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車輛購置稅調研報告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協稅護稅網絡沒有真正建立。公安、農機部門對征收購置稅采取消極態度,如蘇公交[**]23號徐公交巡**64號文件規定:在農村地區辦理無牌登記時,當事人必須提供有效的機動車三責險憑證,辦理憑證后,請當事人依法到國稅局繳納車輛購置稅,到交通局交養路費,到地稅局繳納車船使用費。此類規定違反《交通安全法》、《機動車登記規定》及《車購稅暫行條例》中有關申請機動車輛登記要憑車輛購置稅的完稅證明或免稅憑證的規定,不再將車輛購置稅作為辦理營運證、注冊牌照的必須前置程序。再如原免稅現因條件改變而須交稅的,未交稅卻給換發新牌照;將農用運輸車認定為農用拖拉機類等,造成稅款大量流失。
3.生產廠家的車輛相關信息在傳遞、收到時間上比起公安機關滯后。往往新車型、新配置出來后,只能根據同類型的車輛核定最低計稅價格,而不能按其實際銷售價格計稅,從而導致銷售車輛的單位在發票上做文章,少開車輛金額,少征或漏征車輛購置稅。
4.國稅部門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措施。車購稅僅僅靠國稅的一個車購辦部門負責征收,沒有形成征管查的合力。國稅部門負責車購稅的時間短,缺乏相應的管理手段和配套的制度措施,坐等納稅人上門申報納稅、被動管理的“粗放式”模式與點多面廣分散的稅源現狀不適應。法律上又沒有授予稅務部門上路檢查權,使車購稅檢查環節出現空缺,被一些車輛購置者利用。在增值稅的扣除上,當前國稅部門在征車購稅時,都是按一般納稅人的稅率進行扣除,但有一些車輛的銷售商卻是小規模納稅人,從而多扣增值稅,減少車購稅稅基,造成車購稅流失。
5.鄰近徐州的山東棗莊、濟寧市運輸汽車、船舶的辦理牌照、入戶及年檢等相關費用大大低于徐州,造成大量的徐州下轄縣區的運輸汽車、船舶到山東辦理牌照,造成車購稅流失,也使徐州地區被迫為爭取車輛上牌或辦理營運手續的數量,在納稅人不提供完稅證明的情況下,為縣域外的車輛辦理車輛注冊登記或辦理營運手續,客觀上助長了“三小”車輛納稅人偷逃車輛購置稅愈演愈烈。
二、解決對策
為解決以上存在的問題,建議采取以下措施,加強車輛購置稅的征管工作:
1.加大稅法宣傳力度,提高納稅人納稅意識。采取多種形式加強車購稅宣傳,借助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稅法,提高納稅人依法納稅的自覺性。
篇2
1、收入完成情況。一季度,全縣共完成財政收入34734.2萬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完成7300.4萬元,為年初預算30638萬元的23.8%;政府基金收入25503.7萬元(其中純收益僅162萬元);社會保障基金收入完成1930.1萬元,為年初預算的19.9%。
2、支出完成情況。1-3月份,全縣共實現財政支出44092萬元其中:一般預算支出22811萬元,剔除省市專項轉移支付1576萬元,為年初預算62916萬元支出的33.2%;政府基金支出20851萬元,但年初預算安排的支出僅完成255萬元,其余均為列收列支支出;社保基金支出430萬元,為年度預算支出9722萬元的4.4%。
二、當前收支執行的主要特點及存在的問題
一季度入庫的財政總收入保持持續增長,省市考核的一般預算收入比上年同期多收296.9萬元,增長4.2%,但總收入中列收列支多,一般預算收入低于序時進度,收入形勢十分嚴峻。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財政總收入列收列支數額大。一季度共征收土地出讓金25340萬元,去年同期多收20xx1萬元,增長3.85倍,其組成為縣工業園區列收列支縣城司繳納出讓金19190萬元,縣本級企業改制5788萬元,鄉鎮200萬元,純收益僅162萬元;縣城司征地一次性繳納的列收列支契稅799.6萬元。
2、一般預算收入下降趨勢加速。對今年一季度的財稅形勢,我們從如下5個方面進行分析比較:(1)與上年同期比:1-3月一般預算收入多收296.9萬元,增長4.2%,剔除縣城司征地一次性繳納的列收列支契稅799.6萬元后(下同),比上年同期少收502.7萬元,負增長7.2%。減收主要出現在三月份,三月份國稅、地稅比上年同期分別減收175.2萬元、361.4萬元,財政1-3月減收545.4萬元,其中契稅減收59萬元,非稅收入減收493萬元。(2)與時序進度比:1-3月一般預算收入低于序時進度5.3個百分點,少收1159.2萬元,其中:國稅少收512.1萬元,地稅少收187.9萬元,財政少收459.2萬元;(3)與**兄弟縣市比:預算完成率、與上年同期增幅及或是在計算列收列支的契稅收入排名也在第五位,高于潛山、岳西、樅陽;低于太湖、望江、懷寧、桐城;(4)與省61個省直管縣比:一般預算收入排名48名,增幅43名,而去年一般預算收入46名,增幅11名,如果剔除列收的契稅一般預算收入排名52名;(5)分稅種比:比上年增長的稅收有營業稅10.4%、增值稅9.6%、消費稅120.5%、個人所得稅0.4%、資源稅79.2%、城市維護建設稅10.9%、印花稅7.6%、城鎮土地使用稅473.9%、車船稅14.8%、耕地占用稅211.8%。減收的有車輛購置稅-9.6%、企業所得稅-27.7%、房產稅-32.5%、土地增值稅-71.2%、契稅-12.2%以及政府非稅收入-21.3%。
3、社保基金負增長。一季度社保基金入庫比上年同期少收597萬元,負增長23.6%,其中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比上年同期少收427.7萬元,負增長26.7%。
4、支出增長過快。收入形成的可用財力少,財政保障工作壓力增大。
三、措施與建議
1、領導高度重視。一季度的財政收入從元月份的超時序進度2個百分點,到2月份低于時序進度0.9個百分點,再到3月份的低于時序進度5.3個百分點,收入增幅的發展軌道在呈加速度下滑,且有跡象表明4月份的形勢更加嚴峻。鑒此,請求縣委、縣政府對當前的財稅工作予以高度關注和重視,對財稅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及時果斷決策提出強有力的措施,以盡快扭轉當前的被動局面,否則后果難以估量。我們認為,只要上下一心完全可以扭轉當前的被動局面。同時召開高規格的全縣財政暨民生工作會議動員和教育全縣各級各部門樹立強烈的增收節支意識。我局打算結合科學發展觀主題實踐活動以“主動理財,服務大局”為主題,自主或配合有關部門組織多個調研組進行調研,并在今天的會后立即啟動,爭取盡快形成調研成果,為縣委、縣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2、加強財源建設。當前對財源項目的建設必須要采取超常規的手段。一是要對癥下藥激活房地產市場。我們認為鼓勵各單位、團體、協會與開發商合作以團購的方式開發房地產,是當前激活房地產的最佳選擇,其優點是:(1) 激活了房地產;(2)啟動了東北片區;(3)解決了稅源的持續增長問題;(4)解決了返鄉農民工就業問題;(5)政府不需另行讓利;(6)快速做大縣城規模;(7)解決了房產商的資金鏈斷裂問題;(8)對經濟的刺激作用立竿見影。缺點是對現有的存量房地產利潤有影響,但是薄利多銷有利于房地產業的發展。要注意土地掛拍價不得低于評估價。二是對拉動內需的項目、重點工程項目要加大工作力度。要明確責任,倒排工期,重點辦要組織專班督促,對進度不快的要予以通報。三是融資項目要全力推進并加強管理。東北片區、工業園區對今年擬建的項目,要盡快按程序報批,早日動工,發揮融資效益。同時要注意絕對不能因為進度而不走程序,導致資金浪費。四是在工業上弱中扶強。我縣工業基礎薄弱,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必須在招商引資中招大引強才能實現。當前重要的是對在我縣已形成燎原之勢的服裝業引導好,使之成為我縣當前的支柱產業。要高起點規劃,高水平地提出切實可行的引導政策。五是盡快有序實現土地出讓金凈收益。這既是房地產業發展的需要,也是滿足重點工程建設支出的需要。建議盡快啟動東北片區的土地掛拍工作。
3、硬化征管措施。一是國稅部門要比照地稅對餐飲業的管理方式加強對各大超市稅收征管,做到應收盡收,不能一邊完成不了任務,一邊嚴重漏稅。二是要建立車輛營運稅良性征管機制。我縣交通十分活躍,但是有千余輛客貨車輛在江西、湖北注冊交稅,稅收流失十分嚴重。將千輛客貨車輛引鳳還巢刻不容緩,要制訂出像江西、湖北一樣的好辦法。三是要在房屋出租所得稅上有實質性突破。四是加強財政監督,對個別征管漏洞明顯不服從縣政府決策的行業和稅種,根據縣委、縣政府的決定進行財政監督并依法處罰。
4、加強關聯企業稅收征管。一是對關聯的交通運輸、建筑等企業的入庫稅收實行增收獎勵,即入庫的地方稅收收入超上年實績在100萬以內的按8%獎勵企業,超上年實績100萬以上部分按10%獎勵企業,超500萬以上的一事一議。入庫的共享稅收超上年實績100萬以內的按地方所得30%獎勵企業,超上年實績100萬以上部分按地方所得40%獎勵企業,超500萬以上的一事一議。二是扶持部分國稅征收潛力好的企業。與上年比超收部分,100萬以內的地方所得30%獎勵給企業,100萬以上部分40%獎勵給企業,500萬以上的一事一議。獎勵資金從縣工業發展獎勵基金中列支。關聯企業入庫稅收征管部門不享受超收獎勵。
篇3
二、城鄉社會保障體系一體化的基金籌集及運作
開征社會保障稅,完善社會保障籌資方式,為武陵地區所有勞動者籌集維持其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生育等基本保障所需資金,為武陵地區城鄉社會保障體系一體化提供穩定的資金來源。此外,對武陵地區城鄉社會保障體系一體化的基金為實現保值增值所進行投資運營活動及所得收入應實施稅收優惠。對武陵地區基金、基金投資管理人運用基金資金買賣證券投資基金、股票、債券的差價收入,免征營業稅。對武陵地區基金、基金投資管理人管理的基金銀行存款利息收入,及他們運用基金資金從國內外證券市場中取得的收入,包括買賣證券投資基金、股票、債券的差價收入,證券投資基金紅利收入,股票的股息、紅利收入,債券的利息收入及其他收入,免征企業所得稅。
三、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區域差異比較
(一)東部發達地區。東部發達地區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基于政府強大的財力、集體經濟雄厚的實力和農民較高的收入水平,是依靠自身力量建設起來的,盡管離城鄉公平的社會保障權益的落實還有一定的差距,但它已經揭示了城鄉協調發展社會保障體系的趨向。應實施鼓勵農村集體企業為農民參與農村社會保障及為自己購買補充保險,將農民繳納社會保障費及購買補充保險的費用在繳納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以提高他們參加社會保障的積極性。對農民自己養老而建立的特種養老儲蓄利息收入,應免征個人所得稅。
(二)中部欠發達地區。中部欠發達地區主要是農業大省,應加大實施鼓勵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促使其形成規模經濟。中部欠發達地區農村集體經濟單薄,對農村集體企業實施更加優惠的稅收政策,以促進其發展壯大。應實行城鄉統一的稅收優惠,凡是目前給予城市的稅收優惠政策,只要符合規定條件,農村都可以享受。實行鼓勵具有參保能力的農民參與農村社會保障的稅收政策。對城市居民(包括城市下崗職工)帶著資金、技術下鄉創業,到農村投資的,用對其適用的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個人所得稅等給予減免優惠。對于外出務工人員帶資金、技術回鄉創業的,也應給予其適用的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個人所得稅等減免優惠。
(三)西部落后地區。只有西部落后地區經濟發展起來,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才得以完善。應加大對西部落后地區旅游業的稅收支持力度,充分利用當地資源為農民創收。可以通過對稅收減免、稅收抵免、提供優質納稅服務等措施,支持區域外、產業外資本投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如對投資于農村交通、道路、水利等實行稅收優惠。武陵地區所轄恩施州、湘西州、黔江區、銅仁地區、張家界市當屬此列,應享受上述稅收優惠政策。
四、農民結構的變化
(一)在外地城鎮務工的農民。2006年國務院政策研究室的《中國農民工調研報告》有關資料顯示,我國外出農民工數量為1.2億人左右,數量龐大。對達到個人所得稅征收起點的武陵地區農民工所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應給予稅前扣除的優惠政策,以激勵他們加入當地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對招收農民工的城市企業為武陵地區農民工繳納的社會保險費,應給予稅前扣除的稅收優惠政策。
(二)在本地從事非農業產業的農民。對于在本地城鎮企業務工的農民,除了應實施與在外地城鎮務工的農民一樣的稅收政策外,對于在當地創業或在城鎮開辦零售店的農民,應實施稅收優惠政策,如對農民自主創業,月營業額低于一定數額的,應免征營業稅、增值稅;對于農民創辦工廠企業的,應在企業所得稅方面予以優惠;對于當地的農村信用社發放給農民創業貸款的利息所得應實行稅收優惠政策。
篇4
“沒錢,就是沒錢。”這是天津女孩小艾選擇租賃生活的第一原因。五年前,她從北京高校畢業,義無反顧地加入“北漂”群體。第一個住處是與大學同學合租的,每人800元,再加上吃飯、交通等生活費用,每月兩千多的工資便所剩無幾。
小艾和室友們首先租了一臺電視。出租方,一位早幾年畢業的男大學生,吭哧吭哧地將電視搬到小艾家里。他沒有準備租賃合同,還是小艾一位學法律的室友堅持,打印出一份自擬的合同,簽字成交。
電視租金不貴,每月70元錢。但這點小錢,還不足以代表這臺舊電視在它主人心中的價值。那位相貌憨厚淳樸的男人,即使是在出差時,也時常給小艾打電話,詢問他自己攢錢購買的人生第一件大電器是否運轉正常。
“之前我們經常整晚不關電視,可他經常來問,我們覺得他很珍惜這個東西,哎呀,我們也就變得很愛惜了。”一來二去,雙方少了些斤斤計較,多了些人情趣味。
青島人李濤,第一次租的也是電器:一個電鉆。家里要掛一個畫框,可釘子釘不進墻壁。“有些租賃,是為了需要的那個時刻而準備的”,他曾留意過小區附近一家五金工具店門口的廣告,上面寫著,“出租電鉆”。
一天20塊錢,同一把電鉆在不同的需求者手中流轉。李濤覺得店主這樣做挺好,賣和租都能掙錢,還滿足了不同人的需求。
房子、車、相機、帳篷、登山包……凡有需求,現在都可以通過租賃方式獲得滿足,而“哈租族”們更是標榜他們在此過程中享有的獨特樂趣。
不化妝的小艾保持著大學生的樸素模樣,喜歡雙肩包、牛仔褲和平跟鞋。一次,她這樣打扮著去了云南出差。合作方來接機,懷疑地看著她:“你是來工作的嗎?”言外之意頗有些對小艾的輕視。
當天晚上,小艾一身杏黃套裝、挎著單肩皮包再次出現在對方面前。她感覺到了對方態度的變化,這讓她覺得滿意。而這一套行頭,是小艾在計程車司機的推薦下,在一家禮服店里花了300塊錢租來的。
去年6月,她第一次聽說“哈租族”。“哈租”是英文“hire”(即租賃、雇傭)的音譯,“哈租族”是指以租為樂、不求擁有、但求享用的一個新興消費群體,以年輕人為主。國內目前可供哈租族們享受的實體店鋪還不多,他們多是通過網絡求租各類生活必需品。在調查中,28歲以下的受訪網友占到一半以上,而在所有參與調查的網友中,沒有過租賃行為的,還不到1/10。
小艾覺得自己絕對屬于“哈租族”。起初還是“沒錢才租”,但在多次租賃體驗后,她發現自己的生活態度也變得“哈租”起來,“有錢也不買”。
她在北京搬過三次家,行李反而越搬越少。一個編織袋放被褥,一個整理箱放書,兩個拉桿箱放衣服和雜物。沒有什么大件電器,家具也都是租來的。她自小痛恨沉重的書包,羨慕那些背著大包的環球旅行者,而如今的輕裝簡行,讓她感到了一絲類似的隨意自在。
“我們出租一切”
如果時間回到30年前,在孩子們的心里,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或許是街頭擺小人書書攤的老頭兒。小人書的彩畫掛在一條條繩子上招徠顧客。風吹過,圖片嘩啦啦地如彩旗一般。零花錢不多的孩子們,用一分錢一本的代價,觸摸這個他們買不起的“寶庫”。
長大了,他們用同樣的方式觸摸著“稀缺資源”。如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少年與社會問題研究室副主任李春玲所言,“盡管很可能不是主動選擇,但(年輕人)實際上租房的年齡段在延長,租房正在成為年輕人的普遍生活方式”。
近幾年,租車正以迅猛之勢席卷全國。早些時候,國內的車輛租賃只以公司、旅游和婚慶用車為主,可選擇的家用車型很少。而現在,經濟型轎車的租賃價格普遍在每天兩百元以下,一些低端車型甚至不到百元,而且持駕照即可租車,手續大大簡化。遇上春節,北京、上海和廣州等一些大城市的租客們不得不提前兩個多月預訂。
即便如此,歐洲戰略咨詢公司羅蘭貝格的調研報告判斷,目前中國的租車市場仍處于發展初期。預計未來5年,中國租車市場將維持每年25%左右的增長速度,到2014年,租車市場的車隊規模將達到40萬輛,年營業額達到380億。
除了車和房,更能體現國人出現以租代購理念的表現是一些生活用品的租賃選擇。
比如,租賃教堂。花上500元-1000元不等,沒有只為浪漫氣氛的新人可以在哈爾濱的一些教堂里舉行半小時左右的結婚儀式。當然,他們還可以選擇黃浦江上的游輪,或是天空飄浮的熱氣球。
綠色植物、帳篷睡袋、餐廳打折卡、直升機……人們能租到的東西越來越多。從租電鉆的經歷中深受啟發的青島人李濤,成立了自己的租賃服務網站。有人問他,“你們網站租什么?”他的回答是:“除了像一次性紙杯這樣不能重復使用的,都可以。”
“租時代”如一夜東風,無論是主觀喜好還是無奈之選,它就在身邊,正如一個租賃網站的廣告詞,“包括夢想,我們出租一切”。
租出一個“中產生活”
居住在上海的包林今年28歲,擁有一家不大的廣告策劃公司,開著一輛老式的賽歐轎車。他晚睡晚起,想去一個地方便會隨時出門,是朋友眼中“偶爾會發瘋”的人。
2007年,他初次見識到美國租車服務的便捷與先進。朋友開了一輛豐田越野來接他,“車里干凈溫馨,很有家的感覺”,可仔細一問,車竟是租來的。
因為那些遠途自駕,也因為那些外國客戶,包林其實需要第二輛車。他首先粗粗算了一筆賬:如果買一臺中等的、20萬左右的商務車,意味著一筆每月5000元、還款期3年的分期付款;購置稅、保險得2萬多塊;車船稅、大小保養每年上千元;貼膜裝潢、小區停車,不動也花錢……最后,因為地處上海,還得花幾萬元為車“上戶口”。
見識到了租車便利,包林最終決定以租代買。上海地鐵里的租車廣告:88元起;電腦瀏覽器上的浮窗也有租車廣告:99元起。租一天送一天不說,還搭送優惠券。
包林漸漸成為上海租車店里的常客。他租過20多種車型,見證了租車業的整合與崛起。最近,一家國際租車公司推出奔馳smart每小時38元起的租車業務,他躍躍欲試。
“汽車確實是我生活的一部分,(車)是不是自己的不是很重要。”盡管從收入及職業上看,包林屬于“中產階層”,但他仍不愿為服裝、汽車這些生活用品多付“銀子”,倒是對自己的一些生活趣味,他可以毫不猶豫地掏出錢包,比如他花5000多元買了一對小音箱插在電腦上。
2010年下半年,北京一家已開業一年的知名二手寄賣公司,在婚慶公司的建議下,順勢拓展了奢侈品租賃業務。在還沒有日常正式社交習慣的中國,結婚典禮是最需要奢侈品的場合。
“讓聰明的你,把世界大牌耍個夠”,在公司網站的租賃項目中,11樣商品正靜待雇主。價格低些的,比如一條寄賣價格為4500元的天然貝殼手工制作項鏈,日租價為150元。翡翠掛件、愛馬仕包、皮草大衣等等,寄賣價格從5000萬元-80萬元不等,日租價則在一兩百元至萬元間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