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手術護理的特點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手術護理的特點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手術護理的特點

篇1

1術前護理

1.1術前訪視,與家長溝通 術前1d實行訪視,護士到病房閱讀病例,根據小兒生理和心理發展規律與家長交談,全面了解小兒的身心狀況,對病情作出初步評估。告知家長小兒術前禁食4~6h,嬰兒禁止喂奶4h,術前2h禁止喂水。對小兒手術治療的方案詳細交接給其家長,同時講解與小兒病情一致的相關成功案例,讓家長對治療充滿信心,且從內心全力配合醫務人員。護士要體諒家長的焦急心情,態度要和藹,耐心解答家長提出的問題,盡量解除父母的疑慮。

1.2做好心理護理 嬰幼兒心理受傷害最大的特點是缺乏母愛,因此縮短手術嬰幼兒與母親分離時間是小兒外科手術心理護理最重要的一項。護士對小兒友好地微笑,輕柔地撫摸,親切的問候,都能給小兒帶來心靈的慰藉。針對不同年齡段小兒的心理特點做好心理護理,消除恐懼心理,使小兒感到安全與舒適。對還不懂解釋的小兒可讓家長陪伴到手術室門口,在入手術室前給予基礎麻醉,待入睡后再接入手術間。這樣可減輕小兒哭鬧,減少呼吸道分泌物,提高手術安全度。另外轉移注意力也是對小兒實施心理護理的一個有效的手段,例如玩具,手醫院可以準備一些小兒玩具,手術前安排護理人員與其進行玩耍,讓小兒忘記病痛和對手術的恐懼。同時玩耍期間還可以安排父母離開,以防手術開始,與父母的分離讓小兒苦惱不止,影響手術的開展。

2術中護理

2.1注意保暖,避免體溫過低 小兒體溫中樞發育不健全,皮下脂肪薄,易于散熱。體溫受外周環境影響較大,術前禁食、術中輸液及皮膚消毒都能使體溫下降,低體溫影響小兒蘇醒和術后康復。手術開始前30min打開空調,使手術溫度穩定在25~28℃,濕度在50%~60%。術中體腔沖洗液及輸入的液體、血液應加溫至37左℃右再用。進行各項操作時盡量減少小兒身體不必要的暴露,皮膚消毒時,用紗墊墊在身體兩側,消毒棉球不要太濕,同時消毒動作要輕、快,盡量縮短暴露時間。消毒完畢立即用柔軟、吸水性好的布類敷料覆蓋。術中注意體溫的監測,防止術中受涼,影響手術過程[2]。

2.2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 保持呼吸道通暢:小兒呼吸道阻塞和呼吸抑制在小兒麻醉中最常見。常規備好吸引器,氧氣,急救藥品,插管用具。小兒鼻腔、咽喉狹小,黏膜柔軟、纖細,但血供豐富,纖毛運動較差,所以易受感染,也易引起阻塞,應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嘔吐物,保持呼吸道通暢。密切觀察呼吸頻率、節律,以及是否有屏氣,及時發現是否有缺氧[3]。

2.3的擺放 小兒皮膚嬌嫩易破損,肢體柔軟易被過度牽拉,呼吸、循環功能易變。因此,在擺放時肢體伸展不可過度,上約束帶松緊度要適宜,以能伸入一指為宜,里面放好襯墊。在擺放過程中,要嚴密觀察血氧飽和度、呼吸、心率和皮膚顏色,保證呼吸道通暢和循環功能的通暢,還要充分暴露手術野。

2.4靜脈血管的選擇與輸液的管理 靜脈的選擇以不影響術野和利于回流為原則。根據年齡及手術部位決定穿刺部位,頭頸部手術,盡量把輸液放在下肢靜脈;胸腹部、下肢手術選上肢靜脈,新生兒、嬰幼兒最好選頭皮靜脈。小兒輸液安全界限較小,手術中要嚴格計算輸液的量,控制好輸液的速度,最好采用微量磅進行調節,以7~10ml/kg?h為宜。

2.5皮膚護理 小兒皮膚細嫩,應合理使用消毒劑,頭面部皮膚用酒精,身體用無刺激的絡活碘消毒液,消毒棉球不要太濕,以保持小兒身體下面床單的干燥。使用高頻電刀前,要先貼好一次性使用的負極板,貼之前擦干凈要貼的部位,負極板要貼在肌肉豐富,離手術部位最近的部位。小兒皮膚不要與身旁的金屬物體和潮濕物品接觸,防止電刀灼傷。

3術后護理

3.1術后監控 手術完畢送入麻醉恢復室,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在小兒沒有清醒前將頭偏向一側,肩部墊一10cm厚軟枕,及時吸出口鼻和氣管內分泌物,避免嘔吐物誤吸。嚴密監測呼吸、心率、血壓、面色及皮膚溫度等。陳靜琦[4],在探討小兒口腔麻醉手術護理配合要點中,指出手術期間麻醉護理是重點,也是手術成功的關鍵。而麻醉后應將小兒平躺、頭部偏向一側,以防因麻醉而傷害小兒大腦,病發后遺癥。同時還應密切觀察小兒各方面情況,提前預備好垃圾桶、紙巾等,預防小兒嘔吐、咽疼、惡心等發生。

3.2術后指導 術后麻醉恢復,根據不同年齡段小兒的特征,給與對應指導和觀察。指導方面主要包括用藥、飲食等方面。觀察主要包括患兒各方面生命體征、傷口等。另外還應多與家長溝通交流,詳細了解小兒蘇醒后的一切情況。在兒科病房來看,護患關系還包括護士與小兒家長之間的關系,因此交流期間要以真心關愛的心態與家長交談,這樣在了解小兒情況的同時,也可以給與家長一定的安慰。

護理工作是手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作為一名手術室專業護士,在手術過程中應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掌握精湛的護理技術,熟練小兒手術的配合要點,做到準確、細致、輕巧,為小兒提供優質服務[5]。同時在整個手術過程中要嚴密觀察病情及監測生命體征變化,確保手術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彭花蘭.小兒手術的護理配合[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7,6(12):225-225.

[2]王金玲,楊小珊,李明星.微型腹腔鏡線套線法治療小兒腹股溝斜疝手術的護理配合[J].中國醫藥指南,2013(25):234-234,235.

篇2

1 患者的心理特點

1.1 焦慮、恐懼

由于患者對疾病及手術缺乏了解,擔心手術效果、害怕預后不良,以及環境及醫護人員的陌生都會引起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甚至恐懼。通過交感神經系統的作用,使腎上腺素和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壓升高,心率加快等。大量臨床觀察和研究均證實,患者術前的這種恐懼和焦慮直接影響手術效果,如失血量大,術后傷口愈合慢等。

1.2 羞怯

患者在性意識方面有較強的羞怯心理,表現為人多的時候臉紅,眼向別處看,醫生詢問病史時,說話吞吞吐吐,含糊不清,進行體格檢查時,患者感到難為情,不配合。當明確診斷需要進行手術時,若患者得知手術室有男醫生在場時,便斷然拒絕手術或對手術產生抵觸情緒。

1.3 悲觀猜疑

子宮、卵巢、輸卵管,均是女性特有的內分泌和生殖器官,由于患者對有關疾病知識不了解,常常存在錯誤的觀念和認識,擔心子宮切除后影響性生活,從而影響夫妻感情,造成家庭破裂,另外,患者自認為切除卵巢后將失去女性特征,擔心會男性變,提前進入更年期,因此表現出對生活失去信心,悲觀絕望,敏感多疑,甚至出現心理障礙。

1.4 抑郁

由于傷口疼痛及物的影響,導致患者術后自理能力下降,自我形象紊亂而出現抑郁情緒。表現為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睡眠型太紊亂、無助感、對生活失去興趣等。

1.5 疑慮

中年患者害怕自己患有不治之癥,擔心給家庭帶來負擔,顧慮手術的預后及遠期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

2 護理干預

根據患者圍手術期不同的心理反應,適時進行心理干預。

2.1 術前心理干預

2.1.1 熱情接待,有效溝通

護理人員應熱情接待患者,向其介紹住院環境、管床醫生、護士等,消除環境、醫護人員陌生帶來的不適感。向患者介紹手術方案、麻醉方式、手術的利與弊、術中及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等,使患者及家屬知曉疾病及手術的相關知識,減輕焦慮、恐懼情緒。

2.1.2 尊重患者的人格

遵守職業道德,保護患者的個人隱私,不隨意泄露患者的病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介紹病情,目前的治療及護理進展,對于患者提出的疑問,應及時給予解答,尊重患者的知情權。對有因治療需要破壞生育功能及使用內分泌制劑時,需警惕副作用,并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屬說明情況,以免產生不良心理,造成夫妻感情惡化的后果。[1]

2.1.3 專業的心理咨詢

根據患者的年齡、文化層次、社會背景、個體需求等提供個體化的有針對性的護理,及時解答患者及家屬提出的疑問。告知患者良性腫瘤通過手術可以治愈,惡性腫瘤盡早進行手術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對進行子宮、卵巢、輸卵管切除的患者,應向其說明手術的重要性、必要性及術后可能出現的癥狀,澄清患者錯誤的觀念和認識,減輕患者的悲觀情緒,鼓勵其積極配合治療。對于心理負擔過重的患者,還可向其介紹臨床上治療成功的典型案例,以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

2.2 術中心理干預

2.2.1 主動宣教,耐心開導

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護士應態度和藹,語言親切,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的環境、麻醉師、手術醫師、護士等,并承諾會盡力處理術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安全,以緩解患者的焦慮、恐懼心理。進行麻醉和靜脈穿刺時,動作要輕、快、準,減少患者的痛苦。對于一些情緒過于緊張或保持沉默的患者,護士應耐心地開導,主動詢問,鼓勵患者提出問題,了解事情的癥結所在,并進行針對性的解釋和安慰,讓患者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使其更好地配合麻醉和手術的進行。[2]

2.2.2 保持術中安靜,減少刺激

術中醫護人員應緊密配合,全神貫注地進行手術,避免閑談嬉笑,竊竊私語,以及手術器械的碰撞。[3]盡量減少走動,保持環境安靜,并注意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及時進行安慰。若術中患者出現意外,醫護人員應沉著冷靜,切忌大喊大叫,以免造成患者的情緒不穩及血壓波動。

2.3 術后心理干預

2.3.1 告知手術效果,傳遞正面信息

術后護士應以親切和藹的語言告知患者及家屬手術情況、預后過程、病理檢查等,向患者介紹術后注意事項,如、飲食、休息與活動、大小便等。在這一階段,護理人員應以正面的、積極的、肯定的語言進行安慰與鼓勵,解決患者的思想顧慮、猜疑,使其產生積極心理配合術后治療康復。[4]

2.3.2 緩解患者疼痛,主動給予幫助

疼痛是患者術后常見的癥狀,不僅與個體的疼痛經歷、痛閾、耐受能力有關,還與手術部位、切口方式等有關,患者如果注意力過度集中、精神過度緊張、意志力薄弱均會加劇疼痛。護士應根據個體疼痛原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如改變、分散注意力、使用止痛藥物等方法來減輕患者的疼痛。在日常護理工作中,護士應主動關心、體貼、安慰患者,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在醫治疾病的同時,力所能及地為患者解決因疾病帶來的思想顧慮、工作及生活上的困難。

2.3.3 尊重關心患者,消除負面情緒

由于婦科手術的特殊性,術后患者往往會因手術切除子宮、卵巢或輸卵管后出現生理、心理適應不良,從而影響夫妻感情,甚至引起術后性生活障礙,導致婚姻關系破裂。護理人員應主動關心患者,傾聽患者的主訴,尊重患者的隱私,向患者說明切除子宮后月經雖不再來潮,但性生活不會受影響,待陰道殘端愈合(術后2-3個月)后即可恢復正常性生活;切除卵巢后,患者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功能失調,如潮紅、潮熱、頭暈、失眠等,但通過藥物治療可以緩解,從而消除患者及家屬的心理顧慮。對于因手術而喪失功能的年輕女性,應著重向其介紹手術治療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以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老年患者應鼓勵其子女悉心照顧,并給予精神支持,及時做好心理疏導,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3 結論

臨床實踐證明,加強患者圍手術期的心理護理,對于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減輕術前焦慮,保障手術的順利進行及促進術后康復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不同患者不同的心理反應及心理需求,采取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不僅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減少手術并發癥,而且可以提高手術的成功率,提高護理質量和護理工作效率,促進護患關系的和諧。

【參考文獻】

[1]李靖.婦科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J].中國醫學創新,2012,6.

篇3

1 臨床資料

324例病例均為我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自愿接受計劃生育手術患者,年齡為24-46歲,平均年齡為35歲,對患者臨床資料進行整理可知:(1)學歷:18例為小學;160例為初中;146例為高中及以上;(2)生育情況:73例為未生育,141例生育孩子為1個,110例生育孩子為2個及以上(3)手術類型:158例實施宮內節育器放置與取出術,9例實施輸卵管結扎術;134例實施人工流產術,23例實施中期妊娠引產術。所有患者計劃生育手術均順利完成。

2 計劃生育手術患者心理分析及護理干預

2.1 術前心理分析及護理干預

2.1.1 抵觸特點及其護理干預

一些計劃生育手術患者實施手術前,會產生一定的抵觸心理,并且會引發恐懼,不利于手術的順利完成,會對手術效果造成一定的影響。護理人員應做好患者的術前護理干預工作,詳細向患者講解落實計劃生育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讓患者充分認識到自己的義務。

2.1.2 恐懼特點及其護理干預

計劃生育手術患者取得相關的計劃生育知識,擔心實施計劃生育手術會產生較大風險,產生一些手術后遺癥,擔心對自己術后的性生活和生育造成影響等,很容易引發恐懼心理,并且會產生焦躁和不安等情緒。針對這種情況,護理人員應詳細向患者講解計劃生育手術方法,結合手術的要點,讓患者了解相關知識。同時,對患者提出的問題,護理人員應耐心解答,保持親切和熱情的態度,運用合適、體貼的語言,讓患者獲得安全感和信賴感,消除患者不良情緒,減少患者顧慮,有利于計劃生育手術的順利完成。

2.2 術中心理分析及護理干預

部分計劃生育手術患者進入手術室后,面對陌生的環境,加上受到手術室氣味的刺激,在聽見手術器械的聲音后,會產生恐懼感,臨床表現主要為心率加快、言語增多和面色蒼白等。出現這種情況后,護理人員應對患者感覺進行詢問,保持和藹可親的態度,及時向患者解釋,并對患者進行安慰,指導患者深呼吸,以平定心緒。護理人員在做各項準備操作時,應該讓患者注意保暖,盡量減少患者的暴露,保護患者的隱私。同時,醫護人員應保證輕柔動作,減少刺激聲響。在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可緊握患者的手,向患者傳遞溫暖和支持,如出現緊急情況,應保持冷靜,迅速反應,并給予患者心理支持,保證患者可安全度過手術期。

2.3 術后心理分析及護理干預

篇4

醫院感染是指患者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和在醫院內獲得出院后發生的感染,為便于操作我院制定簡易標準即入院后超過48h或超過平均潛伏期的感染。醫院感染發病率的高低,直接影響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醫院感染管理是現代化醫院質量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是提高醫院質量的重要環節,為了不斷總結經驗,交流體會,我們收集了本科2006年1月~2008年12月2375例手術病人資料,了解外科手術患者醫院感染的發病情況,研究發生特點,采取護理干預措施,收到滿意的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以便和同行們共同探討,達到減少醫院感染之目的。

1 資料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科住院手術人數2375例,發生醫院感染68例次,醫院感染發病率2.86%,低于二級醫院感染發病率標準。

1.2 調查方法

依據衛生部《醫院感染診斷標準》,我院印制了醫院感染調查表,感染科要求臨床經治醫生發現醫院感染臨床診斷或疑似病例于24h內填寫“醫院感染調查表”報至院感科,68例醫院感染病例均經過臨床醫生與院感科確認,符合診斷標準。我們與院感科協同工作,采用前瞻性與回顧性調查相結合,收集三年的數據進行統計、匯總分析。

2 結果

通過調查得到我科三年來手術患者醫院感染發生具體情況見表1。

由表1可以看出表淺切口感染占第一位,余依次是呼吸道、泌尿道、皮膚軟組織、其它感染(口腔黏膜2例、胃腸道感染2例),最后是腹腔內組織感染。

3 干預措施

3.1 表淺切口感染干預措施

(1)醫護人員在進行手術及換藥操作時,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原則及標準預防措施,有文獻報告,在外源性感染中,經手術引起的直接或間接性感染占首位[1],故特別強調認真規范洗手,加強員工教育培訓,提高醫務人員對洗手的依從性,有效切斷傳播途徑,減少外源性感染。

(2)患者術前1d晚沐浴更衣,認真清洗術野皮膚,有報道指出,若不影響手術操作及術后傷口敷料固定,則術野的剃毛應當避免[2],若必須剃除應動作輕柔無劃痕。

(3)加強手術室及換藥室環境衛生清潔消毒管理。我院于2006年建立了層流潔凈手術部,供無菌手術使用,極大地提高了手術室空氣標準,每月進行環境衛生監測,層流手術室菌數計數

(4)對使用無菌手術物品及一次性醫療用品嚴格檢查,無菌物品標示齊全,有效期內使用,一次性無菌用品均由設備科統一購入,證件齊全,標示清晰。換藥物品由中心供應室統一供應,提倡使用小包裝,換藥時嚴格遵守換藥流程,規范操作,做到清潔傷口──感染傷口──特殊感染傷口依次進行,醫療廢物置于黃色的醫用垃圾袋內焚燒處理,以免污染病房環境,造成病原體擴散。

(5)與手術醫生及手術室人員溝通,參與制定外科手術預防用抗菌藥物的選擇及應用方案。遵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選用安全、有效、低價的藥物,根據藥物半衰期,按規定時間及時給藥。清潔手術一般在入手術室麻醉開始時靜脈給藥,以保證手術切口暴露時,局部組織達到足夠的藥物濃度,污染手術可依據患者情況酌情延長,以便有效預防切口感染。

(6)加強病房環境管理,做好病人的基礎護理。及時更換污染床單、被褥,給患者創造良好的休養場所,提倡綜合施治,增強手術病人免疫力,一旦發生切口感染,及時做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選擇敏感抗生素。

3.2 呼吸道感染干預措施

本次調查共發生呼吸道感染21例,與年老體弱、氣管插管、氣管切開、肥胖、吸煙有關,另外長期使用抗生素,易導致菌群失調或真菌感染。本次調查有2例真菌感染肺炎與長期使用抗生素相關。

(1)保持病室環境整潔。濕式清掃,保持清新的空氣,不主張使用紫外線照射及臭氧消毒機消毒,據報道香港職業安全法規定凡是對人體有毒害[2],對環境造成污染,構成威脅的消毒劑,消毒措施都在禁用之列。夏季使用空調應每日定時通風換氣,每次30min。

(2)氧氣持續吸入者,每日更換吸氧管及濕化水,濕化水應為滅菌水,術后盡早半臥位,減少胃內實物吸入下呼吸道,術前接受預防術后肺炎的治療和指導,麻醉未清醒時及時清除口鼻內分泌物,以免誤吸,若病情允許,應早恢復腸道喂養方法,加強營養支持,合理使用抗菌藥物,預防內源性醫院感染。

3.3 泌尿系感染干預措施

(1)本組發生18例尿道感染,其中15例發生在尿道留置插管后,可見留置尿管為高危因素,有研究證實,開放式尿引流5d發生率100%,密閉式尿引流14d發生率100%,因此,應注意評價留置尿管的必要性,盡可能縮短置管時間,留置時間越長,感染的危險越大,尿管留置每增加一天,感染危險增長5%,在導尿時嚴格無菌操作。

(2)保持尿道口清潔,每日清潔、消毒1~2次,及時排空尿袋,防止尿液逆流。非必要時無需更換導尿管,有尿路感染時,則應及時更換,保持集尿系統密閉性。賈育紅指出,連接處不被打開,可使導尿管相關感染從開放式引流的97%減至8%~15%,故取尿標本應以無菌方法從尿管側抽取。鼓勵患者多飲水,若有尿液混濁、沉淀及時行膀胱沖洗。

4 討論

我們認為,雖然外科手術患者發生醫院感染存在多種危險因素,但針對不同特點,采取科學的護理干預措施,能有效地降低醫院感染發病率。隨著醫院管理逐步加強,醫療服務質量不斷提高,我科手術患者醫院感染發病率逐年下降。醫務人員應不斷學習醫院感染的新知識,掌握新理念,并在臨床診療護理工作中實施,對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促進病人早日康復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篇5

筆者對2005~2006年在我科施行手術的125例病人進行圍手術期的心理狀況調查及護理,幫助她們積極應對手術壓力,安全渡過手術期。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125例均為我科2005~2006年住院擇期手術的病人,其中青年組45 例,年齡19~30 歲,中年組61例,年齡33~56 歲,老年組16例,年齡58~83歲,病人手術前后均意識清楚,能口頭表達自己感覺和需要。

1.2 方法:采用自行設計的心理狀況調查問卷進行調查。調查內容:(1)姓名、年齡、文化程度等一般情況;(2)睡眠、食欲、表情、語言、態度、活動等行為表現于手術前24 h及手術后24 h內,由責任護士采取問卷方式向病人進行逐項詢問。

2 結果

2.1 圍手術期的心理特點:焦慮恐懼心理69例,占55.2%,抑郁心理15例,占12%,依賴心理33例,占26.4%,否認心理8例,占6.4%。

2.2 年齡與心理狀態的關系見表1。

3 討論

圍手術期恐懼焦慮心理較強,其主要原因: (1)對手術缺乏了解,懼怕手術后帶來部分生理機能的破壞;(2)懷疑手術效果,擔心發生麻醉和手術意外;(3)擔心傷口愈合不好;(4)擔心住院費用過高,經濟負擔過重。而且,年齡與心理狀態也有著密切的關系,情緒最佳為中年組,最差為青年組,其次為老年組,青年組由于懼怕手術后會帶來部分生理機能的破壞,影響生育及性生活,老年組則害怕手術費用過高,加重子女的經濟負擔。所以青年組估計病情多悲觀,而老年組更為手術的危險而擔憂,所以她們希望由資深、經驗多、技術高的醫護人員提供服務,渴望得到重視、受到尊重。

4 護理對策

4.1 心理疏導:一方面對焦慮者主要采用真誠的語言與之交談,通過詢問病史,啟發病人從內心深處講述自己的顧慮和心理需要及期望;通過交代手術過程和手術中可能出現的不適以及采取各種有效措施,使病人對醫護人員產生信任感,對手術產生安全感,使病人從心理和精神上得到徹底放松,從而緩解術前焦慮;對抑郁者應以科學的態度,真誠的愛心,用真摯友好的言語給予一定的心理開導,使她們正確對待戀愛、婚姻、家庭和社會的關系,以平靜的心態面對現實,主動接受手術[1] 。另一方面可以根據所學的專業知識,用病人能聽懂的語言耐心細致地給病人講解異位妊娠、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產后出血、胎盤早期剝離、子宮破裂、難產診治、預防及手術的必要性, 使病人認識到心理因素與疾病治療的關系。面對焦慮心理障礙,護理人員以深厚的同情心做好心理護理,要注意對她們進行生理、心理指導,關心體貼她們,科學解釋手術過程,解除她們對手術恐懼的心理障礙,向她們解釋手術后只要調整好心態身體很快就會恢復,對家庭不會有不良影響,從而調動病人的主觀能動性,積極配合治療。盡快完成各種檢查,盡早確診并告之治療方案,使其主動參與,共同達到治愈目的。

4.2 行為干預:主要采取放松方法,包括腹式呼吸和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通過鍛煉使病人進入完全松弛狀態,全身骨骼肌張力下降,呼吸頻率和心率降低,從而緩解術前的焦慮、恐懼心理 。

4.3 音樂輔助治療:李小玲等[2]認為術前根據病人喜好,選擇旋律優美,悅耳動聽的音樂或歌曲,整個手術過程中通過耳機欣賞音樂,音量調節適宜,能吸引病人的注意力,把病人對手術的恐懼、焦慮、疼痛轉移而分散,有利于減輕或消除病人的焦慮緊張情緒,并且音樂療法投資少,實施方便,無不良反應, 是一種值得推廣的輔助治療方法。

4.4 術后護理:(1)病人手術回房后,護士適當地告知手術情況,對老年人說話要慢,且音量要適當放大,并應及早告知24 h內切口的疼痛情況,使病人有足夠的心理準備;(2)要嚴密觀察病情,加強巡視,對于使用止痛泵的病人,護士要耐心地教會病人或家屬的使用方法,待病情穩定后,鼓勵病人早期下床活動,給予病人生活上、心理上的關心,使病人病情得到很快的好轉。

4.5 姜志蓮等[3]認為病人的心理活動對疾病的感覺及反應以及護理人員對病人施加的心理影響會直接影響治療效果。音樂可以消除外界因素對心理造成的“緊張狀態”[4],提高應激能力。所以護理人員有責任做好圍手術期病人的心理護理,使她們安全渡過手術期。隨著醫學護理模式的轉變, 運用心理學進行心理護理, 使護患雙方達到相互配合的心理效果, 從而提高護理質量已被廣大醫護人員認同和接受。通過對婦科病人的恐懼心理和自暴自棄心理以及孕產婦的憂郁、害羞和焦慮心理的主要表現和產生原因的分析, 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心理護理措施, 充分調動了病人的主觀能動性, 使病人對手術的必要性和術后的健康狀況有了清楚的認識, 從而使病人在手術前保持最佳的精神狀態, 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和術后的康復。

參考文獻:

[1] 程金蓮,梁執群.心理干預在人工流產術病人中的應用[J]. 護理研究,2005,19(3):385.

[2] 李小玲,馬 麗.音樂輔助治療在人工流產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南方護理學院,2004,11(4):55.

篇6

1.2術前病人的心理護理:據研究報道,術前焦慮程度對手術效果及預后恢復快慢有很大的影響。資料表明.有輕度焦慮者.預后較好;嚴重焦慮者,預后不佳。大量的臨床觀察和研究證明.病人的這種術前恐懼和焦慮.將直接影響手術效果.如大量失血、愈合慢等,而且這種惡劣的情緒狀態.還易引起并發癥.因此術前的心理護理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為此術前應耐心聽取病人的意見和要求.向家屬詳細交待病情.說明手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還要依據不同的病人.用恰當的語言交待術中必須承受的痛苦。如準備在局麻下做腹部手術,應告訴病人術中牽拉臟器時會感到不適和牽拉痛.應有思想準備,努力放松、深呼吸.可以減輕疼痛。對術后如需用鼻飼管、引流管、導尿管以及需在身上附加儀器者.如心電監護儀.術前應向病人說明.使病人醒來后不懼怕。如術后需面罩給氧.或術后放置鼻飼管的病人,因將影響說話.應事先告訴他們到時如何表示自己的需求.如用手比劃.或寫在紙條上。對于危險性大、手術復雜、心理負擔重的病人.護士可有針對性地組織交流:(1)介紹醫院實力.說明有關專家是怎樣反復研究其病情并確定最佳手術方案的。讓病人深感醫護人員對其病情十分了解,對手術是極為負責的。護士還應介紹手術醫生情況,在病人面前樹立手術醫生的威信.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2)對需要進監護室者.在術前讓病人參觀術后觀察室.介紹術后護理措施,做好心理上的準備。(3)將施行過同類手術病人的信息介紹給病人.告知病人只要積極配合治療,很快就可以康復。讓康復病人現身說法給病人以信心.可使病人正視現實.穩定情緒.順應醫護計劃。

1.3手術環境對病人的心理影響:由于病人對手術的環境和氣氛極為敏感.印象深刻。所以.手術室一定要整齊清潔.床單無血跡,手術器械要掩蔽。一個手術室內最好只擺一張手術臺.不宜幾個手術臺并排擺列,以免產生消極暗示。病人也十分重視手術室醫生和護士的舉止言談.因為他們一進手術室就失去了對自己的主宰.痛苦大小甚至包括生命.全都由醫生和護士掌握了。所以,醫生和護士應端莊大方、態度和藹、言語親切·給病人以安全感。術中醫生和護土應注意意識清楚病人的情緒變化.患者過度緊張時應給予安慰,可耳邊細語,讓病人感覺猶如親人在身邊,不至于過分緊張。器械護士必須手疾眼快地配合手術.醫生之間要全神貫注、緊密合作,以減輕病人的痛苦。手術室內不能閑談嬉笑,相互之間談話的聲音應當輕柔和諧。應盡量減少、減輕各種手術器械的碰擊聲,盡量減少對病人造成不良刺激。在術中一旦發現病情變化或發生意外,醫護人員要沉著冷靜,不可張惶失措,以免給病人造成恐慌和緊張。

2術后的心理特點分析與護理對策

病人經過手術,尤其承受大手術者一旦從麻醉中清醒來,意識到自己已經安全,深感幸運,他們渴望了解疾病的真實情況和手術效果。由于軀體組織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都會體驗到刀口疼痛,加之軀體不能自主活動,又怕刀口流血或裂開,多產生焦躁不安的心情。如:有的病人可能產生新的疑慮,不僅怕疼痛,更怕傷口裂開,發生意外。尤其是老年人術后應有效咳嗽排痰,但顧慮重重,甚至強忍咳嗽,以致嚴重者引起術后肺部感染。我科腎移植病人,大多數家庭經濟條件欠佳,術前由于急切盼望術后解除痛苦,對術后的相關問題考慮不多,等術后病人平靜下來之后,昂貴的費用,加上術后終身服藥,期間還可能出現排斥反應,雖然當時手術順利,但不可高枕無憂,大都出現憂郁的癥狀。所以絕大多數病人主要表現為不愿說話、不愿活動、易激惹、食欲不振及睡眠不佳等。起先,他們感到當前的痛苦難熬,過2~3天疼痛緩解之后,就又開始擔心效果了。因此,對術后病人的心理護理應抓好以下幾個環節。

2.1及時告知手術效果:當病人回到病室或是從麻醉中剛剛清醒,醫生護士應以親切和藹的語言進行安慰鼓勵。告訴其手術進行得很順利,目的已達到,只要忍受幾天刀口疼痛的痛苦就能恢復健康了。此時,護士應當重復講述有效咳嗽方法,鼓勵大膽咳嗽排痰,并告訴他們適當的活動,傷口是不會裂開的。同時醫生和護士應當傳達有利的信息,給予鼓勵和支持,以免病人術后過度痛苦和焦慮。

篇7

2 護理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 術前針對患者的恐懼、不習慣、陌生等護理問題,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況,根據不同年齡、文化程度、性格等進行術前健康教育。入院時向他們詳細介紹病房環境、主管醫生、責任護士及病區相關制度等,解除他們因環境陌生而引起的焦慮、恐懼等心理??梢詮氖中g目的、意義、安全性、手術配合等方面進行宣說明手術治療的必要性,也就是向患者及家屬介紹鼻內鏡手術的優點,說明手術的大概過程、術后可能發生的情況,使他們對鼻內鏡鼻竇手術有初步的認識。還可以請有此經歷的患者現身講解,使人易懂、易接受,可取得良好效果。另外在操作、治療前做好解釋工作,消除患者的緊張、恐懼心理,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使他們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

2.1.2 術前準備?、偾鍧嵄乔弧楸苊獗敲恋K手術及污染手術器械,手術前當日為患者剪除鼻毛并沖洗鼻腔; ②清潔口腔,術前及術后用多貝爾氏液漱口,保持口腔衛生,防止口腔內細菌侵襲鼻腔,預防術后感染; ③指導患者手術配合,教會其術后由于呼吸模式的改變,致口腔粘膜干燥,創面痛等情況的預防措施,如保持病室濕度70% ,或用濕紗布敷蓋口唇等。

2.2 術后護理

2.2.1 一般護理 術后局麻者予半臥位,全麻者予去枕平臥6h后改半臥位,有利于呼吸、引流及減輕鼻部疼痛和額部脹痛。鼻內鏡手術患者由于鼻腔填塞致通氣不暢,需用口呼吸,為防止口唇干裂,要經常不斷濕潤口腔,并鼓勵多飲水。全麻術后6h后和局麻術后予冷流質飲食,第2天可給予半流質軟食,注意營養供給,勤動員患者進食一些流體食物。

2.2.2 心理護理 術后由于鼻腔紗條填塞壓迫,可引起鼻部腫脹、疼痛,雙眼結膜充血、流淚,耐心向患者及家屬解釋紗條填塞的必要性,待紗條取出后癥狀即可逐漸消失。必要時予鼻部冷敷及按醫囑使用止痛劑和鎮靜劑。

2.2.3 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 術后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及精神狀況。觀察滲出液的量、性狀,有高血壓病史者,密切觀察血壓的同時,遵醫囑按時予降壓藥,觀察有無鼻出血、眶內及顱內并發癥。若患者滲血較多,從口中吐出大量鮮血,表明有活動性出血,協助醫生行鼻腔重新填塞??魞炔l癥主要為眶內血腫、視神經損傷,癥狀為流淚、結膜水腫、眶周淤血、復視、視物模糊,甚至一性失明;顱內并發癥主要為腦有液漏,表現為填塞紗條取出后,從前鼻持續不斷流出清水樣涕。本組病例中未出現眶內及顱內并發癥。

3 出院宣教

篇8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in the combin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Nursing Features and Experience

Pei Qiuping Zhang Yanp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ear nasopharynx laryngology,GuiYang 55000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in the Western superiority and experience with nursing. Methods 149 patients with chronic sinusitis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combin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s a whole to implement personalized care. Results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s to alleviate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 by clinical observation drawn: cured 131 patients (88%), improved in 15 cases (10.067%), 3 cases (2.103%), total effective rate (97.986% ). Conclusion The quality of nursing work, missionary work proper or not, is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surgery.

[key words] Sinusitis;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with care

鼻竇炎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 近年來多采用鼻內鏡下鼻竇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尤其對Ⅱ型鼻竇炎。我們在大量手術中體會到,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和病情復發與否,除與重視手術技術有關外, 加強圍手術期護理亦是提高手術效果、減少并發癥的重要環節之一。本院自2006年3月至2009年9月開展鼻內鏡鼻竇手術149例,取得滿意效果,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149例,男101例,女48例,年齡18~70歲,平均44歲,住院時間5~10 d,出院后要求定期進行鼻腔清理復查。

2護理

2.1術前護理

2.1.1情志護理術前針對患者的恐懼、不習慣等護理問題,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況,根據不同年齡、文化程度、性格情志等進行術前健康教育。先從手術目的、意義、安全性、手術配合等方面進行宣教說明手術治療的必要性,也就是向患者及家屬介紹鼻內鏡手術的優點,說明手術的大概過程、術后可能發生的情況,使他們對鼻內鏡鼻竇手術有初步的認識,同時請有此經歷的患者現身講解,使人易懂、易接受,可取得良好效果。此外在操作、治療前對可能發生的不適感,做好解釋工作,消除患者的緊張、恐懼心理,使他們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

2.1.2術前準備向患者解釋術前檢查的必要性,協助患者做好各項輔助檢查。備皮、剪鼻毛、中藥沖洗鼻腔是術前護理工作必不可少的內容。告之患者注意防止受涼感冒,以免引起術后感染及術中、術后打噴嚏而影響手術的恢復。對老年患者注意照顧飲食、起居,及時監測血壓,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給予中藥足浴加穴位按摩改善睡眠。

2.2術后護理

2.2.1情志護理對術后出現頭昏、頭痛、口干、鼻塞、鼻額部脹痛及傷口疼痛等不適感,護士要耐心給患者講解,這些不適多是鼻腔填塞及術后反應引起的,會在抽取鼻腔填塞物后逐漸減輕至消失。應經常巡視病房,主動給予生活幫助和心理安慰。給予鼻部冷敷或冰敷,以減輕鼻部充血及腫脹。由于鼻腔粘膜充血腫脹,患者常采用張口呼吸,入睡后尤為明顯,可在患者口外蓋一濕紗布,隨干隨換,以減輕因口腔黏膜干燥引起的咽痛。護理患者時態度和藹,對患者關懷體貼,使用安慰性語言,做各項護理操作時動作輕柔、準確,可采用聽音樂、讀書等方法,轉移其對疼痛等不適的注意力。此外患者家屬的言行對穩定患者的情緒非常重要,要取得家屬的配合。從而使病人心境坦然,心情舒暢、氣機條達,氣血調和,臟腑氣血功能旺盛,促使疾病早愈。

2.2.2護理:全麻患者采取去枕平臥6小時,頭偏向一側,禁食6小時,清醒后改為半臥位。局麻患者采取半臥位,半臥位有利于鼻腔分泌物引流,利于呼吸,可減少鼻腔出血,減輕頭痛及鼻塞的癥狀。

2.2.3出血的觀察及護理主要觀察是否有出血傾向。注意觀察鼻腔流出分泌物的顏色、性質和量,如果患者有頻繁的吞咽動作,反復從口中吐出血液或血凝塊,或前鼻孔有持續的血液流出,應立即采取止血措施,用冷毛巾濕敷鼻額部或冰敷于患者鼻根及兩側鼻背部;如出血較劇,可先吸盡鼻腔內積血,再行填塞止血。囑患者進溫涼清淡的飲食,嚴禁煙酒及辛辣食品,保持大便通暢,引導患者舒解緊張情緒,中藥足浴配合穴位按摩可幫助止血。

2.2.4術后鼻腔換藥及中藥鼻腔沖洗的護理術后鼻腔換藥的護理非常重要,它是手術成功的關鍵。鼻腔填塞物取出后,為減少術后鼻腔結痂,中鼻道粘連,上頜竇口封閉等情況,每天利用負壓吸引器清理術腔的凝血塊、分泌物和結痂,指導患者每天用中藥鼻腔沖洗竇腔,用中藥濃縮顆粒(組成配方進行沖洗,將明礬10 g、制大黃6 g、辛夷花10 g、薄荷6 g、藿香6 g)以上劑量均相當于同種生藥劑量混合溶解于溫開水(38℃--40℃)500 ml中即可。其方法是:將鼻腔沖洗器噴液管前端錐形頭放在前鼻孔處,吸液管放入中藥藥液中手握沖洗器的氣囊反復捏擠,沖洗液即可通過管道和錐形頭進入被沖洗的鼻腔,并從另一側流出, 1~2次/d。捏擠力度及頻率要適中,以免給患者造成不適感或損傷鼻部組織,注意觀察鼻腔沖洗出的分泌物是否有膿液和淤血[ 2 ] ,以保持術道通暢,同時注意保護新生上皮。給以中藥鼻腔黏膜霧化以減輕術后反應促進早日上皮化。術后第2周用鼻內鏡進行檢查和清理,全面清理痂塊,保持引流通暢。

2.2.5腦脊液鼻漏的觀察及護理腦脊液鼻漏是鼻內窺鏡手術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 3 ] ,常為術中損傷篩骨篩板所致。術后應注意觀察患者鼻腔有無較多水樣分泌物流出,若有持續不斷水樣分泌物流出,則需考慮有腦脊液鼻漏的可能。如發生腦脊液鼻漏應及時給予半臥位,低鹽飲食,予25%甘露醇快速靜脈滴注,全身使用抗生素。嚴禁擤鼻、堵鼻和用力咳嗽,大部分患者可以自行愈合,未愈者應行手術修補。

2.2.6眶及眶內損傷的觀察及護理眶及眶內損傷主要是由于手術時穿破了眶紙板,穿破部位不同可引起不同類型和不同程度的并發癥。嚴密觀察患者有無復視、視力障礙或眼球突出。術后注意觀察眶周有無淤血、腫脹,結膜有無充血,檢測視力,發現問題立即報告醫生。

2.2.7鼻腔粘連的預防及護理鼻腔粘連多由于損傷鼻中隔黏膜所致,用油紗條填塞鼻腔可減少粘連的機率。觀察發現及時使用中藥沖洗液沖洗鼻腔,對疑有可能發生粘連的部位可用明膠海綿隔離。

3出院宣教

功能性鼻內鏡手術術后的中西醫結合護理是提高手術治愈率的重要環節。加強術后隨訪和換藥是預防并發癥,防止復發的重要措施。因此,要在患者出院宣教中重點強調術后定期復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在宣教中強調忌辛辣,多吃蔬菜、水果,避風寒,預防感冒,加強體育鍛煉,提高免疫功能等對防止復發的重要性。

4 結果

通過對慢性鼻竇炎行鼻內鏡手術患者實施中西醫結合整體個性化護理,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后,經臨床觀察減輕患者的不適癥狀快,使患者在較短的時間內痊愈,有效率高達97.986%,并且復發率明顯降低,故采用中西醫結合整體個性化護理措施護理鼻內鏡手術患者,對提高手術療效有重要作用,值得臨床借鑒。

參考文獻

篇9

2整形美容受術者的心理特點及護理

2.1術前心理特征及護理

2.1.1術前心理特征:①焦慮心理[3]:受術者大多經過深思熟慮后才決定接受手術,因此受術者希望即來即做,可由于手術量較大,一般須排隊等待手術,在等待的過程中,受術者可能出現焦慮心理,不斷詢問何時能接受手術;②畏懼心理:以前未接受過整形美容手術的受術者很容易出現畏懼心理,擔心是否出現意外、疼痛與否等。這種情緒隨著手術的臨近而越發增強;③整形美容受術者的期望值高[7]:受術者希望手術能達到整形美容的目的,“一勞永逸”地改變自己的容貌。

2.1.2護理:①受術者需要得到友誼、重視、醫療信息及周到的服務,這就要求醫護人員在接診時儀表端莊、舉止文雅、態度和藹,使受術者感到應有的尊重,從而建立起相互信任的關系;②受術者交費后將手術通知單交給接診護士,接診護士應立即安排好手術順序,告訴受術者大概的手術時間,讓其在休息室或找地方安靜休息等候,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輕受術者畏懼、焦慮心理。也可避免過多受術者在手術室外討論手術情況,增加一些受術者的畏懼和猜疑;③降低整形美容受術者的期望值。護理人員要針對受術者的術前動機、需求、性格特點及心理狀態,來幫助受術者樹立正確審美觀,不失時機地進行心理干預和疏導;④有些受術者是因為心理問題要求手術,接診護士一旦遇到此類受術者,應告訴手術醫師及時與其溝通,以便決定是否進行手術,這樣既可以解決受術者的心理問題,也可以避免術后可能發生的醫療糾紛;⑤對于年齡較大的受術者,應詢問有無高血壓、心臟病等病史,這樣醫護人員可在術前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控制,以便更好地完成手術。

2.2術中心理特征及護理

2.2.1術中心理特征:①緊張恐懼:進入手術室后,受術者緊張程度達到頂峰,尤其是受術者躺在手術臺上等待醫師的過程。這時受術者會提出各種問題,尋求醫護人員的幫助;②需要被關心:由于受術者內心感到孤立無援,希望醫護人員像親人一樣給予特別的關照。隨著手術的開始,受術者的情緒趨于平緩;③疼痛耐受性差:大多數受術者都害怕疼痛,許多受術者進入手術室的第一話就詢問是否會疼。這種緊張的情緒可能會導致受術者對疼痛的敏感度增加[8]。

2.2.2護理:大部分的整形美容手術都是局部麻醉手術,受術者是在清醒的狀態下進行手術,術中護士應主動與受術者交談,通過談論其感興趣的話題,分散其注意力,由于此時受術者對醫護人員的言行非常敏感,要避免談論與手術有關的事情,護士應關切詢問受術者有無不適感,如有不適感應及時表達[9]。若受術者對疼痛反應較大,護士可將受術者的手握住,使其覺得可靠,消除其緊張心理,順利完成手術。

2.3術后心理特征及護理

2.3.1 術后心理特征:①對術后效果期望值高:整形美容受術者術后最關心的就是手術效果,一部分受術者由于一時無法接受容貌的改變,就認為手術失敗,從而顯得焦慮、煩躁[10];②關注術后護理:手術后受術者感到最多的就是疼痛和憂慮。一般情況下麻藥作用消退后,受術者會感到疼痛。多數整形美容受術者術后無需住院觀察,往往帶藥回家,這時受術者常擔心術后傷口愈合情況,術后出血及感染等,此時受術者特別關注術后注意事項[11]。

2.3.2護理:①由于審美觀的不同,有的受術者會對手術表示沒有到達其理想的結果,術后醫師應向受術者解釋手術本身是一種創傷,只有等到術區消腫后才能達到其理想效果[12]。如受術者仍對手術效果不滿意,可根據其要求再做修改,從而消除受術者的焦慮心理;②術后要詳細對受術者或其家屬交代術后的注意事項:包括具體的換藥、拆線時間,如何保護傷口、預防感染等,如有異常情況,請隨時與醫師聯系,并給予受術者書面的注意事項,同時留咨詢電話,讓其在家安心修養,術后隨時與醫護人員聯系,醫護人員會隨時解答有關術后的疑難問題[13]。

3結論

心理護理在整形美容手術中的有著特殊的重要性,只有采取有效的心理護理措施,才能使整形美容受術者在術前、術中、術后都處于一種最佳身心狀態[14],從而獲得形體和心理美感的統一,使受術者在手術后能充滿自信,心情舒暢地重返工作崗位,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

[參考文獻]

[1]朱希山,唐勝建,王少華,等.美容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對策[J].中國美容醫學, 2006,15(6):723.

[2]陳小平,宋建良,朱曉華.問題患者與體象障礙[J].中華整形外科雜志,2005,21(4):306.

[3]汪麗萍. 整形美容外科醫療糾紛的防范[J].中國美容醫學,2005,14(4):419.

[4]宋儒耀,方彰林.美容整形外科學[M].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16.

[5]張其亮,楊希德,向雪岑.醫學美容實用技術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7.

[6]奕 乾.普通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97.

[7]楊曉惠,李健寧.實用整容外科手術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6.

[8]尹鳳英,袁文莉.整形外科門診受術者的特點及護理對策[J].中國美容醫學,2006,15(6):725.

[9]黃立,馮幼平,吳欣.美容整形患者的個人心理因素分析及臨床治療[J].中華醫學美學美容雜志,2003,9(2):109.

[10]岳文浩,趙耕源.現代臨床心理手冊[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40-149.

[11]王 煒.整形外科學[M].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1999:870.

[12]彭慶星,何 倫,秦守哲. 美容醫學基礎[M]. 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413-419.

篇10

1.1 一般資料 該組患兒70例,患兒年齡最大9歲,最小3月齡,平均年齡2.5歲。男32例,女38例,住院的平均時間為5.3d。臨床表現是體溫36.3-40℃,肛周、口腔、手足產生丘皰疹,一少部分蔓延到了膝部。心肌炎1例,心電圖變化1例,心肌酶學的特異性變化2例。

1.2 護理方法 觀察組采用舒適護理,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

1.2.1 心理的舒適 根據患兒的性格特點,做好心理護理。要用溫和的態度愛護體貼患兒,給患兒制造一個放松、愉快的氛圍,要讓那些心理上具有較強依賴的患兒減輕依賴性,多多地陪伴患兒,跟患兒做游戲或給患兒講故事等,使患兒避免哭鬧,保持穩定的情緒,消除患兒的恐懼感和陌生感,使其積極地配合治療。

1.2.2 環境的舒適 將患兒及時隔離,安置在空氣流通、清潔、溫度適宜的病房內。限制患兒及家屬出入,防止空氣污染。

1.2.3 生理的舒適 ①高熱的護理:體溫超過38.5℃應遵醫囑給予物理降溫,必要時采取藥物降溫,并注意觀察降溫效果及末稍循環情況,及時更換汗濕的衣服,并注意保暖,②飲食護理:給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禁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食物溫度不宜過高,避免過熱食物刺激破潰處引起疼痛。③口腔護理:飯前飯后用生理鹽水漱口,不會漱口的患兒,可以用棉棒蘸生理鹽水幫助患兒輕輕地清潔口腔?;蛘哂镁S生素B2粉劑直接涂于口腔糜爛部位,或涂魚肝油,亦可口服維生素B2、維生素C,輔以超聲霧化吸入,以減輕疼痛,促使糜爛早日愈合,預防細菌繼發感染。④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預防并發癥發生。在護理過程中密切觀察患兒有無呼吸急促、胸悶、頭痛、昏睡、惡心、嘔吐、腦膜刺激征等,若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做好搶救準備。

1.3 療效及判斷標準 對2組患兒的水皰結痂時間、口腔潰瘍消退時間、皮疹消退時間、退熱時間以及臨床療效進行比較。判定療效的標準是:①無效:口腔黏膜充血、進食受限、流涎等,沒有達到以下標準;②有效:手足心皮疹及口腔皰疹潰瘍好轉、皮疹減少、體溫正常;③顯效:進食無影響、手足心皮疹及口腔皰疹潰瘍顯著減少或縮小、流涎停止、口腔疼痛減輕、體溫恢復正常。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采用百分比描述計數資料,采用( χ±s)表示計量資料,χ2檢驗作計數資料比較,t檢驗作組間比較,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2 結 果

2.1 兩組患兒療效比較 對照組顯效20例,好轉15例,觀察組顯效32例,好轉3例。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療效明顯優越,P

2.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在水皰結痂時間、口腔潰瘍消退時間、皮疹消退時間、退熱時間等方面,觀察組明顯較短,P

表1 2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χ±s,d)

組別 例數 退熱 皮疹消退 口腔潰瘍 水皰結痂

(n) 時間 時間 消退時間 時間

觀察組 35 1.64±1.21* * 2.73±1.53* * 3.01±1.21* 2.09±0.71*

對照組 35 2.53±1.23 4.34±1.34 4.35±1.76 4.32±1.73

注:相比對照組,*P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能通過空氣、唾液或糞便傳染的疾病,多發于5歲以下兒童。在我院住院就診進行隔離觀察的70例患兒中,5歲以內的患兒所占的比例高達89.5%。以預防感染和抗病毒為主進行治療,在治療期間,一定要注意衛生,使用肥皂洗手,最好不要去人群比較集中的場所,暫時不要吃易過敏的食物,例如海鮮等。此外,做好宣傳防預工作,特別是在學校和幼托機構對知識的普及非常重要,一要提高教師的警覺性,給患兒的早期診治奠定良好的基礎,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二要指導家長做好嬰幼兒衛生保健,做到飯前、便后要洗手;對玩具、餐具要定期消毒;室內保持空氣新鮮。注意孩子休息,加強營養,提高機體抵抗力。流行期間兒童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以減少感染機會。在流行手足口病的期間,將孩子的衛生習慣教育好,必須要定期對衣物、餐具、玩具等進行消毒,飯前便后一定要洗手,多多注意和觀察孩子的口腔、手足等是否出現了皮疹,如果發現孩子有納差、流涎顯著增多、發熱、哭鬧等現象時必須及時地去醫院就診。為了防止在醫院造成交叉感染,在治療同時嚴格執行隔離消毒措施,實施有效的心理、皮膚、飲食、口腔等護理。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必須對患兒的病情變化進行密切的觀察,若發現嘔吐、頭痛、胸悶、精神萎靡、呼吸急促、惡心等,要及時的加強病情監測,如果發現有異常現象,一定要及時地報告醫生,做好搶救的準備,及時地發現并發癥,同時給予有效的護理和治療。

通過對70例手足口病患兒的護理和診治,我們深切地體會到,對血壓、心率、呼吸及體溫進行及時密切的觀察,勤評估、勤觀察,這是手足口病的護理重點,特別是在住院的前3d,必須注意觀察是否存在神經系統改變的現象,例如抽搐、軟癱、無力或肢體抖動、頻繁嘔吐等。及時對危重病例的臨床表現進行掌握可以有效地延緩或者阻斷病情的進展,幫助患兒進入恢復期。精心地觀察和護理可以使并發癥和死亡率減少,避免院內出現疾病的流行和交叉感染。此外,我們在收治的過程中,一定要針對手足口病發展快、病情急的特點,及時地總結經驗,不斷地學習,有效地進行健康宣傳教育,嚴格執行手足口病護理常規、病情觀察及隔離消毒制度。

參考文獻

[1] 楊慧.小兒手足口病188例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02).

篇11

臨床護理教學是幫助護生將課堂上所學理論知識與患者的臨床護理實踐緊密結合的關鍵環節,是使護士獲得專業護士所必須的專業技能,態度和行為的重要途徑,我院是一所三級甲等醫院,每年要接收100余名護生到我科實習。通過系統化、專業化、個體化的實習帶教,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先將普外科實習帶教的要點總結如下:

1 普外科疾病,護理的特點和實習時間

1.1 我院普外科收治疾病

主要包括:甲狀腺功能亢進、闌尾炎、腹股溝疝、腸梗阻、膽囊結石、胃癌肝癌、腸癌等。

護理特點:手術種類多,術后護理差異大,護理操作項目多,護理工作量大,勞動強度大,工作節奏緊張。

1.2 實習時間一般為4周。

2 護生特點

年齡17-20歲,學歷為三年制中專,護生對普外科手術疾病護理了解甚少。

3 帶教對策

3.1 加強帶教隊伍自身的建設

護生實習是護理教學的最后階段,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根據我科護理工作特點,對帶教工作進行明確分工,責任到人,由護士長指定一名高年資主管護師擔任帶教負責人,對共性內容采取集中講解,施教;同時由五年以上工作經歷護師擔任帶教老師,重點做好個體施教和隨機帶教。要求帶教老師為責任心強,業務水平高,溝通能力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嫻熟的護理技術,能嚴把教學質量關心優秀護理人員。

3.2 制定護生學習目標

除掌控普外科基礎護理操作和專科護理操作外,還要掌握普手術期護理特點,護理要點,常見并發癥的觀察,護理及健康教育內容等。

3.3 集中施教

我科接收到護生后,首先由帶教負責人向護生介紹病房環境、工作制度、醫療設備、藥品放置、??铺攸c、用藥特點等內容,然后利用多媒體課件使學生了解普外科手術特點,向護生講解術前禁食時間、備皮、手術經過、術后下地活動時間及重要性、可能出現的不適及術后飲食指導,示范備皮方法,講解術晨準備,術后觀察要點和護理要點。集中施教結束后由護士長為每位護生分配一名帶教老師。

3.4 分段分目標帶教:

實習第一周:初步掌握普外科常見護理操作,如灌腸、胃腸入壓、備皮、引流器護理等操作。

實習第二周:初步傳授普外科手術患者病情觀察的重點和護理要點。

實習第三周:進一步掌握普外科手術患者病情觀察的重點和護理要點,能在老師指導下進行護理操作。

實習第四周:在老師監護下能完成??谱o理,??撇僮骱驼_實施健康教育。

3.5 具體帶教注重隨機講解和個體化帶教

由于實習護生與帶教老師實行跟班制,我們要求帶教老師注重隨機講解,循序漸進,逐漸達到帶教目標。帶教過程中注重做到放手不放眼,根據護生經歷,理論水平,操作能力進行個體化帶教,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確保護理質量安全。

3.6 實習評價:

上科前一天,帶教負責人組織護生進行上科考試內容包括:??谱o理知識,基礎護理操作,護士溝通能力,健康宣教內容。

4 帶教效果

篇12

自然分娩是一個正常,自然而健康的過程,是女性一種本能行為。但是,由于許多因素,胎兒急性宮內窘破,臍帶脫垂等因素,必須行剖宮產術結束分娩。行剖宮產術結束分娩是最常見的手段。隨著醫學模式的改變,對患者的心理護理的重要性逐漸體現出來。護理人員要認真掌握剖宮產術產婦的心理特點。采用對應的心理護理措施,做好心理護理。使產婦心理狀態最佳。人的心理活動影響生理活動。突發心理變化,影響生理功能。降低免疫力。影響疾病預后。護士應該仔細認真做好護理工作。加強醫患溝通,解除產婦的心理壓力。順利完成手術。

選取我科2006年1月――2011年5月住院行剖宮產手術病人300例,實施精心心理護理,收到滿意效果,將手術前后患者心理問題和心理護理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科2006年1月――2011年5月住院行剖宮產手術患者300例,年齡21-4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4.6±3.1.)歲,孕齡為35-41周。

1.2 護理方法

1.2.1 手術前心理與護理 剖宮產產婦個人素質不一樣,接受手術心理反應也不一樣。產婦住院后,做剖宮產手術時,最常見心理反應焦慮和恐懼,表現有擔心疼痛,擔心費用多經濟負擔重,擔心身體健康恢復問題,擔心醫生醫療水平,擔心自己怕留后遺癥。擔心嬰兒健康。擔心麻醉致植物人?;颊咝睦硐胪ㄟ^各種渠道,找責任心強,技術高超的醫生實施手術。以獲得心理安全感。

護理人員手術前探試過程中,就要給產婦精神安慰,高血壓病人,給予降壓鎮靜藥物,消除不應該有的顧慮和擔心,解除焦慮和恐懼。護理人員要有針對性介紹醫院相關先進醫療設施和醫護人員高超技術,使產婦相信診斷準確性,詳細講解,醫院先進麻醉設備,精湛的麻醉技術,避免手術帶來疼痛和痛苦,具有先進的急救措施和搶救應急手段,能避免手術風險和手術后遺癥。消除患者悲觀、疑慮和恐懼心理。護理人員要鼓勵同病室手術后產婦,講解自己經歷并勸導產婦,講訴手術前后感受和手術前后感受,使產婦消除不良心理。

1.2.2 手術過程中心理問題及護理 產婦入手術間,恐懼感加劇,使血壓上升,精神高度緊張,對各種刺激敏感。醫護人員言行影響產婦情緒,手術中神志清醒產婦,護理人員進行心理安慰。手術中不談論與手術無關話題,避免使產婦認為醫生護士對手術不重視、不認真工作,失去信任感。手術過程中不主動配合。影響手術效果。

1.2.3 手術后的心理問題和護理 剖宮產手術對產婦和家屬產生心理、生理刺激,產婦身體受到創傷,患者、健康狀況和素質不同,各種各樣的心理反應是正常的。患者心理關系到剖宮產手術成功,手術后產婦健康恢復有重要意義。對手術后患者的心理護理,掌握患者心理變化。對癥梳導、安慰。對患者當親人一樣對待,患者對醫護有信任感、安全感、親切感。醫護注意自己言行。嚴格遵守各種規章制度。減少產婦心理應激反應。產婦順利恢復健康有意義。

產婦手術后胃腸脹氣、留置導尿、缺乏母乳喂養經驗,容易煩躁、緊張。有饑餓感,增加煩躁心理。耐心細致向產婦介紹過早進食危害,取得產婦理解和配合。產婦怕切口疼痛拒絕喂奶,怕沒有乳汁喂養嬰兒。產后面臨壓力,身體和生理上的。出現產后抑郁。

護理人員在剖宮產順利完成后,及時告知產婦和家屬手術成功。告知嬰兒性別、健康發育情況,應用母乳喂養好處。取得家屬配合,鼓勵產婦戰勝疼痛,讓產婦看到嬰兒,產婦心情愉快。指導產婦正確喂奶姿勢。向產婦家屬介紹嬰兒喂養護理知識,早喂養,增強母乳喂養信心,消除不必要的心理顧慮。向產婦耐心講解區分生理性宮縮與疼痛,詳細講解生理疼痛原因、持續時間、個體差異、作用,學會分散和轉移疼痛。

2 結 果

本組資料我們依據產婦手術后煩躁、焦慮、疼痛、對護理人員要求做好心理護理。299例積極配合。1例出現手術中低血壓。經過搶救治療,病情緩解。做好剖宮產產婦心理護理,手術安全順利完成,對盡早母乳喂養積極作用。

3 討 論

自然分娩是健康過程,是女性自然生理過程。由于一些因素,行剖宮產術。必須結束分娩。醫療模式的變革。心理護理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不單是簡單的操作。根據病人在不同時期的特點進行心理干預。產婦在不同時期都以輕松健康的心理接受治療。良好的心理護理。能夠保證患者護理的完整性,連續性。緩解恐懼。焦慮,緊張不良情緒。心態放松、愉快手術。使患者對醫護人員有信任感,安全感。建立相互信任。和諧的醫患關系,建立良好的醫德醫風。

臨床護理工作中護士應該認真學習,以人為本護理信念,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手術順利完成。產婦嬰兒安全。產婦有良好的心態,有充足的睡眠,加強營養,注意休息。出院后強調在2年內避免妊娠和生育。確保產婦和嬰兒按時來院隨訪。

心理護理是在護理過程中,護士通過各種方式及途徑,積極影響病人心理狀態,幫助患者自身條件下獲得適宜的身心狀態。護士在護理工作中,不僅應該具備醫學理論知識,還應該具有熟練的操作技能。要求護理人員做到耐心、細致、寬容心理素質及敏銳觀察力。提高自身品德修養。護理人員幫助患者解除痛苦。是護理質量提高,縮短住院日,降低醫療費用,減少醫患糾紛,促進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 謝金嬋,張燕.心理護理干預對術前病人心理反應影響的比較[J].當代護士(??瓢妫?,2009年05期.

[2] 張巧云.剖宮產產婦心理特點與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年01期.

[3] 張月琴,王鳳玲.剖宮產261例圍術期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9年22期.

篇13

在現代醫學中,手術是一種極為常見且有效的治療方式,但是對患者而言,手術就是一種極為激烈的精神應激源,將對患者的心理活動帶來極大的影響,情節嚴重的還將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1]。所以,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常規性護理時,還應當關注患者的心理情況,且在必要時對其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筆者將回顧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28例手術病人的臨床資料,并對其心理特點以及護理人員的心理護理措施進行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本組228例手術病人,其中男147例,女81例,年齡在9~79歲之間,平均年齡(46.25±4.52)歲。患者所采取的麻醉方式為:全身麻醉108例,硬膜外持續阻滯麻醉97例,臂叢麻醉23例?;颊叩奈幕綖椋?6例大學本科及其以上,85例高中文化,57例初中文化,20例小學文化。

1.2方法

1.2.1調查方法

對本組228例手術患者進行問卷調查,問卷調查與研究的主要內容為患者在手術之前的心理特點。

1.2.2心理護理

(1)術前護理:手術室護士應當提前探訪手術患者,讓患者有被關心、重視的感覺,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對手術室及其工作者的恐懼、陌生心理。護理人員在與患者溝通時,應當保持和藹可親的態度,親切問候患者,進而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護理人員應該向患者說明手術治療的必要性與重要性,說明手術治療的過程、體檢以及麻醉方式等情況,同時還應該耐心的回答患者所提出的各種疑問,以便提高患者的安全感[2]。另外,部分患者在手術之前必須佩戴儀器室導管,所以護理人員應該向患者說明導管的作用、適應導管的方式等,并且還應該向患者說明術后咳嗽、排便等情況,以便讓患者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2)術中護理:對于手術室的環境、氛圍,患者是極為敏感的,因此,手術室應當保持整潔的環境,在床單上不能出現任何血跡,手術器材應當遮蔽好,醫護人員應當保持和藹的態度,以便讓患者感覺到安全,護士人員應該親切的語言向其說明手術室的環境、手術中應當注意的各個事項。針對意識清醒的患者,醫護工作人員應當密切關注其心理變化,例如在患者情緒過于緊張時,可以及時予以安慰,并向患者說明手術醫生的專業素質、手術治療的安全性,進而加強患者治愈疾病的自信心。手術室內的醫護人員應當緊密合作,以便在最大限度上減輕患者的痛苦;在手術室內工作人員不可竊竊私語,在必須交流時也應該保持輕柔的聲音,手術器械的碰撞聲應盡可能減輕,從而避免帶給患者不良的刺激[3]。在手術過程中一旦出現意外,亦或者是患者病情出現變化,醫護人員不能急躁、應當保持冷靜,從而避免影響到患者的情緒,使其產生緊張、恐懼等不良心理,進而影響手術的治療。

(3)術后護理:在患者清醒之后,護理人員應當以親切的語言與其進行溝通,將有利信息告知患者,進而避免新擔憂的出現。在手術后的1~3d,患者的切口會有一定的疼痛感,這不僅和切口方式、切口部位以及鎮痛劑的選擇有一定的關系,同時還和患者對疼痛的經驗、疼痛閾值以及耐受力有關系,所以醫護人員應該對患者的心情予以理解,且從各個環節緩解患者的疼痛感,在有必要的情況下還可以使用止痛藥[4]。

2 結果

通過對228例手術病人的問卷調查發現,患者的心理特點主要表現為緊張、恐懼、焦慮、急躁等。其中,有139例感到緊張,156例感到恐懼,201例感到焦慮,178例感到急躁,99例感到絕望。之后在護理人員有效的心理護理下,全部患者的心理問題都得到一定的緩解,并且在手術期間未發生由于心理問題而影響手術的情況。

3 討論

綜上所述,對手術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是極為必要且重要的,這點認識已經獲得當前醫學界的普遍認可。醫護人員通過積極、有效的心理護理措施,拉近醫護人員與患者之間的距離,增加彼此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能夠有效的推進人文護理工作的順利展開[5]。此外,護理人員加強對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患者的心理因素而影響手術治療效果以及手術后快速康復等情況,極大了提升了患者接受手術治療的配合度,對提升手術治療的成功率與安全性,同時也對加強手術患者的預后具有極為深遠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唐永珍.肛腸科圍手術期病人的心理護理[J].健康必讀,2012,(9):132,142.

[2]嚴亞玲,王倩,王宇等.如何做好圍手術期病人的心理護理[C].中華護理學會第2屆國際手術室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2009:1141-114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寿阳县| 山东省| 论坛| 扎鲁特旗| 永定县| 泽库县| 麦盖提县| 保亭| 陆丰市| 桂林市| 衡山县| 永川市| 安康市| 积石山| 宁化县| 孝义市| 吉安县| 锡林郭勒盟| 黄龙县| 浦北县| 松滋市| 陈巴尔虎旗| 古交市| 靖边县| 克什克腾旗| 舒兰市| 云梦县| 绍兴市| 武强县| 辛集市| 嘉兴市| 兴义市| 新晃| 德钦县| 凉山| 涿鹿县| 库伦旗| 乌苏市| 刚察县| 新野县| 秦皇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