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七年級英語教學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七年級英語教學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0103-01

義務教育階段初中英語課程的主要目的是為學生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打基礎,為其繼續學習英語和未來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英語聽、說、讀、寫技能,培養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的能力。而七年級英語教學可以說是基礎和關鍵。大多數七年級學生是第一次接觸英語,或第一次較為系統地學習英語知識,因此,英語教師必須高度重視七年級階段的英語教學,以幫助學生打好學習英語的基礎。在此,筆者談談自己的七年級英語教學經驗。

一、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能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而只有學生“樂學”,才會“善學”。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使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例如,教學人教版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上冊 Unit1“My name’s Gina”中動詞“be”的用法后,筆者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用英語進行自我介紹(包括姓名、性別、身份、年齡等方面),要求學生在自我介紹中必須使用動詞“be”。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紛紛舉手發言。有一個學生是這樣介紹自己的:“My name’s Li Na. I’m a girl.I’m a good student. I’m 12.”然后,筆者讓學生分角色對話,要求學生在對話中也要使用動詞“be”。某組學生的對話如下:

S1:How much is the hat?

S2:It’s five.

S1:How much are these black trousers?

S2:They’re twenty.

這樣教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促使學生在實際運用語言知識的過程中鞏固所學,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教師應盡量使用英語進行教學

當前,學生在課外接觸和運用英語的機會相對較少,缺乏英語語境是導致學生“學不好英語”的重要原因。為了提高英語教學的效果,教師在課堂中要盡量使用英語,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英語語境。對于七年級學生來說,使用全英文教學是有一定難度的。教師應采取必要的措施輔助教學,幫助學生理解,如利用學生已學過的英語單詞、句型來解釋或表達新的教學內容,用肢體語言輔助教學等。

例如,教學人教版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4 “Where’s my schoolbag”時,筆者主要利用了實物來幫助學生理解位置介詞in,on,under的意思。筆者準備了一大一小兩個盒子,先將小盒子置于大盒子中,并大聲讀“in”;接著,將小盒子放在大盒子上面,并大聲讀“on”;然后,再將小盒子放在大盒子的下面,并大聲讀“under”。如此重復演示幾遍,筆者沒有用漢語進行解釋,學生就已經理解了這三個介詞的意思。

三、教師應重點訓練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口語練習是語言學習的基礎。在七年級階段,學生接觸到的也大多是日常的口頭用語。因此,教師應重視對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組織有效的英語口語訓練,如組織雙人對話、小組討論等。

例如,教學人教版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上冊Starter Unit1“What’s this in English? What is this in English”時,筆者先介紹完全形式“What is”,讓學生了解它們是怎樣變成口語中常見的縮略詞形式“What’s”的。然后,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要求組員兩兩對話。這樣教學,能促使學生運用所學的英語語言知識,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四、教師應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掌握了正確的英語學習方法,會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教師應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學習方法指導,要求學生做到“眼到、口到、手到”。

篇2

二、努力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創設具有生命力的課堂

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喜歡哪一門課很大一部分因素取決于任課教師。古語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強調了教師的主體地位卻忽略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更為重要的作用。現在教學是以人為本,突出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個體差異,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活動的方法,倡導參與體驗,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為他們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可見,教師僅僅傳道、授業是不夠的。新課程理念中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是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者。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做什么、怎樣做,至于具體如何操作,應由學生去完成。在體驗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積累學習心得,而這些效果單純靠講解是做不到的。那么怎樣做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呢?

首先,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感情因素的作用,用微笑的面容、友善的表情、親切的肢體語言、活潑生動的語言去感染學生,這樣能使師生之間建立一種平等、友好的關系,同時也使學生產生一種愉快的、積極向上的求知欲望,在輕松自然的氛圍中去學習英語。

其次,教師在課堂上要多用激勵性的語言,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在上課時鼓勵學生回答問題要說:“Have a try,please!”學生回答完問題以后不管答案正確與否,老師都要真誠地說:“Thank you,very good.”一句微不足道的“Thank you.”無形之中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教師感謝學生的勞動,不管答案是否正確,那都是他們思考的結果,智慧的結晶。因此教師要對學生多多鼓勵,多施以人文關懷。

三、立足課堂之內,拓展到課堂之外,由機械操練過渡到能力的培養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習語言的目的是為了交流,良好的語言環境對學生能力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在農村中學,要創設時刻對學生有影響的英語語言環境是件很困難的事情。學生只學會了背誦課本中出現的短語、對話、課文,他們所接觸的語言現象只是死的、僵硬的東西。如何把學生已掌握的英語語言知識轉變為活的語言能力,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技能是英語教學關注的重點,所以我們的英語教學一定要立足課堂之內,拓展到課堂之外,活化課本,讓英語走進生活。

教學實例1:在學預備課程Unit 9 Signs時布置每個學習小組選出一名公園管理員,一名圖書管理員,一位交通稽查人員,假定我們這個小區住的全是外國人,每位管理員必須用所學知識告訴這個轄區的公民哪些規定的地方可以做哪些適當的事。這樣一個活動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學生的參與意識特別強烈。為了完成這個任務,學生必須背誦課文中用can,must表達的句子,并且將其運用到實際的“管理過程”之中。這樣,學生體會到用英語做事的快樂,學習已不再停留在表面的機械操作上,靈活運用英語的能力自然提高了。

篇3

本屆七年級新生和以往初一學生相比在英語基礎方面很薄弱,由于在小學英語課并未受到足夠的重視,他們在寫的技能方面基本上沒有得到過訓練,連音標和字母的拼讀都沒有掌握好。經過上學期我們幾位英語老師的不懈努力,年段學生的基礎知識得到了加強,學習態度也有所好轉。但是學生整體的惰性還是很強,自覺性很差。

另外,學生在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方面還存在諸多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例如:很多學生不能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沒有真正認識到學習英語的目的在于交流;有些同學在學習中缺乏小組合作意識;大多數同學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做好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學習沒有計劃性和策略性;不善于發現和總結語言規律,不注意知識的鞏固和積累。

【三】奮斗目標:

鉆研新課標,提高教學水平,真正做到教學相長,努力達到學校規定的教學指標。

【四】具體措施:

1. 每天背誦課文中的對話。目的:要求學生背誦并默寫,培養語感。

2. 每天記5個生詞,2個常用句子或習語。實施:利用“互測及教師抽查”及時檢查,保證效果并堅持下去。

3. 認真貫徹晨讀制度:規定晨讀內容,加強監督,保證晨讀效果。

4. 堅持日測、周測、月測的形成性評價制度:對英語學習實行量化制度,每日、每周、每月都要給學生檢驗自己努力成果的機會,讓進步的同學體會到成就感,讓落后的同學找出差距,感受壓力。由此在班里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競爭意識。

5. 對后進生進行專門輔導,布置單獨的作業,讓他們在小進步、小轉變中體味學習的快樂,樹立學習的自信,盡快成長起來。

6. 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7. 實施"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8. 在教學中根據目標并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

9. 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為他們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10. 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利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學軟件,探索新的教學模式,開發英語教學資源,拓寬學生學習渠道,改進學生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果。

【五】課程安排及教學進度:

第一周-第三周:開學初模擬考及教學準備工作

unit 1-unit 2 階段性檢測

第四周—第五周:unit 3-unit 4 階段性檢測

第六周—第七周:unit 5-unit 6 階段性檢測

第八周-第九周:review unit 1-unit 6 期中復習階段

第十周: 五一節假期

第十一周 : mid-exam of unit 1-unit 6 迎接期中考試

第十二周—第十三周:unit 7-unit 8 階段性檢測

每十四周—第十五周:unit 9-unit 10 階段性檢測

篇4

一、情景教學

現在外語教學注重語言學習的過程,強調語言學習的實踐性,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語言,并在此基礎上學習和運用語言。英語課程提倡采用既強調語言學習過程又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成效的語言教學途徑和方法,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造在真實語境中運用語言的機會。因此,情景教學法應運而生。情景教學法是根據教材內容,創設情景,采用對話、表演等形式,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借助類似模擬情景,把教材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感覺到學習英語的用處,增加了學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們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英語能力、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目的。多年的教學實踐讓筆者體會到:要使學生能更有效地學習英語、學好英語,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應多創設具體的情景,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真實的或模擬的活動中。

二、七年級學生英語學習的特點

七年級是英語學習的入門階段,讓學生邁好英語學習的第一步,對他們今后學好英語至關重要。七年級學生英語學習的特點首先表現在英語學習心理上的不成熟性。學生的特點是興趣廣泛但穩定性差,意志力薄弱,興趣持續時間較短,一遇到困難就容易喪失興趣。雖然許多學生在小學三年級開始正式學習英語,但各個學校對英語學習的認識不同,每周只有兩到三節課、學生對英語學科的重視程度也不盡相同,造成學生個體英語基礎和學習習慣也不盡相同。七年級是從小學過渡到中學的階段,各個學生的適應能力有所不同,導致在七年級的英語學習里所面對的困難也不同。而且小學開設英語課優勢不太明顯,不管學生小學的英語學習進行得如何,我們都必須從基礎抓起。七年級學生英語學習的特點還表現在英語學習能力的欠缺性。學生一上七年級,學習內容突然增多,由于學習能力的欠缺,不少學生會覺得應付不過來,也正是由于這個原因,使學生產生了對英語的懼怕心理。因此,我們教師一定要根據學生的英語學習特點,采用情景教學,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促成學生的自主參與。

三、將情景教學融入課堂教學環節中

1. 熱身和復習環節中融入情景教學。熱身和復習環節在英語課堂中的作用不容忽視。可以讓學生迅速融入英語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有過教學經歷的教師都知道,有時在課的開始階段,學生雖然進了課堂,注意力有可能在課堂之外。如果設計好熱身和復習環節,可將學生的注意力有效的轉到課堂上來。又鞏固復習了上節課的知識,同時順利地為本節課的進一步教學做好了準備。在上Project English七年級上冊Unit3Topic3 Section C時,筆者把準備好的雞蛋、漢堡、魚肉、雞肉、米飯、果汁、面包、水等帶進課堂。一些同學扮演服務員,一些同學扮演顧客,模擬真實的就餐場景。課堂上立刻活躍起來。

S1(waiter):May I take your order?

S2(customer):Let me see.Chicken and rice,please.

S1(waiter):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drink?

S2(customer):Yes.A glass of apple juice,please.

S1(waiter):OK.Thank you.

在情景中表演的和看的學生都很快進入角色,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時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在輕松歡快的氣氛中復習了舊知識,提高了口頭表達的能力。同時又為新課做好準備。

2. 導入環節中融入情景教學。導入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是承上啟下、溫故知新的必然途徑。在課堂教學中自然、合理、新穎、富有趣味的導入,最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自然投入新課學習的氛圍之中,激起他們活躍的思維和學習熱情,提高積極參與語言交流的熱情,降低新內容的難度,實現新舊知識的自然過渡,優化學習效果。在上Project English七年級上冊Unit4Topic1SectionA時,筆者事先精心準備了一些與本課相關的詞匯的服裝。上課時學生按平時活動小組就坐,把教室布置成一個商店。筆者自己當營業員,學生扮演顧客。創設了一個簡約、生活化的課堂情景。每個學生都進入角色,大膽地展現自我。

T:What can I do for you?/Can I help you?

S:I want to buy a coat./Yes,please.I want to buy a coat?

T.What color do you like?

S.I like red..

T:What about this one?Why not try it on.?

S:All right.

T:It looks very nice on you.

S:How much is it?

T:It’s seventy yuan.

S:That’s fine.I’ll take it.

購物的語言知識在模擬的生活情景中反復應用中被學生輕松而牢固地掌握了。

3. 鞏固和練習環節中融入情景教學。操練和練習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和語言習慣。鞏固并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在第一課上,為了鞏固所學知識,鼓勵學生多說英語,在操練環節中我設置了這一情景:假如你和康康一起去機場迎接Jane,Maria和Michael。小組編一段對話。然后讓幾組同學到講臺前表演。

S1:Good morning!

S2: Good morning!

S1:I’m…,Are you Jane?

S2:Yes, I am.

S1.Nice to meet you.

S2:Nice to meet you,too.

S1:Weclome to China.

S2:Thanks.

在設定的情景下,學生感到了感到緊張,有興趣,有進步,使更多的學生在每堂課上都能得到多次反復練習的機會。

4. 在布置作業中融入情景教學。課堂上創設情景,學生們聚精會神地聽講,并積極參與其中。但是,再好的教學效果,時間還是太少了。一堂課僅有45分鐘,光靠課堂上去訓練還遠遠不夠。所以必須再在課外創設情景。因而要求教師能在布置作業環節上下功夫,布置的作業不但能更好地鞏固,加深,拓寬他們在課堂學到的知識,而且讓學生時刻處在英語語境中,時刻感受英語的存在。學生作業由口頭作業和筆頭兩部分構成。口頭作業要求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根據當日所學內容進行充分的發揮,設置情景,以編對話和演小品的形式來完成口頭作業。這樣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學習自主能動性,增加學生的語言實踐機會,提高了學習興趣,同時也鞏固了課堂學到的知識。

在上完Project English七年級上冊Unit4 Topic2SectionA后,筆者布置了以下作業:(1)以小組為單位商討并制定一份野餐計劃,其中包括時間,地點,人員以及攜帶的物品。(2)以打電話的形式邀請其他組的成員參加。學生在完成作業時,學習英語的主體意識得到強化,激發了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的興趣,拓寬了學生英語學習資源,提高了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

四、將情景教學融入詞匯教學中

詞匯是語言的基本材料,是語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因此,記憶單詞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環節。但是,多年的教學讓筆者體會到記憶單詞是七年級學生英語學習的最大障礙,許多對英語失去興趣的學生是從害怕背單詞開始的。一些英語教育專家說:“使單詞記憶的過程變得有趣,消除學習記憶單詞的心理負擔和反感情緒,使記憶單詞的過程成為學生自己的需要而發自內心的主動學習的過程,但學生不把記憶單詞當做負擔,不對記憶單詞產生反感時英語教學就離成功不遠了”。由此可見,詞匯教學尤為重要。如果學生的詞匯學習在情景活動中完成,在使用中掌握詞匯,避免了枯燥乏味的機械記憶。使學習過程生動而有意義。這對七年級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如在教授動物詞匯時,筆者設置了一個在動物園的猜謎情景。

T:Now we are in the zoo. Let’s guess what animal it is.

1.It looks fat and cute. It lives in Sichuan,China.

S1: Panda.

2.It is a clever animal. It likes bananas.

S2:Monkey.

3.It is very big and strong.It has two big eyes and a long nose.

S3:Elephant.

4.It is strong.It looks like a cat.

S4.Tiger.

5.It is strong,too. It has long hair.

S5:Lion.

五、將情景教學融入語法教學中

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其中語法是語言知識重要組成部分。新課標要求教師重視在真實的情景中讓學生體會語言的使用,有意識地把語法學習的目的引導到訓練和交際上來, 創設符合生活的、活潑的教學情境,使語法形象化、實踐化,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達到語法學習和提高交際能力相輔相成的目的。然而,七年級學生已有的詞匯量、認知能力、想象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比較有限,再加上沒學習過語法。因此,在七年級的英語教學中,語法教學歷來就是一個難點,如何把枯燥無味的語法課上得趣味橫生。這就要求英語教師精心設計語法教法,讓學生通過多聽和多讀來感知語法,使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英語氛圍中學習語法。在教物主代詞中,筆者設置以下情景,使學生輕松掌握語法。

隨手撿起學生掉在地上的鉛筆,進行問答,

T: Is this your pencil?

S1: No, it’s not mine. Mine is blue.

T: Is this your pencil?

S2:Yes, it’s mine.

T:Whose pen is it?

S3:It’s her pen.It’s hers.

篇5

一、注重教師的口語示范

學生從小學升入初中有一個適應過程,英語學習更是如此,小學時由于學生的心理特點、認知能力以及英語不被重視等因素的限制,英語并沒有真正作為一門學科被重視。從筆者所教的七年級三個班學生的反饋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小學階段并沒有真正學習英語,即使英語成績稍好一點的學生也不能完全區分元音和輔音等最基本的語音知識,更不用說識別英語音標了,其他同學更是對英語提不起興趣。因此,初中學習英語之初,教師的示范作用很重要。如果教師的示范作用起到了積極的效應,那么學生就會產生好奇,從而引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教師在示范時要善于提煉與總結,盡量多用學過的英語會話與學生交談,鼓勵學生開口講英語,無論教師與學生之間,還是學生與學生之間,都要養成自覺說英語的習慣。另外,教師應堅持用學生能聽懂并且易于接受的英語指令或短句組織課堂教學,使學生耳濡目染,在不知不覺中學到英語知識。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在示范英語的基礎上充分利用錄音機,給學生放原版錄音,讓學生多聽多模仿,聽單詞的讀音、完整的句段和它的抑揚頓挫,從而學到地道的英語。聽是說的基礎,說是聽的提高。學生要在反復聽懂和模仿正確的語音語調的基礎上說,才能說得正確流利,從而更好地促進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應在日常教學中重視聽說能力的培養。

二、注重英語音標的學習

英語發音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在教學實踐中,一些學生越學成績越趕不上,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除掉個人努力等客觀因素外,究其根源就是因為不會讀英語,英語口語跟不上,何談進行英語會話,何談通讀短文,更不用說語感了,長此以往何談提高英語成績。這個問題的實質是沒有掌握英語發音,學生往往依賴教師課堂上所教單詞的讀音,而不去考慮音標,長此以往,就形成了一種惰性。隨著詞匯量的增加,學生的學習必然是機械記憶,越來越感到困難,從而學習興趣減退,影響教學效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準確地讀音,然后有目的、有重點地培養學生掌握音標的讀法及應用。例如先給學生展示三個單詞name,see,red,然后讓學生根據單詞name,see,red中的元音[ei]、[i:]、[e]和幾個輔音,再組成幾十個單詞讓學生進行拼讀練習。堅持這樣的教學和實踐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從而提高學生朗讀英語的興趣和能力。

三、反復練習目標語,同時注意形式變換

七年級英語教材每一個單元都有一個不同的話題,然后單元學習圍繞著中心話題展開,或以對話形式,或以討論形式或短文形式。第一課時通常以對話形式引出本單元的目標語,因此,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就是通過反復對話練習,讓學生掌握本單元目標語,同時練習不同人稱的形式變換。英語教學中的聽說訓練在這一課時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一堂成功的七年級英語課并不是看學生背會了多少個單詞,而是看學生是否掌握了目標語,并進行了充分的練習。如果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將目標語練習了十幾遍甚至幾十遍以上,那足以證明這堂課的教學產出高效。本校有一位主抓教學工作的校長,她也曾是一位在一線工作了三十多年的英語教師,在筆者教學之初她曾這樣說過:“不要以成人的想法去考慮學生的英語學習,在我們看來很簡單的知識對學生來說都有一個接受過程,所以不要過于追求難,不要貪多,而要多練習,多強調,多反復,每堂課都要盡量讓每個學生練習目標語十幾遍……”。類似的教學方法使筆者在接下來的教學工作中如魚得水,學生都樂此不疲。

四、科學引導學生說英語

由于剛升入初中,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特別是大多數學生在說英語時有膽怯、害羞等心理表現,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說英語時一定要科學,講究方式方法。首先要鼓勵學生敢于開口說英語。教師要盡可能創造機會讓每一個學生在同學面前展示,比如每天的早讀讓不同的學生來領讀,包括課前的領讀等,不要只將此任務交給課代表;同時課堂上讓學生兩人一組、四人一組開展對話或進行討論。等到學生們有了鞏固的基礎后,再設計一些展示的活動去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比如每天英語課前讓一位同學做“morning report”,內容可以是一個小故事,一個名言警句,也可以敘述自己有趣的經歷,或是其他想和同學們分享的內容。通過這些一系列的活動,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的會話能力,也鞏固了所學知識,對記憶單詞也起到了促進作用,使學生們由“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從而真正實現英語的“樂學”目標。其次要“感謝”學生所犯的錯誤。一些教師一旦聽到學生錯誤的回答馬上就按捺不住,不等學生把話說完,就指出學生所犯的錯誤,這種做法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并且使學生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無益于英語教學的開展。在這個問題的處理方法上,筆者一位同事的做法非常好,在她的課堂上,學生積極參與的熱情非常高漲,在同學答對問題時,所有的同學都會報以熱烈的掌聲去鼓勵;而當有的同學答錯問題時,掌聲往往更熱烈,因為大家都在“感謝”這位同學把多數同學會犯的錯誤勇敢地展示出來,這時教師會詢問其他犯同樣錯誤的同學做題的思路,然后從學生的理解角度去解析問題所在,這樣學生會更加記憶深刻,同時也掌握了這一類題的解題技巧。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于學生所犯的錯誤不要動輒批評,而要堅持循循善誘的教學方法,消除學生的思想壓力,使學生不怕犯錯誤,樂于說英語、樂于學英語。

五、注重課前導入和課后總結

一節課剛剛開始的時候,學生還沒有完全進入本科目的學習狀態,這時有效的課前導入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不妨從學生們感興趣的話題說起,在此過程中將以往所學知識有機地融合進來,使學生們主動地參與到話題中來,然后自然地引入到新知識的教學。在聽說實踐的過程中,要處理好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初中學生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遺忘快,前說后忘,必須反復練習才能鞏固。同時,教師講解新知識時,也要注意復習鞏固舊知識,用這樣的方法進行教學會極大地提高教學質量。不但如此,每節課結束前,教師應該至少留出兩分鐘的時間去帶領學生們總結本節課的知識重點,給學生們一個整體的知識回顧,加強對本節課知識的消化吸收。

七年級是學生學習的奠基階段,也是可塑性最強的一個階段,必須重視此階段的教育,以聽說訓練為基礎,引導讀寫能力培養的英語教學方法適合初中階段的學生,如果學生的聽說能力得到了穩步提高,那么讀寫能力相應就有了一定的基礎,這樣就給今后的英語學習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英語教師一定要把握好這一階段,正確引導和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及課堂教學的參與意識,為學生今后的學習鋪平道路。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劉紅梅.初一英語教學方法淺談[J].中學生語數外(教研版),2008(12).

篇6

1、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養創新精神;

2、整體設計目標,體現靈活開放,目標設計以學生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發展為基礎;

3、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

4、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即采用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

5、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建立能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屆學生英語基礎方面比較薄弱,他們在寫的技能方面基本上沒有得到過訓練,連音標和字母的拼讀都沒有掌握好。經過小學階段的學習,學生的學習習慣得到了加強,學習態度也有所好轉。但是學生整體的惰性還是很強,自覺性很差。

三、奮斗目標:

鉆研新課標,提高教學水平,真正做到教學相長,努力達到學校規定的教學指標。

四、具體措施:

1、抓好英語的常規教學,加強基礎知識訓練:①歸納學過的詞組,方便學生記憶;②用詞組造句和中譯英訓練;③組織學生結對子,一有空就你問我答,營造學習氛圍,同時加強筆頭的練習,使學生能熟能生巧;④把課文分段,按學習組為單位,進行朗讀比賽,對學過的課文盡量做到人人會背,有些課文還要求學生會默寫。

2、抓好語法學習:

3、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每個單元圍繞著知識點反復訓練,層層滲透。每個單元結束都進行測驗,找出存在問題,及時補漏補缺。

4、抓好閱讀能力培養:每周規定學生閱讀三篇短文,帶著問題閱讀,閱讀之后要回答問題。

5、培養學生寫作能力:逐步創作一些簡筆畫要學生寫出他們的動作編成故事,逐步培養他們看圖寫話的能力。

6、多關心后進生的思想和學習,平時要檢查和督促他們的作業及時給予他們幫助

7、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8、實施"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9、在教學中根據目標并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完成學習任務。

10、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為他們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五、教學周進度表及所需課時:

第一二三周 預備單元、第一單元

第四五六周 第二、三單元

第七八九周 第四、五、六單元,語法詳解 .

第十周 期中復習 期中考試

第11 12 13 14周 第七、八單元

篇7

二、 分析學生基礎

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是教師必須全面掌握的。以學定教,教師在七年級接觸的是一個新的學生群體,對他們英語水平的了解決不能僅憑小學的升學考查等來獲取,更不能借助原有的教學經驗來初步預設,我們應該通過多方面的了解來獲知學生的英語水平。比如,分析小學生升學考試的英語試卷的考查內容、考點和難點,了解學生的失分點。再比如學生在小學階段的詞匯量的積累程度,學生的發音情況,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等。這些都是我們教師在上課前應該掌握的內容。也可以和當地的小學英語教師建立教學互動交流QQ群,及時交流教學中的疑惑,以便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學習,甚至可以走進彼此的課堂,走進彼此的集體備課活動,從而根據學生的基礎,結合七年級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制定高效可行的教學方案,真正做到以學定教。

三、注重激發興趣

興趣仍然是學生學習的最好老師。對于七年級新生而言,學習內容發生了變化,學習任務發生了變化,學習環境發生了變化,學生的興趣點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無論發生什么變化,我們的教學都要想辦法為學生創設符合學生興趣點的情境,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初中英語學習中找到快樂,甚至讓學生找到更多的興趣點。比如我們在新課導入的時候,就開始經常變化導入方式,游戲導入、視頻導入、問題導入、歌曲導入、笑話故事導入等等,讓每天的英語課堂都有不一樣的風格,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英語知識和異國的文化,讓學生在學習中不僅感受到英語的工具作用,還讓學生體會到英語學科所蘊含的文化內涵,讓學生收獲更多原本課堂上沒有的東西。

篇8

哈密九中是一所民工子弟較多的學校,大多數學生的家長都忙于繁重的工作,很少有時間和精力來管理孩子,所以剛升入初中對英語完全是一片空白,就連26個英文字母都無法辯認。于是,第一節課我就跟學生探討了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如何學好英語這門學科,讓他們首先有一個明確的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我接著把課堂常用英語寫在黑板上,之后提出了上課的要求、作業的要求。以此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好的習慣一定會讓他們受益。在之后的一個星期里,筆者從26個英文字母重新開始,從音標開始教學,幫助學生打下了堅實的英語學習的基礎。

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必不可少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很多時候,學生的英語學不好是因為他不喜歡英語,覺得對英語沒什么興趣。那么該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呢?我回想了一下,在原單位的時候,學校每天播放英文廣播、英語歌曲,每周舉辦一次外語角、播放一部英文電影,每個學期舉辦外文歌曲比賽、外文電影配音比賽,每個學年舉辦一次外語文化節。在哈密九中,因為是教七年級的學生,學習英語時間還不長,考慮到學生的能力,我就把欣賞英語歌曲和英文電影充分利用了起來。很多優美動聽的英文歌曲都由我的介紹走進了學生的生活,《花木蘭》、《功夫熊貓》、《冰河世紀》、《玩具總動員》、《博物館奇妙夜》等電影在鍛煉了學生聽力的同時也大大激發了他們學好英語的決心。

三、用愛心感動學生

盧梭說:“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發展。”支教的教師們就是用“愛”行走在來疆的每一天、每一課,用“愛”呵護和溫暖著可愛的學生們。

一次上課時,我讓一個女生讀英語,就是非常簡單的What’s your name? Alan. Hello, Alan. I’m Ms. Brown. 她竟然站在那里一聲不發。她的同桌,班上最調皮的學生劉同學,大聲說:“老師,她不會!”我既詫異又無奈,讓她坐下了。心里想,這么簡單的句子怎么也不會讀啊?!課下,和班任一交流才得知,這個學生智商不太正常,本來應該去特殊教育學校上學,但是家長又覺得不甘心,也不好意思,于是送來了九中。原來是這樣啊。于是我對這個學生給予了特別關注。一次上課,我讓大家做練習,劉同學問要做哪里,我一看那個女生正在做,就說:“你看,××同學就知道該做哪里,你怎么不知道呢?”這時我第一次看到了那個女生的笑臉,你表揚她,她是知道的,她會用笑臉回應你!還有一次,劉同學拿著鋼筆一揮,一下碰到了那個女同學,他還渾然不覺。我看到了就說,你小心一點,都碰到別人了。他趕緊說:“啊?對不起啊,我沒看到,疼不疼?”你用從她的臉上看到了感激的神情。就這樣,我小心翼翼地呵護著那個學生,她從一開始很封閉、不理睬別人,到后來的會看著老師笑,再到后來有一些小問題也會問老師了。當你真心對待一個有些特殊的孩子,同時也得到了她會心微笑的時候,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四、教授給學生記憶的方法

筆者發現,學生們很喜歡一些朗朗上口的口訣,于是就找了一些口訣來幫助他們進行記憶,比如:單詞記憶方法:分組記憶法:單詞多了別心煩,分片分組來攻占;五個一組先吃掉,幾組連成一大片。循環記憶法:記過單詞莫靠邊,幾天之后再看看;似忘非忘又溫習,反反復復印心間。理解記憶法:結合詞組句子記,有情有景有意義;重點段落須背誦,理解深刻有樂趣。語音記憶法:要想單詞不寫錯,語音一關還得過;讀音規律掌握好,拼寫自然少差錯。歸納記憶法:分類歸納便于記,同類詞匯放一起;bike,plane和jeep,歸到交通工具里。對比記憶法:同義近義反義詞,辨析對比來記憶,比較對照才開竅,印象深刻記得牢。

Be 動詞活用口訣:

Be動詞是三朵花,am、is還有are,我用am 你用are ,is用于他她它,單數用is ,復數接are,變疑問,往前提,句末問號別忘記,變否定,更容易,be后not加上去。

五、用合適的方法活躍課堂氣氛

在講授Unit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的時候,對話里有這樣的一句:How much are those yellow socks? Two dollars for one pair and three dollars for two pairs.” 我就問學生:“買的越多越便宜,對嗎?”學生答對,我就說那可不一定啊,于是把網上的一個笑話講給他們聽:“我到學校門口買水果。一個攤位的生意很火,我過去看了看。走近聽見那邊喊的是:‘橘子大減價啦,一塊錢兩斤,兩塊錢三斤,三塊錢四斤……五塊錢六斤,快來買呀。’一群大學生,全都在買五元六斤的。你們說這些大學生是賺了還是賠了?”學生算了算,說他們賠了,我就說:“真不錯!你們比大學生還厲害!”學生們都開心地笑起來,接下來更加投入課堂活動。一個笑話,既鍛煉了學生的辯證思維,又活躍了課堂氣氛。

篇9

一、語音教學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語言是人類進行社會交往和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要更好地進行思想交流,使對方準確地理解你所要表達的意思,必須正確發出詞語的語音,讓對方清晰明白你的意圖。首先,語音是學習一種語言的基礎,是構成語言的基本單位,語音過關才有利于單詞的讀寫與記憶,乃至整個語言的掌握。其次,語音教學在七年級英語教學中很重要。學生如果能夠掌握好語音,既能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又能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馬承說過:“語音教學的成敗,直接關系到能否使學生保持濃厚的學習英語的興趣。”然而當前我國普通中學英語教學中都存在著嚴重的兩極分化現象。其主要根源就在七年級。因此,我認為整個七年級第一學期應把教學的重點放在語音教學上,使至少90%以上的學生在七年級上學期期末基本能正確熟練地讀出符合讀音規則的單詞,能借助音標正確讀出不符合讀音規則的單詞。

二、如何開展語音教學

1.摸清學情

剛剛升入七年級的新生往往還逗留在小學英語的學習狀態中。首先,他們所習慣的小學英語主要是培養英語學習的興趣和口頭交際的能力,所涉及的知識點也都是一些常識性的,要求初步理解和運用,并不要求全面掌握;而中學英語要求學生全面系統地掌握基本的英語語音及詞匯和語法知識,并能夠比較熟練地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口筆頭交際。其次,《標準》中的二級目標指出“小學生應在學習中樂于參與、積極合作、主動請教,初步形成對英語的感知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在三級目標中則指出“能嘗試使用適當的學習方法,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

2.解讀教材

近三年來,我市使用的是仁愛版教材。這套教材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的指導思想,通過“任務鏈”式的活動設計,將各活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邏輯性較強,有利于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教材的卡通現象,簡練的語言,新穎、有趣且貼近實際生活的對話,突出主題的語篇,設計巧妙的學習策略,也有利于學生的學。教材整體考慮初中階段的語音并合理安排語音教學內容和呈現順序,讓學生通過第一課的語音教學便能夠進行單詞的拼讀,從而逐漸形成聽音寫單詞的能力。教材的語音項目具體如下:1).完成26個字母的學習。2).常見元音和輔音字母組合的拼讀。3).輔音連綴和成音節的讀音。4).語調和節奏。5).單詞、詞組和句子的重音。6).句子的連讀。

3.開展教學

(1)、用集中——分散——歸納的教學原則進行語音教學

首先集中識記26個字母,從歸納字母讀音入手,開始逐步接觸音標;講清字母和音標的區別,講解一些簡單的發音要領,這期間穿插一些日常用語和簡短易學的英語歌曲;其次,集中對字母、音素和音標進行教學,完成48個音標及其相應字母、字母組合發音的教學,努力使學生達到聽音知形,見形知音,見音會拼的程度,使學生初步過拼讀開口關。同時,在此期間夾雜單詞的相關練習,對其音標進行分解,或單音素拼讀,或留頭去尾;使學生初步分清開、閉音節和長、短音。掌握用音、形、義相結合的正確方法識記單詞,初步形成獨立拼讀的能力,使學生的英語學習從一開始就進入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然后是分散教學,即按照教材所編的教學任務施教,對音標實行分散的復習鞏固,形成熟練的拼讀能力。最后,在教學過程中還要結合單詞、句子隨時歸納各種讀音規則以及字母組合、重讀、連讀、濁化、失去爆破等有關知識,盡可能做到“音不離詞,詞不離句”。

(2)、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施教的過程中,要注意對學生觀察、發現、聯系、對比、歸納等的認知學習和遷移學習等能力的培養。如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對英英、英漢的音素進行適當的比較,歸納他們的異同;觀察字母與音素、字母與音標之間的聯系。另外還要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和自學能力。如在教會學生使用字典,鞏固拼讀能力之后,每節新課之前都讓學生查詞典或查詞匯總表,讓他們自己給生詞注出音標,并預習試讀。

(3)、課堂教學要形式多樣、活潑多變

七年級學生雖然注意力已經有了較大的發展,但其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還不長。這就要求課堂教學形式要多樣化,教師要使用多種教學方式及方法,如演示、競賽法、對比、手勢、辨音、口型定位法、錄音、對鏡發音、繞口令練習、教唱英文歌曲和模仿電影對白等。

1)運用多媒體

通過多媒體播放動畫、圖片和實物演示來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具體化、直觀化和趣味化的氛圍中學習語音。還可通過多媒體播放英文歌曲或節奏感強的繞口令又或是學生喜聞樂見的電影對白來增強學生的語感。

2)競賽法

經常舉行小組或全班學生強記單詞比賽。如:把生詞、音標、漢語意思(一般10個)寫在黑板上,讓學生拼讀強記10分鐘,擦掉之后看誰記得最多。這樣做就迫使學生改變死記硬背單詞或在單詞下注漢語同音字的不良習慣。

(4)、積極反思,強化訓練

積極地進行教學反思是教師提高課堂效率的保證。因為對許多學生來說語音關就像小學生要過的拼音關一樣,有些難度。因此,教師每節課后要積極反思,查漏補缺,及時發現并幫助差生,利用早讀課、晚讀課等對個別差生聽寫然后輔導等進行強化訓練、消除他們對音標學習的畏難情緒,使之盡快跟上隊伍。

結束語

語音教學伴隨英語學習的始終,是循序漸進地發展的。教師在施教過程中要根據教學的內容和難度,逐步發展學生的語音知識,引導學生把語音知識運用到實際使用英語的過程中去,點燃他們智慧的火花,激發和保持他們學英語的興趣。

篇10

一、創設情境,營造自由、和諧的學習氣氛

1.開展任務型教學的前提是營造自由、和諧的學習氣氛

這個氣氛的獲得就是創設情境。在實施任務型教學模式中,要為學生創設和諧的學習環境和愉快的情感體驗,對剛剛步入初中的七年級學生來說尤其如此。首先要以學生為主體,從主觀上引導他們改變觀念,樹立想學什么,要學什么的思想,而不是教師一味灌輸,學生被動地學習。由此可見,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明確告訴學生師生間是平等的,彼此之間應該親密合作,相互友愛,讓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教師是愛我們的。

2.鼓勵他們發表不同的意見,放手讓他們積極探索

只有教師與學生心心相印,教師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真實的內心世界,把握他們的脈搏,觸摸他們的思想情感。有了這種關系,學生心理上才會有一種安全感,觀察問題、思考問題也才能積極主動,并且生動活潑、不死板,在課堂上也才會暢所欲言;在課堂討論的時候才會出現群情激奮、爭先恐后的情形。

在七年級有這樣一節課Unit 2 Topic 1 Section A,這是一個有關介紹自己的內容,正常教學是要以教參為基礎的,但是我跳過了教參,棄之不用,而是另辟蹊徑,于是我設計了以下任務:(1)我要求每個學生把自己童年時的照片拿來;(2)把照片封存起來;(3)小組長負責把自己組的照片收起來;(4)教師抽出其中任意一張照片,通過投影機投影出來,之后要求學生舉手來猜;(5)被猜中的學生就自己走上講臺自我介紹。這樣的情境創設學生非常喜歡,不知不覺中就把任務布置下去了。七年級是承前啟后的階段,正處于小學向中學的過渡時期,學生之間還彼此陌生,這樣學生就能夠融洽相處,也創造了很好地學習環境。

二、進行小組合作,激起學生的創新動力

開展任務型教學的核心是小組內進行合作學習,這種合作學習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一種有效方法。合作學習是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動式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而組織的,它的組成是不同性別、不同成績、不同能力的學生。在具體學習中,教師提供具體材料和問題,學生根據這些材料展開研討和交流,這樣就會出現相對齊頭并進的局面,學困生可以得到幫助和提高,中等生可以得到鍛煉,優等生可以得到發展,不會出現停滯不前的個體,群體之間的互補作用可以得到充分發揮,他們的思維能力、合作能力,特別是創新能力都得到了必要的挖掘。在七年級英語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動手、動口和動腦至關重要,學生之間合作完成情境活動的任務,把每一位學生的優勢發揮出來,形成交互的思維網絡,這樣就能夠收到拓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良好效果。

三、任務要貼近學生生活

開展任務型教學的關鍵是設計任務,設計任務的原則是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這是前提,也是依據。依據學生的心理來設計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讓他們在近乎真實的交際活動中完成任務目標,這樣就能在學生中間引起共鳴,也能充分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例如,仁愛英語Unit 3 Topic 2 Section C Family Tree,這是所有學生都能夠擁有的話題,交流起來也比較順暢,學生會覺得:這么容易嗎?于是就會有這樣的沖動,你欣賞我的口語吧!但是現實是學習英語并不容易,你就會發現學生常常把My parents are...說成My parents is...當教師輕輕地追問:How many parents do you have?全班學生就會哄堂大笑,看看,在笑聲中學生獲得了知識,加深了記憶。

四、布置學以致用的任務,促進學生的發展

七年級英語教學中任務型教學的目的“Learning by doing”。要使學生提高其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就必須在做事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語言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能力,除此之外別無他法。這些能力的獲得就需要教師在設計任務的時候一方面要貼近生活,另一方面還要照顧他們將來社會生活的實際需要,為將來打下基礎,因此在布置任務的時候要考慮學以致用。

五、面向全體,人人參與,體驗成功

七年級的學生是一群天真爛漫的孩子,他們單純、可愛又漸漸走向成熟,這個階段的學生躁動不安,對所接觸的人和事會表現出強烈的熱情與興趣,往往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沖動。如,在仁愛英語Unit 2 Topic 2 Section A 中,是要求學生學會顏色的單詞,然而這樣的單詞很多學生都已經基本掌握了,假如還要學生跟著老師每個單詞讀三、五遍,學生肯定會比較煩躁,教師也會厭倦。那么怎么辦呢?我們如何才能把這節課上得更出色,讓學生覺得更有趣呢?所有這些和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教師馬虎不得,只要教師把任務調到貼近學生心靈,貼近他們的生活,自然而然他們就會暢所欲言,而且言無不盡。我設計了這樣一個任務:“My color friends”,要求每人用紙寫上自己最喜愛的顏色,然后去找和自己相同顏色的朋友,至少找五個,不過要按以下的model進行:A:Excuse me,Can I have your name?B:Of course,my name is...A:What’s your favorite color?B:My favourite color is pink/purple/green...如果兩人的顏色相同,A就說:That’s great,we like the same color.You are my color friend...這樣就可以繼續更多的交流;假如兩人的顏色不相同的話,A就可以繼續去找。經過實踐,這個活動可以用四個字形容:氣氛火爆。

由此可見,任務型教學模式是一種貼近心靈、真實、自然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對英語更容易產生興趣。在實踐的過程中能夠使教學過程任務化,突出以人為本的思想,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實踐性和體驗性的原則,把書本知識用于實踐當中,展望未來,注重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培養,把知識性的課堂教學轉變成發展性的課堂教學,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一點很重要,因為七年級學生處于承前啟后的階段,而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能夠做到這一點。

參考文獻:

[1]李麗.談會話含義理論在七年級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4).

篇11

二、學生情況分析:

我所教的本屆七年級新生基礎很差,由于在小學英語課并未受到足夠的重視,學生在寫的技能方面基本上沒有得到過訓練,連音標沒講過,甚至有一半的學生26個字母的拼讀都沒有掌握好。經過上學期我和學生的不懈努力,他們的基礎知識得到了加強,學習態度也有所好轉。部分學生有了主動學習的動力,但是整體的惰性還是很強,我要積極主動的幫助他們重新建立學習興趣。

另外,學生在學習策略方面還存在很多需要進一步體會掌握的地方。很多學生不能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沒有真正認識到學習英語的目的在于交流;有些同學在學習中缺乏小組合作意識,不愿和其他學生交流,不能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大多數同學不能做好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學習沒有計劃性,完全在老師的指揮棒之下學習,沒能力做到總結語言規律和知識的鞏固、積累。這些都是我和學生要長期作戰艱苦努力才能解決的問題。我會慢慢給學生們信心去完成這些任務的,急是沒有用的。讓學生們樂于接受我的教學指導,并找到自成體系的辦法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三、教材分析:

本冊書主要介紹了日常生活的交際用語以及一些西方國家的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教材通俗易懂,旨在使七年級學生基本能用英語進行簡單的交流。本冊書由兩部分組成,即預備篇(3個單元)和正式篇(9個單元)。本書除提供語言材料外,還配有大量插圖和原聲錄音磁帶。

四、教學目標:

通過努力,力求每一位學生能開口講英語,能用英語進行簡單的會話。通過努力使大部分學生繼續保持學英語的興趣。能保持濃厚的學習英語興趣和積極主動參與實踐,以點帶面,力爭達學校教學質量的要求。

五、教學措施和方法

措施:

1.培養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策略,提高學習效率;

2.發揮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作用:

3.用良好的師生關系,協調課堂氣氛,培養學生開口說英語的勇氣和信心;

4.引導學生實現語言的遷移,加強日常生活中英語口語的運用;

5.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合用探究,共同提高。

6.加強聽力訓練。

方法:任務型教學:教師提出指令,學生規范操作。聽說,讀寫跟上。綜合訓練,扎實雙基。

六、教學進度:

第一周: Starter Unit 1(Good morning!)

第二周 :Starter Unit 2(What’s this in English?)

第三周 :Starter Unit 3(What color is it ?)

第四周 :Unit 1 (My name’s Gina.)

第五周 : 國慶節放假。

第六周 : Unit 2(This is my sister.)

第七周 : Unit 3(Is this your pencil ?)

第八周 : Review unit1-3

第九周 : Unit 4(Where’s my schoolbag ?)

第十周 : Unit 5(Do you have soccer ball ?)

第十一周 :復習前半學期所學內容,舉行期中考試并進行總結分析。

第十二周 : Unit 6(Do you like bananas ?)

第十三周 : Unit 7(How much are these socks ?)

第十四周 :Review Unit 6- Unit 7

第十五周 : Unit 8(When is your birthday ?)

第十六周 : Unit 9(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

第十七周 :Review Unit 8- Unit9

第十八-十九周 :復習本冊書內容。

第二十周 :舉行期末考試,進行總結,寫好試卷分析。

七年級上冊英語教學計劃2一 學生情況分析(學生62人,其中男生:36人,女生:26 人)

1.學習水平不均

有的學生對小學英語比較重視,學得很好;但有的學生或學校不重視,學得很不好,還有幾個甚至完全沒有學過。有的學生筆試不錯,但語音、語調、書寫都有待加強。因此,整個班級的英語水平很不平衡,給日常教學帶來諸多的不便,提高了難度。

2.學習習慣不好

學生剛剛從小學進入初中,處于一個銜接的階段,學習任務加重,學習的習慣不是很好,沒有形成一定的適合自己的方法,都有待改善。

總之,既要避免好生吃不飽的現象,又要努力把目前英語有欠缺的學生拉上去,激發他們的興趣和信心,趕上中上的水平學生。在今后的教學中應該注重培養、激發興趣,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的學習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這是新課標和新目標英語的要求。

教學措施和輔助

二 課時總安排

總共100課時:授課 課時 復習 課時

測試 課時 機動 課時

三.教材總體目標、單元要求及重難點

The goal:

The goal of Go for it is to make language a step-by-step progression thatbuilds confidence and leads to open-ended activities where students can activelyrelate learning to their personal lives.

Go For It!是以《英語課程標準》為依據,以學生的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為目標。不僅以語言知識、語言技能為重點,而且更注重學生的學習策略、情感態度和文化意識。教學內容的處理和取舍靈活開放,只要教師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語言能力出發,任何教學內容的調整或取舍,任何教學步驟的安排都是可行的。“I sometimes go to the last todo the group work first…It depends on the teachers’ knowledge of the studentsactual language ability…”(DavidNunan);提倡教師結合學生實際,充分利用學生、教師本身和環境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創造運用英語的機會,注意多渠道開發教學資源。 “Don’tuse just the textbook.Anything in real life that connect and appropriate to thelesson can be used as teaching resources.”(DavidNunan);提倡任務型語言教學,教學進度整體把握,教學形式不拘一格;課堂以學生為主體,以任務為主線,重視體驗參與,課后訪談調查,讀寫扎記,重視語言運用;正視個體差異,倡導過程激勵,以多層次、多角度、多主體的結果與過程并重的評價方式激勵進步。

The key points of each unit:

Topic Functions Structures

U 1 Making new friends Introduce yourself

Greet people

Ask for and give telephone numbers Present tense to be

What questions

Prossessive adjectives:my,your,his,her

U2 Things in the classroom

Identify ownerships Demonstratives:this,that

What questions and Yes/No questions

How do you spell pen?

U3 The family Introduce people

Identify people Demonstratives:these,those

Subject pronouns:I,he,she

Yes/No questions

Plural nouns

U4 Things around the house Talk about where things are Where questions andYes/No questions

Prepositions: on,in,under

Subject pronouns: they

U5 Spending time with friends Ask and answer questions about ownership

Make suggestions Present tense to have

Yes/No questions and short answers: let’s

Adjectives of quality

U6

Food Talk about likes and dislikes Present tense to like

Yes/No questions and short answers

Affirmative and negative statements

U7

Shopping Ask about prices

Talk about clothing

Thank someone Demonstratives:this,that,these,those

How much questions

U8

Dates Talk about dates When questions

Prossessive “s”

How old are you?

U9

Movies Talk about preferences

Make plans Present tense to want

Yes/No questions and short answers:

Adjectives of quality

U10 Joining a club Talk about abilities Modal verb can

Yes/No questions and short answers:

Affirmative and negative statements

What questions

U11 Daily routines Talk about daily routines

Ask about and say times When questions

What time is it?

Adverbs of frequency

U 12 School subjects Talk about preferences

Give reasons What questions

Why questions

Who questions

Adjectives of quality

四、教材分析

新目標任務型教學的特色理念:《新目標英語》是以任務為基礎的語言教學,在教材的設計上,遵循了自然言語、情境真實性、語言形式為交流功能、層層深入階梯型發展語言能力、在做中學等最新教學原則和理念,注重引導學生體會文化差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完全符合教育部的《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本教材的教學理念:“知識用于行動”,強調“語言應用”,培養“創新、實踐能力”,發展“學習策略”。

人教社《新目標英語》教材的幾大特色:A.圖文并茂。一幅副充滿情趣,幽默生動的畫面,令你眼睛一亮。它不僅版面設計充滿新意,而且在內容和結構方面更富有創意更具時代感,更有現代氣息,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一拿到課本后都愛不釋手,迫不及待地翻閱。B.實用性強。每個單元的選材都來源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緊緊地與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結構、生活經驗聯系在一起。如第一冊的十四個話題:認識新朋友、教室里的物品、家庭成員、食品、購物、電影、參加社團、生活習慣、學習科目、國家與語言。第二冊的十二個話題:鄰居、動物、足球、職業、周末活動、音樂、人物性格與外貌、天氣、節日、度假與休閑、流行文化、規章制度與日常生活。由于這些都是學生熟悉的話題,生活中經常碰到的事情,所以學生容易接受,學習熱情自然也高。使教學活動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C.注重交際。針對中國學生學英語普遍存在的“聾啞病”,教材設計了大量的聽說讀寫材料。每個單元都有語言活動,且內容不同,形式多樣,學生對這些活動充滿興趣,所以大家都能情緒高昂地參加pairwork, group work,games等活動。學生們充滿了自信,開心地練習說英語,教室里常常充滿了歡歌笑語。同學們都喜歡上英語課,他們能為學以致用而感到興奮,同時也體驗到了學習語言的快樂。D.詞匯量大。第一冊有詞匯700個左右,第二冊約450個,第三冊約450個,第四冊約400個,第五冊約500個,合計2500個。這一點正好達到《英語課程標準》5級的要求。大大豐富了學生的詞匯量,讓學生能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同時也要求學生必須采取有效的記憶單詞的方法,就會事半功倍,否則難以適應教材的要求。這時學生特別需要教師的指導.。

《新目標英語》的教材設計原則

a.言語、情境真實性原則 (The authenticity principle)

任務的設計要提供給學習者明確、真實的語言信息。語言情境、語言形式等要符合交際的功能和規律。使學習者在一種自然、真實或模擬真實的情境中體會語言、掌握語言的應用。

b.形式-功能性原則 (The form-function principle)

任務的設計注重語言形式和語言功能的結合。形式-功能性原則,旨在使學習者掌握語言形式的同時,培養其自我把握語言功能的能力;每一階段任務的設計都具有一定的導入性,學生在學習語言形式的基礎上,通過系列任務的訓練,能夠自己進行推理和演繹,從而理解語言的功能,并在交際中進行真實運用。

c.階梯型任務原則 (The task dependency principle)

學習單元中任務的設計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層層深入,并形成由初級任務到高級任務并由高級任務涵蓋初級任務的循環。在語言技能方面,遵循先聽、讀,后說、寫的設計順序,使教學階梯式地層層遞進。

d.在做中學原則 (Learning by doing)

自始至終引導學生通過完成具體的任務活動來學習語言,讓學生為了特定的學習目的去實施特定的語言行動,通過完成特定的交際任務來獲得和積累相應的學習經驗。

五、教學具體措施及輔助活動

1.利用直觀教具和教學輔助媒體,激發興趣,增加容量,整體優化課堂教學。

2.每日進行單詞競賽。

3.學唱英文歌。

4.堅持值日生報告。

5.開展多種游戲和競賽活動。

六、教學進度表

Week 1 Starter Unit 1 5課時

Week 2 Starter Unit 2& Starter Unit 3 5課時

Week 3 Unit 1 6課時

Week 4 Unit 2 6課時

Week 5 Unit 3 6課時

Week 6 Revision 6課時

Week 7 Unit4 6課時

Week8 Unit 5 6課時

Week 9 Unit 6 6課時

Week 10 Revision 6課時

Week 11 Middle examination 6課時

Week 12 Unit 7 6課時

Week 13 Unit 8 6課時

Week 14 Unit 9 6課時

Week 15 Unit 10 6課時

Week 16 Unit 11 6課時

Week 17 Unit 12 6課時

Week 18 Revision 6課時

Week 19 Revision 6課時

Week 20 Final examination

七年級上冊英語教學計劃3一、指導思想

雖然大部分學生在小學已接觸過英語,但學生以前不大重視英語,造成英語兩極分化嚴重,且學習積極性低。所以,現階段最重要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幫助他們增強信心,克服困難。除了從思想上給予引導之外,在教學上,有針對性、目的性、有系統、有計劃地上好課。因此制定教學計劃如下:

二、教材分析

本套初一教材共分12個單元,每單元分sectiona和sectionb以及selfcheck三部分。

sectiona:1a呈現本單元的重點單詞,語法結構與功能;1b呈現任務型聽力練習;1c結對練對話;2a,2b是多種聽力練習;2c呈現不同的任務。grammarfocus呈現語法功能重點;3a-4b提供多種課堂活動。sectionb:1a此會擴展;1b新舊知識綜合運用,同時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擴展;2a,2b為聽力練習;3a-3c提供各類練習形式,隨著所學內容的加深,逐步擴展成閱讀和寫作練習。4a為創造性活用所學知識提供各類課堂活動。selfcheck:使學生對自己的英語水平有明確的認識。自我評價,包括詞匯知識的評價,語言應用能力的評價和幽默。

三、教學措施

初一年級是英語學習的基礎階段,也是養成好習慣的關鍵時期。基礎打不好、習慣不良,直接影響學生整個初中階段,乃至高中、大學的英語學習。所以做好初一英語的教學工作至關重要。對此我制定以下措施:

1、每天背誦課文中的對話。

目的:要求學生背誦并默寫,培養語感。

2、每天記5個生詞,2個常用句子或習語。

實施:利用“互測及教師抽查”及時檢查,保證效果并堅持下去。

3、認真貫徹晨讀制度:規定晨讀內容,加強監督,保證晨讀效果。

4、堅持檢測等形成性評價制度:對英語學習實行量化制度,每月給學生檢驗自己努力成果的機會,讓進步的同學體會到成就感,讓落后的同學找出差距,感受壓力。

由此在班里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競爭意識。

5、對后進生進行專門輔導,布置單獨的作業,讓他們在小進步、小轉變中體味學習的快樂,樹立學習的自信,盡快成長起來。

6、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7、實施"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8、在教學中根據目標并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

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

9、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為他們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10、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利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學軟件,探索新的教學模式,開發英語教學資源,拓寬學生學習渠道,改進學生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果。

四、課程安排及教學進度:

第1周-第2周:預備單元學習及檢測

第3周—第5周unit1-unit2階段性檢測

第6周—第8周:unit3-unit4階段性檢測

第9周:unit5階段性檢測及期中考試

第10周-第12周:unit6-unit7階段性檢測

第13周—第15周:unit7-unit8階段性檢測

第16周—第17周:unit9階段性檢測

第17周—第18周:復習迎接期末考試

七年級上冊英語教學計劃4一、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新課程教學大綱和全冊教材。明確教學任務和教材體系,把握重點單元和章節,在此基礎上制訂全學期授課計劃。掌握教材的教育因素和知識點,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確定重點難點,明確德育滲透,雙基訓練、智能培養等各項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教學程序,選定教學方法。端正教育思想,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努力探索教學規律,遵循教學原則,積極推進素質教育.

二、教學目標

在新課程理論的指導下,我將以學校教育處和英語教研組工作計劃為指導,積極聽課,加強課堂教學,高效地完成本學期英語教學目標。并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加強理論學習,努力使自身的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時,通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英語知識,訓練英語的聽說能力,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運用英語的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英語”向“會用英語”發展。

三、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5)、(6)班的英語教學工作,七(5)班共有學生57人,男生33個,女生24個。七(6)班有學生57人,男生32個,女生25個。在這些學生中,兩個班均是男生人數大于女生,學生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能力水平不一,大部分學生雖然在小學接觸過英語,但應用能力十分薄弱,特別是聽力題,大部分學生聽起來都很吃力。面對學生掌握英語的程度不一,我將采用高效課堂模式,分層教學與整體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完成教學任務,努力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另外,兩班學生在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方面還存在諸多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例如:個別學生不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有些同學對學好英語缺乏自信,不敢用英語表達;缺乏小組合作意識;一些學生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做好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學習沒有計劃性和策略性;不善于發現和總結語言規律,不注意知識的鞏固和積累。所以,現階段最重要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幫助他們增強信心,克服困難。除了從思想上給予引導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教學上,有針對性、目的性、有系統、有計劃地上好課。

四、教材分析

本書共12個單元,其中包括3個預備單元和9個正式單元。本書在之前教材的基礎上有所變動,對Self-check部分刪除,新增加了音標部分,另外對教材重新進行了整合。每個單元都列出明確的語言目標、主要的功能項目和語法結構、需要掌握的基本詞匯,并分為A和B兩部分。A部分是基本的語言內容,B部分是知識的擴展和綜合的語言運用。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于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規律導入新的教學內容;運用每單元的知識點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結對和小組練習;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運用英語完成各類任務及對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作出評價等。

六、具體工作

其一,我必須認真細致的鉆研課程,一步步切實做到“研”課。首先,我必須認真貫徹學校布置的提前一周備課任務,結合學校配備的《初中同步英語鼎尖教案》《英語新目標教師教學用書》及《新課程英語成長資源》等教輔材料,把握課程的重難點,在教材上認真圈點勾畫,初步思考設計教學步驟與環節,預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與困惑,自我實現初步備課;其次,我會利用每周一次的組內教研活動與課下的閑暇時間,與大家主動交流探討新課的教授方法,對于有疑問的知識點主動提問求教,及時化解疑難;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每節課前,我都會再次修改導學案,在初次備課的基礎上,根據學生最近期的學習水平,仔細斟酌教學環節的設計,尤其是各個環節時間的分配。最后一步,也是不容忽視的一步就是在每次課下,我會在第一時間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效果,總結成敗的原因,并及時記錄。

其二,我要積極聽課、評課。我要抱著虛心學習的態度,積極地參加聽課,在聽課過程中對照自我,獲得提升。通過師徒結對,多向我的師傅王琳老師請教,同時加強不同年級英語教師間的相互聽課,向新老教師學習,以取長補短,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聽課時作好詳實筆記,并在課后交換意見,以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其三,做好課后輔導工作,七年級學生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抄襲作業,針對這種問題,就要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并使這一工作慣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在后進生的轉化上,對后進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做好優生的輔導工作,并對后進生及時做好扶差工作,以提高合格率。盡量地去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另外,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很膽小,在學習不愿意開口。針對這種情況,要盡量去了解每一個學生,摸準他們的心理脾氣,在教學中尊重他們,關心體貼他們,及時鼓勵他們。對那些雙差生,應滿懷熱情地關心愛護他們,決不嫌棄、歧視,而是不厭其煩地說理教育。從贊美著手,所以,和差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在學習中盡量降低對他們的要求,盡力鼓勵他們,盡量地捕捉他們的閃光點,從思想上點燃他們進取的火花。

另外,作為一名教齡不長的年輕老師,我必須不斷給自己充電,充實自我。積極進讀教學專著,并寫心得體會。 能夠抓住機會積極參加教學評優活動,多落實課改方案。同時作為英語教師堅持養成聽英語新聞,看英語節目,閱讀英語報紙和雜志的習慣,以不斷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適應新時期對英語教師的要求。

總之,有了目標、有了計劃,我相信成功的彼岸將不會離我們太遙遠。我將一直懷揣“有效教學”的先進理念,矢志不渝地與我校所有優秀的老師為伍,緊追“有效教學”的步伐,在實踐中思考,在思考中尋求進步,力爭實現自我更大地提升!

七年級上冊英語教學計劃5一、指導思想:

初一上學期是小升初過渡的關鍵時期,是英語學習的起始階段,因此做好教學計劃非常重要。作為教師應該加強課堂教學,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時,通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英語知識,訓練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初步運用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英語”,向“會用英語”轉變。為此,特制定本學期工作計劃如下: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初一英語使用人教版教材,有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準備部分,有三個單元。重點是音標和簡單基礎詞匯。第二部分是正式課程,分為9個單元。本教材所牽涉的教學內容有:自我介紹,討論能力,描述家人,談論最喜愛的東西和日常事務等。本教材所要掌握的語法有1.be 動詞的用法 2.一般現在時 3.一般疑問句4.特殊疑問句 5.冠詞6 人稱代詞6.序數詞 7.名詞變復數

9.實義動詞do的應用。

三、教學任務規劃

1、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策略

2、掌握一定的語言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語感,開發智力、培養觀察記憶思維,創造和想象能力。

四、教學措施

1、做好中小學的銜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1)培養查字典,使用工具書的習慣;2) 培養科學記憶單詞的習慣;3) 注重課堂和課下銜接,培養書寫規范化習慣;4)培養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大膽

參與的習慣;5) 提出要求,注意檢查落實,培養學生課前預習,課堂做筆記的好習慣。

2、認真鉆研教材,精煉知識點,提高課堂效率。

有交流才有進步和提高。共同研究教法,經常性進行組內互聽互評,在不斷提升自身業務水平的同時,溫故知新,靈活運用。在平時的常規課堂教學時,力求教學明確目標,突出重點,抓住關鍵點和難點,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習主動性。

3、注意傳授知識與及時評價相結合,強化反饋,強化落實。

在課堂上力求把每節課的每個知識點,如語音、詞匯、語法講清楚講透徹,充分利用好課前2分鐘,進行教師檢測與自檢,講評。 4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利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教學軟件,探索新的教學模式,開發英語教學資源,拓寬學生學習渠道,改進學生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果。

5、抓好單元過關,及時查漏補缺。

6、做好后進生的工作,提高英語興趣,爭取獲得好成績。

四.學生情況分析及對策:

在本學期中,我擔任七年級(17)、(19)兩個班的英語教學工作,雖然大部分學生在小學已接觸過英語,他們已經認識了部分字母和單詞,掌握了英語學習的一些基本方法,但多數同學只是會說部分單詞和句子。尖子生少,學習困難生多,部分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缺少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自覺性較差,相應的學習習慣也差。學生學習英語的新鮮感已經喪失,學習英語有為難情緒。針對種種情況,在本期的英語教學中,一方面應加強基礎知識的講解和基本技能的訓練,讓學生掌握詞匯、語法、句型等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等基本技能,為進一步學習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又要采取多種措施,注意培養學生對英語的興趣;讓學生掌握記憶語音、單詞、閱讀和寫作等英語學習技巧,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探索,合作探究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上采取任務型教學,運用靈活多變的方法,實現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

遷移和拓展。尊重理解學生,與學生一起分享學習中的苦與樂。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學習中取得很大成績,有所進步。

五、教學目標:

培養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有效提高學習效率,發展雙基能力,培養聽、說、讀、寫的能力,使學生初步獲得運用英語的能力,達到語言運用能力的遷移和拓展。

1、鉆研新課標,努力提高自己教學水平。

2、幫助學生能開口用英語進行簡單的交流。

3、抓好詞匯關,幫助學生掌握好重點單詞,掌握適當的拓展單詞。

4、掌握好關鍵句型,特別是每個單元的標題。

六、教學進度安排

1、準備部分Unit1

Good morning!

2、準備部分Unit2

What’s this in English?

3、準備部分Unit3

What color is it?

4、Unit

1 My name’s Gina.習題課:打招呼及自我介紹用語。

5、Unit2

This is my sister.習題課:介紹他人及辨認人物。

6、Unit3

Is this your pencil? 習題課:確認物品所屬關系,be動詞的一般疑問句,形容詞性物主代詞和名詞性物主代詞。

7、Unit4

Where’s my schoolbag? 習題課:where 引導的特殊疑問句。

8、習題課

期中總結

9、Unit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 習題課:have變一般疑問句和否定句及實義動詞do的使用。。

10、Unit6

Do you like bananas? 名詞單復數的應用。

11、Unit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 習題課:How的特殊疑問句用法。

12、Unit8

When is your birthday!

習題課:疑問詞when的用法。

14、Unit9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

篇12

二、利用flash演示,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

在七年級英語教學中,現在進行時是很重要的一項語法。這個時態集中出現在Lesson 25 Jenny’s Family和Lesson28 A Family Picnic中。在教學中,筆者以cry 和laugh在為例設計了動畫內容,并用文字加以說明。具體做法如下:搜集兩個動畫。一個小男孩正哇哇大哭,淚水從臉頰滑落,在動畫下面出現句子“He is crying”;一個小女孩在咯咯地笑著,在動畫下面出現句子“She is laughing”。動畫中表示正在進行動作的單詞“crying”和 “laughing”采用空投效果并把-ing變化顏色,提醒學生注意動詞需要加上-ing。如此一來,課件向學生直觀地呈現了語言材料的示范表情和動作,使抽象、枯燥的內容變得生動有趣,使得教材內容直觀再現,為學生隨后的練習表演提供了藍本。

三、運用英文小歌曲,烘托課堂氣氛

在七年級上Lesson 33 Let’s Go to the Zoo!中,有這樣一個句子:The lion is sleeping.教學結束之后,筆者出示了一個可愛小男孩熟睡的畫面,然后再插入由Twins演唱的英文小歌曲《Are you sleeping》。當學完The lion is sleeping 和 The boy is sleeping后,輕松愉快的歌曲一下子讓學生的情緒高漲起來,他們也不禁跟唱起 “Are you sleeping,Are you sleeping...”來,在玩鬧中掌握知識。

四、合理使用超鏈接,適時總結教學內容

在教學完Unit 8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后,筆者設計了一節復習課,將China、Canada、the U.s、the U.k和Australia這五個國家的內容融合在一起,先在電腦上利用繪圖工具繪制了世界地圖的輪廓,然后給五個國家的版塊著上不同的顏色,使其醒目。在版塊上標出這些國家的首都,然后找到五個國家的國旗圖片和它們各自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或景物圖片,使用超鏈接的方式,鏈接在各自國家的版塊。在教學中既可以運用地圖來復習國家間的相互位置和首都名稱,還可在復習到某個國家時,點出超鏈接的國旗和名勝。這樣一來,三節課的內容容入一張小小的世界地圖之中,加大了教學密度,提高了教學效率。

多媒體改變了以往 “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巴眾人聽”的傳統教學模式,使整個課堂變得生動起來,可是這并不意味著多媒體隨時可用,隨處可用。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恰當地選擇使用,否則就會畫蛇添足。所以在運用多媒體授課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 能用實物和簡筆畫表現的,就盡量不用多媒體

Lesson 4 What Is It中提到的pen, pencil, pencil box, ruler 和 blackboard 等物品,在教室里,學生的課桌上隨處可見。教學時,我們隨手即可在學生的課桌上撿起這些東西,讓學生直接看到、接觸到實物,這樣就不用費神費力去制作多媒體課件了,畢竟制作多媒體課件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在教學Unit 2 Colous and Clothes 時,如果因為季節的原因,課文中提到的有些服裝并未在學生著裝中出現,這時只需用簡筆畫將其畫在黑板上,寥寥幾筆,又傳神,又讓學生驚訝于你的才能,欽佩你,仰慕你。“親其師而信其道”,何樂而不為?

2. 切忌用多媒體復制課本

以往在教學中曾有教師做的課件跟課本完全一樣。用掃描儀將課本圖片掃描,放于幻燈片上。將課文文字照搬,打在屏幕上,沒有加入自己半點的整合創新。這樣的課件,跟學生手中的書沒有什么不同,甚至還不如學生直接看書,不做也罷。

3. 不要過于注重視覺效果,過度渲染屏幕

篇13

2.進行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

在一定程度上,習慣決定人的命運。而良好習慣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必須從一點一滴做起。習慣最具長期性、根本性、穩定性、定向性,形成不易,改之亦難。所以,從第一節課起,就要重點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習慣,為以后的學習做好鋪墊。

很多新生在小學養成了整節課坐得端端正正的好習慣,但部分學生只會聽老師講,不會記筆記,也不大主動參與教學。我一開學就向學生明確:初中生不能如此上課,必須改變這種學習習慣,上課不僅要動腦,還要動手、動口,學會記筆記。我要求學生上課準備三個本子,一本用于記錄我講的要點和課堂補充的新內容,一本用于做課堂練習和隨時進行的聽寫,一本用于記錄每次考試的錯題,即糾錯本。對這些筆記和練習,我不時地進行檢查和指點,并要求學生對它們像對課本一樣進行復習、保管。

3.培養正確的英語學習方法

新生剛開始對英語的朗讀與記憶感到一籌莫展,如果不能幫助他們通過這一關,他們的學習信心與興趣就會削弱。要加強指導學生朗讀英語單詞與句子,并指導他們背誦,盡量少講或不講語法,有意識地培養誦讀能力,“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也應經常向學生具體介紹一些合理安排時間進行復習與背誦的方法,讓學生自己體會、應用,并且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總結、創新,誰有什么省時高效的方法,大家共同分享,在這種競爭有序、快樂和諧的氛圍中學習,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就提高了。

4.開展課堂游戲教學

4.1課堂游戲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從獲得知識的角度講,素質教育認為學生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知識的主動學習者。布魯納認為,應該“盡可能使學生成為自主而自動的思想家”;從發展能力的角度講,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永遠起自于主體的積極過程”,如果離開主體不斷積極活動,就沒有什么智力的動力可言,這就充分說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挖掘學生潛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必要條件。

實施素質教育,關鍵在于喚醒教育的主體自覺,啟動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因為沒有教育的主體自覺,學生只能是一群被人驅趕的羔羊。課堂游戲正是以學生自己的活動為中心的,學生能普遍動腦、動手、動口廣泛地交流信息,處于自覺的主體地位,為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發展能力提供了廣泛的空間和深度。

4.2課堂游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素質教育主張不僅要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關心、學會創造,還要學會合作。社會發展越來越強調集體精神,善于合作被作為人的一種基本素質被提了出來。一個人若想生存,就必須審時度勢,學會在合作的基礎上競爭,在競爭的過程中合作。因此,大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引導他們消除自我封閉的心理,妥善處理好人緣、地緣,乃至血緣的各種人際關系,已經成為擺在我們面前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

課堂游戲改變了老師的“一言堂”的狀況,使課堂成為了師生間、學生間平等交流的好場所。知識、能力、性格等方面各有差異的學生集合在一起,發現別人的閃光點,激發自己的思維。在游戲中,知識、能力、性格得到了相互碰撞和升華。在游戲中,學生不僅學會了傾聽,學會了贊美,學會了批評,學會了接受,而且展現了自我、認識了自我、完善了自我,使個性得到了和諧健康的發展,也培養了合作精神。

5.探求英語教學新模式,拓寬學習英語渠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土县| 安达市| 广丰县| 绥滨县| 个旧市| 如皋市| 西畴县| 文山县| 许昌县| 台湾省| 奉化市| 嘉荫县| 巴塘县| 大埔区| 全南县| 湖州市| 湖北省| 宁安市| 庐江县| 太保市| 深圳市| 蕉岭县| 延长县| 青龙| 三亚市| 虹口区| 九江县| 栾川县| 呼图壁县| 隆子县| 四会市| 天镇县| 富川| 正阳县| 长阳| 凤阳县| 新丰县| 旺苍县| 镇原县| 屏边| 云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