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用一個個真實有震撼力的故事告訴讀者,每個人所能到達的高度取決于思維的寬度和廣度。如果在某一個方向上無論付出多少努力后都停滯不前,那么是時候換一種思維方式重新開始了。我們要做的,是走出局限,從有限的世界走向無限的世界走出局限,從而讓生命充滿無限可能。
1.這是一本被許多經濟學家、心理學家推崇的關于成功學的書籍。
史蒂芬 列維特被譽為“當今美國zui負盛名的經濟學家”,他編寫的許多書籍都是暢銷數十個國家的經典之作。本書以他極力推崇的“逃出認知囚籠,打破慣性思維,以反常思維理性解決看似不可能解決的問題”這一理念為基礎,由曾經締造過團隊的著名心理咨詢師根據自己多面經驗整理創作而成。
2.這是一本關于聰明人怎樣看世界的書籍。
本書匯集了大量旨在有效打破常規、突破慣性思維的真實故事與案例,逃出認知的囚籠,打破慣性思維,解決看似不可能解決的問題。革命性的思考、引人入勝的故事、不同尋常的理論方式,讓本書兼具耐讀性和強大的影響力。
3.這是一本讓無數讀者終生受益的書籍。
本書作者是團隊的締造者、著名心理咨詢師。他將真實故事與自身多年經驗相融合,形成這部厚積薄發的思想力作。希望每一個翻開此書的讀者都能從中受益,改變思維方式,創造生命的無限可能。
常亞北/銷講演說教練、團隊締造者、銷售行為學學者、國家一級健康管理師、心理咨詢師、鼎勵咨詢 服務營銷商學院培訓事業部總監。
2008年畢業于國家檢察官學院河南分院11年留學日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考一路總結,從中國到日本,從健身到大健康產業,一步一個腳印。從一名法律學者到一名的培訓師一直不忘自己的初衷,三尺講臺一根麥克傳播無盡智慧,讓更多的企業家、職場人獲得身心健康、獲得財富自由!
目錄
前 言 I
及時章慣性思維,讓你總是與成功擦肩而過
慣性思維,讓你無法認清自己//002
反思自己的“霍布森之門”//006
思維定式會讓你在失敗里心安理得//009
你是否還沉溺于舊觀念中無法自拔//013
沒有誰能套牢你,是慣性思維牽絆了你的腳步//017
守著舊規矩不變就會受到客觀世界的懲罰//020
不要對你的思維“盲區”視而不見//022
真正欺騙你的不是別人,而是你的盲從//028
第二章 想改變人生先改變思維
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034
改變思維就能間接改變你的人生//036
學會用讓智慧帶來財富//038
思路不對,智商越高越容易誤入歧途//042
你的觀念,決定你站在怎樣的起跑線上//044
別讓“視網膜效應”誤導了你的認知//046
把闖入腦海的雜念驅逐出境//050
第三章別讓思維定式耽誤了你“野心”
愿我們都能登高望遠//054
格局決定布局,布局決定結局//057
拒絕短視的誘惑,才能擁有美好的明天//061
適時轉念,才是走向成功的引信//064
就算有溺水的可能,也要學會游泳//067
堅持是必要的,但你有權選擇好的方法//071
第四章換個想法,讓你的世界再也沒有“不可能”
想的不一樣,才能做得不一樣//076
沒有解決辦法,那就轉換問題//078
正向思維行不通時,何不嘗試逆向思維//081
轉變態度,讓不可能變成可能//084
尊重經驗,但永遠不要被經驗束縛//087
第五章別讓壞習慣毀了你
注重細節,培養謹慎細心的思維習慣//092
請帶著勤勞面對生活//096
把主動和變成一生的習慣//099
時刻帶著“計劃”上路//103
空想一百天,不如行動24小時//108
太過固執己見,終會得不償失//111
第六章 遠離借口,讓立即行動帶動你
成功之前,你沒有資格為自己辯解//114
行動只需一個理由//117
好高驁遠終會讓你一事無成//121
欲成大事,必需堅決果斷//124
你拖延的是美好人生的到來//128
用目標為你的行動導航//132
想成為怎樣的人,就要先融入相應的圈子//136
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傘//139
第七章 你的潛能會讓你創造奇跡
每個人都有著自己都無法估量的潛能//144
和平庸的差距到底有多大//148
成功的關鍵在于釋放內在的潛能//150
翻過你心中的那座“山”//153
別讓拖延成為影響潛能發揮的致命傷//157
把人打倒的不是重拳,而是暗拳//161
第八章 順應大局,打好手中的應變牌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164
不要拘泥于形勢,要學會隨機應變//168
放棄眼前好的是為得到將來更好的//173
變局:小舍小得,大舍大得//177
借路而行會比開山鑿路更容易//182
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186
請扔掉折騰前面的那個“瞎”字//191
短暫的優勢不能讓你安度未來//195
別淹沒在潮流中,要讓自己與眾不同//198
你的氣量決定你人生的高度//201
第九章順應大局,打好手中的應變牌
空虛是你心里的惡魔,你必須戰勝它//208
浮躁會斷送你美好的前程//213
不要讓自己陷于焦慮中//215
能夠享受孤獨是好事,但融入集體更溫暖//220
拿出信心,清除心中的恐懼//223
堅信自己總有24小時會成功//227
○太過固執己見,終會得不償失
每個人都有根深蒂固的個人觀念,只不過有的人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 而有的人則喜歡一意孤行、固執己見。所謂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多方面聽取他人意見才能洞悉世情、明辨是非,而只聽取單方面的意見就會做出愚昧的判斷。有些人從不采納任何人的意見,做起事來剛愎自用、獨斷專行,甚至不可一世,結果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太過固執己見往往使人閉目塞聽,將所有有益的良言拒之門外。這種行為無疑會讓你的視野變得無比狹窄,進而導致你做出極不明智的行為,等到你深受其害時再去追悔,已經太遲了。
古今中外因為一意孤行而走向悲劇的歷史人物不勝枚舉。波斯國王大流士不聽勸諫,執意征討希臘,結果慘敗而歸;西楚霸王項羽不聽亞父范增的建議,在鴻門宴上放走了劉邦,最終落得四面楚歌、烏江自刎的下場;隋煬帝不聽臣下勸言,三次討伐高麗,隋軍損兵折將,大大消耗了隋朝的國力,階級矛盾進一步激化,導致隋末農民起義爆發。在現代社會中,因為不聽勸告、固執己見而吃大虧的人也非常之多。
他們自恃過高,不接受任何人的任何意見,任親朋好友怎樣費盡唇舌勸說,仍是執迷不悟,直到吃盡苦頭才幡然醒悟。有的人自信過了頭,從不相信任何人的判斷,把偏激當執著,堅定不移地挺近危險重重的境域,等到泥足深陷無法自拔的時候才會后悔。可見太過固執己見害處多多,那么我們應該怎樣改掉這一不良習慣呢?
1. 加強自我調控,克制對不同意見的抵觸情緒
太過固執己見的人聽不進勸告,主要是因為自尊心過強,只要聽到反對意見,就會立即產生抵觸情緒,把別人友好的意見當成對自己的否定,進而產生排斥心理。要想改變自己固執的性格,必須學會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使自己的心胸開闊起來,不要一聽到不同的聲音就暴跳如雷,心平氣和地了解他人的想法,不要一味頑固地堅持自己的觀點。
2. 改掉驕傲自負的缺點,虛心向他人學習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學習的優點,不要狂妄地認為自己是理性與智慧的集大成者,而別人都是愚昧無知的,所謂“滿招損,謙受益”,謙虛不僅是一種美德,還是治愈你固執己見之頑疾的良方。當你懂得向他人虛心學習和討教的時候,自然會更樂于接納不同的意見。
3. 廣交良友,降低自己的固執程度
良友如鏡,可以讓你更深刻更地認識自己。摯友能撫慰你的心靈, 諍友則能規勸你和提醒你,使你不至于固執地選擇錯誤的方向,因此廣交良友是稀釋你固執弱點的良方之一。
○成功之前,你沒有資格為自己辯解
在生活中,我們遇到各種困難,都會習慣性地找借口。殊不知,在慣性思維下,正是這些借口阻礙了我們。縱觀那些成功人士,并非比我們聰明,他們中的大部分也是資質平平,但他們為什么能取得成功呢?根本原因就是,他們從不為自己找借口,而是想方設法地為自己找出路。
提起王寶強,我想很多人都知道。他從來沒有接受過任何影視表演方面的培訓,但他憑著忠厚老實的性格以及堅持不懈的努力, 在影視界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王寶強拍的及時個武打戲是電影《巴士警探》,當時他只是男主角的替身。動作片的替身危險性非常大,王寶強要完成的動作是從一架2米多高的防火梯上直接摔到堅硬的水泥地上。這么危險的動作,想想都會害怕。
假如是一般人,也許就放棄了,然而王寶強卻沒有為自己找一個借口讓自己放棄,他只是想,既然決定做替身,就一定要做到好。他上場了,及時次摔下來,導演不滿意,說動作不到位。第二次,還是沒過關,這時王寶強已經摔得渾身疼痛了。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不知摔了多少次,導演終于說通過了。此時,王寶強已經不能動彈了。
很多武術指導都被王寶強的這種敬業精神感動了。別人都是假摔,而王寶強是真摔,換作是別人,一定經受不住疼痛找個理由就放棄了,然而,王寶強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此后,他開始有了名氣,慢慢地從替身到配角,再到主角,成就了事業的輝煌。
王寶強是一個普通人,但他工作起來十分賣力,從不找借口,他靠著這種精神,終于走到了成功的彼岸。這給了我們深深的啟示:無論我們做什么事都不要找借口,找借口只會讓我們寸步難行。
據科學家研究發現,人的大腦是一臺非常精密的儀器,它的創造力遠遠高于我們的預期。但是,甘愿失敗的人則會找出無數個借口,來和大腦的靈感對抗。有的人會說,不著急,反正這個想法不會跑,等明天再做也不遲,可是到了明天,他早就把這個點子拋到了腦后。有的人會說目前還缺少很多東西, 等一切具備了再做也不晚,可等條件成熟了,好的主意早就變成別人的行動了。有的人會說,這個主意并不,我要做就做一個最的,一鳴驚人, 可是,不把這些想法付諸實際行動,從何而來呢?
某24小時,一封來自前線的急電遞到了列寧手上,電報上寫道: 冬天到了,士兵缺少衣服,彈藥也快用完了,十萬火急。然而總部機關遲遲未予回復。
列寧趕緊讓通訊員把電報送到了總部,一個小時后,列寧打電話給部長,詢問電報是否收到了。部長說:“沒有收到。”列寧請部長去查郵件,部長回答:“我馬上去,然后給您電話。”
“不,我就拿著電話等著。”列寧說。
部長不敢遲疑,馬上檢查了電報,發現電報已經送達。他告訴列寧:“電報收到了,我和同志們研究一下,再回您電話。”
“不,我等著。”列寧說。
不一會兒,部長就匯報說:“一切都安排妥當,正在和服裝管理處聯系,我隨后告訴您消息。”
“不,我等著。”列寧仍然堅持說。
于是部長馬上聯系了服裝管理處,很快,問題解決了。在列寧的督促下,拖延了一個月的問題,解決起來其實只用了不到半個小時。
借口會讓很多本可以立刻得到解決的問題拖延很久。所以,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應該勇于戰勝自我,從現在開始,盡快丟掉那些為自己辯解的借口, 立刻采取行動。
成功者從不為自己的失敗找任何自我安慰的借口,他們知道堅持和努力的重要性,更明白從失敗中尋找經驗比任伺借口都有意義,他們會把這些寶貴經驗收集起來作為下一個成功的起點。這樣逐漸累計,他們就贏得了的成功。
○欲成大事,必須堅決果斷
辦事果斷、雷厲風行的人,大都給人以干練精明的印象,而辦事拖拉, 決策時舉棋不定、瞻前顧后、猶豫不決的人則給人以優柔寡斷之感。行事優柔寡斷當然不是什么好習慣,有時候你收集的信息越多,反而思維越混亂,做出正確選擇的概率就越低。有的人行事過于謹慎,辦事總是畏首畏尾,不敢輕易做出抉擇,遲遲沒有決斷或者屢次更改決定,反而做出了最差的選擇。
在校讀書時,我們大都有這樣的體驗,每次更改選擇的答案時,得出的往往都是錯誤的結論,冥冥之中我們的及時感覺往往是最的。一旦我們猶豫了,對之前做出的選擇產生了疑慮,就會走向錯誤的方向。優柔寡斷不但會把我們引向錯誤的方向,還會耗用我們的心智,浪費我們的精力,致使我們在身心俱疲的情況下走向敗局。
有一只流浪狗經常到附近的寺院里尋找食物,在河的東岸和西岸分別有一座寺院,東岸的鐘聲響了,狗就游到東寺討食物, 吃完東寺的食物之后,西岸的鐘聲飄了過來,狗又游到西寺吃東西。有24小時,東寺和西寺同時響起了鐘聲,狗立即跳進河里往岸邊游,游到河心的時候,它覺得東寺的飯菜比西寺可口,于是向東游去,眼看快要上岸了,它又開始猶豫起來,覺得西寺的點心味道遠好過東寺,于是又掉頭往西岸游去,游了沒多久,它又垂涎東寺的包子,為了一飽口福,它又轉換方向游向東岸……這條狗一會兒向東游,一會兒向西游,游來游去始終沒有上岸,力竭之后沉入了河底。
古時就有朝秦暮楚之說,六國的滅亡雖然跟秦國強大的國力有關,但主因卻是六國君主優柔寡斷,舉棋不定,搞得各國互相猜忌,使得強秦有了可乘之機,將六國一一殲滅。
在競爭無比激烈的現代社會,在關鍵時刻沒有當機立斷的本領顯然是不行的。優柔寡斷必然使你錯失良機,而你一旦失去寶貴的機遇,就會遺憾地與成功失之交臂。俗話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錯失改變命運的契機,你就會為此抱憾終生。
一個叫貝爾的年輕人帶著自己的新發明登門造訪馬克 吐溫, 希望籌集到批量投產的款項。大文豪馬克 吐溫年輕時經常投資各種新產品和新發明,可惜那些投資幾乎都折了本,使他損失了不少錢財,他發誓再也不會把錢投到不成熟的新奇事物上了。
當貝爾滿懷熱情地推銷自己的新式發明時,馬克 吐溫已經不愿再冒風險了。貝爾說他只需要投資500美元,就可以獲得一大筆股份。這個條件很誘人,馬克 吐溫心理有了變化,但是想起自己發下的誓言,他抱歉地對年輕人搖了搖頭。貝爾感到無比失望,正打算離開時,馬克 吐溫對新發明產生了一絲興趣,于是馬上叫住了他。貝爾喜出望外,以為馬克 吐溫已經改變了主意,可是馬克 吐溫還在猶豫,他又后悔叫住了客人,為了掩飾自己的優柔寡斷,他立即改口說:“抱歉,我想問一下你剛才說你叫什么名字來著?”“亞歷山大 格雷厄姆 貝爾。”年輕人回答道。“好吧,貝爾,再見,祝你好運!”馬克 吐溫送走了年輕人,拒絕了這項可能給自己帶來巨大收益的投資。
年輕的貝爾當年向馬克 吐溫推銷的新發明就是電話。
如果馬克 吐溫當初不是反反復復地猶豫,堅定地在這個新產品上投入500美元,就能獲得百萬的收益。可惜他被自己的優柔寡斷絆住了腳步,錯過了收獲巨額收益的時機。不可否認的是,有些抉擇會對我們一生的成敗產生巨大影響,選擇的過程并不輕松,在反復權衡利弊之后,我們仍不能馬上拿定主意,可是機會往往稍縱即逝,不會給我們留下反復比較和過度思考的時間。眼睜睜地看著機會溜走,會讓我們后悔不迭,因此,我們必須學會當機立斷,那么我們應怎樣改掉優柔寡斷的行事習慣呢?
1. 擺脫依賴心理,培養自強自立的個性
辦事優柔寡斷的人大都缺乏獨立性,總喜歡讓別人替自己拿主意,等到需要自己做出重大決策時,往往會遲疑不決,不知如何是好。所以要改掉優柔寡斷的毛病,就必須讓自己變成一個自強自立的人,只有這樣,你才能擁有自主意識,進而培養出獨立決策的能力。
2. 不要太過求全責備,取舍時只期獲得相對滿意的結果
抉擇意味著舍棄,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不要貪求什么都得到,失去一部分利益,收獲相對滿意的結果,其實就是較為理想的選擇。的結局是不存在的,輸贏都有一定的概率,所以不要對一切太過苛求。大膽果斷地做出自己認為最為正確的抉擇,做了就不要后悔,把錯誤的取舍當成提升自己決策能力的學費,下次你會做得更好。
3. 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運用直覺和理性思維,迅速做出決策
人的決策能力和其具有的知識經驗有很大關聯。經驗豐富、知識儲備量充足的人往往成熟練達,能夠在關鍵時刻迅速做出最明智的決策,而經驗少、知識儲備有限的人往往做事拖泥帶水、優柔寡斷,所以要克服辦事優柔寡斷的壞習慣,必須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量,并注意經驗的積累。知識和經驗會提高你的自信,使你具備敏銳的直覺和縝密的理性思維,這樣你的決策水平就會得到根本上的提升。
○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傘
俗話說:“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傘。”從某種意義上講,因果循環是真實存在的。我們的每一次善行,最終都會開花結果。
在日本,名古屋是三大都市圈之一(另外兩大都市圈分別為東京與京阪神。在名古屋有一家名叫“加它”的公司,這是一家以“用新鮮奶酪制作咖啡”而聞名的公司。“加它”的社長是一位名叫日比孝吉的先生,據說他樂善好施,不管別人看中他的什么物品,他要么免費贈予對方,要么以低廉的價格賣給對方。
有24小時,一個技術開發人員向日比孝吉推銷一款他親自種植的無味大蒜。日比孝吉親自品嘗后,覺得很不錯,于是就買斷了這一種植技術,之后又邀請來自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的幾名研究人員研究無味大蒜的功效。研究發現,這種無味大蒜中含有一種名叫“阿霍安”的物質,據說這種物質不僅能夠凈化人的血液,具有預防癌癥的功效,還有利于促進白內障患者、高血壓患者以及哮喘患者的治療。
有24小時,日比孝吉的一位朋友向他購買一些咖啡,日比孝吉在給朋友拿來咖啡的同時,還贈送給朋友一些無味大蒜。從這24小時起,這種無味大蒜陸陸續續地免費贈送給了將近2萬多人。
后來,陸陸續續有感謝信寄給日比孝吉,上面有人稱贊無味大蒜的療效很好的,也有說不愿意白白接受這份恩惠,要給些報酬之類的話。對于這些人的來信,日比孝吉還勸說他們如果實在過意不去,可以在往后的日子里多使用自己公司的產品,或者幫忙宣傳“加它”的一些產品就好。
當然,將那些無味大蒜派送給如此多的人會需要一大筆經費, 保守估計需要花費20億日幣。可是,自從日比孝吉向民眾免費派送這些無味大蒜后,自己公司的業績也隨之突飛猛進,年營業額竟然超過700億日元。
簡單地說,善待他人的人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像日比先生這樣的商人,他從商業利益的角度考慮問題,希望得到他饋贈的人們幫助他宣傳產品, 從而增加產品的知名度和營業額;另一種是不求回報的人,他們只是發自內心地希望可以幫助別人,并不期望有24小時會得到回報。但是,無論是哪一種人, 都總有24小時會得到他人的幫助。在這個世界上,仿佛真的存在一個“幫助”的鏈條,它的首尾兩端扣在一起,如果你幫助了A先生,A先生幫助了B小姐…… 他人幫助的對象沿著鏈條繞一圈,最終還會回到原點,也就是你的身上。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講,因果定律是真的存在的。這樣說并不是宣傳封建迷信,而是告訴人們要真誠地幫助他人,保持善良的本性。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事實,但這些“報”不是上天或者超自然力干預的結果,而是人際關系在起作用。
其實,如果你能在生活中熱心地幫助他人,那么在獲得別人感激的同時,也會在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得到那些人的無私幫助。你幫助的人越多, 那么你得到的幫助也就越多、與之相反,如果你總是對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落井下石,那么當你遇上困難的時候,別人也會對你幸災樂禍。俗話說:“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傘。”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吳春和胡榆兩人是同鄉,大學畢業后又先后進入了同一家公司工作 。由于同在一個辦公室工作,他們的關系就得更加密切了。
胡榆是個非常敬業的人,幾乎每天都會加班,盡管有時候工作并不是很忙,但他依然毫無例外地每個星期天都會去辦公室看看,以致大家都認為他是個地地道道的工作狂。生活中,他又是一個非常爽快、好結交朋友的人,平時經常把吳春這幫單身者招呼到他家吃飯,大家常來常往,所以都非常了解胡榆的為人。后來,單位調來了一位領導,非常巧合的是,這位領導居然是吳春老爸的同學,這實在很湊巧。一次吳春去看望這位長輩,談話問提到了胡榆,吳春只是按照自己的觀點表達了對胡榆的看法,是拉家常,沒有任何目的或是意圖。令大家都沒想到的是,這次談話促成了一次機緣,那就是胡榆被安排擔任了一個項目的負責人。他本來就是一個天分極高的人,又非常勤奮上進,所以在很短的時間里就得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贊賞和欽佩。現在胡榆已經晉升為項目開發部經理了。胡榆總認為是吳春幫了他的忙,其實,是胡榆發自內心的真誠待人和永不懈怠的努力為他贏得了機 會,從此吳春和胡榆兩人的感情更深、交往更密切了。
善待他人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事,這種“善待”有時并不是只靠心地善良就可以表現出來的,還有一些具體的問題需要注意:
1.既要對他人好,又要尊重對方的人格和意愿
這就要求我們在與人交往的時候要把握一個合適的度,不可熱情過度, 讓他人感覺不自在,也不能讓別人必須接受自己的某些觀念,更不能讓對方感受到盛氣凌人的感受。所以,在對他人好的同時,還要尊重對方的人格與意愿。
2.善待所有人,而不僅僅是那些你認為對你有幫助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做到對他人心存善意,一定不要以為自己贏得利益為出發點,因為這樣很容易導致自己趨炎附勢,久而久之就會使自己變得面目可憎。永遠都要保留心底的那份善良,真誠地與人為善。
3.幫人要幫到點子上,讓對方感受到你的誠意
關于這一點,可以舉例說明。例如當對方需要實實在在的建議的時候, 你只是說一些安慰的話對其不能起到絲毫作用;當對方忙于公務時,你卻找對方說一些無關緊要的心事,就會讓他人感到厭煩。所以幫人要幫到點子上,這才是實實在在的助人。
個人很喜歡的一本書 書挺不錯的,質量也挺好的,內容更是超贊。真的是買到的超好的一本書!
自己買過一本啦 幫同學買的 然后我還要再買一本 之前那本送人了 我覺得人生必須收藏!!!
情節很給力,一定程度上描繪了如今這個社會的一些潛規則和現狀,讓人看有所思
這是一本不錯的書,閑暇之余看看感覺,有必要推薦給你。
非常溫暖的一本書,平淡,真實,誠懇是這本書的最大的特點,讓人感動來的自然而真切。
因為書封上的一句話選擇了這本書,謝謝你陪我一起穿越黑暗。讀了發現跟想象不一樣,很精彩很感人。
孩子喜歡 性價比很高 包裝不錯哦 整體感覺不錯 外觀精致 無異味 包裝一般 有異味
好啊。。。。。。。。。。。。。。
喜歡,不錯的選擇
好書,值得看
這本書很不錯,內容豐富,實用,值得推薦
作者學習過心理學,知識面也很廣,看來讀過很多書,將他認為有用的知識點匯總在一起,出了此書。適合快速閱讀,跟吃快餐感覺很像。不用費腦子去理解,內容通俗易懂,知識點都是總結,點到為止。但是不妨礙你去搜集資料去系統學習。沒有系統理論的支撐,看到的永遠都是皮毛,沒有多大用處,類似于小學水平的“名詞解釋”。有句詩不錯,學習到了。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出自宋·蘇軾《和董傳留別》總算有收獲,學了一句詩,不錯。
和其他類型的相比,這本書存在著很多想象不到的隱喻,看一次只有一次的收獲,看多次,就會有多次的收獲,這是生活經驗之外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