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醫學類影像技術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醫學類影像技術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醫學類影像技術

篇1

我們在用CD-1700血細胞分析儀做血液分析時,常見到白細胞直方圖在35 fl處有高起點,通過與手工計數及涂片分類比較,發現白細胞計數和分類有較大差別。為此我們對其進行了分析。

1 材料與方法

1.1 儀器

美國雅培CD-1700三分類血細胞分析儀,試劑均為配套原裝進口;Olympus雙筒顯微鏡。

1.2 方法

1.2.1 全部標本均來自本院住院病人,靜脈采血2 ml,EDTA-K2抗凝,2 h內測定。

1.2.2 白細胞正常直方圖樣本32例(Ⅰ組),白細胞在35 fl處高起點的直方圖樣本28例(Ⅱ組),手工計數并涂片染色油鏡分類。觀察血片中血小板形態及分布。統計采用配對t檢驗。

2 結果

2.1 Ⅰ、Ⅱ兩組測定標本儀器法和手工法白細胞計數和分類結果(表1)

表1CD-1700及手工白細胞計數和分類結果比較

2.2 Ⅰ、Ⅱ兩組血小板鏡檢結果(表2)

表2Ⅰ、Ⅱ兩組血小板鏡檢結果比較(n)

2.2 Ⅰ、Ⅱ兩組血小板鏡檢結果(表2)

表2Ⅰ、Ⅱ兩組血小板鏡檢結果比較(n)

3 討論

血小板相互黏著在一起稱為聚集,它是血小板參與止血和血栓形成中的一個重要功能,當血管出現破損,血管狹窄部位存在高切應力以及受到ADP凝血酶等血小板激活劑作用時,就會發生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聚集可發生在許多誘導劑的刺激下,比如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膠原、凝血酶等,這些誘導劑通過與血小板膜上相應受體的相互作用引起血小板聚集。另外尚有5-羥色胺受體(SHT-R)以及與免疫調節相關的一些受體與血小板聚集相關[1]。雅培CD-1700三分類血細胞分析儀是依據Coulter原理,只能識別細胞或顆粒大小,并根據體積大小對細胞進行分群,其中2~35 fl為血小板,35~450 fl為白細胞。當有血小板聚集或存在大血小板(體積大于35 fl)且不被溶血素溶解時,儀器可誤將聚集成團的血小板當作白細胞計數,因此就會出現白細胞計數錯誤,淋巴細胞增高現象[2~5]。從表1可以看出第I組正常白細胞直方圖時儀器計數白細胞數及白細胞分類與手工法無顯著差別;Ⅱ組標本兩種方法測定結果有顯著性差異(P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加強了規范操作,每個標本測試前均充分混勻,對于采血不順利的病人都重新采集,基本上避免了類似現象的發生。因此嚴格標準化操作,加強工作責任心,異常情況及時分析、查找原因可以大大減少錯誤檢驗結果的誤報。

[參考文獻]

[1]王鳳計.血液細胞基礎學[M].貴陽:貴州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625.

[2]叢玉隆.血液分析儀中的幾個問題[J].中華醫學檢驗雜志,1994,17(6):325.

[3]李明,王超,魯家才. EDTA依賴性血小板聚集導致血細胞計數誤差分析[J].華中醫學雜志,2004,28(4):269-270.

[4]王鴻利.血液和血液學檢驗[M]. 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208.

篇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9.129

0 引言

探索可供高職學生有效接受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是當前高職教育改革的重點,也是培養高職人才的重要手段。為了使高職學生更適應當前的就業形勢,使學生跳出以往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高職教育模式,項目教學法因此應運而生。

1 項目教學法的定義及特點

1.1 項目教學法的基本含義

所謂項目教學法指的是,由教師和學生圍繞一個共同的任務開展的教育和學習活動。項目教學法是當前國際上較為流行的高職院校教學法,它將一項工作分為若干個步驟和子項目,每一個具體的項目都需要教師清晰的布置給學生,使學生運用課堂學到的理論知識來完成相關的任務。項目教學法中的項目以學生很可能在未來遇到的典型工作環境中的典型任務為藍本進行設計,使學生較為真實的提前接觸到工作環境,對培養學生的能力有重要意義。

1.2 項目教學法的特點

項目教學法充分發揮了探究教學策略的有效性,使學生在分組合作中對教師布置的項目進行仔細研究,能充分調動學生自身的全部能力來解決具體的問題。項目教學法具有以下三個特點,首先,將高職課堂由教師主導向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方向進行轉向,使學生真正成為了高職課堂的主人。其次,使高職課堂重點講教材上的理論知識向解決具體實際問題過渡,高職教學活動有了明確的指向性。第三,使高職教學由課堂為中心變成以實踐活動為中心,學生課上課下的積極性從此被充分的調動起來。總之,項目教學法的實踐性更強、趣味性更高、學生的參與度更好。

2 項目教學法在高職藝術專業中的作用

2.1 有利于培養職業能力

學生的職業能力包括職業判斷能力、職業行為能力和良好的職業素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與素養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形成和完善,由于在校高職學生不具備接觸實際工作的機會,因此不能有效快速的形成自己的職業能力,這使高職學生在競爭中處于劣勢。開展項目任務教學,可以使學生實踐藝術專業課的理論知識,使學生經常性的進行藝術創意,不斷在任務中修正自己的專業思維,養成良好的職業操作習慣,從而使學生在完成具體的項目任務中獲得從事職業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最終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能力。

2.2 有助于實踐理論統一

以往的高職教學是教師單向的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是分而治之的,藝術設計專業的理論講授課主要以黑板教學的方式進行,學生只能被動的理解藝術設計知識,不能有效使學生形成藝術設計能力。學生的能力形成只能在校內或校外實習中才有機會得到提升。項目教學法在課堂上就為學生提供了有效的實踐機會,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就很好的效實踐了藝術專業理論知識,而且還能得到教師的及時指導。項目教學促進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加速形成了學生職業能力。

2.3 有利于創新能力培養

高校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項目教學基本上以學生獨立實施完成項目為主線,教師只為學生布置具體的設計任務,創設了學生可以有效發揮創意的空間和寬松的情境,項目布置時教師往往不規定明確的設計方法,因此學生可以想象自己處在真實的職業環境中,可以憑借自己的理解與靈感進行設計,而更愿意在完成項目任務過程中一展自己的所長,這樣可以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更好的進行知識的融會貫通,從而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完成具體任務的職業情境中得到有效培養。

3 藝術設計專業項目教學的過程

項目教學的過程應當既體現出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項目的設置既要給學生留出發揮的空間,又要體現實踐課堂教學的理論知識的功能,因此在藝術設計專業的項目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以下環節的具體工作。

3.1 項目的選擇

藝術設計專業的項目教學設置應當既有實用價值,又能體現出對課堂理論知識的有效練習,通常選取的項目應當與社會的需要高度吻合,同時又具有一定的理論前沿性,給學生留出能夠發揮出創意創新的空間。例如,在進行室內裝飾設計中,就可以給學生提供相對不規整的戶型,從而增加項目的難度與設計的復雜性,同時又給學生留出足夠的創意空間。項目的設計也可以與企業合作,引進一些企業正在進行的項目。

3.2 項目的分組

教師在項目教學中可以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來承擔不同的項目任務,在分組的過程中既要注意強弱搭配,又要給每個學生都布置有效的具體任務,從而使學生在分組中都能體現自己的價值。學生在分組完成后,還應當給教師提供詳細的小組分工計劃,使學生進一步明確自己的具體職責。

3.3 項目的考察

項目的考察階段主要完成項目有關數據資料的收集工作,包括項目的實施背景、項目的設計要求、項目的注意事項等。項目的考察還應當深入到項目的實地,進行相關數據的采集,然后對資料進行有效的歸檔整理工作。項目的考察重點圍繞客戶進行,教師應當盡可能的給學生安排非專業人員扮演客戶與學生進行交談,這樣可以在模擬真實的工作環境中,使學生揣摩客戶的要求,從而形成有效把握項目的能力。

3.4 項目的咨詢

學生在收集項目的相關數據后,容易在項目數據的整理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色彩的調配、造型的選擇、風格的特征等。這需要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方向性的必要指導,既要啟發學生的靈感,又要使學生能形成清晰的思路,然后根據學生自己的理解對項目進行設計。

3.5 項目的設計

在有效的資料基礎上,教師幫助學生明確了具體的設計思路,學生就需要根據設計的一般流程進行設計工作,這需要各小組圍繞客戶的要求進行風格、空間、色彩、選材等具體的設計工作。教師既要把握學生設計的進程,又要給學生具體設計中遇到的問題給予必要的指導,從而使學生完成設計方案。

3.6 項目的評價

項目的評價主要由學生之間的互評、客戶的評價和師生之間的講評這三種方式進行。學生之間的互評主要從設計的具體細節方面進行評價,客戶的評價主要從是否滿足客戶的需求這個角度進行,師生之間的評價主要從理論的高度上進行評價,這三種評價有機結合,可以使學生對自己的設計再進行改進和升華,從而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理論知識,更有效的符合市場需要。

4 項目教學法應用過程注意事項

項目教學既要使學生沉浸在具體的項目中,又要實踐相關的理論知識,因此項目教學過程是一項來源于實踐又高于實踐的理論檢驗和合作探究的過程。

4.1 項目設置多樣化

藝術設計專業的項目應當有一定的多樣性,項目既要符合社會的實際需要,又要能鍛煉學生的多種能力,從而使學生愿意參與到項目中來。項目既可以是實際應用的模擬,也可以是從企業拿來的真實項目。總之,項目的來源渠道多樣,項目的設計要求多樣,項目的風格特征的多樣,都可以給學生更大的發揮空間。

4.2 項目教學參與性

項目教學是針對全體同學開展的,項目既要符合大多數同學的學業水平,又要注重發揮尖子生的專長,還能使水平較差的同學也在項目中得到提高。因此,項目教學要更加注重參與性,使學生都能愿意參與其中,都能在項目中獲得發展。

5 結語

項目教學法可以使高職藝術類專業學生在完成具體任務中獲得有效的能力提升,教師項目教學應當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上把握好每項工作的具體進度,從而在項目中傳授理論知識,引導學生提升藝術設計能力。

篇3

數學習題課按教學的情境和目標的不同,一般可分成三類:

1. 形成性習題課。形成性習題課是指在新概念、新規律建立時,為準確認識新知識的內涵、條件、范圍及基本運用方法而設的習題課,這種習題課不一定單獨進行,往往是與講授新課結合在一起。

2. 小結性習題課。小結性習題課是指一個單元結束時,學生對本單元知識結構網絡的建構,對某些知識點認識模糊的再認識,及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而設的習題課。

3. 專題性習題課。專題性習題課是指學完數學知識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知識點或知識塊,或是對數學思想方法的形成及對今后的學習有著重大影響而難度又較大的知識后,為幫助學生提高認識及減輕學習困難而設置的習題課。

二、 習題課教學中應注意的事項

1. 習題選擇要有針對性。習題課不同于新授課,它是以學生自主練習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模式,故要達到高的訓練目標,教師在選擇習題時要做到三針對,針對教學目標,針對知識點,針對學生的學習現狀。對普遍有缺陷的常犯錯誤的地方不但要多做而且要反復做。

2. 習題選擇要有典型性。數學知識和解題方法都有其內在規律,教學中一定要善于揭示規律,教會學生揭示“規律”。

數學題成千上萬,習題的選擇要克服貪多、貪全,有時看看題目哪個也不錯,都想讓學生做一做,這樣不分析、不歸類地搞“題海戰術”,其結果是題量大了,學生疲于奔命,既增加了學習負擔又降低了學習效率,能力也得不到培養,所以習題的選擇一定要典型,不但要注意到知識點的覆蓋面,還要讓學生能通過訓練掌握規律,并會發現規律,達到“以一當十”的目的。例如,二次函數是初中數學的一個難點,二次函數圖像的開口方向、對稱軸、頂點坐標是學次函數的基礎,怎樣讓學生牢固掌握,老師可設計習題幫助學生發現其規律并掌握之。

3. 習題的設計要有一定的梯度。同一個班級學生的知識基礎、認知水平和學習習慣都存在一定差異,在習題課教學中,對于習題的設計要針對學生的實際進行分層處理,既要創設舞臺讓優等生表演,發展其個性,又要重視給學困生提供參與的機會,使其獲得成功的喜悅。題目安排可從易到難,形成梯度,雖然起點低,但最后要求較高,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使得學困生不至于“陪坐”,優等生也能“吃得飽”,讓全體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例如,在講平方差公式時可設計A、B、C三組習題:

A組:(1) (x+2)(x-2) (2) (1+3a)(1-3a)

(3) (x+5y)(x-5y)

(4) (y+2z)(y-2z)

B組:(1) (-a+b)(-a-b) (1) (-m+5n)(m+5n)

C組:(1)4(a-b)2-9(a+b)2

篇4

教育詞典中解釋學習成績是一個學生所學課程、所獲等級以及所完成的其他學業的累計成績的記錄。[1]大學生的學習成績也稱學業成績,是指在大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知識和技能進行經常性、階段性和總結性的檢查與評定的結果。大學生的學習成績可以反映學生掌握知識的數量和質量、技能的準確性和熟練程度以及能力的發展水平,是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主要評定指標。通過對學習成績的檢查和評定,可以大致了解大學生的優缺點和學習中的問題,還可以促進學生鞏固和加深知識的掌握,培養學生精確細致、刻苦認真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堅韌的意志品質。

1.學習成績影響因素的類型劃分

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是復雜多變的,很多時候是綜合作用的結果,而非單一因素影響的。因此,有必要綜合考量、全面總結出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因素。一般來說,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因素可以分為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內部因素包括遺傳、身心狀態和特征,比如身體健康狀況、學習動機、興趣、態度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社會環境、學校、家庭、教師等影響因素。也有學者提出了新的說法,認為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因素可以分為可能性因素和現實性因素。

內因主要是指學生自身條件,又可以分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先天因素主要是由遺傳獲得。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大部分人的遺傳都是出于常態,并且遺傳因素對人的學習的影響在人的一生中是呈減弱的趨勢的。[2]后天因素主要是指學生出生后通過學習而逐步形成的身心特征。后天因素對學習成績的影響,其程度大小、強弱是一個變化的動態過程。

2.藝術類高職院校學生學習成績現實性影響因素的特點與問題

(1)主觀性。藝術類高職院校最大的特點就是其專業特色,即藝術性。這種藝術性專業特色由此帶來的無論是學習過程,還是學習結果,都會呈現藝術性;而藝術由此帶來的就是作品創作的主觀性、作品評價的主觀性。同時,學習本身就是一種主觀能動性的活動。因此,高職院校學生學習成績的最大特點就是主觀性。當然,在藝術設計領域,這種主觀性還是有一定的客觀標準的,是一種建立在客觀標準基礎上的主觀性活動。

(2)被動性。包括高職院校在內的國內絕大多數高校對于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定和考核,很少有學生參與其中的。學生在這樣的學習成績現實性影響因素中毫無發言權,基本上沒有任何話語權,完全是處于被動的狀態中。藝術類高職院校學生學習成績現實性影響因素也不例外,學生也被排除在學習成績的評定與考核之外,完全處于被動性地位。

(3)絕對性。絕對性是指在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定中,任課教師,特別是專業任課教師處于絕對的權威地位。高校專業教師本身就是在專業上具有較高學術水平才能勝任,因而使得大學教師在專業教學上具有絕對的權威性。這樣的權威性一直外延至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定上。藝術類高職院校學生學習成績現實性影響因素也受到這樣的權威性的影響。

基于上述特點,學校可以采取分等級、評分評語相結合、集體評價等方式去解決問題,在藝術類學生學習成績評價中適宜采取模糊評價體系,加上評分評價語對評分加以描述,同時,引入民主、消除集權和絕對的評分流程,以期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通過上述措施可以有效規避藝術類高職院校學生學習成績現實性影響因素中的不利因素,從而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成績,最終達到提升藝術類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的目標。

篇5

一、大學生媒介素養現狀的相關研究

1933年,英國學者ER?利維斯和他的學生丹尼斯?桑普森著作《文化和環境:培養批判意識》一書出版,書中首次提出“媒介素養”的概念。媒介素養是指人們面對媒體各種信息時的選擇能力、理解能力、質疑能力、評估能力、創造和生產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應能力②。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教授卜衛于1997年發表的《論媒體教育的意義、內容和方法》被認為是國內媒介素養研究的開端③。隨后,國內學者針對大學生媒介素養展開了充分的研究。

一部分學者將視角集中在大學生媒介素養的現狀及問題上,如鹽城師范學院陸作人副教授以鹽城師范學院為例,采用問卷調查法搜集數據,根據調查結果從五個方面分析了鹽城師范學院在校學生的媒介素養現狀,并針對性地提出了提高大學生媒介素養的對策④;南昌大學研究生張魯萍基于調查數據分析了大學生媒介素養的整體狀況,認為不同維度的媒介接觸存在差異,主要從年級、性別、專業等維度剖析了這一差異,從而為提升大學生的媒介素養提出了三個方面的建議⑤。

還有一部分學者關注媒介素養教育的問題。媒介素養教育包括認知教育、批判教育、行動教育⑥。遼寧大學的研究生李曉韻通過研究分析認為可以從媒介素養教育的理論研究和教育模式及注重發揮大學生自身作用等三個方面完善媒介素養教育⑦。

綜觀上述,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學生媒介素養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提升對策上,所選用的研究方法以問卷調查為主,在此基礎上運用描述統計法進一步討論藝術類大學生媒介素養的現狀,但針對藝術類大學生媒介素養影響因素的研究較缺乏,且尚未發現運用計量模型從實證角度深入剖析大學生媒介素養影響因素的文獻。因此,本文基于問卷調查數據,運用Tobit回歸模型實證分析了影響藝術類大學生媒介素養的各種顯著因素,在實證分析結果的基礎上提出相應政策建議,以期為提升藝術類大學生媒介素養提供參考。

二、藝術類大學生媒介素養影響因素研究

(一)藝術類大學生媒介素養的影響因素理論分析

根據眾多學者的研究,影響藝術類大學生整體媒介素養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如大學生對媒介的使用情況、對媒介信息的認知和判斷能力,以及媒介素養教育環境與資源等。

1.媒介使用情況。隨著新媒體的出現和發展,大學生接觸的媒介已經不再局限于書籍、報刊等傳統媒介,電腦、手機等逐漸成為大學生使用媒介的主要載體。因藝術專業的特殊性,藝術類大學生需要頻繁接觸媒介進行觀摩創作。不同形式的媒介使用條件不同,傳播信息的方式與效率不同,對大學生媒介素養產生的影響也必然不同。且大學生接觸媒介的動機和目的各不相同,每天接觸媒介的時間和頻率也會存在差異,個體的差異又會導致其對媒介信息的認知差異。

2.媒介信息認知和判斷能力。藝術類學生是媒介的使用者和創造者,經常承擔自媒體功能。擁有較好的辨別能力的大學生能夠甄別不同媒介的虛假信息,對于暴力、炫富、炒作等不良信息能夠自覺抵制,有一定的反思、批判和解讀能力,能夠從媒介中獲取有益信息,摒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負面信息。⑧大學生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又會反過來影響其對媒介的選擇與使用,進而影響其媒介素養水平。

3.媒介素養教育環境與資源。通過高校開展系統的媒介素養教育及實踐活動,能夠提升藝術類大學生的媒介意識和媒介道德,使其正確認識媒介的性質與功能,對媒介信息做出較為準確的判斷,避免受到不良媒介信息的誤導和暗示,從而盡可能避免出現價值判斷和言行的偏頗。⑨

(二)問卷設計及數據收集

為了獲取藝術類大學生媒介素養的基本情況,本文采用問卷調查法,設計了《藝術類大學生媒介素養調查問卷》,包括四部分內容:大學生媒介素養水平評價、大學生媒介使用情況、大學生媒介信息認知和判斷能力,以及媒介素養教育環境與資源。

調查選取福建省三所高校的在校本科生為調查對象,采用分層抽樣和隨機抽樣的方法,共發放問卷240份,收回問卷216份,經篩選有效問卷186份,有效率為86.11%。在全部有效問卷中,男、女大學生分別為91名、95名;大學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分別為55名、53名、47名、31名,所選樣本較為合理。

(三)研究方法簡介

本文對大學生媒介素養水平的評分標準設置在0-5分之間,即大學生媒介素養水平取值受限,稱之為受限因變量。受限因變量的回歸常采用極大似然估計法的Tobit回歸模型。

三、實證分析

(一)模型變量選擇及說明

根據藝術類大學生媒介素養影響因素的理論分析及問卷調查數據的可獲得性,本文選擇了媒介使用目的(X1)、媒介使用形式(X2)、媒介使用時間(X3)、是否限制每日上網時間(X4)、是否參與媒介互動(X5)5個指標反映大學生媒介使用情況;選擇識別媒介不實信息的能力(X6)、是否濫用媒介信息(X7)、參與媒介互動前是否對信息考證(X8)、對低俗信息的看法(X9)4個指標反映大學生媒介認知和判斷能力;選擇學校是否開設媒介素養教育課程(X10)、是否有媒介素養教育有關講座或論壇(X11)、是否開展媒介素養相關課外活動或社會實踐(X12)、校園主要媒介是否開設媒介素養教育版塊(X13)4個指標反映學校媒介素養教育環境及資源。

(二)實證結果及分析

以被調查藝術類大學生媒介素養水平的平均得分為因變量,選取的13個衡量指標為自變量構建Tobit回歸模型,運用Stata 12.0軟件回歸,得到回歸參數估計結果。模型整體擬合優度較好,LR chi2(13)值為468.44,對數似然比為-107.7509,對數似然比檢驗的顯著性水平P值為0.0000,偽判決系數為0.6849,自變量整體上對因變量有顯著性影響。

通過構建Tobit回歸模型,回歸結果顯示,媒介使用形式(X2)、是否限制每日上網時間(X4)、是否參與媒介互動(X5)、選擇識別媒介不實信息的能力(X6)、參與媒介互動前是否對信息考證(X8)、是否有媒介素養教育有關講座或論壇(X11)、是否開展媒介素養相關課外活動或社會實踐(X12)、校園主要媒介是否開設媒介素養教育版塊(X13)對大學生媒介素養水平有顯著影響。除媒介使用形式和是否參與媒介互動對藝術類大學生媒介素養水平有顯著負向影響外,其余自變量均對大學生媒介素養水平有顯著正向影響。

結語

本文通過構建Tobit回歸模型分析了影響藝術類大學生媒介素養的因素,結合調查數據和實證結果,從藝術類專業特色及學生的特點出發,提升藝術類大學生媒介素養應該自身教育和學校教育相結合,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相結合。首先,藝術類大學生應主動培養媒介價值觀和道德觀,提升辨別媒介信息的能力,避免被動接受形式多樣的媒介信息,形成獨立思考和批判的能力。實證結果發現,若藝術類大學生限制每日上網時間,參與媒介互動前對信息進行考證,且選擇識別媒介不實信息能力越強,則媒介素養水平較高。其次,藝術類大學生接觸媒介的動機多樣,使用和參與媒介的頻率也不同,經常利用媒介社交娛樂、參與各種形式媒介互動的學生,相較于利用媒介查閱學習資料、獲取新聞資訊的學生來說媒介素養水平較低。因此,引導藝術類大學生科學合理地利用媒介,避免沉溺于網絡社交娛樂,并且理性地接觸各種媒介信息,有助于提升藝術類大學生媒介素養水平。

最后,藝術類大學生媒介素養水平的提升離不開學校的媒介素養教育。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主要在校園,因此,學校是開展媒介素養教育的主陣地。實證結果發現,學校開設媒介素養相關課程、講座或論壇、課外活動或其他實踐,有利于藝術類大學生媒介素養水平的提高。因此,高校應將媒介素養作為公共選修課或必修課引入現有教學內容中,通過系統科學的課程教學提高藝術類大學生對媒介的認知,還可以通過邀請相關媒介專家及學者開設專題講座、論壇等,使藝術類大學生在與媒介專家、學者的直接交流中形成對媒介的理解判斷能力。理論的學習離不開實踐,高校應充分利用豐富的校園媒介資源,通過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如校電視臺的拍攝、節目制作、稿件撰寫,校園網頁制作、管理和維護等,使藝術類大學生真正參與到媒介實踐活動中去,在具體的情境中形成對媒介信息全面深刻的理解,以促進媒介素養水平的提高。

注釋:

①張欣.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途徑的新探索――以電影媒介素養為例[D].成都:成都理工大學,2011.

②Elizabeth Thoman.Skills&Strategies for Media Education[A].Ontario Ministry of Education,Media Literacy Resource Guide.1989:7-9.

③卜衛.論媒介教育的意義、內容與方法[J].現代傳播,1997(1).

④陸作人.大學生媒介素養現狀調查與對策分析――以鹽城師范學院為例[J].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4(6):60-63

⑤張魯萍.大學生媒介素養現狀分析及培養策略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11.

⑥龍黎飛.論媒介素養教育的內容、原則和途徑[J].廣東海洋大學學報,2008,28(2):116-119.

⑦李曉韻.論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D].沈陽:遼寧大學,2013.

篇6

近年來臨床及基礎研究已證實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是發生缺血性腦卒中的基礎,基質金屬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劑對動脈硬化斑塊的發生和發展起重要作用,其中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和基質金屬蛋白酶抑制劑-1(TIMP-1)目前研究得較透徹[1-2]。氯吡格雷是一種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藥,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具有較好療效,但有關氯吡格雷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血漿MMP-9和TIMP-1水平的影響國內外報道不多[3]。本研究觀察了氯吡格雷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血漿MMP-9和TIMP-1水平的影響,并進行療效及安全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1.2 治療方法

1.3 觀察指標

1.3.1 血漿MMP-9和TIMP-1水平的測定 取晨起8∶00空腹外周靜脈血5~10 mL,常規低溫低速離心,分離出血清,-70℃冰箱保存待檢。采用雙抗體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漿MMP-9和TIMP-1水平,試劑盒由武漢博士德生物有限公司生產,實驗操作步驟嚴格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4 統計學方法

2.3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安全性分析

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期間分別出現上腹不適1例和惡心2例,癥狀較輕,治療期間均未出現皮下出血、消化道出血和顱內出血等現象。治療期間復查頭顱CT或MRI未發現梗死后出血現象。

3 討論

MMPs是一類新型降解細胞外基質的蛋白酶,與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病過程關系密切[5]。MMP-9是MMPs家族中最重要成員,主要由腦血管內皮細胞合成,通過降解細胞外基質的Ⅳ型膠原、層黏連蛋白和纖黏連蛋白,使血腦屏障受損,加重血管源性腦水腫;同時可引起基底膜破裂,使易損斑塊不穩定,發生破裂形成血栓,導致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6]。TIMP-1是 MMP-9的內源性抑制劑,能抑制細胞外基質的降解,修復基底膜組織,維持血管壁基底膜完整性及穩定性,減少缺血性腦卒中體積及損傷范圍,并能減輕血管源性腦水腫,穩定易破裂的動脈斑塊[7]。正常情況下MMP-9和TIMP-1的比值保持平衡共同維持基底膜的完整性;MMP-9和TIMP-1的比值發生失調是引起基底膜破裂及斑塊破裂不穩定發生缺血性腦卒中的關鍵[8]。因此,通過調節MMP-9和TIMP-1水平可為缺血性腦卒中預防和治療提供一種新途徑。

氯吡格雷是一種新型的噻吩類的抗血小板聚集藥物,與血小板表面的二磷酸腺苷受體不可逆地結合,減少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 的活化,進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9]。近年來國內外大樣本研究已證實,與阿司匹林相比,氯吡格雷能更有效地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使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率明顯下降,且患者胃腸道副作用較少,安全性好,患者依從性較佳[10]。付國惠等[11]研究發現,氯吡格雷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療效確切,不良反應輕,安全性較好,并能預防缺血性腦卒中的復發,改善患者的預后。本研究結果發現,觀察組患者治療2周后血漿MMP-9下降幅度及TIMP-1上升的幅度均較對照組更顯著,且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治療期間均無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表明氯吡格雷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療效確切,安全性較好,作用與降低血漿MMP-9水平、提高TIMP-1水平、糾正MMP-9和TIMP-1的比值失調密切相關。我們推測氯吡格雷可通過降低MMP-9水平、提高血漿TIMP-1水平,從而降低血漿MMP-9和TIMP-1的比值,能抑制細胞外基質的降解,修復基底膜組織,維持血管壁基底膜的完整性,減少缺血性腦卒中體積及損傷范圍,穩定易破裂的動脈斑塊,提高了患者的臨床療效[12]。

總之,氯吡格雷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療效確切,安全性較好,作用與其降低血漿MMP-9和TIMP-1的比值失調密切相關,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薛飛,袁建新,楊秀平. MMP-9、TIMP-1與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穩定性的研究[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08,28(10): 992.

[2] Ding YH, Li J, Rafols JA, et al. Reduced brain edema and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 expression by pre -reperfusion infusion into ischemic territory in rat[J]. Neurosci Lett,2004,372 (1-2):35-39.

[3] 趙俊泉,呂秀英. 氯吡格雷治療腦梗死患者的療效及作用機制[J]. 山東醫藥,2008,48(22):56-57.

[4] 中華神經科學會. 各類腦血管疾病的診斷要點和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評分標準[J]. 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380.

[5] Montaner J,A lvarez-Sabin J,Molina C,et al.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expression after human cardioe mbolic stroke: temporal profile and relation to neurological impairment[J]. Stroke,2001,32(8):1759-1766.

[6] RosellA, Alvarez-Sabin J,Arenillas JF, et al. A 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 protein array reveals astrong relation between MMP-9 and MMP-13 with diffusion-weighted image lesion increase in human stroke[J].Stroke,2005,36(11):1415-1420.

[7] 寇忠愛, 相波, 趙仁亮. 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基質金屬蛋白-9水平的動態變化及臨床意義[J]. 臨床薈萃,2007,22(1):6-9.

[8] GuoM, Cox B, Mahale S, et al. Preischemic exercise reduces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expression and ameliorates blood-brain barrier dysfunction in stroke[J]. Neuroscience,2008,151(4): 340-351.

[9] 楊汶剛. 氯吡格雷治療急性腦梗死136例療效觀察[J]. 中國醫藥指南,2011,9(36):152-153.

[10] Cannon C. Effectiveness of clopidogrel versus aspirin in prevent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atherothrombosis(CAPPIE trial)[J]. Am J Cardiol,2002,90(7):760-762.

篇7

臨床專業主要就是臨床醫學和基礎醫學。

主要包括大專業:內、外、婦、兒,傳染醫學;

篇8

1.2本科專業設置

四川省屬醫學院校醫學類本科是四川省醫學本科教育的主力軍,那么其專業結構如何,是否能滿足四川省社會發展的需要,是必須認真研究的問題。社會的進步、教育對象的變化及學科的發展都直接影響著高校的專業設置和調整。現行本科專業目錄及專業管理辦法是1998年制定實施的,距今已經有十多年時間,明顯存在著以下問題:一是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社會需求的變化;二是不能適應高校多類型、人才培養多規格的需要;三是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專業設置困難,不利于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四是與研究生培養《學科目錄》存在專業銜接問題。2010年教育部組織專家對本科專業目錄進行修訂,并于2012年頒布。我們按照教育部高校學生司編印的《2005年普通高考報考手冊》[5]之專業目錄(以下簡稱舊目錄)及2012年教育部頒布的專業目錄(以下簡稱新目錄)統計分析省屬醫學本科院校有關醫學類專業的設置,結果表明:按舊目錄計算,醫學類本科共設有8類(一級學科)36個專業,四川省于2010年在臨床醫學專業下又增設了全科醫學,故總計按37個專業計算;專科設5類27個專業。按舊目錄一級學科專業計算,瀘州醫學院、川北醫學院、成都中醫藥大學和成都醫學院分別有6、6、5、4個一級醫學學科招收本科生;按二級學科專業計,四所院校設置的本科專業數由高到低依次為成都中醫藥大學14個,瀘州醫學院12個、川北醫學院11個和成都醫學院9個;即使按2011年招生專業數最多的成都中醫藥大學計算,其本科專業的設置率僅為37.8%(14/37),且中醫藥專業占二分之一。按舊目錄所列27個專科專業計,2010年成都中醫藥大學以12個專業(占專業總數的44.4%)高居榜首,川北醫學院、成都醫學院和瀘州醫學院依次為4、3、1個專業。按新目錄統計,成都中醫藥大學醫學類專業設置率為34.1%(15/44)、其次為瀘州醫學院29.5%,川北醫學院25%和成都醫學院22.7%。需要指出的是四所院校本科專業重復率達60%,只有法醫學、眼視光學、臨床藥學、藏藥學、針灸推拿學、藥物制劑等專業沒有重復設置。按新目錄計,四所本科院校均未開設眼視光醫學、精神醫學、放射醫學、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婦幼保健醫學、衛生監督、全球健康學、藥事管理、藥物分析、藥物化學、中藥制藥、中草藥栽培與鑒定、醫學實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口腔醫學技術、聽力與言語康復學等專業,可見四川省屬醫學院校學科及專業建設顯得十分薄弱,難以滿足社會對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全面要求,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省食品衛生與監督、中藥產業、精神衛生、預防保健等方面人才匱乏。

1.3本科各專業招生數量與構成比

從各專業的招生規模看,2006至2010年間,省屬醫學院校在11類醫學專業(新目錄一級學科)中僅有基礎醫學沒有招生,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基礎醫學的辦學條件(包括師資隊伍、實驗室建設等)要求高,省屬院校達不到相關要求,也可能是因為該專業學生的就業存在較大困難(因為從事基礎醫學工作者對科研能力的要求較高,本科畢業生難以企及),其余10類專業均招收本科生。由于從事法醫工作人員不計入衛生技術人員,故在此不予統計。四所院校的臨床醫學類專業(包括臨床醫學、麻醉學和醫學影像學)規模最大,五年共招收19148人(占總招生人數的42.3%),其次是護理學(14.7%),中西醫臨床醫學、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學、中醫學、藥學、中藥學、麻醉學所占比例分別為8.3%,6.1%,4.8%,4.1%,3.9%,3.9%和2.6%,其它專業所占比例僅為0.2%~1.7%。考慮到臨床醫學類、中醫學類、中西醫結合類、預防醫學、口腔醫學均是執業醫師的來源,故合并計算總數為25823,它們與藥學(含中藥學)、護理學、醫學檢驗專業招生人數之比分別為1∶0.15、1∶0.22和1∶0.09。按四類執業醫師進行分類比較,臨床醫學類、中醫類(含中西醫結合類)、口腔醫學類和預防醫學類專業五年招生所占比例分別為74.2%、21.4%、1.9%和2.5%,與2010年四川省四類執業(助理)醫師構成比(分別為71.0%、21.4%、4.2%和5.4%)基本一致(r=0.9998,P<0.01)。由此可見,四川省護理、藥學及醫學檢驗(尤其本科以上學歷)人才匱乏以及公共衛生和口腔執業醫師相對不足的現狀在短期內難以改變,這種現狀與目前相應專業的招生比例有明顯的相關性。

2醫學專業畢業生質量

我們曾分析并認為醫學專業畢業生能否成為一名合格的衛生人才,需要一個檢驗的標準,而執業資格考試是行業準入性考試,是評價申請者是否具備從事相關工作所必須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考試,同時也應是檢驗大學專業教育水平的標準[6]。醫學類專業畢業生最終能否進入衛生技術隊伍行列,需要通過執業資格考試。需要關注的是,2005至2009年間,全國臨床醫學本科專業畢業生首次參加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的通過率呈逐年下降趨勢,2009年僅為52.06%。四川某高校2008年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通過率為64.23%[7]。黃海溶等[8]報告2007年海南醫學院和其他學院畢業生臨床執業醫師資格理論考試通過率僅為39%和30.2%,同比顯著下降。某省公共衛生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總體通過率甚至只有24.89%[9]。伍洪波等[10]的研究表明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成績受最高學歷、單位所屬、畢業年限等因素的影響。由此推測專科畢業生的考試通過率可能更低。有資料顯示:新疆臨床醫學專科畢業生執業醫師綜合筆試通過率僅為13%-19%,明顯低于同期本科畢業生的水平[11]。由于四川省招收醫學專科學生占本專科招生總規模的一半以上,如果其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太低,將明顯影響執業醫師隊伍的建設與發展。那么,其他專業的教育質量如何呢?山東省2002年度共計8169人參加了執業藥師資格考試,其總體合格率為僅為26.8%(藥學28.3%,中藥學24.4%)[12]。如果四川省執業藥師資格考試通過率也如此(未見報告),實在令人擔憂。由此可見,目前醫學教育的質量不容樂觀,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勢必導致大量醫學畢業生“失業”,出現一種一面是大量醫學專業畢業生進入社會,而另一面是衛生技術人才依然缺乏的尷尬局面。

篇9

3、工學類專業:制藥工程、生物醫學工程。

篇10

學科門類:理學

0701

數學類

0701

數學類

070103T

數理基礎科學

070103S

數理基礎科學

0702

物理學類

0702

物理學類

070204T

聲學

070203W

聲學

0703

化學類

0703

化學類

070303T

化學生物學

070303W

化學生物學

070304T

分子科學與工程

070304W

分子科學與工程

0704

天文學類

0705

天文學類

0705

地理科學類

0707

地理科學類

0706

大氣科學類

0709

大氣科學類

0707

海洋科學類

0710

海洋科學類

070703T

海洋資源與環境

071005S

海洋生物資源與環境

070704T

軍事海洋學

071004W

軍事海洋學

0708

地球物理學類

0708

地球物理學類

0709

地質學類

0706

地質學類

070903T

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注:可授理學或工學學士學位)

070704W

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

070904T

古生物學

070603S

古生物學

0710

生物科學類

0704

生物科學類

0711

心理學類

0715

心理學類

0712

統計學類

0716

統計學類

08

學科門類:工學

08

學科門類:工學

0801

力學類

0711

力學類

0817

工程力學類

0802

機械類

0803

機械類

080209T

機械工藝技術

040313W

機械制造工藝教育

040314W

機械維修及檢測技術教育

080210T

微機電系統工程

080310S

微機電系統工程

080211T

機電技術教育

040315W

機電技術教育

080212T

汽車維修工程教育

040317W

汽車維修工程教育

0803

儀器類

0804

儀器儀表類

0804

材料類

0802

材料類

0713

材料科學類

080409T

粉體材料科學與工程

080209W

粉體材料科學與工程

080410T

寶石及材料工藝學

080208W

寶石及材料工藝學

080411T

焊接技術與工程

080207W

焊接技術與工程

080412T

功能材料

080215S

功能材料

080213S

生物功能材料

080413T

納米材料與技術

080216S

納米材料與技術

080414T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080217S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0805

能源動力類

0805

能源動力類(部分)

080502T

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

080504W

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

080503T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080512S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080507S

風能與動力工程

0806

電氣類

0806

電氣信息類(部分)

080602T

智能電網信息工程

080645S

智能電網信息工程

080603T

光源與照明

080610W

光源與照明

080604T

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

080633H

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

0807

電子信息類

0806

電氣信息類(部分)

0712

電子信息科學類

080707T

廣播電視工程

080617W

廣播電視工程

080708T

水聲工程

080644S

水聲工程

080709T

電子封裝技術

080214S

電子封裝技術

080710T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080615W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080711T

醫學信息工程

080624S

醫學信息工程

080712T

電磁場與無線技術

080631S

電磁場與無線技術

080713T

電波傳播與天線

080635S

電波傳播與天線

080714T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注:可授工學或理學學士學位)

071201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080715T

電信工程及管理

080632H

電信工程及管理

080716T

應用電子技術教育

040318W

應用電子技術教育

0808

自動化類

0806

電氣信息類(部分)

080802T

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

080602

自動化(部分)

0809

計算機類

0806

電氣信息類(部分)

080907T

智能科學與技術

080627S

智能科學與技術

080908T

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

080903W

空間信息與數字技術

080909T

電子與計算機工程

080637H

電子與計算機工程

0810

土木類

0807

土建類(部分)

081005T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080706W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081006T

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

080724W

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

0811

水利類

0808

水利類

081104T

水務工程

080709W

水務工程

0812

測繪類

0809

測繪類

081203T

導航工程

080904S

導航工程

081204T

地理國情監測

080905S

地理國情監測

0813

化工與制藥類

0811

化工與制藥類

081303T

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

080218S

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

080210W

再生資源科學與技術

081304T

能源化學工程

081106S

能源化學工程

081305T

化學工程與工業生物工程

081104S

化學工程與工業生物工程

0814

地質類

0801

地礦類(部分)

081404T

地下水科學與工程

080109S

地下水科學與工程

0815

礦業類

0801

地礦類(部分)

081505T

礦物資源工程

080107Y

礦物資源工程

081506T

海洋油氣工程

080111S

海洋油氣工程

0816

紡織類

0814

輕工紡織食品類(部分)

081603T

非織造材料與工程

081412S

非織造材料與工程

081604T

服裝設計與工藝教育

040329W

服裝設計與工藝教育

0817

輕工類

0814

輕工紡織食品類(部分)

0818

交通運輸類

0812

交通運輸類

081806T

交通設備與控制工程

081213S

交通信息與控制工程

081209W

交通設備信息工程

080647S

交通設備與控制工程

081807T

救助與打撈工程

081211S

救助與打撈工程

081808TK

船舶電子電氣工程

080636S

船舶電子電氣工程

0819

海洋工程類

0813

海洋工程類

081902T

海洋工程與技術

081302S

海洋工程與技術

081903T

海洋資源開發技術

081303S

海洋資源開發技術

0820

航空航天類

0815

航空航天類

082006T

飛行器質量與可靠性

081508S

質量與可靠性工程

082007T

飛行器適航技術

081212S

航空器適航技術

0821

兵器類

0816

武器類

0822

核工程類

0805

能源動力類(部分)

0823

農業工程類

0819

農業工程類

0824

林業工程類

0820

林業工程類

0825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

0810

環境與安全類(部分)

0714

環境科學類

082505T

環保設備工程

081009S

環保設備工程

082506T

資源環境科學(注:可授工學或理學學士學位)

071403W

資源環境科學

081105S

資源科學與工程

082507T

水質科學與技術

081003W

水質科學與技術

0826

生物醫學工程類

0806

電氣信息類(部分)

082602T

假肢矯形工程

080622W

假肢矯形工程

0827

食品科學與工程類

0814

輕工紡織食品類(部分)

082706T

葡萄與葡萄酒工程

081409W

葡萄與葡萄酒工程

082707T

食品營養與檢驗教育

040332W

食品營養與檢驗教育(部分)

082708T

烹飪與營養教育

040333W

烹飪與營養教育

0828

建筑類

0807

土建類(部分)

082804T

歷史建筑保護工程

080707W

歷史建筑保護工程

0829

安全科學與工程類

0810

環境與安全類(部分)

0830

生物工程類

0818

生物工程類

083002T

生物制藥

081107S

生物制藥

0831

公安技術類

0821

公安技術類

083103TK

交通管理工程

082104W

交通管理工程

083104TK

安全防范工程

082103W

安全防范工程

083105TK

公安視聽技術

082106S

公安視聽技術

083106TK

搶險救援指揮與技術

082108S

搶險救援指揮與技術

083107TK

火災勘查

030504W

火災勘查

083108TK

網絡安全與執法

082107S

網絡安全與執法

083109TK

核生化消防

082105W

核生化消防

09

學科門類:農學

09

學科門類:農學

0901

植物生產類

0901

植物生產類

090107T

茶學

090104

茶學

090108T

煙草

090105W

煙草

090109T

應用生物科學(注:可授農學或理學學士學位)

090108W

應用生物科學

040308W

應用生物教育

090110T

農藝教育

040301W

農藝教育

090111T

園藝教育

040302W

園藝教育

0902

自然保護與環境生態類

0904

環境生態類

0903

動物生產類

0905

動物生產類

090302T

蠶學

090502

蠶學

090303T

蜂學

090503W

蜂學

0904

動物醫學類

0906

動物醫學類

090403T

動植物檢疫(注:可授農學或理學學士學位)

070406W

動植物檢疫

0905

林學類

0903

森林資源類

0906

水產類

0907

水產類

090603T

水族科學與技術

090703S

水族科學與技術

0907

草學類

0902

草業科學類

10

學科門類:醫學

10

學科門類:醫學

1001

基礎醫學類

1001

基礎醫學類

1002

臨床醫學類

1003

臨床醫學與醫學技術類(部分)

100202TK

麻醉學

100302*

麻醉學

100203TK

醫學影像學

100303*

醫學影像學

100204TK

眼視光醫學

100306W

眼視光學(部分)

100205TK

精神醫學

100308W

精神醫學

100206TK

放射醫學

100305W

放射醫學

1003

口腔醫學類

1004

口腔醫學類

1004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

1002

預防醫學類

100403TK

婦幼保健醫學

100203S

婦幼保健醫學

100404TK

衛生監督

100206S

衛生監督

100405TK

全球健康學(注: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0205S

全球健康學

1005

中醫學類

1005

中醫學類(部分)

1006

中西醫結合類

1005

中醫學類(部分)

1007

藥學類

1008

藥學類(部分)

100703TK

臨床藥學(注: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0808S

臨床藥學

100704T

藥事管理(注: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0810S

藥事管理

100705T

藥物分析(注: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0812S

藥物分析

100706T

藥物化學(注: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0813S

藥物化學

100707T

海洋藥學(注: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0809S

海洋藥學

1008

中藥學類

1008

藥學類(部分)

100803T

藏藥學(注: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0805W

藏藥學

100804T

蒙藥學(注: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0811W

蒙藥學

100805T

中藥制藥(注:可授理學或工學學士學位)

100814S

中藥制藥

100806T

中草藥栽培與鑒定(注: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100804W

中草藥栽培與鑒定

1009

法醫學類

1006

法醫學類

1010

醫學技術類

1003

臨床醫學與醫學技術類(部分)

101008T

聽力與言語康復學

100310W

聽力學

1011

護理學類

1007

護理學類

12

學科門類:管理學

11

學科門類:管理學

1201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

1101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部分)

120106TK

保密管理

110102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部分)

1202

工商管理類

1102

工商管理類(部分)

120211T

勞動關系

110314S

勞動關系

120212T

體育經濟與管理

020113W

體育經濟

110316S

體育產業管理

120213T

財務會計教育

040334W

財務會計教育

120214T

市場營銷教育

040336W

市場營銷教育

1203

農業經濟管理類

1104

農業經濟管理類

1204

公共管理類

1103

公共管理類

120406TK

海關管理

110319S

海關管理

120407T

交通管理(注:可授管理學或工學學士學位)

110313S

航運管理

120408T

海事管理

081208W

海事管理

120409T

公共關系學

110305W

公共關系學

1205

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類

1105

圖書檔案學類

1206

物流管理與工程類

1102

工商管理類(部分)

120603T

采購管理

110219S

采購管理

1207

工業工程類

1101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部分)

120702T

標準化工程

110110S

標準化工程

120703T

質量管理工程

110107S

產品質量工程

1208

電子商務類

1102

工商管理類(部分)

120802T

電子商務及法律

110216H

電子商務及法律

1209

旅游管理類

1102

工商管理類(部分)

120904T

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

040331W

旅游管理與服務教育

13

學科門類:藝術學

[新增]

1301

藝術學理論類

[新增]

1302

音樂與舞蹈學類

[新增]

1303

戲劇與影視學類

[新增]

130311T

影視攝影與制作

050416

攝影(部分)

050432S

數字電影技術

050426S

照明藝術

1304

美術學類

[新增]

130405T

書法學

050425S

書法學

130406T

中國畫

050429S

中國畫

1305

設計學類

[新增]

130509T

藝術與科技

050428S

篇11

1 影像檢查技術專業概況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臨床對于具有高素質的醫學影像學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顯著的增加[2]。為更具針對性的培養影響檢查技術專業人才,我校于2014年1月~7月間對漢中地區基層的174家綜合和性公立醫院(二級甲等醫院20所,一級甲等醫院154所)影像檢查技術專業就業及需求情況進行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在影像科工作人數20人單位者1所;而在影像技術崗位人員0人為87所,1人為1所,2~3人為71所,5~10人為9所;而在未來5年內174所醫院均需要影響技術人員;對招收人員學歷要求:本科70所,高職高專114所,中專20所;X線檢查技術161所,CT檢查技術20所,MRI檢查技師2座,DSA檢查技師2所;需求傾向:診斷+技術復合人才153所,影像診斷33所,影像檢查技術27所。可見在所觀察的174所基層醫院中,影像技術崗位的臨床缺口較大,且對影像技術專業高職高專人才需求量較大。因此建立起可培養高素質醫學影像學技術人才的專業有著十分的必要性。

2 影像檢查技術專業教學分析

2.1 影像檢查技術專業教學內容總結 因影像檢查技術專業在臨床工作中有著操作性強、綜合能力高的臨床特點。故在臨床課程的建立及教授過程中,應重視結合本專業的特點而建立[3]。在專業基礎課程的建立中,應本著"必須"及"適度"的原則,取消或削減與本專業無關或關系不密切課程,適當增加與本專業關系較為密切課程的課時,必要時可設立部分與本專業關系密切的課程。專業基礎課程的建立時,可減少了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大學語文及醫學病原學等課程的課時,增加了人體解剖學的課時,并增加了設立了交際學、人體斷層解剖學,醫學影像物理學及醫學電子學基礎四門課程。通過調整專業基礎課程的設立,以突出本專業的臨床特點,為專業課程的設立建立基礎。而對于專業課課程的建立時,需結合臨床影像檢查技術的特點,重視臨床實用性,將現有課程進修重新整合搭配。首先弱化部分與臨床影像檢查工作不密切的專業課程,將醫學統計學、文獻檢索、科研方法及醫學英語等課程的授課形式轉變為講座課,授課目的為以學生了解為主。其次,細化影像檢查課程,增加CT、MRI成像原理及維修課程,介入放射學,核醫學等課程。同時根據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臨床影像技術X線檢查技術161所,CT檢查技術20所,MRI檢查技師2所,DSA檢查技師2所。可見在就業需求方面,以X線檢查技術需求量較大,故在學生進行理論教學的同時,應將教學重點偏向于X線檢查技術[4]。

2.2 影像檢查技術專業教學效果評估 理論及實踐教學雖為影像檢查技術專業的主要內容,但對于教學效果的評估同樣在專業建立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通過對教學效果的評估,不僅可反饋教學效果,同時對專科課程的完善有著重要的作用。

因理論教學及實踐教學有著不同的特點,故在對于教學效果評價中,應將理論教學評價及實踐教學評價給予分離,應用不同的評價體系對理論教學及實踐教學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其中理論教學的教學效果評價可繼續應用目前的筆試形式進行。但是在理論課程評價中,對于專業課課程的評價應更為嚴格,專科課程中存在不合格者,均不予進行下一步教學授課。而對于實踐教學的教學效果評價則以考核方式進行,考核方式由理論口試及實踐操作兩部分組成,評委均由實踐教學所在醫院組織,由學生在進行X線檢查、CT檢查、MRI檢查等各部分檢查的實踐教學后,統一進行。考核內容包括:各影像學檢查項目的成像理論、各項檢查操作方法及設備維護維修等[5]。由評委現場對學生的實踐教學效果進行評價打分,并反饋學院。學院每學期均對理論教學及實踐教學評價效果進行總結,并分析在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以導致臨床教學。

3 問題及展望

高職院校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設立,其目的為培養具有影像學設備操作、維修及維護等實踐技能能力的人才,是醫學影像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6,7]。雖然目前已有眾多高職學院已設立了專業,在課程設置及教學效果評價方面均已積累了較多的經驗,但是因本專業畢業生就業范圍較為廣泛,畢業后所進入的醫院級別存在一定的差異,無法全面的對學生進入工作崗位的工作情況進行評價,缺乏通過工作情況對專業建設的反饋體系。故尚需建立起以畢業生為評價群體的專業反饋體系,以更好的指導專業的設置。同時在需求傾向中顯示,臨床需求中以診斷+技術復合人才需求量較大,但目前影像技術專業畢業生則無法考取職業醫師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影像技術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面。

參考文獻:

[1]黃玲莉,李芋亭,朱唯瑋,等.現代醫學影像專科畢業生的就業與探討[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4,12(1):76-77.

[2]李家林,胡斌,儲麗琴,等.醫學影像技術特色專業建設探析[J].職業教育研究,2014,3(3):34-37.

[3]曹琰,李萌,袁安東.高職高專醫學影像技術專業《醫學影像檢查技術》課程建設[J].中國成人教育,2012,14(14):146-148.

[4]汪素涵,李忻.醫學影像技術學實驗教學新模式探討[J].現代醫藥衛生,2011,27(15):2387-2388.

篇12

隨著醫學事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高等數學在醫學中的重要作用也越來越受人們所重視。高等數學作為醫學類高等院校中重要的基礎課程,對于培養醫學類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增加學生的高等數學知識以及運用高等數學的方法分析、解決醫學中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后續的醫學課程打好必要的數學基礎,為今后的醫藥科研、工作實踐奠定基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高等數學所涉及內容較多、難度較大,且醫學類院校中學生數學基礎薄弱,如何在醫學類院校中進行高等數學的教學是醫學類院校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本文結合多年教學的實踐經驗,針對醫學類專業的特點,總結過去教與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圍繞如何提高教學質量進行了思考,并對如何提高高等數學的教學方法提出了建議。

1.提高思想認識, 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醫學類高校各專業開設高等數學課程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普及高等數學的知識,也是為了學生深入學習后續相關醫學知識的需要。但醫學類各專業的學生普遍存在一些問題。近十年來,由于高校招生規模擴大,學生總體水平下降,導致了學生數學基礎薄弱,學習高等數學課程的興趣大減,學習高等數學課程目標不明確。這一系列的問題導致原本學風不嚴謹的醫學類學生如不能很好的完成高等數學的學習,就很難完成像物理、藥理、預防醫學等與高等數學相關課程的學習。針對上述情況,在高等數學的教學中應讓學生充分了解高等數學的學習對于培養邏輯思維,抽象思維,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重要性。這些思維能力是一名合格醫生所具備的基本素質。同時在高等數學課程的講授時,注重高等數學在醫學中的應用,以醫學中的現象和實例講解高等數學的概念、定理和習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通過一些典型醫用數學模型,讓學生了解和學習建立數學模型的方法,了解數學模型在醫學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學生感受到學好高等數學和當好醫生是緊密相關的,激發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熱情。

2.結合學科特點,培養學生邏輯推理、抽象思維能力

醫科類學生在醫學專業的學習中,需記憶的知識較多,在實驗和病例的觀察分析中,注重對具體的對象進行特征、形態和功能的描述,而忽視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所以醫科類學生記憶能力較強,抽象及邏輯思維能力較差。與醫學類課程相比,高等數學則是一門較為抽象且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學生在高等數學的學習中僅憑借大腦進行抽象思維、邏輯推理活動而無需借助于標本和模型,可以很好的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和抽象思維能力。因此高等數學課程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邏輯推理、抽象思維能力。有了高等數學課程中邏輯推理、抽象思維能力的鍛煉,醫科類學生就可以很好地完成醫藥統計學等與高等數學相關的后續課程的學習,并且可以很好的利用所學的高等數學知識進行醫學問題的分析,解決醫學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相應的加強。

3.注重高等數學中概念與醫學知識的結合

在醫科類高等數學的教學中,可以將高等數學與醫學進行有機的結合,讓學生體會到高等數學的知識在醫學中的重要作用,從而轉變學生的認識,提高他們對高等數學的重視程度。因此在醫科類院校的高等數學的教學中,可以適當的引入一些涵蓋高等數學模型和概念的醫學類問題。比如,在高等數學的教學中,世界人口隨時間的變化規律可以引入函數概念;連續性設計正常心電圖圖譜可以引入函數極限的概念;借助常微分方程可進行臨床醫藥學中的定量分析和群體醫學的動態分析;用定積分可進行心輸出量的確定及腦脊液流量的測定;用不定積分可進行肺的擴散能力的檢測。這些與醫學相關的高等數學概念的引入可以使高等數學與醫學充分結合,從而體現出數學作為醫學研究工具的重要價值。

4.注重教材的編排和不同專業的因材施教

為了加強醫科類高校中高等數學的教學,順應時展的需要,針對不同醫學類專業選擇適合各專業特點的教材十分重要。高等數學教材內容廣泛,前后連貫性和邏輯性較強,例如,在微積分的學習中應該先學習微分再學積分;在學習多重微分和積分時,只有在學生掌握了一元函數微分和積分后,才可以學習多元函數的微分。此外,醫學類各專業對高等數學的要求也不一致。在這種客觀條件下,各醫學專業的學生在學習高等數學時造成了一定的困難,所學的高等數學的知識也難以跟自己所學的醫學知識進行很好的結合,很難把所學知識作為解決醫學中所遇到各種問題的工具。因此醫用高等數學教材應在內容編排和結構框架上新穎精練、突出醫學特色;醫用高等數學教材應在知識性與實用性上相結合,要大膽更新,重點要突出。對高等數學的教學內容、體系和教學方法等進行調整優化,從醫學實際問題的需要出發,從醫學各專業后續課程的需要出發,從社會的實際應用需要出發來考慮和確定教學內容和體系,注重學生能力培養。在高等數學的教學時應根據醫學類各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和專業教學的需要,認真分析教材內容與各專業的關系,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學科專業的具體情況安排不同的教學內容,以此讓學生感覺到學以致用,充分發揮基礎課程適度為用的教學原則。

5.注重現代化技術的應用

由于目前醫學院校中計算機資源不足,高等數學課程中計算機和多媒體使用較少,導致高等數學的教學手段單一,未能很好的體現現代化的教學理念。實現高等數學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是高等數學教學發展的一種趨勢。通過應用計算機和多媒體技術,可以將一些抽象的、難以用語言表述的數學過程和模型轉化為易被學生接受的動態圖像進行展示,更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一些諸如“MATLAB”、“Mathematics”、“SPSS”的數學軟件將高等數學一些枯燥的內容進行展示,真正提高高等數學課堂的實效性。

總 結

上述建議僅涉及到醫科類院校中高等數學教學的幾個方面。在醫用高等數學的教學中,還必須要求教師掌握好教學的基本環節,以及高等數學在醫學中的應用方法與應用成果,應把學生能力的培養放在首位,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進取,變記憶學習為認知學習。教師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作用,不懈地用各種方式方法去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應用高等數學知識研究醫學,推動邊緣學科的研究,真正做到高等數學為醫學科學現代化服務。

參考文獻

[1]張選群. 醫科高等數學[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戴怡文. 高等數學在醫學影像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 數理醫藥學雜志2011 24 (4):487-489.

篇13

 

由于CMSCI的數據量異常龐大,不可避免地出現各種數據錯誤。筆者在數據處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主要包括:⑴期刊更名問題,例如:《檢驗醫學》原名為《上海醫學檢驗雜志》,《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原名為《中國臨床康復》;(2)外文期刊全稱和縮寫并存,例如:NEnglJMed簡稱為NEJM;(3)原始數據自身謬誤,例如,將《中華檢驗醫學雜志》誤標注為《中國檢驗醫學雜志》,《檢驗醫學》誤標注為《檢驗醫學雜志》等;(4)數據加工過程中的人為錯誤,例如,將圖書、會議論文等類型的引文標注為期刊類型。筆者對這些數據均進行二次加工處理,最大程度減小誤差,以保證數據的公平性、客觀性和結論的科學性。

 

一、臨床醫學期刊引用網絡概況

 

筆者從兩個角度分析21種臨床醫學期刊引用網絡概況:(1)通過引用次數考察其他期刊對臨床醫學期刊形成的引用網絡結構以2)通過被引次數分析臨床醫學期刊對其他期刊形成的引用網絡結構。由于本文討論的是期刊引用網絡,主要考察期刊相互間的引用情況,所以,如果沒有特別說明,本文中的引用和被引用的期刊均指《要目總覽2008版》所收錄的醫藥衛生類來源期刊。

 

一般來講,某種期刊的引文量越大,自引率越低,涉及的學科范圍越廣,該刊受其他期刊的影響就越大,對應的期刊引用網絡也越復雜。統計了2004-2008年臨床醫學期刊引用文獻的情況,并按5年引文量降序排列。根據5年引文量可以分析出以21種臨床醫學期刊為起點的引用網絡概況:(1)《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的引文量遠遠大于其他臨床醫學期刊,自引率略高于學科平均值(6.85%),而且該刊涉及臨床醫學各個研究領域,由此不難推斷出該刊較為重視對其他期刊所刊發成果的吸收,以其為起點的期刊引用網絡較為復雜。(2)5年引文量在30000-36000之間的有3種期刊,其中:《中國全科醫學》涉及的學科范圍較廣,引文量也較高,但是偏高的自引率導致該刊的引用網絡結構較為松散;《中國實用護理雜志》《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的5年引文量均在3萬以上,自引率也較為正常,但是較窄的學科范圍影響了期刊引用網絡的復雜度。(3)20000-26000之間的有3種,其中:《中國康復醫學雜志》、《中華護理雜志》的引文量較高,但是自引率偏高,導致期刊引用網絡的復雜度下降;《中國實驗診斷學》的學科范圍較窄,盡管引文量較大,自引率較低,但是期刊引用網絡結構并不會十分密集。《中國急救醫學》、《中華檢驗醫學雜志》、《護士進修雜志》和《中華急診醫學雜志》等期刊雖然主要涉及臨床醫學的單一研究領域,例如:急救、檢驗、護理等,但是引文量較高,自引率也在正常范圍內,因此對應的期刊引用網絡仍然會較為復雜〇《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的引文量較大,涉及的學科范圍較廣,但是自引率過高,影響力受到削弱。(5)其余期刊均在15000以下,其中:《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中國超聲醫學雜志》的引文量在21種臨床醫學期刊中處于中等偏下的位置,期刊引用網絡的復雜程度相對接近,均較為簡單;《中國輸血雜志》、《檢驗醫學》、《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臨床檢驗雜志》的引文量較低,涉及的學科范圍較窄,因此,期刊引用網絡必然相對稀疏。

 

另一方面,期刊被引次數與期刊引用網絡結構的復雜度之間存在密切關系。通常情況下,被引次數越大,期刊引用網絡結構越復雜,但是過高的發文量和自引率往往會對引用網絡結構產生不良影響,為此,筆者引入篇均他引強度指標進行分析。篇均他引強度=2004-2008年度臨床醫學期刊被其他期刊引用的總次數/2004-2008年度臨床醫學期刊的發文量。表2給出了2004-2008年臨床醫學期刊總被引次數,并按降序排列。從期刊5年被引合計進行分析可得:(1)5000以上的有5種期刊,其中:《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位列臨床醫學期刊首位,但是篇均他引強度并不高,說明該刊對其他期刊的影響較大,期刊引用網絡較為復雜,但是網絡結構不夠穩固;《中華護理雜志》、《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和《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的5年被引次數和篇均他引強度均較高,說明這些期刊的期刊引用網絡結構不僅復雜而且非常穩健;《中國全科醫學》的5年被引次數在21種臨床醫學期刊中排在第五,但是篇均他引強度只有0.27,遠低于學科平均他引強度(0.83),因此,由其他期刊指向該刊形成的網絡較為復雜,但是結構尚顯脆弱。(2)2900-3900之間的有7種期刊,其中:《中華檢驗醫學雜志》、《中國超聲醫學雜志》、《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中華急診醫學雜志》的篇均他引強度均大于平均值,可見以這4種期刊為終點所形成的網絡相對復雜,結構穩固;《中國康復醫學雜志》、《中國實用護理雜志》、《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的5年被引次數分列第八、九和十二位,但是篇均他引強度不高,說明以他們為終點的期刊引用網絡有一定的復雜度,但是穩固度有待進一步加強。⑶1600-2700之間的有5種期刊,分別是:《中國急救醫學》、《護士進修雜志》、《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臨床檢驗雜志》、《中國輸血雜志》,篇均他引強度也不高,可見以這些期刊為終點的網絡相對簡單,而且結構尚待加固。(4)《檢驗醫學》、《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中國實驗診斷學》排在最后四位,涉及的學科范圍較窄,篇均他引強度較低,以其為終點的引用網絡極其簡單,結構薄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明市| 玉门市| 漳浦县| 滨州市| 西平县| 兴宁市| 延寿县| 马鞍山市| 宜兰县| 台北市| 石狮市| 通辽市| 阿尔山市| 万全县| 四子王旗| 孝义市| 武城县| 察哈| 乌兰察布市| 若尔盖县| 霸州市| 吉首市| 关岭| 长丰县| 巫山县| 体育| 昌图县| 建阳市| 彭水| 萨迦县| 丰顺县| 忻州市| 洛宁县| 时尚| 葵青区| 天等县| 马关县| 莆田市| 凯里市| 垣曲县| 凌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