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作者結合眾多醫藥行業案例和本人實操的醫藥行業轉型升級項目,專門為醫藥企業撰寫的一本注重實戰的藥企轉型升級書籍,以更好地解決行業內很多同仁在醫、藥方面研究能力強,但規劃能力弱的問題,以期更好地發展自己或自己所在的企業。
本書主要從商業模式轉型、管理轉型、定位轉型、運營模式轉型和跨界轉型五個方面闡述轉型升級方法,并在給出了具體落地步驟及控制轉型風險的方法,以幫助讀者在轉型升級過程中,減少風險
只會賣產品不會賣價值和服務?還在依賴幾個品種生存?沒創新能力?管理混亂?只會講故事?沒資源整合能力?……怎么辦?
未來,中國藥企如何在競爭能力、研發能力、仿制藥營銷能力、全球市場份額獲取等方面獲得更大的成功?
北京鼎臣醫藥管理咨詢中心創始人
MBA,醫藥戰略管理專家,醫藥營銷專家,現為多家大型藥企發展顧問、營銷顧問。
曾從事一線醫藥營銷工作十余年。
從事專業醫藥管理咨詢工作9年, 成功為40多家醫藥行業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與合資企業提供過企業戰略規劃、企業轉型升級、集團多元化戰略規劃、保健品業務單元戰略規劃、大健康產業規劃、集團管控、上市管理規范化、營銷戰略規劃、人力資源、營銷托管、醫藥投資服務支持等專業醫藥管理咨詢服務。
著有《新醫改下的醫藥營銷與團隊管理》,接受過包括鳳凰衛視在內1000多次報刊和電視媒體采訪,為藥企和投資機構提供過100多次專業醫藥管理和投資培訓。
自序1
目錄2
及時章 藥企轉型新機遇8
及時節 藥企轉型4大優勢8
第二節 8類藥企難以轉型成功11
第三節 藥企轉型升級5大途徑13
(一)商業模式轉型13
(二)管理轉型14
(三)定位轉型14
(四)運營模式轉型15
(五)跨界轉型15
第四節 藥企實現轉型升級應該具備的基礎16
第二章 途徑1:商業模式轉型18
及時節 由單一藥品轉向提供成套藥品或整體解決方案19
一、只會賣藥品的藥企未來沒有出路19
二、藥企如何進行產品組合20
三、藥企整體解決方案的思路25
第二節 由綜合性藥企轉向以專科疾病為主的藥企41
一、向優勢業務聚焦是全球藥企的戰略調整方向41
二. 什么樣的藥企適合由綜合性藥企向專科藥企轉型46
三. 怎樣從綜合性藥企向專科藥企轉型50
第三節 中藥企業的轉型升級60
一、中藥發展黃金機遇到來60
二、日本如何發展中成藥63
三、在中藥領域,德國藥企在謀局65
四、中國的中藥企業在做什么66
五、中藥企業或中藥業務單元轉型升級的關鍵要素68
第四節 向創新藥轉型79
一、中國藥企創新藥的發展機會79
二、普藥向創新藥轉型的路徑82
第五節 由原料藥企業向制劑企業轉型88
一、轉型制劑成為原料藥企業必然選擇88
二、原料藥企業向制劑轉型矩陣90
第六節 由化學藥、普藥為主向以生物制藥為主96
一、生物制藥的發展前景96
二、化學藥、普藥怎樣向生物制藥轉型97
第七節 由實業經營向資本加實業轉型99
第三章 途徑2:管理轉型101
及時節 中國藥企為什么要管理轉型升級101
一、看不清政策,看不清市場,摸著石頭過河102
二、藥企治理結構混亂,內部鉤心斗角,派系林立102
三、人力資源管理粗放103
四、戰略管理缺失103
五、企業內部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和管理系統差異性大105
第二節 藥企的戰略管理轉型升級106
一、要知道什么是戰略及戰略的特點。106
二、怎樣做正確的戰略規劃107
第三節 藥企的管控體系轉型升級110
一、藥企管控現狀110
二、藥企如何進行管控轉型升級113
第四節 藥企的業務流程轉型升級119
一、真正的流程來自哪里120
二、流程管理的主要作用121
三、藥企的流程管理怎樣升級121
第五節 藥企的人力資源管理轉型升級125
一、我國醫藥行業人力資源管理現狀125
二、我國藥企對主要人才的需求情況126
三、藥企人力資源管理的升級127
第六節 藥企的信息化、企業文化轉型升級132
一、藥企信息化升級的意義132
二、藥企信息化升級的策略132
三、藥企企業文化現狀134
四、怎樣提升藥企的企業文化134
第四章 途徑3:定位轉型136
及時節 對醫藥企業來說什么是定位136
第二節 藥企怎樣進行真正意義的定位139
第三節 集團醫藥企業的管理定位147
一、戰略管理148
二、資源整合148
三、資本管理149
四、風險管控149
五、品牌建設149
六、經營管控150
七、企業文化150
八、研發管理150
九、產品管理150
十、審計管理151
第五章 途徑4:運營模式轉型151
及時節 運營模式轉型的意義151
第二節 成本推動型轉型153
第三節 產業鏈整合轉型155
一、藥企進行產業鏈整合的前提156
二、藥企進行產業鏈整合的目標157
三、藥企千萬不要試圖做全產業鏈整合157
四、藥企進行產業鏈整合的模式158
第四節 多元化轉型161
一、我國醫藥企業面臨真正多元化機遇161
二、中國藥企多元化發展向左走向右走162
三、中國藥企怎樣進行有效多元化165
四、我國醫藥企業多元化風險169
第五節 輕資產整合轉型172
第六節 藥企如何利用互聯網+概念174
第六章 途徑5:跨界轉型179
及時節 醫藥行業的跨界現狀179
第二節 藥企跨界可選擇的范圍181
一、縱向跨界經營182
二、橫向跨界經營183
三、斜向跨界經營184
第三節 藥企成功跨界轉型的關鍵要素185
第七章 藥企轉型升級戰略構建模型187
及時節 轉型期醫藥企業如何制訂真正的發展戰略187
第二節 基于資源競爭的戰略規劃是藥企發展的根本189
一、國內醫藥企業步入資源競爭時代190
二、公共關系資源是競爭的關鍵190
三、國內外醫藥企業的成功戰略191
第三節 轉型期集團藥企最適合的戰略規劃模型191
一、很多集團藥企在戰略上的主要問題191
二、轉型期集團藥企在多元化戰略上主要問題192
三、多元化醫藥集團轉型期戰略規劃模型193
第四節 轉型期單體制藥企業戰略規劃模型194
第五節 保健品業務單元戰略規劃模型197
一、我國保健品業務發展現狀197
二、我國保健品行業存在主要的問題197
三、影響保健品業務的幾個關鍵因素197
四、保健品企業或醫藥企業保健品業務單元戰略規劃構建模型199
第六節 醫療器械業務單元戰略規劃模型200
第八章 藥企轉型升級風險控制204
及時節 藥企轉型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204
一、經驗主義風險205
二、決策風險205
三、戰略轉型方案制訂不完善不專業的風險205
四、管理的風險206
五、財務風險206
六、資源短缺和資源配置錯誤風險206
七、人才風險206
八、政策風險206
九、組織調整風險207
十、合作風險207
十一、市場風險207
十二、平臺對接風險208
第二節 藥企怎樣控制轉型風險208
一、藥企轉型期風險初始信息收集209
二、風險識別210
三、藥企轉型期風險評估211
四、轉型期內各業務單元各部門的風險管理職責劃分和對策213
五、轉型風險管理的監督與改進214
六、藥企轉型風險管控流程圖214
第二章 途徑1:商業模式轉型
成功的醫藥企業商業模式轉型分為6種:
(1) 由單一藥品轉向提供成套藥品或整體解決方案。
(2)由綜合性藥企轉向專科為主的藥企。
(3)由沒有競爭力的普藥群向優勢特色的中成藥轉型。
(4)由普藥向創新藥轉型。
(5)由單純的經營藥品向藥品為主、快消品為輔轉型。
(6)由生產為主向研發為主轉型。
及時節 由單一藥品轉向提供成套藥品或整體解決方案
一、只會賣藥品的藥企未來沒有出路
到目前為止,醫藥企業還沒有脫離賣產品的思路:找產品賣點,找適應人群,找銷售渠道,找推廣方式。如果是臨床產品就利用運作空間優勢進行利潤分配,如果是藥店產品就加大店員培訓等。
總之,最終只要把產品賣出去,形成銷售業績就完事大吉。就是目前火熱的控銷,也是僅限于產品層面的思維。如果不改變這種單純賣產品的商業模式,很難為醫藥企業的未來發展形成有效的升級動力。
如果單純地賣產品不能為藥企的發展提供發展動力,醫藥企業就必須由提供單一藥品轉向提供成套藥品或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比如步長腦心通根據趙步長教授創建的"腦心同治"和"供血不足乃萬病之源"兩大醫學理論造就了腦心通膠囊這個累計已經超過100億元的大產品,而且熱銷20余年。
以嶺藥業創始人吳以嶺教授以"絡病學說"理論為依托把通心絡膠囊、參松養心膠囊、芪藶強心膠囊構建成系列產品。尤其是通心絡膠囊,成為國內心腦血管疾病前三大治療性品種。同樣,由于有治療理論的支撐,通心絡膠囊也是長久不衰,熱銷多年。
步長藥業和以嶺藥業通過提供成套藥品和解決方案的方式來承載藥品銷售,這類方法非常有效,但也存在一定的桎梏。趙步長教授和吳以嶺教授都是國內稀缺的專家人才,絕大部分藥企甚少能有如此的品質研發人才資源。
但也不必氣餒,國內也有很多專家型資源,可以通過聘請的方式成為醫藥企業的研發指導顧問,承擔研究課題,這是大型產品或重磅產品需要做治療理論研究的做法。
其實我們有一點可以明確,就是我們比普通消費者更專業,也就是說,對普通消費者來說,醫藥企業的研發人員就是專家級別的。沒有差異,這就需要醫藥企業的研發人員把現有產品進行重新定義。
有一個現象就是為什么保健品讓很多消費者趨之若鶩。并不是保健品銷售有多好的賣點,也不是覆蓋率非常高,而是保健品經營企業有著一套理論體系支撐。即便這個理論體系是虛假的,但只要有健康知識講座,那么就有很多老人參與。不管是會議營銷還是電視臺的養生講座,都是先有一通健康理論支撐,之后過渡到具體產品,也就是說,先有整個對消費者"有益"的解決方案,之后才出現目標產品,中國保健品真實銷售的80%就是這樣用健康或疾病解決方案的方式銷售出去的。
好
很好的書,值得購買的書
適合醫療企業轉型升級,實戰性很強。
挺好
包裝精美,內容還沒有看。
具有比較好的閱讀價值的書籍
有意介入醫藥行業的可一閱
書本很不錯哦
不錯哦,不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