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體育學科的特點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體育學科的特點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體育學科的特點

篇1

1.中國體育教育訓練學的學科特點

1.1體育教育訓練學的內容

體育教育訓練學是體育教育學科的一個分支學科,這門學科在2003年提出并應用到研究生培養教育方面,但體育教育訓練學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是傳統理論對體育教學指導和運動實踐訓練的有機結合,更加適應社會的發展,是一個充滿活力學術型研究生的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是我國體育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方向的二級學科,它與體育學科的其他二級學科有顯著的區別,它更注重體育訓練的發展和體育教育的精神培養,更是體育科學的精髓。體育教育訓練學不僅保留了傳統體育教育學學科對體育運動理論知識的重視,也注重運動實踐訓練,研究體育運動實踐活動中出現的技術問題,進而去發掘訓練和運動中的一些規律,所以體育教育訓練學是一種綜合科學與實踐的體育教育學科,在社會的應用中非常實用。

1.2體育教育訓練學的學科特點

體育教育訓練學最初出現的時候,被定義針對體育教學與運動實踐訓練的基本理論方法的學科,換句話來說,體育教育訓練學主要包含:“體育”、“教育”以及“訓練”,所以體育教育訓練學應該是體育學、教育學與運動實踐訓練有機結合的綜合性學科。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研究教育規律的綜合性學科,伴隨著教育和研究的深入,教育學逐漸向綜合化方向發展,教育學是社會科學的一個分支,它吸收各個方面的自然科學教育研究的優秀成果,另外在實施過程中,在教學過程中使用跨學科的研究方法,順應時代的要求,開展教學改革和研究,使教育更實際、更全面、更明顯。高校體育學是研究體育項目、體育科學體系、體育教育以及體育發展的方向的學科,體育學非常注重體育的推廣,完善體育科學體系,優化體育學科結構。綜合體育教育,體育教育學的學科特點更側重于教育學。通過體育等手段達到學生教育組織的目的,主要通過體育教學、專業課程指導對學生進行教育,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達到增強學生對體育專業知識的掌握的目的。所以,體育教育訓練學具體內容就是把體育學、教育學和運動學的理論知識和規律運用到體育訓練實踐中。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特點和偏好,設置適當的訓練方案進行系統性的、科學的運動,以此達到體育教育訓練學的培養目標。因此,體育教育訓練學是高校體育和自然科學有機結合的綜合性社會學科,包含體育的本質。

2.中國體育教育訓練的研究發展趨勢

2.1為高校競技體育的發展服務

自從中國的運動員在2008北京奧運會中獲取成功以后,國家教育部門和廣大觀眾回顧了國家體育人才培養的體系和機制,更提出了中國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轉變,從“精英”向“大眾”轉變的戰略目標。這個戰略的核心是體育教育訓練的機制、體育訓練具體辦法以及體育部門組織形式的改革。世界首號體育強國———美國在北京奧運會上的獎牌很大一部分由大學生獲得。這種高校高水平運動員的培養模式,已成為我國體育教育教學和競技體育的發展方向。在國家體育戰略調整中,需要為高校運動員提供輔助訓練服務和發展模式的一些學科,改變其服務功能是體育教育訓練的主體。傳統來說,我國體育教育訓練學科總體是為培養日常體育教學訓練人員提供服務。但是伴隨著國家對高校培育高水平運動員要求的提出,體育教育訓練學學科的研究發展將往輔助培養高水平運動員的方向靠攏。縱觀世界上的一些體育強國,比如美國、英國、俄羅斯等國家,他們在高校中設置的體育教育訓練學的專業,主要是為了本國或者本校運動員服務,這些專業為體育訓練提供了必要的科研支持。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有美國春田學院以及德國科隆體育大學等,它們都發揮了本校體育教育訓練學科的優勢,充分地為競技體育提供了優質的服務。隨著中國體育發展戰略的逐步轉型,中國的體育教育訓練學學科的發展趨勢也將有很大的變化。中國體育教育訓練學,從以前的單一培養體育訓練員逐步轉變體育科學和技術支持。體育教育與訓練課程在轉化過程中,首先是為科研人員提供必要的科研支持,提高運動員水平。體育可以轉化為真正的表現,實現生產的同時。運用體能訓練的各個環節對高校運動員進行學科教育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高校運動員作為學校的一個特殊平臺,在培養綜合素質的同時,真正把體育訓練學和教育學聯系到一起。

2.2加強體育教育訓練學科的綜合性

作為世界教育的發展大趨勢以及科學進步的重要表現,教育學科的綜合化性越來越強。這種大環境對處于發展階段、尚不成熟的體育教育訓練學科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體育教育訓練學科的綜合化發展是由體育教育訓練學科的自身優化和社會環境需求共同決定的。體育教育訓練學科可以與心理學、生物學等其它相關的學科結合起來、共同發展,它的研究發展將是一個多層次的體系。體育教育訓練學科其包含內容非常廣泛,是其他體育教育學科不能比擬的。在中國各個領域全面發展、與國際緊密交流的今天,體育教育訓練學必須要擴大自己覆蓋的領域。綜合延展的方法是強化學科競爭力非常有用的手段,對于本來就是綜合其他學科而設置的體育教育訓練學科來說,在未來的發展中,就要進行更多方面以及更深層次的學科綜合,以增加自己的活力。

2.3強化關于生源選拔制度研究

生源質量直接影響體育教育訓練學教學質量,對學生實踐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等均具有直接影響。在各高校均積極擴招的環境下,想要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質量,則需要校領導及相關部門冷靜面對擴招問題,學校在對自身師資力量以及就業需求等現實問題進行綜合分析的基礎上,才能夠真正切合實際制定相應招生計劃,真正做到重質不重量。同時學校在關于學生入學選拔過程中,也需要提高選拔自由度,注重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并將其作為是我國體育教學訓練學研究發展的主要方向。在學生選拔過程中如果單純的依照學生考試成績作為入選標準,那么并不利于體育教育專業健康發展,也不利于學生成才及就業。在目前招生考試過程中存在重文輕武問題,則需要結合考生及社會實際需求,對目前的招生考試制度進行改革創新,強化學生實踐能力水平的選拔力度,在進行生源選拔過程中不但要加強理論知識選拔,同時也要注重考察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免出現“紙上談兵”問題的出現。最后在實踐能力中,運動技能則最重要,屬于基礎技能,不管是教學還是健身均屬于是技能知識經驗的傳授,強化訓練主要目的也就是提高競技運動成績,教學、訓練以及指導均能夠促進促進運動技能發展。所以在生源選拔過程中,一定要制定嚴格的學生運動技能考核制度,以能夠確保學生能夠滿足運動技能方面的要求,確保每個學生均具有真才實學。同時嚴格的學生運動技能考核,也能夠為學生知識和技能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招生考試制度設計中需要注重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綜合考核,真正做好學生質量控制,選拔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同樣突出的學生,提高生源質量,促進體育教育學的健康發展。

2.4強化培訓方案研究

篇2

體育經濟學是運用經濟學理論研究體育領域經濟現象、經濟活動及其規律的一門應用性、綜合性學科。它是由體育學與經濟學相互滲透、交叉而形成的邊緣學科。作為一門交叉或邊緣學科,體育經濟學既具有經濟科學的屬性,屬于部門經濟學和應用經濟學,又具有體育科學的屬性,屬于體育社會學科群。體育經濟學的主要經濟理論基礎是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和產業經濟學。對體育經濟學頗具影響的體育社會科學學科,主要包括體育管理學、體育法學、體育營銷學、體育統計學(體育社會經濟統計學)、體育政治學、體育社會學、體育文化學、體育人類學、比較體育、奧林匹克運動等等學科,因此,體育經濟學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復雜性。

1.2 抽象性

抽象性則是體育經濟學的另一顯著特點。不論是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還是產業經濟學,都是以解釋原理為主要任務,而理論本身的任務就是抽象。抽象是從眾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質性的特征,而舍棄其非本質的特征。例如蘋果、香蕉、梨、葡萄、桃子等,它們共同的特性就是水果。得出水果概念的過程,就是一個抽象的過程。抽象就是抽取事物的共同特征或本質特征,舍棄不同特征。正是這種抽象化能提供幫助人們掌握體育經濟規律和把握體育經濟關系的線索。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得好“分析經濟形式既不能用化學試劑,也不能用顯微鏡,二者都必須用抽象力來代替。”

1.3 基礎性

對于體育專業的本科學生而言,學習該領域所需的背景知識還基本上處于空白狀態,通過體育經濟學的學習就是要建立起基本的學科背景知識,為后續的學習與實踐提供一個知識平臺和基礎。比如,通過學習消費者行為理論,為進一步研究體育消費問題奠定基礎;通過學習生產行為理論,為進一步研究體育廠商決策奠定基礎;通過學習市場結構理論,為進一步研究體育市場競爭和壟斷問題奠定基礎;通過學習微觀和宏觀經濟原理,為進一步學習體育管理原理和解決體育管理實務而奠定基礎等等。

2.體育經濟學課堂教學創新的原則

2.1 學以致用,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在體育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在準確理解教材知識內涵的基礎上,能夠加以變通,靈活運用,通過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讓學生切實感到專業基礎課的實用價值,譬如引入案例教學,用“上大學值嗎?”學生自身涉及的問題作為案例進行教學,使學生試著分析上大學的成本與收益,從而更深入地理解“成本與收益的關系”;另外,可以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并將實踐中遇到的問題用經濟學理論進行分析,以增強他們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的意識。體育經濟學的教學通過強調學以致用,來提高學生將理論用于實踐的能力,使學生對體育經濟學的學習實現知識向認知上的飛躍。

2.2 興趣為先導,將快樂元素融入課堂

興趣是學習的無形動力,會對未來的活動起準備作用,并對正在進行的活動起推動作用。因此,在體育經濟學的教學過程中要貫徹以興趣為先導,將快樂元素融入課堂的原則,一定要大量采用新的教學手段,通過深入淺出的方式,實現寓教于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在教學中可以采用課堂辯論、游戲比賽、角色扮演、故事講述、商戰模擬等多種方式,將枯燥的理論內容用各種有趣的形式進行轉化或詮釋,讓學生感到體育經濟學的新奇與樂趣,在興趣的驅動下更好地投入體育經濟學的學習之中。

2.3 嚴謹治學,將課前、課中、課后高效整合

恐怕許多中國人都會熟知馬克思的這段故事。馬克思當年在大英圖書館里寫作《資本論》,固定坐在一個座位上,數年下來,桌子下面竟然留下了磨出的腳印。這段故事正如他所指出的‘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所以,在體育經濟學的教學中,必須貫徹嚴謹治學的學風,教師以身作則精心備課、不斷建設并創新課堂,學生做到課前預習、課堂認真聽講、課后即時復習和完成作業,將有限的時間圍繞教學內容進行有效整合,通過勤學苦練,使學生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

3.體育經濟學課堂教學創新的有效形式

體育經濟學課堂教學創新可以從開場白的主題引入、難點講解創新、理論解析創新、知識鞏固創新等幾方面進行,合理運用名家經典、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種形式,提高課堂教學的知識性、生動性和趣味性。

3.1 通過熟悉的故事、文藝作品或茶余飯后的熱點問題,引出課堂需討論的理論要點

每堂課的教學作為老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一個新的起點,課堂的開場白是提升課堂效率的關鍵點,成功的開場白能促使學生激發學習的興趣,注意力迅速集中,使師生互動進入良性循環,因此,精彩的開場白是課堂成功的關鍵之一。經過課堂實驗,發現通過熟悉的故事、文藝作品或茶余飯后的熱點問題,來引出課堂需討論的理論要點,往往能縮短學生對課堂的陌生感,能迅速融入課堂的教學之中。例如從黃宏、鞏漢林買釘子的小品引出供給的概念、從排隊買奧運門票現象引出彈性問題、從朝三暮四的故事引出消費者偏好的概念、從折扣和優惠券引出價格歧視問題等方法。

3.2 運用名家經典,使學生了解經濟學的核心原理

體育經濟學課程教學的目的與任務在于使學生學習經濟和體育相結合的科學的分析思想和分析方法,掌握經濟學的概念、原理和基本框架,并能運用彈性分析、邊際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及最優化分析等經濟分析方法分析和解釋現實體育經濟問題,并為后繼的其他專業課程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經濟學的概念和原理的闡述是個難點,可以運用名家經典,使學生了解經濟學的核心原理。例如亞當斯密提出的“看不見的手”來形象解釋價格理論;薩繆爾森的名言“你可以將一只鸚鵡訓練成為經濟學家,因為它所要學習的只有兩個詞:供給與需求。”從而提出供給與需求的重要性‘深奧無比”的科斯定理,是通過一個簡單的“牛群到舭鄰的谷地里吃谷”的故事來完成的等等。在西方經濟學的發展中,一些經濟學大家的經典故事和名言使經濟學原理理解起來更為透徹,也使經濟學增添了更多的趣味性。

3.3 借助案例分析,講解帕累托最優和帕累托改善等理論

帕累托最優是以提出這個概念的意大利經濟學家維弗雷多帕雷托的名字命名的。維弗雷多帕雷托在他關于經濟效率和收入分配的研究中使用了這個概念。帕累托最優是資源分配的一種狀態,在不使任何人境況變壞的情況下,而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處境變好,也就是一種“雙贏”的理念;帕雷托改善是一種變化,在沒有使任何人境況變壞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個人變得更好。可以用排隊打水的案例來予以解釋。幾個人拎著水桶在一個水龍頭前面排隊打水,水桶有大有小。他們應該怎樣排隊,才能使得總的排隊時間最短,達到最優。最優化方案是打水的人,按照他們水桶的大小,從小到大排隊。這樣安排,花在排隊上面的總的時間最短。這一案例涉及到了帕累托改善,讓大桶者換到后面去,雖然許多人改善了,但是大桶者本人卻受損了,所以這并不是帕累托改善。通過此番理解,能使學生更好地加強對帕累托最優和帕累托改善等理論的認識。

3.4 利用角色扮演,加深對效率工資和博弈論等理論的理解

效率工資是企業激勵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廠商主動地把雇員工資提高到市場均衡水平之上的一種理論。效率工資雖然提高了工資,但由于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反而使生產成本降低。可以通過“周扒皮”與“王善人”的角色扮演來講解效率工資原理“周扒皮”這一角色是來自于高玉寶《半夜雞叫》中的一個財主,其特點是對長工刻薄,每天半夜學雞叫騙長工多干活,食宿條件差,工資很低;而“王善人”這一角色則是另一個虛構的財主,其特點是對長工非常友善,給較好的食宿條件,給較高的工資,讓長工按正常的作息時間工作。雖然從表面上看“王善人”比“周扒皮”付出了較高的生產成本,但實際上由于長工的勞動效率和勞動質量更高,所以真正的贏家還是“王善人”。通過讓學生進行兩種角色的扮演,加深了對效率工資理論的理解。

博弈論又被稱為對策論,是指二人在平等的對局中各自利用對方的策略變換自己的對抗策略,達到取勝的意義。可以用囚徒困境中警察和小偷的角色扮演來加深對博弈論的理解。

3.5 通過課堂辯論,更好地認識成本與收益等原理

成本也稱生產費用,是指廠商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各種生產要素的支出,即投入的各種生產要素與其價格之乘積的總和。經濟學所說的成本簡言之分為兩種,一是實際發生的成本,即會計成本,另一個是機會成本。會計成本是廠商在生產過程中按市場價格直接支付的一切費用,機會成本是指廠商將既定資源用于生產某種商品時,所放棄的使用同量資源在其他生產用途上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廠商的收益可分為總收益、平均收益和邊際收益。從純經濟學角度看,收益大于成本的預期是人們行為的基本出發點,因而是人類社會的首要理性原則。通過課堂辯論,圍繞“上體育類本科值與不值”的主題,將學生分為正方、反方與觀眾三個部分,正方觀點“上體育類本科值”,反方觀點“上體育類本科不值”,正反雙方展開辯論,最后由觀眾投票決定勝者。通過這樣的課堂辯論,使學生更好地認識了成本與收益等原理,也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體育經濟學的積極性。

3.6 通過例題分析與計算,能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

在學習體育經濟學的過程中,分析與計算法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師通過原理講解之后,可輔之完成一些選擇或計算題,能促使學生對所學理論進行準確把握,加深對其的理解和認識。例如學習需求和供給的原理之后,可以練習一些選擇題加深印象,如題一,教練員工資提高將使俱樂部產品()?答案為A.需求增多B.需求減少C.供給減少D.供給增多;題二,假設用于生產運動鞋的皮革價格上漲,結果,運動鞋的供給(),供給曲線向()平移?答案為A.增加,右B.增加,左C.減少,右D.減少,左。另外,學習了效用理論,可以完成如下計算題,假設消費者小王用80元人民幣全部購買X和Y體育商品,X和Y體育商品的價格分別為100元和200元。①請寫出小王的預算方程并畫出預算線。②當效用最大時,X商品對Y商品的邊際替代率為多少?③為獲得最大效用,他會購買多少單位X和Y商品?如此通過大量例題的分析與計算,使學生對所學知識能進一步加以鞏固和強化。

 

篇3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國提出了“互聯網+行動方案”的發展戰略,而具體到教育領域,它要求教育工作者應該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利用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思維和現代互聯網技術武裝自己,不斷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提高知識傳播的質量,豐富知識傳授的途徑,以保證素質教育的有效推進。微課作為互聯網時代的產物,其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逐漸被人們所重視,而體育課是高職院校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學科,因此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將微課應用于體育教學中不論是對于學生的發展還是對于體育教學的改革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微課的特點

微課是一種利用短視頻的方式呈現課堂內外教學重難點知識的新型教學資源,教師通過微課的制作和播放可以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和學生的課后學習時間,并通過知識點的反復講解,實現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因此,我們也可以將微課視作一種具有碎片化、重點突出、交互性強并且可重復利用等特點的教學模式。

所謂碎片化一方面是指微課的時間短,即微課視頻的時間通常被控制在10分鐘左右,另一方面指的是學生將微課拷貝后,可以在課后利用碎片化的業余時間進行觀看復習,以提高時間的利用效率;所謂重點突出是指由于微課的時間短,因此其講解內容通常只能集中在某一個知識重點之上,并且教師會通過對重點知識的精心設計,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以及理解程度;所謂師生交互性強,是指微課打破了傳統教學中自上而下的教學模式,教師通過課前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確定微課的內容,而學生通過對微課的學習也可以利用留言評論的方式增進師生互動,改進教學質量;所謂教學資源可重復利用,是指微課是一種可以進行空間儲存的數字化信息,而學生在觀看過程中,如果對哪些知識點出現理解不清的情況,可以隨時暫停、回放、甚至重復觀看,進而實現重點知識的鞏固。 二、微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一)在體育課程調研中的應用

高職體育教師在運用微課進行課程調研的過程中,首先要根據體育教學大綱對本節課體育的理論知識要點和技能要點進行整合,以確定微課的基本內容;然后教師結合當前的體育熱點內容和一些比較受學生歡迎的電視節目中的體育項目,進行微課的制作,以保證微課的新穎性和趣味性;最后教師可以通過校園網、微信、微博等公眾平臺進行微課宣傳,并根據學生對微課的反應,進行相應的改進,以保證微課能夠滿足學生的體育需求。 (二)在體育課程設計中的應用

體育微課是對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補充,因此利用微課重新定義體育教學設計也是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改變傳統體育室內教學與室外教學相分離的情況,以不斷充實體育教學內容;除此之外,學生也可以將微課視作師生交流的新途徑,即利用課堂發言或微課評論等方式交流體育知識,以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 (三)在體育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體育教師在利用微課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先利用新課導入的方式,激發學生對微課的觀看興趣,然后通過微課學習將體育項目中有一定難度的動作進行視頻教學,最后幫助學生完成視頻的存貯,以保證學生方便課后鞏固,而這樣清晰的教學過程,直觀、生動、具體的教學內容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在體育課程輔導中的應用

體育課堂的教學時間有限,一節體育課45分鐘,教師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而這也必然會給一些學習能力較差,或跟不上教學的學生帶來一定的壓力,因此,在體育教學輔導時,教師可以利用線上指導等方式,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反復觀看,對運動技巧進行反復訓練,以提高學生的復習效果。 (五)在體育課程分享中的應用

資源分享是現代社會信息交流的主要特征,例如一些學生樂于將好的視頻課程在朋友圈或微博內進行分享,以吸引更多的學生進行觀看、學習。因此,教師在應用微課的過程中,應該注重搭建微課分享平臺,同時通過鼓勵、督促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微課分享意識,進而實現提高微課影響力,豐富學生業余生活的目的。 三、結論

總之,微課是一種能夠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激發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新型學習方式,通過微課學習,學生可以將碎片化的時間集中起來自主完成體育理論和體育技能的學習;除此之外,微課還為傳統體育教學模式與教研方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師利用課堂翻轉,將教學主體的地位歸還給學生,同時根據學生不同的身體條件和學習能力優化課程設計,以保證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教學需求。因此,高職體育教師應該積極挖掘微課的教學潛力,將互聯網技術延伸到教學實踐中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彌補傳統體育教學中的弊端,從而更好的提高高職體育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篇4

科學語體的詞法特征是由語體的一般語言外部特征所決定的,即思想表達力求準確,表述盡量抽象概括①。在整個科學語體的詞類中,使用最廣泛的是名詞,其次是形容詞,第三位的是動詞。

1、在名詞性范疇中,中性名詞占有大量使用頻率,因為中性名詞一般都具有抽象意義②。

在科學語體中經常使用名詞二格的串聯形式,如:доказательство равития стилей реализма(現實主義各種風格得到發展的證明)等。

廣泛使用表示過程、狀態、關系、性質、特征等意義的抽象名詞:развитие,вращение,важность等。

在科學語體中,表示度量的抽象名詞和物質名詞可以以復數形式存在:смазочные масла(油),минеральные воды(礦泉水)等。

2、形容詞在科學語體中占得比例僅次于名詞,達到13%③。在科學語體中,性質形容詞的短尾形式具有概括意義,可表示事物的恒久屬性、經常特征。如:Сероуглерод ядовит и легко воспламеняется.(二硫化碳有毒并極易燃燒。)

3、從動詞時范疇來看,動詞現在時形式的使用是動詞過去時形式的兩倍。

未完成體現在時在科學語體中往往具有泛時意義,多用于表示抽象的事物或事實的恒常特征。Ветры достигают в этом районе 10 баллов.(該地區風力經常達到10級。)未完成體動詞和完成體動詞將來時也可以表示泛時意義,但往往表示特定條件下的結果,多見于條件和結果句中。

在科學語體中,完成體動詞復數第一人稱將來時在句中作謂語時,通常不表示祈使意義,說話是為了吸引讀者的注意力,然后實施某一行為,具有泛指人稱意義。如:Рассмотрим настоящую проблему.相當于Мы перейдём к рассмотрению настоящей проблемы.

在科學語體中,詞匯特征還表現在抽象動詞語義退化的趨勢,例如:существовать(存在),иметь(有,具有),наблюдаться(呈現),иметься(有),появляться(出現)等詞與動名詞組合,動詞在這樣的結構中基本上只表達語法意義,而詞匯意義主要有名詞表達。例如:дать оценку(評價),оказать влияние(對…施加影響)等。

形動詞和副動詞的廣泛使用,如:Космический корабль―это летате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предназначенный для полете людей или перевозки грузов в космическом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宇宙飛船是一種在太空中載人或載貨飛行的裝置。)

在科學語體中,單數形式的謂語有著同類物體的概括集合意義。如:Сосна―хвойное дерево.(松樹是一種針葉林。)

4、代詞中廣泛使用第三人稱和復數第一人稱形式,意義概括,它們在科學語體中使用的頻率大大超過其他人稱代詞。

復數第一人稱人稱代詞мы具有雙重意義:

試對比:Мы провели экспериментальную работу с целью установить различия между двумя групами веществ.(我們進行實驗的目的是確定兩類物質的區別。)(мы=автор пишет о себе)

Читая Пушкина,мы знаем неожиданное.(我們再度普希金的作品時,我們可以了解很多意想不到的東西。)(мы=я + слушатели)

5、科學語體中還大量使用復合前置詞,它使表達的意義更加準確。科學語體中常見的復合前置詞有:в виде,во время,в случае,по причине,с учетом等。

В отличие от других организмов сами вирусы не являются клетками и не состоит из клеток.(與其他的有機體不同,病毒本身不是細胞,也不是幼細胞構成的。)

科學語體中還大量使用復合連接詞,如:не смотря на то что,в то время как,для того чтобы等。

Для того чтобы облететь земной шар,искусственному спутнику требуется немногим более полутора часов.(繞地球一圈,人造衛星需要略多于一個半小時的時間。)

結語

總之,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俄語科學語體得到了更加泛的應用,科學語體的研究工作也日趨細致。在詞法方面為了完善地表達科學思想,突出科學本身的特點,而選擇地運用語法結構,即某些語法現象出現較頻繁,而另一些語法現象很少或根本不出現。因而,科學語體具備了自己的特點,在語體的發展進程中蒸蒸日上。(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俄語修辭學,呂凡,宋正昆,徐仲歷,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8。

[2]俄語修辭學,肖連河,吉林大學出版社,2003。

注解:

篇5

要求學生能應用學過的知識和專業術語,正確闡述基本的生物學現象、概念、方法和原理;理解、分析生物學中以圖表、圖解等表達的內容和意義,并能用圖表等多種表達形式準確地描述生物學現象和實驗結果;理解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部分與整體及生物與環境的關系,并能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解釋和解決生物個體、環境和社會生活中的某些生物學問題;理解所學實驗的實驗內容,包括實驗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了解生命科學發展中的重大熱點問題及其對科學和社會發展的影響和意義。

另外,生物科高考還適度體現“提高生物科學素養,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的學科理念。

二、生物學科高考備考策略

1.夯實“三基”,重視基(下轉第237頁)(上接第236頁)礎是生物學高考備考的根本策略。“三基”是指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只有基本概念清楚、基礎知識系統完整、基本技能扎實熟練,學生的各種能力才能形成和發展。

2.培養能力,突出能力訓練的策略是高考備考的制勝策略。培養和訓練學生的科學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生物學知識包括知識本身和發現知識的過程。知識發現過程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啟發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和訓練學生科學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

3.指導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培養和訓練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緊密聯系實際,重視實驗分析和設計。目前高考非常重視實驗原理、實驗程序、實驗現象、實驗結論和實驗設計等的考查。

篇6

[課題項目]本文系陜西省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陜西民辦本科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編號:2010JK253)和西安外事學院2010年教學改革立項課題“陜西民辦本科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3985(2012)12-0187-02

一、前言

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質量。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實地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比較法以及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陜西民辦六所本科高校(西安外事學院、西安翻譯學院、西安培華學院、西安歐亞學院、西京學院、西安思源學院)近20年來的體育教學實踐活動和教學管理與改革的研究,分析其體育教學的特點,探索體育教學發展趨勢,為陜西民辦本科高校進行體育教學設計與管理提供理論依據,為提高陜西民辦本科高校體育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二、陜西民辦本科高校體育教學發展歷史沿革及階段特點

陜西民辦高等教育發展大體上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20世紀80年代,為初級創業階段。在這個階段,民辦高校大都是租賃校舍,采用培訓班的模式教學,辦學主體多元化、規模小,是無固定教室、無專任教師、基本無前期教育投入的“三無”時期,社會認同度低。第二階段:20世紀90年代,為大發展時期。民辦高校大都有獨立的校舍,有學歷教育,有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學科專業設置逐漸多種多樣,學校規模也越來越大,社會影響越來越廣泛深入。第三階段: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為高峰發展時期。民辦高校基本上能做到合理規劃,重視內涵建設,凝練、提高核心競爭力,強化制度建設,管理規范化、科學化,創建學校特色,社會影響進一步加大。與之相對應的是,陜西民辦本科高校體育教學發展也經歷了三個階段(如表所示)。

由右表可以看出:陜西民辦本科高校除西安培華學院外大都在建校初期實施了體育教學;各校體育教學發展階段基本相同,雖然各階段開始時間不同,每個階段的持續時間不同,但各校三個階段的特點相似。第一階段各校均表現為:教師外聘、場地不規范、器材簡陋、無教學相關文件、隨意性極強、游離于省教育廳統一管理之外。在第二階段各校均有一定數量的專職教師隊伍、場地,器材基本滿足教學,教學文件逐步完善,教學形式多樣,教學管理日漸規范并開始納入省教育廳統一管理。第三階段各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斷提高,學歷、職稱、年齡結構顯著改善,場地、器材滿足教學需要,教學管理規范、科學,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實施體育教學,各具特色。總體來說,各校在進入20世紀末之后,教學基本進入規范發展階段。

以上分析表明,陜西民辦本科高校體育教學發展階段及階段特點與學校的發展階段及特點具有極強的相關性。

二、陜西民辦本科高校體育教學特點

(一)體育教學的市場化特點

民辦高校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其發展能主動適應生源,辦學理念和專業設置緊跟社會需求,能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及時調整發展方向。民辦高校體育教學存在于民辦高校的整體管理與運營之中,自然具有很強的市場化特征。

1.體育師資隊伍建設市場化。民辦高校的體育教師來源復雜,既有離退休的專家、教授,也有外單位離職人員,還有一大批應屆畢業生。這些都是依據學校發展需要,通過各種渠道招聘而來的。在民辦高校實施體育教學初期,因為民辦高校整體影響力小,社會認同度低,市場反映出供小于求的狀況,民辦高校無力建設自己的專職體育教師隊伍。在20世紀末,民辦高校迅速發展,民辦高校體育教學進入規范發展期。這個時期,隨著民辦高校整體實力增強,社會影響力不斷提高,加之社會就業壓力加大,市場基本上處于供求較為平衡的狀態,民辦高校抓住市場的有利之機,加快專職教師隊伍建設,但不能完全根據體育教學的需要引進人才,教師隊伍整體上在學歷、職稱、年齡結構上不盡合理。進入21世紀后,民辦高校體育教師隊伍建設主要體現在對現有教師隊伍的培訓和在職培養上,一方面,不斷提高自有教師的學歷、職稱層次,提高隊伍素質;另一方面,由于這個時期人力資源市場是供大于求的狀態,民辦高校嚴格根據自身體育教學需要合理引進高素質人才,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另外,在隊伍管理上各民辦高校也按市場原則運行,建立了激勵與獎懲制度和進出機制,根據國家勞動合同法和教師簽訂相應的勞動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與義務等,建立了一支相對穩定的動態的教師隊伍。

2.體育教學設計與管理市場化。目前,陜西六所民辦本科院校體育教學模式、教學管理模式各異,教學內容不盡相同,但根據筆者實地調查、訪談發現,各校在進行體育教學設計時,都考慮了以下幾個因素:學生的興趣、愛好,體育教師業務素質狀況,場地器材,教育經費的合理支出。在民辦高校,這幾個因素對體育教學的影響是絕對性的,尤其是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教育經費的合理支出,這兩個方面正是民辦高校體育教學市場化的具體體現。一方面,要盡可能地滿足學生的需要,因為,按照市場經濟的理論,學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消費者;另一方面,也要盡可能地節約教育經費。只有合理設計,細化管理,才能做到教育的提供者與受教育者,即學校與學生、辦學者與消費者的利益均衡。而且,教學設計與管理是一個動態的系統,要隨著市場各因素的變化而變化,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創新教學管理,使民辦高校體育教學市場充滿活力。

3.體育教學市場化強化了體育教師的服務意識和憂患意識。在民辦高校,教師不僅是教書育人的長者,更是為學生提供教育消費服務的直接人員,與公辦高校的教師相比,他們更像商場里的營業員,學校以他們能否最大滿足顧客(學生)的需要,為顧客提供最好的、優質的服務作為檢驗他們工作效率的標準。在這樣的環境下,教師的憂患意識會比公辦高校教師的憂患意識強。這種服務意識和憂患意識,一方面,促使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綜合素質,歷練自己的職業道德,以便更好地服務于學生;另一方面,也表現出了不利的一面,如教師隊伍的穩定性差、流動性強等。

(二)體育教學的多元化特點

1.教育類型多元化。陜西六所民辦本科院校,教育類型多元化是一個顯著的特征。六所高校基本都是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并存,學歷教育主要為普通本科教育和高職高專教育,非學歷教育為職業技能培訓、職業資格考試輔導及自學考試助學。另外,有些高校加大和國內、國際高校聯合辦學,建立了學分互認制度,拓寬了辦學途徑,使教育類型多元化特色彰顯。

2.教學模式多元化。教學模式多元化,一方面,表現在各個學校的教學模式不同。六所民辦高校其教學模式分別是:西安翻譯學院、西安培華學院、西安歐亞學院為選項教學模式,西安外事學院是“計劃學時+選項學時”的模式,西安思源學院是“專項課教學+目標課教學”的模式。另一方面,各高校針對本校不同類型的受教育者,設計了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以及相應的教學管理方式。以西安外事學院為例來說明。本科一年級為計劃學時,教學內容為簡化二十四式太極拳、初級長拳第三路、廣播操、隊列隊形;本科二年級為選項學時,教學內容為籃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擒拿與防身、健身操、體育舞蹈。專科一年級第一學期為計劃學時,內容為初級長拳第三路、廣播操、隊列隊形;第二學期為選項學時,選項包含7個項目,另含有二十四式太極拳為計劃學時。以上統招學生考核按學校要求進行,缺課超過1/3以上(含1/3)無考試資格。自學考試同本科二年級,其體育課為校考課,上課出勤率過半者記為合格。聯合辦學同本科二年級,但可根據學生需要靈活安排教學內容;留學生是短期興趣班教學,教學內容根據學生需要安排,這兩類學生不進行體育課考核。

(三)體育教學的個性化特點

1.教學模式的多元化是各校體育教學個性化的具體體現。前面在討論市場化特征時已經說到,各校在進行體育教學設計時,都考慮了學生的興趣、愛好,體育教師業務素質狀況,場地器材,教育經費的合理支出等因素。每個高校的具體情況各不相同,必須依據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這就是體育教學的個性化特征。

2.尊重學生個性發展是體育教學個性化的必然方向。體育教學市場化要求要極大地滿足學生的需要,而學生的需要又表現出了顯著的個性化特點。現在的大學生性格迥異、個性彰顯,為了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在進行體育教學設計、實施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始終要把尊重學生個性發展放在首位,將滿足更多學生的不同需要,彰顯學生的體育個性,保障學生的體質健康作為進行體育教學的最終目標。

三、建議

民辦高校應根據自身市場化、多元化的辦學特點,依據學校體育發展的趨勢和歷史使命,規范民辦高校體育各要素和各環節的改革,與社會體育和競技體育接軌,引入社會體育、終身體育、生活體育,突出民辦高校個性化特性,尊重民辦高校大學生個性發展的特點,逐步確立適應自身學校發展和改革的市場化、個性化、多元化的體育教學模式,使民辦高校的體育教學改革朝著健康、規范、不斷創新的良性趨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鐘善.陜西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的歷史、現狀與未來走向[J].遼寧教育研究,2006(6).

[2]鄭樹山.不平凡的發展歷程令人矚目的發展成就——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的回顧與展望[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12).

篇7

俄語科學語體是現代俄羅斯標準語體,在科學技術領域起交際作用的一種書面語形式,是俄語重要的功能語體之一。它行文簡練、語法嚴謹、重點突出,通常使用一種獨自語體來敘述、論證科學技術原理,不帶感彩,沒有模棱兩可的詞句,使讀者一看就能立即抓住問題的實質,得其要領。因此,也可以說,科學語體是一種嚴謹的書面語體。

2 俄語科學語體的語言特點

2.1 俄語科學語體的詞匯特點

2.1.1 詞意的正確選擇

俄語科學語體所要表達的信息與科技實踐的內容相關,專業性較強,因此翻譯時不僅僅是將其主要意義譯出,而要考慮到術語翻譯的唯一性與規范性,找出源語和目的語中相對應的術語,進行準確的翻譯。

2.1.2 專業術語的使用

大多數專業用語和術語是單義詞,在同一種專業中只表示一個特定的概念或事物,只要在譯文語言中能找到與其對應的譯名,基本能保證準確無誤。例如:валовая продукция(總產量),спецификация(規格明細),мощность(密度),табличка(銘牌),точность(精度)。

2.1.3 常用縮寫詞和縮略詞

俄語科學語體中經常使用縮寫詞和縮略詞,例如:有экз. - экземпляр ( 本、份、件), тыс. - тысяча (千), бр.-брутто(毛重),ООО(有限責任公司),МИД(外交部), СП(合資企業)。

2.2 俄語科學語體的詞法特點

2.2.1 動名詞的使用

俄語科學語體中經常使用動名詞,俄語動名詞兼有名詞和動詞兩個語法特征,既能表示動作的概念,又能表示某一具體事物或概念,使文體更加凝練、緊湊。

2.2.2 大量使用前置詞

嚴密的邏輯性和完整性是科技文章在翻譯時需要注意的地方,復合連接詞能夠清楚確切地表示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聯系。如в связи с(因為,由于),в соответствии с(根據,按照),от отличие от (與......不同),во имя(為了),от имени (代表),с помощью(借助于......)。

2.3 俄語科學語體的句法特點

俄語科學語體的句法特點往往表現在被動句的使用,使文章更具書面色彩,常見的俄語文本中主要由被動形動詞和帶ся動詞構成被動句。

3 俄語科學語體的翻譯策略

翻譯是從原語到譯語的轉換過程。我們會發現有的譯文簡單明了,有的譯文生澀難懂, 有的譯文讀上去使人心情舒暢,有的譯文讀起來淡然無味。如果在翻譯的過場中過分地忠誠于原文形式, 那就會使翻譯出來的內容不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所以,要使譯文合乎語法、合乎習慣, 譯者就不能對原文僅是表面的機械理解。

3.1 科學語體中詞的增減策略

3.1.1 科技語體中詞的增譯策略

在忠實原文的情況下,從形式上看似增加了若干詞語,實際上增詞未增意,在譯時態時要加詞, 如增加“著”“了”“過”“在......之內”等。例如:

Выставка вызвала большой интерес деловых кругов всей страны и,безусловно ,будет способствовать расширению и укреплению торговых связей.

展覽會引起了全國商界的廣泛關注,毫無疑問,將促進經貿聯系的擴大和 加強。

3.1.2 科學語體中詞的減譯策略

減譯策略旨在保證譯文簡練,語法形式看似省去了若干詞語,實際上減詞未減意。例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маг представляет импортные товары народного потребования.

國營百貨商店銷售進口日用品。

3.2 科學語體中的主、被動句的轉換策略

俄漢兩種語言用于書面表達時,雖然有很多相似之處,但也有明顯的差異,這種差異的出現要求我們在翻譯的過程中,既要將原文的意思充分表達出來,更要符漢語的表達習慣。因此,在翻譯的過程中,需要在不破壞原意的基礎上對原文的成分進行轉換。例如,主動句和被動句的轉換。例如:

Это делается отделом контроля за качеством.Окончательная приёмка осуществляется также и вашими инженерами.

這是由質量監督科負責,并且由貴方工程師進行驗收。

3.3 科學語體中句子的分合策略

分與合,指分離和融合原作的信息形式,力求信息量不變,即形式和意義力求不變。應譯語表達的需要,原作在語表形式上發生整合。

3.3.1 句子的分譯策略

分的策略主要是長句分譯為幾個短句,構成復句或句群,俄語常用長句表達,從句或短語環環相扣,漢語則用若干小句表達。所以翻譯中,有時需要將長句翻譯成漢語的短句。

可以將前置詞所限制的部分單獨譯成句子,將俄語的簡單句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句子,例如:

Проблему питания для 1 млрд. 100 млн. населения может решить только мы сами за счёт првльной политики и долговременных усилий.

11億多人的吃飯問題,只有依靠我們自己采取正確政策,進行持久努力加以解決。

3.3.2 句子的合譯策略

因譯語表達的需要,原作在語表形式上發生整合,包括合并、融合、重鑄對原作進行整合。這樣,會更加符合譯語的表達習慣,通俗易懂。例如:

В последние годы многие компании, занимающиеся биотехнологи

е, концентрируются в союзы и объединения.

近幾年來,許多從事生物技術研究的公司紛紛加盟并成立聯合公司。

本文中也有不足之處,對科技語體的翻譯方法沒有全面透徹地作出分析,僅僅是局限于文段的內容,對詞語翻譯和句子翻譯研究還遠遠不夠,在今后的翻譯實踐中會逐漸解決這些問題。

參考文獻

[1]張昕.淺談科技俄語的翻譯技巧[J].湖南冶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01).

篇8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教師必須熱愛學生,這是教育素養中期決定作用的一種品質,因為這種愛的情感,不僅對學生產生激勵功能,還能對學生產生感召和轉化能力。”聾生由于受其生理缺陷的影響,大多形成了自卑,多疑,封閉的心理障礙,以至于課堂氣氛死氣沉沉。所以作為一名特教工作者,要對聾生付出一份濃濃的愛,深深的情,用自己的愛心去化解聾童冰凍的心靈,要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個善意的眼神,一個無意的,一個甜美的微笑都能喚起聾童的情感共鳴,激起他們強烈的學習動機。所以上課時一定要做到精神飽滿,親切熱情,情緒昂揚,目光盡可能的關注全體學生,微笑面對每一位學生,讓他們在充滿愛意的環境中接受你的教育。另外,作為聾校低年級的孩子更有其特殊性,他們年齡偏小,自主能力差,再加上遠離父母,吃住在校,所以作為他們的老師,更要兼起師長的雙重身份,即要做他們學習的指路人,更要做他們生活的導航者。灌注他們40分鐘以外的點滴,聾童的良師益友,只有這樣,他們才能親近你,進而接受你的教育,這就是所謂的“親其師,信其道,明其理,樂其學。

二、尊重學生,善用表揚

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在老師眼中是最好的。我們面對的小學生是極富有情感的人,而且情感變化多端。他們非常渴望得到老師的肯定,得到同學的贊賞。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盡可能的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并及時地用恰當的語言進行鼓勵表揚。即使學生有失誤、有錯誤,我也是用善意的藝術的方式進行批評,引導學生改正。教學中不要吝嗇表揚,我自己覺得這話很對,可一旦置身其中,卻發現并不那么容易。一年級學生好動性強,紀律觀念較差,有時候看見大家紀律亂了,心里一惱,真想下去揍他們一頓。其實,每個人都喜歡聽好話,小孩子更不例外,他們有著極強的表現欲和好勝心理,時時都想爭得老師的表揚和肯定,成為全班同學的榜樣。老師一個贊賞的眼神,一個稱贊的手勢,就可以讓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因此在教學中我就充分利用他們這一特點,發現長處及時表揚。在滿足個人表現欲的同時,刺激其它同學的表現欲,從而保持良好的課堂紀律。例如,當課堂秩序混亂時,我從不批評那些不好的學生,而是迅速選出一個認真聽講的學生加以表揚,樹立榜樣,號召其他同學向其學習。受表揚的同學由于得到了滿足會更好地表現自己,其他同學也會為爭得老師的表揚去努力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或者有的孩子很頑皮,一直就沒坐好,實際上這樣的孩子是想引起教師的注意,這時我會這么說:“同學們看一看,××同學今天坐得多端正呀!和上一節課相比,她安靜了許多,也專心了許多。”這時,孩子一定會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及時調整。當回答問題亂喊亂嚷時,我會這么說:“我要讓舉手最快坐的最端的孩子來回答問題。”這時孩子們個個都好好表現自己,向老師傳遞眼神示意你叫他。

三、寓教于樂愉快教學貫穿始終

小學低段兒童以無意注意為主,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這就要求一節課中,組織教學應形式多樣地貫穿于課堂始終,以達到提高課堂效益的目的。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盡量運用主動、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開展有趣的課上活動,使課堂教學聲情并茂,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這樣,學生不僅樂于上語文課,而且更盼望有機會參與課堂活動,回答老師的問題。他們喜愛做游戲,我就把游戲引進課堂,這樣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使他們輕松愉快學到了新知識。例如在進行枯燥的拼音教學時,發音時間一長,學生就表現出不耐煩的表情,那么我就準備了一些拼音卡片,讓同學們隨意抽取,抽一張,讀一張,讀對的放在自己面前,錯的老師收回,最后看看誰面前的卡片多,結果同學們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課堂氣氛很活躍。這樣通過多種形式的小游戲,既避免了課堂的枯燥,有讓同學們在愉快的氣氛中掌握了知識。

四、制定課堂常規保證教學活動有效進行

孩子們結束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家庭生活,來到這個需要各種紀律制度約束的學校環境,畢竟有些不適應,甚至于不知上課為何事。這是我們就要制定一定的課堂常規來約束他們的行為,保障教學活動有效進行。所以我從上課起立,師生問好,點名,一點點練起,慢慢規范孩子的上課習慣。通過這一系列制度的制定,課堂秩序有了很大改觀。另外,教學常規要持之以恒,切忌朝令夕改,這樣學生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篇9

二、多媒體技術在生命科學教學中的功能

2.1多媒體技術豐富了教學內容,提高了學生能力

生命科學的知識內容繁雜,而教學計劃安排課時較少。結果勢必造成知識內容的不斷增加與有限的學時之間存在著較大的矛盾。多媒體技術應用到具體的教學過程為解決這個矛盾提供了有效的途徑。一方面,它可以使學生利用網絡資源及時、迅速地了解生命科學前沿和發展動向;另一方面,多媒體教學可以節省課堂上的時間,可以提高單位時間內的信息量。因此多媒體教學使得繁雜問題簡單化,抽象問題直觀化,加強了概念與表象之間的聯系,豐富學習內容,鍛煉了學生的辯證思維,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4]。

2.2多媒體教學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一般來說,生命科學課程繁雜,缺乏直觀感,致使許多學生難以對這些內容進行消化和吸收。多媒體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生命科學內容抽象的難點。具有圖像清晰,色彩鮮艷,音質優美動靜結合等特點,更為重要的是具有重復性,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它可以激發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處于主體的位置。他們可以根據自身的認知結構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內容以及自己所感興趣的東西,認真地對其進行消化和吸收,從而內化為自己的知識。這樣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在外界環境刺激與學生心理相互作用的過程中,使學生的認知水平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從而實現生命科學知識在學生的大腦中的意義建構,促進教學效果順利地實現。

2.3便于教學設計,利于突出重點、難點

傳統的生命科學教學多數是找一本參考書,靠老師在黑板上的板書來進行講解,教師的講解抽象,在每次課堂教學的最后,教師口述課堂內容的重點難點一般不會給學生留下太深的印象。應用多媒體技術,教師事先備課時可以有充分的時間對幻燈片的內容進行合理的設計,從而能緊扣教學大綱,抓住重點、突出難點,并可用非常便捷的方式來突出重點、難點,如可用不同顏色、不同字形、不同字號的文字,使學生明白哪些是需要了解的內容,哪些是要理解的內容,哪些是重點、難點內容,這些是傳統教學方式很難達到的。

2.4利用網絡資料,增強教學的新穎性

生命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基礎學科,在自然科學領域有著重要的地位。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可供使用的圖片資料十分有限,且圖片質量較差,導致教學效率低,效果差。生命科學的研究對象是人們通常情況下看不見的微小生物,因此各種示意圖、清晰照片、動畫和短片對于學生理解所學內容非常重要,互聯網的發展,使我們能非常方便快捷地獲取這些資料[1,5]。對于網上一些不可以下載的flash資料,可以直接鏈接網址,在課堂上直接上網觀看。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可以增進課堂教學的新穎性、啟發性和直觀性,能夠使學生聽而不煩,學而不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適應多媒體技術對教學技能的新要求

3.1要注重多媒體與傳統教學的有機結合

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具有的優勢已非常明顯,但它并非萬能,教學的決定因素是教師和學生,多媒體教學只是一種教學手段,而不是決定因素。如果一味強調多媒體的作用,認為計算機可以代替傳統的教學方法,過分強調多媒體教學,否認傳統教學方式,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容易導致教學手段單一[6,7]。如果過分依賴多媒體教學,教師坐在電腦旁只是在點擊鼠標,廢棄了書寫板書,學生會感到記筆記困難,由于教師在電腦旁邊操作邊講授,師生間就會缺乏形體語言交流,所以多媒體教學應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并充分發揮傳統教學媒體的作用,注意形體語言,增加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使教學手段多樣化,只有這樣,才能保持課堂教學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增加對學生的吸引力,提高教學效果。

3.2優化教學內容,制作高質量多媒體課件

多媒體課件的內容不能只是簡單的文字總結,要配以必要的圖片及動畫;文字不宜過多,否則難以發揮多媒體課件在生命科學教學中的優勢。例如,在講授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時,不必在課件中插入過多解釋性文字,只需一邊放動畫,一邊口頭解釋,就能使學生很好的理解和掌握該內容。在制作多媒體課件的過程中,要注意做到內容層次分明,突出重點、難點,兼顧知識性、科學性和趣味性。

3.3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進行啟發式教學

篇10

2.新課程理念與學科特色相結合。

以往的歷史試題,重視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復述、再認等能力)”和“運用能力”,忽視了對學生歷史研究能力的考查,導致學生進入高校以后歷史研究方法、意識和能力普遍薄弱,造成了中學歷史教學與大學教學相脫節的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高校學生歷史研究能力的提高。而2008年高考試題歷史學科凸顯了新課程理念與學科特色相結合。

3.凸顯人文性。

試題重視運用鮮活的情景材料,典雅清新。2008年的高考試卷在試題設計方面,過渡性、方向性非常明顯。選擇題中情境題的材料涉及報紙評論、學者觀點、生活場景、歷史圖片等,非選擇題更是選用容量巨大的圖表資料、文獻資料摘錄等。試卷中幾乎沒有對教材內容直接發問的試題。試題都需要學生在新情境下,運用學科知識,進行一定的思考后才能回答。這使得廣大師生驚呼“變化太大”。在人人驚呼“變化太大”的背后,體現了高考以情境題為主的特點。

4.體現了歷史學科所特有的教育。

(1)對學生思想和情感、態度的考查成為歷史教育的核心目標。因此,歷史學科高考命題凸顯出了將知識和能力的考查視為全面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載體,充分考慮和滲透對學生世界觀的引導,增強學生對歷史規律的感悟和對歷史情感的體驗。

(2)通過“啟示”、“借鑒”、“經驗教訓”、“認識”、“對策”等關鍵詞來設問,要求考生就某一個特定的歷史問題總結規律、提出對策、得出結論、分析得失的試題是實現歷史學科教育功能的主要途徑。

二、歷史命題的趨向

1.高考歷史命題體現“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的理念。

高考歷史命題“眼中有學生”,以尊重學生的實際基礎和促進學生的不同發展需求為命題的出發點和歸宿,改變了傳統命題中那種以命題人的意志和思維為中心的做法。

試題立足于學生的自主性和個性化發展需求。試題減少了指定必答題的數目,適當增加了選做題的數目,給學生更大的自由選擇空間。試題內容具有開放性:試題內容側重于考查學生對寬泛、開放史實的不同理解和開放性認識,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試題立足于學生的差異實際,呈現出層次性的特征,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差異性發展的需求。

2.高考歷史命題以落實課程標準的理念為中心。

(1)充分體現歷史學科所特有的教育功能。高考歷史命題將知識和能力的考查視為全面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載體,充分考慮和滲透對學生世界觀的引導,增強學生對歷史規律的感悟和對歷史情感的體驗。

(2)在考查的內容上堅持基礎性和現實性。主要體現在高考歷史命題著重選擇那些具有強烈時代感的內容為背景材料,選用那些對所有學生都公平、適應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最基本的史實進行考查。

三、教學啟示與對策

1.要加強教學研究,構建科研的平臺,以推進新課程下的教學改革。

2.要增強研究的意識,提高專業研究能力,爭做研究型的教師,努力構建新課程下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相銜接的平臺。

篇11

體育教學過程是對學生加強運動學習指導的過程,掌握這一過程的特點對于體育教師將起到很好的理論支撐作用。

1.行為性

體育教學中的行為教育對學生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力。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社會基本規范與行為的重要學段。學生通過運動學習過程的感悟與實踐,初步形成與社會生活相適應的,具有個性化特征的行為與習慣。因此,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分析學生運動行為習慣的現行狀態,針對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運用體育學習活動與運動技術學習,激發小學生的運動學習興趣、啟發小學生通過運動學習正確認知運動學習行為對生活行為的引導與促進作用,積極地將在運動學習中獲得的行為知識與技能,靈活地運用到生活與學習中。

2.方法性

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注意不同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靈活運

用。教師要以學生為本,以小學生的發展為中心,著重向小學生傳授簡單的、容易學會的,具有趣味性的體育活動內容與方式,要讓小學生在玩中學、在玩中練、在玩中想,讓小學生在豐富多彩的運動學習過程中保持濃厚的興趣與積極性。

3.安全性

體育教學中的安全教育對學生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力。小學體育中的安全教育的重點應該是對小學生運動安全的教育,保證學校體育場地設施的安全性。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向小學生傳授自我保護、保護他人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練習之前檢查場地安全、個人安全措施的落實;練習之中要關注學生練習的安全性;練習之后要保證學生的安全恢復。教師要把安全運動、安全衛生、安全預防作為體育教學的內容,在小學生運動實踐過程中,以運動的方式提高學生的運動安全意識,使得學生保持身體的正常發育與身心健康。

二、小學生技能學習的要點

1.學習內容的生活性

小學生的運動健身大多數在于平日里的鍛煉,讓其不斷地跑、跳、投,就是健身最簡單的方式,教師沒有必要對于這些還不懂得太多的小孩子們給予太多的技術性過強的運動技能學習的練習方式,而是可以大多數以生活中的活動來代替,通過運動學習,促使小學生正確認知生活中體育的多樣性與適用性。這樣更有利于小學生今后技能的學習與發展。

2.運動方式的協調性

運動方式的不同,對于小學生運動素質的培養也是有所不同的,其中,運動教學過程中的協調靈活極為重要。因此,全身的協調性、靈活性將成為小學生進行運動的一大重要因素。

3.組織方式的簡易性

根據創新教育理論及學校體育教學的特點,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大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嘗試改變教學分組形式,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處理好知識學習與身體活動之間的關系。組織方式的創新應該從體育教學的實際出發,以“量”的多少和合理性進行正確評價。組織方式的創新應給小學生選擇的權利,這種選擇體現在內容、難度、量、方法、條件、手段和學習的組織形式等方面。

三、小學體育教學的策略

開展體育教學的策略研究是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應該結合小學教育的特點以及小學生生長、發育的規律,從教師、條件、資源、適應、家庭、評價等方面進行研究,可以提高教學策略的針對性。

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的模式進行教學。以學生探究為主,把互動化、多樣化、個性化的學習融合在一起,以身體活動為基礎,通過開放教學,使學生動腦、動智、動情,主動地、直接地去學習掌握技術與技能;培養學生探索運動學習創新的精神和創造的能力。

體育教學評價是評價活動在體育教學活動領域的具體表現。體育教學評價既要重視學習的結果,又要看重學習的過程。《全日制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規定:對學生體育學習應該從體能、知識與技能、學習進度、情意表現與合作精神等四個方面進行評價。新的結構評價注重綜合教育的效應,關注學生的運動參與表現和態度,對體育學習以及認知的能力,掌握與應用科學的、合理的運動實踐方法以及體育的綜合能力。因此,只有將主觀評價和客觀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使體育教學評價更加全面,

篇12

這一學科的特點無形中也就規定了它有別其他學科,如語文、數學學科的學習方法。通常認為學習英語要注重口、耳、眼、手,四種器官的并用,即做到“四到”。

“口到”。學習語言,不張嘴不動口是學不好的,同學們最大的毛病是讀書不出聲,害羞不敢張嘴。誦讀是會話的基礎,也是語感的來源,更是順利學會單詞、詞組、句子的用法和掌握語法規范的基礎。大聲誦讀和清晰發音是學英語的第一關口。要克服要克服害羞心理,不要怕讀錯,讀錯意味著有機會改正,意味著進步。動口還要多問,碰到疑問要及時向同學或老師請教,多聞闕疑。

“耳到”。學習英語的發音、讀音、語調等這些感官的要素最好是口耳相傳,聽說領先。在課堂上,不但要專心聽老師對知識的講解,而且要認真聽老師對語音、語調、重音、連讀,失去爆破、斷句等發音要領的把握,以便培養自己純正地道的英語口音。在課外還要堅持練耳,最好是挑選發音純正的磁帶,用錄音機反復的聽,仔細地模仿跟讀。還可以多聽發音比較好的同學的朗讀,甚至可以面對墻壁說給自己聽,如此等等。

“眼到”。英語學習中閱讀環節必不可少。研究發現閱讀能增強人的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能力。長期大量的閱讀,不但能積累知識而且能夠養成快速地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也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用心閱讀”。

“手到”。俗話說“好記憶不如爛筆頭”。記憶再好的人也不可能逃脫被遺忘的命運。學習英語手就是要勤快。手勤不僅要做好課堂筆記,還要多翻書,多查字典,更重要的是多摘抄優美的原文,因為抄寫能使注意力高度集中,對記憶力也是極有幫助的。

書面表達上英語教學中的一個舉足輕重的部分,英語寫作是英語語言的一種綜合表達方式,它涉及到遣詞造句的能力、語法知識、邏輯思維等等。所以學生要想掌握這門技巧必須按照一定的方法進行有計劃的訓練。以上的“四到”僅僅是指導英語學習的總的思想,但不同的教學內容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對于書面表達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總結出以下的經驗:

一、夯實基礎,注重效率

夯實基礎就是堅持“句、段、篇”的訓練程序,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句子是文章的基本單位,要采用多種的方法來訓練句子,如翻譯法、仿作法、填充法、續句法、筆記法,等等來練習,注意難度的梯級上升。熟練地掌握五種基本句型,在此基礎上再訓練各種類型的小文章。

二、熟背范文,樹立樣板

亞里士多德說:“一切的藝術創造都始于模仿”。在進行書面表達訓練時,教師應提供各種文體的范文。范文必須做到在格式、內容要點、語法、修辭、語言習慣上標準規范。范文對于學生的作用在于指導性和模仿性,使他們認識到自己與之存在的差距。

三、自改互改,重視評價

在書面表達訓練過程中方法固然重要,但是行之有效的批改方法也必不可少。教師可采用多種評價手段如:學生自己批改、學生互相批改、學生集體批改、教師批改等等。在批改時需讓學生用不同的符號表示不同的錯誤類型,如單詞拼寫錯誤、時態錯誤、表達不當等等。以上四種批改方法可選一種使用,亦可數種并用,在教學中可靈活把握。采用這些評價方法不但節省了時間,提高效率,而且讓也調動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四、廣泛閱讀,豐富詞匯

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提高書面表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要豐富詞匯量。要通過各種讀書法如泛讀、精讀等,體會同一個詞匯在不同的語境中的不同含義。可指定學生在某一固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定量的閱讀,養成積累詞匯的好習慣。

書面表達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要在教學中要根據具體實際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筆者的管窺之見尚有諸多的不成熟之處,還請方家不吝賜教。

參考文獻:

[1]趙科.新課程有效教學疑難問題操作性解讀[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篇13

對于職業教師來講,備課是我們的工作內容,“備人”則不是每位教師都能做到的。“備人”其實就是研究受教育者――我們的學生――的特點,人是環境的產物,同時我們還要研究當下環境中的學生特點,只有抓住學生特點,才能因材施教,對癥下藥,使教學更有針對性,教學效果事半功倍。作為一名高校人文藝術課教師,最近幾年開始研究當下大學生的群體特點,以下是研究心得和相關教學改革策略設想。

一、新媒體環境下90后大學生群體特點

(一)何為“90后”大學生

理論上,1990―1999年間出生的年輕人我們統稱“90后”,自2008年以來,“90后”們陸續進入大學校園學習、生活。我們教育工作者稱其為“90后”大學生。這批大學生的成長環境與以前的“80后”、“70后”都不一樣,從社會環境來看,他們成長于我國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物質條件相對豐裕,信息來源渠道多樣,但是社會貧富分化逐漸加大,“90后”大學生隸屬的社會階層相對復雜;從家庭環境來看,這批大學生大多數來自獨生子女家庭,他們的父輩多為“60后”、“70后”,這代人的父母接受的教育相對完備,思想相對開放,價值觀相對多元,眼界相對開闊,他們目前正是社會建設的中堅力量;從學校環境來說,“90后”的成長伴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開展,他們這代人所受教育已經不完全是傳統的“應試教育”,而是吸收了很多西方教育理念的改良教育。這些都對“90后”大學生有著直接的影響。

(二)“90后”大學生所處的新媒體環境

“90后”成長的時期也是互聯網迅猛發展的時期,是新媒體快速成長的時期。“新媒體(NewMedia)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后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包括網絡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新媒體亦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通過互聯網、寬帶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嚴格地說,新媒體應該稱為數字化新媒體。”①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除了在傳播媒介方面可能有所不同以外,在與用戶互動方面有著極大的差異,傳統媒體與用戶的互動往往比較單一甚至滯后,但是新媒體則進入“用戶也是信息生產者”的新局面。

(三)新媒體環境下90后大學生群體特點

1.數碼時代原住民。90后的童年伴隨著互聯網在中國的普及,90后上小學時手機基本普及,90后進入青春期的時候,移動互聯網進入爆發增長期。如果要給這代人畫一幅漫畫,可以畫一個右手拿鼠標,左手握手機的形象。這代人對于電腦、網絡、手機的黏合度超過了之前的任何一代人。信息獲取手段極度多樣化。但是這樣貌似海量的網絡信息海洋,往往是碎片式的信息居多,所以這代人要想擁有系統化的個人知識信息體系仍然必須付出艱苦的努力,并不是“百度”幾下就可以解決的。但是這種海量的網絡信息,反而會帶來90后的認知“幻覺”。

教師要認識到這一點,不斷引導學生閱讀經典,系統掌握專業理論和知識,踏實練習專業實踐技能。否則他們將成為熟練掌握搜索引擎的半瓶醋!如果做不到這些,即使獲得大學文憑,含金量也值得懷疑,將來發展后勁也可能不足,尤其是打算進入學術研究領域的學生。

2.個人選擇多元化。這代人在價值觀、審美趣味、愛好、追求乃至職業規劃方面的選擇十分多樣化。“古風”派可以穿著漢服到大街上玩“快閃”;“穿越”迷則會成群結隊地到雍正陵前燒紙;“火車”迷則會揣著無線電追逐日漸稀少的綠皮火車……很多我們從來沒想過的事情,90后認為理所當然地玩嗨天。個人選擇多樣化的實際反映了這代人思想的多元化,也反映了這代人對自我欲望和需求的尊重,以及他們不隨波逐流的勇敢。這對教師的教學要求提出了雙向要求――首先,教學內容不要“一刀切”,允許學生多角度多樣化的教學反饋。如果可以,盡可能調整教學內容,多準備幾個解讀角度。其次,教師要注意加強對學生進行主流價值觀和集體意識的教育。21世紀的教育既應尊重個體,又不能矯枉過正,對學生放松集體意識和主流價值觀的教育,否則容易墮入自由、散漫的個人主義深淵。

3.感情表達更直接。90后敢愛敢恨,在感情表達方面似乎更直接――一邊看電影一邊用“彈幕”軟件吐槽就是這代人干的事。由于相當一部分人自幼物質豐富,他們可以毫不吝嗇地為喜歡的偶像買單,屬于娛樂圈“粉絲”經濟的基石。他們對于身邊喜歡或不喜歡的人也會不吝于直接表達。這些表達很多都是通過網絡或即時通訊軟件來完成的,比如貼吧、人人網、微博、微信朋友圈等。

這點對于教學評估――對于任課教師要求就高了,因為表達更直接,對任課教師不滿意則毫不避諱地打低分,如果喜歡任課老師則會打高分甚至直接對老師示好。比如給老師送禮物,甚至請老師吃飯等。廣州某高校的一位教師因為工作原因暫時要在北京逗留一段時間,他的一個學生居然專門從廣州坐飛機來北京看他。

4.對即時反饋要求高。電子游戲幾乎是每個“90后”都接觸過的,即時反饋是電子游戲游戲機制的重要特點。“對”或者“錯”,在游戲的虛擬世界里會很直接、迅速地反映出來,玩游戲長大的90后似乎習慣了這種反應機制。對即時反饋要求高成為“90后”思維的重要特點。

如果我們可以抓住“90后”的這些特點在教學上進行相應調整:比如縮短教學測驗和評改時間差,最好當堂給出結果,這可能會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幫助。

二、新媒體環境下以90后大學生為教學對象的人文藝術課程教學改革對策

(一)利用新媒體優勢,做好教學過程管理

巧妙利用微信群社交功能,延伸課堂,比如《大學生視唱練耳》課程,可以建立該課微信群,讓同學上傳自己的視唱音頻或視頻,教師對此進行考核和評價,這樣不僅可以有效進行公共藝術教育課程的過程考核,而且可以節約課堂教學時間(否則考核會占去不少的課堂時間,尤其是對于80人以上的大課堂),同時還可以有效延伸課堂“空間”――微信可以保存交流的影音資料,這些資料可供師生反復研究和學習。

(二)利用新媒體優勢,做好個性化評價

針對當前學生愛好多元化的特點,師生既可以在課程公共社交群體里交流,也可以一對一交流,這樣既保證了學生的隱私(比如有個別學生擔心自己藝術素養差怕被同學嘲笑,在課堂上不敢開口,與教師一對一交流就可以有效地免去這類學生的擔憂),又可以深化教學效果。

(三)利用新媒體優勢,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

一門課程的學生可以有一個全教學班的微信群,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興趣自行組建小組微信群,比如喜好美聲唱法的可以建立“美聲群”,喜好民族唱法的可以建立“民聲群”,喜好通俗唱法的可以建立“通俗群”,在這些群里他們可以進行充分的內部交流,同時也鍛煉了團結協作的能力。教師分別加入每個小組群,便于巡視小組討論情況。這樣可以對學生的具體協作情況有更直觀的了解。

三、結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乡市| 梓潼县| 八宿县| 中江县| 闻喜县| 江油市| 阿拉尔市| 怀来县| 翁源县| 运城市| 通许县| 锦屏县| 扎鲁特旗| 汽车| 大安市| 黄浦区| 龙川县| 霸州市| 潍坊市| 朔州市| 佳木斯市| 汾西县| 饶平县| 山阳县| 吉木乃县| 富平县| 南丹县| 揭阳市| 凤城市| 永年县| 油尖旺区| 五寨县| 龙山县| 武威市| 习水县| 永城市| 迁西县| 林周县| 大厂| 弥勒县| 益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