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限量簽名本請點擊:
張維迎,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金光經濟學講席教授,北京大學市場網絡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企業家論壇首席經濟學家。曾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1999-2006)和院長(2006-2010)。
1959年生于陜西省吳堡縣。1982年獲西北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1984年獲西北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1990年9月入牛津大學讀書,1992年獲牛津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1994年獲牛津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
2000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杰出青年基金;2002年當選為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2008年入選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評選的“中國改革30年經濟30人”;2011年,因對雙軌制價格改革的開創性貢獻榮獲第四屆“中國經濟理論創新獎”。
其主要著作包括:《企業的企業家—契約理論》(1995)、《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1996)、《企業理論與中國企業改革》(1999,2006)、《產權、政府與信譽》(2001)、《信息、信任與法律》(2003)、《大學的邏輯》(2004)、《論企業家》(2004再版)、《產權、激勵與公司治理》(2005)、《競爭力與企業成長》(2006)、《價格、市場與企業家》(2006)、《中國改革30年》(2008)、《市場的邏輯》(2010,2012)、《博弈與社會》(2013)等。另有數十篇中英文學術論文在國內外期刊發表。
及時章 導論 個體理性與社會
及時節 社會的基本問題
1.1協調問題
1.2合作問題
1.3協調與合作交織
1.4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
第二節 個體理性行為
2.1博弈論的方法論
2.2工具理性假設
2.3有限理性
2.4理性人假設的意義
第三節 社會與帕累托標準
3.1帕累托效率標準
3.2效率的卡爾多—希克斯標準
3.3效率標準在法律上的應用
第二章 納什均衡與囚徒困境博弈
及時節 博弈論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囚徒困境博弈
2.1囚徒困境:個人理性與集體理性的矛盾
2.2囚徒困境舉例
2.3囚徒困境的一般形式
第三節 理性化選擇
3.1理性人不選擇壞戰略
3.2理性作為共同知識
第四節 納什均衡與一致預期
4.1納什均衡
4.2應用舉例:尋租行為和產權制度
4.3混合策略下的納什均衡
第三章 多重均衡與制度和文化
及時節 多重均衡問題
1.1產品標準化問題
1.2交通博弈
1.3約會博弈
1.4資源爭奪博弈
1.5分蛋糕問題
第二節 聚點均衡和均衡選擇
2.1聚點均衡
2.2帕累托標準
第三節 法律和社會規范的協調作用
3.1交通規則的演進
3.2規則間的沖突和協調
3.3協調中的信息
3.4規則的正義性
第四節 路徑依賴的困惑
4.1鍵盤的寓
“張維迎教授運用博弈論工具建立了一個完整的社會秩序理論:從分析個體行為開始,到分析簡單的集體行為,及大規模集體行為;從經濟領域,涉入政治領域、法律領域,后進入文化領域。本書以博弈論打通諸多學科,又以這些學科豐富博弈論,妙論迭出,各學科學者及一般公眾均可由本書對人的合作行為及其形成秩序的機制,有更深層理解。”
——北航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教授,姚中秋
本書對于博弈論的跨學科學習有獨特的溢出價值和重要的學理啟發。本書所構建的社會秩序理論圖景對社會科學的各個主流學科均具有重大的關聯性。這一創造性的特色使得本書可作為社會科學各專業學生在跨學科閱讀時的讀本。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政治學教授,張小勁
《博弈與社會》一書是根據張維迎老師為北京大學本科生開社的通選課“博弈與社會”授課提綱及錄音稿整理發展而來,因此該書內容豐富而語言通俗易懂。書中多處運用現實課堂的創造性案例將繁雜的博弈理論闡釋的清晰明了,也給讀者創造了一個輕松的閱讀環境。與此同時,本書特色還在于學科之間的包容性、滲透性。書中固然以闡發博弈論為主,但也將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法學、歷史學等結合起來審視社會,內容囊括中外,涵蓋今古,帶人領略博弈論的盛大氣象。
不是學經濟學的,不過從博弈理論謀求社會的發展平衡,作者思考得很多,值得一看。
希望本書的框架還能更好一些、視野還能更開闊些。
囚徒困境,納什均衡……等都講的深入淺出,對生活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希望張維迎的觀點,喜歡讀張維迎教授關于企業方面的論述,是引導我進入企業理論學習的一盞明燈。這個博弈論與社會應該是學習博弈論的好的輔導材料!
劉老師的書,還是很值得一讀的,里面的內容也非常有意思,書的內容不錯,都是經典,大小合適,非常適合閱讀,經典數據,力薦。。
因為辯論喜歡上了這類東西,在圖書館借過好幾回,但是都看不完就到時間了,這回就直接在網上買了,內容特別的有用,各種原理配合厚黑學打辯論特別占便宜,有時候自己看著也能受到很多的啟發,雖然有一些部分還是不懂,可能以后會懂吧,相當贊的一本書了,大愛、··
大學學過博弈論,匆匆一學期,感覺沒學到真諦。畢業后生活中也經常會用博弈論的思維去偷偷琢磨一些事情。呵呵。這本張維迎新著《博弈與社會》,有助于溫學遺忘掉的知識,也有助于提高讀者的合作精神,讓讀者生活得更從容。
讀完了這本書,最大的收獲就是系統的了解了博弈論,學會了策略思維來考慮問題。貫穿本書的一個主題:人類如何才能更好地合作?這其中全是博弈論的思想。但書中思想源于博弈論,卻超越了博弈論。書中引用大量的社會實例來讓引發作者去思考,去探究。讓作者最后學會去觀察,去發現,養成一種思考問題的策略思維。 書中可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討論了社會面臨的兩個基本問題:協調和合作。協調的關鍵是如何形成一致預期,合作的關鍵是如何提供有效的激勵。引入博弈論、論多重均衡、動態博弈,討論了制度和文化如何協調預測,幫助人們選擇特定的納什均衡,如何協調不同文…
博弈學遇見社會學,碰撞出了當前經濟社會的人間百態。
可能是張教授的嘔心瀝血之作,將復雜的博弈論和社會現象完美融合,讓廣大大眾獲益。
數學內容太少了,基本上拿來當人文社科看看,了解一下社會問題,但是了解社會問題,從經濟學角度更好理解,對做博弈決策又無意義。很是雞肋。
用理科的工具解決文科的問題,看了這本書,才發現數學獨特的魅力,它具備將抽象概念轉化為具體模型的能力。作者不管是對現實問題的思考方法,還是問題解決后得出的答案,都讓人受益匪淺。
非常好的一本書,超越經濟學,更高層面理解社會。
閱讀本書,有助于深入理解張維迎教授在產權制度、市場機制、法律、社會規范、政府行為、大學治理等諸多社會問題上的獨到觀點,并學會用博弈論的方法觀察和分析現實世界。
本書用通俗的語言,系統地介紹了博弈論的基本方法和核心結論,并應用這些方法和結論深入分析了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和制度,適合入門級讀者閱讀。
書中內容相當深刻,建議有一定博弈理論基礎的人才開始閱讀。
自從第一次接觸博弈論,就迷戀上了博弈論的思維范式以及它對社會現象的獨到解釋力和預測力。張維迎的《博弈與社會》試圖通過博弈論對經濟、政治、生活等方面的社會現象做出“理性”的解釋,并且已經做出“理性”的解釋。更進一步,通過博弈論啟發人們如何走出“囚徒困境”,邁向合作,實現帕累托最優。
張維迎教授解讀經濟和社會、政府與市場互動博弈的力作
學G杰D出青年基金H;年當選為N中國經濟年F度人博弈與社會(張維迎著)博弈與社會(張維迎180著)博弈與社會(張維迎著)
很喜歡張維迎老師的書,尤其這一本書值得每一個人讀。一是非經濟學專業的人能看懂;二是作為一個“社會人”,你也應該起碼懂得這些常識,人類才會前進,社會才會進步。正如本書序言所說:人類社會的許多沖突就是因為我們的無知。因為無知,所以我們要多學習。
以前沒有看他的書,被他的有些觀點搞得不喜歡這個人,后來發現其實張維迎只是偏執于自己的學術罷了。
這本書的語言比我想象的要通俗很多,完全沒有專業書籍的壓迫感。一些重要的概念用粗體標出,配合生活化的例子和簡單的數學公式圖標,剖析了社會規范、政府行為、大學治理等諸多現實的社會問題,讓專業和非專業的讀者都能有所收獲。
閱讀至今,受益匪淺。書中內容相當深刻,建議有一定博弈理論基礎的人才開始閱讀。對于博弈的闡釋,站在社會學的角度而言,加大了我們了解理解博弈的難度。本書偏向講述博弈在社會中的具體應用。
很不錯,推薦購買!這本書的讀者對象定位為包括社會學、法學、歷史學、政治學、經濟學以及管理學在內的整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本科以上的任何專業和非專業人員,當然也適合作為理工科專業學生的課外閱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