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市場監管的功能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市場監管的功能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市場監管的功能

篇1

如果你一直都不去檢查,又怎么能知道哪個經營戶有違法行為?哪個客戶的許可證轉讓了?哪些客戶的情況發生了變化?對許可證的后續監管又當如何實施?有了這些理論的基礎,再結合專賣管理信息系統的支撐以及實際工作的相關情況,就可以有針對性的解決市場監管中的實際問題。永州市卷煙市場監管“五統一工作法①”由此出臺,明確了市場監管人員的工作職責和工作任務,解決了市場監管應怎么做,做到什么標準的問題,真正實現日常監管、動態管理。筆者通過幾年的實踐操作,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效果,在省局組織的卷煙市場監管明察暗訪中,我市市場經營狀況始終排在全省前列。

1.市場監管基礎性工作,是對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的管理

因為歷史的原因,我市一度對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的發放過多、過濫,特別是在城區集鎮,部分區域的發證數量已超過人口總量的8‰。因為零售客戶數量的激增,使得卷煙零售市場魚目混雜,“空掛戶”、“多證戶”等不正常現象屢禁不止,證照及登記事項不符、非法買賣、轉讓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擅自停業的情況時有發生,無證經營情況普遍存在。從2009年開始,我市開始對許可證的管理加大力度,但所面臨的困難是非常之大的。一方面是社會上不斷增加的辦證需求與在網客戶偏多的現實;另一方面是部分經營能力弱、經營規模小、店面形象差的零售戶,占據著零售許可證資源,而讓那些經營能力強、經營規模大、店面形象好的零售戶進不了營銷網絡。針對此種局面,在不違反法律規定的前提下,把對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的管理納入到日常市場監管工作中來,通過幾年的努力,我市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的結構和含金量顯著提升,市場經營秩序明顯好轉。

1.1嚴把許可證的入口關。在書面審查的基礎上,市場管理員負責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的現場勘驗,主管領導親自把關復核,對不符合辦證條件的卷煙零售戶堅決不予許可,以確保許可證的質量。

1.2將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的清理與日常的市場監管緊密結合。在進行清理前,對要予以清理的許可證進行分類,分別處置。一是非法使用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類,如非法轉讓、出租、出借等;二是需依法清理類,如一次性查獲假冒卷煙、走私卷煙50條以上的,連續兩次被查獲有違法行為的,一戶多證、空掛戶等;三是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登記事項不符類的,如證照不符、主體不符等;四是依法勸退類,如一些經營能力很差,又經常不出攤的攤點等。根據分類的情況制定相應的處置措施,市場管理員在按照專賣管理信息系統里打印的檢查計劃走訪市場時,對每一個客戶都要檢查到位,發現問題立即記錄,并按照要求和分類處置的措施立即做出處理,這樣既及時解決了許可證管理的問題,又避免了因為集中注銷許可證而可能引發的集體事件,也保證了卷煙營銷網絡的質量。

1.3加強與工商部門的聯系,取締卷煙無證經營行為。對許可證的清理加強了,無證經營行為就多了,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正如農民種地,只知道播種卻不知管理與收獲。跟工商部門合作取締卷煙無證經營以前也都有過,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因為跟工商部門的合作只停留在局一級的機關上,每次要開展行動,由雙方機關抽調人員組成檢查組,太過注重造聲勢,來是一陣風,去時風一陣,缺乏系統性和長效機制。在總結以往的經驗后,我們建立了跟基層工商所的協作機制,煙草部門由市管大隊長負責聯絡,工商部門由基層所長負責聯絡。在無證經營戶的取締上也做了分類,一是依法許可類;二是教育勸退類;三是依法取締類。煙草專賣市場管理人員走訪市場時發現無證經營行為,立即拍照,制作無證經營戶檔案,根據分類處置的標準進行處理。對需要移送工商部門依法取締的無證經營戶,以案件的形式將無證戶名單和檔案,按照取締卷煙無證戶移送--取締程序移送工商部門處理。工商部門取締完畢后,煙草部門組織雙方按照取締的標準進行驗收,驗收的方式主要為暗訪和查看資料相結合,驗收合格后,按照取締無證戶的獎勵標準,將辦案經費直接撥付給基層工商所,這種機制極大的提高了工商主要辦案人員的積極性,也讓“取無”工作真正的落到了實處。

2.市場監管是開展內部專賣管理監督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國家局將內部監督管理工作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從對內部違規行為實行“零容忍”,到真品卷煙的“無序”流動被“非法”流動所代替的表述,雖然僅兩字之差,卻無不顯示了國家局在查處內部違規行為上的決心和態度。卷煙做為一種特殊商品,固然有一定的社會流動屬性,但是煙草系統內部工作人員不參與、不縱容、不主觀故意為卷煙的非法流動創造條件,仍是職責所在。要發現和解決這些問題,讓不規范經營行為得到有效扼制,市場管理員的功能尤為重要。市場管理員是對著計劃逐戶檢查,因此對所有客戶的經營狀況都了解,能夠及時發現各類違規行為,市場管理員每天檢查完畢后都要將當天的檢查情況進行匯總,并在專賣管理信息系統中撰寫市管日記,牽涉到內部違規經營問題的統一報市管大隊,由大隊進行分類整理后,填寫工作聯系單按照統一的反饋途徑,發送到相關部門進行處置。

3.市場監管是發現違法行為,查處各類違法案件的“眼睛”。

打私打假是專賣工作的一項主要任務,而打私打假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情報信息網絡。專賣市場管理人員每天都在市場上轉,對市場的動向比較熟悉,能直接傾聽到零售戶和社會上的各種聲音,容易發現各類違法行為線索,市場管理員將收集到的線索再反饋給專賣稽查人員進行查處,這樣既提高了案件查辦的準確率,又擴大了稽查工作的視野,更拓寬了情報信息網絡的來源。

4.結語

通過綜合利用市管員的“日常”監管功能,不僅能保證日常市場監管、基礎工作的扎實開展到位,也讓案件稽查工作能夠更加具備針對性。

篇2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認為,當前中國推出創業板,不僅在于提供更佳多元化的投資和融資選擇、從而增強市場的深度與廣度,也不僅在于為中小企業和創業企業提供了更為便捷的融資渠道,而更多的在于,創業板可以對創業活動和創業者提供一個強有力的、市場化的激勵,從而把社會的寶貴金融資源,交到那些更富有創造力、更能夠為社會創造價值的企業手中。

從1999年創業板概念的提出到今年監管層首次明確推出創業板,中國的創業板在多方矚目下經歷了近十年的漫長孕育,而今終于要走進人們的視野。

為什么說創業板的推出會激勵創新?

黨的十七大確立了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動我國國民經濟向創新型經濟轉型的發展戰略,在實現這一戰略的過程中,大量高科技型中小企業是最活躍載體,而創業板市場是激發企業內在創新動力,推動高科技型中小企業跳躍式發展的助推器。落實國家自主創新戰略,建設創新型社會,需要一個富有效率的資本市場,以滿足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企業的融資需求。顯然,創新的誕生,往往是隨機的,是難以事前預計的,并不因為企業規模大小、級別高低而可以確定,資本市場獨特的風險識別和分散功能,正好契合這一特征。但是,從整個社會的融資結構看,可以說中國金融市場目前的融資光譜是斷裂的,大多數企業通過銀行貸款獲得融資,而銀行往往青睞能夠提供抵押擔保的大企業,主板市場主要為大中型企業服務,大量具有技術創新能力和高成長潛力的中小企業卻由于資金匱乏而面臨發展的瓶頸。創業板的推出,必然會帶動和促進風險資本市場的發展,從而刺激風險資本以更大的規模進入到中小企業融資市場。同時,創業板的推出有助于優化資本市場結構,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資比例。由于金融產品單一和融資管制的存在,使得大量的資金滯留在股票二級市場,而同時又有大量的企業和創業者得不到資金,這說明了當前金融創新的不足。創業板市場的推出,有助于優化資金的合理流向,使更多資金進入到實體經濟當中,推動大量二級市場資金流入到具有高成長性的中小企業中。

從上市資源和吸引資金來說,創業板的市場定位主要是創新型中小企業,資金需求小,遠遠構不成對主板市場造成沖擊性影響。從增量資金上來說,創業板更主要的是吸引追求高風險、高回報的資金。對于和創業板較為接近的中小企業板,創業板對其影響也不會很大。現有的中小企業板除了上市公司規模比主板小之外,其他比如盈利要求都和主板一致,可以稱之為小主板。未來的創業板主要定位于高科技型、高成長性企業,兩者的競爭更多地體現在制度的創新上。創業板的推出為風險投資提供了退出平臺,將會極大地促進中國創業投資體系建設,但也會促使風險投資行業的大洗牌。創業板的推出使得更多的風險投資資金向高成長性的中小企業匯集,促進風投的良性循環發展。同時,隨著可上市企業數量的增多,具有高成長性的中小企業也將有更多的選擇權,資金雄厚、抗風險能力強的風投將會得到更多的青睞,而實力較弱的風投將逐漸被淘汰或者兼并,一場行業大洗牌在所難免。從更長遠來看,直接融資的發展,包括主板、創業板、柜臺市場以及債券市場等金融產品的創新,最終將導致中國金融版圖的重新規劃,傳統的間接融資占比將逐漸降低,這對銀行業務的競爭也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另外,創業板的推出將完善深圳的金融產業鏈,形成既有銀行、保險、證券、基金、信托、風投、私募等金融實體機構,又包括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產權交易所等金融交易平臺的區域性金融中心。

創業板的推出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畢竟從世界范圍來看,除了美國的納斯達克市場之外,創業板成功的先例不多,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創業板市場不是淪落為主板的附庸,就是交易清淡,甚至宣布關閉。香港創業板從最初的暴漲暴跌到最后的交投清淡,也沒有擺脫這樣的命運。中國大陸推出創業板,也面臨同樣的挑戰。然而中國的一個獨特優勢是,中國有大量非常有活力、又有創新能力的中小企業,中國的儲蓄率也很高,這是創業板成功的源泉。中小企業是非常缺少資金的,而與此同時,中國卻出現了流動性過剩,設想把中國這些號稱流動性過剩的資金引入到中國一大批優秀的中小企業家手里,那會對中國經濟產生多么巨大的推動作用。按照現在的上市門檻,中小企業能上市的不多。但是根據深交所的研究,如果把上市的門檻稍微調整一下,即使堅持盈利要求,全國18萬家高科技企業能上市的大概占10%,即1.8萬家,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上市資源。香港創業板創立之初由于上市公司的行業分布過于單一,主要集中于當時大熱的網絡科技股,使得企業成長泡沫多于實質,市場投資信心不足,最終導致香港創業板的長期低迷。中國的第二個獨特優勢是,眾多的高科技企業的行業分布較廣,經營模式眾多,既有網絡科技等新型經濟模式,又有高成長的傳統商業等實體經濟模式。這可以保證創業板上市企業行業的多元化,避免了同一行業類型或同種經營模式企業的過度集中。

篇3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認為,當前中國推出創業板,不僅在于提供更佳多元化的投資和融資選擇、從而增強市場的深度與廣度,也不僅在于為中小企業和創業企業提供了更為便捷的融資渠道,而更多的在于,創業板可以對創業活動和創業者提供一個強有力的、市場化的激勵,從而把社會的寶貴金融資源,交給那些更富有創造力、更能夠為社會創造價值的企業手中。

從1999年創業板概念的提出到今年監管層首次明確推出創業板,中國的創業板在多方矚目下經歷了近十年的漫長孕育,而今終于要走進人們的視野。

為什么說創業板的推出會激勵創新?黨的十七大確立了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動我國國民經濟向創新型經濟轉型的發展戰略,在實現這一戰略的過程中,大量高科技型中小企業是最活躍載體,而創業板市場是激發企業內在創新動力,推動高科技型中小企業跳躍式發展的助推器。落實國家自主創新戰略,建設創新型社會,需要一個富有效率的資本市場,以滿足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企業的融資需求。顯然,創新的誕生,往往是隨機的,是難以事前預計的,并不因為企業規模大小、級別高低而可以確定,資本市場獨特的風險識別和分散功能,正好契合這一特征。但是,從整個社會的融資結構看,可以說中國金融市場目前的融資光譜是斷裂的,大多數企業通過銀行貸款獲得融資,而銀行往往青睞能夠提供抵押擔保的大企業,主板市場主要為大中型企業服務,大量具有技術創新能力和高成長潛力的中小企業卻由于資金匱乏而面臨發展的瓶頸。創業板的推出,必然會帶動和促進風險資本市場的發展,從而刺激風險資本以更大的規模進入到中小企業融資市場。同時,創業板的推出有助于優化資本市場結構,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資比例。由于金融產品單一和融資管制的存在,使得大量的資金滯留在股票二級市場,而同時又有大量的企業和創業者得不到資金,這說明了當前金融創新的不足。創業板市場的推出,有助于優化資金的合理流向,使更多資金進入到實體經濟當中,推動大量二級市場資金流入到具有高成長性的中小企業中。

從上市資源和吸引資金來說,創業板的市場定位主要是創新型中小企業,資金需求小,遠遠構不成對主板市場造成沖擊性影響。從增量資金上來說,創業板更主要的是吸引追求高風險、高回報的資金。對于和創業板較為接近的中小企業版,創業板對其影響也不會很大。現有的中小企業板除了上市公司規模比主板小之外,其他比如盈利要求都和主板一致,可以稱之為小主板。未來的創業板主要定位于高科技型、高成長性企業,兩者的競爭更多的體現在制度的創新上。創業板的推出為風險投資提供了退出平臺,將會極大的促進中國創業投資體系建設,但也會促使風險投資行業的大洗牌。創業板的推出使得更多的風險投資資金向高成長性的中小企業匯集,促進風投的良性循環發展。同時,隨著可上市企業數量的增多,具有高成長性的中小企業也將有更多的選擇權,資金雄厚、抗風險能力強的風投將會得到更多的青睞,而實力較弱的風投將逐漸被淘汰或者兼并,一場行業大洗牌在所難免。從更長遠來看,直接融資的發展,包括主板、創業板、柜臺市場以及債券市場等金融產品的創新,最終將導致中國金融版圖的重新規劃,傳統的間接融資占比將逐漸降低,這對銀行業務的競爭也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另外,創業板的推出將完善深圳的金融產業鏈,形成既有銀行、保險、證券、基金、信托、風投、私募等金融實體機構,又包括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產權交易所等金融交易平臺的區域性金融中心。

創業板的推出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畢竟從世界范圍來看,除了美國的納斯達克市場之外,創業板成功的先例不多,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創業板市場不是淪落為主板的附庸,就是交易清淡,甚至宣布關閉。香港創業板從最初的暴漲暴跌到最后的交投清淡,也沒有擺脫這樣的命運。中國大陸推出創業板,也面臨同樣的挑戰。然而中國的一個獨特優勢是,中國有大量非常有活力、又有創新能力的中小企業,中國的儲蓄率也很高,這是創業板成功的源泉。中小企業是非常缺少資金的,而與此同時,中國卻出現了流動性過剩,設想把中國這些號稱流動性過剩的資金引入到中國一大批優秀的中小企業家手里,那會對中國經濟產生多么巨大的推動作用。按照現在的上市門檻,中小企業能上市的不多。但是根據深交所的研究,如果把上市的門檻稍微調整一下,即使堅持盈利要求,全國18萬家高科技企業能上市的大概占10%,即1.8萬家,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上市資源。香港創業板創立之初由于上市公司的行業分布過于單一,主要集中于當時大熱的網絡科技股,使得企業成長泡沫多于實質,市場投資信心不足,最終導致香港創業板的長期低迷。中國的第二個獨特優勢是,眾多的高科技企業的行業分布較廣,經營模式眾多,既有網絡科技等新型經濟模式,又有高成長的傳統商業等實體經濟模式。這可以保證創業板上市企業行業的多元化,避免了同一行業類型或同種經營模式企業的過度集中。

篇4

一、推行農資連鎖經營,更好地服務于廣大農民群眾

我縣是一個經濟欠發達的國家級貧困縣,農業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80。如何促進我縣的農業生產,保護農民群眾對農業生產的積極性,打擊坑農害農的不法行為,營造農資生產經營發展的良好環境,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我們從實際出發,注重調查研究工作,深入全縣各鄉鎮走訪,收集第一手資料,從中發現問題,找出問題出現的結癥,尋求解決辦法。通過調查我們得知,在農資經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經營市場過亂、價格過高、質量無法保證、出現了農資糾紛無法投訴等問題。為更好地為廣大農民群眾服好務,切實解>:請記住我站域名/農業生產中的具體問題。一是我們積極與縣供銷社、農資部門聯系在全縣范圍內推行農資連鎖經營;二是加強對農資銷售的宣傳,使農民群眾購買到合格、有質量保證、正當渠道的農資產品;三是建立銷售網絡,我們與農資企業和農業主管部門一道,按照合理、方便的原則,在每個鄉、鎮、村有經營能力的個體工商戶或群眾中建立經銷點,實行產前產后一條龍的服務,由農資經營企業與愿意從事農資經營的群眾或個體工商戶簽訂經營協議書,明確雙方的責、權、利關系,實行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統一服務規范和統一銷售價格的連鎖經營農資的模試。既保證了農資銷售的質量,方便了農民群眾,又使農民群眾發現購買的農資有問題有了索賠的具體對象,從而對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二、抓好對農資經營的入口關,規范經營行為

為了搞好農資銷售經營,確保農民群眾利益不受侵害,我們從一開始就對農資經營的入口進行嚴格的審查,對不符合要求的,堅決將其排除在關口之外。由我們牽頭組織技監、農業部門在縣上的重點集鎮集中召開農資連鎖經營暨農資市場管理工作現場會,大力宣傳農資連鎖經營、農資市場方面的法律、法規、政策和進行連鎖經營的流程、方法、要求。在具體的工作中,要求從事農資經營的個人或企業,按照農資經營的要求,提供《農資經營許可證》、《營業執照》的復印件和代銷協議,到所轄區工商所辦理經營《營業執照》方可從事農資經營活動。我們這樣做,既可使從事農資經營的經營戶大膽地進行經營活動,為農民群眾提供良好的農業生產方面的服務,有利于農業生產的發展。又使一些不法分子無利可圖,失去發展的空間,防止了假冒偽劣農資的滋生和蔓延,有利于凈化我縣農資市場的經營環境。

三、加強對農資市場的治理整頓工作,充分發揮工商行政管理的職能作用

一手抓農資市場的網絡建設,一手抓農資市場的治理整頓,必須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才能保證我縣農資市場的健康、穩定、有序的發展。在此我們利用春耕農業生產的關鍵時期,并結合我縣農資市場的實際,對我縣農資市場進行治理整頓。特別將種子、農藥、化肥等春耕農資重點商品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強管理和監測的力度。深入鄉、村、銷售點、重點市場和經營企業進行檢查,對不符合要求的堅決取締。我們的方法是:一查是否符合農資規定的資格要求;二查是否有《農資經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三查進貨渠道、進貨數量、經營品種和出廠合格證、是否建立了銷售臺帳等。在進行集中檢查的同時,我們還注意了平時對農資市場的監管,加強平時巡查和監測,充分發揮了工商行政管理的職能作用,嚴厲打擊銷售和生產假農資、坑農害農的不法行為,切實保護廣大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截止目前,全縣共查處違法經營戶12家;受理消費者投訴65起;為農民群眾挽回經濟損失8.5萬余元。

四、充分發揮“12315”投訴舉報的作用,積極為農民群眾辦實事

篇5

1 目前電力市場和節能調度存在的問題

目前的電力市場整體設計目標為全網購電費用最小化,而節能減排的整體目標是全網能耗和排放量的最小化。由于目標的不同,導致電力市場的出清結果和節能減排的最優結果存在差異。這是因為環保高效的新機組往往承受較大的還債壓力,脫硫設施的投入也增加了電廠的發電成本,同時因為電廠所處地區的送出線路因素以及目前電力市場的計算模式,導致一些低效機組比一些高效的機組更易在電力市場中竟得電量。這就造成目前的電力市場中存在著不利于節能減排的因素。

但節能調度方案也存在著一些問題,節能調度雖然能很快的達到節能減排最優化的效果,可高效的新機組的電價普遍比較高,而老機組的電價一般較低,節能調度大量增加了新機組的利用小時。這勢必加大電網的購電成本,給電網帶來了額外的負擔,降低了電網推進節能減排的積極性。同時節能調度缺乏市場的競爭,使得發電企業缺乏技術改造以進一步降低發電成本的動力,難以達到社會整體效益的最大化,并且節能調度還存在邊際機組長期停備的補償問題。面對這些問題,對電力市場進行節能減排的功能拓展便成為一個新的探索方向。

2 目前華東電力市場計算公式的主要因素對節能減排目標的影響

目前華東電力市場出清的原理為:通過每臺競價機組的報價,華東交易中心生成一個全網的參考節點電價,并根據該參考節點電價及各臺報價機組的網損因子和網絡阻塞情況,為每一臺報價機組計算出一個相應的節點電價,如果機組的報價低于該節點電價,則該機組競得相應報價的電量。因此可以看出,對于每一臺報價機組在市場上競價優勢的大小,體現在該機組的節點電價上。目前電力市場的節點電價計算公式為:

從節點電價的計算式可以看出對目前的電力市場計算節點電價影響較大的因素一個是網損因子,另外就是網絡阻塞。網損因子對節點電價影響體現在:網損因子在華東電網參考點(上海武南)值為1.00,越遠離華東電網參考點的發電機組網損因子越小。因而遠離電網參考點的機組節點電價較靠近電網參考點的機組低。線路阻塞對節點電價影響的體現在:在節點電價的計算過程中,只要有任一條線路阻塞,便將產生機組節點電價的差異,不需要阻塞線路輸送電能的機組提高了節點電價,需要阻塞線路輸送電能的機組降低了節點電價,因此通常越遠離華東參考點的機組,受線路阻塞影響越大。

根據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在目前的電力市場規則下,因為網損因子和網絡阻塞的影響,電力市場出清結果有可能與節能減排產生這樣的矛盾:那些網損因子小、遠離電網負荷中心的高效環保機組的節點電價有可能要比網損因子大、更靠近電網負荷中心的低效高排放的機組節點電價低。圖1是某廠前階段電力市場調電試驗某日的出清結果。

由圖1可以看出,由于網損因子(某廠的網損因子約為0.9)和網絡阻塞的影響,當天大部分時段該廠的節點電價均低于華東參考點電價。當日華東平均節點電價為248元/MWh,由于華東參考點附近機組的網損因子基本都為1.00,同時幾乎不受網絡阻塞的影響,參考點附近機組節點電價基本接近參考點電價,平均為246元/MWh,而某廠的平均節點電價僅為217元/MWh,節點電價平均較華東參考點附近的機組低29元/MWh,折合成供電煤耗競爭力相差約為50克/kWh,這極大的削弱了某廠大機組的競價優勢。

通過數據可以看出,目前電力市場計算規則下,機組在電網中所處的位置對節點電價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電網遠端的高效機組節能減排的效果難以得到的利用。

3 電力市場在節能減排上的功能分析

針對上面產生的矛盾,電力市場如果需要增加節能減排的效果,必須要對計算的規則進行改變,不僅計算電網輸送能力對節點電價的影響,還要計算電廠節能減排能力對節點電價的影響。計算得出的節點電價必須要向高效、環保的機組傾斜。特別是對節能減排有明顯體現的煤耗、脫硫設施的投運與否都要在節點電價的計算過程中得到體現。同時縮小由于網損因子和網絡阻塞產生的競價差距,增加電網遠端高效環保機組的競爭力,加速淘汰負荷中心區域的低效機組。同時豐富電力市場的交易方式,增加金融工具在電力市場的應用,用多種經濟手段增加電力市場節能減排的效果。

篇6

1 綠色節能建筑的含義及特點

為了可持續發展以及保護環境,綠色建筑是必不可少的一項產物,它可以供給人們舒心、安全、健康的生活以及工作的環境,并且能夠很大程度上利用例如材料、能源、土地、水資源以及太陽能等這些可以再生的潔凈能源,將環境與建筑物能夠達到天然的一致。綠色建筑也是節能建筑的一部分,所謂節能建筑,就是依照節約能源的設計標準進行設計,為了降低在使用時產生的能耗,將節約能源的施工技術融入到建造的過程中,這是達成綠色建筑的重要因素和必然的途經方式。全壽命周期的概念是綠色節能建筑的第一個特點,這個特點就是調節在時間上,建筑對環境產生的影響的含義。建筑的壽命涉及項目的選址、制定全面的長遠的發展計劃、實踐和運營等部分。因為除了建筑物存在的時間能夠使建筑對環境產生影響,還包括建筑材料的獲取和運送、對廢棄資源能夠回收再利用和對垃圾自然降解等方面。因此全壽命周期這個概念也要在以上的這些基礎上多方位延伸。據此,我們不僅需要最大程度上的選擇近處,減少運送所產生的消耗,還要利用能夠循環再利用的建筑材料。綠色節能建筑的第二個特點是最大程度上的節約資源,減少產生的污染以保護環境。它的第三個特點是以人的健康為基礎滿足建筑的基本功能需求。要能夠適用、適度的消費來做到對資源的節約。第四個特點是是建筑與自然達到天然一致,和諧共生。做到這一點,才能實現節能環保這一發展綠色節能建筑的最終目的。

2綠色節能建筑的施工技術

建筑施工技術是指建筑物形成的方法,就是把施工圖紙變成實際實物的過程中使用的相應技術,采用這項技術要遵循節省資源和能源,保護自然環境降、低污染物的排放等原則。要使用適合的方式選擇出最好的施工方案。例如探討如何能夠滿足綠色時,就可以從分部工程的施工技術角度來研究,再例如能同時達到綠色施工原則和工程施工的要求的方案,才是最合適的施工方案。

2.1 環境保護技術

揚塵、噪聲和光污染是當前施工影響環境保護的三個重要方面。總懸浮顆粒是污染大氣環境的主要因素,例如道路塵、建筑塵、等粒徑不足10微米的顆粒對我們的健康非常有害,因為這些能夠在呼吸中進入人的肺部。材料的堆積擺放、運送、清潔模版、剔鑿機械等都能夠產生建筑塵,會引起人民的不滿與投訴。所以,在土方作業時使用灑水、掩蓋等方法,使作業區的粉塵目測高度低于1.5m,在結構施工和安裝裝飾以及裝修時,將作業區的粉塵目測高度降到0.5m以下,都是在施工中能夠采用的保護環境的一些技術方式。

2.2 土壤保護技術

綠色施工的土壤保護技術主要有以下幾點:保護地表環境,防止土壤侵蝕、流失,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及時覆蓋砂石或種植速生草種,以減少土壤侵蝕;面對電池、油漆這些有毒害性的材料,不能直接當作建筑垃圾向外運輸,而應該先進行回收再將其同意交給有資質的單位來處置,要避免它們對地下水與土壤的污染。為了在施工完成后修復途中毀壞的植被或者科學綠化,可以和當地的植物研究部門或者園林、環保部門來合作,把當地或者其他適合的植物種植到之前開發的地區,彌補施工途中被人為毀壞了的植被和地貌而導致的土壤侵蝕。

2.3節材技術

對于在使用施工材料中產生的無意性和隨意性,是因為政策法規不足、管理不到位等。作為材料費的一部分,建筑成本占到了它的2/3,因此綠色施工技術是節材技術中極為重要的部分。在我國現在的新建建筑施工的過程里,加強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是綠色施工技術節約材料的重中之重。模版的工程量大概在現澆混凝土結構過程里占30~40%,大概是工期的50%。如今開展租賃業務情況發生了改變,與以前模版體系大概占施工企業固定資產1/3有所不同,能夠與工程設計的質量與收益有著直接關系的就是模版技術,所以它是綠色施工里的一項關鍵內容。也是節材必須考慮的一個問題。

2.4可回收資源的利用技術

目前需要強化的方向包括利用可回收資源,這也是節約資源的重要方式。可回收資源的利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即利用可再生或者有可再生成分的材料產品上,以及體現在材料與資源的循環利用方面。使用可再生材料就能從廢物中分離出可回收的部分,從而降低了原材料的使用和自然資源的消耗。循環利用則包括回收施工現場的廢物,這種回收利用就是通過降低成本來提高企業收入。將建筑施工、舊建筑拆除和場地清理時所產生的垃圾、廢棄物,分為可再利用材料、可再循環材料,包括施工過程中散落的砂漿和混凝土、碎磚渣、金屬、木材、裝飾裝修產生的廢料、各種包裝材料和紙板、現場垃圾和其他廢棄物等(主要為固體廢棄物),進行分類回收、處理然后進行重新利用,充分發揮其價值,不僅是對資源的節約,更是保護環境、減少污染。

3綠色節能建筑施工現場管理中應注意的問題

在建筑工程現場管理中,首先值得關注的,應該是是現場住宿問題。因為現場住宿經常是涉及工人休息質量、環境保護、市容市貌等多方面問題的關鍵環節。

變簡易工棚為環保安全的活動板房是簡單有效的措施之一。簡易工棚發生坍塌、火災等事故在全國也是為數可觀的一類新聞,而工人的休息安全等不到保證,影響施工進度和工程質量則是直接的負面因素了。因此,為工人提供最佳休息場所,保證安全、便捷的現場住宿,活動板房的應用就顯得十分必要了。活動板房材料是彩鋼夾芯板:外層是高強度的彩色鋼板,內層是輕質隔熱材料聚苯乙烯泡沫,通過自動化連續成型機將彩色鋼板壓型后用高強度,粘合劑粘合而成的一種高效新型建筑材料,具有重量輕、機械強度高、隔熱、隔音、耐腐蝕、耐水蒸汽滲透及氣候性等優良性能。

引進高科技環保綠色節能材料,也是工程管理低碳時代的一個轉折點。建筑物的能耗主要是由建筑物內部的用能設備和它的圍護結構材料產生的。為了增加設備的效率和不斷發展新能源與可再生資源,施工技術在這兩個部分通過變化來適應建筑節能的要求。例如在屋面、墻體中采用保溫隔熱材料,還在幕墻與門窗中加入了遮陽系統,還在地面上采用能夠制冷或保溫的材料等。因此,相應的施工技術也應與時俱進。例如:變混凝土為能夠作為擋土墻的泡沫混凝土。利用泡沫混凝土很好的粘結性能和剛性體的特征,可以在港口的巖墻中使用泡沫混凝土,用輕質材料來減少垂直截荷和側向載荷。能夠減少岸墻所受到的來自其他方面的壓力,同時降低由于沉降帶來的維修費用開支。利用泡沫混凝土代替一些邊坡土壤可以提高邊坡的穩定程度。由于減輕了質量,從而就降低了影響邊坡穩定性的作用力。泡沫混凝土是一種新型的節能環保型建筑材料,國內外學者對其做了大量的研究開發,使其廣泛應用于墻體材料中,泡沫混凝土以其良好的特性,廣泛應用于節能墻體材料中。目前,泡沫混凝土在我國的應用主要是屋面泡沫混凝土保溫層現澆、泡沫混凝土面塊、泡沫混凝土輕質墻板、泡沫混凝土補償地基。但是,充分利用泡沫混凝土的良好特性,可以將它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大,加快工程進度,提高工程質量。

結語

綠色節能建筑的施工技術普及、應用于建筑工程是行業發展的主流趨勢,做好節能和環保工作是綠色建筑的基本要求,通過本文的闡述將為現場施工指明方向,將促進綠色施工的發展。

參考文獻

篇7

一、加強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的重要意義

保險公司償付能力是指保險公司履行保險合同約定的賠償或給付責任的能力。保險公司作為經營風險的特殊企業,有著與一般企業不同的特點。由于保險雙方權利義務在時間上具有不對稱性,所以,倘若保險公司發生償付能力不足甚至破產時,大部分保險合同尚未到期,被保險人將失去保險保障,蒙受經濟損失,進而對整個金融體系的正常運行和社會穩定產生巨大的沖擊破壞作用。雖然發展中國家的保險業在建立自己的各項制度時,都會向發達國家學習,同時又都會受到本國的國情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歷史以及國家對保險業的政策和規制的制約,世界各國的償付能力監管的具體做法不盡相同,但是各國都把保險公司償付能力作為政府監管的核心內容。

近年來,國際國內金融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從國際看,金融危機之后,國際金融改革一直在快速推進,金融監管國際趨同的步伐明顯加快。銀行業出臺了巴塞爾資本協議Ⅲ,國際保險監管規則也正在進行一場重大變革。國際保險監督官協會(IAIS)于2011年10月出臺了新的26項核心監管原則,并且正在研究制定全球統一的保險集團監管共同框架,將償付能力監管作為核心內容之一;歐盟正在抓緊推進償付能力Ⅱ,計劃2014年實施;美國保險監督官協會(NAIC)啟動了償付能力現代化工程,對償付能力監管體系進行調整,預計2012年底完成。由此可見,未來幾年是重塑國際保險監管格局的關鍵時期。

從國內看,國內保險市場和資本市場快速發展,加上人口老齡化和社會保障制度方面存在的問題,我國保險業快速發展的勢頭還將持續下去,然而,粗放的經營模式和投資渠道的限制使得保險公司償付能力所面臨的考驗越來越嚴峻。可以預見,我國保險業對防范風險和監管的要求必將越來越高,現行償付能力監管制度體系在某些方面已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下的監管需要。因此,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監管制度體系,改進制度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對保障我國金融體系的安全穩定,促進保險業對我國國計民生的服務能力,提高保險行業的國際競爭力,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

我國保險業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國內的保險公司無論是在公司治理、資本規模、精算技術、信息化建設,還是在投資、經營管理等各個方面,與發達國家歷史悠久的大型保險公司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況且目前國內的一些保險公司還存在較重的歷史包袱,在這種情況下,企盼通過某一監管系統的設立和實施而使其經營狀況馬上得到改善、償付能力得到保證是不太現實的。在專業人才缺乏和管理經驗不足的情況下,照搬發達國家保險市場的監管辦法也是難以奏效的。建立和完善我國保險業的償付能力監管制度,需要一個過程,但重要的是,要努力地縮短這個過程,又好又快地發展中國的保險業。

二、影響我國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的因素

要提高對我國保險業償付能力的監管水平,首先需要了解哪些因素影響和限制了我國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以我國當前國情為基礎,筆者主要從以下幾點予以說明。

1.業務規模和業務質量

保險公司的業務規模是指保險公司的業務范圍和業務總量。業務規模對于保險公司開展業務來說至關重要,擴張的先期要負擔高額投入成本。保險公司要實現盈利、占領市場,必須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產品開發能力和服務質量,依靠低費率進行價格轟炸可以鋪開業務,但是這樣的做法不可能長久。雖然不少公司明白這個道理,但是我國很多中小保險企業為與大企業搶客戶,不注意業務質量,依靠降低費率、開展新業務等方式盲目擴張,使得新契約造成的費用和責任準備金增長過快,從而對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造成負面作用。

2.保險費率

保險費率是保險的價格,也是保險公司收取保險費的依據。保險費率的厘定具有高度專業性與復雜性。我國保險業當前正處在發展階段,精算技術還有待提高,缺乏厘定費率的統計資料,加上核保人員素質和被保險人信用方面的影響,厘定出的費率并不科學,很多情況下依靠判斷和經驗。還有些中小型保險公司為了贏得市場競爭力,盜用大型保險公司的費率,在適當降低費率后運用到自己的保險產品中。產品定價不準,一旦事故率、死亡率、投資收益率等與之前的預期產生誤差,必然會對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造成壓力。

3.經營穩健性

篇8

Chinese medicine colon's enema influence on the retention time in colon and the degree of fallopian tube patency during fallopian tube obstruction infertility

WANG Ye LU Qingxiu LIU Jing FU Wenyan ZHANG Furong LI Jin′e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0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high retention enema influence on the retention time in colon and the degree of tubal patency during fallopian tube obstructive infertility patient. Methods 84 patients included in the standard of fallopian tube obstruction infertility from the second hospital of Xi′an Jiao Tong Universit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from December 2014 to October 2015, each group of 42 cases. Patients in colonic clyster group were given colonic reserved clyster with Chinese medicine enema, and patients in conventional clyster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reserved clyster with Chinese medicine enema.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3 courses with 1 month in a course. Results (1) Liquid retention time during the intestinal tract after enema in colonic clyster group(7.08±2.00)h was longer than that in in conventional clyster group(5.47±1.98)h,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2) Anxiety levels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but the the anxiety leve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3) The pregnancy rate in colonic clyster group(67.5%)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ventional clyster group(52.6%),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4) The tubal patency of non-pregnant patients after 12 months in colonic clyster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conventional clyster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 Chinese medicine colon retain enema can significantly extend the liquid retention time in the intestinal tract, improve patient conception rate within a year, maintain the degree of fallopian tube patency in unpregnancy after one year,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during fallopian tube obstruction infertility.

[Key words] Colon's enema; Chinese medicine Retention enema; Fallopian tube obstruction; Infertility

中醫無輸卵管阻塞性不孕之名,根據其臨床癥狀歸結于“不孕”“徵瘕”等范疇,氣機阻滯加之濕熱與瘀血互結、瘀滯不通故而引起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現代醫學常以腹腔鏡下分離粘連、反復輸卵管通液、抗炎等方法治療[1],近年來即使是西醫醫院,輸卵管阻塞性不孕在臨床中也皆為中西醫結合治療,大多以活血化瘀為法則辨證施治[2],絕大多數均結合中藥保留灌腸灌入中藥制劑或中藥煎劑。2014年12月~2015年10月本科室針對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灌腸方法查閱文獻,將保留灌腸的插管深度延長至40~50 cm,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將2014年12月~2015年10月入住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中醫科的輸卵管阻塞性不孕84例患者隨機分為結腸灌腸組常規灌腸組,每組42例。

西醫診斷標準(參照《婦產科學》診斷標準擬定[3]):(1)女性無避孕性生活至少2年;(2)經輸卵管造影術或通液術確診為輸卵管性不孕者。

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女性不孕癥擬定[4]):必要條件為婚久不孕,另加2項主癥;或3項主癥加2項次癥。主癥包括帶下增多、少腹疼痛、腰骶酸困疼痛、舌質暗或有瘀斑,次癥包括月經不調、神疲乏力、乳脹或有瘕、脈弦細或沉細。

本研究納入標準:(1)符合診斷標準且年齡18~45歲;(2)計劃高位中藥灌腸7次以上;(3)能正常進行語言溝通交流并獨立完成問卷;(4)自愿參加并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生殖器、盆腔急性感染期或結合者;(2)合并有心、肝、腎、造血系統等原發性疾病者;(3)近一月內有便秘或腹瀉疾患者;(4)未按規定用藥無法判斷療效或資料不全者。

1.2 研究方法

兩組84例患者入院后由本病區的責任護士對其進行整體評估,并按照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中醫科輸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的臨床護理路徑給予患者護理措施。所有患者均治療3個療程,每個療程為1個月。首個療程采用輸卵管介入術通管一次,后兩個療程均選擇輸卵管通液術間隔治療2次。三個療程均給予中藥保留灌腸方案。所有患者均在月經干凈第8天開始至下次月經來潮前進行治療。選用我科自擬方水煎200 mL灌腸,其中常規灌腸組的中藥保留灌腸肛管插入深度為25~30 cm[5],結腸灌腸組的中藥保留灌腸肛管插入深度為40~50 cm[6]。

兩組患者灌腸中藥均選用我科自擬方“化瘀通管湯”進行加減[7]。本方組成:紅藤30 g、敗醬草30 g、蒲公英各30 g、連翹15 g、丹參30 g、當歸12 g、川芎12 g、桃仁10 g、t花10 g、王不留行30 g、穿山甲6 g、路路通18 g、炙甘草6 g、皂刺18 g。肝郁氣滯型加香附9 g、柴胡10 g;腎虛血瘀型加洋藿15 g,肉蓯蓉20 g;寒凝瘀阻型加小茴香9 g、桂枝9 g;濕熱瘀阻型主方加薏苡仁15 g、土茯苓15 g;輸卵管積水加澤瀉15 g;附件包塊加莪術20 g、三棱20 g。保留灌腸均在本科室灌腸室內由同一護士進行,患者選取左側臥位,屈膝,水煎200 mL藥液選用50 mL注射器加肛管進行灌注,每日1次。

1.3 評價指標

1.3.1 中藥液腸道內留存時間 即從護士將中藥液通過灌腸灌入患者腸道注藥開始時間計時,到患者灌腸后第一次入廁排泄糞便計時結束,由灌腸操作者記錄灌腸的開始時間,患者記錄灌腸后首次排便時間,兩者之差即為灌腸液的保留時間。連續記錄患者7天的灌腸保留時間,按例次取平均值。

1.3.2 焦慮自評量表[8] 本量表共包含20個條目,采用四級評分法,分別為:沒有或很少時間;小部分時間;相當多時間;絕大部分或全部時間。

1.3.3 治療后12月內妊娠率 電話隨訪追蹤統計所有參與研究患者,統計宮內妊娠和輸卵管妊娠,分別計算比率。

1.3.4 輸卵管通暢度[9] 檢查輸卵管造影劃分為6度、三個等級:Ⅵ度為輸卵管完全通暢;Ⅳ~Ⅴ度為輸卵管通而不暢;Ⅰ~Ⅲ度為輸卵管阻塞。追蹤治療后12個月仍未妊娠者,協助檢查輸卵管通液術或者子宮輸卵管造影以了解輸卵管通暢度。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檢驗水準均為α=0.05。

2 結果

在3個月的治療期間,常規灌腸組42例中,3例由于不能堅持連續灌腸退出研究,1例由于灌腸期間有腹瀉疾患退出研究,最終常規灌腸組共納入38例,且治療后12個月內無失訪;結腸灌腸組42例中,2例由于不能堅持連續灌腸退出研究,最終結腸灌腸組共納入40例,且治療后12個月內無失訪。

2.1 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研究對象在年齡、文化程度、輸卵管通暢度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2.2 兩組患者灌腸液留存時間及灌腸治療前后焦慮水平的比較

結腸灌腸組較常規灌腸組能顯著延長中藥液腸道內留存時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兩組患者治療后焦慮水平均比治療前提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但治療后兩組焦慮水平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3。

2.3 治療后12月內妊娠率比較

2.3.1 宮內妊娠 結腸灌腸組40例中妊娠27例,妊娠率67.5%,常規灌腸組38例中,妊娠20例,妊娠率52.6%。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2.3.2 輸卵管妊娠 結腸灌腸組0例,常規灌腸組1例(1/38,占2.6%),追蹤該例病人行腹腔鏡下輸卵管開窗縫合術。

2.4 兩組治療后12個月未孕患者輸卵管通暢度比較

治療后12個月,常規灌腸組有18例未孕,1例曾因輸卵管妊娠行輸卵管切除術,輸卵管共計35條;結腸灌腸組有13例未孕,1例曾因輸卵管妊娠行輸卵管切除術,輸卵管共計25條。采用秩和檢驗比較兩組未孕患者的輸卵管通暢度,結腸灌腸組輸卵管通暢度明顯優于常規灌腸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7.176,P=0.001)。

3 討論

輸卵管阻塞性不孕是由于各種因素引起的輸卵管壁纖毛運動減弱、肌肉收縮功能減退或積水梗阻、粘連等導致輸卵管拾卵功能或傳輸卵子功能喪失而致其不能與結合。多由于不潔、人工流產或子宮內膜異位癥等婦科疾患未愈導致輸卵管不通或通而不暢,根據疾病的臨床特點均為“瘀”,臨床治療大多均結合中藥煎劑保留灌腸[10-11]。

3.1 結腸保留灌腸可延長中藥液腸道內留存時間

中藥保留灌腸是指經腸道灌入中藥煎劑用以達到治療效果,由于腸道內有豐富的動靜脈和淋巴叢,更利于藥物吸收,相對于口服,灌腸可避免胃腸酶對藥物的影響,并且吸收后藥物直接進入大循環減少藥物肝臟負擔[12] 。中藥保留灌腸能促進輸卵管功能的康復,目前已成為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癥的重要治療手法,可以有效改善輸卵管局部微循環,促進輸卵管功能修復[13]。此前,通過Meta分析已經有可靠理論支持灌腸操作時可將插管深度由15~20 cm延長至25~30 cm[5]。結腸保留灌腸又稱為高位保留灌腸是指將灌腸管插入40~50 cm[6],通過將藥液注入結腸更易于所灌入藥物的彌散、腸黏膜的吸收、滲透和交換從而達到治療效果。直腸加肛管加全長16~21 cm,固傳統保留灌腸中藥液在直腸內積聚,直腸壁感受器即產生強烈興奮引起排便反射[14]。傳統灌腸藥液直接進入直腸并在直腸內聚集,僅少部分或不進入結腸,所以灌腸液對直腸壁產生壓力刺激,使患者產生便意,灌腸液來不及到達結腸,患者就開始排便[15]。

本研究中所采用的結腸灌腸大膽將傳統的插管深度增加到40~50 cm,固肛管插入的注藥部位可以達到乙狀結腸中上段,并且藥液在單位時間內由注藥部位流入到直腸的速度減慢,可以減小或避免所灌藥液對直腸的刺激,從而更易于腸道保留中藥液,固延長藥物在腸道內的留存時間,文中表2保留灌腸組數據結果支持這一理論。

3.2 結腸灌腸未比傳統灌腸方式提升患者的焦慮水平

焦慮是一種負性情緒,是一種常見的軀體疾病所致的異常心理反應,影響著軀體疾病的康復及預后,它作為負性情緒廣泛存在于一般人群中,多見于慢性疾病或生活事件的精神傷后[16-17],輸卵管阻塞與子女需求的矛盾導致輸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其心理上常出現自卑感、自我歧視等壓力。國外相關報道不孕患者的焦慮水平明顯高于常模[18];我國學者調查發現不同醫院在就診不孕患者中,焦慮的發生率低則為8.6%~71.83%之間,焦慮在不孕女性中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心理問題[19]。由于結腸灌腸插管較深,操作時間較長等因素導致結腸灌腸會增加患者的生理不適,固可能影響輸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的焦慮水平。從表3中可看出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焦慮標準分均提高,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而兩組患者治療后兩組焦慮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故推測無論傳統保留灌腸還是結腸保留灌腸,均提升輸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的焦慮水平,兩組患者焦慮水平前后的變化跟灌腸操作本身有關,跟插管深度無關。在觀察病例中,少數患者初期有腹痛、輕微腹瀉等不良反應,適應后可逐漸緩解,患者依從性較好故推測結腸保留灌腸提升輸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的焦慮水平。在觀察病例中,少數患者初期有腹痛、輕微腹瀉等不良反應,適應后可逐漸緩解,患者依從性較好。

3.3 結腸灌腸可提高輸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的輸卵管通暢度和受孕率

不孕癥女性生育力的評估主要包括卵巢儲備功能、輸卵管通暢度和子宮內膜容受性,鑒于輸卵管性不孕在女性不孕中可占半數,準確評估輸卵管結構及功能狀態極為重要。輸卵管是與卵子相遇受精的場所,全長8~14 cm,從內向外分為間質部、峽部、壺腹部和傘端4部分。嚴重的粘連會增加術后異位妊娠的風險[20]。輸卵管功能評價指標的權重分析果顯示一級指標中權重最高的是輸卵管通暢度[21],對輸卵管性不孕患者,在生殖手術中評價輸卵管功能的最重要指標也是輸卵管通暢度,輸卵管通暢度檢查的主要目的是檢查輸卵管是否通暢,并了解其形態及阻塞部位[22]。

結腸灌腸在患者一年內受孕率高于傳統灌腸組,追蹤治療后一年未孕患者,其輸卵管通常度亦明顯高于傳統灌腸組,固推測結腸灌腸相比傳統灌腸更有助于輸卵管功能的恢復。

綜上所述,結腸灌腸可使藥液直接接觸病灶,使病灶部位藥液濃度高,能充分發揮藥物的療效,活血化瘀中醫通過腸道的透析治療,可清除部分炎性分泌物、滲出物等,從而提高輸卵管通暢度,有助于輸卵管功能恢復,提高妊娠率,療效可靠,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宋素艷,唐玉紅.自擬中藥分期治療輸卵管阻塞性不孕50例[J].中醫藥導報,2012,18(11):108.

[2] 楊曉梅,張奕,張淑華,等.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中西醫治療進展[J].中醫學報,2010,25(3):595-596.

[3] 張惜陰,戴鐘英.實用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59.

[4]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245-253.

[5] 蒲繼紅.保留灌腸插管深度對藥物保留時間影響的Meta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7):640-642.

[6] 肖春玲,蔡敏,羅玫,等.氮質血癥病人中藥臍敷和結腸透析護理方法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4,19(15):11-13.

[7] 劉艷巧,劉潤俠,黨惠敏,等.個體化中西醫結合方案治療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癥[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1,33(2):20-23.

[8] Zung Factors innuencing the KitruinS depressionscale [J].Arch Gen Psychiany,1987,16(5):543-547.

[9] 曹梢.中華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445-446.

[10] 任杏杏,衛愛武.衛愛武教授治療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的臨床經驗[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8(1):20-21.

[11] 常珍珍,王乾平,王金權.淺談輸卵管阻塞不孕癥中醫認識[J].中醫臨床研究,2012,4(19):98-99.

[12] 黃芳,徐桂華.潰瘍性結腸炎的中藥保留灌腸技術規范化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4,28(4):1411-1414.

[13] 梁慕珍.結腸機洗腸后排便再保留灌腸的藥液存留時間觀察[J].現代醫藥衛生,2006,22(9):1295-1296.

[14] 邱錫堅,黃亦武.改良清潔灌腸方法在婦科的臨床應用[J].廣東醫學院學報,2006,24(1):63-64.

[15] 肖延紅,孔德娟,王冰,等.晚期癌癥便秘患者采用雙腔氣囊導尿管結腸灌腸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0, 17(4B):33-34.

[16] 吳文源.綜合性住院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調查[C]//全國情感性疾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2007,4(2):11.

[17] Fredraann E,Thomas SA. Relationship of depression, anxiety, and social isolation tochronic heartfailure out patient mortality[J].Am Heart J,2006,43(2):940.

[18] Dyer SJ.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women suffering from couple Infertility in South Africa: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J].Human Reproduetion,2005,12(7):1938-1943.

[19] 陳淑穎.不孕不育患者社會心理特點及其影響[J].生殖與避孕,2009,23(6):351.

[20] 高秀霞,侯海燕,陳亞瓊,等.盆腔粘連對輸卵管復通術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2016, 35(1):25-28.

篇9

(一)中國償付能力監管現狀

我國現行第一代償付能力監管制度體系與歐盟SolvencyI框架一致,歐盟的Solvency I體系始于1979年,主體思想為最低償付能力要求為準備金負債和風險保額的一定比例。償付能力充足率=實際資本/最低償付能力要求。在該體系下償付能力資本要求主要基于業務規模。然而,基于業務規模的資本監管標準,不能科學反映公司和行業風險狀況,不能滿足行業防范風險和發展改革需要。

(二)償付能力監管改革的整體目標

根據《中國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制度體系整體框架》要求,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改革的主要目標為使我國的償付能力監管水平既與國際接軌又與我國行業發展階段相適應,使得資本要求和實際風險相關;推動行業建立健全全面風險管理制度,探索適合中國的償付能力監管模式,提升國際影響力和行業的國際地位。

(三)中國償付能力監管改革的步驟和規劃

保監會高度重視償付能力監管,不斷推進償付能力監管體系建設,保監會對于現有償付能力改革分如下幾個步驟進行:

1、構想提出階段

2003年至2007年底,基本搭建起具有中國特色的第一代償付能力監管制度體系。近年來,國際國內金融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未來幾年是重塑國際保險監管格局的關鍵時期。從國內看,國內保險市場和資本市場快速發展,對防范風險和監管的要求越來越高,現行償付能力監管制度體系在某些方面已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下的監管需要。

2、總結評估階段

該階段通過定量和定性兩個方面評估我國償付能力體系,已經啟動并完成。該階段主要評估兩方面內容:評估我國現行償付能力標準是否符合實際市場特性;與美國與歐洲資本監管制度做橫向比較。2012年1月,總理在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金融監管要借鑒國際金融監管改革的最新成果,完善監管規則,更新監管理念、制度和方式,不斷提升監管有效性;保險業要強化償付能力監管。為貫徹落實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保監會決定啟動中國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制度體系(以下簡稱“第二代制度體系”)的建設工作,出臺了建設規劃――《中國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制度體系建設規劃》。

3、專題研究階段

2013年5月,保監會了《中國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制度體系整體框架》明確提出用3至5年時間建成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制度體系,明確提出使用三支柱:定量資本要求,定性風險管理要求和信息披露要求作為基礎,結合中國國情和美國及歐洲的償付能力監管經驗,建立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體系的構想。預計保監會將于2014年底形成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的制度,該制度預計于2016年開始實施。

二、中國償付能力監管改革對于保險公司的要求和公司現狀的差距

(一)三支柱對于保險公司的要求和公司現狀的差距

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提出了三支柱的理論:第一支柱:定量資本要求,通過全面分析并量化保險公司存在風險提出對于保險公司定量資本的要求。第二支柱:定性監管要求,通過風險評級和對于難以量化的風險的評估,如操作風險、戰略風險、聲譽風險。第三支柱、市場約束機制和信息披露。通過三大支柱建設,逐步實現從基于業務量的監管要求向(二)第二代償付能力負債評估方法

當前法定負債評估完全是靜態的,僅考慮死亡風險,通過認可資產和認可負債之差計算實際資本,使用該資本數值比最低償付能力資本要求得到償付能力充足率。

當前財務負債評估基于公允價值原則,在最優估計負債的基礎上增加風險邊際和剩余邊際的方法計算財務準備金。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將基于財務準備金,通過公允價值資產-(最優估計負債+風險邊際)計算自有資本。基于公司風險情況確定最低資本要求和償付能力要求資本。以確認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充足率。

(三)資本要求涉及公司面臨的所有風險,因此償付能力資本要求將影響公司未來發展戰略

根據歐洲Solvency II實施調研發現人壽保險公司資本要求當中市場風險占比最高,最主要的風險來自市場風險(67%)承保風險資本成本占據第二,比重(24%)。針對上述研究結果,第二代償付能力體系要求限制公司投資策略,控制權益類資產在總資產中占比。

三、中國償付能力監管改革對于保險公司和保險行業的影響

(一)權益類投資波動會顯著影響市場風險資本,從而影響公司的投資策略

償付能力改革會將權益類資產的風險納入償付能力考察范圍,根據歐洲的調研經驗,市場風險當中主要的風險資本成本來自:

(1)信用價差風險(42%):由于企業債違約導致的市場風險

(2)權益類投資風險(30%):由于權益類資產價格波動導致的風險

(3)利率風險(28%):由于市場利率波動導致的風險

結合中國資本市場的特點,權益類投資資產更高的波動性將使其對風險資本的影響更為顯著。

(二)退保風險、長壽風險等資本成本計量也將響應提升產品開發的復雜程度,影響產品策略

承保風險當中主要的風險資本成本來自:

(1)退保風險(46%)由于退保導致公司未來利潤和現金流的惡化

(2)長壽風險(44%)由于人口健康程度改善導致的預期壽命延長導致的養老金超額支付

(3)費用風險(22%)由于固定和變動費用的超支給公司帶來的風險。

結合中國資本市場的特點,退保和費用風險的影響可能更為顯著。

(三)新監管體系有望提升整體自有資本

EIOPA于2009年底開始進行第五次定量影響調研,該調研共有2520家保險(再保險)公司以及167家保險集團參加。調查發現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體系形成了較分明的監管干預梯度,即拉開了各公司償付能力充足水平的差距,同時,新監管體系提升了整體的認可資本,但是最終充足率略有下降。

(四)監管體制改革將推動保險行業發展由規模導向轉變為風險價值導向

1、產品設計

壽險公司很多高保證收益、提供各種保單選擇權的產品會導致利率風險成本較高,同時內含期權會導致增加負債的評估價值。這都要求保險公司在產品開發的時候審慎設定各種保證利益,并且在定價中評估其價格。

2、投資策略

壽險公司當前的投資策略出現過很多資產久期小于負債久期的情況,且權益類資產占比過高的情況。新體系要求壽險公司加強資產負債匹配,并控制權益類資產的比例,以控制利率風險和市場風險。

3、公司治理

壽險公司當前的治理狀況存在重業務,輕管控的問題,未必可以使資產的配置效率達到最高。新監管體系下對于保險公司的治理結構和風險管控要求更嚴。要求風險管理和預算控制主導。

四、中國償付能力監管改革對于保險公司的挑戰和機遇

中國償付能力監管改革給保險公司帶來的挑戰主要包括:新監管框架尚不確定,新體系風險計量原則和方法、自有資本的認可要求、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要求都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同時,相關精算、財務人才也存在差距。保險公司還需要投入的軟件和硬件資源,以滿足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的要求。

篇10

關鍵詞:三維地理信息數字工廠;VRMap;系統集成

引言

隨著全球各種行業信息化的不斷發展,數字工廠作為工業信息化的重要方向和形式,發展十分迅速,目前正向著精細化、智能化、空間信息化的方向發展。石油化工行業具有工藝復雜,設備繁多,管理要求高的特點,精細化、智能化和空間信息化的需求更加迫切。三維地理信息技術作為空間信息新技術之一,在繼續保持高度集成空間信息,結合行業業務需要,提供多種應用分析手段的GIS特點外,還使GIS具有了更簡單的邏輯,更直觀的表現,所表達的地理信息更加形象,并具有所見即所得的特點,擺脫了傳統二維GIS使用抽象的符號表達地理空間事物,需要較多專業知識才能理解的局限性,從而降低了GIS的使用難度,得以更好的與行業業務結合,發揮GIS的優勢,使石油石化行業的專業人員可以更多關注本職工作,減輕工作負擔,提高效率和決策水平。

根據石化廠的需要,廣泛采用數字工廠的新技術,設計建設了延安石油化工廠網絡智能監控管理及仿真展示系統。

一、總體設計

1.建設思路。

依據化工廠的竣工藍圖,并結合現場勘測數據,為主要設備制作尺寸準確的三維數字模型,形成三維模型數據庫。通過數據服務平臺實現各類型用戶對數據的共享應用和數據的管理和維護。在數據服務平臺框架上進行三維仿真展示,實現交互的三維瀏覽,GIS量測,設備屬性查詢、三維場景渲染,粒子效果展示等。再結合具體的業務需要和業務數據,與石化廠現有生產管理系統、視頻監控系統、大屏幕系統等進行集成,實現生產管理、監測監控、安全應急、仿真模擬等功能。

2.平臺選型。

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為GIS提供了先進的工具和手段,虛擬現實(VR)、4D、專家系統等一些新的思想和技術正源源不斷地充實到三維GIS中去。很多三維GIS軟件,如國外的Esri ArcGIS、SkyLine,國內的VRMap、EV-Globe等相繼推出,并開始在需求迫切的行業中得到應用。

軟件平臺的選擇,需要考慮系統平臺的兼容性,硬件條件,業務應用的針對性,展示的效果,海量數據的存儲管理,數據的安全維護性等。

考慮到石化行業的特點,通過比較,認為VRMap軟件的仿真效果好、運行效率高、模型數據精細、支持海量數據、易于二次開發,作為基礎平臺和數據維護工具能更好的滿足石油化工廠的需要。

3.架構設計。

系統的架構設計是基于分層思想進行的,即系統各層的相對獨立,只依賴低于自身的層,而完全獨立于高于自身的層,分層設計有利于系統的邏輯設計和功能實現,可以在不同的層次內解決不同的問題。根據分層的思想,將系統自下而上分為三層,即數據層、服務層、應用層。各層描述如下:

數據層由三維數據維護管理平臺VRMap企業版和三維空間數據庫Oracle 10g組成完整的數據管理系統,管理和維護三維模型數據和業務數據。

服務層以網絡三維數據平臺VRMap SDK和運維支撐平臺VRMap IMS為基礎,向外提供基于業務的各種服務;

應用層即面向用戶的C/S客戶端――網絡三維智能監控管理系統和B/S客戶端――網絡三維智能仿真展示系統,用戶通過系統使用各種功能。

4.部署方式。

Client/Server計算結構的實質是在客戶端和服務器之間分配計算任務,在兩層體系結構中,客戶機執行應用處理和數據表述功能,服務器維護后臺數據庫。C/S應用軟件的業務量是從客戶端和服務器之間的數據交換產生的,一次數據交換是客戶端提交一個請求并接受一次來自服務器指示的屏幕更新過程。

C/S結構是應用較為成熟的軟件架構,在這種模式下數據被集中存放于中心服務器,用戶通過客戶機上的客戶程序存取服務器內的數據,大部分運算集中在服務器上,因而系統對服務器的要求比較高,這種操作模式被廣泛應用于網絡環境,在GIS領域,大型應用也都采用C/S操作模式,保證GIS對空間圖形數據操作和傳輸的快速響應。

Browser/Server結構系統架設在數據服務器、應用服務器、瀏覽器三個層次上,數據服務器專門存放數據,應用服務器提供各類服務組件來訪問數據服務器和響應客戶端的請求,瀏覽器端只顯示結果和發出請求。這種模式的系統維護較為簡單,系統的修改和升級只需在應用服務器端進行即可,客戶端的界面一致,用戶操作起來比較容易上手。

根據系統應用需求,圖形數據處理需求以及對系統平臺安全性、穩定性考慮,本系統采用C/S結構和B/S結構相結合的混合模式。

二、數據建設

三維模型數據是整個系統的數據基礎,根據系統的功能需要和經濟性考慮,延安石化廠廠區模型分為:生產設備區域、辦公區域、環境地貌制作三部分,并根據需要按照不同的精細度進行制作,在達到較好效果的同時,節約了制作成本,提高了系統的運行效率。

模型的制作參照總平圖、設備圖、工藝圖、布置圖資料,采用企業級三維建模軟件(如3DS MAX等),按照模型對象的真實尺寸和形狀和位置關系,進行各類建筑、設備及管線等三維模型制作。制作流程如下:

根據業務功能的需要,主要設備模型的名稱和現有設備臺帳中的設備編碼一一對應,非主要設備模型的名稱也按照統一編碼要求進行編碼。

三、功能模塊

系統根據不同的運行環境和使用需求,分為C/S架構的網絡三維智能監控管理系統和B/S架構的網絡三維智能仿真展示系統兩個系統。

1.網絡三維智能監控管理信息系統。

延安石油化工廠網絡三維智能監控管理系統由場景瀏覽、空間測量、工藝仿真、設備監測、安全應急、系統管理等子模塊構成,集仿真展示、視頻監控、設備監測、設備報警、生產狀態監測等功能于一身,全面考慮效率、穩定、安全、開發等因素,為工廠各部門提供直觀、可靠、智能、高效的生產監測管理應用服務。

2.場景瀏覽。

場景瀏覽是指三維仿真場景的展示和用戶在場景中進行交互操作,獲得所需信息的功能。系統支持多種操作方式,可以自如的控制場景的縮放、旋轉、移動、改變視角,可以指定瀏覽的路線和方式。同時還可以控制圖層的顯示和隱藏,保存視點位置,播放錄好的場景動畫。系統還提供地物信息的查詢。

3.空間測量。

空間測量功能可以查詢場景中任何位置的坐標、空間距離、高度、水平距離、投影面積等。

4.工藝仿真。

系統可以將廠區的重點工藝流程,在場景中進行直觀的三維模擬展示,將抽象的工藝流程圖進行形象、直觀化,為輔助廠區新員工培訓,廠區工作人員理解并熟悉工藝流程提供幫助。

5.設備監測。

系統實現了與MES監控系統和視頻監控系統的對接,可以將MES監控系統的實時信號和實時視頻在系統中進行展示,對異常情況可以進行超限報警和視頻攝像頭場景的直接跳轉。

6.安全應急。

安全應急功能可以快速查詢場景中所有的地物或者設備的應急預案、指定范圍內的應急資源分布情況。并通過事故地點設置在三維場景中對事故地點進行標注,如火災、洪澇、破損等情況,模擬事故發生的情況。還可以對預案、預案級別、預案類別等內容進行增刪改查,為指定設備增加專用預案。

7.系統管理。

系統可以對用戶及權限進行管理,設置系統的各種基本設置,包括視頻設置、MES設置和系統皮膚設置等等。

8.網絡三維智能仿真展示系統。

網絡三維智能仿真展示系統是基于B/S架構設計開發的,用戶簡單的通過IE瀏覽器直接展示三維場景數據,并為用戶提供了三維場景的基本三維瀏覽和操作功能。展示系統還集成了生產實時信號監測、視頻監控等業務功能。

9.導航控制。

系統提供鼠標、鍵盤、瀏覽面板控制三種控制模式包括縮放、方向控制、高度調整、俯仰調整,并且還有瀏覽模式切換、全屏、還原、打印輸出、俯視等輔助操作功能。

10.查詢定位。

系統可以輸入關鍵字查詢和定位相關的設備,也可以輸入周邊范圍值查詢范圍內的設備。系統支持雙擊場景設備和在列表中點擊查詢結果,使設備定位到場景中央并高亮顯示。

11.三維分析。

系統可以完成簡單常用的場景地物分析。主要包括測量水平距離、測量垂直距離、測量空間距離、測量水平面積、兩點通視分析等。

12.定線飛行。

在飛行路線列表中選擇存在的路線(系統飛行路線或自定義飛行路線),進行路線飛行。系統可以自定義飛行路線,保存在本地,以對已存在的路線進行刪除或重命名操作。

13.設備監測。

與廠區內的生產監控系統對接,在三維場景中監測顯示各個設備的生產安全狀況。可以設置監測時間間隔,是否進行報警檢測,報警時間間隔以及報警時間間隔等監測設置。

14.視頻監控。

通過與廠區視頻對接為用戶在三維場景中提供直觀的三維視頻監控畫面,用戶直接通過瀏覽器就可查看。

總結

延安石油化工廠網絡三維智能監控管理系統建設綜合運用了GIS、三維虛擬現實、海量數據管理、WebGIS等多種相關技術,在建設過程中克服了很多技術和數據方面的新課題,有多方面的專業人才和技術人員參與。系統建成后,為石油化工廠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廣大員工提供了形象直觀的廠區操作環境,提高了監測管控、調度決策、安全應急等業務的科學化水平。

參考文獻

[1]牟善軍,姜春明,吳重光.石油化工安全仿真技術及應用.系統仿真學報, 2003,15(10) :1356-1363

[2]羅一鳴,劉有智,袁志國,張發興.虛擬化工場景漫游系統的設計與實現.計算機與應用化學.2006,23(11) :1159-1162

[3]齊虎春.虛擬現實技術在化工仿真系統中的應用研究.內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8 :153-154

[4]延安石油化工廠網絡三維智能監控管理信息系統用戶手冊.北京靈圖軟件技術有限公司. 2012,4

[5]延安石油化工廠網絡三維智能仿真展示系統用戶手冊.北京靈圖軟件技術有限公司. 2012,4

[6]王權.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數字油田模式與發展戰略研究.天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3

[7]李青元,林宗堅,李成明.真三維GIS技術研究的現狀與發展[J].測繪科學, 2000,25(2):47-51.

篇11

1平臺建設重要性

1.1提升市場監管科普供給能力

發揮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廣大管理人員、科技人員在科普傳播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對公眾需求進行調查分析,將市場監管業務作為中心,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創建重點科研平臺,推進重大項目規劃建設,并推廣應用高新技術,使得人們都能夠提高對科普工作的重視度,激發科普創作熱情,同時對科普內容的表達方式進行創新調整。在科普宣傳中,聯合應用多種宣傳方式,包括利用科普圖書報刊宣傳、開展講座活動、展覽展示、利用新媒體技術傳播等等,打造市場監管原創科普精品,提升客戶工作的社會影響力。另外,在科學傳播內容監管中,創建完善的專家審核機制,并鼓勵公眾糾錯,促進科普監管水平的提升,包括科普內容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除此以外,還可組織開展各類獎評活動。

1.2加強市場監管科普教育基地建設

對市場監管科普教育基地進行規劃布局。在科普教育基地創建過程中,應當將市場監管重大項目、重點科研平臺、高校等作為基礎,據此創建形成適應市場實際需求、布局規劃合理并且具有特色的基地,在科普服務以及科技教育中充分發揮模范作用。促進現有科普教育基地服務水平的提升。不僅應當經常性組織開展科普教育工作,同時還應選擇適宜主題開展科普活動,進而實現科普教育基地常態化,同時充分發揮其工藝作用;加強專業類市場監管科普場館建設,申請創建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和省科技廳認定的科普基地;鼓勵符合相關要求的企業、事業單位、高校、科研所等共同協調配合,創建市場監管領域相關科普基地;充分利用行業會展、論壇等平臺,組織開展科普展示活動以及互動體驗活動。推進科普教育基地改革創新。在信息化時代,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升展教力度,提升科普教育基地的信息化、時代化、社會化等,據此為基礎,為公民開展科普宣傳,提高公民市場監管科學素質。

1.3增強市場監管科普傳播協作能力

將市場監管科普和宣傳工作進行有效結合。在各項科研項目以及重大活動開展過程中進行科普宣傳,為公眾充分展示出市場監管科技,以改善行業形象;另外,在行業中所組織的各項微視頻競賽活動中,也應當宣傳科普內容;邀請科普專家組織宣傳隊伍,為公眾答疑解惑。積極推進“互聯網+市場監管科普”建設。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等技術,通過開展創作,并進行多次開發,最后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呈現,可在多個媒體、終端和部門對科普內容進行傳播,將傳統型、網絡型以及創新型進行有效結合,進而創建形成“三位一體”的科普傳播體系,提高市場監管科普信息化水平和宣傳成效。創建市場監管科普品牌,為促進市場監管科普工作水平的提升,應當堅持精品意識,提高質量控制意識,充分發揮品牌的宣傳引領作用,將政府和市場、需求和生產、事業和產業以及內容與渠道的有效連接,保障科普效果。

1.4開展市場監管科普精準惠民服務

組織開展各類主題性和群眾性科普活動。比如,對廣大人民群眾所關注的市場監管科技問題進行調查分析,在全國科普日、“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全國科技活動周、“4?26”世界知識產權日、“5?20”世界計量日、“6?9”世界認可日等重大活動,組織開展科普活動,為公眾廣泛宣傳科技知識,并提供科普服務。結合市場監管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及重要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等主題,實現市場監管科普活動能夠“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標準、計量科普知識競答”“食品安全”“陽光纖檢”消費警示、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等活動,加大市場監管專業科普的服務水平。提升市場監管科普行業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對科技進步發展對于市場監管職業的影響進行調查分析,提高市場監管系統管理人員和科技人員科普意識,提升創新服務意識,促進行業工作人員綜合素養的提升。

1.5加強市場監管科普交流合作

引導市場監管科普交流與合作。在市場監管科普中,可廣泛吸收優秀的科普作品,并對科普模式進行創新提高調整。鼓勵市場監管技術機構和行業協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強科普交流,通過相互合作,共同組織開展人才交流培訓活動、科普知識競賽活動、科普展品展示活動等等。在省內外,均可展示省內市場監管科普基礎設施、監管執法服務現狀、組織管理能力等等,提升市場監管推動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影響力。

2市場監管科普平臺建設內容

2.1平臺對接需求

(1)與省局市場監管局官網進行數據對接,實現平臺科普數據在省局平臺的個性化展示。(2)與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微博等進行對接,實現在平臺“一網,多端同步”的數據共享。(3)與短視頻平臺對接,實現平臺科普數據在短視頻平臺的信息。

2.2平臺建設標準

建立統一、規范的網站標準規范,為全省各單位提供統一的建站標準,并符合國家關于政務網站管理的有關要求。在系統規劃設計中,可將國際上的成熟規范、標準等作為依據。另外,還應嚴格依據國家相關法律規范,包括《電子政務系統總體設計要求》《電子政務流程設計方法通用規范》等。

2.3總體架構設計

本項目總體架構應遵循“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平臺、統一管理、內容整合、共享協同”的原則,在“云平臺”基礎上,實現各類信息的匯集展示、服務集成和應用集成,全面支撐各類社會化服務信息產品及應用的構建、管理、集成、和安全,從基礎設施、數據資源、應用支撐、應用服務、接入端、標準規范、安全體系等多個層面規劃。在系統規劃設計中,系統總體邏輯架構設計十分關鍵,在架構設計中,應當綜合考慮穩定性、可拓展性、安全性等各項影響因素,平臺總體架構如圖1所示。系統總體邏輯架構自下而上(縱向)可以分為基礎設施層、數據資源層、應用支撐層、應用服務層、接入端幾個邏輯層面;同時,安全保障體系與標準規范體系貫穿整體系統。圖1市場監督科普2.

3系統平臺管理

3.1欄目管理

網站欄目的靈活性比較強,構建方式便捷,能夠提供直觀的瀏覽界面以及編輯界面,管理人員可對各類操作對象進行準確定位、全面檢查和細條控制,同時還可自動化形成網站欄目導航。在網站創建中,首先確定動態信息,然后再利用網頁模板即可自動化形成。(1)通過加強欄目管理,即可實現欄目新增功能、刪除功能、編輯功能等等,在刪除欄目時,要求創建并應用驗證機制,避免人為操作失誤;(2)可規劃設置欄目分類、呈送、同步映射等;(3)可預覽欄目,通過搜索欄目名稱即可直接搜索;(4)欄目類型能夠支持單信息、自定義、多信息等;(5)在系統運行中,可創建自定義數據庫;(6)可對欄目分類,可直接引用欄目中不同子站點之間的欄目;(7)欄目支持是否啟用、信息審核、訪問統計、RSS、創建索引、網頁復制保存、信息方式、圖片和信息積分等批處理功能。

3.2新聞構件管理

實現對網站新聞管理,對的新聞信息進行編輯和審批的各種操作管理,面向訪問用戶的打印設置,對文章作者、來源的管理,對圖文等多種內容形式的管理,實現網站新聞審批管理,為網站建設用戶了解相關新聞、工作動態、通知公告等提供信息服務。通過對新聞構件實例化創建所需的新聞欄目,欄目屬性可以由管理進行設置,包括新聞的審批方式(一二三逐級審批和工作流審批方式)、是否開啟評論、評論是否需要審批、是否需要簽收、是否使用標簽、排序規則設置(排序規則包括時間降序、時間升序、系統創建時間降序、系統創建時間升序、最后修改時間降序、最后修改時間升序、瀏覽量降序、人工排序等多種排序規則)、小頁(新聞首頁)顯示條數設置、大頁(新聞列表)顯示條數設置、是否控制記錄瀏覽設置、是否限制IP訪問、是否顯示相關新聞、欄目圖片等等屬性。

3.3互動交流

實現政府用戶與網民的網上溝通渠道,滿足網民通過紀檢監察網站進行意見咨詢和在線投訴,對各種問題進行反饋,可以設置領導信息、投訴舉報等欄目。欄目屬性滿足靈活配置,可以設置信息主題、信息描述、是否需要輸入驗證碼、提交信息是否需要填寫用戶個人信息、是否允許添加附件、信息是否允許公開、是否需要審批、是否需要指定部門和滿意度調查等設置。

3.4調查問卷

可用于實現多種題型的問卷調查,支持是非題、單選題、復選題、簡答、普通填空題等多種形式,并提供完整的分析報告。問卷滿足截止時間設置,截止日期后問卷自動關閉,問卷限制規則設置用戶次數控制,同IP用戶次數控制,同一臺電腦cookie限制,可手動控制文件狀態,滿足問卷隨時開啟、關閉需求。

篇12

目前市場監管工作信息化發展的必要性

現代化信息技術具有高效、便捷等特點,可以幫助各個行業、各個領域顯著提升工作效率,并且在市場競爭當中具有良好的應用空間與應用優勢。為此,各行各業都應當積極開展現代化信息技術引入工作,以此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以及核心競爭力。近些年,市場監管工作信息化建設已經從各個方面展開有效推進與探索,逐步轉變了傳統人力信息收集、整理以及信息記錄的做法[1]。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來完成市場監管工作優化,由傳統窗口收集信息、整理信息以及數據收集,到現有的電子化辦公,將工作人員從復雜紛亂的工作環節解放出來,有效降低了人力資源的投入成本。與此同時,提升了信息收集以及信息處理效率,有效減少人力收集所帶來的誤差。目前國內現代化信息技術可謂是日新月異,市場監管工作應當充分發揮這項技術的作用與優勢,結合互聯網技術,對各個工作細節展開科學管控,及時發現日常工作中的問題,并且制定科學的優化工作措施,確保市場監管工作效率可以得到穩步提升[2]。

市場監管工作現存問題

(一)監管方式過于單一,監管效率有待提升

就目前形勢而言,基層市場監管工作的對象為市場主體。監管信息收集通常采用人工上報這種方式。監管工作與執法工作的順利開展,通常依靠人力資源,基礎設施缺乏完善性與規范性,對市場數據的感知程度不足,導致監管工作以及其中的重點監管環節信息把控不嚴,管理效率有待提升,難以精準判定系統當中存在的問題[3]。

(二)信息化建設有待加強

在信息化建設環節,智能監管模式初步形成,但在實踐環節,許多業務工作還是采用傳統工作方式,信息化技術手段單一、各類系統的工作方式紛亂復雜,系統內部條塊化、碎片化嚴重,登記系統、監管系統、辦公系統、執法系統處于割裂狀態,數據資源共享不及時、不準確,缺乏必要的溝通與互動,信息化數據應用范圍狹窄,難以形成完善的整體性管理平臺。除此之外,市場監管工作還存在監管單位職能過多、缺乏信息化專業技術人才以及信息推廣工作不到位等問題,不僅對數據庫重視程度不足,而且信息質量也得不到有效保障[4]。

(三)缺乏必要的分析與溝通,決策缺乏合理性

市場監管工作對于信息分析以及信息溝通的要求標準較高,這也是推動此項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與重要途徑。目前市場監管系統數據量較大,且內容較為多樣化,整體結構相對復雜,若各個部門沒有實現通力合作、有效溝通,則跨部門聯動監管實施困難,極易出現重復工作這一問題。基于此,需要各個部門提升協同作業程度,發揮各個部門的作用與優勢,明確各個部門的職責與義務。除此之外,目前對數據展示、數據匯總、數據加工、數據分析以及數據應用等環節的重視度不足,導致信息化建設工作無法順利開展,很多重要決策也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建設智慧監管一體化平臺及大數據分析監管應用迫在眉睫[5]。

市場監管工作信息化建設發展的優化策略

(一)實施一體化優化策略,提升基層監管效率

首先,應當推動信息統一,引入互聯網技術,整合現有的市場資源,掌握相關的互聯網信息數據,充分發揮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作用與優勢,升級現有的政務平臺與互聯網平臺的接口,突破傳統監管工作,統一開展信息收集以及信息處理。其次,進行系統整合,不僅要對上級部門的政務系統展開優化,同樣也要對基層部門的監管系統展開調整,尤其在構建完善的數據中心后,應當首先判定數據是否完成有效匯集。最后,完善現代化信息管理制度,構建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體現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數據處理優勢,加強現代化技術應用培訓,提升全體工作人員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以及互聯網應用能力,推進整體監管工作的信息化發展智能化發展[6]。

(二)著力構建智慧監管系統,發揮信息技術優勢

首先,適應監管機構的改革實際需求,加強業務整合以及數據整合力度,不斷推進智慧監管工作機制建設。整體而言,要構建完善的基層工作平臺以及互聯網優化平臺,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來提升整體監管工作質量與工作效率。其次,開發統一的軟件,避免軟件重復開發而造成的資源浪費。在軟件開發環節,應當注重軟件的綜合性,提升數據的精準判定能力以及系統承載能力。最后,著力構建信息數據處理中心,這是推動整個智慧監管系統發展的重要基礎與核心步驟。通過各種先進技術的引入,可以實現智能化信息處理,構建符合實際情況的數據庫,提升整體數據運轉效率。除此之外,還應當注重對外的服務系統建設工作,各個部門之間協調統一。這不僅是智能化建設的需求,更是提升服務水平以及服務時效性的重要手段[7]。

(三)積極引入人工智能技術以及大數據分析技術

市場監管工作智能化發展還應當注重管理模式以及管理理念的優化與創新,人工智能技術與大數據分析技術有助于提升企業在數據采集分析、信息處理以及信息合理利用效率。市場監管工作的開展,需要借助這兩種先進技術從技術層面展開模式創新、理念創新,適應互聯網的發展趨勢。在此環節需要始終貫徹以下原則:首先,以數據為準,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來整合資源,構建完善的信息處理中心。其次,引入社會力量。在職能變革這一背景下,相關人員的工作眼光應更加長遠,積極引入外界力量,以此提升自身的現代化信息建設水平。最后,進行分步處理,結合實際穩扎穩打,不斷對建設環節當中的各個時間與節點展開調整,以此提升現代化監管工作水平[8]。

(四)定期開展信息系統升級,構建完善的信息共享平臺

隨著國內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日漸發展與進步,市場監管工作的需求發生著明顯變化。為緊隨互聯網時展步伐,市場監管工作的信息化建設應當加強。對各種信息以及數據進行分類,構建完善統一的管理系統。在信息升級環節,應當安排專業人員來對本單位各個運行系統狀態展開評定與分析,從長遠角度展開系統調整與系統優化,不斷完善市場管理系統,確保互聯網系統可以有效預防各種突況以及突發事件,并合理設定分支系統,使其成為市場監管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助力與支撐,從而實現信息價值最大化這一目標,提升信息化建設水平。相關人員應當注重完善監管平臺,這也是整個智能化發展環節中的根本性操作。因此,市場監管相關單位應當詳細明確管理平臺當中的崗位職責,合理分配各個部門任務,強化各個部門溝通與聯系,樹立大局意識,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智能化監管平臺的建設工作。應最大程度實現資源共享,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確保互聯網平臺構建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充分發揮各種資源的作用與價值。通過合理規劃監管工作發展方向,制定完善的監管工作標準,培養市場監管方面的專業人才,引入現代化管理模式與互聯網管理理念,定期進行互聯網系統升級,加強監管部門之間的有效溝通與聯系,大幅度提升市場監管工作效率,實現監管工作信息化發展目標。

(五)應用云計算技術,提升數據存儲與處理效果

建議在市場監督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應用云計算技術,增強數據存儲和處理效果。(1)將Hadoop體系作為主要的大數據存儲體系,其中涉及的分布式文件系統和列式數據庫系統,能夠提供統一性、安全性、靈活性、可擴展性的存儲平臺。其一,使用云計算大數據存儲技術,數據采集交換的功能較為完善,可以按照數據類型特點和數據庫的情況針對性使用不同的工具,例如:從結構化數據信息到Hadoop采集的SQOOP軟件、ETL工具軟件、收集日志的工具等;其二,數據處理體系中涉及離線類型、內存類型的計算技術,機器學習技術和搜索引擎技術等,分別與各類場景相互對應;其三,為確保技術的有效應用,還需創建集群管控平臺系統,統一進行整體分布式集群的管理,在平臺技術生態體系內開發現代化的管控功能,例如:分布式任務調度管控功能、資源管控功能、數據安全管控和訪問安全管控功能、服務監督和管理功能;其四,配置大數據處理工具進行數據整個生命周期的管理,從數據建模階段到數據定義階段、數據關系處理階段、數據可視化處理階段和數據服務化處理階段,都可以利用相關的技術進行有效管控。(2)合理采用分布式計算技術。市場監督管理的過程中會涉及來自很多方面的各種類型數據信息,主要包括市場監督管理局內部的數據信息、其他部門數據、網絡數據信息等。數據的種類很多,相互之間的關系較復雜,數據量龐大,只采用傳統的數據查詢技術和分析技術很難滿足當前的數據計算和處理需求。因此,需要使用云計算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等進行海量數據信息的計算分析。其一,在非實時性海量數據信息統計工作中,可以用來自動化生成市場監督管理匯總的數據,可以按照月度周期、季度周期、年度周期匯總數據;其二,實時化數據信息的計算和分析,主要是針對實時所獲取的數據信息進行計算處理,快速作出響應,數據吞吐量較高、處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時效性;其三,實時性進行數據信息的查詢處理,按照用戶所輸入的內容,及時進行數據的查詢,作出相應的反應,整體系統不會對查詢的條件進行限制,用戶可以將查詢條件自定義組合,隨時按照市場監督管理的工作需求查詢數據內容,快速獲取需要的結果和信息;其四,數據信息的深度挖掘和利用就是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機器學習技術、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等從海量數據信息中挖掘、發現隱藏的有價值的數據信息,為市場監督管理工作的有效實施提供數據查詢和處理的基礎保障。(3)做好市場監督管理工作的數據應用場景分類,制訂針對性的云計算技術和大數據處理技術的應用方案,例如:使用分布式技術有效執行海量數據信息的非實時化計算任務,利用流式計算技術方式準確進行各類實時數據的計算分析,同時還可以借助數據交互式查詢技術對市場監督管理大數據動態性查詢處理。另外,可以利用先進的數據信息挖掘技術,深入挖掘市場監督管理數據中有價值的內容,全面整合內部數據、部門數據、網絡數據,為市場監督管理工作的數據分析、驗證、研究等提供一定的支持,使其通過挖掘、研究來自各個層次、各個方面的市場監督管理數據信息,尋找出有助于提高市場監管工作效果和水平的內容,合理進行市場監督工作整體情況的分析、研究、判斷,促使各方面工作效果和水平的提升,充分發揮云計算技術和大數據技術應用的價值。

結語

市場監管工作的信息化發展是未來市場監管工作的必然趨勢,二者之間具有諸多互通之處。相關人員可以通過實施一體化優化策略,提升基層監管效率、著力構建智慧監管系統,發揮信息技術優勢、積極引入人工智能技術以及大數據分析技術等方式來開展市場監管工作,為提高市場監管工作水平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于成龍.協同、耦合與賦能:政務新媒體矩陣化運營的策略與路向——以市場監管系統政務新媒體為例[J].新媒體研究,2020,6(12):126-128.

[2]藍志勇,吳件,方國陽.2018年以來地方市場監管機構改革之探——以云南省Y市為例[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20(2):103-110.

[3]胡昕,汪基強,向淼,等.基層市場監管工作機制現代化研究——以杭州市余杭區為例[J].中國市場監管研究,2020(12):44-47.

[4]楊郁.信息化視角下“互聯網+市場監管”推進路徑研究——以河北省為例[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0,23(12):162-163.

[5]彭江輝,王思慶.機構改革背景下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的困境與對策——以湖南省為例[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3(3):135-144.

篇13

中國現行金融市場監管體系的最突出特點就是分業監管。中國金融體系分別由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監管。但在資本市場上就是多頭管理,政出多門。中央和地方各管—塊,不同品種證券的市場管理者不同。甚至一種證券的—二級市場之間就有不同的管理者。主要表現是:證監會是中央主管機構,地級人民銀行在市場監管上頗有影響,財政部、中央銀行介入市場管理,地方政府在交易場所的管理上擁有很大的權利。

自我國資本市場建立以來,我國資本市場監管就伴隨著始終。但我國資本市場仍然危機四起,從20世紀90年代的股市異常波動,到現在上市公司頻頻發生造假事件,這表明我國資本市場監管的不到位,市場運行效率不高,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法律框架不完善,分析我國資本市場監管現狀,將有助于我國資本市場監管的發展。

1.1我國資本市場監管機構

我國現行的資本市場監管體制可以說是集中型監管體制,在分業集中監管的基礎上,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實行適度的統一監管。

中國證監會是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證監會作為對證券業和證券市場進行監督管理的執行機構,監督檢查所歸口管理部門。由于中國人民銀行負責證券機構的審批,這意味著對于證券中介機構的監管權限在兩個部門被分割開來。

在1992年以后,人民銀行不再是證券市場的主管機關,但它仍然負責審批金融機構。這意味著證券機構在審批和經營管理上受人民銀行和證監會的雙重領導。中國人民銀行還負責管理債券交易、投資基金。

財政部負責國債的發行以及歸口管理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

在我國資本市場監管體制中,地方政府在本地區證券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上海、深圳市政府和證監會一起管理滬、深證券交易所。其對證券市場的影響是巨大的。在公司上市、股票交易流程上都有可能影響其正常操作。

1.2我國資本市場監管的成效分析

我國資本市場監管成效的分析,即我國資本市場監管所投入的成本與我國資本市場運行結果的分析,可以從我國資本市場效率與監管的角度來分析。市場監管能否有效糾正市場失靈,充分保證市場效率,關鍵在于監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效而完善的監管制度是資本市場監管的基礎和效率的保障。中國資本市場的制度缺陷,特別是監管制度的缺陷導致市場失靈與監管失效的同時存在,成為轉軌過程中資本市場監管的基本現狀,對資本市場效率分析可以充分地說明這一點。

根據市場證券價格對信息反映的范圍不同,把市場劃分為弱型效率市場、半強型效率市場、強型效率市場。經濟學界對我國證券市場監管成效分析主要按照上述理論進行實證分析和理論研究。一般研究主要是對弱型效率市場、半強型效率市場進行研究。以往對我國資本市場弱型有效市場的實證檢驗有,俞喬(1994)對上海、深圳股票市場股價變動的隨機假設進行檢驗。他利用上海、深圳的交易所自成立到1994年4月底的各自綜合股價指數的觀察值,通過對誤差項序列相關檢驗、游程檢驗和非參量性檢驗,排除了上海和深圳股價變動是“隨機游走”的可能性,得出了上海、深圳兩地股市非有效性結論[1]。

半強型有效市場檢驗的有:楊朝軍等(1997)選取上海股市1993—1995年間100家上市公司的送配方案公告為樣本,對各家公司股價在公告前后的變化進行詳細地分析,以檢驗市場對送配信息的反應。結果表明,上海股市已經能夠較快地反映送配信息,說明中國股市一定程度上已能迅速反映某些公開信息,但并不能就此判定上海股市已達到半強式效率市場,而筆者在對2005—2006年度股票指數進行實證分析也得出我國股市尚未達到半強式效率市場的結論。

2我國現行資本市場監管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2.1資本市場監管體制建設不完善,證監會效能不足

在中國資本市場管理體系中,除了多頭管理、政出多門以外還存在著不少問題。值得注意的是證監會的人員編制不足和缺少足夠權威,導致削弱實際監管效果。很顯然,在證監會和地方監管部門之間存在著重復監管的現象,而監管職責在證監會和人行之間的分割,又導致某些監管領域落入夾縫之中。而對于市場的某些部分,尤其是針對證券商和機構投資者,事實上缺少監管。

2.1.1證券監管機構的有效性和權威性不足

證監會在名義上是主管機關,但在國務院組成部門中只是附屬機構,只能起協調作用,監督的權利和效力無法充分發揮。

現階段市場已形成了以股票、債券為主的企業債券、基金、可轉化債券同時發展的直接融資工具體系。而從目前的監管機構分工來看,中國證監會主要監管股票、基金、可轉化債券;財政部主管國債的發行、兌付;中國人民銀行主管企業債券的發行。證券主管部門存在著多頭化,易產生整體監管方面的矛盾和摩擦,不利于提高整體監管效率和證券各品種之間的協調配套發展。

2.1.2證監會地方辦事機構行政能力的獨立性受到制約

本地政府在本地區證券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證監會派出機構,與地方政府有很深淵源,受地方政府干預的可能性很大。證券市場運行中屢屢發生重大事件,暴露出了我國證券監管系統上的漏洞和某些功能上的不足,中國證監會的權限常常受到比其行政上更高一級的地方首長的干預,其獨立性受到很大制約。

2.1.3證監會權力制約不能有效輻射其全部管轄范圍

證監會權威性的不足與監管權力分散性是相聯系的,監管權力從橫向看分布于證監會、銀監會、財政部和國資委等機構之間,各部門之間的政策法規、管理措施及政策目標亦有沖突之處,居高不下的協調成本大大降低了監督管理的效率。從縱向看分布中央和地方之間,多家平行機構從不同側面,各個地方從不同范圍(地域)對資本市場進行監管,造成利益的沖突、責任的推卸、監管的盲點和監管力度的不平衡,影響了資本市場的統一性,造成某些領域事實上的無人監管。

2.2資本市場監管理論創新不夠,市場管理者不能有效進行理論建設

我國資本市場監管理論研究主要還是局限在對資本市場現行問題的補救上。由于市場發展太快,政府監管部門忙于應付大量的日常事務性工作,沒有充分發揮機構投資者的中堅作用,證券市場的基本建設在某種程度上被忽略了,對資本市場結構、運行問題缺乏理論研究,如上市公司股權結構不合理、風險預警體系不健全、信息披露不透明等問題。為了解決一些短期內凸現的緊急問題,往往采取不顧長遠的急救方法,雖暫時解決了問題,但是卻為今后的監管工作帶來了隱患,參考證券市場發達國家的經驗,我們看到幾乎所有國家的證券監管機構都有一個明確的行動宗旨和一系列行動細則組成的綱領性監管框架,這種框架是其監管部門長期行動的準則。在缺乏長遠規劃的情況下,監管上被動地長期處于救火狀態就是難免的。

2.3資本市場自律性監管不足,沒有充分發揮市場自律性監管機制功能

我國目前的自律組織分為兩個層次,一是滬深兩地交易所自律組織;二是證券業協會。兩個層次在行業自律中都存在問題,首先是兩地交易所存在明顯的地方利益,其對市場交易的監管受到所在地政府的干預,因而難以真正貫徹公平、公正的指導原則。其次是中國證券業協會作為一家行業性質的民間協會不能發揮自律作用,這與目前證券市場多頭管理格局有關。因此,證券市場發展至今,監管與自律仍然處于嚴重不平衡的狀態。

2.4資本市場監管法制建設不健全,市場主體法律意識不強

國家對于上市公司退市問題存在法律盲點,難以準確把握執法尺度。并且退市標準不統一,尺度難把握。對于證券監管部門的監督,主體不夠明確。由于現行法律對地方人大如何監督中央駐各地的管理部門沒有明確規定,省人大及人大財經委難以對駐各證管辦實施監督。實際上,《證券法》等于沒有明確對證券監管部門進行監管,以及應該由誰來監管。

3啟示及對策

通過對我國資本市場監管現狀及問題分析,如何有效強化資本市場監管職能、提高資本市場運行效率,筆者認為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3.1構建資本市場監管的風險預警指標體系

及時發現有關宏觀經濟指標的異常反映并及時進行調控,是可以防范或避免金融危機發生的。這里的關鍵是要建立比較完善的靈敏的資本市場危機預警指標體系。

3.2強化資本市場信息披露制度

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是穩定一國資本市場發展的重要制度。強化資本市場的信息披露制度關鍵在于健全信息披露的動態監管機制,加強資本市場會計審計制度落實,規范上市公司組織結構,以此來消除利潤操縱行為的發生,加強對企業所募集資金使用和投向的監督。

3.3積極穩妥地推進股權分置改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拜城县| 永平县| 离岛区| 荃湾区| 泰顺县| 余干县| 馆陶县| 平遥县| 阜平县| 凌云县| 双柏县| 巴林左旗| 巨鹿县| 巧家县| 凤台县| 精河县| 延长县| 小金县| 孟村| 乌兰浩特市| 海安县| 元朗区| 运城市| 双辽市| 三门县| 元朗区| 女性| 南开区| 河池市| 桦甸市| 噶尔县| 韶山市| 泊头市| 教育| 恩施市| 博兴县| 莱州市| 乌鲁木齐县| 谢通门县| 阿城市| 肥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