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量化評價和質化評價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量化評價和質化評價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量化評價和質化評價

篇1

試驗以昆明為立地條件,利用在昆明地區引種成功的優良草坪草種(品種),根據其生長互補性和外觀表現進行組合,測定各混播組合的

出苗整齊時間,幼苗生長速度,密度,成坪時間等指標,經過模糊處理,綜合評價草坪質量,篩選適宜該地區建坪的混播組合,為昆明及其氣候相似地區的草坪建植與養護管理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地自然概況

試驗地位于昆明黑龍潭,地理位置n 25°01′,e 103°,海拔1 913 m,年均溫14.7 ℃,年均降水量900~1 100 mm,年均日照數2 411.8 h,土壤ph為6.5。北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干濕分明,6~10月為雨季,11月至次年5月為旱季。

1.2 試驗材料及設計

試驗材料均來自于北京克勞沃集團,試驗設計見表1。運動場草坪及觀賞草坪各3個混播組合,每組合3次重復。小區面積2 m×3 m,小區間距0.5 m。2011年3月21日播種,常規田間管理。幼苗階段每隔5 d、成坪后每隔30 d觀測1次相關指標。

1.3 測定指標及方法

密度采用樣方法,樣方面積 0.01 m2,用枝每立方厘米表示;均一性用9分制目測;質地以草坪草葉片的寬度來度量,用游標卡尺測量葉片最寬處,每樣方重復15次,求其平均值;

蓋度采用樣方框點測法,樣方面積1 m2。

生長速度以出苗后在小區內隨機標記10株,采用量度法測定主莖長度,并計算其平均生長速度;綠期為草坪群落中80%的植株返青,到80%的植株枯黃所經歷的日數;

成坪時間為草坪群落從出苗到蓋度達到95%時所需時間;

葉綠素含量用丙酮法測量,以葉綠素含量作為評價草坪顏色的定量標準[9]。

1.4 草坪質量綜合評價

1.4.1 評價方法 引入模糊數學綜合評判法,根據混播草坪的性狀表現,確定其質量指標集及評語集之間的劃分標準(表2)。

1.4.2 建立隸屬函數 因混播草坪各質量指標隨評語等級呈現線性上升或下降趨勢(表2),故選線性函數作為隸屬函數[10]。根據數據具體情況,確定其模糊函數[11]。評定混播草坪的各個指標隸屬函數:

1.5 數據分析

數據分析與統計采用spss13.0軟件完成。

2 結果與分析

2.1 混播草坪苗期質量評價

2.1.1 成坪時間

含有多年生黑麥草的混播組合成坪時間較短(z1、z3),其中,多年生黑麥草所含比例越大成坪時間越短;而含有草地早熟禾的混播組合成坪時間較長(z2、z4、z5、z6),草地早熟禾所占的比例越大,成坪時間越長。成坪最快的為z1,只需46 d;成坪最慢的為z6,需要62 d;方差分析表明,z6與z1、z2、z3和z4成坪時間差異都顯著(p<0.05),其中,z1、z2和z3兩兩之間差異不顯著(表3)。這是由于多年生黑麥草和草地早熟禾的萌發速度、生長速度相差較大所致,更與混播組合的成員構成及其比例有很大關系。這和張大彪等報道一致[12]。

2.1.2 草坪質量綜合評價

>

將各混播群落的出苗整齊時間、生長速度、成坪時間、密度等指標經過模糊處理,并乘以各自權重系數,作為對各組合苗期綜合質量的模糊評價。評定混播草坪苗期各性狀指標的隸屬函數建立如下:

2.2 混播草坪成坪后質量評價

2.2.1 草坪質地

各混播草坪葉寬變化都比較平緩,呈單峰曲線分布,葉寬最大值均出現在出苗后120 d(圖1)。其中,z2組合草坪葉片最寬,平均值為0.430 cm,顯著高于其他組合(p<0.05)。主要原因是高羊茅的比例過大,過多的寬葉草坪草使z2混播草坪顯得較為粗糙。葉片最細的組合是z5,平均葉寬為0.218 cm,與其他組合差異顯著(p<0.05)。從生長天數分析,z1組合在出苗后30~60 d表現最好,但隨著生長時間的推移葉片越來越粗糙;z2組合在出苗后90~120 d表現較差,這和其建群種高羊茅的生長規律有關;其余組合在整個觀察期的表現都較好,但以z5組合最佳。這是因為z5組合中草地早熟禾和紫羊茅都屬于葉片較纖細的草坪草,兩者混播有較好的草坪質地,適合建植觀賞草坪[8]。  2.2.2 草坪顏色

草坪顏色的深淺同植株體內葉綠素含量呈正相關,試驗采用葉綠素含量作為評價草坪顏色的定量標準。各混播組合草坪葉綠素含量隨生長時間的變化,總體均呈下降趨勢,苗期較高,越冬期間(種后240 d)最低(圖2)。但z6組合葉綠素含量曲線的變化最為明顯,出苗后含量最高,為27.56 mg/l,隨后逐漸下降,在出苗后90~120 d下降特別明顯。出

現這種情況,與混播草坪植物組成及當時氣溫較高有關。z6組合系種內混播,由草地早熟禾4個品種組成。草地早熟禾系冷季型草坪草,不耐高溫[8]。高溫時段,生長不良,光合作用下降,可能導致體內葉綠素含量的劇烈下降。

2.2.3 草坪蓋度

出苗后各混播組合的草坪蓋度均呈現穩定增加的趨勢,后期草坪蓋度則增加不多。出苗后30 d各組合草坪蓋度總體欠佳,蓋度最大的是z2組合,為91.83%;最差的是z6組合,為71.5%;其余各組合均在80%~90%(圖3)。出苗后90 d,各組合的草坪蓋度維持在95%以上;150 d,則達到100%。組合間差異不明顯(p≥0.05),總體表現較好。這與混播組合的植物組成及氣候有關。

2.2.4 草坪雜草發生率 各混播組合草坪雜草發生率隨時間的變化,總體呈下降趨勢,進入冬季后(苗后240 d)達到最低值,為1.7%~6.6%(圖4),組合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 )。觀測期內,z1、z2、z3組合雜草發生率始終不高,均在10%以下,這與其草坪蓋度相對較高有關,說明各混播組合草坪群落生長勢強,競爭優勢明顯,雜草難于侵入。z4、z5、z6組合,雜草發生率總體較高,尤其是苗期,出苗后30 d,其雜草發生率分別為20.00%,39.73%和42.80%,組合間有較大的差異(p≤0.05),生產上應加強苗期除雜,否則會導致種草失敗[8]。

2.2.5 綜合質量評定

除草坪綠期外,其他指標均采用出苗后150 d測得的數據(表5)。此時為草坪生長旺季,評定結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將表5各指標與其相對應的隸屬函數f(x)進行模糊化,得到模糊關系矩陣r

2.3 評價集的建立

評價集是評判者對評價對象可能做出的各種評價結果所組成的集合。按照草坪組合5級分級法[7],試驗建立評價集v=(i級 ⅱ級 ⅲ級 ⅳ級 v級)及綜合評價質量分級標準(表6)。

將已獲得的草坪質量綜合評價值b與所制定的草坪質量等級表進行一一對照,根據模糊數學的“擇近原則”可確定該草坪質量等級。綜合評價值b越大,草坪質量越好,反之,草坪質量越差。試驗選用葉綠素含量、質地作為綜合評價的指標集,其他指標集和其對應的權重值均未發生變化,對其綜合值b的影響相同,因此可以在同一評價集下進行比較。對照表6的標準,混播草坪綜合評價結果為:

z5組合,草坪綜合質量很好,達到i級標準;z4、z1、z2和z6組合,草坪綜合質量尚可,達到ⅲ級標準;z3組合,草坪綜合質量差,只達到ⅳ級標準。

2.4 混播草坪優化組合篩選

根據5級分級法評定質量標準,總分值大于0.600的混播組合可作為優化組合用于實際建坪[7]。比較運動場草坪z1、z2和z3組合的草坪質量綜合評價值,z1組合的b值最大,為0.677,系運動場草坪最優組合。比較觀賞草坪z4、z5和z6組合,z5組合的草坪質量綜合評價值b最高,達到0.881,系觀賞草坪最優組合。

3 討論

多個草坪草種或品種的合理搭配,能充分發揮各自的生理優勢和生態習性,建成品質優良的草坪[13],但草坪混播是一項復雜技術,混播品種之間既有互補,又存在著對水分、養分、生存空間的競爭。只有選擇兼容性好、互補性強的草種進行科學配比,才能取得較為滿意的結果[14,15]。z3組合,采用50%草地早熟禾、30%狗牙根、20%多年生黑麥草混播,雖然,苗期有較好的表現,但成坪后表現欠佳,主要原因就是組合內冷、暖季型草坪草之間的兼容性較差所致[1]。

草坪草混播不是簡單地把草種混在一起播種,它有一定的原則性和依據標準,通常包括建群種,伴生種和保護種[16]。配有黑麥草的組合,苗期質量綜合評價較高,主要是黑麥草萌發快,提高了成坪速度,因此常作“先鋒草種”,同時保護作用也明顯,常與草地早熟禾等草種混合栽培[17]。從配有早熟禾的組合來看,早熟禾的比例越高,苗期質量相對較差。這是因為,在配有速生草種的組合中,如果優勢種本身萌發很緩慢,其自身的生長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18]。因此,建議在設計混播組合時,保護種多年生黑麥草不要超過20%,優勢種草地早熟禾不超過60%。

4 結論

(1)z5組合,草坪質量很好,系i級草坪;z4、z1、z2和z6組合,草坪質量尚可,系ⅲ級草坪。

(2)在昆明地區,運動場草坪的最優組合為z1;觀賞草坪的最優組合為z5。其草坪質量綜合評價值分別為0.677分和0.881分,高于實際應用值0.600。

參考文獻:

[1] 孫吉雄.草坪學(第三版)[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

[2] 肖飚,胥曉剛,白史且,等.長江1號葦狀羊茅在邊坡植被群落中的變化規律[j].草原與草坪,2005(3):63-65.

[3] 魯存海,白小明.8種野生早熟禾種質材料坪用特性和草坪質量評價研究[j].草原與草坪,2011,31(5):55-59.

[4] 劉桂英,周春祥,劉桂芹.冷季型草坪混播品種組合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2,40(29):14222-14224.

[5] 趙連春,張曉慶.南過渡帶混播草坪組合研究[j].草業與畜牧,2012(1):10-15.

[6] 羅耀,張巨明,葉振華.等.廣州亞運會運動場草坪建植質量調查與分析[j].草原與草坪,2012,32(4):28-34.

[7] 周禾,劉自學,韓建國,等.ny/t 634-2002草坪質量分級[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3.

[8] 孫奎鉞,羅富成,解亞林.云南草坪建植養護新技術[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0.

[9] 任繼周.草業科學研究方法[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

[10] 吉紅,郝志剛.用模糊綜合評判法對運動場草坪坪床類型與棍播配方優化組合的評價[j].中國草地,1994(1):41-45.

[11] 謝季堅,劉承平.模糊數學方法及其應用(第二版)[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0:197-215.

[12] 張大彪,李吉民,李光仁.多種冷季型草坪草種混播試驗[j].甘肅林業科技,2001,26(1):12-15.

[13] 韓烈保,孫吉雄,朱琳.北京昌平龍泉花園別墅綠地草坪的建植與管理[j].中國草地,1997(2):59-62.

[14] 陳志明.草坪建植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119-122.

[15] 湯巧香,馬曉軍.天津市草坪混播技術的研究[j].草原與草坪,2004(2):47-52.

篇2

也有人認為,量化評價是制約素質教育發展的瓶頸,因此,只有取消了量化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才會全面發展。這種想法是片面的,不切實際的。目前,學校教學中的確存在著許多不合理的考試,可能對學生產生了負面影響,但我們不能因此全面否定了量化評價。相反,我們應以科學、客觀的態度看待考試,看待量化評價,認識到量化評價對于學生的發展是不可或缺的。作為評價學生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一種有效手段,量化評價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不能完全否定考試,簡單地取消量化評價,而改革和完善以考、試測驗為主要手段的量化評價,才是十分正確和必要的。

2 “質性評價”的意義

新課程倡導質性評價方法,其意義主要體現在:

2.1 質性的評價方法通常記錄了學生的各種行為表現、作品或者思考等描述性的內容,而不僅僅是一個分數,不僅具體直觀地描述出學生發展的獨特性和差異性,而且較好的全面反映了學生發展的狀況。這種評價方法對于新課程倡導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篇3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3年9月8日

近年來,食品工業的公共信息服務水平和企業信息化應用水平有了質的飛躍。食品行業涉及門類繁多、范圍廣,其中為食品行業提供信息服務和電子商務的網站有數千家。在食品行業里最受人們關注的問題就是產品質量問題,這也是食品企業創建品牌時的基礎性問題。為了宣傳企業形象、推進企業產品、開展商務活動、獲取商業信息,規模以上的食品企業大部分已經建立了自己的企業網站。其中,一些“兩化融合”進展速度較快的食品企業已經建成了較為成熟的原材料采購、生產制造、銷售結合的一體化的信息系統。在當前的市場環境和產業分工體系下,食品行業保證產品質量的關鍵是完整的以信息網絡為基礎的誠信和質量管理體系。

一、食品企業兩化融合指標構建

食品企業兩化融合的評價指標的選取是非常重要的,指標體系的科學選擇對于綜合評級結果的準確度和可信度非常有利,這就需要考慮指標體系的全面性和合理性。全面性要求指標太少的話會產生片面性,其反映的信息可能就會有所缺失,但又不能過多,全面性指標過多容易發生信息重復調查的情況,所以專業知識的合理運用和指標體系的科學篩選方法在兩化融合測評指標中是至關重要的。

在指標體系的建設過程中,首先要進行的是運用科學的方法設計主要的指標體系,并進行必要的可得性和相關性檢測,用來保證所設計的指標體系和企業兩化融合有密切相關性,并且能夠更好地獲得數據和保證數據的精確性,得出合理的指標體系。為了有利于今后能夠更加全面的分析信息,應在指標體系的基礎上設計問卷調查。由于問卷調查需要企業耗費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所以問卷調查的設計面應盡可能的廣泛,收集更全面的信息,包括食品企業生產管理的方方面面。

在具體選取指標時,首先通過閱讀相關參考文獻,在關于兩化融合相關研究的文獻中歸納總結出大致的指標,分析其合理性,然后確定關鍵因素就要通過調研企業的相關生產運作流程,對指標體系進行進一步優化,最后在相關專家的指導下建立起一套科學合理的兩化融合評價指標體系。

最終確定的“兩化融合”發展水平測評體系中包括就緒度、成熟度、貢獻度3個一級指標,重視程度、基礎建設、管理基礎、研究開發、過程控制、企業管理、競爭能力、創新能力、持續發展等9個二級指標,兩化投入、信息安全等27個三級指標,其中每個指標在調查問卷中都有對應的調查題目。

二、山東省食品企業兩化融合發展水平分析

本次共調查山東省食品企業50家,回收有效問卷43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86%,其中大型企業占18.6%,中型企業占46.5%,小型企業占34.8%。本次調查樣本中大型企業、中型企業、小型企業都有,可以客觀地評價山東省食品企業兩化融合發展水平。(表1)

通過對山東省食品企業調查結果評估指標體系中一級指標的計算得知,山東省食品企業兩化融合評估結果中就緒度發展水平和成熟度發展水平都處于局部應用階段,貢獻度應用水平處于綜合應用階段。(表2)

通過表2的計算結果知:從就緒度來看,60分以上的企業只占了14.27%,表明食品企業兩化融合需要的基本條件和支撐環境的建設仍需要進一步加強。

成熟度的評估結果偏低,樣本的標準差較大,反映出企業兩化融合的應用水平偏低,各樣本企業之間應用水平差距較大。該指標評估結果在60分以上的樣本數僅占樣本總量的14.80%,說明樣本企業中信息化應用水平較高的企業偏少。

企業整體兩化融合貢獻度水平較低,60分以上的樣本數只占樣本企業的1.89%。而且大、中、小型企業整體貢獻度水平相當。這說明企業貢獻度不僅受到兩化融合的影響,還有市場、政策、企業自身條件等眾多因素的影響,因此需要結合就緒度和成熟度的具體指標進行分析。

三、進一步提高食品企業兩化融合的途徑

1、致力于兩化融合行業特點,結合其發展的特點,建設全方位的信息化企業。兩化融合的實施,推進了產品升級和服務的升級,同時也提升了管理效率和產品的競爭力。通過兩化融合促進了公司區域化布局、產業化經營、標準化管理、專業化發展和國際化運作,從而不斷地提升企業的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

2、在采購環節,建立產業聯盟,實行原料基地信息化管理。為了從源頭上保障產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可以運用耳標技術,將記錄的信息輸入公司采購管理系統。在加工制造環節,實行同步檢疫和在線品質檢驗;利用條碼技術,實時讀取在線產品信息,并讀入生產管理系統,以確保生產過程產品質量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在倉儲和物流配送環節,采用自動化貨位管理、分揀管理、GPS及溫控技術,實現了儲運和分銷環節的品質追溯管理,從而保障了產品的安全放心和全程品質溯源管理。目前,一些發達國家對禁止不具備可追溯功能調節的食品進入市場已形成法律約束,加快食品工業企業可追溯系統建設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具體體現。近年來,我國乳制品行業發生的三聚氰胺食品安全事件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使消費者對食品的質量安全產生了嚴重的信任危機,食品工業企業必須要建立和具備更透明、高效、便捷的食品安全可追溯信息系統,向消費者傳遞真實的產品信息,才能重新獲得消費者的信任。實施追溯系統,可以加快食品企業“兩化融合”的腳步,提升信息化能力,促進企業形成追溯標準并逐步發展為整個行業的追溯標準,使追溯系統變得更加方便、便捷和有效。

3、利用全程追蹤系統促進食品企業兩化融合。信息資源是兩化融合的關鍵點,用好信息資源更是兩化融合的關鍵基礎。食品企業應推行目標管理、計劃管理、標準化管理、精準化管理、供應鏈管理和績效管理的模式,通過數據庫、數據鏈的支持,為科學、高效的決策提供了依據,實現了現金流、信息流、物流的“三流”同步,以此進一步提升管理效率。

主要參考文獻:

[1]陳杰.“兩化”深度融合背景下食品行業信息化現狀及對策研究[J].農業網絡信息,2012.11.

篇4

過去我們大都習慣于從質的角度去看教師專業化,從而對于教師專業化的評價體制也多從質的角度來制定,因此,我們非常清楚什么樣的教師是優秀的教師,什么樣的教師是專業化的教師。然而,大家很少從量的角度去看教師專業化。處在社會轉型時期的教育工作者肩負著教書和育人的雙重重任,隨著時代潮流的快速前進,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就顯得尤為重要。于是,對教師的專業化要進行理性而準確的評價也應該具有時代的特點,也就是說教師的專業化評價也要與時俱進,要從質和量及其兩者統一的視角加以重新審視。

要想將教師專業化評價的質性與量性統一,就必須首先明確什么是教師專業化評價的質的標準,其次要知道,如何從量性的角度對教師的專業化進行評價,最后,再將兩者結合實際進行協調、統一。

一、教師的專業化有著質的規定性

質是一個事物成為它自身而區別于其他事物的內在規定性。教師之所以是一種不可替代的職業,就是因為它與普通社會成員有著不同的質。對于教師應該具備什么樣的專業素養,我國學者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和分析。總體認為,首先教師要具備相應的理論素養,要具有深厚的理論基礎,這是教師能夠更好地完成教學的前提和保證。其次,教師要提高綜合能力,不只是簡單的學科內的知識體系與教學方法的疊加。最后,具有良好的社會實踐經驗和社會實踐能力。而教師專業化評價就是針對教師專業化素質而建立的有效評價機制,該機制既是對教師專業素質的評價標準,又是教師自我反思和成長的標尺,即教師專業化的質的規定性標準。

二、教師專業化有著量的規定性

(一)不同層次的教師專業化評價在量上有不同的規定性

這里所說的不同層次,就是指在校內存在擔任一定領導職務與普通教師的層次區別,以及同樣是普通教師,還存在職稱上、學歷上以及教齡等方面的層次區別。如果把領導干部和普通教師放在一個層次上,那么干部的評價起點就很低;如果把領導干部的評價要求提高了,那么對他的起點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二)對教師專業化評價應分成不同的階段性

對教師專業化評價要體現時代的要求,這就表明在不同的時代,教師專業化評價就有不同量的規定性。在現時代條件下,教師能夠做到哪一步,在理想層次上提倡什么,向什么方向努力,現時代的先進性怎么體現出來,都要有一個階段性的劃分。

(三)在不同類型學校,從事不同科目的教師的專業化評價也有不同的量的規定性

對工作在不同地區、不同等級或類型的學校,從事不同學科的教師的專業化評價也有不同量的規定性。比如在高校從事教學的英語老師和在小學擔任班主任的教師,在進行專業化評價時,就要制定不同量的規定性標準。我們可以想到的是,小學班主任要兼顧學生的知識傳授、德育及行為習慣的養成,還有在校的生活等方方面面,那么,對這一群體的專業化評價在量上的規定性就要更加細化。

三、教師專業化評價是質和量的統一

對于教師的評定要進行綜合性的全方位系統的評定。對于教師專業化的評價要通過質和量兩個方面進行評價,不能單一的側重其中一方而忽視另一方面。要知道在教師專業化上只有真正的達到了質和量的完美統一,才能具備高質量的教師專業化評價體系。

四、如何將教師專業化評價從質性和量性上統一

以對教師育人效果進行專業化評價為例。我們要想對一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育人效果進行比較科學和客觀的評價,首先在質性上細化。

比如A生是一名學習落后、活動落后,經常違反學校和班級紀律,經常制造麻煩的問題學生。其語文老師經常借助課堂時間,以及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啟迪學生的思想,使學生在愛國、愛集體、自尊、自強等方面產生情感共鳴。還根據不同教學內容設計相應課堂活動,使A生在活動中感受到老師的信任和關懷,從而在日常行為和學習態度上逐漸發生了明顯轉變,取得了顯著的進步。這種情況下,我們在制定教師評價體制的過程中就要通過精心設計,使學生的進步與老師的育人效果聯系起來,從而使評價更加生動和真實有效,從而進一步促進教師成長,幫助教師反思和進步。

那么,該如何將評價的質性和量性統一起來,我們一定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制定發展性教師評價。

發展性教師評價本質上就是與教師專業化相配套的一種評價體系。它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特征。

第一,它是以教師專業化發展為其評價目的的。美國教育管理學家薩喬萬尼勾畫了關于教師評價的框架。

知識:主要考察教師是否有去做的知識,Know how。

當前能力:主要考察教師是否有能力去實踐知識,Can do。

未來意愿:主要考察教師是否具有保持并發展已有能力的意愿和愿望,will do。

未來發展:主要考察教師是否具有專業上持續發展的能力和行動,will grow。

針對A生的案例,我們可以將這種發展性的評價制度細則在質性方面進行調整如下:

知識方面:主要考察教師是否有去做的知識。將被評價教師的學歷、教齡、教學崗位難度進行系數比較。

當前能力:主要考察教師是否有能力去實踐知識并在知識傳授過程中達到一定的育人目的和效果。將被評價教師的學生成績、公開課效果、參賽成績等進行系數比較;同時,記錄學生課堂活動表現情況(可以以班級或小組為單位,制作一本學生活動手冊,記錄各單位每名學生的表現情況)。

未來意愿:主要考察教師是否具有保持并發展已有能力的意愿和愿望。教師在教學和育人方面對未來一段明確時間段中的計劃和設想,根據其后觀效果進行評價。

未來發展:主要考察教師是否具有專業上持續發展的能力和行動。把與以上計劃和設想有關的教學活動記錄在冊,根據活動效果進行評價。

未來更加客觀和科學的反映教師的育人效果,要每周或每月進行階段性匯總,畫出線形圖,使教師專業化評價更加直觀,也可將評價達到質性和量性的統一。

【參考文獻】

[1]邱濟隆.教師評價與學校的科學管理[N].東方下載網,2005-2-17.

[2]趙夢迪.用評價促進教師成長[N].教育信息網,2005-5-13.

[3]袁振國.教育評價與測量[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4]談秀菁.中國教師專業化研究對特殊教育師資培養的啟示[J].中國特殊教育,2006(06):72-76.

[5]李學農.教師專業化實踐的困境與教師教育學科理論的生長[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07):33-36.

[6]趙斌.教師專業化背景下特殊教育一線教師的培訓現狀及思考[J].中國特殊教育,2007(04):57-61.

[7]吳天武.發展性教師評價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力手段[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4):103-107.

[8]張春瀛,施華斌,劉平.基于教師專業化的高校績效系統優化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05(11):73-74.

[9]穆嵐.教師專業化:我國教師教育發展的機遇與挑戰[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01):182-184.

篇5

1.大學生綜合素質精細量化評價的內涵

精細量化評價以規范化、責任化為前提,通過科學有效考核和激勵導向機制,以規范的規章制度為保障,將學生發展指標明確量化,調動學生積極性,真正實現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成長。大學生精細量化考核是指以具體量化指標為依據,借助一定計量方法對學生發展情況進行比較、衡量與評價。從學生層面,量化評價是個人獲得認可的實現方式,關注點在于考核結果所決定的個人利益[3-4];從高校管理角度,量化考核可提升學校學生發展實力,激勵學生多元發展,關注點在于考核的有效性和導向性。

2.大學生綜合素質精細量化評價設計原則

考核的設計原則應遵根據學生自身發展規律,學生考核評價設計應該具備科學性、客觀性、可操作性原則[3]。科學性原則是指學生評價量化考核過程(包括考核指標確定、賦分權重、考核方法選擇和實施)各個環節都符合科學要求。貫徹這個原則應做到:遵循學生發展客觀規律,強調學生主體地位;數值量化指標;科學選擇考核主體及實施途徑;客觀性原則要求量化考核標準、考核程序和考核責任都應當有明確規定、完全公開,盡量避免摻入主觀性和感彩,做到用事實說話; 可行性原則是指考核方案實施得通,考核指標和標準符合實際,并能被理解接受。考核方案的確定要考慮人力,物力,財力,時間,空間等各種因素,應做到在實踐中具有可行性。

3.大學生綜合素質精細量化評價設計內容

高校學生精細量化評價應包括考核對象、考核原則、考核指標、考核實施方法、管理支持制度等內容的綜合有機體,并相互作用形成完整體系[5]。

3.1考核對象與管理制度

量化考核主體是指具體實施量化考核評價的組織群體,是高校管理基層工作者牽頭、學生本身為主的群體;對象是受考核評價的客觀主體,是全部高校學生,分為學生干部、普通學生等。考核主體接受考核對象監督,秉公辦事,嚴格按照細則操作,堅持聯評審議、及時公開、大事上報制度,確保實施細節公平合理;考核對象具有申訴權利;考核目標堅持綱領基礎不大改、細節可調整,保證制度穩定性。

3.2考核方法與程序

量化考核實施方法采用KPI考核方法,通過對學生發展關鍵指標設置、賦分、分析,一般過程是將學生發展成果量化,然后根據得分值與目標比對,確定考核結果與評價。實施中成立專門學生考核小組,以班級為單位,由班內選舉產生的考核委員負責每天記錄、每周總結、每月上報,年級考核小組對考核檔案月月更新總結,逐級上報;月報結果公示、統計、存檔;保障學生申訴權利,保證結果易查閱、難修改;考核結果雙向交流,考核主體(考核小組及學生工作管理者)就考核方法、結果向考核對象(全體學生)公布;考核對象對于考核中存在的問題或建議向主體反饋,經過雙向交流、溝通及時修正考核制度,使績效考核體系成為一個良性循環的體系。

3.3考核評價框架內容

學生考核評價以綜合素質為原則,體現學生的思想政治修養、科學素質、文體素質、拓展素質等部分,具體包括:思想素質、學習情況、自我管理、科技實踐、自我服務、新聞宣傳、創業培訓、文體發展及其他等模塊,打破學生評價考核單一的局面。各模塊具體細化,設有基礎分、加減分項目,各指標賦分以均衡為主、重點突出為原則,例如科技創新與文體發展相等,讓不同類型學生得到公平相等評價,對于高校學生發展薄弱項或重點推動素質,賦分有所側重,真正做到精細量化管理。

3.4考核評價意義

考核結果不僅僅是一個表格或者一個分數,應為促進學生全面個性發展發揮積極作用,將考核結果與個人獎勵掛鉤是必然選擇。通過規范化與導向性相結合、定性與定量考核相結合的評價體系,并通過相關鼓勵措施,營造積極環境促進學生自身完善。具體來說, 1)量化考核評價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自身表現得到積極認可,真正實現學生自我自覺自信管理;2)量化考核評價是高校審視認可學生的有力來源,觀察學生細微有形,及時發現學生存在問題和工作紕漏,因材施教,用“數據”說話,避免“靠直覺辦事”,更加科學合理。

4.小結

高校學生評價考核體系應該注重考核對象與考核原則的確定、考核指標確定、考核實施方法、管理制度支持等內容在內的一個綜合有機體,并相互作用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高校學生評價考核精細量化管理,積極推進學生工作的規范科學化,更進一步落實了素質教育,充分積累學生多元發展土壤,實現學生自我科學管理,自覺成長為有責任、綜合素質高、創業實踐能力強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月娥,孔繁繁,張天曉,蘇文. 以學生評價量化管理的嘗試談大學生管理工作中精細化管理的必要性[J].中國成人教育,2012(9),21-24

[2]徐秀秀. 我國高校精英人才培養模式個案研究―基于學生評價的視角[D]. 上海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1)

[3]邱祖民,胡萍,陶秉瑩,萬金寶. 學生量化評價體系的建立及其模型化初探[J]. 化工高等教育,2007(1),38-40

篇6

教育部教職成2011]12號《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高等職業教育必須準確把握定位和發展方向,自覺承擔起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時代責任。”這就要求各院校在制定培養方案前應充分了解本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進行大量的行業企業調研,梳理清楚每個專業每門課程的具體要求。《工程測量》課程是道路橋梁、鐵道、管道、建筑、市政等多個專業的一門必修的專業基礎課,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學生必須訓練動手操作能力,具備測量的基本技能,才能勝任施工單位一線的測量工作。對《工程測量》課程的考核,目前絕大多數專業院校都存在考核形式單一化、重理論知識輕實踐技能的現象。要改變現狀就必須對該課程的考核內容和形式進行改革。

一、項目化綜合考核方法

為了全面直接了解每個學生掌握該門課程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情況和提高《工程測量》課程的教學質量,在考核上應更注重教學的過程和同學們平時的知識積累和實踐操作訓練,分為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兩部分。對課程的考核項目進行了設計,考核成績比例如下表:

1.過程考核。在學習《工程測量》課程中切不可單純死記硬背,必須做到理論聯系實際,通過實際操作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前三個考核項目的設計,主要強調課程學習的教學過程,嚴格規定學生按照《測量工程實訓項目指導書》的要求逐一進行訓練和考核。在儀器操作考核前要求學生認真做好預習,弄清考核目的、要求、步驟及注意事項。在實訓考核中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養成良好的測量工作習慣,按照規定的儀器操作要求獨立完成各實訓考核項目。在課程教學內容完成后,對每個學生進行項目四和項目五的訓練與考核。這兩個項目也是測量工實操考核項目的內容。這種考核方法雖然大大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但對于學生來講效果很好。通過考核教師能夠直接掌握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如何,對儀器操作的熟練程度,測量精度的高低等,是再一次綜合強化操作技能的好方法。同時也大大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課程考核內容直接和執業資格考核內容對接,為學生參加測量工的考核打下基礎。課程考核項目內容及評分標準見下表。

2.終結性考核。終結性考核的目的是讓學生全面復習一學期所學過的知識,進一步地熟悉和理解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并牢固地掌握。考核的形式可以是開卷、口試等靈活多樣的。口試方法也有獨特的優點,同時也避免了考場的舞弊現象,而且口試是通過教師與學生面對面的問答直接溝通了教與學,便于教書育人。

3.頂崗前測量綜合實訓。為了學生畢業后在工作中能獨立勝任測量工作,僅靠測量課程一門課程的訓練和考核是不夠的。在畢業前安排學生進行為期兩周的集中測量綜合實訓,以便學生進一步全面深入地掌握和應用測量知識。通過測繪一幅大比例尺地形圖和施工定位、放線測量實訓和數據整理,進一步鞏固所學的基本理論知識、提高基本操作技能。集中測量綜合實訓考核可依據實訓態度、實訓紀律、實訓操作技能、熟練程度、完成測圖任務的質量及測量放線的精度綜合評定優、良、中、及格、不及格五個等級實訓成績。

《工程測量》課程的項目化綜合考核方法不僅改變了以住單憑一次“關鍵”書面考試定成績的不合理現象,還提高了同學們平時的學習積極性和技能操作訓練的興趣,同時扭轉了在學生中普遍存在的“高分低能”的現象,真正把握住了學生在理論知識的學習及實際操作方面的質量關,真正提高了學生的職業技能。

參考文獻:

[1]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Z].教職成[2011]12號.

[2]張憲麗.工程測量課程實踐教學改革探討[J].職業技術,2008,(08):14.

[3]曾慶偉,張君第.談高職院校《工程測量》課程的教學改革[J].職業教育研究,2009,(11):33.

篇7

[Key words] Gualou Guizhi decoction; UPLC-MS; Zebrafish neuronal injury model

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中藥復方的質量控制,其關鍵在于評價其有效性與可控性。然而目前的質控方法,主要通過檢測一種或某幾種有效成分來進行評價,存在一定的缺陷,如缺乏質量控制的科學性與系統性,存在非法添加對照品的風險等。隨著近年來生物活性測定法,具有整體可控,藥效密切相關等優勢的凸顯,已逐漸成為中藥質量控制和評價的重要發展方向[1-4]。

栝樓桂枝湯,處方來源于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具有解肌祛邪,舒緩筋脈之功效。在課題組前期的研究中發現,該方通過多途徑發揮對MCAO模型大鼠的腦保護作用[5-9]。目前,斑馬魚模型已被廣泛應用于中樞神經保護的藥物活性篩選[10-12]。本實驗在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分析測定化學成分的基礎上,結合斑馬魚神經元損傷模型,進行栝樓桂枝湯對中樞腦保護的生物活性檢測,初步探索建立基于化學測定和生物活性的中藥復方質量評價模式,為豐富中藥復方質量控制研究提供參考。

1 材料

1.1 儀器

ACQUITY UPLC H-Class超高效液相色譜儀,Xevo TQD三重四級桿質譜儀(美國Waters公司);KQ-500DE數控超聲儀(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解剖顯微鏡(SZX7,OLYMPUS,Japan);與顯微鏡相連的相機(TK-C1481EC);精密電子天平(CP214,OHAUS,America);AZ100型熒光顯微鏡(尼康公司);NIS-Elements D 3.10 高級圖像處理軟件(Media Cybernetics 公司)。

1.2 試劑

沒食子酸甲酯、芍藥內酯苷、2-羥基肉桂酸、酸棗仁皂苷A,購自于成都曼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純度均≥98%;沒食子酸、原兒茶酸、兒茶素、對羥基苯甲酸、香草酸、芍苷、甘草苷、甘草素、肉桂酸、甘草酸、6-姜酚、甘草次酸、獐牙菜苦苷、山柰酚-3-O-蕓香糖苷、4-羥基苯甲酸甲酯,購自于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純度均≥99%;氧化芍藥苷、4-羥基肉桂酸、紫云英苷、3-羥基肉桂酸、異甘草苷、甘草查爾酮A、8-姜酚、6-姜烯酚購于上海同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純度均≥98%。

色譜純乙腈(美國Merck公司);水為超純水。嗎替麥考酚酯(購自上海晶純實業有限公司,批號H14J6335),吖啶橙染料(Alorich,批號494-38-2);谷胱甘肽,簡稱GSH,上海晶純實業有限公司,批號為45463;甲基纖維素(Aladdin,Shanghai,China)。

1.3 藥材

栝樓、白芍、桂枝、甘草、生姜、大棗購自福州回春中藥飲片廠有限公司,上述藥材經福建中醫藥大學中藥鑒定教研室黃澤豪副教授鑒定,均符合2015年版《中國藥典》相關要求。

2 方法

2.1 栝樓桂枝湯制備

取生姜、桂枝藥材,分別按10倍加量水,采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6 h,并收集其揮發油,再將上述藥渣與處方中其他4味藥材混合,按處方比例加入10倍水,煎煮2次,每次1.5 h,過濾合并藥液,濃縮藥液,置-4 ℃冰箱保存備用。

2.2 超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測定栝樓桂枝湯中的24種成分

2.2.1 UPLC的色譜條件

色譜柱:Waters CORTECS C18(2.1 mm×100 mm,1.6 μm),流動相為水(含0.1%甲酸,A)-乙腈(B),梯度洗脫,條件見表1,流速0.25 mL?min-1。進樣量為1 μL,柱溫為 45 ℃。

質譜條件:去溶劑氣體為氮氣,碰撞氣體為氬氣,離子源溫度150 ℃,毛細管電壓3.0 KV,錐孔電壓30.0 V,去溶劑氣體流量800 L?h-1,錐孔氣流50 L?h-1,脫溶劑溫度200 ℃。

2.2.2 混合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稱取 24 N待測物標準品和 3 種內標物標準品適量,精密稱定,甲醇適量超聲溶解,定容制刻度,搖勻,分別制備成濃度為1.00 g?L-1的對照品母液和內標儲備液。

2.2.3 供試品溶液溶液的制備

精密吸取栝樓桂枝湯適量,置于25 mL量瓶中,先加50%甲醇45 mL超聲提取30 min,靜置,放冷,再用50%甲醇定容,搖勻,靜置,取一定量至EP管中,12 000 r?min-1離心10 min,取上清液過0.22 μm微孔濾膜,取續濾液,即得。

2.2.4 系統適用性試驗

2.2.4.1 線性關系考察 取上述24種對照品的儲備液,精確配制不同濃度梯度的混合對照品溶液,在上述色譜條件下分別進樣測定,重復3 次,將各成分特征碎片離子峰面積平均值(Y)與被測組分的質量濃度(X,mg?L-1)進行線性分析,獲得回歸方程、相關系數及線性范圍;以信噪比(S/N)等于3,計算24種待測成分的檢出限LOD,以信噪比(S/N)等于10,計算24種待測組分的定量限LOQ,結果見表2。

2.2.4.2 精密度、穩定性、重復性及回收率試驗 按照藥典的相關要求,分別進行了儀器精密度、樣品的穩定性、重復性及回收率試驗,試驗結果均符合要求。

2.2.5 3批栝樓桂枝湯樣品的含量測定

分別精密稱取3批樣品,按2.2.3項制備栝樓桂枝湯樣品溶液,按2.2.1項下色譜,質譜條件進行樣品測定,分別將各成分峰面積代入相應的回歸方程,計算獲得樣品中24種活性成分的含量,其結果見表3。

2.3 栝樓桂枝湯對斑馬魚中樞神經的保護作用

隨機選取270尾受精后1 d野生型AB品系斑馬魚于六孔板中,每孔(實驗組)均處理30尾斑馬魚,用嗎替麥考酚酯誘發斑馬魚中樞神經損傷。分別水溶給予A組60,100,130 mg?L-1和B組924,1 540,2 000 mg?L-1,陽性對照藥GSH 154 mg?L-1,同時設置正常對照組(養魚用水處理斑馬魚)和模型對照組,每孔(實驗組)容量為3 mL。A組和B組分別與嗎替麥考酚酯共同處理24 h后,用吖啶橙進行染色,染色后每個實驗組隨機選取10尾斑馬魚在熒光顯微鏡下拍照并采集數據,用NIS-Elements D 3.10 高級圖像處理軟件進行圖像分析,計算斑馬魚中樞神經凋亡細胞熒光強度(S),進行定量分析,并統計。統計學處理結果用±s表示,A組和B組對斑馬魚中樞神經的保護作用計算公式如下。

中樞神經保護作用=S模型對照組-S供試品組S模型對照組-S正常對照組×100%

結果采用方差分析和Dunnett′s t-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P

3 結果與分析

3.1 栝樓桂枝湯中24種成分的UPLC測定

在上述色譜條件下對照品和栝樓桂枝湯的色譜見圖1,2,所有樣品在保留時間6.5 min內,均得到較好的分離;栝樓桂枝湯測定24種成分的回歸方程、相關系數及線性范圍結果見表2,3批栝樓桂枝湯含量測定結果見表3。

3.2 斑馬魚損傷模型的建立

采用0.25 mol?mL-1嗎替麥考酚酯處理受精后1 d野生型AB品系斑馬魚24 h,建立斑馬魚中樞神經損傷模型。AO 染料染色,凋亡細胞呈熒光綠色,熒光顯微鏡下拍照觀察斑馬魚神經凋亡細胞熒光強度來判斷造模成功率(造模成功率95%),見圖3。斑馬魚凋亡細胞熒光強度定量分析可對藥物對神經細胞保護效率進行快速、可靠的評價。

3.3 栝樓桂枝湯對斑馬魚損傷模型的最大耐受濃度測定

栝樓桂枝濃縮干燥的粉末,采用養殖用水配制成2 g?L-1母液,實驗時,現場配制成1,10,100,250,500,1 000,2 000 mg?L-1質量濃度的樣品溶液,結果顯示在2 000 mg?L-1時,除嗎替麥考酚酯誘導的毒性(軀干彎曲,腦袋變性)外,對斑馬魚未產生其他毒副作用,也未引起斑馬魚死亡,且2 000 mg?L-1為最大耐受濃度檢測上限。因此確定栝樓桂枝湯對斑馬魚MTC為2 000 mg?L-1。

3.4 栝樓桂枝湯對斑馬魚中樞神經的保護作用

將栝樓桂枝湯母液為2 g?L-1,分別加入1 386,2 310,3 000 μL到3 mL養殖用水中,配制成低、中、高3個劑量組(924,1540,2 000 mg?L-1)。按2.3項下方法測定栝樓桂枝湯處理下斑馬魚凋亡細胞F,計算神經細胞保護率P,結果見表4。

模型對照組斑馬魚中樞神經凋亡細胞熒光強度與正常對照組比較P

栝樓桂枝湯的924,1 540,2 000 mg?L-1組斑馬魚中樞神經凋亡細胞熒光強度分別為106 711,69 716,70 174像素,中樞神經保護作用分別為65%,93%,93%,與模型對照組比較,各組均P

4 討論

4.1 色譜條件的優化

考慮到栝樓桂枝湯中,可能存在著同分異構體易造成干擾的問題,如桂枝藥材存在2,3,4-位,3種不同位置的羥基肉桂酸;白芍中芍藥苷與芍藥內酯苷,結構上僅差1個酯鍵;甘草藥材中的甘草苷與異甘草苷等成分,其母離子和子離子完全一樣,若未能選擇好色譜條件,則可能影響質譜檢測。因此,本實驗首先對流動相的進行了優選,預實驗中考察了乙腈-水、甲醇-水、乙腈-0.1%甲酸、甲醇-0.1%甲酸、乙腈-0.02 mol?L-1乙酸銨、乙腈-0.02 mol?L-1乙酸銨-0.1%甲酸水等流動相條件。結果發現:①甲醇體系的分離度不如乙腈體系;②甲酸或乙酸銨對色譜分離及峰形改善均有作用,但其對質譜響應與峰形改善程度與單用甲酸相差不大,故本實驗選擇乙腈-0.1%甲酸作為流動相。

其次,實驗中篩選了不同類型的色譜柱Waters CORTECS C18,Waters HSS T3 C18,Phenomenexkintecx,結果發現1.6 μm的超高效液相色譜柱,其分離效果和檢測的靈敏度均高于其他色譜柱,且達到基線分離的分析時間縮短,分離的效率較高,所以本實驗中選擇Waters CORTECS C18色譜柱。

4.2 質譜條件優化

結合文獻研究,栝樓桂枝湯中主要成分為白芍萜苷及甘草三萜酸類成分。實驗中分析比較了正、負離子檢測模式等質譜條件,發現上述2類成分在負離子模式條件下檢測靈敏度顯著高于正離子模式,并且其他化合物在該模式下也有穩定的子離子和較高的響應度,故最終選擇負離子模式。

4.3 栝樓桂枝湯化學成分與藥效相關性

中藥復方質控評價體系的建立其指標選擇是關鍵問題,本文選擇的分析測定成分主要基于以下方面考慮,一是前期研究發現的復方中具有透過血腦屏障的作用成分如:如沒食子酸、芍藥苷、甘草素、甘草苷等[7];或已有文獻報道具有神經保護作用成分芍藥內酯苷[13]、6-姜酚[14]、甘草酸[15];此外,還包括了構成復方各味藥材的藥典主要測定指標。

4.4 斑馬魚中樞神經保護藥效學實驗

目前缺氧缺血再灌注腦損傷的模型,通常選擇大鼠、豬、羊,鑒于造模后的大鼠往往沒有任何精神、運動障礙的表現,而采用羊、豬胎兒模型則實驗成本較高[16]。因此,建立一個新型、經濟、簡便且能大量繁殖的動物模型,對缺氧缺血再灌注腦損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斑馬魚作為一種新型模式動物,具有易于飼養、發育快速、胚胎透明、繁殖力強等特點,已在藥物活性篩選中廣泛應用[17-18],特別是在神經系統疾病領域,如,李曉穩等[10]建立了采用斑馬魚神經元損傷模型評價養血清腦顆粒神經細胞保護作用的模式。陳衍晨等[11]研究發現,缺氧會導致斑馬魚腦細胞內c-fos基因表達上調,可能是導致缺氧后期腦細胞凋亡激增的機制之一。Buenafe等[19]發現丹參丙酮粗提物能夠抑制戊四氮誘導的斑馬魚胚胎癲癇發作。

[致謝] 斑馬魚中樞神經保護實驗得到了杭州環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 馮偉紅,李春,信偉梅,等.生物測定法用于中藥質量評價的探索研究――以夏枯草抗氧化活性與總酚酸含量相關性的研究為例[J]. 中國中藥雜志,2016,41(14):2660.

[2] 李寒冰,鄢丹,武彥舒,等. 基于抗病毒活性檢測的板藍根質量生物評價方法及優化研究[J]. 中草藥,2011,42(8):1560.

[3] 鄢丹,肖小河. 基于道地藥材和生物測定的中藥質量控制模式與方法研究――黃連質量生物測定[J]. 藥學學報,2011,46(5):568.

[4] 肖小河,金城,趙中振,等. 論中藥質量控制與評價模式的創新與發展[J]. 中國中藥雜志,2007,32(14):1377.

[5] Zhang Yuqin, Li Huang, Huang Mei, et al.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Gualou Guizhi decoction in vivo and in vitro[J]. J Ethnopharmacol, 2014, 158:76.

[6] Hu H, Li Z, Zhu X, et al. Gua Lou Gui Zhi decoction suppresses LPS-induced activation of the TLR4/NF-κB pathway in BV-2 murine microglial cells[J]. Int J Mol Med, 2013, 31: 1327.

[7] Li Huang, Ye Miao, Zhang Yuqin, et al.Blood brain barrier permeability and neuroprotection of GualouGuizhi granule in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J]. Mol Med Rep, 2015, 12:1272.

[8] Zhang Shengnan, Zhang Yuqin, Li Huang, et al. Gualou Guizhi decoction treatment of foc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via its anti-oxidative and anti apoptotic effects in rats[J].Exp Ther Med,2015, 9: 2121.

[9] 李煌,許文,徐偉. GC-MS 分析栝樓桂枝湯及其入腦的揮發性成分[J].中國中藥雜志,2014,39(8):173.

[10] 李曉穩,佟玲,李東翔,等. 斑馬魚神經元損傷模型在養血清腦顆粒質量控制中的應用分析[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6,22(9):1.

[11] 陳衍晨,趙丹,卿娣,等. 缺氧再灌注斑馬魚胚胎腦部細胞凋亡及c-fos基因的表達[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3,17(37):6613.

[12] 羅濟璇,程燕,趙丹,等. 牛磺酸對缺氧再灌注斑馬魚幼魚腦部內質網應激相關因子表達的影響[J]. 臨床兒科雜志,2015,33(3):269.

[13] 張玉琴,李煌,許文,等.栝樓桂枝顆粒對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大鼠的血腦屏障通透性及神經保護作用[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5,30(5):1410.

[14] 孫承銘,謝岱希,鄭文華.6-姜酚對腦缺血損傷模型小鼠的保護作用[J].山東醫藥,2011,51(52),41.

[15] 張明發,金玉潔,沈雅琴.甘草酸保護腦損傷及改善記憶功能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藥物評價研究,2013,36(1):59.

[16] Northington F J. Brief update on animal models of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and neonatal stroke[J]. Inst Lab Animal Res,2006,47(1):32.

篇8

1.通信行業對人才的評價內容越來越趨向于綜合性和發展性

隨著4G網絡建設完成、終端和業務的多樣化推進,我國通信產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促使通信類人才需求量急劇增加,學校培養的通信專業人才將面臨更多的更復雜的崗位,面臨超出專業技能以外的更多元化的職業素質要求,面臨更大壓力專業的后續發展要求和更大的挑戰。

2.招生類型多元化使得高職院校需要進一步調整人才評價體系

隨著自主招生在高職院校中實施后,學校面對的更加復雜的學生結構體系。除了中職學生和普高生的區別,還有統招生和單招生的區別。其中,單獨招生接收的學生的個體差異更加突出,情況更加復雜。這樣,在人才培養方面,高職院校必須兼顧學生、學校、用人單位三方需求,體現因材施教,區別對待學生的個體差異。特別是應該重視單招學生的實際特長,主體意愿及個體專業基礎差異等按照社會發展和職業崗位的需求進行因材施教。如果忽視學生的個性、專業基礎和學習意愿,實施一套統一的課程標準、培養模式,將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檢測學生的實際能力,更無法將不同特點的學生培養成能夠服務于社會的有用人才。所以,人才培養體系的研究和建立是件長期而又勢在必行的工作任務。

二、研究內容

本文結合國家級示范院校的建設發展基礎,創新提出高職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和質量考核的概念,實現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理論和實踐雙重創新。以自主招生的生源為主要載體,基于學生的能力、特長和社會需求調研開始,形成學生的信息化評估報告。在培養和考核體系構建的過程中,注意區別學生學習基礎,學習意愿能動性,尊重學生的個人想法,以求在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基礎上,確定不同的職業能力培養方式和考核標準。根據信息化評估報告中對學生專業基礎、技能和綜合素質考評的不同為起點,打破考核方法、形式和標準單一的格局,注重學校評價和企業評價的銜接,以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和企業滿意度為指導,多方位開展校企合作,采取科學有效的多元化培養考評方式、推行靈活動態的培養考評模式、建立規范完善的培養考評制度

1.理論上創新提出高職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和質量考核方案

隨著單獨招生這幾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高校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來,不拘一格選拔人才,但是如何制定培養計劃以及對人才培養的質量如何考核卻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和模式。單獨招生的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以及就業畢業生能否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很大程度取決于對于人才培養模式和人才培養質量考核體系。本課題為如何做到根據生源情況,結合企業社會需求,因材施教,制定和實施人才培養計劃、進行人才培養質量考核提出了解決的方案。

2.實踐上創新提出多元化的高職人才質量考核標準

在實踐上采用遞進式式項目化實施課程內容和導師指導制結合進行考核。核心課程采用遞進式式,即一門或者幾門聯系比較緊密的課程設計三個不同層次的完整的綜合項目,這三個層次由淺入深,分別涵蓋不同的職業能力。它涵蓋了一門或者幾門課程需要學習的所有工作任務;根據工作任務界線,把這個項目劃分成若干部分(子項目),學生按照工作順序分段逐步完成各小項目,最終完成整個項目。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根據信息報告分析選擇學習的難度。在考核時,每個層次的考核主體各不相同。

三、價值體現

目前,為了適應4G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的高等職業院校通信專業強化質量意識,重視人才培養結果的評價,將畢業生就業率、就業質量、企業滿意度等指標作為衡量人才質量的核心指標。但是如何在這樣的社會需求下建設適應專業發展的人才培養與質量考核體系,依舊是學校在人才培養中急需分析研究的主要問題。所以本文從高職院校學生的現狀和主要存在的問題出發,根據當前學生就業壓力增加提出的一系列解決方案,其具有真實的應用價值。

四、總結

基于通信技術專業學生的多元化人才培養與考核體系,探索能夠推廣應用于與高職學院的多元化人才培養與考核體系,從高職院校通信技術單招學生的人才培養定位、當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單一的局面、當前以教師為主導的學生考核評價機制、完整的高職多元化的人才培養與考核機制體系標準、及基于多元化的人才培養與考核體系的教學目標任務劃分這五個方向出發,實現高職學生的人才培養模式多樣化、考核體系多樣化,能夠適應高職教育改革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Z].教高[2006]16號[Z].2006-11-16

篇9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VISIA Complexion Analysis System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ability on facial skin aging before and after combined treatment. Methods 36 patients with facial skin aging were selected for intense pulsed light treatment for five times,Once every four weeks,and combined with botulinum toxin injections 1-2 times in the meaning time.Skin related characteristics were detect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and the results were contrastive analyzed and then the differences were calculated. Results The improvement of different skin characteristics detected by VISA in patients with facial skin aging was not identical,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P

Key words:VISIA complexion analysis system;intense pulsed light;injection of anti-wrinkle treatment;facial skin aging

面部皮膚的老化可分為自然老化和光老化,臨床常表現為面部色素斑、皺紋、毛孔粗大、膚色晦暗等。Nouveau等[1]報道亞洲女性40歲以后皺紋會明顯增多。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延緩皮膚衰老的需求越來越迫切。目前治療皮膚老化的方法眾多,但往往缺乏術前對患者不同皮膚特征的定量分析,同時缺乏對術后療效的定量對比。本實驗對36例皮膚老化患者通過VISIA圖像分析系統在治療前、后進行定量分析對比,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面部皮膚老化患者36例,均為女性,年齡35~50歲,平均年齡40.8歲。Fitzpatrick分型 III~IV型皮膚。臨床表現:膚色晦暗28例、毛孔粗大25例、面部色素斑36例、不同程度的皺紋36例、毛細血管擴張16例,所有患者同時合并上述兩種以上皮膚損害。排除標準: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治療區域有開放性創面或感染性皮膚病灶患者;瘢痕體質者;心、肝、腎功能異常者;重癥肌無力者;過敏性皮膚或自身免疫性皮膚病活動期患者。

1.2 儀器設備

M2王者之心OPT光子嫩膚儀(Lumenis,USA);蘭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產的A 型肉毒毒素(衡力)凍干制品[(97)衛藥準字(蘭)S-01號],每支100U。VISIA皮膚圖像分析儀(Canfield科技公司,USA)。

1.2.2治療方法:36例女性患者治療前清洗面部,應用VISIA圖像分析系統記錄下治療前皮膚的斑點、紅質、毛孔、皺紋情況。OPT治療參數選擇:所有患者均使用OPT治療,根據皮膚顏色、厚度、年齡、皮膚問題以及治療中即刻反應調整參數,多選用540nm、560nm、590nm濾光片,多選擇雙脈沖或三脈沖(脈寬3.0~5.0ms,間隔20~30ms),能量密度15~20J/cm2。術后常規用冰袋冷敷面部治療區15~30min,每4周治療1次,5次為1個療程,術后配合防曬和適當的護膚品,治療第6個月復診,VISIA圖像分析系統記錄下治療后皮膚的狀況。

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療:在第1次OPT治療1周后進行注射,第3次OPT治療1周后行A型肉毒毒素補充注射。根據患者平臥后注視頭頂、皺眉和露齒笑觀察動力性皺紋的范圍部位和深淺,標記相應注射點。注射方法:低溫冷藏的結晶肉毒毒素(每支 100U/ml),用生理鹽水2ml稀釋,配置成50U/ml,即配即用。注射點:①額紋:可根據皺紋的多少排,兩排或三排多點對稱注射,一般選擇6~10個注射點,每點平均注射1.5~2.0U,兩點相距1~2cm,最低點于眉上1~2cm處,行肌肉注射;②眉間皺紋:選5~7個點,兩點相距1.5~2cm,每點注射2.5~5U,垂直進針肌肉注射;③魚尾紋:于眶緣外1cm處注射3~4個點,呈縱行或弧形排列,兩點相距0.5~1cm,每點注射2U;④鼻背紋:自鼻根起距鼻背中線左右兩側0.5cm自上而下分別標記4~6點,上下間距1cm,每點注射2~3U;注射時注意避免藥液直接注入血管,每點注射后可用棉簽壓迫3~5min,防止皮下瘀斑。

1.3 療效評價

VISIA圖像分析系統對每位患者檢測自動生成絕對分值項作為分析標準,包括面部皮膚斑點、紅質、毛孔、皺紋。最后將每位患者治療前后所有數據輸入計算機,經統計學處理分析治療前后皮膚特點及各項指標之間的關系[2]。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方差分析和配對t檢驗,P

2 結果

36例面部皮膚老化的患者進行OPT技術聯合注射除皺治療,治療前與治療后面部斑點、紅血絲、毛孔、皺紋較治療前明顯好轉(見圖1),治療前與治療后面部斑點、毛細血管擴張、毛孔、皺紋的差值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

3 討論

隨著醫療美容事業的不斷發展,為滿足患者及求美者越來越高的美容需求,皮膚科醫生應該注重治療前后的圖像管理和客觀數據采集。Visia圖像分析系統拍照和分析系統皮膚檢測系統采用1 200萬像素多種光譜成像技術(標準白光、橫斷面偏振光和紫外光),可以檢測出色素斑、毛孔、皺紋、毛細血管等皮膚特征,并對皮膚特征進行定量分析[3],提供治療前后皮膚狀況數據分析對比,是目前較為先進的數字化面部皮膚分析系統。

筆者采用OPT技術聯合肉毒毒素注射治療面部衰老,首先,強脈沖光[4]可消除表皮中的色素斑和細小擴張的毛細血管,其次強脈沖光可刺激真皮膠原纖維增生,使皮膚彈性增加、細膩、消除細小皺紋[5]。Kim等[6]

使用先進的IPL設備治療70例皮膚光老化患者,治療4~5次后77.1%的患者光老化癥狀和74%的患者色素沉著都得到改善,治療后恢復期短,患者較易耐受。

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X-A)是由致命的肉毒桿菌在繁殖過程中分泌的毒性蛋白質,它能破壞生物的神經系統,7型BTX中,A型毒力最強且最穩定,最早被Carruthers等[7]用于實驗研究及臨床治療。A型肉毒毒素通過阻止神經-肌肉接頭節前神經元的乙酰膽堿釋放而造成肌肉輕癱,間接可逆性地減輕動力性皺紋,在面部除皺方面主要適用于額紋、眉間紋[8]、魚尾紋[9]、鼻唇溝紋、口周紋等[10],因其具有損傷小、無創傷、見效快、不影響工作等特點而被廣泛應用于臨床[11-12]。通過VISIA 圖像分析系統對皮膚老化患者治療前、后進行定量分析,36例皮膚老化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面部斑點、紅血絲、毛孔、皺紋的差值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

皮膚老化的表現多樣化,包括色斑、毛細血管擴張、皺紋、松弛等表現[13]。應用VISIA圖像分析系統后可科學地評估皮膚表面皺紋、毛孔、色素等情況,可針對患者個體差異提供細致的分析報告,包括建立治療和護理方案,其內設和標準照明以確保每次圖像的條件一致和可重復性,能給患者清楚顯示面部皮膚治療前后的圖片結果[14-15]。故通過VISIA圖像分析系統對皮膚老化患者治療前、后進行定量分析,為光子、注射除皺等治療手段提供科學量化的評估,可以作為治療效果的一個定量衡量標準,在療效評估上有一定意義。其提供的可視和定量分析可以幫助醫生獲得更直觀的療效觀察,同時為患者提供清晰的治療結果,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

[參考文獻]

[1]Nouveau-Richard S,Yang Z,Mac-Mary S,et al.Skin ageing:a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European populations A pilot study[J].J Dermatol Sci,2005,40(3):187-193.

[2]張進,樊昕,郄金鵬,等.強脈沖光聯合復方紅參肽導入改善面部年輕化的效果觀察[J].實用皮膚病學雜志,2014,7(4):273-275.

[3]Ichibori R,Fujiwara T,Tanigawa T,et al.Objective assessment of facial skin aging and the associate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Japanese monozygotic twins[J].J Cosmet Dermatol,2014,13(2):158-163.

[4]Friedmann DP,Fabi SG,Goldman bination of intense pulsed light,Sculptra,and Ultherapy for treatment of the aging face[J].J Cosmet Dermatol,2014,13(2):109-118.

[5]王云夏,吳淑蓮,李暉,等.強脈沖光技術的發展及臨床應用現狀[J].中國美容醫學,2013,22(7):788-792.

[6]Kim JE,Kim BJ,Kang HA.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the efficacy of a new intense pulsed light for the treatment of photoaging:report of 70 cases [J].J Cosmet Laser Ther,2012,23(6):472-476.

[7]Flynn TC.Advances in the use of botulinum neurotoxins infacial esthetics[J].J Cosmet Dermatol,2012,11(1):42-50.

[8]余靜,胡永璐,郝瑜.A型肉毒素除皺聯合眉上提術的手術配合及護理[J].中國美容醫學,2012,21(8):210.

[9]朱光輝.魚尾紋矯正的臨床進展[J].中國美容醫學,2014,23(12):1033-1036.

[10]王彥,劉曉燕,陶凱,等. 應用A 型肉毒毒素去除面上部動力性皺紋82例[J].中國實用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05,16(1):9-10.

[11]張林,劉莎.A型肉毒素治療面部上三分之一皺紋不良反應的觀察及護理[J].中國醫療美容,2013,3:98-100.

[12]盛杰,張福琴.A 型肉毒毒素用于醫學美容的進展與安全用藥策略[J].中國美容醫學,2014,23(13):1124-1127.

[13]趙琛,朱威,連石.北京地區176名健康女性面部皮膚自然老化和光老化特征分析[J].現代醫學, 2013,41(1):19-22.

篇10

KEY WORDS:Trimebutine malcate;Functional dyspepsia;Cisapride

國產馬來酸曲美布汀(諾為)由海南普利制藥有限公司研制,已由SDA批準生產。為了進一步評價諾為的安全性和療效,我們于2005年11月至2008年6月以普瑞博思為對照藥,通過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試驗,以評價國產馬來酸曲美布汀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 dyspepsia,F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病例資料來自我院消化內科住院或門診患者73例,年齡18~65歲,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馬來酸曲美布汀組)38例,其中男18例,女20例,年齡42.8±11.5歲,病程31.5±16.7個月;對照組(普瑞博思組)35例,其中男16例,女19例,年齡40.1±11.3歲,病程29.8±13.2個月。兩組年齡、性別、病程等基本情況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入選標準

入選病例均符合下列診斷標準[1]:①上腹痛、上腹脹、早飽、噯氣、反酸、燒心、惡心、嘔吐等癥狀持續4周以上者;②4周內經內鏡、B超及實驗室檢查排除消化性潰瘍、胃腫瘤和肝膽胰器質性疾病;③無其他軀體疾病或腸易激綜合征;④入組前3周停用任何藥物;⑤同意參加本試驗,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如果患者符合以下任一標準,將不能參加該項研究。①患者有其他器質性疾病和精神疾病如嚴重的癔癥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婦女,育齡婦女不同意在研究期間采取有效避孕措施者;③試驗期間服用以下藥物:M膽堿受體拮抗劑、胃復安、嗎丁啉、莫沙必利等促動力藥,紅霉素類抗生素、各種消化酶、質子泵抑制劑,H2受體阻斷劑等可能影響藥品臨床療效和安全性評價的藥物者;④3個月內接受其他受試藥物者;⑤近期有藥物濫用或依賴性證據者;⑥依從性差,不能按研究方案完成試驗者。

1.4 藥品、給藥方法、劑量與療程

①治療組采用馬來酸曲美布汀(商品名,諾為),規格:200mg/片,由海南普利制藥有限公司提供,有效期4年。每次200mg口服,3次/d。療程4周;②對照組采用普瑞博思(商品名,西沙比利),100mg/片,由上海開援生物制藥有限公司提供,有效期4年,每次100mg口服,3次/d。療程4周。

1.5 觀察方法

治療前后密切觀察患者癥狀和體征變化及與治療無關的各種反應;分別記錄以下癥狀:早飽、上腹脹、惡心、嘔吐、上腹痛、燒心、厭食、噯氣、納差等癥狀。癥狀按無、輕、中、重分級。同時治療前后各檢查一次血、尿、大便常規和肝腎功能。

1.6 臨床癥狀評分

治療前后記錄早飽、上腹脹、上腹痛、惡心、食欲不振、燒心及噯氣等癥狀。癥狀評分標準[2]:①0級0分:無癥狀;②Ⅰ級1分:癥狀輕微,稍加注意感覺有癥狀;③Ⅱ級2分:癥狀明顯,但不影響工作;④Ⅲ級3分:癥狀嚴重,影響工作。

1.7 療效判斷

計算治療前后的療效總積分。總療效分析:計算治療前后的癥狀總計分(早飽×2+上腹脹×2+惡心+嘔吐+上腹痛+燒心+厭食+噯氣+納差)。統計分析總體改善情況,計算總改善率。總改善率=(治療前總評分-治療后總評分)/治療前總評分×100%。總癥狀改善率(%)=(治療前總癥狀積分-治療后總癥狀積分)/治療前總癥狀積分×100%。每個癥狀療效按如下標準判斷:①顯效:治療后癥狀改善明顯,癥狀的改善達兩個級別及以上,但未完全消失;②有效:治療后癥狀稍有改善,癥狀的改善僅為一個級別,但未完全消失;③無效:治療后癥狀加重或無變化。④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8 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組間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馬來酸曲美布汀治療FD患者的臨床療效

2.1.1 單項癥狀療效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4周后主要癥狀均明顯改善,兩組間比較無明顯差異。見表1。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主要癥狀變化的比較

2.1.2 總體療效的比較

馬來酸曲美布汀治療前癥狀總積分為15.82±3.98,治療后降至3.96±3.76,有顯著性差異(P<0.01);普瑞博思治療前癥狀總積分為15.93±3.17,治療后降至4.17±2.88,也有明顯降低(P<0.01)。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總積分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馬來酸曲美布汀總有效率為81.6%,普瑞博思總有效率為82.8%,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總體療效的比較

2.2 安全性評價

2.2.1 實驗室檢查

治療前后均進行全血細胞分析、尿常規和肝腎功能的檢查,并測定了心電圖,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實驗室檢查均無明顯變化。

2.2.2 不良事件

未發生嚴重不良事件。治療組中有3例發生與試驗有關的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9%,其中輕度口干1例(2.6%)、舌麻1例(2.6%)和中度頭暈1例(2.6%);對照組發生與試驗有關不良反應4例,其中出現口干2例(5.7%)、頭暈1例(2.9%)、腹瀉1例(2.9%),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1.4%,兩組未經任何處理,繼續用藥后均自行消失。3 討 論

FD是一種常見的胃腸道疾病,現認為它與動力異常、內臟敏感性增高、炎癥、腦腸相互作用、腦腸肽和心理社會因素等多因素有關。臨床表現為陣發性和持續上消化道不適的癥狀,如早飽、上腹脹、惡心、嘔吐等。治療方式涉及存在于腸道和中樞神經系統(CNS)的神經肽和受體,包括5羥色胺及其同類物質、腦啡肽和類鴉片促效劑、P物質、降鈣素基因相關多肽及膽囊收縮素等。這些神經肽依它們的分布部位共同對胃腸功能和人類行為起作用。但目前尚缺乏能全面調節所有臨床癥狀的動力藥。曲美布汀屬阿片肽受體激動劑,能激活外周μ、κ和δ鴉片受體,釋放胃腸肽如胃動素及調節另一些肽如腸血管活性肽、胃泌素等的釋放,從而抑制內臟的神經反射,阻斷胃腸道傳出神經,抑制結腸等內臟的神經反射,減少周圍有害刺激對中樞的作用,抑制腸道擴張,改變生理病理條件下的內臟感覺,減輕腹痛等癥狀。故成為FD的治療選擇。

本組臨床試驗采用普瑞博思為對組藥評價馬來酸曲美布汀用于治療FD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本組資料治療FD共73例,治療組馬來酸曲美布汀臨床總有效率及顯效率分別為81.6%和55.3%,對照組普瑞博思臨床總有效率及顯效率分別為82.8%和57.1%,兩組經比較無統計學意義,臨床治療效果相似。

安全性評價結果顯示馬來酸曲美布汀不良反應為輕度,未見嚴重不良事件發生,停藥后癥狀消失,主要為一過性口干、舌麻、頭暈,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與國外文獻[4,5]報道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國產馬來酸曲美布汀臨床用于治療FD,可獲得較好的臨床療效,不良反應較少,耐受性好,為FD的治療提供了一種新的途徑。

參考文獻

[1]劉新光.功能性胃腸疾病的藥物治療[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5,25(3):277

[2]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胃腸動力分組.我國消化不良的治療流程和指南[J].現代實用醫學,2004,16(4):248

篇11

應用抗抑郁中藥新藥舒肝解郁膠囊聯合莫沙必利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療效較滿意,現整理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選擇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FD)羅馬Ⅲ診斷標準的患者86例,隨機分成兩組。其中,治療組46例,男19例,女27例,平均年齡(41.34±1.72)歲;對照組40例,男16例,女24例,平均年齡(39.86±1.64)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符合FD的羅馬Ⅲ診斷標準。診斷前癥狀出現至少6個月,近3個月滿足以下標準,必須包括以下1條或多條:(1)餐后飽脹不適;(2)早飽感;(3)上腹痛;(4)上腹部燒灼感。并且沒有可以解釋上述癥狀的器質性疾病的證據(包括上消化道內鏡檢查)。

1.3 排除標準

(1)內鏡檢查,首先排除消化性潰瘍、胃食管反流病(GERD)及消化道惡性病變;(2)實驗室、B超等檢查,其次排除糖尿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腎功能不全、內分泌疾病、肝膽胰病變以及某些藥物所致的上消化道癥狀;(3)另外FD的癥狀與其他功能性胃腸道疾病(FGID)的癥狀常常相互重疊或并存,需注意鑒別。

1.4 給藥方法

治療組給予舒肝解郁膠囊2粒,Bid,早晚餐后服用;莫沙必利5 mg Tid,餐前15~30 min服用。對照組單給予莫沙必利治療。兩組患者均每2周隨訪評估1次,療程為6周。所有患者治療期間均要求戒除煙酒,避免服用非甾體抗炎藥(NSAID)等損胃藥物。飲食無特殊要求。

1.5 觀察項目及指標

1.5.1 臨床癥狀評分:(1)將上腹痛、上腹不適、腹脹、早飽、噯氣、惡心、嘔吐、食欲下降8個癥狀因子,分別按嚴重程度計0~3分,判定標準:0分為無癥狀;1分為癥狀輕微,需注意才能感覺到;2分為自覺癥狀明顯,但不影響工作生活;3分為自覺癥狀明顯,影響工作生活。按頻度計0~3分,0分為不發作;1分為每周發作1~2 d;2分為每周發作3~5 d;3分為幾乎天天發作或持續。

1.5.2 FD情緒障礙評定:以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和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為工具。

1.5.3 安全性評定采用副反應量表(TESS),對治療期間患者出現的任何臨床異常或實驗室檢查數據的明顯異常,均予以及時評估以確定是否與藥物作用有關,不良反應的確定標準:(1)癥狀嚴重程度比治療后最高值減去基線分值≥2;(2)藥物引起不良反應的可能性≥50%。在入組前實驗室檢查各項目均在容許范圍內。

1.6 療效標準

以臨床癥狀總分、HAMA及HAMD總分在治療后減分率進行療效評價。減分率>75%為臨床治愈,50%~74%為顯效,25%~49%為有效,< 25%為無效。

1.7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3.0統計軟件,兩組病例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分比較和精神情緒評分比較采用t檢驗,兩組療效比較采用χ2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及精神情緒評分比較

治療6周后,治療組臨床癥狀評分、HAMA、HAMD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 < 0.01),見表1、2。

2.2 兩組療效比較

治療6周后,治療組臨床治愈率為63.04%、總顯效率為84.78%,對照組分別為20.00%、50.00%,治療組臨床治愈率、總顯效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 ﹤ 0.01),見表3。

2.3 安全性分析

在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治療組出現胃腸不適2例,口干2例,頭昏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87%(5/46);對照組出現口干1例,腹瀉1例,頭昏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5%(3/40)。不良反應多發生在治療初期,而且癥狀較輕微,隨著治療的進行逐漸減輕或消失。治療后復查心電圖,復測血糖、血脂、肝功能、腎功能均無明顯異常。

3 討論

FD是臨床上常見的功能性胃腸病。據有關專家調查結果顯示,消化不良的人群患病率為18.92%,約占內科門診的11.5%,占消化專科門診的52.85%[1]。FD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尚未完全清楚。胃腸運動功能障礙,目前認為是FD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礎[2]。臨床研究提示抑郁焦慮與FD的發生密切相關,20世紀90年代一項調查研究發現87%的FD患者存在精神心理異常,包括抑郁、焦慮、疑病癥,轉換型癔病、社會應對不良等[3]。薈萃的循證醫學資料顯示,抗抑郁或抗焦慮藥聯合促動力劑治療FD在國內外已廣泛使用,并得到有關專家的共識[4]。

中醫認為FD的發生與情志不舒、脾胃虛弱有關。早期以肝郁氣滯為主,病久則出現肝郁脾虛。肝郁是FD病理生理中的一個中心環節。舒肝解郁膠囊是國內首個經SFDA批準的抗抑郁中藥新藥。國內臨床研究[5]報道,舒肝解郁膠囊改善焦慮/軀體化因子、認知障礙因子、睡眠障礙因子、軀體性焦慮因子、精神性焦慮因子的療效優于安慰劑膠囊。對肝郁脾虛型輕中度抑郁癥有肯定的療效和安全性[6]。

莫沙必利是強效選擇性5—TH4受體激動劑。能激動胃腸道膽堿能中間神經元及肌間神經叢的5—TH4受體,促進乙酰膽堿的釋放,從而產生胃腸道的促動力作用,是治療FD常用的有效藥物之一。

本組病例治療觀察結果證明,抗抑郁中藥舒肝解郁膠囊聯合莫沙必利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FD),臨床治愈率治療組為63.04%,對照組為20.00%;總顯效率治療組為84.78%,對照組為50.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1)。由表1、2分析可見,兩組在第2周末臨床癥狀評分均有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隨著治療的進行,患者抑郁焦慮情緒的控制和改善,治療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逐漸下降,第4周末達到最佳療效。然而,對照組第2周末后臨床癥狀減分不再繼續下降,停滯在臨床癥狀緩解不滿意的狀態。揭示了FD的發生、發展和轉歸與抑郁焦慮有密切的關系。本研究顯示抗肝郁脾虛型抑郁癥中藥新藥聯合促動力劑莫沙必利治療伴抑郁焦慮的FD有肯定的療效。而且患者依從性較好,不良反應少且輕微。

[參考文獻]

[1] 吳云林. 功能性胃腸病診斷標準[J]. 新消化病學雜志,1996,4(11):650.

[2] 陳灝珠,林果為. 實用內科學[M]. 13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2043—2049.

[3] 朱麗明,文秀才. 功能性胃腸病合并心理障礙的處理策略[J].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0,30(3):284—285.

篇12

[3]林勝利,王坤茹.Java優化編程[M].2版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

[4][美]HERBERT S.Java編程Cookbook[M].張君施,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

[5][美]JOHN 2.0應用程序調試[M].陳緣,鄒建峰,鄭瓊,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

[6]武俊生.雙基、改性雙基數據庫應用系統設計[J].湖南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2013,36(2):3539.

[7]梁愛虎.SOA思想、技術與系統集成應用詳解[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

[8]薛輝,鄧軍,葉柏龍,等.分布式數據交換平臺在電子政務中設計與實現[J].湖南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2012,35(6):4447.

篇13

通信作者:吳彬,Email :

功能性血流動力學監測是指根據患者的生理狀態,應用血流動力學監測的各項指標,采用一定的治療干預措施來觀察機體血流動力學的現有狀態以及循環儲備情況,從而指導臨床治療。容量負荷試驗是功能性血流動力學的比較傳統的評價前負荷的方法。在容量負荷實驗中出現心率減慢、血壓增高、尿量增多,提示患者的循環得到改善,中心靜脈血氧飽和度(ScvO2)或混合靜脈血氧飽和度(SvO2)的增高與動脈乳酸(Lac)水平的下降提示組織灌注改善。而在重癥患者治療過程中,雖然組織缺血缺氧狀態依然存在,但是ScvO2或SvO2可能已經≥70%。此時ScvO2或SvO2對循環狀態的評估失去作用。已有研究證實,不管在感染性或者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循環衰竭,靜-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差[P(cv-a)CO2]和心指數密切相關,可以作為心輸出量不能滿足組織代謝狀態的一個指標[1]。重癥患者[P(cv-a)CO2]增高時強烈提示需要增加心輸出量來逆轉或改善組織的低灌注狀態[2]。本研究旨在探討將[P(cv-a)CO2]作為功能性血流動力學的一個參數,來評價容量負荷試驗從而指導血流動力學治療的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12年入住廈門市第三醫院重癥監護病房(ICU)的重癥患者,根據臨床醫師對患者的容量狀態進行初步評估,對其中31例可能存在有效循環血量不足、需要改善組織灌注的患者進行容量負荷試驗。

1.2 容量負荷試驗

對選定的患者經鎖骨下靜脈快速輸注膠體溶液(羥乙基淀粉氯化鈉)300 mL,0.5 h內輸注完畢。輸液過程中觀察患者反應,如中心靜脈壓(CVP)增高小于5 mmHg(1 mmHg=0.133 kPa)或者無肺水腫表現,則輸注完300 mL液體,否則及時停止容量負荷試驗。

1.3 血流動力學監測

所有患者均放置鎖骨下靜脈導管,并接測壓裝置,連接監護儀(Draeger,美國),股動脈放置4F動脈導管(Pulsion Medical Systems,德國)。患者心率(HR)、收縮壓(SBP)、平均動脈壓(MAP)、CVP數值由Philips監護儀讀取,MAP和CVP均以患者平臥位,腋中線為零點;采用脈波指示劑連續心排血量(PiCCO)監測心輸出量(CO),PiCCO導管(PV8115,4F),通過監測儀(Draeger,美國)測得,經鎖骨下靜脈注入冰水15 mL測量3次取平均值。采用美國IL公司GEM Premier 3000血氣生化分析儀測定動脈、中心靜脈血氣分析,獲取pH、Lac、ScvO2、PcvCO2、PaCO2;其中PcvCO2與PaCO2的差值即為[P(cv-a)CO2]。接受試驗的患者首先采集HR(次/min)、MAP(mmHg)、尿量(mL/h)、CVP(mmHg)、[P(cv-a)CO2](mmHg)、ScvO2(%)、Lac(mmol/L)、CO(L/min)。采集完數據后即開始經中心靜脈快速輸注膠體溶液(羥乙基淀粉氯化鈉)300 mL,0.5 h內輸注完畢。輸液完畢后10 min采集HR(次/min)、MAP(mmHg)、CVP(mmHg)、CO、SV,試驗開始后1 h采集尿量、[P(cv-a)CO2]、ScvO2、Lac。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數值變量以用均數±標準差( x±s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自身配對 t 檢驗;以P

2 結果

2.1 一般臨床資料

本次試驗選擇本院重癥監護病房(ICU)內31例重癥患者,其中男性15例(48.39%),年齡(55.68±17.81)歲,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評估(APACHEⅡ)評分(12.9±6.37)。進行容量負荷試驗的患者主要為重癥感染( n =23,74.19%),包括重癥急性胰腺炎(膽源性)、手術后感染,以及冠心病( n =5,16.13%)、多發傷( n =2,6.45%)、消化道出血( n =1,3.23%)。所有嚴重感染的患者均經過初始復蘇治療,進行容量負荷試驗的主要原因分別為Lac高(45.26%)、HR快(25.81%),以及SBP低、尿少和CO低。這些患者經容量負荷實驗后,上述需要進行補液的因素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見表1)。

表1 臨床進行補液的初始因素及其糾正情況( x±s )

2.2 容量負荷試驗前后血流動力學指標的變化

入選患者經中心靜脈快速補充膠體液300 mL,所有患者的CVP增高均在5 mmHg以內,補液后CO增加均在10%以上,無心律失常的患者SV增加在10%以上,均具有容量反應性。在補液前后MAP、尿量有所增高,HR較前減慢,但是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補液后CVP增高、ScvO2增高、[P(cv-a)CO2]下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補液后Lac下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容量負荷前后血流動力學及相關指標的變化( x±s )

2.3 亞組分析

根據容量負荷前的ScvO2的水平對這些患者進行分組分析。在進行容量負荷試驗前,ScvO26 mmHg有11例(35.84%),這11例進行容量負荷試驗前后[P(cv-a)CO2](mmHg)下降(8.18±0.98)vs.(4.91±1.45),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0,此時ScvO2改變則不明顯,Lac有輕度下降;其中[P(cv-a)CO2]≤6 mmHg有7例(22.58%),這些患者Lac水平輕度增高,容量負荷實驗后有進一步下降,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2.37±0.89)vs.(2.11±0.59),P=0.207,見表4。

表3 根據ScvO2分組比較容量負荷前后相關指標的變化( x±s )

表4 ScvO2≥70%亞組比較容量負荷前后相關指標的變化( x±s )

根據容量負荷前的[P(cv-a)CO2]的水平進行分組分析。在進行容量負荷試驗前,[P(cv-a)CO2]>6 mmHg患者有20例(64.52%),這些患者[P(cv-a)CO2](mmHg)在補液后降低(8.65±1.63)vs.(5.45±2.01),P=0.000;ScvO2(%)在補液后增高(69.85±8.44)vs.(73.10±6.50),P=0.030;Lac(mmol/L)(3.02±1.57)vs.(2.52±1.23)降低,P=0.023。對于另外的11例[P(cv-a)CO2]≤6 mmHg的患者分析發現:經過快速補液Lac有下降,但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ScvO2 (%)增高雖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但是ScvO2(%)處于較高的水平(75.00±10.08)vs. (82.73±6.31),見表5。

表5 根據[P(cv-a)CO2]水平分組比較容量負荷前后相關指標的變化( x±s )

3 討 論

對重癥患者前負荷的評價是非常重要的血流動力學監測的內容。由于心肺儲備功能差,心肌收縮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心功能曲線變得平坦,如果低血容量不能得到及時糾正和前負荷過低,但將導致心輸出量減低,器官組織灌注不足,進而引起多臟器功能衰竭,而過高的前負荷狀態,心臟做功不能相應增加,每搏輸出量下降,可引起組織水腫特別是肺水腫,呈現典型的心力衰竭表現,增加心肺并發癥。靜態前負荷參數如CVP、PAWP在預測液體反應性上存在明顯的不足已經得到證實[3]。功能性血流動力學不僅指血流動力學的監測,而且涉及到血流動力學治療的概念。容量負荷實驗是比較經典的功能性血流動力學監測方法。指在短時間內快速給予一定量的液體,通過改變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參數來評價機體對容量的反應性[4]。脈壓差值(PPV)、收縮壓變異(SPV)、每搏量變異(SVV)等可以作為容量反應性的指標[5-7]。但是當潮氣量≤6 mL/kg或者自主呼吸努力時,SVV或PPV會出現假陰性的結果,且這些參數解讀的前提必須心律整齊,對于房顫或者頻發早搏的患者,其評價會失去準確性。臨床常常需要面對的是增加了液體量是否就增加有效循環血量,心臟承受這樣的容量負荷而不至于衰竭,以及伴隨著容量增加而帶來的心輸出量的增加是否是患者所需要的[8]。所以,血流動力學指標還必須與氧輸送和組織灌注指標一起解讀才能起到指導臨床治療的作用。

在進行容量負荷試驗的同時,結合血流動力學參數和氧輸送及組織灌注指標,一起來進行功能性血流動力學管理。在開始容量負荷試驗前有18例患者ScvO2≥70%,而這其中11人同時[P(cv-a)CO2]>6 mmHg,(8.18±0.98)mmHg;7人[P(cv-a)CO2]≤6 mmHg。對上述18位患者進行容量負荷試驗,[P(cv-a)CO2]從(6.56±2.50)mmHg下降至(4.17±2.12)mmHg。也就是說,這時的ScvO2≥70%并不代表組織灌注充足,對這些患者進行容量負荷實驗,[P(cv-a)CO2]仍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伴隨乳酸的增高也得到一定程度的下降。ScvO2≥70%且[P(cv-a)CO2] ≤6 mmHgL亞組共7位患者,這些患者乳酸水平僅輕度增高或正常,容量負荷試驗后乳酸水平有一定的下降,此時循環狀態的評估如HR、MBP、尿量、CO等指標的改善尤其重要。重癥感染患者經過積極的液體復蘇,此時氧輸送雖然提高了,但是由于微循環障礙和線粒體功能受損,氧攝取能力的下降導致組織持續缺氧,此時ScvO2可在正常范圍,但組織仍存在低灌注[9]。已有研究證實,[P(cv-a)CO2]作為組織灌注的指標,比心輸出量具有更好的相關性[10],[P(cv-a)CO2]可作為EGDT目標值,補充ScvO2用于指導復蘇成功的終點[2],彌補ScvO2在解讀上的不足。在細胞代謝的水平,二氧化碳(CO2)為有氧代謝的終產物,因此,在流出的靜脈血中CO2的含量(CCO2)必然高于輸入的動脈血,其正常值在2~6 mmHg,當組織低灌注的時候,CO2清除減少致[P(cv-a)CO2]增高。Vallet等[11]應用阻斷狗后腿的模型證實:當組織缺氧通過低血流誘導時[P(cv-a)CO2]明顯增高;而當組織缺氧通過低氧誘導而血流正常時,[P(cv-a)CO2]則沒有改變。從而證實組織灌注減少是導致[P(cv-a)CO2]增高的主要因素。亦有研究證實,在重癥感染患者,當早期復蘇指標達到ScvO2>70%時,如果[P(cv-a)CO2]>6 mmHg,則提示液體復蘇不充分[1]。[P(cv-a)CO2]作為組織灌注的指標,在ScvO2≥71%情況下必須同時保證[P(cv-a)CO2] 6 mmHg進行容量負荷試驗,其Lac水平(mmol/L)下降明顯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3.02±1.57)vs.(2.52±1.23),P=0.023。當患者[P(cv-a)CO2]≤6 mmHg時,此時乳酸水平輕度增高,對這些患者進行容量負荷試驗,Lac(mmol/L)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2.37±0.71)vs.(2.04±0.47),但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90。這也證明,當組織的低灌注得到改善,乳酸清除加快。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P(cv-a)CO2]可作為功能性血流動力學的參數,用以評價容量負荷試驗指導血流動力學治療。當患者ScvO2≥70%時,[P(cv-a)CO2]可以用來進一步評價組織灌注狀態;[P(cv-a)CO2]、ScvO2、Lac三者綜合分析,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和血流動力學參數,協同進行功能性血流動力學管理,指導容量負荷治療,判斷機體對液體的反應性,從而達到優化血流動力學狀態和改善預后的目的。

參考文獻

[1]Vallée F,Vallet B,Mathe O,et al.Central venous-to-arterial carbon dioxide difference:an additional target for goal-direted therapy in septic shock[J]. Intensive Care Med,2008,34(12):2218-2225.

[2] Lamia B,Monnet X,Teboul J.Meaning of arterio-venous PCO2 difference in circulatory shock[J].Minerva Anestesiol,2006,72(6):597-604.

[3] Marik P,Baram M,Vahid B,et al.Does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predict fluid responsivenes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the tale of seven mares[J]. Chest,2008,134(1):172-178.

[4] 徐軍,王厚力,王仲,等.功能性血流動力學監測[J].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2008,30(2):214-217.

[5] 于大興,翁利,彭勁民,等.生理指標對容量負荷試驗結果的預測價值[J].中華內科雜志,2010, 90(41):2935-2938.

[6]Lee JY, Park HY,Jung WS,et parative study of pressure- and volume-controlled ventilation on stroke volume variation as a predictor of fluid responsivenes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major abdominal surgery[J]. J Crit Care,2012,27(5):531.e9-531.e14.

[7] 黃磊,張衛星,蔡文訓,等. 每搏量變異度預測嚴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應性的價值[J]. 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0,19(9):916-920.

[8] Pinsky M,Payen D.Functional hemodynamic monitoring[J]. Crit Care,2005,9(6):566-572.

[9] De BD,Creteur J,Preiser JC,et al.Microvascular blood flow is altered in patients with sepsis[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2,166(1):98-104.

[10] Furqan M,Hashmat F,Amanullah M,et al.Venoaterial PCO2 difference:a marker of postoperative cardiac output in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J]. J Coll Physicians Surg Pak,2009,19(10):640-643.

[11] Vallet B, Teboul JL, Cain S, et al. Veno-arterial CO2 difference during regional ischemic or hypoxic hypoxia[J].J Appl Physiol,2000,89(4):1317-1321.

[12] Futier E,Robin El,Jabaudon Mu,et al.Central venous O2 saturation and venous-to-arterial CO2 difference as complementary tools for goal-directed therapy during high-risk surgery[J].Crit Care,2010,14(193):1-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宁县| 芜湖市| 清涧县| 宁蒗| 枝江市| 怀仁县| 石景山区| 右玉县| 通海县| 永宁县| 万年县| 凌云县| 桐乡市| 会昌县| 武城县| 乌鲁木齐市| 山西省| 虞城县| 丰原市| 宜兰县| 瑞丽市| 旬阳县| 若羌县| 嘉定区| 凯里市| 资源县| 万安县| 阿拉善左旗| 日喀则市| 黔东| 宜州市| 玛纳斯县| 图木舒克市| 醴陵市| 孟津县| 洛宁县| 平果县| 桑植县| 正镶白旗| 兴安县| 佛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