生都只是被動的聆聽者,主動參與性極低。而微信的圖片和小視頻功能可以彌補傳統黑板教學的不足,而其即時語音功能也能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課堂當中,達到翻轉課堂的目的。
1.2 延展教學課堂,提高教學效果
在大學里,老師與學生的交流絕大多數僅限于課堂中,這對于知識的鞏固和更新都極為不利,尤其對于旅游英語口語這樣一門需要多說多練的課程。而微信的群聊功能為課后交流提供了一個平臺,學生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學習體會和遇到的問題,老師也可以在平臺上對學生做課外知識的拓展和學習監督。
1.3 創新口語課堂,增強學生自信
受中小學英語教學的制約,大多數學生很少進行口語練習,這就導致他們在口語課堂上敢寫不敢說,非常不自信,課堂參與度很低,往往只是口語基礎好的或者自信一點的同學在和老師進行口語交流。而微信的即時語音功能賦予了所有學生平等的話語權,并且講述者和傾聽者之間保持了距離,學生的自卑感和恐懼感也會得到緩解。
1.4 豐富口語課堂,融入旅游要素
眾所周知,旅游是一個綜合類學科,涵蓋了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這就對旅游英語課堂的硬件配備有很高的要求,傳統的黑板課堂和多媒體課堂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微信能夠支持語音、圖片、音頻、視頻等多格式的內容,在使學生更深入了解旅游方面有先天性的優勢。
2 基于微信軟件的旅游英語口語教學新模式
2.1 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式教學
旅游英語口語這門課程,對于學生的聽說能力要求是很高的。老師可以在微信群提前布置預習任務,學生可以第一時間查收并進行準備。課上可以要求學生在群里英語口語即時語音,邀請同學們一起進行欣賞并糾正錯誤。課后在微信群里布置口Z作業,要求學生以語音或小視頻的形式上交,打破傳統英語課堂只能布置書面作業的弊端。
2.2 基于微信群聊平臺的競爭式教學
在傳統的旅游英語口語課堂中,受教室硬件和課堂人數的制約,參與課堂的人數很有限。筆者在自己的課堂中嘗試了利用群聊平臺進行競賽,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得到很大提高。例如,筆者首先在群聊平臺里一張實物圖片,要求學生以即時語音的形式用英語正確地將其讀出來,在群里第一位答對的同學將會得到老師的口頭表揚和平時分的獎勵,結果發現平常不是很積極和自信的同學也可以參與進來。
2.3 老師引導下的情感補給模式
不同于中小學,大學里任課老師對于學生的了解往往只局限于課堂上,這會讓大學生尤其是新生有很強的失落感。而微信作為一款目前運用最廣泛的社交軟件,為老師了解和關心學生提供了有效途徑。微信在旅游英語口語課堂上的應用,很好地彌補了老師與學生情感交流的缺失。筆者去年的任教班級還經常會有學生通過微信咨詢實習中碰到的旅游英語口語問題,并且很多學生都在教師節當天通過微信給筆者送來了祝福,這對于大學里老師和學生的情感交流缺失是很大的彌補。
參考文獻
[1] 戶曉娟.大學英語教學中微信軟件的應用研究[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4(1):83-85.
[2] 張歡.基于微信的大學用于口語教學新模式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6):136-137.
篇9
網絡教育平臺近段越發普遍,例如“微課網”、“網易云課堂”、“云學堂”、“百度傳課”等等,很多在線教育平臺共享資源慢慢建立起來,湖南微課網也會經常舉行微課大賽。在我省基礎教育上,湖南省教育廳聯合湖南省長沙市一中創建了“長沙市一中在線教育”平臺,這個大型的網絡課程教育平臺功能非常強大,里面包括:精品教育視頻、個人空間、互動課堂等幾大模塊,這與國外可汗學院為學生提供了知識地圖以及自定學習計劃有著很大的相同。國外對于微課的配套資源和計劃很全面,國內也正朝著那條路前進著。究竟什么是微課?對此,人們的理解五花八門。其實,只要涉及“課程”一詞,其意義就難免會陷入眾說紛紜的境地。在我看來,微課是以闡釋某一知識點為目標,以短小精悍的在線視頻為表現形式,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為目的的在線教學視頻。[1]多數的新聞呈現方式都喜歡以短小的視頻方式呈現,能更全面明了的讓主要內容呈現出來。微課就像是要點新聞報道,短而精煉的講解了主要內容,畫面、聲音以及圖像的結合有效的表達了主要意思。區別是微課更具專業化,它不僅要表達內容還要完成任務,在規定的時間內設計好的教學目的上去完成。微課在尊重自主學習、個別化教學上是頗受肯定的,在各大高校的使用還是挺多的,在課程整合的現代化教育中最常見的課堂模式“翻轉課堂”就是使用微課很頻繁的地方。微課在網絡平臺上的地位是很高的,網絡上很多教育課程基本上都是由微課組成。微課的優勢增加了學習者對網絡教育平臺的需要。網絡課程教育平臺上的微課成了學習者自主學習口語的一大選擇,這比起花費自己重要時間去上傳統的培訓課來加強口語更受大家的歡迎。
2.大學生英語口語學習的現狀
英語口語的學習是學習英語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而傳統的口語學習卻存在些許缺點。傳統課堂導致缺乏英語口語學習的興趣,大多數的學生學習英語的時間大多都達到十年甚至以上。傳統的課堂教學無法滿足學生對學習的好奇心,削減了學習動機;缺少語言環境的熏陶,很難帶動學習上的良好風氣;業余時間自主學習缺少輔助,很難發現學習上的不足;加上課堂上的系統教學,而課后與老師交流的時間有限,缺少好的輔導很容易引起學習的厭煩心;另外是一開始的基礎差阻止了繼續學習下去的決心;學習英語卻不能說好英語,只有部分優秀的學生才能流利的說一口令人羨慕的英語,認識角度不同重視程度不一樣,自然學習效果也不一樣了。
3.微課下大學生英語口語學習的現狀
近段微課在吸取網絡課程的優勢下逐漸形成了它獨到的優勢,打破了一些英語優秀生的“啞巴式”英語學習。大學生是一個很特殊的群體對學習的興趣要求很高,微課彌補了傳統課堂上的不足,找到學習者的學習興趣點去以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習英語口語。網絡資源的共享下內容就會很豐富,科學的管理式學習提高了學習的質量。微課的靈活性展示了它照顧個別差異的優勢,選擇自己喜歡的老師所設計的微課有規劃的學習,增加自我學習的效率。邏輯清晰、緊湊、精煉,避免不相關的內容是優質高效微課口語教學的基礎;微課口語內容聯系學生實際是教學目標實現的保障。[2]近十年來英語學習的方式逐步受網絡的影響,英語學習由簡單的遠程教育學習到網絡課程教學,最終演變到近兩年來頗受歡迎的微課形式。微課在受歡迎的熱潮下結合網絡平臺得到了更加系統的提升,為英語口語的學習注入很多新血液。
4.微課對大學生英語口語學習質量的影響
現在大型的網絡教育平臺下都少不了微課的存在,許多大型自學網的視頻教學網站都以微課的形式授課來吸引大批大學生。英語口語學習作為語言學習對知識的反復格外重視,它的課程設計的特點是有教學目的讓學習者課上課后科學的學習。信息技術是構成外語教育技術的要素之一,在與外語課程整合中承擔著許多看不見的重要作用。[3]微課就是一種很好的體現。微課可以滿足廣大學習者的需求也是有原因的,那是因為它類型很豐富。按照不同的分類方法,微課的存在習形式可以滿足更多不同種類學習者的需求。大學生不同專業的學生可以更好的選擇適合自己的微課學習英語口語。微課的在分類上很豐富,不同的教學和學習需要可以用不同的微課來予以輔助。按課堂教學主要環節來分類,分為課前復習類、新課導入類、知識理解類、練習鞏固類、小結拓展類。[4]調查顯示理工類的大學生,他們在選擇微課學習英語口語的時候更加偏向于微課是否能給他們帶來興趣,增加他們學習的動力;而文科類學生他們基礎較好,在學習英語口語更傾向于自主去學習,以便更好的擴展自己口語的學習面。
5.結語
大學生英語口語的學習正隨著微課的出現變得越來越自主化,學習從局限的課堂轉向業余的空擋,以更廣泛、全面、系統、科學和創新的形式呈現在學習者的眼前。多變微課一方面滿足了學生在課堂里學習口語的需要,另一方面則以豐富資源引進更多大學生學習口語。
作者:申漓麗 單位:湖南科技大學教育學院
參考文獻:
[1]焦建利.微課及其應用與影響[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04):13-14.
篇10
隨著多媒體及網絡等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當今社會已逐漸進入到微時代,微電影、微小說、微博、微信等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微格教學、微型學習快速發展,關于微課的研究也如火如荼,已然成為教育技術領域的前沿和熱點話題。本文主要對微課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簡單分析探討。
一、 微課教學的優勢
微課是指時間在十分鐘以內,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內容短小,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微課的時間一般不會超過十分鐘,教學視頻通常會依據初中學生的認知規律,針對口語教學中的某一個知識點或課堂教學中的某個環節而制作,內容簡明扼要,重點難點突出。學生在學習微課時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習效率也會提高。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對于微課的評價能夠即時反饋給教師,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教師可以減輕壓力并獲得更客觀的課堂教學行為評價。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微課課程,具有非常強的靈活性。
二、 微課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作用分析
將微課引進初中英語是適應教育技術現代化的必然選擇,是實行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微課的出現將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初中英語口語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學習效果。
一方面,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產生學習的熱情,就會激發自身的內驅力,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微課對于口語教學一個最大的幫助就是它能為學生創設一種真實的語言環境。教師在設計制作微課時可以插入一些電影片段、名人演講或者和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視頻短片,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微課的出現大大豐富了英語口語教學的手段。一直以來,傳統口語教學手段仍局限于師生會話、生生會話。這種會話的受到會話雙方水平差異、情景真實性以及會話本身的必要性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有時僅僅是為了會話而會話,其有效性可想而知。與此相比,在微課教學中,學生能夠感受真實的語境,純正的英語發音,自發地產生英語會話的愿望,根據教學的具體內容自然地開展討論,教學效果真實而有效。
此外,微課彌補了學校英語口語課程建設的不足,擺脫了對教學設備的依賴。由于其系統性和復雜性,英語口語課程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學校課程建設的軟肋,微課的出現是對此的有力補充。學校可以將教師制作的微課收集歸類成庫,上傳至網絡,供學生自由選擇學習。在互聯網時代,世界是平的。學生無需進入語音實驗室,只要有一臺連接入網的電腦或手機就可以開始學習。這點對于一些偏遠地區的學校是很有幫助的。
三、 微課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課前微課教學,掃除障礙,打下鋪墊。
在新授課開始前,教師可以將影響學生理解的難點重點提前呈現在微課中,為之后的口語操練掃除障礙。在教學視頻中積極應用列表、圖示、講解等方式讓學生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如在六年級初學生學習48個國際音標時,筆者根據教學安排,在新授課之前把各個音標的發音要點制作成微課,化多為少,提前給學生學習,為課堂教學減輕了壓力。又如在上海新世紀英語教材6B U1L3中的談論英語晚會的口語教學中,筆者提前把年、年月、年月日的表達方式制作在微課中,讓學生通過自學大致掌握日期的表達方式,為課上的口語練習掃除了日期表達的障礙,增強了學生的信心。
2.課中微課教學,激發興趣,暢所欲言。
在n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內容制作出讓學生感興趣或者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微課,并在課堂一開始就作為導入為學生播放。這樣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能夠讓學生了解到本課教學的主要內容,使學生輕松開展新課的學習,并且通過微課激發學生的思維,了解必要的文化內涵,生成有效的學習成果。如在上海新世紀英語教材6B U3L2 Talking about Hobbies一文口語教學中,筆者首先給學生播放了網上下載的微視頻《Hobbies》,視頻以動畫的形式展示了多種愛好,學生看得津津有味。緊接著是筆者自制的采訪視頻短片,由班長采訪筆者關于筆者的興趣愛好、喜歡理由、頻率時間等問題。最后呈現詢問他人興趣愛好的句型結構,要求學生自己采訪身邊同學的愛好。學生看后更是趣味盎然、躍躍欲試。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了起來,筆者精心設計的口語句型也在輕松自然語言環境中得到了操練,教學效率明顯提高。
3.課后微課教學,鞏固所學,拓展新知。
在課后復習中,教師可以依據實際的教學需求,需要復習的知識點,制作相關的復習視頻或者拓展小任務,讓學生在課后自行觀看學習,以便對所學知識進一步操練,以期牢固掌握。如在上海新世紀英語教材6B U2L3 Obeying Traffic Rules一課新授課后,筆者在班級的QQ群中了課后復習的微課供學生自行學習。在該微課中,筆者首先插入了優酷網下載的卡通片《Traffic Rules》,讓學生復習課上所學的句型。在微課的后半部分,筆者將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通標志拍攝下來,標好序號集中在一起,讓學生通過QQ語音用英語將這些標志的含義讀出來發送給筆者批改糾正,達到了復習鞏固操練的目的。又如在6BU3 Phoning About the Science Activity Week一課課后,筆者設計的微課是筆者和另外一位英語老師通電話的視頻,電話內容是關于下周末去哪里春游。在該微課中,筆者又一次將文中的電話用語真實呈現,幫助學生內化吸收。在最后,筆者要求學生用英語打電話給班內的一個同學,詢問他(她)下周末的活動安排,并在下節課中進行交流。
四、 結束語
在教育信息技術現代化的背景下,結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的要求,將微課引入初中英語口語教學能在最大程度上解決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興趣不高、教師口語教學手段單一以及學校口語教學資源不足等問題,在課前、課中、課后都能創設真實的語言環境,給予學生隨時隨地學習鍛煉口語的機會。筆者相信,隨著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中不斷的滲透和發展,微課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的使用也會更加廣泛,對學生的口語水平提高起到更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篇11
“微課”是近年來正在興起的一種新型的課堂講解方式,以其“短小精悍”,“重點突出”,“學習靈活”等特點受到越來越多的師生的歡迎。本文將以譯林出版社出版的牛津初中英語教學為例,探討基于微課的初中英語口語自主學習模式。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如何將微課有效運用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以創造出一種新的學習模式,是一種新的探索和嘗試。根據本文的研究,在設計微課時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 將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出發點
對于目前的初中英語口語教學而言,由于總的課時有限,很多教師往往會忽略口語教學,并嚴重縮短口語教學時間,導致學生在課堂上難以確保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口語練習。因此,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口語自主學習能力,拓寬他們的口語學習渠道,以完善自主學習模式,是每一位初中英語教師應該注意的問題。而微課的應用恰巧可以達到這一目的。根據基于微課的初中英語口語自主學習模式的要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現代化的聊天軟件,如QQ,微信,騰訊課堂,YY語音等,并將微課教學方式與這些現代化的交流平臺有效結合起來。這樣,課堂將不再是學生進行口語訓練的唯一平臺。反之,通過微課,這一平臺可以拓展到隨時隨地。
第二, 將設計多層次多功能的口語自主學習微課作為目標
根據本文的研究,在設計微課時,除了應該將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出發點以外,還應該將設計多層次多功能的口語自主學習微課作為目標。從傳統的意義上來看,很多教師在設計微課時只設置了一個功能,即重點講解功能,而缺乏了和學生的互動,以及對于學生的評價,反饋和指導。長此以往,這樣完全放任的學習方式也不利于學生突破難點,及時糾錯,從而對他們的學習造成不好的影響。因此,在設計制作口語自主學習微課時,教師應該特別注意微課的層次性和多功能性。具體來看,微課的層次性是指制作口語自主學習的微課時應該從易到難,先從簡單的句子練習入手,再上升為短對話練習,長對話練習,到最后的自由會話等。而微課的多功能性便是指設定專門的師生互動版塊以及評價反饋版塊等,從而使學生能夠在互動的環境中不斷進步。具體來看,在學習由譯林出版社出版的牛津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Dream Home中的口語任務時,教師可以這樣指導學生利用微課:“Boys and girls, firstly, you should come to the section of sentence practice. Then, on the basis of that, you can continue to practice the short conversation and long conversation with your partners. Finally, you are required to have a free conversation with your partners with the sentence patterns we have learned today.”
第三,注重微課設計時的“情境性”
很多教師認為,在制作初中英語口語學習微課時,只需將對話中可能用到的重要的句型或者語言知識點講清楚便可以了。其實,這樣的做法恰恰違背了通過微課來展開口語自主學習的初衷。相反,在制作微課時,教師應該特別注重“情境性”,即通過微課中的多媒體展示,將學生帶入一定的情景中,并使得學生在這樣的語境中展開真實的口語交際,從而有效地培養他們在實際語境中進行口語交流的能力,并符合新的英語課程標準為初中英語口語教學所提出的要求。比如,在講解譯林出版社出版的牛津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Good manners時,教師便可以在微課中真正為學生設定不同的場景,從而使學生在不同的語境中進行適當的交際活動。
總之,在實際的初中英語口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把學習的主動權利下放給學生,并努力為他們創設自主學習的平臺和機會,以有效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拓寬他們的學習范圍。根據本文的研究,利用微課便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方式。但是,在設計微課時,教師需要注意將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出發點,將設計多層次多功能的口語自主學習微課作為目標,并要特別注重微課設計時的“情境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活化初中英語口語學習模式,從而有效提高其教學效率。
[ 參 考 文 獻 ]
篇12
英語購物,是英語日常口語練習的重要內容。它不僅考驗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更考驗學生的討價還價意識與談判技巧。圍繞價格展開商務談判能,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責任心并鍛煉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1.分析微課的學習目標。此微課的知識目標為六大談判策略,包括:pretendingtobeshocked,promisinglong-termcooperation,placingalargeor-der,findingfaults,usingemotionalpersuasion,threateningtoleave。能力目標為學生能夠根據商品選擇合適的談判策略并用英語熟練的進行談判交流。素質目標為增強學生的商業談判意識并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2.分析學習者特征。學生在日常購物中大都有討價還價的意識,但為了更巧妙有效地實現目標,需要更好地了解常用的談判策略及其特點。高職學生已具備較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巧妙地創設任務情境可以啟迪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3.根據學習目標和學習者特征選擇教學方法。本節微課采用案例教學法和任務教學法,教師通過展示與分析典型案例,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鍛煉相關技能;同時教師通過布置職場情境下的學習任務,讓學生通過合作完成任務,實現學習目標。4.微課評價與改進。微課的成功與否,一個非常重要的判斷依據就是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微課制作后要及時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或者網上交流溝通,根據學生的反饋不斷改進完善。
三、應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理順微課與傳統課堂的關系。微課不能替代傳統課堂,它只是對傳統課堂的有益補充。微課是對某一知識點或技能點的講解,滿足了信息時代人們的碎片化學習要求,傳統課堂更注重知識的整體性與連貫性,因此微課與傳統課堂是相得益彰的。2.明確信息技術與微課內容的關系。信息技術不是目的而是工具,因此制作微課時,一定要根據微課內容選擇適當的信息手段。恰當地運用信息手段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掌握技能,但如果忽視對職業技能的培養,一味地追求信息技術則是舍本逐末。
篇13
(三)通過人機對話,實現語言糾錯和口語測試。傳統的口語課堂是教師在口語操練中,發現學生的語音和語用錯誤,然后一一糾正。但這種糾錯方式只能是小范圍、一對一、逐個學生分別進行,所以常常出現教師“顧此失彼”、“照顧不周”的情況。但是基于人工智能語音識別技術的多媒體網絡課堂,就可以通過學生與計算機的對話,實現計算機幫助糾錯。這種糾錯可以在大范圍內同時進行,全面監控并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另外,多媒體網絡技術還可以幫助教師完成英語口語測試。教師可以將已設計好的文秘英語口語題通過互聯網傳輸給考生,讓考生面對計算機完成考試,然后再通過網絡傳回給教師評分。或者運用安裝有名為PhonePassSpokenEnglishTest自動英語口語測試軟件的電話與學生進行幾分鐘的口語交流,然后由電腦系統根據學生在交談時使用的詞句以及其中體現出的語速、流利程度及發音情況來自動打分。這種人機對話口語測試的方式不僅可以應用于平時的文秘英語口語小測驗,還可以應用于今后即將展開的全國涉外秘書等級考試中口語部分的測試,它既節省了教師與學生面對面考試時的人力和時間,還有利于數據統計和教學研究。
(四)豐富課外教學,提高學生專業英語口語水平。教師可以從網上下載圖文并茂的教學材料,整合編輯后以網絡課堂的方式幫助學生課后口語練習。有趣的教學資料和新奇的教學方式,既提起了學生進行口語操練的興趣,又解決了沒有開設文秘英語口語課或課時量較少的問題。另外,教師通過網上交流的方式還可以就難點疑點給予學生解答,并且監督學生完成課后任務。多媒體網絡課后教學可以進行大量的人機練習,而且時間靈活好把握,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在文秘專業英語方面的薄弱環節自行多次操練,有一定的針對性,所以很受學生的歡迎。此外,多媒體網絡技術運用于文秘英語口語課堂,還能促使教師熟練掌握各種多媒體技術和與此相關的網絡技術。要將多媒體技術更好地在文秘英語口語課堂上運用,課前教師應網絡查詢并下載與文秘英語相關的教學材料,然后在綜合考慮口語課堂的知識性、趣味性、可行性等多方面問題的情況下,整合資源,制訂教學計劃,最后設計出生動有趣的教學課件。課堂上,教師要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系統和相關的教學軟件,全面監控并幫助學生口語練習。課后,教師可考慮開設網絡課堂或微課,豐富學生的課外學習生活。教學延伸到課外,這就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通過電話、網絡甚至面對面地與學生交流、溝通。這實際上是對教師的工作熱情和責任心提出的更高要求。同時,教師自身的業務水平及專業素質也關系著文秘英語口語教學的效果。教師只有在自己精通掌握各種文秘知識的前提下,才能靈活有效地指導和幫助學生。所以教師也要繼續學習,做好自我充實和提高。
二、多媒體網絡技術在文秘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一)教學演示。這是多媒體技術在口語教學中最簡單、使用頻率最高的方式。它是指利用ppt,flash等多媒體方式演示文稿,把文秘英語口語教學的內容、素材、范例等顯示在屏幕上,以輔助教學計劃的實施。視、聽、說為一體的課件演示,可以羅列學生在口語操練時有可能運用到的高頻詞句,不僅突出了教學重點難點,還豐富了口語課堂,給學生直觀、生動的教學體驗。
(二)模仿跟讀。把文秘英語口語中常用的專業詞匯和表達法,按詞句使用的場景、目的等分類,然后通過視頻或有聲課件展示給學生,并讓學生模仿跟讀,同時可以安裝語音學習軟件,通過計算機對學生的發音進行糾錯。這種反復觀看和跟讀的方法可以加深印象,提高學生發音和用詞的準確性。
(三)挑刺練習。教師先制作一段有關于涉外秘書工作的英文視頻,該視頻中的秘書在工作時出現了好幾處差錯;然后要求學生結合所學的文秘專業知識,用英語指出視頻中秘書在語言上和行為上的失誤并予以修正。
(四)故事轉述。先讓學生觀看一段有關于涉外秘書工作時的視頻或聽一段音頻,然后要求學生轉述出該視頻或音頻的大致內容。這種轉述的好處在于,學生把所獲得的語言信息和文秘專業知識相結合,經過思維加工、整理,變為通俗易懂的口語表達。轉述過程中教師可以給予學生適當的啟發,提示一些關鍵詞或作出語言引導,也可以由全體學生共同努力,將視頻或音頻內容闡述清楚。當能夠完成復述后,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重述,此時可以適當放低要求,表達出大概意思即可。
(五)視頻配音。先讓學生靜音觀看一段有關于涉外秘書工作時的視頻,然后讓學生根據視頻中的人物動作、表情以及工作環境等發揮想象,按角色分組配音,任務完成后,教師指出學生在口語操練時出現的錯誤并予以修正。這種方法能夠較好的提高學生口語操練的興趣,不僅調動學生積極地思考,還營造出了愉悅的學習環境。配音練習可以將學生的聽力理解、藝術欣賞、口語訓練以及才藝表演巧妙地結合起來,是較好的口語訓練手段。
(六)視譯練習。先讓學生帶聲音觀看一段有關于涉外秘書工作時的視頻。看2到3遍后,教師將關閉原聲,把英文字幕切換成中文字幕,然后讓學生按照中文字幕翻譯成英語。在忠實于原意的前提下,教師應該允許甚至鼓勵學生用與原聲不同的詞句。視譯是一種集口語與口譯為一體的訓練方式,顯然它的難度要明顯高于視屏配音,所以作為口語操練的較高階段,它是在視頻配音練習已無法滿足學生需要時才采用的訓練方式。這種新穎、頗具創意的口語操練方式融視、讀、聽為一體,通過三器刺激,增強了學生對語言知識學習、記憶和掌握的效果。同時強烈的參與感,也提高了學生口語操練的興趣。
(七)自編對話。利用多媒體技術仿真模擬出涉外秘書工作時可能涉及的職業場景,讓學生身臨其境,根據當時的情境自行發揮、編造對話。這種教學方式超越了現實環境下的時空阻礙,模擬出動態、直觀、逼真的語言交際環境,這是常規教學手段無法做到的。
(八)網絡課堂。由于涉外文秘專業設置的問題,文秘英語口語課時較少,學生的課外自我練習就尤為重要。這需要教師開設網絡課堂幫助學生課后學習。網絡課堂是基于互聯網絡的遠程在線互動教學課堂。其核心就是教學資源共享、協同瀏覽。網絡課堂可以分為課堂學習與課下作業兩部分,就如同聽教師講課和完成作業一樣。這種方便快捷、自由輕松的學習方式可以突破時空限制,滿足個體化學習的需要。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E-mail,bbs,qq等多種網絡交互渠道來答疑解難。如果安裝有語音識別軟件還可以開設人機對話,幫助學生實現自我糾錯,減輕教師的負擔。
(九)隨時微課。它的傳播與當前廣泛應用的博客、微博、優酷、土豆等一樣,通過網上視頻、手機傳播和微博討論等進行。微課是傳統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它把教師的電子課件、課堂教學和課后反思等資源“微小化”展示給學生,使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按需選擇學習,既可查缺補漏又能強化鞏固知識。特別是隨著手持移動數碼產品和無線網絡的普及,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微課學習。只是口語教師在制作微課時,一定要注意語言材料、教學信息與文秘專業知識的有效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