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醫療市場論文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醫療市場論文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醫療市場論文

篇1

1.2網絡醫療的便利性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開始不愿意將時間浪費在醫院咨詢掛號候診上面,尤其是諸如咳嗽之類的小癥狀,網絡醫療服務的出現正好滿足了人們這方面的需求。身體出現輕微不適,不用跑到醫院去排隊咨詢,只需在家用電腦或者手機打開門戶網站,咨詢相關醫師即可。網絡醫療服務的出現極大的緩解了醫院的看病壓力,也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十足的便利。

1.3網絡醫療的信任問題

在當今社會,網絡詐騙的事件屢見不鮮,這使得人們對于網絡上的各類信息信任度普遍降低。據粗略統計,近些年,網上新出現的醫療服務網站有成千上萬個,如此之多的醫療網站的出現,必然存在著以謀取私利為目的的個位。這些單位技術水平一般不高,在其治療過程往往會穿插推銷自己的產品,全然不管用戶是否需要此類藥物。甚至有的詐騙團伙也涉足網絡醫療服務,利用精密的詐騙方案讓患者病沒治好反倒錢財盡去。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這些情況如果發展繼續惡劣下去,必然會導致網絡醫療服務行業進入信任危機。

1.4網絡醫療門戶的管理問題

很多醫療網站在管理上還比較混亂。不少醫療網站在建立時缺乏基礎,準備倉促,醫學知識大都東湊一點,西湊一點組裝而成,很難談得上科學。據不少有過網絡求醫的病人反映,他們也曾求助過網絡,但開出的藥方卻非常不科學,有的甚至醫生也看不懂。也有的醫療網站,不管是什么人,只要申請、登記就能成為醫生,隨隨便便就可以戴個“主任醫師”頭銜。有的網上藥店為了吸引上網者,增加點擊率,推銷藥品和器械,紛紛打出性醫學、性科學的幌子,一些庸俗低級的文字、圖片;有的甚至在網上隨意出售一些無批準文號、無生產廠家和地址的“三無”藥品、器械等。

2.網絡醫療服務的發展前景

就其現狀來說,網絡醫療的前景開闊,優勢巨大,但缺陷也很明顯,故而其發展依然任重而道遠。

2.1網絡醫療的優勢

網絡醫療服務相對于醫院服務有著很多的優勢,主要表現為這幾個特性。一是易獲得性,網絡信息技術打破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求醫者可以輕易的獲得相關的醫療保健信息;二是針對性,網絡醫療服務設置有專門的服務計劃樹,求醫者可以短時間自己就找到相關病情的權威醫師,從而有效地減少了有病亂投醫的情況發生;三是經濟便利性,在看病就診高峰期,實地醫院的服務大廳往往人滿為患,掛個號可能要等上數個鐘頭。通過網絡醫療服務可以進行預約掛號,可在預約時間內直接尋找醫師就診,從而有效錯開看病高峰期,這使得醫院的資源得到更加合理充分的利用,大大節約了一筆管理成本;四是合理性,相對于實地醫院,網絡醫療服務在時間和空間的安排上可以有更強的目的性以及針對性,資源配置也更加科學合理,對有限的資源進行更充分的利用,其效益才會最大化??偟膩碚f,網絡醫療服務的經濟便利性是其得以發展的根本原因,未來的發展也將以此為原點出發?,F在網絡技術越來越發達,3G網絡的成熟以及4G網絡的建立建成為信息傳輸速度提供了保障,而且近些年信息終端水平也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時期,現在用戶最多移動智能終端手機采用安卓操作系統,可以在手機上實現PC端的部分功能,在3G網絡以及WIFI熱點的覆蓋下,可以輕松的瀏覽網絡醫療服務有關的網頁,做到真正的隨時隨地看病就醫。

2.2網絡醫療的缺陷

網絡醫療服務的缺陷主要來源于網絡的開放性特點。網絡的開放性導致服務資源的良莠不齊,現階段網絡醫療服務資源沒有一個可靠的控制標準,很多糟糕的信息以次充好,反而將那些優秀的資源淹沒。這很可能會導致求醫者無法及時得到正確的診斷信息,求醫者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真正有價值的信息,網絡醫療服務的效率就很難得到保證。而且大量的駁雜的信息難以整理,新的信息也每天都有更新,最終結果就是信息分布越來越混亂,使得詐騙團伙易于混淆其中,之后受害的不僅是求醫者,網絡醫療服務的形象也將大跌,讓很多求醫者出現抵制心理,寧愿多花點時間去醫院看病,也要防止受騙,這就在無形之中弱化了網絡醫療服務的功能。此外,網絡醫療服務信息的主要來源是各大醫院的門戶網站,由于網頁設計的個性化,各個醫院的網站設計風格大相徑庭,很多功能欄目和內容信息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而且,醫師水平的參差不齊也將使求醫者在咨詢時得不到準確的結果,很可能導致誤診的情況發生。信息的可獲取性以及真實準確性是現階段網絡醫療服務的瓶頸,一套可以依據的控制標準在現階段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將網絡真正優秀的資源過濾過來,網絡醫療服務才能真正的服務于社會。

2.3先進技術的應用

網絡醫療服務同時也是一門基于IT行業技術的應用型服務。在如今IT行業的發展形勢下,網絡醫療服務可以擁有良好的發揮空間。全新的因特爾至強E5系列CPU搭配雙路主板以及固態硬盤的應用,使服務器可以更佳穩定流暢的處理各種信息,面對求醫信息過多的時候也不會產生服務器癱瘓的情況。同時帶來的還有更大的存儲空間,門戶網站可以存儲病人的病歷資料,醫師在必要時可以登錄并導出病人病歷,不僅為醫師的診斷工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而且節約了更多的資源。

篇2

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完全貨幣化的籌資方

式不符合經濟落后地區農村市場化程度低的實際情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以貨幣籌資為基礎的一種新型農村居民醫療保障制度,這種完全貨幣化的籌資方式,客觀上脫離了經濟落后地區農村市場化程度低的實際情況。建國后到改革開放以前的農村合作醫療基金主要由集體來承擔,個人只承擔一小部分,而且一般不用交現金,而是以“工分”的形式從集體經濟的收人中扣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采取國家、集體、個人三方投資,強調三方的責任,但在廣大中西部市場經濟落后地區的農村籌資難度相當大,尤其是農民個人自籌的那部分資金。經濟落后地區的農村由于其市場化程度低,集體經濟不發達,地方政府財政收入較少,有的地方甚至根本無力支持合作醫療的最低基金籌集。對于市場經濟落后地區的農民個人來說,盡管每年不少于10元的參保金的數額不大,但對市場經濟落后地區的農民來說,經濟落后,交通又不方便,七溝八梁一面坡,幾年進不了一回城,一家幾口人,叫他們每年拿出幾十元現金來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確非常困難。

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在中西部市場經濟落后地區很難保障農村居民的基本醫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遵循自愿參加,多方籌資,以收定支,保障適度,先行試點逐步推廣的總體原則是正確的,但相對于市場經濟落后地區農村而言,仍是一種“富人”保障原則,也就是說只有市場經濟落后地區農村的“富人”才能繳得起合作醫療保障金,而真正需要保障的窮人,通常也是最需要幫助的人,因收^過低,繳不起合作醫療保障金,而無法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享受國家給予的合作醫療待遇。但當“參合率不能轢時,強迫命令就出臺了?!靶潞厢t”成了政府對農民施惠的代名詞,農民成了被動的受惠者”。這不僅不符合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突出對經濟弱勢群體保護的—般陛原則,而且在醫療公平性方面易于兩極分化,富裕居民的醫療衛生需求可以得到滿足,多數貧困居民的醫療衛生需求,出于經濟原因很難得到滿足。同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自愿參加制度必然形成體制內和體制外兩個群體,針對體制外人員侵蝕體制內資源的問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也難以避免。

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缺乏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籌資主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曾在農村合作醫療中扮演過重要角色,建國后到改革開放以前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主要依托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為基礎。但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實行了,集體經濟組織基本解體,缺少集體經濟支撐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資金籌集失去了這一穩定可靠的保障基礎。因此,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設計忽略了農村集體經濟這個穩定可靠的保障基礎,從而直接導致了其運行的持續性難以為繼。

二、市場經濟落后地區農村的特點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非貨幣型發展路徑

(一)市場經濟落后地區農村的特點

1.市場經濟發展落后,農民人均貨幣收入低下。市場經濟落后地區農民的生產收入主要來自各種農產品等實物收入,其中一部分由農民直接消費掉,剩余部分由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當地交通不便的影響,很難通過流通轉化為貨幣來形成農民的貨幣收入。據2004年國家統計局統計我國絕對貧困人口2610萬人,其中西部l2個省區為1305萬人,其人均年收入為668元。而他們的大量農產品卻因為交通不便運不出去而賣得非常便宜,有的甚至爛在地里無人收購。比如,在云南西盟佤族自治縣的岳宋鄉有一個叫木古壩山寨,那里的茶葉是絕對的綠色產品,可是1斤茶葉只賣到2元錢,如果拿到城市賣,絕對可以賣到50元以上。木古壩的1斤茶葉在城里可以換到l0斤雜交稻種子,城里的1斤雜交稻種子在木古壩卻能換到8斤茶葉。

2.市場經濟落后地區貨幣經濟缺乏,實物經濟普遍存在。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和價值尺度,其作用應該是與實物經濟的運行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相互依存的,是為整個社會生產和經濟的正常運行服務的,其總量和構成都應該與實物經濟相適應,而不應該脫離實物經濟獨自運行。因為貨幣脫離實物經濟而獨自運行雖然可能使個別經營者達到資本增值的目的,但對整個社會生產來說,不僅沒有增加任何東西,而且還可能使社會資源的配置指向錯誤的方向。然而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貨幣經濟的運行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已經與實物經濟的運行脫節,具有了自己的領域,自己的運行軌跡。市場經濟落后地區多數農民人均年純收入中近50%為實物收入,農產品商品率低下,以自給自足為主。

3.市場經濟落后地區農村勞動力過剩更為嚴重。我國是一個農業人口大國,農村勞動力約有5億左右,占全部勞動力的70%,而且每年還要新增幾百萬人,增長遠遠超過了農業生產的需求,農村勞動力過剩問題十分突出。據測算,根據現有的土地承載力,我國農業僅有1—2億從業人員就足夠了,剩下的一半以上的剩余勞動力亟需轉移。尤其是市場經濟落后地區農村勞動力過剩數量更為可觀,估計勞動力中有60%一75%為剩余勞動力。加快對這些剩余勞動力的轉崗技能培訓步伐,以區域化帶動專業化,在剩余勞動力中創造勞務品牌,鑄造勞務名牌,并使創牌的觸角不斷向高技術行業延伸,從而促使剩余勞動力在勞務品牌形成中逐漸升值,增加農民收入,乃當前市場經濟落后地區農村勞動力勞務化的當務之急。

4.環境劣勢和自然資源優勢同時并存。我國市場經濟落后地區大多位于西部,雖然那里的自然條件惡劣,山高坡陡,水土流失嚴重,草地狀況日益嚴峻,生態環境脆弱,生態率和土地產效率普遍低下,但是這些經濟落后地區擁有豐富的礦產等自然資源。在全國已發現的160多種礦產資源中西部地區均有發現,特別是能源、金屬礦產以及生物等資源在全國占有顯著地位,其中45種重要礦產資源潛在總量約占全國的40%,開發潛力巨大。以陜西陜北貧困縣為例,一方面,這些地區七溝八梁一面坡,生存環境惡劣;另一方面,這些地區擁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等資源。一般來說,市場經濟落后地區農村大多為這種情況。

(二)市場經濟落后地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非貨幣型發展路徑

在任何一個經濟體中,非貨幣收入都是相當重要的。據美國經濟學家估算,在美國這樣發達的市場經濟中,非貨幣收入平均占收入總量的25%左右。根據我國市場經濟落后地區農村的社會經濟和自然資源特點,要在這些地區推行貨幣化程度很高的新型合作醫療制度是十分困難的。因此,筆者認為在市場經濟落后地區農村可以探索建立非貨幣化的以實物合作為主的醫療制度,充分利用當地優勢特點,從而使之“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其可能的發展路徑有:

1.如果一個市場經濟落后地區土地資源豐富,就可以建立以土地合作為主其他資源為輔的合作醫療制度。在我國現階段,土地不僅是重要的生產資料,也是廣大農民的生活保障,土地作為保障手段對窮人尤其重要。我國土地資源分布很不均勻,西部市場經濟落后地區土地等自然資源非常豐富,但海拔高,自然環境復雜,分散的家庭承包經營方式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個體農戶對土地資源的開發力度與利用效度,從而導致土地等自然資源對缺乏勞動力的個體農戶的保障作用失靈。在一個市場經濟落后地區,如果土地資源豐富,那么建立以土地合作為主其他資源為輔的合作醫療制度,不僅有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合理使用,提高經濟效益,調整產業結構,推進農業規模2.如果一個市場經濟落后地區勞動力資源十分豐富,就可以建立以勞務合作為主其他資源為輔的合作醫療制度。勞務合作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興起的一種新型貿易方式,現已成為許多發展中國家外匯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在我國,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完善,勞動力作為一種特殊商品的概念已逐步被人們所理解和接受。我國部分市場經濟落后地區勞動力資源非常豐富,但勞動力素質很低。這不僅表現在市場經濟落后地區自然條件差、飲水不衛生、醫療衛生條件落后從而導致市場經濟落后地區部分農民的身體素質差方面;還表現在市場經濟落后地區的勞動力受教育水平低方面。在這樣的“貧困——人口多+素質低一貧困”的惡性循環地區,現行的合作醫療制度僅起著外因作用,難以通過內因發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真正效用。拉文斯坦首創的“推拉理論”告訴人們,人口流動是“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的結果。推力包括人口增長、低生活水準、缺乏經濟機會等;拉力包括勞動力的需求、在新居住地改善生活的可能性、獲得更多的經濟機會、優惠的勞動力政策等。新古典經濟學家認為勞動者在勞務市場上不停地交流和比較各種信息,做出流動與否的決策,對當事雙方都有好處,勞動力富裕國家輸出勞動力,可以減少潛在的社會經濟壓力;勞動力接受國似乎也從中找到了解決勞動力短缺的辦法。因此,在勞動力資源十分豐富的市場經濟落后地區,可以建立以勞務合作為主其他資源為輔的合作醫療制度。譬如,政府高效擔當起自己的服務角色,加強對國際勞務市場的調研,建立境外勞務信息網絡,搶占先機,對外承包勞務市場,對內給予一定支持,建立勞務綜合培訓基地,每年甚至每個季度都挑選出一批勞動力進行對口的職業技能強化培訓。達到培訓要求的學員,如果能勞務輸出,就可以為國家賺得外匯,政府按其賺回外匯的多少,給予其家人一定比例的醫療支付補償金,其標準不低于現行合作醫療的保障標準;達到培訓要求的學員,如果能在國內流動,流^地政府也可依據合理的標準,對其家人進行—定的醫療支付補償金,以保持流人地一定的勞動力數量,從而解決“民工荒”的困境。這樣,政府的外部力量不僅有利于通過內因長效激勵流出地勞動力積極主動改善自身素質和技術層次,而且有利于農民增收和農村脫貧,推動地區經濟和社會持續協調發展。

3.如果一個市場經濟落后地區既無一定的自然資源,也無可利用的社會資源,那么在這樣的地區,只能發展外援型合作醫療制度。外援方式在當今國內外經濟社會發展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從國外來看,非洲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非洲國家中有相當部分地區,自然資源匱乏,社會資源也不豐富,外部援助在不同程度上推動了其經濟發展,同時也增進了這些地區與外部世界的聯系,從而進一步促進了其經濟社會的發展。在醫療衛生方面,外部援助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20世紀末,肯尼亞,津巴布韋等國利用外部援助,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長,肯尼亞婦女的總生育率由1977年的811個降至1993年的514個。贊比亞利用外部援助,解決了其西部省的大部分農村人口的飲水問題,僅1985—1993年,由援助而興建的水井高達108眼,使2115萬人從中受益。從國內來看,寧夏在總體上是一個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都相對貧乏的省區,但寧夏是在全國較早利用外援的省區之一,其實施的外援項目,無論數量、質量、效果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國的前列,使寧夏的生態得到了很快恢復,農民生活環境和醫療衛生狀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由此可見,如果一個經濟落后地區既無一定的自然資源,也無可利用的社會資源,在這樣的自身力量相當薄弱的地區,實施現行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難以為繼,那么發展外援型合作醫療制度乃其最佳選擇。發展外援型合作醫療制度,爭取外援、借助外力、加快發展,需要制定一套專門針對本地區具體情況的醫療衛生服務引進計劃,同時,依據循證醫學可知,大部分的疾病是與環境污染、營養不良和生活習慣不良直接相關的。因此,在利用外援時應將農村衛生的重點放在普及基本衛生服務的基礎上,將預防保健、基本醫療和健康促進等社區衛生建設結合起來,這樣,農民的受益面最大,受益程度也最深。利用外援方式改善市場經濟落后地區人口的健康狀況,其關鍵在于強化政府牢固樹立群眾利益第一的觀點,切實落實項目責任制,信守各項協議,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

4.根據具體情況,也可建立以上三種路徑的混合模式。混合模式的建立必須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遵循優勢互補的原則,在結合當地豐富的土地等自然資源,豐富的勞動力等社會資源的基礎上,有效利用外援,充分發揮三種路徑的各自優勢,形成合力,共同推動本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在混合模式中,可以合理發展土地、勞動力密集型農業技術,積極扶持農產品加工企業的技術引進和改造,切實提高農產品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水平,鼓勵企業以農民醫療衛生事業為利益聯結方式,帶動基地和農戶共同發展,實行農業從“土地——產品——加工——流通與銷售——農民醫療衛生事業——農業的進一步投入”的規?;洜I。

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非貨幣型發展路徑選擇對策

1.非貨幣型發展路徑選擇應當遵循多樣化、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原則。市場經濟落后地區農村情況復雜多樣,因此在選擇非貨幣型發展路徑時應遵循多樣化和因地制宜的原則,不能搞一刀切。一是要充分認識建立非貨幣型發展路徑的艱巨性和復雜性。我國農村地域廣大,人口眾多,走非貨幣型發展路徑的工程量很大。同時,我國各地區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很不均衡,選擇非貨幣型發展路徑應因地制宜,采取多種多樣的模式,以滿足不同發展程度地區農民對醫療保障的需求。

2.選擇非貨幣型發展路徑應積極探索建立合作醫療型的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是為農民提供社會化服務的組織形式之一,是新時期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提高農民收入的重要因素,它既能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增強農民的支付能力,又能節約市場的交易成本,還能維護農民的自身利益。在市場經濟落后地區的農村以非貨幣型農村合作醫療為號召發展合作經濟,容易產生吸引力和號召力,也許這是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的一個新的突破口。

篇3

(一)賣方的我國醫療市場

由于我國醫療資源短缺和布局不平衡,也由于醫療技術的專業性和治療結果的不確定性所形成的供需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導致了我國醫療賣方市場的現狀。鄉鎮醫療資源匱乏,城鎮醫療誠信缺失。公立醫院以乏力的行政框架管理商業化運作的醫療流程。在這樣的機制下,醫療工作缺乏執行質量標準的驅動力。比如:合理用藥,特別是抗菌素的合理使用,是有嚴格的規范可循的。但是,因為監管乏力,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棄標準于不顧的現象還是存在的。目前最有力的監督就是患者或者家屬所提起的為數稀少的訴訟。雖然各地政府以管理者的身份進行了諸多的努力和嘗試,但是因為不涉及技術層面,沒有從醫學專業的角度與醫療行業進行信息對稱的博弈,所以難以取得顯著成效。

(二)基本醫療保險與賣方醫療市場的博弈

作為社會保障重要組成部分的基本醫療保險,對醫院的醫療行為所進行的有力約束是前所未有的?;踞t療保險的管理手段已經超越了一般的醫療衛生管理的限度,它從醫學專業層面上對醫療行為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解構,從而制定了從病種定額撥款到藥物品種限制,從大病統籌到治療項目分類給付方式,從宏觀管理到微觀控制一整套的醫療保障管理機制。這樣的管理機制對醫療行為形成了有效的約束。但是,由于沒有深入到醫學領域的技術底層,醫院仍然存在著明顯的信息優勢。所以,在這樣的基礎上形成的醫保政策仍然難以抗衡院方的靈活對策。醫院可以憑借信息不對稱的優勢對患者進行醫療項目誘導消費,甚至支配患者的醫療項目選擇行為。比如,醫院提供更多的自費服務項目讓患者選擇,限制基本醫療保險承擔的支付項目的選擇,從而達到減少支出增加結余的目的。有些不法的醫院甚至對參保病歷進行技術處理,從而獲取額外的醫療撥款。

此外,醫療資源的不合理配置使醫院的賣方市場有了獲得超額利潤的特權,也使基本醫療保障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失效。當基本醫療保險限定病種治療金額的上限時,醫院就深挖它的下限,使得下限不是零而是負數。在幾乎所有的大型醫院,基本醫療保險參?;颊咿k入院手續之前都必須先自己掏腰包進行上千元的檢查,在基本醫療保險與賣方的醫療市場博弈的過程中,主動性一直掌握在醫院一方。

(三)基本醫療保險對賣方醫療市場的“撞擊作用”

我國的醫療事業從局部的公費醫療逐步過渡到局部的基本醫療保險,走過了十余年的漫長的醫療改革歷程。媒體上說,醫療改革十余年基本上是不成功的,也有的說是失敗的。客觀地看,沒有看到凸顯的成就不等于沒有成就。起碼建立起了一個完整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盡管這個體系還沒有覆蓋到鄉村,但是它的觸角已經逐步向外延伸,逐漸有更多的人得到了醫療保障體系的呵護;盡管這個體系還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但是它的前瞻性和示范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來社會健康保障的發展方向。為什么人們身受醫療保障的庇護卻難以叫出個“好”字?最為根本的原因不在醫療保險本身,也不在醫院本身,更不在醫療資源緊缺本身。問題的本質在于民眾的眼睛無法看懂醫術本身,這就是醫療行業中供需雙方的信息不對稱。而基本醫療保險本身沒有起到平衡信息不對稱的作用,也沒有形成使賣方醫療市場地位發生動搖的強大震撼力,它對賣方醫療市場的作用僅僅可以看作是一種引起一定震動的“撞擊作用”。這也是當人們審視和評價十幾年的醫療改革的時候感到不成功的真正原因。

二、信息不對稱在醫療問題上凸顯

在信息經濟學中,經濟主體所享有的私人信息對其理性決策具有重要作用。經濟主體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影響可以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道德風險,另一個是逆選擇。道德風險的存在直接導致信息不利一方的風險加大,而逆選擇同樣讓信息不利的一方在不覺中做出損己利人的決策。市場只有在信息對稱的情況下才能達到最好效果。而目前我國醫患之間的信息是高度不對稱的?;颊邔Ω鞣N治療方式的效益與風險的了解通常要比醫療服務提供者少得多。缺乏醫療知識的患者對醫生而言,處于明顯的信息劣勢。這種信息不對稱一方面給醫生帶來了“開大處方”等牟利的機會,同時也給患者帶來深度的恐慌和信任缺失。

在信息不對稱的前提下,作為醫療服務供給者的醫院,既是醫療活動的決策者和執行者,也是醫療活動的獲利者。當醫院面臨自身利益與患者利益的沖突時,犧牲患者利益鞏固自身利益則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當醫院采取一系列誘導需求的手段來增加醫療項目或者延長治療時間從中牟利時,患者可能正在那里真誠地道謝呢。信息不對稱使得患者對自己的醫療需求無從判斷和選擇,只有畢恭畢敬地聽從醫生的推薦。誘發需求帶來的醫療支出的上漲在世界范圍內具有普遍性,這種“掠奪式”的醫療服務產生于這樣的信息高度不對稱的前提之下,更會在信息不對稱中不斷地發生。

信息不對稱在醫療問題上凸顯,給患者帶來了日益高漲的醫療消費,也給醫療保險帶來了更大的道德風險。在患者與醫院的博弈中,患者難免是輸家。在保險公司埋單醫療費用的時候,也面臨同樣的命運。不過與個人相比,保險公司是更有實力的團隊,同時它可能也有能力通過平衡信息不對稱來改變博弈中的劣勢地位。

三、健康保險的專業化發展所面臨的困難

基本醫療保險是社會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商業健康保險是不可或缺的補充。健康保險走向專業化發展的道路是保險市場發展的必然??吹轿覈】当kU的巨大潛在市場,各大保險公司都推出了健康保險產品。2006年僅上海一地就有23家壽險公司和22家產險公司同時銷售他們的上百種雷同的健康險產品??傮w來看,在市場爭奪的競賽中,老牌的保險公司的優勢地位仍然是無可替代的。因為,那些新興的專業化的健康保險公司正處在起步階段,它們僅僅完成了“專門化”的過程,還沒有來得及打造出專業化的產品和專業化的服務流程。從產品和服務上看,與非專業化的健康保險公司相比,沒有“專業化”帶來的任何優勢。所以目前的專業健康保險公司面臨著更多的困難。

(一)面臨新創公司的一般困難

任何新創公司都要經歷走人市場的過程,準客戶要經過對公司和它的產品了解、接受和消費這樣三個階段才會成為真正的客戶??蛻魧竞彤a品需要了解,既要了解公司的產品,也要了解公司的服務,更要考察公司的信譽度。而這一切對于初創公司來講比老牌公司有更多的困難。慎重的客戶不但要了解目標公司的產品,還要進行橫向比較和選擇,如果沒有更適合自己需求的產品,沒有更具吸引力的產品內涵,客戶更會認同老牌公司的產品。

(二)專業健康保險公司還沒有體現出真正“專業化”帶來的優勢

“專門化”不等于專業化,專業化的健康保險市場需要專業化的產品設計、專業化的服務內容和專業化的技術保證。目前市場上健康險產品主要是重大疾病定額給付保險、住院醫療費用補償性保險和住院津貼等幾類保險,這些產品從本質上來說大同小異。從專業健康險公司目前首推的產品來看,也是以短期醫療險和意外健康險為主的。這些險種沒有創新,湮沒在同質的產品中很難對消費者產生特殊的感召力,加之公司初創,規模和影響力不足,展業會更加困難。專業健康保險公司的真正生命力就在于它擁有非專業公司不具備的專業化的產品和專業化的服務。

1.產品缺乏和創新乏力

健康險是市民最需要的險種之一,而目前我國的健康險產品研發落后,有效供給不足。因此,只有針對消費者健康保險的真正需求而設計的專業化的健康保險新品,才能成為驅動健康保險市場的動力。健康保險與專業性極強的醫療領域密不可分,它涉及到專業性極強的醫學領域的深層知識,也涉及疾病發生發展的規律研究,更涉及到當前的醫療衛生體制和醫院的經營和營利模式。而健康保險的經營決不是一張簡單的保險合同加上履行合同的醫療費用報銷。健康保險更是一種服務——保證健康的服務。因此,健康保障機制是健康保險運作機制形成的基礎,也是健康保險新產品研發的基礎。而我國目前的健康保障體系是一個近乎獨立的王國,保險公司和醫療體系之間沒有深度足夠的合作機制。也就是說目前我國的健康險品種基本上在醫院的勢力范圍之外打轉。只有打造出具有專業水平的健康保險新產品才會顯示出專業健康保險公司的優勢。

2.管理上沒有體現出健康保險的專業優勢

健康保險產品不同于一般保險產品,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首先,作為保險標的的“健康”是特殊的。健康保險產品的定價、營銷、核保、理賠、經營風險控制等環節均不同于一般的保險產品,也不同于壽險產品。因此作為專業的健康保險公司在管理上必須體現出不同于一般保險公司的健康管理水平。這是專業健康保險公司可能具備優勢的環節之一。而新興的健康保險公司在短時間內,還不能把健康管理水平提高到應有的高度,新興的健康保險公司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難于顯現。實踐也證明,當前國內新興的專業保險公司發展緩慢。

3.人才缺乏

在我國,健康保險公司處于初創階段,人才缺乏是第一大問題。作為健康保險專業公司之所以有生存的空間就在于它的專業化的特征。要想獲得專業化的特殊優勢就少不了專業化的人才。除了一般的保險人才外,健康保險公司需要與醫學專業的深度接觸,因此特別需要那些跨學科的專業人才,需要懂保險業務更精通臨床醫學的人才。從保險人員中培訓醫學人才不現實,引入資深的臨床醫學人才到保險公司,可以縮短人才培養周期,加強產品研發的醫學技術含量。

4.展業困難

正是由于沒有創新的產品,沒有急百姓之所急的針對性產品,僅以傳統的基礎健康保險產品展業,缺乏競爭力是必然的。展業靠產品品質,靠銷售渠道暢通,更靠服務作為后盾支持。新興的專業化健康保險公司如果沒有“專業化”帶來的優勢,那么更不可能有其它優勢。不管是老牌的產險公司還是壽險公司都有新興的健康保險公司所不具備的規模優勢、渠道優勢和人氣優勢。沒有服務優勢是展業困難的又一癥結。作為專業的健康保險公司,必須從產品服務上入手,打造出更適合百姓需求的服務流程。

(三)產品的市場認同

和任何商品一樣,保險商品也需要市場的認同,而保險商品尤其需要消費者的認同??蛻魧ΡkU產品的買入僅僅是獲得一種對未來風險事件的化解承諾,因此,消費者除關心產品本身的品質以外,更關心的是公司的信譽、售后服務和理賠承諾的兌現。因此,新興的健康保險公司在產品的市場認同上會有更大的阻力。不過,困難是危機也是生存的契機。打造專業化的健康保險產品和專業化的服務,是健康保險生存和發展的必然。

四、專業化健康險發展的必由之路

健康保險的專業化發展之路要經過三個階段:公司初創的起步階段、健康資源整合的進展階段和穩定發展的成熟階段。

專業化的健康保險公司,首先要繼承現有的健康保險產品,同時還要進行新的專業化的健康保險產品研發和配套服務規程的制定。這一階段既要逐步打造出一系列健康保險新產品,同時還要整合出一個符合國情的健康服務體系。在相關的數理統計資料匱乏的情況下,必然要經歷一個艱辛的起步過程。經過一定時期的探索和實踐之后,公司的產品品種不斷豐富,產品品質逐步提升,最終形成一整套專業化和系統化的產品。

隨著產品體系的形成和完善也就終止了步履蹣跚的起步階段,進而轉入健康資源整合的進展階段。這一階段專業的健康保險公司要為其產品運營調配社會上的健康服務資源,整合出與產品完全適應的健康服務體系。這一階段有更多健康資源與保險公司合作,共同構成相互密切合作的健康資源體系,同時從管理上也形成了非常完善的健康管理體系標準。

當運行機制不斷完善和健全的時候公司便進入了穩健發展的展業期,也就是公司發展的第三階段。這一階段的到來意味著專業化的健康保險公司的真正形成。專業健康保險公司具備豐富的專業化健康保險產品,同時也擁有完善的、專業化的健康服務協作體系,此時,專業化優勢會非常明顯地顯現出來,其它保險公司所經營的非專業化的保險產品的客戶群將逐漸轉入專業化服務的健康保險公司,最終其它保險公司會逐步退出健康險市場。

五、專業化健康險的衍生職能

當專業化的健康保險公司發展成熟之后,為了實現合理賠付,減少公司的損失,必然要加強醫療行為的監管,因此健康保險公司便衍生出了醫療監理的職能,這一職能是制衡醫療行業不健康發展的重要砝碼,是政府行政監督行為所不及的技術補充。

(一)專業化健康險公司有平衡信息不對稱的能力

現有的醫療體系是買方市場的醫療體系,保險公司為醫療埋單必然會遇到與基本醫療保險同樣的醫療信息不對稱問題的困擾。因此專業化的健康保險公司必須有平衡信息不對稱的能力。這個能力可以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在打造專業化的健康保險產品的同時,打造一支醫療監督管理的專業化隊伍,讓他們直接與醫療機構對話,直接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另一方面,健康保險公司可以整合當前的健康檢查公司,或者委托第三方健康檢查公司實現平衡信息的作用。第三方健康管理公司在為保戶提供健康管理的同時,接受保險公司的委托任務,由他們直接和醫療機構溝通醫療相關問題,確保信息相對對稱,規避醫療過程帶來的道德風險。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必須以平衡信息不對稱為重要的規避風險的砝碼,把過度檢查、過度治療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既維護患者的健康,也減少了醫療資源的浪費。

(二)專業化的健康險公司能夠更好地順應我國醫療事業發展的需求

在當前我國的賣方醫療市場氛圍下,醫療衛生的行業腐敗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上述的分析也看到了基本醫療保險面對醫療行業現狀的無奈。其根本原因是缺乏信息對稱的約束機制。醫療產品的購買不同于任何其它商品。作為消費者個人是無力與整個醫療行業抗衡的,連質疑的能力幾乎都沒有。當專業的健康保險公司替廣大患者支付醫療費用的時候,情形就不同了,專業化的健康保險公司有能力平衡不對稱的醫療信息,也有能力監督醫療行為的整個實施過程??梢詫︶t療機構的不合理用藥和不科學的治療方法提出質疑,也有能力制止不合理的醫療行為的發生??梢钥闯?,專業化的健康保險公司在為保戶服務的過程中是自身利益的維護者,更是保戶利益的維護者。健康保險公司起到在專業水平上監管醫療行為的作用,這種作用是政府管理行為所不及的。專業化的健康保險服務必將為保戶提供越來越周到細致的健康管理服務,提供防病、治病的全程服務。因此,專業化的健康保險是順應中國醫療事業發展需求的,它所提供的健康服務是基本醫療保險的重要補充。

[參考文獻]

篇4

一、醫療糾紛民事責任的構成

絕大多數的醫療糾紛案件屬于侵權的民事糾紛,要確定是否承擔民事責任,前提是確定醫務人員所造成的傷、殘亡等損害后果是否符合民法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所謂構成要件,是指構成侵權,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必要條件,這些所須的各項條件必須同時具備才承擔賠償責任。因此,我們講醫療糾紛的民事責任,首先要掌握該責任的構成要件。也就是承擔該民事責任必要條件。

(一)必須有損害事實

損害事實是指某種行為致使受害人財產權或人身權受到損害,造成財產或非財產減損失客觀事實。既包括物質上的損失,也包括精神上的損失,具體表現為受害人死亡、殘廢、增加病痛、延長治療時間等所造成的財產上的減損以及由上述情況導致的受害者及家屬精神上的焦慮、憂愁、苦惱等實際損害。目前,對醫療糾紛中的精神損害是否賠償,各種有關法律法規尚無明文規定,但司法實踐中已出現對精神損害進行賠償的案例,而且,從發展趨勢上看,精神損害將日益受到重視。

作為侵權民事責任認構成要件的損害事實,應具有以下特征:

1、被損權益的合法性

即侵權行為人所侵害的是他人受法律保護的合法權益。對法律不予保護的“權益”,即使“侵犯”并造成一定后果,也不是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損害事實。例如對愛滋病患者實行的強制隔離和治療,雖然有可能導致病人減少收入和暫時增加痛苦等后果,但此時法律已不保護他們在社會上自由活動的權利,雖然被損害,卻是法律允許的,因此這種“損害事實”就不是應當承擔責任的損害事實。

2、損害行為的補救性

一、是補救的必要性,既損害結果對受害人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卻有必要進行補救,不補救將損及民法中的某些基本原則如公平原則等。因此,民法通則和醫療事故處理辦法均規定,醫療事件引發較大財產損失和嚴重人身傷亡的,應當予以補救。而對于極少的財產損失或輕微得人身傷害,就沒有補救的必要。例如,某護士給患兒輸液時,經反復多次才扎入靜脈,造成患兒局部淤血,哭鬧多時,家長要求賠償患兒疼痛損失,對此,衛生行政部門和法院均未予支持。二、是補救的可能性。即必須是法律允許補救的損失方能補救,超出法律規定范圍的損失,即使真的有,也不能補救。例如,因醫療事故造成的誤工收入,傷殘者生活補助費、死者喪葬費等,是法律明文規定可予補救的,反之,“受氣費”、“疼痛費”、“青春損失費”等,法律沒有規定其補救范圍和補救方式,因此,雖然有侵害行為存在,也不能也為損害賠償關系中的損害事實。

3、損害行為的補救性

一切構成醫療糾紛民事責任的損害事實,必須是已經發生的、確實存在的。而臆想的、捏造的、沒有科學根據的結果都損害事實。在醫療糾紛案件中,有時患者僅出現一些癥狀,而無相應的體檢出,輔助檢查也無陽性改變,這種情況在大多數軀體損害案例中應視為無損害后果,僅在少數精神損害案件中成為損害后果。例如,病員楊女,20歲,未婚。因雙眼斜視行矯正術。術后矯正指標及視力均正常。一年后訴頭痛,經多項檢查均未查處器質性病變。后經精神科專家鑒定,該病員所謂頭痛,實際是一種“疑病癥”,根本不是眼矯正術的后果。

損害事實是損害賠償法律關系賴依存在的基礎和依據,沒有損害事實,就沒有賠償的民事責任。這于刑事責任有很大的不同,刑法對未遂行為(即未造成損害后果)也要處罰,比如,某醫生在給一個于自己有恩怨的女病員做闌尾切除術時,準備借此機會將病員的輸卵管結扎使其不能生育,操作中被助手發現,陰謀未能得逞。雖然沒有損害結果發生,但已具有了社會危害性,屬于未遂犯罪,應當承擔刑事責任。損害賠償則沒有未遂損害的民事賠償責任。企圖損害或雖有過失加害行為,但事實上未造成損害結果,就不夠成損害賠償責任。在醫療糾紛的侵權損害賠償責任方面,只要沒有損害事實,就無須承擔民事責任。

(二)必須有違法行為或技術上的失誤

1、違法行為

在醫療糾紛案件中,違法一詞應作廣義理解,即不僅違反國家的法律法規,更重要的是違反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單位制定的規章和技術操作規程。實際上,早實踐中,因醫療事件而承擔民事責任。絕大多數情況下是由于醫務人員違反規章制度或技術操作規程,而不是違反國家的法律法規。例如,某3歲病兒因被開水燙傷到鄉衛生院就診,甲醫生借口鄉衛生院不具備治療燙傷的條件而拒治,病兒家長只好又找乙醫生,乙醫生用紫草油治療有效,囑家屬隔日再來復診。第三日復診時恰遇甲醫療值班,家屬告知其用紫草油治療有效后,甲醫生順手從藥柜里拿出一瓶藥,看也沒有看就涂在病兒的傷處沒等傷面涂完病兒就開始凄厲的哭叫,家屬提醒說:“是不是用錯藥了”。甲醫生不但不去核對,還叫家屬按住病兒,在傷面鋪上紗布,將剩下的100毫升藥液全部到出。然后揚長而去。幾分鐘后,病兒口唇發紺,繼而休克,經搶救無效死亡。原來是甲醫生誤將“來蘇”當作紫草油了。本例甲醫生違反了用藥前的核對制度,就屬于違法行為。反之,如果醫務人員的行為是合法的就是說沒有違反法律,規章制度和技術規程,就無須承擔賠償責任。比如給腎癌病人切除病變腎臟,雖然造成了病人的臟器缺失。但可以延長病人的生命,此時沒有違反法律和制度的規定,也就不存在承擔民事責任問題。

違法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兩種形式。作為是指行為人積極地實施了法律或規章制度禁止的行為。比如前例的甲醫生既是以作為的形式表現的違法行為,因為按醫院的規章制度,給病人用藥前必須經過核對,禁止不經核對草率用藥。甲醫生的行為即屬于以積極方式實施的違反規章制度的行為。屬于作為的違法行為還有打錯針、輸錯血、開錯刀等等。

不作為是指行為人消極地不實施法律或規章制度要求必須實施的行為。比如,一交通肇事腿部骨折的病人,就診時已因失血過多處于中度休克狀態,但接診醫生既未給予包扎,止血,更未采取輸血,給氧等搶救措施,以本院沒有骨科為由,強令危重病人轉院,結果病人死于轉院途中。這種對病人不負責任,推諉拒治,不盡職盡責的行為就是不作為的違反規章制度的行為。因為衛生行政規定有“首診負責制”即最先接診的醫院及醫生,無論所接病員是否屬于本院或本科治療對象,也無論自己是否有治好的條件,都應盡最大的可能采取必要的措施,不得以任何理由不作任何處理便將病人轉院或轉科。本例接診醫生即違反了首診負責制,本來應對病員采取包扎,止血等應急措施(這在任何醫院都是能做到的),他卻消極地沒有采取。這就是不作為形式的違法行為。屬于不作為的違法行為還有擅離職守,以病人報告的病情不予理睬,忘記執行醫囑,不按護理計劃按時觀察病人等等。

不作為違法作為的構成前提,是行為人負有法律所要求的某種特定義務,不履行這種義務即為違法。這種特定義務可以是法律直接規定的,如監護人對被監護人有特定的監護職責,不履行職責即屬于違法行為。也可能是特定職務或業務所要求的,如上班時的警察對違法行為必須制止,不制止就屬于不作為的違法行為。醫生的不作為違法行為即屬此類,即醫生的職業決定他有搶救病人的特定義務,消極地不去搶救就是不作為的違法行為。應當注意的是:特定職務決定的特定義務,必須是義務人在崗當班時間才存在,業余時間里不存在這種義務。比如,某醫生在旅游度假時遇一心臟病突發病人,該醫生本來有心臟按摩等徒手復蘇的技能,卻未予搶救,這僅屬于未盡道德上的義務,不構成法律上的不作為違法;如果該醫生是隨團保健醫,對病人不予救治,就是不作為違法行為,因為此時該醫生負有特定的法律義務。

實踐中,有些行為從表面上看是違法的,但事質上不但不違法,還應該提倡。這在理論上稱之為阻卻違法行為,通俗的講,就是由于某些因素的存在,隔斷了該行為的違法性,該行為不能認定為違法。屬于這類的行為有:①職務授權行為。某些負有特殊職責得人,為了保護社會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權益,法律允許其執行職務是“損害”他人的財產和人身,對因此而造成的損害不符賠償責任。醫生即屬于此類負有特殊職責得人。比如,某大腿刺傷病人急診于某醫院,經查股動脈斷裂,病人處于失血性休克狀態,生命垂危。該醫院無吻合血管條件,結扎等止血措施均難以控制大量出血,附近又無上級醫院。接診醫生當機立斷,給病人做了截肢手術,結果保住了病人生命。此例雖然造成了病人肢體殘缺的“損害”,但執行職務的醫生有權采取這一措施,法律上認為是認為合法的,類似的事例還有:消防隊員為防止火災蔓延而將鄰近的房屋拆毀;公安干警開槍打傷可能逃脫的罪犯等。應當注意的是,職務授權行期的行為人必須是依法負有這種職責的,并且損害后果是無法用其它避免方法或減輕的,同時又為執行職務所必須的。②受害人承諾的行為。即受害人允許他人侵害自己的權益。受害人承諾屬于契約性質,只要不違反法律法規,就可以使醫務人員的行為不再具有違法性。但應注意的是,合法的受害人承諾是有著嚴格的條件限制的,首先,承諾允許他人侵害的,只能是自己可以處分的權益,如自愿獻血,捐獻器官等。本人沒有處分權的不能承諾,比如父母不能承諾醫生將自己的呆傻兒子處死,因為父母沒有權利處分兒子的生命權。其次,承諾的內容不得是法律禁止的,比如,可以認可手術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后遺癥,可以允許他人對自己造成輕微傷害等均屬于正當的意思表示,而囑托他人幫助自己自殺,承諾他人將自己殺死或重傷等,則違背刑法的禁止性規定,這種意思表示不能生效。

2、技術上的失誤

醫療事故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要件中,有一與其他民事責任的行為要件不同之處,那就是,在技術事幫的場合,當事醫生只要存在技術上的失誤,比如,手術醫生因對臟器認識不清而誤摘,此時,即使醫生沒有違法行為,即他是完全按照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操作的,也仍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這是由醫生這一特殊職業所決定的。醫生是直接與人的生命健康相關的專業技術人員,因此,國家對醫生的執業資格規定了嚴格的條件,醫生執業時,不公必須具備的資格,還必須對自己的診療行為給予超乎其他職業的特別注意。只有對醫生的行為提出這樣的高要求,才能充分保障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如果對應盡的特別注意沒有盡到,并由此產生技術上的失誤,醫生就要對此負責,所以,醫生承擔民事責任并非必須有違法行為,技術失誤與違法行為是并列的承擔賠償責任的行為要件。

(三)損害事實與違法行為之間必須有因果關系

因果關系是一個哲學概念,簡單地說,引起某一現象的現象,稱之為原因:而由該現象引起的某一現象,稱之為結果??陀^現象之間這種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就是事物的因果關系。因果關系是確定醫療糾紛民事責任的必要條件之一,如果醫生的違法行為與病員的損害事實之間沒有因果關系,那么,不管其他條件是否具備,醫生和醫院都不承擔責任。比如,病員陳女,68歲,因橈骨遠端骨折就診,經治醫生施行手法復位,因病員不能耐受疼痛而復位不夠理想,后改用夾板復位。數日后復診,醫生發現病人已自行拆除固定用的夾板,骨折端嚴重錯位,于是現次在X光機下進行復位,但病人仍因不能忍受疼痛而不予配合,醫生建議病人到大醫院治療,病人未去,結果骨折畸形愈合,影響了手腕部的功能。本例在治療過程中,經治醫生始終沒有記病歷。根據衛生部的有關規定,未記病歷屬于違反規章制度的行為,實際上也給后來的技術鑒定造成了困難,對此,經治醫生和醫院是負有責任的。但是,從因果關系角度分析,病人骨折畸形愈合并不是未記病歷直接造成的,即醫生的違法行為與病人的損害后果之間沒有因果關系,醫院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因果關系問題作為認定醫務人員民事責任的必要條件,是處理醫療糾紛必須明確認定,而在實踐中又是認定起來相當困難的問題。這就要求糾紛的處理者和糾紛的當事人,既掌握因果關系的基本知識,又要了解因果關系在實踐中的各種類型以及應當注意的問題。這樣才能保證處理者公平合理地解決糾紛;保證當事人能有效地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四)必須有過錯

過錯,是行為人對自己行為引起的危害結果所抱的主觀心理態度。一般法律概念里,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形式,但在醫療糾紛中,醫務人員的過錯只有過失一種形式,因為故意造成病人損害后果的,就構成刑法里的故意傷害或故意殺人罪,不再屬于醫療糾紛的范疇。醫療糾紛中的過失,也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兩種,例如:病員康男,30歲。因腹痛,腹脹,惡心嘔吐,不排氣排便等癥狀就診。醫生在查體時只讓病人把褲子退到下腹部,隨便在腹部聽,叩了幾下,沒有進行全身性全面查體,便診斷為“急性完全性腸梗阻”,并通知手術室手術。術中才發現病人患的是右側腹股斜疝,小腸已進入疝囊不能還納,形成絞窄。由于原來按腸梗阻的診斷切口取的左臍旁,距疝囊較遠,只行重新再開一刀,進行了疝氣修補手術,給病人造成不應有的損害。如果本例接診醫生能認真負責,按規定進行全面查體,這起誤診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本例即屬于疏忽大意的過失。由于具有主觀上的過失,所以當事醫院應對本案承擔民事責任

。

二、醫療侵權損害賠償糾紛中舉證責任倒置的適用

對于醫療糾紛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國內外都存在著截然不同的兩種主張,一種是過錯責任原則,即認定醫療事件的當事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必須以存在過錯為基礎。有過錯才承擔責任;沒有過錯就不承擔責任。另一種是無過錯責任原則,即只要有損害事實發生,就不問當事醫生是否存在過錯便直接確定民事責任。持這種看法的人將醫療服務類比高度危險作業,認為醫療服務的對象是人的生命健康,由人的生命健康的極端珍貴性決定,醫療服務是高風險的職業,這種職業性質本身就決定了從業者應負有特別注意義務。因此,只要違背這項義務,給病員造成損失,不管其存在過錯與否,都要承擔責任。

目前,國外持無過錯責任原則看法的人呈逐漸上升趨勢,在的國家在解決醫療糾紛的實踐中也對過錯責任原則作了變通性規定,如“事實本身證明”原則,雖然沒有完全取代過錯責任原則,但已承認在某些情況下有例外。在我國,仍是持過錯責任原則看法的人占多數,處理醫療糾紛的司法實踐也實行過錯責任原則。其法律依據是《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公民,法人違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它義務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第一款)。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第二款)。,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第三款)?!北緱l前兩款規定了承擔民事責任的過錯責任原則,第三款規定了無過錯責任。醫療糾紛屬于侵權損害賠償糾紛,侵害的是上述第二款規定的他人“人身”,因此應當適用過錯責任原則,依第三款的規定,只有法律有明確規定的才存在無過錯責任,《民法通則》只規定了“高度危險”“環境損害”等適用無過錯責任,其中不包括“醫療侵權損害賠償”,據此,認定此類糾紛的民事責任時,不能適用無遠錯責任的歸責原則。

歸責原則與舉證責任是緊密相聯的。實行過錯責任原則,其實質是由受害者——患者一方負舉證責任,即提供證據證明加害方一醫院有過錯,如果舉不出加害方有過錯的證據,加害方就不承擔民事責任。實行無過錯責任原則,其實質是有加害方負舉證責任,即所謂“舉證責任倒置”。就是說,此時受害人無須再首先提供證據證明加害人有過錯,而是反過來,由加害人首先提出來證據證明自己無過錯。只要受害人提出了死亡,傷殘,功能障礙等事實,不需要證明該事實是由醫務人員的過錯造成的,便可推定醫務人員是有過錯的,醫務人員要免除自己的責任,就要證明自己的行為符合規章制度,技術規程和醫療原則,或者證明病人的損害后果是病人自身的原因或其他意外事件造成的。如果證據不足無法證明,就要承擔民事責任??梢姄C責任問題對當事的糾紛雙方是何等重要。

我國民事訴訟法確立了“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責任制度,就是說,在民事訴訟過程中,一方說自己享有某項權利,如賠償請求權,就要提供證據論證自己確實享有該享權利的充分理由;另一方要否定對方的主張,就要用證據證明對方不應該享有該項權利。可以說訴訟的過程,就是一方用證據“立論”,另一方用相反的證據“駁論”,循環往復,直到把事實弄清的過程。但醫療損害賠償案件自身的特殊性卻使主張權利的病員一方在舉證上存在較大障礙。首先,醫療服務具有專業性強,技術性高的特點,在通常情況下,病員及家屬不可能具備足夠的醫學知識,對醫療單位的規章制度及診療護理常規等也難有較細了解。因此無法提出證據證明醫務人員在診療護理中的過失行為。其次,診療護理都有病歷記載,病歷是認定醫療過失的重要依據。但是根據衛生部的有關規定,病員及家屬無權調閱病歷材料。再次,病員在已死的情況下,無法舉證,即使沒死,處于昏迷不醒,病情危重狀態的病員也無法舉證,而家屬又不可能參加治療的全過程,由家屬舉證也是不切實際的。

基于受害人舉證上的這些障礙,我認為,醫療糾紛損害賠償案件也應當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原則”,即只要受害的患者有死亡,傷殘等損害事實,并由此提出損害賠償的請求,當事的醫院就應當首先舉證證明自己無過錯,或證明該損害是由病員自己的原因或無法防止的外因(如醫療意外,疾病的自然轉歸)造成的不能證明即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這樣確定舉證責任對當事醫院并無不公,因為證據有他們掌握,他們又是專業人員,如果確實無過錯,證明起來是不難的,并不是他們增加不應該有的負擔。以往實踐中沒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原則,事實上醫方也要舉證證明自己無過錯。對受害患方來說,則無須勉為其難的舉證,只須坐等醫方證明其有無過錯報告。在醫方證明自己無過錯后,患方才需要舉證證明醫方證據的虛假。這樣才能真正的保護患方的合法權益,體現民法通則的公平原則。

參考資料

[1]《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2003年版)編輯委員會,2005年修訂版《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292)

[2]衛生部醫改司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及配套文件匯編,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4)

[3]喬世明:《醫療糾紛與法律責任》人民軍醫出版社1999(66)

[4]喬世明:《醫療過錯認定與處理》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35)

[5]王偉軍:《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實施全書》中國致公出版社會實踐2002(1)

篇5

【寫作年份】2010年

【正文】

一、仲裁解決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的可行性

(一)現行糾紛解決機制存在缺陷

根據2002年《條例》第46條規定,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的解決途徑有三種,即協商和解、行政調解和民事訴訟,其中對前兩種途徑《條例》進行了重點規范。但令人擔憂的是,當前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爭議的解決似乎越來越向“私力救濟”的方向發展。而這種“私力救濟”的運用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醫療暴力的普遍化和激烈化。

1.協商和解

盡管數據表明醫患雙方之間的協商和解是解決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的主要途徑,但是當事人雙方協商解決的方式也存在一定缺陷。在實踐中我們不可否認的是醫療事故糾紛協商的過程中,有一些自力救濟或者私力救濟處于法律的邊緣甚至是規避法律的產物。[2]在實際爭議發生后,往往會因醫患雙方的立場及利益觀點不一致,使得醫患關系無法調解。于是“鬧院”等事件頻頻發生;[3]患者漫天要價,出現“大鬧弄大錢,小鬧弄小錢,不鬧不弄錢”的不正?,F象;甚至有社會惡勢力參與其中,嚴重擾亂了醫療機構的正常工作秩序。另一方面,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借“私了”之機,回避了第三方的監督,規避了其可能要承擔的刑事、行政責任,不利于對醫療質量的監控和提高以及對患者的生命權和健康權的保護。[4]

2.行政調解

在我國以行政調解的方式解決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患者(家屬)對衛生行政部門解決糾紛的公正性存在疑慮。由于歷史原因,我國衛生行政部門既管理醫療機構,又開辦醫療機構。在目前的醫療體制下,大多數醫療機構還具有明顯的公益服務性質。因此,衛生行政部門出于行業保護和其他考慮,易存在“偏袒”或“隱瞞不報”等弊端,導致其權威性在患者(家屬)中大打折扣,公正性令人質疑。二是在行政調解方式上,當司法機關與衛生行政機構未形成合理協調時,衛生行政處理結果常被法院推翻,從而導致案件解決的拖延。

3.民事訴訟

通過上述分析不難發現,現有的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解決途徑并未能為醫療糾紛的解決提供良好的機制,難以緩解日益矛盾化和尖銳化的醫患關系。在當前這種醫患矛盾急劇增加,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解決機制存在諸多缺陷的情勢下,開展醫療事故損害賠償仲裁,構建多元化的糾紛解決機制實屬必要。

(二)可仲裁性問題

盡管我國部分地區的仲裁委已經開始嘗試性地受理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件,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為全國范圍內開展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仲裁提供了范例,但是其普及仍面臨諸多挑戰。其中最主要的是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在我國是否具有可仲裁性的問題。

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的可仲裁性,是指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是否屬于法律規定的,仲裁機構可以受理的糾紛種類范圍之內,當事人能否將有關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的爭議交由雙方約定的仲裁機構加以解決。依據爭議事項的可仲裁性要求,當事人通過仲裁協議提交的仲裁事項,必須是國家仲裁立法允許采用仲裁方式處理的事項。否則,就會導致仲裁協議無效,做出的仲裁裁決也不會被承認和執行。因此,可仲裁性是構建醫療事故損害賠償仲裁制度的基本前提。

1.從現行規定看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的可仲裁性

從《仲裁法》第2、3條對仲裁范圍所做的規定來看,在我國,糾紛是否可以用仲裁方式加以解決必須符合以下三個條件:第一,爭議主體的平等性,即發生糾紛的雙方應是平等主體的當事人,若當事人之間是管理和被管理的關系,則其糾紛不能仲裁;第二,爭議事項的可處分性,即可提交仲裁的事項應當是當事人有權處分的,當事人之間因其無處分權的某些身份關系及其他關系發生的爭議,不能仲裁;第三,爭議內容的財產性,即當事人提交仲裁的事項應該是合同糾紛,或者非合同的財產性糾紛。[6]《仲裁法》未對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的可仲裁性作出明確認可或排除,由于《仲裁法》在仲裁范圍的規定中使用的是“其他財產權益”,加之立法對“財產權益”的內涵沒有明確界定,司法解釋上也沒有統一說明,[7]故而使得我國理論與實務界在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的可仲裁性問題上存在很大分歧。此外,在2002年的《條例》中,仲裁也未被列為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爭議的解決方式之一。在立法層面上,是否可以通過仲裁解決沒有得到明確支持。

學術界也有兩種對立的觀點。否定說認為,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不具有可仲裁性。理由是盡管醫療事故責任是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競合,意味著對醫療事故既可以提起違約之訴也可提起侵權之訴。但現實中出于對權益保護最大化的追求,在多數醫療事故損害賠償案件中,患方都是以醫療機構侵權為由提出各種賠償的訴訟請求。但醫療侵權行為所指向的侵權客體是患者的健康權、身體權、生命權、隱私權等,而這些權利并非屬于財產性權益。因此,也就不能采用仲裁方式來解決。這樣,由于《仲裁法》對爭議限定為必須具有財產關系的內容,從而使得醫療糾紛不具有可仲裁性。而肯定說認為,醫療糾紛可分為醫療侵權糾紛和醫療服務合同糾紛,但無論是哪種糾紛,雙方當事人均為平等民事主體。除強制治療關系外(如傳染病的防治),醫患關系的建立、變更或終止以及醫患關系中權利義務的確定,醫療糾紛的處理,均應實行意思自治。醫患雙方當事人具有完全民事權利能力,在不涉及國家和第三人利益的前提下,可以自由處分自己的民事實體權利,其承擔責任的方式主要是經濟賠償責任。因此,從決定可仲裁性的三個方面衡量,可以確定醫療糾紛應當具有可仲裁性。[8]筆者贊成肯定說,雖然醫療侵權行為所侵害的權利本身不是財產性權利,但是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的爭議焦點通常是:是否存在賠償責任以及賠償多少的問題,這種糾紛的實質是具有平等地位的民事權利主體之間具有財產內容的糾紛,并且當事人具有自由處分權,因此可以將當事人之間的這種醫療糾紛解釋為“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從而使得醫療損害賠償糾紛具有可仲裁性。

2.建立醫療糾紛仲裁機制的理由

筆者認為,拋開對現行法律規定的分析,從應然的角度看,基于下述理由,也應當在相關立法中明確規定可以用仲裁方式解決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

(1)仲裁本身所具有的優勢。就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而言,仲裁和訴訟相比,其優勢表現為:其一,更具專業性。其二,快捷且經濟。其三,具有更好的保密性。

(2)尊重當事人的仲裁意愿。仲裁建立在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基礎上,只要發生爭議的實體權益糾紛在當事人自由處分的范圍內,就應當允許當事人選擇仲裁這種糾紛解決方式。在當事人不侵犯國家、集體和他人權益的情況下,當事人利用仲裁方式解決爭議的意愿應該受到尊重和法律保護。[9]

(3)構建多元化的醫療糾紛解決機制。在現階段的醫療體制下,應當建立多元化的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解決機制。多種多樣的糾紛解決方式能夠以其各自特定的功能和特點相互協調而共同結合成為一種互補的、滿足醫療事故糾紛主體多樣要求的程序體系和動態調整系統。多元化的解決機制相對于單一的糾紛解決機制而言,更能體現出諸多的理性因素。[10]現代法制國家總是設法避免和排除單一的糾紛解決機制,而向其成員提供多種解決民事糾紛的途徑和方式,提供多種選擇的可能性讓其自由選擇。而沖突主體可以根據自身的利益和需要選擇相應的民事糾紛解決機制。醫療事故損害賠償仲裁和醫療訴訟、調解等各種糾紛解決方式的共同存在,可以形成各種糾紛解決方式各顯其能和分流案件的局面。競爭可以使得仲裁、訴訟、調解等各種糾紛解決機制不斷彌補自身缺陷,吸取其他程序的優點和長處,完善自身程序。

3.有關醫療事故損害賠償仲裁的實踐

(1)美國

除了醫學技術的發展導致醫療過錯幾率增加,醫患溝通不足導致醫患關系惡化,國家整體經濟不景氣等醫學和經濟學方面的因素外,醫療事故損害賠償訴訟費用高昂,效率低下,無疑也是導致整個醫療市場成本增加,最終產生醫療事故危機的主要原因。[13]為了解決危機帶來的諸多社會問題,彌補醫療責任保險資金的缺位或不足,美國各州相繼出臺了多項綜合改革措施以減少社會醫療成本的劇增。其中具備多種優勢的仲裁糾紛解決機制為許多州立法機構提出并采用,以降低飛速增長的醫療成本。

多數的州法院對仲裁解決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表示支持。在Madden v.Kaiser Foundation Hospitals[14]案中,原告Madden先生,接受醫院治療前已經在醫療計劃中表明,醫療過失以及一切產生于Kaiser Founda-tion醫院治療過程中的糾紛將提交仲裁解決。當醫療糾紛發生后,Madden先生將醫院訴諸法院。加利福尼亞州最高法院裁定撤銷訴訟,責令原告將案件提交仲裁機構進行仲裁。在Buraczynski v.Eyring[15]案中。醫生依據仲裁協議將先后發生的兩起醫療事故糾紛提交仲裁?;颊咧鲝垼捎谥俨脜f議過于寬泛而違反了公共政策,患者與醫生之間簽訂的仲裁協議無效。田納西州最高法院認為,醫療護理行業和其他行業一樣,都可以適用仲裁解決糾紛;醫務人員同患者之間簽訂的仲裁協議不違背任何公共政策。

概括而言,美國各州關于醫療糾紛的仲裁模式可分為三類:自愿仲裁、強制仲裁、自愿強制混合仲裁。

第二種仲裁模式是強制仲裁,即當事人雙方在發生醫療糾紛后,必須首先將醫療糾紛提交仲裁機構仲裁。例如,馬薩諸塞州法律要求所有的醫療過失訴訟都必須首先經過一個由法官、律師和醫生所組成的仲裁小組審查,看是否存在責任或者判斷損傷是否是由醫療過失造成的。若當事人不服仲裁裁決而提起訴訟,法庭在審理案件過程中仍可以接受仲裁小組的意見。[20]從筆者查閱的相關資料看,這種強制仲裁的裁決一般不具有終局性效力,并且仲裁庭認定的事實和裁決對之后提起的訴訟也不產生任何影響。因此,涉案雙方當事人如不服仲裁庭作出的裁決,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將對案件進行重新審理。

第三種是強制仲裁與自愿仲裁相結合的模式。采取這一仲裁模式的州法院,依據一定的標準來確定醫療糾紛需要強制性仲裁還是可以自愿協議仲裁。以新澤西州為例,依據該州醫療過失侵權法的規定,對于爭議標的在20,000美元以下的醫療事故糾紛,法院要求首先通過仲裁解決,而對于超過20,000美元訴訟標的額的醫療糾紛,當事人則可以自愿選擇以仲裁還是訴訟方式解決糾紛。但是,仲裁裁決不具有約束力,在雙方當事人不服仲裁庭做出的仲裁裁決時,可將糾紛訴至法院,原先的仲裁裁決對案件的審理沒有任何影響。[21]

在美國,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醫療糾紛案件通過有效的仲裁協議而提請仲裁解決。[22]

(2)墨西哥

墨西哥的醫療事故糾紛案件數量也呈逐年增加的趨勢。同美國一樣,高昂的醫療責任保險迫使醫生不得不“采取保守醫療策略”,即通過增加檢查項目,擴展疾病診斷程序以降低醫療責任事故的風險,減少醫療糾紛訴訟的幾率。[23]但增加醫療費用又激起了患者的不滿情緒,致使醫療糾紛更容易產生,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3)日本

綜上可以歸納出以下幾個特點,首先,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具有可仲裁性。其次,對于支持醫療損害賠償糾紛仲裁的地區,是否要求仲裁強制性前置存在不同態度,但多數國家或地區采取自愿仲裁模式,并通過風險負擔等機制鼓勵當事人將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提交仲裁解決以提高糾紛的處理效率。再次,除美國極個別州規定當事人一旦簽訂仲裁協議即喪失提起訴訟的權利外,美國絕大多數的州和其他國家都允許當事人在不服仲裁裁決時可以再向法院提起訴訟,并且仲裁庭認定的事實和裁決不影響之后法院對案件的審理。最后,醫療事故損害賠償仲裁裁決是否具有終局性也存在不同規定,有的規定只要當事人在仲裁裁決作出后的一定期限沒有提出異議,則仲裁裁決即產生終局性效力;有的則不承認仲裁裁決具有終局性效力,當事人可以再提起訴訟,但是一旦原告敗訴則會由其承擔一定的經濟負擔。綜上,前述國家在醫療事故損害賠償仲裁方面的立法和實踐無疑將對我國建立醫療事故損害賠償仲裁機制起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二、建立我國醫療事故損害賠償仲裁機制的若干建議

(一)仲裁模式

根據現階段我國的具體情況,筆者認為我國宜采用自愿仲裁模式,即允許醫患雙方通過簽訂仲裁協議處理日后發生或者已經發生的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仲裁裁決一旦作出即對雙方當事人產生約束力。為鼓勵醫患雙方將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提交仲裁解決,可以借鑒美國部分州的做法,通過風險承擔或設定訴訟標的額“門檻”等方式,使當事人盡可能選擇仲裁方式。此外,為排除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一再纏訴,久拖不決的困境,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仲裁裁決應該具有終局效力。不過,鑒于醫療事故往往侵害的是患者的身體權、健康權等重要權利以及保護當事人的訴訟權利,應當允許在當事人不服仲裁裁決時,可以在規定的期限內提起訴訟,若超過期限沒有提出異議,則仲裁裁決產生終局性效力。

(二)仲裁機構

關于醫療事故損害賠償仲裁機構的設置存在不同設想。有的學者以醫療糾紛具有特殊性為由,主張通過專門性仲裁機構對醫療糾紛進行仲裁。筆者認為這一觀點并不可取。我國的醫療事故損害賠償仲裁可直接利用現行的仲裁機構,無須再設專門的仲裁機構,可考慮在現有的仲裁委員會下設立醫療事故賠償中心。因為,醫療事故責任的特殊性并不在于法律適用上,而在于對醫療行為的認定上。由專業的鑒定組織對醫療行為及其產生的后果、因果關系等進行認定即可較為有效地解決這一難題。因此,只要吸收部分醫學專家為仲裁員,就有利于公正、準確、快速地裁決糾紛,這樣既節省資源,又降低解決爭議的成本。其次,由于我國的仲裁制度起步較晚,仲裁制度本身尚存在不完善之處,將仲裁運用于醫療事故損害賠償這一特殊領域時,難免存在諸多不適之處。因此,現階段首先要解決的是醫療事故損害賠償仲裁的具體制度的合理設計,民眾對醫療仲裁意識的提高等問題,而不是是否設置獨立的醫療事故損害賠償仲裁機構這樣的問題。

(三)仲裁員

就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仲裁而言,聘任仲裁員,首先應當堅持專業性原則。因為提交仲裁的案件大都涉及復雜的醫療技術性事項以及醫患法律關系,要迅速公正地對案件做出裁決,仲裁員就必須具備必要的醫療、法律知識。其中,醫療技術的專業性知識無疑至關重要。所以,必須嚴格按照專業性原則來選聘仲裁員,將醫療專業水平作為醫療專業仲裁員聘任的首要資格條件。除此之外,由于臨床醫學本身是涵蓋十分廣延的學科,高級醫療技術人員往往只能對自己的專業領域給出權威的意見。因此,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仲裁員的聘任,也應當按照各個專業領域進行。

(四)仲裁庭的組成

(五)仲裁協議

在實踐中,醫療仲裁難以推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在醫療事故發生以前,醫患雙方之間沒有簽訂仲裁協議。而當發生糾紛后,又幾乎不可能讓充滿抵觸情緒的患方和醫方達成合意簽訂仲裁協議。因此,醫療仲裁協議可按兩種形式進行:一是在醫療機構門診病歷以及住院病歷的說明內容中增加仲裁條款選擇項,患者(家屬)在接受醫療機構的治療前在醫務人員的說明下,可自行選擇是否同意仲裁條款,若劃鉤選擇則視為對該仲裁條款的認同,若不填寫則視為對仲裁條款的默認。另一種是印制獨立的仲裁協議?;颊?家屬)在接受醫療機構的治療前在醫務人員的說明下,選擇是否簽訂協議,醫務人員也可自主決定是否簽署該協議,任何一方拒絕簽字則視為該仲裁協議不成立。鑒于大多數患者不了解仲裁,甚至會誤以為醫療機構在玩花樣以剝奪自己的某些權利而使自己處于不利地位,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仲裁協議的書寫應當注意語言使用和具體內容的編寫,仲裁協議的語言應盡量平實、簡單。

(六)舉證責任

在我國,舉證責任分配的一般原則是“誰主張,誰舉證”。在國內一些知名的仲裁委員會制定的仲裁規則中,舉證責任的分配也是遵循這一原則,即當事人應當對自己的主張提供證據加以證明。

在舉證責任倒置后,并不意味著作為弱勢一方的患者(家屬)就可以不負擔任何舉證責任了,舉證責任倒置只是最大限度地減輕或部分免除了患方的舉證責任,但是并沒有完全免除患方的舉證責任。因為,患者還必須證明其醫療事實存在的過程。在舉證責任倒置后,患者(家屬)也有責任就侵權行為和損害后果向仲裁庭提供一定的證據。比如,證明自己確實在某家醫院就診、治療過;證明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對自己的人身造成損害的事實;自己的診治經過等。

三、結束語

2002年《條例》中對“醫療事故民事賠償糾紛解決方式”相關規定的增加,一方面反映了對患方權益保護的社會呼聲日益強烈,同時,也表明完善現行醫療糾紛解決方式刻不容緩。筆者建議,根據現階段我國的具體情況,我國宜采用自愿仲裁模式,允許當事人在不服仲裁裁決時,可以在規定的期限內提起訴訟,若超過期限沒有提出異議,則仲裁裁決產生終局性效力;在現有仲裁委員會下設立醫療事故賠償中心;將仲裁協議作為選擇性條款列于門診病歷或住院病歷的說明內容中;把醫療專業水平作為醫療事故損害賠償專業仲裁員聘任的首要資格條件,并按照醫學各專業領域進行仲裁員的聘任;將舉證責任倒置作為醫療事故損害賠償仲裁的舉證責任規則。筆者希望,通過上述建議,盡快在我國建立起公正、經濟、高效的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仲裁機制,以有效緩和日趨緊張的醫患關系,維護患者和醫療機構雙方的合法權益。

【作者簡介】

郭玉軍,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杜立,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博士。

【注釋】

[2]范愉:《淺談當代“非訴訟糾紛解決”的發展及其趨勢》,載《比較法研究》2003年第4期。

[3]王澤琛、王永周:《解決醫療糾紛的新思路》,載《西部醫學》2007年第1期。

[6]黃進、宋連斌:《仲裁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修訂版,第24頁。

[7]陳立峰、王海量:《論我國<仲裁法>的管轄范圍》,載《北京仲裁》2006年第1期。

[8]余承文:《醫療糾紛的可仲裁性研究》,載《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1期。

[9]前注[8],余承文文。

[14]Madden v.Kaiser Foundation Hospitals,supra,17 Cal.3d 699(1976).

[23]Studdert DM,Mello MM,Sage WM,DesRoches CM,Peugh J,Zapert K,Defensive Medicine among High-risk Specialist Physicians in A Volatile Malpractice Environment,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Vol.293,2005,p.2609.

[26]黃丁全:《醫事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494頁。

[28] 天津仲裁委設立醫療糾紛調解中心受理事實清楚、責任明確、當事人僅對賠償方案有爭議的醫療事故糾紛。按照天津仲裁委員會醫療糾紛調解規則的規定,醫療糾紛仲裁調解堅持當事人自愿原則。雙方當事人如果達成協議將糾紛提交調解中心調解,即可以向調解中心提出申請?!短旖蛑俨梦O立醫療糾紛調解中心》,中國仲裁網china-arbitration.com/.

[29]《深圳將成立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委員會免費調解糾紛》,網易新聞news.163.com/08/0818/16/。

篇6

首先,要先向在場的老師問好,講述自己的姓名、班級、專業以及論文題目。再者,要講述論文的指導老師,并對老師的指導工作表示一定的感謝。

你可以這么說:“我是來自XX專業XX班的XXX,我的論文題目是《XXX》,本篇論文是在XX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的。在這期間,XX老師對我的論文進行了詳細的修改和指正,并給予我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在這里,我對他表示我最真摯的感謝和敬意!下面我將這篇論文的寫作研究意義、結構及主要內容、存在的不足向各位老師作簡要的陳述,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導?!?/p>

二、文章的研究意義

選擇一個方向作為畢業論文的研究應當是有據可尋的,在這個部分可以結合社會背景,參考的資料數據,以及自己的觀點,大致描述出選擇這個視角來作為論文題材的原因,讓老師感覺到這確實是篇有研究價值的論文,同時也感受到你付出的努力。在開頭你可以這么說:“首先,我想談談為什么選這個題目及這篇文章的研究意義……”

三、分析文章結構及內容

1.從已經做好的網頁上復制內容,會引起格式的問題。

2.從編輯器復制內容到編輯器,也是會有問題的。

3.所以必須保證從秀米復制到編輯器。

4.正文里面出現例如超鏈接,會過長引起問題,需要自己手工再調整。

四、謙虛結尾

不要忽視這個小結尾哦~不論是從知識層面,或是生活經驗來看,我們看待問題的程度肯定都是不及老師的,因此要說出自己論文中的不足之處,讓老師感受到這不僅是一場論文自述,而是你在抓住機會學習。

你可以說:“在這篇文章中雖然……但是還有……的不足之處,與老師的期望相差甚遠,借此答辯機會,萬分懇切的希望各位老師能夠提出寶貴的意見,多指出這篇論文的錯誤和不足之處,我將虛心接受。以上是我的論文答辯自述,敬請各位評委老師提出寶貴的意見。謝謝!”

論文答辯自述范文(一)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是XX級國際金融專業的學生----。我的論文題目是《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現狀及對策探討》。論文是在袁老師的悉心指點和大力幫助下完成的,在這里我向袁老師表示深深的謝意,同時向現場的各位老師不辭辛苦參加我的論文答辯表示衷心的感謝,從課題選擇到論文的順利完成,一直都離不開老師、同學、朋友給我的熱情幫助,在這里請接受我誠摯的謝意!

在最初試圖以《金融企業上市的意義》為題進行研究時,還是頗有顧慮的,最大的難題在于缺乏足夠的了解。在學院老師的鼓勵和幫助下,最終確定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進行嘗試性的分析研究,由此才展開此論文的撰寫工作。在著手準備論文寫作的時候,大量閱讀相關方面的各種資料。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現狀的概況有了大致了解,縷清思路的基礎上確定研究方向,然后與老師商討,確定論文大致思路和研究方向。然后,為了完成論文,本人收集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其中主要來自網上的論文期刊、圖書館的書目、學習教材的理論資料。在袁老師的耐心指導和幫助下,經過閱讀主要參考資料,擬定提綱,確定中心思想,論文初稿,修改等一系列程序,于2012年2月20日正式定稿。

下面我將本論文寫作的目的和主要內容向各位老師作一匯報,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導。

首先,我想談談這個畢業論文設計的目的及意義。

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已成為我國經濟高速運轉的助推器,促進了經濟的快速發展,成為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當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現狀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一步。

其次,我想談談這篇論文的結構和主要內容。

本文分成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緒論;主要論述該論題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義,研究的內容與總體思路第二部分是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現狀;通過分析融資渠道,探討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方式與融資來源,以及各種融資方式的優缺點。并且重點研究融資現狀,包括內源融資、間接融資、直接融資的現狀分析。

第三部分是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該部分分別從內部原因、外部原因探討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分析內部的問題所在,比如缺少抵押擔保資產、制度不規范、抗風險能力低、信用等級偏低等。外部的影響,比如銀行、政府、擔保機構的不支持等。

第四部分是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障礙的解決對策;包括:整頓與提高企業自身素質,政府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建立擔保體系,建立和完善融資體系,完善法律體系等。全方位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最后,我想談談這篇論文和存在的不足。

經過本次論文寫作,我學到了許多有用的東西,也積累了不少經驗,但由于學生能力不足,在遣詞造句上,雖然我對全了細致修改,但個別語句語序凌亂、語句僵硬、口語化的問題依然不可避免。在許多內容表述上存在著不當之處,與老師的期望相差甚遠,許多問題還有待于進一步思考和探索,借此答辯機會,萬分懇切的希望各位老師能夠提出寶貴的意見,多指出本篇論文的錯誤和不足之處,學生將虛心接受,從而進一步深入學習研究,使該論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以上就是我的答辯自述,希望各位評委老師閱讀論文并給予評價和指正。

謝謝大家!

論文答辯自述范文(二)

各位評委老師,同學們:

上午好!我是XX科技學院中文系03漢師(1)班的學生。我畢業論文的題目是《試論凌叔華筆下的女性意識》,我的指導老師是何清老師。我當時之所以選擇研究凌叔華的女性意識是因為:在五四時期的作家中,凌叔華是給了我別樣感受的一個女作家。她的小說中很少有驚心動魄的事物,也看不出什么磅礴于宇宙的氣勢,但她小說中的文字仍有力量,只不過這力量是深蘊于內的,而且敘述的調子是平靜的。她的作品是百分之百女性的,它們“幽深、姻靜、溫婉、細致,富有女性溫柔的氣質。”我想就是這樣的一種風格吸引了我,使我在不知不覺間走進了她的世界。而且,作為一名女性,我想我更能看清凌叔華筆下那種時而諷刺鞭撻,時而同情無奈的女性心理,這也體現了五四時期的女性意識,為我們全面了解我國女性意識的發展歷程及其表現特點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點。凌叔華寫作的小說是本文最直接的文本基礎,此外,我在大學期間還選修了女性文學相關課程,對女性意識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也積累了一定的寫作素材,有利于該課題的研究和寫作工作的開展。

我的論文《試論凌叔華筆下的女性意識》從五四時期的女性文學入手,解讀凌叔華筆下的女性意識,但本論文的寫作是以孩子為視角,將筆觸集中在凌叔華作品中孩子眼中的女性世界,希望能夠多角度、多方面的去研究凌叔華的小說作品,更深入地挖掘凌叔華在其小說中所呈現的獨特魅力,以及更好地感受她筆下所展現的女性意識,從而促進現今女性意識的更好發展。

具體來說,我的論文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解讀五四時期的女性文學及凌叔華筆下的女性意識,指出凌叔華成為女性意識由向外索取客體轉向自覺地對女性意識本體進行精心注目和審視的最早的女作家。這種內審為女性意識的成熟做了最初的奠基工作。第二部分,論述凌叔華是怎樣通過孩子這一視角來展現女性世界、表現女性意識的。主要結合其小說集《小哥倆》中的具體的作品從“十足”的孩子和“小大人”的孩子兩方面進行具體的分析論述。以實證來論證凌叔華的女性意識。

第三部分,主要論述凌叔華小說中獨特的表現手法。孩子視角的運用,第三人稱的寫作手法,畫面感的表現形式,這些都突出了凌叔華女性意識的表達力度,更能表現出凌叔華作品的獨特魅力。

第四部分,主要是將凌叔華在寫作中關于孩子的作品與冰心作比較,從她們寫作孩子的目的、立場、角度的不同來突現凌叔華隱身于孩子的女性意識。突出凌叔華在五四時期所展現的獨特女性意識。

近年來隨著學術界對于女性意識研究的日漸深入。20世紀初期的一些女作家也就被納入到考察的視野,凌叔華就是其中一位。但長期以來,眾學者對于凌叔華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她小說中的女性形象,小說的寫作獨特性以及她與契訶夫、曼叔菲爾德的比較上。但是較少有學者關注凌叔華作品中在兒童視角下所展現出來的女性意識,這是關于凌叔華研究的一個很好的方向。它可以讓我們多角度、全面的了解凌叔華的女性意識。

第五部分,大部分都是畢業論文結束語。例如:在畢業論文的準備和寫作過程中,我閱讀了大量的蘇軾寓惠散文方面的相關書籍和學術期刊論文,并參考了部分畢業論文總結范文。。這得得益于我們學校圖書館豐富的參考書籍和中國學術期刊網中的專業論文。本論文經過一二三稿并最終定稿,在這期間,我的論文指導老師——何清老師對我的論文進行了詳細的修改和指正,并給予我許多寶貴的建議和意見。在這里,我對他表示我最真摯的感謝和敬意!

以上就是我這次的畢業論文答辯自述,希望各評委老師給予評價和指正。謝謝!

論文答辯自述范文(三)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各位同學:

大家下午好!

我是XX級社工班的學生XXX,我的畢業論文題目是《社區照顧理論下的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發展對策研究》。我當初之所以選擇這個課題,一是因為目前我國已進入了老齡化社會,關注養老服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二是我個人對養老服務的興趣。我的學年論文就是研究老年社區照顧的,題為《從“我國老年人的戀家情結”視角看老年社區照顧的開展》,而畢業論文就是對學年論文的深入,我希望通過自己的淺薄研究能夠為我國養老服務的發展提供建議和參考。

我的畢業論文指導老師是肖云老師。從確定選題、擬定提綱、完成初稿,到最后定稿,我得到了肖老師的精心細致指導,使我很快掌握了論文的寫作方法,并在較短的時間里完成了論文的寫作。不管今天答辯的結果如何,我都會由衷的感謝指導老師的辛勤勞動,感謝各位評委老師的批評指正。

下面我就把論文選題背景,寫作基本思路以及存在不足向各位老師作如下簡要陳述: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養老問題已成為我國社會生活中存在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由于家庭結構的變化,子女數量的減少,傳統的家庭養老和社會養老已經不能適應我國目前快速老齡化的現狀。在我國城市社區快速蓬勃發展,社區服務功能日益擴展和凸現的背景下,如何以社區為依托和載體,使之承擔和發揮其養老服務功能,成為理論和實踐上需要研究的問題。

近年來,對城市社區養老服務問題的研究較之初期的研究已逐漸走向深入,研究視角也在不斷拓展。從研究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的文獻來看,多數研究集中在社區的境況、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養老工作存在的問題等方面,優勢視角、增能理論也開始得到了初步應有。以社區照顧理論的視角來研究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的研究也有不少,但目前運用的深入和全面分析尚不多見。雖然這些相關研究對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的發展都起著極大的促進作用,但也存在著不足和缺陷。例如:多數研究從社會調查的角度出發,比如對我國老年人身體狀況、生活狀況的調查等;問題的分析多數也僅僅局限在淺層次的空洞層面,分析還不夠深刻細致,讓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對于問題解決,太過注重養老的物質層面,而忽略內心和精神層面;在方案的提出方面,考慮不夠全面,大多停留在宏觀政策的層面,很多措施抽象而不具體,也難以落實,同時也缺乏可行性。

因此,我在本文的寫作過程中,結合當前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的現狀,全面分析其所存在的問題,在社區照顧理論的應用和深入下,重點從文化傳統、思想觀念、經濟實力等方面著手,針對我國的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發展初步提出建設性對策。希望能夠為我國的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的發展工作提供建議和參考。

全文共分四個部分,分別為:社區照顧理論的分析、我國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的現狀、我國城市社區養老服務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社區照顧理論下我國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的發展對策。

第一部分主要闡述了社區照顧理論的來源、相關概念、內涵及特點。旨在增加對該理論的理解。

第二部分主要在大量文獻的查閱和實地考察的基礎上,概括了我國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的總體現狀。主要有:城市社區養老服務領域不斷拓寬;城市社區養老服務方式呈現多樣;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環境日趨優化。

第三部分主要提出了目前我國城市社區養老服務所存在的問題:(1)對社區養老服務認識不足(2)社區提供的服務項目較少(3)缺乏專業的養老服務人員,服務質量不高(4)社區醫療有待加強(5)政策法制不健全(6)資金缺乏且來源渠道單一。并對其進行了原因分析。

最后一部分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策略:1、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提高社區養老的意識2、豐富社區養老服務項目3、加強對社區工作者的專業化培養,提高服務質量4、加強社區醫療水平5、完善相關的政策法規6、多渠道的籌集資金。

以上就是我這次的畢業論文答辯自述,希望各評委老師給予評價和指正。謝謝!

論文答辯自述范文(四)

各位老師:

下午好!我是金融學專業***,非常感謝各位老師不辭辛苦參加我的論文答辯。我的畢業論文題目是《拓展農村消費信貸市場的策略分析》,我的指導老師是***老師。下面我就論文的相關情況向各位老師作一下匯報,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導。

首先,我想談談這篇文章的寫作意義。

近年來,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在國家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支持下,農民收入連續幾年獲得穩定增長,農村的消費水平也在逐年提高,但與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當前,農村是擴大內需的突破口,經濟增長的潛力在農村,而農村資金短缺,農民貸款難問題嚴重制約了農村的經濟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阻礙了農村市場的發展。這與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是相違背的。

本課題通過分析農村消費信貸的現狀,發現其中的問題,并提出拓展農村消費信貸市場策略,可為開拓農村消費信貸市場提供政策建議和理論依據,使我國農村需求潛力得到進一步的開發,農民生活質量得到提高,農村金融市場實現繁榮。

其次,我想談談這篇文章的研究方法和寫作思路。

研究方法:

1.文獻綜述法。在前人的基礎上,全面分析農村消費信貸在農村經濟建設中的作用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拓展農村消費信貸市場的相應策略。

2.定性分析法。以當前農村消費信貸市場的發展狀況為切入點,定性的研究阻礙農村消費信貸發展的多方面原因。

思路:

從調研農村消費市場和消費信貸情況入手,深入分析新時期我國農村消費信貸市場的狀況,針對制約我國農村消費信貸業務發展的因素和農村消費需求和消費信貸需求的特點,并對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研究,進而提出開拓農村消費信貸市場的策略。

最后,我想談談這篇論文的結構和主要內容。

本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通過分析農村消費市場的需求狀況,指出目前農村消費市場缺少足夠的信貸支持,從側面說明拓展農村消費信貸市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二部分通過分析我國農村消費信貸市場現狀,提出目前農村消費信貸市場還存在著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不健全、農村金融服務機構信貸資金投放不足、農村信貸產品創新落后于經濟的變化發展以及農村消費信貸相配套的政策和法律體系不完善等問題;

第三部分針對我國農村消費信貸市場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快改革步伐,建立商業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結合,資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務完善,運行安全的農村金融體系;同時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要不斷加強信貸風險管理,開拓創新,推出多樣化的信貸產品;政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以改善農村金融的外部環境等若干對策。

與其他文章相比,本文創新的之處是對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消費信貸業務的風險管理問題和金融產品創新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闡述。

本論文經過一二三稿并最終定稿,在這期間,我的論文指導老師——***老師對我的論文進行了詳細的修改和指正,并給予我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在這里,我對她表示我最真摯的感謝和敬意!

以上就是我畢業論文答辯自述,希望各評委老師給予評價和指正。謝謝!

論文答辯自述范文(五)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各位同學:

大家下午好!

我是XX班的學生XXX,我的畢業論文題目是《XXXX》,我的畢業論文指導老師是XXX老師。本論文是在XX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完成的,再次謹向X老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中心的感謝!下面我就把論文選題背景,寫作基本思路以及存在不足向各位老師作如下簡要陳述:

近年來,隨著教師研究的不斷深入,教師的自我效能感日益成為研究的新熱點。作為教師信念的核心,教師的自我效能感是學校教學和教育革新的關鍵。研究教師的自我效能感,不僅能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自我,切實增強自信與教育的有效性,提高自身素質,促進教育能力的發展,而且能為研究者、行政管理者和教師培訓者制定科學的教師培訓方案提供有益的參考,使之有助于從根本上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從而切實提高教育質量。

目前,我國對教師自我效能感問題的探討,有介紹國外的研究成果,也有一些對我國教師進行的實證研究,這些研究中既有對教師自我效能感結構及與學校因素的關系的探討,還有對專家、新手型教師自我效能感的對比研究。但是,關于自我效能感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的研究資料匱乏。

因此,我對XX市小學教師自我效能感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進行深入地調查研究,考察該市小學教師自我效能感的差異狀況及其特點,并分析了自我效能感與小學教師專業的發展的密切關系。并結合調查研究,提出提高教師自我效能感以促進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策略。希望能夠提供給小學教師建議與參考。

全文共分四個部分,分別為教師自我效能感概述、阜新市小學教師自我效能感現狀調查、提出相應策略和結論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闡述了教師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及作用,旨在增加對教師自我效能感的理解。

第二部分主要以XX市為例闡述了小學教師自我效能感的現狀,進而分析自我效能感與教師專業發展之間的關系。主要存在以下一些現狀:阜新市小學教師自我效能感總體水平較高;在個人教學效能感方面有顯著差異;學歷因素對教師教學效能感的影響顯著;教學效能感與教齡間有密切關系;與性別間有顯著的相關存在,并對上述的現狀進行了原因分析。

第三部分主要針對存在的現狀提出以下策略:教師方面,培養教師角色意識;建立心理防御機制;不斷提高文化素養;積極進行教學反思。學校方面,創設寬松的工作環境;減輕額外的工作負擔;消除城鄉教育的差距;改革現行學位要求,強調綜合素質。

最后一部分是論文的結語,是對整篇論文主要觀點的概括。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獻研究法、訪談調查法。

首先本文是在查閱大量相關資料和前人的研究情況下來進行寫作的。

其次,本人對XX市部分小學教師進行了訪談調查,調查對象注意了市區與農村的地域代表性。

最后,對大量的資料和訪談調查的結果進行了歸納總結,分析原因,并提出幾點可行的建議。

篇7

隨著國民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鄉鎮衛生院作為農村疾控和保健的核心,作為國家衛生政策惠及農民的載體,其改革發展是新農合建立以來農村衛生服務體系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本內容。近幾年,鄉鎮衛生院的整體環境得到了不少改善,但由于各級政府對城鄉衛生投入不均衡,政策貫徹不到位,使鄉鎮衛生院難以滿足廣大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需求。

1 存在的問題

1.1 觀念陳舊,思想僵化,存在家長式管理

在新形勢下,很多鄉鎮衛生院繼續沿用“以藥養醫”的辦院模式,依靠政府政策維持運作,靠撥款,不積極去研究醫藥消費市場,開拓服務領域。廣大農民群眾是鄉鎮衛生院的主要服務對象,有人一貫認為農民知識水平低,健康意識薄弱,鄉鎮衛生院存在只要不出差錯事故,慢性病、小病沒問題,大病、急病靠邊站的思想,造成患者對鄉鎮衛生院的信任度降低。衛生院院長有“老子天下第一”的姿態,大事小事一手抓,其他領導班子袖手旁觀,是非爭議多,影響團結,制約發展。

1.2 人員身份復雜,缺乏醫護人才

鄉鎮衛生院人員身份復雜,有醫藥衛生學校分配的大中專畢業生,也有衛生部門通過招工途徑聘用的社會人員;裙帶關系是鄉鎮衛生院的一大特點,家人、親戚在一個醫院工作的情況特別多見,人際關系復雜,盤根錯節,給管理和組織協調帶來一定的難度[1]。人浮于事,冷漠觀望,致使工作效率低下。醫護人員技術水平良莠不齊,低學歷、低能力、低職稱偏多,再加上鄉鎮衛生院條件艱苦、工資少、福利待遇差,高學歷高技能的人才,受傳統就業觀念的影響,認為城里的工作有面子、有地位,不愿到鄉鎮衛生院,即使留下了也是暫時,一有機會就利用各種方法向上一級的醫療機構流動,這樣會造成醫護隊伍的素質降低,阻礙醫療水平的提高。

1.3 藥品管理不規范,臨床藥學工作滯后

藥品管理是一個動態管理,每個環節都至關重要。鄉鎮衛生院藥品管理松散,采購隨意,可以說是“需要藥品就進貨,進來藥品就銷售,庫存余額就看盤存數”[2]。采購過程沒有建立真實完整的購進、驗收記錄和檔案。因此,很難保證藥品的質量。另外鄉鎮衛生院的藥房藥庫面積過小,設施陳舊、短缺,致使藥房藥庫里的藥品隨意擺放,未劃分區域按藥品的性能和儲藏要求分類放置和保管。無空調、冰柜、排風扇,除濕、遮光、防蟲鼠設備不到位,一些貴重、特殊藥品的儲存條件很難達到要求,再加上有關涉藥人員管理意識淡薄,藥品的安全儲存問題很多。

目前,我國的臨床藥學工作在大型醫院中已初見成效,但在鄉鎮衛生院卻停滯不前,基本空白[3]。藥劑人員處在一種脫離臨床、遠離患者的工作狀態。主要工作是發放藥品、管理儀器、做檢測、出報告。由于臨床藥學是非盈利,不但不賺錢還要投錢,所以多數鄉鎮衛生院藥劑人員是兼職或虛設,很少組織到上一級醫院做臨床藥學培訓,忽視了藥劑人員存在的真正意義和價值。開展具體工作幾乎處在零的水平。領導不重視、改革不積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臨床合理用藥水平,影響了鄉鎮醫院整體的醫療水平[4]。

1.4 財產物資管理不規范

鄉鎮衛生院財務人員缺乏,管理職責不明。多數鄉鎮衛生院只有一名財會人員,有的還兼職醫院人事、統計及其他雜務工作。個別鄉鎮衛生院財產物資制度缺損,存在帳帳不符、賬實不符的現象。庫存物資管理隨意性強,沒有明確的條例制度,對醫療設備的采購存在盲目性,市場論證不足,使用率低造成資產閑置,維護成本高,導致資金浪費。

2 發展對策

2.1 改革衛生院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提高衛生院運行效率

鄉鎮衛生院大多數領導醫術水平較高,而醫療技術管理和質量管理比較薄弱,對衛生院的整體運營缺少把控力。特別是院長片面的認為領導就是管理并將二者混同起來[5]。鄉鎮衛生院應采用“管辦分離”、“政事分開”的管理結構,由縣級衛生部門監督、決策,具體事務由衛生院管理和執行,院長做好協調工作。試行管理者職業化改革,聘請專職管理院長,開拓服務領域,提高管理效率,提升醫院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

2.2 合理規劃人力資源配置,提升全員素質

新醫改要求政府做好衛生資源配置,其中包括人力資源規劃??h級衛生管理部門應通過調研,統計出醫護人員年齡、學歷、職稱、在編人數等指標占鄉鎮衛生院總人員的百分比。根據調研反饋信息科學地制定醫護人員招聘和分配計劃,力求人才類別互補,使其效應最大化,避免實際工作和創新研究中模式相似,思維單一。同時將鄉鎮衛生院全科醫生培養名額列入高校招生計劃,定向委托培養,在校學費用由政府負擔[6]。教育、衛生主管部門與志愿報考的學生簽訂協議,畢業后返回生源地,根據當地衛生人才的需求,服從衛生管理部門的調配。

鄉鎮衛生院在職人員通過成人高考、函授,獲得專業知識的更新,提高學歷層次,定期組織培訓、進修、講座等,提高在職人員的管理水平和業務技能。筑巢引鳳,留住人才,創造惜才、護才的良好工作、生活環境,讓醫護人員獲得事業上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提高工資待遇,深化人事與分配制度改革,在評職稱、進修學習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使鄉鎮衛生院做到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吸引更多高技能、高學歷人才。

2.3 加強藥品監管,開展臨床藥學工作,確保群眾安全用藥

鄉鎮衛生院應對進入藥房的藥品嚴把“五關”,即:人情關、進貨關、入庫關、使用關和不良反應監測關,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從正規渠道購進藥品,制訂嚴謹、系統的進藥條例,切實抓好采購工作。各級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改善藥房藥庫等基礎設施,醫院領導必須克服“重醫輕藥”,根據需求增設庫房、調劑室、分裝室,購買調劑工作中必須的工作臺、藥櫥、藥架等設施,安裝控溫、通風、防潮等設備,為藥品提供良好的儲存條件,尤其是特殊藥品的保管,確保藥品質量安全。

當下,隨著新藥的大量涌現,藥物的選取和使用問題很多。藥劑人員應不斷收集整理各種新藥物的臨床應用、不良反應及藥物相互作用等藥學信息[7]。鼓勵藥劑人員參與臨床用藥,觀察臨床療效,跟進查房,為臨床用藥提供合理建議。同時積累總結,撰寫論文,將實踐上升為理論。另外,建立藥學監護體系,強化藥劑人員在藥學服務方面的職能作用,這樣能更有效地保障基層患者合理用藥。

2.4 財產物資管理科學化、合理化

首先,衛生院領導要重視財務工作,嚴格執行《會計法》中的相關制度;其次,健全衛生院內部控制制度,使記賬、審批、經辦、保管等人員的責權明確,相互分離且相互制約,推廣運用信息網絡,快速準確保存和提供數據報單;最后,加強財產物資核查工作,定期核對,做到賬實相符,成立設備購置審查小組,對貴重設備的采購立項評估、權衡,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購買、租賃還是資源共享,以免造成資產閑置和資金浪費。

鄉鎮衛生院作為一個重要的基層醫療衛生組織,各級政府應加大對鄉鎮衛生院資金和設備的投入,合理配置衛生資源,加強衛生院內部管理,促進醫護人才隊伍建設,最大限度地拓寬鄉鎮衛生院的服務項目和覆蓋領域,使鄉鎮衛生院得到很好的發展,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

[參考文獻]

[1] 王雪玲. 基層鄉鎮醫院如何以人為本抓好護理管理[J]. 中國校醫,2009, 23(6):65.

[2] 華秀清,沈宏華,程森. 農村鄉鎮衛生院藥房藥庫管理現狀及對策[J]. 中國藥事,2005,19(7):395-396.

[3] 周智敏. 臨床藥學工作在等級醫院開展的現狀與對策[J]. 贛南醫學院學報,2009,29(5):804.

[4] 朱賢欽,朱曉瑩. 淺談鄉鎮衛生院藥事管理的現狀與發展對策[J]. 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0,27(5):67-68.

[5] 徐學惠. 領導與管理在醫院改革中的關系[J]. 中華現代醫院管理雜志,2008,2(6):1.

篇8

1.保定市養老機構發展現狀

1.1養老機構發展規模

目前,保定市共有101家養老機構,其中市區40家,各縣(市、區)共61家,床位總數將近11000張。[2]從已知床位數的養老機構的床位的數量上來看(見圖表1),床位數為0-99張的養老機構數量居多,100-299張床位的養老機構位居其次,而300張床位及以上的養老機構則鳳毛麟角。

圖表1 不同床位數的養老機構數量單位:個

1.2養老機構分布情況

從圖表2保定市養老機構分布圖可以看出,保定市養老機構城鄉發展差異懸殊,養老機構多集中在市區,而縣鄉養老機構數量較少。保定市市區區養老機構數量居多,多達40所,占全市養老機構的40.6%,而保定市的各縣養老機構數量最多為9所,大部分地區的養老機構數量僅為1~3所,保定市市區與周邊各縣養老機構的發展嚴重失衡。此外,在保定市市區的40所養老機構中床位數200張床位及其以上的占全市的69.2%,而保定市縣級的養老機構中200張及其以上的僅有4所,占縣級養老機構數目的6.6%,由此可見,城鄉養老機構分布差異懸殊。

圖表2 保定市養老機構分布趨勢圖

數據來源:根據養老網網站http://.cn/baoding整理

1.3養老機構運行模式

目前,保定市養老機構運行模式基本上分為公辦公營、公辦民營、民辦民營以及民辦公助四種。

公辦公營運營模式是指養老機構由政府或集體投資建設,機構所有權和運營權統一歸政府或集體所有,通過財政支出投資公辦養老機構的養老場所的建設及其內部養老設施的建設、采購和維護,其人員招聘管制則是通過招聘專業公務人員為老年人提供專業服務。而公辦民營養老機構是由政府出資建設養老場所,并提供養老設施設備,將經營工作委托或外包給企業組織,由企業組織對養老機構進行運營管理操作。

民辦民營養老機構亦稱私辦私營,其特點是有私人投資興辦,機構所有權和運營權都歸私人所有。本文所指的民辦養老機構是指有舉辦者在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注冊登記的營利性質的養老機構。民辦養老機構的運行完全按照市場規律經營,自負盈虧,收費遠遠超出大部分老人的消費水平。民辦公助模式則是指養老機構的投資運營均由社會力量負責,政府對機構給予一定的物質和資金支持。

正是由于多種模式的存在,導致目前保定缺乏統一的硬件設施標準、人員專業標準、收費標準等標準化管理。優越的養老環境床位緊缺,價格昂貴;環境一般或較差的養老機構則鮮有人尋,這種矛盾現象的存在直接影響了保定市養老服務的水平和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

2.保定市養老機構發展中面臨的困境

2.1養老機構規模有限

養老機構呈現規模有限的特點的主要原因是資金投入需求大,養老機構的資金投入需求大,周期性長,收益緩慢,保定市養老機構中大部分民辦養老機構由于資金不足而無力夠買商品房或自己建房,只能租賃場地,而租賃的場地內部建筑設計缺乏專業規范,也沒有較為寬闊的活動場地和相關的健身器材,在人員配備上也缺乏專業型人才,造成多數民辦養老機構面積小,設施設備缺乏,人員專業素質不高,從而無法形成規模效益。

2.2養老機構地域分布不均

保定市養老機構多集中在市區,由于土地區域價格不同,中心城區成本較高,相對而言郊區的成本則較低,自然郊區的養老機構發展成本低,床位發展會遠遠超出它的市場需求,然而地域陌生與交通不便使老人不愿去郊區養老,郊區發展受到限制,造成郊區床位空置率高。養老機構的分布不均還體現在城鄉發展上,從圖表2的養老機構分布圖可以看出,保定市市區區養老機構數量居多,而保定市的各縣養老機構數量較少,大部分縣的養老機構數量僅為1~3所,保定市市區與周邊各縣養老機構的發展嚴重失衡。

2.3養老機構發展水平較低

保定市養老機構發展緩慢,發展水平較低,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養老機構的服務功能單一。目前,保底市養老機構主要以供養型養老機構為主,養護型和醫護型養老機構則較少,難以滿足老年人對養老服務的不同需求。此外,保定市養老機構普遍不具備醫療設施條件,缺乏基本的娛樂設施,對老年人更高層次的需求并未給予重視,養老機構的服務發展水平難以滿足老年人及子女的要求。

其二,養老護理人才匱乏。保定市養老機構中的護理人員存在年齡普遍偏大,基礎弱,專業技能差等問題。大部分護理人員是下崗職工經過短期培訓,或采用“以老帶新”的方式上崗,這也就導致了護理人員經驗不足,專業知識能力低。再加上護理工作本身的收入低、壓力大、社會地位低等因素的影響導致護理人員的人員缺乏、流動性大等問題,這些因素直接影響了養老機構養老服務的質量。

3.解決保定市養老機構發展困境的對策和建議

3.1強化政府宏觀管理,完善并落實配套政策的實施

政府應準確對自身在促進養老機構發展過程中進行定位,積極引導、鼓勵并支持民辦養老機構的發展,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對養老機構的準入政策、規模、場所及硬件設施標準、人員專業標準等進行規范。同時,政府應加大對養老服務機構的補貼力度,制定配套的優惠政策,加強監督機制,保障各項優惠政策得以落實。此外,政府應通過多種渠道宣傳養老服務機構及其從業人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鼓勵和扶持對培訓機構對養老機構從業人員進行培訓,加強學校、企業和政府合作,培訓應用型的專業養老護理人才,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及能力,以促進養老服務體系的專業化建設。

3.2統一合理規劃

在養老服務發展社會化的過程中,應該進行整體的規劃和管理。養老機構認知度不高以及入住率低的原因之一是缺乏統一規劃與協調,不同機構之間信息不共享,機構之間缺乏溝通交流所造成。為此,政府應將養老服務機構特別是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納入本地區的規劃中,對養老機構的布局及其規模做出合理科學的安排。同時,利用最新科學技術,實現養老機構聯網以確保養老機構之間的信息流通順暢,同時,加大對養老機構的宣傳力度,提升養老機構在群眾間的認可度與知名度。

3.3鼓勵市場力量參與

政府要適當放寬對民辦養老機構的登記注冊管理程序,簡化養老機構申報程序,鼓勵市場力量參與,降低準入門檻。采取相應的措施減免多重管理體制的制約,增加民辦養老機構的自主性,對于民辦養老機構的準入規定要更加靈活多樣,并切合當前民辦養老機構發展的需要和現實,鼓勵市場準入。

養老機構要在競爭的市場經濟中求生存、求發展,必須要轉變不適合新形勢的觀念。養老機構除了要承擔原有的社會責任外,同時還要發現自己的市場競爭力,在發展中講求效益,盡可能提高養老機構的利潤。在運營上對內強化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質量和降低服務成本,對外實施品牌戰略、拓展經營項目,形成規?;岣咦陨斫洜I利潤,吸引更多的市場力量參與到養老機構的發展中。在新的經營理念的引導下,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的管理才能使保定市養老機構可持續發展。(作者單位:河北大學管理學院)

基金項目: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資助(項目編號:201410075032)。

參考文獻:

[1] 李超、成新軒.《城市老年人養老需求現狀調查――以保定市為例》[J].市場論壇,2012年,第02期:13-14頁

[2] 李世杰、李林、李笑非.《保定市構建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研究》[N].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6月,第14卷第2期:1-4頁

[3] 李云鳳.《公辦民營式養老機構運營模式研究―以北京市H老年公寓為例》,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碩士論文

[4] 穆光宗.《我國機構養老發展的困境與對策》[N].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12年,第51卷第2期:31-38頁

篇9

1.單片機的介紹

單片機是靠程序的,并且可以修改。通過不同的程序實現不同的功能,尤其是特殊的獨特的一些功能,這是別的器件需要費很大力氣才能做到的,有些則是花大力氣也很難做到的。一個不是很復雜的功能要是用美國50年代開發的74系列,或者60年代的CD4000系列這些純硬件來搞定的話,電路一定是一塊大PCB板!但是如果要是用美國70年代成功投放市場的系列單片機,結果就會有天壤之別!只因為單片機的通過你編寫的程序可以實現高智能,高效率。

由于單片機對成本是敏感的,所以目前占統治地位的軟件還是最低級匯編語言,它是除了二進制機器碼以上最低級的語言了,既然這么低級為什么還要用呢?很多高級的語言已經達到了可視化編程的水平為什么不用呢?原因很簡單,就是單片機沒有家用計算機那樣的CPU,也沒有像硬盤那樣的海量存儲設備。一個可視化高級語言編寫的小程序里面即使只有一個按鈕,也會達到幾十K的尺寸!對于家用PC的硬盤來講沒什么,可是對于單片機來講是不能接受的。 單片機在硬件資源方面的利用率必須很高才行,所以匯編雖然原始卻還是在大量使用。一樣的道理,如果把巨型計算機上的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拿到家用PC上來運行,家用PC的也是承受不了的。

目前最常用的單片機為MCS-51,是由美國INTEL公司(生產CPU的英特爾)生產的,89C51是這幾年在我國非常流行的單片機,它是由美國ATMEL公司開發生產的,其內核兼容MCS-51單片機。

單片機的應用領域:單片機廣泛應用于儀器儀表、家用電器、醫用設備、航空航天、專用設備的智能化管理及過程控制等領域,大致可分如下幾個范疇:.在智能儀器儀表上的應用,單片機具有體積小、功耗低、控制功能強、擴展靈活、微型化和使用方便等優點,廣泛應用于儀器儀表中,結合不同類型的傳感器,可實現諸如電壓、功率、頻率、濕度、溫度、流量、速度、厚度、角度、長度、硬度、元素、壓力等物理量的測量。采用單片機控制使得儀器儀表數字化、智能化、微型化,且功能比起采用電子或數字電路更加強大。例如精密的測量設備。

在家用電器中的應用,可以這樣說,現在的家用電器基本上都采用了單片機控制,從電飯褒、洗衣機、電冰箱、空調機、彩電、其他音響視頻器材、再到電子秤量設備,五花八門,無所不在。在計算機網絡和通信領域中的應用,現代的單片機普遍具備通信接口,可以很方便地與計算機進行數據通信,為在計算機網絡和通信設備間的應用提供了極好的物質條件,現在的通信設備基本上都實現了單片機智能控制,從手機,電話機、小型程控交換機、樓宇自動通信呼叫系統、列車無線通信、再到日常工作中隨處可見的移動電話,集群移動通信,無線電對講機等。

2.計數器總體思路與結構框圖

系統上電復位,計數器自動復位清零。當無物體遮擋時計數器不被觸發計數,使之保持原態,計數器顯示數值不會變化。當有物體遮擋時使計數器可靠觸發,計數器被觸發翻轉計數。當物體下次到來時,計數器將自動加一,直到加至計數值為999。繼續加一,使計數器進入下次從099的循環計數。通過以上分析,數字式光電計數器電路主要由直流穩壓電源、光電變換電路(信號采樣電路)、信號觸發電路和兩位數電子計數器電路及譯碼顯示電路等組成。

電路分析。電路中對于第一比較器IC2B,當紅外傳感器輸出的脈沖信號電壓小于參考電壓時,輸出端輸出高電平;當輸入電壓大于參考電壓時,輸出低電平。對于IC2A,當IC2B輸出高電平時,它輸出低電平。這時,光耦合器中的發光二極管、光敏三極管導通,使VT導通輸出低電平,這是紅外傳感器在無物體遮擋時脈沖輸出端的輸出狀態。當IC2B輸出低電平時,IC2A輸出高電平,光耦合器中的發光二極管截止,光電管及VT截止,輸出高電平,這是紅外傳感器被遮擋后脈沖輸出端的輸出狀態。這樣,每當傳感器被遮擋一次,脈沖形成電路便輸出一個計數脈沖。從而觸發譯碼器在數碼管上顯示計數值。一只計數器上加上兩個譯碼器和兩個數碼管組成一個兩位的電子計數器。它的計數范圍為0~999,采用同樣的計數器和譯碼器進行級聯便可組成多位計數器。電路中,C4與R12組成開機復位電路,接通電源后由RC電路產生一個復位脈沖加至計數器的復位端R,計數器自動清零。本電路采用脈沖下降沿觸發方式,計數脈沖由EN端輸入,這時應將CP端接地。

電路的優缺點及改進方法:一是電路的優點,易于實現自動化控制、計數精確、直觀性比較好、具有一定的抗干擾能力且比較容易實現級聯,以達到擴大計數范圍的作用,同時電路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二是電路的不足,由紅外發射管IRED和接收管VTP組成的信號采樣電路靈敏度稍差,以及電路焊接工藝和線路排布個人覺得并不十分完美。三是電路改進措施,在調試之前我把發光管與接收管正對,同時為避免自然光線干擾引起誤計數,我在接收管上套一段黑色圓管作遮光筒,將兩管之間調整好距離,以有效實現物體運動。在電路板焊接工藝這一塊,有待于在今后的技能實習中進一步加強和訓練。四是電路調試過程中兩種出現的情況 ①電壓比較器LM393的第一級比較器的參考電壓端(五號端)的上電電壓很高,接近于電源電壓,使輸入端(六號端)與之比較時沒有反應,LM393不能正常工作,從而不能產生脈沖信號。②某些時候數碼顯示器計數不準確,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由于脈沖發生電路所產生的脈沖信號頻率不正常。

解決方法:一是電壓比較器LM393集成塊的四號端和八號端對調,使四腳接地,八腳接正極,這樣就將參考電壓端(五號端)的電壓拉低,使之為VDD/2,即4.5V,使電路正常工作。二是既然脈沖信號頻率不正常,那么我就查脈沖發生電路,由發射接收管到電壓比較器再到光耦合器再到三極管最后到充放電電容。最終確定充放電電容不匹配,由容量為10的4次方皮法改為了10的2次方皮法,電路能準確計數,正常工作。

電源電路。220V交流市電經變壓器T降壓,橋式整流器D1整流,電解電容C7濾波,三端穩壓器78L05穩壓,最后得到整機要求的+5V穩定直流電源。單片機系統。U1為AT89S52單片機。C1,R0,R1和復位按鈕RESET組成手動電平復位和上電自動復位電路;C2,C3以及晶振JT1組成時鐘電路;C4,C5為+5V電源濾波電容。U2為CMOS6反相器CC4069,起驅動作用。VD1~VD6為紅外發射管,其負極端接與P1口,P1口設置為輸出狀態,當P1口為“0”時,VD1~VD6發紅外光。VD7~VD12為紅外接收管,當接收到紅外光時導通,+5V電源通過VD7~VD12加到反相器CC4069的輸入端,經反相為低電平,這時P3.0~P3.5為低電平。

參考文獻

[1] 張志虎;張少賢;賈紅光;王曉衛;陳偉;;AT89S8253單片機在導彈武器系統檢測設備中的應用[A];’2010系統仿真技術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2] 何家明;方憲法;王光輝;王德成;;基于單片機的青貯打捆機自動控制系統設計[A];2010國際農業工程大會現代畜牧業裝備創新與產業化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3] 項四平;;HY280B超若干單片機軟件新技術新方法[A];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醫療儀器分會2010兩岸四地生物醫學工程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篇10

一、當代中國流浪乞討群體的形成原因

當代中國流浪乞討群體的成因復雜而多元,貧困、資源配置失衡是造成流浪乞討的原生原因;流動失范是造成流動過程中生存狀況惡化并逐步趨向流浪乞討的重要原因;而農民人口流動政策、農民工社會保障政策、流落街頭的弱勢人口社會救助政策不完善,是加速流浪乞討群體形成的客觀原因。這些綜合性原因決定了當代中國流浪乞討群體構成的多層級,而這一群體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貧困及資源配置失衡

據研究資料顯示,收入低下、土地資源及多種經濟成分匱乏造成的貧困,是流浪乞討群體大范圍產生的根本原因。這個群體的特征主要表現在:

1.低收入和絕對收入低。按照中國扶貧基金會的看法,2003年農村未解決溫飽的人口與低收入人口兩者相加為9000萬,占農村總人口的11%。截止到2004年,我國有2610萬人生活在絕對貧困線以下(2004年農村絕對貧困標準由人均純收入637元調整為668元,低收入標準由882元調整為924元),當年人均純收入在600元以下的絕對貧困人口占50.2%。入不敷出的生活水平必然促使相當一部分人加入向外流動并行乞的隊伍。2.土地資源匱乏,非農產業低下。在我國,人多地少、人均土地資源稀缺一直都是影響農村人口生活水平提高的難題。土地資源相對匱乏的地區,通常又都是以單一的農業經濟為主,從事其他生產活動比例較低的地區。農民純收入低下,生活相對貧困,這是導致人口大量外流的重要原因。3.工商業薄弱,剩余勞動力外流。外流人口多的地區,通常也是流浪乞討人口輸出數量多的地區,原因就在于城市工商業和城鄉民營企業不發達,第三產業薄弱,無法吸納更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這些剩余勞動力由于自身素質等原因往往不能適應發達城市工作與生活的要求,成為向城市流動過程中的貧困者。流浪乞討群體的產生和這種社會流動存在著高度相關的關系。4.勞動力能力狀況不足。農村勞動力能力狀況包括勞動力狀態、人力資源狀態、勞動力資源配置狀況、生產工具狀況四個方面。中西部地區在這四個方面遠遠落后于東部,具體表現為:家庭成員勞動力嚴重缺乏;人力資源開發程度低,半文盲、文盲比例高;勞動力資源配置單一,主要以農林牧漁業為主;缺乏先進的勞動工具,生產力落后。5.外部、內部發展條件惡劣的雙重擠壓。即:城鄉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導致貧困人口產生強烈的外流動機;不顧個人年齡、身體、技能等情況的盲目外流很容易使他們陷入赤貧狀態;人地矛盾加劇了貧困人口的貧困現象;勞動力價值沒有保障,人力資本投資嚴重不足使他們失去了發展的前途和基礎,進一步陷入貧困的惡性循環而無力自拔。于是,流浪乞討就成為最簡單的維持生活的方式。

(二)流動失范造成生存狀況惡劣

農民在流向城市尋找工作的過程中,陷入貧困狀態甚至成為流浪乞討者,部分是因流動失范造成的。法國社會學家迪爾凱姆將傳統與新價值觀沖突中產生的社會問題稱為“失范”?!笆Х丁崩碚搶ι鐣⑿睦怼⑽幕芯慷籍a生了重大影響,其中的文化結構理論從目標與手段的角度,提出在社會與文化結構中有兩個重要因素:一是社會認可的目標;一是達到目標所運用的符合社會規范的手段。如果目標與手段在社會結構中不被認可,失范便產生了。具體到關于農民的“流動失范”問題上,其含義是指農民在向城市流動的過程中,個人素質、個人能力、城市生活能力、城市生活信息、城市生活支持系統均有不足,從而使“生活目標”與“實現目標手段”之間出現不平衡,導致找不到工作、失業、生活資源缺乏、生存狀態惡劣、信仰迷茫、越軌行為等,屬于“常態流動”秩序的“失范”。

(三)邊緣地位遭受多重剝奪,邊緣人格強化了乞討心理

“邊緣”問題涉及兩個方面:一是“邊緣地位”;一是“邊緣人格”。形成流浪乞討群體邊緣化的問題可以從以下這兩個方面去理解:首先,流浪乞討人員的生成群體,如農村貧困人口、身患重病人口、部分處于流動地位的弱勢地位的農民工就是處于邊緣地位。特別是流動中的農民工,無論職業穩定性、經濟收入還是基本生活保障,都處在“被城市生活忽視”的邊緣地位,往往得不到公正的待遇,收入不高、克扣工資、無疾病勞動保障、找不到工作、失業等如影隨形。那些生存能力更弱的人被拋離城市生活的軌道之外,乞討常被他們當作一種非正規的職業而采納。目前很多大城市中的乞丐增長較快,原因是他們認為這是一種很穩定的賺錢“職業”。其次,由于流浪乞討群體屬于絕對被剝奪群體,他們毫無社會地位可言,內心充滿著矛盾、沖突、無奈甚至扭曲,向往過好日子卻常常遭遇唾棄,不甘心底層生活又無法從邊緣向上回流,對美好生活憧憬而整天灰頭土臉,沒有錢卻對比他有錢的人不屑一顧,想過體面生活而對一切約束懷有敵意,這就導致當代流浪乞討群體經常表現出一種并不反社會,但也不健康并伴有詭異、無序遷徙、無視社會規則、越軌等邊緣人格特征。流浪乞討人員的這種邊緣人格的發生機制與其生成人群長期被遠離、被排斥、被忽視、被遺忘有關。

(四)家庭貧困成員無法維持基本生活,保障政策救助機制不完善

因家庭生活困難而導致的流浪乞討現象,既有客觀原因,如人口撫養負擔沉重、經濟狀況低下、承擔家庭變化的能力脆弱等;也有主觀原因,如家長教育不當,青少年出走甚至流浪街頭;還有的屬于主客觀原因兼有,如家庭矛盾導致出走,浪跡天涯或者乞討度日。但在我國,目前與流浪乞討現象相關的保障政策救助機制還遠未完善,具體可以歸結為:農村人口流動政策、農民工社會保障政策不完善,導致許多農村流動人口因流動而貧困,無業和無生存保障的流動人口成為職業流浪乞討的生成源;現有的救助站模式不足以解決流浪乞討問題;救助政策體現了救急救難,沒有體現“救窮”,難以從根源上解決流浪乞討現象;對流浪乞討人員界定的涵蓋面不夠寬泛,使許多職業流浪者成為無法救助,也無法管理的人群。救助政策不完善,對流浪乞討人員的管理不力,那么流浪乞討群體在現代大量生成也就成為不可避免的社會現象。   

二、完善當代中國流浪乞討群體社會救助制度的建議

在中國慈善文化歷史的演變中,個體貧困論和社會推恩論始終受到普遍的認同并流傳至今:個人無顏向政府訴求,社會往往將救助區分大小,大則救,小則棄;重則急救,輕則緩救,乃至不救,逐漸演繹為臨時性為主、定期定量為輔的社會救助特征。在這種救助文化下,處于特殊地位的流浪乞討人員基本難以獲得物質幫助。而解決大量充斥社會生活中的流浪乞討現象,無疑要先從建立和完善政策制度的層面入手。在我國,完善當代流浪乞討群體社會救助制度主要應從如下方面入手:

(一)確立身份認定標準,向流浪乞討群體提供分類分層救助

流浪乞討人員是社會弱勢群體,屬于社會救助對象。但是不能給予籠統式救助,要鎖定不同對象,提供不同救助項目,特別應該依照這一思路設計出分類分層的救助項目:

1.補救性救助。補救性救助是指為貧困、疾病流浪乞討者、短期流浪乞討者、部分反復流浪乞討者提供小額救助金等資金援助。救助金額要區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針對“被偷盜騙”、“投親不遇”等原因的被救助者,提供免費食宿和往返路費;另一種是針對貧病流浪乞討者、短期流浪乞討者、部分反復流浪乞討者,提供小額救助金等資金援助形式,促使他們積累最基本的生存資金、資本,救其危機,解其困難。2.開發式救助。開發式救助指為除疾病流浪者外的其他人員提供勞動、學習機會等,通過心理、行為、能力、勞動態度的適應性調整,達到人力資源再開發。3.有限救助,是指對自覺選擇并執意流浪乞討生活的反復流浪乞討者、越軌流浪乞討者實行維持基本生存的低救助,同時提供心理輔導和行為干預,對乞討行為進行一定限制,促使其承擔行為責任。4.安置勞動救助,即對部分越軌流浪乞討人員提供集中安置,讓他們參加勞動。這既是一種有目的的勞動力遷移方法,又是一種行為干預方法。通過勞動讓他們積累資金,也促使他們形成新的行為模式,緩解他們對流浪乞討生活的依賴。5.全面收養,這是針對精神疾病、流浪兒童的一項救助內容。關于精神疾病流浪者的收容,關鍵是要建立精神疾病醫院、社區醫療站、家庭三者之間的聯系制度,以及爭取政府資金援助。對于流浪兒童要實行收養與教養相結合。6.治安管理,即要將救助和社會治安管理結合起來,對挾持兒童和其他人進行乞討的丐幫頭目實施打擊,縮小打擊面,增強打擊力度,對那些跟隨者起到懲戒作用,以阻止他們向違法行乞方向發展。

(二)整合全社會的力量,科學區分救助政策相關者的救助責任

流浪乞討人員救助政策的有效實施,依賴于政策利益相關者的參與,但不同政策相關者在整個救助體系中的責任應各有側重:

1.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物質救助。建立和完善社會救助政策是政府最應該做也是最能做好的事。針對流浪乞討現象的社會政策需要全面規劃,如流浪乞討救助原則、小額救助金政策、乞丐權利與義務的規定、治安管理和執法裁量并重政策、職業乞丐集中教養政策等。在政府救助中,流出地和流入地政府工作應各有側重:流出地政府側重扶貧、資金援助與早期干預等;流入地政府側重制訂全面的救助計劃——詳細而全面的救助計劃是對分類、分層救助的細化,以防止流浪乞討現象深度蔓延。2.機構提供照顧性、預防性救助管理?!罢疹櫋笔侵钢苯拥奈镔|支持和生活服務,“預防”是通過管理、勸導等方法預防流浪乞討現象蔓延。目前救助管理站提供的是普遍的過渡性初級管理和診斷?!捌毡榫戎笔侵妇戎荒茉O標準,為入站的人提供衣食住行等“初級照顧”,體現每一個公民遭遇困難時都有權利享受物質幫助的國家福利原則。但當流浪乞討人員不愿接受救助站的救助時,政府也應該提供街頭照顧,避免“強行收容”現象再現。民政部及下設各省市民政部門要建立聯合管理機構,將救助站、財政、公安、城管、衛生等相關機構聯合起來,常設機構放在救助管理站,對城市救助管理工作進行政策支持、問題綜合分析和協調管理。3.社區提供整合資源的支持性救助。在我國,社區組織一直比較獨特,兼有“民間自治”和“官方角色”兩種背景,這一組織特征決定了社區在救助工作中的最大功能是將政府、市場、機構、企業、市民各種資源進行鏈接整合,形成功能各異的救助網絡體系,比如社區勸導系統、救助信息采集系統、志愿者服務系統、生存保護系統等。信息采集和集中提供生存物質照顧,是最適合社區做的工作。社區志愿者對行乞方式、集中地點、特殊行為、團體活動等案例進行信息收集管理,將為決策和管理提供第一手資料。國際救助工作的良性發展,往往是從社區專業社會工作者介入開始的,他們的支持對喚起乞丐的社會情感、自我認知、行為自覺都必不可少。如果僅僅依靠政府發送救濟物資與提供社會福利服務,只會造成更深的“依賴文化”。4.公民接納并參與救助。任何救助制度的實施,都需要公眾的接納、善待,并提供合適的、理性的救助。流入地市民的救助態度可直接或間接地改變流浪乞討者的生活,要倡導良好的救助價值觀,如生命關懷、真情撫慰、勸告引導等。公民良好的接納態度,能喚起人的道德感,也是救助制度完善的表現。

注釋:

篇11

大會同期舉行“2010中國物聯網技術及產品展”,IBM、微軟、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國家廣電、華為、大唐、東軟、用友等著名企業紛紛參展,展會圍繞“采集、傳輸、處理、應用”四大核心領域,全面展示物聯網產業鏈上各個關鍵環節的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新工藝和新的解決方案,展示物聯網在工業、電力、物流、交通、安防、環保、醫療、銀行、廣電、家居等領域的全新應用。

2010亞洲國際動力傳動

與控制技術展覽會上海召開

2010亞洲國際動力傳動與控制技術展覽會(簡稱PTCASIA)與2010亞洲國際物流技術與運輸系統展覽會(簡稱亞洲物流展)于10月25-28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行。

自1991年以來,亞洲國際動力傳動與控制技術展覽會已連續成功舉辦十四屆,確立了其在該領域中的國際地位并成為目前同類展會中亞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國際知名品牌展覽會。自創辦以來,PTC AISA展出面積不斷擴大,專業觀眾成倍增加,已成為全球基礎零部件行業重要的展示交易平臺。而中國市場的無限商機無疑將成為PTC ASIA取得更多輝煌的巨大動力和保障!2009年,在全球遭遇金融危機的襲擊下,PTC ASIA逆勢而上,以1,307家展商、71,000平方米的展出面積在茫茫商海中樹起行業發展風向標!來自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7,330名專業觀眾更為展商帶來了最切實的商業收益和最具價值的現場溝通!

2010年,PTC ASIA以更多熱點話題和創新服務給觀眾帶來了超越想象的收獲:超過1500家展商、來自德國、意大利、美國、英國、法國、西班牙、韓國和中國臺灣等的國際展團、80,000平方米展出面積、60,000余名專業觀眾及專業買家參加了本次展會。

博通收購4G移動芯片公司Beceem

博通(Broadcom)已經宣布收購Beceem Communications,進軍智能手機、電腦和消費電子產品無線連接市場。Beceem是一家第四代(4G)無線通信系統的半導體平臺專業供應商。

博通預計將向這家位于美國加州的Beceem支付約3.16億美元,這筆交易將使得博通的業務從3G/2G迅速延伸至新興的4G市場。

Beceem生產的芯片用于LTE和WiMax網絡,屬于第四代無線半導體技術。博通已經開發了蘋果iPad及手機、家庭網絡和無線基礎設施數據傳輸芯片,隨著電子設備的旺盛需求,其收入一直在強勁增長。博通公司表示,收購Beceem將使公司有能力“加快向市場提供”集成的廉價4G設備。

MIPS科技加入臺積電IP聯盟

美普思科技公司近日宣布,已加入臺積電(TSMC)軟IP聯盟計劃(Soft IP Alliance Program),以加速客戶的產品上市時間。通過軟IP計劃,臺積電將提供特定的設計文件與技術信息,使MIPS和其它聯盟伙伴可針對臺積電工藝技術優化 IP 內核。這些公司還將根據臺積電的技術路線圖展開合作,互相交流IP開發與工藝技術,以加快IP的準備就緒。

深圳市惠貽華普電子有限公司

新推出RF60技術平臺

深圳市惠貽華普電子有限公司近日推出RF60技術平臺 ,該平臺集成了RF收發器的超低功耗MCU系統級芯片(SoC)(國際領先技術),為基于微處理器 (MCU) 的應用提供業界最高性能的單芯片射頻 (RF) 系列。使射頻設計變得簡單、小巧、功能豐富和節能,AES128位加密協議使產品獲得最新的安全保障.

在目前市場中,還大量存在使用聲表面、高頻管和編碼芯片設計的單發射系統。這些小型系統都面臨分立器件批次生產質量穩定性、線路面積無法適應更美觀小巧結構、功能單一且不能靈活、不能重復使用不同頻點應用。RF60正是針對這些缺陷解決,能適用27MHz~960MHz任意頻點,小型單片系統能降低成本、簡化生產。同時,帶有AES128位加密計算,能很好符合汽車安防行業需要。

士蘭微電子推出6-60V輸入

1A大功率LED驅動芯片SD42528

近日,杭州士蘭微電子公司推出了一款6~60V輸入,1A大功率LED驅動芯片SD42528。該芯片是降壓、恒流型LED驅動電路,采用了士蘭微電子專為綠色節能產品所開發的高性能BCD工藝技術,單芯片集成LDMOS功率開關管,內置PWM調光模塊和多重保護功能,具有很高的轉換效率,適合于LED路燈,LED日光燈,LED景觀照明等多種LED照明領域。

SD42528可應用于直流輸入和交流輸入等典型應用領域。直流輸入典型應用中,寬輸入電壓范圍寬達6V~60V,可以輸出最大1A電流。輸入電壓為48V時,可串接 12個 LED,系統元器件非常少,僅需要7個元器件,非常適合應用于36V或48V電源系統。

Exar同時推出單雙通道

1A降壓型穩壓器

Exar公司(納斯達克:EXAR)近日了兩款新產品- XRP6658 和XRP6668,分別是單通道和雙通道的降壓型轉換器,帶來每通道高達1安培的輸出電流。這兩款芯片的意味著Exar 在已倍受市場肯定的低壓降壓型穩壓器產品線上又添新軍。

XRP6658 and XRP666在極小的封裝內集成了一路和兩路高效率高性能的調節器,只需極少的元器件即可穩定工作由于靜態電流低至15μA和30μA,這兩款芯片無疑是同類產品中首屈一指的。”

萊迪思推出第三代混合信號器件PLATFORM MANAGER

萊迪思半導體公司近日宣布推出其第三代混合信號器件,Platform Manager系列。通過整合可編程模擬電路和邏輯,以支持許多常見的功能,如電源管理、數字內部處理和粘合邏輯,可編程Platform Manager能夠大大簡化電路板管理的設計。通過整合這些支持的功能,與傳統方法相比,Platform Manager器件不僅可以降低這些功能的成本,而且還可以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并提供很高的設計靈活性,最大限度地減少了電路板返工的風險。

飛兆半導體FAN5365

動態電壓調節降壓穩壓器

今日,飛兆半導體公司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一款6MHz、800mA/1A的數字可編程降壓穩壓器產品FAN5365,具有出色的動態性能、高效率和小占位面積,成為系統工程師設計PMIC的理想互補產品。

FAN5365采用1.27mm X 1.29mm 的 9-bump WLCSP封裝,是目前最小的6MHz DVS降壓穩壓器,相比先前解決方案的體積減小多達40%,成為智能手機、超移動PC、平板電腦和無線寬帶熱點設備等單一鋰離子電池供電設備的理想內核處理器供電器件。

FAN5365是飛兆半導體全面廣泛的DVS降壓轉換器產品系列的成員,可讓工程師集成功能性、提升性能并減少設備尺寸及總體組件數目,從而推動設計創新。

新唐科技推出首顆Cortex-M0核心的NuVoice語音處理ICN572

新唐科技引領業界推出第一顆以ARM Cortex-M0為核心架構,專為語音處理的IC-NuVoice N572.N572 包括ARM Cortex-M0,64KB flash,8KB SRAM,以及語音輸出入所需之Pre-Amplifier,ADC,DAC,及功放.新唐高整合度NuVoice語音處理 IC- N572將可以降低成本并大幅簡化系統設計。

NuVoice語音處理 IC N572 強大的運算能力可同時執行多個程序:如NuOne,NuSound 等高壓縮比可用來儲存長時間語音資料;語音變音增加趣味;watermark 可用來傳遞指令或訊息;語音識別增進互動…等等,這些算法可以組合以豐富您的產品,增進產品吸引力和競爭力。

Sonics拓展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業務,

并任命Mac Hale為亞洲運營副總裁

近日,智能型片上通信解決方案領先供應商美商芯網股份有限公司(Sonics, Inc.)宣布,公司計劃拓展在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地區的業務,并任命James Mac Hale先生為亞洲運營副總裁。Sonics已經在臺北設立了分區辦事處,并在臺北和上海這兩個亞洲技術爆發能力最強的地區組建了本地團隊,包括新招聘的技術銷售支持員工以及銷售代表,以幫助公司拓展現有的業務,并支持這兩個地區不斷擴大的客戶群。

美光針對消費應用設備

推出V100微型投影引擎

美光科技 (Micron Technology Inc.) 宣布針對消費性視頻與手機應用市場,推出首款兼具精巧體積與高畫質效能的 V100 微型投影引擎 (V100 pico projector engine) 。V100采用美光創新的六邊型像素相乘技術 (HPX) , 可達到視頻輸入訊號使用的最佳效率,滿足微型顯示所需,為微型投影儀與新的使用模式開啟無限可能。

V100 微型投影儀引擎的FLCOS 微型顯示面板涵蓋了所有必須的圖像處理,免去了增加額外處理器的需求,因而提供了能耗與成本優勢。

LSI推出業界首款

6Gb/s SAS交換機SAS6160

近日,LSI 公司面向渠道客戶推出業界首款 6Gb/s SAS交換機。該款 LSI SAS6160 交換機可將多個服務器連接到一個或多個獨立的外部存儲系統,從而顯著擴展 SAS 在直連存儲 (DAS) 環境中的功能。6Gb/s SAS 交換機為客戶提供了高性能、低成本且簡便易用的存儲網絡選擇,支持云計算、數據中心以及托管主機應用環境中的機架式服務器和存儲設備。

LSI SAS 交換機可實現多個服務器的資源共享,并通過 SAS 分區對資源進行高效管理,從而不但能夠幫助客戶優化存儲資源利用率,減少存儲孤島的現象,而且還能顯著簡化存儲管理、備份以及升級。

LinearRF至數字微型

模塊接收器LTM9004和LTM9005

凌力爾特公司 (Linea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推出兩款突破性的 RF 至數字微型模塊 (uModule) 接收器 LTM9004 和 LTM9005,這些器件集成了 3G 和 4G 基站接收器 (WCDMA、TD-SCDMA、LTE ... 等等) 以及智能天線 WiMAX 基站的關鍵組件。這些集成的微型模塊接收器極大地減少了所占用的電路板空間,在一個便于使用的小型封裝中集成了 RF 混頻器 / 解調器、放大器、無源濾波以及 14 位、125Msps ADC。LTM9004 采用直接轉換架構,具有 I/Q 解調器、低通濾波器和兩個 ADC。而 LTM9005 采用 IF 采樣架構,具有下變頻混頻器、SAW 濾波器和一個 ADC。這種高集成度實現了較小的電路板尺寸或通道數較高的系統,緩解了與信號的分離和路徑選擇有關的問題,并顯著地縮短了設計和調試時間。這些接收器借助了多年的信號鏈路設計經驗,并采用了易用型 22mm x 15mm μModule 封裝。

Lantiq全球首款帶有

內置光控電路的GPON系統級芯片

近日,領先的寬帶接入和家庭網絡技術供應商領特公司(Lantiq)宣布:推出世界首款帶有內置光控電路的千兆位無源光網絡(GPON)系統級芯片(SoC),該芯片應用于光網絡單元(ONU)或光網絡終端(ONT)。在該系列新型FALC ON器件上集成的特性使GPON ONU/ONT制造商們能夠將光學元件的物料成本(BOM)降低達40%,同時還可降低系統功耗、提升光網絡的整體魯棒性以及縮小ONU/ONT網絡設備的尺寸。 基于Lantiq GPON SoC的ONU/ONT設備的功耗比歐盟社會責任守則(European Code of Conduct)2011年目標所要求的還低65%,同時也低于當前擬議的2013年效率要求。憑借一個僅僅為17×17mm的芯片封裝,該器件能夠實現非常小尺寸的產品解決方案。

安捷倫46款

新型PXI和AXIe產品

安捷倫科技公司近日46款新型PXI和AXIe產品,將測試與測量系列產品擴展到模塊化產品領域。新產品將安捷倫測量專業技術――包括先進的測量軟件和高性能的硬件――引入到模塊化產品中,同時提供之前在模擬、數字、微波、射頻和光波測試技術方面不具備的新功能。

安捷倫推出的46款PXI和AXIe產品包括數字轉換器、任意波形發生器、數字示波器、數字萬用表(DMM)和一系列開關。模塊包括IVI-C、IVI-COM和LabVIEW(G)軟件驅動程序,以及增強型輸入/輸出(I/O)程序庫。所有驅動程序均已針對需要高性能、高速度和高吞吐量的測試應用進行了優化。

揚智科技推出新升級版

M3701E機頂盒芯片組

2010 杭州ICTC展會上,揚智科技(ALi Corporation),攜“M3701E第二代高清有線數字電視機頂盒解決方案”,與iPanel共同參展。做為揚智本次展出的主打產品M3701E,是一款同時具備高清、性能先進、靈活等諸多優勢的機頂盒平臺。具有雙調諧器通道的M3701E支持有線數字電視多格式視頻標準,支持將標清向上轉換為高清視頻HDMI播出;Ethernet接口可以對接“三網融合”的技術要求;PVR功能及豐富的接口擴展能力,為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絡(NGB)預留了足夠的開發空間。

華虹NEC出席2010年中國通信集成

電路技術與應用研討會

為進一步推進通信專用集成電路技術的發展與進步,2010(第八屆)中國通信集成電路技術與應用研討會于近日在武漢隆重召開,上海華虹NEC電子有限公司(“華虹NEC”)應邀出席了此次活動。

作為世界領先的晶圓代工企業,華虹NEC專注的嵌入式非揮發性存儲以及射頻等特色工藝被廣泛應用于各類通信產品,公司市場副總裁高峰先生在會上發表了 “華虹NEC與中國通信集成電路產業共成長”的主題演講,他介紹說,近年來中國通信產業快速發展,新的市場契機不斷涌現,華虹NEC始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緊跟熱點應用及技術趨勢,在通信產品代工領域取得不俗成績。目前公司正在大力研發國際先進的0.13微米SiGe BiCMOS技術,今后將繼續開發性價比更高的射頻工藝技術平臺,以期實現高端無線通信芯片的國產化。

此次會議促進了集成電路上下游企業在通信領域的溝通合作,華虹NEC將持續加強技術升級創新和業務開拓,以更先進的技術和更優質的服務,與客戶共同迎接通信產業的新一輪發展!

英飛凌向中國通信市場

推出新一代LDMOS晶體管

英飛凌最近宣布推出全新的PTFB系列LDMOS晶體管,可供設計寬頻無線網絡基站的高功率LDMOS晶體管系列產品,新型晶體管的單管輸出功率高達300W,完全支持由3G發展為4G無線網絡所需的高峰值對均值功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以及高數據傳輸速率規格。PTFB系列系列產品所提供的高增益及高功率密度,主要應用在1.4-2.6GHz頻帶中。如此將可使用體積減少30%的器件,設計更小型且成本更低的功率放大器。高峰值功率非常有助于設計Doherty放大器,以及減少其它架構中的零件數量。

恩智浦推出EM773電能計量芯片

恩智浦半導體近日宣布正式推出EM773電能計量芯片,這是全球首款非計費式電能計量用32位ARM解決方案。近年來,電力企業和管理部門紛紛采用先進計量基礎設施(AMI)和智能儀表來推行更為精確合理的計價模式和資費標準,鼓勵用戶相應調整其能源消耗方式。恩智浦的EM773電能計量芯片突破了傳統的計費概念,使系統設計人員能夠方便地將電能計量功能整合到幾乎任何類型設備中,為終端用戶提供更方便直觀的用電信息。EM773芯片作為計量引擎,具有自動單相電能計量功能,其API指令可極大地簡化非計費式計量應用的設計工作。恩智浦EM773采用了ARM Cortex-M0處理器。

德州儀器推出業界最快的

單內核浮點DSP

近日,德州儀器 (TI) 宣布在現有數字信號處理器 (DSP) + ARM? 產品的成功基礎上推出 C6A816x IntegraTM DSP + ARM 系列處理器。C6A816x Integra DSP + ARM 處理器不但可提供高達 1.5 GHz 的業界最快單內核浮點與定點 DSP 性能,而且還集成性能高達 1.5 GHz 的業界最快單內核 ARM CortexTM-A8 內核。Integra DSP + ARM 的組合架構堪稱理想架構,因為 DSP 可專門用于處理密集型信號處理需求、復雜的數學函數以及影像處理算法,而 ARM 則可用于實現圖形用戶界面 (GUI)、網絡連接、系統控制以及多種操作系統下的應用處理。這些操作系統包括 Linux、Microsoft?Windows? Embedded Compact 7 以及 Android 等。

中興新型高端以太網交換機

選用賽普拉斯72-Mbit SRAM

SRAM市場的領導者賽普拉斯半導體公司近日宣布,全球領先的通訊設備和網絡解決方案供應商中興公司在其新型ZXCME 9500系列以太網交換機中選用了賽普拉斯的QDRTMII+ (四倍速TM) SRAM器件。賽普拉斯的65-nm 72-Mbit QDRII+ SRAM能在目前市場上最快的550MHz的時鐘頻率下工作,且擁有市場上最寬泛的產品選擇范圍,并能提供業界最多的參考設計。

除了以太網交換機之外,72Mbit器件還是因特網核心和邊緣路由器、3G基站、安全路由器的理想選擇,還能提升醫學成像和軍事信號處理系統的性能。這一系列的器件與90納米SRAM管腳兼容,因而網絡應用客戶能在不改變電路板設計的情況下提升性能并增加端口密度。

安凱AK98移動多媒體應用處理器

安凱微電子在日前召開的“IC China 2010”上了最新研發成果――AK98移動多媒體應用處理器,獲得了現場的廣泛關注。

AK98移動多媒體應用處理器基于ARM926EJ內核,集成度高、功耗低。采用了大容量的L2 Cache和支持32bit DDR2 SDRAM,整體性能顯著提升。此芯片還集成了Ethernet的MAC模塊,降低了硬件器件的BOM成本。在存儲方面,支持最新的eMMC Nandflash,可以提供系統的穩定性,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據安凱微電子總經理萬享博士介紹,AK98主要針對平板電腦、上網本(MID)、學習電腦、高端學習機、高清播放器、智能手機等市場領域,尤其滿足物聯網發展需要。

MIPS處理器內核助Sequans

開發下一代移動解決方案

美普思科技公司(MIPS Technologies, Inc.)日前宣布,4G芯片供應商Sequans Communications已選用MIPS32TM M14Kc可合成處理器內核開發下一代移動解決方案。M14K系列是首款采用microMIPS指令集架構(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ISA)的內核系列,可保持MIPS32架構98%的高性能,并至少縮小30%的代碼尺寸,以顯著降低芯片成本。

AMD首次在華展示APU芯片

明年推首款產品

AMD在買下顯卡公司ATI之后就一直在尋求CPU和顯卡處理芯片的融合,將CPU和GPU融合推出Fusion技術的APU芯片成為AMD的目標。AMD今日首次在華展示了APU芯片,并透露首款產品將在明年年初。

其中APU新品的代號將為針對超便攜筆記本市場的“Ontario”產品,和針對入門級主流筆記本的“Zacate”。這兩款APU芯片的CPU都將采用“Bobcat”架構。

融入GPU之后的APU產品最大的特點是高性能的圖形處理能力,而目前已知的關于APU的信息是APU均支持DX11的顯示技術。

祥碩科技自行研發之USB3.0 ASM1042 主控端芯片正式獲得微軟認證

祥碩科技(asmedia Technologies.)自行研發之USB3.0 主控端芯片ASM1042, 在獲得微軟(Microsoft)認證后,確保主控端驅動程序與微軟Win7, Vista(32bit/64bit) 與WinXP的兼容性后,即將正式量交。

USB3.0主控端芯片在外商的壟斷下,市場接受度一直未能普及。祥碩科技為國內USB3.0裝置端產品第一個獲USB-IF協會認證之廠商,并在裝置端芯片組占有龍頭地位,因此市場普遍看好其所推出之主控端芯片ASM1042在兼容性會比其它廠商有相對優勢。

Sonics攜手北京新岸線為其提供

片上網絡IP解決方案和性能分析工具

日前,美商芯網股份有限公司(Sonics, Inc.)宣布,中國發展最快的創新型系統及硅提供商之一――北京新岸線公司(Nufront)已選擇Sonics的片上網絡IP解決方案和性能分析工具,來開發其全新的先進筆記本和平板電腦產品系列。新岸線公司面向移動計算機的高集成、低功耗SoC解決方案系列位列市場同類產品前茅,在性能和性價比方面屬于行業最佳。新岸線將獲得授權使用Sonics著名的SonicsMX低功耗片上網絡以及高效的MemMax內存調度器。

Maxim推出用于HSPA和LTE的

LNA MAX2666/MAX2668

Maxim推出用于HSPA和LTE等高數據速率無線協議的低噪聲放大器(LNA) MAX2666/MAX2668。每款LNA具有三種可編程增益狀態,允許用戶動態調節線性度和靈敏度,優化不同輸入信號強度下的系統性能。當鄰道信號的干擾很高時(這在移動設備中十分常見),可以調節增益以保持最佳的阻塞性能。MAX2666/MAX2668能夠在各種輸入信號條件下保證優異的系統性能,非常適合用于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基于HSPA/LTE的無線系統。

面向新興市場的SoC與IP供給

新關系――SSIP 2010在滬召開

“SSIP 2010――IP重用技術國際研討會”于近日在上海浦東東錦江索菲特大酒店召開。本次研討會由上海硅知識產權交易中心(SSIPEX)以及上海市集成電路行業協會(SICA)主辦,會議以“面向新興市場的SoC與IP供給新關系”為主題,圍繞“面對新興市場下SoC設計對IP的需求”以及“IP設計驗證新技術”等議題展開研討。世界領先的IP核供應商,中國大陸以及臺灣的重要IP供應商悉數參加本次峰會。ARM、Evatronix、Mentor、Cadence、SMIC、C*Core、IEEE、復旦大學等世界著名IP提供商、芯片制造商、設計公司的技術專家、業內的學者、政府官員及業內人士近200人參會,多家IP供應商、設計與設計服務就IP的技術交流與商務合作達成了初步的意向。

此次會議為國內外的IP供應商和IC設計企業之間提供了一個信息共享和商務溝通的平臺,憑借此平臺,雙方共同暢談中國IP市場的現狀與需求,探討IP/SoC的最新成果及其交換交易的商務模式,推動技術創新與商務合作,從而協助營造國內外的以IP為核心內容的合作創新環境的建立,以加速提升產業創新發展的能力,其成果必將為全國IC設計業乃至創意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的又好又快發展注入創新要素和新的活力。

2010第二屆集成電路設計企業

與市場分銷商研討會在蘇州召開

近日,由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主辦,蘇州市集成電路行業協會、深圳華強電子網承辦的“2010第二屆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與市場分銷商研討會”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南部會議區隆重召開。本次分銷商研討會借助2010“第八屆中國國際半導體博覽會暨高峰論壇”(簡稱IC CHINA 2010)這個廣闊的平臺,是繼“華強電子網,助力分銷商”2009年第一屆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與分銷商對接交流會在蘇州成功舉辦后的又一次激情碰對。

在國民經濟持續平穩發展和半導體產業觸底回升的形式下,集成電路產業也呈現出整體發展良好的勢頭。近年來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的快速成長,促成了中國本土集成電路(IC)設計企業的興起,同時IC的銷售模式也發生了變化,直銷、銷售以及與分銷商緊密合作,分銷商提供市場需求、定義產品,下產品訂單和提供技術服務等多種模式并存。分銷商在推廣國產電子元器件方面的作用是極為顯著的,與分銷商合作能節省產品開發成本,縮短產品入市時間,也能借助分銷商的渠道快速打開知名度,分銷商的價值展現出的實力將帶出電路設計企業、分銷商、整機系統廠家更多的三贏局面。越來越多的IC設計企業已經認識到了分銷商的價值,迫切地需要一個與分銷商溝通合作的平臺。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與市場分銷商研討會正是這樣一個為IC設計企業與分銷商提供面對面交流、探討、合作機會的服務平臺,在2009年第一屆成功召開后,許多IC設計企業與市場分銷商已看到到了它的好處及行業引導作用。2010蘇州分銷商研討會由華強電子網營銷總監劉玉瑰主持,以設計企業與分銷商代表演講研討、合作洽談、企業形象及相關產品展示這三種形式進行,并采用圓桌式“一對一”的方式直接讓設計企業與分銷商、方案商直接、有針對性的進行合作交流。

目前,我國電子分銷行業尚未形成規范化的局面,在分銷渠道、賬期、貨款上存在著安全風險,且還要面臨來自國際分銷商的壓力,這使得電子分銷市場競爭愈來愈激烈,分銷商利潤越來越低。這些無疑對整個行業的發展是不利的,也是本土分銷商面臨的挑戰,分銷市場正處在整合變革的十字路口,分銷變革勢在必行。蘇州分銷商研討會的及時召開應對了集成電路分銷市場的變化需求,是電子產業迅速發展的重要產物。本次研討會上,與會的設計企業和優秀的分銷商、方案商將共同探討未來集成電路設計與市場的分銷狀況及發展趨勢,對未來分銷行業的發展變革、定位進行指導,促進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阳县| 祁阳县| 息烽县| 鄂托克前旗| 宁蒗| 兰溪市| 勐海县| 福海县| 南雄市| 于田县| 广元市| 淮滨县| 丹巴县| 大方县| 闻喜县| 延川县| 大兴区| 聊城市| 得荣县| 大化| 镇赉县| 彰武县| 丹凤县| 开远市| 繁昌县| 兴文县| 汝城县| 常熟市| 原阳县| 明星| 贵德县| 屏南县| 玉林市| 福州市| 靖宇县| 南通市| 武汉市| 新密市| 吴忠市| 纳雍县| 莱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