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動不動就鬧別扭,愛哭鬧VS.孩子十分通情達理,道理一講就明白
孩子膽子小,總愛往大人身后鉆VS.孩子總是大大方方的,勇敢滿分
孩子從不把好東西分享給別人VS.孩子喜歡跟別人分享好玩的玩具、好吃的食物
……
如果你的孩子在上面這些事中做得不夠好,請不要責怪他,而要檢查自己有沒有正確引導他的情緒!想要自家孩子擁有好脾氣,一定要學習如何幫助他管理情緒。《中國兒童情緒管理》以現代情緒心理學和早期教育理論前沿研究成果為依據,結合現實生活中0~6歲寶寶情緒管理問題的各種表現,介紹了與兒童一生發展緊密相連而又容易被忽視的情緒因素,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具體而實用的教育方法,是被寶寶情緒問題困擾的父母不可或缺的兒童情緒管理工具書。
暢銷4年,被億萬父母喜愛的《中國兒童情緒管理》全新改版!
兒童情緒管理晏紅老師,傾囊相授引導孩子正確認識、對待自己情緒的方法!
本寶寶、父母都受益的情緒管理書!
寶寶的每一種情緒都值得愛,
關注寶寶情緒背后的秘密,
學會引導寶寶正面管理自己的情緒!
寶寶的情緒有時候難以琢磨,他們鬧氣脾氣來,讓爸爸媽媽束手無策。我們都知道,情緒關系到孩子一生的成功與幸福。如果父母沒能好好對待寶寶的情緒,采取呵斥、壓抑,甚至無視的態度對待這些破壞力十足的情緒,將會對寶寶的心理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在這里,兒童情緒管理晏紅老師給爸爸媽媽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兒童情緒管理課,教會父母如何正面引導寶寶的情緒,養成自信、勇敢、樂觀、不逆反的棒小孩!
晏紅
中國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特邀專家,北京市海淀區教委早教工作室副組長。現于清華大學從事幼兒教育和家庭教育研究,在家庭教育咨詢方面有豐富的經驗。
參與和主持多項國家、北京市及海淀區的研究課題,多篇論文在全國獲獎,曾獲北京市骨干教師、北京市家庭教育先進工作者、北京市海淀區幼兒園教育改革管理創新獎、北京市海淀區發展早期教育管理模式創新獎等獎項。
著有《孩子任性怎么辦》《如何表揚和激勵孩子》《如何批評和懲罰孩子》《培養幼兒好習慣》等。
Part 2 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01做情緒的主人而不是奴隸
情緒是與生俱來的心理現象,無論是否加強管理,情緒都有一個產生與發展變化的過程。但是任由情緒自生自滅,可能會對人的身心造成傷害。因為情緒既有正功能,也有負功能,健康的情緒給人帶來快樂,使人提高學習與工作效率,促進人際關系和諧;亞健康的情緒雖然暫時顯現不出副作用,但是天長日久產生積累效應,會損傷人的身心健康,如長期處于緊張、壓力、郁悶、焦慮的心境,會影響人的精神面貌,使人的身體機能也受到損害;不健康的情緒則直接給人帶來痛苦,讓人的心跳、血壓和內分泌系統都處于亢奮應激狀態,耗費大量的身體能量。可見,為了維護身心健康,我們應該對情緒進行科學管理,做情緒的主人而不是情緒的奴隸。
情緒的主人能夠了解情緒的自然特征和自己的個性特征,敏銳地識別情緒變化信號,及時嘗試有益而且有效的策略以表達自己的情緒或者緩解情緒壓力,保障自己的智力活動順利進行、社會功能得以實現;情緒的主人還對自己和他人的情緒變化具有較為的預見能力,并主動采取防范措施維護情緒健康與人際關系;情緒的主人不回避情緒困擾和現實困難,以積極樂觀的心態迎接挑戰、應對挫折,是最有可能走向成功的人,是能真正享受快樂與幸福的人。
情緒的奴隸被情緒所控制,任性而為,既給自己帶來痛苦,也給別人帶來誤解、尷尬甚至傷害;情緒的奴隸不尊重情緒的自然規律,視情緒為敵人,與情緒抗爭,竭力掩飾、壓抑、扭曲自己的情緒,不善于采取合理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長此以往會形成消極的性格特征,并可能遭受慢性心理壓力所導致的疾病隱患;情緒的奴隸對情緒反應過度敏感或者過度遲鈍,易受傷害也容易傷害他人,抗挫折能力弱,精神面貌消極,對人生的快樂與幸福體驗少,成功的概率也低。
一個人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就是做情緒的主人。從童年到成年,我們很少有機會接受系統的情緒管理培訓與輔導,大多數人的情緒特征依賴自身的成長環境悄然而成,因此呈現出情緒管理個體差異較大的狀況。有的人在生活的歷練中逐漸成長為情緒的主人;有的人時而是情緒的主人,時而是情緒的奴隸;有的人則經常淪為情緒的奴隸。為了避免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轍,家長要從小就培養孩子良好的情緒管理習慣,這是造就孩子幸福人生的大事。
幫助孩子成為情緒的主人,需要家長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緒,也善于引導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人生之初,孩子的情緒發展與理智發展不平衡,容易沖動、情緒化,非常需要家長關注他們的心理需要,培養他們的積極情緒,疏導他們的消極情緒,最終達到使他們能夠合理表達、靈活調節、科學管理情緒的目標,真正成為情緒的主人。
02情緒管理管什么
情緒管理是指對自己以及他人情緒進行體察與關注,并采取適宜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協調與他人之間的關系,最終達到身心統一、內外和諧的心理平衡狀態。情緒管理是真實地面對與關注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忽視、隱藏或者壓抑情緒。情緒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了解自己的情緒、調節自己的情緒、關注他人的情緒、協調與他人情緒之間的關系、激勵自我奔向目標。
了解自己的情緒
情緒時時刻刻都存在,但我們并非總是能夠意識到它的存在狀態。因為情緒作為一種內心體驗,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與一個人的認知、閱歷、思維、性格、能力以及日常習慣有關,也與一個人所處的外在環境、自然條件、人際關系、任務難度有關,這些因素相互作用,產生某一種或者某幾種復雜的情緒反應,我們很難迅速、清楚地厘清自己到底處于什么情緒、為什么會這樣、怎樣才能走出情緒低谷等問題,因而產生困惑與煩惱,甚至痛苦與怒火。
0~6歲期間,孩子的情緒體驗不斷豐富,但是情緒認知水平比較低。如果沒有成人的良好示范和積極引導,孩子對情緒反思的自覺性就發展得比較慢;如果得到良好的情緒與情感教育,孩子的情緒認知水平將會大大提高。所以家長了解孩子的情緒發展特點以及情緒疏導方法,對于提高孩子的情緒管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調節自己的情緒
情緒因情境而產生,情境是不斷發生變化的,情緒也會隨之波動起伏。對于孩子來說更是如此,因為他的情緒對外在環境的依賴性很強,更需要經常調節自己的心理平衡。“三月天,孩子臉”說的就是孩子情緒的多變性,也說明孩子在隨著情境的變化而不斷自主調節自己的情緒。
調節自己的情緒包括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情緒以及健康地紓解自己的情緒。孩子情緒不穩定、好沖動,學習合理表達消極情緒,做到既不傷害別人,也不過分壓抑自己,需要一個鍛煉的過程。紓解情緒的方法很多,有的人大哭一場;有的人發泄一通;有的人訴苦一番;有的人逛街散步;有的人聽音樂、看電影;有的人則加強反思,如“我為什么這么難過(生氣)”“給自己帶來了什么傷害”“怎么才能讓自己高興起來”“怎么做將來才不會再重蹈覆轍”等。其中有些是對身心有益的積極方式,有的是對身心有害的消極方式。如果孩子常常采取悶悶不樂、沉默寡言或者攻擊宣泄、任性賭氣等方式,對孩子的身心平衡與性格發展是不利的,需要家長主動想辦法改善孩子的情緒管理方式。
關注他人的情緒
情緒具有感染性,有時自己的情緒會被別人感染,有時別人的情緒也會被自己感染。在寬松愉悅的人際氛圍中,人的心境放松快樂;在狹隘緊張的人際氛圍中,人的心境壓抑沉悶。可見,自己的情緒不是來無影、去無蹤的“獨行俠”,而是與他人的情緒密切相關。這就需要孩子具備察言觀色的意識與能力,并采取適宜的方式與他人交往,才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例如,當別人獨自坐在那里的時候,孩子首先要判斷那個人是在自己玩還是在悶悶不樂,然后判斷他是否需要自己的介入,如果別人想自己待一會兒,就不應該打擾他;如果別人并不排斥自己的介入,還要進一步試探別人愿意接受自己哪種方式的幫助。
關注他人的情緒需要走出以自我為中心的情緒管理態度,學會換位思考。有的孩子總想讓他人與自己的喜怒哀樂同步:自己心情愉快時,希望周圍的人也跟著自己高興,卻不管別人正在做什么事;自己心情不好時,別人也不能流露出一點兒歡樂,甚至故意制造事端,破壞和諧的人際氛圍,所以家長要培養孩子學會尊重他人的情緒。
協調與他人情緒之間的關系
人不能離群索居,要有與他人和諧共處的能力。孩子經常會與同伴在需要、思想觀念及行為方式等方面產生沖突與矛盾,正確的態度不是回避與退縮,也不是壓抑自己或者強迫他人,而是通過協商、分享、合作、輪流等方式與同伴相互諒解、達成共識、促進合作,最終做到既維護自尊,又尊重他人。
孩子的情緒獨立性不強,容易受成人情緒的影響,與成人相比,孩子屬于弱勢群體。如果家庭成員鬧別扭讓孩子不開心,夫妻之間鬧離婚讓孩子很傷心,他的情緒就會非常低落,相當于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孩子是無辜的,可他很難從家長的情緒氛圍中獨立出來做到自得其樂,因而成為家庭矛盾的較大受害者。所以,營造幸福和諧的家庭環境,是孩子正確認識與處理自我情緒以及他人情緒的基礎,是孩子情緒健康發育的基礎。
激勵自我奔向目標
過去、現在、未來是每個人連續不斷的成長歷史,過去影響現在,現在影響未來;未來如同燈塔,為今天指引前進的目標。情緒管理能夠幫助人們解開過去的心結,走出情緒低谷,積極地活在當下,樂觀地面向未來。對孩子而言,情緒管理更是如此。童年時代是形成自我意識的關鍵時期,如果孩子沒被錯誤所嚇倒,而是豐富了智慧;如果孩子沒被困難所挫敗,而是變得更加堅強;如果孩子沒被優越的環境所寵壞,而是與人相處融洽,那么孩子就會形成正確的、積極的自我意識,真正學會如何做人與做事,對生活充滿激情,對未來保持樂觀,擁有快樂幸福的人生!
03如何做情緒的主人
情緒管理的方法非常多,每個人都會在日常生活中領悟到一些情緒管理的小竅門,方法之多,不勝枚舉,但是方法再多,也是萬變不離其宗。為了更加有效地把握情緒管理的規律,為了自己在生活中探索更多有效的情緒管理方法提供指南,我們需要了解諸多情緒管理方法最終都可以歸為三大類:針對現實問題的情緒管理策略、針對觀念認識的情緒管理策略、針對情緒狀態的情緒管理策略。
針對現實問題的情緒管理策略
這種情緒在很多情況下因做事不得力而產生,是由于缺乏相應的知識與技能導致的。例如,當眾講故事的過程中產生了緊張不安的情緒,固然可以采取暗示自己“別害怕、沒關系、我能行”等方式鼓勵自己,但是最根本的辦法還是應該針對講故事這個具體的現實問題加強鍛煉,可以通過選擇熟悉的故事、吐詞清晰響亮、語速不快不慢、熟練背誦記憶、提前反復練習等辦法,提高講故事所需要的各種能力,這樣才能最終解決講故事情緒緊張的問題。再比如,有的孩子生氣發脾氣就是因為畫不好畫、疊不好飛機、跳不好繩、投不進球、跑得不快等具體技能不足,如果孩子面臨的現實問題解決了,情緒困擾也就隨之消失了。由于針對現實問題的情緒管理策略屬于拓展知識、培養能力的范疇,與智商發展、技能培養、學習方法以及學習能力密切相關,限于篇幅,未納入本書內容。
針對觀念認識的情緒管理策略
事實上,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能解決,我們只能面對現實、接受現實,通過改變自己的觀念調節自己的心情。例如,自己很友好但遇到一個蠻不講理的人,自己很努力也不能確保每次都得及時,自己再聰明也不能讓別人滿足自己的所有需求,等等。許多現實環境與事實是個人無法改變的,但是改變對環境與現實的看法有助于人們改善情緒。例如,自己很友好但遇到一個蠻不講理的人,確實會給自己帶來困惑、尷尬甚至惱火,但是事情已經發生了,不可能讓事情重新再來一遍,這時就可以從調整對事情的認識來管理自己的情緒,可以這么對自己說:“我已經盡力了,是他蠻不講理,不是我的錯,不必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的情緒。”“或許我也有做得不妥的地方,但是事情已經過去了,下次我會做得更好,這點兒挫折不算什么。”“從這件事情也吸取一個教訓,這樣的人不好相處,沒有關系,我還有其他好朋友。”這些內心的自言自語都是情緒管理的過程與策略。
孩子從觀念上調節自己情緒的能力還是有限的,所以家長要經常給孩子講道理。這就是在幫助孩子提高認識,開闊思維,培養寬廣的胸懷,走出情緒的困擾。在本書中,“認知法”“延遲滿足法”“自編故事法”主要屬于針對觀念認識的情緒管理策略。
針對情緒狀態的情緒管理策略
有時問題解決不了,即使改變對問題的看法與認識也難以調解自己的情緒。例如,孩子已經明白家長送自己上幼兒園的原因,也明白上幼兒園是自己應該做的事,但是他仍然控制不住恐懼和焦慮的情緒,家長走后就哇哇大哭,老師勸也勸不住;還有的孩子24小時到晚都在邊哭邊念叨一句話:“媽媽接。”“媽媽及時個接。”“媽媽在上班。”這些表現都是孩子通過改變認識來管理情緒的努力與嘗試,但畢竟孩子的情緒管理水平有限,常常不能很快有效地轉化自己的消極情緒,這時候就需要成人的幫助。在本書中,“接納法”“共情法”“表揚鼓勵法”“批評教育法”“區別強化法”“行為契約法”“系統脫敏法”“隔離法”“積分法”“運動法”“放松法”主要屬于針對情緒狀態的情緒管理策略。
TIPS:情緒管理要具體分析、靈活處理
情緒管理的三大基本策略各有特點,分別對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境和不同的情緒產生不同的管理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靈活選擇、綜合使用、科學搭配。誰都難以保障某種策略立即有效、長久有效,我們需要根據孩子的成長變化和具體環境的不同而不斷探索科學的情緒管理策略。
04情緒管理策略也分高下
精選案例:如果你帶著孩子到飯店參加同事聚會,因為有人還沒到,大家只好聊天等待,而孩子已經餓了,他要吃已經上桌的部分飯菜,你不讓,要求他再等一會兒,這時你的孩子可能是什么反應?
①生氣地拍桌子或者踢椅子。
②反問媽媽:“我餓了,為什么不讓我吃?”
③乖乖地坐在那里,什么事情也不做,什么話也不說。
④開始翻媽媽的手提包,看看里面有沒有好玩的東西。
⑤盯著桌上的飯菜,禁不住吸吮手指。
⑥媽媽說如果今天聽話,明天就帶他去游樂場,他想了想,就自己出去玩了。
⑦問媽媽要錢,自己到外面買了一個冰激凌吃起來。
或許孩子還有其他表現,但歸結起來都屬于不同性質的情緒管理策略。人一生會面臨大大小小很多挑戰,其中一個經常性的挑戰就是調節自己的心理平衡。而不同的人經常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不同的策略不但產生不同的結果,而且還會影響孩子行為習慣以及性格和人格特點的形成。
孩子的情緒管理策略
結合前面案例中提到的反應,孩子的情緒管理策略通常有以下幾種。
發泄
這是孩子使家長比較尷尬和為難的極端反應,他采取一些具有攻擊性、傷害性、破壞性的情緒和行為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宣泄自己的憤怒。除了①所表現的搗亂和破壞以外,還有尖叫、哭鬧、摔打、罵人等消極行為。
被動應付
孩子不主動采取任何積極的措施來調節面臨的矛盾,而是被動地承受,什么也不想、不說和不做,只是發呆。如③。
自我慰藉
孩子做一些無意義的重復動作來排解心中的焦慮,如⑤,或者說一些假想的話來歪曲現實以達到安慰自己的目的,如“這些飯菜不好吃”,類似“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酸葡萄效應)的調節策略。
主動解決
孩子積極主動地采取針對問題和困難的適應性行為,盡可能地幫助自己減輕壓力,擺脫困境。除了②所表示的要求給出理由以外,還有口頭反對、提出疑問、擺出條件、尋求合作、自己嘗試(如⑦)等行為。
替代活動
孩子自己想辦法轉移注意力,采取一些分心行為,忽略自己的需求,除了如④所表示的主動尋找玩具以外,還有
著名幼教專家晏紅教授給了我們一定的啟發:人的情緒管理能力差別很大,與遺傳因素、后天環境和自身努力的關系密切。因此,家長們不要忽視引導嬰幼兒進行情緒管理方面的鍛煉。即使是對0~1歲的孩子,家長也同樣要培養他的自我管理能力。有針對性的教育可以促進寶寶提高情緒上的自我控制能力,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寶寶形成樂觀自信的性格特征。
——《解放日報》
很多家長以為,寶寶年紀小,還不需要情緒管理,其實0~3歲正是嬰幼兒學會管理自己情緒、培養情商的黃金時期。家長要教導寶寶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幫助他們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緒。晏紅老師建議家長去了解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做。
——《深圳晚報》
晏紅老師給家長們上了一堂實用課,例如寶寶哭鬧時,家長應該用怎樣的懷抱方式,在及時時間內給予寶寶很好的安撫,讓寶寶停止哭鬧;例如為何寶寶越成長脾氣也越大,家長應該如何管理好寶寶的情緒,應該怎樣培養寶寶的好習慣等。晏紅老師傳授的實用招數,讓家長們獲益匪淺。
——《南方都市報》
晏紅老師以生動的語言和真實的事例告訴家長們應該如何處理寶寶的情緒問題。因為寶寶還沒有能力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造成了家長的困擾。爸爸媽媽們應該理解并進行有效疏導,這樣不僅有利于親子關系的融洽,更有利于孩子良好的性格發展。
——《海南日報》
很滿意的一次購物
挺好,正版。
不錯
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購買。
贊
還沒看,看完追加評價
當當網的書都很好,正版,物流很快,超乎想象。書非常好,喜歡和他們為伴。
一次性買了好基本晏紅老師的書會繼續學習
不錯
還不錯 描寫的挺詳細!
這個快遞速度我也是服了!今天才收到。
很好的書,很喜歡
適合中國國情,適合中國寶貝
適合6歲以內的孩子
這個商品值確實得評價。
較原版稍有增改
這套書對孩子幫助很大,很實用
這套書對孩子幫助很大,很實用
值得一買的教材,有點讀功能,能讓小朋友聽到比較純正的發音。教材內容也很很可愛,符合小朋友的接受能力
書包裝很好,沒有損壞,孩子很滿意,一天就看了三本,物流也很快,真心滿意
還不錯 再看呢。。。。
孩子喜歡,好書
值得推薦家長閱讀,內容相對較豐富,性價比也較高
實用性很強的書籍
緊急學習,引導孩子度過叛逆期
書很好,小孩子很喜歡,看了又要看,圖畫很精美,個人很喜歡。
這是寶媽需要看的書,和自己的寶寶一起成長!老師推薦的一本書。
書還沒看,但當當和物流的反應和服務太贊了!我所有雙11購買的商品里,在當當買的書是最早發貨、最早到貨的,到貨后商品包裝完好。而且,快遞員也很有禮貌。
很有的一本情緒管理的書,早點看,對孩子對整個家庭都是有好處的。
寶寶的情緒有時候難以琢磨,他們鬧氣脾氣來,讓爸爸媽媽束手無策。我們都知道,情緒關系到孩子一生的成功與幸福。如果父母沒能好好對待寶寶的情緒,采取呵斥、壓抑,甚至無視的態度對待這些破壞力十足的情緒,將會對寶寶的心理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在這里,兒童情緒管理權威晏紅老師給爸爸媽媽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兒童情緒管理課,教會父母如何正面引導寶寶的情緒,養成自信、勇敢、樂觀、不逆反的棒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