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成人教育人才校企合作培養模式的建設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1.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目標
在制定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目標時應化,應從3個方面加以考慮:(1)具有一定的技術性。在對學生進行培養中,應綜合權衡企業對人才的實際需求,在校期間就應注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以及組織協調能力的培養,以使他們能更好地勝任以后的工作。(2)具備較強的綜合能力。高校所培養的學生一方面需要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另一方面,對知識的靈活運用、對待實際問題的自我判斷與應變也要熟練。(3)具備一定的職業特征。高校首先要了解企業的發展方向以及具體的崗位需求,開展行之有效的教學活動,其次,根據不同學生的認知程度,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的能力得到的提升。
2.校企合作培養模式的特點
在高等承認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中實施校企合作應具備如下特征:(1)根據實際需求校企雙方共同參與學員的培養計劃;(2)充分運用校企雙方的優勢資源,為學員的成才奠定一定的基礎;(3)根據崗位的不同特征開展切實可行的實踐鍛煉;(4)企業也要對學員的質量進行綜合考核,這樣一方面可使學員自身的能力得到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能為企業篩選的人才做好鋪墊。
2.1教學計劃要有效化
高校在制定教學計劃時,首先要明晰社會當前的發展趨勢以及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方向,從企業的實際需求處著手,并根據企業對該崗位的能力的要求以及知識的掌握程度,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課程教學計劃,這樣所培養出的畢業生才能真正為社會所用。
2.2辦學方式要靈活化
為了使高校大學生在畢業后能真正找到理想的工作,作為高校自身來說,在辦學模式上一定不能故步自封,走傳統的辦學之路,而應根據社會發展之所需,開展形式多樣的辦學方式,如業務學習模式或者是短期培訓等。但要注意的是,不管采取怎樣的辦學方式,我們都應保障教學計劃的順利實施,才能在提升學生知識層次的基礎上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
2.3教育資源要共享化
隨著經濟發展的速度日益加快,在人才的培養上采取校企合作模式的優點表現如下:(1)可借助資源共享使得雙方之間共同進步、共同發展;(2)通過資源的有效應用可彌補高校在技術能力以及儀器設備等方面的不足;(3)為企業注入新鮮的血液,使資源得以較大化應用,加強合作的力度。
2.4 主體的有效性要較大化
在教育過程中學生是教育的主體,采取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學生在其中通過對知識的學習以及實踐能力的鍛煉,使得自身的能力得到的提升,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充分發揮出教育主體的重要性。在教育過程中,學校的主要職責是負責者,要能培養出合格的人才,高校首先應了解企業對人才的實際需求,在教育觀念上進行創新與改革,強化師資隊伍的建設,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校企合作方案是關鍵。對企業來說,他們則是教育活動中人才的直接使用方,企業應根據當前社會發展之所需,與校方商討制定出人才培養計劃。此外,企業還是人才培養最終的執行者與評價方,他們在最終的考核中會根據實際需求對人才進行篩選,最終挑選出、合格的畢業生。
3.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
人才培養模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確立的,它需要相關人員在一定教育理論的指引下,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并通過嚴格的考核與評定而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應包含幾方面內容:(1)培養的主要目標;(2)培養中所應遵循的相關制度;(3)培養的實施階段;(4)培養的結果等內容。高等成人教育人才校企合作培養模式則主要是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相關標準,并根據成人教育自身的發展規律與相關特征,借助校企合作這一模式,實現對教育的不斷優化與創新。
3.1明確培養目標
在開展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時,我們首先要明確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開展針對性的培養工作。而培養目標的確立不是學校自身所能決定的,應與企業進行協商雙方達成共識后才能真正確立出來,并開展行之有效的教學活動。
3.2制定培養制度
要培養出合格的畢業生,一定的制度約束是關鍵。因此,應根據培養目標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培養制度,其中既要包含師資隊伍的建設規劃,還要包含培養專業的建設規劃等內容。要充分運用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優勢資源,為大學生創設舒適的學習與實踐場所,使他們所學的技能真正被有效應用。
3.3明晰培養的整個實施階段
高校在進行課程體系的安排以及專業設置方面,要將企業對人才方面的相關需求融入到課程設置中,這樣使得高校所開展的課程內容真正有效,也才能真正實現教學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課本上的相關理論知識,而且還要根據當堂課的內容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拓展,并結合相關專業在企業中的實際應用進行訓練,從而使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更具科學性與有效性。
3.4 明確培養內容
根據校企合作育人的相關培養目標,高校相關管理部門應對理論知識體系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配,不僅要注重理論知識內容的學習,而且還要注意一定的實踐鍛煉也是不容忽視的。此外,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心理輔導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樣才能使他們的職業素養得到的提升。
3.5開展行之有效的培養評價工作
對學生的學習內容以及實踐過程進行考核也是開展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一個重要環節。我們都知道一定的獎懲制度可調動人們工作的積極性,大學生也不例外,因此高校應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評價考核工作,對在考核中成績的學生應給予一定的獎勵,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參與熱情度。此外,在制定考核細則時,要注意考核的內容應,使評價機制真正做到公正客觀。
4.校企合作培養模式的質量保障與持續發展
為了能使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性較大限度地發揮出來,使學校與企業雙方都能達到互利共贏的目的,學校和企業為學生所提供的教育與實訓內容應真正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高校還應重視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針對他們的喜好為其挑選的專業,使他們在大學期間能真正掌握到有用的知識,這樣大學生涯才真正有意義。
4.1提高校企合作育人的認識
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是指將學校和企業各自所具有的優勢組合到一起,把社會當前所急需的熱門專業整合在一起,讓與之合作的學校開設專門的課程,提供實踐機會給在校的學生,以使他們抓住就業機會,學習社會急需的相關技能,從而使理論教學與社會就業需求相結合,發揮職業教育的真正作用。校企合作育人企業獲取高端專業人才的關鍵所在,還是高職學院培養出合格、高質量人才的主要手段之一。總之,校企合作這種育人理念使雙方可以利益共享、優勢互補。因此,我們有必要從戰略發展的角度提高校企利益共同體合作育人的認識。對于學校來說,如果沒有相關企業與之合作,所培養出的人才很難滿足社會當前所需,學生在校期間所學的技術不能得到施展,也會給畢業生造成就業的壓力。從企業的角度來看,沒有高校為其運送的高素質全能人才,企業的發展前景也會受到阻礙,因此校企合作育人則是一種各取所需、互惠雙贏的良好局面,兩者如果分離則彼此都不會得利。
4.2創新與改進教學方式與課程設置
為了使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工作能夠順利實施,所制定的人才培養模式應與企業的實際需求相吻合,高校只有大膽創新與改革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進行適當的實踐鍛煉也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應與學生的工作崗位職責相一致,這樣才能使教學真正有效化。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的講解中還應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職業素養教育,培養他們的職業道德,樹立堅定的職業信念,使他們各方面能力真正得到大的轉變。在人才的培養過程中,課程內容的選擇至關重要。高校應嚴格按照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讓教學真正有效,教師還要打破傳統觀念,在教學中將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作做課堂的主體,使課堂真正活起來。此外,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對一些學科之間的交叉內容,應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整合與歸類,提高課課堂的效率。
4.3創辦校企合作的辦學特色
要使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作用能真正發揮出來,實訓基地建設是關鍵。通常情況下,學生在課堂中所獲取的知識都是一些理論知識,若這些理論知識沒有經過一定的實踐演練,則很難將其根深蒂固,因此,校企雙方應為學生創設一定的實訓場地,實訓場地的設施要齊全,讓學生從實訓基地的鍛煉中能真正體驗到實際生產環境的氛圍。學校通過實訓基地這個平臺,引進外國先進技術理念,接收技術含量高的項目為專業教師的技術研發做好鋪墊,使他們盡情發揮。鼓勵有志青年教師投入到項目建設中,為該項目的成功研發作出應有的貢獻。學校要將實訓室的建設任務具體細致化,激發專業團隊教師的“校本研究”的熱情度。學校應該制定一套專門的培訓制度,作為參與該項目建設的專業教師所要遵守的法則,提升專業教師要本著學歷不斷提升和技能,不斷熟練相交融的方針政策,通過參與企業以及科研機構所提供的專項培訓課,不斷提高專業教師的科學文化素養以及教學過程中的親身實踐技能。
4.4構建“雙師型”的師資團隊
在就業形勢嚴峻的情形下,高職教師所面臨的壓力也在不斷加大,其中自我發展壓力占據著重要的位置。隨著社會需求的不斷擴大以及高職教育的日漸繁盛,社會對高職教師的認可度也在不斷提升,但是也在召喚教師進行課程體系改革,由于當前教師的培訓力度還不夠到位。基于上述原因,高職院校應該提升教師的自我發展規劃目標,積極發揮教師的主動性,強化自身的職業精神與專業素質,鼓勵教師參與到企業的生產、管理等工作中,從實踐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此外,高校還可聘請一些企業的博學工程師等兼任課程教師,為課堂注入新鮮的血液,使學生的發展與企業更好地接軌。
4.5制定有效的質量考核制度
為了使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能夠發揮其巨大影響力,制定嚴格的質量考核制度則顯得尤為重要。但要注意的是,所制定的考核標準不僅要有對學生方面的綜合考核,還應包含對教師的考核。高校應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到企業的產品研發以及技術創新上,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并定期對每位教師進行考核,對有突出貢獻的教師應給予一定的獎勵,這樣才能調動廣大教師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通過評價制度的確立,使得每個學生都存在憂患意識,在學習中才能將自己的潛能真正激發出來,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為順利就業奠定一定的基礎。
5.結語
綜上所述,學校與企業是校企合作教育的兩方主體,其中,學校是校企合作的主角、動力源泉、決定性因素。高校應順應時展潮流,在教學與實踐活動中大膽創新,只有找到合適的切入點,實行深度合作,建立一套的人才培養制度,加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培養他們敢于吃苦、求實創新的精神,這樣所培養的人才才能在社會中立足,成為企業的骨干精英。
[參考文獻]
[1] 李琴.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在成人教育中運用[J].中國成人教育,2008(6):17-18.[2] 程澤海,吳建華.校企合作“雙元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浙江科技學院學報,2010(2):142-145.[3] 林翔.淺析高等應用型成教人才培養模式及其質量保障[J].成人教育,2010(4):23-24.[4] 姚渝春.成人高等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J].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