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藥學進展論文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非手術治療
以往,對有癥狀的腰椎管狹窄多主張行早期手術治療,因為認為該病總是進展
性的,然而,近年來的研究結果表明,應先行一階段保守治療后再確定是否需行手
術治療[1]
非手術治療的方法包括:用藥、改變活動方式、應用支具和硬膜外激素封閉。
哪一種方法也未能證實肯定有效。非類固醇抗炎藥除減輕神經受壓所致的炎性反應
外,還具有止痛效果。這類藥物應用較多,但尚未見到治療腰椎管狹窄獲得確切療
效的研究。撲熱息痛影響肝腎功能,非類固醇抗炎藥可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也影
響肝腎功能,用藥時應注意。經雙盲交叉對比研究結果表明,肌注降鈣素(Calcit
onin)可減輕疼痛,增加行走的距離[1.2.4]。
治療腰椎管狹窄較有效的理療方法是拉力(stretching)療法、腰肌強度鍛練和
無氧健康訓練。騎靜止的自行車對有些病人很有效,這種鍛練腰呈屈曲位,多數病
人能耐受。用馬具設計的踏車行走鍛練,因腰椎不受力,故對腰椎管狹窄的病人也
很有用。用于軟組織理療的方法較多,包括:熱療、冰療、超聲、按摩、電刺激和
牽引等方法,雖較常用,但對腰椎疾患的療效尚未得到證實。然而,對輔助腰椎活
動和進行更強的理療做準備還是有益的,鍛練和理療較安全,可延遲手術治療,鍛
練可改善病人全身情況,即使不減輕癥狀,也有利于更好地接受手術治療[1-3]
腰圍保護可增加腰椎的穩定性,以減輕疼痛,但應短期應用,以免發生腰肌萎
縮。
硬膜外激素封閉治療腰椎管狹窄的方法仍有爭議,一般認為,用于治療根性痛
的療效較差。Cuckler等人前瞻性研究了一組病人,用于減輕根性疼痛,經雙盲交
叉對比研究結果表明,在對照組(硬膜外注射生理鹽水)與實驗組(硬膜外注射激素
)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Rosen等人回顧性研究了一組應用硬膜外激素治療的病人
,60%疼痛癥狀短期有減輕,僅有25%疼痛癥狀長期有減輕。
Derby等人研究的結果表明,對硬膜外激素封閉治療反應好,其手術治療也取
得滿意的效果,對硬膜外激素封閉治療反應差,其手術治療也未取得滿意的效果,
對根性痛<1年者,應用激素封閉治療不能預測手術效果。Rosen等人回顧性研究了
一組應用硬膜外激素治療的病人(40例),24例(60%)疼痛癥狀短期有減輕,10例(2
5%)疼痛癥狀長期有減輕。Ciocon等人對30例腰椎管狹窄患者進行硬膜外激素封閉
治療,每周1次,連續3次,疼痛減輕長達10個月。硬膜外激素封閉療法治療腰椎管
狹窄雖有硬膜外血腫、感染和化學性腦膜炎等并發癥,但在非手術治療中,仍是一
種重要的治療方法。不少作者認為,具有相對安全,副作用小,病人易于接受等
優點[1.2]。
2手術治療
2.1手術指證當病人生活質量降低和因疼痛不可耐受且經保守治療無效時
,應考慮手術治療,同時癥狀和體征應與影像學檢查結果相一致。單純影像學改變
絕不能作為手術適應證。必須強調:手術治療目的是減輕下肢適應癥狀,而不是減
輕腰痛,雖然術后腰痛也有減輕,手術目的是減輕癥狀而不是治愈。術后遠期隨訪
中,仍有增生再長入減壓區的可能,使神經受壓癥狀復發。手術也不可能使已經發
生退行性改變的椎間盤和小關節恢復正常。也不能中止脊椎退行性改變的自然發展
過程[1]。
腰椎管狹窄減壓術式文獻報告很多,基本上分為廣泛椎板切除減壓和有限減壓
兩類。
2.2標準的廣泛椎板切除減壓方法在所有受累的脊柱橫向平面,由側隱窩
的外界去除椎板和黃韌帶,受累神經根在直視下從硬膜起始部至神經孔出口的整個
行程行徹底減壓,所有嵌壓神經根的側隱窩行減壓,盡管臨床癥狀提示僅為面
狹窄,單側神經根受壓。理由是椎管狹窄是一種多平面疾病,面減壓遠期效果
不理想[1.2]
2.3有限減壓方法理由是退變性椎管狹窄多為階段性,主要為黃韌帶打折
、增生性肥厚、小關節和關節囊的增生以及纖維環膨出所致。在矢狀面骨性椎管常
常不狹窄。因而應行選擇性的有限減壓,以保留較多的后部骨和韌帶結構,從理論
上講,可減少術后發生脊椎不穩定。該操作斜行椎板切除,是將椎板外側前部斜行
切除,選擇性的行單側或雙側以及平面部分椎板切除或椎板成形術。McCulloch[
5、6]介紹的方法:后正中皮膚切口(面5cm),向兩側游離后,分別作雙側減
壓,一般先行左側。距中線1cm弧形切開腰背筋膜,避免損傷棘上和棘間韌帶,順
棘間韌帶和椎間隙向側方剝分離椎旁肌,單側椎板切除范圍:向上達黃韌帶起點處
,向下至黃韌帶止點(連帶下位椎體上1/4椎板)。內側小關節切除至椎弓內界,以
保證達到關節突下徹底減壓,對Ⅰ?;撏瑫r行橫突間植骨。然后,在另一側行類
似手術。這種保留棘上、棘突和棘間韌帶的技術稱之為減壓術(Microdecompressi
on)[6]。
多平面椎板切除減壓方法與標準的廣泛椎板切除減壓方法,相比較的前瞻性與
隨機分組研究的結果已有報告。這兩種方法平均隨訪3.7年,其臨床結果相似。多
平面椎板切除減壓手術時間較長,發生神經損傷為12%。多平面椎板切除減壓中26
%因術中減壓不理想,不得已又改為標準的廣泛椎板切除減壓的術式。
近年來,人們主張對雙平面狹窄的患者行選擇性椎板切除,應通過神經學檢查
選擇其中之一為引起癥狀的平面(責任椎),可行走路前后檢查或選擇性神經阻滯。
某一神經根阻滯后癥狀消失,即表明該神經根受壓。一組報告中,28例兩平面解
剖性椎管狹窄中,23例(82%)認為是一平面引起癥狀,5例(18%)認為是兩平面引起
癥狀,減壓手術僅在認為引起癥狀的1~2個平面進行。雖是兩平面狹窄,但僅行一
平面減壓手術,術后效果與兩平面狹窄者相似[6]。
2.4植骨融合問題近年來,對腰椎管狹窄減壓術后行融合的作用討論較多
。減壓后沒有同時行植骨融合術,已有并發腰椎滑脫的報告,減壓同時行小關節全
切,術后腰椎滑脫多達2倍,是術后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但同時行植骨融合術,
使手術復雜化,延長了手術時間,增加了失血量,術后并發癥增多,康復時間延長
,一般認為同時行脊椎融合術對患者康復無益[1]。下列因素應考慮需同時行植
骨融合術[1、2、6~11]
2.4.1伴有退行性椎體滑脫Laus等人報告單純減壓取得成功。這表明由于
椎間隙變窄和增生性骨刺的作用,該階段可獲得自然穩定。然而,另有資料表明,
同時行滑脫階段融合,有利于改善臨床癥狀。Postachini等人報告16例術前有滑
脫,術后隨訪8.6年的結果,其中6例單純減壓,另10例同時行融合術,發現未行融
合者骨質長入椎管較多,臨床效果不及同時行融合者。近年來的文獻分析資料表明
,若同時行滑脫階段融合,可獲得更滿意的手術效果[1.5]。Postacchinit和C
inotti等人發現,術后骨質增生在腰椎單純減壓未同時滑脫階段融合者較常見。
2.4.2伴有脊柱側凸或后凸對腰椎管狹窄合并退行性腰椎側凸行廣泛減壓
,有造成脊柱失穩或畸形加重的可能。很有必要同時行關節融合術。但并不是所有
椎管狹窄伴側凸后凸者均行融合術,是否同時行融合術,取決于4個方面:①應考
慮彎曲的柔韌性。如果在側屈位X線片顯示彎曲可部分糾正,單純減壓有彎曲發展
的危險。②彎曲是否為進展性,若有進展就有融合的指證。③伴有椎體側方滑脫,
表明該階段不穩定,單純減壓會加重不穩定。④側凸凹側有明顯的神經受壓時,行
凹側椎板和部分小關節切除,難以達到凹側神經充分減壓,擴大減壓需考慮融合術
[1]。
2.4.3同一平面復發性椎管狹窄當確定再次行手術治療時,應考慮同時行
關節融合術。因再次手術需增加小關節的切除,以擴大側隱窩和中央椎管,小關節
切除超過50%會導致階段性不穩,特別是小關節向矢狀面傾斜時。復發性椎管狹窄
伴有醫源性滑脫時,再次手術必然要考慮植骨融合,以增加脊柱的穩定性。
2.4.4小關節去除過多由于手術時小關節切除或切除>50%會引起不穩定,
應同時行脊椎融合術,以防術后脊椎不穩或疼痛。如果至少有一側小關節的完整性
保留,脊椎的穩定性就能維持。但是,生物力學研究表明,單側小關節切除后(表
明節階活動性明顯增加),即使另一側完整性良好,也將會發生不穩定,單側或雙
側小關節內側部分切除(<50%),對脊椎的穩定性影響甚微[13.14]。
2.5脊柱內固定植骨融合是否同時應用內固定器械爭議較多。內固定的目
的是:①糾正脊柱畸形;②穩定脊柱;③保護神經組織;④降低融合失敗或提高融
合率;⑤縮短術后康復時間。因而其適應證為:①穩定或糾正側凸或后凸畸形;②
2個或2個以上平面行較為廣泛的椎板切除;③復發性椎管狹窄且伴有醫源性椎體滑
脫;④屈伸位X線片顯示,椎體平移超過4mm,成角大于10°時。內固定方法的選擇
應以短階段固定為主,根據術者掌握的熟練程度和病人的實際情況靈活應用。越來
越多的資料表明,滑脫行融合術時,同時行內固定是有益的[15~17]。
2.6手術療效腰椎管狹窄行手術減壓的療效普遍認為較好[1.5.12]。文
獻中取得療效滿意的差異較大(26%~100%),不少作者的結果表明,術后臨床癥狀
改善隨時間推移又有加重的趨勢。在一組研究中,20%術后獲得短期滿意療效,平
均8.2年癥狀又復發。另有一組,27%術后初期療效尚好,5年后癥狀又加重。Katz
等人發現,不論減壓融合與否,75%效果滿意持續7~10年后,23%需再手術。術后
遠期療效差的易患因素包括:全身一般情況差和曾行面椎板減壓。癥狀復發可
以是原手術部位狹窄復發、鄰面狹窄有發展和腰痛伴腰椎不穩。相反,也有作
者報告一組病例,術后平均13年的臨床結果滿意優于平均7年者[18~20]。
2.7影響手術效果的因素
2.7.1糖尿病對腰椎管狹窄手術減壓后的療效影響,文獻所報告的差異較大。在
一組報告中,糖尿病術后療效差的比例較大,易發生術后傷口并發癥。優良率僅為
42%,而無該病者為91%。另有一組報告卻取得較滿意的臨床效果(72%),無該病者
為80%。有資料表明:術后減輕與活動有關癥狀的療效與無該病者相似,但對減輕
下肢持續疼痛與感覺異常的療效不肯定。這是因為糖尿病性神經病變本身殘留神經
癥狀[1]。
2.7.2其他因素滿意的手術效果取決于:①病人選擇適當;②術式確定正確;
③術中操作精細。Katz等人報告194例手術結果,其中40例療效不滿意,認為主要
原因為:①術前全身情況差;②存在多種疾患;③背部癥狀較下肢癥狀突出。④以
往腰椎有手術史者,腰管狹窄術后的療效受影響。已有資料表明,在腰椎手術中發
生小關節骨折是發生晚期腰痛的一種潛在因素。
3結論
盡管對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的解剖異常、臨床癥狀和自然發展過程有了進一步的
認識,許多治療方法的科學性仍未得到充分的證實。理療、藥物治療和硬膜外激素
封閉的療效尚未取得一致的認識。硬膜外激素封閉療法治療腰椎管狹窄雖有硬膜外
血腫、感染和化學性腦膜炎等并發癥,但在非手術治療中,仍是一種重要的治療方
法。不少作者認為,具有相對安全,副作用小,病人易于接受等優點。非手術治
療對大多數病人減輕癥狀仍是有效的方法。對腰椎管狹窄相關的自然發展過程仍需
進行前瞻性隨機研究,其方法仍需要改進,以提高對其相關的自然發展過程的認識
。
近年來,傾向有限減壓的術式,以保留脊椎后部穩定成份,降低短期并發癥,
但是,由于狹窄復發和鄰面狹窄的發展,產生遠期失敗率卻較高。對腰椎管狹
窄合并退行性腰椎側凸和滑脫時,已有充分的證據表明,在減壓術后同時行融合術
是妥當的。減壓后行椎弓根短階段固定,可提高融合率,避免了長范圍固定。最好
的方法是選擇對病人有利的術式、降低手術并發癥和提高療效,這仍是有待繼續研
究的課題。
作者簡介:張功林(1954-),男,甘肅人,主任醫師,研究方向:顯微外科,脊柱
內固定,電話:(0931)8975286
參考文獻:
〔1〕SpivakJM.Degenerativelumberspinalstenosis[J].JBoneJoint
Surg(Am),1998,80(7):1053~1066.
〔2〕GarfinST,HerkowttzHN,MirkovicS.Spinalstenosis[J].JBoneJo
intSurg(Am),1999,81(4):572~586.
〔3〕DeenHG,ZimmermanRS,LyonsMK,etal.Measurementorexerciseto
leranceonthetreadmillinpatientswithsymptomaticlumbarspinalste
nosis:ausefulindicatororfunctionalstatusandsurgicaloutcome[J]
.JNeurosurg,1995,83:27~30.
〔4〕RydevikBL,CohenDB,KostuikJP.Spineepiduralsteroidsforpatie
ntswithlumbarspinalstenosis[J].Spine,1997,22:2313~2317.
〔5〕SandersonPL,GettyCJ.Long-termresultsofpartialundercutting
facetectomyforlumbarlateralrecessstenosis[J].Spine,1996,21:1352
~1356.
〔6〕McCullochJA.Microdecompressionanduninstrumentedsinglelevel
fusionforspinalcanalstenosiswithdegenerativespondylolisthesis[J
].Spine,1998,23(20):2243~2252.
〔7〕SatoK,KikuchiS.Clinicalanalysisoftwo-levelcompressionoft
hecaudaequinaandthenerverootsinlumbarspinalcanalstenosis[J]
.Spine,1997,22:1898~1904.
〔8〕FischgrundJS,MackayM,HerkowitzHN,etal.Degenerativelumbarsp
ondylolisthesiswithspinalstenosis:Aprospective,randomizedstudycom
paringarthrodesiswithandwithoutinstrumentation[J].Spine,1997,22:
2807~2812.
〔9〕FoxMW,OnofrioBM,HanssenAD.Clinicaloutcomesandradiological
instabilityfollowingdecompressivelumbarlaminectomyfordegenerative
spinestenosis:Acomparisonofpatientsundergoingconcomitantarthrod
esisversusdecompressionalone[J].JNeurosurg,1996,85:793~802.
〔10〕McCullochJA.Posterolateraluninstrumentedlumbarfusion:Asoft
tissueenvelopetechnique[J].Spine,1997,22:397~422.
〔11〕GrobD,JumkeT,DvorakJ.Degenerativelumberspinalstenosis:Dec
ompressionwithandwithoutarthrodesis[J].JBoneJointSurg(Am),1995
,77:1036~1041.
〔12〕AirakssinenO,HernoA,TurunenV.Surgicaloutcomeif438patient
streatedsurgicallyforlumbarspinalstenosis[J].Spine,1997,22:227
8~2282.
〔13〕KatzJN,LipsonSJ,BrickGW,etal.Clinicalcorrelatesofpatient
satisfactionfollowinglaminectomyfordegenerativelumbarspinalsten
osis[J].Spine,1995,20:1155~1160.
〔14〕AtlasSJ,DeyoRA,KellerRB.TheMainelumbarspinestudy,partⅢ.
1-yearoutcomesofsurgicalandnonsurgicalmanagementoflumbarspinal
stenosis[J].Spine,1996,21:1787~1795.
〔15〕KatzJN,LipsonSJ,LewRA,etal.Lumbarlaminectomyaloneorwit
hinstrumentedornon-instrumentedarthrodesisdegenertivelumbarspin
alstenosis.Patientselection,costs,andsurgicaloutcomes[J].Spine,19
97,22:1123-1131.
〔16〕PostacchiniF.Managementoflumbarspinalstenosis[J].JBone
JointSurg(Br),1996,75:154~164
〔17〕WhitecloudTS,DavisJM,OlivePM.Operativetreatmentofthedege
neratedsegmentadjacenttoalumbarfusion[J].Spine,1994,19:531~536
.
〔18〕FrazierDD,LipsonSJ,FosselAH,etal.Associationsbetweenspina
ldeformityandoutcomesafterdecompressionforspinalstenosis[J].S
pine,1997,22:2025~2029
〔19〕KatzJN,LipsonSJ,ChangLC,etal.Sevento10yearsoutcomeofd
ecompressivesurgeryfordegenerativelumbarstenosis[J].Spine,1996,2
1:92-98.
篇2
篇3
1.1 目前的藥學本科教育存在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
1.1.1 本科實習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欠缺中國教育的傳統模式,基本上是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學生處于被動地接受,而未能接觸到真實的科研環境,更未涉及到撰寫論文的過程。因此藥學學生的實習階段,可以說是從被動學習的模式向主動學習模式的轉變,如果這樣的機會也沒有能夠得到充分地利用、用來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這將不利于發揮學生自主創造的能力、激發學習的熱情、鍛煉科研實踐的能力;對學生曰后的進一步學習和就業產生消極的影響。
1.1.2 不利于把所學知識靈活運用和融會貫通 實習過程本身就是理論聯系實際,在理論指導下實踐,在實踐中不斷創新和進步的過程。如果學生在實習的過程中沒有經過查閱文獻、選題等步驟就直接參加實驗研究,那么實習生在很大程度上只能單純重復一些實驗技術和技巧方面的工作,往往很少考慮到研究當中所用到各門課程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和相關性,更談不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單純做實驗根本不能稱為科研。
1.2 校外實習基地的文獻資料有限,無法滿足畢業論文寫作的檢索需要
畢業論文的設計是一項科學研究的前期工作,要確定學生畢業論文的方向,首先是要了解該學科發展現狀、存在什么問題、關鍵問題在哪里,另外是別人已做了哪方面的研究。把握這些內容才能怡當地確定自己的研究題目、方法和途徑。所有這些工作都需要學生經常查閱文獻資料,并汲取新的成果,從中得到啟發、形成新的思路,采用新的實驗手段,使本身的研究工作逐步深入,不斷向更高水平發展。在整個畢業論文設計與寫作中,學生均需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然而,文獻資料是需要大量的資金去購買和專業人員去管理的,一般的企事業單位是無法承擔這些費用的,他們內部的文獻資料很不齊全,根本不能滿足科學研究的需要,而高校因為承擔著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的重要使命,因而都有文獻資料較齊全的圖書館,能夠滿足科研工作的要求。
1.3 校外實習基地帶教老師教學科研水平參差不齊
指導老師博學的知識及豐富的實驗室經驗不但能夠幫助學生選題,而且在實驗進展中可以理性地預見實驗的結果,以及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實驗問題。但由于高校擴招,大量的藥學畢業生需要到醫藥生產、營銷、使用、服務和管理等環節的醫院藥劑科、藥廠、醫藥公司、藥檢所(藥監局)以及藥物研究所等部門實習,這就要求高校加大力度擴展相應數量的校外實習基地。然而校外實習基地帶教老師水平參差不齊,他們教學科研水平差距較大,有部分單位僅能接收學生實踐但根本不具備本科生論文寫作指導能力。而且實習單位的帶教老師大多是單位里的骨干,肩負重任,工作很忙,很難集中精力對學生論文的選題和開題進行有效的指導,很少有充裕的時間來指導實習生開展科研工作和撰寫畢業論文。
1.4 校外實習基地開展科研的條件與高校相比相差甚遠
目前我校藥學專業學生主要到醫院藥房、藥廠及流通領域的藥店等部門實習,這些地方的科研氛圍、文獻資料的查閱和檢索、實驗場地等都無法與高校相比。一方面是實習基地的科研氛圍不足,良好的科研氛圍才能促進學生踏實、勤懇地開展科學研究;另一方面是實驗室的硬軟件匱乏,缺乏實驗必須的基本儀器設備,更談不上大型或先進的儀器設備。
2.充分利用網絡教育的優勢加強校地合作,提高實習生的畢業論文寫作能力
為了解決由于高校擴招而帶來的生源素質下降、教學資源短缺等原因造成的高校教學質量嚴重下滑的矛盾,我校計算機與信息中心、藥學系及附屬醫院藥劑將信托校園網絡建設藥學信息應用與服務平臺,實現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強化藥學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按社會需求量身打造新時期藥學人才,構建科學的藥學實踐教學體系。
實習論文質量如何是檢驗藥學生實習效果的重要指標之一。為確保學生實習論文質量,我們可以利用網絡教育的優勢,加強校地合作,推行畢業實習雙導師指導制:在眾多的實習單位里挑選質量較好的實習單位,根據藥學類專業各方向的教學目標不同,具有中級及以上職稱或碩士及以上學歷的校內老師才有資格擔任學生指導老師,充分發揮網絡教育的優勢,配合實習單位帶教老師,根據學生專業特點,還從學生實習崗位出發,一同指導學生開展科研工作和實習論文的指導工作。
2.1 學校老師遠程指導學生在實踐選題
選題是做好畢業論文的首要環節,它直接影響畢業論文的質量。畢業論文選題應該既要面向科研訓練,又要突出實用性;要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又能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此,選題應從兩個方面著手,—方面是突出實用性:與臨床一線用藥情況密切相關;另一方面是突出科研性:讓學生參與到科研課題中,了解所學專業發展的新水平、新動向。以往一般的做法是學生在實習前從學校老師擬定的諸多選題中選取論文題目,然后到實習單位聯系指導教師,根據論文題目由指導老師指導實習生開展研究和撰寫論文。因為高校與實踐環境有著較大的脫節,在實踐中暴露出了一些問題,一方面,有的選題過大,超出了一個本科生的能力和所學專業的知識范圍;有的題目過窄,使學生難以發揮或施展其能力;有的題目幾年甚至十幾年一貫制,缺乏創新,有的題目則過于超前,與現實脫節。另一方面,有相當一部分指導教師由于沒有科研課題或者出于以備后用的目的而讓學生查閱資料,完成文獻綜述類的論文;還有的教師只讓學生整理資料、分析數據,寫出數據分析報告式論文,這或許對提高學生某一方面的能力有一定幫助,但顯然有悖于畢業論文(設計)的初衷,尤其是無法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可以充分發揮網絡教育的優勢,在實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在實踐中選取課題,做到課題就是為了解決生產實踐中的問題,然后通過實習生成為溝通學校和實習單位的橋梁,發揮高校老師的理論優勢和實習單位的實踐優勢,讓我們的同學真正能夠在實習中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高校老師對學生畢業論文進行有效的指導,以提高藥學本科生的畢業論文質量。
2.2 遠程查閱學校圖書館文獻,獲取參考資料
在選取參考資料上,由于畢業生沒有豐富的資料作論據支持,使很多本科畢業論文缺乏時代性、實用性和參考性。對于本科畢業生,在撰寫畢業論文的過程中,選取豐富的參考資料可以使論文增色不少,可是現實狀況是實習單位的文獻資源畢竟有限,圖書的更新率較低,最新的醫學、藥學的研究進展很難在本科畢業論文一見。高校建設了網絡教學中心,給學生們上網查詢最新資料帶來了便利,而且現在電腦已經普及到尋常百姓家,就是個人沒有電腦到網吧使用也很方便,只要我們做到學生能在學校網站注冊帳號,就可以瀏覽藥學系的藥學信息應用與服務網頁,也可在學校圖書館查閱相關文獻,就可解決學生在外實習不方便往返學校查閱文獻資料的困難。
3.利用網絡課程對藥學生做論文寫作的指導
畢業論文的寫作是實習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由于科技論文不同于一般的文學作品,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嘗試,我們的很多學生在校期間對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沒有認真、主動地學習,因此對科研工作的開展程序及論文寫作方法都不太清楚,有的甚至可以說是一竅不通。當他們進入實習環節,在撰寫科研論文時,常常發生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格式不規范、表達不準確、層次不清、邏輯性不強等。但是他們遠離學校沒有老師在身邊指導,實習單位的老師有的水平有限,有的雖然會寫但是卻沒有教學辦法和相應的教材,有的因工作忙無暇顧及,態度生硬不夠耐心,學生不敢請教帶教老師,使得學生在初次撰寫論文時困難重重,在撰寫論文時常犯低級錯誤。而且今后工作中很少會有人向他們悉心傳授這方面的知識和技巧。
論文撰寫,以總結研究成果與他人共享,是每一位畢業生必須做的工作。撰寫論文對他們來說是第一次,所以往往不知道從何入手。我們可以把科研論文寫作的基本要領和規范、實驗數據的處理方法、圖表的正確表示方法以及如何根據實驗結果進行討論等制作成多媒體課件或視頻放在網絡課程上,讓學生身在實習單位都能學到這些知識。
4.通過科研論壇遠程指導論文設計和實施、數據處理及論文寫作
隨著本科招生規模的進一步擴大,本科生入學人數的急劇上升,本科畢業生人數也在與曰倶增,給學校的教學和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由于高校師資隊伍的建設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態,致使畢業生數量的急劇上升和高校教師數量緩慢增加之間的矛盾成為了影響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一個瓶頸,隨著畢業生人數增多,導致教師工作負擔的不斷加大,使教師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本科畢業論文工作中,其次我校的藥學專業課教師中仍有相當一部分沒有達到碩士及以上學位,他們年紀輕、從教時間短、缺少教學實踐經驗,科研課題和教學改革項目少、成果貧乏、論文寫作水平偏低無法起到“傳幫帶”作用,這些不利因素對專業課教師指導學生開展畢業論文寫作影響極大,無力承擔專業性很強的論文指導工作。而能參與本科畢業論文評定的教師人數與實習生相比欠缺很多,無法做到一對一或一對幾的指導,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教師隊伍的短缺使得畢業論文的指導和監控問題尤為突出。
篇4
由國際藥學聯合會(FIP)和中國藥學會聯合主辦,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部委共同支持的“2007年第67界世界藥學大會”于2007年9月1日~9月6日在北京九華山莊隆重召開。世界藥學大會每年召開一次,在五大洲輪流舉辦,是世界藥學領域的傳統盛會。
此次大會共有來自80多個國家的2 000多名外賓和近1 000名國內代表參加。9月2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隆重而精彩的開幕儀式,國務院副總理吳儀、衛生部部長陳竺、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局長邵明立等領導出席了開幕式并作了重要講話。本次會議以“循證藥學與藥品的優化使用”為主題,國內外參會代表圍繞國際藥學領域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展開務實而廣泛的研討和交流。大會設有50多個分會場,研討內容涵蓋藥物流行病學、藥學經濟學、天然藥物、藥物質量、放射藥學、生物藥學、社區藥學、醫院藥學、工業藥學、藥事管理、藥學教育、實驗室與藥物控制、軍事與急救藥學、藥學信息、臨床生物學等領域。
大會共收錄論文摘要500余篇,均被SCI收錄。福瑞達集團共投稿兩篇,其中《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odium hyaluronate and its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一文的作者為山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省生物藥物研究院院長凌沛學研究員。該文匯總了福瑞達集團已上市和正在研發的含玻璃酸鈉(HA)的藥物制劑近40種,包括以HA為媒介的滴眼劑、注射劑、凝膠劑、乳膏劑等,介紹了HA相關制劑的藥效學和作用機制研究結果。其中以HA為媒介的滴眼液,可顯著提高藥物的生物利用度及用藥舒適度;國內首創骨科用HA注射液對骨關節炎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已廣泛應用于臨床,需求量迅速增加。HA凝膠劑和粉霧劑可有效預防術后粘連,明顯加速燙傷等創面愈合,減少瘢痕的形成?!禔pplication and oral absorption research of hyaluronic acid-phospholipids complex》一文的作者為山東福瑞達生物化工有限公司黃思玲。該文簡要概述了HA-磷脂復合物在關節、靶向藥物載體和抑制磷脂酶侵害等方面的應用進展,并介紹了作者有關復合物中磷脂對HA口服吸收的促進作用及其作用機制的實驗,實驗結果表明,HA-磷脂復合物可提高HA的口服生物利用度,HA和磷脂的協同作用使兩者的保健功能均有增強。HA或HA-磷脂復合物添加到保健食品、飲料、食品中可起到很好的美容保健作用,具有廣泛的開發前景。
大會還為論文交流提供了平臺,將論文以壁報的形式張貼在交流大廳。有多名參會代表對福瑞達集團的研究課題進行詢問和交流。另外,展廳里設有150多個展位,展出了國內外知名醫藥企業的產品。
本屆盛會的舉辦,對于促進我國藥學科學和技術的發展,加強國際藥學界的交流與合作,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篇5
篇6
一、本草文獻研究
本世紀在本草文獻(準確他說是本草專著)的研究方面成果斐然。這方面最重要的進展是本草的目錄學研究。龍伯堅《現存本草書錄》、尚志鈞等《歷代中藥文獻精華》,以及最近出版的《全國中醫圖書聯合目錄》等書,基本上完成了中國內地本草專著的目錄學調查。
在本草專著的研究方面,本世紀研究得比較深入的有《神農本草經》、《新修本草》、《證類本草》、《本草綱目》、《本草品匯精要)、《植物名實圖考》等主要本草。所謂深入,是指對其成書、內容及版本都有過細的研究,尤其是近20年,這方面的進展非常迅速。過去一些研究較少的本草,在這段時間內有了不同程度的研究進展,如《紹興本草》、《履巉巖本草》、《寶慶本草折衷》、《本草原始》、《滇南本草》等。在已有研究的本草專著中,絕大多數為明以前的本草,尤其是宋代及其以前的本草研究得比較多。伴隨宋以前本草文獻研究的深入,其輯佚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渡褶r本草經輯注》所取得的巨大成功,為縷清我國本草文獻發展的源頭作出了貢獻。尚志鈞先生在宋以前本草的輯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可以說,由于本草學者的努力,南宋以前的亡佚本草幾乎全都有輯佚本。隨著印刷技術的進步,許多明清稀見的本草著作也陸續影印或校點出版。正在進行中的《中國本草全書》更是志影印全部1949年以前藥學文獻。而進行中的《中華大典·醫藥衛生典、藥學分典》如果能編輯成功,也將把古代本草文獻的主要內容分類纂集于一書,這些進展為當今發掘中藥寶庫鋪墊了道路。
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在大量以探討醫藥成就為主旨的本草文獻(主要是《本草綱目》)研究論文中,有新見解的越來越少。我們不是不需要這方面的論文,60年代初期以及80年代前期,的確涌現了許多高質量的探討《本草綱目》對醫藥乃至整個古代科技的論文,但此后的有關論文數量劇增,質量卻每況愈下。輾轉抄錄、選題瑣屑、把書中反映的歷代醫藥成就全部不切實際地歸于李時珍等現象極為嚴重?!侗静菥V目》似乎成了撰寫論文以謀晉升或參加會議等的捷徑。
必須直言的是,研究本草著作的文獻學內容(目錄、版本、輯佚等)需要良好的獲取第一手資料的條件,并非人人都能涉足并取得成就的。加之國內現存本草專著的研究已經比較廣泛,并有一定的深度,因此這方面發展的空間已經比較狹窄。圍著幾部重要本草變看法子為之粉飾頌德,或反復討論前人已有定論的內容,或糾纏一些目前條件不可能定論的議題(除非有出土的或新發掘的資料),我個人認為這是使本草文獻研究平庸化。
當然,這并不是說本草文獻的研究已經到頭。事實上百年之間,我們還只不過是圍著中國內地所存的漢文本草專著打轉轉。即便如此,有些本草我們的研究還很膚淺(如《滇南本草》多種本子究竟那一種能算是蘭茂所處時代的作品?傳世的《紹興本草》抄本有沒有一個祖本?等等),國內不有可能出現或出上新的本草專著,流散海外的本草著作也有不為我們所知者。最近從日本接引回歸的《藥性會元》、《藥性要略大全》等本草,國內學者過去就從不知其底里。原以為失傳已久的墨西哥傳教士石鐸碌(石振鋒)所著的《本草補》,最近筆者才從國外獲得了它的影印件。這說明本草書志的研究尚未完結。馬繼興先生目前正在進行的世界中醫藥聯合目錄研究課題將把本草文獻的調查推向深入,這就是一件具有創新意義的工作。此外,非本草專者的醫書,乃至非醫書中蘊藏著大量未被本草專著收錄的藥物資料,這些資料的調查、匯纂和整理,是本草文獻研究者未來的用武之地。厚古薄今是過去醫藥歷史研究的普遍現象,近現代本草文獻還有待整理研究。少數民族藥學文獻至今罕有報道。和中國本草一脈相承的日本、朝鮮本草也很少有中國學者問津。因此,未來本草文獻研究不應該故步自封,開拓新領域是創新的重要體現。
二、藥物品種的本草考證
在藥物品種的本草考證方面,本世紀所取得的成就最為輝煌。這一工作延續的時間很長,早期中外動、植、礦物分類學家根據我國古本草或民間沿襲的名稱來確定某一物的中文名。盡管在這一過程中也包含著本草考證,但前輩并沒有將其依據專門記錄下來。本世紀上半葉,趙燏黃、黃勝白。鐘觀光等前輩學者把現代植物分類和中國本草知識相結合,有針對性地對本草藥物進行考證,確定其分類學地位,從而開創了我國藥物品種本草考證之先河。日本的岡西為人等也進行了這方面的工作,并授徒傳道。前輩們蓽路藍縷,確定了本草中大量的藥物名稱。近50年來,圍繞中藥品種進行的研究和資源調查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包括“”期間),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些成就反映在為數眾多的動植物志、中藥志、《藥材學》、《生藥學》及《藥典》等書籍中。國家藥典收入的中藥,首先必須確定品種。一批藥學界前輩把所掌握的現代分類知識與傳統本草相結合,使中藥品種考證工作不斷深化,由此也積淀了豐富的本草考證經驗,總結了一些本草考證的方法。樓之岑、謝宗萬、徐國均等許多前輩為此付出了畢生的精力。除大量的藥物品種本草考證論文之外,集中反映這方面成就的專著當數謝宗萬先生的《中藥材品種論述》(上冊于1964年出版)。該書以中藥混淆品種為研究對象,這一選題本身就具有創新性。中藥混淆品種的產生是一種歷史現象,這就要求作者除具備現代科學知識之外,必須精通古代本草的內容。謝先生正是把植物分類、實地考察和傳統本草考證相結合,在藥物混淆品種本草考證方面獨占鰲頭。80年代初,為了使本草考證更上一層樓,謝先生又參加了西學中班,補充了中醫臨床知識這一課,使本草考證更貼合中醫用藥實際。正因為謝先生的知識結構的完善,使得他在80年代出版的《中藥材品種論述》(中)以及后來修訂萹的上冊內容更為充實?!氨静菘甲C”在書中正式作為一個專項。許多具有創新意義的考證結果直接保證了中藥用藥品種的準確。然而謝先生并沒有從此停步,他90年代又辟蹊徑,將其多年的藥物品種本草考證經驗上升為理論,連續出版了《中藥品種理論研究》、《中藥品種新理論的研究》等書籍和論文,使這一研究由散在的經驗變得有規律可尋。這一理論的產生本身就是創新,其意義遠勝過零散的藥物本草考證。
本文用較多的筆墨介紹謝宗萬先生在藥物品種本草考證方面的業績,井無忽視其他專家成就的意思,只是想借用此成功之例,說明要想在本草研究中不斷創新,必須注意結合多學科的知識,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并及時將實踐上升到理論,為下一輪更深入的研究開辟天地。同時也想說明這樣一個問題:創新就不能安于老套路,必須根據各人自身的特點,選擇適應自己創新發展的道路。可是近些年來,藥物品種的本草考證低水平重復的現象非常嚴重。在已經發表的文章中就可以發現許多品種中早已有人考證過的,結論雷同。有些混淆品種中的常識性問題,也有人再次重復前人的勞動。至于平時審稿過程中遇到這樣的情況就更多了。再者,選題基本上集中在植物,而動物、礦物方面的考證文章少而又少,這和本草記載的各類藥物比例是不相稱的。以礦物藥為例,至今專門的論著只有王嘉蔭1956年出版的《本草綱目的礦物史料》。
篇7
主辦單位:中國藥學會醫院藥學專業委員會感染藥學專業組;江蘇省蘇州市第五人民醫院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江蘇省蘇州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672-7878
國內刊號:32-1726/R
郵發代號:28-194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2004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期刊簡介
篇8
營造學術創新氛圍
導師可以帶領學生參加各種學術交流會、學術論壇、學術講座、課題評審會、課題答辯會等,積極創造機會和平臺使研究生有機會聆聽國內外學者的學術歷程、學術經驗、學術成果,了解國內外最新學術研究動態、擴展學術視野、開闊學術思路、增長學術見識[6],能夠有效提高研究生創新能力,發掘獨特地研究視角,這些都使得研究生的創新性思維更加活躍;多鼓勵學生參加畢業研究生的畢業論文答辯,汲取別人的成功的經驗和教訓,不僅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啟發,同時也會鍛煉和培養學生的社會活動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促使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全面的綜合能力的培養。
搭建科研合作平臺
篇9
為了保證科研能力培養的質量,我院還開設了許多相關的課程。為了配合文獻檢索能力的培養,我院在教學計劃中為本科生開設了《藥學文獻檢索》課,介紹學校圖書館數據庫的使用,為學生查找國內外文獻、了解國內外研究進展、參加科學研究奠定了基礎。
論文的質量是實驗成果評價的重要依據。我院在《藥學專家講座》中為學生開設了藥學科技論文寫作等內容,使學生科技論文寫作能力提高很快,對畢業論文的撰寫和本科生研究機會計劃等項目的申報、結題總結、論文寫作與發表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學生在基礎課學習的過程中,就已經開設了《大學計算機基礎》等相關課程。但是我們還需要為學生補充藥學研究中所涉及化學結構式及多媒體課件的制作等內容。另外,我院為了提高本科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和答辯的質量,為教學工作配備了多媒體設備,使我院畢業論文一直堅持要求學生必須自己做成多媒體課件才能參加開題報告和答辯,專家對畢業實習和課件的內容進行評價,從而進一步保證畢業論文的質量。
為了培養創新性人才,給大學生提供個性發展的空間,使大學生有機會接受科學研究的系統訓練,加強大學生創新意識與能力的培養,我院加強對大學生科學研究和新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給優秀人才的脫穎而出創造條件。達到對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全面培養,使學生對科學研究得到全面的認識,具備本科畢業即可直接參與就業單位各項工作的能力。
篇10
創刊時間:1980年
主管單位:衛生部
主辦單位:中國醫學科學院
國際刊號issn:1673-7210
國內刊號cn:11-5539/r
郵發代號:80-372
辦刊宗旨
《中國醫藥導報》秉承“解讀醫藥政策法規,分析醫藥發展趨勢,傳播經營管理理念,展示醫藥科研成果,報道醫藥臨床進展,促進醫藥產業發展”的辦刊宗旨。
主要欄目
設有政策法規、產經視點、業界關注、管理前沿、醫學論著、基礎研究、藥物研究、科研進展、專家論壇、臨床研究、醫藥教育、醫學檢驗、醫學影像、臨床報告、醫療器械、中醫中藥、病案分析、醫學護理、經驗交流、工作探討、調查報告、衛生監督、疾病控制、藥品監督、藥品檢驗等30多個欄目。
收錄情況
《中國醫藥導報》雜志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收錄期刊,衛生部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核準的允許處方藥的醫學、藥學專業刊物,根據全國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的《繼續教育醫學教育學分授予辦法》學分授予標準,在本刊發表的論文可獲得國家級繼續教育ii類學分6-4分。
篇11
藥物化學是制藥工程、藥物制劑和藥學等本科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在學生的知識結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內容廣泛,涉及面寬,交叉性強,學科發展快,藥物分子的結構復雜,這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一定的難度,容易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影響學習效果。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具備了內在的學習興趣,學習行為才能持久、高效。因此,根據藥物化學這門課程的教學特點,我們想到了通過設置課程論文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讓學生主動地去探尋感興趣的藥物化學知識,進而強化藥物化學的理論教學效果,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印象。并且還把課程論文作為課程的考核方式之一,將課程論文納入學生的成績評價體系當中,和理論考試成績一起作為評價教學效果的手段。從而進一步的調動學生學習藥物化學課程的積極性、自主性和創造性。通過幾年來在教學中進行課程論文的實踐,我們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也發現了一些不足。本論文主要就課程論文在藥物化學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探索。
一、設置課程論文重要意義和作用
論文是對課程的綜合考察,論文的寫作是一種復雜的勞動,不但能考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能加強學生綜合運用各種知識的能力。在課程的學習過程中,老師布置和課程學習內容相關的題目,學生查閱大量的中文及外文文獻,然后根據對論文題目的理解,對文獻資料進行篩選,提煉出相關內容,運用所學的基本知識,對現有研究成果進行分析,概括,歸納,總結,撰寫書面的論文,制作電子講稿,并進行口頭的報告。為了要把某個問題講清楚,學生必須綜合運用該課程甚至其他課程所學過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通過閱讀大量的文獻閱讀科技期刊和學術專著,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查、閱、寫”的綜合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在運用理論分析思考問題的同時,讓學生制作電子講稿,每個人做一定時間的學術報告,還鍛煉了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和語言表達交流能力,這樣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當今社會需要的正是具有各種能力的高素質綜合型人才,課程論文的寫作應該說是一種操作性比較強的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方式。
通過在藥物化學課中進行課程論文的嘗試,我們發現學生對這種教學方式比較歡迎,它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學生對這種教學及考核方式投入了很大的熱情,不少同學,都把這種實踐作為對自己的一次鍛煉機會,認真的調研文獻,然后提煉總結,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學生不但對藥物化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掌握,同時還了解到了原理的實際應用,將抽象的概念與實際的科研成果聯系起來,使他們對藥物化學這門課程更感興趣,也加深了對學科的了解和熱愛。有些同學在論文中還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新見解,具有一定的學術水平??梢哉f課程論文在藥物化學課程中的實踐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二、藥物化學課程論文的寫作要求和評價目標
在將課程論文這種教學方式運用到藥物化學課程的具體實踐中,我們首先建立了明確的課程論文評價體系,將課程論文的考核納入了學生的成績體系,最終藥物化學這門課程的成績由期末考試成績和課程論文的成績兩部分組成,其中課程論文成績占40%的比例。并由老師制定出了明確的課程論文的寫作要求和評價指標(見表1)。
課程論文要求和評價指標主要強調參考文獻的質量、數量,對原始文獻的分析、歸納與整理,對本領域研究結果的高度概括性,論文質量,論文格式,論文文字表達的流暢性。將課程論文寫作納入藥物化學理論教學的評價體系,主要目的是希望學生在查閱相關文獻過程中,主動了解該領域的研究概況,激發他們學習該門課程的興趣,由于學生初次涉足藥學專業課程,缺乏專業試驗操作技能和試驗設計知識,所以課程論文形式以總結歸納相關領域研究現狀和進展的綜述論文為主。
三、藥物化學課程論文題目的擬定
藥物化學既要研究化學藥物的結構、性質和變化規律,又要了解用于人體后的生理、生化效應。在創制新藥中,藥物化學提供后續學科研究的物質基礎,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了激發學生學習和研究的興趣,進一步調動他們的主動性和創新性。我們在把握每年藥物研發領域的熱點基礎上,擬定了多個方向的題目,采取自由選題的形式,學生可以在給定范圍內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題目,進行深入研究,撰寫論文(見表2)。
四、課程論文的教學效果及不足
通過將課程論文引入藥物化學課程的教學和考核體系,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包括如下幾點:(1)將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變成主動探索創新。課程論文的形式充分調動了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藥物化學的熱情,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不是單純的被灌輸,而是主動的獲取;(2)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包括文獻檢索查閱能力,歸納整合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科技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3)加深了學生對課程理論知識的理解。
課程論文是對傳統教學和學習方法的改革,無疑是有助于大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培養。當然,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如學生存在著查找資料不完全,思路不夠開闊,對專業術語表達不夠準確,英文摘要無從下手及論文形式不規范等,還需要不斷探索改進。
參考文獻:
[1]仉文升,李安良.藥物化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習保民,張鵬鸝.藥物化學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8,10(6):669-671.
篇12
主辦單位:北華大學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吉林省吉林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9-4822
國內刊號:22-1316/N
郵發代號:12-184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2000
期刊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Caj-cd規范獲獎期刊
篇13
N052 壓力容器
G189 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
E047 亞熱帶資源與環境學報
U562 煙草科技
A501 煙臺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工程版
E053 巖礦測試
E157 巖石礦物學雜志
C005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E309 巖石學報
V574 巖土工程技術
V037 巖土工程學報
C004 巖土力學
E500 鹽湖研究
T054 鹽業與化工
G962 眼科
G554 眼科新進展
J025 燕山大學學報
H016 揚州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
A514 揚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S031 遙測遙控
Z543 遙感技術與應用
S024 遙感信息
Z006 遙感學報
G403 藥物不良反應雜志
G087 藥物分析雜志
G877 藥物流行病學雜志
G514 藥物生物技術
G977 藥學服務與研究
G440 藥學實踐雜志
G008 藥學學報
G527 藥學與臨床研究
M023 冶金分析
M047 冶金能源
M026 冶金自動化
C503 液晶與顯示
N079 液壓氣動與密封
N035 液壓與氣動
G605 醫療衛生裝備
G482 醫學動物防制
G333 醫學分子生物學雜志
G545 醫學臨床研究
* G865 醫學信息學雜志
G281 醫學研究生學報
G480 醫學研究雜志
G265 醫學影像學雜志
G964 醫學與社會
G860 醫學綜述
G844 醫藥導報
G088 醫用生物力學
N074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
N066 儀器儀表學報
F024 遺傳
G455 疑難病雜志
U054 印染
T104 印染助劑
G089 營養學報
D014 影像科學與光化學
G649 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
B008 應用概率統計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2013
2013年新入選 CODE 期刊名稱
C109 應用光學
T949 應用化工
D016 應用化學
A580 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
R033 應用激光
A015 應用科學學報
F035 應用昆蟲學報
C008 應用力學學報
E122 應用氣象學報
Z018 應用生態學報
C052 應用聲學
B011 應用數學
B020 應用數學和力學
B001 應用數學學報
F100 應用與環境生物學報
M014 硬質合金
L027 油氣儲運
L504 油氣地質與采收率
Z538 油氣田環境保護
L033 油田化學
E051 鈾礦地質
K020 鈾礦冶
T916 有機硅材料
D025 有機化學
M036 有色金屬工程
* M504 有色金屬科學與工程
K580 有色金屬選礦部分
M020 有色金屬冶煉部分
N907 魚雷技術
H998 漁業科學進展
Y020 宇航材料工藝
Y008 宇航計測技術
Y024 宇航學報
H909 玉米科學
G518 預防醫學情報雜志
H039 園藝學報
C108 原子核物理評論
Q008 原子能科學技術
C057 原子與分子物理學報
A038 云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A654 云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H269 云南農業大學學報
A053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M506 云南冶金
B013 運籌學學報
B522 運籌與管理
H989 雜草科學
H293 雜交水稻
Y057 載人航天
C100 噪聲與振動控制
M043 軋鋼
T569 粘接
X036 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N056 長春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G992 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
W010 長江科學院院報
Z029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