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只有偏執(zhí)狂才能生存圖書
人氣:367

只有偏執(zhí)狂才能生存

你的企業(yè)遲早會走到一個戰(zhàn)略轉折點,企業(yè)的根基會在瞬間發(fā)生劇變,技術、規(guī)則、競爭環(huán)境、行業(yè)形態(tài)……一切的一切都變了。 如果放任自流,戰(zhàn)略轉折點的破壞力足以葬送一家“好好的”企業(yè)。...
  • 所屬分類:圖書 >管理>戰(zhàn)略管理  
  • 作者:(美) [安迪·格魯夫]著
  • 產品參數(shù):
  • 叢書名:中信十年人物經典
  • 國際刊號:9787508643779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01
  • 印刷時間:2014-02-01
  • 版次:5
  • 開本:12開
  • 頁數(shù):--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你的企業(yè)遲早會走到一個戰(zhàn)略轉折點,企業(yè)的根基會在瞬間發(fā)生劇變,技術、規(guī)則、競爭環(huán)境、行業(yè)形態(tài)……一切的一切都變了。

如果放任自流,戰(zhàn)略轉折點的破壞力足以葬送一家“好好的”企業(yè)。然而,戰(zhàn)略轉折點并不總是通向災難,一些企業(yè)可能會利用這個時機躍升至新的高度如果管理者能夠敏銳地覺察風向的轉變并及時采取正確行動的話。

擔任英特爾首席執(zhí)行官的11年間,安迪 格魯夫多次被推到戰(zhàn)略轉折點的懸崖邊。最兇險的一次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日本的存儲器廠商幾乎把英特爾逼入死角,英特爾最終不得不退出內存芯片的生產,而轉入另一塊比較新的領地,即微處理器的開發(fā)。對戰(zhàn)略轉折點的思考,幫助英特爾在激烈的競爭中得以生存,并成為全球的芯片制造商。

在《只有偏執(zhí)狂才能生存》里,格魯夫將他的珍貴經驗和系統(tǒng)思考公之于眾,指點在最可怕的環(huán)境下與最頻繁的變化中的不敗之路。

編輯推薦

不管你是企業(yè)主還是雇員,都需要處理一個重要問題:如何應對戰(zhàn)略轉折點?

英特爾公司創(chuàng)始人,前董事長、前首席執(zhí)行官來告訴你答案。

作者簡介

安迪 格魯夫1936年生于布達佩斯的一個猶太人家庭。他1960年從紐約城市大學畢業(yè),獲得化學工程學士學位;1963年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學位。

1968年,格魯夫同集成電路的聯(lián)合發(fā)明者、Fairchild半導體公司的鮑勃 諾伊斯以及人們常常引用的“摩爾法則”的發(fā)明者戈登 摩爾一起,聯(lián)合創(chuàng)立了英特爾公司。1979年,格魯夫被任命為英特爾公司總裁,1987年升任首席執(zhí)行官。

格魯夫1997年當選《時代》雜志“年度人物”,1998年獲美國管理協(xié)會“年度杰出管理獎”,2001年獲戰(zhàn)略管理協(xié)會“終身成就獎”。2004年,他被沃頓商學院提名為25年來影響力的商業(yè)人物。

目錄

及時章風向變了

我們這里出了什么事呢?是一件大事,非同尋常、意料之外的事

我們怎么了?

老板總是最晚得知真相

第二章10倍速變化

影響企業(yè)競爭力的六大因素

超競爭因素

戰(zhàn)略轉折點

第三章計算機產業(yè)的形態(tài)

戰(zhàn)略轉折點之前

戰(zhàn)略轉折點之后

贏家與輸家

橫向產業(yè)體系的新規(guī)則

第四章它們無處不在

10倍速變化:競爭

10倍速變化:技術

10倍速變化:用戶

10倍速變化:供應商

10倍速變化:互補企業(yè)

10倍速變化:營運規(guī)則

第五章“為什么不自己動手?”

在死亡的幽谷徘徊

放棄存儲器!

走過戰(zhàn)略轉折點

第六章如何覺察它們?

X光技術是10倍速因素嗎?

RISC和CISC的較量

信號或噪聲:孰是孰非

有益的卡桑德拉

避開最初模型的陷阱

辯論大戰(zhàn)

與數(shù)據(jù)爭論

擔憂

第七章讓混亂統(tǒng)治一切

敏感問題

成功帶來的惰性

戰(zhàn)略矛盾

實驗

保護罩

產業(yè)新圖

第八章亂中求治

穿越死亡之谷

資源再分配

戰(zhàn)略行動

戰(zhàn)略清晰的必要性

整舊迎新

動態(tài)對立統(tǒng)一

彼岸

第九章互聯(lián)網:信號還是噪聲?威脅還是希望?

到底什么是互聯(lián)網

比特和被竊取的眼球

英特爾公司的形勢

威脅還是希望

我們該做的事

第十章職業(yè)轉折點

你的職業(yè)就是你的生意

精神消防演習

時間就是一切

為了改變而鍛煉

一個新世界

第十一章生命轉折點

我的及時次PSA

不談不知道

調查研究

我的收獲

我的決定

治療

經驗之談 / 209

附錄英特爾與微軟的對話 / 213

在線預覽

及時章

風向變了

能夠識別風向的轉變,并及時采取正確的行動以避免沉船,對于一個企業(yè)的未來是至關重要的。

擔任英特爾公司的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的同時,我還在斯坦福大學商學院兼職,教授戰(zhàn)略管理課程。我和另一位教授羅伯特?布格爾曼給學生們評分的方法常是在學期末檢查一遍他們的出勤情況,趁著記憶還清晰的時候為學生們的課堂表現(xiàn)打分。

在1994年11月22日,也就是感恩節(jié)前的那個星期二的早晨,我覺得給學生們打分要花費比較長的時間,于是我想給辦公室打電話,說我不能去了。正在這時,電話鈴響了起來。通信部的一個領導有急事要找我談。她告訴我,有線新聞電視網(CNN)要派人來我們英特爾,他們已風聞奔騰處理器的浮點問題。

這事就要鬧大了。

這里我要向前追溯一段。首先,簡單地介紹一下英特爾公司。1994年,英特爾公司是收入超過100億美元的計算機芯片生產廠家,在全球首屈一指。我們有26年的歷史,在此期間曾領導生產了現(xiàn)代技術中兩項最重要的組件存儲器芯片和微處理器。1994年,我們的業(yè)務大多數(shù)是圍繞微處理器開展的,業(yè)績相當不錯,效益非常好,年增長率大約30%。

1994年對我們來說是不尋常的一年,其中還有一個原因。就在這一年,我們把近期一代的微處理器奔騰處理器投入了生產。這個項目非常重要,牽涉到千百家我們的直接客戶即計算機廠家。這些廠家中,有的滿腔熱忱地擁護這項新技術,有的則不然。我們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這個項目中去,做了大量的產品廣告,來吸引計算機買主。在公司內部,我們在全球建立了4個生產基地。該項目取名叫“1號任務”,好讓所有的雇員都明白我們的工作重點所在。

就在這種情形下,麻煩出現(xiàn)了。早在幾個星期之前,在一個由對英特爾感興趣的人組成的互聯(lián)網論壇上,一些雇員就聽到了名為“奔騰FPU中故障問題”的評論(FPU是浮點運算器的縮寫,是芯片中處理重荷數(shù)學運算的部分)。一位數(shù)學教授告知他們,奔騰芯片在數(shù)學運算能力上存在問題。這位教授說,他在研究一些復雜的數(shù)學題時,機器出現(xiàn)了除法錯誤。及時章

風向變了

能夠識別風向的轉變,并及時采取正確的行動以避免沉船,對于一個企業(yè)的未來是至關重要的。

擔任英特爾公司的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的同時,我還在斯坦福大學商學院兼職,教授戰(zhàn)略管理課程。我和另一位教授羅伯特?布格爾曼給學生們評分的方法常是在學期末檢查一遍他們的出勤情況,趁著記憶還清晰的時候為學生們的課堂表現(xiàn)打分。

在1994年11月22日,也就是感恩節(jié)前的那個星期二的早晨,我覺得給學生們打分要花費比較長的時間,于是我想給辦公室打電話,說我不能去了。正在這時,電話鈴響了起來。通信部的一個領導有急事要找我談。她告訴我,有線新聞電視網(CNN)要派人來我們英特爾,他們已風聞奔騰處理器的浮點問題。

這事就要鬧大了。

這里我要向前追溯一段。首先,簡單地介紹一下英特爾公司。1994年,英特爾公司是收入超過100億美元的計算機芯片生產廠家,在全球首屈一指。我們有26年的歷史,在此期間曾領導生產了現(xiàn)代技術中兩項最重要的組件存儲器芯片和微處理器。1994年,我們的業(yè)務大多數(shù)是圍繞微處理器開展的,業(yè)績相當不錯,效益非常好,年增長率大約30%。

1994年對我們來說是不尋常的一年,其中還有一個原因。就在這一年,我們把近期一代的微處理器奔騰處理器投入了生產。這個項目非常重要,牽涉到千百家我們的直接客戶即計算機廠家。這些廠家中,有的滿腔熱忱地擁護這項新技術,有的則不然。我們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這個項目中去,做了大量的產品廣告,來吸引計算機買主。在公司內部,我們在全球建立了4個生產基地。該項目取名叫“1號任務”,好讓所有的雇員都明白我們的工作重點所在。

就在這種情形下,麻煩出現(xiàn)了。早在幾個星期之前,在一個由對英特爾感興趣的人組成的互聯(lián)網論壇上,一些雇員就聽到了名為“奔騰FPU中故障問題”的評論(FPU是浮點運算器的縮寫,是芯片中處理重荷數(shù)學運算的部分)。一位數(shù)學教授告知他們,奔騰芯片在數(shù)學運算能力上存在問題。這位教授說,他在研究一些復雜的數(shù)學題時,機器出現(xiàn)了除法錯誤。

我們對這個問題并不陌生,早在數(shù)月之前,就曾遇到過。這是芯片上的一個微小的設計錯誤引起的,在90億次除法運算中會出1次錯誤。最初,我們極為重視這件事,因此組織研究了這個問題,想弄清楚90億中的1次錯誤究竟意味著什么。研究的結果使我們松了一口氣。比如說,平均每位使用空白表格程序的用戶會在使用該程序的每7 000年中遇上1次計算錯誤。這個時間遠遠短于芯片的半導體出現(xiàn)其他問題的時間。因此,我們一面摸索和試驗其改進方法,一面把該芯片投入市場。

就在此時,在互聯(lián)網上有關此事的討論引起了財經新聞界的注意。《商業(yè)周刊》的頭版頭條詳細而且地刊登了這些評論內容。這之后一星期內,其他商業(yè)報刊也轉載了這些評論,但并未大張旗鼓。事情好像也就是這樣了。直到感恩節(jié)前的那個星期二還是這樣。

CNN的人來了,要和我們談談。他們看上去非常憤怒。制片人已經開始與我們公共關系部的負責人談話了,他的語氣咄咄逼人,就像是在法庭上指控我們一樣。我和通信部的領導通電話時,感到形勢不妙。于是我把學生們的作業(yè)收好,立即趕回辦公室。形勢果真不妙。CNN的人制作了一個令人非常不悅的短片,于次日播出。

這之后的幾天,每一家大報紙都開始報道這件事情,標題有的是“奔騰芯片出現(xiàn)故障,計算性無法保障”,有的是“奔騰芯片:買還是不買?”電視臺的記者們埋伏在我們總部外面,網上的來函問訊絡繹不絕。每一個美國人似乎都對此大感興趣,接著又波及其他國家。

用戶開始要求我們更換芯片。根據(jù)我們的更換規(guī)定,在更換之前要查明問題,并進行評估。那些用戶表示,為了能夠更換芯片,他們可以多進行幾次除法運算。對于其他的用戶,我們則跟他們一起查看研究分析的結果,把有關此事的白皮書報告送交他們審閱,盡量使用戶放心使用該芯片。一個星期后,這個雙管齊下的辦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來的電話漸漸少了,我們可以致力于改進我們的更換工作了。盡管媒體還常常跑來騷擾,但是,無論是從計算機的銷售,還是用戶的更換要求來看,我們正在切實解決問題。

12月12日星期一上午8點,我走進辦公室,看到我的助手在平常用來夾電話留言的小夾子里夾著一張折疊著的計算機打印稿。這是一份電訊報告,與平常一樣,只有標題:“IBM公司停止運送所有以奔騰為芯片的計算機”。

問題再一次惡化了。IBM公司的行為舉足輕重,因為它是IBM。近年來IBM公司PC機的市場業(yè)務雖不像前些年那樣紅火,但它畢竟是IBMPC機的創(chuàng)始人,而且選中了英特爾技術作為其基礎。是IBM讓英特爾的微處理器名聲大振。PC機問世以來的13年,IBM公司一直是該工業(yè)的頭號大腕,它的行為自然受到普遍關注。

電話鈴聲再次大作,人們從世界各個角落打來電話詢問情況。我們的“其他”用戶也想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一星期前,這些用戶的語氣還是積極的、建議性的,而現(xiàn)在,他們迷惑不解、焦急不安。我們又退到了防御的位置。

處理此事的大多數(shù)雇員都是在近10年間進入英特爾公司的。這些年,公司的業(yè)務蒸蒸日上。他們的經驗就是:只要努力工作,一步一個腳印走,就能夠有好收成。現(xiàn)在,預期的成功忽然成了泡影,一切變得不可捉摸。我們的雇員心神不寧,甚至感到恐懼。

問題還有另一面。他們即使走出了英特爾公司的大門,回到家里,還要面對朋友和家人奇怪的目光,或譴責,或不解,好像在問:“你們都在做什么?我在電視上看到的太多了,他們說你們的公司貪得無厭、專橫傲慢。”我們的雇員,從前跟人提起自己在英特爾公司工作,無不受到嘖嘖稱贊,而如今他們聽到的卻是一些貶毀公司的笑話,比如,“用奔騰芯片幫助一個數(shù)學家后得到了什么?一個精神錯亂的科學家。”他們無處可逃:每一次家庭晚餐上,每一個假日聚會,都充斥著這個話題。這種變化令他們難以承受。只要想到第二天早上還要回公司接電話、裝配產品,他們就垂頭喪氣。

我的日子當然也不好過。自從英特爾公司創(chuàng)立起我就從事這項工作,至今約有30年了。這期間我也經歷了一些嚴重的業(yè)務困難,但是這一次非同尋常,這一次要比其他幾次棘手得多。事實上,它與其他幾次的問題毫無相似之處,每走一步都不一樣,它發(fā)生在我們不熟悉的艱難地段。我白天拼命工作,回家的路上卻立刻感到情緒消沉。我感到我們仿佛被敵軍圍困,遭到狂轟濫炸。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事呢?

離我辦公室20英尺遠的528會議室,成了英特爾公司的戰(zhàn)爭總部。橢圓形的會議桌原先只供12人開會,然而現(xiàn)在它每天都要接待好幾撥30人以上的參會者。他們擠滿了房間,有的坐在書柜上,有的靠墻站著,有的來回走動,有的從前排取回公函,離開房間去執(zhí)行大家已經一致同意的計劃。

經過數(shù)天與公眾輿論的斗爭,以及對電話和詆毀文章的處理,我們知道我們不得不進行重大變動。

這之后的那個星期一,12月19日,我們徹底改變了方針政策。我們決定,為所有要求更換部件的用戶更換部件,無論他們是用機器作統(tǒng)計分析,還是玩電子游戲。這個決定非同小可,那時我們已將數(shù)以百萬計的芯片裝船送出,沒有人知道有多少會被退回可能只是幾片,也可能是全部。

我們組織了一批基層職員來應付洪水一般的電話問訊。在這以前,我們從未有過這么大的客戶業(yè)務,因為我們從不需要應付消費者提出的種種問題。而現(xiàn)在,我們幾乎天天都要和客戶打交道,而且這還成了一件相當重要的事。電話接線員隊伍最初是自愿組成的,有來自英特爾公司各個部門的雇員設計師、市場經理、軟件工程師。他們都放下了手頭的工作,坐到了代用桌前,接電話、記名字、記地址。我們開始系統(tǒng)地管理幾十萬片芯片的更換工作。我們的后勤人員押送著這些芯片來來往往,而且還設立了服務網,為那些不愿自己動手的顧客更換芯片。

我們初次發(fā)現(xiàn)浮點問題的那一年夏天,就已經改進了芯片的設計,仔仔細細地反復檢查,以確保這種變化不會引發(fā)任何新的問題。在芯片事件爆發(fā)時,我們已經將改進版的芯片投入生產,現(xiàn)在我們又決定加速這種新老更替。為此,我們取消了工廠的圣誕節(jié)假期,又把生產線上的舊材料全部拆卸拋棄,以加快生產的速度。

最終結果是,我們耗費了巨資已達4?75億美元之多主要是更換部件的費用,也包括從生產線上拆卸下來的舊材料的價值。這相當于研發(fā)部門半年的預算,或奔騰處理器5年的廣告費用。

我們開始走上了全新的企業(yè)發(fā)展之路。

我們這里出了什么事呢?是一件大事,非同尋常、

意料之外的事26年來的每24小時里,都是由我們自己來評定自己產品的優(yōu)劣,是我們制定了質量標準和特殊要求,并把我們認定合格的產品裝船運輸。總之,是我們設計孕育了這些產品,因而我們擁有的權利與義務來判斷產品何時為優(yōu),何時為劣。沒有人對我們的權利表示懷疑,我們的判斷通常是無誤的。26年來,我們率先生產了一系列經典產品:動態(tài)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其他類型的存儲器芯片、微處理器、插件式計算機等。我們的產品已經成為數(shù)字電子設備的基本組成元件。而如今,我們忽然成了眾人目光的焦點,他們似乎在詭異地說:“你們有什么資格告訴我們孰優(yōu)孰劣?”

此外,我們通常不把微處理器出售給計算機用戶,而只售給計算機廠家。這樣,過去不論出現(xiàn)什么問題,我們總是在會議室里與廠家、工程師討論,把數(shù)據(jù)分析作為解決問題的根據(jù)。而如今,每天忽然有25 000名計算機用戶打進來電話,說:“給我新組件!”我們是在應對那些并非直接從我們公司購買產品而又對我們怒氣沖沖的人。

最令人難以接受的是我們的公司在外面的形象。我還是認為我們是一個充滿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新企業(yè),與其他具有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新企業(yè)相比,只是規(guī)模稍大一些而已。這種優(yōu)勢有可能立刻不復存在。我們的雇員仍然把公司的利益視做高于個人的利益,一旦出現(xiàn)問題,他們就會在沒有任何人下達命令的情況下,從不同的部門走到一起來,為此付出令人難以置信的時間和精力。而如今,外界似乎把我們視為大公司的典型,并且,公眾認為這個大公司正在閃爍其詞,推諉搪塞。外界對我們公司的看法和我對我們公司的看法大相徑庭。

出了什么事?現(xiàn)在怎么會是這樣?這一次哪里出了變化?的確是有些東西改變了,然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在這件事發(fā)生的過程當中,我們并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東西起了變化。

我們怎么了?

一年之后,我再回想這件事,終于看到了長期影響我們的兩大因素。正是它們促使微處理器中的一個小小的浮點差錯升級為在6周內損失5億美元的局面。

及時個因素就是我們改變產品形象的企圖。幾年前,我們開始了一次關鍵的銷售活動“Intel Inside”項目。這是該工業(yè)有史以來規(guī)模較大的運動,事實上它被列為最重要的用戶銷售活動之一。它的目的是告訴計算機用戶,他們的計算機內部安裝的微處理器,就是英特爾處理器。

像其他成功的用戶銷售活動一樣,這次活動的作用是強調事實。即使在此之前,你要是問一個人,有臺什么樣的計算機,他先會說,“我有臺386”這指的就是計算機內的微處理器芯片然后才會介紹計算機的品牌,帶有什么樣的軟件等等。計算機用戶本能地知道,計算機的身份等級主要就取決于內部的微處理器。這顯然對我們極為有利。它賦予我們特殊的身份,并且?guī)椭脩粽J識我們,認識我們的產品。

我們發(fā)動這次活動,為的是把這一信息傳播給更多的用戶和未來的客戶。我們設計出鮮明的廣告語,與使用我們微處理器的廠家合作,在宣傳他們產品的廣告中出示我們的廣告詞,并在計算機上貼上印有該廣告的膠貼紙。國內外有數(shù)百家廠家參加這一次活動。

我們?yōu)榱舜虺雠谱雍馁Y甚巨。在世界各地都豎立著寫有“Intel Inside”的廣告牌,我們用許多不同的語言在電視上做商品廣告。在中國,我們還發(fā)送了成千上萬的帶有“Intel Inside”字樣的自行車反光罩。1994年,調查顯示我們的廣告詞已經與可口可樂或耐克并肩成為最廣為人知的廣告詞之一。

因此,我們的品牌產品奔騰芯片一出現(xiàn)問題,用戶就直接把矛頭指向我們。

造成這次大破壞的第二個根本原因就是我們的規(guī)模。這些年來,我們已經成為世界較大的半導體生產廠家。那些幾年前還被我們視為龐然大物的美國公司、廠家,在規(guī)模上已被我們超過。我們的規(guī)模甚至超過了10年前曾威脅我們生存的日本廠家(第五章中將詳細講述)。而我們還在飛速發(fā)展,我們的速度超過了大多數(shù)大公司。不僅如此,我們的規(guī)模還在我們的大多數(shù)企業(yè)客戶之上。我記得在英特爾公司成立早年,這些企業(yè)客戶還被認為是規(guī)模極其龐大的集團公司。在這條成長的道路上,我們的規(guī)模發(fā)生了倒轉,就像長大了的孩子忽然低下頭看他的父親一樣。

這一切在過去10年中變化得很快。特別是對規(guī)模的自我認識時不時觸動著我們。我們大都是從其他公司對我們業(yè)務的尊重中得知我們的“大”的。雖然如此,這并不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東西。這種意識只是慢慢產生的,而且不過是產生了而已。

現(xiàn)在,我們正在應付我們巨大的規(guī)模和特殊身份所造成的后果,一個既令人不快又讓人棘手的后果。在客戶的眼中,我們的形象已經很高大。不幸的是,只有經歷一次大破產,我們才能意識到這一點。

這些變化是潛移默化的,但是時間長了也就積少成多,舊的商業(yè)規(guī)則不再適用,新的規(guī)則正在盛行,它的威力迫使我們采取行動,從而耗費將近5億美元的巨資。

但問題在于,我們不僅沒有意識到規(guī)則有變,而且對于現(xiàn)在應該遵守哪些規(guī)則也一無所知。

在此事發(fā)生之前,我們向計算機廠家供應產品的情況一直良好,而且竭盡全力保障產品的質量。我們向這些計算機公司的工程師出售產品,也向計算機用戶出售產品。我們辦事快速靈活,就像所有的新企業(yè)一樣,我們工作努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回報。然而,忽然之間,這一切都變得遠遠不夠了。

我們身上發(fā)生的事情,同樣也發(fā)生在許多企業(yè)的身上。所有的企業(yè)都根據(jù)一套不成文的規(guī)則來經營,這些規(guī)則有時卻會變化常常是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卻沒有什么明顯的先兆為這種變化敲響警鐘。毫無警告的變化發(fā)生在人們身上,就如同發(fā)生在我們身上。

這就好比在行船之時,風向變了,可是卻因為某些原因,比如風在高空轉向,而你在地面上絲毫沒有感覺到。突然,船傾斜了,過去適用的一切現(xiàn)在已經毫無幫助,你必須在船傾之前迅速改變航向。然而要獲得正確的航向,又必須感受到風的新方向及其強度。

此時此刻,要采取決定性的行動是非常困難的。

這種現(xiàn)象極為常見。一個企業(yè)總是要給其他企業(yè)帶來變化。競爭和技術都會引起變化,規(guī)則的出現(xiàn)和消失更加劇了變化。有時這些變化只影響到單個公司,其他時候則會波及整個工業(yè)系統(tǒng)。因此,能夠識別風向的轉變,并及時采取正確的行動以避免沉船,對于一個企業(yè)的未來是至關重要的。

老板總是最晚得知真相

奔騰浮點事件發(fā)生后的3個月內,微軟公司的新系統(tǒng)Windows 95項目被延緩,蘋果公司也延緩了新軟件Copland的推出。商業(yè)報刊上對于視窗計算器和蘋果的文字處理系統(tǒng)Word軟件中長期存在的缺陷大肆渲染,鬧得家喻戶曉。除此之外,迪士尼公司的《獅子王》CD?ROM游戲和Intuit公司的稅務程序也由于存在問題而成為報紙每日披露的對象。不僅是英特爾公司發(fā)生了變化,其他高科技企業(yè)也是在劫難逃。

我認為這種變化并非高科技企業(yè)獨有的現(xiàn)象。在報上,我看到無數(shù)其他工業(yè)部門出現(xiàn)類似的事例。傳媒公司、電信公司,還有銀行和醫(yī)療保健單位,都由于工業(yè)上發(fā)生的變化而經歷了巨額投資、互相吞并以及經濟損失。這些變化中的絕大多數(shù)都與技術有關,這是由于技術賦予了每個工業(yè)部門的公司和企業(yè)以改變其周圍秩序的能力。

如果你在這些企業(yè)中的一家工作,并且負責中層管理,你就很可能比整個公司和高層管理人員更早感覺到風向的變化。中層經理,尤其是那些與外界打交道頻繁的人,比如銷售人員,通常是意識到規(guī)則變化的及時批人。但是,他們卻很難如實地把這些變化向高層領導人解釋清楚。因此,高層領導人有時直到很晚才明白周遭世界的改變老板則是得知真相的一個人。

我舉一個例子。最近我聽到一些評論,有關一家公司大力宣揚的某種新軟件。這家公司生產的其他產品,我們已經使用過。但當時我們公司信息技術部的經理說,如果我們試用這種新軟件,可能會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煩。因此她說還是等到這種新軟件的下一代出爐時再作決策。我們的市場部經理說,其他公司也持相似的態(tài)度。

我打了個電話給該公司的總裁,把我聽到的評論告訴了他,并問:“你們是否考慮改變策略,直接進入下一代呢?”他回答說:“辦不到。”他們仍堅持原計劃,并且不承認他們的策略有任何問題。

我把這件事告訴信息技術部經理,她說:“呃,他總是最晚得知。”和其他公司的總裁一樣,他穩(wěn)坐在固若金湯的宮殿之中,外界發(fā)生的事情,必須過五關、斬六將,才能傳到他耳朵里。我們的信息技術部經理,則身處外圍,市場部經理也在他的位置上遭遇了小小的戰(zhàn)斗。

我是最晚得知奔騰危機含義的人之一。只有在遭受了一場槍林彈雨般的指責非難之后,我才意識到形勢變了,我們需要適應新環(huán)境。如果我們改變方向,就能保住這一眾人皆知的品牌,保住用戶心中的巨人形象。如果我們知錯不改,堅持老路,我們不僅會失去與未來客戶搞好關系的機會,還將給公司的名譽和財務帶來嚴重的破壞。

這次的教訓就是,我們所有的人,都必須親自去接觸變化的風向。

我們要深入我們的客戶,不論是那些現(xiàn)在已有的客戶還是那些有可能因為我們目光短淺而失去的未來的客戶。

我們要深入基層的雇員,鼓勵他們告訴我們我們應該知道的情況。

我們要征求那些以評估和評論我們?yōu)槁殬I(yè)的人的意見,比如記者,還有金融界的人物。把地位顛倒一下,反過來問他們一些我們最關心的問題,比如有關競爭對手或工業(yè)發(fā)展趨勢的問題。

這些直截了當?shù)呐e措會迅速使我們的感覺和直覺敏銳起來。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對于一個正確的方案要敢于沖破一切阻力予以執(zhí)行,而在這個過程中能力很重要,而另一方面更要有對自己絕對自信般的偏執(zhí)力,你才能成功。

2015-05-22 17:12:35
來自筠顢**的評論:

還沒看,書皮被劃破了,不影響閱讀,準備好好讀讀

2016-11-04 10:06:5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只看了一半,沒時間看下去了,內容會有點宏觀性,但是能給一些大局觀上的指引,后面看完了在來追評。值得一看。

2017-08-30 10:57:58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你們這些家伙知道自己的PSA值是多少嗎?”

2017-04-03 13:37:5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一次性買了一些專業(yè)的書本書不僅是一本金融投資領域的典籍,同時也是一部關于人類愚行的總記錄:荷蘭人為了郁金香球莖而神魂顛倒;法國人為了一個虛假的“密西西比計劃”而陷入投機狂潮;以理智著稱的英國人陶醉在“南海泡沫”中無力自拔;女巫、煉金術士、圣物崇拜紛紛登場……人類群體中永不缺乏癲狂情緒或莫名其妙的群體不理智行為,而這一切都源于人性中無法抑制的貪婪欲望。

2016-10-19 16:18:29
來自一鳴易**的評論:

2014年先后讀了3遍,真的值得一讀!特別是處于企業(yè)轉型或個人事業(yè)轉型的情況下,可以參考一下格魯夫的做法和經驗。

2015-03-11 17:08:4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人生中有很多機會,猶如一次次戰(zhàn)略轉折點,抓住的人往往成為最成功的那部分

2014-08-03 20:58:4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講的都是宏觀的適合有一定閱讀能力和高層管理經驗的人品讀價值點自行判斷

2017-01-03 10:26:48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書質量不錯,當當?shù)膬r格也很優(yōu)惠,以后買書就這了

2017-06-01 15:33:3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看了窮查里寶典推薦的書,內容非常充實,非常的好。

2017-07-25 16:26:59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整體感覺不錯,就是外包裝不是很牢固,收到時外面紙箱已經破損了很多,還好沒影響到書

2017-06-20 09:49:55
來自stevenz**的評論:

格魯夫先生去世那天拍的,比較翔實的描述了自己經歷過的重要事件,對普通人的心理成熟很有幫助。

2016-04-23 14:53:1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安迪格魯夫很厲害的一個人,這本書也很好,強烈推薦

2015-11-14 02:38:5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本書適合尋找戰(zhàn)略轉折點的你……它將教會你如何識別和運用它來幫助你拖困。

2015-01-11 21:45:36
來自laomao7**的評論:

《只有偏執(zhí)狂才能生存》這本書的英文名字是《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大概跟中文名字是同一個意思,但是看完全看書,我覺得本書應該改名為《戰(zhàn)略轉折點——Intel如何走過生死轉折》。 本書的主要內容是intel的創(chuàng)始人格魯夫講解intel在面臨存儲器市場的萎縮和強勁的競爭對手時候,如何做出新的選擇:轉入微機芯片這個新的領域,從而開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圍繞Intel自身的轉變,格魯夫豐富了“戰(zhàn)略轉折”相關的內容。內容比較單一了,整本書都在圍繞一個企業(yè)的故事吹捧,看一遍尚可,沒多少可以折回來反復回味的東西

2016-02-04 08:42:5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安迪·格魯夫的只有偏執(zhí)狂才能生存向我們展示了對企業(yè)和個人的戰(zhàn)略轉折點的把握上,要有足夠的認知和改變的欲望和能力,很多企業(yè)往往都是在本質行業(yè)發(fā)展蒸蒸日上時,不知不覺就走向了死亡,比如諾基亞,柯達,在以因特爾為案例的描述中,真正的體會了一個完整的召開戰(zhàn)略轉折點的發(fā)生和推動,沒有超級的自信,用于清零的心態(tài),帶領大家走出去的決心,愿景的把握,是無法成功的,我對10倍素變化印象深刻。

2015-03-30 07:37:1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偉大的 安迪·格魯夫 , 告訴我們生存法則的真諦

2017-11-02 00:25:38
來自robert1**的評論:

《只有偏執(zhí)狂才能生存》,這本書的名字是譯者為了抓人眼球改的,有點暢銷書的感覺;但是只要一讀就會發(fā)現(xiàn),這本書很有價值——一流的企業(yè)家寫的戰(zhàn)略書籍,非常難得。

2015-11-17 09:03:53
來自jill092**的評論:

盡管是作者近十年前的作品,但是書中講述的道理時至今日仍然有效,恰巧企業(yè)與個人也正處在轉折點,因而讀起來更覺得真實,描述也很到位,如果早些讀過也許更有實際意義。

2015-04-04 12:04:11
來自AriesTi**的評論:

讀完了,很不錯,對于戰(zhàn)略轉折點的預見、經歷、選擇及其奮斗的偏執(zhí),發(fā)人深省

2016-07-14 21:25:1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本書提出了十倍速變化這個概念,告訴企業(yè)想用一種模式活很多年,是不可能的,變化隨時都在發(fā)生,但是,哪些是十倍速變化因素,卻需要清晰判斷,對待變化應該用什么態(tài)度什么方法,都說的極為清晰。

2015-05-27 00:23:2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本書的幾個貢獻:10倍速模型發(fā)展了波特的一般競爭模型,戰(zhàn)略轉折點實踐充實了塔勒布的黑天鵝理論體系和德魯克成果管理,創(chuàng)新與企業(yè)家精神之間的地帶,Intel案例中的用戶與企業(yè)關系變化的洞察也體現(xiàn)了作者的遠見,這些如果再結合庫恩的科學革命的結構的視角,將更具啟發(fā)

2015-05-24 15:59:30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在本書中,格魯夫闡述了“戰(zhàn)略轉折點理論”、“10倍速變化理論”和“只有偏執(zhí)狂才能生存”等論斷。這些觀點主要有兩個實踐來源。第一個來源,也是最重要的來源,是他在英特爾公司的多年管理經驗。他善于觀察,也經歷過許多戰(zhàn)略轉折,對于戰(zhàn)略轉折點有著非同尋常的深刻體認與思考。第二個來源是格魯夫在斯坦福大學客座講授戰(zhàn)略管理時的心得。他借助學生們的視角,回顧了自己和他人的一些經驗。第一個實踐來源是親身處理變化的經驗,第二個實踐來源則與它互補,是外到內的分析。

2017-08-23 17:18:29
來自撒哈拉**的評論:

從老羅那邊聽來的,書有塑封,中信出版社還是很不錯的,書的質量就不用說了。是和解憂雜貨鋪一起買的,當時說解憂可以發(fā),結果又說庫存有變,只送來一本。而且我再去看解憂的時候已經提價了,免運費起送標準也變了,傷心

2015-04-10 12:12:24
來自讀書是**的評論:

???受益匪淺,書的質量很好,說話辦事需要很多攻心技巧,否則人際交往就很難達成目的,這本書的系統(tǒng)性很強,很多心理學技巧都可以從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加以印證,案例新穎,觀點獨到,對我實在太有用了

2016-11-10 23:16:3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只有偏執(zhí)狂才能生存素超競爭因素戰(zhàn)略轉折點第三章計B算機產業(yè)的I形態(tài)戰(zhàn)略轉折點之前戰(zhàn)略轉折點之后贏家與輸家橫向產業(yè)體系的新規(guī)思4

2015-12-11 05:28:2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告訴大眾一個不太符合主流價值的觀點:企業(yè)的轉型初期,企業(yè)的領導人也是茫然的,也不知道該怎么走,反倒是中層管理人員由于貼近現(xiàn)實,在自主的將公司資源投向市場需要的領域,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才有企業(yè)領袖的振臂高呼,對了,就是這個方向。呵呵,一個說了大實話的成功企業(yè)家。

2017-09-10 23:31:44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厦门市| 武功县| 新化县| 镶黄旗| 合山市| 九江县| 乌海市| 神农架林区| 濮阳县| 库伦旗| 灵璧县| 保山市| 沙坪坝区| 海淀区| 都江堰市| 麻栗坡县| 兰西县| 封丘县| 出国| 镇原县| 咸丰县| 镇坪县| 舞阳县| 武汉市| 墨江| 托里县| 会理县| 镇远县| 淮滨县| 芒康县| 太康县| 彝良县| 康定县| 沾益县| 景德镇市| 永和县| 南部县| 莱阳市| 高雄市| 奈曼旗| 木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