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式太極拳為河北永年人楊露禪先生所創(chuàng),是當今世界流傳最廣、習者最多的拳種。傳統(tǒng)楊式太極拳108式經(jīng)楊氏三代宗師研習、修潤而定型,其風格舒展飄逸、寧靜大氣、柔和緩慢、含蓄優(yōu)雅,它以獨特的練功方法和強身健體、治療疾病、延年益壽、陶冶情操的作用而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
然而,當年楊家傳拳內外有別。世傳僅是一套108式或后來衍生出來的傳統(tǒng)88式、85式和83式養(yǎng)生拳架。在楊氏子弟內部傳承卻另有一套體系,這個內傳太極拳體系有三套拳,及時套108式、第二套加(家)手、第三套小快式。這三套拳的風格各異,招式、手法變化頗多,動作新穎別致,內容極為豐富。三套拳架,層層進階,各練一層功效。這個完整體系,由張文炳先生所傳,先生是楊式太極拳第三代宗師楊澄甫先生和楊少侯先生哥倆合傳的登堂入室弟子,是內傳弟子中極少數(shù)的外姓弟子。
這套楊式內傳太極拳108式,是楊澄甫先生l928年以前在北京傳授的早期拳架,與后期經(jīng)楊澄甫先生修定的大架,從拳架結構上看基本相同,從招式手法變化的細節(jié)上看,不盡相同。早期拳架內外開合皆適中,更接近于楊健侯先生的中架,其拳路構思細膩、結構合理、科學實用,是技擊、保健、療病三者的自然結合。同時在處理一般動作與高難動作的協(xié)調安排上,都顯得非常適當,使習練者自始至終都感舒適、輕松愉悅。
蔣林,1945年生于天津武清縣。出生武術世家,7歲從家叔始學通背拳,14歲入選北京市業(yè)余體校從王茂林老師學中國式摔跤,后正式拜摔跤健將朱友山為師,繼續(xù)學練中國式摔跤,曾入選北京市通州區(qū)代表隊,多次取得市級比賽的成績。
1964年作者師從張文炳(字虎臣)先生習楊式內傳太極拳械,至1970年正式成為張文炳先生的登堂入室弟子,是楊式內傳太極拳第五代主要傳人。1982年應北京市通州區(qū)體委之邀,任區(qū)太極拳培訓班教練,培養(yǎng)出太極拳輔導員近百人,并多次被評為北京市太極拳輔導員。1995年應聘任北京騰龍武術學校教練,培養(yǎng)出多名武術人才,在市級武術比賽中取得前六名的成績,其中盧占國、王非在全國和北京市武術比賽中,取得拳術、器械、對練的及時名。現(xiàn)任北京市武術協(xié)會楊式太極拳研究會委員、北京市武協(xié)團結湖培訓中心副主任、澳大利亞少林禪武學會總會顧問。
一、一代宗師張文炳與楊式內傳太極拳
二、楊式太極拳基本拳理與拳法
(一)楊式太極拳基本要領
(二)楊式太極拳總體要求
(三)楊式太極拳運動方法
(四)楊式太極拳十三勢
三、楊式內傳太極拳108式(正路子)拳譜
四、楊式內傳太極拳108式(正路子)動作圖解
五、太極拳古譜、傳承簡譜與古典拳論解讀
(一)武當太極拳與《宋氏家傳太極功源流支派論》
(二)武當太極拳歷史上的集大成者——張三豐
(三)武當太極拳源流傳承簡譜
(四)太極拳古典拳論解讀
談起楊式太極拳,許多人都知道,在國內練習太極拳以健身者普見于街頭公園,男女老少,打拳舞劍,如癡如醉。隨著中國迅速崛起,太極拳對外的傳播更為廣泛,使西方許多國家興起學練太極拳熱。但是談楊式內傳太極拳,不但絕大多數(shù)人不知道,就是國內著名的"太極拳家"也沒有幾位見過。因為楊式內傳太極拳架原本只在楊氏子弟和極少人室弟子中傳承。
楊澄甫先生的弟子汪永泉先生在《楊式太極拳述真》一書中這樣寫到: "從歷史來看,楊式太極拳的前輩初到北京時,除了教練旗軍,主要是在王府教貴族子弟練拳,這些養(yǎng)尊處優(yōu)的人不能刻苦習武,因此,教授的只是由陳式太極拳發(fā)展成的楊式太極拳養(yǎng)生架子。目前流傳于世并廣泛習練的就是這套養(yǎng)生拳架,單練這個套路是不能技擊的,需要補充揉手技法。楊式太極拳的技擊架子只傳給了自家子弟和部分門徒。"尤可見世傳的只是一套養(yǎng)生拳架,楊式內傳太極拳另有一套體系。
當代楊式太極拳傳人傅鐘文先生說: "總共只有這么一套大功架,沒有第二套拳。" (見《精武》1998年第八期《楊式太極長拳》一文),這說明楊澄甫先生于l928年應弟子陳微明先生之邀赴上海授拳后,傅鐘文在上海向楊氏學拳時,楊澄甫先生已不傳快拳了。楊氏1936年去世時,除長子楊守中二十多歲外,另外三個兒子年齡都在10歲上下,同傅鐘文一樣,他們沒有得到快拳的傳授, "只得到這么一套大功架",即汪永泉先生所說的"這套養(yǎng)生架子"。傅鐘文先生講"沒有第二套拳",這說明楊式內傳太極拳體系,在楊氏子弟中未能傳承下來。傅鐘文先生及楊氏后人都不否認,欲掌握太極拳技術,一些快速練習仍是必要的。但是由于楊式快拳傳世不多,所以現(xiàn)在流傳的一些快練,也只不過是把慢練的架子進行快練而已。在河北省永年縣楊式太極拳的故鄉(xiāng),有傳統(tǒng)老架,它與后期楊澄甫先生所修定的大架基本相同,對楊式內傳太極拳體系中的拳架也無人得授。
……
好評
非常好
紙質好,印刷好,對太極拳的內容介紹詳實
不錯!
參考學習。
幫人買的,據(jù)說好用
書的質量好
經(jīng)典書籍,收藏了。
經(jīng)典書籍,收藏了。
很好很好很好!
好書,非常給力,買了鍛煉用,全星。
經(jīng)典圖書,必須收藏。
商家誠意十足,包裝完好,貨真價實,值得購買
總體上講解稍顯簡略,希望后兩種也能盡快出版。
作者想披露真正的太極拳,但由于門戶和保守觀念的束縛,仍寫成了一本太極操書,無內功無用法,有假傳萬卷書之嫌。
故弄玄虛,故作高深,其實仍就僅僅是一個太極拳的套路而已,與85式?jīng)]有很大的區(qū)別。沒有其三皇炮捶匯宗寫的好。
書封面的塑料薄膜翹起一側邊,幸好還能用膠水沾上,但是影響了美觀了。光碟不錯,質量還行。書價合適。
替同事的媽媽買的,應該挺不錯的。文字和光盤結合在一起,老年人學起來更容易。
張大師可能學楊式太極拳的時間比較短,楊家的精華沒有演示出來
跟朋友練練83式的,想有點理論基礎。有些用處。
楊氏內傳太極拳系列,內容不錯,期待其他兩本著作
電商很講信譽,寶貝發(fā)錯了電商無條件的重發(fā)了一件,
楊式內傳太極一0八式傳古人不傳之學,乃后學幸事,期盼另兩卷出版
楊式太極是楊露禪所創(chuàng)的太極一奇葩,其柔和緩慢、舒展飄逸。是強身健體、陶冶情操的好功夫。書中對招式講解詳細,配光碟演示更是易學易懂。
似乎是看到的唯一的一本楊氏太極拳108式,學的人可以參考一下。建議找?guī)煾祵W,此書僅作為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