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心理疏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益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隨著當今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高校的教育方式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人們逐漸地意識到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而對學生的心理健康也要時刻關注,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生活中遇見的各種心理問題,這樣才可以使學生更好的成長和發展。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心理疏導的內涵與必要性分析
首先,心理疏導從廣義上來分析,是通過與人溝通交流以及采取鼓勵的方式,從而增強人與人之間互相理解,互相包容的交際能力。心理疏導可以通過自身的積極態度來影響他人,進而有效起到解決心理問題的作用。隨著現在社會信息化的發展,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信息,對于甄別能力較差的學生,接觸到一些負面消極的信息時,如果不及時的與人溝通交流,很可能產生心理問題和障礙,從而使思想逐漸的發生變化,如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及時的發現并且進行正確的引導,很容易使學生走向極端。其次,高校是為國家輸送人才的基地,對學生的培養不僅是要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而且要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讓學生正確的認識到學習的目的和意義,對待正面和負面的信息,要有正確的認知和判斷。如果學生受到負面信息的影響,價值觀和思想扭曲,若不及時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不僅不利于學生自身的成長和發展,也會對社會產生一定的危害。因此,高校通過心理疏導的方式展開思想政治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運用心理疏導存在的問題
2.1心理疏導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脫節。現在在各高校思想政治相關課程和心理健康相關課程都是學生的必修課,雖然有人認為這樣就是將心理疏導和思想政治教育聯系在一起了,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大部分高校這兩類課程還屬于獨立的狀態。在思政課堂上,教師只是傳授給學生課本中的知識,學生也只是大致的學習相關理論知識。而且,由于部分教師只是單純的講授課本知識而缺乏新意,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降低。因此,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得心理疏導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脫節。
2.2高校心理疏導機制建設不完善。雖然目前在我國各大高校都開設了專門的心理咨詢室,也有相應的心理咨詢平臺,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心理咨詢部門并沒有充分的發揮作用。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高校對于心理疏導并沒有足夠的重視,從而導致心理疏導機制建設不完善,因此,對于疏導學生的心理問題并沒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其二,部分學生對于出現的心理問題不夠重視,而且某些學生即使心理出現問題,但是由于自尊心等原因,拒絕與人溝通交流。
2.3心理疏導效果不理想。心理疏導效果不理想是高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雖然部分高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開展了心理疏導活動,但是由于教師對于心理疏導并不專業,疏導能力欠缺,同時,學生對于心理疏導沒有正確的認識以及足夠的重視,當學生遇見心理問題時,習慣性的向身邊親近的人進行傾訴,或者獨自承受,而不是向教師進行求助,這樣便導致了心理疏導的效果并不理想。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心理疏導的具體策略
3.1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師的專業素質,擴大心理疏導專業教師隊伍。首先,目前部分高校心理疏導教師是由思想政治理論課或者輔導員老師擔任,這些教師中很多人雖然對于心理疏導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專業知識以及實踐經驗還是比較匱乏,在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時,不能有效的解決心理問題,因此要加強這部分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能力的培訓工作,提高這些教師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能力。其次,目前很多高校心理疏導專業教師隊伍在數量上相對較少,對學生心理健康方面問題的關注度也就很有限,不能夠做到真正時時、事事關注到并解決好學生出現的各類心理問題,因此擴大心理疏導專業教師隊伍就顯得十分必要。不僅是專業的心理健康課教師,更多的老師,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該被吸收到這個隊伍當中。因為思想政治課教師擔負著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責任,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很多方面是共通的。做好這兩方面,能夠對高校學生心理疏導工作的發展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3.2利用思政課陣地,加強心理疏導重要性的宣傳教育。心理健康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對于即將步入社會的大學生而言,健康的心理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在社會中實現自我價值。不僅有利于學生自身的發展,而且對于社會的發展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做好心理疏導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在實際生活中,許多學生并沒有真正的意識到心理疏導的重要性,從而使得心理疏導工作的展開并不順利,對于這樣的問題,學校方面應該加強宣傳教育力度。由于專業課的局限性,在教學中很難實現對心理疏導重要性的滲透,但是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同,引文它承擔著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正確引導。
參考文獻:
[1]朱邐邐.心理疏導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價值探討[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18):142.[2]董軍明,張麗麗.心理疏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及其實現[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普教版),2015,(4):63-64.[3]楊雪.心理疏導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探究[J].科教導刊-電子版(下旬),2018,(3):31.
作者:楊冬 大連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