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大學第三學年實習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成績:________
小朋友,帶上你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一起來做個自我檢測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我會填:(22分)
(共9題;共24分)
1.
(3分)當你面向南時,你的后面是_______,右邊是_______.
2.
(2分)填表。
算式
204÷4
594÷3
189÷9
78×6
估算結果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筆算結果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3.
(2分)根據題意填空
13個梨,每5個裝一盤,可以裝(_______)盤,還剩(_______)個。
13÷5=_______(盤)
……_______(個)
13個梨,平均裝在4個盤子里,每盤裝(_______)個,還剩(_______)個。
13÷4=_______(個)
……_______(個)
4.
(4分)夏帆媽媽身高162_______,身重51_______。
5.
(1分)÷=8……25,最小是_______.
6.
(1分)705÷5的商是_______位數,商的最高位在_______位上.
7.
(3分)把24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6。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8.
(2分)362÷6的商是_______位數,商的最高位是_______位,商大約是_______。
9.
(6.0分)根據社區示意圖填一填。
(1)郵局位于學校的_______面,學校位于小軍家的_______面。
(2)養老院位于醫院的_______面,小軍家位于郵局的_______方向。
(3)小麗從家里去學校,她要先往_______方向走_______米到郵局,再往_______方向走_______米到學校。
(4)李奶奶從養老院去小軍家,她要先往_______方向走_______米到醫院,再往_______方向走_______米到小軍家。
二、我會當小判官。
(5分)
(共5題;共5分)
10.
(1分)250÷5、505÷5、455÷5的商都是兩位數。(
)
11.
(1分)風從東北來,紅旗向西南飄。(
)
12.
(1分)三位數除一位數,商一定是三位數。(
)
13.
(1分)一位數除三位數,商一定是兩位數.(
)
14.
(1分)判斷對錯
0÷0.36=0
三、我會選。
(4分)
(共4題;共4分)
15.
(1分)124人參加聯歡會,每張桌子坐6人,至少要準備(
)張桌子。
A
.
20
B
.
21
C
.
22
16.
(1分)四個數的平均數是15,如果每個數增加a,那么這四個數的和是(
)。
A
.
15×4+a
B
.
15+4a
C
.
(15+a)×4
17.
(1分)下面除法算式中,商是兩位數的是(
)。
A
.
89÷9
B
.
483÷7
C
.
984÷8
18.
(1分)如果兩個數相除的商的最高位在百位上,這個商就是(
)
A
.
一位數
B
.
二位數
C
.
三位數
D
.
無法確定
四、我會算。
(42分)
(共4題;共42分)
19.
(6分)直接寫得數。
16×30=
37×2=
24×5=
38×200=
6.4+2.8=
1-0.7=
5.5+1.5=
7.8-3.2=
320÷8=
1200÷4=
138÷7≈
241÷6≈
20.
(12分)直接寫得數。
97+18=
450÷50=
24×5=
0÷9=
1000÷125=
30+25×4=
32+68×0=
25×8=
21.
(12分)列豎式計算(帶的要驗算)。
①788+312=
②345-129=
③384×6=
④7×208=
⑤343÷7=
22.
(12分)直接寫得數。
3.6-1
=
10÷0.4=
3.2×10%=
+
1.2=
-0.125=
126-126÷126=
57×11-57=
2÷
+
=
五、我會解決問題。
(27分)
(共6題;共27分)
23.
(4分)小強有316張卡片,插在8本集卡冊中,每本集卡冊大約插多少張?
24.
(5分)光明小學五個課外活動小組的學生人數統計如下:
航模:23人
器樂:27人
武術:30人
美術:28人
合唱:32人
平均每個課外小組有多少人?
25.
(5分)周阿姨買三箱蘋果花了225元,買8箱蘋果要花多少元?
26.
(5分)有兩個油壺,一個可以裝3千克的油,一個可以裝5千克的油,現在要從油桶里倒出4千克的油,如果不用稱,只用這兩個油壺,怎樣倒出來?
27.
(4分)三家人一同開車去郊游,從市區到升鐘湖的距離是116千米。上午9:00三家人從市區出發,11:00到達升鐘湖。他們平均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28.
(4分)陳麗周末去旅行,在賓館住了3天,住宿費一共是267元.每天的住宿費大約是多少錢?
參考答案
一、我會填:(22分)
(共9題;共2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9-2、
9-3、
9-4、
二、我會當小判官。
(5分)
(共5題;共5分)
10-1、
11-1、
12-1、
13-1、
14-1、
三、我會選。
(4分)
(共4題;共4分)
15-1、
16-1、
17-1、
18-1、
四、我會算。
(42分)
(共4題;共42分)
19-1、
20-1、
21-1、
22-1、
五、我會解決問題。
(27分)
(共6題;共27分)
23-1、
24-1、
25-1、
篇2
(共6題;共10分)
1.
(1分)把420個蘋果平均分給幼兒園3個班,每個班_______個。
2.
(2分)2×42,當里填_______時,這個算式的積是三位數,要是積是四位數,里可以填_______。
3.
(2分)77÷75,如果商是一位數,口里最大能填_______;如果商是兩位數,口里最小能填_______。
4.
(2分)600÷5商的末尾有(
)個0。
A
.
1
B
.
2
C
.
3
5.
(1分)計算.
207÷23=_______
6.
(2分)小紅做了36朵花,是小翠所做花的3倍,
小翠做了(
)朵花。
A
.
9
B
.
12
C
.
108
二、拔高練習
(共4題;共17分)
7.
(1分)最大能填
5×_______<38
8.
(5分)
9.
(9分)看圖填一填。
(1)表示_______個_______相加,用乘法算式表示為:_______?。
(2)也可表示把_______個梨平均分成_______份,每份有多少個?用算式表示為:_______。
(3)還可表示有_______個梨,每(_______)個一份,可以分成幾份?用算式表示為:_______。
10.
(2分)在A÷15=14…B中,余數B最大可取_______,這時被除數A是_______.
三、生活中的數學:
(共3題;共15分)
11.
(5分)舞蹈班有18名男同學,女同學比男同學多6名,老師把女同學平均分成4組進行訓練,每組有多少名女同學?
12.
(5分)一本書共170頁,已經看了90頁,剩下的頁數,要在4天內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頁?
13.
(5分)這些花最多可以扎成多少束?
名稱
數量
玫瑰
300枝
康乃馨
800枝
百合
800枝
參考答案
一、基礎訓練
(共6題;共10分)
1-1、
2-1、
3-1、
4-1、
5-1、
6-1、
二、拔高練習
(共4題;共17分)
7-1、
8-1、
9-1、
9-2、
9-3、
10-1、
三、生活中的數學:
(共3題;共15分)
篇3
成績:________
小朋友,帶上你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一起來做個自我檢測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選擇題
(共5題;共10分)
1.
(2分)比一比,哪只動物輕?(
)
A
.
A
B
.
B
2.
(2分)以下三種動物中,最高的是(
)
A
.
B
.
C
.
3.
(2分)天秤會往哪邊傾斜?(
)
A
.
A
B
.
B
4.
(2分)“48+553”,比較大小,在里應填的符號是(
)
A
.
>
B
.
<
C
.
=
D
.
+
5.
(2分)天秤會往哪邊傾斜?(
)
A
.
A
B
.
B
二、填空題
(共5題;共14分)
6.
(2分)比一比
A、
B、
重的是_______;
輕的是_______
7.
(1分)38
49
61
56
85
74
51
24
90上面的數字中,大于60的數有_______。
8.
(5分)54前面里連續的5個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5分)重到輕的順序排列號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1分)稱物體的質量可以用米尺和天平。_______
三、判斷題
(共10題;共20分)
11.
(2分)6斤土豆和6斤蘋果一樣重。(
)
12.
(2分)5塊糖和5斤糖一樣多。(
)
13.
(2分)8厘米的橡皮比5厘米的鉛筆短
14.
(2分)繩1比繩2粗
15.
(2分)橡皮5角錢,鉛筆7角錢,橡皮比鉛筆貴
16.
(2分)曲線比直線長
17.
(2分)732>7039,內既能填0,也可以填1。
18.
(2分)小明有一根長為3厘米的繩子,小剛有一根長為8厘米的繩子,小明的繩子比小剛的長
19.
(2分)小明和小剛坐蹺蹺板,小明將小剛翹起,則小剛比小明輕。
20.
(2分)手機比電腦輕。
四、應用題
(共5題;共25分)
21.
(5分)笑笑2分鐘打字64個,淘氣3分鐘打字93個,誰打字的速度比較快?
22.
(5分)從大到小排一排。
23.
(5分)
用哪根鋼釘合適?
24.
(5分)755>7364
531>5370
以上兩題,你有幾種填法?動腦筋試一試。
25.
(5分)?最重的是誰?最輕的是誰?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共5題;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填空題
(共5題;共14分)
6-1、
7-1、
8-1、
9-1、
10-1、
三、判斷題
(共10題;共20分)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四、應用題
(共5題;共25分)
21-1、
22-1、
篇4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A.AB=CD
B.
EC=BF
C.
∠A=∠D
D.
AB=BC
(1題圖)
(2題圖)
(3題圖)
2.(2015茂名)如圖,OC是∠AOB的平分線,P是OC上一點,PDOA于點D,PD=6,則點P到邊OB的距離為(
)21教育網
A.6
B.
5
C.
4
D.
3
3.(2015貴陽)如圖,點E,F在AC上,AD=BC,DF=BE,要使ADF≌CBE,還需要添加的一個條件是(
)21-cn-jy.com
A.∠A=∠C
B.
∠D=∠B
C.
AD∥BC
D.
DF∥BE
4.(2015青島)如圖,在ABC中,∠C=90°,∠B=30°,AD是ABC的角平分線,DEAB,垂足為E,DE=1,則BC=(
)【來源:21·世紀·教育·網】
A.
B.
2
C.
3
D.
+2
(4題圖)
(5題圖)
(6題圖)
5.(2015啟東市模擬)如圖,給出下列四組條件:
①AB=DE,BC=EF,AC=DF;②AB=DE,∠B=∠E.BC=EF;
③∠B=∠E,BC=EF,∠C=∠F;④AB=DE,AC=DF,∠B=∠E.
其中,能使ABC≌DEF的條件共有(
)
A.1組
B.
2組
C.
3組
D.
4組
6.(2015杭州模擬)用直尺和圓規作已知角的平分線的示意圖如右,則說明∠CAD=∠DAB的依據是(
)21·世紀*教育網
A.SSS
B.
SAS
C.
ASA
D.
AAS
7.(2015滕州市校級模擬)如圖,在下列條件中,不能證明ABD≌ACD的是(
)
A.BD=DC,AB=AC
B.
∠ADB=∠ADC,BD=DC
C.∠B=∠C,∠BAD=∠CAD
D.
∠B=∠C,BD=DC
8.(2015奉賢區二模)如圖,已知AD是ABC的邊BC上的高,下列能使ABD≌ACD的條件是(
)www-2-1-cnjy-com
A.∠B=45°
B.
∠BAC=90°
C.
BD=AC
D.
AB=AC
9.(2015西安模擬)如圖所示,AB∥EF∥CD,∠ABC=90°,AB=DC,那么圖中的全等三角形有(
)2-1-c-n-j-y
A.4對
B.
3對
C.
2對
D.
1對
(7題圖)
(8題圖)
(9題圖)
(10題圖)
10.(2015春泰山區期末)如圖,ABC≌AEF,AB=AE,∠B=∠E,則對于結論①AC=AF,②∠FAB=∠EAB,③EF=BC,④∠EAB=∠FAC,其中正確結論的個數是(
)2·1·c·n·j·y
A.1個
B.
2個
C.
3個
D.
4個
二.填空題(共10小題)
11.(2015春沙坪壩區期末)如圖,已知ABC≌ADE,若AB=7,AC=3,則BE的值為
.
21*cnjy*com
(11題圖)
(12題圖)
(13題圖)
(14題圖)
12.(2015春張家港市期末)如圖,已知RtABC≌RtABCDEC,連結AD,若∠1=20°,則∠B的度數是
.【來源:21cnj*y.co*m】
13.(2015春蘇州校級期末)如圖,ABO≌CDO,點B在CD上,AO∥CD,∠BOD=30°,則∠A=
°.【出處:21教育名師】
14.(2015春萬州區期末)如圖,已知ABC≌ADE,D是∠BAC的平分線上一點,且∠BAC=60°,則∠CAE=
.【版權所有:21教育】
15.(2015黔東南州)如圖,在四邊形ABCD中,AB∥CD,連接BD.請添加一個適當的條件
,使ABD≌CDB.(只需寫一個)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15題圖)
(16題圖)
(17題圖)
(18題圖)
16.(2014秋曹縣期末)如圖,已知ABCD,垂足為B,BC=BE,若直接應用“HL”判定ABC≌DBE,則需要添加的一個條件是
.21*cnjy*com
17.(2015鹽亭縣模擬)如圖,已知等邊ABC中,BD=CE,AD與BE相交于點P,則∠APE的度數是
度.
18.(2014秋騰沖縣校級期末)如圖,有兩個長度相同的滑梯(即BC=EF),左邊滑梯的高度AC與右邊滑梯水平方向的長度DF相等,則∠ABC+∠DFE=
度.
19.(2015聊城)如圖,在ABC中,∠C=90°,∠A=30°,BD是∠ABC的平分線.若AB=6,則點D到AB的距離是
.
(19題圖)
(20題圖)
20.如圖,在A
BC中,CD平分∠ACB交AB于點D,DEAC交于點E,DFBC于點F,且BC=4,DE=2,則BCD的面積是
.
三.解答題(共7小題)
21.如圖,CDAB于點D,BEAC于點E,ABE≌ACD,∠C=42°,AB=9,AD=6,G為AB延長線上一點.
(1)求∠EBG的度數.
(2)求CE的長.
22.已知:如圖,在ABC中,AB=AC,AD是BC邊上的中線,AE∥BC,CEAE,垂足為E.
(1)求證:ABD≌CAE;
(2)連接DE,線段DE與AB之間有怎樣的位置和數量關系?請證明你的結論.
23.如圖,ABC中,AB=AC,ADBC,CEAB,AE=CE.求證:
(1)AEF≌CEB;
(2)AF=2CD.
24.如圖:在ABC中,∠C=90°
AD是∠BAC的平分線,DEAB于E,F在AC上,BD=DF;21cnjy.com
說明:(1)CF=EB.
(2)AB=AF+2EB.
25.如圖,為了測量一池塘的寬AB,在岸邊找到一點C,連接AC,在AC的延長線上找一點D,使得DC=AC,連接BC,在BC的延長線上找一點E,使得EC=BC,測出DE=60m,試問池塘的寬AB為多少?請說明理由.21·cn·jy·com
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上冊第二章單元測試題
一.選擇題(共10小題)
1.A
2.A
3.B
4.C
5.C
6.A
7.D
8.D
9.B
10.C
二.填空題(共10小題)
11.4
12.70°
13.30
14.30°
15.AB=CD
16.AC=DE
17.60
18.90
19.
20.4
三.解答題(共7小題)
21.解:(1)ABE≌ACD,∠EBA=∠C=42°,∠EBG=180°﹣42°=138°;
(2)ABE≌ACD,AC=AB=9,AE=AD=6,CE=AC﹣AE=9﹣6=3.
22.證明:(1)AB=AC,∠B=∠ACD,
AE∥BC,∠EAC=∠ACD,∠B=∠EAC,
AD是BC邊上的中線,ADBC,CEAE,∠ADC=∠CEA=90°
在ABD和CAE中ABD≌CAE(AAS);
(2)AB=DE,AB∥DE,如右圖所示,
ADBC,AE∥BC,ADAE,
又CEAE,四邊形ADCE是矩形,AC=DE,
AB=AC,AB=DE.
AB=AC,BD=DC,
四邊形ADCE是矩形,AE∥CD,AE=DC,
AE∥BD,AE=BD,四邊形ABDE是平行四邊形,AB∥DE且AB=DE.
23.證明:(1)ADBC,CEAB,∠BCE+∠CFD=90°,∠BCE+∠B=90°,
∠CFD=∠B,
∠CFD=∠AFE,∠AFE=∠B
在AEF與CEB中,,AEF≌CEB(AAS);
(2)AB=AC,ADBC,BC=2CD,
AEF≌CEB,AF=BC,AF=2CD.
24.證明:(1)AD是∠BAC的平分線,DEAB,DCAC,DE=DC,
在RtDCF和RtDEB中,,RtCDF≌RtEBD(HL).CF=EB;
(2)AD是∠BAC的平分線,DEAB,DCAC,CD=CE.
在ADC與ADE中,ADC≌ADE(HL),AC=AE,
AB=AE+BE=AC+EB=AF+CF+EB=AF+2EB.
25.解:AB=60米.
理由如下:
篇5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西教師教育資助經費重點課題“構建高師本科小學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課題編號:桂教師范[2010]60號)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0079(2012)32-0012-03
20世紀50年代以來,教師教育質量對整個國民教育的質量影響不斷顯現,教師尤其是基礎教育階段教師的專業發展成為各國教育關注的重要領域。在提高教師教育質量、促進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方面,不少西方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提高小學教師入職“門檻”,要求小學教師本科化。因此,發達國家紛紛開設小學教育本科專業(以下稱“小教專業”),力求基礎教育綜合質量在世界上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新西蘭被認為是世界上基礎教育最優秀的國家之一,國際PISA項目測定也顯示其中小學生讀寫與算術能力水平遠高于其他國家。[1]優秀的師資促成了優秀的基礎教育。就小學教育而言,新西蘭各大學小學教育本科專業(以下稱小教專業)為小學輸送了大量優秀師資。奧克蘭大學作為新西蘭綜合排名第一的大學,同時也是新西蘭幾個最大的職前教師培訓單位之一,其小教專業有著完整而成熟的培養體系。對新西蘭奧克蘭大學小教專業培養體系進行分析,探討其對我國小教專業的有益經驗,將是一個有意義的課題。
一、小教專業概述
新西蘭奧克蘭大學成立于1883年,作為新西蘭ITE計劃(職前教師教育計劃)的27所培訓單位之一,其小教專業有著悠久的歷史,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完整而成熟的培養體系。奧克蘭大學小教專業的主要目的是為新西蘭小學和中學(包括毛利人學校、太平洋島嶼族裔學校)培養能進行有效教學的教師,使教師具有廣泛的學科知識、教學技能和處理沖突能力。除此之外,小教專業還為小學教育碩士專業提供優秀后備軍。奧克蘭大學小教專業最大的特色在于不僅能真正做到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而且專業的設置還以市場就業為導向,這主要體現在:學習新西蘭最優質的教學與學習的實踐理論,并掌握如何將它們很好地運用到學校和課堂;通過每學期大量的教學實踐經歷讓學生體驗到真正的教學生活,并能理解教學的真正意義;在第三學年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與就業申請一個以證據為基礎的創新框架。①[2]學生畢業后通過新西蘭教師協會進行教師注冊,經認證合格后可取得教師資格證。該資格證有著很大的通用性,不僅可以申請一年級到八年級的教師崗位,也可以申請高中教師崗位,還可以申請非教學崗位。
二、專業培養體系
1.學年安排
奧克蘭大學小教專業為3年制本科專業,每一學年為9個月,中途有3次各為期10~14天不等的休假,每一學年學習的側重點各有不同,但整體上按照專業學習“理論+技能”的模式。第一學年主要是以教授給學生作講座和學習專業課(上冊)為主(見表1),教授講座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對新西蘭的教育歷史和課程設置有清晰明確的了解,而學生學習專業課(上冊)的目的是發展讀寫和算術能力以及掌握新西蘭多元文化。與此同時,第一學年學生就開始進行教育實習,以培養對教育的深厚興趣并為畢業論文獲取第一手資料。第二學年則是在第一學年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新西蘭教育歷史和專業課(下冊),并選修通識教育課。通過專業課(下冊)的學習使學生的讀寫與算術能力、多元文化的理解與掌握能力進一步提升,并通過更長時間的教育實習使教學技能上一個新的臺階。第三學年以實踐為主,包括長達10周的教育實習以及各類教育參觀活動,同時開始開設選修課,以滿足不同學生的興趣,學生若申請取得其他專業的學位,也于第三年學年申請。
2.課程設置
奧克蘭大學小教專業以專業課為主。具體而言,第一學年全部安排專業課(上冊)并安排教授以講座的方式進行授課,第二學年繼續學習專業課(下冊)并開始增設通識課,第三學年則是以實習為主,并根據學生的興趣以及申請其他學位的情況設置選修課,所有課程(包括實習)共360學分。專業課主要是為促進學生教學的專業發展而準備。專業課程有:新西蘭教育史;發展、學習與教學;小學教育藝術;小學語言與文學教育;小學數學算術教育;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小學多元文化學習;教學與學習評價;小學健康教育;小學科學教育;支持教學學。其中,專業課重點是小學語言與文學教育、小學數學算術教育兩門課程,這兩門課程在3個學年中貫通。通識課程的設置主要是為了滿足學生的興趣并為學生申請其他學位而準備,通識課可以從以下課程中選擇一門:音樂、美術、當代出版藝術;商業與社會;生命科學;物理科學;數學與計算科學;公共關系學;語言學。第三學年的選修課也將圍繞專業課與通識課展開,學生如果致力于教學工作則繼續選修與教育相關的課程,如學生要申請其他專業的學位則依據第二學年的通識課程、選修與通識課程內容相關的課程。
篇6
通過對齊齊哈爾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實習去向,以及今年畢業生就業去向統計得出,學生受聘于設計單位的比較少,而受聘于建筑施工企業的卻在逐年增加。這說明地方院校培養的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大多分布在生產和管理一線。應用型本科院校主要目標是培養工程技術型人才,主要強調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土木工程專業是一門技術性較強的工科專業,對學生的動手能力要求比較高。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要求土木工程專業的畢業生盡快適應工作的需要,因此,根據社會的需求,制定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培養方案是十分有必要的。作為應用型本科高校,正在加強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鑒于我國的國情及學生的就業需要,當前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應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轉變。如何加強大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讓學有余力的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得到更好的學習鍛煉機會,成為當務之急。
一、明確人才培養定位,堅持辦學特色
目前,全國有400多所高校開設土木工程專業,由于辦學歷史、辦學規模、師資力量、生源質量等軟硬件條件差異,存在不同的專業定位及辦學特色。根據近幾年設計院、施工企業等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需求,齊齊哈爾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定位為面向基層、面向工程一線,為地方、行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具備工程勘測、設計、施工、監理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及實踐能力;在土木相關建設、開發、施工等領域從事技術和管理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二、合理設置學期,實現人才循序漸進培養
土木工程專業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每一學年分為四個學期,每年的9月―12月是第一學期,1月―2月是第四學期,3月―6月是第二學期,7月―8月是第三學期。大一至大三學年,每學年分4個學期,大四學年分2個學期,共14個學期。大四學年的第2學期安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設計)和答辯。各學年的第三學期設為8周。在專業教學過程中,根據企業需求制訂和隨時調整教學計劃,建立動態的教學管理。以職業教育理念為先導,樹立以社會需求為中心的理念,與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圍繞企業生產需求制訂教學計劃,確定相應的教學內容和培養模式;隨時對教學計劃進行調整,企業生產旺季時學生頂崗實習,淡季時學生回校學習,工與學交替。
三、構建理論與實踐“交替式”人才培養體系,實現專業核心能力
土木工程專業核心能力:
(1)建筑設計能力。具體能力為工程制識圖能力、工程材料運用能力、測量能力。
(2)結構設計能力。具體能力為工程力學分析與計算能力、工程結構設計實現能力。
(3)工程施工能力。具體能力為施工方案設計能力、施工現場管理能力、指導施工能力。
實踐教學是學生能力與素質培養的重要環節,其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工程意識。近年來,通過教改立項等方式不斷推進實驗教學的研究與改革,從重新構建實踐教學體系、更新實踐教學內容、改革實踐教學方法、整合搭建實踐教學平臺等方面不斷深化實踐教學改革與建設。
在培養計劃中構建了與理論教學體系并行、并重的實踐教學體系,將實驗、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軍訓及社會調查、課外認證與競賽等各種實踐教學環節統籌安排,從整體上保證學生從入學到畢業四年實踐教學不斷線,以實踐環節為主要載體,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工程意識及科研、創新潛質。
為實現上述核心能力,土木工程專業專業嚴格按照“大一年級熟練掌握初級崗位技能,大二年級初步達到技術員理論和實踐要求,大三年級熟練掌握技術員理論和實踐要求,大四年級初步掌握助理工程師理論和實踐技能”的基本原則,整合教學內容,適當前置專業核心能力培養課程,打通理論課和實踐課,構建理論與實踐融會貫通、有機聯系的課程體系。在基礎理論扎實的前提下,建構貫穿全學程的實踐教學體系。即,學生入學先從實踐學習為起點,各學年均實施工學交替方式,并且各學年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形成螺旋式上升關系。
土木工程專業構建了理論和實踐兩大課程體系。其中,理論課程體系四大類課程系列,分別為數學課程系列、力學課程系列、結構課程系列和施工管理課程系列。具體如下:
圖1 土木工程專業理論課程體系
實踐課程體系“技能訓練―結構設計―工程設計”為課程主線。技能訓練主要包括制圖與識圖、測量技能訓練、材料試驗與檢測、工程實踐、畢業實習、課程及獨立設置的實驗實訓等;結構設計包括整體式肋梁樓蓋結構設計、單層工業廠房結構設計、鋼屋架結構設計、基礎工程設計等;工程實踐包括、施工組織設計、畢業設計、工程概預算設計、現場實習等。
以專業課程《土木工程測量》為例,該門課程是本專業“三板斧”課程之一,本門課程很多高校開設在大二學年,為了能讓學生在大一第三學期能夠全部頂崗帶津貼實習,實現企業預備役的目標,本專業將此門課程前置到大一第二學期,直接對接第三學期,同時,為了讓學生在入學之初就對專業有更好的了解,在職業前瞻教育課程中,開設了《土木工程測量》實踐課程4學時,讓學生初步掌握水準儀器的使用。總體而言,該門課程的完成主要包含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職業前瞻教育中的測量入門課程;第二階段:大一第二學期理論課程學習+測量技能“第三學期準入制”考核;第三階段:大一第三學期,在真實的職業環境中,完成相應的測量實訓任務,并通過第三學期總結考核。這種實踐理論實踐理論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專業技能,理論實現了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螺旋式上升關系。
四、校企合作,培養具有創業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土木工程專業堅定不移地走“政校企合作、產學研一體、教學做合一”發展之路,校企共同開發理論―實踐一體化教材,確定課題、任務急項目指導書。以“適用、實用、夠用”為原則,體現工學結合。建立校內生產型實訓基地,以生產帶動實訓,實施“訂單式頂崗實習”,使學生在真實企業環境中從事生產性實訓,降低教學成本,促進產教結合、工學結合有效落實。特別對工科專業而言,與企業緊密合作共建校內實訓基地,接企業“訂單”,為企業加工零部件或產品,可使專業實訓教學由消耗型變為生產型,學用緊密結合。將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管理機制融入對學生的評價指標體系中,建立突出學生職業素養的實習全程評價、校企多元考核的開放性評價體系,打破單純以課堂考試結果評價學生的傳統做法,注重技能考核,建立和完善第三學期準入機制,技能考核合格者,方可參加第三學期學習。教學―實踐―就業一體化,實現畢業生零距離就業。在企業確定人才需求的前提下,由企業提出用人數量和崗位要求,并參與制訂學生實習計劃、考核體系和評價標準等,實習期間按協議規定對學生進行全面管理。專業則依據教學計劃,結合市場需求和崗位職業能力標準及實習企業具體的用人要求制訂頂崗實習計劃和管理辦法。學生在企業頂崗實習結束后,經校企雙方考核合格后,共同簽發學生實習證書。鼓勵學生在第三學期實習過程中,結合專業課程及實習崗位,申請專利、發表相關論文。
五、加強實驗教學建設,培養學生實驗能力
實驗能力是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為滿足不同發展規劃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需求,我們在各環節均設計了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實踐項目。以實驗教學為例,我們設計了演示性實驗、操作性實驗和研究性實驗三種類型,基礎型實驗、綜合型實驗、設計型實驗、大學生創新試驗項目等多個層次。
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開發豐富實驗項目的基礎上,采用了靈活、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學生可打破課程界限,在相關的實驗室任意選修需要的實驗項目,每積攢16學時,獲得1學分。每年有超過2/3的學生選修了擴展實驗,有效加強了學生工程意識、創新能力及科研潛質的培養。
結語
目前,按此專業培養模式已經試行了4年,從實施效果來看,學生普遍感覺到學習的自主性增強了,對土木工程的總體認識與宏觀概念相對清晰。誠然,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剛剛開始,最終效果尚需時間與用人單位的檢驗。在探索過程中,筆者深感仍需不斷努力,保障突出大工程觀、彰顯應用特色的土木工程專業培養模式的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李曉春,等.工程訓練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
篇7
一、實行三學期制的背景
隨著高職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弊端已經越加明顯,三學期制改革之風在國內各高校悄然興起。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山東大學、廈門大學、中科院研究生院、寧夏大學、黑龍江大學等先后推出了“三學期制”,甚至“四學期制”。國內大學推行三學期制的普遍特點是:原學期由20周調整到18周左右,暑假時間增加,在暑假安排“小學期”。課程學分與學時的對應關系相應調整,學生在“小學期”所修課程、實驗、實習記入學分。安排教學計劃中部分集中實踐環節課程,包括綜合性實驗、各類實習實訓、學年論文、課程設計、社會實踐等。比如,綜合性實驗、學年論文、課程設計、社會實踐等。西方許多大學普遍采用三學期制度,以美國一些學校為例,暑假長度超過三個月。由此可以看出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都試圖把推行學期制改革作為高教改革的一個重要突破口,以促進高等教育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的有效變革。為滿足這種新的社會需求,我校也適時地調整了教學模式,自2014年9月開始試行“三學期制”教學模式。
二、推行三學期制教學的意義及措施
1.優化課程體系,深化教學制度改革
“三學期制”有利于解決我校實踐教學環節較為薄弱、教學資源共享深度不夠等實際問題,通過對教學計劃的修訂,調整、重構專業課程設置,形成多層面、多種類、多元化的課程體系,促進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改進及優化,進一步完善理論、實踐等主要教學環節,使現有學期制在實踐教學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深層矛盾得以緩解,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綜合素質。
2.實踐教學資源均衡利用
“三學期制”以促進實踐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持地區高職人才培養優勢為目的,通過有效的制度設計,形成包括基礎教育、素質教育、技能教育、綜合能力教育等方面內容的全方位、多層次的人才培養機制,促進多校區校園文化的融通和流轉。“三學期制”注重將長學期的穩定性、連續性與短學期的靈活性、自主性相結合,給學生以更加彈性的學習空間,讓學生更具自主性地構建知識結構,發展職業競爭力。“三學期制”的實施,也有助于提高各類教學資源的利用率,提高辦學效益。
3.完善辦學機制
“三學期制”實施后,學校和各院系可利用短學期延聘國內外知名學者駐校或來校講學,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共享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三學期制”還為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從事創新性實驗和基礎課題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時間和空間條件。如果將短學期和暑期連通利用,學生可以有更好的條件盡早進入科研課題的研究工作,進行教學實習、就業實習和科技創新活動,培養實踐能力、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社會適應性和就業競爭力。短學期的設置,使教學工作的安排更具靈活性,既需要教師完善和更新課程結構和授課內容,也使教師可以更加靈活地選擇教學時間,可能有更多的集中外培的時間。
4.推進實踐教學改革
加大對實習實踐教學的經費投入和機制保障,建立教學管理、學生管理等部門和教學單位合作與聯動的機制,共同推進高素質、高技能、綜合型人才的培養。學校將通過制訂學生在校實訓、單位實習和社會實踐的教學計劃,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制度規范,建設一批教學實習和就業實習的基地。學校還將加大改善實驗室建設條件的力度,加強實驗室管理的制度建設,利用業余時間進一步開放實驗室,讓學生參與管理、維護、改造實驗室的設備。在提高學生管理能力、操作技能的情況下,給予老師更多的科研時間。
5.提升教師業務水平
進一步加大校內教學人才的培養力度,通過開展全校中青年教師授課大賽等形式,重點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完善教師職稱和校內津貼制度,使之更加向優秀教師(雙師)傾斜,進一步加強激勵機制,倡導和激勵優秀中青年學術骨干積極參與高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工作。
6.根據學情結構,發揮學生長處
學生沒有優、良、差之分,教師不應強調所有學生的學習成績都要怎么好。只要在能夠保證正常完成學業的情況下,大可讓學生人盡其才,充分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并給他們提供相應的平臺去培養、鍛煉他們。例如成績優異的學生,讓他們在現有的層次上,可以繼續往上提升;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只要在老師的正確引導下,學好專業知識與技能,找一份滿意的工作是沒有問題的;學習成績稍差的學生,教師要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善交際的學生,教師應建議他們參加市場營銷培訓,有相關專業的銷售兼職與實習機會就給他們機會;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就讓他們做專業實訓,使其參加一些技能大賽等等,盡量做到人盡其才。
三、落實后勤保障措施
1.德育工作者要做好“三學期制”的宣傳工作
為確保學校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首先負責德育工作的管理人員要充分利用自習或班會活動的機會給學生做好“三學期制”的宣傳工作,必要時可以跟學生家長溝通,說明學校實施三學期制的用意。讓學生及學生家長在思想上有所準備并能夠接受學制調整安排。
2.教師方面要高度統一認識,并要求相關部門為教學工作提供正常的保障
實施“三學期制”后,必須堅持和落實寒暑假期間職員的完全輪休制度。學生管理部門以及后勤保障部門應當根據“三學期制”施行的具體情況,落實相應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措施,在學生管理、食宿條件、交通等方面提供保障。
篇8
近幾年,教育部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關于“十二五”期間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開始從國家戰略層面重視高校本科教學改革,強調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作為實踐性和應用性都非常強的課程,旅游飯店管理是對旅游管理專業學生開設的一門核心專業課,是國家教育部指定的旅游管理專業課程之一,可為后續的飯店前廳與客房管理、飯店餐飲管理等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在國家高度重視教學改革和實踐教學的大背景下,筆者選取旅游飯店管理課程進行教學改革研究和探討,希望這對旅游管理專業其他課程的實踐教學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旅游飯店管理課程實踐教學現狀分析
目前,關于旅游飯店管理課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重構主體性教育教學體系[1]、PBL教學方法改革[2]、課程理論與實踐整體優化[3]等方面,對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相對較少。
研究以五邑大學旅游管理專業為對象,設計并發放140份問卷,并全部回收。經過初步統計,結合其他同類型院校訪談的材料,旅游飯店管理課程實踐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課程實踐教學形式單一
課堂主要以理論知識講授為主,穿插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環節,而課內實訓環節,則主要是在實驗室使用酒店管理模擬實訓系統,要求學生分角色模擬酒店經營管理者和顧客。實踐教學形式相Φヒ唬大部分學生建議可適當增加去酒店參觀、短期見習、情景模擬實訓等環節。
(二)實踐教學硬件和軟件設施投入不足
由于實驗室的機器設備老化,加上網絡連接不穩定,這導致在實訓環節容易耽誤時間。另外,酒店管理模擬實訓系統的試用版本存在著個別系統模塊不穩定和不完善的情況,導致某些操作環節進行不了,這降低了學生對酒店管理系統操作的積極性。
(三)考核指標不夠量化
期末考試所占比例過大(期末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70%),不利于學生能力的體現;90%以上的學生支持將“課堂分小組查找資料并進行PPT演講”作為平時成績考核的一部分,認為這樣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PPT制作技能。另外,考核方式也缺乏明細的量化指標。
二、五邑大學旅游管理專業的三學期制
三學期制是國外很多高校采用的一種學期制度。其通常做法是把一學年分做“兩長一短”三個學期,即在保持總教學周數和假期周數基本不變的前提下,從原有兩學年的上、下學期中分別抽出幾周時間構成一個短學期(一般為3-4周),共十一個學期來開展本科教學工作。其中,理論教學主要安排在長學期,實習、課程設計、綜合實驗等實踐教學環節則一般安排在短學期。[4]
五邑大學旅游管理專業從2014年開始正式啟動三學期制的人才培養模式,將一學年分為秋季(第4、第7、第10學期,16周)、春季(第2、第5、第8學期,18周)、夏季(第3、第6、第期,6周)三個學期,新生入校(第1學期)和大四下半年(第11學期)不變,仍為20周,其中春季和秋季學期在校內進行理論教學,兼顧部分實踐教學,夏季學期開展企業與社會階段學習。
企業與社會階段學習主要是在產學研合作基地進行,主要包括旅行社、飯店、景區等旅游企業。學生從大一開始,至少要經歷三個夏季學期,輪流在旅行社、飯店和景區進行實踐學習。
五邑大學三學期制的開展,對強化旅游飯店管理課程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素質和能力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同時這也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飯店系統知識,理論與實踐均衡發展。
三、三學期制下旅游飯店管理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思路
三學期制的實施,為旅游飯店管理課程實踐教學的探討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應充分利用第三學期,加大課程實踐教學比重和實施力度,全方位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思路是充分利用第三學期創造的實踐條件,依照飯店對于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拋開將實踐環節局限于課程開設時期的傳統,最終將課程的實踐教學體系分為“課程開設之前-課程開設期間-課程開設之后”三個環節。
課程開設之前(即“課前”)主要是通過課程準備、學生入學教育等形式,使學生對飯店有一個初步的了解;課程開設期間(即“課中”)是通過認識實習、課內實訓、專家講座、行業調研、教學方法多元化、過程控制與考核機制等方式,讓學生對飯店管理的體系有一個全面系統的掌握;課程開設之后(即“課后”)是通過在飯店進行企業與社會階段學習、參加飯店技能競賽、學生參與編寫飯店管理案例集等形式,使學生牢固掌握并靈活運用飯店管理知識和技能,并最終成為飯店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旅游飯店管理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思路如圖1所示。
(一)課程開設之前
課程開設之前主要是通過課程準備和入學教育,讓學生對飯店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在新生入學后的第一學期,可以適當地做好入學教育。例如,在專業入學教育時對飯店做相應的介紹,邀請優秀學長學姐給新生分享飯店實習的經歷,帶領新生參加學長學姐的企業與社會階段學習經驗交流總結會,通過各種方式,讓新生對飯店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另外,在此之前,教師還需要確定合作飯店,優化教學大綱,明確課程性質和教學目標,滿足飯店對實踐型人才的要求。
(二)課程開設期間
在課程開設期間,可以將認識實習和課內實訓相結合,進行課程實踐教學。認識實習一般在第二學期的第11周。這一周期間,可以帶領學生參觀飯店,并邀請飯店中高層管理者開展講座或培訓。課內實訓環節一般設置在課程后半期,除了邀請飯店專家開展講座、組織學生分小組進行飯店行業調研外,還將引導學生使用酒店管理模擬實訓系統,通過分角色模擬飯店經營者和顧客,讓學生對飯店有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酒店管理模擬實訓系統項目和要求見表1所示。
在教學方法上,可引入翻轉課堂的理念,融合PBL教學法,以問題為導向,打造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此外,可以綜合運用任務教學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擬實訓等方法,構建實踐教學體系。
在考核機制上,要有明確的過程控制,合理分配平時成績與期末考核的比重(兩者應各占總成績的50%),構建量化的考核指標。要增加平時成績在整體成績中的比例,通過學生平時的多種參與方式進行考核,以增加學生興趣和重視程度,更好地達到每個章節學習的目標。其中,平時考核以小組的整體得分為基數,計算個人平時成績,具體包括出勤情況(10%)、課堂表現(10%)、課后作業(20%)、小組PPT演講(20%)(評分標準見表2所示)、Word版研究報告(20%)、酒店管理模擬實訓系統上機表現和實驗報告(20%)等。
(三)課程開設之后
課程開設之后,在學生掌握了飯店管理理論體系后,如何在實踐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這就需要借助第三學期來完成并強化。五邑大學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在校期間有三次參與企業與社會階段學習的機會,通過第三學期在飯店進行技能培訓、實操訓練,參加實習經驗分享茶話會、飯店實習生技能大賽等環節,學生可將所學知識進一步靈活運用。
在實習期間,鼓勵學生將飯店實習期間發生的事件包括處理客人投訴等以案例的形式記錄下來,并將所有學生記錄的事件整理成飯店案例集,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這也可為后續學習旅游飯店管理課程的學生提供真實有效的參考和借鑒。
此外,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校外飯店行業技能競賽,如江門市/廣東省/全國旅游飯店服務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廣東省餐飲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廣東省酒店職業英語口語大賽等,通過參與競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總之,課程實踐教學是一項系統工程,在課前、課中和課后都需要科學設計,形成合力。首先,需要學校提供校內實踐教學基本的硬件和軟件設施,如計算機設備、飯店管理模擬實訓軟件等。其次,在排課、師生考核指標設計、教師工作量核算等教學組織管理方面需要更加靈活。再次,要樹立校企協同培養理念,重視第三學期學生在飯店的教學內容設置。最后,學校需要為校外實踐提供良好的保障,例如出行車輛的落實、實習單位的聯系、經費的投入等,尤其是在第三W期集中開展實踐教學階段,人數多、規模大、要求高,需要有前期的合理安排與后期的適當安撫,這樣才能不斷推動實踐教學順利開展。
[ 參 考 文 獻 ]
[1] 白雪.基于主體性教育理論的旅游管理本科應用型理論課教學體系重構――以《飯店管理概論》為例[J].時代教育,2014(6):187-188.
[2] 潘冬南.PBL教學法在本科《飯店管理》課程教學改革中的應用探討[J].沿海企業與科技,2011(2):119-121.
篇9
高校學期制是現代高等教育教學管理體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指高等學校采取何種學期劃分方式來進行教育教學的組織管理。長期以來,我國高校普遍實行兩學期制,而以美國為主的一些教育強國有兩學期、三學期或四學期多種形式。學期設置之間的差異,使得我國高等教育在推進與國際高等教育的交流與合作時出現障礙,因此對學期制改革的探討和需求變得越來越迫切。從20世紀90年代起,國內一些高校開始施行三學期或四學期制,并呈現不斷擴大的趨勢。想把推行學期制改革作為高教改革的一個重要突破口,以促進高等教育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的有效變革,從而達到從制度到質量與世界一流大學接軌的目的 [1]。但是,各高校對學期制改革改到何種程度尚處于初步摸索階段,行政主管部門對此沒有任何明確的指導意見,因此,此項改革目前基本都是各高校自發探索。根據這一現狀,本文對我國實行三、四學期的高校進行了調查統計,并針對這些高校學期制改革特點進行分析總結,對我國高校學期制改革提出一些參考意見。
一、我國高校學期制改革現狀
(一)基本情況
20世紀80年代后期以來,隨著與國外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與國際高等教育的接軌需要,參與國際競爭意識的加強,為改變傳統兩學期制對我國高校教育效益與質量束縛,部分高校進行了學期制改革的嘗試。
從統計結果看,截至2011年,我國目前高校中,39所“985工程”高校中進行學期制改革的有15所,其他綜合型大學30多所及近年升級的部分高職院校,共計有70多所高校實行了三學期制。
據文獻資料記載,廈門大學從1985—1986年學年第二學期開始,實行“三學期制”,將每學年劃分為“兩長”、“一短”三個學期。但到了1990年又回到了原來的兩學期制。這主要是由于學校當時在實行“三學期制”過程中,第三學期的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沒有突破傳統的框架和方式,學生自主思考和自由發揮的空間較小,與兩學期制的傳統課堂沒太大區別,許多學生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缺課、逃課現象時有發生,影響了教學效果 [2]。
廈大黨委書記王豪杰說,“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的改革,各級都有著強烈的改革愿望,但對怎么改,改到何種程度,心中還未形成一個完整清晰的概念,尚處于初步摸索階段。加上當時的改革都是各高校各自為戰,各顯神通,缺乏開放式的改革思維,這不僅是廈大也是當時全國各地許多高校,被迫又恢復二學期制的一個重要原因。”[2]近幾年實行三學期制的高校中如黑龍江大學、寧夏大學、浙江林學院等也同樣存在如準備不足、師生不認可、改革效果不明顯等問題,在實行三學期制一段時間后,又回到兩學期制。
(二)學期制改革的基本類型
從實行三學期制這些高校改革的情況來看,基本趨向有以下特點。
學期類型主要以三學期制為主,四學期只有為數不多的幾所學校。
高校類型:39所“985工程”高校(公認的研究型大學)進行學期制改革,占此類型高校比例38%,相對較高些;其次為普通綜合型大學、應用型本科大學,高等農業院校不多。
地區分布:主要集中在發達地區,北京、上海高校實行三學期相對多些。
按大學類型來看,研究型、教學研究型、教學型大學第三學期教學各有特點。
1.研究型大學
2009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九所高校組建C9聯盟,因類似美國的“常春藤”聯盟的校際合作,被稱為中國的“常春藤”[3] 。C9聯盟高校是首批的“985”工程學校,是中國典型的研究型大學,這類學校的特點是教學資源充足、師資力量強、與國際知名高校交流廣泛。其中的前七所高校都實行三學期或四學期制,包括后來入選的中國農業大學。這類學校的三學期制主要采用“暑期學校”形式,如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吉林大學。
“暑期學校”的組織,為學生提供了師生互動與實踐和科研訓練兩個重要的平臺,其顯著特點是開放性、國際性和課程開設的多元性。不僅有國際知名學者開設的尖端性課程,而且有國際間前沿性學術交流;不僅有結構性課程,而且有非結構性課程。課程開放度較高,不僅對校內外學生開放,而且對社會各界人士開放。“暑期學校”為拓寬學生知識面,活躍學生思維,激發學生科學探索能動性,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提升學生素質,創造了條件和機會[4]。
2.教學研究型大學
教學研究型大學介于研究型大學與教學型大學的中間層次,這類大學辦學歷史悠久,分布在各個省會城市,以培養應用型高級人才和復合型人才為目標。普通院校在校內外教育教學資源與研究型院校有較大差別,推行學期制改革,主要為適應學分制,擴大選課機會,在暑假開辟小學期,解決課程安排空間不足、實踐教學不足等問題。這類學校大多采用“2+1”學期。從學期劃分來看,每個學校不盡相同。但總的來看長學期的變化不是很大,一般為16—18周,在暑期一般安排4—6周的暑期課程。一般安排通識教育課、二學位和輔修專業課、各專業任意選修課,學年論文、軍訓,需集中時間開展的實訓、實踐、實驗等實踐性教學課程。
篇10
1.實踐教學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步驟。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對人才培養目標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這要求我們培養的學生要具備相應的專業技能和技術素養,成為應用型人才,這就需要通過實踐教學去解決、提高、實現。
2.實踐教學是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教學能否貫徹落實,關系到專業和課程設置的目標能否實現,關系到人才培養的目標能否實現。
3.實踐教學體系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方面。社會對一個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評估,只有一個核心指標,就是畢業生的職業能力和崗位能力。要使職業教育培養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應用型人才,必須正確認識實踐教學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擺正理論知識與執業能力培養的關系,構建適合職業教育特色的實踐教學體系。
二、構建食品檢驗與分析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原則
1.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以學生為中心是指以學生的目的需要為中心、以學生的能力拓展為中心、以學生的知識結構為中心。以學生的需要為中心,就是要以提高技能為目標設計教學進程,提供支持服務。以學生的能力拓展為中心,就是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強調給學生傳授新技術、培養學生執業能力和技術拓展能力。以學生的知識結構為中心是根據實踐教學的不同課題為學生選配合適的指導教師,以滿足學生需要,使學生的知識結構呈現多元化發展。
2.密切聯系實際的原則。密切聯系實際是“以學生為中心”原則的拓展,主要是指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聯系學生的實際、專業技術發展的實際、企業的實際和學校的實際。
3.全過程實踐的原則。全過程實踐原則就是建立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將實踐教學貫穿到教學的各個環節。
4.全過程質量監控的原則。全過程質量監控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為核心,以師生共同參與為基礎設置的監控。
三、實踐教學體系的基本框架
根據上述原則,我們在構建實踐教學體系的過程中,更多地注意到了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比重。實踐教學一般是指教學實驗、教學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這一環節的教學目的主要是解決學生“怎么做”的問題。我們初步確定了這樣的思路:制定向實踐教學傾斜的政策,樹立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并重的觀念,確立實驗教學改革的核心地位,并組織和鼓勵師生參加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具體方案如下:
“三學年不斷線,三層次相呼應,三措施做保障”的實踐教學架構是以教學計劃為依據,遵循“以學生為中心、密切聯系實際、全過程實踐、全過程質量監控”的原則設計的。“三學年不斷線”是從實踐教學的時間設計上考慮的,主要體現全過程實踐的原則。“三層次相呼應”主要是從實踐教學的內容設計上考慮的,包括第一層次教學實驗,第二層次教學實習,第三層次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三個層次之間互相呼應,前一層次是第二層次的鋪墊,后一層次是前一層次的目標,以密切聯系實際原則為指導,安排課程試驗,指導實習。“三措施做保障”是對實踐教學程序設計上“以學生為中心、全過程監控”原則的思考,主要包括教學計劃保障、支持服務保障、專門機構的保障。教學計劃保障是指在教學計劃中,課程的實習、實踐時間不低于指導性教學計劃規定的時數。支持服務保障,主要是對實踐教學活動的場地支持、設備支持、經費支持、技術支持等。
四、實踐教學的實施過程
設計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比較容易做到,但要將設想付諸實施就必須有一個完整的過程。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我們首先對教學大綱和實踐教學時間進行分解,在“三學年不斷線,三層次相呼應,三措施做保障”的框架下,安排課程實驗、組織教學實習,并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完成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第一學年,按照理論教學與課程實驗1:1的要求安排實驗,培養學生基本操作能力,使學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術,為后續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第二學年,適時增加和調整教學內容,組織教學實習和現場教學。第三學年,在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環節,提出“結合實際雙向選擇,努力提高實習質量”的要求,由學生根據本專業的綜合培養目標和教育要求,結合崗位、面向實際來選擇實習單位。學生和實習單位直接洽談,雙方相互選擇。在資源、設備、服務方面,為學生著想,多聯系實習單位,以供學生選擇。
五、食品檢驗與分析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實施效果
到目前為止,我校食品檢驗與分析專業畢業生已有五屆,學生普遍對結合實際雙向選擇進行實習有很高的積極性,絕大多數學生實習完成后被單位繼續留用。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與好評。
信息化背景下的企業更注重員工的動手能力,實踐教學是提高操作能力和應用能力不可或缺的環節。中職學校食品檢驗與分析專業只有在教學過程中全面實行實踐教學,才能使學生畢業后適應市場需要,實現自己的專業夢想和人生目標。
篇11
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是培養體育教師專業人才的重要基地,我國體育教育專業早期的課程設置,整體上受原蘇聯的影響較大,隨著體育項目和體育學科的發展,課程不斷增多,但同時也出現了課程設置與實際需要發生偏差的現象。隨著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指導思想的逐步貫徹落實和我國學校體育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化,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廣適應和重創新的體育教育人才更是成為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對于體育院校的體育教育專業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進行研究是必要的。
1 課程類型
1.1公共基礎課程
公共基礎教育課程是高等學校對全體大學生所進行的政治思想品德、語言、文化、歷史、科學知識的教育,是不直接服務于專業教育的人必需的一些實際能力的培養。我國較注重培養學生的政治理論觀念,而對大學生的人文素質和自然科學知識要求并不突出。從各校的體育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來看也大多是包括政治類課程、外語、計算機、法律基礎、寫作基礎等課程,而人文科學、自然科學方面的課程相對較少。
對“本校體育教育專業的公共基礎課與運動實際、個人生活實際的聯系”這一問題的回答,由表1可以看出:學生填寫“非常緊密”的占4.2%, “比較緊密”的占32.4%,兩者相加不足40%,可見同學們對公共基礎課的認識不足,從而使學生在學習上出現懈怠。
1.2 體育專業課
1.2.1體育專業基礎課程
《課程方案》將體育專業基礎課分為體育人文社會學類和運動人體科學類。體育人文社會學類包括學校體育學、體育心理學、體育學概論、體育社會學等課程。運動人體科學類包括運動生理學、運動解剖學、體育保健學、運動生物化學等課程。但體育哲學、體育史學、健康教育學未能達到應有的地位。
1.2.2技術課
在學生對術科重要方面看法的統計(見表2)中我們可以得知:有39.7%認為教學方法最為重要,有28.4%認為運動技能最重要;有18.5%認為動作示范能力最重要,有7.6%認為術科理論最重要,有5.8%認為競技能力最重要。體育教育專業是培養體育教師的搖籃,從表中所占的比例來看,學生對教學方法和運動技能的認同度較高,對動作示范的能力稍有忽視。
在術科教師對術科重要方面看法的統計(見表3)中我們可以得知:有61.5%的教師認為教學方法最為重要,有17.3%的教師認為運動技能最重要,有15.5%的教師認為動作示范能力最重要,這三方面占總數的90%以上。
在術科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運動水平雖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們從科學理論和親身運動實踐中懂得如何能夠更有效地提高運動技能水平,以便于更好地指導他人。術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提高學生運動技術水平外,更應該注重學生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的掌握提高。
目前體育教育專業的術科類課程在課程設置上多以競技運動項目內容為主。為適應市場需要,給學生以充分的選擇空間,必須增加術科選修課程的門類。尤其是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一些深受學生喜歡的大眾娛樂性、非競技性的體育活動以及一些運動時尚、區域性傳統體育項目,將逐步走進校園和課堂,如登山、探險、攀巖、野外生存、定向運動、擊劍、跆拳道、軟式排球、氣排球、橄欖球、保齡球、臺球、輪滑、桌球、踢毽子、秋千、橋牌、體育舞蹈、舞龍舞獅等。
1.3 實踐類課程
體育教育專業的實踐類課程(也叫實踐性環節)包括:社會實踐(入學教育、軍訓、勞動教育、社會調查、畢業教育、就業指導);教育實踐(教育見習、教育實習);科研實踐(論文報告、學術活動)等幾部分,其中最重要的當屬教育實踐活動了。在強化實踐教學的思想指導下,教育實習就更顯示其培養合格人才的獨特作用與功能。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教育見習的時間大約為1-2周,教育實習的時間為8-10周,甚至有些學校的實習時間僅為6周。這一時間段與國外同類專業相比則顯得有些短。
從調查中可知:35.5%的教師認為現在的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教育實習時間非常不充足,30.6%的教師認為該時間不太充足,兩者超過總數的60%,說明當下學生實習時間不足的問題已經引起重視。
從調查中還可得出:7.9%的高校任課教師認為教育見習時間應放在第二學年第一學期為宜,28.6%的教師認為應放在第二學年第二學期,22.2%的認為應放在第三學年第一學期,23.8%的認為在第三學年第二學期合適,另外還有17.5%的教師提出要將見習分散在各個學期之中安排,以便學生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在學習中予以彌補。
同時,21.3%的高校任課教師認為教育實習時間應放在第二學年第一學期為宜,48.9%的教師認為應放在第二學年第二學期,14.9%的教師認為應放在第三學年第一學期,10.6%教師的認為在第三學年第二學期合適。另外還有4.3%的教師提出要將教育實習分散在各個學期之中安排,他們認為這樣可以及時發現學生的不足。
由于體育教學的性質和特點與其他學科教學有所不同,教師所面對的情景、學生都是在不斷發生變化的,教師不僅要有足夠的知識和技能,更要有適應新情況的能力,對教師的職業技能要求比較高,因此體育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提高,應不間斷地強化教育實踐環節,延長和增加教育見習和教育實習的周期。體育教育專業可以讓學生在一、二年級以一個未來體育教師的身份去觀察中學,積累一些對中學管理、體育教學活動的感性經驗,加強對搞好課堂教學、學生思想工作、學校管理的實際了解。三、四年級結合教育類課程的學習與教育實習,比較綜合地將理論與實際結合,知識與技能結合,培養其初步的體育教學工作能力和學校其他工作的能力。
2 學、術科比例
學科與術科是體育專業課程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這兩個部分的比例關系將對培養目標的實現及學生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80年代以來,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科與術科課程比例經過4次調整,總體變化趨勢是學科類時數比例增加,術科類學時比例下降。
在對高校領導“您認為合適的學、術科比例”的問卷調查中,18.8%的高校領導認為合適的學、術科比例應為2:1,68.7%的領導則認為應是1:1,還有12.5%的認為1:2的比例合適。
而高校任課教師對學、術科比例的看法則是:有1.6%的教師認為目前自己所在學校的體育教育專業學術科比例非常合理, 29.0% 的體育院校教師認為比較合理, 30.6%的體育院校教師認為不太合理。高校領導中多數對目前的學術科比例持滿意態度。分析認為,部分學校在進行課時分配時沒有和教師達成一致,學校領導沒有深入基層進行走訪調查,從而出現與教學實際偏離的情況。
3 總學時數與學分
20世紀90年代,隨著“雙休日”的出現,體育教育專業的總學時數也大幅減少,主要表現在必修課程的時數減少。目前我國體育教育專業總學時數大約是2600-2800學時。
隨著體育教育專業課程的小型化、課程門數的增加,拓寬、加深學生的知識基礎,以適應社會對體育人才的需求。這些在整齊劃一的學年制管理體制下是無法實現的,取而代之的是更為靈活、富有彈性的教學管理體制——完全學分制。
學分制又稱學分累積制。學分制的本質是具有一定自由度的選課制度,以選課為基礎,為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提供可能;以學分作選題的前提,均衡了學生的學習量,每個學生雖然所選擇的課程不同,但最后的總學習量是相同的,比學年制的以課程為單位計算學習量更合適;以累計平均學分績點為尺度衡量學生的學業成績,比以課程成績衡量更為科學。學分制分為學年學分制、混合學分制(也叫部分學分制)和完全學分制三種。
學分制具有“選課自由、擇師自主、學制彈性”的特點。把競爭機制引入教學過程,學生為了盡早取得學分和高學分,就會在課堂上表現出積極、主動和奮發的學習精神,課外積極地進行鍛煉。此外,同年級學生的多層次教學,還可有效地緩解與分散某一場地上課學生的容量及對器材、場地的需求量,使上課時的練習次數和時間增加,這些潛在因素的存在對提高教學質量將是有益的。
學分制中的選課制,不僅有利于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學習內容,提高學習質量,而且也可以選擇授課教師,從而對教師的授課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這些都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在回答:“您在選課時是否能自行選擇?”這一問題時,有18.5%的學生認為完全可以、39%的認為大多可以、24.7%認為偶爾可以、13.2%的學生認為很少可以,還有4.6%的學生回答根本不可以自己自由選課。雖說大多數學生的回答是肯定的,但還有小部分學生的回答是完全否定的。這就說明我們現在的所謂“學分制”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分制,還不能做到選課自由。
4 小結
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科學性關系到能否培養出合格的體育教師人才,在課程設置方面大部分學校設置較科學,對術科的重視程度較高,但是專業實習課時不足,學分制系統的優勢沒有得到充分體現,這也是今后在進行課程設置中必須重視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顧明遠主編.教育大辭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2] 顧明遠,孟繁華主編.國際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 版社,2001.
篇12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1-0094-02
在我國,五年制臨床醫學本科專業是醫學人才培養的主體專業,在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時代背景下,大力推進醫學教育改革,探索并建立起符合我國醫學教育改革和人才培養規律的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新模式,是醫學教育面臨的重要而緊迫的任務。經過學習經驗、改革創新、大膽探索,在傳統培養模式的基礎上,我校臨床專業探索并建立了出了一套新的整體化培養模式。本文通過對兩種培養模式下學生的就業率、首次考研率和就業滿半年后滿意度的分析研究,來說明整體化培養模式對本科臨床專業醫學生的影響。
一、資料與方法
1.研究對象。對照組:陜西中醫藥大學2009、2010級臨床醫學專業五年制學生629人(其中2009級249人,2001級380人),接受傳統培養模式教育;研究組:陜西中醫藥大學2011、2012級臨床醫學專業五年制學生839人(其中2011級395人,2012級444人),接受整體化培養模式教育。
2.培養方法。對照組:采用傳統教育模式和培養方式進行教學和臨床實習,入學教育,進行醫學導學教育,說明培養模式,告知學生作為一名醫生的職責、五年的醫學學習所必須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以及未完成的后果;基礎知識模塊,第一、第二學年的基礎課程學習;橋梁課程模塊,第三學年診斷學、藥理學等為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搭起了橋梁;臨床課程模塊,第四學年在學習理論的基礎上在醫院見習;臨床實習模塊,第五學年進入臨床實習階段。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A考核,在第三學年基礎課程和橋梁課程結束后進行一次集中考核(即A考核),考核包括基礎知識(含基礎課程和橋梁課程)考核和基礎技能考核(前期所進行的考核也為A考核中基礎技能考核的一部分);基礎知識考核采用筆試;B考核,在第四學年結束,考核包括臨床知識考核(主要為臨床課程知識,含部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考核(前期所進行的考核也為B考核中基本技能考核的一部分);臨床實習模塊,第五學年,在學生正式下實習點前,教學科集中組織學生進行實習前崗前培訓,并配套《實習崗前培訓手冊》,規范所有準醫生的醫療行為,隨后M入臨床實習階段。C考核(OSCE),第五學年實習結束后的考核,包括基礎和臨床課程基本理論+臨床實踐技能,進行多個站點、多種內容與形式,全面評價學生的臨床能力,密切聯系執業醫師考試。教學方法:在整體化將培養模式的實施過程中的講課中,要求教師改革教學方法,應用PBL、CBL、情景案例、翻轉課堂等等教課方法。
3.研究指標。將陜西中醫藥大學2011、2012級臨床醫學本科生接受整體化培養模式教育的情況,對比2009、2010級臨床醫學本科生接受傳統培養模式教育的同時間點就業率、首次考研率、就業滿半年的滿意度(包括患者和就業單位)3個方面進行分析,探討整體化培養模式教育在臨床醫學本科教育中的優勢。
二、結果
從表1可以看出,兩組學生的就業率和首次考研率逐年遞增,呈上升趨勢,且數據分析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和傳統培養模式比較,整體化培養模式能提高就業率和首次考研率。從表2可以看出,兩組學生的就業滿半年的滿意度亦是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且數據分析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和傳統培養模式比較,整體化培養模式能提高就業滿意度。
三、討論
傳統的培養方式是簡單的授課+理論考試的方式,這種填鴨式教學模式不但教學效果不理想,而且不能貼近臨床,沒有給學生營造一個醫學氛圍。創新型的整體化培養模式則是以調動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激發自覺學習積極性為目的。應用現代化的教學法進行講課,包括PBL、情景案例教學、CBL、翻轉課堂等等教學法,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牢固掌握醫學知識;在理論考試的基礎上增加臨床技能考核(A、B、C三階梯考核),并將這種結合的考核模式貫穿到整個本科教學階段,形成一套環環相扣的考核模式。整體化培養方式將“三早教育”(早接觸臨床、早接觸科研、早接觸社會實踐)貫穿于整個本科教學階段,不僅能加強學生對理論基礎知識的學習掌握,也可以有效提升學生臨床實際操作能力,同時也為研究生考試、執業醫師考試等奠定扎實的基礎,促進學生形成自我學習、自我管理、自我規劃能力,學生可活動彈性大,自主安排空間大,最終培養出一名符合GMER(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s in medical education)的醫生。
參考文獻:
[1]于利,王愛梅,王琴.淺談醫學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J].高校醫學教學研究(電子版),2016,(02):41-43.
[2]謝地,陳卉芳,亓建洪等.模擬教育在臺灣醫學臨床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高校醫學教學研究(電子版),2016,(02):54-58.
[3]黃小平,鄧常清.淺談基礎醫學教學與臨床實際的結合[J].教育教學論壇,2016,(33):152-153.
[4]唐寒梅,高迪,達哇卓瑪等.循證醫學模式對醫學本科生臨床實踐教學效果的Meta分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6,(06):92-93.
[5]羅杰偉,蔡昌平,歐陽肖肖等.醫學院校教育改革現狀與發展策略研究[J].廣東化工,2016,(14):285-286.
[6]曲巍,張錦英.醫學人文與醫學教育改革[J].醫學與哲學(A),2015,(04):1-3,87.
篇13
伯明翰大學始建于1825年,是英國老牌名校之一,全球百強大學,英國著名的“紅磚瓦大學”之一。英國伯明翰大學早于2011年率先開啟了校企聯合招生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該校社會學院會計系(Accounting Department, socialcollege)與世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畢馬威(KPMG)于2011年開始了應屆畢業生計劃(KPMG School Leavers' Programme-BSc Accountancy)。該計劃學制四年,采取定向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把理論學習和KPMG實習工作相融合。學校采取彈性學習年限制,根據KPMG的崗位需求該項目學生在企業需求的淡季第一、三學期在校學習,企業工作量的旺季第二、四學期開始全職就職于KPMG英國;每年的5月份回到學校繼續在校完成第一、二學年剩余的功課,暑期參加學校的考試;第3學年整個學年學生都全職就職于KPMG英國,并于6月份回校學習,在暑期完成要求的學分;第4學年第一學期學生在校完成所有學分并完成畢業論文。最終完成校方和KPMG所有實習要求的學生將于12月份正式就職于KPMG。該項目的學生在4年的工作學習時間里享受KPMG英國正式員工的薪酬福利待遇。在課程設置方面,根據KPMG的工作需求,第一學年學習經濟學、會計學、和財務學基本的理論知識;第二學年根據KPMG的崗位安排學生學習中級課程(包括會計學、審計、法律和稅收);最后兩學年進入高級課程階段,每學年完成一半的高級課程(第三學年為高級管理會計和財務管理,第四學年為財務報告、高級稅務和審計)。該項目的所有課程與ICAS(英國特許會計師協會)的考試課程相吻合,這就意味著順利完成該項目的學生同時通過了英國注冊會計師的考試,并能順利在世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工作。
二、我校校企聯合定制班的實施背景
1.國家地方人才培養政策
國務院2005第35號《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指出要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引導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向應用技術型大學改革;推進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校企聯合培養模式已成為當下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一個方向。根據教育部2014年第6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目標,完善鼓勵社會力量辦學的政策環境,到2020年大中型企業參與職業教育辦學的比例達到80%以上。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試行職業院校和企業聯合招生、聯合培養的學徒制,企業根據用工需求與職業院校實行聯合招生(招工)、聯合培養。完善支持政策,通過政府、企業、社會、家庭等多渠道籌集學生(學徒)培養培訓經費。”長三角地區是國家層面的優化開發區域之一,也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教育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教育發展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近年來,長三角地區各省市不斷創新區域教育合作機制,區域教育協作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全國其他區域教育合作提供了經驗和示范。進一步深化長三角地區教育合作發展,對于發揮長三角地區的區位優勢,推進長三角地區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進一步增強區域國際競爭力具有積極作用,對促進其他地區教育合作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2.寧波市經濟形勢
寧波是一個以第二、第三產業為主的城市。2014年,寧波全市GDP7602.5億元,增長率達到7.6%。注冊企業221250戶,其中私營企業約占92%。源于寧波良好的經濟發展形勢和優良的地理位置,金融證券行業在我市發展勢頭良好。截止2014年末,寧波市共有銀行金融機構63家,在職職工71827人。而金融證券行業成為我市最有“錢途”的行業。寧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2014年的市區企業人力資源市場工資指導價位顯示,對全市219種工種、12大行業、1100家不同經濟成分的企業、22萬名全年正常上班的員工的調查中銀行業務員的工資位于第三。根據2014年寧波統計年鑒,2011年-2013年金融業的在職職工平均工資在14個行業里均排在首位。
3.我校會計學專業的優勢
我校的會計學專業開設于1983年,是我校的特色品牌專業,寧波市優勢特色專業和國際化合作辦學試點專業。自2004年升本以來,已培養出一大批會計專業人才。隨著對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對我系會計人才的培養以提出了諸多的培養模式,如A型人才培養模式(Adaptability適應型、Adventure創新型、Applicability應用型、Advanced高級的、Accountant會計師)Apple型(Adaptability知行合一,對接社會;Professional雙核協同,素能融合;Personality激發潛能,彰顯個性;Learning課堂聯動,拓展視界;Excellent Accountants卓越會計師)人才培養模式等。無論哪種人才培養模式,都在致力于培養適合企業發展的應用型會計人才。
三、我校銀行業行業定制班人才培養方案
1.課程設置
除全校性公共選修課和經濟管理類公共基礎課外,在原先財務會計、稅法、管理會計、財務管理、財務信息系統等會計學專業基礎性學科的基礎上,根據銀行人才的需求,可設置銀行職業資格考試的科目:《銀行業法律法規與綜合能力》(即原《公共基礎》)、《個人理財》、《風險管理》、《公司信貸》、《個人貸款》等科目。將在校人才培養與職業資格證書想結合。根據銀行會計人員的崗位職責,設置對應課程進行理論和實物的操作練習。
2.學制
依然按本科4年培養方案實施學分制,4年修滿360學分。鑒于銀行業淡旺季差異不是特別明顯,可于各大銀行協商基礎上,參照英美大學一年三學期的學制,按照盡量不改變原有課程時間的原則,將實習和學習時間安排如下:將全年劃分為2月-5月、6月-8月、9月-12月三個學期,其中1月份為寒假。學校采取彈性學習年限制,根據崗位需求前兩學年的2月-5月(約16周)、9月-12月(約16周)校學習,6月-8月全職就職于銀行各崗位;第3學年整個學年學生都全職就職于銀行,并于6月-8月份回校學習,在暑期完成要求的學分;第4學年9月-12月學生在校完成所有學分并完成畢業論文。最終完成校方和銀行所有實習要求的學生將于12月份正式就職于。該項目的學生在4年的工作學習時間里享受企業英實習生的薪酬福利待遇。
3.考核和退出
該計劃在校理論課程考核由寧波工程學院根據學校的考核要求自行考核。與銀行崗位職責相關的課程由企業聘培訓師授課并考核。在崗實習成績由直屬領導根據企業的考核要求進行考核。每學年考核合格的學生繼續參與該項目剩余的課程和實習;考核不合格的即退出該項目,可轉入寧波工程學院會計系正常班級的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KPMG School Leavers' Programme - BSc Accountancy [EB/OL].http://birmingham.ac.uk.
[2]寧波市統計局.寧波概況2015[DB/OL].http://.
[3]寧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寧波市2014年度市區企業人力資源市場工資指導價位[DB/OL].htt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