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分析綱要》不是傳記,而是布爾迪厄對自我的社會學分析。布爾迪厄對自己采取了批判反思的視角,僅僅選取了自身經歷中從社會學觀點來看直接相關的特征,也就是對社會學理解和解釋必要的特征。他描述了他的童年經歷和寄宿生活,20世紀50年代初他進入哲學場時的狀況,從哲學轉向人種學和社會學的蛻變過程,以及阿爾及利亞戰爭期間他所從事的調查,終對自身的知識籌劃提出了社會學解釋:低微的出身與學業的成功產生了他分裂的習性,這種習性與他積累的學術資本一起,在知識場的作用下,導致他獨特的實踐——通過對立面的協調,把宏大的理論抱負與低微的研究對象相結合,以求創立一種總體性的實踐的社會理論。
法國著名社會學家布爾迪厄
對自我的社會學分析
本書特色:
不是傳記,是將自己視作社會學研究的客觀對象分析的結果:布爾迪厄通過對自己個人生命歷程的回顧,講述了貫穿于多重社會空間、實現個體向上流動的國家精英的生產之旅,并終對自身的知識籌劃提出了社會學解釋。
皮埃爾 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年8月1日—2002年1月23日),當代法國著名的社會學家,思想家和文化理論批評家。1954年畢業于巴黎高等師范學院,1956年應征入伍,在阿爾及利亞服役兩年。1964年回到巴黎,于1975年創辦《社會科學研究行動》(Actes de la recher- che en sciences sociales)。1982年成為法蘭西學院的社會學教授,社會科學高等學院(Ecole des hautes é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學術總監。主要著作有《實踐理論大綱》《藝術的規則》《帕斯卡式的沉思》《男性統治》《區隔》等。
二
三
四
五
譯后記
譯后記
如布爾迪厄本人強調的,《自我分析綱要》不是自傳,而是關于自我的一種社會分析。他覺得自傳是俗套而虛幻的,他只想提供關于自己的客觀化片段。社會學家冒著“水澆園丁”的風險,對自己采取了分析者的目光。這種分析不是事無巨細的,他只呈現從社會學觀點來看有相關性的特征,也就是對社會學理解和解釋的必要特征。因此,他描述了50年代初他進入哲學場時的可能性空間的狀況,他從哲學轉向人種學和社會學的求索過程,他的童年經歷和寄宿生活。按照他提出的公式:(習性)(資本) 場=實踐,他低微的出身與學業的成功造成他分裂的習性,這種習性與他積累的學術資本一起,在場中的引力和斥力的作用下,導致他獨特的實踐——通過對立面的協調,把宏大的理論抱負與低微的經驗對象相結合。由此,他最終放棄了哲學的高貴,趨向貧民窟的苦難,與隨筆主義的和上流社會式的法國知識分子決裂。對他而言,自我分析的關鍵在于批判的反思性,所以,他對自身的分析很深刻,筆調很節制。然而,這不是一個冷冰冰的“學術人”的教訓。他與阿爾及利亞人的友情,他對故鄉人的憐惜,他對父親的愛,他與康吉揚的默契,他與阿隆、列維斯特勞斯的分歧,他對薩特的矛盾態度,他在寄宿學校的孤苦無助,讓人在分析的冷靜中體會到炙熱的感情。像他喜歡的福樓拜通過寫作那樣,他意欲通過研究各種各樣的社會世界經歷所有的生活。最終,他問自己,為什么寫作?他的答案屬于一個典型的干預性知識分子的:為了讓讀者感受他的經驗、困難、疑問、痛苦,并通過一種現實主義的認同,獲得更好的行動和生活手段。
在此,我感謝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給予我翻譯此書的機會,感謝友人渠敬東、余中先在此書翻譯過程中為我提供的所有幫助。雖然譯者付出了艱苦的勞動,書中仍不免有翻譯錯誤,敬請讀者指正。
劉暉
2012年4月于通州
樣書以及其他資料請聯系:
周瑩(@周粥粥):
電話:010-62511612 ,15901535585
QQ、微信:383902102
郵箱:fly_614@126.com
包裝好,完好無損,感謝商家,書的性價比很高!
423,值
多讀書,讀好書。認識自己,了解自己。這書不錯
沒有成套,感覺很散
是業內的權威之作,寫得非常清晰,建議大家閱讀與購買~~^_^
經典好書,值得收藏
布爾迪厄作品,印刷精美
好書,不錯的書
不錯不錯~~~
很好,謝謝!
還好包裝完整 很不錯的書
偉人剖析自我
翻譯一般。
好書好書好書
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
包裝不是一般的差,到貨時書箱都零碎了,有很多書破損或是被雨淋濕了。這次買的比較多,反反復復換貨(換回的基本就一塑料袋包裝,有時換回的也是破損的)就花了大半個月,必須差評。
非常滿意,很喜歡
很不錯的一本書
大促活動價格很給力,滿意!點贊!
寶貝收到了,外觀很好看,這樣效果也很好,是正品,發貨快,質量也不錯,還比實體書店價格便宜,不錯的寶貝,好評
很好的一本書,值得認真閱讀
不錯的書籍
自傳體,字數有限,硬撐成一本書來出版,還是覺得過于單薄。
《自我分析綱要》不是傳記,而是布爾迪厄對自我的社會學分析。布爾迪厄對自己采取了批判反思的視角,僅僅選取了自身經歷中從社會學觀點來看直接相關的特征,也就是對社會學理解和解釋必要的特征。他描述了他的童年經歷和寄宿生活,20世紀50年代初他進入哲學場時的狀況,從哲學轉向人種學和社會學的蛻變過程,以及阿爾及利亞戰爭期間他所從事的調查,*終對自身的知識籌劃提出了社會學解釋:低微的出身與學業的成功產生了他分裂的習性,這種習性與他積累的學術資本一起,在知識場的作用下,導致他獨特的實踐——通過對立面的協調,把宏大的理論抱負與低微的研究對象相結合…
《自我分析綱要》不是傳記,而是布爾迪厄對自我的社會分析。布爾迪厄對自己采取了批判反思的視角,僅僅選取了自身經歷中從社會學觀點來看直接相關的特征
在閱讀《發現社會》(第八版)中知道了皮埃爾·布爾迪厄的在社會學中的重要性。購買他的兩本書先閱讀。此書,作者自己號稱“不是傳記”!!!一讀確實不同凡響。難以釋手,干脆利用假日讀完。感覺此書非常深刻,值得反復咀嚼。在讀的時候,已用腦圖方式記錄主干,并會在今后的學習中反復品嘗。
《自我分析綱要》不是傳記,而是布爾迪厄對自我的社會分析。布爾迪厄對自己采取了批判反思的視角,僅僅選取了自身經歷中從社會學觀點來看直接相關的特征,也就是對社會學理解和解釋必要的特征。裝幀精美,非常贊!
本書 不是傳記,是將自己視作社會學研究的客觀對象分析的結果:布爾迪厄通過對自己個人生命歷程的回顧,講述了貫穿于多重社會空間、實現個體向上流動的國家精英的生產之旅,并最終對自身的知識籌劃提出了社會學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