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學研究從書"共12本,主要為南京大學在職教學骨干撰寫
該叢書獲得: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大學中國新文學研究中心資助
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資助項目(英文標識簡稱PAPD)
南京大學中國文學與東亞文明協同創新中心資助項目
南京大學985工程項目經費資助出版項目
董健(1936-),山東壽光人,1962年畢業于南京大學中文系,繼續讀研究生,1965年畢業留校任教至今。現為該校中國新文學研究中心教授、博導。曾任中文系主任、副校長、文學院長、江蘇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等。長期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與戲劇的教學與研究,關注本學科與現代文化啟蒙之關系。與陳白塵合作主編的《中國現代戲劇史稿》(1989)曾獲江蘇社科一等獎、全國教材特等獎。個人著作有:《陳白塵創作歷程論》(1985)、《文學與歷史》(1991)、《田漢傳》(1996)、《戲劇與時代》(2004)、《跬步齋讀思錄》(2004)等。
啟蒙理性視角下的文化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文化情結:消解啟蒙理性、阻撓人的現代化
個人主義與公民社會
李慎之逝世十周年祭
略論啟蒙與文學的關系
關于中國當代文學史的幾個問題
文學創作與文學研究中的價值觀問題
論反修防修文學
江蘇短篇小說五十年
現代啟蒙精神與中國話劇百年
現代啟蒙精神與江蘇話劇百年
戲劇現代化與文化民族主義
"五四"新文化傳統與作為"現代民族戲劇"的中國話劇
論中國當代戲劇啟蒙理性的消解與重構
——1949-2000年大陸戲劇文化特征之檢討
中國大陸當代戲劇啟蒙精神之衰落
中國當代戲劇史稿·緒論
《中國新文學大系(1976-2000)·戲劇卷》導論
戲劇性簡論
再論戲劇性
——兼答張時民博士的質詢
跪著獻藝與站著演戲
——序《趙耀民戲劇雜談》
獻給校慶的精神美餐
——看《蔣公的面子》有感
對《大秦帝國》的質疑
"秦家店"核心價值在當今的反動性
——對《大秦帝國》的再質疑
再談《大秦帝國》的"反動性"
后記
俞教授講的歷史主義的第二個特點是對歷史的虛構和歷史的泡沫非常感興趣。一些歷史題材的作品,往往是將一些通俗的情愛故事放入歷史,以激起閱讀和觀賞的興趣。但那些都并不是歷史。他舉了金庸的小說作為例子,金庸并不是一個歷史學家,沒有好好研究歷史,在他的小說中,歷史都是虛假的,都是傳說和虛構。盡管在歷史學家看來都是假的,老百姓卻喜歡。事實上這是打著歷史的旗號,給人以一種"歷史感"與"陌生感",以吸引讀者。我曾談到,《大秦帝國》這個小說在藝術上很粗糙,它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評法批儒"的論文,一部分是武俠小說。所以整個小說結構很松散,充滿了大量的歷史泡沫。可以舉幾個小說中的例子來說明。寫贏渠梁去神農大山墨家城堡那一段,大都是虛構的,秦孝公既不會出現在這里,墨子更不可能見到他。對墨家弟子的描繪,是用了武俠小說的手法,他們被描繪成一個武林幫派,與歷史距離很遠。《大秦帝國》中非常重要的人物白雪,也是非常缺乏真實感的,對她的虛構只是為了替商鞅的"寡情"作辯護,同時把言情納入作品,增加感情戲以吸引觀眾。而在這方面作者的才華又遠遠不如金庸。金庸的小說只是借用了"歷史"的背景來描繪他的武俠故事,他并不以展現歷史,評價歷史,甚至去尋找什么文化源頭為目標。因此,我們不需要寫文章和金庸商榷元朝的、清朝的歷史評價問題。但孫皓暉不同,他不把自己的小說放在一個純虛構文學作品的位置,而是將其作為一種為歷史辯護的文本,以此改變人們對秦朝歷史的認識和評價。然而,盡管在序言中洋洋灑灑地表達了他對重新描述與評價秦朝歷史的野心,但我們在小說中看到最多的還是對歷史泡沫崇拜與對歷史的大肆偽造。
歷史主義的第三個特點是對歷史實事的厭倦。與當前現實生活有關聯的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他們卻往往會避開。對虛假的歷史泡沫他們那么感興趣,但對"不方便"的東西卻厭倦,要把它避開。俞教授舉了""的例子,當時的那種主觀唯意志的種種"革命"創舉,餓死了幾千萬人,今天那些維護"主流意識形態"的人們就不愿意再提及了。這叫作以"歷史主義"的態度對待歷史。《大秦帝國》在對待"焚書坑儒"這件事時,就選擇了這樣的一種態度。原本重要的史實被作者輕而易舉地帶過了,"焚書"之事只是在根據李斯的意思而頒布的所謂《文治整肅令》中加以簡要地評析。對焚書的狀況與當時知識人及百姓的生存環境不做任何具體的描繪,卻把重要的篇幅用在對所謂的儒家弟子密謀策劃復辟的詳細的虛構中。秦始皇的"坑儒"因此而顯得像是一個正義的舉動。"焚書"的事關系到文化人,知識分子的思想自由和言論自由,這是歷代都繞不開的問題,但顯然作者大感"不便",于是有意回避。在小說中,他把這幾章的標題定為"鐵血板蕩"。"鐵血"這個詞讓人非常自然地想起了德國的法西斯。更為荒誕的是,孫皓暉在很多文章中聲稱秦沒有暴政,認為秦的政治非常公平合理。這是對基本史實的逃避。講到戰爭時,他甚至認為很多國家都是和平解決的,并沒有大規模的殺戮,這就是更大的笑話了。
孫皓暉以為是"根基"的歷史主義本身就是存在缺陷的。如果不與"當代意識"相結合,它只是一個陷阱。在黑格爾那里,歷史主義的意思是,一切發生過的事都是有道理的,否則不會發生。但從當代意識看,可以對發生過的事作出不同的評價。克羅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這就是說,當我們描述和評價某一歷史事件時,我們的思想是自覺或不自覺地經過了當代意識的過濾的。歷史主義告訴我們,不懂歷史就不懂今天。但是當代意識告訴我們,不懂今天就不懂歷史。這兩句話加在一起才是比較完整的理解歷史的途徑。
……
灰常好
書不錯,也沒變形之類的,在活動期間買的,發現活動時書本價格基本都上調,活動結束又退回去了,還有就是客服會在你反應問題時憑空消失,拜托,顧客沒這么單純的好咩不知道這條“好評”會不會被…掉。
非常不錯的書,感謝當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