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青年文明號自查報告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多年來,共青團西崗區委員會對青年文明號創建工作高度重視,我們在做好文明號的基礎工作的同時,在特色創建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經過努力,我們的文明號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益。
一、活動領域不斷擴大
為擴大青年文明號活動在社會上的影響力、號召力,牢固樹立青年文明號誠實守信的良好形象,我們一直致力于在更大范圍內開展這項活動,引導更多的青年參與這項活動。現在我區的各級青年文明號已經覆蓋服務行業、商業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企業。青年文明號活動的影響不斷擴大,使更多的青年參與活動,更多的群眾受益。
二、活動方式創新,內涵豐富
青年文明號活動要得到進一步發展,工作方式就要進行創新,不斷賦予它更多的內涵。通過開展開展像“青年文明號一助一”、“青年文明號優質服務競賽”、評選西崗區軟環境建設“誠信青年文明號”等活動,調動和激發了基層青年集體尤其已經獲得青年文明號的青年集體的創建熱情,充分發揮了青年文明號在青工創業就業、服務經濟建設、扶貧幫困、倡導文明弘揚時代新風等方面的作用。
三、以人為本,充分發揮青年文明號的建功育人功能
在創建工作中我們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尊重青年的思想和性格特點,尊重青年個性的健康發展,不斷增強創建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創建過程中體現團結青年、服務青年、造就青年的根本要求。組織青年崗位學習,崗位成才,通過舉辦“文明號聯誼”等活動,促進青年集體之間、青年之間展開交流和競爭,激發青年的上進心和責任感,形成利于青年成長成才的團隊精神,為青年職工成長成才搭建了廣闊的舞臺。
篇2
一、高度重視扶貧工作組織領導,扶貧責任和方向,
做好精準扶貧工作,是團縣委今年的重點工作,也是全縣各級團組織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團縣委領導班子和機關工作人員充分認識做好此項工作的重要意義,按照確定的目標任務和工作計劃,采取有力有效措施,認真抓好扶貧工作組織保障、制度規劃工作。一是高度重視強化扶貧工作的組織領導。2017年,為進一步加強對扶貧共工作的組織領導,團縣委調整成立了由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確定由團縣委書記某某同志任組長,全面負責扶貧工作;團縣委副書記 任副組長,具體負責扶貧工作的組織協調,協助某某同志做好青年創新創業等工作; 、 同志為領導小組成員,負責青年志愿服務隊組建工作,協助某某同志做好貧困學生家庭幫扶等工作。二是選派優秀干部擔任駐村扶貧工作隊員。2017年,團縣委按照全縣扶貧工作駐村工作的統一要求,克服單位人員緊缺的不良因素,選派了一名優秀干部擔任幫扶掛點村某某縣 鎮 村扶貧工作隊隊員,按照駐村工作隊員的要求,原則上與團縣委工作脫鉤,專職抓好幫扶村的扶貧幫扶工作。三是不折不扣做好貧困戶結對幫扶工作。按照全縣扶貧工作要求,結合團縣委的工作實際,2017年團縣委四名在職干部共計結對幫扶貧困戶20戶,每周走訪幫扶貧困戶一次以上,積極宣講全縣扶貧幫扶政策,充分了解并幫助結對貧困戶解決住房、就醫、就業、就學等方面的實際困難,2017年共幫助4戶結對貧困戶危房改造完畢,幫助20戶結對貧困戶參加免費就業培訓,真正將全縣的扶貧幫扶政策落到實處。
二、明確扶貧工作思路,積極促進青年創新創業。
2017年以來,團委通過深入走訪企業、農村、農戶,積極抓好精準扶貧調查摸底工作,明確了“著力打造當地青年農民創新創業交流平臺、加強溝通渠道建設、變“輸血”為“造血””這一工作思路。2017年以來,團縣委積極拓展青年電商、金融機構扶持等幫扶渠道,有效地推動了貧困青年創業和電商、金融等行業實現產業對接、資源共享,著力幫助貧困青年開拓創業思路、完善創新想法,有效幫助貧困青年農民開拓市場。8月29日,團縣委幫助對接的10位支持就業扶貧、有貸款需求的創業青年代表來到縣政府機關電視電話會議室,參加了由中國人民銀行某某市中心支行、某某縣政府主辦,縣人力資源保障局、團縣委、扶貧和移民辦、婦聯及中國人民銀行某某縣支行協辦的金融支持就業扶貧現場對接活動。打通了貧困戶與銀行的對接合作、解決資金“瓶頸”渠道,切實增強了貧困青年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和“造血”能力。
三、積極整合資源,不斷強化扶貧工作措施
篇3
二、加強宣傳,營造氣勢,為農村青年外出務工掃清思想障礙
首先、澄清底數。“工崗快遞轉移就業促進計劃”在我市實施后,團市委在個縣(市)區進行了比較系統的調查摸底,較準確地掌握了農村剩余青年勞動力的基本情況,包括剩余青年勞動力的數量、性別、年齡、知識結構、技能水平、流動特點、組織化程度等,為下一步工作的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其二、加強宣傳。團市委充分發揮團組織的宣傳優勢,利用第一季度在全市開展的“情暖鄉親,青年助農”活動的現場、科技大篷車及電視、報紙、網絡等載體,通過宣傳一些外出務工致富成才的農村青年典型,廣泛宣傳外出務工對農民增收、繁榮農村經濟的重要性,營造“務工有為,務工光榮”的良好氛圍。還特別針對部分農村青年有著“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的陳舊觀念,積極進行說服引導,幫助他們轉變觀念,放下包袱,輕裝前進,樹立早出早富,晚出晚富,不出不富的意識,提高了廣大農村青年外出務工的積極性。
其三、針對用工單位的招工意向、崗位特點和技術要求,加強對外出務工人員的正確引導,實現從盲目性外出到針對性外出,從體力型務工到智力型務工的轉變,切實做到輸得出、占得住、掙得錢。
其四、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抓住平頂山市委、市政府選撥名優秀青年到農村任“村官”的有利時機,首先在這些優秀青年中營造勞務經濟造福一方的氛圍,使外出農村青年能得到當地村兩委班子的支持,從而使他們安心在外地工作。
其五、嘗試在一些地方建立勞務用工信息庫。郟縣團委充分利用縣駐各地招商工作隊、勞務輸出信息員、勞務經紀人等社會力量,廣泛采集用工信息,及時進行匯總整理,建立充實勞務用工信息庫。截止月底,勞務用工信息庫共收集用工崗位個,輸出務工青年多人。
三、借助外力,強化培訓,全面提高務工青年的綜合素質
我們始終堅持先培訓、后輸出的原則,借助社會力量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一是抓好訂單培訓。依托河南省質量工程技術學院、市技校、市團校、市增彩電腦學校等學校的師資力量,有計劃地組織教師下到縣鄉免費巡回教學。魯山團縣委與當地最大的“海燕禮儀中心”、縣“西關服裝裁剪學校”等聯系,對廣大青年進行技能培訓,既方便了廣大青年找工作,也為用人單位輸送了合格人員。截至目前,全市團組織已與北京、廣州、湖北等地的家企業達成用工崗位協議,以“定向培養”的方式,培訓適合企業需要的勞動力人。
二是強化技能培訓。針對部分青年勞動力素質偏低、技能較差的問題,團市委和市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聯合,把技術培訓作為勞動力轉移的重要環節來抓,對農民工進行不同崗位、工種的文化、法律、技能培訓。×月×日,在湛河區曹鎮鄉的邢鋪村,由團市委和農廣校組織的流動培訓站正式成立,使農民在家門口就能受到培訓服務。汝州市的職業中專、郟縣的農民就業培訓學校、葉縣的農技推廣服務中心、新華區的人力資源開發中心等都開展了靈活多樣的培訓,取得了良好效果。我們還與市勞動就業局聯合,依托社區勞動保障平臺,強化對城市下崗失業人員或社區待業人員的技能培訓、就業指導。上半年,依托這些培訓組織共培訓外出務工青年和下崗青年人。
三是做好綜合素質培訓。在加強實用技術培訓、務工常識培訓的同時,我們還著重增加了道德禮儀,安全、衛生常識及法律維權等內容,重點強化品德修養培訓和紀律觀念培訓,提高外出務工人員的綜合素質。
四是建立證書制度。我們還充分發揮各類資質評定機構的優勢,做到不培訓不發證,不發證不輸出提高務工青年的技術含量,從而增強了青年農民的擇業能力和社會認可度。
四、掌握規律,健全制度,有效促進崗位成功對接
我們深知,能否實現崗位對接是能否落實工崗快遞轉移就業促進計劃的最重要的環節。宣傳、培訓都是崗位對接的鋪墊,為了提高對接成功率,我們遵循勞動力市場規律,以定向培訓、信息、(現場招聘、政策引導等形式,引導青年實現跨地區、跨行業就業。
——定向培訓。通過與輸入地團組織聯系,了解當地企業用工信息,如用工數量、技術要求等,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實現培訓機構與用工企業的成功對接。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已向廣州、深圳、上海、北京、蘇州等地輸出青年務工人員多名。
——信息。我們與市人才交流中心、市職業技術中心協調,每周六在市華誠大廈一樓大廳組織勞動用工、勞務輸出信息,形成了經常化、制度化的信息辦法,使青年有了更多、更主動的選擇空間。
——現場招聘。今年月中旬,我們組織外地駐平單位、部分外地客商、青企協會員單位、部分青聯委員所在單位共多家企業,召開現場招聘會,各縣(市)區青年踴躍參與,當場簽訂就業意項多人次,實現了企業與青年的直接對接。
——政策引導。我們利用勞動部門對安排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再就業有資金扶持、稅費減免的政策,積極協調社區騰崗,把保潔、保安、保衛、保綠等公益性崗位優先安排給我們的下崗失業待業青年。積極響應團省委的號召,動員全市大學生志愿者服務貧困縣、支援西部建設,促進大學生就業成才,月初,我們有名大學生被輸送到新疆支援西部建設,服務貧困縣的大學生也報名踴躍,目前正在抓緊組織。我們還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的號召,動員名大專以上學歷的歲以下青年到農村擔任“村官”,其中多名為應屆大學畢業生,這一舉措不僅解決了多名青年的就業問題,更主要的是也為我們加強基層團的組織建設提供了人才基礎。
五、完善機制,加強維權,幫助外出務工青年解除后顧之憂
團市委圍繞外出務工青年的五個希望,即希望家中農活有人幫,希望能及時準確掌握勞務信息,希望正當權益得到保護,希望外出之后有組織管,希望社會保障能跟上。針對這些后顧之憂,團市委版權所有重點搞好維權服務,全力解除外出務工青年的后顧之憂。
一是加強組織建設,在外出務工青年較多的民營企業普遍建立團組織,在市區務工青年較集中的社區建立青年中心,提高外出務工青年的組織化程度。目前已建立民營企業團組織個,社區青年中心個,農村青年中心個,發揮了較好的服務作用。
二是以“伸出援助之手,獻出慈愛之心”為主題,組織市區團員青年向法律援助中心捐款,用于援助權益受侵的貧困務工青年,據不完全統計,這次捐款行動共籌集資金萬元,保證了援助中心的正常工作。
三是給外出務工青年發放聯系卡,設立法律援助熱線,重點圍繞務工青年的工資發放、工作時間、勞動安全、傷殘賠償、困難幫扶等方面提供義務服務和維權保障。今年,我們共協調有關部門受理務工青年權益維護案件起,受益務工青年達多人,切實維護了務工青年的合法權益。
四是為外出務工家庭搞好志愿服務,一方面為外出務工青年家庭的“留守子女”建檔立卡,通過團隊組織及時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學習生活狀況,扶養交往關系等,給予他們在學習上、生活上、心理上幫助,切實保證“留守子女”的健康成長。另一方面,為外出務工青年困難家庭解決實際困難,麥收時節,團市委成立了支志愿助農服務隊,為外出務工困難家庭幫收、幫種余人次。
以上是平頂山團市委在工崗快遞轉移就業方面的一些做法,半年多來,通過全市各級團組織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如何進一步實施農村青年轉移就業,更大范圍地拓寬下崗失業青年的創業、就業渠道,特別是如何進一步提高務工青年的知識技能、改變陳舊的思想觀念、增加勞動收入、有效地保護合法權益等問題,有待我們去做大量的工作。結合半年來的工作實際,我們有以下幾點思考:
⒈要聯動,不要單干。解決城市下崗失業青年就業和轉移農村青年富余勞動力,是政府有關職能部門的主要任務,他們有一定的陣地優勢,有一定的經費保障,有一定的網絡基礎。更有國家專門的政策扶持。我們要充分發揮這些部門現有的資源優勢,由他們“專用”變為我們“共用”。上半年我們從三個層面切入,變共青團單干為全社會聯動。一是緊追不放。多次與司法、勞動、人事、工商、財政等部門結合,了解政策,摸清實底,主動出擊,積極爭取。上半年共爭取培訓項目個,培訓多人。二是借雞生蛋,我們依托電大、技校、農干校等社會資源,建立了個培訓基地,下半年繼續擴大合作面,力爭年底建成個基地,并逐一掛牌,使其成為共青團開展培訓、就業信息的場所。三是內部挖潛。動員青聯、青企協、青年文明號及各類青年典型的力量,創造就業崗位,幫扶青年創業。月份在十杰青年、新華機械廠廠長陳西平的倡議下,創建了個創業見習基地,共安置下崗青工多人上崗見習。社會聯動有效地推進了工崗快遞轉移就業的全面實施。
篇4
一、構建規范化便民服務中心,并以此為載體全面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和效率
今年以來,我鎮認真貫徹落實都規服辦[2009]15號文件關于轉發《推進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和村(社區)便民服務室規范化建設的意見》的通知要求,全面構建鎮、村兩級便民服務體系,推進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一是推進鎮便民服務中心規范化建設。鎮便民服務中心使用獨立辦公室,配備工作人員6人,實行集中開放式辦公,窗口工作人員實行首問責任制和一次性告之制,對外公布并開通便民服務熱線:87286101—8030。目前,五大類48項進駐事項均制定了辦事指南,服務項目、工作流程、職責分工,涉費依據和標準均已上墻公示。服務項目全部入駐鎮便民服務中心,并實行“一門式”服務標準。群眾前來辦事只需在一樓便民服務中心即可辦理,進一步縮減了辦事環節,真正起到了便民的效果。截止目前,我鎮便民服務中心共辦理各類事項6500余件,無一例超時辦理和服務對象投訴情況發生,充分發揮了中心“青年文明號”愛崗敬業的窗口示范作用。
二是全面建立村級綜合便民服務室,細化為民辦事全程制度。目前,全鎮15個村(社區)已完成綜合便民服務室工作,規范化服務項目、工作制度、代辦人員已確立并按統一標準公示上墻,代辦員由村四職干部和駐村大學生擔任,進一步規范工作制度和辦事流程,確定了根據群眾經常需要辦理而能夠放權村一級處理的事項,按照代辦員統一受理、現場審核、集中報鎮便民服務中心辦理、反饋到村的工作程序進行規范。為切實提高村綜合便民服務室的工作效率,鎮機關各科室將經過清理的,可以放權到村的10項行政審批服務項目的材料初審(預審)前移到村綜合便民服務室,由代辦員負責對辦事群眾提交材料的真實性、準確性、齊全性進行初審。并將行政審批服務項目的辦事指南、申請材料樣本、表格等發放到各村綜合便民服務室,方便群眾咨詢、了解相關事項的辦事環節、辦事流程和所需材料,同時對相關表格提供了網上下載,讓群眾少跑冤枉路。
三是加強培訓,強化服務意識。于2009年5月25日,組織召開了全鎮各村代辦員和便民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培訓會,對業務流程、服務項目、工作制度、服務態度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培訓學習,讓全體參訓人員明確了規范化服務型政府建設的背景、目的和意義,對建設規范化服務型政府在統籌城鄉發展、轉變政府職能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新的認識。
二、深化政務公開
一是進一步抓好《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學習宣傳工作。認真組織干部職工認真學習《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進一步提高對推進政務公開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明確政務公開的具體要求和內容,使政務公開深入人心,切實把政務公開當作我鎮工作運行管理和機關效能建設的一項基本制度來抓落實。
二是進一步清理和完善政務公開內容。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要求以及本鎮政務公開目錄,要將政務公開內容和政務信息進行全面清理,按照應主動公開的政務信息、依申請公開的政務信息和不予公開的政務信息進行分類,切實抓好應主動公開政務信息的公開。同時,要與時俱進,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不斷拓展和深化政務公開范圍和內容。進一步結合工作實際,深入開展政務公開工作,認真學習,加強隊伍建設,加強管理教育力度,強化督查,保證政務公開工作有效開展。進一步完善相關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政務公開工作長效機制,通過規范和完善,扎扎實實推進政務公開工作開展。把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各類事項作為公開重點,進一步梳理、規范信息公開內容,加大網上公開力度,全面、規范做好公開檔案資料的歸集、整理、收藏工作,開創政務公開工作的新局面。
三是進一步完善《政務信息公開指南》和《政務信息公開目錄》內容。按照“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基本要求,建立政務信息主動公開的工作機制。在規定時限內,通過各種有效形式,及時、主動把公開項目的有關情況向公眾公開。全面規范公開內容、公開形式、公開時限、責任主體,并將應予公開的目錄和具體內容在鎮政務網以及相關政務信息查閱場所公布。通過目錄和指南進一步促進政務公開工作的規范化,提高行政行為和服務工作的透明度和辦事效率,保障廣大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四是進一步推進政務公開規范化建設。建立健全政務公開制度,貫徹落實市委、政府有關文件精神,認真執行政務公開相關規定。按照市政務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要求,及時上傳相關信息資料,報送政務公開報表,編制政務公開年度工作報告,收集和整理政務公開工作資料等,用“清單式”管理辦法確保政務公開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五三、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