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孝通,中國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曾任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學學會會長、中國民主同盟會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1980年獲國際應用人類學會該年度馬林諾夫斯基(Malinowski)榮譽獎,并成為該會會員。1981年接受英國皇家人類學會頒發的該年度的赫胥黎(Huxley)獎章。1988年在美國紐約獲不列顛百科全書獎。1993年在日本福岡獲該年度亞洲文化大獎。主要作品有《江村經濟》、《祿村農田》、《鄉土中國》、《民族與社會》、《從事社會學五十年》、《邊區開發與社會調査》、《行行重行行》等,著作等身,影響深遠。
及時章
第二章 調查區域
第三章 家
第四章 財產與繼承
第五章 親屬關系的擴展
第六章 戶與村
第七章 生活
第八章 職業分化
第九章 勞作日程
第十章 農業
第十一章 土地的占有
第十二章 蠶絲業
第十三章 養羊與販賣
第十四章 貿易
第十五章 資金
第十六章 中國的土地問題
附錄
譯者說明
村莊是一個社區,其特征是,農戶聚集在一個緊湊的居住區內,與其它相似的單位隔開相當一段距離(在中國有些地區,農戶散居,情況并非如此),它是一個由各種形式的社會活動組成的群體,具有其特定的名稱,而且是一個為人們所公認的事實上的社會單位。 這樣一個村莊并沒有正式進入保甲制。保甲制是中國的一種新的行政體制,是為了某種特殊目的而人為地設置的(第六章第5節)。開弦弓村在1935年才有這種制度,因此很難說得清,這種法律上的保甲單位,究竟到什么時候才能以其不斷增長的行政職能取代現存的事實上的群體。但目前,在實施過程中,保甲制仍然大多流于形式。因此,我們所研究的單位必須是實際存在的職能單位——村莊。我們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人民的生活。 在目前階段的調查中,把村莊作為一個研究單位,這并不是說村莊就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單位。在中國,地方群體之間的相互依存,是非常密切的,在經濟生活中尤為如此。甚至可以說,在上半個世紀中,中國人民已經進入了世界的共同體中。西方的貨物和思想已經到達了非常邊遠的村莊。西方列強的政治、經濟壓力是目前中國文化變遷的重要因素。在這一點上有人可能會問,既然如此,那么在這樣一個小的地區,在一個村莊里搞實地調查,對于這種外來力量及其所引起的變遷會取得什么進一步的了解呢?
我敢于預言費孝通博士的《江村經濟》一書將被認為是人類學實地調查和理論工作發展中的一個里程碑。此書有一些杰出的優點,每一點都標志著一個新的發展。本書讓我們注意的并不是一個小小的微不足道的部落,而是世界上一個偉大的國家。作者并不是一個外來人,在異國的土地上獵奇而寫作的;本書的內容包含著一個公民對自己的人民進行觀察的結果。這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人在本鄉人民中間進行工作的成果。如果說人貴有自知之明的話,那么,一個民族研究自己民族的人類學當然是艱巨的,同樣,這也是一個實地調查工作者的珍貴的成就。
——馬林諾夫斯基(英國社會人類學家)《江村經濟》
作為社會人類學的著作,對該學科傳統的突破主要在于,(一)它沒有拘泥于異民族,而是用社會人類學來研究自己熟悉的本民族,并把功能方法從原始社會推廣到文明社會,如果說馬林諾夫斯基提出了人類學必須“離開對所謂未開化狀態的研究,而應該進入對世界上為數眾多的、在經濟和政治上占重要地位的民族的較先進文化的研究”,那么《江村經濟》則是非常出色地實踐了這一要求。 (二)它改變了社會人類學者以往那種好古、獵奇和不切實際的單純研究者的學究面貌,而樹立了一種力圖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社會改革的愛國主義變革者的新形象。
——鄭杭生(中國人民大學)《費孝通對中國社會學的巨大貢獻》
經典之作,中國社會學研究的標桿,以小見大,深度挖掘~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費孝通先生的話長記心間,深入社會研究社會,對社會關愛,對底層民眾關心。
費先生逐步研究自己故鄉的土地,寫出誠實且真實的統計,這是值得人尊重和細品的。
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留學時的著作,原為英文,他人翻譯成中文,社會學經典著作。
從社區研究轉入社會結構分析的一種嘗試,對中國社會學而言,極具示范性和開創性。
這本書本來就是我們會用到的,所以買來看!也推薦給大家,畢竟社科類的圖書都有很強的普遍性。
很喜歡費孝通的書,之前買了鄉土中國,書的質感很好
中國鄉村研究的又一代表作,與現在時下的一些鄉村研究著作可以相互參考
社會調查老師推薦的書,國慶后要做分享,聽同學說還不錯
費老的博士論文,循循道來,鞭辟入里,對中國小農經濟的細微解剖,同時為未來有中國特色的工業化指明了方向。
中國社會學開山之作,通過一個村落的經濟文化人文描寫,反映一個時代中國的社會情況,于當今也有參考意義。
看過費孝通的鄉土中國,這本也買來瞅瞅,希望不會矢望
很有底蘊的書籍,現在讀起來,仍舊有場景的感受,感謝費老為我們留下的文化遺產,指導我們實踐的好辦法。
作為社會學入門書籍,倒是可以看一看的。研究問題,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結論等都是十分清晰的。為我們展現了特定時代中國鄉村的風貌。
都是費孝通的作品,對于了解農村社會形態有幫助
費孝通老先生的書,絕對值得一讀,讓你了解舊中國的農村。
一直想買,等到降價買到了,包裝不錯,整體感覺不錯,性價比高,印刷很正,紙質好,排班不錯,非常滿意,關鍵是價格比書店便宜,而且不用去找,送貨也很及時
當當的評論比較白癡 只能一個個點開點評 江村經濟
費孝通的書,分析中國農村的經濟,跟鄉土中國一塊被老師推薦,很有意思,其實生活中的許許多多地方都體現了經濟學。
經典必讀,對我國的鄉村經濟又多了很深的理解
之前看了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對傳統的中國鄉村社會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便一直想翻閱這本費先生的博士論文來讀,極力推薦。
看過費孝通的鄉土中國后又找來這本江村經濟,開始對社會學感興趣了
《后漢書·黨錮傳·范滂》:“君為人臣,不惟忠國,而共造部黨,自相褒舉,評論朝廷。” 唐呂巖《七言》詩之一:“此道非從它外得,千言萬語謾評論。”巴金《觀察人》:“不久前有兩位讀者寄給我他們寫的評論我的文
商鞅變法。其變法手段之殘酷前無古人,以致積怨太深,商鞅在渭水邊處決囚犯,鮮血染紅了整個渭水。更重要的是,他沒能得到太子和貴族的支持,秦孝公一死,商鞅立刻被車裂而死,誅滅滿門。“得人者興,失人者崩”,盡管商鞅被人們認為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改革家之一,但他并沒能認清這一現實。
開始覺得會是一本枯燥的書,但看進去后覺得還挺有意思,從微觀角度上分析農村問題,包括財產繼承、村與戸、職業分化、勞作日程、土地、農業、蠶絲業、養羊與販賣、貿易等,這些方方面面都是對鄉村經濟影響的組成部分,從而分析世界經濟蕭條以及西方工業革命對我國農村經濟的影響。調查的方法值得借鑒。
費孝通先生作為鄉土中國研究領域的泰斗人物,這是了解中國鄉土文化的一部力作,多年來深受國內外專業人士高度推崇。有志于研究和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源頭奧義的讀者,可果斷買入,仔細研讀。該版本印刷裝禎精良,閱讀舒適,值得擁有。
軟皮包裝,不是一般的薄皮哦,書不錯。江村經濟是費老的成名作。另一本鄉土中國其實只是泛泛而論,講的不深入。
好吧我是看了王小波的書被安利來的。弱弱地說句實話,一共翻開了四次才剛剛看完序……畢業兩年沒再看過論文,嚼得好吃力,哭
在人類學的歷史上,《江村經濟》被譽為人類學中國學派的代表作,它把人類學的研究對象從"異域"轉向了"本土",從"原始文化"轉向了了"經濟生活",為人類學發展開辟了一個新的廣闊的領域。
質量非常好,與賣家描述的完全一致,非常滿意,真的很喜歡,完全超出期望值,發貨速度非常快,包裝非常仔細、嚴實,物流公司服務態度很好,但物流太慢,運送速度也很慢,基本上是滿意的一次購物
人類學社會學真的是神一般的存在,認真生活就是在學習,仔細觀察生活就是在做學問。受教了。
王小波那兒看過來的,最近很喜歡那個年代的作家,他們經歷了最壞的時代但卻擁有著對這個國家最正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