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大學生近視調查報告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大學生近視調查報告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學生近視調查報告

篇1

一、近視眼的危害以及原因

(一)近視眼的危害

首先,視力低下,眼睛經常干澀和疲勞,影響學習、生活和工作質量。長期戴鏡,會導致生活工作不便;中高度近視,會導致眼球突出,眼瞼松弛.影響容貌。

其次,近視的遺傳性是非常的大,尤其是中高度近視,遺傳幾率在80%以上。

最后,近視最主要的危害是,中高度近視,特別是高度近視容易引發玻璃體混濁、視網膜出血和脫離而致盲。據統計由于近視導致的眼盲,已僅次于白內障,青光眼居第三位。

(二)從生物醫學的角度了解近視眼

輕度或中度近視,除視遠物模糊外,并無其它癥狀,在近距離工作時,不需調節或少用近視調節,即可看清細小目標,反而感到方便。但在高度近視眼工作時,目標距離很近,兩眼過于向內集合,這就會造成內直肌使用過多而出現視力疲勞癥狀。近視眼日久可以導致集合功能不全,發生外斜視。

視力減退近視眼主要是遠視力逐漸下降,視遠物模糊不清,近視力正常,但高度近視常因屈光間質混濁和視網膜、脈絡膜變性引起,其遠近視力都不好,有時還伴有眼前黑影浮動。

外斜視中度以上近視患者在近距離作業時很少或不使用調節,相應地減弱輻揍作用,可誘發眼位向外偏斜,形成外斜視。

視力疲勞近視眼患者在近距離工作時需要過度使用輻輳力,這樣破壞了調節與輻揍之間的平衡協調,導致肌性視疲勞癥狀。

(三)了解誘發近視的原因糾正不良行為習慣

近視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近年來許多證據表明環境和遺傳因素共同參與了近視的發生:外因一長時間近距離看事物.使眼球中睫狀肌失去彈性晶狀體而導致晶狀體不能復原(比天生厚了),于是發生近視。

遺傳因素:研究認為高度近視眼的雙親家庭,下一代近視的發病率較高,近視眼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已被公認,對高度近視更是如此。

環境因素:近視眼的發生和發展與近距離用眼的關系非常密切。青少年的眼球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調節能力很強,眼球壁的伸展性也比較大,閱讀、書寫等近距離工作時,不僅需要眼的調節作用的發揮,雙眼球還要內聚,這樣眼外肌對眼球施加一定的壓力,久而久之,眼球的前后軸就可能變長。

用眼距離過近。據有關資料報道,青少年近視眼以長期用眼距離過近引起者為多見。

用眼時間過長。有的青少年看書寫字做作業,看電視等連續3-4小時不休息,甚至到深夜才睡覺休息,這樣不僅影響身體健康,而且使眼睛負擔過重,眼內外肌肉長時間處于緊張狀態而得不到休息。一般主張連續看書寫字或看電視40-50分鐘就應休息片刻或向遠處眺望一會兒。

照明光線過強或過弱。光線太強,如陽光照射書面等,會引起強烈反射,刺激眼睛,使眼睛不適,難以看清字體,相反,光線過弱,書面照明不足,眼睛不能清晰地看清字體,頭部就會向前,湊近書本,以上兩種情況均能眼睛容易疲勞,從而形成近視。

在行車上或走路時看書。有的青少年充分利用時間,邊走路邊看書或在行走的車廂里看書,這樣對眼睛很不利。加上照明條件不好,加重了眼睛的負擔,經常如此就可能引起近視。

躺著看書。許多青少年喜歡躺在床上看書,這是一種壞習慣。因為人的眼睛應保持水平狀態看書,使調節與集合(輻輳)取得一致,減少眼睛的疲勞。如果躺著看書,兩眼不在水平狀態,這樣會加重眼睛負擔2-3倍,日久就形成近視。睡眠不足。當睡眠不足時,大腦沒有充分休息,疲勞未能消除,加重眼睛負擔,促使近視發生。

目前空間的射線的影響。經常看電視,尤其是信號不足,接收率不高的農村地區,沒有共用天線,屏幕不清晰,雪花點也多,很易使眼肌疲勞,經常玩電子游戲機的同學更易損壞視力,商場出售的小霸王學習機,都能直接引起學生近視,當今電腦計算機是一門不可缺少的課程,過長操作引起眼的干燥和疲勞易引起近視,均需適當控制使用時間。營養不良。缺鈣、鋅、等維生素。

二、預防近視眼的方法

(一)眼保健操預防近視的方法

眼珠運動法,頭向上下左右旋轉時,眼珠也跟著一起移動。眨眼法,頭向后仰并不停的眨眼,使血液暢通。眼睛輕微疲勞時,只要做2-3次眨眼運動即可眼睛體操,中指指向眼窩和鼻梁間,手掌蓋臉來回摩擦五分鐘。然后脖子各項左右慢慢移動,接著閉上雙眼,握拳輕敲后頸部十下。看遠看近法,看遠方三分鐘,再看手掌1-2分鐘,然后再看遠方。這樣遠近交換幾次,可以有效消除眼睛疲勞。

(二)合理的運動能夠有效預防近視

據路透社近日報道,母乳中含有一種名為"DHA"的物質。它是改善嬰兒早期視覺發育的主要元素,可以讓眼球更規則地生長,從而減少患近視的幾率或是減輕近視程度。同時,DHA對視網膜內感光細胞的發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這也和是否會患近視有關。

根據學生們的單純性近視眼發生發展的根本原因是學生過多看近造成的。所以,限制過度看近,是防治近視的根本。訓練看遠,是防治近視的輔助手段.醫療方法是特殊情況或特殊需要情況下的帶有副作用的辦法。看近可以利用控制距離的工具來幫助學生解決坐姿和視距問題,例如調整坐姿和距離的工具訓練坐姿讀寫遠望鏡。看遠可以做極目遠望,遠距識別等。戶外的各種運動,例如放風箏,踢球等。放風箏不僅是我國民間的一項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一種“隨風送病”的健身法,它最大的益處,在于防治青少年近視。近視的發生與長時間或長期近距離閱讀有關。放風箏不正是使人逐漸看遠嗎?因此,建議那些想要防治近視的青少年,莫為市面上琳瑯滿目的保健品和名目繁多的保健法所惑,不如去放風箏。

三、糾正不良的習慣有效預防近視

一般青少年的近視眼,多數屬于“假性近視”。由于用眼過度,調節緊張而引起的一種功能性近視。如果不及時進行解痙矯治日久后

就發展成真性近視。預防措施:必須從小培養兒童良好的衛生習慣。

培養他們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不要趴在桌子上或扭著身體。書本和眼睛應保持一市尺,身體離課桌應保持一個拳頭(成人)的距離,手應離筆尖一寸。學校課桌椅應適合學生身材。看書寫字時間不宜過久,持續1小時后要有10分鐘的休息。眼睛向遠眺,多看綠色植物,做眼保健操。寫字讀書要有適當的光線,光線最好從左邊照射過來。不要在太暗或者太亮的光線下看書、寫字,減輕學生負擔,保證課間10分鐘休息,減輕視力疲勞。

積極開展體育鍛煉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體育活動。教導學生寫字,不要過小過密,更不要寫斜、草字。寫字時間不要過長。認真做好眼保健操。看電視時要注意高度應與視線相平;看電視時室內應開一盞支光小的電燈,有利于保護視力;在持續看電視1~1.5小時后要有一個短時間的休息眼睛向遠眺,做眼保健操。應多吃些含甲種維生素較豐富的食物各種蔬菜及動物的肝臟、蛋黃等。胡蘿卜含維生素B,對眼睛有好處;多吃動物的肝臟可以治療夜盲。

四、假性近視防治法

應用睫狀肌麻痹劑(阿托品、雙星明、托吡卡胺滴眼液、博士倫眼藥水等)滴眼散瞳,于睡前點眼一次。堅持做眼保健操,每日3-4次。學習或工作1―2小時后遠眺大自然景色,休息10-15分鐘,使睫狀肌松弛。用中醫針灸、電針、氣功或熱按摩等法提高視覺神經中樞的興奮性;針灸建議針“睛明”和“球后”兩穴。閱讀和寫字要保持與書面30厘米以上的距離和正確的姿勢;不要歪著頭看書,光線照明要適合眼睛;要勞逸結合,并注意鍛煉身體。

五、結論

篇2

(三)調查時間精力限制,調查資料除來自實地考察記錄整理以外,在一定程度上的參考了網路上一些大型、權威的相關內容調查研究報告。

(四)作者現今水平有限,信息搜集有限,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情況,讀者在瀏覽本報告時請有選擇的進行參考。

二、報告前言

金融是現代社會和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產生的標志性產業,也是一個典型的高收入彈性產業,會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金融日益廣泛滲透到經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緊緊相連。因此一種觀點認為,如今金融人才短缺,就業前景廣闊。

然而在大學擴招的浪潮中,金融學個專業的擴招是極其明顯的。另外,2006年廣東省高考有70%的學生首選金融和商業相關專業,而在商業極其發達的美國,這個比例也只有30%。經統計資料表明,許多本科畢業生畢業之后進入銀行都是從站柜臺開始,最終能夠熬出頭的也是其中的小部分。面對金融行業越來越高的入行門檻,另一種觀點認為,金融從業壓力大,就業前景看壞。

那么,到底哪種觀點更符合現今金融就業狀況呢?從招聘公司來說,對當今畢業生有著什么樣的 招聘要求呢?從招聘者來說,在金融行業工作又應該具備何種學歷和哪些能力呢?工作在金融崗位的職員又有著什么樣的生活形態和收入福利呢?本報告將從但不限于這些問題的角度,通過對證券公司的整體調查,公司經理的述說以及對相關職位職員的采訪來反映就業現實狀況,事實甚于雄辯,在對事實有過一定的了解后來回答以上兩個問題也許會有新的感悟。

三、報告正文

(一)證券公司調查 調查單位(地點):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調查對象:該公司總經理王,職員肖、徐等。

1、證券業金融專業宏觀就業狀況(總經理介紹)

以下所提及職位均指除基層職位如文員、柜員等外的與金融專業有直接聯系的職位。基層職位的學歷要求一般是本科生,職業能力要求是交際能力強,親和力強,細心,耐心。但一般無論是證券或者銀行的職位如今都會將職員安排到基層進行一段時間的鍛煉。

證券公司業務分為證券經濟業務、投資銀行業務、資產管理業務、自營業務等。其中證券經紀業務及咨詢顧問業務由分公司執行,其它業務均由總公司開展。在總公司(更高級的業務)中對學歷和能力總體會比分公司高,一般為優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證券經紀業務中,為金融學專業畢業生提供的有證券經紀人、證券(期貨)分析師、理財師等,學歷要求一般為本科生。經紀人要求人際交往能力強,親和力強,細心,耐心;分析師則要求對證券行業敏感、熟悉。經紀人薪水根據業務水平而定,多則月薪一萬左右,底則月薪2000-3000。

投資銀行和資產管理業務等其他業務有諸如保薦人、負債管理師、行業分析師、風險控制人員等等職位。學歷要求一般都為研究生以上,且具備一定的科研分析能力,對法律、財務、金融、會計、計算機、管理的復合型人才有迫切需求,這也是證券行業對人才的要求趨勢。在這些業務中,一般職員起薪會在年薪十萬以上。

2、案例采訪

1)證券經紀人

工作內容:為證券公司介紹證券交易客戶,從客戶交易資金中提取交易費用作為工資來源。

工作壞境及地點:由于與不同客戶打交道,經紀人的工作環境經常變化,到處奔波,地點不定。

工作所需能力:本科學歷以上;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良好的身體素質;有著親和力、細心、耐心的心理特質。

工作薪資范圍:根據業務水平而定,在2000-10000左右。

工作形態:為了拉客戶而到處奔波;也可以悠閑的享受客戶的交易費用。

職業發展展望:沒其它的,拉得好坐著來錢,拉的不好,累死了也沒多少。

2)經理文員

工作內容:證券交易資料錄入、整理

工作壞境及地點:經紀經理后臺辦公室

工作所需能力:本科學歷;基本的金融常識;耐心、細心的特質

工作薪資范圍:2000-3000左右

工作形態:面對電腦錄入資料

3、小結

目前金融專業的畢業生太多太濫,證券業基層崗位的需求是供不應求,競爭很激烈;然而對于中高層職位的專業化人才的需求仍然很大;對于復合型的人才更是供不應求。因此證券人才的趨勢是復合型人才,同學在學習自身專業,鍛煉自己實踐、研究能力的同時,應該注意其它專業知識的培養,擁有雙學位的金融、法律、計算機等人才在招聘市場始終供不應求。

(二)商業銀行調查 調查單位(地點):中國工商銀行四川省分行

調查對象:中國工商銀行四川省分行稽核合規部處長王

1、銀行業金融專業就業現實狀況(王處長介紹)

篇3

近年來,我國大、中、小學生近視人數不斷增加,呈現出較快趨勢。為了更好地了解此類人近視情況,我做了一個社會調查。

我是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展開調查的。我對我市的200名小學生、250名中學生和300名大學生進行了調查。發現有22%的小學生,56%的中學生和70%的大學生存在有近視眼。這份調查報告十分令人震驚。其中,大多數人都是平時不注意用眼衛生而近視的:如看電視距離太近,時間太長,畫面濃度太深,寫作業的姿勢不正確,在光線很強的太陽光下或在光線很弱的地方看書,以及長時間接觸電腦等。有份調查報告顯示,國內因高度近視而導致變盲的人有三十多萬,并逐年增長,勢頭迅猛。由此可見,保護眼睛已成為我們青少年的當務之急。我們應注意平時的用眼衛生,還要經常做眼保健操才行。當然這還是遠遠不夠的。在調查中,我還發現,當今中小學生近視率不斷上升,但有些中小學生對這一現象并不加以重視。甚至還有人認為,近視眼只要戴副眼鏡就可以了,沒什么大不了的。這無疑是錯上加錯。所以,人們的意識也要提高才行。另外,在調查中,許多近視的人都說這是他們不良的用眼衛生引起的。但近年來有研究表明,飲食不均衡,營養不良,睡眠不足等也會引起近視眼,所以在這方面也得主意。

看來,要有效地預防近視,一是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合理飲食;二是要糾正不良習慣及用眼衛生;三是還要定期到醫院檢查,及時發現,及時治療。這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眼睛,使我們能戰勝人生道路上的重重困難,進而走向成功!

篇4

一、調查

我對近視的同學進行了統計,我發現我們班就有十多名同學戴近視鏡,四年級其它班也有近三分之一的學生近視。低年級近視同學較少,而高年級的同學近視率更高,六年級平均每班近視的學生有二十多個。在農村聽我上六年級的哥哥說他們班近視的人只有幾個。

二、分析

我對這些近視同學的家庭、學習、個人習慣等進行了調查。我發現我們班學習好近視的有五人,坐姿不正確導致近視的有四人,不做眼保健操的有兩人,看電視、玩電腦過度導致近視的有七人。在農村導致近視的一般都是坐姿不正確或過度用眼,有的營養方面跟不上。在近視的這些人中,有一些同學的父母一方或雙方為近視。

三、結論

1、有些同學坐姿不正確導致近視。

2、有些同學不做眼保健操導致近視。

3、有些同學玩電視、電腦過度導致近視。

4、有些同學受到父母近視的遺傳,自己又過度用眼,更容易導致近視。

四、建議

1、要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不在過強、過弱光下看書;

讀書寫字坐姿端正。

2、不要長時間看電視、玩電腦。

3、養成做眼保健操的習慣。

4、加強預防近視的宣傳,保護好眼睛,及時治療眼病。

小學近視調查研究報告2這個學期的星期五我們學校舉行了一次身體檢查。報告單出來了,我發現我們班的'同學都有近視眼。我給我們班的同學進行了一次小學生近視眼調查報告來調查我們班近視眼的主要原因。

一、調查

我拿了我們班同學的報告單進行了分類和總結,調查法,圖表說明法,訪談法,關察法,歸納法。

二、分析

大多數人都是平時不注意保護眼睛而導致近視的。不注意用眼衛生如看電視和上網時間太長等等。是現代兒童近視大增的主要原因。調查表明,學生近視的發生與其父母或兄弟姐妹有無近視有密切關系,高度近視基本上是由遺傳造成的。父母或家族中有近視的兒童應該作為保護視力、預防近視的重點對象。

三、結論

1看電視的距離太近。2看電視的時間太長。3寫作業的姿態不正確。4在光線太強或太弱的地方看書。5長時間在電腦前。6看激光。7不認真做眼保健操。8在車廂里看書。9不合理吃東西。10遺傳因素。

四、建議

為有效預防近視等眼病: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合理吃東西,鍛煉身體,保鄣身心健康。保護好自己的眼睛!

小學近視調查研究報告3隨著電腦的普及,許多的小孩子都患上了近視,因此,家長朋友們都比較關注這一方面的問題,擔心孩子的健康。實話說,我也患上了近視。我的周圍,患近視的同學很多,因此我很想弄明白他們又是為何患上近視的。于是,我對小學生近視原因進行了調查。

一、調查的目的

1、調查學生的'近視情況,找出近視的原因、近視對個人的影響及其預防和治療方案。

2、通過調查近視情況,提高人們預防近視的意識,從而降低近視率。

二、實踐過程

1、我上網查閱資料,了解一般人是怎樣患近視的。

2、我閱讀了近來的報紙及雜志里有關近視的相關內容,深入地探索近視的原因、危害及預防。

3、我打電話給患近視的同學和朋友,問他們是怎樣近視的以及近視所帶來的不便。

4、我到清遠市眼科醫院咨詢院長,小學生患近視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三、調查數據及分析

我在調查中發現,近視在12~18歲為高速發展期。小學生近視眼發病率為20、13%,中學生為56、12%,高中生為23、75%。每年,患近視的人數呈遞增趨勢,而且近視度數大增,上千度的近視眼都不是少數。學齡前兒童用眼不多,但患近視的比例也大為增加。

四、結論:

(一)近視的原因:

1、學齡前兒童患近視主要是因為先天性眼球發育不健康導致,如弱視、斜視、散光等眼部疾病都很容易導致近視產生。

2、小學生近視主要是因為看電視距離太近、時間太長和所看電視的畫面濃度太深;

玩電腦時間過長;讀書、寫字時不注意距離與姿勢,在光線太強或太弱的陽光下、車廂里看書;不認真做眼保健操等因素導致眼部疲勞,而導致近視產生或加重;不合理飲食;看激光;小學生補課、家庭作業、鋼琴班、舞蹈班等等之類的課外培訓,都會使得小學生缺乏運動,睡眠過少。

3、中學生近視除了上述原因外,還因為學習任務重,壓力大,功課多,戶外活動少,導致用眼過度,加重近視。

4、遺傳因素、環境污染和攝入營養成分的失衡也是患近視的重要原因。

5、患近視后未及時治療或不戴眼鏡,加重近視程度。

6、不合適的配鏡,如配鏡過矯或配鏡不足。

7、全身健康狀況差

如體弱、早產兒、營養不良、偏食的兒童。

8、孩子如果長期吃含糖精食品,也會引起視力的降低,因為過多糖份的攝入會造成鈣、鉻等微量元素及維生素B1吸收不足,會致使眼球壁彈性降低,眼軸拉長,從而促使近視發生和近視度數加深。

(二)近視的危害:

1、容易受損傷:孩子得了近視配戴眼鏡后,由于兒童活潑好動,若不慎受撞擊破碎,輕者眼睛被扎傷,重者導致失明。

2、學習成績下降:孩子得了近視不配戴眼鏡看不清字,配戴了眼鏡后容易造成視疲勞,注意力不集中,使學習成績下降。

3、影響孩子前途:孩子得了近視,升學選擇專業和就業有很大限制,前途受到極大影響。

4、遺傳后代:現代醫學已經證明,由于后天因素得的近視,如不及時治療,也將遺傳后代。

5、危害身心健康:由于孩子近視,多種體育活動無法參加,影響孩子身體正常發育,致使孩子體質虛弱多病,身心健康受到極大影響。

6、活質量低下:由于孩子近視,日常生活極其不便,例如:交際、旅游外出、參加娛樂活動都有很多困難,由此產生心理障礙,致使生活質量低下。

7、導致并發癥:得了近視如不及時治療,不但度數會不斷加深,最終成為高度近視,

還可導致視網膜脫離、黃斑出血、青光眼和白內障等并發癥、甚至失明。

8、太多不便:由天氣變化而帶來的太多不便,如:雨天、黑暗時、夏天太熱、冬天太冷,帶眼鏡進出,溫差太大容易反霜,擦拭后帶來鏡片磨損,致使視物模糊,度數逐年增加。

五、建議:

1、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飲食,不偏食,多吃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a,d的食物。

關于近視的調查報告優秀范文社會實踐報告

2、要糾正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看書、寫字時姿勢要端正,光線要充足,堅持做眼保健操。

3、要盡可能少上網或看其他輻射性強的東西,不讓眼睛長期處于疲勞狀態。

4、要定期到眼科醫院做檢查,及時發現眼病,及時治療,聽從醫師的指導,逐步矯正視力或防止近視度加深。

小學近視調查研究報告4通過調查表明:本班同學患有近視的人數大約占了本班總人數的19.23%。其中80%的同學都是自上初中以后才患有近視,20%的同學則是從小學就開始患有近視。

一、患近視的原因:

通過進一步調查,我們發現大多數的同學患有近視都是因為在寫字看書的時候眼睛距離書本太近所致使的;其次就是長時間看電視、上網,致使眼睛疲勞過度而引起的;有的同學是因為在昏暗的情況下看書、走路看書以及在強光下看書而造成的.近視;還有一部分同學晚上睡覺前有看書的習慣,為了舒服,便躺著睡,久而久之,也患上了近視。

此外,我們還發現,城市同學比鄉村同學的近視患病率明顯高,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現象變得越發明顯,這是為什么呢?據調查顯示,這是因為鄉村生活更接近大自然,空氣也比較新鮮。并且鄉村同學看電視和使用計算機的頻率相對于城市同學而言則明顯更少。

另外,閱讀姿勢不良會造成視力減退,閱讀時間長的同學近視眼患病率明顯高于閱讀時間短的同學,閱讀距離越接近書本的,近視眼則進展得越快。

由以上資料表明:本班同學的近視歸納起來無非三點:用眼過度、用眼不衛生、缺乏保護眼睛的意識。

二、預防近視的方法與措施:

為了取得本班同學近視的預防和治療方法,我們對本班視力良好的同學也展開了調查。根據調查的結果,我們總結出了以下幾點預防和治療近視的方法與措施:

1、每天堅持做兩次眼保健操。

2、看書、寫字姿勢要正確: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書桌一拳,手離筆尖一寸。

3、不要行走是看書,不要在強光下看書,不要在昏暗的地方看書以及不躺著看書等。

4、盡量少上網,注意作息時間的安排(例:不長時間看書、看電視等),不讓眼睛過度疲勞,看一小時書或寫一小時作業遠眺十分鐘等。

5、睡眠要充足,并多接近大自然,堅持鍛煉身體和加強營養,不能偏食,常吃青菜,堅持良好的用眼習慣,并定期檢查視力(正常情況下,人眼3個月左右屈光情況就有可能發生變化,所以要定期檢查視力,做到早發現、早矯正、早治療)等。

調查總結:近視要防患與未然。因此盲從現在開始要樣成良好的習慣。并普及健康的用眼知識。對已近視的同學要好好治療,控制其再度加深。

小學近視調查研究報告5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班近視的人數很多,我也是其中一個。我常常想: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近視呢?難道近視也會傳染嗎?對于這個問題,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調查。

二、調查方法

1、去醫院問問醫生,了解為什么近視。

2、通過調查同學的近視情況,來了解近視主要在那一種人身上多發。

3、上網瀏覽,調查全國的近視率。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1、絕大多數是因為上網、看電視過多而引起,有極少數是遺傳。

2、全班同學中有一半的人近視,我發現主要分布在經常上網玩游戲的同學身上。

3、全國小學生近視率為28%,初中生近視率為60%,高中生近視率為85%,大學生近視率竟高達90%!

四、結論

1、小學生近視多數是因為上網次數高,看電視時間長引起的,有極少數是先天性遺傳。

主要還是因為電腦輻射傷害眼睛,還有的是因為在陽光集中、陽光昏暗的地方讀書寫字,或不愛護自己的眼睛造成的。

2、同學近視的罪魁禍首應該是電腦,許多同學都是在玩電腦游戲的時候不知不覺近視的。

有些同學竟然在網吧里無憂無慮地玩,這會導致各種眼病的發生。

3、全國小學生有大約五分之一的幾率近視,也就是說5個小學生里面至少有一個是近視眼,可真是可怕。

小學近視情況調查研究報告作業相關文章: 小學生近視調查報告范文

關于近視的研究報告三篇

小學生近視調查報告范文(2)

近視調查報告范文精選3篇

同學近視調查報告450字

關于近視的調查報告優秀范文(2)

關于學生視力社會調查報告

小學學生體質健康分析報告

篇5

我們班有好多同學都近視了,他們常說:“戴著眼鏡代表很有學問!”但是,我就是不明白他們為什么會近視?我們班有多少名同學近視了?于是,我帶著問題做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書籍,并且詢問醫生,了解普通人是怎么近視的。

2、調查詢問同學,了解他們是怎么近視的。

3、通過多種途徑,了解我班一共有多少人近視了。

三、 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涉及的方面具體內容 書籍近視的主要原因遺傳基因;在光線太強或光線太弱的地方看書;長時間看電視或電腦等 上網近視眼的人數我國近視機率已接近30%,,而我們班61人,已有18人近視了。

醫生的講述近視眼的危害會影響智力發育、影響身體健康、影響學習,甚至會導致失明。 上網、書籍近視眼的預防多做眼保健操、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每隔一段時間往遠處望望。

四、結論

1近視的主要原因: (1)看電視距離太近; (2)看電視的時間太長;(3)所看電視的畫面濃度太深;(4)寫作業時的姿勢不正確 ;(5)在光線太強的陽光下看書 ; (6)在光線太弱的光下看書;(7)長時間的坐在電腦、電視前; (8)不合理飲食; (9)在車廂里看書 (10)遺傳因素。

2.近視眼還有很多危害。(1)會影響智力發育:人對外進信息的獲取有90%是通過眼睛來完成的。青少年智力發育期更離不開外界。(2)并發癥危害:隨著近視加深,會引起如視網膜脫落、青光眼、玻璃體變形等嚴重并發癥,甚至導致失明,遺憾終生。(3)影響身體健康:戴鏡后限制了一些體育活動,使身體發育遲緩。

3、不是每個人都會得近視眼,近視眼其實可以預防的,但要做到以下幾點: (1)積極參加體育鍛煉(2)每隔一段時間往遠處望望(3)不要在陽光集中和光線昏暗的地方看書寫字(4)不要走路坐車看書(5)定時做眼保健操(6)不要離書本過近讀書寫字(7)不要借用他人眼鏡(8)在沒有任何情況下盡量不要“瞇眼”(9)不要用手去觸摸眼睛(10)不要用手電筒照自己或他人的眼睛

關于學生近視情況的調查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擁有了一雙健康明亮的眼睛,外面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世界才能一目了然,

才能更好的學習,生活。但進入高中以來,我們班越來越多的同學戴上了眼睛,同學們的視力越來越差

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人近視?為什么會引發近視?近視有哪些危害?又有哪些預防方法?

僅僅是不良用眼習慣造成的嗎?

二:調查目的:調查我校學生的近視情況,找出近視的原因、近視對個人的影響及其預防和治療方案。

三:,調查方法:

1.通過網上調查和詢問同學,老師,了解近視的主要原因。

2.走訪當地小學,初中,了解近視的發病率及學生中存在的問題。

四: 調查結果:

1.現象: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最新數據表明,我國小學生近視眼發病率為22.8%,

中學生為55.2%,高中生為70.3%。

2 近視的原因

專家分析,主要是四點原因:學生用眼過度;用眼不衛生;缺乏眼保健知識;

飲食結構單一,缺乏眼營養。其中,63%的學生用眼時間過長,60%的學生不注意用眼衛生,

50%左右的學生沒有認真做好眼保健操,60%左右的學生缺少眼營養補充。

因此,近視的主要原因是看書學習,這是因為學生面臨的學習壓力較大,尤其是在高中生階段有較多的作業和考試,導致了兩長一短的現象,即每日學習時間長,一次連續作業時間長,睡眠時間短。

中學生眼球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調節能力很強,伸展性也較大。但是長時間的注視近物,視力負荷過重,致使眼睛得不到充分休息,是導致近視進展的主要原因。調查發現大部分同學的近視是始于高中階段,或者是在高中時期,近視的程度變得更加深。所以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適時放松眼睛,如眺望遠方,做眼保健操等。

我們發現看電視和玩電腦對近視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如今生活水平高了,大家重視生活質量,家家戶戶都有電視機,現在的大學生的電腦普及率也越來越高。然而,這些電子產品給我們的精神生活帶來富足的同時也給我們的健康帶來了隱患。事實上,這些隱患是可以避免的,這就要求大家做到合理使用這些電子產品。

其他用眼不衛生情況包括使用不潔凈的毛巾或手擦眼睛、走路、乘車時看書,在強光下看書寫字等等。這些情況也不容忽視,因為它是20%的近視的引發因素。至于遺傳方面的原因則要注意不能近親結婚,近親結婚加大了后代近視等疾病的發病機會。

3.近視的危害:

近視對人造成一定的困擾,就調查顯示,這些影響大部分表現在生活中。據資料顯示,

近視對生活具有如下危害:

①視力低下,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②中高度近視,會導致眼球突出,眼瞼松弛,影響容貌;

③近視患者其白內障、青光眼的發病率明顯高于正常人;

④中高度近視,特別是高度近視容易引發玻璃體混濁、視網膜出血和脫離而致盲;

⑤近視超過600度可產生一定的遺傳因素,不但影響自己,而且會影響下一代,這是最可怕的。

人們也考慮到了近視對學習的影響,如一些專業對視力有著較為嚴格的要求:

①單眼視力低于1.0者,不能錄取理工類的海洋運輸、船舶駕駛、民航航行管理業;

②雙眼視力低于1.0者,不能錄取警校、軍官學校、精密儀器、海關專業;

③單眼視力低于1.0者,不能錄取醫科、藝術類的舞蹈、音樂、電影、攝影專業;

④單眼視力低于0.8者,不能錄取體育專業等;

對身心健康的危害:

① 造成營養不良,思維受到限制

②對自己不自信,適應環境能力差

③成為求知、求職、婚戀的絆腳石

④深度近視會眼窩深陷,臉部變形

4.近視的預防和治療:

(1)每天堅持做兩次眼保健操。

雖然非近視的人數較少,但是非近視的人數天天做眼保健操的人數是近視的4倍,近視的同學大部分處于從未做過或是偶爾做過眼保健操的情況。這表明,做眼保健操對視力的確有著很明顯的保護作用。

眼保健操是根據中醫學推拿,按摩的理論,通過經絡穴位結合醫學醫療組合而成。做操時,用手指末端在眼周圍相關的穴位上進行曲自我按摩。從中醫學的角度來說,這種眼保健操可以疏通眼部的經絡,調和眼睛氣血,所謂"目得血能視";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認識,按摩能加速眼框周圍的血液循環,改善眼部營養,使眼部肌肉得到放松,消除眼疲勞,從而達到預防近視的目的。如果做眼保健操馬馬虎虎,無異于隔靴搔癢,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做眼保健操時,洗凈雙手,兩眼輕閉,手指甲不能留長,指端用力要均勻,以使按摩處有點酸脹的感覺為好,不能用力要均勻,以免損傷眼睛。當臉部(眼鼻處)皮膚上有毛囊炎、癤子,以及眼睛患有炎癥時,應該停止做眼保健操。中小學有每天做眼保健操的規定,但是在大學做眼保健操完全是靠自覺。由于現在的大學生幾乎每個人都配有電腦,若是不注意眼睛的保護則更加容易加大眼睛的近視幾率和近視程度。

(2)看書時坐姿要端正,讀書或寫字時做到“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書桌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3)不要在坐車或行走的時候看書,也不要躺下看書。

(4)盡可能少上網或看其他輻射性強的東西。注意作息時間的安排,不能讓眼睛長期處于疲勞狀態。

(5)睡眠不足身體不僅容易疲倦,還易引起視力下降;要少吃含糖量高的甜食,

少吃燒烤類食物,不偏食、厭食。多吃對眼睛健康有益的食物,如富含硒元素的食物(動物肝臟、

瘦肉、玉米、洋蔥、大蒜、海魚、淡菜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肝臟、牛羊奶、蛋黃)和富含維生素b1和尼克酸的食物(小麥、玉米、螺旋藻)。

近視應該防范于未來,所以每個人從小就應該養成好的用眼習慣。對于已經近視的就應該好好接受治療,控制其近視程度的加深。如今越來越多人近視,所以有必要加強全社會對近視的認識,在全社會普及健康用眼的知識。同時應該加大對近視的研究,尋找更好的治療方法,讓近視患者早日獲得好的視力。

關于學生近視情況的調查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班許多同學都陸續帶上了眼鏡,。有多少人近視了?他們又因為什么原因近視的?讓我們來做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書籍,了解普通人是怎樣近視的。

2.調查詢問同學,了解他們是怎么近視的。

3.通過多種途徑,了解我們班一共有多少人近視了。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我班共有18個人近視,其中3人偶爾會戴眼鏡,有2人正在治療近視眼。也有4個同學有點近視卻沒戴眼鏡,其他9人戴眼鏡。近視率占整個班級同學的41.8%。

據查資料,我國的近視率已接近30%,小學生22.7%患有近視,初中近視率猛增到55.8%,高中生70.3%人戴上眼鏡,大學生近視比例高達80%。

近視成因較多,據我們查資料或與同學交談,得知造成近視的因素有: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個體因素,營養體質因素和睡眠因素。導致小學生近視的主要原因是作業做的太晚,使睡眠不足,過度地看電視、玩電腦游戲等,由于長時間地用眼造成近視。

四、結論

通過詢問調查后進行分析,我發現:

1、同學在做作業時都沒有好好的讓眼睛得到休息;而隨年級的增高學習壓力增強的情況下,休息時間呈遞減趨勢。

2、抗疲勞眼藥水與眼保健操都是對眼睛有治療作用的,但同學卻沒有引起高度重視,對做眼操非常隨意,不認真。

3、近視人數越來越多,但有些近視的同學也沒有戴上眼鏡。這表明同學們對近視的問題還不夠重視!

4、其中還包含其他因素,比如:姿勢不對、用眼不當之類的毛病,用手直接揉眼,我們必須努力克服、改正;像燈光太暗或太強之類的,我們必須隨時調節;像防護不當、用藥不當之類的,我們盡量避免。

五、建議

為此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1、每日堅持遠眺望綠色、堅持眼保健操和課間操,并積極參加文體活動。

2、學習時要有充足的光線,光線要從左側方向來。不要在光線不足和耀眼的陽光和強燈光下看書寫字。

3、不要睡在床上或邊走路邊看書。更不要歪頭偏身趴在桌上讀書寫字。

篇6

誰不希望有一雙明亮的眼睛,誰不希望能眼觀六路、洞穿千里?因為眼睛不僅是心靈的窗口,而且是行路時的指路燈啊!一旦戴上眼鏡,那是多么痛苦啊!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國的近視率已接近30%,小學生27%患有近視,初中近視率猛增到55·8%,高中生70·3戴上眼鏡,大學生近視比例高達80%。多么驚人的數據啊!是什么原因讓這么多人患有近視呢?我對這個問題做了調查,其主要原因是小學生近視因素是作業做得太晚,造成睡眠不足,過度的看電視、玩電腦也會造成近視……

篇7

在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具備健康的體魄是極為重要的。但我們發現在大大小小的學生人群中,戴著眼鏡的人越來越多,為此,我們對近兩年重慶市某重點高中兩個年級學生體檢的視力進行了統計和對比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2009-2010年度和2010-2011年度重慶市某重點高中高2011級和高2012級學生。

1.2 方法:由該縣疾病防控中心專業體檢隊,采用國內規定的燈箱對數視力表,分別檢查雙眼裸眼視力,檢查距離為5m。凡單眼視力低于5.0者為視力不良。采用北京大學兒少衛生研究所與濟南健力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研制的《學生體檢與體質健康標準管理系統》(4.02體檢版)進行學生視力統計,對兩次測試結果進行對比分析。

2 結果

2009-2010學年體檢結果:2011級近視率:81.44%,其中男生80.26%,女生82.59%;2012級近視率:82.32%,男生80.28%,女生84.25%。

2010-2011學年體檢結果:2011級近視率:82.66%:其中男生80.43%,女生84.75%;2012級近視率:82.98%,男生80.47%,女生85.29%。

統計對比分析顯示,在2010-2011學年體檢中,兩個年級的近視率都較前一學年有所增加,呈上升趨勢,其中女生明顯高于男生。且新生入校時的視力不良率就高達80%以上。

3 原因分析

造成學生近視的原因很多,除遺傳因素外,還有以下因素:

3.1 青少年的體質、營養、健康狀況(如眼部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視力。

3.2中學生的視力發育還不完善,他們的學習任務繁重,用眼時間相對較長。

3.3 有的學生不注意用眼衛生,學習時的姿勢不正確,經常躺著、乘車、走路時看書,在弱光或強光下看書,同時有的學生沉醉于電腦游戲及長時間地看電視造成視疲勞。

3.4 戶外活動少,尤其是女生。

3.5 學齡長。

3.6 學生的自我防護意識欠缺,對太陽光的刺激、紫外線的輻射等不懂得采取必要的保護。

3.7 大氣污染等

總之,近視的發生與發展是環境和遺傳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4 預防措施:

4.1 注意眼部的衛生,預防眼病的發生。

4.2 在學習中,要保持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體形端正,眼睛與書本距離保持在30cm,胸離書桌一拳距離。寫字時照明光線應從左前上方射入,光線充足、均勻。不要在太強、太弱的光線下看書。

4.3 在強烈的陽光下行走時要配戴太陽鏡,防止強光對眼睛的刺激,當灰塵或異物進入眼睛內時,千萬不能用臟手或臟手帕揉擠,要用清潔水或生理鹽水沖洗。

4.4 看電視時,眼睛與電視屏要保持3米以上的距離。而且看電視的時間也不能太長;燃放煙花爆竹時,最好戴上保護眼鏡,防止眼睛被強光或火花損傷。

4.5 加強體育鍛煉,合理安排生活,保證每天有1h的課外體育活動和有充足的睡眠時間。

4.6 注意飲食調節,加強營養,多吃胡蘿卜、綠葉蔬菜、魚類等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2、鈣、鋅等微量元素的食品,使眼壓維持正常狀態。甜食攝入不宜過多,因為甜食會使眼球壁彈力減弱,近視度數加深,高度近視的人更應特別注意。

4.7 定期檢查眼睛,發現眼病要及早治療。

4.8 學校及家長加強對學生的健康教育,面向廣大學生普及防治近視的科普知識。督促學生每天堅持做好兩次眼保健操,鼓勵學生多參加戶外活動和加強體育鍛煉。堅持預防為主,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把學生從繁重的學習中解放出來,還給他們一雙清澈明亮的眼睛。

參考文獻

[1] 中國學生體質健康研究組.1995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查.中華預防醫學雜志1997;31(1):42

篇8

2010年《中國大學生體質健康調查報告》表明,近二十年,中國大學生的體適能在持續下降。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下降,已經不單只是學校體育課程的教育問題,更成為了全社會各部門普遍關注的社會問題。北京師范大學毛振明教授研究表明,中學階段身體素質和身體機能下降首先會危害他們一生的健,更嚴重的是可誘發學生心理的“亞健康”。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大學生體質的健康狀況影響到未來中國社會的發展和國家的整體競爭力。體適能是評價人們身體健康狀態最新的概念,不僅是對身體的健康狀況進行評價,同時也針對心理健康及工作能力。近年來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國內學者接受。[1]

1 體適能的概述及國內外研究狀況

1.1 體適能的概述

體適能源于上世紀60年代西方運動生理學界,后經臺灣、香港的學者翻譯為“體適能”。世界衛生組織對體適能所下的定義是:除了應付日常工作之余,身體又不會感到過度疲勞,并有余力去享受休閑及應付突發事件的能力。

目前國際上把體適能作為健身的一項主要目標。體適能因個人需求的不同分為兩種,一是技能體適能,主要包括速度、反應、爆發力、協調性和靈敏性等素質,這是運動選手為在競技比賽中奪取最佳成績所追求的體適能;二是健康體適能,主要包括心肺耐力、體脂成分、肌肉力量和耐力及柔韌性等素質。[2]

1.2 健康體適能檢測方法

⑴身體質量指數:體重/身高的平方(體重單位為KG,身高單位為M。)

⑵坐姿體前屈(測試柔軟度):評估關節的可動范圍以及肌腱與韌帶的伸展性。

⑶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評估身體腹肌的肌力與肌耐力。

⑷立定跳遠:測試瞬發力。

⑸三分鐘臺階測試(適用于35歲以上人群,35歲以下人群采用男1500米,女800米跑步):測定心肺功能或有氧適能。

1.3 大學生身體健康評價體系的發展與現狀

改革開放36年,我國人民早已擺脫了物質貧乏的舊生活,物質生活日益豐富,但大多數人對于健康的理解過于片面,一味注重營養的補充而不重視全面健康。我國大多數學生的食物營養不僅足夠甚至超標,但學齡十幾年保持身體鍛煉的卻少之又少,我國的體育健康教育遠遠落后于我國的經濟發展。[3]

隨著高考制度的改革,高校數量也隨之增加,形成的龐大學生人群是我國社會中一個重要的特殊群體。大學生作為我國社會重要載體,其身體素質對我國人口健康素質的改善具有無比重要的意義。相比于國外運用體適能作為健康評價體系,我國則長期以“體質”作為評價大學生身體健康的核心。體質是指人體自身的質量,是人體在形態、生理、生化和行為上相對穩定的特征,可以反映人體的生命活動、運動能力的水平。在九十年代制定的《大學生體育合格標準》里,主要強調的是對各種運動技能的達標,對大學生身體形態、機能和素質評價的分值所占的比例非常低。根據不同時期大學生身體健康評價標準,國內學者進行了相關的研究,1985年~1995年的研究調查發現,中國大學生身高發育基本停滯,男生體重增長顯著,女生體重增長不顯著,耐力和柔韌素質是中國大學生身體素質的薄弱環節。1985~2000年研究調查發現,我國男女大學生體質與健康總體水平有進步,形態發育、男生上肢肌肉耐力、女生腹部肌肉、耐力、爆發力等素質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速度素質、耐力素質、柔韌素質、肺活量等均不同程度下降;肥胖及超重學生比例增加;學生近視率較高。[4]

“體適能”概念的引進不僅提高了對我國學生身體素質的要求,更從身體與學習、工作的配合度,心理健康上提出更高的要求。“體適能”在我國愈來愈受到學者的關注,但正真開始實施“體適能”健康訓練或身體檢測的教育體系寥寥無幾,這是值得我們關注的。

1.4 影響高校大學生體能的因素分析

影響我國大學生身體素質的原因很多且由來已久、牽涉廣泛。第一是思想觀念的偏差,無論是學校、家長和學生都存在重智育、輕體育,重營養、輕鍛煉,重技能、輕體能的傾向。在中小學時期學生腦力、體力發展最為旺盛時也是應試教育最為突出的時期,給學生造成嚴重負擔,并且形成了輕視體育運動的的觀念,伴隨著輕視體育的觀念成長使大部分學生即便到了大學還是難以消除既定思維。這種觀念使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不足,嚴重影響了身體健康。雖然當前大學生對體育鍛煉和增強體質健康的作用持積極地態度,絕大多數學生都知道積極參與體育鍛煉是提高體質健康水平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然后只有極少數的學生能夠堅持在一定時期內進行體育鍛煉,大部分人缺乏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和動機。大部分學生因為長期的錯誤認識沒有建立正確的健身觀和體育觀。

第二是沒有明確體育課程改革方向。《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制定是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讓當代大學生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其指導思想是“健康第一”,淡化了體育競技。大多數人清楚并理解健康身體的重要性,但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卻認為沒病就好,并不覺得自己有多需要參加長期有序的體育鍛煉,或者是認為課業、休閑、人際關系等都比身體健康來的更為實際,所以高校體育課程改革與身體健康越走越遠。[5]

調查發現絕大部分大學生不會長期堅持進行體育鍛煉,除了一小部分學生會在體質檢測前進行短期訓練,更多的同學不會主動進行鍛煉。在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中二年級的學生最多,最少的是大四的學生,主要是因為大四學生沒有體育課,再加上找工作、考研、寫畢業論文等事情使自己難于脫身。

2 健康體適能

體適能不是由任何一種單一的組成因素或單一器官的形態結構和機能所能決定的,而是由健康體適能、運動體適能和生理體適能構成的完整體系,是多種因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共同發揮作用的完整體。

健康體適能(Health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是指人們在擁有維持基本的身體健康前提上,心血管、肺和肌肉發揮最理想效率的能力水平。其包括:肌肉適能、心血管適能和柔韌適能。肌肉適能與人體的爆發力和耐力,心血管適能與心臟病、高血壓,體脂肪含量與學生中出現的肥胖癥、營養不良等等都有直接的關系,通過對肌肉適能、心血管適能和柔韌適能的檢測可以獲得人體的各項機能狀況,充分反映個體的健康狀況。

3 體適能與健康之間的關系

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是健康不僅僅是指沒有疾病或病痛,更是一種軀體上、精神上和社會上的完全良好狀態。健康是人體的一種身體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體不會有任何疾病,各種生理參數也都處在正常變化之內,對生活和工作持良好心態并有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6]

我國對體適能的定義是指機體有效與高效執行自身機能的能力,也是機體適應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心理環境)的一種能力。一種滿足生活、工作及娛樂需要的能力,并且是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的能力。與“體質”相比,“體適能”更能全面的反映出人體應對外界環境變化的能力,是機體健康狀態、適應能力和運動能力的全面表現。[7]

體適能是指機體適應生活、運動和環境等因素的應變能力。健康則強調了機體的社會適應能力,是身體、精神和社會的完美狀態。兩者之間的關系是,良好的體適能是身心健康的必要生理基礎。身體表現為健康的狀態,體適能就好;身體表現為非健康狀態,體適能則差。反之,體適能的好壞也是能體現健康“狀態”的好壞。[8]

4 大力發展大學生體適能評價體系

健康促進作為一個新的公共衛生理念,是綜合性和應用性的科學理論,引起了全人類的關注。如何培養人們的體育興趣,是每個人都學習和掌握必要的體育活動技能,主動積極廣泛地開展體育鍛煉,已成為體育領域研究的熱點問題。學校是實踐健康促進的主要場所,是健康促進的重要實施領域。[9]

社會和學校應大力發展體育事業,使學生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幫助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實踐,積極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地減少各種健康危險因素,實現健康的目的。因此,應著力構建體育健康促進體系,在充分發揮體育的健康促進功能的同時,為提高大學生的健康體適能、提高生活質量發揮更大的作用。

結論

現在我國的大學生健康評價體系已經充分包含了健康體適能所要求的檢測項目,然而如何使體適能評價體系在應用中落實,并且去影響大學生對自身健康和體適能檢測的認識,從而主動積極的去了解是我們要著力解決的問題。不僅關心學生的身體素質,更加注重學生對學習、生活、工作和社會的適應能力,強調以為人為本、為核心是我們今后要做的一項重要工作。

參考文獻:

[1] 江崇民. 《國民體質測定標準》的研制[J]. 體育科學,2004(3):33~361.

[2] 陳菊平,付克翠,孫健,等.1985~2005 年廣西壯族和漢族大學生體質比較研究[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2007(1):104~106

[3] 趙洪中.山西省忻州市成年人國民體質監測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5,41(2):135~137.

[4] 魏曉光,試析發展學生“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在體育教學中的地位,[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4(5):15-17

[5] 畢春佑,健康體適能教學的實驗觀察,[J]體育學刊2003(1):50-52

[6] 劉薊生.2000年我國大學生體質現狀與高校體育教學改革.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4,21(1):101-107.

篇9

【關鍵詞】 學生;傳染病;常見病;知識;行為

學校常見病防治工作是學校衛生工作的重要內容,更是保護學生健康成長的主要措施。近年來,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學校學習生活衛生環境條件已經得到明顯改善,學生主要傳染病和常見病也發生了較大變化,艾滋病、結核病、肝炎等傳染病逐步成為學校傳染病預防和健康教育工作的重點,而近視眼、齲齒、肥胖、傷害已經逐步替代腸道寄生蟲病、貧血、營養不良等疾病作為學校主要防控的四種重點學生常見病。為了解學生對這些重點傳染病和常見病知識的知曉水平和健康行為形成水平,我們于2011 年4 月對我市7 個轄市區26 所中小學校1019 名學生進行了相關疾病知識、行為及心理需求態度和學校健康教育工作現況的調查,現將結果報告分析如下:

1 方法及內容

結合我市學校常見病防治工作督導,鎮江市疾控機構學校衛生專業人員對7 個轄市區隨機抽樣調查了城鄉中小學各一所。根據《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和技能》(健康60 條)核心內容知識和行為要點,自擬學生健康知識行為問卷,內容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學生掌握艾滋病、結核病、肝炎重點傳染病和近視眼、齲齒、肥胖、傷害等重點常見病知識和行為;二是學生接受重點傳染病和常見病知識行為健康教育情況;三是學校開設健康教育課或衛生防病知識講座情況;四是學生接受學校傳染病和重點疾病健康教育的心理需求態度。每所學校抽樣調查初中二年級和小學五年級學生各一個班,每班學生40 名左右,共調查學生1019 名,城市學生380 名、農村學生639 名;中學生524 名、小學生495 名,中小學生比為1.06:1;男生561 名、女生458 名,男女性別比為1.22:1。現場調查結束后,對資料進行核查整理,錄入計算機abidat軟件數據庫,用SPSS1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中小學生重點傳染病和常見病知識知曉情況

中小學生重點疾病知識知曉率總體達到84.87%,中小學生分別為85.59%和84.1%,中學生高于小學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男女生知曉率分別為85.13%和79.61%.男女性別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城鄉學生知曉率分別為82.37%和86.35%,農村高于城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鎮江市中小學生疾病預防衛生知識調查統計表

分類

調查人數

應答題數

正確題數

正確率(%)

X2值

中學生

524

5240

4485

85.59

4.4*

小學生

495

4950

4163

84.1

男生

561

5610

4776

85.13

0.68

女生

458

4580

3872

79.61

城市

380

3800

3130

82.37

29.48*

農村

639

6390

5518

86.35

合計

1019

10190

8646

84.87

*p

2.2 中小學生重點疾病行為形成率(表2)

中小學生重點疾病行為形成率總體水平達到91.42%,中小學生分別為90.35%和92.55%,小學生高于中學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男女生分別為90.83%和92.14%.男女性別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城鄉學生分別為92.82%和89.72%,城市學生高于農村學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2 鎮江市中小學生疾病預防衛生行為調查統計表

分類

調查人數

應答題數

正確題數

正確率(%)

X2值

中學生

524

3668

3314

90.35

11.05*

小學生

495

3465

3207

92.55

男生

561

3927

3567

90.83

3.84*

女生

458

3206

2954

92.14

城市

380

2660

2468

92.82

10.03*

農村

639

4473

4053

89.72

合計

1019

7133

6521

91.42

*p

2.3 中小學生重點疾病知識來源、態度和學校健康教育工作現狀(表3) 學生重點疾病知識主要來源于學校健康教育課或講座的僅占54.76%,小學生和農村學校低于中學和城市學校;只有84.2%的學生接受健康教育課或衛生防病知識講座學習,農村學校差于城市學校,中學差于小學;學生希望今后要加強這些重點傳染病和常見病防治知識健康教育的心理需求占99.61%,說明目前學校開展艾滋病、結核病、肝炎等重點傳染病和近視眼、齲齒、肥胖、傷害等四種重點學生常見病健康教育工作不力,有部分學校未能夠按照國家教育部《中小學生健康教育指導綱要》要求開展學校疾病預防健康教育,學校未能夠充分有效發揮應有的學校衛生防病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學生未能夠從學校這一主要途徑獲取衛生防病知識特別是這些重點傳染病和疾病衛生知識和行為的健康教育。

表3 鎮江市學生防病知識來源、心理需求和學校健康教育情況

學生

人數

學生防病知識來源于學校健康教育的人數(%)

學生希望接受學校防病健康教育的人數(%)

知道學校開設防病健康教育課或講座的人數(%)

中學生

524

295(56.3)

521(99.43)

405(77.29)

小學生

495

263(53.13)

494(99.8)

453(91.52)

男生

561

317(56.51)

558(99.47)

466(83.07)

女生

458

241(52.62)

457(99.78)

392(85.59)

城市

380

234(61.58)

378(99.47)

326(85.79)

農村

639

324(50.7)

63(99.69)

532(83.26)

合計

1019

558(54.76)

1015(99.61)

858(84.2)

3 討論

以往學校學生健康知識知曉水平和行為水平和學校健康教育相關調查主要集中在學生某種常見病和傳染病預防知識和行為調查[1-4],本次學生衛生防病知識行為調查與以往不同的是重點綜合調查了學生艾滋病、結核病、肝炎等重點傳染病和危害學生健康的“新”的學生四種常見病,即肥胖、近視、傷害、齲齒,同時對學校開展相關疾病的健康教育現況及學生獲取途徑來源和態度進行了調查,有關專題綜合調查這些傳染病和重點常見病的調查報告比較少見。因此,對于學校開展衛生防病健康教育及了解學生重點傳染病和常見病知識和行為掌握情況針對性更強,能夠直接反映學生對這些重點疾病知識知曉和健康行為形成的真實情況,以及學校開展這些相關健康教育的工作現狀,此調查結果可以作為我市乃至我省教育及衛生部門制定這些重點傳染病和常見病預防控制策略和科學制定學校健康教育內容提供參考依據。

本次調查結果表明:①當今我市中小學生重點疾病知識知曉水平和行為水平總體良好,知曉水平中學生高于小學生,農村學生高于城市學生,行為水平小學生高于中學生,城市學生高于農村學生,知識水平與行為水平不呈一致性,城市學生知識水平不如農村學生,但行為水平高于農村學生。究其原因,可能與長期的衛生習慣有關,還需尚待進一步探討。知識知曉水平和行為水平男女性別間無顯著差異。②當今我市中小學生重點疾病健康教育開展情況總體良好,能夠接受健康教育課或衛生防病知識講座的學生達84.2%,但是仍有15.8%的學生未能受到健康教育課或衛生知識講座學習。距國家規定所有小學和初中必須開設健康教育課、高中開設健康教育講座的要求尚有一定距離。學生重點疾病知識主要來源和途徑為學校健康教育的僅為54.76%,說明學校在重點疾病健康教育方面的效果不明顯和發揮主渠道作用扔不夠。99.6%的學生希望學校要加強重點疾病衛生防病健康教育,說明廣大學生對學校健康教育是有強烈的心理需求,學校開展重點疾病的健康教育是有基礎的,受到廣大學生歡迎的。因此認為現有學校衛生防病健康教育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健康知識的心理需求,因此盡快加強中小學校健康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建議:教育部門應將學校艾滋病、結核病、肝炎等重點傳染病和和肥胖、近視、傷害、齲齒等重點常見病健康教育納入健康教育工作計劃和開展專門的健康教育課或專題講座,積極組織學校開展有針對性的疾病預防健康教育活動,確保每個學生夠接受到專題的疾病預防健康教育。衛生部門應該將學生健康教育納入學校衛生的重點工作之中,由專業技術人員指導學校開展專題性衛生防病健康教育,組織開展學校校醫和保健教師開展重點傳染病和常見病健康教育師資業務培訓,使學校能夠承擔起健康教育的工作任務,為學校開展衛生防病健康教育提供業務技術支撐和保障。

參考資料

[1] 廖文科.學校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現狀與對策[J].中國學校衛生,2002,1.

篇10

高校社區作為流行病學現場的可行性

在流行病學的實驗教學中實施設計性實驗和其他學科不同的是首先要有合適的現場和調查人群。流行病學現場依據研究目的不同有不同的選擇,可以選擇普通社區,也可以選擇醫院、工廠和學校等。但用于教學的現場不僅要滿足調查研究本身的要求,還要求便于實施,更重要的是能夠絕對保證學生實驗課期間的安全。安全問題也是許多學校不愿意變課堂討論的實驗課教學方式為現場調查的重要原因之一。

高校作為學生平時學習生活的地方,是學生最熟悉的也是最安全的地方,以高校作為流行病學實驗課的調查現場能保證實驗教學安全有序的進行。高校社區里學生和教師都是有組織的團體,活動范圍相對比較集中,通過宣傳發動,調查的應答率相對較高,便于設計性實驗的實施。高校學生和教師分別有不同的健康問題,而這些問題貼近學生自身情況,往往是學生所感興趣的,能基本滿足選題的需要。因此,高校社區是比較理想的流行病學實踐教學現場。

以高校社區為現場的流行病學設計性實驗的選題

以高校社區為現場的流行病學設計性實驗可以選擇現況調查、流行病學實驗研究甚至也可以進行病例對照研究的嘗試。其中現況調查和流行病學實驗研究比較容易實施。

設計性實驗的選題除了考慮學生自己的興趣之外,還要考慮可行性,必須符合高校社區人群的特征。可以選擇網絡成癮、吸煙及控煙知識、心理衛生狀況、近視情況、營養知識和營養狀況、艾滋病等疾病防治知識以及乙肝患病率等對大學生進行現況調查,如以教師為調查對象,還可以進行慢性病發病和患病率研究。如選擇進行流行病學實驗研究,一般建議選擇健康教育近期效果的評價。還可以選擇高校教師人群進行慢性病的病例對照研究。

流行病學設計性實驗的實施

為了保證設計性實驗的正常進行,在安排教學進度的時候將實驗課安排在全部理論課結束之后進行。實驗課有一定的學時數,但實驗的設計、實施等不受課時安排限制,由學生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安排完成。課堂教學主要完成分組、選題、開題和結果報告等步驟。具體實施過程如下:

1、實驗分組首先由教師在課堂上集中講授科研的基本步驟、文獻檢索方法以及設計性實驗課的基本要求,然后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和興趣自愿組合,5~6人一組,指導教師可在不同組之間進行人員的微調,使每組都有1~2位能力較強的學生,保證整個設計性實驗的順利實施。每2組配備一名指導教師,負責整個設計性實驗過程的指導。

2、選題及設計實驗方案由實驗小組根據興趣自行選擇一個研究內容,也可以由教師先提出幾個研究方向,再由學生挑選。要求學生按所選題目自行查閱文獻并設計實驗方案,包括研究目的、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樣本量和研究對象的選擇、調查表的設計、可能需要的實驗器材、調查方法的選擇和質量控制、可行性分析及存在的難點等內容。要求選題不要太大,能夠在1個月之內完成,盡可能不使用二手資料。

3、開題報告實驗在實施前需進行開題報告。開題報告要求全班同學和全部指導教師參加,根據實際選題情況邀請實驗室老師參加。每個實驗小組由1名學生報告,全部成員答辯。老師和同學向該組的成員提問,討論,最后根據開題結果進行研究方案的修改。

篇11

教育部自2002年開始,在14個省市建立了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網絡,每兩年對我國學生健康狀況進行一次監測。前不久,自1985年以來由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衛生部、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科學技術部、財政部共同組織的第6次全國多民族大規模的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活動落下帷幕,此次調研涉及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7個民族,995所學校,348495人。檢測項目包括身體形態、生理機能、身體素質、健康狀況等4個方面的24項指標。

根據教育部網站最近公布的第6次全國多民族大規模的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顯示,全國學生在形態發育水平繼續提高、營養狀況繼續改善的同時,其身體健康發展狀況令人擔憂。

1.超重及肥胖學生明顯增多

肥胖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單純性肥胖,主要原因為攝食量過多超過自身代謝需要,“以靜代動”即好靜不好動缺乏運動的不良生活方式引起;另一種是繼發性肥胖,因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或代謝性疾病引起。兒童青少年學生以單純性肥胖為主,這種單純性肥胖不僅嚴重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而且過度肥胖又可能導致高血壓、冠心病或糖尿病等多種疾病。專家預測,肥胖將成為21世紀全球最大的公共衛生問題。

調查結果顯示,中小學生肥胖檢出率已經從2005年的14.1%上升到2010年的20.3%,上升了6.2%。小學生的肥胖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男生在五、六年級肥胖檢出率達到最高峰,女生在初一達到高峰。在高中階段,城區和郊區男生肥胖檢出率隨年齡的增長而上升。7 22歲城市男生、城市女生、鄉村男生、鄉村女生肥胖檢出率分別為13.33%、5.64%、7.83%、3.78%,比2005年分別增加1.94、0.63、2.76、1.15個百分點,其中10 12歲城市男生肥胖率已達15.97%。從事學生體質研究的專家毛振明說,現在學生的體質可以用硬、軟、笨來概括。硬,即關節硬;軟,即肌肉軟;笨,即長期不活動造成的動作不協調。

2.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仍然居高不下

視力狀況已不知不覺成為困擾當今中小學生的一大難題。時至今日,眼鏡族成了中學生群體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小小年紀就要架上一副厚重的眼鏡已成為不少同學的負擔。近視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近視可以引發多種眼科疾病,如弱視、散光等,如不嚴加控制,后果不堪想象。

調查結果顯示,各學段學生視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小學生三成,初中生六成,高中生接近八成,大學生八成視力不良,有些城市和地區甚至更加嚴重。拿上海市作為一個例子,2005年上海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小學生為42.5%,初中生為73.9%,高中生為81.1%,比全國平均指標分別高出10、15和5個百分點。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低年齡組視力不良檢出率增長明顯:7歲城市男生、城市女生、鄉村男生、鄉村女生視力不良檢出率分別為32.17%、36.43%、24.12%、26.95%,比2005年分別增加8.7l、8.76、10.56、10.32個百分點。

3.部分身體素質指標持續下降

體質是人體的質量,是在遺傳性和獲得性的基礎上表現出來的人體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素質的綜合的、相對穩定的特征。身體素質指標包括人體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身體素質、運動能力、心理狀況及對內外環境的適應能力等,它們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相互制約。體質的好壞直接會影響涉及到人體的形態發育、生理機能、運動能力和心理狀況及對社會(包括人際關系)的適應能力等方面,體質是生命活動的最基本要素,也是健康的物質基礎。

對18多萬名7 22歲城鄉男女學生進行的監測結果顯示,與2005年相比,我國學生爆發力、力量等素質繼續下降,除反映速度素質的50米跑成績略有提高外,其余各方面素質自2000年以來呈下降趨勢。反映下肢爆發力的立定跳遠水平,反映腰腹肌力量的仰臥起坐水平,以及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這三項監測結果與2005年相比,都只有個別組別略有上升,絕大部分組別呈現不同幅度的下降趨勢。

篇12

說:“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在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已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各級各類學校必須實施的一個重要目標來貫徹落實。我們生物組的老師主要是放在如何突破初中階段的生物實驗教學,使實驗真正成為學生主動觀察、質疑、好問、體驗和探索問題的綜合實踐活動,并通過實驗教學的創新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一、將探究教學模式應用于實驗教學

過去生物實驗時,教師總是讓學生預先知道實驗的目的、原理以及最后的實驗結論,要求學生背熟實驗步驟后才能用固定的實驗器具按部就班地進行實驗,學生根本不考慮為何要這樣做。在素質教育與新課程標準實施的今天,探究實驗越來越被人們重視,這種探究實驗的一般程序是:“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實驗(包括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與交流”。如在教學“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這一探究活動課時,我首先引導學生分析教材的設計思路,然后讓學生小組合作制定探究方案,結果學生的思維已成定勢,只會按照教材中的設計思路去做,學生頂多把小麥種子換成蠶豆種子、菜豆種子。教材的設計思路束縛了學生的創新思維。為此,在上第二天的同一教學內容時,我展示了春、冬季田野景觀對比圖、干裂土壤與疏松土壤對比圖,并播放大豆種子萌發的視頻, 在多媒體信息的引導下,學生思維的閘門打開了,學生充分挖掘平時生活的積累,不由地猜想種子萌發的條件是什么呢?這樣,邁出了探究實驗的第一步。

然后教師給學生提供方案中所需若干種子、器具,有燒杯、餐巾紙等實驗器材,要求學生精心呵護各小組的種子,并要求一周后觀察實驗結果、分析實驗現象。為了讓學生更大膽的設計,我又提出:能否自己設計一實驗來探究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結果,在一周后,學生帶來了各種萌發的種子,采用的方法多樣。盡管有的同學方案欠佳,但在這不同的方案中,卻蘊藏著學生的智慧和潛能。活躍的思維,不同的實驗,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又得到了激發,提高了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

二、將生活中的資源用于實驗教學

“生活的邊界就是教育的邊界”,如果教育游蕩在生活邊界之外,那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我們需要引導學生從單存的書本和封閉的教室走出來,走進陽光地帶,讓學生沐浴著生活的陽光,呼吸著新鮮的空氣,開闊生動而豐富的學習視野。生物是一門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的科學。它滲透在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如水靈靈的瓜果蔬菜、清新的植物,各種飽滿的種子,花盆里的鼠婦、搬運食物的螞蟻等豐富多彩、千姿百態的各種植物和動物,這為學生學習生物提供了大量的生活經驗背景。

例如在探究常見水果的維生素C含量這個實驗中,學生就帶了各種水果,有蘋果、橘、沙糖桔、獼猴桃、香蕉等,還有探究蚯蚓和土壤疏松程度之間的關系,探究種子在萌發時是否釋放能量等等實驗,易于選材,學生熟悉,材料豐富。這樣實驗的開展有利于使學生明白生物就在身邊,也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激發他們進行實驗探究的熱情。

三、開展綜合實踐,將生物實驗延伸到課外

學生除了課堂上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外,還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一些課外探究, 擴大學生的實踐環節,增加學生自主參與生物實驗活動的機會,對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創新意識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1.組織學生開展小制作

小制作常常是被我們老師所遺忘的角落,從不會把它當作一塊新大陸來開發,這是教育資源的一種極大的浪費,這也是學生缺乏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原因之一。小制作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它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思考問題的能力,處理問題的能力,應用創新能力等都有極大的幫助。例如《植物細胞模型》小制作,制作器材比較好找,學生在自己制作過程中會引發許多的思考。教學《腎單位的結構》的時候,指導學生用橡皮筋、小氣球、橡膠管、毛線、膠帶等做模型。老師要尊重學生,走進學生,老師向學生的肩膀靠攏,和他們在一起,精心設計好豐富多彩的、秀外慧中的學習活動。

2.組織學生開展調查研究活動

調查研究是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鮮活血液,是拓展學生視野,培養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動眼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學生的綜合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將在調查研究中得到有效的檢驗和提高。如《廢舊電池危害的調查》《關于飲食習慣對學生健康的影響調查》《中學生近視眼形成的原因和預防方法的調查和研究》等,在這些活動中,學生踴躍參加,積極思考、討論、爭辯,同時又相互協作,友好地開展每一個活動。活動后,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寫出了高質量的調查報告、小論文、倡議書或改進措施等。

篇13

一、傳統流行病學實驗教學方式的弊端

傳統的流行病學實驗課教學主要以課堂討論為主,有統一的實驗課教材,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教材上的經典案例進行分析和討論,并回答教材上所提出的問題。如疾病頻率測量資料分析實驗課,要求學生根據教材上所給出的案例計算出發病率、死亡率、罹患率等并進行簡單的比較分析;病例對照研究資料分析則根據給出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判定暴露因素和疾病之間是否存在著統計學聯系以及是何種關系等。該方法對鞏固理論課教學內容,掌握流行病學的基本理論有較好的作用,但對于培養學生設計調查方案、收集資料、發現并控制偏倚以及處理現場調查中突發問題的能力幫助甚小,更達不到啟發思維、發揮其創造力的目的。

二、流行病學實驗課開展設計性實驗的必要性

鑒于傳統流行病學實驗教學的不足,國內許多高校都積極的進行教學改革的研究,如項目綜合教學法、PBL教學模式、案例教學法和開展設計性實驗等。其中PBL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仍然是一種以課堂討論為主的教學方式,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流行病學的思維方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由于這兩種教學方式仍然缺乏學生實際的動手實踐,對于培養學生實施調查設計、現場流行病學調查以及應對現場調查各種問題的能力并無幫助。項目綜合教學法是老師和學生形成一個團隊共同完成一個項目。項目綜合教學法如果在流行病學實驗教學中合理運用,能較好地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但是這種學生和老師團隊合作的方法在實施的過程中很容易變成老師為主導,學生被動參與,而失去或減弱應有的作用。

設計性實驗是一種主動探究性的學習活動。和項目綜合教學法不同,它是以學生為主體,由學生對實驗內容和方法進行自主設計與實施。全過程要求學生獨立思考,發現、分析、解決問題。設計性實驗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態度、協調和團隊協作能力,最重要的是通過對自己的選題進行實施,能鍛煉學生的調查設計、現場調查等能力。而“科學嚴謹的態度”“扎實的理論基礎”“現場流行病學調查設計和應用能力”是疾病控制中心職工最看重的應該具備的素質。因此在流行病學實驗教學中充分發揮設計性實驗的作用很有必要。

三、高校社區作為流行病學現場的可行性

在流行病學的實驗教學中實施設計性實驗和其他學科不同的是首先要有合適的現場和調查人群。流行病學現場依據研究目的不同有不同的選擇,可以選擇普通社區,也可以選擇醫院、工廠和學校等。但用于教學的現場不僅要滿足調查研究本身的要求,還要求便于實施,更重要的是能夠絕對保證學生實驗課期間的安全。安全問題也是許多學校不愿意變課堂討論的實驗課教學方式為現場調查的重要原因之一。

高校作為學生平時學習生活的地方,是學生最熟悉的也是最安全的地方,以高校作為流行病學實驗課的調查現場能保證實驗教學安全有序的進行。高校社區里學生和教師都是有組織的團體,活動范圍相對比較集中,通過宣傳發動,調查的應答率相對較高,便于設計性實驗的實施。高校學生和教師分別有不同的健康問題,而這些問題貼近學生自身情況,往往是學生所感興趣的,能基本滿足選題的需要。因此,高校社區是比較理想的流行病學實踐教學現場。

四、以高校社區為現場的流行病學設計性實驗的選題

以高校社區為現場的流行病學設計性實驗可以選擇現況調查、流行病學實驗研究甚至也可以進行病例對照研究的嘗試。其中現況調查和流行病學實驗研究比較容易實施。

設計性實驗的選題除了考慮學生自己的興趣之外,還要考慮可行性,必須符合高校社區人群的特征。可以選擇網絡成癮、吸煙及控煙知識、心理衛生狀況、近視情況、營養知識和營養狀況、艾滋病等疾病防治知識以及乙肝患病率等對大學生進行現況調查,如以教師為調查對象,還可以進行慢性病發病和患病率研究。如選擇進行流行病學實驗研究,一般建議選擇健康教育近期效果的評價。還可以選擇高校教師人群進行慢性病的病例對照研究。

五、流行病學設計性實驗的實施

為了保證設計性實驗的正常進行,在安排教學進度的時候將實驗課安排在全部理論課結束之后進行。實驗課有一定的學時數,但實驗的設計、實施等不受課時安排限制,由學生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安排完成。課堂教學主要完成分組、選題、開題和結果報告等步驟。具體實施過程如下:

1.實驗分組

首先由教師在課堂上集中講授科研的基本步驟、文獻檢索方法以及設計性實驗課的基本要求,然后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和興趣自愿組合,5~6人一組,指導教師可在不同組之間進行人員的微調,使每組都有1~2位能力較強的學生,保證整個設計性實驗的順利實施。每2組配備一名指導教師,負責整個設計性實驗過程的指導。

2.選題及設計實驗方案

由實驗小組根據興趣自行選擇一個研究內容,也可以由教師先提出幾個研究方向,再由學生挑選。要求學生按所選題目自行查閱文獻并設計實驗方案,包括研究目的、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樣本量和研究對象的選擇、調查表的設計、可能需要的實驗器材、調查方法的選擇和質量控制、可行性分析及存在的難點等內容。要求選題不要太大,能夠在1個月之內完成,盡可能不使用二手資料。

3.開題報告

實驗在實施前需進行開題報告。開題報告要求全班同學和全部指導教師參加,根據實際選題情況邀請實驗室老師參加。每個實驗小組由1名學生報告,全部成員答辯。老師和同學向該組的成員提問、討論,最后根據開題結果進行研究方案的修改。

4.課題實施

學生根據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獨立進行調查。學生需要獨立解決在課題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只對實施過程中的技術性問題進行指導。實施過程中要求學生填寫實驗記錄。

5.資料分析與總結

資料收集結束,實驗小組共同討論資料分析方法,并進入學校信息處理室進行資料分析,然后在指導老師指導下形成調查報告并在全班報告。

設計性實驗能培養學生現場流行病學調查設計和應用能力,以高校社區為現場,又能保障學生的安全和實驗的順利實施,以高校社區為現場進行流行病學設計性實驗,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將是流行病學實驗教學改革的一個方向。

參考文獻:

[1]王聲.常備不懈,磨礪以須,預防和控制傳染病[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03,37(4):221-222.

[2]王聲.流行病學教學與高素質的疾病控制人才培養.疾病控制雜志,2004,8(4):289-290.

[3]郭小娟,余清,鐘崇洲等.項目綜合教學法在流行病學實驗教學中的探索.內蒙古醫學院學報,2009,31(1):70-72.

[4]蘇虹,方雪暉,陳娟等.PBL教學模式在《流行病學》實驗課教學中的應用.疾病控制雜志,2007,11(2):238-240.

[5]馬莉,高曉虹,張翠莉等.實例教學法在流行病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大連醫科大學學報,2005,27(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厂| 卢氏县| 承德市| 湖北省| 会理县| 太谷县| 从化市| 攀枝花市| 革吉县| 浮梁县| 靖宇县| 怀仁县| 沈阳市| 新巴尔虎右旗| 丰顺县| 桑日县| 海林市| 吉安县| 溆浦县| 新邵县| 保靖县| 潼关县| 象州县| 崇左市| 罗源县| 九江市| 无极县| 阿拉尔市| 麦盖提县| 华宁县| 土默特左旗| 沙坪坝区| 马山县| 甘孜| 淮北市| 涪陵区| 潞西市| 大宁县| 靖宇县| 张家口市| 梨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