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脂評本為依據,對《紅樓夢》做了一番破謎索隱,得出一系列驚人發現:秦可卿并非王府格格,真正的格格乃是妙玉,秦氏只是妙玉替身;薛寶琴才是脂硯齋……作者研究得知,《紅樓夢》另有一個隱文本,其隱性情節是:秦可卿因元春告密,只得自縊以保全局,元春晉升,賈府進入全盛時期。但因可卿之死,舊太子黨懷恨在心,伺機報復,指使賈蓉殺死了元春,"三春去后諸芳盡",賈家敗亡。黛玉投井而死,寶琴諸釵外逃避禍金山寺;妙玉為救群釵,逼上青樓,寶玉終與寶琴團聚。
作者發現,寶釵竟是一石女;史湘云的丈夫衛若蘭因食蟹不慎而導致失去陽剛;迎春所嫁"中山狼"有斷袖之癖,把她折磨而死,等等。
秦可卿只是"秦吉了",是一個"養生送死"的替身;妙玉才是"八哥",是真正的八格格。
紅樓夢》"懷金悼玉"所懷所悼,其實是妙玉這位真正的金枝玉葉。
國光紅教授通過文化考證的方法,發現《紅樓夢》與脂評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并以脂評本為依據,運用音韻訓詁學方法對《紅樓夢》做了一番破謎索隱,得出一系列驚人發現:秦可卿并非王府格格,她只是妙玉的替死之身;薛寶琴才是脂硯齋,終嫁給了寶玉。黛玉投井而死,而寶釵竟是一石女!史湘云的丈夫杜若蘭因食蟹不慎而導致性功能失常;迎春所嫁"中山狼"是一個性變態,把她折磨而死,等等。書中人物連同曹雪芹自身的種種身世之謎,作者在此書中一一道來,讓人不敢相信又不由不信。書中數文曾在報紙刊載,引起熱議。
國光紅,1944年生,山東濟南人,漢語史教授。早年受學于殷孟倫、殷煥先、常正學諸位老先生,修音韻、文字、訓詁之學及甲骨文商史,有學術著作《九歌考釋》(齊魯書社),考證《九歌》、有近體詩集《剩壘詩鈔》(濟南出版社),寫出書齋生涯、學者情趣。另有學術著作《字說諸
序
紅學門外說是非
自序
內篇
送死替生秦可卿
妙玉才是真格格
元春死于虎兔手
陰陽意外誤湘云
寶釵難言女兒身
誰料寶琴嫁寶玉
大紅蝙蝠藏脂硯
脂硯原來叫李梅
外篇
紅樓夢十二支》解讀
寶琴懷古詩中的玄機
釵、玉、黛的謎語及隱義
關于惜春的燈謎
李氏燈謎透出雪芹身世
曹雪芹設計的易卦易數隱語
"情種"考實
考證、索隱、猜謎
后記
妙玉才是真格格
妙玉是為世宗雍正所不容的愛新覺羅氏的金枝玉葉,秦可卿是為掩護妙玉而替死送生的"替生兒",寶琴則是妙玉的"丫頭"。妙玉作為"惜花人",實踐了一次"惜花"、"普救"大行動,為拯救群芳而逼上青樓。
妙玉是《紅樓夢》中十分特殊的人物,她名列十二釵,與諸釵同出"薄命司",結局之悲慘,落差之巨大,又非常規思路所能想象得出。第五回判詞說她:
欲潔何曾潔,云空未必空。
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
紅樓夢十二支》的第七支是對妙玉判詞的進一步注解,曲名卻是《世難容》:
氣質美如蘭,才華復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視綺羅俗厭;卻不知、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可嘆這:青燈古殿人將老,辜負了、紅粉朱樓春色闌;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臟違心愿,好一似、無瑕美玉遭泥陷——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
判詞和《世難容》雖然囫圇言之,令讀者對其中細節頗不得要領,而其暗示的結局卻是較然明白的。從判詞的"終陷淖泥",結合《世難容》的"風塵骯臟"、"遭泥陷",可以判定妙玉將來的結局與其身份地位、以及"天生成"的清高孤傲連同潔癖大相違背,不啻天壤之別,而不忍言。再聯系甄士隱對《好了歌》的注解,看那句沒有脂評的"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則判詞所謂"終陷淖泥",《世難容》所謂"風塵骯臟"、"遭泥陷",必定是指"流落在煙花巷"而言。妙玉的悲劇歷程大致是:從"紅粉朱樓"走向"青燈古殿",又從"青燈古殿"走向了青樓"煙花巷"。
"青燈"與"青樓"畢竟相去甚遠("朱樓"去"青樓"或許更遠,看后文便知),曹雪芹安排的妙玉悲劇是不可思議的;但是以雪芹篩星簸月、移山填海之文筆,既然欲寫(或者暗示)大出意外的結局,必然得有合情合理的因由,還得有足以形格勢禁的情節發展,以制約結局的必然性。況且小說中的妙玉形象原是有現實人物基礎的,雪芹不過據實而寫,稍加點竄而"將真事隱去"而已,其因由與其結果必然是吻合的,是可以尋繹出的。
……
很好的書,我喜歡
不同于其他學者的思想,值得關注和研究,很好
不錯
時刻關注作者出版圖書,買一本學習。
紅學文化養活了多少人
有塑包裝,還算不錯,打折商品,比較滿意
包裝,紙張還行,詳細內容還沒細看,先好評
正版圖書,價廉物美。作者觀點新穎,大膽假設,細心求證。發貨迅速,快遞信息不標準,需努力!總體五分!!!
很好,收到,閱后再評
經典之作,值得一讀再讀
好書好評。
滿意滿意,很滿意
正版,特價買的,性價比高。
書有點意思,從一個新角度探索了紅樓夢中的一些未解之謎。遺憾的是,從天津發貨到北京,經過了4天,速度不行啊。
整體感覺不錯,未見明顯瑕疵,雖然內容還沒看,但是值得收藏
這是我認識的一位先生,很有自己的想法,也是語破天驚,我是有著這樣的感覺,真是很有自己的觀點,對紅學感興趣的不妨一讀。
喜歡《紅樓夢》很多年了,真正看評論大概是兩年前。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很牽強,所謂的索影好象就是在玩文字游戲。
滿紙荒唐語,讀來一笑而已!雖然論點新穎,當論據根基淺薄,有關索引,建議還應以周老先生的論證為正論為好,此書對紅樓夢知識匱乏者實為大可不看之物!
此類評《紅樓夢》的書,近年來不少,雖提法比較新穎,但看后總給人一種牽強附會的感覺,其考證的證據不足以令人信服。此書也有此毛病,索隱類作品前已有不少,但仍未超出前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