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田良、張海松編著的《汪永泉傳楊式太極拳心法探秘》從楊式太極拳汪脈拳法身形上和內功中的特點講起,著重介紹了楊式太極拳汪脈基本功的松靜功、抻筋拔骨塑身形、氣血流注充四梢、節節貫串通勁法、松活彈抖任開合、左旋右轉練腰襠、內外相合聽動靜、單式練習以及楊式太極拳(汪脈老六路)拳譜習練拳架的基本要求和拳架詳解,并介紹揉手及心法與勁法、太極雜談等內容。
陳田良,1936年生于山東省平原縣。1964年師從楊式太極拳大師汪永泉先生第四弟子高占魁先生學習太極拳。2009年與汪永泉之子汪仲明先生合著出版了《汪傳楊式太極拳修證實錄》一書。其弟子及學生遍及黑龍江、遼寧、河北、山東、陜西、山西、四川、廣東深圳、浙江等省市以及德國、加拿大等國家,現為北京市武術協會永泉太極拳研究會名譽副會長,北京市武協理事。
張海松,1970年生于北京。1992年在天津工作期間學習通背拳,2002年師從陳田良先生學習汪永泉傳楊式太極拳,2006年正式拜師,現任北京市武術協會永泉太極拳研究會秘書長,中國武術協會會員,北京市武協理事。
序一 以德為本
序二 以"中"碰"中"
及時章 楊式太極拳汪脈拳法的特點
一、身形上的特點
二、內功中的特點
第二章 楊式太極拳汪脈拳法基本功
一、松靜功
二、抻筋拔骨塑身形
三、氣血流注充四梢
四、節節貫串通勁法
五、松活彈抖任開合
六、左旋右轉練腰襠
七、內外相合聽動靜
八、單式練習
第三章 楊式太極拳汪脈拳法的拳架
一、習練拳架的基本要求
二、楊式太極拳(汪脈老六路)拳譜
三、拳架詳解
第四章 楊式太極拳汪脈拳法的揉手
一、四正揉手
二、大捋
第五章 楊式太極拳汪脈心法與勁法
一、太極是個什么狀態
二、追求"空、無"的境界
三、無中生妙有,神意氣相合
四、精神與天地相往來
五、什么是意在先
六、"中"的意義
七、也談功夫上手
八、知彼之功——聽、問、拿、放
九、最重要的一個勁——滲勁
十、什么是松沉勁
十一、接手的奧妙
十二、太極十三勢之八門五步
十三、沾連粘隨是功夫
十四、滾錯折磨的含義
十五、堂堂正正的正勁
十六、眾說紛紜的彈簧勁
十七、象形取意的刀鋸勁
十八、讓人難以琢磨的斷勁
十九、巨浪滔天的拍勁
二十、拂去塵埃的撣勁
二十一、驚心動魄的掌心雷
二十二、上下相反的擎與踏
二十三、"避實擊虛"和"以虛帶實"
二十四、接力不過腕,發勁一貫串
二十五、刺皮不刺骨,刺骨勁必堵
二十六、不接力端接力邊
二十七、要點不要面,要面兩不便。偶遇面對面,及時松開變
二十八、九曲珠要串起來
二十九、柔曲百折若無骨,撒向全身都是手
三十、開合鼓蕩不相離
三十一、引進落空合即出
三十二、發勁是松不是緊
三十三、手和尾閭說上話
三十四、長三關與豎三關
三十五、勁走螺旋處處圓
三十六、以散打散勁無邊
三十七、以中碰中意為先
三十八、巧用身中十字線
三十九、大氣球崩人無形無象
四十、小氣球運用處處堪玩
四十一、心態是功夫上臺階的關鍵
第六章 太極雜談
一、拾遺隨筆
二、習拳筆記(張海松)
后記
好書!
學習太極的一本有益的大師之作
不錯
很爛
正版書,關注已久,價格優惠!
喜歡這本書的理論部分,很有啟發。
學習中,不錯,有收獲。
很不錯的書,特別是內功講的太有深度了。
好評
好
發來的紙和我買的紙品牌不一樣!想想都是紙,先用用看吧。習慣好評了
好書,老六路,值得好好研究體會,練到身上。
太極勁道
好書,值得擁有。
ok
沒發現問題
整體感覺不錯,內容不錯。
看后很有收獲,需時常翻閱體會!
物流很快,贊一個!內容豐富
書籍內容使用。
楊氏太極的作品 當年楊露禪打遍北京無敵手 世人稱之楊無敵 希望能從中讀到些真東西
經典圖書,值得收藏。
內容豐富挺不錯的,如果有光盤就更好了。
這本書,我正在學習,非常值得一讀,我非常喜歡,推薦
這里面有作者自己的所思所想,但還是有一半的圖片是拳架,這點已成了拳架書的共識。不如劉金印出版的書汪永泉的拳理講得豐富,干貨純。
對汪脈太極拳的了解最早還是看的石明先生的視頻,好多人都認為是假的,其實,網上的假的肯定有,但是石先生的視頻肯定是真的,如果石明先生的視頻是假的,那么與之配合的那些個人的功夫肯定深不可測,那樣的人是不屑于做假的,由此可證,石明先生的視頻肯定是真的。太極拳的功夫,當年李雅軒公的弟子張義敬先生的《太極拳理傳真》里都描述的很清楚,太極就是深不可測的,牛頓的傳統物理是解釋不了的,不要用腦袋里的傳統力學去思考量子力學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