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慶后為什么能:揭開娃哈哈的成功密碼》編輯推薦:宗慶后憑借幾元錢一瓶的飲料,榮登中國財富榜之首,對于傳統行業,這是搶先發售。2012年宗慶后再次超越百度老總李彥宏,第二次成為中國首富。《宗慶后為什么能:揭開娃哈哈的成功密碼》作者真柏長期跟蹤娃哈哈集團的發展,對宗慶后及其發家經歷有著近距離的觀察和獨到看法。娃哈哈的發展和戰略選擇,其實代表了在新經濟時代,中國傳統行業的一種可能,或趨勢。
真柏,本名陳博君,中國濕地博物館館長,杭州市作家協會副兼秘書長,杭州市人大代表,杭州市宣傳文化系統"五個一批"人才。已出版《很草根生活》、《蘆茨灣的呼喚》、《小城鎮構造師》等作品15部。
前言 宗慶后為什么能成功
及時章 成大器者,不能人云亦云
不用再討論,就用這個名字了
16歲的孩子自作主張報名去農場
別人的意見只能做參考,決定還得自己做
第二章 該出手時就要出手
別人膽怯你不怯,你就抓住機遇了
背債打廣告,打開了銷售局面
外資是把雙刃劍,也要拿來舞一舞
第三章 這是個炒作的年代,酒香更得會吆喝
到皇城根兒下面去叫賣
從太陽神口里搶蛋糕
讓全鄭州的小學生為娃哈哈當流動廣告員
高調回應"乳膠門",變危機為契機
第四章 挺住,萬事開頭難
輾轉千里,賠足笑臉,做成及時筆大訂單
越是阻力重重,就越要拿下它
在與強勁對手的較量中不斷學習和提高
第五章 機遇是條魚,看你怎么抓住它
從銷售到生產商的華麗轉身
小魚吃大魚,這場兼并實在太精彩
解決產權問題,高級打工者變身企業主宰
莫猶豫,到嘴邊的餡兒餅要果斷咬住
第六章 你強硬,我比你更霸氣
一步不能退,退讓只會輸得更慘
你不干,我自己干
面對無良對手,不理不睬最管用
先發者制人,后發者制于人
玩得不開心,那就不玩了
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
把紅色斗爭的聲勢搞得更大
第七章 關鍵時刻,穩住陣腳靠真本事
只要講誠信,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
把最嚴重的信譽危機變成樹威信的機會
控股權可以失去,志氣不可失去
分設賬戶,自力更生搞獨立
第八章 不前進,就等于后
上市!上市!
高效聯銷體,堪稱天才之作
企業不停產,新產品開發不停步
沒有一個企業家不夢想多元發展
第九章 智者需能謀,謀者方能勝
兵不厭詐,制勝便是王道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雖是同根生,相煎不手軟
第十章 善用人才是較高境界
抓住人心才能抓住人
精誠所至,金石為
巧用女將,因為她們很聽話
給你機會,但是得先讓你吃夠苦
第十一章 胸懷夠大,企業才能做大
企業家開博客,最多的帖子就是表達愛國之情
抗震救災中的出色表現
當人大代表,就要積極履職提議案
在戛納峰會上對世界經濟"指指點點"
第十二章 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們
母親很平凡,母親很偉大
默默支持丈夫的妻子最美麗
有好的接班人,企業才能更好地發展
后記 娃哈哈的明天會更美
靠前章
成大器者,不能人云亦云
從商搞經營,必然會面臨很多重要的抉擇時刻,需要當局者審時度勢地做出科學理智的判斷和決定。不少奮斗多年的從商者,往往就是在這樣的抉擇時刻猶豫不決,以至于錯失良機、栽了跟頭,很終導致失敗。究其原因,還是不具備判斷形勢的獨到眼光,因而心中發虛,失去主見。
反觀娃哈哈的舵主,當大家眾說紛紜,甚至多數意見都與自己相左的時候,是"發揚民主"、聽從大多數人的意見,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毫不動搖地去實施自己所認定的目標?宗慶后用毫不含糊的實際行動給了我們很明確的答案:成大器者,決不能人云亦云。他們因為具有異于常人的獨到眼光,所以在關鍵時刻,才表現得相當自信、相當有主見。
不用再討論,就用這個名字了
宗慶后身邊的人都能切身感受到,他們的老總是一個特別有主見的人。這方面的事例不勝枚舉。譬如當年,要不是宗慶后憑著獨到的眼光"獨斷專行"地拍板定奪,就不可能有"娃哈哈"這個名震華夏、家喻戶曉的商標名了。
1988年,宗慶后領導的杭州保靈兒童食品廠試制成功一種高效能的兒童營養液,準備推向市場。
這時,市場意識很好強的宗慶后想到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還缺一個能夠叫得響的產品名稱。這個名稱不僅要獨特新穎,而且要讓人過目不忘;不僅要反映兒童特色,更要朗朗上口。為此,他絞盡了腦汁。
可宗慶后畢竟不是取名專家,該怎么辦呢?他想到了通過登報向社會征集的辦法。報紙上的這種有獎征名啟事,如今大家早已司空見慣。可在20年前,這可是一件奪人眼球的新鮮事兒。
于是一條大幅廣告出現在了1988年6月16日的《杭州日報》上:"一種高效能的兒童營養液,已在杭州保靈兒童食品廠試制成功,特向社會各界征集產品名稱及商標圖案……"
創意看起來似乎不錯,報紙出版當天,即引起了不少讀者的關注。但是,究竟會有多少人來應征?宗慶后心里其實根本沒有底。
對于老板"大手大腳"在報紙上"燒錢"的舉動,一直看著宗慶后苦心積攢企業家底的員工們既表現出了理解,又打心眼里感到擔憂,畢竟付出去的廣告費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啊。
其實宗慶后自有他的打算:如果能夠通過有獎征名征集到合適的名稱,那是再好不過;即使征不到理想的名稱,廣告費也不會"打水漂"。因為,即將上市的新產品需要營造聲勢,而形式新穎的有獎征名無疑可以吸引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其廣告效應不可小覷。
實際情況遠遠好于大家的預想。
征名廣告刊登后,迅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人們帶著幾分新鮮、幾分好奇,關注起了這個即將誕生的產品,以及即將誕生的產品名稱。一種神秘的兒童營養液,尚未面世就已經在人們的El中流傳,這讓宗慶后感到十分得意。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有機會為一個新產品命名,還能獲得一筆不菲的獎金,這種名利雙收的好事誰不想試試?杭州城里成百上千才子文人紛紛聞風而動,他們的創作欲望被激發出來。短短幾天內,應征的信件就如雪片般飛來。到征名截止的那,一共收到了200多位應征者提交的數百條產品名稱!
宗慶后大喜過望,立即部署手下,以很快的速度請來了一批行家里手,組成一個新產品名稱專家評審小組,對這200多位應征者的作品逐一進行論證篩選。
會議室內,評審小組的專家們濟濟一堂,認真地聆聽著工作人員一條一條地宣讀應征的作品。
工作人員每報出一個名稱,都會引來一陣熱烈的反響,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各執一詞,有頷首的,有搖頭的,有贊賞的,也有挑剔的……
宗慶后靜靜地坐在一邊,手里夾著一支青煙裊裊的香煙,面無表情地聽著大家的議論,并不發表任何意見。
深知宗老大脾性的工作人員知道,這說明他對那些應征作品都不甚滿意呢。
也難怪,念了那么多條應征的名稱,不是什么"精"啊、"靈"啊的,就是什么"素,,啊、"寶"啊的,其中雖然也不乏文采洋溢、朗朗上口的作品,但總感覺個性不足、缺乏新意,達不到叫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實在沒有讓人感覺眼前一亮的名稱啊!宗慶后的態度無形中影響到了大家,參加評審的專家們似乎有點氣餒,會場的氣氛漸漸變得沉悶起來。
忽然,工作人員報出了一個聽上去有點搞笑的名稱:"娃哈哈。"話音剛落,他自己先忍俊不禁地笑了起來。
頓時,會場里爆發出一片哄笑聲,幾乎每一個在場的人都被這三個字逗樂了。在大家看來,這個應征者也實在是太有趣了,居然想出了這么個幼稚的名稱。娃哈哈,這簡直是三歲小孩在過家家,哪里像是一個營養液的名稱啊,根本就是開玩笑嘛!
可是大家幾乎都沒有注意到,在一片嘻嘻哈哈的笑鬧聲中,宗慶后的眼睛里卻有一道光亮閃了一下,緊鎖的眉頭隨即舒展了開來。
"娃哈哈,這個名字好!"他興奮地把手中的香煙撳滅在面前的煙灰缸中,用手輕輕拍了拍桌子道:"查一查,看看這個應征者的背景資料。"
會場里頓時變得鴉雀無聲,那些精通文墨的專家們都睜大眼睛盯住了宗慶后,意外、驚訝、不解、迷惑……各種表情寫滿臉上。
工作人員趕緊翻看手中那疊厚厚的資料,口中喃喃地把應征者的情況讀了出來:"應征人:朱松齡;工作單位及職務:上城區少年宮主任……"
哈哈,原來是老朱啊!宗慶后禁不住笑了。這位朱松齡宗慶后本來就認識,都是上城區教育系統的嘛,沒想到朱主任竟是這樣一位思路開闊、富有個性的人!
宗慶后用毋庸置疑的口氣說道:"好了,咱們不用再討論了。娃哈哈,就用這個名字!"
一錘定音。
但是在場的專家們還是充滿了疑惑,有這么多應征作品,宗慶后怎么會偏偏相中了這樣一個俗不可耐的名字呢?幾位性子耿直的專家干脆當場表態:"這個名稱太俗了,沒有產品的特色,更不符合企業的形象。"
宗慶后自信地笑了笑,說出了他的想法:"我們要做的是一個新產品,這個產品的品牌必須一次打響,所以我們首先要考慮的是這個名稱的新、奇、特,只要這個名稱有沖擊力,能吸引人注意,那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剛才我們的工作人員一報出這個名字,大家不是都哄堂大笑了?這就是效果,這就是沖擊力。前面我們聽了那么多名稱,試問哪一個能有這樣的效果?"
聽了這番解釋,在座的各位專家都點起了頭。
"再說了,娃哈哈這個名稱,也并沒有各位想象的那樣俗不可耐。我想各位都是專家,應該都比我清楚,這三個字,是出自一首有名的新疆兒歌,在我們的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材里就有這首兒歌。"說著,宗慶后情不自禁地輕聲哼唱起來:"我們的祖國是花園,花園里花朵真鮮艷,燦爛的陽光照耀著我們,每個人臉上都笑開顏。娃哈哈,娃哈哈,每個人臉上都笑開顏!"
"這是幾乎每個孩子都會唱的歌詞。我們的產品是針對少年兒童的,用他們熟悉和喜愛的歌詞來命名產品,肯定會有一種無形的親和力。而且`娃哈哈`三個字都是開口音,是孩子們天生就能掌握的發音,既朗朗上口,又很好記憶,就連嬰兒都能沖口喊出來,我想孩子們一定會喜歡的。"宗慶后越說越帶勁:"我們搞兒童營養液干什么?家長買兒童營養液又為什么?不都是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像開心娃娃一樣笑哈哈!"
其實,宗慶后選中"娃哈哈",還有一個不太好明說的理由,那就是他對這個名字有種一見鐘情的感覺。表面上他是一個很理性的人,可骨子里他卻是很好感性的,把無神論者奉為偶像的他,同時又特別地相信風水、相信直覺,甚至篤信測字。當他聽到工作人員念出"娃哈哈"三個字的時候,就感覺這名字與自己有著一種難以言表的天然緣分。
很多年后,據說有位測字先生真的替宗慶后解開了暗藏在"娃哈哈"三個字中間的玄機:女字旁,暗喻事業由女人鼎力助成;雙土字,暗喻根基扎實可屹立不倒;四個口,暗喻是非閑言不斷;三個字都是九畫,更是暗喻事業可長久不衰。這番解釋令宗慶后不得不相信:這"娃哈哈"的名稱原來是冥冥之中注定的。
這就是成功企業家不同于常人的獨到之處。聽到"娃哈哈"這樣一個略顯幼稚的名稱時,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不成熟、太俗氣,而宗慶后卻從眼球效應、JL童心理,甚至風水解字等多個角度,發現了蘊藏在這個"幼稚"名稱背后的巨大潛力。有了這種獨到的眼光,難怪他能底氣十足地力排眾議,決定選用"娃哈哈"這個名字。
時間是挑選的裁判。很多當時參與征名評判工作的專家們,如今都心悅誠服地看到:那個曾遭他們揶揄的"娃哈哈",競奇跡般地發展成為全中國擁有影響力的一大民族品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