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財務總監發言稿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從八十年代至今,各國為了促進公共管理興起了會計改革,到目前為止,很多國家提供合并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我國在2010 年開展財政報告建立工作之后,選擇了11個省市進行試編,在2012 年增加到23個省市。
一、編制權責發生制政府財務報告的原因
1. 政府預算報告存在問題。我國包括財政總預決算、部門預決算以及單位預決算,其中總預決算能夠反映出財政的分配和收支,但是缺少將部門預決算匯編成部門總預決算收支,另外還存在預算不準確、預算調整頻繁等問題。所以我國需要編制完善的、全面的,能夠系統的反映政府資產、負債等信息的政府財務報告。
2.預算會計的報表之間不能融合。我國現在執行的政府會計報告是1997 年制定的預算會計報告,其覆蓋范圍是財政總預算、行政單位以及事業單位,但是這三者都各自有一種會計報表,而且三種報表不能很好的融合,也就是說不能形成政府綜合財務報表;另外我國的預算會計體系之間不能妥善的結合起來,不能有效的將政府的預算資金反映出來。
3.預算會計報表不夠完善。目前執行的預算會計報表只能簡單的將政府預算收支的情況反映出來,距離完整意義上的政府整體財務報告還有很大的距離;它的覆蓋范圍較為狹窄,內容不完善,信息量不充足,不能有效的反映出政府財務的實際情況,不能輔助政府作出經濟方面的重大決定。
二、編制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的意義
1.編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能夠全面的、具體的將政府的經濟資源以及收支的狀況反映出來,能夠反映出政府日后的財政責任和能力,是實現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然的要求。
2.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目的在于增強政府的績效,同時降低運行資金,引入權責發生制能夠正確的核算政府各個方面的費用,促進政府提高服務的水平。
3.目前我國的會計信息較為分散,影響了財政的管理水平提升,通過編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能夠有效提高財政管理水平,加強政府資產的管理。
4.經濟的發展使政府財政的資金來源變得復雜,債務規模也在不斷增加,但是我國的預決算報表缺少完整的債務信息,編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能將債務的情況也添加進核算的范圍,是建立規范的債務管理的需要。
5.財政改革的不斷深化,提高財政資金的績效問題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但是傳統的制度不能將成本費用和成果正確的反映出來,編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能夠完整的將政府部門提供的公共產品的成本反映出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績效。
三、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的特點
1.建立銜接機制:我國預算會計有財政總預算會計和單位會計構成,預算會計之間的標準都不一致,編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有利于統一預算會計的標準,有利于日常核算與年終報告之間的互補。
2.目前我國的試編工作是使用會計加統計的辦法,從相關部門收集數據,通過計算以及統計的方法進行編制,有利于整理政府的資產事項,完整的反映運營成本。
3. 財政部規定,政府綜合財務報告要涵蓋政府財政、事業單位、行政單位、項目融資等各個方面,集合有關的資料進行調整和抵消,大范圍的拓寬政府財務的范圍,將政府的財務信息統計的更加充分。
四、優化我國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的建議
1.重點放在主表上,建立預算對照表。通過對政府財政報告的分析能夠看出,財務報告主要的格式是3A+2B,包括:財務報表、經濟狀況分析以及管理狀況等,其中財務報表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和收益費用表以及現金流量表等,筆者認為政府財政報告必須要包括負債表和收益表,并以這兩種表為重點,然后再進行流量表、預算表的編制。另外為了強化預算的管理,還要盡快編制預算對照表,可能的話在編制現金流量表;為了將預算數與調整數進行分析也可以建立預算執行報表。另外,也可以學習國外的社會保險表,能夠反映保險金的支付問題。
2.建立兩張資產負債表。政府財務報表的目的是完善資產信息,其中占有主要作用的就是資產負債表,最近幾年國家開始實行新的會計規范,等到年底就需要編制結賬前后的兩張資產負債表。對于企業來講,企業會計只需要最終年底的資產負債表,不注重過程,但是政府如果同企業一樣只編制轉賬后的負債表,就會導致財務之間相互抵充結轉,不能反映出完整的信息。很多國家為了更好的將預算信息反映出來推出了中期預算制度,而我國的兩張資產負債表是獲取信息的最便捷的方法,這兩張負債表分別是年終結轉賬項前的和之后的負債表,兩張負債表能夠將信息完整的反映出來。
3.完善權責發生制度,提高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目前我國的權責發生制財務報告呈擴大范圍的趨勢,從各種部門中搜集相關數據,再通過折算估值等方法編制成財務報告,編制中由于估算方法的漏洞會出現遺漏、錯位,導致估算不準的問題等等。財務報告應該涵蓋了部門中所有的財務資源的流量,所以,各個部門都要在年終準備財務報告,實行逐級層層匯編的方式,最終形成整體綜合財務報告。我國應該盡快完善核算制度,優化并且相互協調,而且財務報告的編制要以會計核算和報表為主要依據,在這個基礎上能夠增強財務報告的可靠性。
4.建立過程控制的會計體系。我國在80 年代就開始在預算會計體系中引入了債權發生制,建立了各種資產負債科目,最近新會計制度進一步將固定資產折舊和無形資產攤銷的會計核算轉向規范化,但是這種會計核算方式具有局限性。權責發生制的另一種說法是應計制,是以權利和責任為標準確立的會計事項,收付實現制同樣也是某種權利和責任的確認,是歸屬于權責發生制的范圍內,是一種較為特殊的形式。筆者認為政府會計要明確權責發生制的核算基礎,明確資產的核算方法,在收支科目中增設應收應支,因為尚未實現的收支科目與實際的收支科目之間具有遞延型,所以最終的收支要結轉到凈資產項目,用全債發生制計算確立會計事項能夠實現資產負債與日常核算、年終結轉的有機結合,完美的實現控制過程以及管理結果的功效。
建立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是非常重要的,能夠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也能夠提高財政的管理水平,政府應該盡快完善權責發生制度,提高財務報告的可靠性,明確資產的核算辦法。
參考文獻:
[1]阮國池.關于編制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的思考[J].財經界(學術版),2012,0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