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是花朵,教師是園丁。”當成長中的花朵遭遇一些小問題時,園丁們該怎么辦呢?本書通過諸多實例,系統(tǒng)而地論述了幼兒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41種問題行為:打人、咬人、撕書、發(fā)脾氣、不參加活動、不愛說話、挑食……探討了它們形成的潛在原因以及步驟明確的處理方法,為幼兒教師提供了一部詳實的“園藝指南”。同時,它也告訴我們,幼兒問題行為的處理,是一項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園藝系統(tǒng)”工程,而不是“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的外科手術。
它是美國經(jīng)典而暢銷的幼兒行為管理指南,介紹了幼兒園孩子zui讓教師頭疼的41種行為;讓人驚嘆的是,每種行為的干預措施是如此系統(tǒng)而有效!更難能可貴的是,讀者讀來不會有水土不服的問題,因為它不涉及文化差異,直指教育方法!
及時篇 概述
第1章 引言:如何用好這本書
第2章 創(chuàng)設一個積極的環(huán)境來鼓勵兒童的適宜行為
第3章 為什么兒童會表現(xiàn)出問題行為
第4章 有特殊需要的兒童
第5章 應對兒童問題行為的策略
第6章 與家長合作
第二篇 攻擊性行為和反社會行為
第7章 打人
第8章 咬人
第9章 向他人扔東西
第10章 傷害他人
第11章 說臟話
第12章 起外號
第13章 不愛分享
第14章 賄賂別人博取友誼或好處
第15章 愛拿不屬于自己的東西
第16章 拒絕服從
第三篇 搗亂行為
第17章 擾亂集體活動
第18章 擅自離開教室
第19章 在教室里漫無目的地亂跑
第20章 在教室里亂喊亂叫
第21章 亂扔東西來制造噪聲
第四篇 破壞性行為
第22章 撕毀圖書
第23章 損壞玩具
第24章 把東西丟進馬桶里沖走
第25章 浪費紙張
第26章 破壞他人的作品
第五篇 情緒及依賴行為
第27章 愛哭
第28章 愛發(fā)脾氣
第29章 動不動就撅嘴生氣
第30章 兒語
第31章 吮吸手指
第32章 尿褲子
第33章 黏人
第34章 尋求關注
第35章 哼哼唧唧的“小事兒媽”
第36章 自慰
第六篇 社會交往和幼兒園活動中的問題行為
第37章 不參與活動
第38章 不參加社會性游戲
第39章 因害羞而不參加集體活動
第40章 只玩某一個或某一類玩具
第41章 很少參加大肌肉活動
第42章 很少玩假裝游戲
第43章 不愛說話
第44章 不能集中注意力
第七篇 不良飲食行為
第45章 挑食
第46章 多食
第47章 亂食
第八篇 多種問題行為
第48章 表現(xiàn)出多種問題行為的兒童
第49章 的一些思考
第8章
咬 人
兩歲的詹妮已經(jīng)上幼兒園兩個月了。她每周會有三個上午的的時間來幼兒園,因為這個時候她媽媽要去大學里上課。詹妮是一個金發(fā)碧眼的女孩,稍微有點嬰兒肥。她愛來幼兒園,而且對所有的活動都充滿熱情。她是一個非常可愛的孩子,常常會擁抱教師和其他小朋友。
然而,詹妮愛咬人。假如某個小朋友擁有她想要的玩具,如一輛玩具小汽車、一個拼圖玩具或者是一個毛絨小動物,如果那個小朋友不給她,她就會咬他。有時候,她會走到某一個小朋友面前,笑瞇瞇地抱住這個小朋友,然后突然咬住這個小朋友的下巴。在用餐時間,如果她沒有及時拿到餅干,她也會咬在她旁邊的小朋友,在等待活動時也是這樣。幾天前,因為前面的小朋友沒有及時爬上攀爬架,她就咬了那個小朋友的腳踝。
每當詹妮咬人的時候,教師總是會批評她,并告訴她,她的這一次行為給別的小朋友帶來了很大的傷害;如果其他小朋友咬了她的話,她也會不高興的。每當這時,詹妮總是表現(xiàn)出很后悔的樣子,并向被咬的小朋友道歉。但是她的后悔通常持續(xù)不了很久,她很快就像什么事也沒有發(fā)生過一樣去玩了。有時,在教師的一再提醒下,她可以24小時不咬人;而有時,過了一小會兒后,她就又咬人了。
行為表述
這名兒童時常咬其他的兒童。
行為觀察
在采取行動之前,教師應該花幾天時間觀察這名兒童,以進一步了解她的這種問題行為。
這名兒童通常會在什么時候咬人?
● 24小時中的任何時候
● 在某個特定的活動中,或者是在一日生活的某個環(huán)節(jié)
● 在室內(nèi)時
● 在室外時第8章
咬 人
兩歲的詹妮已經(jīng)上幼兒園兩個月了。她每周會有三個上午的的時間來幼兒園,因為這個時候她媽媽要去大學里上課。詹妮是一個金發(fā)碧眼的女孩,稍微有點嬰兒肥。她愛來幼兒園,而且對所有的活動都充滿熱情。她是一個非常可愛的孩子,常常會擁抱教師和其他小朋友。
然而,詹妮愛咬人。假如某個小朋友擁有她想要的玩具,如一輛玩具小汽車、一個拼圖玩具或者是一個毛絨小動物,如果那個小朋友不給她,她就會咬他。有時候,她會走到某一個小朋友面前,笑瞇瞇地抱住這個小朋友,然后突然咬住這個小朋友的下巴。在用餐時間,如果她沒有及時拿到餅干,她也會咬在她旁邊的小朋友,在等待活動時也是這樣。幾天前,因為前面的小朋友沒有及時爬上攀爬架,她就咬了那個小朋友的腳踝。
每當詹妮咬人的時候,教師總是會批評她,并告訴她,她的這一次行為給別的小朋友帶來了很大的傷害;如果其他小朋友咬了她的話,她也會不高興的。每當這時,詹妮總是表現(xiàn)出很后悔的樣子,并向被咬的小朋友道歉。但是她的后悔通常持續(xù)不了很久,她很快就像什么事也沒有發(fā)生過一樣去玩了。有時,在教師的一再提醒下,她可以24小時不咬人;而有時,過了一小會兒后,她就又咬人了。
行為表述
這名兒童時常咬其他的兒童。
行為觀察
在采取行動之前,教師應該花幾天時間觀察這名兒童,以進一步了解她的這種問題行為。
這名兒童通常會在什么時候咬人?
● 24小時中的任何時候
● 在某個特定的活動中,或者是在一日生活的某個環(huán)節(jié)
● 在室內(nèi)時
● 在室外時
● 當小朋友們聚集在一起時,比如小組活動時
● 在教師主導的活動中
● 在自由活動中
● 在午睡時間
● 在過渡環(huán)節(jié)中
● 在她情緒不穩(wěn)定時
是什么引發(fā)了她的這種行為?
● 其他小朋友搶了她的東西
● 她想要其他小朋友手里的東西
● 她身體感到疲勞
● 馬上到吃飯時間了
● 她不能完成某項任務
● 教師拒絕了她的某項要求或阻止了她的某種行為
● 她看到其他小朋友傷害了自己的好朋友
● 待在其他小朋友旁邊
● 她因為不能參與某項活動而感到焦躁
● 她必須等待才能參與某項活動
誰是受害者?
● 任何人
● 那些與她年齡相同、身高相近的小朋友
● 比她年幼的小朋友
● 從她手里搶走東西的小朋友
● 離她近的小朋友
她在咬人前后會有怎樣的行為表現(xiàn)?
● 在咬人之前,會先看看是否有人在注意自己
● 咬人后,會道歉或者試圖安慰被咬的小朋友
● 咬人后,若無其事地走開了
● 當被咬的小朋友哭泣時,她會覺得很不安
其他需要觀察的方面:
● 她是否會咬自己
● 她是否也咬玩具,比如積木或者是塑料圈
● 她是否經(jīng)常把衣服、玩具或者手指放在嘴里
這些事先的觀察可以提供給教師一些信息,讓教師了解這名兒童咬人行為發(fā)生的時間、原因以及經(jīng)過。絕大多數(shù)愛咬人的兒童年齡都較小,通常是兩歲左右。雖然很多兒童在小的時候都咬過人,但是這種行為是不被允許的,因為咬人會傷害到其他小朋友。在這里,教師觀察獲得的信息越多,就越能防止這種行為的發(fā)生。
與家長合作
教師一旦觀察到這名兒童連續(xù)幾天有咬人的行為,就要和這名兒童的家長見面討論一下這個問題。從家長那里了解一下兒童的這種行為除了發(fā)生在幼兒園是否也發(fā)生在其他場所比如家里,以及當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咬人時他們使用了什么策略。然后,和家長討論一下哪種策略最有效。如果咬人的孩子正處于蹣跚學步階段,那么教師要告訴家長,這個階段的兒童有咬人行為是很普遍、很正常的。此外,教師還要讓家長相信,在幼兒園,教師是不會對他們的孩子使用任何懲罰手段的,教師的目的主要是幫助這名兒童通過其他的技巧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一旦你使用的策略發(fā)揮了作用,別忘了和家長一起分享這種成功。
行為影響
對于那些年齡很小的兒童來說,咬人是一種很自然的行為。這是因為兩歲兒童在與其他兒童進行互動時,還不太能考慮同伴的感受,也不太能把握互動時的分寸。而且,他們正在長牙,就像喜歡咬東西的嬰兒一樣,他們也可能通過咬人來緩解長牙時的不適感受。
教師應該意識到兩歲的兒童愛咬人,這是絕大多數(shù)的兒童都要經(jīng)歷的階段,但是這個階段很快就會過去。為了防止兒童咬人,教師可以搞清楚兒童咬人的原因,并事先做好預防工作。
如果每次在兒童咬人的時候,教師都要責備甚至是懲罰咬人的兒童,那么兒童就會發(fā)現(xiàn),無論什么時候只要他們咬人,他們就會得到關注。教師的這種反應反而強化了兒童把咬人當做是迅速得到教師關注的一種方式。此外,教師對這種兒童自身不能控制的行為大發(fā)雷霆,也會影響兒童自我概念的發(fā)展。
行為分析
從非正式的觀察中獲得的一些線索可能會促使教師改善教室里的環(huán)境,以幫助那些年幼的、愛咬人的兒童。
● 擁擠的環(huán)境可能會導致兩歲兒童咬人,因此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所在的班級,班額應該很小,一般有8~12名兒童就可以了。此外,再包括2~3名教師。只有這樣,才能減少兒童的咬人行為。
● 兩歲兒童需要一些感知覺活動。因此,教室里應該為兒童提供充足地聞、看、聽、感覺、觸摸、嘗試和操作的機會。此外,因為兒童可能會把東西放在嘴里,所以教師應保障所提供的材料的是安全的和衛(wèi)生的。允許兒童嘗和咬東西也有助于緩解兒童咬人的沖動。
● 教室里應該為兒童準備適合其年齡發(fā)展水平的材料和玩具。比如:如果材料不符合兩歲兒童的年齡發(fā)展需求,他們就會有挫折感,就有可能會通過咬其他同伴來發(fā)泄這種不良情緒。
● 教室也應該被創(chuàng)設成教師很容易就能關注到每個角落和每個兒童,因為認真觀察每一個年幼的兒童很重要。另外,教師還要有意識地采取一些預防措施。
● 兩歲兒童的教室里應該有很多一模一樣的材料。這個階段的兒童還不會分享。但是,如果他們知道自己喜歡的東西有很多件,他們就不會為了爭搶東西而咬人或攻擊其他兒童。
● 重新安排餐點時間。某些兒童可能會因為饑餓而咬人,因此,如果教師能及時提供給他們食物也可以防止他們咬人行為的發(fā)生。
● 可能還有一些其他的解釋,比如生理學上的解釋。如果某個兒童之前從來沒咬過人,某天他突然開始出現(xiàn)咬人行為,那么很可能是因為他耳朵發(fā)炎了,他在通過咬人來緩解這種不適癥狀。
如果上面闡述的內(nèi)容與你之前觀察獲得的信息不同,或者還是不能幫助你解決問題,那么請你接著閱讀下面的內(nèi)容。
目標設定
幫助這名兩歲兒童找到替代咬人的方法,減少她的咬人行為。
方法介紹
● 盡可能地確保教室環(huán)境的有效性。
● 采取一些預防措施來防止這名兒童出現(xiàn)咬人行為。
● 強化適宜的社交行為。
● 假如這名兒童確實咬人了,要讓這名兒童認識到咬人是一種不被大家接受的行為。
注意這些步驟都是為年齡較小的兒童準備的。對于那些年齡較大的兒童,教師要使用第5章中提到的策略。
概念界定
咬人,是指某個兒童故意把牙齒放在其他兒童身上任何部位的行為。
基準線
為了能夠有效地評估你所使用的策略,教師要連續(xù)三天記錄下這名兒童的所有咬人行為。教師可以在教室里某個比較方便的位置擺上一張紙,每次這名兒童咬人后,就在這張紙上做一個簡單的標記。三天后,把兒童咬人的總次數(shù)記錄在頻率記錄圖上。
實施步驟
在你連續(xù)三天記錄了這名兒童的咬人行為后,開始實施以下的步驟。班里的所有教師都要使用同樣的方法,這一點非常重要。
盡可能地確保教室環(huán)境的有效性。教師要經(jīng)常檢查教室里的環(huán)境布置、材料和日程安排,以確保能滿足兩歲兒童的發(fā)展需要。教室的管理越有效,越能減少兒童受到挫折和發(fā)生沖突的潛在可能性。兩歲的兒童很容易感到疲勞和饑餓,因此兩餐之間,教師要給他們提供一些點心。此外,兩歲兒童的注意力時間持續(xù)很短,他們渴望得到教師的及時關注;他們喜歡在教師身邊玩耍,而不是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他們沒有辦法與其他小朋友進行分享。教師在制訂計劃和安排幼兒一日生活時,要考慮到兩歲兒童的這些特點。
采取一些預防措施來防止這名兒童出現(xiàn)咬人行為。當你知道這名兒童在某種特定的情境下會咬人時,你可以采取一些預防措施。比如:待在這名兒童旁邊,認真地觀察她,覺得她想要咬人了,就把她抱開。如果她反抗你,溫柔地制止她直到她停止反抗;如果她沒有反抗,迅速轉(zhuǎn)移她的注意力到別的活動上。千萬別批評她!如果你覺得她真的需要咬一些東西的話,就給她一些東西去咬。
強化適宜的社交行為。兩歲兒童已經(jīng)學到了很多積極的同伴交往方式,也知道咬人是一種不被人接受的行為。你要表揚這名兒童適宜的社交行為,要讓她知道當她表現(xiàn)出適宜行為時你很高興。同時,要幫助她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當兒童學會了更多的積極的交往方式后,他們就會更加喜歡與他人進行交往。
假如這名兒童確實咬人了,你要讓這名兒童認識到咬人是一種不被大家接受的行為。咬人行為應該通過一些預防措施來減少,但是假如這名兒童一不小心還是會咬人的話,按照下面說的去做:
(1)對咬人的兒童說:“不可以咬別人,你會傷到別人的。你看,秀娜正在哭呢,因為你咬疼她了。”
(2)帶著那名被咬的兒童去清洗傷口并進行緊急的治療。讓這名咬人的兒童也跟著一起。
(3)讓咬人的兒童參與到安慰和照顧被咬的兒童的過程中。描述這個過程。鼓勵這名兒童通過輕拍受傷的兒童、給受傷的兒童纏上繃帶,或者其他方式提供幫助。這為兒童提供了一個表達同情和進行積極的社會互動的榜樣。
繼續(xù)記錄這種行為。運用記錄圖繼續(xù)對這種咬人行為進行記錄。假如從圖上你發(fā)現(xiàn)兒童的咬人行為還是很多,那么檢查一下預防措施。有些地方可能還有待加強。只要教師對教室里的情況加以注意,兒童的咬人行為肯定會大大減少的。
保持取得的進展
一段時間后,如果記錄圖顯示出這名兒童的咬人行為出現(xiàn)得比較少了,那么這名兒童很可能已經(jīng)度過了愛咬人的階段。此時,教師可以停止這些特意的預防措施。不過,教師還需要繼續(xù)強化那些適宜的行為,因為兒童的社會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有時候一些道理不是不懂 但是身在其中常容易迷失 買一些工具書有空的時候翻翻當做提醒自己的工具
對于新入職幼兒教師處理兒童問題行為幫助很大,值得借鑒!
同事推薦的專業(yè)書籍,還沒來得及開始看,物流非常快。
不夠深入具體,所有問題都是一個模子套用,要知道有些行為是無法按照給的這個表格去列的,過于理想脫離現(xiàn)實了。想要看的一些實例也很少,這本書買的很沒有意義,不推薦。
很好的一本書,不知道實際應用是否有價值,但是理論上說的非常有道理。期待實際應用的一天
東西很快,第一天買了,第二天中就到了。東西很不錯的。故事言簡意賅,很適合給小孩子講,孩子也很喜歡聽,自己也漲了很多知識,現(xiàn)在寶寶每天晚上聽幾個故事就能很好的睡覺了。
這本書出現(xiàn)的一些幼兒園的常見問題處理有很大的幫助,挺好的 就是我感覺內(nèi)容有些混亂 要自己理一下 不過還是挺好的
幼兒問題行為的識別與應對(教師篇),整體感覺還是不錯的。有用。
看了這本書的第一篇,覺得寫的特別好,以理論為基礎,但又娓娓道來不艱澀難懂。 而且之后的具體行為的分析步驟也很適用,使教師的視野更開闊。很好!
很不錯的一本書,能夠在書里學到很多東西,對于幼兒教育很有幫助。
內(nèi)容貼近生活,能從多個維度分析問題,應對策略可操作性強。
東西收到一段時間了,非常好的一本書,精簡實用,物美價廉,園長都拿著給我們學習呢
非常有用的一本書,對于剛進幼兒園的我點亮了明燈
對幼兒具體的問題行為進行了分析,很實用的書。
這本書對幼兒問題行為的識別和提出的應對方法還是比較實用到位的,解決幼兒問題,不僅僅是看表面,每一個教育者似乎更該思考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從而從根本上識別與應對幼兒產(chǎn)生的問題行為
快遞很給力,書的質(zhì)量也很好,剛好趕上促銷活動,買了10本,在已有折扣的基礎上又總共減了100元,非常開心
書中列舉很多案例并進行分析提出解決方案。對于幼兒教育工作有一定幫助。
還不錯,書中講了不少幼兒問題和應對辦法,但我同期也有買兒童行為實例解析與對策集,我是感覺那本圖文并茂更適合我閱讀,這個是還沒詳讀,但看著就是文字多,但案例和解析什么的要比那本更詳細些。
書剛剛收到嘍,快遞很快啊,昨天買的今天就到了。性價比高。整體上不錯,還未開始閱讀。
對一線幼兒教師非常好幫助的書,里面有案例,有方法,遇到問題可以借鑒使用,不借。
現(xiàn)在的孩子越來越多問題,喜歡打人,沒禮貌,多動......作為幼兒老師確實很辛苦,對這些有些特殊的兒童我們該怎么做,用什么方法應對呢?這就是一本不錯的書,書中有很多案例和分析,包括解決的措施和方法都很清楚,很實用哦,喜歡。
剛剛收到書,還沒開始看,不過封皮不知是遭遇了什么?!希望書的內(nèi)容能帶給我驚喜~
書很好內(nèi)容豐富,案例分析的詳細,適合一線幼兒老師。
很喜歡,還在看,很多人推薦的一本書,非常適合幼兒園老師
很不錯,不管是對于新教師或者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都是不可多得的一本好書,有效的針對幼兒的一些常見問題進行分析。
同事推薦的一本書,好好學習,好好了解一下孩子們行為背后的意義
這本書用了分析法,將場景的因素考慮的非常周全,給幼兒園老師提供了非常好的線索,--當然,不是老師的家長也是非常有益的。
本書試圖幫助幼兒教師有效地處理學前兒童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問題行為。非常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