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鄉村建設理論圖書
人氣:68

鄉村建設理論

(憲政新中國必自鄉村建設始,梁漱溟的政治新主張!新訂梁漱溟作品*文本;紀念梁漱溟誕辰120周年)

內容簡介

鄉村建設理論》是梁漱溟先生社會政治思想的代表作。從認識和解決中國社會問題入手,系統地闡述了梁漱溟對中國社會改造與鄉村教育關系的思想。他以鄉村為中國文化之本的思想,以及通過教育手段來改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組織結構,培養新倫理,建設新禮俗的思想,都是對中國社會根本問題思考的積極實踐。

編輯推薦

梁漱溟作品集全新整理 文本

梁漱溟先生致力于解決中國問題之代表作品

中國近百年史,也可以說是一部鄉村破壞史。

中國國家之新生命,必于農村求之;必農村有新生命,而后中國國家乃有新生命。

今后中國人向上興奮地新方向是什么?老實不客氣的說:就是我們的鄉村建設運動!

梁漱溟作品相關推薦:

※《梁漱溟文稿手跡選》(紀念梁漱溟誕辰120周年!國學宗師梁漱溟先生文稿手跡規模的集結出版)

※《我生有涯愿無盡:漱溟自述文錄》(梁漱溟完整的自傳,歷時27年編纂,5次增刪的后定本!紀念梁漱溟誕辰120周年! )

※《中國文化要義》(理解中國文化、中國之為中國的文本!新訂梁漱溟作品文本;紀念梁漱溟誕辰120周年)

※《人心與人生》(梁漱溟撰寫50年的托命之作!新訂梁漱溟作品文本;紀念梁漱溟誕辰120周年)

※《印度哲學概論》(梁漱溟北大講義,印度哲學研究典范之作;紀念梁漱溟誕辰120周年!)

作者簡介

梁漱溟(1893—1988),20世紀中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社會改造運動者。生于北京,原籍廣西桂林。原名煥鼎,字壽銘,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1917年入北京大學任教,七年后投身農村,從事鄉村建設運動。抗戰中為促進國共團結抗敵而奔走,參與創建民盟;勝利后又參與國共和談,為和平建國而努力。新中國成立后,歷任全國政協委員、常委及憲法修改委員會委員,但心思之用更在于人生問題之研究。一生用心于兩大問題:人生問題與中國問題;為此兩大問題而思考而行動,終其一生。主要著作有《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印度哲學概論》、《鄉村建設理論》、《中國文化要義》與《人心與人生》等。

目錄

自序

甲部 認識問題

一 鄉村建設運動由何而起

甲 起于救濟鄉村運動

乙 起于鄉村自救運動

丙 起于積極建設之要求

丁 起于重建一新社會構造的要求

二 中國舊社會組織構造及其所謂治道者

甲 倫理本位的社會

乙 職業分立的社會

丙 倫理本位、職業分立之交相為用

丁 只有周期的一治一亂而無革命

戊 社會秩序所賴以維持的幾個要點——教化、禮俗、自力

己 教化、禮俗、自力三者內容皆為理性

庚 士人即代表理性以維持社會者

辛 周期的亂

三 舊社會構造在今日崩潰的由來

甲 舊社會構造崩潰之由——中國文化的失敗

乙 中國對西洋之一種比較——團體組織

丙 短處正從長處來

丁 自毀與他毀

戊 自身的真缺欠

四 崩潰中的中國社會——極嚴重的文化失調

甲 倫理本位的社會之被破壞

乙 職業分立的社會之被破壞

五 中國政治無辦法——國家權力建立不起

甲 消極無力的政治

乙 思想分歧

丙 沒有階級

丁 社會事實與意識要求不符合

戊 中西精神之不同

乙部 解決問題

附錄一 我們的兩大難處——二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在研究院講演

附錄二 回憶我從事的鄉村建設運動

附錄三 "朝會"上的講話(選錄八則)——年前后講于山東鄒平鄉建院研究部

附錄四 怎樣閱讀《鄉村建設理論》

編后記

在線預覽

認識問題

甲部

西洋有一句話:"知識即威力。"又說:"要于服從他之中來控制他。"大概所謂有好辦法的人,并不是有好辦法,而是于問題有明徹的了解而已。因為一切辦法都是以遵從他的法則來制馭他。中國問題現在擺在我們面前,迫著要解決。然而要想解決他,還須先認識他,所以認識問題為要。

更須知道的,我們要解決的是社會問題;社會問題與自然界的問題不同。自然界像是靜的,而我們人是動的,仿佛可以由我們來擺布他,他聽我們擺布。社會則不然,他沿著過去歷史向前演變,時時刻刻在變化中,而不是靜的。又我們自己原也是社會之一人,不能超居社會外來對付他,如對付自然那樣。"社會大過我們",這是千萬要記著的一句話。社會在變,我們也隨著變而不能逃,好像大海波濤中的一漚一滴,又能將大海怎樣呢?凡自以為有辦法的人,好多都是妄想。不過人類歷史不是機械的,我們于中可以有反省、有自覺、有料度,因其大勢之所趨,從而為之所解決社會問題的辦法,要不外如是而已。這樣,認識問題的工夫就更要緊,并且要本著歷史的眼光去觀察認識。眼前社會事實固須知道,而單看眼前事實是不能發現他的意義的;要從其來歷背景而有以測其前途將要如何才行。

我們以下藉著談"鄉村建設運動由何而起",來幫助大家作認識中國問題的工夫。

鄉村建設運動由何而起?

現在鄉村建設運動已為國人所注意,有很多人都在那里爭著談鄉村建設。但鄉村建設由何而起呢?天下事沒有憑空來的,而人們每不留意。所以常有人問我:你辦的鄉村建設研究院不行呀!韓主席一倒,研究院不也要隨著倒嗎?我回答他說:我不是無端做夢,韓主席也不會陪我做夢。研究院不是偶然出現的,他在中國社會歷史演變上有他的來歷,雖假手于我,卻非自我而來的。我固不敢保山東的研究院不被取消;但我相信取消于山東,不難再出現于山西;取消一個,不難出現兩個或更多個。現在大家看見鄉村建設運動已在24小時天的開展,勢力蓬勃,遂也無人再問我那個話了。但我們如果反省鄉村運動何以會如此蓬勃起來?我們可分淺深四層言之:

甲 起于救濟鄉村運動

從淺的一層來說:鄉村建設運動,是由于近些年來的鄉村破壞而激起來的救濟鄉村運動。近年來農村經濟日趨于崩潰,這是很顯明的事實;我們如果稍一留心,就可看到許多雜志都在大出其農村經濟專號,開頭沒有不談農村經濟破產的。如政府方面組織農村復興委員會及上海的銀行界都是在極力倡導救濟農村。救濟農村已成為普遍的呼聲,聲浪24小時24小時的高上去——好多鄉村運動是從這里來的。

鄉村所由破壞不外天災與人禍。所謂天災,例如長江大水災、黃河水災、西北連年大旱、南方江浙旱災等;所謂人禍,例如一九三○年中原大戰,以及種種兵禍、匪患、苛捐、雜稅等。又從破壞鄉村的力量去分,也可分為國內的與國際的兩面。上所敘多偏乎國內;而國際的力量破壞所及,尤為深遠。所謂國際的,例如日本強據東北,影響于內地農村者甚大;列強經濟侵略尤為談農村經濟崩潰者所殫述,可無待言。有時我亦采用三分法:

一、政治屬性的破壞力——兵禍匪亂、苛捐雜稅等;

二、經濟屬性的破壞力——外國經濟侵略為主,洋行買辦等也為破壞鄉村的助手;

三、文化屬性的破壞力——從禮俗、制度、學術、思想的改變而來的種種(此處文化二字是狹義的用法)。

這種分法也不算很好,因這三種破壞力很不容易分;如教育是屬于文化的,可是他也屬國家行政。又三者是相連環的,互相影響的,如政治制度改變了便影響于經濟,經濟也影響于文化,而政治制度的改變又是由文化問題引起來的(由新思想的輸入)。三者相連環的輾轉影響,加緊加重了鄉村破壞。

中國鄉村破壞不自今日始;稍一回省,當發見其由來已久。蓋自近百年來,世界大交通,西洋人東進,老的中國社會為一新環境所包圍,激起一劇烈而嚴重的變化——此變化自始至終是一個趨勢,即中國鄉村24小時24小時破壞益加尖銳刻露的趨勢。

原來中國社會是以鄉村為基礎,并以鄉村為主體的;所有文化,多半是從鄉村而來,又為鄉村而設——法制、禮俗、工商業等莫不如是。在近百年中,帝國主義的侵略,固然直接間接都在破壞鄉村,即中國人所作所為,一切維新革命民族自救,也無非是破壞鄉村。所以中國近百年史,也可以說是一部鄉村破壞史。

所謂中國近百年史即一部鄉村破壞史,可以分成兩期來看:

一、前半期——自清同光年間起,至歐洲大戰;

二、后半期——自歐洲大戰,直到現在。

何謂前半期?在這一期間內是一個方向,是跟著近代都市文明的路學西洋而破壞了中國鄉村。何謂后半期?在這一期間內是一個方向,是跟著反近代都市文明的路學西洋而破壞了中國鄉村。西洋近代從自由主義發達了工業資本、都市文明;日本所模仿成功,我們所景仰而未得者,便是這個。同時,有一個相反的潮流孕育而潛伏著,由俄國爆發出來。此前期、后期者,非果我所自成分段則然,特以西洋近世有此轉變,其所以為我刺激者前后分殊,于是我被動的截然有二期。但無論為都市文明之景仰或都市文明之反動,總皆離開鄉村說話,不從鄉村起手,其結果不破壞鄉村不止。舉例言之:如教育、如法律,從工業社會產生出來,于都市文明中有其位置與作用。搬到中國來,既安插不上,又失其意義,乃大生其反作用。其他種種罔不如是。尤其厲害的是練海陸軍;鄉村出錢練海陸軍,而海陸軍都用在自己打仗上,破壞了鄉村。這似乎是當初所不料的;而細思之,也何嘗不是應有的結果。因為這種海陸軍制度是西洋資產階級政治的所有物,而中國是一個散漫的鄉村社會,西洋資產階級拿得住這個海陸軍,中國鄉村人哪有這個力量?外力之破壞鄉村尚屬有限,我們感受外面刺激而起反應,自動的破壞鄉村,殆十倍之不止。如果將近百年來外面世界給我們的刺激,我們從而發生的反應與自身的變化,每次變化所給鄉村的影響,前前后后、方方面面,輾轉相為因果,寫成一部中國鄉村破壞史,實在是一部很好的書。(所不容易的是把他輾轉變化的路線找清楚,再就是的統計材料不易得。)

東方雜志》第三十卷第二十二號古棋先生有一篇文章題為"鄉村建設與鄉村教育之改造",他說:"……中國鄉村之破壞遠在二千年以前,并不因為學西洋都市文明或反都市文明才開始破壞;而另有其他破壞鄉村的大力量在:(一)地主階級的興起,是破壞鄉村的及時種力量;(二)水利制度的失修,是破壞鄉村的第二種力量;(三)官僚政治的鞏固,是破壞鄉村的第三種力量;(四)帝國主義的侵略,是破壞鄉村的第四種力量。"他意在駁我,但他實在犯了嚴重的錯誤。帝國主義的侵略是后來的事,水利制度的失修也比較是后來的;那末,他既說破壞不自近百年始,顯然他是認地主階級與官僚政治為破壞鄉村之大的破壞力了。其實:(一)這頂多不過是一種階級剝削,階級剝削為各社會通有的現象,歷史所必經過,即在被剝削一面也不是的受害;因為任何一種社會構造都免不了內部的矛盾沖突,而同時彼此又是互相依存,斷不能說誰破壞誰。(二)人類歷史截止到現在,任何社會里面,鄉村都是居于不利的地位;但我們不能說任何社會史都是鄉村破壞史。(三)說作鄉村破壞史,必須在這一段歷史里面,鄉村破壞成了一種趨勢,日進無已;若雖有鄉村破壞之事,而不成趨勢,便不能算。(四)在歐洲工業都市興起的時候,農村衰落亦成了趨勢;但亦不算鄉村破壞史。因為工業發達是其更重要的正面的趨勢。本著這四點來看,大概沒有那一處社會的歷史,或那一階段歷史的社會,可以稱得起鄉村破壞史的;有之,那唯獨一部中國近百年史。

中國近百年史里面,鄉村是一直破壞下去不回頭的,其關鍵全在要走都市文明的路而未成之一點。假令中國也像日本一樣,成功了近代的工業國家,走上了一條新路,則鄉村雖毀亦不成大問題。無如新路未曾走通,而所靠惟一吃飯的道兒——鄉村農業——又毀;問題就大了!這時,鄉村農民自是受苦,而格外著慌的更在鄉村農民以上層級的那些人。因此,救濟鄉村,逐為各方面普遍的要求。鄉村建設雖最初不是從這里發動,而在今天卻全從這里擴大起來。

乙 起于鄉村自救運動

第二層——是起于中國鄉村無限止的破壞,迫得不能不自救;鄉村建設運動,實是鄉村自救運動。

我們上面曾說救濟鄉村為中國社會各層級、各方面一共同的要求;但嚴格的講,中國尚不能有所謂"救濟鄉村"這回事。因說個"救濟鄉村"當然是要鄉村以外的一大力量來救濟鄉村;但此一大力量在今日中國是尋不出的,譬如日本倒是可以說得上救濟鄉村。日本現在農村問題甚是嚴重,而以其工業發達、都市興起,總還有余力來救濟鄉村;又其政治有辦法,有統一有力的政府可以負責,講求他們的農村問題對策,而主持進行。像這兩點,中國那里有呢?這兩點實是一點。日本之工業發達、都市興起,實由其政治有辦法而來。而中國經濟上所以無辦法,亦實為政治上的無辦法。歸根是一個政治問題。

中國由其政治上之無辦法,將只有鄉村自救運動。此理待細剖才得明白。我前曾指出中國近百年來的鄉村破壞,是一種破壞,為世所僅見。此破壞之所以成為的,都為中國近二三十年間政治上之無辦法。雖然破壞鄉村的,有天災,有人禍,有國際的因素,有國內的因素等分別。細按起來,天災不能怪天,皆由人事未盡;其責實在政府。所以人禍固屬政治問題,天災也是政治問題;國際的侵略壓迫也亦不能怪人家,而實由自己不能應付環境。其較大原因在自身陷于分裂沖突,不能凝合為一個力量以對外。所以國內的因素固屬政治問題,國際的也還是一個政治問題。總起來說,中國鄉村之破壞在政治。

所謂問題全在政治者,不是政治不良、政府當局不好那些意思,而是特指沒有惟一較高的國權,陷于分裂的局面那一點——這實在是不成政治,或"政治的沒有"。在此分裂局面下,南一政府、北一政府、東一政府、西一政府,不但無法應付國際環境,無法防救天災,更且造成特有的人禍——鄉村成了犧牲品。鄉村雖在任何一社會總是居于不利地位,但絕不會落于犧牲的地位。任何一社會,都要在一種社會秩序下,進行他的社會生活;而且一個國家,必有其秩序——國家與秩序是二而一、一而二的。是秩序就有保全(盡管他是一個不平等的秩序),所以無論如何的不利(盡管他怎樣嚴重的榨取剝削或妨礙),都不致作犧牲。其故即在一個政治力下,統治的一面、被統治的一面,總不過是兩面。此兩面有時對立、有時相依,成為一個結構,此一面也少不得那一面,如何能不留余地毀滅他呢?但中國此刻不然,他不是兩面,而仿佛分成三面了,此一政府與彼一政府為對立形勢,鄉村社會落于第三者地位。從國際的、國內的許多關系上,都表現有統一的要求,而政府間也有不容第二者存在的互相排斥性。但又到底不能渾一全宇,建立惟一的統治力。(其所以然,另有詳細分析見后。)于是內戰連綿不斷。假令索性分裂成幾個國家,倒也沒有許多戰爭。苦在分又分不開,合也合不攏,就糾纏不清了。在杌隉不安的對立中,彼此各以應付對方為急,便顧不得第三者,而鄉村乃落于純被犧牲地位。對于鄉村常是說:"今天可講不起了(挖地壕、炮火燒殺、或征夫派款),明天必不如是";但到明天依然是一今天。戰爭是常;不戰是暫,或說是戰爭的休息、再戰的預備。如中國養這么多的兵,不是為的國防,而是內部問題。四川一省養兵最多,甲于各省,即為其內部分裂,又仿佛中國的小縮影。民國二三十年的日子,就這樣常常處于一種臨時狀態中。在此時誰來顧惜鄉村?自然反逼出鄉村自救。鄉村自救正為尋不出一個超于鄉村而能救顧他的力量。

鄉村自救運動,其工作及時步就要防止直接的破壞,對于土匪和雜牌軍隊的騷擾,必須武裝自衛。地方武裝自衛,在此刻中國很明白地成了一種必要。此種必要即政府亦承認的。(二十年三月國民政府督令各省辦保衛團,有"以兵衛民,不如使民自衛"之語。)本來武力是只許國家有的。國家低限度的作用就在維持秩序,而不許國內人于法律外各自拿武力來解決問題。乃現在中國卻要鄉村與土匪以武力賭其命運;這就證明中國國家在一特殊狀態中。鄉村之自衛、自救,在任何國家可以沒有,也不應有,獨于今日中國乃必然發生,不能不有。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騷人墨**的評論:

中國知識分子的良心——梁漱溟的扛鼎之作,讀后受益匪淺。

2012-01-23 20:52:03
來自莫染清**的評論:

挺好的,前一部分是對《中西文化要義》和《東西方文化及其哲學》的一個梳理回顧。

2015-09-20 12:07:34
來自林爸爸**的評論:

這是一本好書,對當下中國的農村建設極具啟發意義。扎扎實實,從細微處做起,然后才能改變中國,這個世界才會更好。

2013-05-14 17:34:5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基本內容很好,要是在加上梁淑敏全集中關于鄉村建設是什么以及答外界的批評兩部分就更好了

2015-04-25 20:41:37
來自trueman**的評論:

梁簌溟,民國鄉建運動的領袖之一。他的思想對當下的鄉建思潮和運動仍有積極的意義。

2015-03-17 08:37:11
來自全真馮**的評論:

梁先生從實踐和理論兩方面討論中國鄉建問題,尋求中國發展方向,為國赤誠,難得

2014-11-02 11:16:4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想要了解中國,想要了解農村,想要了解農村教育,就看看它吧

2016-01-04 18:32:1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中國最后一位儒家”——梁漱溟,梁先生的書總是切中要害,不拘一格,也許他堅持的正是中國人最后的一點尊嚴。

2014-03-11 16:28:4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我不得不佩服梁漱溟先生,在很早以前就預見到了中國的現在,什么也不說了,很值得一看,能夠大大的拓寬你的思維面。

2013-09-25 11:49:30
來自奔奔哦**的評論:

期末了 結果遇見這么一本好書 還是咬咬牙一狠心把這本書看了真的是大師之作 相見恨晚 又似曾相識 讀這本書 自己很開心然后也通過這本書讓我梳理了我自己的一些認識一些體會

2013-07-03 18:37:5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梁漱溟終其一生在實踐,在鄉村、在黨派之間斡旋,辦學堂,繼承傳統文化;行文樸素,句句踏實,字里行間無不關切實際問題。

2011-12-25 19:27:5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沒有中國鄉村的進步就沒有中國城市的發展更沒有中華民族的未來

2015-04-17 13:30:0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鄉村建設理論 獨立思考,表里如一。梁老的文字樸實,引人入勝!極力推薦!

2017-11-10 13:42:5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估計梁淑溟就是關于鄉村建設的某些理論,與黨格格不入,才引來毛爺爺的點名批判吧。

2016-11-08 12:42:42
來自桑蒲山**的評論:

梁漱溟的經典書籍,還是應該多看看,這本書還是很有分量的,反正我喜歡。

2016-05-21 18:05:51
來自書海一**的評論:

梁漱溟的書向來是不錯的,只是他的文筆不是特別好,不如馮友蘭等。

2017-09-09 08:32:3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了解農村,了解鄉村建設的出路必讀的書,農村教育越來越好,中國才越來越好。

2016-01-04 19:06:42
來自happyli**的評論:

鄉村是國家的不可分割部分。梁老先生注重鄉村發展建設,對當今官僚有著很好的警示參考作用。

2015-06-10 11:24:50
來自許墨存**的評論:

對有關中國鄉村的社會學研究與實踐很感興趣。比如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

2015-10-15 14:00:04
來自九兒ZX**的評論:

這本書是梁漱溟先生關于鄉村問題的看法和建議,不局限于梁先生那個年代,讀此書,對了解中國鄉村走到如今這一局面,也有所幫助。

2013-04-18 21:41:37
來自shitou1**的評論:

梁漱溟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從認識中國到改造中國。

2011-11-28 13:56:32
來自阿晟**的評論:

民國時期鄉村建設運動到現階段新農村建設,中國一直在探索中。梁老既是鄉村建設理論的提倡者也是實踐者。書中的一些理念對現今社會仍有很深的啟發意義。

2015-05-21 16:04:40
來自好尷尬**的評論:

一代大儒,帶著強烈的民族文化生存危機感,試圖在道德淪喪,國家法器滑落之際,用思想與行動,去踐行生命與社會問題。讀罷此書,才覺得,學術原來與良心是結合在一起。

2017-11-13 21:07:3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20 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鄉村建設運動,不僅在當事者看來“無疑地形成了今日社會運動的主潮”,在今天的研究者眼中,它也是“中國農村社會發展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社會運動”

2016-04-23 16:23:40
來自小佩198**的評論:

紀中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社會改造運動A者。生于北京,原籍廣西桂林。原名煥鼎K,字壽銘,又字漱冥,后以漱鄉村10建設理論論作者梁漱溟著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時間版次印次頁數字數開本開紙張膠版紙包裝平裝

2015-08-06 19:50:21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雅安市| 开封县| 龙游县| 进贤县| 安新县| 杭锦旗| 合肥市| 临泽县| 射洪县| 壤塘县| 桐庐县| 板桥市| 金湖县| 黔西县| 连云港市| 大同市| 阳曲县| 洞头县| 如皋市| 峨眉山市| 石门县| 英德市| 济南市| 新干县| 遵义市| 锦州市| 将乐县| 芮城县| 宁海县| 汕头市| 临泉县| 嘉荫县| 岐山县| 中阳县| 仙桃市| 锦屏县| 太仓市| 泗阳县| 比如县| 绿春县| 连云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