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中醫基礎理論辯證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中醫內科診治的一個重要方法,即抓住病機本質進行辯證醫治。利用病機學理論辯證醫治,可以有效把握病情病理,辯證分析病況,綜合醫治,提高中醫內科醫療質量。本文提出病機本質分析診治的幾個步驟,并以案例佐證,具有可行性意義,值得在實踐中進一步發展創新。中醫學病機這個概念最早見于《黃帝內經》,《素問》的《至真要大論》篇中見有。王冰說:“得其機要,則動小而功大,用淺而功深。”張景岳說:“機者,要葉,變也,病變所由出也?!庇媒裉斓脑拋碚f,病機是指疾病發生、發展、變化及其結局的規律,是疾病的本質表現。中醫學的病機學說,就是由病機概念發展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即指以陰陽五行、氣血津液、藏象、經絡、病因和發病等基礎理論,探討和闡述疾病發生、發展、變化和結局的機理及其基本規律。
1有效把握病情病理
病機學說強調在整體觀念指導下診治病況,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由若干臟腑、組織和器官所組成的,且每個局部器官都各有其獨特的生理功能,這些不同的功能又組合成人體整體機能的組成部分。病機理論正是從人體整體上探討疾病的發生、發展、變化和結局的基本規律。如邪正盛衰、陰陽失調、氣血失常、津液代謝失常等。在整體觀的支配之下,各種病況都可以推究其病機所在。進而準確地辨別具體病況,有效診治。就是說,利用病機理論,研究某一類疾病的發生、發展、變化和結局的基本規律,并借助富有生命力的傳統哲學思維方式,取類比象、比附表意,將自然界的變化規律、生命活動與疾病現象進行類比,總結和概括對疾病的發生、發展變化與轉歸的規律性認識。那么,在具體的診治過程中,如何明確疾病的病機?具體操作程序又如何呢?
2 明確疾病的病機
首先是確定主癥找病機。要結合患者的主癥來分析病況,以利把握病機。中醫一般以全身癥狀,特別嚴重的癥狀或病人最痛苦的癥狀作為主癥,借以確定病名診斷,如“惡寒發熱”、“胃脘痛”、“腹痛”,等等。其次是查詢病由現病機。病因病由與病機關系密切,病的因由不同,對機體所造成的病理損害也不同,準確得到病由,即有利于把握病機。如肝氣不舒,情志不遂,易損害肝的疏泄功能,造成肝氣郁結;如暑邪易傷津耗氣。也有尚不能查明病因的,中醫又有“審證求因”之法。接著結合八綱分析病變查病機。中醫八綱即陰、陽、表、里、寒、熱、虛、實,是辨證論治的理論基礎之一。八綱辨證特別強調將望聞問切四診得來的資料,根據人體正氣的盛衰、病邪的性質、疾病所在的部位深淺等情況,進行綜合、分析、歸納,推出治療方案,這樣才能找出病機。在病機把握的基礎上,綜合治理,才能醫好病人,提高診治質量。如對便結、腹痛拒按、潮熱、神昏譫語的病人,如果孤立地去分析這些癥狀,則可能得出多種不同的病機。因為便結可由腸胃燥熱,陰虛腸燥,氣滯不暢,氣虛不運等。腹痛可由寒凝氣郁,濕熱,食積,蟲積所引起。發熱可由外感或內傷所引起。神昏譫語可由溫邪內陷心包、痰濁蒙蔽或胃熱薰蒸心包等。這樣各局部分析結果相互矛盾,總的判斷就會無法推出。而先根據主癥定出病名為陽明腑實證,病因由太陽之邪不解,熱邪向里發展而成;或由誤治津傷腸燥大便燥結所致。再將腹痛拒按,大便秘結,潮熱汗出,口渴,神昏譫語,脈沉實,舌苔黃垢等各方面癥情劃屬里實熱。其病位在腸胃。對神昏譫語則判為陽明腑實,濁氣上蒸所致。這樣,便結、腹痛拒按、發熱就成了本病的主癥,而神昏譫語是本病的兼癥。如此由淺入深,由現象到本質的逐步分析,才能準確辯明其病機在于邪熱結于腸胃燥熱成實為患。針對病機采用瀉陽明實熱之法施治,使邪熱得通,燥屎得下,則一切癥狀都可隨之消失。該例中的病情屬實證,雖然比較復雜,但是現象與本質是一致的,只要按照上面的順序分析,一般是比較容易辨別的。在中醫內科臨床中大部分疾病都是現象與本質呈現一致性的。
3 如何認定病機和修正病機
經過分析、綜合,就可以確立病機了。一般只要能通順地解釋病情,病機就可以成立和確立。如果解釋不了病情原因,則說明病機不全或不正確。實際上,解釋清楚癥狀就可以驗證病機。當然,最重要的驗證方法是治療實踐,實踐是檢驗病機分析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當然不是說治療不見效就肯定病機分析錯誤,因為治療本身也是復雜的。
最后是治療以修正病機。確立病機后,就可以按部就班實施對癥治療。治療過程還不是診斷工作的完全結束,而是施治過程中繼續修正分析,反過來用治療效果驗證病機。
最終當以治療結束,病人康復,同時又是病機分析的最后結果。此外,病機分析和把握,還需要借助病位之表里、癥狀之寒熱、病性質虛實,即分別出陰陽狀況,如《內經》所說的,“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边@樣才能保證病變診斷上不犯原則性的錯誤。這幾個步驟,組合起來,就形成了中醫內科疾病診治的基本流程環節,抓好這些環節,是能準確診治中醫內科疾病的。
總之,中醫內科采用臨證思維對疾病行辨證論治,是否對中醫思想進行恰當運用,是決定治療預后效果的關鍵。辨證論治方法將辨證分析、四診收集、建立處方、確定治法恰當結合運用,是醫生在臨床診斷和治療疾病中思維全部活動的總結,診斷流程具體包括確定主癥、結合四診資料,行明確辨證,并對處方用藥和治法制定進行指導,以全面達到治愈疾病的效果。確定主癥找病機、了解病由現病機、分析病變查病機、確認病癥定病機、對癥治療修正病機等步驟,構成了中醫內科診治的基本環節,也是病機分析的全過程,中醫強調辯證分析,我們把病機分析放到中醫內科診治的全過程去運作,有助于借助病機確立實施診治的新途徑的開辟,值得在實踐中繼續發展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