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于2014年成立“中國老年人營養與健康研究”課題。課題組邀請多位專家,從老年人口健康、老年營養狀況、疾病相關營養不良以及老年營養不良的經濟負擔這四個重點領域入手,對中國老年人營養與健康狀況、存在問題及營養策略展開了深入綜合研究。本書作為上述研究和報告的最終成果,希望能夠為國家在積極應對老齡化進程、改善老年人健康、緩解醫療衛生體系壓力等相關領域的循證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和有價值的參考,也期待更多的專家、政府部門、行業企業及社會公眾就此進行研究和討論,協力推進老年人營養與健康事業發展,促進老年人健康改善目標的實現。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我國長期發展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老年人健康是老齡化問題的重要一環。在老年人面臨的諸多健康挑戰中,營養因素作為老年人健康生存的物質基礎,與老年常見慢性病的發生關系密切,越來越受到我國相關部門的關注和重視。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起成立“中國老年人營養與健康研究”課題,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從重點領域剖析我國老年人營養與健康問題,有調研有理論,力求促進老年人改善體質,利于相關部門及時制定政策。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于1997年11月正式注冊成立,是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起成立的非營利性法人組織,是全國性的公募基金會?;饡淖谥际侵С终哐芯?、促進科學決策、服務中國發展。
主報告中國老年人營養與健康研究
一、研究背景和意義二、中國老年人營養與健康領域的主要挑戰三、推進老年營養與健康事業發展的建議
專題一中國老年人口健康狀況研究
前言研究內容和方法一、主要內容二、研究方法研究結果一、中國老年人口期望壽命與死亡二、自評健康狀況三、老年人群慢性病狀況四、感官和軀體功能下降五、老年健康相關影響因素結論和政策建議一、結論二、政策建議
專題二中國老年人營養狀況及干預策略研究
前言一、中國老年人口營養概況及特征分析二、中國老年人營養健康問題及原因分析三、老年營養支持策略四、建立和完善我國老年人營養支持政策建議結語
專題三中國老年人疾病相關營養不良的流行與防治進展
前言老年疾病相關營養不良的現狀一、疾病相關營養不良的定義和診斷標準二、疾病相關營養不良的篩查和評估工具三、中國老年人疾病相關營養不良的流行病學現狀疾病相關營養不良的原因以及臨床結局一、疾病相關營養不良的病因學二、營養不良的臨床結局疾病相關營養不良的干預措施一、臨床營養支持途徑的建立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Foods for Special Medical Purpose,FSMP)三、老年特異性疾病與營養不良四、老年營養支持團隊的建立與管理五、營養支持的臨床獲益與證據中國老年人疾病相關營養不良的管理模式的建立
專題四老年營養不良的疾病經濟負擔研究
一、背景二、研究范圍界定三、營養不良疾病經濟負擔評價方法四、研究結果五、結論及建議
中國老年人營養與健康調查報告
一、調查方案二、調查人群基本情況三、老年健康狀況及風險因素四、老年營養風險狀況五、老年食品選購行為六、老年營養與健康知識七、老年人關于營養的態度與需求八、公共服務情況
(一)中國老年人群健康狀況1.中國老年人群的健康狀況持續改善,老年人群總體健康情況男性好于女性,城市好于農村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公共衛生體系不斷完善,老年人群健康保障持續提升。改革開放以來,影響中國老年人群的健康因素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傳染病對老年人群健康的威脅明顯下降,而慢性病成為影響老年人群健康的主要因素??偟膩碚f,中國老年人群健康狀況得到改善,集中體現在期望壽命的持續提高達到全球平均水平,以及自理期望壽命有明顯提高方面。但需要引起關注的是,自理預期壽命占余壽的比重、健康自評、失能情況(ADLs和IADLs)來看,均存在性別和城鄉差異。男性健康狀況和自理能力好于女性,城市好于農村。女性較長的預期壽命以及自理能力困難的比例高等提示女性老年人口在照料方面比男性有更多的需求。2.常見慢性病成為中國老年人群健康的主要影響因素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呼吸系統疾病成為中國老年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高血壓、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等人群中常見的慢性病主要患病人群為老年人。然而,中國老年人群對常見慢性病的重視程度不足,主要體現在高血壓、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的知曉率較低,以及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多年后仍然較低的高血壓、糖尿病控制率。這些結論表明需要加強老年人群高血壓、糖尿病、COPD的健康教育,提高保健意識與技能,提高疾病的知曉率和診斷率,同時加強疾病的監測和規范化管理,改善病情控制,提高控制率。3.神經退行性疾病成為重要公共衛生問題隨著全球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老年神經退行性疾病阿爾茨海默病(AD)和帕金森病(PD)已經引起國際廣泛關注,被世界衛生組織納入優先解決的重要議題。我國尚無全國層面的AD和PD流行病學調查,但現有資料提示,阿爾茨海默病(AD)和帕金森病(PD)為代表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雖然患病率不高,但在中國數字大,也是老年死亡的重要原因。另外,阿爾茨海默病(AD)和帕金森病(PD)患者的長期護理需求較高,由此而帶來的家庭和社會負擔較重,占用社會養老服務資源比重大。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加劇,患病人數還將繼續增加,也將會導致全社會長期照護需求的不斷增加。4.老年抑郁需要引起重視對抑郁的不同研究因定義和調查量表的不同導致結果差異較大,但都反映出中國老年人群中抑郁患病的高水平流行,同時存在性別和城鄉等差異,女性高于男性,農村高于城市,且隨著文化程度增高和收入增加有降低趨勢。中國老年人群較高的自殺率也從側面印證了這一點,提示老年人群面臨較重的心理壓力,需要重點關注,尤其是針對弱勢群體中的老年人群,要關注其心理健康,分析其中原因,并通過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予以改善。5.感官及軀體功能下降是影響老年生活質量的重要原因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群的感覺器官以及運動系統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直接影響到老年人的社會交往能力和獲得物質、精神享受的能力,進而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幫助老年人安享晚年除需要輔助器械的幫助外,不同級別的護理服務供給也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發現,老年人群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s)和日常生活料理能力(IADLs)存在困難的比例高,需要開展干預,降低和延遲失能的同時提供有效的照料服務。ADLs包括每日生活中與穿衣、進食、保持個人衛生等自理活動和坐、站、行走等身體活動有關的基本活動,反映最基本的自我照料技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喪失或出現困難,是身體機能嚴重喪失的體現,是老年人需要居家長期照料或送進養老機構的重要原因。IADLs指在社區中獨立生活所需的關鍵性的較高級的技能,包括家務雜事、炊事、采購、處理個人事務等,大多需借助工具進行。是比個人自我照顧更復雜的技能,反映維持獨立自主的能力。中國老年人群日常生活能力和日常生活料理能力困難的比例較大。從ADLs來看, 22.7%有自理困難(半失能),需要幫助,6.8%的人不能自理(失能),需要長期護理。80歲以上高齡老人自理困難比例高達54.8%。從IADLs的結果來看,1/3以上的人群存在生活料理能力困難。ADLs和IADLs存在性別和城鄉差異。女性自理困難的比例高于男性,農村高于城市,隨年齡組呈上升趨勢,80歲以上明顯上升。隨著中國的老齡化,80歲以上老人還將繼續增加,需要根據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料理能力及失能情況,提供適宜干預技術、提供和開發輔助工具,開展干預預防和推遲失能的發生,提供更多和有效的老年照料服務。 總之,老年人群的主要健康問題除高血壓、糖尿病等常見慢性病外,COPD、AD、PD等也成為影響老年生活質量的重要疾病。老年人群失能、半失能的比例里高達29.5%,80歲以上高齡老人失能、半失能高達54.8%,需要根據不同失能情況提供有效的照料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