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科學中的研究設計》中,加里·金、羅伯特·基歐漢、悉尼·維巴為整個社會科學建立了一個普遍適用的研究架構,本教材不光可以作為研究生課程的教材,也可以為選修課程的學生們提供解決實際問題的建議。國際關系學、政治科學及公共政策的博士課程也經常使用本書作為教材。
羅伯特·基歐漢(1941—),普林斯頓大學伍德羅·威爾遜公共與國際事務學院的圈際事務教授,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美國政治學會前任主席,曾任斯坦福大學、伯蘭德斯大學、哈佛大學和杜克大學教授。著有《社會研究設計:定性研究中的科學推理》(與加里·金和西德尼·維巴合著)、《權力與相互依賴》(與約瑟夫·奈合著)等。 加里·金 哈佛大學政府學院阿爾伯特·魏斯赫德三世學院教授,曾是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統計學學會、美國科學促進會、美國藝術及科學學院、政治學方法論學會以及美國政治及社會科學學院的院士或成員。研究領域為社會科學方法論。 悉尼·維巴 哈佛大學政府學院榮休教授,曾出任該校政府系系主任、政府學院副院長等行政職位,也曾擔任哈佛大學出版社董事會主席及美國政治科學學會會長。他也曾是美國國家科學院以及美國藝術及科學學院院士、美國哲學學會成員。研究領域為美國研究及比較政府研究。
譯者序
中文版序
中文版前
英文版前
1 社會科學中的"科學"
1.1 導
1.2 研究設計的主要組成部分
1.3 本章的主題
2 描述性推論
2.1 普遍知識與特定事實
2.2 推論:數據搜集工作的科學目標
2.3 關于定性研究的公式化模型
2.4 關于數據搜集的公式化模型
2.5 概括總結歷史細節
2.6 描述性推論
2.7 判斷描述性推論的標準
3 因果關系與因果推論
3.1 定義因果關系
3.2 因果關系的其他定義
3.3 估計因果效應需要的假設
3.4 因果推論的判斷標準
3.5 建構因果理論的規則
4 確定觀測對象
4.1 不明確的研究設計
4.2 隨機選擇的局限
4.3 樣本選擇偏差
4.4 有目的地選擇觀察值
4.5 結論
5 在研究中需要避免的問題
5.1 測量誤差
5.2 遺漏變量偏差
5.3 包含不相關的變量會導致估計低效
5.4 內生性
5.5 對解釋變量進行賦值
5.6 控制研究環境
5.7 結論
6 增加觀察值數量
6.1 基于單樣本的因果推論研究設計
6.2 到底多少觀察值才算足夠?
6.3 增加觀察值的數量
6.4 結束語
參考文獻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不錯的讀物!
老師翻譯的,很學術的語言...
翻譯到這個程度,質量很不錯了
研究生要看的
這本書不錯。
書很好,值得深入研究。科研青椒必須的選擇。還沒來得及細看,感覺不錯。
課程教學使用必備。
紙張很好!
方法論入門經典
不錯,不錯,很好。。。。
物有所值,開卷有益
麻煩雜志之家快遞以后不要選擇青島海紅,海紅派送又慢服務又差,在用過的快遞是最差的一家了
快遞把這本書褶皺的慘不忍睹,拿到這本書,都沒看的欲望~快遞毀了好書,
做研究的人,看看研究方法的相關書籍是“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這本書對于社會科學的研究設計給出了自己的呈現,能夠為研究者們借鑒。
這個系列的書都不錯,但更喜愛新出版的這幾本。
網上推薦的書,了解國外實證研究的最新套路,作為批判的對象。
非常好的一本書,對于要搞研究的人來說,能夠提高研究的水平
對于掌握社會科學中的定性研究方法非常有幫助。
這本是方法論的經典之作,《公共行政評論》開了專欄討論這本書的思想
書挺好的 就是封皮有點破損 估計是快遞的問題 是正版書 希望用的更有意義 更有收獲
清華社會科學必修書,值得擁有,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陳老師翻譯的作品,雖然比較抽象,不過多花一些時間的話,可能會理解更透徹一些,推薦。
主要組成部分本章的主題描述性推論普遍知識與特定事實推論:數據搜集4工作的科學目標關于定性研究的公F式化模
此書可讀性非常強,對于社會研究深入淺出的講解,不像是教科書,像是一位導師的諄諄教誨!
對社會科學中的研究設計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覺得有點難
像在講故事一樣,雖然因為是翻譯過來的,會有一些語言表達上的不適感,但是總體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