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小學數學教案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小學數學教案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1、90%的教師教師們能在二次備課中體現自己獨到的見解,及時進行二次批注。

2、100%教師能夠按照學校要求超周備課;

3、學習目標的設定總體上明確、具體,具有可操作性、可評價性;

4、教學流程都能夠做到比較詳實、具體,符合學情;

5、大多數教師能夠及時就教學實際進行比較有針對性的反思;如:褚洪卓、陳梅、許曉梅、韓曉春等;

二、不足之處

1、極個別教師的二次批注略顯簡單,極個別教師沒有及時進行反思;還有授課教師、授課時間未及時填寫,教案未教師簽約等問題。

2、個別教師培優補差措施不夠具體,還有待完善。

三、整改措施

1、學習目標的敘寫要明確、具體、可操作、可評價,指向性強;

2、二次批注不少于三次。

篇2

教學過程

一、自主活動,感受數的順序

師:同學們已經認識了100以內的數,請同桌同學相互從1數到100,看誰數得又對又快。

生:同桌同學相互從1數到100。

師:同學們翻開書第33頁,請做例7。

生:認真填表,思考題中所提的問題。(同時,老師準備好例7掛圖,請一位同學把掛圖中的表填好。)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同學們填得對不對。

生:共同反饋,加強對100以內數的順序的記憶。

師: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討論例7中的三個問題。

生:同學們討論。

師:從表里我們可以看到哪些有趣的排列?

生1:第一列數個位上的數字都是1,十位上的數字從第二位起,分別是1、2、3、4、5、6、7、8、9。每個數都比它上邊的數大10。

生2:最后一列上的數分別是10、20、30、40、50、60、70、80、90、100,每個數都比它上一行的數大10。

……

師:剛才我們共同學習了例7。現在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拍手掌,從100數到1:“100、99……”。

二、小組活動,探索比較兩個數大小的方法

師:現在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做游戲。與老師出示的75相鄰的兩個數都是75的好朋友,請同學們幫助老師找出來,寫在你手中的紙卡上。

生:全班同學們在紙卡上寫數字。

師:請同學們把75、74、76這三個數按照數的順序寫出來。然后在小組內相互說一說誰大,誰小,誰最大,誰最小,為什么?并且用不等號表示它們的大小關系。

生:同學們寫出三個數的順序后,在小組內交流各自對三個數大小的見解。

師:請小組派代表匯報你們組的結論。

生:全班學生反饋。76比75大l,75比74大l,76最大,74最小。

師:48、40、49誰大?誰小?為什么?誰來說說。

生: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師:74、75、76與40、48、49這兩組數有什么共同特點?怎樣比較這樣一組數的大小?請小組討論。

生:討論出這兩組數的共同特點是:十位上的數相同,即有相同的幾十個。因此,比較大小時,只要比較個位上的數字的大小即可。得出:比較十位上數字相同的數的大小,只要比較個位上的數字的大小,個位上數字大的數大。

師:老師出示數30,比它小的整數十數都是它的好朋友,請同學們在紙卡上幫助老師寫出它的好朋友。

生:寫出數10、20。

師:請同學們把30、10、20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然后在小組內相互說說這三個數誰大,誰小,誰最大,誰最小,為什么?

生:寫出數的順序,并在小組內交流10、2O、30大小關系。

師:請各小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10、20、30大小的關系。

生:因為兩個10的和是20,所以20大于10;又因為20加10得30,所以30大于20,大于10。30最大,誰最小。

師:請同學們在紙卡上寫出比50大的整十數。并在小組內說說誰比誰大幾十,誰比誰小幾十。

生:小組活動,完成老師提出的要求。

師:請同學們把黑板上的小人手中的卡片放在正確的位置上。

生:學生填卡片,然后師生再共同反饋。

師:同學們做得都挺好,但38<45,有的同學做錯了,為什么38小于45,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議一議。

生:小組議論。

師:誰能說一說為什么38小于45

生1:38比40小2,而40比45小5,因此38比45小。

生2:38是三十多個,而45是四十多個,四十多個比三十多個大。所以38小于45。

生3:撥計數器,也可以得出38比45小。邊撥計數器邊說。

生4:……

師:請同學們在中填上“<”或“>”號。

289642383784

生:解答。

篇3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會計算帶小括號的加減兩步式題,知道一個算式里有括號,先算括號里面的.

難點:理解小括號在計算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4+3+28-6-19+6-812-7+6

2.口算.

20+334+548+5060+15

9+204+8191+770+29

7+52

(二)學習新課

1.談話引出課題.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認識一個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小括號——又稱圓括號,記作“()”.[邊說邊板書課題:小括號記作()]小括號的威力可大了,為什么呢?我先給你們講一個故事.

2.教學例2.

出示例2實物圖.

師:有一天小兔和小狗到小熊家去做客,它們倆剛一進門,小熊就高興地說:“你們來得真好!快幫助我算一算盤子里一共有多少塊糖?”小熊指著盤子里的糖說:“糖紙有不同的顏色,這里黃色的有2塊,綠色的有3塊,紅色的有7塊,你們想一想該怎樣算就能算出一共有多少塊糖?”

師:請同學們也來幫助小熊算一算好嗎?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圓片,在課桌上擺一擺,猜一猜小兔和小狗是怎樣算的.

甲:我猜小兔是這樣算的:先把2塊黃色的和3塊綠色的加起來是5塊,再加上7塊紅色的是12塊.

師:如果用算式表示出來,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用算式表示出來,就是先算2加3得5,再算5加7得12.

師:先算的2加3要用小括號括起來.

教師完成板書:

乙:我猜小狗是用另外一種方法算的:先把3塊綠色的和7塊紅色的合并起來是10塊,再把2塊黃色的和10塊合起來一共是12塊.用算式表示出來,就是先算3加7得10,再算2加10得12.

師:怎樣表示先算3加7呢?

生:先算的3加7要用小括號括起來.

指名到黑板上添加小括號.

師:你們真聰明!不但幫助小熊算出了一共有12塊糖,而且還知道了算式里用括號括起來的部分要先算.一個算式里有小括號,就應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算式:(2+3)+7=12里,有沒有小括號都要先算2+3,所以先算的部分在前面時,括號可以省掉不寫.

3.教學例3.

出示例315-(6+2)=____

師:想一想:怎樣算?在練習本上試算.

指名口述計算過程,教師板書:

(三)鞏固反饋

1.算一算,說一說.

12-5+4=11先算12減5得7,

再算7加4得11.

12-(5+4)=3先算5加4得9,

再算12減9得3.

師:這兩道題的數目和計算符號完全一樣,為什么結果就不一樣了呢?這就是小括號的威力了.由于第2小題增加了小括號,計算順序就不一樣了,結果也就不一樣了.同學們一定要記住:在一個算式里有括號,必須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2.看圖計算.

3.選擇答案.(把正確的答案填在方框里)

(1)19-9-7=(2)60-(30-20)=

①17②3①50②10

(3)17-(2+8)=(4)8+(60-40)=

①7②10①28②18

4.把每一橫行、每一豎行的三個數相加的和寫在()里.

5.游戲——找朋友.

發給每位同學一張寫著算式的卡片,先請一位學生到前面來說:“快算!快算!快快算!我的朋友在哪里?”下面的學生要迅速地算出這張卡片上和自己手里卡片上的題目的得數,如果得數一樣就邊說:“你的朋友在這里.”邊跑到前面舉起手中卡片,讓大家檢驗是否找到朋友了.

以一組題目為例:

15+4-29+(10-2)12+(13-8)18-(9-8)19-(1+1)

6.思考題.

給算式添上小括號

(1)8+60-40=28

(2)90-40+20=30

(3)17-9-6=14

篇4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會計算帶小括號的加減兩步式題,知道一個算式里有括號,先算括號里面的.

難點:理解小括號在計算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4+3+28-6-19+6-812-7+6

2.口算.

20+334+548+5060+15

9+204+8191+770+29

7+52

(二)學習新課

1.談話引出課題.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認識一個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小括號——又稱圓括號,記作“()”.[邊說邊板書課題:小括號記作()]小括號的威力可大了,為什么呢?我先給你們講一個故事.

2.教學例2.

出示例2實物圖.

師:有一天小兔和小狗到小熊家去做客,它們倆剛一進門,小熊就高興地說:“你們來得真好!快幫助我算一算盤子里一共有多少塊糖?”小熊指著盤子里的糖說:“糖紙有不同的顏色,這里黃色的有2塊,綠色的有3塊,紅色的有7塊,你們想一想該怎樣算就能算出一共有多少塊糖?”

師:請同學們也來幫助小熊算一算好嗎?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圓片,在課桌上擺一擺,猜一猜小兔和小狗是怎樣算的.

甲:我猜小兔是這樣算的:先把2塊黃色的和3塊綠色的加起來是5塊,再加上7塊紅色的是12塊.

師:如果用算式表示出來,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用算式表示出來,就是先算2加3得5,再算5加7得12.

師:先算的2加3要用小括號括起來.

教師完成板書:

乙:我猜小狗是用另外一種方法算的:先把3塊綠色的和7塊紅色的合并起來是10塊,再把2塊黃色的和10塊合起來一共是12塊.用算式表示出來,就是先算3加7得10,再算2加10得12.

師:怎樣表示先算3加7呢?

生:先算的3加7要用小括號括起來.

指名到黑板上添加小括號.

師:你們真聰明!不但幫助小熊算出了一共有12塊糖,而且還知道了算式里用括號括起來的部分要先算.一個算式里有小括號,就應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算式:(2+3)+7=12里,有沒有小括號都要先算2+3,所以先算的部分在前面時,括號可以省掉不寫.

3.教學例3.

出示例315-(6+2)=____

師:想一想:怎樣算?在練習本上試算.

指名口述計算過程,教師板書:

(三)鞏固反饋

1.算一算,說一說.

12-5+4=11先算12減5得7,

再算7加4得11.

12-(5+4)=3先算5加4得9,

再算12減9得3.

師:這兩道題的數目和計算符號完全一樣,為什么結果就不一樣了呢?這就是小括號的威力了.由于第2小題增加了小括號,計算順序就不一樣了,結果也就不一樣了.同學們一定要記住:在一個算式里有括號,必須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2.看圖計算.

3.選擇答案.(把正確的答案填在方框里)

(1)19-9-7=(2)60-(30-20)=

①17②3①50②10

(3)17-(2+8)=(4)8+(60-40)=

①7②10①28②18

4.把每一橫行、每一豎行的三個數相加的和寫在()里.

5.游戲——找朋友.

發給每位同學一張寫著算式的卡片,先請一位學生到前面來說:“快算!快算!快快算!我的朋友在哪里?”下面的學生要迅速地算出這張卡片上和自己手里卡片上的題目的得數,如果得數一樣就邊說:“你的朋友在這里.”邊跑到前面舉起手中卡片,讓大家檢驗是否找到朋友了.

以一組題目為例:

15+4-29+(10-2)12+(13-8)18-(9-8)19-(1+1)

6.思考題.

給算式添上小括號

(1)8+60-40=28

(2)90-40+20=30

(3)17-9-6=14

篇5

2.培養觀察能力、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合作意識,學會評價;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具:有關水果店、鞋店、電腦市場、服裝店的情景照片;課件(能控制圖片,音樂,及其他題目的展示);貨柜臺及物品(水果類、學具類、蔬菜類、生活用品等多種物品)

學具: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學具;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情景激趣。

出示一張水果店照片。

師:這張圖片漂亮嗎?你逛過商場嗎?這張圖片是老師上周星期天逛商場用相機拍下來的,還有幾張,想不想看?

師:那好,待會同學可要仔細觀察每張照片,看誰看完之后,能告訴大家,你都看到了什么?發現了什么?

二.情景中探索、生活經驗的升化。

(一)從生活經驗中悟出新知。

1.課件一張一張顯示商店里拍的照片。(學生小聲說)

2.抽學生說。

生n:我看到了……

3.幾張照片放在一起。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說了這么多。你發現這些東西是怎么擺放的?

師:你們的發現都不錯。你們的意思就是說把一樣的(或同樣的)東西放在一起。數學上把一樣的或同樣的稱為同一類。把同樣的東西放在一起,就叫分類。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分類的方法。

板書

(二)實踐體會,分組動手擺,生活經驗的升化。

1.師:剛才商店里的阿姨擺柜臺,分類擺得不錯,你們想不想擺呀?好,下面請大家來當小售貨員,動手分類擺一擺。

要求:首先,同組的小朋友一起到柜臺前,看看你們的柜臺前的籃子里有些什么東西。

然后,商量、討論怎樣把這些東西分類擺放好。

再動手合作把物品分類擺放好。

2.小朋友動手合作擺放。(放音樂,讓

小朋友在歡快的音樂中活動)

3.小組參觀、交流、匯報。

師:哪個組先請大家來參觀?

接著一組一組匯報,同學相互評價。(組織學生交流、評價,培養交流、評價意識)

4.列舉生活中的分類。

師:我(老師)覺得四個小組擺得挺不錯,經過我們小售貨員分類擺放,這些東西就不亂了,看起來就清楚了不,找起來就方便了。

比如,我要買西瓜,到哪兒買?興趣班的同學要買足球,到哪兒買?冬天來了,媽媽要給你買毛衣,到哪兒買?李老師要買電腦,到哪兒買?(列舉與學生生活貼近的。)

同學互相說一說,你曾經到什么店里去買過什么?

[NextPage]

5.德育教育

師:分類帶來這么多方便,你們說分類好不好?

平時,我們同學們的學習用品、生活用品都要分類擺放好,養成良好的習慣。

(三)分類知識的抽象運用。

師:剛才,同學們動手合作分類擺放物品,做得非常好,那么,畫出來的,你能分嗎?

1.出示課本第40頁第1題。

2.出示課本第40頁第2題。

師:用你喜歡的顏色把車涂上顏色,看誰涂得又對又好。

小組互相欣賞。

各組推選1名全班展覽。

4.分類的多樣化。

師:其實呀,分類還有一定的技巧,想不想試一試?

學生拿出裝有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學具。

師:請你把這些學具分類擺放成幾堆,看你有幾種擺法。

學生動手擺。

學生匯報。

老師小結:可按形狀、可按顏色,標準不一樣,分的結果就不一樣。(課件展示分的結果)

收學具。師:請把紅色的收起來,再把黃色的收起來,再把藍色的收起來,把剩下的收起來。

三.課堂回顧。

師:這節課你們都學會了什么?

學生交流、匯報。

師:今天大家學會了分類,還掌握了分類的一些技巧。

四.把分類運用于生活。

1.說生活中的事例。

讓學生說說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見到過分類。

篇6

(三)掌握3的組成.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3的組成和3的書寫.

難點:會比較3以內數的大小.

課前準備

(一)教具:主題圖、計數器、貼絨小棒、點子圖、方塊圖.

(二)學具:1~3的數字卡片、3根小棒.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看圖填數:

(二)學習新課

導入新課:師指板演題,提問:2個海棠再添上1個是幾個?(3個)對!今天我們這節課就來學習“3的認識”.(板書課題)

1.教學3的認識.

(1)出示主題圖:學生觀察后,老師提問

圖上畫的是什么?(工人在生產電視機)

數一數:這幅圖里有幾個工人?幾臺電視機?(3個工人,3臺電視機)

(2)撥珠數數:老師在計數器上撥出2個珠子,又撥出1個,問:老師在計數器上先撥出幾個珠子?又撥出幾個?一共撥了幾個?

師說:2個珠子又添上1個是3個.

指名說:2個珠子又添上1個是3個.

(3)學生擺小棒:

師說:請同學們拿出3根小棒,用這3根小棒擺一個圖形.比一比,看誰擺得好,擺得快.

指名上前用老師的貼絨小棒擺一個三角形.

小結剛才我們數的這些人和物的數量都是3,就可用數字3來表示.(老師用紅筆描課題3)

提問:你們在日常生活中,還看到哪些物品的數量是3個3個的?(三角架有3個角,三輪車有3個輪子,3本書,3個碗……)

2.教學3以內數的順序.

(1)出示點子圖::

提問:每個點子圖下面應寫幾?學生回答后,老師板書123.

提問:1排在誰的前面?(1排在2的前面)

1比2大,還是小?(1比2小)

2比1呢?(2比1大)

2排在誰的前面?(2排在3的前面)

2比3小,還是大?(2比3小)

3比2呢?(3比2大)

(2)讀一讀:123321

(3)說一說:2前面的數是幾?后面的數是幾?

3.比較數的大小.

(1)出示方塊圖::

提問:左邊幾個方塊?右邊幾個方塊?師板書:23

提問:2個方塊和3個方塊比,誰多?誰少?(2個方塊比3個方塊少)

(2)出示“<”號:

師說:2個方塊比3個方塊少,就是2比3少,我們就可以用小于號來表示.

板書:<(在2和3之間寫<)

小于號

師說:這個符號叫小于號(在<下面板書小于號)2M3:讀作:2小于3表示2比3少.指名讀、指名說.

(3)出示方塊圖::

提問:這是幾個方塊和幾個方塊比多少?比的結果是3個方塊比2個方塊怎么樣?(3個方塊比2個方塊多)

想一想:誰能用數字和符號來表示?

指名說:師板書:3>2.

指名讀、指名說:3比2多.

小結今天又學習了一個新的符號,叫小于號.它和昨天學的大于號的樣子差不多.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個符號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兩人一組議論,然后指名說.

老師歸納:(指板書)小于號的尖朝左邊,口朝右邊.也就是尖朝著小數,口朝著大數;大于號的尖朝右邊,口朝左邊.也就是口朝大數,尖朝小數.

齊讀:2<33>2

指名說:2小于3,表示2比3少.

3大于2,表示3比2多.

4.教學數的組成:

學生動手擺小棒:每人拿出3根小棒.

左邊擺2根,右邊擺1根.

說一說:幾和幾組成3?板書:

3可以分成幾和幾?

左邊擺1根,右邊擺2根.

說一說:幾和幾組成3?板書:

可以分成幾和幾?

5.教學3的書寫:

出示田字格黑板,老師范寫3.然后指導書寫,強調3的兩個半圓要寫在田字格的左半格的右邊,一筆寫成,要寫端正.學生在書上練習格里描寫3.

(三)鞏固反饋

1.給數字卡片排排隊.

請同學們拿出1,2,3的數字卡片,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好隊.再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隊.

從1數到3,從3數到1.

2.出示卡片:

指名讀、指名說各表示什么.

3.口答:

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3的認識.知道3比2大,用3>2表示.記住了3的組成,會寫數字3.希望同學們回家后,再看看哪些東西的數量是3個3個的.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3的認識是在1,2的認識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設計教案時注意了與前面知識的聯系,由2導入新課.老師指海棠圖問:2個再添上1個是幾個?很自然地引入新課.

學生對數的順序的掌握比較容易,因為只有3個數.所以應把重點放在培養學生說的能力上,教學生會說:1排在2的前面,1比2小,2比1大.2排在3的前面,2比3小,3比2大.

篇7

(三)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受到勤儉節約和愛護人民幣的教育.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認識常見的幾種人民幣,以及人民幣單位間的十進關系,領悟這種十進關系和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相同.

難點:各種面值人民幣之間的簡單換算.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口答:10個一是()100個一是()10個十是()

(二)學習新課

1.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到商場買東西,到書店買書,都用什么去買呢?(用錢去買)對了,每個國家的錢都有自己的名稱,你們聽說過哪些貨幣的名稱?(美國的錢叫美元,日本的錢叫日元,英國的錢叫英磅,法國的錢叫法郎,……)我們國家的錢叫什么?(人民幣)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人民幣(板書課題:認識人民幣)

2.教學例1

師: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各種分幣.請同學們從自己面前擺放的人民幣中指出1分、2分、5分硬幣擺在桌面上.(學生活動結束后,教師逐個出示1分、2分、5分硬幣讓學生看,并把放大的硬幣示意圖貼在黑板上)

師:1分、2分、5分幣有硬幣和紙幣兩種,它們的幣值是相同的,用途是一樣的.

教師指著示意圖提問:你怎么知道哪個是1分的硬幣?(1分的正面有數“1”,數“1”下面有“壹分”字樣,“壹分”周圍有麥穗圖案)

師:誰說一說2分的硬幣有什么特點?(2分的上面有數“2”,數“2”下面有“貳分”字樣,“貳分”周圍也有麥穗圖案.它比1分硬幣稍大一點)

師:誰告訴大家5分的硬幣上面有什么特點?(5分上面有數“5”,數“5”下面有“伍分”字樣,“伍分”周圍也有麥穗圖案.它比2分、1分硬幣都大)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1分、2分、5分的硬幣,同學們看一看硬幣的背面有什么圖案?(人民幣的背面是國徽圖案)

師:在國徽上面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字樣.這些是人民幣的象征.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每一位公民都要愛護人民幣,你們從小也要養成愛護人民幣的好習慣.

師:下面請同學們想一想:一個2分幣可以換幾個1分幣?(讓學生自己擺出學具,兩個1分的)

師:一個5分幣可以換幾個1分幣?(同上)

師:一個5分幣可以換幾個2分和幾個1分的呢?有幾種換法?(同桌互相說說,并說出自己不同擺法的思路)

3.教學例2.

出示投影片,教師用壹分幣一個一個地數,數出10分來.

師:10個1分是多少分?(10個1分是10分)

師:想一想10分可以換學具中的哪一張人民幣?請你悄悄地找出來,老師說一二三,你們一起舉起來,看誰找得對.(學生舉起1角)

師:誰能說一說你是怎樣找的?(10分可以換1角,1角的人民幣左、右兩個下角都有一個“1”字,面上有“壹角”兩個字)

師:你真聰明,不但找得快,而且還說出10分可以換1角.那么1角也可以換成10分,1角和10分同樣多,因此我們說:1角等于10分.(板書:1角=10分)

師:想一想幾個2分幣可以換1角?幾個5分幣可以換1角?(5個2分幣可以換1角,2個5分幣也可以換1角)1角也有紙幣和硬幣兩種.(教師邊說邊板書并貼示意圖)

4.教學例3.

師:請同桌的同學一起在學具中找出2角和5角人民幣,互相說說2角和5角的人民幣各有什么特征?(學生活動后,指名說出2角和5角人民幣的特征.教師板書并貼示意圖)

師:一張2角的人民幣,可以換幾張1角的?(指定一名學生與教師兌換)

師:一張5角的可以換幾張1角的?誰與我兌換.(指定一名學生與教師兌換)還可以怎樣換呢?(5角換3張1角和一張2角;換2張2角和一張1角的)

5.教學例4.

師:請同學們拿出學具中的所有1角的人民幣,一角一角地數,數到10角.(學生動手數出10角)誰來告訴大家可以換一張什么樣的人民幣?為什么?(10角可以換一張壹元的人民幣,因為1元=10角)

師:請同學們在學具中找出1元的人民幣.(教師同時板書并貼示意圖)10角可以換1元,1元也可以換10角.因此,1元等于10角.(板書:1元=10角)1元也有紙幣和硬幣兩種.

師:到現在我們認識以分為單位的人民幣有哪幾種?(1分、2分、5分三種)以角為單位的人民幣有哪幾種?(1角、2角、5角三種)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有幾種?(只有1元的1種)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還有其它紙幣的,以后我們再學習.

師:請同學們看書:p.38~p.39.并在書上填空.集體訂正后,讓學生口答一元等于多少分?

師:你們認為人民幣中最小的是多少?(1分)可是你們想過沒有,如果全國12億人每人節約1分錢,將是1千2百萬元,能夠建成幾十所希望小學.所以我們從小要注意勤儉持家節約用錢.

(三)鞏固反饋

1.教科書p.40做一做中的第1題.(出示投影片)

(1)把1角、2分、1分合起來是()角()分.

(2)把3張1角、1個5分、2個2分合起來是()角()分.

2.游戲:教師當售貨員,學生當顧客,教師出示標有價格的商品,讓學生購買.

一支鉛筆:1角5分一把尺:2角4分

一只口哨:2角8分一塊手帕:3角6分

一本書:1元5角8分

3.搶答題

1角=()分10分=()角3角=()分

40分=()角6角=()分50分=()角

4.教科書p.40做一做中的第3題填在書上.

5.課堂練習:p.43練習十1~3題.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這節課緊扣教學目標,讓學生對人民幣單位元、角、分以及它的十進關系有一個直觀形

象的初步認識,教學層次清楚,環節緊湊,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了學生主體地位.為了讓學生參與學習過程,課前應備有足夠的學具,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電化教學手段和直觀教具的演示,通過看、想、拿、換、說,

使操作、思維和語言表達緊密結合,讓學生在愉悅的學習氣氛中掌握了1角=10分的進位關

系.在此基礎上,運用遷移規律,學習了1元=10角,進而得出1元等于100分.并適時地

歸納、概括出這節課認識的幾種人民幣,使學生對人民幣形成了整體認識.

篇8

(三)會區分“5個”和“第5個”.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會比較5以內數的大小,掌握5的組成.

難點:會區分基數和序數.

課前準備

(一)教具:計數器、主題圖、點子圖、小棒、方塊圖.

(二)學具:小棒、1~5的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撥珠數數:

老師撥珠,學生數數.

順數:1234,

倒數:4321.

2.看卡片口答:

14

43

24

34

32

41

3.口算:

3+1=

2+2=

1+1=

2-1=

3-2=

4-1=

2+1=

1+2=

1+3=

3-2=

4-2=

4-3=

(二)學習新課

啟發談話:前幾天,老師帶著同學們到工廠、農村參觀,同學們見到工人在做工,農民在種地.今天,老師又帶著同學們到部隊參觀.你們看,他們看見叔叔在干什么?(出圖)

1.教認數5.

(1)出示主題圖:

引導學生觀察后提問:

這幅圖上畫的是什么?

數一數:圖上有幾位叔叔?

一共有幾匹馬?幾支槍?

師說:你們都數對了.這幅圖上有5位叔叔、5匹馬、5支槍.這里的個數都是5,我們就用數字5來表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5的認識.板書:5的認識.

請同學們想想:還有哪些物體的數量是5?老師引導學生說:5角星有5個角、每個人每只手有5個手指,5分錢、5元錢……

(2)擺一擺:

請同學拿出5根小棒,擺在桌子上,然后從左往右數一數:1根、2根……看看是不是5根.

老師拿出5根小棒,在磁鐵板上擺出一個五邊形:

請同學們用自己的小棒,擺出和老師一樣的圖形.

師問:數一數,這個圖形一共有幾條邊?

師說:對,這是一個5邊形.是用5根小棒擺成的.

2.教5以內數的順序.

出示點子圖:

同學們看一看,老師擺的點子圖順序對不對?

指名上前更正過來:

師問:每個點子圖下面應寫幾?

板書:12345.

齊讀:順讀,倒讀.

師問:

①按照數的順序,4的后面是幾?

②5的前面是幾?

③和4相鄰的兩個數是幾和幾?

3.比較數的大小.

學生每人準備“>”和“<”的卡片.

出示方塊圖:

師問:左邊有幾個方塊?右邊有幾個方塊?(老師在方塊下面分別寫4和5)

4和5比較,誰大?誰小?

師指板書問:4和5中間應填什么符號?請把符號舉起來.訂正后,放下.

老師板書“<”.

指名讀:4<5,4小于5.

指名說:表示4比5小.

出示方塊圖:

師說:我把這兩摞方塊互相調換了位置,改成這樣擺,5和4中間應填什么符號?

學生舉符號卡片,老師板書:“>”

齊讀:5>4,5大于4.

指名說:表示5比4大.

4.教5的組成.

師說:請同學們拿出5根小棒,把5根小棒分成兩堆,有幾種擺法.邊操作、邊思考.

指名說出不同的擺法:(學生說,老師板書)

引導學生把這些擺法加以整理:

師說:你們看,4和1組成5,1和4也組成5,這是因為兩堆小棒的位置調換了.只要知道4和1組成5,就能想到1和4也組成5,所以記住這一組就可以了.

師問:同樣,知道了3和2組成5,就能想到什么?(想到2和3也組成5)

練習5的組成:

看卡片,說組成:

5.區分基數和序數.

指導學生看書上“小朋友賽跑”圖.

師問:

①這幅圖上畫的是什么?

②一共有幾個小朋友賽跑?

③穿綠衣服的女孩跑第幾?(在中填數)

④穿紅衣服的男孩跑第幾?(在中填數)

圖和數對照著說:“誰跑第幾,誰跑第幾,誰跑第幾……”

兩人一組說,指名說.

齊讀:第1,第2……

6.指導書寫數字5.

師邊范寫邊說:5是兩筆寫成的.第一筆在上線中間靠左一點寫斜豎,寫到中線時開始寫右半圓;第二筆在斜豎的靠上方寫橫.

學生在課桌上練習書空.

在書上練習格里寫5.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5的認識,知道5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5以內數的大小,還記住了5的組成.

(三)鞏固反饋

1.請同學們拿出1~5的數字卡片.

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一排,再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一排.

2.做拍數游戲.

老師說一個數,學生說一個數,兩個數組成5.

師說;我說1,生說:我說4.

3.兩人一組做拍手游戲.

4.做“找朋友”游戲:兩人一組,用自己的數字卡片找朋友.(兩個數組成5)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的內容是學習5的認識.這部分知識是在學生已經認識1~4各數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教學方法是運用知識的遷移規律,利用已有知識進行教學.

這節課的重點是會比較5以內數的大小和5的組成.在教學方法上和前面幾個數的方法基本相同.但在教學過程中要抓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訓練學生會用數學語言來回答問題.

篇9

難點:利用計算公式進行利息計算。

教法學法:

教法:游戲法、討論法

學法:認真聽課法、嘗試自學法、練習法

教具學具:

教具:幻燈機

學具:存款憑證

教學過程:

一、小品導入新課

師:在上新課前,我們來看一個小品。大家可要仔細看,因為看完還要回答問題,先請看我們這兩位演員:

同學甲:儲戶小麗;同學乙:張大爺;老師來演銀行職員。好,小品開始:

(甲背著背包,興沖沖地趕路,碰上乙)

乙:喂,小麗,這么早去哪里呢?

甲:張大爺呀,我還要去銀行取錢呢!

乙:取錢!真不懂你們這些人,錢好好地家里不放,偏偏要藏到銀行里,又要存,又要取,多麻煩。

甲:大爺,這您就不懂了,這錢放在家里不安全,存到銀行里,不但能合理、有計劃地用錢,還能支援國家建設呢!

乙:真的嗎?錢存入銀行有這么多好處,那我也趕緊去把家里的幾百塊錢存了,省了我天天提心吊膽的。

甲:大爺,再見!

乙:再見!

(甲繼續走,到了銀行)

甲:您好,我想取回去年存的100元錢,請您辦下手續。

師:好的,請填一下取款單。(生填完了,然后師把錢遞給甲)

甲:(數錢)驚訝地叫道:哎,錢怎么多了?(揚起手中的錢)您多給了一塊八毛。

二、新授:

1、學習利息的計算公式,及相應的幾個概念。

師:這到底是怎么回事?誰知道,說說看!

生:(舉手回答)多給的錢是利息。

師:是的,是利息。這就是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內容──利息(板書課題)。

師:那你對利息了解多少?

生:取款時,銀行多支付的錢叫利息。

師:說得真好,大家表揚他。還有誰想說說利息的意思?

生:(舉手回答)小品中的1.8元是利息。

師:你們知道這1.8元利息是怎么算出來的嗎?結合課本找找看!

生:(看書后舉手回答)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師:說的不錯(師板書,讓生齊讀利息的計算公式。)

師:從這個公式可以看出,要求利息,首先得知道什么?

生:本金、利率、時間。

師:我們已經知道什么是利息,對于本金和利率你知道多少?結合課本,請小組內討論討論,然后找代表發言。

生:(代表舉手)存入銀行的錢叫本金,小麗的100元是本金;利息與本金的比值叫利率,利率是由銀行規定的,有按年規定的,叫年利率;有按月規定的,叫月利率;利率可根據存款的長短,和存款的方式不同而不同。

師:說的不錯。小麗的存款方式是整存整取,年利率是2.25。這“整存整取”是什么意思?

生:(討論后回答)小麗存入100元,然后再全部取出。

2、計算利息。

師:好,現在請同學們根據這個公式,詳細了解利息的計算過程。

(幻燈片出示):小品中的小麗把100元存入銀行,整存整取一年,年利率是2.25。到期后利息是多少?請一學生上臺板演,其他同學獨立完成。

生:(板書)100×2.25×1=2.25(元)

師:式子中的每個量代表什么?。

生:100是本金,2.25是利率,1是時間,2.25元是利息。

師:你是根據什么來列式的?

生:利息的計算公式。

3、稅后利息的學習及計算。

師:2.25元是利息,這可就奇怪了,可小麗只拿到1.8元。這到底是怎么回事,難道錢算錯了嗎?(學生自由說,不清楚,可以翻書找找原因,小組進行討論)

生:(看書后)國家規定,存款的利息要按20的利率納稅,但國債的利息不用納稅,小麗的存款不屬于國債,應該納稅。她得到的利息實際上是納稅后的利息,叫稅后利息。(教師板書:稅后利息。)

師:那稅后利息該怎么算呢?想想看,看誰的腦子最聰明,轉得最快。

生:(討論思考后,得出:)

稅后利息=利息-利息×20=利息×(1-20)

師:看來,同學們真了不起,利息已經算出來了,現在,正式算稅后利息。請一同學板演:

2.25×(1-20)=1.8元

或2.25-2.25×20=1.8元

師:現在,大家知道,小麗多得的1.8元是怎么回事了嗎?

生:知道。

出示第三個問題:小麗一共可取回多少元?

師:這“一共”包括什么?

生:本金和稅后利息。(生獨立完成,然后反饋。)

100 1.8=101.8(元)

答:一共可取回101.8元。

4、反饋練習,讓學生看教科書P124—P125內容。

師:還有什么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請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解決。……

師:同學們表現真好,現在讓老師來考考你們,看誰知識掌握的最牢。

出示:

①把錢存入銀行,只對國家有好處()

②所有的利息都要納稅()

③存款的利息按20的稅率納稅()

④利息=本金×利率()

⑤利息=稅后利息()

⑥稅后利息=利息×(1-20)()

讓學生用手勢表示,并說明錯的原因。

三、課堂練習

師:我們再來看看這幾道題。

1、做P125的“做一做”

①學生讀題。

②要求利息,必須知道哪幾個數據?讓學生找出這些數據。

③學生做,教師巡視,然后派一代表上臺板演。

400×2.88×5=57.6(元)

57.6×(1-20)=46.08(元)

400 46.08=446.08(元)

答:……。

講評時可讓學生說說做法。

2、練習三十的第1題。

① 生讀題。

② 師提示:是哪一部分錢捐給希望工程?(稅后利息)

要求稅后利息,應先求什么?(利息)

③ 學生獨立完成。

3、老師想把暫時不用的600元錢存入銀行,年利率是2.70,存滿半年時,請同學們幫老師算算,到期老師一共可拿回多少錢?

① 師讀題。

② 師:這錢實際上求什么?(本金和稅后利息)

③ 生獨立完成,

600×2.70×0.5=8.1(元)

8.1×(1-20)=6.48(元)

600 6.48=606.48(元)

答:……。

4、做練習三十三的第3題。

四、布置作業。

練習三十三的第5、6題。

五、板書設計:

利息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稅后利息=利息-利息×20

篇10

2.使學生切實感受用學過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引導他們感受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樂趣,以及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3.結合用數學的過程,對學生進行熱愛自然、愛護動物、保護環境的教育。

教具準備:課件、展示臺、錄音機。

教學過程:(黑板上已板書:金色的秋天)

一、錄像激趣,引入新課

師:孩子們,喜歡看動畫片嗎?(喜歡)好,請看大屏幕!

1.兩段錄像場景。(動畫片里面的形象,以及一些生活實例)

師: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問題?

2.學生舉出身邊的具體實例。

師:在生活中,你遇到過這種事嗎?誰愿意說給大家聽?

3.談話引入。

師:生活中的許多事,我們都用了數學知識去解答。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用我們學過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好嗎?

(教師板書:用數學)

二、新課部分

(一)教學圖1

師:孩子們,現在是什么季節?(秋天)對,秋天到了,秋天多么美呀!(課件出示背景圖:孩子們三五成群到郊外去玩。)瞧,他們來了!(演示課件,不出現大括號和問號。)

師:你看到了什么?(有四個小朋友在玩,又跑來了兩個小朋友。)

說得好,孩子們接著看……

(課件演示大括號和問號閃動)

師:現在在我們原來學習的基礎上多了一個大括號和一個問號,他們表示什么意思你們知道嗎?誰來說?(學生自由回答)

師:大括號表示把先跑來的四個小朋友和又跑來的兩個小朋友合起來(師邊說邊做手勢),下面的“?人”就表示讓我們求出一共有多少人,也就是問我們“先跑來4個人,又跑來2個人,合起來是多少人?”(結合教師手勢)孩子們,你們自己說說,邊說邊做動作,開始!

師:誰來說給大家聽?(指定學生回答)

師:誰能完整地說說圖上告訴了什么?要求什么?

(多請幾個人說)

師:(稍慢)先跑來的4個小朋友和又跑來的2個小朋友是這道題的兩個條件,求合起來一共有多少人就是問題。先跑來的4個小朋友是告訴我們的第一個條件,又跑來的2個小朋友是告訴的第二個條件,要我們求出一共有多少人這個問題。

師:根據原來有4個小朋友,又跑來了2個這兩個條件,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人這個問題嗎?

(能!)

師:用什么方法算?為什么?(學生回答)

師:對了,因為是要把這兩部分合起來(教師手勢),所以用加法算。

師:加法算式怎樣寫呢?誰來寫?

(生說,教師板書:4+2=6,課件也出示算式)

師:4、2、6各指的什么?(請學生到屏幕前來指)

師:原來有4個小朋友,又跑來2個小朋友,現在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6個!)你們運用這兩個條件求出了這個問題。(結合教師手勢)孩子們真能干!

(二)教學圖2

師:這些小朋友玩累了,想到好朋友小強就在旁邊住,想去小強家休息一下,小強見他們來了,可高興啦!趕忙跑到地里摘向日葵,好用瓜子來招待這群好朋友!瞧,小強在地里正忙著呢!(課件演示:7個向日葵,大括號)

師:大括號表示什么?(一共有7個向日葵)

師:真不錯,接著看──(課件演示:摘了3個,?個)

師:你看到了什么,說給同桌聽聽!

師:誰來說給大家聽?(學生回答)

師:有7個向日葵,小強哥哥摘了3個,問我們還剩幾個,那么告訴了什么條件?提出了什么問題?(學生回答)

師:這幅圖告訴了我們有7個向日葵,小強哥哥摘了3個這兩個條件,提出了還剩多少個這個問題。

師:誰來完整地說說告訴了什么?要求什么?(學生回答)

師:誰來告訴我用什么方法算?為什么?(用減法算。因為是從7里面去掉3個,所以用減法算。)

師:誰來列算式?(學生回答,教師板書7-3=4,課件也出示算式)

師:7、3、4、在圖上各指的什么?(請學生到屏幕前來指)

師:有7個向日葵,小強哥哥摘了3個,還剩幾個?(4個)孩子們真能干!你們運用這兩個條件解決了這個問題。(伴隨教師手勢)

(三)小結,指導看書

師:剛才圖上的兩件事,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我們應用數學知識去解決了生活中的問題,所以這樣的題我們也叫它──“應用題”(課件出示這三個字)。孩子們,這種題叫什么呀?(應-用-題!)你們以后會解答應用題嗎?(會!)

師:好,翻開書第47頁,從上往下看,第一幅圖你們見過嗎?(見過)下面的算式能填完整嗎?

(能)第二幅圖你們見過嗎?(見過)下面的算式能填完整嗎?(能)好,填在書上。

(四)課間活動

三、鞏固練習

(一)第47頁“做一做”

(展示臺出示“做一做”中的兩幅圖)

師:秋天到了,石榴成熟了,瞧,石榴樹上

掛滿了沉甸甸的石榴;蝴蝶在果園里快樂地飛來飛去,孩子們,認真觀察這兩幅圖:(緩慢)圖上告訴了什么?要求什么?該怎樣列式解答呢?

同桌互相說一說,然后完成下面的列式和計算。

師訂正:第一幅圖誰來說給大家聽?(學生說)算式怎么寫的?為什么用減法算?一樣的請舉手!(第二幅圖訂正方法同樣)

(二)練習七第13題

師:孩子們,秋天美不美?(美)還有更美的呢!老師帶你們到湖邊走走,好嗎?

(展示臺出示13題彩圖)

師:瞧,碧綠的草地,藍藍的湖水,這個小湖美嗎?(美!)天鵝在湖面上翩翩起舞,小青蛙在荷葉上歡快地蹦跳著,魚兒在湖里快活地游來游去,這些小動物可愛嗎?(可愛!)我們要愛護小動物,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這樣,我們的生活就會越來越美!

師:看到這么美的一幅圖,你想到了什么?(學生自由回答)

師:誰又能想到和數學有關的呢?

這些小動物分別給我們提出了問題,誰來說說?(學生完整地說出每道題的意思。)

師:同意嗎?你能回答這些問題嗎?完成在書上!

(教師簡單訂正)

(三)練習七第14題

師:翻到第52頁,完成書上14題。

篇11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計算方法,熟記20以內退位減法所有題.

難點:找規律,初步形成口算的技能技巧.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師:同學們,20以內的退位減法我們已經學完了,這節課我們一起復習20以內退位減法.并整理20以內退位減法表.

師:首先拿出手中的口算卡片(事先給每位學生準備36張20以內退位減法口算卡片)同桌互相出題進行口算練習.

師:誰知道20以內退位減法共有多少道?(學生回答有各種不同答案,反映快的學生很快數出手中的卡片一共有36張,知道有36道.善于動腦筋的學生可能說出十幾減9有8道,十幾減8有7道,…,十幾減2有1道,加起來一共是36道)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應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

師:下面請同學們把手中的口算卡片分類,想一想怎樣算,能很快記住這36道題?分的過程中,同桌同學可以互相商量一下.

(二)動手操作歸納整理

同學們邊思考邊商量,很認真地按自己的想法分類.在適當的時候停止.

師:同學們分得非常認真,下面誰來說說你是怎么分類的?(有的同學按減數相同,即按11~18減9,11~17減8,11~16減7,…,11~2的順序分的;還有的同學按被減數相同,即按11減2~11減9,12減3~12減9,13減4~13減9,…,18減9的順序分的)

師:同學們,你們都分得很對,下面就按你們說的兩種分法,歸納整理20以內的退位減法表好嗎?

師:咱們先按第一種分類方法將口算卡片貼在表格中.(學生邊說教師邊把卡片帖在事先畫好的格中,最后整理出20以內退位減法表.如果時間允許,也可以按第二種分類方法再貼一遍)

師:我們依靠集體的智慧,把20以內退位減法表整理出來了.看看我們整理的和教科書上總結的減法表一樣嗎?(打開書后,每位同學動腦、動口算一遍36道退位減法題)

師:同學們動腦筋用不同的分類方法歸納整理的20以內退位減法表和書上總結的一樣,說明同學們對20以內退位減法掌握得比較好.下面我們還要一起研究在20以內退位減法表中有什么規律,好嗎?

(三)認真觀察探索規律

師:按四人一小組討論,在20以內退位減法表中你們能發現什么?

在老師的引導下,同學們經過熱烈的討論可能會發現如下排列規律.

(1)豎著看:

第一行都是十幾減9.由于被減數一個比一個多1,而減數不變,所以差也隨著一個比一個多1.十幾減9的題共8道.

第二行都是十幾減8的題共7道.

第三行都是十幾減7的題共6道.

第四行都是十幾減6的題共5道.

第五行都是十幾減5的題共4道.

第六行都是十幾減4的題共3道.

第七行都是十幾減3的題共2道.

第八行是十幾減2的題有1道.

(2)橫著看:

第一排都是11減幾.由于被減數不變,減數一個比一個少1,所以差反而一個比一個多1.

第二排都是12減幾的題.

第三排都是13減幾的題.

第四排都是14減幾的題.

第五排都是15減幾的題.

第六排都是16減幾的題.

第七排都是17減幾的題.

第八排是18減幾的題.

(3)從每一橫行的中間起,比較左右兩邊的題.

第一行中間的兩道題是:11-6=5,11-5=6;左右兩邊的題分別是:11-7=4,11-4=7;11-8=3,11-3=8;11-9=2,11-2=9.

第二行中間是:12-6=6,左右兩邊的題是:12-7=5,12-5=7;12-8=4,12-4=8;12-9=3,12-3=9;

(4)斜著看:被減數一個比一個多1,減數也一個比一個多1,所以差不變.如:

11-6=512-7=513-8=514-9=5

(四)動腦思考掌握算法

師:20以內的退位減法題,你是怎樣算的?

讓學生充分發言,師生共同歸納幾種計算方法:

1.想加算減.如:11-9=(),想9+2=11,所以11-9=2.

2.用“見九想一”、“見八想二”、“見七想三”……的方法很快算出36道退位減法.如:

(1)11-9,見減數9想1,1加被除數個位上的1得2,所以11-9=2.

(2)11-8,見減數8想2,2加被除數個位上的1得3,所以11-8=3.

(3)11-7,見減數7想3,3加被除數個位上的1得4,所以11-7=4.

(4)11-6,見減數6想4,4加被除數個位上的1得5,所以11-6=5.

3.還可以用“差1得9、差2得8、差3得7、差4得6……”的方法,也能很快算出36道退位減法.如:

減數與被減數個位差1,得9.

減數與被減數個位差2,得8.

(五)鞏固練習

1.看表口答.

(1)找出哪幾道題是十幾減9的,哪幾道是十幾減7的……讀讀直接說結果.

(2)教師在表中任指一道式題(如:12-7),找出與這道題得數相同的式題.

(3)找出減數與差相同的所有算式.

(4)教師任指一道式題.讓學生很快說出得數.

2.看圖列式并計算.

8+4=7+6=

4+=+=

12-8=13-7=

12-=-=

3.看誰算得又對又快.(3分鐘)

11-2=12-5=13-7=16-8=

15-9=16-7=15-6=13-5=

13-6=12-3=14-8=11-4=

12-7=13-9=11-5=14-9=

17-9=12-8=14-7=13-4=

13-8=11-9=15-8=14-6=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這節復習課是指導學生對學過的20以內退位減法進行歸納整理,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退位減法計算規律,初步形成口算的技能、技巧.

首先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把已學過的36道退位減法進行分類,這本身就是使知識系統、歸納和整理的過程.在分類過程中學生必須動腦、動口、動手,較好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起學習的欲望,掌握學習方法.

篇12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計算方法,熟記20以內退位減法所有題.

難點:找規律,初步形成口算的技能技巧.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師:同學們,20以內的退位減法我們已經學完了,這節課我們一起復習20以內退位減法.并整理20以內退位減法表.

師:首先拿出手中的口算卡片(事先給每位學生準備36張20以內退位減法口算卡片)同桌互相出題進行口算練習.

師:誰知道20以內退位減法共有多少道?(學生回答有各種不同答案,反映快的學生很快數出手中的卡片一共有36張,知道有36道.善于動腦筋的學生可能說出十幾減9有8道,十幾減8有7道,…,十幾減2有1道,加起來一共是36道)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應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

師:下面請同學們把手中的口算卡片分類,想一想怎樣算,能很快記住這36道題?分的過程中,同桌同學可以互相商量一下.

(二)動手操作歸納整理

同學們邊思考邊商量,很認真地按自己的想法分類.在適當的時候停止.

師:同學們分得非常認真,下面誰來說說你是怎么分類的?(有的同學按減數相同,即按11~18減9,11~17減8,11~16減7,…,11~2的順序分的;還有的同學按被減數相同,即按11減2~11減9,12減3~12減9,13減4~13減9,…,18減9的順序分的)

師:同學們,你們都分得很對,下面就按你們說的兩種分法,歸納整理20以內的退位減法表好嗎?

師:咱們先按第一種分類方法將口算卡片貼在表格中.(學生邊說教師邊把卡片帖在事先畫好的格中,最后整理出20以內退位減法表.如果時間允許,也可以按第二種分類方法再貼一遍)

師:我們依靠集體的智慧,把20以內退位減法表整理出來了.看看我們整理的和教科書上總結的減法表一樣嗎?(打開書后,每位同學動腦、動口算一遍36道退位減法題)

師:同學們動腦筋用不同的分類方法歸納整理的20以內退位減法表和書上總結的一樣,說明同學們對20以內退位減法掌握得比較好.下面我們還要一起研究在20以內退位減法表中有什么規律,好嗎?

(三)認真觀察探索規律

師:按四人一小組討論,在20以內退位減法表中你們能發現什么?

在老師的引導下,同學們經過熱烈的討論可能會發現如下排列規律.

(1)豎著看:

第一行都是十幾減9.由于被減數一個比一個多1,而減數不變,所以差也隨著一個比一個多1.十幾減9的題共8道.

第二行都是十幾減8的題共7道.

第三行都是十幾減7的題共6道.

第四行都是十幾減6的題共5道.

第五行都是十幾減5的題共4道.

第六行都是十幾減4的題共3道.

第七行都是十幾減3的題共2道.

第八行是十幾減2的題有1道.

(2)橫著看:

第一排都是11減幾.由于被減數不變,減數一個比一個少1,所以差反而一個比一個多1.

第二排都是12減幾的題.

第三排都是13減幾的題.

第四排都是14減幾的題.

第五排都是15減幾的題.

第六排都是16減幾的題.

第七排都是17減幾的題.

第八排是18減幾的題.

(3)從每一橫行的中間起,比較左右兩邊的題.

第一行中間的兩道題是:11-6=5,11-5=6;左右兩邊的題分別是:11-7=4,11-4=7;11-8=3,11-3=8;11-9=2,11-2=9.

第二行中間是:12-6=6,左右兩邊的題是:12-7=5,12-5=7;12-8=4,12-4=8;12-9=3,12-3=9;

(4)斜著看:被減數一個比一個多1,減數也一個比一個多1,所以差不變.如:

11-6=512-7=513-8=514-9=5

(四)動腦思考掌握算法

師:20以內的退位減法題,你是怎樣算的?

讓學生充分發言,師生共同歸納幾種計算方法:

1.想加算減.如:11-9=(),想9+2=11,所以11-9=2.

2.用“見九想一”、“見八想二”、“見七想三”……的方法很快算出36道退位減法.如:

(1)11-9,見減數9想1,1加被除數個位上的1得2,所以11-9=2.

(2)11-8,見減數8想2,2加被除數個位上的1得3,所以11-8=3.

(3)11-7,見減數7想3,3加被除數個位上的1得4,所以11-7=4.

(4)11-6,見減數6想4,4加被除數個位上的1得5,所以11-6=5.

3.還可以用“差1得9、差2得8、差3得7、差4得6……”的方法,也能很快算出36道退位減法.如:

減數與被減數個位差1,得9.

減數與被減數個位差2,得8.

(五)鞏固練習

1.看表口答.

(1)找出哪幾道題是十幾減9的,哪幾道是十幾減7的……讀讀直接說結果.

(2)教師在表中任指一道式題(如:12-7),找出與這道題得數相同的式題.

(3)找出減數與差相同的所有算式.

(4)教師任指一道式題.讓學生很快說出得數.

2.看圖列式并計算.

8+4=7+6=

4+=+=

12-8=13-7=

12-=-=

3.看誰算得又對又快.(3分鐘)

11-2=12-5=13-7=16-8=

15-9=16-7=15-6=13-5=

13-6=12-3=14-8=11-4=

12-7=13-9=11-5=14-9=

17-9=12-8=14-7=13-4=

13-8=11-9=15-8=14-6=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這節復習課是指導學生對學過的20以內退位減法進行歸納整理,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退位減法計算規律,初步形成口算的技能、技巧.

首先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把已學過的36道退位減法進行分類,這本身就是使知識系統、歸納和整理的過程.在分類過程中學生必須動腦、動口、動手,較好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起學習的欲望,掌握學習方法.

篇13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運用一一對應的方法進行比較物體的多少.

難點:理解“同樣多”、“多些”、“少些”的含義.

課前準備

(一)教具:小花、樹葉、小兔、蘿卜、小雞、小鴨、蘋果、桃子圖片.田字格小黑板,絨板.

(二)學具:每人準備圓片、方塊、三角形各10塊.

教學過程設計

(一)學習新課

1.初步建立“同樣多”的概念.

(1)出示絨板圖.(事先將小花和樹葉混放在絨板上)

師問:誰能告訴大家,是花多,還是樹葉多?

師說:要想知道花多,還是樹葉多,我們先進行分類,把它們排列整齊,再用一一對應的方法進行比較.(老師把花和樹葉排列成兩排)

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

老師帶領學生說:一朵花對一片樹葉,一朵花對一片樹葉……(老師邊說邊連線)

師說:每朵花都對上一片樹葉,每片樹葉都對上一朵花.沒有多余的花,也沒有多余的樹葉.說明花和樹葉怎么樣?(同樣多)

學生練說:花和樹葉同樣多.樹葉和花同樣多.

(2)出示蘿卜和小兔圖:

老師先擺出4個蘿卜,再擺出4只兔子.

師問:

①這幅圖表示什么?

②誰能告訴大家,蘿卜多,還是兔子多?

師說:要想知道蘿卜多,還是兔子多,我們可以用一一對應的方法進行比較.

老師帶領學生邊說邊畫線:一個蘿卜對一只兔子,一個蘿卜對一只兔子……正好,都對上了.沒有多余的蘿卜,也沒有多余的兔子.我們就說蘿卜和兔子同樣多.

指名學生練習說:蘿卜和兔子同樣多.兔子和蘿卜同樣多.

(3)擺一擺:

①左邊擺3個圓片,右邊擺方塊,方塊要和圓片同樣多.想想應該擺幾個方塊.

②上排擺5個圓片,下排擺三角形,三角形要和圓片同樣多,應該擺幾個三角形.

2.初步建立“多些”、“少些”的概念.

(1)出示小雞小鴨圖:

老師在黑板上先貼出2只小雞的集合圖,對著小雞貼出1只小鴨的集合圖.

師問:小雞和小鴨是同樣多,還是哪個多些,哪個少些?

學生回答后,老師小結:要想知道小雞和小鴨是同樣多,還是哪個多些、少些,就可以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來比較.把這個圈里的小雞和那個圈里的小鴨一只對一只地對起來.齊說:“一只小雞對一只小鴨”.(學生說,老師畫線.)

師問:

①小雞和小鴨都對上了沒有?(沒有)

②有多余的小雞嗎?(有)

③有多余的小鴨嗎?(沒有)

師說:小鴨沒有多余的,而小雞有多余的,就是小雞多些,小鴨少些.就可以說:小雞比小鴨多,反過來說,小鴨比小雞少.

學生自己小聲練習說、指名說.

(2)出示蘋果、桃子圖:

老師在黑板上先貼出2個蘋果的集合圖,對著蘋果再貼出3個桃子的集合圖.

師問:我們怎樣來比較蘋果和桃子,哪個多些,哪個少些?(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來比較)

師說:對,可以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來比較,同學們說,老師畫線:一個蘋果對一個桃子,一個蘋果對一個桃子.

師問:比的結果是什么?(蘋果比桃子少)還可以怎么說?(桃子比蘋果多)

學生小聲練習說.

(3)擺一擺:

①左邊擺4個圓片,右邊擺三角形,三角形要比圓片多1個.

②左邊擺5個方塊,右邊擺圓片,圓片要比方塊少2個.

③上排擺6個圓片,下排擺三角形,三角形要和圓片同樣多.

(二)鞏固反饋

1.出圖,把同樣多的用線連起來:

學生說,老師連線.或指名學生上前連線.

2.在課本上做練習一第2,3題.

3.做寫字的準備練習.

(1)練習畫橫線:

師說:畫橫線時,由左向右一筆寫完.橫要寫平,要寫在田字格左半格的橫虛線上.(老師示范)

學生在書上田字格里寫橫.

(2)練習畫豎線:

師說:畫豎線時,由上到下一筆寫完.豎要寫直,要寫在田字格左半格的中間,上下要留空.(老師示范,學生在書上田字格里寫豎)

(3)練習畫半圓:

師說:畫半圓時,彎要拐得圓一些.

指導學生在田字格的左上格練習畫半圓,再在田字格的左下格畫半圓.

課堂設計說明

一、在建立“同樣多”的概念這個環節上,先設計了小花和樹葉比多少的準備題.而且把花和樹葉混放在一起,目的是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其去探索,去思考.再通過老師的直觀演示,使學生清楚看到要先分類,然后排列成行,再用一一對應的方法進行比較.這樣在進行蘿卜和小兔比多少時學生就容易理解了.

二、在建立“同樣多”,“多些”、“少些”的概念后,都安排了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通過擺一擺,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同樣多”、“多些”、“少些”的理解.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邓州市| 额济纳旗| 鄂托克旗| 庐江县| 牡丹江市| 云霄县| 雷山县| 奈曼旗| 赤壁市| 嘉峪关市| 荔波县| 滕州市| 成武县| 黄梅县| 文山县| 岳阳县| 固原市| 宜兴市| 昭平县| 弥渡县| 内丘县| 高清| 保德县| 榕江县| 翁源县| 佛冈县| 焦作市| 同仁县| 丁青县| 灵山县| 措勤县| 西乌珠穆沁旗| 呼伦贝尔市| 夏邑县| 专栏| 宝丰县| 专栏| 巍山| 辽中县| 鄂温| 衡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