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小學課堂教學模式現狀及策略研究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任務是促進每個學生得到較大限度的發展,其根本途徑是通過轉變教師的教學模式、教育理念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搭建一個自主、合作、探究、交往的學習平臺。但目前很多教師教學目標難以實現,教學效果不明顯。
(一)課標研讀不深,理解過于片面
新課改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真研究課堂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體現學生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合作探究,高效實現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發展。在新課改的引導下,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急速轉變。教師課堂上的主導地位改變,愈來愈接近課堂上的“忠實聽眾”,充滿瑯瑯讀書聲的課堂,變成了“百家爭鳴”的論壇,學在課堂內變成學在課堂外。眾多的改變不能彰顯新課改要求,很多教師已經偏離了課改理念。
(二)形式大于內在
在新課改的實踐中,很多教師求形不顧神,形式大于內在,忽略課程的性質、基本理念,簡單套用外在的形式。教室前方的那塊兩米多長一米多寬的黑板被一個個小黑板分割,掛滿了教室的四壁。教室里的課桌一律前后對排,四人組、六人組甚至八人組,搬走象征教師地位的講桌。一節課教師的講授越少越好,菜市場式的宣講式課堂代替了有規有矩、秩序井然的課堂。現實告訴我們,課堂效果不盡人意。
(三)過度“自主”,顛覆“主導”
當下,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能動性發揮到,“我的課堂我做主”、學生動起來、“以學定教”成為課堂教學評價的主要因素。教師的“主導”地位顛覆,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策略建立者和知識引導者,而是學生展示的傾聽者。小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差,過度的自主,導致了課堂秩序的混亂,小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局限性很大,這種的自主,達不到預期的學習效果。
(四)濫用多媒體教學
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教學沖擊著傳統的課堂教學,使用多媒體課件上課日趨流行。多媒體課件創造了較好的課堂學習情境,短時間內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率。但很多一線教師為了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過度地追求多媒體教學,五彩繽紛的多媒體課件成了傳統教學中教師的化身,多媒體課件喧賓奪主,教師和學生緊跟課件走,教師忙于操作,學生思維處于休眠狀態,課堂走向僵化。
二、小學課堂模式的探討及對策
(一)多方位深入研讀課改,優化課程實施過程
新課改認為學習者不是被動的旁觀者,而是自主的參與者。學習不是簡單復制和錄入信息,而是主動解釋信息,建構知識的意義。教學不是產品的傳遞,而是創設一定的條件促進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意義。學習者的學習是第二次創造,自主理解就是創造。知識是在自己先前經驗的基礎上建構起來的。知識是學習者在特定情境下建構起來的。知識來源于生活情境和實踐,具有一定的感性經驗或生活中的“對應物”。學習的結果不僅在于知,而且在于信,在于課內知識與生活經驗的統一。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向課堂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及課程開發者轉變。課堂是對話、溝通、交往、合作、探究、展示的平臺。課堂是新認識的生長點,新激情的鼓動器,學生帶著疑問進課堂,帶著更多的疑問出課堂。新課改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倡導有利于形成這三種學習方法的教學方法。新課改的教學目標為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作為一線教師一定要多方位深入研讀課標,以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教學方法定位自己的課堂,在理論中實踐,在實踐中反思,達到化課程實施過程。
(二)落實、落細新課改理念
先實現充分自主,再合作交流探究。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是的。新課改要求每個學生都要發展,發展每一位學生。不管是傳統的課堂評價還是新的課堂評價體制下的考試都是一人一卷。所以在課堂問題情境創設后,不應該一下子就奔向小組討論,而是讓每位學生先充分實現自主,自己去面對問題,想著如何去解決,在精心的分析綜合思考后形成一個自己解決問題的策略。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說過:“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又曰:“三人行必有我師。”可見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新課改要求給學生搭建一個合作、交流的平臺。為了合作交流方便,小組必須要設,但鑒于小學生自控力較差,好是兩人一小組。兩人一小組的優點是:教師能掌控課堂秩序以免出現混亂;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高,力爭人人參與;學情明晰度較高。在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營造了一個和諧的課堂氛圍,給學生帶來了主動參與的機會。每位學生都有平等的機會在各自的小組中討論并解答問題,在交流討論中,學習其他同學的優點,開展互學、互查、互評活動,使學生在檢查對方的同時也學會檢查自己,在評價其他同學時也學會評價自己,真正體現了面向全體,使學生的思維真正活躍起來,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使其發展。
踐行新課改,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一線教師不斷學習,不斷實踐,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在長期的總結反思中取得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的有效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從而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