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小學英語詞匯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總述
隨著社會的進步,英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如今也開設了小學英語課程。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詞匯是重要的要素之一,詞匯教學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如果詞匯掌握得不好,要熟練地運用英語是不可能的。相反,詞匯掌握得越豐富、越牢固,學生參與語言交際活動就越有利、越靈活。今年我還將繼續擔任小學英語的教學工作。
二、問題的發現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普遍感到困難的是記憶單詞。而且我還發現許多學生根本不喜歡學習英語單詞,更別說去記住這些單詞,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與信心。
三、問題的表現形式
關于這個問題主要體現為兩方面。第一,學生在學習一些冗長的詞匯的時候,他們記不住的數量明顯增多;第二,拼寫單詞時不是單詞內的個別字母錯誤,就是字母相互位置顛倒,或者完全不會。
四、問題的分析方法
我的一些學生沒有學習英語的興趣。“一些”讓我想起了這個問題的另一面:我的一些其他的學生喜歡學習英語。這又讓我想起這些問題:①為什么有人不感興趣,而有人感興趣?②誰是這些感興趣的人,誰又是這些不感興趣的?此外,“我的學生”與“同事的學生”對比,也促使我對問題的原因做出一系列的思考:①老師的一面。②教學方法一面。③學生的一面。④單詞的數量。
五、問題的分析方向
①老師的一面:那就是我。我深深地反問自己:是不是我沒有更容易和有效地教授英語單詞,使他們在學習新詞匯的時候感到無聊和困惑?是不是我沒有找到捷徑?是不是我只教新單詞而沒有檢查?②教學方法的一面:我發現教學方法也是老師的一面,也就是和我密切相關的,所以這方面應該能和老師的一面共同解決。③學生的一面:一些尖子學生可以快速有效地記住單詞。他們中的一些人有自己的記憶方法,所以他們可以迅速和順利地復述單詞。底子薄的那些學生雖然可以讀單詞,但拼寫起來卻很困難,他們總是混淆一些類似的詞。而這就需要我去教他們一些深刻簡單的記憶方法。④單詞的數量一面:是不是我一次性教的太多?或者教的太過頻繁?或者學生學習的度我沒掌握好?
六、問題的解決方法
1.老師的一面。在我反省過自己后,我曾對學生做了不記名的問卷調查,通過他們的回答,我發現有一部分學生感覺我枯燥乏味。三千年前,希臘學者普魯塔克指出大腦不只是充滿知識的容器,更是一個需要點燃的火炬。他的這句話使我明白:教師的主要職責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不是一味地去裝滿容器。因此在課堂上我不再僅僅只扮演監督評估的角色,而更多地去指導他們開拓更寬的思維,尋找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我教他們不要再過分依賴于我,要慢慢習慣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可以用自己的方法來記憶單詞和句子中的用詞。
2.教學方法的一面。我也和同事參考過艾賓浩斯曲線記憶法,教他們科學的記憶方法,合理利用自己的記憶間隙,等什么時候覺得自己想記了,就用心來記;不想記時,就不要去勉強記憶。此外,我也去學習借鑒了可視化教學、直觀教學、游戲教學、情景教學、兒歌教學等教學經驗。這其中包括了運用實物、圖片、幻燈片、面部表情等,通過這些方法的運用,慢慢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詞匯的興趣。
3.學生的一面。為什么那些尖子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記住單詞?我經過調查發現:首先,他們對英語詞匯記憶有足夠的信心;其次,他們中的很多在回家后都是請教自己的父母。雖然他們的父母不是專業的,但是他們有自己的辦法。父母教孩子看字母,然后用很相似的俗音讀出來,而孩子也正是這樣記住單詞的。這看似很沒道理很不可思議,但卻是解決了問題。而在我了解這些后,我將學生分成了幾個小組,每個組的組長都是尖子生,讓組長與組長先交流自己的記憶方法,然后組長再分享給同組的組員,讓他們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不同的好方法。
七、解決方法的實施
在仔細分析過這些方法后,我就決定去檢驗我的想法。因此我設計了一些活動項目并在課堂上去實踐。
活動1:“這是誰”。⑴目的:記單詞“男人、女人和孩子”,可以在句子中使用這些詞。掌握單詞“這是誰?”,這是一個“男人、女人、孩子”。⑵步驟:教師出示圖片,學生說出圖片的中文意思,老師然后教他們英文名稱,讓學生一次又一次地讀。然后讓幾名學生扮演男人、女人和孩子。最后,在句子中用到這些詞“這是一個男人/女人/孩子”。⑶學生:多讀幾遍這些話,然后根據拼寫規則的方法拼寫單詞,最后把單詞寫下來。
活動2:“貓和狗”。⑴目的:讓學生能熟練使用卡片,并正確地拼寫單詞。⑵步驟:教師出示圖片,讓學生說出圖片的中文意思,再教他們的英文名稱。然后讓學生們自己讀并記住。請一位同學扮演小動物,或者發出聲音,讓其他的學生猜。最后,讓每個學生都能讀寫這些單詞。⑶學生:根據老師的示例,可以自己復述單詞,獨立地寫下單詞。
活動3:“場景”。⑴目的:學生可以利用這些單詞對話。復習單詞“頭,嘴,肘部……”⑵說明:回顧所學的單詞,與自己合作伙伴進行對話。然后玩游戲“摸你的……(頭,嘴,肘部……)”記憶詞。學生喜歡這種教學,而且效果很好,他們能記住這些詞。⑶步驟:教師出示圖片并讀單詞“頭、口、肘部……”,然后玩游戲觸摸你的……(頭,嘴,肘部……)來記憶單詞。最后,把班級分成幾個小組,讓每一組構成一個場景的對話,鼓勵學生盡可能多的用所學的詞匯。⑷學生:在老師朗讀對話后,可以與伙伴進行對話,玩游戲“摸你的頭/嘴/肘部”來復習記憶單詞。
八、結果觀察
篇2
一、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存在問題
1.教師孤立教詞,講解過多
孤立地教詞、孤立地講解,是以往詞匯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一大弊病。這種教法讓教師的講解占用了過多時間,使學生記憶一堆互不聯系的詞義和用法例句。而實際上詞匯是有規律、成體系的詞匯,一方面與語音、句型、課文結合,另一方面在聽、說、讀、寫之中體現,因此在詞匯教學中應充分運用整體教學法,大幅度減少教師講知識的時間,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觀察、思考,依據詞匯內部的形、音、義、構造、用法的縱橫聯系掌握詞匯。
2.學生與詞匯接觸少,吸收少
不少詞在初學時雖被記住,但以后則被漸漸地忘卻。由于缺少有計劃、有目的地結合詞匯教學進行聽、說、讀、寫,而導致學生詞匯重復量不夠、吸收少;反過來,詞匯量小又導致聽、說、讀、寫難以大量進行。不少學生英語難過關,由于害怕記單詞而討厭學英語。
3.不同詞匯的教學主次不分,負擔過重
在實際中不少教師經常不分主次而一律要求學生將所有詞匯的音、形、義、用法全掌握,聽、說、讀、寫都會用。結果是該達到的要求沒達到,教師和學生雙方都未在詞匯的教和學上抓住主要矛盾,因而效果不佳。
二、詞匯教學的原則
1.質與量并重原則
在詞匯教學中,質和量是分不開的,學的詞多,搭配使用就廣,聯系性、系統性因之加強,鞏固和熟練程度自然會有所提高。因此逐層加深反映了詞匯學習的客觀規律,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使學生容易適應詞匯教學的要求,達到教和學的協調一致。學生在詞匯教學中心理上的滿足會成為學習的一種內在的原動力,有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
2.立足于詞匯系統原則
英語詞匯教學的第一訣竅,就是向學生展示英語詞匯的系統性、聯系性,使學生掌握英語詞匯在各方面變化和轉化的規律,化機械記憶為理解記憶。這樣,教師在備課時,就不是只從多種詞典中查抄大量的詞義,上課時全部端給學生,讓學生死記;而是要研究并找出新詞與舊詞在形、音、義上的聯系,探求能夠使學生在心理上受到最強烈的感受。學生在詞匯學習中首要任務是觀察、思考,以發現詞和詞之間的聯系。特別要鼓勵學生發現詞典、課本、參考書上沒有提到的聯系,發現一個詞與其他詞的多種多樣的聯系。
3.集中與分散互補原則
詞匯教學實行集中速成記憶和分散鞏固使用,是很有效、很可行的措施。集中可以使詞匯系統性更強,更能發揮智力因素的作用,而且學習強度大,可迅速提高非智力因素的修養。集中教學之后一定要進行分散鞏固。所謂分散是指集中成組的詞分散于詞組、句子、文章中去,進行聽、說、讀、寫,化知識為學生的技能,使詞匯記憶由暫時過度到長久。
三、小學英語詞匯教學方法
1.單詞教學要形象化
小學生學習的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直觀,因為他們的思維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是單獨出示單詞或中文意思,學生就是讀了很多遍,還是很難記住。但若是在教學單詞的時候能配上圖畫、動作或聲音,學生就很快地在情境中想起所學過的單詞。
2.單詞教學要趣味化
小學生活潑好動,學習自覺性較低,枯燥無味的單詞很難吸引他們。因此,采用生動有趣的方法來教學單詞,能夠使學生自覺地樂學和愛學。
如在教學食物類單詞時,讓學生用各種表情說單詞,狂喜地說、微笑地說、發愁地說、饑餓地說、甚至悲痛地說;在教學數字類單詞時,讓學生一遍比一遍加快說,數字大串燒等等。這些靈活多樣的方法,學生非常喜歡。
3.單詞教學要多樣化
把單詞教學融入到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中,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輕松地學單詞。朗朗上口的韻律詩、歌謠、順口溜和節奏明快的Let’s chant,都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單詞。
如在教學顏色類單詞的時候,把代表其顏色的事物也編排進去。“黃色、黃色是yellow, yellow 、yellow黃香蕉;白色、白色是white,white、 white白云飄;紅色、紅色是red,red 、red紅旗搖;綠色、綠色是green, green、 green是小草。
總之,小學英語詞匯教學是十分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急需改變方法不當、深入不夠的現象,這要求老師們加強訓練,用創新思維和新方法去認真提高英語詞匯教學。
篇3
一、 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存在問題
(一)教師孤立教詞,講得過多
孤立地教詞、孤立地講解,是以往詞匯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一大弊病。這種教法讓教師的講解占用了過多時間,使學生記憶一堆互不聯系的詞義和用法例句。而實際上詞匯是有規律、成體系的詞匯,一方面與語音、句型、課文結合,另一方面在聽、說、讀、寫之中體現,因此在詞匯教學中應充分運用整體教學法,大幅度減少教師講知識的時間,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觀察、思考,依據詞匯內部的形、音、義、構造、用法的縱橫聯系掌握詞匯。
(二)學生與詞匯接觸少、吸收少
不少詞在初學時雖被記住,但以后則被漸漸地忘卻。由于有計劃、有目的地結合詞匯教學進行聽、說、讀、寫不夠,而導致詞匯重復少、吸收少;反過來,詞匯量小又導致聽、說、讀、寫難以大量進行。這種惡性循環導致中學英語教學步履艱難,不少學生英語難過關。由于害怕記單詞而討厭學英語。
(三)不同詞匯的教學主次不分,平均用力,負擔過重
在實際中不少教師經常不分主次而一律要求學生將所有詞匯的音、形、義、用法全掌握,聽、說、讀、寫都會用。結果是該達到的要求沒達到,教師和學生雙方都未在詞匯的教和學上抓住主要矛盾,因而效果不佳。
由此可見,小學英語詞匯教學并沒有我們以往想象的那么簡單,實際教學中的諸多困難和問題還有待解決。作為英語教師,應該認真地研究和學習科學的教學理論并結合實際去付諸實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率。
二、詞匯教學內容
(一)讀音和拼寫的教學
詞的讀音和拼寫形式是詞的存在基礎,是各個方面相互區別的第一要素。音和形的教學歷來受到重視,無論中學英語教學采取何種方法和路子,對此都不能忽視。在詞匯的音和形的教學中,要注意音和形的統一與結合,通過一定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既能見形而知音,又能因音而記形。
(二)意義和用法的教學
教單詞除了讀音和拼寫之外,還要讓學生掌握詞的意義和用法。在一些意義具體的單詞教學中,要盡量使學生主動、積極地把多方面的感知活動加入詞匯學習之中去。對于詞的用法教學,則要注意與句型、會話教學緊密結合,在句型中練習詞的用法,并強化詞與詞之間的縱向(一詞多用)和橫向(一義多詞)聯系,使學生更準確更迅速地掌握詞匯。
三、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常用的幾種教學法
《英語課程標準》所提倡的“任務型”的教學途徑以學生興趣為出發點,以交際為目的,以任務為基礎,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和語言的交際本質,強化了語言交際運用的過程。以任務為中心的教學思路把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和探究發現以及語言交際能力作為一個重要目標。學生在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中,通過參與、體驗、思考、討論、交流合作等方式完成學習任務。
因此,要提高教學效果,必須將科學理論與實際需要相結合。在詞匯教學中,我們應該根據教材中詞匯反映的不同內容,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精心組織教學,使學生學得快、記得牢。在訓練中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義。一般而言,詞匯教學可采用以下幾種方式進行。
(一) 直觀教學法
直觀教學法主要是通過實物、圖片、手勢、動作、表情等使學生建立形象思維,可大大提高記憶效果,這也是最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
&nb
sp; 1. 利用實物進行教學。主要用于實物名稱教學,如鐘表、杯子、蘋果、桔子等,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東西,極容易準備且面積不大,便于攜帶。上課時,教師可一邊呈現物品一邊將單詞讀出、板書,將單詞的音、形、義一次性完成,既生動又形象。接著按照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方法套入一些句型“what's this? it's a/an …”或 “i like …very much”引導學生進行操練,強化學生對單詞音、形、義的統一意識。
2. 利用掛圖、簡筆畫、課件等多媒體手段進行詞匯教學。對于那些不便于通過實物來進行教學的詞匯,如家庭成員、日期、天氣、動物等,可利用掛圖、簡筆畫或電教媒體,如何運用視學校實際條件而行。在條件較差的學校,可利用簡筆畫或掛圖來進行;在條件較好的學校,則可運用多媒體。通過這些教具,教師能輕易地將詞匯的意、形、義呈現給學生。
3. 借助手勢、動作或表情進行教學。英語中有許多動詞,我們可通過手勢、動作、表情,使學生易于領會。如:sing 、run、jump、swim等,教師可以邊做動作邊說出英語單詞,也可以請一些英語較好、領悟能力較強的學生按教師所示做動作,教師可先敘述,接著要求學生跟著單詞及句型:run-he is running;jump-he is jumping等等,教師并將動詞及相關句型板書,帶領學生操練熟悉詞匯。
(二)創造情景法
教師教詞匯應盡量避免單調地直接板書單詞到黑板上教學生認讀,要努力地創造情景,用創造情景法進行詞匯教學,把學生置于情景中學習掌握單詞。如教授地點名詞(如:hospital、station、cinema)時,教師可預先把地點名次分別簡單地畫在卡片或紙上,同時寫上單詞,上課時特定幾個學生上臺拿著。教師說:i want to go to beijing. where must i go?等等,并引導學生說出生詞station等,同時請拿著相應單詞的畫的學生向前跨步展現該詞的詞形、詞義。或者是教師設計一個情景,把兩組間的過道當作街道,那些拿著畫的學生為車站、醫院等地點,教師引導學生在這一特定情景里把單詞套入特定的句型中反復聯系,直至能靈活運用為止。
(三)對比教學法
詞匯教學的對比教學法可分為三種:一種是近(同)義詞對比,一種是反義(相對)詞對比,還有同音(異形)詞對比。同義詞對比:英語中大量的詞匯都有與其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利用同(近)義詞代換或對比的方法講授詞匯是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如:glad-happy; enjoy-like等等,可幫助學生“溫故而知新”。反義(相對)詞對比:對比反義詞或相對詞有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聯系地記憶。如:now the shop is open. it isn’t closed.或it is not very cold. it is warm.這樣的對比不僅便于熟記,還能使單詞在句中一目了然,幫助學生準確地運用。同音異形詞對比:教師在教生詞時,可讓學生把以前學過的同音詞板書出來。如:no-know,week-weak等等,區別這些詞書寫和意義上的不同,并分別用這些詞造句,促使學生深刻記憶,牢固掌握生詞的讀音、詞性、意義、拼寫。(四)詞匯組織法
隨著學生詞匯量的增加,教師可根據單詞按照一定的范疇進行組織、歸類,幫助學生發現記憶規律,利用詞匯組織法幫助學生記憶單詞。歸類組織法:即根據同類關系來將單詞歸類,教師先提出一個概括詞,讓學生將學過的屬于這一類的詞歸集起來。如,fruit:apple、banana、pear etc。這樣的歸類使分散的單詞集中起來,便于聯想和回憶。接近組織法:即根據接近聯想的原理,將兩個以上在空間和時間上很接近的印象聯系在一起,這樣只要想出一個,便會聯想和回憶出與之接近的一種印象來。如想到天體,就會想到star、sun、earth、moon,進而想到plane,spaceship,再聯想到astronaut、airman等等。
(五)英漢釋義法
這種方法包含英語釋義和漢語解釋。首先是用英語來解釋詞匯,鍛煉學生用英語想英語的思維能力。如:bank-a place for keeping money等。其次是用漢語解釋詞義。英語教學中應盡量避免母語的使用。但遇到
一些表示抽象概念的詞匯時,如air、traffic等,用英語解釋可能中學生較難接受,此時教師可以直接用漢語解釋,這樣不僅可以節省課堂時間,而且意思清晰明了。
(六)游戲、競賽法
青少年活潑、好強、好表現,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這一特點,努力在英語課堂上為學生創造說和做的機會,使他們處于學習的主人地位。把競爭機制引入課堂,把游戲搬進課堂,不僅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而且能使學生整個身心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詞匯教學中常用的游戲方法有“找朋友”,“猜測游戲”、“單詞接龍”等;競賽的形式也有多種,如“看誰舉例多”、“看誰最快完成”等等。游戲、競賽可用于詞匯教學的各個環節,前面所介紹的幾種教法中也可將游戲或競賽滲透其中,但教師要注意合理控制時間,且要避免只追求趣味而忽略效果。
(七)單詞拼讀規則法
這種方法要建立在良好的語音基礎上。英語作為拼音文字,字母和讀音之間有一定的規律可循,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讀音規則。教師在教學詞匯中應讓學生熟練掌握讀音規則,并通過大量的例句進行更直觀、形象的講解。如a在開音節中讀[ei]:name、cake、late等,引導學生利用讀音規則發音和記憶單詞。這種方法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單詞的能力。
(八)探索法
直接出示單詞教學生發音是大多數教師過去常用的方法,它只注重傳授知識本身,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認讀法”。在詞匯教學中也可以將它變為“探索法”,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知識的規律。
下面是一個詞匯“bread”的教學實例。
t(teacher): do you know how to read it in english? ( showing a picture of bread.)
s(students): no.
t: please find out the words (that we have learned) with “ea”.
s: (all the students begin to think and find out the following words: tea, teacher, head, please, meat, …)
t: now please read them and tell me how to pronounce“ea” in each word.
s: tea[ti:], please[pli:z], meat[mi:t],head[hed],…
t: oh, wonderful! now, you know, sometimes we may pronounce “ea”[i:], but sometimes we may pronounce “ea”[e]. here“ea” in bread should be pronounced [e], the same as “head”.
s: ok, we can read it (bread) [bred].
采用“探索法”,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了該單詞的讀音,掌握了讀音規則,還學會了思考以及尋求知識的方法。這種學習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通過自主地參與獲得探究能力。它是一種“探究式” 的學習:它既重視結果又強調知識獲得的過程,既關注意義建構又注重應用。因此, 它特別有利于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有效實施。
四、展望
英語詞匯的教學方式方法多種多樣,以上所述只是最常用和常見的幾種。常言道: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英語詞匯教學必須立足于時代和科學的發展,以一定的科學教學理論為依據,在實際中結合教學對象和教材的特點,設計出符合學生心理特點、遵循語言學習規律的教學方法,滿足時展及學生的學習需要。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并不斷關注和學習新的教育動態,收集和吸取成功的范例,結合實際,創造出新穎實用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張鶯,付麗萍.小學英語教學法[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篇4
1 詞匯教學的重要性
詞匯是語言的基本材料,是語言的三要素之一。離開詞匯就無法表達概念,詞匯不豐富也必然會影響思想交流。學生掌握的詞匯越多,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就越強。《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輔以讀寫能力,培養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單詞教學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單詞猶如蓋房子時的磚瓦、唱戲時的臺詞,是學英語時的基礎之基礎,單詞教學的好壞決定著學生將來英語學習的趨向。由于小學生年齡小,貪玩,他們不可能通過大量的朗讀來識記、背誦單詞,機械的、枯燥的操練反而會適得其反,扼殺他們學習的興趣。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
2 詞匯的操練應注意趣味性與多樣性
2.1 巧用英語圖片,加強詞匯教學的直觀性。直觀化教學有助于學生把英語單詞同實物或情景直接聯系,增強語言的真實性、形象感,易于調動和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來說,采用直觀教學,使學生一開始就把事物或動作與英語直接聯系起來,獲得一個直觀印象。小學正處在形象思維階段,實用性直觀化教學,不但可以使抽象的文字變成具體的形象,而且能加深他們對詞匯的感知和記憶。因此在詞匯教學中,要形象直觀的進行教學,讓學生在看物見景中學習詞匯,直觀教學手段除了展示實物圖片,還可以使用簡筆畫、借助教師的表情、手勢、動作等多種形式。
3 在語境中教學詞匯
除了課文創設的語境之外,還要向學生提供更多的理解材料,把抽象概念的詞放在短語、句子或課文中教,使學生對詞的理解具體化。運用詞匯的過程是學生逐步將知識轉化成技能并形成認知能力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為孩子們設計能運用所學詞匯的練習。孩子們的模仿能力及記憶力比較好,但理解能力相對要差些,讓他們在一定的語境中記住單詞,或一句話,比逐個教會他們單詞容易得多。如在教授星期的單詞時,我會從Yesterday is Monday. It is a sunny day.句型來導入 today, 提問 What day is today?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How about tomorrow?學生只有在聯系現實生活經歷,通過思考才能回答相應的問題。從而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英語表達能力。
4 遵循“詞不離句”的原則
孤立地教、孤立地講解詞匯,是詞匯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一大弊病。教師在教學中應遵循“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原則,在課堂教學中要堅持詞匯教學與句型教學相結合,堅持以句為單位,由舊句型引出新單詞,由舊單詞引出新句型。如Unit 1 What is your father?中,有許多職業性詞匯,如driver。我讓學生回憶以前學到的各類交通工具的單詞,如bus、car、taxi等,然后又引導他們自己組出新詞:bus-driver(公交司機),car-driver(汽車司機),taxi-driver(出租司機)……然后我又讓他們自由做練習對話,如:
S1:What is your father?
S2:He is a bus-driver./ He drives a bus.
…
這樣一來,學生學起來感到很輕松很容易,而且非常感興趣,學生有話可說,同時在不知不覺中學了新知識,又鞏固了舊知識,這樣他們學到的東西肯定會非常牢固,不會輕易忘記。
5 利用誘導的方法介紹新詞
如:老師指著嘴巴問What is this ? Look――I can open and close it. It is a“mouth”,學生答”嘴巴”。老師接著板書――mouth. 這樣誘導的優點是在于學生的注意力會集中到這個新詞上,對了解這個詞產生興趣,寓教于樂,活躍課堂氣氛。
6 利用記憶的方法學習單詞
6.1 聯想記憶法。看到實物就回憶相關的單詞。如:看到一張飯桌,就想到table―drink―eat―food( bread, meat ,egg……)
6.2 對比記憶法。此記憶法多用于記憶反義詞。如:short―long,new―old,empty―ful,tall--short等。
6.3 歸類記憶法。將所學的詞匯按歸屬范疇歸類。如:文具類,食品類,基數詞,家庭成員等。
篇5
孤立地教詞、孤立地講解,是以往詞匯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一大弊病。這種教法讓教師的講解占用了過多時間,使學生記憶一堆互不聯系的詞義和用法例句。而實際上詞匯是有規律、成體系的詞匯,一方面與語音、句型、課文結合,另一方面在聽、說、讀、寫之中體現,因此在詞匯教學中應充分運用整體教學法,大幅度減少教師講知識的時間,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觀察、思考,依據詞匯內部的形、音、義、構造、用法的縱橫聯系掌握詞匯。
(二)學生與詞匯接觸少、吸收少
不少詞在初學時雖被記住,但以后則被漸漸地忘卻。由于有計劃、有目的地結合詞匯教學進行聽、說、讀、寫不夠,而導致詞匯重復少、吸收少;反過來,詞匯量小又導致聽、說、讀、寫難以大量進行。這種惡性循環導致中學英語教學步履艱難,不少學生英語難過關。由于害怕記單詞而討厭學英語。
(三)不同詞匯的教學主次不分,平均用力,負擔過重
在實際中不少教師經常不分主次而一律要求學生將所有詞匯的音、形、義、用法全掌握,聽、說、讀、寫都會用。結果是該達到的要求沒達到,教師和學生雙方都未在詞匯的教和學上抓住主要矛盾,因而效果不佳。
由此可見,小學英語詞匯教學并沒有我們以往想象的那么簡單,實際教學中的諸多困難和問題還有待解決。作為英語教師,應該認真地研究和學習科學的教學理論并結合實際去付諸實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率。
二、詞匯教學內容
(一)讀音和拼寫的教學
詞的讀音和拼寫形式是詞的存在基礎,是各個方面相互區別的第一要素。音和形的教學歷來受到重視,無論中學英語教學采取何種方法和路子,對此都不能忽視。在詞匯的音和形的教學中,要注意音和形的統一與結合,通過一定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既能見形而知音,又能因音而記形。
(二)意義和用法的教學
教單詞除了讀音和拼寫之外,還要讓學生掌握詞的意義和用法。在一些意義具體的單詞教學中,要盡量使學生主動、積極地把多方面的感知活動加入詞匯學習之中去。對于詞的用法教學,則要注意與句型、會話教學緊密結合,在句型中練習詞的用法,并強化詞與詞之間的縱向(一詞多用)和橫向(一義多詞)聯系,使學生更準確更迅速地掌握詞匯。
三、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常用的幾種教學法
《英語課程標準》所提倡的“任務型”的教學途徑以學生興趣為出發點,以交際為目的,以任務為基礎,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和語言的交際本質,強化了語言交際運用的過程。以任務為中心的教學思路把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和探究發現以及語言交際能力作為一個重要目標。學生在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中,通過參與、體驗、思考、討論、交流合作等方式完成學習任務。
因此,要提高教學效果,必須將科學理論與實際需要相結合。在詞匯教學中,我們應該根據教材中詞匯反映的不同內容,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精心組織教學,使學生學得快、記得牢。在訓練中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義。一般而言,詞匯教學可采用以下幾種方式進行。
(一) 直觀教學法
直觀教學法主要是通過實物、圖片、手勢、動作、表情等使學生建立形象思維,可大大提高記憶效果,這也是最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
1. 利用實物進行教學。主要用于實物名稱教學,如鐘表、杯子、蘋果、桔子等,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東西,極容易準備且面積不大,便于攜帶。上課時,教師可一邊呈現物品一邊將單詞讀出、板書,將單詞的音、形、義一次性完成,既生動又形象。接著按照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方法套入一些句型“What's this? It's a/an …”或 “I like …very much”引導學生進行操練,強化學生對單詞音、形、義的統一意識。
2. 利用掛圖、簡筆畫、課件等多媒體手段進行詞匯教學。對于那些不便于通過實物來進行教學的詞匯,如家庭成員、日期、天氣、動物等,可利用掛圖、簡筆畫或電教媒體,如何運用視學校實際條件而行。在條件較差的學校,可利用簡筆畫或掛圖來進行;在條件較好的學校,則可運用多媒體。通過這些教具,教師能輕易地將詞匯的意、形、義呈現給學生。
3. 借助手勢、動作或表情進行教學。英語中有許多動詞,我們可通過手勢、動作、表情,使學生易于領會。如:sing 、run、jump、swim等,教師可以邊做動作邊說出英語單詞,也可以請一些英語較好、領悟能力較強的學生按教師所示做動作,教師可先敘述,接著要求學生跟著單詞及句型:run-He is running;jump-He is jumping等等,教師并將動詞及相關句型板書,帶領學生操練熟悉詞匯。
(二)創造情景法
教師教詞匯應盡量避免單調地直接板書單詞到黑板上教學生認讀,要努力地創造情景,用創造情景法進行詞匯教學,把學生置于情景中學習掌握單詞。如教授地點名詞(如:hospital、station、cinema)時,教師可預先把地點名次分別簡單地畫在卡片或紙上,同時寫上單詞,上課時特定幾個學生上臺拿著。教師說:I want to go to Beijing. Where must I go?等等,并引導學生說出生詞station等,同時請拿著相應單詞的畫的學生向前跨步展現該詞的詞形、詞義。或者是教師設計一個情景,把兩組間的過道當作街道,那些拿著畫的學生為車站、醫院等地點,教師引導學生在這一特定情景里把單詞套入特定的句型中反復聯系,直至能靈活運用為止。
(三)對比教學法
詞匯教學的對比教學法可分為三種:一種是近(同)義詞對比,一種是反義(相對)詞對比,還有同音(異形)詞對比。同義詞對比:英語中大量的詞匯都有與其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利用同(近)義詞代換或對比的方法講授詞匯是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如:glad-happy;
enjoy-like等等,可幫助學生“溫故而知新”。反義(相對)詞對比:對比反義詞或相對詞有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聯系地記憶。如:Now the shop is open. It isn’t closed.或It is not very cold. It is warm.這樣的對比不僅便于熟記,還能使單詞在句中一目了然,幫助學生準確地運用。同音異形詞對比:教師在教生詞時,可讓學生把以前學過的同音詞板書出來。如:no-know,week-weak等等,區別這些詞書寫和意義上的不同,并分別用這些詞造句,促使學生深刻記憶,牢固掌握生詞的讀音、詞性、意義、拼寫。(四)詞匯組織法 隨著學生詞匯量的增加,教師可根據單詞按照一定的范疇進行組織、歸類,幫助學生發現記憶規律,利用詞匯組織法幫助學生記憶單詞。歸類組織法:即根據同類關系來將單詞歸類,教師先提出一個概括詞,讓學生將學過的屬于這一類的詞歸集起來。如,fruit:apple、banana、pear etc。這樣的歸類使分散的單詞集中起來,便于聯想和回憶。接近組織法:即根據接近聯想的原理,將兩個以上在空間和時間上很接近的印象聯系在一起,這樣只要想出一個,便會聯想和回憶出與之接近的一種印象來。如想到天體,就會想到star、sun、earth、moon,進而想到plane,spaceship,再聯想到astronaut、airman等等。
(五)英漢釋義法
這種方法包含英語釋義和漢語解釋。首先是用英語來解釋詞匯,鍛煉學生用英語想英語的思維能力。如:bank-a place for keeping money等。其次是用漢語解釋詞義。英語教學中應盡量避免母語的使用。但遇到一些表示抽象概念的詞匯時,如air、traffic等,用英語解釋可能中學生較難接受,此時教師可以直接用漢語解釋,這樣不僅可以節省課堂時間,而且意思清晰明了。
(六)游戲、競賽法
青少年活潑、好強、好表現,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這一特點,努力在英語課堂上為學生創造說和做的機會,使他們處于學習的主人地位。把競爭機制引入課堂,把游戲搬進課堂,不僅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而且能使學生整個身心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詞匯教學中常用的游戲方法有“找朋友”,“猜測游戲”、“單詞接龍”等;競賽的形式也有多種,如“看誰舉例多”、“看誰最快完成”等等。游戲、競賽可用于詞匯教學的各個環節,前面所介紹的幾種教法中也可將游戲或競賽滲透其中,但教師要注意合理控制時間,且要避免只追求趣味而忽略效果。
(七)單詞拼讀規則法
這種方法要建立在良好的語音基礎上。英語作為拼音文字,字母和讀音之間有一定的規律可循,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讀音規則。教師在教學詞匯中應讓學生熟練掌握讀音規則,并通過大量的例句進行更直觀、形象的講解。如a在開音節中讀[ei]:name、cake、late等,引導學生利用讀音規則發音和記憶單詞。這種方法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單詞的能力。
(八)探索法
直接出示單詞教學生發音是大多數教師過去常用的方法,它只注重傳授知識本身,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認讀法”。在詞匯教學中也可以將它變為“探索法”,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知識的規律。
下面是一個詞匯“bread”的教學實例。
T(teacher): Do you know how to read it in English? ( Showing a picture of bread.)
S(students): No.
T: Please find out the words (that we have learned) with “ea”.
S: (All the students begin to think and find out the following words: tea, teacher, head, please, meat, …)
T: Now please read them and tell me how to pronounce“ea” in each word.
S: tea[ti:], please[pli:z], meat[mi:t],head[hed],…
T: Oh, wonderful! Now, you know, sometimes we may pronounce “ea”[i:], but sometimes we may pronounce “ea”[e]. Here“ea” in bread should be pronounced [e], the same as “head”.
S: Ok, we can read it (bread) [bred].
篇6
詞匯是語言的基本材料,是語言的三要素之一。離開詞匯就沒法表達概念,詞匯不豐富,也必然會影響思想交流。學生掌握的詞匯越多,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就越強。就一般情況而言,學生掌握詞匯量的大小,可反映他們的英語水平。詞匯教學是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現在小學開設了英語課堂,小學生剛接觸英語,大家都懷著一種好奇、興奮、期待的心情。但是隨著知識量的不斷增加尤其是詞匯量的持續增加,就有一部分學生再也沒有這樣的心情了,而是走向了反面,產生了恐懼情緒,因而挫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自尊心,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但是如果學生不能突破英語詞匯的這道關,那么其他就無從談起了。那么怎么才能突破這一關呢?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突破的。
一、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既是學生集中注意力學習的一種動因,又是學生集中注意力學習產生的結果;既是學習知識的過程,又是促進新的知識學習過程的一個重要的心理因素。根據小學生的好奇心理,以及他們可塑性強的特點,在英語課的教學中努力培養學生的濃厚興趣,是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途徑。那么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呢?
1、積極鼓勵學生,是學生感到有“勁”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學生達到“樂學”,必然要使他們有成功感。“求成功”是人類的共有的天性。即使是一點一滴的進步,也使小學生感到愉快,是學生愿意繼續學習的一種動力。學生學習取得進步時,教師對學生的成績給予正確的評價,及時給予表揚、鼓勵,會使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光榮,產生積極學習的動力。在課堂上教師經常使用鼓勵性語言,可以激發學習成功的動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感到有“味”
游戲比賽法。在英語課堂中引入競爭機制,營造比、學、趕、幫、超的學習氛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掘學習潛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自覺性和思維水平,使學生體驗到競爭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了課堂效率。
優美、動聽的歌曲。從兒童心理特征來講,學生在唱歌時,隨著旋律的起伏變化,在感到松弛、愉快、滿足的同時,產生興奮情緒。因此,將唱歌運用到小學英語教學中去,能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情景活動法。好動是小學生的另一大特點,教師要根據教材的內容,適當開展活動化教學,結合游戲和兒歌教學,努力創設英語活動情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
音調表情及體態語結合法。老師的目光、微笑、問候都可以給學生極大的鼓勵,讓學生感到溫暖,從而更容易調動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激情。在教單詞或句型時,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做相應的動作,即使是夸張的動作或朗讀語調,孩子們也會特別喜歡。
二、優化教學方法,加快學習速度
詞匯學習過程包括理解—記憶—輸出這些階段,而理解是此過程的前提和基礎,那么我們在教學中就應該根據小學生的特點,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加快學生學習詞匯的速度。
1、直觀教學 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圖片、實物、動作和手勢、表情、簡筆畫和現代化教學手段,做到化靜為動,化抽象為直觀,充分調到學生多種感官參與,以便于學生直接理解所學英語詞匯。
2、釋義教學 由于小學生剛剛接觸英語,詞匯量少,英語理解能力差,因此教師在低年級教學階段中很有必要用母語來釋義,待學生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就可以用英語來解釋了,但是應該盡量用學過的詞匯。
三、指導記憶策略,提高記憶效率
記憶單詞是詞匯學習的重要環節,是學生的主題活動。我們要根據小學生的記憶特點和英語學習的關系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記憶單詞,并且適當對學生進行記憶策略的指導,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記憶習慣,從而提高記憶效果。
1、理解記憶 堅持遵循“詞不離句”的教學原則,幫助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和鞏固所學的單詞。
篇7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抽象思維還沒有得到完全發展,尤其是在低年級的學習中應用更多的是直觀教學法。但教師往往忽略學生學習的這一特性,在英語詞匯教學中不注重學生直觀性的理解,只是進行簡單講解,甚至強行要求學生對抽象的詞匯進行背誦,給學生的識記造成困難,使學生產生畏懼心理。這樣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識記習慣,即使學生記住了一些單詞,但缺乏理解與運用,很快就會遺忘,因此,學生很難掌握識記英語詞匯的有效方法。
2.缺少情境性
對于小學生而言,情境性的學習遠比單純講解要有趣。但是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常常脫離情境進行詞匯的教學,導致學生在英語詞匯的識記上產生障礙,阻礙學生對英語詞匯的認識與理解。并且脫離情境性的英語詞匯教學雖然在表面上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可以在一節課中教授許多詞匯,但實際上這種缺乏情境的教學是降低教學效率的,學生即使在課上記了許多單詞,但脫離情境很快便會遺忘。
二、改進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的有效策略
1.直觀教學,提高教學有效性
根據小學生的學習特點,用直觀的教學方法能有效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學中可以結合兒童的認識規律,在英語詞匯教學中用實物、圖片、手勢、動作、表情等提高詞匯的直觀性,讓學生更好地進行詞匯學習。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提高英語詞匯學習的形象生動性,并結合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進行學習,更好地理解、識記英語詞匯。例如,在學習有關動物的單詞時,可以結合圖片,讓學生將詞匯與圖片相匹配,在詞匯學習中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提高英語詞匯學習的有效性。
2.情景學習,提高教學的生動性
將英語詞匯放在具體的情況中,無疑能形象生動地展現詞匯的含義,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幫助學生將抽象的英語詞匯與具體的情景相結合。例如,在學習描寫人的外貌的詞匯時,可以結合具體人物的形象特征進行展現,幫助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學習詞匯,所以,在學習tall,short,fat,thin這些單詞時可以結合一些名人的形象特征進行講解,增強詞匯教學的情景性。又如,學習一些描寫自然景色的單詞時,可以結合具體的自然情景,在描繪自然情景的過程中學習相關單詞。
篇8
1. 詞匯的目的及意義
英語單詞不同于漢字。在我們的詞匯教學中往往會忽視詞性的這些特征,只注意詞匯各方面的單獨作用,而沒有把它們聯系在一起。詞匯的教學應著重于音和義的聯系,這樣有利于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詞的語音形象上來,過早地出現詞形會破壞學生對詞的語音形象的感知。因此,詞匯教學的第一步是使學生確切地聽清生詞,進而指導他們準確地模仿,最后才出現詞的形式,并把它們有機地統一起來。
2. 詞匯教學的常用方法
2.1 直觀法。通過實物或借助動作形象直觀地認識與理解詞義。比如在教名詞doctor時,可直接畫一位醫生的圖片讓學生通過形象直接與詞匯發生聯系,避免借用母語為中介物,以此培養學生直接用英語思考的能力。或者有時我們可以利用一幅圖畫將幾個要求學生學習的新詞所代表的物品同時出現,當然這些物品必須是同類的。比如在學習水果時,我們可以直接畫一幅在水果商店的圖畫,同時出現新詞grape, apple, banana, orange等。
2.2 詞源分析法。利用構詞法判別詞義,是在教學過程中處理生詞的一種又快又準確的方法,同時也是迅速擴大詞匯量、記憶新詞的一條捷徑。它可以分為轉化法、合成法、綴合法三種。
2.3 猜詞法。根據上下文的多種關系的分析,推測出詞義的一種方法。教學中多用于課文的整體講解及閱讀之中。這里的“多種關系“,主要有下列幾種:
對比關系:She gets up at 5:30. She gets up early. He gets up at 10:00 He gets up late.
結果關系:I’m sleepy. So I want to go to bed.
原因關系:I have no paper. But I need to write a composition. I have to buy some.
3. 英語詞匯的記憶。在英語詞匯的學習過程中,“丟失”某些已進入大腦的詞匯信息是不可避免的。要想過好詞匯關,關鍵是記憶。記憶單詞最根本的方法是進行大量的聽、說、讀、寫的練習,通過語言運用來記憶單詞,具體的方法有:
3.1 及早運用課堂用語。在一開始的教學中,就要把課堂用語引進到課堂之中,在教師的反復使用之中讓學生進行足夠的聽力訓練。在組織教學活動之后,教師還可以安排學生每日作值日匯報。從中使學生能夠輪流運用學習過的語言材料。教師還可以根據需要,給學生講一些簡單的小故事,以達到更多地復現詞匯的目的。
3.2 提高學生獨立拼讀詞匯的能力。循序漸進地讓學生掌握常見的語音規則,使音、形在詞匯學習的過程中建立起內在的聯系,達到易認、易讀、易記的目的。
3.3 重視第一次感知。在學習詞匯的過程中,仍然要注意學生的首次感知,特別是對要識記的新詞中的弱成分加以注意。比如有些字母在單詞中不發音,如island, comb; 有些名詞的單復數形式相同,如sheep, deer;有些復數變化形式較特別,如;roof, roofs;有時有些詞通過重音位置轉移而變成另一種詞類,如record。 對于這些弱成分,在教學中有必要給以強刺激,如用紅色或藍色粉筆書寫等。
3.4 運用聯想記憶法降低單詞的遺忘率。聯想有助于暫時神經聯系的恢復與再現,并且往往運用在意義識記上。聯想通常分為接近聯想、相似聯想、對比聯想、關系聯想。
3.4.1 接近聯想。接近聯想是指空間或時間上相接近的事物引起的聯想,如從winter(冬天)聯想到white snow(白雪),frost(霜),ice(冰),bare trees(光禿禿的樹木),north winds(刺骨的北風)等。
3.4.2 相似聯想。相似聯想是指性質上相近或相似的事物所引起的聯想,如反義詞:thick--thin, fast--slow, lose--get, front--back, heavy--light, bright--dark等。
4.英語詞匯的鞏固
要提高詞匯的識記效率是有條件的,需做到以下幾點:
4.1 要有明確的識記目標。要讓學生給自己訂一個計劃,有重點、有目的地記憶,特別是要注意發揮上課時的記憶效率。有經驗的教師在新授課時往往把本課要學習的生詞呈現在黑板的一側,并保留至下課,目的之一就是隨時能讓學生復習,在臨下課時還要組織學生作依次總的復習以加強學生的記憶效果。如果學生能夠在課堂上記憶80%以上的生詞,那么下課后的復習與鞏固工作就會容易許多。
4.2 避免對詞匯記憶產生干擾。學生在記憶外語單詞時,最好不要把它安排在學習漢語拼音前后進行,以免發生前后干擾。其次在采用記憶的方法上也要盡量避免類同,比如,在學習漢語拼音內容時用的是機械記憶,那么記憶英語詞匯時就可以采用另外一種方式。注意將學習內容難易錯開,文科與理科交替進行,這樣學生在進行一種緊張而艱難的識記活動之后,避免過度疲勞。
4.3 要有科學的識記方法。在英語的詞匯中,有不少詞在構詞上都體現了有序的特點,只要記住某些規律,由此及彼,觸類旁通,就可以達到記憶的目的。
在詞匯教學中教師既要把詞匯所體現的音、形、義三方面的特點聯系起來,又要注意利用正確的教授詞匯的方法幫助學生學習新詞。在教授完新詞之后,教師還要多幫助學生對所學詞匯進行回憶及鞏固,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陳莉萍. 大學英語教學策略. 外國語言文學與文化論集[J]
篇9
近年來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我國不斷加強教育體制的改革,教師根據自身的經驗以及對詞匯教學的認識對教學方式不斷進行改革,但是依然存在許多問題,學生在學習新單詞的過程中,不能正確地讀音,且在聽到詞匯的讀音時不能正確地書寫。當教師要進行詞匯聽寫時學生總表現出不情愿的心理特征。即使當天可以正確默寫,但往往是今天記住明天就忘記。這些現象對于日后英語的學習最為不利,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與此同時我們也發現教師在進行英語單詞教學時往往脫離語境,而是單獨地教學,忽視了實際應用能力,學生在課堂上只是進行單一枯燥的模仿,學習興趣無法培養。
二、小學英語詞匯教學改進策略研究
1.教師在進行英語詞匯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情景教學法,
即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場景、圖片、電影片段、演課本劇等手段創設一定的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夠在直觀的環境中獲取知識,同時這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譬如,在學習close一詞時,可以在多媒體上顯示關門、關燈等動態圖片,讓學生在輕松有趣的環境中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2.教師可以通過改變作業的內容,提高作業的趣味性。現如今學生的英語作業主要就是抄寫詞匯,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的改變,譬如,讓學生做家長的老師,將在學校所學的知識教授給家長,或是制作英語詞匯小卡片,再或者通過看英文動畫片后,復述出自己喜歡的或是印象深刻的英語詞匯。
篇10
二、小學英語詞匯教學改進策略
1.改建教學關鍵、策略與方法,提高英語課堂趣味性。小學是英語教學的啟蒙階段,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提高對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只有讓學生對學習英語感興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英語詞匯學習自主性,從而讓學生能夠樂于在課下多多練習,掌握更多的詞匯。這就要求教師要把握好生本教學的核心理念,保證學生的課堂學習主體地位,并通過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通過對游戲教學法、討論教學法等教學方法的應用,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善于運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運用互聯網搜集有益于學生學習的有趣教學資源,并在課堂上靈活的運用這些資源,將枯燥的英語課堂變為集視頻、音頻、動畫、圖片、文字于一體的多媒體課堂,從而有效的提高英語詞匯教學質量。2.加強對發音教學的重視。英語單詞的發音和詞匯拼寫是有規律的,只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詞匯發音,對學生記憶和拼寫單詞具有極大的增益效果。為此,教師在英語科目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英語詞匯發音教學的重視,讓學生能夠正確的認識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的發音卻別,讓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發音方法和方式。為了實現這一目的,教師就要多給學生營造聽英語的機會,通過在課下或課上播放英語歌曲、英語朗讀材料,培養學生的語感,從而讓學生能夠在不自覺中得到英語發音和聽力能力的訓練。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說話的機會,鼓勵學生大膽在課堂上朗讀英語,并采取鼓勵的方式,糾正學生發音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英語發音準確度,為詞匯記憶效率的提高和學生英語學習質量的提高打好基礎。3.教會學生一些英語記憶的小策略。英語詞匯的組成有一定的規律,教師在教學中,如果能夠靈活的運用這些規律,讓學生掌握這些規律,有益于提高學生英語詞匯記憶效率。在教小學生詞匯的時候,不要將每個單詞都分開來講,要注意詞匯之間的聯系。注意構詞法對學生記憶力的作用,比如一些詞綴的重復出現,教師就可以在不斷重復詞綴的過程中,讓學生加深記憶,了解形容詞的后綴基本有ful、able、ious等,即使學生沒有學過這個單詞,但是通過觀察后綴知道是個形容詞進行猜詞,能夠對詞匯的準確把握度更高,讓學生在詞匯學習中主動掌握記憶規律。
綜上所述,英語詞匯教學作為小學英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雖然在教學中難免會遇到問題,但只要教師能夠真正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必然能夠找到提高詞匯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和策略。相信隨著教師教學水平和經驗的提高,小學英語詞匯教學質量將會逐漸提高,為學生英語科目的學習打好基礎。
篇11
2.講解和接受銜接不上 小學階段的學生大都是用形象思維思考問題,抽象思維較為落后。而當前小學英語教師在講評每個單詞時往往是單獨的,而且還是以直接灌輸的方式為主。但是,教學卻忽略了小學生自身的發展特征,即他們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知識的能力較低,特別是在學習多種音標的發音時,如果沒有詞匯基礎,那么學生的單詞學習效果將難以得到提升。
3.單詞記憶方法有限 西方教育家曾明確指出,研究方法的知識要有更大的價值。而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學習過程也必須要采用最佳的方法,尤其是在英語單詞記憶方面。單詞的記憶必須要尋找最有效的方法,而如果教師能夠在詞匯教學中有目的地傳授拼讀規律以及單詞記憶法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單詞的記憶質量。而單詞的記憶方法不一而同,主要包括構詞法、聯系法等。然而當前,大部分小學教師向學生傳授的單詞記憶法都過于單一,而且學生的記憶效果也不好。
二、小學英語詞匯教學對策
1.直觀教學法 直觀教學法就是通過具體、實際的方式,例如動作、五官以及教具等使學生建立形象思維,從而讓他們對單詞有深刻的記憶。一般情況下,直觀教學法包括兩種:其一為借助肢體語言。因為小學生的注意力十分容易分散,所以教師在課堂中需要同時應用多種方式來吸引其注意力。在詞匯教學中,實際上有很多單詞教師都可以通過四肢與表情傳授。例如laugh,cry,run,swim等,教師在講解這部分單詞時,可單純地做出哭或笑的表情,可配合肢體動作,雙臂擺動做游泳動作等。其二,通過實物完成詞匯教學。小學英語課程中有很多單詞與學生的生活聯系緊密,這時教師便可以在課堂上把課前準備的“教具”展示給學生看,例如橘子、葡萄以及鉛筆等。教師在講解單詞的同時展示這些“教具”,由于這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物件,所以會很快被吸引注意力,之后,教師再進行提問:“Dear,What's this?”學生便會異口同聲地說:“It's a/an...”如此一來,就可以在這種直觀教學法中加強單詞的記憶了。
2.音形結合法 盡管英語詞匯的數量非常多,但從整體上看其基本構詞成分卻并不是無限的。不管是音、形,亦或是意,任何一個單詞均和其他單詞之間有著一定的關系,它們共同構成了詞匯這個整體。準確發音能夠幫助學生通過英語進行交流與表達情感,還能夠幫助學生記憶單詞。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應對學生的發音進行有效的規范,并注意英語音標中的字母、字母組合的發音特點。如果學生讀不出正確的發音,而且也沒有學會拼讀規律,單一地通過死記硬背記單詞,效果將不會樂觀,并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
3.類比教學法 類比教學法主要包括三種:首先,近義詞類比。英語詞匯和漢語的用法相同,一個單詞可能有多重含義或相近詞。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慣用的一種方法就通過近義詞類比或代換來提高詞匯學習質量。這種方法能夠使學生在已學知識的前提下,對新單詞進行對比與想象,實踐表明這種方法有一定的效果。其次,反義詞類比。人們在進行聯想時,大都會想起某一事物的反面,單詞學習亦是如此。在反義詞類比過程中,學生便可以對多組單詞同時進行記憶,這可以強化其記憶。例如,tall和short,open和close,hot與cold等。此外在記憶這些成對單詞時,學生還會掌握各個單詞的具體用法。最后,同音異形詞類比。不斷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時常會看到和過去所學單詞發音極為相似甚至相同的單詞,對此教師則應幫助學生區分他們的形與義的差異。同時,還可練習在不同語境中這些單詞的用法,以此來加深學生印象。
三、總結
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目的是為初、高中以及大學英語學習奠定基礎,高效、高質小學英語教學是學生學好英語的開端。而詞匯作為英語教學中的內容之一,更是要抓好這一教學內容。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必須要通過多種途徑做好這一教學工作,從而為學生的未來學習打好基礎。
篇12
一、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教師孤立教詞,講得過多。
孤立地教詞、孤立地講解,是以往詞匯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一大弊病。這種教法讓教師的講解占用了過多時間,使學生記憶一堆互不聯系的詞義和用法例句。而實際上詞匯是有規律、成體系的詞匯,一方面與語音、句型、課文結合,另一方面在聽、說、讀、寫之中體現,因此在詞匯教學中應充分運用整體教學法,大幅度減少教師講知識的時間,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觀察、思考,依據詞匯內部的形、音、義、構造、用法的縱橫聯系掌握詞匯。
2. 學生與詞匯接觸少、吸收少。
不少詞在初學時雖被記住,但以后則被漸漸地忘卻。由于有計劃、有目的地結合詞匯教學進行聽、說、讀、寫不夠,而導致詞匯重復少、吸收少;反過來,詞匯量小又導致聽、說、讀、寫難以大量進行。這種惡性循環導致中學英語教學步履艱難,不少學生英語難過關。由于害怕記單詞而討厭學英語。
3. 不同詞匯的教學主次不分,平均用力,負擔過重。
在實際中不少教師經常不分主次而一律要求學生將所有詞匯的音、形、義、用法全掌握,聽、說、讀、寫都會用。結果是該達到的要求沒達到,教師和學生雙方都未在詞匯的教和學上抓住主要矛盾,因而效果不佳。
由此可見,小學英語詞匯教學并沒有我們以往想象的那么簡單,實際教學中的諸多困難和問題還有待解決。作為英語教師,應該認真地研究和學習科學的教學理論并結合實際去付諸實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率。
二、詞匯教學內容
1. 讀音和拼寫的教學。
詞的讀音和拼寫形式是詞的存在基礎,是各個方面相互區別的第一要素。音和形的教學歷來受到重視,無論中學英語教學采取何種方法和路子,對此都不能忽視。在詞匯的音和形的教學中,要注意音和形的統一與結合,通過一定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既能見形而知音,又能因音而記形。
2. 意義和用法的教學。
教單詞除了讀音和拼寫之外,還要讓學生掌握詞的意義和用法。在一些意義具體的單詞教學中,要盡量使學生主動、積極地把多方面的感知活動加入詞匯學習之中去。對于詞的用法教學,則要注意與句型、會話教學緊密結合,在句型中練習詞的用法,并強化詞與詞之間的縱向(一詞多用)和橫向(一義多詞)聯系,使學生更準確更迅速地掌握詞匯。
三、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常用的幾種教學法
《英語課程標準》所提倡的“任務型”的教學途徑以學生興趣為出發點,以交際為目的,以任務為基礎,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和語言的交際本質,強化了語言交際運用的過程。以任務為中心的教學思路把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和探究發現以及語言交際能力作為一個重要目標。學生在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中,通過參與、體驗、思考、討論、交流合作等方式完成學習任務。
因此,要提高教學效果,必須將科學理論與實際需要相結合。在詞匯教學中,我們應該根據教材中詞匯反映的不同內容,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精心組織教學,使學生學得快、記得牢。在訓練中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義。一般而言,詞匯教學可采用以下幾種方式進行。
1. 創造情景法。
教師教詞匯應盡量避免單調地直接板書單詞到黑板上教學生認讀,要努力地創造情景,用創造情景法進行詞匯教學,把學生置于情景中學習掌握單詞。如教授地點名詞(如:hospital、station、cinema)時,教師可預先把地點名次分別簡單地畫在卡片或紙上,同時寫上單詞,上課時特定幾個學生上臺拿著。教師說:I want to go to Beijing. Where must I go?等等,并引導學生說出生詞station等,同時請拿著相應單詞的畫的學生向前跨步展現該詞的詞形、詞義。或者是教師設計一個情景,把兩組間的過道當作街道,那些拿著畫的學生為車站、醫院等地點,教師引導學生在這一特定情景里把單詞套入特定的句型中反復聯系,直至能靈活運用為止。
2. 對比教學法。
詞匯教學的對比教學法可分為三種:一種是近(同)義詞對比,一種是反義(相對)詞對比,還有同音(異形)詞對比。同義詞對比:英語中大量的詞匯都有與其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利用同(近)義詞代換或對比的方法講授詞匯是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如:glad-happy; enjoy-like等等,可幫助學生“溫故而知新”。反義(相對)詞對比:對比反義詞或相對詞有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聯系地記憶。
篇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2)08(a)-0138-01
經過這幾年的英語教學實踐與探索,我認為詞匯教學不應該是老師簡單呈現單詞,學生機械跟讀,然后重復抄寫單詞和機械性的死記硬背。我從詞匯的呈現、詞匯的訓練、詞匯的應用和詞匯的評價等教學環節作了以下一些有效的嘗試。
1 以多種形式呈現新單詞,激發學生學習英語單詞的興趣
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活潑好動,表現欲望強,很少有羞怯感,喜歡引起別人的注意,他們愛玩、愛畫、愛表演、愛活動。小學英語教學策略的選擇必須建立在對兒童認知特點的分析之上,教學活動的設計必須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
研究發現,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更多地借助映象和圖象獲取新的知識。因此,圖片和實物在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學生對直接的實物教學比較容易接受,圖片比較形象、直觀,在一張紙上畫上咖啡、粥、饅頭、漢堡包等,展示到學生面前,能夠有效的刺激他們的大腦皮層,有利于長久記憶。當然,圖片的出示要能夠吸引學生,這就需要結合一些競賽、游戲等活動進行教學。例如,我在四年級教學食物和飲料的單詞時,我就選用了競猜游戲來激起學生興趣。先讓他們看到圖片的一角,便問:“What is it?Canyou guess?"學生會搶著回答:“Is it a…?”如果都猜不對,就開放更多的圖片內容讓他們猜。猜對就獎勵他們所在的小組一分。并呈現整張圖片讓學生加深印象。這樣學生學習起來會較輕松和快樂,而且容易記住新單詞。
2 以多種形式訓練新單詞,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訓練活動中記憶單詞
詞匯訓練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單詞的發音、拼寫及用法。訓練在詞匯學習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多情況下學生不能掌握單詞與訓練不足有關。詞匯呈現后,教師應該設計多種生動有趣的訓練活動,讓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記憶單詞。
2.1 對立跟讀教學法
這種方法采用互動雙方讀音聲調截然不同的方法來完成。比如:老師often(大聲一,學生often(小聲一,老師often(升調一,學生often(降調一,反之截然。這種方法很適合進行小組競賽,利用小組競賽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小組團結協作的精神,培養集體榮譽感。這種方法很有趣,學生很喜歡,在使用時往往笑聲不斷,學生們在笑聲中不斷重復使用新單詞,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
2.2 全身反應法
由于每個學生對動作的理解不同,為了訓練的便利,我首先統一動作要求,如教“get the baton”短語時,我先做示范動作,做好正在拼命跑的姿勢,然后右手迅速向前抓住接力棒,動作形象生動,激起了學生的興趣,頓時課堂氣氛活躍了起來,都有躍躍欲試的沖動。我讓學生先模仿動作,然后發指令讓學生邊做動作邊說英語或者一學生做動作,另一學生說出相應的英語。如此反復的訓練,學生不但記住了新單詞“get”,“baton”,而且還對新單詞瑯瑯上口,達到了學習目的。
3 利用愉快教學法。在趣味性活動中應用所學單詞
能夠運用單詞傳達信息、表達思想、解決問題、完成任務是詞匯學習的最終目標,如果學生不能使用所學單詞實施交際,也就無法完成聽說讀寫的任務,詞匯教學就沒有完成其應該完成的任務。 兒歌記憶法。兒歌、歌謠都具有瑯瑯上口、簡練的特點,小學生易模仿,這種有節奏有韻律的記憶方法最受學生的歡迎,以生性活潑愛唱愛跳的小學生尤為適合。針對這一特點,課堂上我利用編寫與所學單詞內容符合的歌曲或歌謠,并加以動作表演。如教廣州版教材三年級英語下冊顏色單詞時,我編寫以下歌曲:Whatcolor iS it?What color iS it?Is it white?Is it white?Yes,it is,Yes,it is,事實證明,童謠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使學生運用新單詞去唱歌,而且使學生在歌唱中記住了新單詞“color”,“white”’,大大提高了學習效果。
4 開展積極的評價活動,促進學生有效記憶單詞
評價是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所取得的成績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態度、策略等方面的發展做出評價。其目的是激勵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培養合作精神。在詞匯教學中,我通常運用觀察法、測驗法、調查法和真實任務評價法來評價學生學習的成果。例如課堂上我設計看圖片說出英語單詞活動,評價學生對單詞的理解能力;根據圖片完成句子,評價學生對詞匯的表達能力;根據圖片猜職業,并寫出職業名詞,評價學生詞匯的理解和應用。通過開展積極的評價活動,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更進一步促進學生有效記憶單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