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輩成人以來,所見到的一切都是顛倒著的。在一個喧囂的話語圈下面,始終有個沉默的大多數。 ——王小波
王小波的雜文是值得也經得住反復細讀的。真正能思想的人并不多,能從思想中得到快樂者更是寥寥,王小波就是其中的一個。這些文章游走于個人與人類、外向與內省、幽默與嚴肅、情感與理智、常識與哲學、邏輯與悖謬……的多重張力之間,形成了他風格獨具的“小波體”。
在當代中國作家中,從來沒有人像他那樣獲得過數不清的贊譽和追捧,從沒有人像他那樣被無數青年自愿充當“門下走狗”。他甚至成為很多人的文學導師和精神領袖,他的反對‘愚昧’和‘無趣’的主張已經成為無數青年的生活信條。
向我們這個時代真正自由的人,向一位特立獨行的思想者和寫作者致敬!
我常常覺得,王小波就像《皇帝的新衣》里面那個天真爛漫的孩子,他就在那個無比莊重卻無比滑稽的場合喊了那么一嗓子,使所有的人都吃了一驚,繼而露出會心的微笑。后來,這批人把這個孩子當成寵兒,并且把他的名字當成他們互相認出對方的接頭暗號。 ——李銀河
對于王小波我們更需要做的,應該是不要急于給他定位、評價,也不是為他樹立塑像,重要的是打開他的書,好像他還活著,只是一個普通的作者,更直接地閱讀、領會他。 ——李敬澤
版本 典藏珍愛
王小波(1952-1997)當代著名學者、作家。
1952年出生于北京,先后當過知青、民辦教師、工人、大學教師、自由撰稿人。
1995年,以《黃金時代》成名。代表作“時代三部曲”:《黃金時代》、《白銀時代》和《青銅時代》。 一位兩次獲得世界華語文學界的重要獎項“臺灣聯合報系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的中國大陸作家。一部電影劇本《東宮.西宮》獲阿根廷國際電影節編劇獎,并且榮膺1997年的戛納國際電影節入圍作品,成為在國際電影節為中國取得編劇獎的及時人。
1997年4月11日,在北京因心臟病去世。
自序…………………………………………………………………………1
積極的結論…………………………………………………………………1
思維的樂趣………………………………………………………………10
我看國學…………………………………………………………………21
東西方快樂觀區別之我見………………………………………………26
迷信與邪門書……………………………………………………………32
智慧與國學………………………………………………………………36
拒絕恭維…………………………………………………………………44
關于崇高…………………………………………………………………48
謙卑學習班………………………………………………………………51
沉默的大多數……………………………………………………………55
對待知識的態度…………………………………………………………70
荷蘭牧場與父老鄉親……………………………………………………73
體驗生活…………………………………………………………………77
我怎樣做青年的思想工作………………………………………………81
椰子樹與平等……………………………………………………………84
優越感種種………………………………………………………………87
誠實與浮囂………………………………………………………………90
洋鬼子與辜鴻銘…………………………………………………………93
百姓 洋人 官……………………………………………………………97
極端體驗…………………………………………………………………100
一只特立獨行的豬………………………………………………………104
有關“錯誤的故事”……………………………………………………108
警惕狹隘民族主義的蠱惑宣傳…………………………………………111
思想和害臊………………………………………………………………115
有關天圓地方……………………………………………………………119
科學的美好………………………………………………………………121
皇帝做習題………………………………………………………………125
弗洛伊德和受虐狂………………………………………………………128
肚子里的戰爭……………………………………………………………131
高考經歷…………………………………………………………………135
人性的逆轉………………………………………………………………138
理想國與哲人王…………………………………………………………146
對中國文化的布羅代爾式考證…………………………………………152
京片子與民族自信心……………………………………………………158
盛裝舞步…………………………………………………………………161
科學與邪道………………………………………………………………165
有與無……………………………………………………………………168
虛偽與毫不利己…………………………………………………………171
中國知識分子與中古遺風………………………………………………173
道德墮落與知識分子……………………………………………………180
論戰與道德………………………………………………………………186
道德保守主義及其他……………………………………………………192
跳出手掌心………………………………………………………………197
花剌子模信使問題………………………………………………………203
知識分子的不幸…………………………………………………………210
我看文化熱………………………………………………………………219
救世情結與白日夢………………………………………………………222
“行貨感”與文化相對主義……………………………………………225
文化之爭…………………………………………………………………228
海明威的《老人與海》…………………………………………………233
向這位潛心創造的人表達我們的敬意。不論讀他的小說,還是讀他的雜文,不看作者的名字,都可以馬上辨認出他的與眾不同的聲音。——《南方周末》
王小波的價值在于,他讓我們看到自由的真相:既理性又激情,既現實又浪漫,既精英又平民,既深刻又有趣。 —— 《北京青年報》
王小波是一個難得的例外。他是真正貫通中西并身體力行的文化巨人,是“體制外生存”的示范者。王小波的作品沒有媚雅媚俗,而是對社會和國人抱持同情和悲憫的理性寫作。 —— 鳳凰網
非常好哦,今年必讀沉默的大多數,不要沉默下去了。
一直想買這本 終于買到了剛買就被同事借走了(? ?︿ ??)
王小波系列的書還不錯,正在看,當當網圖書質量一直不錯
主要講述了作者在該作品中傾注了其對中國民眾命運的關注,以反諷和幽默的手法直面生活,從一個輕松的角度來解析身邊復雜的事態。
種草了很久,一直想看王小波的作品,這是第一本
我們是沉默的大多數,或在內心掙扎,或在臉上寫滿憤怒,然而結局終究是平庸與順從。
質量什么的不用懷疑 小波的書也是在讀 希望有天能看全他的書 想他之所想 感他之所感
紙質還可以。內容方面,王小波的雜文還是很值得一看的,有水準,總體不錯。
很喜歡王小波的書。這本也是很經典的。我們是沉默的大多數,或在內心掙扎,或在臉上寫滿憤怒,然而結局終究是平庸與順從。
書得質量挺好 我還沒讀 看起來不錯 豆瓣平分夜很高 期待
以前對王小波只聞其名,特來拜讀其作品,感悟不一樣的人生。
非常喜歡王小波,買過好幾套了,這本不錯,不過收錄的不齊
學校推薦看的唯一一本我挺喜歡看的書 里面有些東西可能有不懂或者我覺得只是很好笑的也許長大就會懂了吧 有點諷刺但是很值得讀
文章大膽,思想深刻 卻也不無道理 暫時理解不了太多
王小波的思想確實如浩瀚大海,讓我嘆為觀止,看完這本書,也許我會再去看他的時代三部曲的!
這個是王小波最經典的一部作品了,常讀常新,每個出版社版本的主要不同之處在于文章的排列順序
本書32開本 265頁,印刷 紙張 排版很好。王小波的雜文寫的真好,尤其是沉默的大多數,我的精神家園。相比較性價比很好。
讀王小波,可以訓練你的思考能力。十月文藝的這套王小波作品,封面設計得很典雅我很喜歡。
王小波的文字就像他的另一本書《一只特立獨行的豬》,和這本書一起,為他的作品作了最完美的注腳。
不錯,發貨快。這是第三本王小波的著作了,越來越喜歡王小波的作品。
王小波的作品很好看。其中尤其是沉默的大多數,寫得太好了。
馬上看完,喜歡王小波寫作風格,第一次接觸他的書就被吸引住了,這是一本看了一遍還想再看第二遍的書,他引用例子對比的方式也很特別,值得一讀
這是一本好書,一本大家都值得擁有的好書。多閱讀吧,閱讀不僅能增長我的見識,也能無形中改變我的氣質。當當是一個買書的好地方。一直堅持在當當上購買書籍,正版又便宜。好書。
對于王小波我們更需要做的,應該是不要急于給他定位、評價,也不是為他樹立塑像,重要的是打開他的書,好像他還活著,只是一個普通的作者,更直接地閱讀、領會他
紙張很好,摸上去滑滑的,字體大小正好,排版排的也好,書內容也比較有趣,之前很多人推薦這本,現在看下來,果然名不虛傳。送貨的師傅態度不太好,已經備注好了付現金,他卻來一句沒錢找。
《沉默的大多數》是中國作家王小波最初發表于1996年第4期《東方》雜志的雜文。作者在該作品中傾注了其對中國民眾命運的關注,以反諷和幽默的手法直面生活,從一個輕松的角度來解析身邊復雜的事態。
我對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為此也要去論是非,否則道理不給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讓你遇到。我開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總得申明我的態度,所以就有了這本書——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數。 ——王小波 好書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