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小學一年級教案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小學一年級教案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小學一年級教案

篇1

3、學會zi、ci、si 3個整體認讀音節,會讀它們的四聲。

4、認識5個生字,會讀兒歌。

二、教材說明

本課包括四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是三個聲母z、c、s和三個整體認讀音節zi、ci、si及它們的四聲,每個聲母配有一幅圖。第一幅圖是一個小女孩在黑板上寫字,寫的是字母z,“字”提示z、zi的音,小女孩寫的字母“z”提示z的形。

第二幅圖用小刺猬的“刺”提示c、ci的音,小刺猬的形狀提示c的形。第三幅圖是一條正在吐絲的蠶,吐絲的“絲”提示s、si的音,蠶的形狀和蠶吐出的絲的形狀提示s的形。

第二部分是聲母z、c、s和單韻母a、e、u的拼音練習以及三拼音練習。

第三部分是z、c、s的書寫格式。

第四部分是認讀字詞,配有一首兒歌和背景圖,四道算式正等著小學生“過橋”。

z、c、s的發音及zi、ci、si的整體認讀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

三、教學建議

(一)教學準備

1、配合學習z、c、s和zi、ci、si發音的錄音帶;字母卡片;畫有四線格的小黑板。

2、本課生字卡片。

(二)字母教學

學生發z、c、s的音有一定困難,可以利用圖,借“字、刺、絲”來讀準音。教師要講清發音部位,強調舌尖一定要向前平伸,頂住上門齒背,提醒學生注意不要咬著舌尖發音。教師要做好示范,讓學生反復練習,掌握發音要領。

教學字母的形,要充分利用圖,還可以用口訣記憶:“小2z,半圓c,半個8字就是s。”

(三)整體認讀音節教學

整體認讀音節前面已出現過。教學zi、ci、si的讀音時,只需告訴學生,把字母z、c、s的音讀長些、響亮些就是zi、ci、si的音。可以對比著發音:z—zi,c—ci,s—si,體會字母和整體認讀音節發音的相同和不同處。還要讓學生知道,整體認讀音節zi、ci、si可以直接用來給漢字注音,不能拼讀,要整體認記。整體認讀音節的四聲練習要打亂順序讀、挑讀,反復練習。結合四聲練習,告訴學生i上標調時要去掉上面的點。

(四)拼音練習

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拼音方法,自己練習拼讀,然后指名拼讀,同學評議,教師指點。重點練習zuo、cuo、suo三個音節。最后利用情境圖,練習帶調拼

讀音節。

(五)書寫指導

z、c、s三個聲母都是一筆寫成。著重指導寫s,它是從右上起筆,先向左半圓,再向右半圓,像阿拉伯數字8的半邊,要寫正,不能歪。

(六)認讀字詞,讀兒歌

本課五個生字集中出現在兒歌里,教學時要利用這個語言環境幫助學生認字。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1、鞏固音節,拼讀sì、zu、cu,在老師指導下讀通兒歌。

2、學生畫出生字讀讀,啟發質疑。如:題目上怎么有標點符號?“了”的音節為什么不同?“一”的調號怎么不一樣?

3、老師解疑。

(1)題目是打比方說的,不是真的過橋。

(2)“了”有兩種讀音,一種讀le,這課生字讀le,“對了、錯了、過了橋”都讀le,另一種讀liǎo,拼音字母以后會學到,現在可先記住讀liǎo,過不了的“了”。

(3)“一”的聲調會隨著后一個字的聲調而變化,(不必講具體)朗讀時要按所標的聲調讀。

4、教認生字,注意讀準三拼音“做、過”,區別“了—樂”的音形義。

5、熟讀兒歌。

(七)擴展活動

1、學生回家做聲母z、c、s的卡片,并讀給家里人聽。

2、讀一讀,比一比。

z—zic—cis—si

zi—zaci—cusi—se

3、數一數,今天你在數學課上過了幾座橋。

(八)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3課時。

四、參考資料

篇2

二、游戲中學習"j、q、x"與"ü"相拼去點規則。

1.請3個同學帶上"j、q、x"的頭飾到前邊來,小"ü"是一個非常懂禮貌的孩子,戴上小帽子也到前邊來,他只要見到"j、q、x"三個聲母,馬上就會把自己的帽子摘下來,站 在"j、q、x"的身旁就成了"ju、qu、xu"。

2.教兒歌:

小ü小ü有禮貌,見了j q x就摘帽,摘了帽子不是u,還是ü ü ü。

“小ü碰見j、q、x,去掉兩點還讀ü。”

“j、q、x,真淘氣,從不和u在一起,它們和ü來相拼,見了帽子就摘去。”

板書:

j - ü

q - ü

x - ü

3.請同學想想箭頭后面應寫成什么樣的音節?教師補寫板書:

j - ü ju

q - ü qu

x - ü xu

4.自己讀音節

5.同桌互讀音節。

6.指名讀

三、學習三拼音節

1.背三拼連續的兒歌:聲輕介快韻母響,三音相連要迅速。

2.自己練習試拼,體會和掌握拼音方法。

3.指名拼讀jia qia xia,教師糾正。

4.同桌同學互相拼讀、糾正。

四、看圖拼讀音節

1.看圖:圖上畫了什么?

2.讀圖下音節

(1)自己試拼

(2)同桌互相拼

(3)指名拼。

篇3

2、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能根據拼音寫出要求學會的漢字。

3、復習鞏固大寫字母。會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二)、字詞(2課時)

1、復習認讀《生字表(一)》中的550個漢字,復習掌握《生字表(二)》中的250

2、復習和掌握一些常用的識字方法。

3、復習辨析本冊要求掌握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復習本冊要求的反義詞、近義詞,能用部分生字口頭或書面組詞。

4、進一步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及主動識字的愿望。

(三)、句子(2課時)

1、認識句子,能正確地抄寫或聽寫句子。

2、正確判斷句子是否完整,能將不完整的句子補充完整。

3、復習本冊要求學會的句式,學會用這些句式說一句完整的話。

(四)、積累(滲透在整個復習過程)

1、復習理解或掌握課文中的詞語,不斷豐富、積累詞匯,能在口頭或書面語言中運用部分詞語。

2、復習《語文園地》中的“日積月累”,積累其中的好詞佳句和優秀段篇。

3.正確背誦指定課文,并能按課文內容填空。

(五)、閱讀 (3課時)

1、復習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

2、復習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學習使用句號、問號、逗號和感嘆號。

3.理解課文內容,培養閱讀理解能力和閱讀的興趣,感受閱讀的樂趣。

4、復習本學期的課外閱讀,開闊視野,努力增加閱讀量。

(六)、朗讀(滲透在平時讀書的時候)

1、復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朗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3、學會分角色朗讀,展開合理的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七)、寫字(滲透在平時書寫的時候)

1、掌握不同結構漢字書寫的規律,把握各種筆畫書寫的特點。

2、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基本做到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3、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八)、說話(2課時)

1、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2、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以及自己的想法。

3、與別人交談時,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并能對別人的發言做出簡單的評價。

4、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

二、.復習重點和難點

( 一) 復習重點

1、要讓學生能夠認讀《生字表(一)》中的550個漢字。掌握《生字表(二)》中的250個漢字。

2、了解和掌握一些常用的識字方法。

(二)復習難點

1、幫助學生辨析本冊要求掌握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

2、指導學生能夠用部分生字進行口頭或書面的組詞,從而達到積累語匯的目的。

篇4

教具準備:

《上學了》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從今天起你就成為一名小學生了,你們高興嗎?讓我們一起唱首歌來表達高興的心情吧!跟錄音齊唱《上學歌》。

二、新授

活動一:觀察圖

1.按照順序觀察校門口有誰在干什么?校園里有誰在干什么?

2.小組合作練習說話

3.指名匯報

活動二:練習口語交際

1.丁丁和冬冬在說什么?

2.他們是怎樣進行自我介紹的?

3.指兩名同學到前面進行自我介紹

4.同桌兩個同學練習自我介紹

活動三:認字

1.出示主題圖中的字

2.認識哪些字?大聲讀出來

3.請認得好的同學說一說自己是怎么認識這些字的。教師給予鼓勵。

4.出示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

5.指名讀同桌互讀

課中休息

活動四:鞏固

1.讀字開火車

2.做舉字卡游戲

活動五:

通過觀察圖我們了解了第三小學,誰知道我們學校叫什么名字?教師教認校名。請同學們說一說你在我們學校看到了什么。發現校園里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同學、家長,比比誰認字多,認字快。

課后反思

篇5

3.感受學拼音的樂趣。

重點難點

學習拼讀音節。

教學準備

拼音示教板,拼音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5)

1.認讀卡片b、p。

2.回憶b、p的發音方法。

二、學習拼音方法(20)

1.認識音節。以b-ɑbɑ為例,聲母b和韻母ɑ碰出了音節bɑ。

2.學習拼音方法。

(1)結合介紹拼讀方法,老師作拼拼讀示范,并用口訣總結拼讀要領。

(2)老師教讀。

(3)學生練讀。

(4)教師檢查。

3.用以上方法練習其它音節。

充分利用卡片,引導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如:找朋友、打電話、摘蘋果、爭獎章等。教師注意點撥,將發音方法韻含其中。

三、完成課后練習“讀讀連連”(10)

1.看圖,圖上畫了什么?

2.老師以一組為例,點撥帶調音節的拼讀方法。

3.學生嘗試拼讀,老師相機指導。

4.完成連一連,再次練讀。

四、鞏固練習(5)

學生重新拼讀學過的音節。

五、布置作業(5)

抄寫本節課學的音節。

板書設計

b-ɑbɑp-upu

篇6

1.未經主任允許,不隨便動用他人的東西。

2.借東西及時歸還,損壞要賠償。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根據課程標準一、二年級段“誠實勇敢”德目中的有關規定設置的。

不隨便拿別人東西的教育,既是誠實教育,又是文明禮貌教育。向小學生進行這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在兒童時期,不少孩子有過隨便拿、隨便翻別人東西的現象,在日常生活中甚至有隨便拿別人東西的壞習慣。當然,他們不是偷偷摸摸把別人的東西拿走歸自己,而是未經主人允許就把別人的東西隨便拿走。出現這種現象大致是由這一年齡段的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決定的。從心理上講,兒童一般是出于喜歡別人的東西,眼前急需要的東西別人有而自己沒有,或是對別人的新鮮物品比較好奇,才去動用別人的東西。認為先拿去用一用,用完之后再還給人家沒有什么不對。但是有時候就忘記歸還,再加上兒童年齡小,考慮問題不是很周全,他們往往從自己的需要出發想問題,只顧自己,不顧他人,很難想到自己隨便拿了別人的東西,會給別人帶來哪些不良后果。這種行為雖然不同于“偷”,但也是一種沒有禮貌的行為。這種壞毛病發展下去成為習慣,將會腐蝕孩子的幼小心靈。低年級學生年紀小,可塑性強,導惡則從惡,導善則從善。從小重視規范他們的行為,幫助他們加強自身修養,對他們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與文明行為具有特殊意義。

教法建議:

1.對本課的教學定位要準,教師應把握這一年齡段孩子的心理特征,從而明確:他們隨便拿別人東西是因為自己喜歡、想玩或需要,沒有得到主人的許可就拿走去用,這與占小便宜,想要別人的東西不一樣,更不是小偷、小摸的行為。但這是不尊重別人的表現、沒有禮貌的行為。

2.本課教學應重視提高學生解決日常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中應向學生滲透推己及人的意識,引導學生學會站在別人的立場上看待問題,從正反兩個方面學會分析問題,從而促進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

教學設計示例

第六課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

認知:

1.懂得隨便拿別人的東西是不尊重別人、沒有禮貌的表現。

2.知道隨便拿被人的東西是只顧自己,不顧別人的行為,也是不誠實的表現,會給別人帶來麻煩。

3.結合事例說明隨便拿別人的東西的不良后果。

情感:

對隨便拿別人東西的行為不滿。自己也不愿意隨便拿別人的東西。

行為:

1.未經主任允許,不隨便動用他人的東西。

2.借東西及時歸還,損壞要賠償。教學重點:

為什么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

教學難點:

為什么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

教育過程:

一、想一想。(使學生知道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別人會很不高興)

1.同學四人一組互相說說:

圖畫課上你正要給樹葉涂上顏色,發現綠色筆被別人拿走了。這時,你的心情怎樣?

2.小結:

當別人隨便拿走我們的東西,我們要用時會很著急,對拿走東西的人產生不滿,因為他們給我們帶來了麻煩。

過渡導語:

隨便拿別人的東西還會引來哪些不好的后果呢?下面讓我聽一個小故事。

二、學一學。(使學生知道不能隨便拿別人東西的道理)

放音頻(課文第1段)

1.小組交流:

(1)松鼠歡歡在采松果時,小口袋不夠用了,他是怎么做的?

出投影片(課文中的圖2)

(2)松鼠歡歡為什么沒告訴熊大嬸,就拿走了她家的水桶?

2.小結:

隨便拿走別人的東西是只顧自己,不顧別人的行為,這是不禮貌的表現。

師:松鼠歡歡這樣做的后果是什么呢?請大家往下聽

放音頻(課文第2段)

1.小組交流:

(1)歡歡拿走了熊大嬸家的水桶以后,熊大嬸家發生了什么事?

出投影片(課文中圖3)

(2)熊大嬸為什么這么著急?

2.全班交流:

歡歡該不該隨便拿走這個水桶?為什么?

3.小結:

隨便拿走別人的東西,會使東西的主人要用時找不著而著急,造成麻煩,耽誤事情。因此,隨便拿別人的東西是不為別人著想的不禮貌行為,也是不誠實的表現,是很不應該的。

師:歡歡知道錯了嗎?它后來又是怎樣做的呢?咱們繼續聽。

放音頻(課文最后一段)

1.同桌互相說說:

(1)松鼠歡歡聽到熊大嬸的喊聲后,是怎么做的?

出投影片(課文中圖4)

(2)歡歡為什么要道歉?

2.小結:

隨便拿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知道錯后,應該立即道歉,求得別人的原諒。

3.全班展開討論:

如果確實需要用別人的東西,應該怎樣做?

4.小結:

別人的東西如果確實需要用,必須要得到主人的允許,而且用完后還要及時還給人家,以免人家著急,給人家添麻煩。

過渡導語:

松鼠歡歡改正了錯誤,懂得了不能隨便拿別人東西的道理,請你們幫下面這些同學想一想,遇到這些情況,他們該怎樣做呢?

三、看一看。(使學生進一步懂得不隨便拿別人東西的道理)

看書(“看一看”中的圖1)

1.說一說:

這位同學可以把小江的新籃球拿回家去玩嗎?為什么?他應該怎么做?

2.小結:

別人的東西即使自己特別需要,特別想玩,也不能隨便拿走,因為這東西不是自己的,如果想拿走,必須得到主人的允許,玩完后要及時歸還。

看書(看一看中的圖2)

1.同學四人一組互相說說。

(1)這位同學可以拿出小琴書包里的畫冊看看嗎?

(2)為什么不能隨便翻別人的書包?

(3)她應該怎么做?

2.小結:

隨便翻別人的書包,是沒有禮貌的行為,是對別人的不尊重,千萬不能這樣做。

過渡導語:

咱們明白了不隨便拿別人東西的道理。下面請大家當小老師來幫幫小芳。

四、議一議。(加深理解用完別人的東西要及時歸還的道理)

出投影片(“議一議”中圖)

1.認真看圖。

2.討論:

小芳哪點做錯了?

請你告訴她應 該怎樣做?

3.小結:

篇7

3、認識7個生字,正確朗讀句子和兒歌。

二、教材說明

本課包括四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是三個復韻母ai、ei、ui及其四聲,每個復韻母配有一幅圖。第一幅圖是姐姐和弟弟背挨背站著比高矮,“挨、矮”提示ai的音。第二幅圖是小男孩用力砍枯樹,砍樹時發出的“”的音提示ei的音,枯樹與小男孩構成的形狀提示ei的形。第三幅圖是小女孩圍圍巾,“圍”提示ui的音,小女孩脖子上及搭拉下來的圍巾,加上帽子上垂下的絨球構成的形狀,提示ui的形。

第二部分是聲母和ai、ei、ui的拼音練習。

第三部分是音節kāi、gěi、huí的書寫格式。

第四部分是認字,配有圖畫和句子、兒歌。畫面上三個小朋友在植樹,圖下用一句話表現他們分工合作的情形。圖上還有小兔,與兒歌內容相配。句子和兒歌都為鞏固音節、學習生字提供了語言環境。

ai、ei、ui的發音、聲母與ai、ei、ui組成音節的拼讀以及認字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三、教學建議

(一)教學準備

1、配合學習ai、ei、ui發音的錄音帶;字母卡片;翻動式拼音卡片;畫有四線格的小黑板。

2、本課的生字卡片。

(二)字母教學

本課的復韻母都是由兩個單韻母組成的。教學時,可以結合圖畫,整體認讀后再教給發音方法:從前一個字母快速滑向后一個字母,一氣呵成。發ai時,

先張大嘴巴發a的音,口形由大到小很快滑向i,a讀得重,i讀得輕,中間氣不斷,一口讀成ai。ei的發音方法與ai大致相同。

發ui時,先發u的音,接著發ei(不是i),口形由圓到扁。ai、ei、ui的形可借助發音方法記憶,也可以借助圖畫記憶。ai的聲調標在a上,ei的聲調標在e上,ui的聲調標在i上,i上的點去掉。標調方法不要求學生掌握,只需要了解,以幫助正確抄寫音節。

(三)拼音教學

聲母與韻母的拼音練習,要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的拼音方法大膽實踐,練習拼讀。拼讀句子和兒歌中的音節,可以借助圖讀拼音,也可以先拼音,再看圖印證。注意指導學生把韻母的聲調讀準。

(四)書寫指導

本課是第一次要求在四線格中書寫音節,除強調按規格寫好每個字母外,要著重指出:(1)音節的幾個字母要寫得緊湊、勻稱;(2)按順序寫完一個音節的所有字母后再標調號;(3)不要看一個字母寫一個字母,要看一個音節寫一個音節。

(五)認讀字詞,讀兒歌

認字可在讀句、讀兒歌之后進行。注意讀準“你、水、子、在”這幾個字音,告訴學生“子”單念或在詞頭讀zǐ,如子女、子弟;在詞尾讀zi,如胡子、孩子、桌子。要比較“子—了”的音形義。“你、他”與“我”聯系起來,通過圖與句子知道它們的用法。如,看圖說說這句話是誰說的,她在對誰說話,“他”指誰?再讓學生換個角色,如果栽樹的對培土的說或培土的對提水的說,各應該怎樣說。

讀句子要讀出逗號的停頓,還要指導學生用句中停頓突出三個人物。如:你/栽樹,他/培土,我/去提水。

(六)擴展活動

1、做游戲“看誰聽得清,找得快”。

老師或同學隨機抽讀復韻母ai、ei、ui,看誰能又準又快地在自己的卡片中找到,并大聲讀出來。

2、做游戲“找朋友”。

一位同學拿出寫有聲母或復韻母ai、ei、ui的卡片,問:“我的朋友在哪里?”臺下學生拿著能與問者手中卡片拼成音節的卡片回答:“你的朋友在這里。”然后組成音節拼讀。

3、猜一猜。(教師說,學生猜)

(1)用手抓不起,用刀劈不開,煮飯洗衣服,都要請它來。

(2)上去一陣煙,下來看不見,冷了又改變,變成玻璃片。

(七)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3課時。

篇8

2.讀準“g k h”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

3.初步掌握三拼音連讀的拼音方法,拼讀介母是“u”的音節。

教學難點:準確地拼讀三拼音節。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抽讀6個單韻母卡片。

2.接順序讀讀8個聲母卡片。

3.拼讀音節:“tù nǔ lè dù”

二、學習“g k h”的音形及書寫

(一)學習聲母“g”

1.學習“g”的音

(1)出示“g”圖,提問:圖上畫的是什么?

(2)借助鴿子的“鴿”的音學習“g”的音,讀的時候注意讀得輕短些。

(3)教師邊范讀邊講解發音方法:發音時,用手掌對著嘴,感覺不到氣流沖出。

(4)學生隨讀體會發音方法,可用手掌試一試。

(5)開火車讀,教師注意糾正不正確的讀音。

2.學習“g”的形

(1)仔細觀察圖怎樣記憶“g”的形?

(2)編記憶小兒歌:9字加彎 g、g、g。

3.書寫字母“g”

(1)認識基本筆畫“豎左彎”。

(2)觀察書中“g”的筆順和占格位置,請同學說一說。

(3)教師范寫“g”:第一筆是什么?C點什么格?教師寫;第二筆是什么?占什么格?教師寫;注意豎左彎要在第四線上邊一點寫彎,一定不要挨著第四條線。

(4)學生書寫。教師巡視,個別輔導,糾正學生的寫姿和執筆方法,對姿勢合格的學生發合格小獎票。

(二)學習聲母“k”

1.學習“k”的音:

(1)出示“k”的圖,提問:圖上畫的是什么?

(2)這個字母怎么讀?教師糾正讀音;一邊范寫一邊講解發音方法:發音時,用手掌對著嘴,感覺有氣流沖出。

(3)學生練習讀,體會發音方法。

(4)同桌互讀,相互糾正。

(5)指名讀。

2.學習“k”的形

(1)怎么記住“k”的形呀?

(2)請同學試著編兒歌:蝌蚪戲水k k k。

3.書寫字母“k”

(1)認識基本筆畫:“” 左斜右斜

(2)怎樣寫好聲母“k”呢?請大家認真觀察范字及筆順。

(3)學生邊說筆順、占格位置教師邊范寫。第一筆是“丨”,第二筆寫前先在中格找到中間點一個點,然后在第二條線上點一個點,再在第三條線上與上邊點對齊位置點一個點,最后連接三個點,也就是左斜右斜。

(4)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5)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學生作業,請其他同學看看哪位同學寫得好,哪筆寫得不好,說一說。

(6)每個同學書寫的字母與范字比較進行評改。

(7)再展示,看看書寫上否有進步。

(三)學習聲母“h”

1.學習“h”的音

(1)出示圖,提問:圖上畫的是什么?

(2)借“喝”的音學習“h”。發音時,雖然有氣流沖出,但比發“k”時的氣流弱。

(3)學生練讀,體會發音方法。

(4)指名讀。

(5)開火車讀。

2.學習“h”的形

(1)“h”的形像什么?

(2)編兒歌:一把椅子h h h。

3.書寫字母“h”

(1)學生觀察筆順及點格位置。

(2)學生試著書寫一個,與范字比較,修改。

(3)展示學生書寫的“h”,說說哪筆寫得好,哪筆寫得不好,怎樣改。

(4)學生評改,注意“h”與“n”的區別。

三、復習鞏固:指名讀“g、k、h”三個字母。

四、小結:

今天我們又認識了3個聲母,同學們讀準了字音,認清了形。書寫比較認真,真好!

篇9

教學難點:通過自己熟悉的生活情景,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并運用已有的數學知識加以解決。

學教情分析:對于小學一年級學生來說,10以內數的加減法,就其含義、思想與方法等,必須由他們在現實的數學實踐活動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單純依賴教師的講解去獲得。因此,教學中,一方面,我有意識地把學習數學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力圖讓學生在情境中認識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并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認識到數學的價值,并使學生在合作、交流的愉悅環境中學數學知識、感受成功的喜悅;另一方面,我從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出發,把體育鍛煉課與數學課結合起來,鼓勵學生在鍛煉中、游戲中去發現數學問題。同時,我注意尊重學生的差異,對學生發現問題的難易程度不做硬性規定,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允許有一個逐步提高的過程,而且教師和同組同學應對他們給予具體的幫助,使他們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學生在發現問題過程中,由于觀察角度的不同,在計算方法上會出現差異性,這時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媒體資源分析:根據本節課的特點,我的課件內容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學生體育活動的照片,第二部分是教學插圖。因此,課前,我專門收集了學生體育活動的照片,又提供了相應的教學插圖課件,這為我的教學開展提供了條件和可能。

教具準備:課件、毽球、跳繩等。

教學流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觀察圖片發現并解決數學問題

導入:我知道大家都喜歡體育鍛煉,瞧!這些孩子都在做什么運動。(課件出示他們在日常活動中的一些照片)。接著,再出示課件插圖:這是希望小學的同學們在上體育活動課,請你說說圖上的小朋友正在進行哪些體育運動?你發現了哪些數學問題?你能準確得出我想要的答案嗎?(教師首先出示下面幾個問題供學生解決。讓學生獨立觀察、思考,并嘗試回答,若有困難,就分小組討論,并分別匯報。)

1.跳繩的比跑步的少幾人?(10-3=7)

2.做操的和爬肋木的同學一共有幾人?(4+3=7)

3.3個同學跳繩,又跑來1個同學,一共有幾個同學?(3+1=4)

4.前面跑著3個同學,后面跟著7個同學,一共有多少同學在跑步?(3+7=10)

5.左邊樹上有5只小鳥,右邊樹上有4只小鳥,左邊比右邊多幾只小鳥?(5-4=1)

6.花壇里,左邊有8朵花,右邊有2朵花,一共有幾朵花?(8+2=10)

〔設計意圖:通過以上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從情境圖中發現問題的方法,找到體育鍛煉與數學的聯系,為后面的實踐活動做鋪墊。并通過得出我想要的答案,使學生學會10以內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二)實踐活動――小組活動發現并提出數學問題

導語:我們的校園十分美麗,我們的鍛煉項目也是豐富多彩的,其中也有很多數學問題,請同學們再仔細觀察平日里自己活動的圖片,里面有多少個數學問題呢?請同學們到校園里重復圖片上的活動情景:將教室6個組的同學分成兩部分,3個小組的同學進行不同的體育鍛煉活動,另3個小組的同學分別進行觀察,并將發現的數學問題記在紙條上,作為課堂上交流的題目。

〔設計意圖:一是真正體現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是組織者的角色,并為學生以后的實踐活動鋪路;二是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組織、觀察、累計、分析能力。)

(三)討論匯報――互助合作討論并解決實際問題

分別以活動小組和觀察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自己看到的內容,并將各自找到的數學問題一一列舉出來,請其他小組加以解決。比一比哪個小組找到的數學問題最多,計算方法正確,計算結果準確。對獲勝小組進行獎勵。

〔設計意圖:采用分組活動和觀察交流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養成觀察、發現、交流的習慣,同時,以評比的方式能較好地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并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這符合低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也是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四)課堂小結――總結交流以鞏固數學知識

1.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

2.教師對本節課進行點評,并全面小結。

篇10

教學難點

學生能夠看圖說圖意,并能夠正確列式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一)出示圖片:金魚圖和綿羊圖

1.請你根據圖意列式

2.教師總結

(1)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個問題;

(2)當我們需要把兩部分合并在一起的時候,我們需要用加法計算;

(3)兩個數相加,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他們的和不變.

(二)教師設疑

我們知道把兩部分合并在一起我們用加法計算;如果我想:從總數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我們該怎樣計算呢?

二、學習減法

(一)看圖自主理解減法含義

1.出示圖片:主題圖

(1)請你自己想一想,這幅圖什么意思?

(2)小組內說一說

(3)你知道怎樣解答嗎?

2.全班討論

3.教師小結

當我們從總數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外一部分時,我們用減法計算.“-”記做減號.

從5個里面減去2個,還剩3個,寫作:5-2=3

(二)反饋

1.出示圖片:做一做1

2.出示圖片:做一做2

3.出示圖片:小刺猬拿蘋果

(三)小結

當我們需要把兩部分合并在一起的時候,我們需要用加法計算;當我們從總數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外一部分時,我們用減法計算.

三、練習

(一)出示圖片:手指圖

(二)出示圖片:小鳥摘果子

(三)出示圖片:老鼠做數學

四、小結

今天我們接觸了減法,你知道什么時候運用減法進行計算嗎?今天你有什么收獲嗎?

探究活動

成雙配對

游戲目的

1.鞏固5以內加減法的含義.

2.使學生能夠熟練計算5以內的加減法.

游戲準備

將所有5以內的加減法算式制作成口算卡片.

游戲過程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

篇11

孩子們都熱愛學校,熱愛班級,學習積極性高,能聽老師的話。但也有部分孩子自我約束能力極差,衛生習慣差。

三、工作目標及基本要點:

1、加強學生自主管理,提高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2、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教育。

3、確立班級奮斗目標:在實現班集體的奮斗目標的過程中,充分發揮集體每個成員的積極性,要讓他們分享集體的歡樂和幸福,從而形成集體的榮譽感和責任感。

4、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不亂扔、亂吐、亂畫。學會清理書包、抽屜,學會打掃教室衛生。

5、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教育。健全班委會,明確分工,提高小干部的管理能力。

四、具體措施:

1、充分利用班會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2、發揮小干部作用,師生共同管理班級。

3、充分利用課堂40分鐘向學生進行教育。

4、加強安全教育,利用晨會、集會、升旗、黑板報等形式開展安全知識教育,平時多深入了解,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學生安全。

5、抓好兩操的教育。

6、加強家校聯系,家長與老師共同教育孩子。

五、具體工作安排:

本冊教材分四個階段學習:

1---4周

第一課《上學和放學》

第二課《認識交通標志》

第三課《認識簡單的危險標志》

5---8周

第四課《社區和室內活動安全》

第五課《用電安全》

第六課學習一些食品安全等知識

9----12周

第七課食品安全知識

第八課小心,別傷著

第九課學會自我保護

13----16

第十課時乘車的安全

第十一課課間活動要注意安全

第十二課在家的勞動安全

篇12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要求掌握的詞語,認識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讀課文過程中,讓學生明白像小猴子那樣看見一樣好東西就丟掉原來的好東西,最后會一無所獲.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量詞詞組及"又×又×"詞組的積累掌握.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頭飾道具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

1,(出示猴子圖片):這是一只調皮的猴子.有一天,它偷偷地跑下山來了.

2,質疑:聽到這里,你想知道些什么

3,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小猴子下山后都干了些什么

(二)整體感知

課件演示,范讀課文

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

多形式檢查自讀情況

提問:小猴子下山后都到過哪些地方(根據回答展示畫面,板書)

(三)由扶到放,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A:小猴子下山后,最先來到哪里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B:它看見什么了又怎么做(課件展示畫面,引導讀好"又大又多")

C:通過動作了解"掰","扛"的字義

D:指導朗讀

E:加動作表演讀第一自然段

半扶半放學習第二自然段

A:小猴子扛著玉米,又來到了哪里讀第二自然段

B:它看見了什么就怎么做看桃樹圖,讀好"又大又紅"

C:做"扔","摘"的動作,知道它們都跟手有關系,都用提手旁

D:表演讀第二自然段

小組合作學習3~4自然段

A:出示提示:小猴子走到-------------,他看見---------------------,非常高興,就---------------.

B:小組匯報學習情況

C:比比誰讀得好

4,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

A:表演讀

B:討論:小猴子空著手回家,會想些什么

回去以后,猴子媽媽會對他說些什么

回顧課文,表演課文

1,看板書復述故事

2,戴上頭飾,表演《小猴子下山》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

指名讀,齊讀

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二)復習鞏固生字

1,出示生字,認讀

2,去掉拼音,多形式讀

(三)指導識字,寫字

1,描紅,想想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字

2,小組討論,交流記字方法

3,指導書寫

4,練習書寫

展示作業,說說哪些寫得好,哪些寫得不好

(四)詞句訓練

1,找出課文中帶有"又×又×"的詞組讀一讀

篇13

2.指導學生規范書寫,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教學難點

理解0的三個含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教師:大家喜歡聽故事嗎?你們聽過《小貓釣魚》的故事嗎?

(放錄音,聽故事.)

(點評:“借助小貓釣魚”的有趣情境,呈現一組連環畫,使學生直觀形象地看到變化過程.教師在這里注意聯系學生的兒童心理特點,通過學生喜歡的講故事的形式,豐富學生的感性積累,發展學生的數感.)

二、觀察畫面,引入新課

(一)出示主題圖.

教師:你猜猜故事里的小貓是哪一只?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別的小貓釣了多少條,你們知道嗎?你們能把這些數寫在下面的田格里嗎?

1.出示圖片

(1)學生在書上寫數.

(2)展示

教師:你認為他哪寫的好,哪還需要改進呢?

(點評:學生之間的評價也很重要,在學生評價中有,教師有意識的進行引導,讓學生可以看到其他同學的優點,引導學生正確的進行互評.)

教師:小黃貓一只也沒釣著,在他的下面應該寫幾呢?(寫0)

2.出示圖片

教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0”的認識.

(板書:0的認識)

教師:你們的知識可真豐富!0也和1、2、3這些數一樣,也是一個數.

師指著小貓下面的0問:在這里0表示什么呢?

(二)感知0的另兩種含義.

教師:你還在哪見過0?

我們在直尺上發現了0,請同學們拿出直尺看一看.

1.出示圖片

教師:直尺上的數是怎樣排列的?這些數是從幾開始的?

(這些數是按順序排列的,從0開始的)

這個0表示什么呢?小組同學互相說說.

誰來說說你們組的意見?

小結:直尺上的這個0,表示開始,起點的意思.

2.出示圖片

教師:在溫度計上也有0,這個0又是什么意思?

教師:0度是水變成冰的溫度,當溫度下降到0度時水就開始結冰了.

3.出示圖片

教師:0度可以這樣表示.

(點評:教師在這一環節讓學生觀察圖,找出“0”讓學生說說“0”的含義,從而明確“0”讓學生不僅可以表示沒有,還可以表示其他的含義.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直觀體會“0”的實際含義.)

三、學習寫0.

(一)教師:我們在這么多地方見過0,0是怎樣寫出來的,請看大屏幕.

1.課件演示:0的寫法

2.邊演示邊講解:

0是一筆寫成,起筆在右上邊線中間偏上一點,向上碰到上邊線,再向左下寫,寫

到橫豎中線焦點的地方,與豎中線接觸,然后向右下拐,到下邊線中間偏左的地方與下線接觸,再往上拐到中線附近,與右邊線接觸,再繼續向上,收筆處與起筆處相連接.

教師:請你用手指和課件演示一起寫一遍.

學生書空

(點評:教師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關注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二)出示圖片

1.學生練習書寫.

2.出示學生作品.

教師:你認為他哪寫的好,哪還需要改進呢?

(三)出示圖片

1.教師:你能把下面的空格寫完嗎?

2.出示學生寫法

0010020__004005

006007008009010

0010020__004005

0010020__004005

教師:哪種寫法對呢?為什么?

(這兩種方法都對,第一種是接著寫的,第二種是照樣子寫的.)

(點評: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識.)

教師:你們寫得真棒!在寫好字的同時,還注意了寫字的姿勢.下面我們一起來休息一下.

課間休息:播放歌曲《小貓釣魚》

四、課堂練習

(一)出示圖片:請你從0開始,按順序把這些數連起來

教師:你們畫出的是什么呢?(小熊舉重)

誰還想把你的作品給大家看看?

(二)出示圖片:怎樣數得快?

教師:請你先想想,怎樣數快,再把你的想法和小組同學說說,看誰的方法最快.

(指名演示怎樣數.)

(點評:教師鼓勵學生算法的多樣性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引導學生進行討論與交流,培養學生良好的思考習慣和合作意識.)

五、課堂小結

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0呢?

(點評:教師讓學生初步感知“0”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注意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從中感受到生活中到處有數學,增強了學生對數學的體驗和認識.)

探究活動

與眾不同

活動目的

1.使學生加深對5以內數的認識.

2.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活動題目:在0、1、2、3、5這5個數中,哪一個數與眾不同?

2.學生分小組討論.

3.學生集體交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涪陵区| 岚皋县| 浑源县| 汉源县| 鹿邑县| 彭山县| 神农架林区| 四子王旗| 灌阳县| 凤台县| 志丹县| 绥江县| 海晏县| 景洪市| 洪泽县| 陇南市| 呼伦贝尔市| 夏邑县| 和平区| 吉木萨尔县| 吉安县| 北京市| 兴宁市| 正安县| 峡江县| 浦县| 上杭县| 武川县| 丰台区| 沂水县| 禄丰县| 滁州市| 扶绥县| 甘南县| 禄丰县| 永胜县| 玉龙| 疏勒县| 西和县| 华坪县| 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