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校園籃球文化論文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籃球運動以其獨特的魅力對高校體育文化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籃球運動對大學生體育觀念的影響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也在不斷加快,生活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變,而籃球運動能夠有助于增強身體素質,保持身體健康,活躍身心,對鍛煉人的綜合能力起到積極影響。同時籃球運動對于場地以及參與者技能的要求不是很高,很容易就能組織一場籃球活動,所以說籃球運動不僅僅能夠使大學生充分認識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同時還能夠促使其樹立終身體育的理念。
(二)籃球運動對大學生體育風尚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籃球運動是一項具有團隊性、競爭性、娛樂性以及健身性等特點的體育運動項目,同時籃球運動也是一項靈活性比較大的體育項目,大學生可以根據場地情況自愿參與籃球運動,這就使得很多大學生對籃球運動具有很高的興趣。從另一個方面來看,這種非強制性、娛樂性較高的運動項目更加能夠大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進而能夠養成積極主動參與體育活動的良好習慣。所以說,通過籃球運動,大學生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比較普遍和穩定的大學校園體育風尚。
(三)籃球運動對大學生體育知識的影響
高校體育教育就是教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運動知識,樹立良好的體育觀念,而籃球運動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廣大學生。大學生通過籃球運動能夠掌握更多的體育知識,例如運動損傷的急救等體育知識,這對大學生以后的體育運動中能夠更好的保護自己,增強自己的身體素質。
(四)籃球運動對大學生體育目標的影響
大學體育教育要督促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運動項目,樹立自己的體育目標,只有這樣才能堅持運動。大學生在參與籃球運動主要就是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以及能力選擇與自己相適合的籃球運動。在實際調查中發現,很多大學生在籃球運動過程中都感受到了快樂與喜悅,這就說明籃球運動不僅僅能夠有助于大學生實現自己的體育目標,同時還能夠在體育目標的實現過程中娛樂身心、增強體質。
(五)籃球運動對大學生體育精神的影響
校園體育精神主要就是指體育競爭精神、體育協作精神、意志精神、遵守規則精神以及創新精神等體育精神,這些體育精神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激發學生的進取心,提高大學生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而現代籃球運動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該項運動項目起源時的游戲性,它以豐富多彩的內涵能夠有效開發大學生的智慧、陶冶大學生的情操,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漸漸成為了大學生體育運動中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例如籃球運動是一項講究團隊協作的運動項目,大學生通過籃球運動能夠有效體會到協作的內涵,進而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同時籃球運動具有很多規則,如果籃球運動中違法規則,那么籃球運動就無法繼續進行下去,因此大學生在籃球運動中會不知覺的養成一種遵守規則的習慣,這對大學生以后的生活有著很大的積極的影響。所以說,籃球運動對于校園體育精神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各大高校應該要進一步重視籃球教育。
篇2
一、籃球文化與校園籃球文化
1.籃球文化的內涵?;@球文化,是指觀賞和參與籃球運動的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制度化凝結,是籃球運動的知識、技能、習俗和制度的總稱。其核心是籃球價值觀的群體共識,其實質是籃球運動的“人化”和“化人”。其內涵和外延有很大的廣度,廣義地說,凡是與籃球有關的人、事、信息都屬于籃球文化。
2.校園籃球文化的內涵。校園籃球文化是指以校園為空間,以學生和教師參與為主體,以籃球運動為主要內容和運動手段,所創造的籃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其表現的是一種具有校園獨特形式的學生群體文化生活。
二、影響校園籃球文化在高職院校傳承的主要因素
1.學生的身心特征。籃球運動是一項很受學生歡迎而又普及的運動項目。籃球運動能夠適應高職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進行籃球運動,不僅能夠緩解學生學習的壓力,還能夠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增強體質、愉悅身心,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為他們以后的學習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2.學生的思想觀念與認知?;@球文化的傳承實際上是一種學習行為。我們可以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學習上的遷移受到原有知識的影響,學生原有的知識量大、知識面廣,那么就更容易促進籃球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反之,會阻礙籃球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即學生的認知水平影響著籃球文化的傳承。學生的學習過程也是一種思想觀念轉變的過程,在主觀上對校園籃球文化的接受與排斥深刻影響著校園籃球文化的傳承。
3.體育教師的自身素質。體育教師在籃球文化的傳承過程中起到一個橋梁的作用?;@球文化中的精華與糟粕的選擇、傳承的方式、新的籃球文化理念以及發展方向,都是通過體育教師的努力得以實現的。因此,教師自身的素質對籃球文化的傳承有著直接的影響。
4.籃球的教學方式。教學的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對教學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應現在學生的需要。學校需要一個新型的教學模式來教授人文籃球理念,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因此,任課老師必須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大膽創新、勇于創新、積極創新;在新時代的教學中不僅僅教會學生籃球技能,也要實現對籃球文化的傳承,促進籃球文化的發展。
5.學校領導的重視程度?;@球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離不開物質方面與精神方面的支持。運動場地、場館、器材等物質條件,其優劣影響著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場地、器材的維護和更新與領導的重視程度息息相關。校領導直接參與和語言上的褒獎,并且加入到學生的比賽當中,都能極大地提高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熱情,加強學生對籃球認識,對籃球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校園籃球文化傳承的重要意義
1.有利于弘揚籃球文化?;@球文化是體育文化的重要內容?;@球文化的傳承,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其精華,更好地認識籃球,接受新的籃球理念,促進籃球文化的發展,從而使學生更深刻、全面認識到籃球文化的積極面和重要作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弘揚籃球文化,提高籃球文化的影響力。
2.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球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離不開學生?;@球運動可以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減少學生的自我意識;可以增強學生的體質,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培養學生平和的心態,陶冶情操;讓學生在不斷承受挫折和克服困難過程中成長,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增強自信和自尊,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學生把在籃球運動中養成的優良品質延伸到學習、生活和以后的工作當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學生是籃球文化在學校傳承與發展的根本,在籃球文化的傳承過程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
3.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在籃球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將籃球文化的信息融入到教學內容當中,使教學人性化,讓課堂充滿靈性,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課堂教學的和諧,從而極大提高教學的效果和教學質量,更好的完成教學的任務。
4.有利于促進和諧校園文化的建設。樹立科學發展觀,確立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發展人文籃球理念。籃球文化的傳承融入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的需求,體現教育的人文性。創造愉快的學習氛圍,構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造能力和完善人格與個性,讓學生真正享受籃球。
四、籃球文化在高職院校發展的對策
1.提高籃球教師的專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是教學內容最重要的傳播者。教師的自身素質直接決定著課堂傳播的效果,教師的專業知識的深度與廣度,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技能和豐富的籃球文化修養,時刻記住自己不僅僅是一個籃球技能的傳授者,更是一個籃球文化的傳播者。
2.轉變籃球教學模式。(1)確立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在籃球教學中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學生是籃球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根本,堅持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的,要樹立多維健康觀。籃球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球運動中學生掌握的技能、知識、情感輻射到其他的學習、生活以及以后的工作當中,做到一通百通,以便更好地適應社會競爭。(2)確立新的教學方式。在籃球教學中,教師要協調好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要真正確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地位,在人格上師生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建立信任感。創設新穎的教學情境,運用標準而充滿幽默感的語言,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給學生一種“原來籃球課還可以這樣上,籃球運動如此的具有魅力”的感覺。將籃球文化融入到籃球運動當中,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自發學習,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3.加強籃球文化的交流。加強校際之間的籃球文化交流,以校園籃球文化的發展、知名度作為契機,通過正賽交手、籃球交流友誼賽、籃球文化知識競賽等與外界交流,開闊視野、尋找合作機遇并不斷提升自身知名度。建立完善的校園籃球文化活動的競賽制度,增加組織校內院系之間的籃球活動,開展師生對抗賽,并形成慣例,設立獎項,充分調動大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積極性。
4.加大學校對體育的投資力度。重視籃球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場地、場館的條件,把加強場地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校園籃球文化發展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和工作的重點。增加組織經費投入,大力發展校園籃球文化中的象征文化,宣傳籃球文化的重要作用,按期開展內容新穎、展現籃球精神風尚為主題的籃球文化周、文化節等。
五、結語
籃球運動已經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籃球運動,不僅增強了學生的體質,還滿足了學生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球比賽是籃球運動的外在表現形式,而籃球文化就是籃球運動的內涵。校園籃球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不僅豐富了師生的日常學習、生活,提高了對文化理念的意識與重視;更重要的是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和諧校園的建設,從而推動了社會的文明進步。我們必須重視校園籃球文化的作用,從本校的實際出發,制定相應的對策,加強校園籃球文化的傳承,促進校園籃球文化的發展,擴大校園籃球文化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篇3
籃球運動是一項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群體性健身活動,因其群眾參與性強,場地小,技術及對抗性強,娛樂性高等特點,越來越受廣大中學生的喜愛,成為校園文化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1]。吉州地區是吉安市的中心部位,大部分中學在此聚集。分析該地區中學課余籃球運動開展情況對于吉安市乃至其他省市中學的籃球運動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文研究對象為吉安市吉州區部分中學,包括吉安一中、吉安二中、吉安八中、白鷺洲中學、吉安三中的不同年級、性別的中學生及體育教師,分管體育的領導。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圖書館查閱大量有關課余籃球運動及本課題相關領域的資料,為本文寫作提供理論支撐。
1.2.2 專家訪談法
在本文開題和調查問卷設計過程中,本人訪問了吉州區中學體育教師及德育處主任(分管體育),吉安一中、吉安二中、吉安八中、白鷺洲中學、吉安三中等中學部分體育教師,在訪問過程中,對有關負責學生體育工作的領導、專家、體育教師進行面談,了解學校課余籃球運動開展的現狀作為撰寫此文的依據。
1.2.3 問卷調查法
本文共設計了兩類調查問卷表:一類針對中學生,一類針對體育教師。問卷就中學課余籃球運動開展的參與目的、每周練習次數及每次運動時間、練習方式、練習形式等方面進行調查,共發問卷240份,回收率100%,其中發給學生問卷220份,教師20份。
1.2.4 數理統計法
對問卷調查采用數據運用excel進行統計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中學生參加課余籃球運動的目的
通過表1調查發現,中學生參加課業籃球運動主要的目的是:健身、增進健康,占36.8%;還有人際交往、娛樂、豐富課余文體生活、緩解學習壓力各占較大的比例,說明他們已經認識到參與體育運動的意義所在。
2.2 吉州區中學課余籃球運動開展的現狀
2.2.1 吉州區中學生課余籃球運動每周活動次數及每次活動時間
通過表2及分析可知:(1)吉州區中學生課余籃球運動每周活動3次及3次以上最多,占48.9%,有每周活動2次的占29.2%,每次活動時間最多的是61min~90min,占44.5%,可以看出吉州區中學課余籃球運動開展活動情況總體一般。
2.2.2 參加課余籃球運動的方式
通過表3的調查顯示:吉州區中學生課余籃球運動主要的方式是四對四和三對三,分別是41.8%和30%,而五對五的全場方式僅占19%,這說明了在吉州區中學當中,半場的3~4個人為一組的課余籃球運動最為常見,分析原因主要是:(1)人數較少容易組織。(2)場地在課余運動時間相對不足。(3)符合現在大部分中學生的身心特點。調查還發現五對五的全場課余運動方式只占19%,這大多為校內籃球聯賽和友誼賽,平時開展全場五對五的籃球活動并不多,主要受裁判、人數、場地等綜合因素的影響。
2.2.3 中學生課余籃球運動開展形式
通過調查表4可知:吉州區中學生課余籃球運動的主要形式是課余籃球訓練隊和校內籃球聯賽,每個學校都有開展,而籃球活動周(三分遠投比賽)和籃球夏令營也有部份學校舉辦,總之吉州區中學生課余籃球運動開展的形式比較豐富。但也看出校內三人賽沒有開展,其分析原因是:(1)受裁判和經費的不足的影響。(2)主要一方面原因是:廈門市每年都會舉行各種企業杯和全國分賽區的三人籃球比賽,學校都允許自由組隊參加。而對于籃球俱樂部各學校有關領導表示將在條件成熟下組建。
(1)組建中學課余籃球訓練隊的標準和目的。
通過表6及表5可看出:學校組織課余籃球訓練隊主要標準是有籃球天賦[3]、特長的學生,占85%,而組建籃球訓練隊的目的是豐富廣大中學生的課余文體生活和推動課余籃球運動發展,兩方面占70%。可以看出,現在吉州區中學生組建課余籃球運動訓練的標準和目的不相一致。通過表5的調查顯示,吉州區中學籃球俱樂部[2]目前還沒有創辦,是一片空白。因此,可通過在吉州區組建中學籃球俱樂部以滿足廣大師生籃球愛好者的需要,促進中學課余籃球運動的開展。
2.3 影響課余籃球運動開展的因素
2.3.1 學校領導的重視程度
通過調查反映,影響學校課余籃球運動開展的因素當中,學校領導對課余籃球運動的開展重視程度(場地、經費投入[4])將起到最關鍵的因素。在吉州區的中學學校領導對籃球運動的開展較重視程度一般,表現在,學校每年都會投入相當部分的場地器材、比賽訓練經費。
2.3.2 學習時間緊、壓力大
通過表7顯示,學習時間緊[4]、壓力大[2]也是影響學校課余籃球運動開展的一個因素,占11.8%,在調查問卷當中,這個因素大多是畢業班學生的反映,故呼吁有此現象的學校要適當給予畢業班學生一些下午的課余運動時間,真正做到素質教育,讓學生全面發展。
2.3.3 校園課余籃球運動氣氛
通過表8可知:中學生進行課余籃球運動的主要場所是本?;@球場[1]占60.5%,所以營建一個良好的校園籃球風俗將對更普及課余籃球運動起到關鍵的作用。校園籃球場地、器材等設施的完善將有利于中學生課余籃球運動。表7顯示,校園課余籃球運動氣氛不足,占10.9%,它也會影響中學課余籃球運動的發展,我們的領導不僅要重視,同時也要對于開展課余籃球運動進行宣傳,特別是對女生的引導和支持。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1)吉州區中學生參加課余籃球運動的目的主要是:健身、增進健康,人際交往和豐富課余文體生活。
(2)吉州區中學生的課余籃球運動的主要方式是四對四和三對三的半場方式,相當一部分的學生喜歡半場的方式,認為半場的更具有街頭籃球式的觀賞性,全場五對五的正規籃球比賽開展比例不是很高,主要受場地和籃球裁判缺乏的影響。
(3)吉州區中學生的課余籃球運動訓練的標準和目的不相一致的問題的解決——良好的組織模式,校園籃球俱樂部的創辦。
(4)影響吉州區中學生的課余籃球運動的主要因素是學校領導的重視程度,它對于場地、經費、器材、裁判等的改善最為關鍵。
3.2 建議
建議吉州區中學,嘗試構建校園俱樂部,讓課余籃球運動開展的形式更廣泛,完善管理制度,主要是繼續開展校內籃球聯賽和籃球課余訓練隊,給學生創造更好的有利于課余籃球運動發展的良好環境。同時,家長的教育觀念要以“健康第一”的為指導思想,讓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申健.長沙市雨花區中學籃球開展的調查與分析[N].上海體育學院優秀論文畢業論文匯編,2005.
篇4
籃球運動以激烈對抗下斗智斗勇的趣味性,各種復雜情況出現的多變性,互相支持、巧妙配合的團隊性、高超技藝表演的欣賞性等獨特的運動魅力和它能提高生命的活力,滿足情感和個性完善的需要,促進身心的健康發展等價值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初中生,使籃球成為最受初中生歡迎的運動項目。研究中學生參加籃球活動的影響因素,對于提高籃球課教學中中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質量、培養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和學生的終身健身意識都有積極作用。
一、蘇州市初級中學學生參加籃球活動的影響因素
(一)中學生的主體因素
1.學生文化課學習情況分析
在應試教育的桎梏下,初中生學業“超前”,作業“超負荷”現象始終就像一根無形的繩索束縛著學生的身心。盡管國家實行素質教育,減少學生課業負擔,不準加課,但事實上因為大綱、課程設置和教材內容未改變,教師無奈只能加快上課節奏,而學生更是埋頭于題海之中,學習負擔仍然很重。迫于升學競爭壓力,學生絕大多數時間投入于學習中,運動少,參加籃球活動就更少了。
2.學生的閑暇娛樂活動情況分析
現在中學生閑暇休閑娛樂活動還是比較豐富的,有參加各種文化藝術培訓班學習,看電視,與同學聚會,上網等,特別是隨著電腦在城鎮和家庭的普及,電腦游戲等吸引了大量初中生的眼球,蘇州市中學生也存在這樣的現象,學生減少了分配在參加戶外體育活動的時間,相應的參加籃球活動也不可避免受到阻礙。
3.學生的籃球運動技能水平分析
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和運動技術是學生進行課外體育活動的前提,也是學生形成良好課外體育鍛煉習慣的先決條件,蘇州市籃球教學中教學效果與教學目標中存在一定差距,學生在體育課上籃球活動有限,再加上初中生本身籃球技術比較薄弱,難以體會到籃球運動所帶來的樂趣,往往會造成有些學生在心理上有自卑感,而不愿意參加籃球活動,從而有礙于發展學生參加籃球活動。
(二)外界影響因素
1.教師因素
體育教師是體育教學工作的組織者和實施者,他們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直接關系到體育教學工作能否順利實施以及達到教學目標,進而影響學生在籃球課活動中的積極性,對學生參加籃球活動的興趣有著較大影響。學習期間,主修籃球專項或主修其他專項但具備較好籃球技能水平的體育教師,更是開展中小學生籃球活動的隱形制約因素,某些程度上也制約了學生的籃球運動能力發展。
2.學校因素
據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中學體育教學大綱:初中籃球教學時數約34―40學時,平均每學期6―7學時,且籃球與田徑、排球、足球等教材采用循環式排列,以學年單位進行循環,使得籃球教學缺乏連貫性。部分中小學校體育課內容安排隨意性很大,一些學校不能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完成教學任務。由于學校的基礎設施較差,標準場地較少,存在籃球場、排球場和足球場結合使用,不能保證正常的教學。校園籃球活動文化氣氛不濃厚,校內基本沒有任何形式的籃球競賽活動。
3.社會因素
應試教育影響下,為避免影響學業,許多家長不贊成孩子參加籃球活動,此外多數學生是獨生子女,家長怕他們參加籃球活動受傷,所以不允許孩子參加籃球運動。球星的影響可以滿足青少年的心理追求的需要,并對中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產生積極的影響,我國籃球運動發展的還不夠強大,籃球明星不多,對于激勵學生參加籃球活動的明星效應比較小。這些問題無一不制約了學生參加籃球運動的積極性,阻礙了學生參加籃球活動。
二、培養和提高蘇州市初級中學學生學習籃球興趣的對策
(一)明確學習目標,提高自覺性,激發學習興趣
在籃球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明確本課的學習目標、任務、要求,抓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合理運用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梢酝ㄟ^舉例講述籃球比賽中精彩片段來集中他們的注意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上體驗到籃球的樂趣,融入到濃厚的籃球氛圍中。
(二)提高教師專業素質,重視高校體育籃球教學,培養新型未來體育教師
只有促進籃球教師專業的發展,才能保障新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注重提高未來體育教師的籃球專業技能與教育創新能力,培養其籃球教學的實踐能力和靈活運用教材教法的能力,為學生提供優秀的籃球教學資源。
(三)優化籃球教學內容、方法,濃郁校園籃球文化活動氛圍
優化教學內容,突出學生主體性的發展,尊重學生的不同興趣與愛好,個體差異,在教師指導下自主性選擇學習內容,根據各方面實際情況需要而進行,靈活運用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全面發展。此外,學校應該定期舉行班級的籃球賽,調動學生積極性,營造濃厚的籃球校園氛圍。
(四)重視青少年體育活動的開展,發揮籃球球星效應
社區體育應注重青少年體育活動的開展,政府應重視并投資興建必需的場地器材。同時,社區體育與學校體育教育相接軌,成為學校體育的有利補充,從而提高青少年的籃球興趣,并為“終身體育”思想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此外,我國職業球隊和籃球協會,應該重視開發明星球員,應重視參加社會公益活動,讓廣大青少年零距離接觸球星,給青少年樹立一個健康向上的青春偶像。
三、結論與建議
學生學習壓力大,參加籃球活動時間少;學校場地、教師資源有限,教學內容單一,氛圍不濃等種種因素影響著籃球活動的開展,因此,應該激發學生對籃球產生興趣,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場地、教學資源,組織學生參加校園籃球賽,讓學生們真正體會到籃球活動帶來的無窮樂趣。
參考文獻:
[1]張磊.對中學籃球教學現狀的研究[J].學科教學.2010(4).
[2]海濱.籃球教學中興趣的培養[J].科技信息.2009(5).
篇5
(1)文獻資料法:為了更好的研究女大學生的籃球學習興趣,廣泛閱讀了心理學、生理學、社會學方面的書籍,并查閱中國知網上關于女大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培養方面的論文,對這些文獻進行總結分析。(2)專家訪談法:對吉林省高校體育教學方面的專家學者進行訪談,主要就女大學生對于籃球是否存在興趣開展的。(3)問卷調查法:在吉林大學開展隨機的問卷調查,一共發放300份問卷,回收300份,回收率為100%,其中有效問卷達到297份,問卷有效率達到99%。(4)數理統計法:運用SPSS、EXCEL軟件對問卷的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為論文分析提供數據支撐。
三、結果與分析
(一)女大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認知情況調查分析
對女大學生進行了籃球認知的調查問卷,從表1的調查結果來看,女生大多對籃球不了解,因而認知度不高。其中只有6.4%的女生對籃球十分了解,有25.9%的女生對籃球運動是根本不了解。通過調查了解到,當前女大學生接觸籃球的機會較少,很多學生在高中階段并沒有接受過籃球教學,只是通過電視、網絡、報紙簡單的了解一些籃球知識,關于籃球的這些知識比較松散、片面,并沒有形成對籃球運動正確的認識。
(二)女大學生籃球學習興趣調查分析
通過表2數據整理分析,我們發現,非常喜歡籃球運動的女大學生占到7.1%,不喜歡的人數達到48.8%,非常不喜歡的人數達到33%,綜合看女大學生對于籃球運動是絕大多數的人都不喜歡的。這主要是女生對籃球運動了解甚少,因為不了解所以也提不起來學習的興趣,籃球老師在課上還可以就女生對籃球運動興趣不高的問題展開更進一步的調查。
(三)影響女大學生籃球學習興趣的因素調查分析
表3影響女大學生籃球學習興趣的因素調查表N=297影響因素場館缺乏教師水平低危險性高認知低其他人數9765745011百分比%32.721.924.916.83.7對女學生進行了籃球學習興趣的影響因素調查,從表3的調查來看,影響女學生籃球學習興趣的因素還是比較復雜的,其中籃球場館缺乏和危險性高占到了接近57%,主要是籃球運動的開展運動量比較大,動作幅度也大,很多女生因為生理特性都較男生柔弱,16.8%的女生認為自己不了解籃球,對籃球運動認知度低是主要的影響因素。由于公共體育教學都在室外進行學習,室外的教學場地不理想,不如室內籃球館干凈,容易受天氣條件的影響,很多女學生怕在室外上課曬黑了,很多人都不喜歡在室外上課?;@球運動有著一定的對抗性,即使沒有對抗,對于初學者來說,也比較容易受一些輕傷,如損傷手指,崴腳等,女學生害怕在籃球學習過程中出現意外傷害,對籃球學習有一種比較抵觸的心理。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認知較低,對籃球運動的健身原理、教育原理、文化價值等都比較陌生,沒能理解籃球運動的真諦。教師的教學水平也被學生認為是影響學習興趣的一個主要方面,教師的教學組織、教學方法、教師的人格魅力等都對女學生的興趣有一定的影響。
篇6
――Taking Zhengzhou Chengg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s an example
DENG Hao ZHANG Lei
【Abstract】College sports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campus culture. College basketball cultur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sports culture, is a kind of invisible but powerful force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exert a subtle influence on education function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 With the rise of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ports culture more and more had got the attention of related people. Among them,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college basketball culture also has its particularity and urgency. How to combine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private colleges, making full use of existing resources and developing private college basketball culture is a realistic research topic. With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ry and expert interview,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overviews basketball culture promotion mode of Zhengzhou Chengg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to the same kind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ketball culture.
【Keywords】university and college; basketball culture; promotion mode
收稿日期:2013-07-10;修回日期:2013-07-20
作者簡介:鄧浩(1967-),男,河南鄭州人,碩士,副教授,主要從事體育教學與訓練方向研究。
基金項目:鄭州成功財經學院院級課題,項目編號:2012-PKJ-021
引言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關鍵之一是校園文化建設。大學體育文化作為大學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凈化高校人文環境、倡導文明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上發揮著重要作用?;@球文化作為學校體育文化中一道引人注目的風景線,對于促進高校校園體育精神文化發展有著積極作用。研究高?;@球文化對于進一步加強籃球文化在高校的建設,營造濃厚的高校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將校園文化與籃球文化更好地結合,促進學校精神文明建設,豐富學生業余文化生活,促進和諧校園文化氛圍,全面提高高校的育人質量,具有深遠的意義和積極的借鑒作用。
1中國高?;@球文化概況
作為高校體育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高?;@球文化,正以一種無形而強大的力量對大學生產生著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和深遠影響〔1〕。高校籃球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校園為依托,以籃球文化活動為基本形式,以塑造校園風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為根本目的,以加強學校核心競爭力為最高追求的一種校園文化現象。高校籃球文化其實就是高校學生在觀賞和參與籃球相關活動中,形成和擁有的關于籃球的思想、觀念、價值、意識、行為等〔2〕。
如今,籃球運動已經成為我國高校體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每所大學里都有籃球場地,籃球運動也已成為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重要方式。許多學校都有自己的籃球隊,經常進行比賽交流,活躍了學校氣氛,增進了學校之間的交往。高校籃球文化已成為高校體育文化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2中國民辦高?;@球文化概況
在我國公辦教育資源難以充分滿足大眾教育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我國民辦高等教育運用市場機制,自籌資金,自主辦學,改變了建國后長期以來形成的政府包攬辦學的格局〔3〕。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的崛起,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教育改革與創新的重要成果,標志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開始進入多元化發展的新階段。
當前,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如何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如何深化教育改革,已經成為學校教育的一項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隨著我國高校的發展和改革的深入,民辦高校已逐漸發展成為我國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4〕〔5〕。近年來全國各地民辦教育蓬勃興起,高校體育作為高校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工作開展得如何是衡量高校整體工作的重要標準之一,也是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根本要求。由于民辦高校辦學的條件、規模、體制及指導思想的不同,辦學效益也有很大的差別,出現良莠不齊的現象〔6〕〔7〕。
3中國高?;@球文化發展模式現狀
本文通過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數字化期刊群、中國科技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查閱相關文獻及博士碩士論文百余篇。通過超星數字圖書、讀秀學術搜索、鄭州成功財經學院圖書館查閱了有關文化學、社會學、體育學、品牌學、營銷學、管理學、傳播學及心理學等相關學科專著十余部。通過百度搜索引擎、谷歌搜索引擎,檢索了相關的網頁。發現針對我國高?;@球文化發展的研究較多,而專門針對我國民辦高校籃球文化發展模式的研究尚屬空白。
研究者張潔在《普通高?;@球文化發展研究――以河南理工大學為例》中指出:高校籃球文化的建設實質上就是參與高校品牌建設,推動高校向高水準、高品質目標邁進的過程。高校籃球文化建設應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實現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知識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有機結合。在高?;@球文化建設中規范、科學的管理和廣泛、持久的行為是決定性的因素。高?;@球文化的建設中應積極開展與社會各個層面的交流,方能為高?;@球文化建設注入持續不斷的活力。高校籃球文化建設需要一支具備較高專業素養、管理能力和科研水平、富有進取精神、團結的骨干力量。
目前,在我國高校中,將“籃球”項目作為一種文化現象來推廣的很多。在推行“籃球文化”的過程中采用的方法也有很多。比如:開展籃球比賽、舉辦籃球活動周、舉辦籃球文化節、開展籃球知識競賽、開展籃球技能培訓、開展籃球知識講座等,其中,常見的推廣模式有:“比賽+培訓”、“比賽+培訓+活動”等。
4鄭州成功財經學院籃球文化推廣模式
鄭州成功財經學院籃球文化推廣模式為“籃球聯賽+人才選拔+技能培訓+專家講座+精英培養+活動應用”模式。此模式是學院啟動體育啟明星計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鄭州成功財經學院體育人才
培養模式的成功典范,是學院推廣籃球文化的經驗之談。
籃球文化推廣模式示意圖 “啟明星培養計劃”塔形圖
“籃球聯賽”是路徑。以開展籃球比賽的形式作為鍛煉和檢驗在校生籃球技能水平的一種方法,以學院的名字命名,為“鄭州成功財經學院籃球聯賽”,取學院縮寫名字“成功”,聯賽縮寫為“CGBA”。主辦方為鄭州成功財經學院體育部籃球教學組,旨在將“CGBA”打造成學院體育文化的主打賽事、籃球文化的支撐,學院名片的一部分?!癈GBA”聯賽,充分激活了鄭州成功學院一切籃球力量,調動了相關組織和個人的全部力量和熱情。聯賽允許校園單項協會自發組織比賽形式,鼓勵學生自由組隊參加比賽。聯賽貫穿整個學年,并且爭取做到每周有球賽,保證學生定期有活動。聯賽還借鑒“NBA”、“CBA”、“CUBA”等極具影響力的聯賽運行模式,采用了“常規賽”+“季后賽”+“總決賽”的完整分層賽制。這樣的比賽模式增加了聯賽的影響力,增強了聯賽自我完善能力。并且為后續與“CUBA籃球聯賽”接軌增加了吻合度,為“納新”、“新生選秀”等環節的開展奠定了基礎。讓更多的籃球愛好者通過比賽,享受到籃球文化的大餐。
“人才選拔”是關卡。在“比賽”的基礎上,將比賽環節表現出來的技術良好、意識良好、素質良好的同學,或者是具有較大潛力的同學、極具熱情的同學,選,組成一支相對于第一階段層次要高一些的隊伍。
“技能培訓”是加速器。有不少高校的籃球文化推廣模式缺少這個環節,而正是這個環節給廣大籃球運動愛好學子提供了充電、提高的機會。如果僅僅是比賽,完了就沒有下文,那么比賽的意義就僅僅停留在“知道輸贏”的層面。而“培訓”這個環節使得籃球優等生有了進一步提升的階梯,有了實現籃球夢想的有力抓手。
“專家講座”是博覽會。在聯賽之后,同學們對籃球技術充滿新的求知欲望,而“培訓”之后,同學們常常會出現一種錯覺――在學院我們這些同學是籃球最棒的,現在又經過了培訓,那我們就更棒了。這樣的情緒如果蔓延下去,就很有可能滋生自滿、驕傲的情緒。恰恰在這個時候,需要有一個環節,能夠站在較高的高度,以絕對的廣度、遠度和深度來認識、剖析籃球運動,傳播正面的、博大的籃球文化。要解決這些問題,“邀請知名專家作專題講座”無疑是高效且可行的方法。“專家講座”是籃球聯賽的補充,不僅能提高聯賽的層次,而且更大程度推動了籃球文化的普及。
“精英培養”是點金石。通過前面的比賽、選拔、培訓、講座幾個環節之后,本著雙向選擇的原則,組成一支籃球競賽團隊、一支籃球教練團隊和一支裁判團隊,進行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技能培訓和裁判知識傳授,旨在培養一批知識全面、技能過硬的籃球人才,徹底地貫徹“啟明星”培養計劃,突出顯現“精英人才”的帶動作用,充分發揮“精英人才”的影響力,讓有潛質、肯努力、進步快的優秀籃球人才借助“精英培養”的平臺,快速、茁壯地成長起來。
“活動應用”是檢驗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對于人才,也一樣適用。通過組織學院系部籃球對抗賽、校際聯誼賽、社區交流賽等各級別賽事,盡可能多地給精英團隊成員創造鍛煉的機會和展示的平臺。同時,在活動應用中,加強了“CGBA”聯賽品牌的開發,增加了籃球文體用品的開發,加深了與商家的聯合,促進了校內、校際、社區不同群體的交流與合作,為以后更好地推廣籃球文化增加了條件。
5結論與展望
經過“籃球聯賽+人才選拔+技能培訓+專家講座+精英培養+活動應用”模式歷練后,籃球人員得到了增加,學生的籃球技能得到了提高;部分曾經以技術高超自居的同學懂得了運用規則制勝的更有利武器,變得謙虛起來;僅僅以為打籃球就是拼體力的愣頭小伙竟然發出“團隊才是制勝法寶”的感慨。
鄭州成功財經學院的這種籃球文化推行模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個校園體育文化的一部分,最終希望通過這種模式的帶動施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校園體育啟明星計劃。實實在在地施行體育人才選拔的“厚基礎、精選拔”的方針政策。在民辦高校辦學實力尚不夠強大的現實情況下,快速將民辦高校體育工作推向快車道,讓民辦高校的在校生能夠有機會享受到與其他知名高校相媲美的體育培養和角逐平臺,為實現民辦高校學生五育教育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吳恒星,申懷松從新籃球觀探討高?;@球文化建設〔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5(5):82-84.
〔2〕孫民治,楊伯鏞關于我國籃球文化的一些思考
〔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6(2):30-34.
〔3〕王家宏,于振峰,楊改生球類運動――籃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8.
〔4〕許奮奮高校籃球文化的教育功能剖析〔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7(4):26-28.
〔5〕馮洪,郭蘇芝對校園籃球文化的理性思考〔J〕遼寧體育科技,2006(1):14-15.
篇7
本論文的研究對象為汕頭大學、韓山師范學院、汕頭職業技術學院、嘉應學院、揭陽學院五所本專科高校2010、2011級全日制在校學生1000人(男生600名、女生400名)。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目的和研究的需要,主要查閱了1985年到2010年體育學術的相關資料,包括期刊論文、碩博論文等等,并對其中有關高校開展的籃球課外活動方面的資料進行了整理,以作為整個研究的依據。
(2)問卷調查法
主要是掌握粵東地區高校籃球課外活動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為主制定學生問卷。采用各學院普通專業2010、2011級學生隨機抽樣的調查方法,發放調查問卷1000份。其中回收了930份,回收率達93%,有效問卷950份,有效率達到95%(其中男生633名、女生317名)。
二粵東地區高?;@球課外活動開展的現狀分析
1參與籃球課外活動的人數以及參與時間分析
通過表1我們可以得到如下信息:粵東地區五所高校當中,參與籃球課外活動的學生最多,達到了50%,而參加乒乓球、足球、排球、網球等活動的學生相對來說要少很多。從這里可以看出,在課外活動中進行籃球運動,還是很受同學們歡迎的。從表2中我們可以得到如下信息:粵東高校的大學生每次參加籃球課外活動的情況,運動時間小于30分鐘的人數為45%;運動時間大于30分鐘的人數為38.2%;活動時間在50分鐘以上的人數為11.8 %。活動時間大于70分鐘以上的學生比例為5%。從總體時間來看83.2%的學生活動時間不超過50分鐘,進行籃球課外活動的時間過短,還沒有形成定期參與課外籃球活動的習慣。
2籃球課外活動的開展質量情況調查
通過表3我們可以得到如下信息:籃球課外活動在粵東地區高校開展的情況,有9%的學生認為很好;有25%的學生認為好;有24%的學生認為一般;有42%的認為開展的情況差。從這組數據上可以看出粵東地區高?;@球課外運動的開展情況是非常不理想的,應該加以轉變。
3籃球課外活動的開展形式情況調查
通過觀看NBA、CBA等可以得知籃球是一項有著很強的對抗性、技術復雜的競技運作,其魅力都是通過比賽的方式發揮出來。通過表4我們可以得到如下信息:臨時找人半場比賽的人數占了72%;提前相約比賽的人數占18%;個人自由活動的人數是最少的,占10%。從調查的情況來看,很多大學生參加籃球課外活動都是熟悉的人相約在籃球場運動,再臨時找人進行半場比賽,人員之間的隨機性比較大,雙方的籃球水平也差距很大。
4籃球課外活動的開展條件情況調查
通過表5我們可以得到如下信息:粵東地區高校籃球課外活動的開展條件,認為很好的學生占5%,認為好的學生占10%,認為一般的學生占25%,認為差的學生點60%。從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看到,粵東地區高?;@球活動的條件差,籃球場地少,沒辦法滿足大部分學生的需要,這也同上面表2中反應出的學生每次進行的籃球運動的時間較多是相印證的。這使得很多學生雖然喜歡籃球,但是因為場地的原因而在課外活動選擇其它項目,因此改善籃球運動開展條件是當務之急。
三粵東地區高?;@球課外活動開展存在的問題分析
1對籃球課外活動不重視
高校開展籃球運動的條件較差,這說明了主管領導對籃球課外活動不重視。各種體育設施包括籃球場地的建設都離不開學校的大力投入,更是離不開學校主管領導的支持。從以下三點可以說明這個問題:第一是學校政策上的支持,學校應該鼓勵各學院組織舉辦各種級別的籃球賽事,擴大籃球文化的傳播,帶動全體師生參加籃球課外活動的興趣;第二,有了領導的支持就能保證有一定的經費來源擴大籃球場地的建設及其它設施的添加;第三,籃球課外活動指導老師的選聘也需要學校領導的支持。
2校園籃球比賽開展少,宣傳力度不夠
衡量籃球課外活動的普及開展的很重要的指標就是籃球比賽開展的狀況好壞。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粵東地區這幾所高校開展有組織性的籃球課外比賽活動較少,更多的是學生的自由參加。這從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學校對籃球課外活動的普及推廣上做得不夠好。學??梢耘e行一些比賽,包括校級的、學院級的,還有班級的,都可以帶動學生參與籃球活動的興趣,有利于籃球活動的推廣。
3學生的籃球課外活動缺乏籃球專業教師的指導
籃球專業教師對籃球課外活動指導,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籃球課外活動開展的質量。通過數據分析我們可知,粵東地區高校的課外籃球活動的形式72%臨時找人半場比賽,提前相約比賽的人數占18%。這說明了粵東高校的課外籃球活動都是放任自流的,很少有專業的籃球教師在旁邊進行專業的指導,學生處于一種自娛自樂的狀態,籃球技術沒法提升。
4籃球場地設施不足
籃球場地是進行籃球運動最基本的條件,同時也是影響大學生開展籃球體育運動最關鍵的因素。通過表5我們可以看到,有85%的學生認為籃球場地設施一般或是差。隨著全國大學的擴招,學校的學生人數在猛增,籃球場地設施跟不上學生人數增長的節奏,這也是當前籃球場地設施十分缺乏的重要原因。
四粵東地區高校開展籃球課外活動的對策建議
1增加對籃球課外活動條件建設的投入
要增強學校主管體育的領導對籃球課外活動的認識,要讓領導改變以往觀念,充分認識到籃球課外活動的重要性和優點。只有引起主管領導的重視了,才能讓學校加大對籃球課外活動條件建設的投入。包括增加籃球活動的場地,增加現有場地的硬件設施及相關的器材。另外還需要建立一定的日常管理制度、場地的維修和保養制度,讓現有的運動條件發揮最大的作用。
2強化大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當前全國范圍內都在推廣全民健身運動,粵東地區高校主管體育工作的領導應該重視起來,在大學校園中著重宣傳全民健身計劃、終身體育意識,把廣泛開展籃球課外活動等當成是重要任務來完成。另外加大終身體育意識的宣傳力度,強化大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同學們都認識到籃球課外活動的重要性,
3加強課外籃球活動的組織和指導
缺乏籃球專業教師的指導和組織是制約籃球課外活動推廣的一個重要原因,高校團委和學生處應該起到一定的作用,安排專業的老師來指導學生的籃球課外活動。
4營造良好的籃球課外活動氛圍
加大對籃球運動價值的宣傳,并定期開展形式多樣的籃球活動,使更多的學生對籃球運動產生濃厚的興趣。各種形式的比賽是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興趣的最有效手段,所以應該常常有計劃的組織一些比賽活動,通過籃球比賽對籃球課外活動進行宣傳和推廣。結合大學生當前對籃球運動的需求和愛好,各學院在學生當中應組建一定數量的籃球隊,通過籃球隊的方式利用課余時間經常性地舉辦校級之間、院系之間、年級之間不同級別、不同水平、形式多樣的籃球比賽活動,豐富學生課余生活。
5拓展籃球課外活動的空間
體育主管部門應該立足眼前,根據實際條件(場地、器材缺少),來增加籃球課外活動的方式,比如“運球接力比賽”、“集體跳繩傳球”、“運球互捅球”等等,這些方式可以在有限的條件下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籃球課外活動中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增加的這些活動方式,使學生參加了更多的籃球活動,鍛煉身體,為國家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史桂忠,黃梅蘭.廣東普通高?;@球課外活動的調查和分析[J].井岡山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
[2]吳立坤.上海市高?;@球教學現狀及構建和諧高?;@球運動對策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
[3]肖云勝.北京市大學生籃球活動開展現狀的調查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5.
[4]師永斌.北京市普通高?;@球課程與課外籃球運動開展現狀調查與發展對策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08.
[5]李鐵軍.石家莊市普通高?;@球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
篇8
一、高職學校籃球教學存在的問題
1.課程模式不合理。高職學校體育課程模式全部是三基(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知識)的體育課程模式,學生每年體育課的大部分內容已經被體育教學大綱安排好了,要求學生體育課中達到體育教學的三個基本目標,即掌握基本知識、技能、技術。在這三個基本目標的要求下,教學內容繁多,而且重復,基本以素質練習內容為主,學生感興趣的籃球項目課時卻日益縮水。同時高職生也要參加實習、實訓,使學生學習的系統性受到很大的沖擊,加上課時有限,在僅有的幾節課堂上高職生很難掌握好體育技能。這種體育教育的課程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適應不了終身體育鍛煉的思想。
2.教學模式陳舊。我在研究中發現,高職學校的籃球教學模式依舊是一個老的教學模式,教師面對全體學生講解、示范,學生模仿跟隨練習,基本上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單向傳遞,課堂教學氛圍過于沉悶和壓抑。而且現在的高職學校都在擴招,班級學生人數比較多,場地空間大,教師很難照顧到每個學生,師生之間缺乏交流,過于強調教師的教法,忽視學生學法的研究,以及人體存在差異的基本規律,不論學生的先天差異如何,學生的練習項目、次數、難度,標準都必須一樣,挫傷了不少學生的積極性。顯然,陳舊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如今高職學校的教學實際,教學模式單一不利于學生掌握籃球技能。
3.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教學方法和手段的落后影響學生學習籃球技術,高職學?;@球課以實踐課為主,基本沒有理論課教學,造成大多數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起源及規則一知半解。而且由于授課形式的單一,籃球課的技術教學和理論講解只局限于口授,采用的媒體也只限于戰術板、書本等有限的幾種形式,導致籃球技、戰術理論活不起來,變得枯燥乏味,限制了學生對籃球運動內涵的理解與把握。教學手段陳舊也導致籃球教師在示范過程中很難把動靜有機地聯系起來,動作示范只能是瞬間的,在語言描述上難度大,準確性較差,使學生不容易理解或產生誤解,最終難以掌握技術和戰術。
4.籃球專業人才學歷結構偏低。高職學校的籃球專業人才一般是由體育院系培養的具有一定籃球理論知識,但其缺乏相應的高水平籃球運動實踐經驗的普通本科學生。他們對籃球運動的訓練、比賽、執教和管理缺乏感性認識,在相應的高等職業學校的教學、訓練、管理實踐中,水平與業務能力均顯不足。而運動院系培養出的高競技水平籃球專業人才,又缺乏系統的基礎與專業科學理論熏陶,其知識水平和文化素質與其競技運動水平不相吻合。從目前情況來看,高職學校籃球專業人才技術型多,技術加理論型少。學歷結構相比其他專業教師差距甚遠,了解并掌握生物、心理、社會等體育相關學科理論者為數不多,專業籃球師資教學水平呈現低水平停滯不前的狀況,這也制約著高職學校籃球教學水平的提高。
5.場地經費投入不足,設施落后。近年來,高職學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盡管各高職學校體育場館建設達到了一定的規模,但還是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一些高職學校在安排經費預算時未能與擴大辦學規模同步增加對體育的投入,致使原本就非常緊缺的場地器材等資源更加捉襟見肘,難以為繼。經費短缺,導致學校體育教學器材配備、補充、更新力不從心,給體育教學帶來諸多不便?;@球項目是深受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籃球場上總是出現人擠人的現象,甚至連正常的籃球教學都不能夠保證,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籃球水平不能有效提高。 轉貼于
二、高職學校籃球教學改革建議
1.調整課程模式,合理制訂籃球教學內容?;@球課程的教學改革,應從教學內容入手,改變大而全的教學形式,在教學中尋找籃球技術教學的客觀規律,抓住主要環節,使學生學到實用有效的籃球技術,應是籃球課程的教學方向。在教學中,熟悉球性的練習,應貫穿始終,提高學生對球的控制能力,并以此帶動其他技術的學習與掌握,這是提高教學效果的一條重要途徑。而且對籃球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組合,是提高教學效率、縮短教學時間的重要手段之一,并對學生綜合性技術的提高起到良好的作用。
2.改進教學方法和授課手段?;@球教學是師生為完成教學目的、任務的雙邊活動,教師的教法制約著學生的學法,在教學中不給學生獨立思考與獨立實踐的機會,學生就缺乏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不利于培養創新型的人才。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發揮學生的智力優勢,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要做到充分發揮骨干學生的帶頭作用,培養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我們還要進一步研究和探討,逐步改革教學和組織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盡量多采用游戲、比賽等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從不同角度切實提高學生的籃球水平,為教學提供保障。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師資隊伍是制約高職學?;@球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因素,學校要加強籃球專業教師的培訓與交流,抓好籃球教師隊伍建設,增強、拓寬教師執教的能力和專業知識的提高。師資隊伍建設的好與壞,直接關系到籃球教學水平的高低,這是要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之一。新形勢發展的迅猛勢頭,使我們清楚地認識到,發展高職學校體育教育,必須改變籃球教師目前較為單一的知識結構,必須增加、補充高學歷復合型的人才。同時,教師主動吸收當代體育科學理論和籃球運動科學研究的新成果,充實籃球運動某些新概念、新觀點、新技術、新戰術和教學與訓練的新方法,從而使籃球教學進一步體現先進性、科學性的特點。
4.開設籃球選修課,提高高職學生的籃球技能學習。學校可以結合場地器材及學生實際籃球水平,開設籃球選修班,吸引部分籃球水平比較高但是在體育課上“吃不飽”的學生,這樣能夠給這些籃球愛好者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讓他們的籃球水平得到有力的提高,同時也能夠帶動身邊的同學喜歡上籃球,活躍校園籃球氛圍?;@球選修課這樣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的運動機能的學習—鞏固—提高,而獲得較為熟練的籃球技能,則能養成籃球鍛煉習慣,促進全民健身的開展。隨著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以選修課為籃球教學的模式得到高職學生及教師的一致肯定,這些籃球教學模式符合課程改革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學?;@球教學改革的推進。
綜上所述,高職學?;@球教學改革首先應該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同時還做到調整課程設置,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化,合理制定籃球教學內容,適應現代教育要求,改進教學方法和授課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習慣,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全面提高教師素質。
參考文獻
[1]馮守東.籃球技術教學中提高學生綜合實力的實驗研究[J].成都體院學報,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