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林業草原工作要點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林業草原工作要點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林業草原工作要點

篇1

二、防火工作開展情況

通過督查發現:

1、根據全旗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會議的安排,各單位、各地區認真落實了防火責任制,層層簽訂了防火責任狀,并召開專門的防火工作會議,進行安排部署,開展了形式多樣、多層次、大范圍的森林草原防火宣傳活動,營造了人人知防火、人人懂防火、人人抓防火、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圍。

2、大部分能夠嚴格按照旗人民政府對的防火工作部署,加大了防火檢查工作,對轄區內高火險地段采取站山頭、守墳頭等辦法,看死看守,做到了“人員、設備、車輛、宣傳”四到位。

3、未發生重大森林草原火災事故。據統計,全旗在除發生4起草原火災外(一老年男子4月3日在南山上墳時引發草原火災,過火面積為7畝多。當日:火葬場南山因上墳引起火災,過火面積265畝;因上墳引起火災,過火面積119畝;因上墳引起火災,過火面積210畝),其它地區未發生大的森林草原火災。

三、存在的問題

通過檢查發現:

1、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對各防火責任制落實情況不十分清楚,對各地區防火專業隊伍建設情況、防火值班電話及值班人員等情況掌握的不準確,工作缺乏主動性;

2、部分對防火專業隊伍建設未按要求組建和培訓;個別防火器材及設備未接規定存放和檢修;

3、大部分及國有林場對轄區內野外用火單位(主要是礦山企業)的防火監管措施還未完全到位。

4、由于去冬今春我旗降雨(雪)量多于往年,降低了森林草原火險等級,個別地區產生了麻痹思想,對防火工作有所放松。(截止4月1日,個按要求進行了自查和整改,并上報了有關情況,其他地區和有關單位至今仍未上報自查工作情況)。

四、工作建議

篇2

2020年我鎮森林防火總體要求是:高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精神,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預防為主、積極消滅”工作方針,認真貫徹落實省、市森防會議精神及領導重要講話精神,守住“無重大森林火災和無撲火人員傷亡事故”底線,全面提升森林火災綜合防控能力,確保森林草原資源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全力做好全鎮防火各項工作,制定本工作要點。

(二)主要工作目標

—森林火災受害率在0.1‰以下。

—森林火災控制率在5公頃/次以下。

—森林火災案件查處率達到85%以上。

二、主要工作任務

(一)強化監督指導,抓好防火責任落實

1.森林防火期,各單位必須領導帶班,逐級簽訂防火責任狀,明確責任,進一步落實“三員”檔案登記備案,特別是要對癡、呆、傻以及精神病人、情緒不穩定等人員,逐一排查登記,落實監護責任,重點管理。加強對重點部位的監管,簽訂防火區禁燒承諾書、區域聯防等,完善森林防火組織機構網格化管理體系建設。

2.按照“誰管轄、誰負責,誰管理、誰負責”的權責劃分原則,認真落實森林防火行政首長負責制,及時調整和明確森林防火工作第一責任人、第二責任人、單項工作責任人的責任和具體工作任務,細化各級領導(森防指成員)包保責任目標,落實具體的包保措施,建立從鎮長到村(社區)主任,從林業場(站)長到護林員的森林防火責任體系,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形成更加有力的森林防火組織領導格局。

3.強化各類管護人員的崗位責任意識、明確其目標、細化其責任,確保管好火源。將人員在崗履職情況作為森林防火檢查和隱患排查的重中之重,發現漏崗和在崗不盡職盡責的嚴肅問責。

(二)健全完善火險預警,推動依法治火工作

1.建立健全預警響應、火災撲救、用火監管、火情監測、聯防包保、行政問責、經費保障等各項規章制度,全面實施依法治火,嚴肅查處違規用火,嚴厲打擊報復性縱火。

2.森林防火工作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做到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對因遲報、瞞報火情或責任制落實不到位引發森林火災和造成重大損失的,要依法依紀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3.加大森林火災案件查處力度,要強化違規用火治理,依法嚴肅追究火災肇事者和有關人員的責任。由鎮林業站、派出所派出力量,配合市聯合稽查組,對擅自野外用火、燒荒、燒秸桿的單位和個人依法從重處罰。

(三)加強管控,嚴防森林火災發生

1.要做好農田剩余物清理工作。鎮各包片領導要在3月31日前深入村屯、地塊、山頭,仔細查看農田剩余物的清理、回運情況,調查農戶用火意愿,對燒除地類、地點、面積、片數、戶主通訊等情況,進行登記造冊,與農戶簽訂農作物秸稈禁燒承諾書。各單位要備好監管監護力量,密切關注森林火險變化情況,抓住有利時機積極組織開展好農事和林間剩余物計劃燒除工作,實行每燒必報,做到未允許不燒,有險情不燒,無備防不燒,嚴防發生意外。

2.要落實重點時段、重點區域的布控。在清明節、五一節、把頭節、春耕、入山采集、旅游等森林防火禁火期、高發時段森林火險期和森林防火緊要期,要增加巡護力量,加大巡護密度,對墳頭、重點林區、重要道口要堅決死看死守。對森林防火各類管護人員在崗履職情況要做好監督和管理,實行分片稽查,嚴處巡護員、檢查員、等防火一線人員擅離崗位和不進山、不巡查等問題。

3.要嚴格落實火源管理措施。在森林防火期內,遇有高森林火險天氣,森林高火險區,嚴禁一切野外用火。要重點解決好林內承包(養殖戶、種植戶等)作業點、采礦點、修路作業點、采集點等用火監管問題,要逐人逐戶落實火源管理措施,簽訂防火責任書,大力增加火源管理巡查和報告人員力量,特別是重點林區部位,要形成嚴密的火源防控網絡,堅決防止出現空白。

4.要落實重點人群監管責任。在繼續堅持以往有效做法的基礎上,進一步落實“十戶聯防”等有效措施,落實上墳燒紙、呆傻、放牧、兒童、入山采集、旅游等重點人員森林防火安全監管責任制度,形成多層面、全方位預防森林火災的格局,確保萬無一失。

5.加強重點時段的電話查崗和明察暗訪工作。在高火險時期對重點包片的領導帶班和值班情況、農事用火管理、入山巡護情況、撲火隊集結待命等情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明察暗訪,確保各項監管措施的有效落實。

(四)強化宣傳,增強全民防火意識

1.增加宣傳警示物布設數量。動員各類新聞媒體和宣傳載體,以《省人民政府森林防火命令》和《省人民政府關于禁止露天焚燒農作物秸稈的通告》為主線,加強森林防火法律法規、防火知識和“12119”火情報警電話等普及和宣傳,提高公眾森林防火意識,為各項工作開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2.各單位要對現有的宣傳物、警示物重新進行維護、規范和刷新,合理加大布設密度,提高布設標準,確保做到設置合理,符合標準,外形美觀,內容規范醒目,提高宣傳工作效果和質量。

3.分層次進行教育宣傳。對受傳統習慣影響較深的中老年人,采取引導、警示的方式進行,對廣大群眾采用宣傳法律、法規,發放、張貼宣傳資料等形式進行,對分散村屯、零散住戶等重點部位,要運用防火宣傳教育進學校、進課堂等活動,組織中小學生入戶宣傳,消除宣傳教育死角,防止出現僥幸心理,全面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識。

(五)切實做好森林火險監測、預警、預報環節,實現監測到位、預報準確、預警及時

1.要結合本地實際,圍繞預警響應工作的特點,牢固樹立“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的理念,在原有《森林火險預警響應預案》的基礎上,加以有針對性修改、充實、完善。要細化預警信息和傳遞、預警旗更換、配套管理等方面的具體措施和制度,避免發生工作紕漏,造成嚴重后果。在程序上全面規范操作,做到火險、響應貫徹到村,警示旗懸掛到村。防火期間,要完善預警簿冊的填報,完善預警信號旗的升降,加強村級預警信號旗的管理;一旦達到森林火險預警響應狀態,各森林防火責任單位就實行在鄉鎮政府、村民委員會、林業場(站)和主要岔道口掛置森林火險預警信號旗的制度,做到全鎮林區、村屯、農戶森林火險信息的當日知曉。

2.要全面做好《鎮森林火災應急處置辦法》的修訂和完善工作,加強預案內工作,明確森林防火指揮部成員單位在森林火災應急撲救、緊急救援、善后處理等方面的具體職責及應急響應措施,確保反應快捷、指揮和保障雙到位,進一步提高對森林火災的應急應變能力。

(六)加快森林消防隊伍專業化進程,全面提高森林火災應急處置能力。

1.按照《省森林消防隊管理規范》要求,盡快把專業、半專業和應急撲火隊人力和設備籌備好。組建一支20人的應急撲火隊伍,以行政村為單位組建一支20人村級義務撲火隊伍,確保做到重點區域撲火力量充足,一般區域撲火力量均衡,撲小火有準備,撲大火有能力。

2.林業工作站及相關單位的森林防火基礎建設要達到統一的標準化、制度化和規范化。對撲火裝備庫要及時進行改造,面積要達到15㎡以上,各類撲火機具數量要充足,擺放整齊,撲火管理制度要上墻,要有明確的人員分工和撲火操作規程。要組織人員對通訊設備、撲火機具、運輸車輛、了望塔等設施設備進行全面地檢修和保養,必須保證完好率和利用率達到100%。

3.提高森林消防隊伍標準化、規范化、專業化水平和撲火作戰能力。要抓好撲火隊防撲火技能和安全知識培訓工作,要組織當地撲火隊、站所等開展以撲救森林火災為基本實施的實戰演練,增強快速反應和綜合作戰能力,全面提高戰斗力。在森防關鍵時期,對專業、半專業撲火隊要統一調動、及時出警,全力做好撲火應對工作,實現“打早、打小、打了”的目標。

(七)加強值班調度工作,全面提高森林防火業務能力。

1.嚴格按照《省森林火情調度業務處置規則》有關規定,落實防火期值班值宿、領導帶班和領導干部防火期外出告假制度,嚴格做到24小時堅守崗位,堅決杜絕脫崗、漏崗、替崗或在崗上進行一切違反規章制度的活動及值班值宿人員酒后上崗問題的發生。

篇3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繼續深入實施四大戰略,全力培強四大經濟,以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更加突出“理念創新、擴大開放、優化環境、項目建設”四項保障,加快推進城鎮化,積極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構筑城鄉一體化格局,著力改善民生,加強自身建設,促進社會和諧,以更加扎實的工作作風、更加有為的精神狀態推進落實,全力打造實力、活力、魅力。

二、主要預期發展目標

主要預期發展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左右;全部財政收入增長2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以上;城鎮化率提高2個以上百分點。

三、重點工作

(一)繼續擴大開放,廣泛開展招商引資,力求項目工作實現新突破

繼續堅持面向京津、面向大企業、面向大集團宣傳推介,開展多種形式的招商活動,推動項目工作再上新臺階。年內重點加快總投資568.99億元的114個1000萬元以上項目,確保完成投資117.2億元。

1、不斷拓寬開放領域。充分發揮我縣地緣、人緣、業緣優勢,建立與重點城市、重點企業的長效聯系渠道和定期溝通機制,開展全方位、深層次的對接合作。

2、加快搭建重要的招商平臺。(1)著力抓好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進度與入園項目進度,爭取做到規劃、配套、開發投產同步進行;(2)進一步完善激勵政策和服務措施,鼓勵各鄉鎮、周邊縣區項目向園區集聚,把“一園三區”打造為招商引資的重要平臺。

3、進一步創新招商方式。(1)繼續組織開展團組招商、網絡招商、專題招商、以商招商、以友招商等多種形式的招商活動,“走出去”宣傳推介,“引進來”投資置業;(2)繼續加大針對世界“500強”企業和“央字號”、“國字號”大集團大公司的推介力度,并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招商活動靠大聯強。

4、進一步創優服務環境。(1)繼續加大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力度,實行超時默許制度,嚴格落實限時辦結制;(2)建立招商項目資源庫,完善《**縣鼓勵項目投資優惠辦法》等一系列政策制度;(3)抓好新行政審批服務大廳建設,加快行政審批部門職能歸并,實現統一進廳辦理;(4)嚴厲打擊擾亂市場經濟秩序的不法行為,促進全縣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

(二)加快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積極構筑現代產業支撐體系

立足“3+2”重點產業定位,充分發揮四大優勢,全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

旅游服務業:圍繞“游、購、娛、吃、住、行”六要素,發揮“草、雪、壩”優勢,強化“挖掘、整合、造景、造勢、辦節”措施。不斷拓展完善旅游服務業鏈條,提升旅游服務業綜合效益,年內力爭接待游客120萬人次。

1、“整合”、“挖掘”延伸發展思路。(1)進一步突出“草”、“雪”、“壩”三大特色,對冬季滑雪、軍事旅游、風電觀光、城市旅游等資源進行整合;(2)繼續深挖長城、中都、軍事、宗教等文化資源,豐富旅游內涵,提升旅游附加值和景區周邊土地升值空間。

2、“辦節”、“造勢”營銷旅游品牌。(1)堅持以節為媒,舉辦好草原文化旅游節、草原音樂節和冰雪旅游節;(2)繼續瞄準京津市場,通過網站鏈接、電視電臺播放等形式,加大宣傳推介力度,進一步打響“品牌”,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

3、“造景”助推旅游項目建設及地產業發展。(1)完成野狐嶺軍事旅游基地、馬蓮灘生態養生度假園等項目;(2)加快仙那都歐式冰雪小鎮、馬術體育公園、郝家營華安生態園等項目建設進度;(3)爭取樺皮嶺自然風景區滑雪場、高爾夫球場等綜合旅游項目開工建設;(4)謀劃建設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影視基地和“百里壩頭風情線”;(5)加快德和會展中心、宏昊五星級大酒店、天宇五星級大酒店、西郊商務會館、仙那都國際商務中心、永春飯店等服務設施建設和三寶營盤旅游新村建設進度。新型能源及設備制造業:依托我縣豐富的風能、太陽能、煤炭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風電,積極推進光電,努力發展熱電,同時打造風電、光電設備制造大縣。

4、風電場建設。(1)爭取大囫圇、白廟灘、二泉井等風電場近55萬千瓦一期工程開工建設;(2)加快單晶河、綠腦包、白廟灘風電場等重點項目建設進度,確保年內竣工投產,全縣并網總規模力爭突破100萬千瓦;(3)新建110千伏變電站一座。

5、熱電、光電及儲輸。(1)積極開發建設環保型、循環經濟型電源點,謀劃實施公會煤田熱電聯產項目;(2)做好對國家風光儲輸綜合示范項目和風機檢測中心等新建項目的跟蹤服務,力爭完成年內投資任務;(3)大力引進太陽能光伏發電及配套設備制造項目。

6、設備制造。(1)加快打造省級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園區,培育產業集群;(2)引導運達風機積極優化產品結構,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3)確保安塔葉片制造項目竣工投產;(4)引導恒博農業機械公司實施技術改造;(5)積極引進風機鑄件制造、太陽能發電設備制造、風機電壓有源濾波器生產、電子信息產品制造等項目。

有機食品加工業:充分發揮我縣農牧資源優勢,著力打造有機食品品牌和有機食品基地,強化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重點抓好“甜菜、馬鈴薯、燕麥、亞麻、蔬菜、牛奶、肉食品、食用菌、雜糧”九條農業產業的發展。

7、堅持品牌戰略。在下大力把“雪景”牌綿白糖、“燕山”牌酵母、“中都”牌蔬菜等現有品牌不斷推向更高端市場的同時,著手培育乳品、馬鈴薯、燕麥、胡蘿卜等“新生代”品牌。

8、狠抓基地建設。(1)進一步擴大甜菜和商品薯種植面積,分別達到15萬畝和30萬畝;(2)在臺路溝、大河一線建成萬畝燕麥種植片區,全縣種植面積達到20萬畝。在西部鄉鎮大面積推廣亞麻種植,全縣種植面積達到18萬畝。在饅頭營、兩面井、大西灣一線發展紅蕓豆等雜糧種植,全縣種植面積達到7萬畝;(3)要在精菜、細菜、特菜、設施菜上下功夫,積極申報“**蔬菜”地理標志認證和無公害、綠色、有機蔬菜的產地認證;(4)著力培強壯大郝家營綠健菌種繁育、食用菌加工基地和油簍溝雙孢菇種植基地;(5)新建奶牛規模養殖場22個,全縣奶牛存欄達到6萬頭,規模養殖率達到100%;(6)大力推廣設施養殖,年內力爭發展存欄500頭以上肉牛養殖場2家,肉牛發展到8.5萬頭。同時,積極發展豬、雞等小型畜禽養殖。

9、培強龍頭企業。(1)實施好博天糖業搬遷擴模和河北馬利技改擴模項目;(2)大力推進寶龍和宏昊燕麥深加工項目,確保燕北馬鈴薯業全粉深加工項目早日投產;(3)抓好京北錯季蔬菜城蔬菜精深加工、精特包裝、保鮮配送項目;(4)力促鑫盛食品胡蘿卜和果蔬汁加工項目、北京鑫華樂源亞麻綜合利用深加工項目早日建成投產,完成公會華農奶聯養殖場等項目的年內投資任務;(5)不斷引導現有肉食品加工企業進行資源整合,加快組建大型肉食品加工集團;(6)幫扶龍頭企業加快各類標準體系認證步伐,提高市場開拓能力,年內省級龍頭企業增加1家、市級龍頭企業增加2家;(7)積極爭取大型乳品加工企業來我縣投資建廠,鮮奶日產量爭取達到500噸,并積極引進以鮮奶為原料,生產環保涂料、干酪素等化工型鮮奶加工企業,形成鮮奶加工多頭并進的格局。現代物流業:堅持“建設大市場、發展大貿易、搞活大流通”,繼續推進縣社系統和商業企業改制,及時發展一批大型現代物流企業及集團,推動現代物流業全面發展。

10、推進商貿物流項目建設。加快錦源財富時代建材廣場、商業步行街建設步伐,推進北街批發市場、汽配汽貿城、永春南街綜合市場建設和農副產品綜合大市場改造。全縣專業市場成交額力爭突破15億元,同比增長8%。

11、構建現代物流格局。(1)積極扶持風運大件物流等項目,促其盡快做大做強;(2)大力引進大型連鎖企業和制造企業,培育現代物流企業集團;(3)依托交通干線,建設大型物流園區,積極發展運輸業,逐步向倉儲、配送業務延伸。綠色礦產加工業:以規范整合、做強存量、調優增量、淘汰落后為重點,努力推動礦產品加工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

12、加快礦產品加工業發展。(1)穩步推進蔡家營鉛鋅礦75萬噸采選擴模工程,力爭大西灣硅藻土礦建成投產,加快兩面井褐煤礦建設步伐;(2)重點實施公會褐煤普查項目,完成白廟灘二八地閃鋅礦前期勘測,全年安排地勘項目10個以上,為礦產品深加工提供資源信息;(3)積極引進、支持和培養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采選冶一體化優勢企業,促進礦產品加工業快速發展。

(三)不斷提升城市品位和綜合承載力,決戰決勝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

以推進“城市大變樣、經濟大發展、品位大提升、環境大改善,素質大提高”為總要求,夯基礎、抓重點,破瓶頸、強管理,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全力打造山、水、草、林、園融為一體的張家口區域次中心城市和優秀旅游城市。

1、堅持規劃引領。突出綠色、人文等元素,融入“農牧、草原、長城、皇家、軍事”等特色文化,認真搞好縣城總規修編、城市色彩規劃、景觀設計規劃、城區未編制區域的控制性詳規,以及供水、供氣、綠地、排水等各類專項規劃和集鎮規劃的編制。

2、實施開發改造。(1)繼續推進拆危、拆舊、拆陋,爭取完成拆遷建筑面積65.4萬平方米;(2)抓好舊城開發、新區建設等項目謀劃工作;(3)完成國稅局、農牧局等7個單位辦公用房建設;(4)安排開發商住小區28個,總建筑面積106萬平方米;(5)按照“一園三區”規劃,繼續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步伐,完成新工業園區西園區建設。

3、完善城市路網。(1)重點完成定遠路、永義街、永春北街、興華西路等14條道路的新修、打通、拓寬工程;(2)新建北立交橋和永春街大橋;(3)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建設百里壩頭風情線;(4)完成野狐嶺出口和安固里大道續建工程和永春街北延、師范東路以及新建攬勝路、興石路等13條道路的便道磚鋪設工程。

4、推進民生工程。(1)完成汽車站搬遷和垃圾處理場建設工程;(2)新建、翻建公廁10座;(3)大力推進強弱電入地、集中供熱、集中供氣工程,與集中供熱相結合,推進城市“拔煙囪”工程;(4)積極爭取國家專項資金,實施好水廠擴容工程;(5)實施完善南山生態公園、西郊森林公園綠化和單位、小區綠化工程;(6)完成北辰路、察哈爾大街、林蔭大道、張庫大街等10條道路和南立交、運管站南側、原藍天賓館等十六處節點的景觀改造、綠化、亮化工程。

5、打造城市景觀。(1)深入開展城市容貌和景觀建設集中攻堅行動,繼續實施2010年既有建筑改造未完成工程;(2)完成“兩河”治理、“兩園”建設二期工程;(3)實施南山公園、西郊公園續建工程和草原公園、風電主題公園新建工程;(4)實施城市展覽館、元中都博物館和天主教堂新建工程;(5)建設歐洲風情街、明清一條街,實施高速南出口**門、永春大街虹門、定遠門和攬勝樓新建工程。

6、加強城市管理。(1)進一步理順城市管理體制,健全管理制度,運用行政、法律、市場等多種手段,嚴格規劃、秩序、環衛和物業管理,形成全覆蓋的精細化城市管理體系;(2)提倡教育引導和嚴管重罰相結合的人性化管理,營造“人人支持城市建設、全民參與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圍。

7、多渠道爭取建設資金。(1)把城市作為最大的資本來運營,加大土地儲備力度,高度壟斷土地一級市場,嚴格招、拍、掛方式出讓土地;(2)加大公益事業市場化運作力度,廣泛吸納民資;(3)充分發揮融資公司作用,積極爭取銀行貸款;(4)搶抓上級政策機遇,努力爭取舊城改造、路網建設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資金,確保城建資金鏈正常運轉。

(四)突出抓好轉變“三個方式”,著力夯實“三農”基礎

按照“轉變生產方式、轉變經營方式、轉變生活方式”的要求,立足“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推動“三農”工作再上新臺階。轉變生產方式,積極發展現代農業。

1、積極發展“三型農業”。(1)引進推廣旱地香瓜、西瓜、食用菌等抗旱節水新品種以及地膜覆蓋栽培等抗旱節水新技術,力爭在西部鄉鎮建成3—5個旱作農業示范園區;(2)加強農業用水管理,嚴格控制地下水開采。以蔬菜產業為重點,積極實施膜下滴灌、微灌等節水灌溉工程,年內發展節水灌溉2.5萬畝;(3)加快建設有機肥使用示范區,完成公會鎮綠色有機肥生產項目一期建設。抓好燕麥、亞麻、馬鈴薯、蔬菜等作物的有機認證工作,認證面積力爭達到15萬畝。

2、推進觀光、設施農業。(1)重點實施好20萬畝花田草海、6000畝城市草原和3000畝油菜花工程;(2)大力推進溫室蔬菜種植、食用菌栽培等高效設施農業發展。

3、筑牢生態屏障。(1)進一步鞏固禁牧成果,完善禁牧機制;(2)完成4.22萬畝環城綠化、4萬畝幼林撫育、9萬畝補植補造工程;(3)謀劃好小老樹改造、濕地保護、草場治理、水土保持等項目;(4)抓好退耕還林后續產業發展,建成4000畝林業產業基地。轉變經營方式,大力推動農村改革。

4、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1)積極推進縣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和鄉鎮土地流轉服務站建設;(2)建立健全土地流轉管理和服務機制,規范農村土地流轉市場,年內力爭新增土地流轉面積2.5萬畝,全縣達到16萬畝;(3)在完成主體改革的基礎上,啟動林地流轉工作,實現林地流轉工作的新突破;(4)積極探索市場化節水機制,實行農業用水超量收費制度,抓好大西溝等6個村的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并在全縣范圍內推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陶县| 江西省| 三门县| 宝山区| 庆元县| 锡林郭勒盟| 周宁县| 万宁市| 托克托县| 湘乡市| 天长市| 中方县| 黄浦区| 平阳县| 苍山县| 中江县| 三明市| 汝阳县| 海兴县| 寻甸| 泰和县| 鹤峰县| 长葛市| 永泰县| 巨野县| 保定市| 台北县| 罗江县| 香河县| 静乐县| 永兴县| 乌兰县| 蓝山县| 方正县| 抚远县| 张家界市| 全州县| 锦州市| 娄底市| 巨鹿县| 富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