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統計學基礎比率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概率統計
概率統計是本科非數學專業學生學習的三門數學基礎課里應用味道最濃的一個(微積分和線性代數是其他兩科),但由于內容較多,課時有限,往往給學生留下一個走馬觀花、教學目的不明確的印象。為了避免這樣的不良效果,開課之際就需要讓同學們明確了解幾個基本的問題:什么是概率論?什么是統計學?為什么把這兩個數學的分支包括在同一門課里?為什么要學習概率統計?
二、概率論
拉普拉斯曾說“Probability is common sense reduced to calculation”,即概率是把常識濃縮成計算。因此,概率論可以被看做人類認識世界的一條思路,是我們解釋和分析自然現象與社會現象的工具。它能幫助我們衡量并計算日常生活里每一個行動和決定所面對的未知因素,所承擔的風險。它可以進一步幫助我們控制風險,比較、選擇決策。更重要的,概率論是理解、學習統計科學的基礎。統計學(Statistics)是收集、組織和解釋數據的科學。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統計數字、統計分析、統計決策是現代信息社會里交流、溝通的基本語言,它對現代科學所起到的作用就像英語對全球化的世界所起到的作用一樣,在不同的學科之間搭建起了一個標準化的橋梁。生產和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各門學科向計量方向的發展對統計學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需求,成為統計學前進的強大推動力,使得統計理論不斷完善,方法不斷發展更新,成為社會經濟領域和科學技術領域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國民經濟中的GDP,工業統計、農業統計、教育統計、物價統計、人口統計,股市行情、物價指數、市場信息、趨勢預測,考試中信度、效度、難度、區分度……,可以說,有數據,有模型的地方就要用到統計理論。從數據分析的角度來看,概率論是通過模型和系統來研究它們所產生的信號和數據應服從的規律、形式和變化趨勢;而統計學是通過觀察到的數據和信號來分析并學習未知的模型。因此,這兩個息息相關、相輔相成的部分組成了概率統計課,這門課所培養的是從大數據里找規律,講道理,做預測的一種思維方式。
三、統計學
近兩年來,筆者在天津商業大學寶德學院承擔了三個學期的概率統計課教學工作;從1997到1998年,筆者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也擔任了四個學期的統計課(Introductory Statistics)的教學工作,這兩個課堂之間的對比是十分鮮明的。首先,學生的情況類似,哥大選修統計課的多為本科一二年級經濟、心理、醫學預科專業的學生,寶德的學生均為二年級會計、金融專業的學生。但課前的要求就不同了,國內的概率統計課要求學習過一年的微積分,而美國的統計課大多數都不要求微積分。國內的概率統計課從教材到教學,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重概率輕統計的傾向,加上教學時間的限制,往往是前面的概率論部分講完了,剩下的時間已經不多,統計部分就草草結束了。很多時候,都只能簡單地介紹參數估計和假設檢驗,根本講不到實驗設計,最小二乘回歸和方差分析。由于教學上對概率論的偏重,學生可能在隨機變量的概念、計算上花的功夫最多,對統計思想和數據分析的理解就不夠了。相比之下,哥大的統計課是一個螺旋前進的過程。直接從數據開始,不講概率,一維數據的均值、中值、異常值,數據的圖形描述(直方圖、箱線圖等),導出鐘形曲線,直觀地理解正態分布;對二維數據介紹頻率表,回歸直線,模型里變量之間的因果分析;實驗設計,隨機抽樣的概念和優點。到學期中間第四章,才開始學習概率的定義,隨機變量,從此學習幾種重要的抽樣分布。然后再回到前面學生已經接觸過的模型里,繼續學習統計推斷的思想和方法。這樣一個教學過程可以培養學生對數據的十分具體的理解,有利于學生進一步學習統計軟件,會用模型,會解釋軟件的計算結果。盡管美國學生的數學基礎普遍較弱,不一定能掌握好基本概率、隨機變量的計算,但對抽象模型和實例的聯系以及對模型的描述、統計邏輯的表達都要好過我們的學生??梢哉f,美國大學的統計課可以作為非數學、非工程專業學生本科期間唯一的統計課程,而我們的概率統計課更像是為后續的統計課打基礎。
四、統計思維
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在遵守教學大綱的前提下,筆者盡可能地引進、吸收美國統計課的優點,強調數據分析,模型擬合,課堂上的互動。希望為學生不僅能繼續打好概率分布、隨機變量的基礎,也能促進學生統計理念、統計思維的形成。例如,在介紹無偏概念的時候,引入美國總統大選的爆冷門例子,1936年羅斯福擊敗蘭登,1948年杜魯門擊敗杜伊,解釋大選前民意調查的結果與最終的選舉結果相反的原因是調查抽樣的偏差。又例如,在學習假設檢驗的時候,和反證法作比較;幫助學生理解拒絕原假設相當于找到一個反例,接受原假設相當于沒有找到反例;因此前者是一個更值得信賴的結論。又例如,在介紹古典概型的時候,讓學生猜測班上(45人左右的班級)至少有兩個同學生日相同的概率,往往學生會大幅度低估這個概率(當班級里有40名同學的時候,此概率已達到89.1%)。再在黑板上一一記錄全班同學的生日,顯示確實至少有兩個同學生日相同,既吸引學生的興趣,也加深學生在計算概率的時候對“至少”的理解。又例如,講獨立性的時候,課前讓一個學生投硬幣100次,記錄下“正”“反”的結果;再讓另一個學生“編”出一個長為100的序列,模擬投幣100次的結果。請這兩位同學把他們的結果寫到黑板上,老師大多數時候都可以猜出哪一個序列是真的,哪一個序列是“編”的。因為編的序列會在“正”與“反”之間變化過于頻繁,由此向學生介紹投幣一百次“正”與“反”之間的變化次數的抽樣分布,同時加深對隨機性的理解。又例如,向學生介紹著名的Monty Hall問題;電視娛樂節目有三扇門,其中一扇背后有獎品(汽車),另兩扇門后是空的。參賽觀眾選定了一扇門后,主持人打開了其余兩扇門里的一扇空門,問參賽觀眾是否要換一個選擇。一部分同學認為換另一扇門能提高中獎的機會,另一部分認為換與不換不影響中獎的機會。在引導學生利用條件概率公式計算概率之后,指出問題的答案要依賴于主持人是否事先知道汽車在哪一扇門后。如果主持人不知道車在哪扇門后,換與不換的中獎率都是50%;如果知道,則不換的中獎率只有1/3,換的中獎率達到了2/3,通過這個簡單有趣的例子強化學生對條件概率的理解。再例如,在介紹獨立性和伯努利概型的時候,讓學生先計算NBA球隊之間季后系列賽(七場先勝四為勝方,設每場比賽雙方的勝率均為50%,且各場比賽結果獨立)要打四場、五場、六場和七場的概率。然后把理論上的概率與歷史記錄的頻率相比較,發現四、五場的概率與頻率非常吻合,但六場的概率要小于實際的頻率,七場的概率要高于實際的頻率。引導學生來解釋這個誤差的原因,同學們會充滿熱情地提出各種各樣的理論。也許各場比賽結果獨立的假設不符合現實;也許決賽雙方實力有明顯差距,勝率50%的假設不合實際;也許五場比賽之后,落后的一方信心喪失,領先的一方信心高漲,增加了領先一方第六場比賽的勝率。這個例子表面上是鍛煉學生利用獨立性計算概率的能力,但更有價值的是給學生提供了一個簡單的數據擬合、模型解釋的練習。
我們在日常生活里越來越被數據圍繞著,新聞、天氣預報、廣告、民意調查等等都包含著各種各樣的統計數字。如何用數據來提高說服力,如何通過統計分析來表達具體的理論和觀點,如何準確理解他人引用的統計數字都是現代社會成員必須的能力。統計思維可以幫助我們把寶貴的信息從無處不在的噪音里分離出來,也是進一步學習經濟、金融、醫藥、生物、工程、社會科學的鑰匙。教好概率統計課,學好概率統計課將是大學教育進一步改革的核心之一。
參考文獻:
[1]吳贛昌.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經管類第四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08)第4版.
[2]Moore,McCabe,Craig:Introduction to the Practice of Statistics 2009 by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篇2
二、統計學課程載體的選擇和實現
有人認為課程載體是:“只要它能為你的教學目標服務,能承載你的教學內容,具體的存在物,載體是一個可望又可及的目標,在它被完成后,學生往往會有強烈的成就感?!边x擇課程載體有六個原則:承載課程教育目標;涵蓋完整工作過程;涵蓋后續崗位所需的職業素質要求;涵蓋技術文檔制作;涵蓋成本核算;涵蓋過程考核與綜合考核。我們認為統計學課程載體就是承載一定職業能力的任務或項目,學生通過完成任務或項目,養成數據分析能力。課程載體的選擇必須在專業典型工作任務或項目中尋覓。不同專業的統計學課程基本理論可以一樣,但其課程載體必須體現不同的專業性。以會計專業統計課程為例,學習描述性統計分析時,以上市銀行一些重要財務指標的會計信息與股票價值相關性研究為載體。
第一步,搜集數據。學生分小組搜集20~30家上市的金融銀行類股票一定時刻的股票價格、流動比率、凈資產負債比率、固定資產比率等財務指標。
第二步,數據錄入。打開SPSS軟件,進入“變量視圖”,定義好變量。切換到“數據視圖”中輸入變量的具體取值。
第三步,確定統計程序。點擊“分析”、“描述統計”、“描述”,打開“描述性”對話框。第四步,指定統計變量。將“流動比率”、“凈資產負債比率”等選入“變量”列表。單擊選項按鈕進入“描述:選項”對話框,如圖1所示。第五步,結果解釋。結合統計學知識和專業知識,學生可從平均股價、凈利潤等統計指標看我國銀行業經營狀況。會計專業學生通過SPSS完成上述任務,加深對描述統計理論知識的認識,也與未來工作中的典型任務相結合,體現了統計學課程的技能性、應用性。區別于傳統模式,改革后的統計學課程由不同的任務或項目組成,用SPSS加以實現。
三、SPSS對統計學課堂學習的影響
1.產生了新的教學要素
應用SPSS軟件以前,學生需要直接面對各種數據,至多借助計算器完成計算。SPSS為統計學課程提供前所未有的技術支持,在人和數據之間產生了一個“新界面”。SPSS的作用不僅僅是工具意義,它其實作為一個新的教學要素參與教學。SPSS引起了教學方式和教學價值觀的深層變革。SPSS與統計學課程的整合營造出信息化教學環境,在此環境里,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征的教與學方式,極大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
2.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
何克抗教授曾強調,“建構主義的教學設計主要有兩大部分:一是學習環境的設計,二是自主學習策略的設計”。SPSS極大改善了統計學的學習環境,也為學生自主學習策略的設計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和可能性。采用SPSS平臺學習統計學,可有效簡化統計過程。數據輸入、整理、選擇統計功能、結果解釋、預測、圖形輸出等對學生都不是難事。而且,計算機特有的模擬和動態演示功能,使統計學的抽象理論變得直觀、具體、形象,從而增強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建構主義堅持“做中學”的學習觀,其實可區分為兩種類型:“學中做”的自主學習和“做中學”的自主學習。在統計學課程學習初期為“學中做”,教師“教”的比重要大一些,課程載體的選擇要有一定的廣度;學習后期為“做中學”,學生“學”的比重要大一些,課程載體的選擇要有一定的深度。
3.出現了新的問題
篇3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從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接收的肺癌患者128例,分為兩組,即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64例。其中對照組男性患者為34例,女性患者為30例,患者年齡在35歲~70歲,平均年齡52.5歲,采用醫院常規的放射治療。觀察組男性患者為28例,女性患者為36例,患者年齡在38歲~72歲,平均年齡55歲,在醫院常規的放射治療的基礎上靜脈注射復方苦參注射液到放療療程結束,放療后對兩組患者的放射性肺炎與肺纖維化比率進行對比。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例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都進行了常規放射性治療,觀察組在放療的基礎上另加入復方苦參注射液,復方苦參注射液20ml/次溶于250ml的生理鹽水中,進行靜脈注射,1次/d,2w為1療程,中間間隔3d后開始第2療程,共2個療程。
1.3評價方法 從放射性治療的第1d開始,通過患者腫瘤的特點進行放射治療。在放療結束后,放療結束后3個月與6個月行胸部CT掃描,檢查肺部損傷情況。
1.4統計方法 統計學分析軟件為SPSS18.0。對相應的數據資料,以t或者χ2進行檢驗。如果P
2結果
通過分析與比較可以看出,觀察組采用復方苦參注射液在放療結束后與結束后3、6個月放療性肺炎比率要比沒有采用復方苦參注射液的對照組低,兩組比較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通過比較可以看出,觀察組采用復方苦參注射液在放療結束后與結束后3、6個月放療性肺纖維化比率要比沒有采用復方苦參注射液的對照組低,兩組比較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空氣污染日益嚴重,癌癥的得病率也在逐步上升。放療性肺損傷是指通過放射治療胸部的惡性腫瘤以后,肺部組織遭受非感染性炎癥的一種損傷,是在放療過程中最普遍的一種有害的副作用。放療性肺損傷包括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肺纖維化,一般放射性肺炎出現在放療早期,放射性肺纖維化出現在放療結束后的一段時間內。由于放療性肺損傷的不可逆轉,有時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研究發現苦參具有抗纖維化、消炎等作用,引起專家們的注意。復方苦參注射液主要成份為苦參、白土岑、氧化苦參堿等,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等功效[3,4],復方苦參注射液為新型中藥制劑,能夠預防和治療放射性肺損傷,為一種高效、低毒副作用、安全的治療方法,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蘇瑞,李玲,徐宏彬,等.復方苦參注射液輔助放化療治療腫瘤的療效與安全性的系統評價[J].中國藥房,2013,24(44):4154-4162.
篇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pelvic floor muscle in postpartum woman after special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 A total of 200 primipar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10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basic postpartum education and norm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special intervention (including profession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pelvic floor muscl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Follow-up was performed in 3 months after delivery, and the comparison was made between the differences of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muscle rehabilitation.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rates of the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3 was higher, and pelvic organ prolapse and urinary incontinence were low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sexual life satisf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special postpartum intervention, including profession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pelvic floor muscl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can improve maternal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and prevent future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Key words】 Postpartum;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臨床上盆底功能障礙在經產婦女中較多見, 主要是因為產后盆底的支撐結構受損傷, 表現出子宮脫垂、不同程度尿失禁以及性功能的障礙[1, 2]。有很多報道提出, 婦女產后及時進行系統和專業的盆底康復可改善產后引起的盆底功能障礙。本文主要評估婦女在產后經過特殊護理干預措施后其盆底肌康復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篩選2013 年8 月~2014年4月來本院待產的初產婦, 年齡25~34 歲, 平均年齡(29.6±4.7)歲, 孕周36~41 周, 平均孕周(38.4±2.8)周, 均為單胎妊娠, 圍生期未患有急性或慢性感染疾病, 且無妊娠相關合并癥以及其他相關疾病。符合以上條件的初產婦共200 例, 按照入院的時間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 各100例。兩組產婦的年齡、孕周和身體狀況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干預方法
1. 2. 1 對照組 每位產婦在待產時均給予圍生期健康教育, 包括定期排便, 減少增加腹壓的運動, 拒絕酒、碳酸飲料、辛辣等刺激性飲食及進行一般康復訓練。
1. 2. 2 觀察組 需額外在產后先評估其盆底肌功能, 包括陰道的收縮壓、盆底肌力大小等。根據產婦身體狀況制定個性化的產后護理計劃。本組產婦按照計劃, 需完成鍛煉盆底肌的工作, 方法如下:收縮舒張運動, 單次收縮舒張時間各為3 s, 每次持續20 min, 3次/d。在此基礎上, 按照盆底康復程度制定有效電刺激(盆底肌治療儀, PHENIX-4U)計劃??祻陀柧毜牟煌藙荩?包括嬰兒樣仰臥、腿上升仰臥以及雙腳并緊, 均需一一完成訓練。
1. 3 觀察指標 在產后1、2、3個月隨訪并檢查。產后3個月時檢測各產婦盆底肌肉的張力(0~5 級, ≥說明為有效恢復);同時產婦需完成問卷調查內容包括:有無盆腔器官脫垂(POP-Q 評分), 有無尿失禁, 性生活是否滿意。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產后第3個月, 比較實驗組和對照組盆底肌肉的張力, 實驗組盆底肌力≥3 級的比率大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差異(χ2=32.013, P<0.05), 見表1。
2. 2 比較產婦盆腔臟器脫垂以及尿失禁、性生活的滿意程度 實驗組產婦出現盆腔臟器脫垂以及尿失禁比率小于對照組, 性生活的滿意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骨盆的出口有多層肌肉和筋膜共同組成了女性骨盆[3], 盆底的支撐系統則由盆底各肌肉群、韌帶筋膜完成, 盆底的支撐系統能夠保持盆腔器官(包括子宮、子宮附件、直腸與膀胱等)位置固定。除此之外, 陰道緊縮度和排尿、排便功能也得益于正常的盆底的支撐系統。妊娠時, 隨著胎兒重量增加, 體積增大, 逐漸增大了其對盆底支撐結構的壓力;另外, 分娩時, 胎兒通過產道時, 對骨盆底支撐結構有直接的機械性壓迫[4], 同時盆底神經受到不同程度損傷, 故產后婦女盆底支撐結構功能往往下降。對產后婦女進行系統和規范的盆底康復訓練具有重要意義。電刺激作用是通過刺激神經肌肉, 提高其興奮性, 進而提高神經細胞之間的效能恢復至正常[5]。電刺激強度的確定主要是在產婦耐受的程度以內, 即電刺激時不引起疼痛為佳。
訓練產后婦女盆底肌康復的方法, 包括盆底肌的訓練、電 刺激、生物反饋等。因為這些訓練方法需要的護理器械, 因其費用等問題, 目前在我國的地方基層醫院尚未完全普及, 而本次研究評估婦女在產后經過特殊護理干預(即盆底肌的訓練、電刺激)措施后盆底肌康復的效果。
利用電刺激療法治療產婦產后盆底肌康復, 原理是:通過電刺激誘發盆底肌肉發生被動性收縮, 激活盆底肌內相關活性因子, 能夠提高肌細胞的收縮力, 另外能夠促進局部血液的循環, 減少或者預防盆底肌肉內不斷堆積有害的代謝產物, 因此改變了肌細胞代謝, 最終本體感受器受到激活, 從而促進了盆底肌神經和細胞功能恢復至正常[6]。另一方面, 膀胱逼尿肌的收縮受到抑制可以增加膀胱儲存尿液的體積;通過刺激盆底尿道外括約肌發生收縮, 來提高產后婦女的控尿能力。因此可以緩解產后尿失禁至恢復正常。
本次研究在規范評估產后婦女盆底肌力前提下, 制定個性化的康復護理計劃, 輔助電刺激療法, 得到滿意恢復效果。實驗組盆底肌力≥3 級的比率大于對照組, 實驗組產婦出現盆腔臟器脫垂以及尿失禁比率小于對照組, 性生活的滿意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孕婦產后特殊干預, 包括專業康復訓練和盆底肌的康復治療, 能夠提高產婦盆底肌力, 預防產婦日后出現盆底功能障礙, 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和推廣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薛竹, 鄭穎.產后早期盆底肌康復治療近期療效研究.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1, 11(32):7823-7825.
[2] 鄧曉云, 于雅, 吳秀娜, 等.產后盆底康復治療對盆底肌力恢復效果的影響.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3, 19(20):2393-2395.
篇5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p年1月一2016年4月來我院接受治療的100例日腔潰瘍患者視作研究對象,隨機按照平均分配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勸例,男3。例,女2。例,平均年齡(36.2士4.2)歲,平均病程(3.8士2.3)天,潰瘍部位:舌面14例,u唇16例,上愕H例,頰部12例。對照組:}o例,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齡(37.5士4.U歲,平均病程(3.9士2.1)天,潰瘍部位:舌面13例,u唇l;p例,上愕9例,頰部is例。兩組各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尸<o.o:})。診斷標準二2二:符合《日腔薪膜病學(第4版)》中《復發性阿弗他潰瘍診療指南(試行)》中的日腔潰瘍相關診斷標準。納人標準:RAU輕型(潰瘍大小;p一lOmm,<10個,無形成疤痕)。排除標準:RAU重型和疤疹型。1.2治療方法對照組單一使用雷尼替丁治療,指導患者做好日腔清潔,將1;i0mg雷尼替丁磨成粉末,每天4次利用棉簽蘸取粉末涂在日腔潰瘍發生部位,涂抹后十分鐘內不能喝水,持續治療1周。觀察組在對照組涂抹雷尼替丁的基礎上聯合使用雙黃連日服液(哈藥集團三精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國藥準字210920053,規格,每支裝lOm工)治療,每天服用3次雙黃連日服液,每次服用20m工,持續治療1周。L3療效評價團痊愈:用藥后一周內體征消失,潰瘍愈合;有效:用藥后一周內體征好轉,潰瘍減輕;無效:用藥后一周內體征依舊,潰瘍持續;總有效率一治愈率+好轉率。另外比較兩組治療前后淋巴細胞比率以及自細胞計數情況。1.}統計方法統計數據分析選擇SPSS19.。進行,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丫檢驗。計量資料用(二士、)表示,采用t檢驗。I'<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療效比較觀察組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4.000,對照組治療后總有效率為74.00o,兩組結果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I'<0.05)。2.2臨床指標治療前兩組淋巴細胞比率以及自細胞計數結果差異不明顯,治療后兩組各項指標結果均有下降,觀察組治療后淋巴細胞比率以及自細胞計數均低于對照組,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I'<0.05)。見表2
篇6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通過研究本院于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59例術手后留置尿管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對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89例,年齡跨度為20-75歲,平均年齡為(40±3.6)歲,其中所有患者均為泌尿術手后留置尿管患者。而且比較患者其他的資料,相互之間沒有統計學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大于0.05),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
1.2治療方法
1.2.1對照組總計70例應用常規方法進行護理:每天用2%呋喃西林沖洗膀胱,每天更換尿瓶,每周更換尿管1次。
1.2.2觀察組總計89例在對照組的護理基礎上采用新型護理方法進行護理:護理人員需告知病人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如何預防并發癥的發生,使患者了解治療過程,減輕其緊張、恐懼等心理,使患者樹立信心,積極主動配合治療,囑咐患者在手術之后多臥床休息,減少活動。每天消毒陰道口,每天消毒液擦拭尿道口,一次性無菌密閉系統,每日2次用0.2%呋喃西林250ml或者慶大霉素8萬U加生理鹽水250ml沖洗膀胱。
1.3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處理。對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差異具有顯著性P
2結果
通過對我院收治的159例手術后留置尿管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分別對兩組患者進行護理。對照組菌尿率為55.71%,觀察組菌尿率為15.73%;對照組感染率為45.71%,觀察組感染率為7.8%。觀察組患者的發生菌尿比率以及發生感染比率均顯著好于對照組(P
3討論
泌尿系統感染為臨床上最為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主要致病原因是大量細菌在泌尿系統繁殖和生長導致病變引起的炎性病變,近些年來,伴隨環境的污染和人們生活壓力的增加,泌尿系統感染的發病率逐漸增加,以尿路感染病變最為常見發病率最高,尤其是婦女,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康復速度,給患者在術后的康復過程中帶來了不必要的痛苦[3]。為降低手術后留置尿管患者發生尿路感染的放生率,對患者手術后進行完整的護理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4]。通過對我院收治的159例手術后留置尿管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分別對兩組患者進行護理。對照組菌尿率為55.71%,觀察組菌尿率為15.73%;對照組感染率為45.71%,觀察組感染率為7.8%。觀察組患者的發生菌尿比率以及發生感染比率均顯著好于對照組(P
參考文獻
[1]溫淑文,姚會田.預防留置尿管尿路感染的護理體會[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7):1729.
篇7
一、商業銀行金融統計面臨的問題
首先是商業銀行金融統計地位弱化。目前商業銀行統計工作地位不高,雖然因為上市后的信息披露需要,較以往有所提升,但統計的基本功能和作用仍然得不到充分體現,參與銀行經營管理的程度較低。其次是商業銀行基礎數據質量不高。這一方面是數據使用者與源數據生成者目的不同,導致基礎數據質量不高。另一方面,業務系統數據不一致。由于各業務系統立項設計之初,無法預計系統在使用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新情況,從而導致最終的統計數據質量下降。最后是商業銀行之間部分統計數據缺乏可比性。其中會計與統計管理差異導致統計數據差異。在同一個科目下,各家商業銀行在子科目的設置、業務處理方式,以及統計口徑歸并上都存在較大差異。另外信息系統建設差異也會導致統計數據質量差異。
二、商業銀行統計指標體系
商業銀行統計指標的主要內容應包括:資產業務統計指標、負債業務統計指標、銀行經營風險統計指標等。
1、資產業務統計指標
(1)資產業務統計指對銀行所擁有的各種實物資產和債權的統計,主要指標應包括絕對指標和相對指標,絕對指標可直接取自資產負債表的資產項目,相對指標包括貸款回收率、信貸資金運用率、貸款周轉率、貸款利息實收率等。
(2)資產業務統計指標體系可根據以下內容來構建,①、一定時期的各種貸款發放、回收及余額統計分析。②、資產質量分析,分析報告期內各種不良貸款余額、不良貸款成因。③、各類資產的結構分析,如貸款的期限結構分析等。④、貸款市場占比分析,反映銀行的競爭力水平。⑤、資產流動性分析,主要指標有速動資產/總資產,(速動資產―法定準備金)/總資產,流動資產/總資產等。
2、負債業務統計指標
負債業務統計指標體系可根據以下主要內容來構建。①、各項負債余額統計分析。②、負債結構統計分析。③、負債變化及對負債變化的預測。④、負債成本分析,負債成本分析的兩個主要分析工具是平均成本和邊際成本。⑤、負債的穩定性分析,用于反映資金來源的穩定情況。
3、銀行經營風險統計指標
銀行主要面臨三大類型的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市場風險。
(1)信貸風險統計指標。信貸風險統計體系主要有:①信貸風險檢測報表體系;②信貸業務風險分析報告;③貸款行業風險分析。銀行的貸款分類是五級分類法,分別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
(2)流動性風險指標。衡量流動性風險的主要指標有:流動性缺口,核心存款與總資產的比率,貸款總額與總資產的比率,貸款總額與核心資產的比率,流動資產與總資產的比率等。
(3)資本風險指標。衡量資本風險的方法是:計算資本與風險加權資產的比例,與人行監管局規定的最低比例比較,分析風險的大小。
統計指標體系目前還存在這一些缺點:首先是指標的設立缺乏統一性。其次只側重于基礎數據的搜集,缺乏分析性指標。最后它側重于內部信息的統計,忽略了外部資源的整理。
三、商業銀行中統計模型的應用
由于銀行風險預警模型的作用是對銀行是否為高風險銀行進行預測,因此通常選取的分析方法有:判別分析、線性概率、logit分析模型等等。
1、判別分析。使用多重判別分析方法研究銀行風險預警,該研究將1972年和1973年初被美國監管部門斷定為有問題的110家銀行作為分析對象,所使用的數據是根據這兩類銀行1969――1972年的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計算出來的10個反映銀行的流動性、貸款、資產和存款構成、效率、盈利性、資本充足率以及收入來源和用途等方面狀況的財務比率。采用二次式判別分析的結果是:貸款收入/總收入、其它費用/總收入以及營業支出/營業收入這三個財務比率的判別能力最強,
2、線性概率模型。這種方法用Prob(y=l)= α+βX表示銀行破產的概率,用Prob(y=0)=l―(α+βX)表示銀行正常經營的概率。其中向量X是表示銀行財務特征的變量, β是反映X的變化對概率的影響的參數,α是常數項。α和β是模型y=α+βX +ε(y的值為0或1,0表示正常經營銀行,1表示破產銀行)的最小二乘估計。線性概率模型存在一些比較嚴重的缺點:一是誤差項異方差;二是概率的預測值可能在區間(0,1)之外。因此這種方法較少被采用。
3、logit分析
該方法是較常被采用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假定銀行發生破產的概率服從Logistic分布。用P表示銀行破產的概率,則P= ;其中向量X是表示銀行財務特征的變量, β是反映X的變化對概率的影響的參數,α是常數項。采用最大似然估計法得到參數β和α的估計值后就可以計算某一銀行破產的概率P,然后對照設定的臨界概率可以判斷該銀行屬于破產類還是屬于正常經營類。logit模型對數據的要求不像判別分析那么高,判別的準確率比較高,因此20世紀80年代以后的研究較多使用這種方法。
參考文獻:
篇8
[
關鍵詞 ] 肺炎;急性期;麻杏石甘湯;小兒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08(b)-0184-02
[作者簡介] 張作磊(1979-),男,山東臨沂人,大學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中醫兒科。
仕軍偉(1979-),男,山東濟南人,大學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中藥聯合推拿治療小兒腹瀉。
肺炎是兒科常見病、多發病,四季均較易發生,尤以3歲以內嬰幼兒在冬春季節發病較多,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氣促、呼吸困難等,重癥可導致神經系統、消化系統等全身嚴重并發癥,是造成小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有統計學資料指出,我國小兒患者住院人數中30%~65%為肺炎患者,兒科門診中有40%~70%為肺炎患者[2]。其對兒童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對日常生活、學習造成嚴重的影響。同時也對患兒親人的生活及工作造成嚴重的影響,給整個家庭乃至于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3]。最近幾年,傳統中醫藥治療小兒肺炎引起了臨床廣泛關注,中醫藥在治療小兒肺炎的優勢得到廣泛認可[4]。作者在中醫傳統經典方劑麻杏石甘湯的基礎上加味治療小兒肺炎急性發作,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作者設計本研究旨在進一步證明加味麻杏石甘湯治療小兒肺炎急性發作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3月—2011年1月山東省濟陽縣中醫院收治的符合診斷標準的患兒60例。本研究獲得我院醫學道德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入選患者及其家屬已簽訂知情同意書。6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其中觀察組:男童18例,女童12例;年齡3~12歲,平均年齡(5.42±2.35)歲;病程2~11年。對照組:男童17例,女童13例;年齡2~11歲,平均年齡(5.37±2.22)歲;病程1~10年。在以上指標的對比中,兩組之間無統計性差異,可以進一步進行臨床研究(P<0.05)。
1.2 診斷納入標準
西醫診斷標準:參考人衛版《兒科學》中“呼吸系統疾病”章節中關于兒童肺炎急性期的診斷[5];中醫診斷標準:參考《中醫兒科學》中關于肺炎中咳嗽、哮喘的診斷[6]。納入標準:符合診斷標準者;年齡≤12歲。排除標準:有嚴重的心腦疾病;嚴重的肝腎功能不全;精神疾病不能配合;對方劑中任何一味中藥過敏者。
1.3 方法
為了保證統計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兩組的患兒均給予統一的治療,選用阿奇霉素干混懸劑配合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治療。阿奇霉素干混懸劑(國藥準字H10960112,輝瑞制藥有限公司,0.1g/袋,生產批號0020100501),劑量為10mg(kg·d),服用方法為溫開水沖服,服用時間定在在飯前1 h。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國藥準字Z10950080,10 mL/支,黑龍江葵花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0020100110)1~3歲1支/次,3次/d;4~7歲1支/次,4次/d;8~12歲2支/次,3次/d。
觀察組患兒在以上基礎治療前提下,每日喂服麻杏甘石湯加味1劑,早晚分服,連用1周。麻杏甘石湯加味藥物組成:麻黃 9 g、杏仁9 g、甘草6 g、石膏18 g、防風25 g、黃芪25 g、百部9 g、大貝9 g。兒童的用藥比例如下:新生兒用量為用成人用量的1/6,1~3歲用量是成人用量的1/3~1/2,4~7歲為2/3,8~12歲與成人等量。
1.4 隨訪觀察指標
采用電話隨訪的方式進行隨訪1周~3個月,平均隨訪1個月,觀察指標包活:發熱持續時間,治療前后癥狀、體征,血氧,長遠療效,復發率。
1.5 臨床療效評價標準
治療一周后評價療效:治愈:肺炎控制,肺炎的臨床癥狀與體征消失;好轉:肺炎緩解,咳嗽發熱發作次數減少,胸片顯示炎癥部分消失;未愈:肺炎的臨床癥狀與體征無變化。有效率=(治愈+好轉)/每組的所有例數×100%[7]。
1.6 統計方法
統計學軟件本研究選用SPASS 20.0,有效率、血氧飽和度>95%比率、對激素依不賴程比率、不良反應發生率、復發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平均病程與平均費用以(均數±標準差)描述,采用t檢驗,α=0.05作為檢驗標準。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結果
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有效率分別為90%、66.7%,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2.2 兩組觀察指標對比結果
觀察組在平均病程及平均花費方面分別為(4.59±1.11)d、(436±45)元,明顯優于對照組(8.94±3.35)d、(1239±211)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觀察組血氧飽和度>95%比率、對激素依不賴程比率、不良反應發生率、復發率分別為96.67%、90%、6.7%、10%,明顯優于對照組80.0%、53.3%、30%、4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3。
3討論
全球約有1.6億肺炎患者,發達國家高于發展中國家,城市高于農村[8]。70%~80%的兒童肺炎發作于5歲以前,室內通風不良、空氣污濁、大氣污染、致病微生物增多,均易發生肺炎[9]。兒童急性肺炎如診治不及時,隨病程的延長可產生不可逆性損傷甚至危及生命[10]。
傳統的中醫學記載中認為,在兒童階段,小兒的肺臟比較嬌嫩,并且脾常不足,肺氣虛則衛外不固,腠理不密則更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襲,從而致使邪氣阻遏肺絡,產生氣機不利,津液凝聚成痰 [11]。以上為小兒肺炎發病的基礎病因,小兒肺炎急性發作的時候,病理機制發生了微妙變化,痰隨氣升,氣因痰阻,相互搏擊,從而導致了氣道的阻塞,形成氣機升降不利,臨床表現為呼多吸少,氣急喘促已經氣吼痰鳴在喉中的表現 [12]。麻杏甘石湯是祖國醫學治療肺熱咳喘的常用方劑[13]。此方劑中采用的麻黃味辛溫,開宣肺氣以止咳平喘,通過發汗解表以開腠理從而起到散邪的功效,石膏味辛甘大寒,能夠清泄肺熱,兩藥配合應用,麻黃辛溫,石膏辛寒;麻黃以宣肺為主,石膏以清肺為主[14],炙甘草具有益氣和中之功效,同時又與石膏相合而能夠生津止渴,黃芪、防風能補氣固表;百部、大貝化痰止咳[15],全方對于小兒肺炎急性期臨床效果滿意。
經過多年的臨床研究發現,開展中醫藥治療將有著較大的臨床意義。都姣嬌與趙思佳[16-17]均系統評價了麻杏石甘湯治療小兒肺炎的療效,證據表明麻杏石甘湯臨床療效優于單純應用西藥治療的情況,均與本研究結果一致。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臨床有效率90%,明顯高于對照組66.7%,觀察組在平均病程及平均花費方面分別為(4.59±1.11)d、(436±45)元,明顯優于對照組(8.94±3.35)d、(1239±211)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血氧飽和度>95%比率、對激素依不賴程比率、不良反應發生率、復發率分別為96.67%、90%、6.7%、10%,明顯優于對照組80.0%、53.3%、30%、4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以上指標客觀的證明了加味麻杏甘石湯治療小兒肺炎急性發作的優勢。
[
參考文獻]
[1]諶瑩.中西醫結合治療兒童肺炎急性期35例臨床觀察[J].中醫藥導報,2012,18(5):61-62.
[2]韓曉慧. 麻杏石甘湯加減與西醫治療兒童急性發作期熱性肺炎效果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229-230.
[3]王祖清,施昌富.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肺炎臨床觀察[J].湖北中醫雜志,2011,33(3):44.
[4]梁章聰,陳喜悅,藍海平. 西替利嗪治療輕中度肺炎患兒急性發作的療效分析[J].海南醫學,2012,23(16):50-51.
[5]王衛平.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78-79.
[6]劉百祥.中醫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98-202,
[7] 陳曼麗.兒童肺炎臨床研究與討論[J]. 當代醫學,2012,18(22):75.
[8]廖文彩.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病毒性肺炎的療效分析[J].海峽藥學,2012,4(11):142-143.
[9]趙思佳,馬艷紅,傅延齡,等.麻杏石甘湯治療小兒肺炎隨機對照試驗的系統評價及量效分析研究[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3,28(2) :361-367.
[10]利漢其,廖友明,張廣昭.小兒肺炎的病原學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1,9(1):56-57.
[11]諶瑩.中西醫結合治療兒童肺炎急性期35例臨床觀察[J].中醫藥導報,2012,18(5):61-62.
[12]呂玉霞,柳琳琳,蘇玉明,等.300例小兒肺炎的病原體及中醫證型分布特點的臨床研究[J].中醫藥信息,2010,27(3):50-53.
[13]趙彩艷,胡堅.麻杏石甘湯在兒科的臨床應用概況[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11(2):58-59.
[14]代琳,舒靜娜,林勝友.麻杏石甘湯對放射性肺炎急性期的干預作用[J].河南中醫,2012,32(1):40-42.
[15]屈飛,崔艷茹,徐鏡,等.麻杏石甘湯解熱作用量效關系研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3):184-187.
篇9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門診就醫患者中, 根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符合原發性高血壓診斷, 且160 mm Hg ≤收縮壓≤179 mm Hg(1 mm Hg= 0.133 kPa), 和(或)100 mm Hg ≤舒張壓≤109 mm Hg的中度高血壓患者 [2];排除肝腎功能不全、用藥禁忌、精神疾病患者, 生活自理困難等疾病的患者共116例, 其中男62例, 女54例, 平均年齡(42.5±11.2)歲。將符合條件的患者隨機分為復方組60例, 單藥組56例。兩組性別、年齡、教育程度、經濟狀況、基礎疾病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復方組給予纈沙坦氫氯噻嗪片(纈沙坦80 mg/氫氯噻嗪12.5 mg, 商品名復代文, 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 1片/次, 1次/d口服。單藥組給予纈沙坦膠囊80 mg(商品名代文, 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1片/次, 1次/d口服, 聯合氫氯噻嗪片(25 mg/片, 常州制藥廠)12.5 mg/次, 1次/d口服。每8周門診隨訪1次, 采用藥品計數法計算服藥率(即實際服藥數占理論服藥數的百分率), 來判斷患者服藥依從性, 可分為4個等級:過度服藥:服藥率>100%;依從性好:服藥率75%~100%;依從性中等:服藥率25%~75%;依從性差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 計數資料用率(%)表示, 采用μ檢驗, P
2 結果
116例共有6例患者失訪(占5.17%), 復方組4例, 單藥組2例, 均因患者工作原因、聯系方式改變等不能復診所致。兩組患者在不同隨訪階段依從性統計結果見表1。單藥組過度服藥和依從性差例數明顯高于復方組, 主要表現在氫氯噻嗪片過量服用, 或者兩種藥物只服一種造成漏服。將兩組患者在不同隨訪階段依從性好的患者比率進行統計學分析, 第8周隨訪時, 兩組服藥依從性好的比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μ=1.630.05), 隨著時間延長, 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高血壓病的治療在中國乃至世界都存在著治愈率低、達標率低的問題, 依從性差是一個重要影響因素。《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指出對中度或高危以上的高血壓患者, 起始即可采用小劑量兩種降壓藥聯合治療, 其中包括固定配比的單片復方制劑[2]。聯合用藥可通過相互拮抗不利的反饋代償機制增強降壓效果, 同時各自所需的劑量一般低于二者單一用藥的劑量, 有益于減少藥物不良反應, 并且減少了服用不同藥物的復雜性, 減少漏服和保證長期堅持用藥。本文研究亦顯示, 對于中度高血壓患者, 復方組與單藥組相比, 服藥依從性好的等級患者比率在8周隨訪時, 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但隨著時間延長, 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總之, ARB/ HCTZ固定復方制劑具有優勢互補、簡化治療、提高長期治療依從性和有利于血壓控制達標等諸多優點,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Bangalore S, Kanudakkannan G, Parkar S, et al. Fixed-dose cornbinations improve medication compliance:a meta-analysis. Am J Med, 2007, 120(8):713-719.
[2]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1, 39(7):579-616.
篇10
Key words:DR and CT Examination; Chest Trauma; Clinical diagnosis
醫療機構作為保障民生、民策根本問題的重要社會機構,其為滿足我國居民的需求與需要提供了重要保證。在我國政府給予積極重視的今天,國內現有醫院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保健機構設置、社會保障體制確立等方面逐漸健全,加之國內外醫學技術進步與醫學界研究的穩步推進,使大量并發癥、復發癥、慢性病等疑難問題得以解決。
胸部創傷作為一種胸外部急性病癥,其通常會在胸口受到撞擊、壓迫等情況時出現,創傷的嚴重程度會隨著上述引發力度和壓力的變化產生變動。在對胸部創傷進行臨床醫學檢查過程中,就會隨著引況復雜性使診斷的準確性受到較大的影響,從而影響對患者的及時與有效治療。并且,胸部創傷通常還會引發并發癥、致使心脈與器官受損,為此一旦出現胸部創傷癥狀應立即確診對其開展有效治療,從而就對該癥狀的診斷提出較高要求。因此,開發更具有準確性與時效性的胸部創傷方法就變得十分關鍵與必要。在當代臨床醫學中針對胸部創傷診斷的方式主要有兩種(DR影像檢查、CT影像檢查),本文作者將采用論著文體,開展實驗數據研究,對兩種影像檢查方法的臨床價值與應用進行對比以探索有效使用途徑。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本文中,作者主要選取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已經確診為患有不同程度胸部創傷的患者共計137例為研究樣本,其中男性患者人數為102例,女性患者人數為35例,患者的年齡區間為12~68歲,平均年齡為50歲。上述患者胸部創傷產生的原因各具不同,其中存在有高處墜落、汽車車禍、人群擠壓、煤氣灶爆炸、外部器械沖擊等原因。在本實驗中所選取患者的基本癥狀表現主要為胸部發悶、疼痛,并且表現出呼吸急促、困難等癥狀。在整個樣本中,不同個體所出現上述癥狀的程度擁有區別,其中上述癥狀正在不斷呈加重態勢的患者數量為76例,占總樣本數量比率為55.47%;其中患者入院時癥狀輕微,但后期治療過程中出現上述癥狀的患者數量為32例,占比為23.36%;其中除出現上述情況外,還出現了劇烈咳嗽、唾液帶血、情緒急躁、呼吸艱難等癥狀患者為25例,占比18.24%;其中出現了休克、昏厥等已經嚴重危及生命安全患者數量為4例,占比為2.91%。為了對影像檢查方法選擇的研究,對上述反映不同嚴重程度數據的數量及比率之間進行了t檢驗,其得出的P值大于0.05,從而表明上述數據之間不具有較強關聯,可作為影響兩種檢查方法的自變量。
1.2方法 在本實驗中所采用的影像檢查設備根據所使用方法的不同進行了如下列舉:針對DR影像檢查儀器設備而言,X院主要選取了直接由西門子廠家所購置的AMM影像檢查設備,其主要可適用于對潛在胸部創傷患者進行站立正面位片的檢查,也可對無法站立僅保持側臥的患者進行胸部檢查,并且該設備還擁有點片影像拍攝功能,可作為主體設備的透視輔助手段;針對CT檢查所使用的影像檢查儀器設備而言,X院中所選取的為由日立廠家直接購置的Pronto SE螺旋CT檢測儀,該設備科直接應用于對患者胸部的掃描,并且還能夠根據檢查醫生所需要觀察的部位以及患者個人體征的差異進行層厚與層距的調整,在進行胸部掃描檢查中主要是將層厚與層距的檢查參數設置為十毫米,而對感興趣區的行間距設置為了3~5mm。
在經過對檢查儀器與設備進行選擇、調試、設置的基礎上,對上述樣本中的137例患者分別進行DR與CT的檢查,并對其經過檢查后所診斷出的存在胸部創傷患者數量進行統計、存在胸部創傷患者的患病程度進行統計。最終對上述數據進行數據的收集、匯總與分析。在此基礎上,對最終獲取的數據再次驗證其可靠性與穩健性,采用SPSS 17.0統計學分析軟件對上述患有不同程度胸部創傷患者的數量及比率與確診數量及比率分別進行χ2檢驗,如果經軟件跑出數據的P值小于0.05,則表明數據的獲取具有統計學意義,最終獲取的結論有效。
2 結果
通過將實驗獲取的確診數量與比率同真實患有胸口創傷病癥患者進行比較之后發現:對整個研究樣本而言,使用DR進行檢查后發現患有胸部創傷患者121例,確診率為73.32%;使用CT進行檢查確診患者137例,比率為100%。并使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數據進行χ2檢驗,得到P值小于0.05,說明了上述研究結果具有可靠性。通過上述結果可表明,使用CT進行檢查所擁有的確診率明顯高于使用DR檢查儀器診斷的確診率。另外,再經過對患有不同程度胸部創傷的診斷真實率進行統計之后,發現兩種不同診斷方法下,程度嚴重與否與診斷真實性之間具有較強關聯性,并且DR檢查會隨著癥狀加重呈現檢查真實性增強的趨勢,見表1。
3 討論
經對研究數據表明,兩種胸部創傷診斷在臨床醫學檢驗中均具有較高應用價值。其中CT檢驗的確診率更高、圖像檢驗清晰度較好等優勢。并且,由于胸部創傷患者通常會隨著身體移動造成病情加重,采用CT檢查將能夠避免對患者的移動,病情危重患者,對已經全身存在多發性損傷、昏迷、休克等患者更是上上之選。通過使用CT檢查方法,可既能夠確保患者生命安全,而且能夠較可靠的獲取患者病情的真實數據。而DR檢驗相對CT檢驗的準確率不足,但在臨床應用中具有取像快、價格優惠等優勢。因此,在臨床醫學診斷中可將CT檢驗作為首次確診給予使用,以快速確定患者癥狀發生原因及病情,而后在患者復診或再次檢驗時采用DR檢查方法。除此之外,也可以同時采用DR檢查與CT檢查兩種方法。通過有效的聯合使用上述研究所使用的兩種方法,將能夠使醫學影像檢驗兼具準確性和快速性的特點,為胸部創傷診斷率提升和患者治愈率的提高提供重要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慶彥.CT、DR超聲檢查應用于腸梗阻診斷的價值評述[J].中國醫藥指南,2015,34.
[2]郭芬.數字X線攝影(DR)在靜脈腎盂造影中的應用價值[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96.
[3]姜啟樹.傳統床旁胸片與DR數字成像應用的比較觀察[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24.
[4]彭劍峰,洪勇,江斌,等.胸片DR后處理診斷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33例[J].九江醫學,2008,04.
[5]趙書臣,應立剛,王慶軍,等.移動DR對危重患者行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術的應用價值[J].醫療衛生裝備,2014,06.
[6]歐陽寶華.原發性自發性氣胸的DR診斷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5,21.
[7]吳雷,黃躍,李國暉.DR靜脈腎盂造影護理體會284例[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1.
篇1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骨盆骨折并發失血性休克患者92例,年齡均處于24-6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5.72±8.14歲。所有入選患者均與骨盆骨折并發失血性休克臨床診斷標準相符合,并經病史調查和常規體檢而嚴格排除惡性腫瘤和其他全身系統性疾病患者。將入選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46例和對照組46例,并且在性別、年齡、病情危重程度等方面比較,均未呈現出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組間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兩組骨盆骨折并發失血性休克患者均行一般常規護理,而觀察組患者則在此基礎上加用系統性的急救護理干預方案,具體措施包括:①迅速建立靜脈通道:入院后應迅速為患者建立兩條以上靜脈通道,由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血容量往往不足,靜脈大都處于癟塌狀態,再加之骨盆骨折可能損傷血管的特殊性,故應盡量選擇上肢靜脈進行輸液和治療,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反復穿刺而延誤最佳搶救時機。對于休克較輕的患者,應采用留置針進行表淺較粗的靜脈穿刺輸液治療;而對于休克較重的患者,則應采用深靜脈穿刺輸液治療,兩條靜脈通道的位置選取應集中在同一側肢體,以便于管理和生命體征監測。②保持呼吸道通暢:應及時通過鼻導管以5L/min的劑量為患者進行吸氧,有效增加血氧飽和度并積極轉變機體主要臟器的組織缺氧狀態,全面促進患者休克的回逆。在為患者進行吸氧的過程中應密切監測患者呼吸狀況的變化,并對吸氧效果及時進行反饋。在極特殊的情況下可根據患者實際行氣管插管并采用呼吸機的輔助治療。③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在整個急救過程中應配備專人實施護理,并密切監測和記錄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微妙變化,全面協助患者完成相關項目的實驗室檢查,通過檢查結果指導和調整患者生命狀況。與此同時,醫護人員也應及時完善各項術前準備工作而為手術贏得更為充足的時間。④全面做好心理疏導:醫護人員應針對患者恐懼等負性心理采取相應的心理干預,以熱情的態度面對患者,以誠懇的態度鼓勵患者,并通過骨盆骨折并發失血性休克疾病相關知識的講解,而向患者表明手術治療的重要意義,使患者充分意識到自身心理和生理的配合對于爭取時間及早手術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1.3 評價指標 分別比較和分析兩組骨盆骨折并發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搶救成功的療效評定標準為患者經搶救后病情好轉,脫離危險,各項生命體征穩定,主要實驗室檢查項目基本恢復到正常水平。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均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并以P
2 結 果
經不同模式的護理干預后,兩組骨盆骨折并發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均得到明顯改善,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搶救成功的比率顯著提升,高達97.83%;而死亡的比率則顯著降低,僅為2.17%,并且兩組間比較差別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 論
骨盆骨折是骨科臨床上較為常見的重癥外傷性疾病,大多由于強大的暴力撞擊而擠壓骨盆所導致[1]。骨盆骨折的大部分患者均合并有休克以及尿道損傷和腹腔臟器損傷等相關病癥,而合并失血性休克則是最為嚴重的臨床并發癥[2]。也正是由于骨盆骨折患者一般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軟組織損傷和臟器損傷,同時再加之骨折端滲血現象的加重而最終導致有效循環血量大幅度降低,故骨盆骨折患者易并發較為嚴重的失血性休克[3]。因此,如早期得不到有效的搶救或救治不當,均可造成較為嚴重的后果,甚至導致死亡現象的發生。
隨著現代醫學水平的日益提高,護理理念的全面更新,其急救護理技術也得到了不斷的改進和完善,也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疾病的搶救[4]。尤其是在骨盆骨折并發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過程中,應通過迅速建立靜脈通道,保持呼吸道通暢,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全面做好心理疏導等措施來推進其臨床救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本研究特對我院收治的骨盆骨折并發失血性休克患者進行了急救護理干預,其結果顯示,采用系統性急救護理干預患者搶救成功的比率顯著提升,而死亡的比率則顯著降低。由此可見,系統性急救護理干預措施對于及時挽救骨盆骨折并發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寶貴生命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黃艷芳.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0,8(3):68-69.
篇12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發生冠狀動脈血供急劇減少或中斷,使心肌嚴重持久缺血導致心肌壞死,臨床上常有持久胸骨后疼痛、發熱、白細胞計數和血清心肌壞死標志物升高等臨床癥狀及體征。急性心肌梗死在臨床上常見,且起病急,病情進展快,可危及患者生命,嚴重影響人們生命安全[1]。心肌梗死會引起多種并發癥,影響疾病預后。便秘是其中比較常見的并發癥,改善便秘對保障患者治療順利和改善預后都有較大意義,因此,我院引進前瞻性護理,現為探討此護理措施對改善便秘的效果,本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采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急性心肌梗死病例47例,年齡50-80歲,男性29例,女性18例,患者均可排除既往便秘病史。按隨機分組方法分成兩組,實驗組23例,對照組24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入院時大便情況、經濟水平、文化程度等因素差別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治療方法、原則相同。對照組在臨床治療的同時結合常規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實驗組在進行臨床治療的同時采用前瞻性護理措施,具體操作如下:①密切關注患者神志、血壓、胸痛變化等一般情況和生命征,病情惡化時及時匯報醫生;并對患者及家屬行心肌梗死相關知識的宣傳,指導家屬正確護理患者的方法和注意事項。②入院時應采集患者排便情況,判斷患者是否因心肌梗死產生便秘和便秘情況。③關注患者心理精神變化,如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時應及時干預和疏導。④指導患者家屬正確護理患者飲食,保證飲食營養,發病4-12小時以流質飲食為主,逐漸過渡,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高脂飲食,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多攝入高纖維素食物,促進胃腸蠕動,保持大便通暢。⑤急性發病期臥床休息時鼓勵患者床上使用便器排便,每天定時排便,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⑥中醫方面的護理措施:選擇大腸俞、小腸俞、天樞、腎俞、大椎、內庭等有助于通便的穴位進行穴位按摩,以助胃腸運動;制取中藥餅貼敷臍部,結合耳穴壓貼刺激耳部穴位;以中藥方劑煎水溫熱浴足,或熏蒸腹部,以刺激胃腸功能。注意每天詢問患者排便情況。護理一周后采集患者大便情況,并讓患者填寫SF-36量表,評定患者護理護理后生活質量的改變情況,比較分析兩組數據的差別,得出結果和結論。
1.3 效果判定\觀察指標 表示大便情況的指標:大便通暢(排便與患病前比較次數、糞便量無明顯異常,排便通暢、不費力)例數及比率、便秘(排便與患病前比較出現排便次數減少、糞便量減少、糞便干結、排便費力等情況至少兩種以上)例數及比率。表示生活質量的指標:SF-36量表生活滿意度、情感指數、健康指數的評分。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采用卡方檢驗,以p
2 結 果(見表1、表2)
3 討 論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病變引起心肌缺血壞死的疾病,主要臨床表現有劇烈胸痛(主要為胸骨后疼痛,可向左肩、左臂等部位放射)、血清心肌酶升高,嚴重可引起急性循環衰竭、嚴重心律失常或休克,危及患者生命[2]。容易引起各種并發癥,致殘率、病死率均較高[3],嚴重影響患者疾病預后,其中便秘是心肌梗死常見的并發癥,對治療效果和患者生活質量影響較大。本研究設計的前瞻性護理措施采用中西醫結合的理念,在傳統護理方案的基礎上加強患者心理方面的護理,體現醫療人文關懷,同時采用中醫方面的護理措施,使護理效果進一步提高。
本研究數據顯示采用前瞻性護理措施后,患者大便通暢例數及比率升高,便秘例數及比率降低,說明此護理措施有利于減輕便秘。同時,實驗組患者接受前瞻性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顯示其生活滿意度、情感指數和健康指數均較高,說明前瞻性護理對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有明顯效果,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篇13
1.1 一般資料:收集我院2009年4月~2011年7月收治的47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其中男22例,女25例,年齡24~69歲,平均47.5歲。按病情嚴重程度,將47例分為嚴重組(17例)與非嚴重組(3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具有以下一種臨床表現即納入嚴重組:呼吸頻率>25次/min;心率>100次/min;血氧分壓<60 mm Hg(1 mm Hg=0.1333 kPa);基礎血壓下降>40 mm Hg;動脈收縮壓小于90 mm Hg。
1.2 CT檢查方法:64層螺旋CT機為日本Toshiba公司生產。所有患者行平掃與增強掃描,管電壓120 kV, 管電流300 mA,寬度與間距均為0.5 mm。自膈下2 cm掃描至主動脈弓上2 cm。非離子型對比劑濃度為300 mg/ml,總量100 ml,注射速度為4 ml/s。
1.3 CT心血管參數的測定:用于評價右室功能的CT心血管參數為:CT阻塞指數,左、右室短軸最大徑,RV/LV短軸比,右室壁厚,上腔靜脈直徑,肺動脈直徑以及室間隔左突情況。記錄所有參數并進行數據統計。
1.4 統計學方法:運用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嚴重組與非嚴重組患者CT心血管參數比較結果顯示,嚴重組患者CT阻塞指數、右室短軸最大徑、RV/LV短軸比、右室壁厚、上腔靜脈直徑、肺動脈直徑及室間隔左突比率明顯高于非嚴重組,而左室短軸最大徑明顯低于非嚴重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嚴重組與非嚴重組患者CT心血管參數比較()
參數指標
嚴重組
非嚴重組
CT阻塞指數(%)
57.7±10.4①
25.8±8.9
左室短軸最大徑(mm)
30.5±4.1①
39.1±5.7
右室短軸最大徑(mm)
42.6±6.5①
39.0±5.5
RV/LV短軸比
1.4±0.4①
1.1±0.2
上腔靜脈直徑(mm)
23.8±4.3
21.7±3.9
肺動脈直徑(mm)
24.5±4.4①
29.0±2.6
右室壁厚(mm)
4.4±0.7①
3.6±0.5
室間隔左突比率(%)
76.47①
13.33
注:與非嚴重組相比,①P<0.05
3 討論
臨床上,嚴重的急性肺栓塞可以導致患者左心室縮小而右心室擴張,室間隔發生左突,從而降低心臟的運動功能,而左室輸出量減少同時體循環動脈壓顯著降低將導致右心功能障礙并出現低氧血癥,最終可以引起右心梗死與循環衰竭[2]。因此,迅速識別右心功能障礙對急性肺栓塞患者而言相當重要。本文通過CT心血管參數來判斷急性肺栓塞的嚴重程度,結果顯示,嚴重急性肺栓塞患者與非嚴重急性肺栓塞患者在CT阻塞指數,左、右室短軸最大徑,RV/LV短軸比,右室壁厚,上腔靜脈直徑,肺動脈直徑及室間隔左突比率方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些CT心血管參數可用于識別急性肺栓塞病情嚴重的患者[3]。
CT阻塞指數是由肺動脈栓的位置以及血管阻塞程度來判斷肺動脈阻塞的程度。許多研究學者證實,CT阻塞指數可以用于確定急性肺栓塞的嚴重性。而左、右室短軸最大徑,RV/LV短軸比,右室壁厚,上腔靜脈直徑,肺動脈直徑等CT征像也被許多研究學者證實與急性肺栓塞的嚴重性相關。此外,對于急性肺栓塞嚴重的患者,其室間隔可由正常的右突變為左突。
由此可見,急性肺栓塞患者通過CT檢查一方面可以對急性肺栓塞進行準確診斷,另一方面還能心血管參數有效的判斷患者急性肺栓塞的嚴重程度,對患者的及時治療、預后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4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