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淺談民辦高校教學管理的困境及應對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經過40年的探索和努力,我國民辦高校歷經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由規模發展到內涵發展,已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民辦高校在發展中也遇到了現實困難,尤其體現在教學管理方面。教學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質量的基礎和保障。民辦高校精簡的教學管理機構、靈活的教學管理模式值得肯定,但就教學管理而言,存在的問題應引起高度重視,應在提升教學管理水平、完善教學管理制度方面下大功夫。
(一)教學管理隊伍水平較低,隊伍不穩定
教學管理是復雜的管理工作,包括課表編制、教學計劃核對、組織選課、教材征訂和管理、考試報名、考試安排、補考緩考統計匯總安排、調停課管理、教學檔案整理和歸檔、畢業論文選題匯總、答辯安排、整理匯總畢業學生名單、教務系統管理、比賽競賽計劃安排、學生注冊管理等內容,管理工作復雜多樣且時效性要求高。但是,大部分民辦高校的教學管理人員非管理專業畢業,也未進行過必要的崗前培訓。在教學管理工作強度大、任務重、要求的情況下,部分人員無法有效地完成教學管理工作,教學管理業務不熟練,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較低,教學管理手段落后。而且,教學管理人員待遇偏低,影響了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管理人員或者疲于應付,或者不安心于此項工作、急于轉崗甚至離職,教學管理隊伍缺乏穩定性。
(二)管理理念不到位,管理方法不科學
“教學管理工作還應隨著教育改革的實踐發展而不斷創新”[1]。隨著我國民辦高校的教育改革向縱深方向發展,教學管理現代化步伐日益加快,促使民辦高校的教學管理必須緊跟時代的步伐,實現改革創新。由于民辦高校的教學管理人員自身素質參差不齊、學校重視程度不夠、學習和培訓的機會較少,許多民辦高校教學管理人員不思創新、不敢創新、不愿創新,在教學管理方式方法以及現代教學管理技術使用等方面跟不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仍沿用老一套的教學管理模式。理念決定管理水平的高低,教學管理人員創新理念的缺乏使得教學管理的創新和發展受到了嚴重的制約。教學管理目的是提高教學質量,服務教學、服務廣大師生。我國大部分民辦高校教學管理仍處于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存在制度不健全、缺乏計劃性和科學性等問題。有些民辦高校教學管理制度缺乏計劃性和預見性,教學管理規章制度不健全、不規范,隨意性大;有些民辦高校雖有相關制度,但執行力較弱,無法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如人才培養方案中“設置了選課制與學分制,希望能夠滿足學生多元化個性發展的需求”[2],但實際上無法滿足選課制和學分制要求,制度無法落實,嚴重制約著教師和學生主體性的發揮;教學管理思想觀念落后,教學管理制度僵化,不能滿足新時代對民辦高校發展提出的新要求,不利于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發揮,也不利于新時代大學生的個性發展。
(三)管理制度不規范,激勵機制不到位
就目前高校的考核制度來看,普遍側重于教學和科研的考核量化指標,如教學工作量、科研工作量的考核具體而完善。相對而言,教學管理的考核相對較弱,管理崗位的考核標準往往局限于領導和同事的評價,缺乏客觀量化的考核標準和制度。又由于民辦高校的教學管理人員需要全天上班,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用于科研,因此,在職稱評定方面缺乏優勢。在行政職務和專業技術方面,對管理人員激勵作用不能實現,激勵機制不到位。
二、民辦高校教學管理走出現實困境的路徑選擇
(一)健全管理制度,規范教學檢查
教學管理思想觀念落后是民辦高校教學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重要因素之一。民辦高校教學管理人員應轉變教學管理思想觀念,增強創新意識,重視教育理念與研究成果的有機融合,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多元化發展,因此,與之相對應的教學管理制度也應具有科學性和規范性,有效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促進學校的健康發展。教學常規檢查與教學質量的提升息息相關。教學常規檢查主要包括備課、上課、作業及批改、教學材料規范性、教學研究、教學反思、教師座談、學生座談、學生的學習評價、以及考勤等。“教學常規檢查主要涉及到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學管理者”[4],民辦高校每學期應加強教學常規檢查工作,一方面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評估,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另一方面對學生的學習施加影響,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教學常規檢查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管理環節,“教育管理者處在學生和教師的中間位置,一方面保障教學環節的順利進行,另一方面促成了教學管理的良性循環”[4]。教學常規檢查應集中在教和學兩個方面,依據教學任務,指出教師在備課、上課、教學方法、教學態度、課后反思、學生學習態度、學生學習評價、學生主體性發揮等需要改進和提高的地方。最終目的是有效地激發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教學管理人員要積極調整心態,努力提升自己,利用現代新媒體新技術手段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教學管理工作雖然繁雜瑣碎,但是可以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提升工作的幸福感。教學管理人員應積極利用業余時間加強自身的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為晉升職稱做充分的準備。民辦高校應重視教學管理工作,優化考核考評機制,考核考評和職稱評定上,應根據實際情況出臺相應的有利于教學管理人員考核和晉升的評價制度。“高校可以設置針對教學管理人員的獎勵和激勵機制,激發他們的工作積極性”[3],幫助教學管理人員全身心地投入到管理工作中去,最終達到促進高校發展的目標。
(二)提高教師專業素養,穩定師資隊伍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維護教師隊伍的穩定性,提高教師隊伍的素養。一方面,民辦高校應加大經費投入,為教師提供更多學習和培訓的機會,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業務能力和專業素養,穩定教師隊伍;還應將專任教師轉向為雙師雙能型教師,選派專業課教師進入企業或者一線崗位參觀學習,體驗工作,積累實踐經驗,有助于豐富教師的工作經歷,提高指導學生實踐課程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師本身也應不斷學習和充電,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合理穩定的師資隊伍是民辦高校健康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形成合理穩定的教師隊伍非常重要。民辦高校可通過加大教育投資,改善福利待遇,完善激勵機制,加強員工培訓等方式激發民辦高校教師對學校的歸屬感,安心在民辦高校工作,愿意為學校的發展壯大做出努力,形成合理穩定的師資隊伍。提高教師隊伍的專業素養,形成合理穩定的師資隊伍,對于學校和教師來說是互利雙贏的,民辦高校只有留住人才,留住業務精、素質高的青年教師,才能形成合理的教學和科研隊伍。同時,學校的發展壯大也為教師自身的成長提供更高更好的平臺,有利于教師自身業務水平的提高。綜上所述,民辦高校應充分認識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更新理念、適應時代、敢于創新,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和特點,積極探索和創新教學管理的思路和模式,將教學管理工作的重點放在內涵建設、質量提升、結構優化和制度創新上。
[參考文獻]
[1]康莉.高職院校基層教學管理隊伍建設的思考[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2):29-31.[2]隋鑫煜.淺談當前高校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11):178-179.[3]羅蓓蓓.高校教學管理人員工作現狀及對策研究[J].知識經濟,2018,(11):148-149.[4]龐志華.教學常規檢查在教學管理中的作用[J].才智,2018,(12):217.
作者:趙業麗 李永山 安徽外國語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