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如何在創業管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力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如今人類已進入知識經濟與互聯網時代,知識總量呈爆炸性增長,而且各科知識已經走向融合。傳統的以知識積累為中心的教育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無法再適應當前知識體系的高增長速度,為此人們迫切希望尋找出一種超越知識的教育模式,否則將無法駕馭知識體系的迅猛膨脹。我們在學校里面教給學生的知識與技能,不能說一畢業就過時,但至少很大部分在未來會面臨更新。現今大學教學的主要任務除了傳播知識以外,更關鍵的是要教會學生獨立思考、自我學習以及提升創造力。
創造力,是指人類產生新思想,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知識、智力、能力及優良的個性品質等復雜多因素綜合優化構成的。當今世界,科技變革速度加快,很多領域都出現了革命性甚至顛覆性的技術,比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3D打印、石墨烯新材料技術等。未來國家與民族之間的競爭實質上主要是科技水平與創造力的比拼,而我們能否在科技與智能革命中“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能否順利實現“中國夢”,主要取決于我們的教育體系能否培養出富有創造力的人。
鑒于創業管理課堂教學的特殊性,有必要站在實現“中國夢”的高度進行課程教學的變革,這其中最中心的任務就是要利用課堂教學提升大學生的創造力,以便學生形成創業活動中真實的競爭力。
一、以培育創造性思維為核心,提升大學生創造力
傳統教育的弊端在于片面進行知識的傳遞,而忽視了學生智能和創造才能的培養。創造力作為一種能力是由多種要素構成的。它包括: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思考力、判斷力、想象力等多方位的能力,其中既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比如情緒、意志、興趣、性格等這些都屬于非智力因素,培養創造力要注意智力因素,還必須更加重視非智力因素。很多人都會想當然地以為人的智力是天生的,但實際上智力可以通過后天訓練來提高。比如,現在大家已經認識到娛樂游戲有助于兒童智力開發,創業管理的課堂可以借鑒類似的潛能開放模式促進大學生智能提升。一個創造力強的人,必須非常有獨立見解、個性完善,還必須具有很旺盛的求知欲、強烈的進取心、堅定的自主性、積極的求異性、靈活的變通性。歸納起來,新穎性、獨特性和實用性被認為是創造力的重要特征。而創造性思維就是一種不依常規、尋求變異、多方探索問題答案的思維形式。因此,創造力的核心就是創造性思維。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中學生的考試平均成績在50個州里排在倒數幾名,但是加州科技人員的發明和專利總數則居全美及時位,加州的經濟增長率也一直遠高于其他各州。對于這種“矛盾”現象,加州哈崗拉朋聯合學區的教育總監約翰.克拉馬則認為是很正常的事。他解釋,局外人看到的只是加州中學生的一個側面,卻忽略了他們身上最寶貴的財富———創造性思維。加州之所以在科技經濟方面處于經驗豐富地位,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加州的教育制度更注重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他說:“從學生時代起便養成創造性思維方式,以后無論從事何種工作都可以超越前人。”創造性思維意味著要對外界事物保持好奇心,意味著從不同角度看待事物,把看似不相關的東西連接并產生異議。在這里,每一個問題都不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我們要尋找第二個、第三個甚至更多答案;在這里,要善于打破一些既定的思維框架和一些不再有意義的規則。嚴謹的邏輯思想對創造力往往是致命的,因為它排除了一切看似相互矛盾的可能性。而豐富的想象是創造的翅膀,是學生創造性學習、創造性活動的基礎和不可缺少的條件。激勵創造力的發展想象是一種形象思維,它是以記憶的表象為基礎,對記憶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學生在進行創造過程中,必先以想象為先導,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的意向,就不可能進行創造。
二、手腦結合,好問善疑
從目前各國教育改革的探索情況來看,開發大腦的智力潛能成為各國教育家們共同關注的焦點。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更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維效率,才能保障學生們學得更多、學得更好。當然,這種學習目的是為了培養創造性思維、培養和發展創造才能,因此,它與傳統意義上的知識學習有著本質的區別。這種新的學習模式雖然在傳統的考試中得不了高分,但它對提高學生的知識層次,培養學生的創造才智成效顯著。“手腦結合”與我們平時強調的“理論與實踐結合”一脈相承,但對于學生來講更形象、更有更操作性。比如,我們可以更多地以“項目”或“任務”的形式要求學生必須動手來參與課堂,甚至可以考慮用親身實踐的小游戲豐富課堂內容、創造輕松愉快的師生交流與工作環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造力。大量的事實證明,學生在課堂聽講中的學習效果遠不如自己著手真實做的效果好。在創業管理的課堂若還是遵照傳統灌輸式的教學,不僅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與興趣培養無益,還會有損學生的創業精神,更無益于大學生喚起自身潛能與創造力。為此,創業管理課將“聽中學”為主變為“做中學”為主,有必要進行教學內容編排、教學方法上徹底的教學變革,要以學生為中心來組織教學。教師將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播者,而更多地將是一個旁觀者、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教學的目標不再只是為了讓學生填充一些模式化的創業知識,更主要的是要真實提升學生的創業實踐和應用能力,培養創業自信。杰出人才的基本特征就是創新意識,而創新意識的源頭就是“好問善疑”。發現問題的能力是創造性人才的基本能力。美國的大學教授懂得激勵學生發問,而國內的人才常常不善發問,更不敢懷疑。這可能與中國等級森嚴、畏懼、講求中庸的傳統文化有一定關系,但全球化競爭要求我們要與時俱進,教育體系可以率先做出改變來引領社會進步。創業管理課則必須率先堅持和實踐“好問善疑”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的獨立思考,培養創新創造能力。
三、倡導激情而科學的創業
大學生正處于富有創業激情的年齡階段,但創業都是有風險的,世界各國的創業成功率基本都在4%以下,國內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不到2%。比爾?蓋茨的創業經歷為眾人熟知,但他之所以敢輟學創業,其重要原因是所研發產品與IBM公司形成配套,市場風險在開始創業階段已經得以較大程度化解。而大量學生創業不僅面臨市場風險,在技術成熟度、管理、人才、政策等多方面都可能面臨風險。而創業失敗不僅對個人及家庭帶來重大損失,對社會資源也是很大浪費。我們鼓勵個人創業、贊賞冒險,但不鼓勵未經市場分析和周密策劃的無謂冒險。簡言之,我們鼓勵的是“激情而科學的創業”。創業管理課內容框架涉及創業環境分析、機會選擇、創業團隊、戰略與營銷、財務核算、創業融資等多個方面,創業風險則來自各個層面。這就要求學生對于各科知識具有更更融會貫通的理解,在面對創業實踐具體問題時要有更強的綜合運用能力與創新能力,懂得通過前期、中期、后期各個環節防范與化解創業風險,贏得創業成功。商業模式是企業贏利所需采用的核心業務運營機制,是創業項目管理與運營的中心環節。商業模式創新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意義并不比產品創新小,而對于企業創造盈利、保持競爭優勢的作用甚至更明顯和持久。經管類的學生對于產品創新往往缺乏直接能力,而對于商業模式創新則更具有知識積淀、也更具激情。在創業管理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針對經管類學生可以更加強化商業模式上的自主思考和創新。
四、讓學生學會激發自身的創造力、開發自身潛能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知識更新速度加快,學校中如何培養創造力?孩子如何才能成功?這任務顯得更為艱巨,也更為重要。科技是雙刃劍,也是工具,如今人類的創造潛能也隨著科技發展而與日俱增,人類永遠是科技的主人。就像人工智能并不能替代人腦也不應該替代人腦一樣,科技與機器衍生出來的創造力永遠不能替代我們人類自身的創造力。本人相信,人人天生都具有創造力,只是很多人在后天生命活動中遺忘了自身這種天賦或者沒有去開發這種天賦,使得許多人看起來就像沒有這種天賦一樣。江蘇衛視有一檔很受知識分子歡迎的節目名為《最強大腦》,那里面許多選手的天賦已經可以用特異功能來形容。過去修煉武術和學佛修道的人很多也曾練出了類似的特異功能,相反,很多天才兒童在兒童時期天賦異稟但在成年后其特長卻逐漸退化,這也證明創造力與生俱來就存在于我們身體之中。我們每個人都是擁有才華與創造力的生命個體,只有我們相信這種潛能并持續激發它,它便可以顯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為世界也為我們自身帶來改變。許多研究表明,富有創造力的人具有一些鮮明的共同的人格特征即創造性人格特征。國內外關于創造性人格特征有不少的研究成果,雖然結論不一致,但冒險、自信、獨立、好奇、堅毅、批判性等卻是共同的。在創業管理的課堂,首先要讓學生學會積極思考,讓學生相信自己與許多名人大家一樣天生具有創造力。展開想象,一切皆有可能!心有多大,這個世界的舞臺便有多大!當然,我們也不鼓勵對社會無意義的空想,我們要從社會和周圍環境汲取有易于我們提升創造力的各種元素,并通過實踐使創新創造活動變得更加嫻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