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集中了管建剛老師的16個精彩作文講評課例,這些與傳統作前指導課不同的作后講評課,生動具體地反映了管建剛"先寫后教"、"生活重于生成"、"發現重于觀察"、"多改重于多寫"、"講評重于指導"的作文教學思想,從中也可見管建剛的教學智慧和教育情懷。
對兒童的理解與欣賞、對兒童作文的解讀與發現,管建剛老師以他的突破與超越,開創了以"講評"為核心的"后作文"教學時代,印證了其"作文教學主張"的理念。
一年大病,兩年養病,三年經商,八年村小。1998年起安心做老師,"十年磨一劍",2008年成為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中國教育報》"讀書周刊"2008年度"十大"推動讀書人物。《語文教學通訊》《小學教學》《小學語文教學?人物》《小學語文教師》等核心期刊的封面人物。
七代務農,八面無書,九九寒冬,十年板凳。2005年出版《魔法作文營》,2006年出版《不做教書匠》,2007年出版《我的作文教學革命》,2009年出版《一線教師》,2010年出版"管建剛作文教學系列"之《我的作文教學主張》《我的作文教學革命》和《我的作文教學故事》,2011年出版《我的作文訓練系統》,2012年出版《我的作文教學課例》。
總序 管建剛:教學主張引領下的作文教學革命 成尚榮
序 作文教學革命的先鋒 李亮
案例1 作文講評課:"心想"病、"關聯"病、"說"病
思考·評析 作文講評課:"班本化"教學的典范 管建剛
案例2 一堂別開生面的作文講評課
思考·評析 激賞為先修改為軸訓練為重
——管建剛作文講評課觀察 談永康
案例3 "關聯"病、"然后"病、讓"啞巴"開口說話
——管建剛講評課實錄一則
案例4 "關聯"病、"少年癡呆"病、"故事炒故事"
思考·評析 我看管建剛的講評課 張祖慶
案例5 "我想"病、"重復"病、"套話"病
——《一件童年的趣事》作后講評實錄
思考·評析 現場教師的短信互動
案例6 《我最敬佩的一個人》講評實錄
案例7 《一個快樂的人》作后評講實錄
思考·評析 我從不上"作前指導" 管建剛
案例8 "大話"病、"小"病和"外貌"病
——管建剛《一個熟悉的人》作后講評課一則
思考·評析 我為什么重視"講評課"? 管建剛
上好講評課的幾點做法 倪建東
搭脈診病,有趣講評 樊小園
案例9 《記一件難忘的事》講評課實錄
思考·評析 作后講評:作文教學的"新支點" 管建剛
案例10 《我的同桌》作文評講實錄
思考·評析 鍥而不舍,自有清泉 錢正權
起步作文也可以"先寫后教"、"以寫定教" 葉惠琴
案例11 好作文是這樣練成的
——管建剛執教講評課《我的同桌》
案例12 "然后"病、"開始"病、"作文,尋找故事的`曲折點`"
——《記一件成功的事》講評實錄
案例13 重要的是內心的想法和感受
——管建剛作文講評課實錄一則
案例14 "記得有一次"病、"還有一次"病、"讓故事本身說話"
——管建剛老師執教《我的同學》作后講評實錄
案例15 重要的是思考
——《一次特殊的聽寫》作后講評設計
思考·評析 "講評及時"的由來 管建剛
案例16 "感嘆號"病、"今天"病、說話句的"合并"與"刪除"
——管建剛作文講評課實錄一則
思考·評析 將一條少有人走的路,走成了金光大道 竇桂梅
附錄 管建剛:作命
后記 被寬容的聲音
補記 寫不完的"謝"字
案例13
重要的是內心的想法和感受
——管建剛作文講評課實錄一則
江蘇徐州鼓樓區教研室于永正 評析
上課地點:江西景德鎮
環節一 欣賞:不可小看的作文力量
1."地":給初中老師一個不尋常的印象。
(幻燈出示,下同)
?我看著,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換上溜冰鞋,高興地走入場內。——何志泉
?還沒站穩,我兩腳不由自主地向前連續滑了幾下,身子一仰,手向后甩了一圈,摔倒了。——何志泉
(生齊讀)師:這兩句話,我欣賞里面的三個"地"字,用得那么。下半年,你們要讀初中了,如果你的作文,所有的"de"都用正確了,一定會給你的初中老師一個深刻的印象。
(評:的、地、得三個副詞使用頻率很高。學生亂用三個詞,令語文教師頭疼,我感同身受。這三個詞的使用方法可以講,但重要的是讓學生在讀書中去體悟,在寫中去運用。如果沒有大量的讀、寫實踐,如果教師再不點撥、強調,學生很難正確把握。管老師管得細,管得好!)
2.標點:細微之處見作文的態度。
?我"撲通"一下,摔了一跤,我又轉了幾下,又像踩了一支箭一樣,飛奔起來。——寧燁靈
?陽光明媚的星期六,我聞到了那誘人的香味——紅薯香味。我像箭一樣飛快地跑去。——寧長明
(生讀)師:我欣賞及時句的雙引號、第二句的破折號。寫作文,小小的標點都引起了你的注意,那你是真寫作文,而不是寫作業。怎樣判斷自己是寫作業還是寫作文?簡單,你注意標點了嗎?
(評:又是一個細節!教小學生學語文、寫文章,必須手把手地教,實打實地教。教學呼喚"手把手"、"實打實"!我從管建剛老師身上看到了希望。)
3.現代:讓作文充滿時代的氣息
?我請求老爸給買一雙,可老爸聲也不吭一聲,我無精打采的。——寧昊天
生讀)師:寧昊天,你的爸爸是不是很老?
生:不是。
師:那為什么說你的爸爸是老爸?
生:老爸就是爸爸,叫起來很親熱。
師:我小的時候,沒有"老爸"這個稱呼。現在除了老爸還有老——
生:老媽,老姐。
師:這個時代有很多的流行語,比如——
生:神馬。
生:給力。
師:對,你的作文應該有時代的語言,那樣,你的作文才有生活的氣息。
(評:對流行語的使用要慎重,但對于有強大生命力的流行語確實要鼓勵學生使用。我就很喜歡"給力"這個詞。)
4.勇敢:大膽地說出自己最真實的聲音
?老娘才不怕,沒穿外褲有什么了不起,又不是沒穿內褲,我大大方方地走回家。——寧詩雅
生讀)師:又是姓寧的,寧家的人才就是多。老娘,什么意思?很老的娘?(生笑)
生:電視里,訓別人的話,說"老娘我"怎么怎么的。
師:訓別人,很霸氣。"老娘"就是"我",很霸氣。寫作文,就是要有一種霸氣,一種敢說敢當的霸氣,一種什么話都敢說的勇氣。
5.新鮮:語言要像水果一樣追求新鮮的味道
?本來天天戴著"彩帽"的我,卻被老師這么瞎弄,頭上的"彩帽"立刻變成了一片烏云。——張玉欣
師:請問小作者,彩帽、烏云是什么意思?
生:"彩帽"就是很開心,"烏云"就是心情不好了。
師:是啊,可你不用這樣的話寫,而是——(板書,生讀)追求跟別人不一樣的表達。
?我仔細端詳了起來。腳下像踩著一朵幸福的云,帶我飛來飛去。——胡康
師:誰懂胡康說的話?
生:他是說自己很高興。
師:可里面沒有"高興"啊。用別人不太用的話,追求一種別人想不到的表達,真棒。我有兩個蘋果,一個三個月前的,一個剛摘下來的,你想吃哪個?
生:剛摘下來的。
師:對,你很正常。(生笑)水果要吃新鮮的,作文的語言也要追求新鮮的,不要高興了總寫"一蹦三尺高",開心了總寫"心里比吃了蜜還甜",紅撲撲的臉總寫"像一個蘋果",那不是三個月前的,那是三十年前的東西啦。
(評:好老師總是能把深奧的道理講得很淺顯,很生動,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能"一語道破"是一種功力。)
6.內心:你進入了寫作之門了嗎?
?做什么好呢?蒸個包子也太不顯我水平了,要不給媽媽攤一回面餅吧,這可是我的拿手好戲……——馬煒兵
師:馬煒兵寫出了自己內心的想法,我欣賞。
?我艱難地邁開了步伐,耳邊響起了風吹草動的聲音,電視里出現的妖魔鬼怪仿佛一個個從我眼前飄過,我心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黑夜像一個巨大的魔爪,把我抓在手中,使我動彈不得……——王詩銘
師:王詩銘寫出了自己內心的感覺,更了不起啊。你是否進入寫作之門,簡單:看你能否關注自己的內心,是否把內心的語言捕捉出來。王詩銘不僅能把感覺捕捉出來,還能把想法捕捉出來。(板書:內心的想法和感覺)
(評:這一點撥十分重要!我們必須引導學生用心去感受生活,感受世界,否則不能認識事物,自然寫不出有一定深度的文章。)
環節二 挑刺:僅有欣賞的力量是不夠的
(一)"我想"病:讓內心的話干凈起來
1.示范
?我想:怎么辦,早知道是這樣我就不出來了,平時到外婆家買東西,也不覺得遠,今天怎么走了那么久還沒到?是不是遇到鬼打墻了?我……我怎么辦?
(生讀)師:這里多了兩個字,看我。(師把"我想:"刪去,請學生朗讀全句)
生:通順的。
師:那不是"通順",(學生驚訝)那是"更通順"、"更流暢"。(生笑)
?一個艷陽高照的星期三,下午快要放學的時候,數學老師出了一道難題要我們帶回家寫。我心想:天哪!這該怎么辦呢?回家寫?這不是成心刁難我吧?
師:這句話,刪去什么?
生:刪去"我心想"。
(齊讀后)生:通順。
生:不,是更通順。
師:小時候,我們的課文里經常有"小貓想"、"小狗想",那是編書的人,怕你們讀不懂。現在你們長大了,不需要"我想"、"我心想"了。沒有他們,你們照樣讀得懂,是不是?
(師板書:"我想"病。生讀,笑)
2.練習
?我坐在沙發上發呆,一聲不吭,雙手撐著下巴在想:我可是家里的小少爺,爸爸媽媽當我是掌上明珠,什么家務活都用不著我來干,更別說自己做酸菜了。
?等我洗完澡穿衣服,發現沒帶外褲,我慌張不已,不過又能怎么辦。心想:老娘才不怕,沒穿外褲有什么了不起,又不是沒穿內褲,我大大方方地走回家。
生:及時句,刪去"在想"。
生:第二句,刪去"心想"。
(生讀第二句)師:寧詩雅,你覺得去掉之后,順不順?
生:不順,好像少了點什么。
師:怎么辦呢?
生:加一個"哼"字。(眾笑)
師:哎呀,好厲害,我好像也是這么改的。(師點擊出示,果然。生很自豪)
(評:讀到這里,我們不得不贊嘆管建剛的功力!這樣的點評叫"給力"!老師有"力",才能"給力"啊!)
(二)"雙引號"病:讓內心的話順暢起來
1.過渡
?唉!這叫我怎么辦呢?于是我像往常一樣來到了我的房間,拿出老師布置的作業,唉!該從哪里下筆呢?我想:"先寫語文吧,數學寫。"
生:刪去"我想"。
生:再加一個"嗯"。
師:真好,學得真快。看看,還有要改的嗎?
生:沒有了。
師:看我的。(刪去雙引號)寫內心想法的句子,可以不寫"我想",也不需要雙引號。這次的作文,不少同學寫內心的話,除了"我想"病,還有一個病:用了很多的雙引號。小時候,我們學的課文,寫到心里的想法,都有雙引號,那也是怕你們讀不明白。現在長大了,這根"拐杖"不要了。改了這兩個病,寫內心想法的句子干凈了,你也長大了。
?我學著媽媽的樣子系上圍裙,洗一洗手,擺出了一副大廚樣。"嗯,我做蛋餅吧!"我猶豫了一會兒。我還是做蛋餅,拿出一只碗……
生:刪去雙引號。
2.示范
?爸媽因有事要7點鐘才能回家。我的肚子卻和我作對似的"咕咕"叫。于是,我迅速地走進廚房,打開電飯煲,里面還有一些飯。可是,一丁點菜都沒有了。我靈機一動,"不如我就做一道菜吧!"我說,"可是,我不會做什么菜呀!"于是,我低下頭,坐在一邊沉思,我說:"對呀,媽媽在做煎雞蛋的時候我有觀察過呀!"
師:爸爸媽媽都不在家,說給誰聽的呀?
生:說給自己聽的,自言自語。
師:自言自語,就是內心說給自己聽的話,心里的話,心里的想法,不需要用"我說",也不需要用雙引號。看我改。
(師當場在屏幕上修改)
?爸媽因有事要7點鐘才能回家。我的肚子卻和我作對似的"咕咕"叫。于是,我迅速地走進廚房,打開電飯煲,里面還有一些飯。可是,一丁點菜都沒有了。我靈機一動,不如我就做一道菜吧!可我不會做什么菜呀!我低下頭,坐在一邊沉思,對呀,媽媽在做煎雞蛋的時候我有觀察過呀!
生(讀后):比剛才的順暢多了。
3.練習
?"怎么還不回來呀!我都快餓死了!"我嘟著嘴說,"真是的,這么久還不回來,想把我餓死呀!"我獨自一個人坐在沙發上埋怨著爸爸媽媽。"怎么辦呀?好餓啊。到大媽家去吃飯,我又不好意思,爸媽又沒回來!"我真是左右為難。"對了,平時我總是看媽媽做菜,不如今天就來試試吧!"我說,"嗯,這個辦法好,就這樣辦!"
(教師下發練習紙,學生修改。請改得快的學生到電腦上修改。生說,師操作)
生:刪去所有的雙引號。
生:刪去"我說"、"我嘟著嘴說"。
改為:
?怎么還不回來呀!我都快餓死了!真是的,這么久還不回來,想把我餓死呀!我獨自一個人坐在沙發上埋怨著爸爸媽媽。怎么辦呀?好餓啊。到大媽家去吃飯,我又不好意思。我真是左右為難。對了,平時我總是看媽媽做菜,不如今天就來試試吧!嗯,這個辦法好,就這樣辦!
(生讀)師:自言自語,是想得太投入了,嘴巴不經意說了出來,不需要寫成說話句,這樣的"內心",干凈,簡練,有美感。
(評:講評和練習結合在一起,是管老師作文講評的一大特色。教師評到了實處,學生練到了實處!還是剛才我說的,這叫實打實地教!)
環節三 訓練:每個人都有一個豐富的內心世界
1.病例
師:剛才出示的寫內心想法的話,盡管有些問題,卻都是小問題,照著老師開的藥方,很快就能治愈。大問題在這里——
?于是我絞盡腦汁地想啊!終于想出來了,原來如此,這題目也不是那么難嘛!我寫完了作業是那么高興,仿佛天變亮了一些,同時那一片烏云也消失了,"彩帽"也回來了。
師:"絞盡腦汁地想",想了什么呢,一個字也沒有。
?到了考試的那天,我領到卷子一看,還好,這都是我做得來的題目,我認真地做考試卷,終于寫完了。然后,我一絲不茍地檢查。下課鈴響了,我趁著的時間再次檢查了一遍,確保沒有問題后才放心地交了試卷。
師:考試的時候,不能說話,動作也只有一個,寫。(生點頭)于是,只好寫這么一點了。(生點頭)怎么辦?
2.欣賞
師:一次,我給學生布置作業。我要求,布置作業時,不準發出任何聲音、做任何動作,就這么不到一分鐘的事,很多學生都寫了五六百字。他們有法寶。
(師生合作朗讀作文《管老師的"恐嚇作業"》,生念畫線部分——文中的"我"的心里想法的話,師念不畫線的部分——文中"老師"說的話)
"布置語文回家作業。"阿彌陀佛,會有啥作業,"每日簡評",再加上個預習差不多了,管老師是比較仁慈的。
"如果有同學覺得自己會發出尖叫,請捂上嘴巴,不許有聲音,聽好。"
啊?布置語文作業怎么也那么多事!不好,聽語氣,作業會很多?請不要在這個時候惹我,不然,將接受我地獄般的毆打,小心你的屁屁開花,那是你自找的。
"及時項作業,把16、17課的背誦內容抄寫一遍。"
不,不是吧?抄課文,這兩篇的背誦內容挺長的,可憐我的手啊,恐怕,我的手要斷了,真希望我的手腕骨扭傷,讓我別抄,oh,天哪,抄死人啦,我想去申請,我發高燒,手嚴重抽筋。管老師你開恩吧,放寬一點,讓我們雙休日抄,抄五篇都行,別在今天啊,今晚我得熬一夜,您就饒了我們吧,我給您拜年啦!
"二………"怎么還有啊,我不想聽,我要把耳朵塞起來,我要逃學,只逃24小時,躲避那"惡魔作業"。
"按老規矩預習《滴水穿石的啟示》。"這倒還可以,不然我喝敵敵畏,吃老鼠藥。
"三,"媽呀,還有,我的臉凍白了——被老師的話給凍的,"完成一張練習卷。"
請各位趕緊把我送到手術急救室,一張練習卷,一般需要一個小時,媽媽呀,救命啊。管老師被魔鬼附身了,趕快逃啊。
"第四項,"管老師,你太過分了,那么多作業,是不是被魔鬼附身了呀,郁悶,郁悶。估計,下面的話,我是聽不見了。
"以上作業全是假的!"
什么?沒聽錯吧?怪不得呢,哪來那么多作業。管老師的"恐嚇作業",演得還真惟妙惟肖,把我們全都給蒙了。慢著,讓我想想,管老師這么"演"的目的何在?肯定是寫練習作文!
師(問合作的學生):你讀的話,有什么特點?
生:都是寫"我"心里的想法的。
師:為什么能寫這么多?找到訣竅了嗎?
生:把自己內心的想法寫出來了。
師: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個神奇的世界。你可以關閉自己的眼睛,關閉自己的耳朵,你卻永遠關閉不了自己腦子里的念頭,哪怕睡著了,你還在做夢了。只是有些夢,我們不記得,不知道罷了。寫你的內心,比寫外在看到的、聽到的、觀察到的,更重要。內心的話,無窮無盡。(板書:重要的是內心的想法和感受。生齊讀)
(評:管老師是個智慧的老師,他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能產生內心感受的獨特的情境!我們常說要帶著思考教書,創造性地工作,管老師做到了,而且做得十分出色!)
3.體驗
師:咱們猜個字謎:一字十八口。
生:是"杏"。"十"和"八"合在一起,是個"木"字,下面一個"口"字,就是個"杏"字。
生:是"呆"字。"口"在上面,"木"在下面,就是"呆"。
師:對。剛才,猜的時候,是不是心里有想法,有一個過程?
生:是的。
師:寫作文,要注意內心的這個"過程"。再來一個:一條小狗四張嘴。
(生舉手)師:我不想知道謎底,我想知道你心里想的過程。
生:一條小狗,就是"犬"字,四張嘴,就是四個"口"。放在一起就是"器"字。
師:四個"口"怎么放的呢?全放上面,全放下面?
(生搖頭)師:你一定想過怎么放"口"的,只是它太簡單,你忽視了,它溜過去了。
生:哦,四個"口",放在"犬"的四個角上,就成了一個"器"字。
師:對了。我們心里的想法,不經意間就沒了,你要細致地回想,這就是為什么寫作文要安靜,安靜了,人更容易把內心的想法,捕捉出來。
(評:這是一個典型的"引導"的例子!讀到這里,我不僅想起《禮記?學記》中的一段話:"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管老師如此引導,學生安能捕捉不到內心的想法和感受?安能寫不出內心的想法和感受?這一環節,是對循循善誘的好詮釋。)
4.初試
?我看著,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換上溜冰鞋,高興地走入場內。還沒站穩,我兩腳不由自主地向前連續滑了幾下,身子一仰,手向后甩了一圈,摔倒了。我又站了起來,又摔倒了。我又站起來,就這樣我學會了溜冰。
師:溜冰,就是摔倒了,再起來,再摔倒,只能寫這么點呀,怎么辦?
生:加入自己心里的想法。
生:"兩腳不由自主地向前連續滑了幾下",有什么想法?"身子一仰",有什么想法?
師:你會有什么想法?
生:我會想,糟糕,糟糕了,要摔倒了,不要啊,會很疼的,骨頭斷了,那就全完了。
師:骨頭斷了,后面你還有很多話,只是一剎那涌上你的心頭,你沒來得及辨別,你會想,很疼;你會想,不能上學,不能玩;你會想,見不到同學;你會想,作業怎么辦,考試怎么辦。多著呢,都在一瞬間。記住,你的念頭和想法,是目前所知道的,比光速還快的東西。
生:"摔倒了",會有想法。"又站了起來",會有想法。"又摔倒了"了,又會有想法。"又站起來",肯定也有想法。這里有很多的想法。
師:人的內心有很多的話。把這些話寫出來,那就是具體、生動。只是每個人內心的話,都只有他自己知道,別人幫不上忙。下課的時間到了。課后,請看自己的作文,有地方需要加入"內心的活動"嗎?加的時候要注意:(1)"我想"病;(2)"雙引號"病。下課。
(評:課上到這兒,時間到了,很遺憾,我們很想知道這段話學生是怎么改的。建議把學生修改過的這段話附上去。)
總評]
從某種角度上說,管建剛老師的小學作文教學可以用三句話概括,一句叫"管得寬",一句叫"管得細",一句叫"管得嚴"。所謂"管得寬",即他把小學作文的方方面面都研究到了,無論是宏觀的,還是微觀的,研究得都很深入,很有見地。所謂"管得細",即他不但研究,而且實踐,他是在實踐中研究,在研究中實踐。在作文教學實踐中,他把觸角伸入到了每個細節,深入到了每一個字、每一個標點。所謂"管得嚴",是指他訓練有法,訓練到位。到位,才有效。何以為證?學生的作文!學生是教師的影子。一個教師不,教得好不好,不是看他的課,不是聽他怎么說,也不是看他的文章寫得如何漂亮,而是看他的學生。"教不嚴,師之惰。"這個"嚴",指的是嚴格、嚴謹,把學生教會。教學有三個層次:教過了,教對了,教會了。教會才是我們的目的。
潘新和教授說:"語文老師不會寫作是說不過去的。自己不會寫怎么能教會學生寫呢?這也就是以往語文教學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管老師由于懂得寫文章,懂得學生心理,又有強烈的責任心,所以他知道哪里該管,怎樣管。但是,沒有他的"一管到底"的這種責任心,是難以取得如此輝煌的教學成果的。
這節課堂實錄告訴我們的當然不止這些。細細品味,它還有好多東西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
(本文刊于《小學語文》2011年7~8期合刊)
……
敬佩管老師對于作文講評的設計,一直以來困惑于作文講評課怎么上,會利用假期細細閱讀.
所有管建剛的書都很實用。看了他的書,學他上作文講評課,得到好評,這本是同事叫我幫忙買的。
第一次聽到管老師的習作課,就被他接地氣的教學風格吸引。果斷買了這本書,打算好好研讀,希望對自己的教學有所幫助!
這本書為我們列舉了很多成功的作文課例,可以看出老師在作文課上更多的是要關注作文的講評,其中有很多很好的環節,我們是可以借用的,好的課,就是能夠讓一線的老師借用。
課例真的很能給人啟發,如果課堂實錄后面能附上一些教案給老師們參考就更好了
管老師的作文教學課例不錯,和我的作文舉隅有相似之處,只不過本書講了作文講評課并且對病句進行了歸類。作文舉隅是管老師修改的范例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認為管老師的作文教學思想還是很獨特的,值得在教學中嘗試一把。不過作為一名讀者,我認為本書不是很好,因為里面的內容重復的太多,很多教學案例重復性太高,不會也是患了“癡呆”的毛病吧?這多少讓人感到錢花得有些冤枉。
也是在一群愛好作文教學的點評群里,看到了有群友推薦的這個系列里的一本,嘗試想買來看看。結果看到了有很多本,就選擇性的買的比較有實際操作意義的兩本,從這本《課例》開始,有實戰的課堂實錄,有思考評析,很少有這樣的教學類書如此吸引我,所以又接著買了系列里的其他幾本!很贊!
一直崇拜管建剛老師!聽過他的課,很吸引人!所以想向他學習!于是買了這本書!希望能對我的教學有所幫助!
孩子作文入門難,打算自己看看,學點,看看能不能引導一下。
很棒!值得借鑒!具體,有很強的操作性!希望能閱讀到更多這樣的作品!
書本很重,質量超好,還碰到了有活動,真的很劃算!
很佩服管老師在作文教育這塊領域做出了自己的特色,也給我們的作文教學提供了很多寶貴的借鑒意義。
寄過來,書角就是爛的,因為多拍了一本,這本準備退了
整體不錯,里面的案例也很有自己的思想。但是如果自己拿來用的話,還是要結合實際的。
作文教學一般公開課很難聽到,所以購買此書學習。
一本好的書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和美好的情感。當你仔細品嘗一本好書時,你就會發現書中的知識帶給了你快樂。而我無論讀什么書,都會嘗到它帶給我快樂的滋味。
我的作文教學課例4(管建剛作文教學系列)難忘的事》講評課實錄 思考N·評析作后講評:作文8教學的新支點 管建剛 案例《我的同桌》作文評講實錄什么重視10講評課? 管建剛 上好講評課的幾點做M法 倪建東 搭脈診病,有趣講評 6樊小W園 案例《記一件我的N作L文教學課例(管建剛作文教學系列)評課:班本化教學的典范 管Z建剛 案例一堂別開生面的作文講評課 思Z考·評析激賞為先修改為軸8訓練為重我的作文教學課例(管建剛作文6教學系列)我的作文教學課例(管建剛作文教學2系列)難忘的事》講評課實錄 思考·評析作后講評:作文教學的新支點 管建剛 案例《…
剛聽過管大的講座,很喜歡這么有招兒的老師!買了管大的系列書籍,慢慢吸收!
管老師的作文教學系列寫得很好,我都夠買了,就不一一評價了,操作性強又具有啟發性!
這位作者的書,我買了四本。基本說的一樣的話,舉的例子都一樣。。。居然還有一本的后記說,這本書不是大家需要買的,只是一個補充。。。我也真是無語了
我是一次聽管老師的講座后,對他的作文教學有了興趣,才買來看的,管老師的作文教學果然有與眾不同的地方,能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所以這本書對我們幫助很大
浙江高三班主任帶學生看病,在醫院遇見發高燒急診的6歲兒子 “老公打電話說兒子發燒39.5℃,問我有沒有時間去醫院?我告訴他在督班,走不開,讓他趕緊...
讀了管建剛,我知道了作文講評課為什么要這樣上。每次的欣賞,讓多數學生找到了寫作的自信和興趣。像“親切感”“真實感”“節奏感”“新鮮感”“現代感”這類的褒揚,在管老師的作文課中多次出現,而從沒出現在我們的作文評語中;每次的挑刺,也讓學生頓悟:原來這樣的寫是有問題的。“心想病”“關聯病”“說病”“然后病”“啞巴病”“少年癡呆病”“記得有一次病”“今天病”……這些奇怪的名字,居然一下就號準了學生作文的脈;每次一兩個重點訓練,一次解決一兩個問題,比我們每次都貪大求全的講評要有效多了。
管建剛老師的這本教學課例很不錯,管建剛老師的作文課收放自如,慢慢閱讀中。
對兒童的理解與欣賞、對兒童作文的解讀與發現,管建剛老師以他的突破與超越,開創了以“講評”為核心的“后作文”教學時代,印證了其“作文教學主張”的理念。
管老師的作文教學理論讓我受益匪淺,這本書教學課例有重復的,整本書內容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