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淺談提高生物學互動教學的有效性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1.普遍性,組織探究
提升生物學互動教學有效性的首要原則就是普遍性,即一視同仁,給所有的學生平等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探究活動中來,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要認識到每一個學生都具有無窮的潛能,都需要加以引導,并不是只有尖子生才有創新探究的能力。因此,貫徹普遍性原則,就要將所有學生調動起來,組織全體參與探究生物學知識,提升教學效率。例如,人教版《生物?必修3?穩態與環境》第1章“人體和內環境與穩態”中包括兩節內容,核心是讓學生掌握穩態的概念。在教學時,首先需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都能夠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為此,筆者設置了一個問題情境:人體生病腹泄或者出汗時,體內細胞會有何變化?學生對此展開了激烈的討論,但是沒有辦法提出細胞層面的想法。這時,一個平時靦腆的學生提出:不論是在腹泄還是出汗時,都會很渴,需要補充水分。這就引起其他學生更深度的思考,細胞會缺水,這時補充水分,水分子會進入細胞,使得細胞內外水分達到平衡。總體來說,在平衡狀態時細胞內部和外部水分流動速度一樣,即細胞液會達到一定濃度并保持穩態。通過組織探究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生物學學習中。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用發展和鼓勵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給予每個學生機會,讓他們表現出自己的優點與特長,從而較大程度地帶動生物學課堂。
2.差異性,聯系生活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意識到學生的差異性。學生的學習主要體現在學習過程,讓他們參與學習過程比掌握結論更重要。教師應根據學生動手能力、操作能力、接受能力的不同,認識到他們的差異性,并分配不同的任務,且將生物學教學融入生活中。
例如,在講授“神經系統的調節”一節時,就應結合初中內容提出反射的概念,指出人與生俱來的反射屬于非條件反射,而后天習得的、一定條件使然的反射是條件反射。然后引導學生輕輕叩擊膝蓋,感受膝跳反射,讓他們了解到這就是一種非條件反射,并讓學生舉一反三,提出身邊存在的反射。學生眾說紛紜,分別提出:看到梅子會流口水、針扎到手指會縮手、嬰兒能夠吮吸等現象屬于反射。但有部分學生沉默寡言,筆者就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盡量將更多發言的機會給予這些表現不突出的學生,讓接受程度快的學生對這些學生的回答做出判斷并給予指導。通過這種方式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將學習融人學生生活,讓學習帶動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發展程度均不相同,也就是說在進行互動式教學時,教師要充分把握學生間的差異性,盡量將生物學教學貼近生活,根據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分給他們不同的任務。因此,有差異性的聯系生活,可將生物學教學融入生活,是提升互動式教學的關鍵步驟。3.活動性,實驗探索
傳統的生物學教學模式存在著較大的誤區,課堂僅僅依靠教師講授,將知識灌輸給學生。但是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化,需要師生樹立正確的教與學理念,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的狀況,對于學生而言,擁有自主探究的能力比單純的獲取知識更為重要。因此,教師要注重調動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讓學生體味實驗過程,培養其動手能力,貫徹活動性原則。
例如,在學完“植物的激素調節”一節內容后,生長素就是可促進細胞生長的化學成分,但是生長素是怎樣起作用的,學生仍不清楚?此時可創造條件讓學生在實驗室中做與生長素相關的實驗。首先準備好小麥胚芽鞘、云母片、瓊脂塊若干,分別將含生長素的瓊脂塊放在沒有尖端的小麥胚芽鞘左側、右側、中間,標號1,2,3;再分別將有尖端的若干小麥胚芽鞘左端、右端橫向插入云母片,在胚芽鞘一側用單側光照射,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在實驗之后,學生通過觀察胚芽鞘生長、彎曲情況,能夠理解到生長素是由胚芽鞘尖端產生,向下運輸,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會促進植物生長。在教學中教師要貫徹活動性原則,通過生物學實驗,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讓學生掌握探索學習的能力,使學生積極參與互動式學習。
4.激勵性,鼓勵創新
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師的鼓勵,尤其是在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給予學生積極的態度才能激發學生創新的意識。因此,在生物學互動教學中,教師要用激勵的方式調動學生積極性,而不能一味地指責。在教師鼓勵的前提下,營造一個自由活躍的氛圍,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例如,在講授群落的結構及種群的關系時,有同學提出單純地講授有些枯燥,他們想要做一個游戲來理解種群間競爭、捕食、寄生和互利共生的關系。對于學生這樣的想法,筆者大力支持,將課堂交由他們自主發揮。他們在前期充分準備之后,學生角色扮演不同的種群,如狼、兔子、獅子和寄生蟲等。當狼和獅子同時遇到了兔子時,狼和獅子都想要吃兔子并且“大打出手”,這時表演暫停,旁白問:“這幾個物種之間存在什么樣的關系?”其他學生通過積極討論,得出狼和獅子是競爭關系,狼和兔子是捕食關系,獅子與兔子也是捕食關系,它們3個身體里都有寄生蟲,寄生蟲與它們都是寄生關系。學生的學習需要給予自信,給他們增強信心,才能較大限度地激發他們創新的想法。當學生提出創新性的想法時應較大程度地進行鼓勵,即使想法很簡單、淺顯,也要給他們自由發揮的空間,讓他們體會到創新的樂趣,并在今后的學習中不斷創新,不斷地進行自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