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智慧園區研究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智慧園區研究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智慧園區研究

篇1

[4]童隆俊,陳銘 構建“智慧南京”提升城市功能――南京構建“智慧城市”的若干思考 [期刊論文]信息化建設 2010(05);

[5]朱敏 智慧城市的愿景路徑及借鑒 [期刊論文]新經濟導刊 2011(04);

[6]陳桂香 國外“智慧城市”建設概覽 [期刊論文]中國安防 2011(10);

[7]吳建新 以智慧政府建設推進智慧城市發展的對策研究 [期刊論文] 中國信息界 2011(05);

篇2

關鍵詞:智慧園區 系統監看 服務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C931文獻標識碼: A

一、系統內容

根據定義,園區指“統一規劃制定區域,區域內專門設置某類特定行業、形態的企業、公司等,進行統一管理”。通常而言,園區規模比較大,涉及的服務、管理的內容比較多。這就直接造成了園區管理者的管理半徑和管理縱深大,做出決策的難度大,同時園區使用者獲取園區服務的難度也很大。建設智慧園區系統的主要目的就是解決這些管理和服務的難題。

智慧園區目前沒有統一的定義。根據國家標準《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T50314-2006)的定義,智能建筑的定義是“以建筑物為平臺,兼備信息設施系統、信息化應用系統、建筑設備管理系統、公共安全系統等,集結構、系統、服務、管理及其優化組合為一體,向人們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節能、環保、健康的建筑環境”。參考此定義,智慧園區系統可以定義為綜合使用信息化技術,完善園區服務和管理的系統。

本文認為,智慧園區系統應該主要包括系統監看、設備設施管理和服務信息化三方面的內容。

1.系統監看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人們對居住水平要求的提高,通常園區涉及很多機電和弱電系統。機電系統包括熱站、空調、送排風、照明、供配電、電梯等系統。弱電系統包括通信、網絡、門禁、視頻監控、防盜報警、火災報警、廣播、有線電視、一卡通等系統。這些系統分別有各自的管理軟件,能夠監管各自系統。但就整個園區而言,各系統的運行數據是零散存在的。園區管理者需要分別查看各個系統運行數據并加以統計分析,才能掌握整個園區的運行狀態。智慧園區系統應該包括對各系統運行狀態數據的集中監看和分析功能,為管理者提供方便直觀的查看條件,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2.設備設施的管理

1)設備管理

園區中各系統很多,相關系統設備更多,各種設備的查詢、維修工作繁雜。智慧園區系統記錄設備的采購、維修、移動、處置等各階段情況,建立設備的全生命周期履歷,可以實時跟蹤設備的使用狀態。通過對設備使用情況和故障情況的分析,可以有針對性的提前確定維修、更換計劃,減少設備的故障率。通過對設備備件的管理,可以在設備突發故障的第一時間找到相應的替換設備,減少設備更換時間,同時也可以根據使用情況和備件需要及時采購備件,避免無件可用的情況發生。

2)設施管理

園區的設施包括道路、公共空間、綠地、停車位等。智慧園區系統對這些設施的使用情況、損壞情況和維護情況進行記錄和管理。通過對使用情況的分析,可以了解設施的使用率和使用規律,合理安排設施的分配。通過對損壞情況和維修情況的分析,可以從園區全局的角度出發統一制定維養計劃,協調設施設備的維養時間,避免出現大量設施同時維養的情況,減少對公共資源如電梯、通道等的占用。

3.服務的信息化

園區內通常涉及很多服務,如購物、餐飲、健身、醫療、保潔、郵政等。如果沒有統一的服務信息平臺,園區使用者無法方便的知道有哪些服務、服務的具體內容以及申請方式等。智慧園區系統面向園區提供統一的服務接口。園區使用者可以方面的獲取服務信息,并對服務提出反饋意見,促進服務提供方和使用者的互動和諒解。通過對服務的接收、分派、執行、反饋等各階段情況進行記錄和分析,可以建立起服務檔案,提高服務人員的服務意識,增加園區使用者的滿意度。

二、關鍵技術

1.軟件接口技術

智慧園區系統與其他機電、弱電系統之間建立通訊連接、進行數據交換可以通過硬件接口設備或軟件接口實現。硬件接口設備由于開發復雜、成本較高而較少使用,軟件接口則因為的開發則相對簡單、成本較低而得到了廣泛的使用。通過軟件接口技術進行數據通訊,要求通訊的兩個系統都可以提供對外的通訊接口。按照通訊接口定義的規格和格式,智慧園區系統定時查詢其他系統的運行數據,或者由其他系統主動將運行數據提供給智慧園區系統。目前常用的軟件接口標準有OPC、TCP/IP、ODBC、WebService等。

2.移動技術

智慧園區系統應該支持在園區內任意空間使用,這就需要移動技術的支持。依靠3G、WIFI等無線方式,通過手機等移動終端,園區使用者可以隨時查詢服務信息和申請服務,園區管理者也可以隨時掌握系統運行狀態、接收故障報警信息等。

3.物聯網技術

物聯網技術通過射頻信號、紅外感應器、掃描器、定位系統等設備,將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從而實現對物品的識別、定位、追蹤和管理。通過在備件上貼智能標簽并掃描入庫,可以實現對備件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

三、建設步驟

智慧園區系統涉及范圍廣,建設周期長,資金投入也比較多,需要分階段實施。

1.準備階段

準備階段的主要工作是現狀分析、需求分析和功能確定。

1)現狀分析

對現狀的分析主要包括現有子系統情況分析、設備設施管理流程分析以及服務提供情況分析等。

現有子系統的情況分析包括子系統的建設運行情況、可以提供的接口協議和數據格式、可以提供的狀態參數等。

設備設施管理流程分析包括目前設備的采購、申請、維修等流程,以及設施的預約、維護等流程。

服務提供情況分析則包括園區可以提供的服務種類,以及各服務的具體內容、位置、時間等信息。

2)需求分析

首先要明確智慧園區系統包括哪些子系統。一般而言園區內涉及運營的各機電和弱電系統都應該包括在智慧園區系統內。

其次要明確對子系統的控制原則,是只監不控還是又監又控。監看子系統是必須的,是否控制子系統則因各項目需求而定。如果需要控制子系統,則要明確是智慧園區系統和子系統同時控制,還是不用子系統的控制功能,只用智慧園區系統控制。

最后對子系統的監看需求則應明確具體監看哪些參數、底層設備數據發生更新到智慧園區系統界面數據發生變化的最大時間間隔等具體要求。

3)功能確定

根據需求分析和現狀分析的結果,可以明確智慧園區系統的功能。系統功能除包括對子系統參數的具體要求、管理服務的流程要求外,還包括系統的響應時間、系統的控制功能和與其他系統的聯動關系等。

2.設計階段

建設階段的主要工作是技術選型、系統架構設計和實施。

1)技術選型

技術選型包括對系統的選型和關鍵技術的選型。

智慧園區系統可以以成品軟件為框架進行二次開發,也可以完全重新開發。目前有很多公司都推出了與智慧園區或智能樓宇相關的系統。這些系統是根據各公司項目實施經驗不斷開發、改善而成,具有比較好的借鑒意義。如果有成品軟件基本滿足項目需求,就可以選擇二次開發的建設方式。完全重新開發的方式相對而言資金投入大、開發周期長,系統功能存在缺陷的風險也比較大。

關鍵技術選型包括操作系統選擇、數據庫的選擇、接口協議的選擇、移動技術的選擇以及物聯網技術的選擇等。

2)系統架構設計

智慧園區系統架構設計要明確系統的總體組織結構和控制結構、硬件選擇、網絡設計、通信和數據訪問協議、功能分配、功能模塊的劃分、子系統物理分布以及性能設計等。系統的架構直接決定了系統是否穩定,系統能否高效的運行。

3.實施階段

智慧園區系統實施階段除了編碼工作外,遇到最多問題的通常是與各子系統的通訊。首先智慧園區系統包括的子系統很多,需要配合的廠商很多,組織協調的工作量很大。其次由于很多子系統沒有嚴格按照接口標準進行設計,即使之前明確了接口標準和數據格式,其提供的接口數據往往也讀不出來或者讀出的數據存在錯誤,這樣就造成了調試的工作量很大。

四、系統功能

1.數據分析和展現

智慧園區系統涉及的各種數據都可以被分析并展現出來。由于系統用戶包括專業的子系統運行人員和園區管理人員,他們需要獲取的數據種類、深度要求不同,各種數據的展現應該包括不同層級的內容。子系統運行人員需要其所管理的子系統的全面數據,力求數據羅列詳細。而園區管理人員則需要全面掌握各子系統的整體運行情況和服務、設備設施情況,這些數據可以通過圖形化形式直觀的展現。

1)子系統運行數據

包括各子系統主要設備的名稱、技術指標、實時狀態、故障記錄、維護/更換記錄等,以及整個園區或分區域的能耗統計、費用計算等。

2)設備設施數據

包括設備的名稱、數量、單價、技術參數、使用位置、庫存情況、采購合同情況等,以及設施的名稱、數量、面積、位置、使用狀態、預約狀態等。

3)服務數據

包括服務的申請人、申請時間、受理時間、提供人、提供情況,以及服務的反饋、建議等。

2.報警

智慧園區系統應該支持主動報警功能。當有警報產生時,系統應明顯的彈出報警信息框,并在終端上發出報警聲音。報警信息框應包括報警時間的詳細內容,包括設備名稱、位置、報警事項等。為保證個性化應用,報警事項除可以在系統中預先設定外,也應該支持不同用戶可以自行添加報警事項,但預定報警設定不能刪除。

報警終端應不僅限于計算機等固定終端,可以綜合采用移動技術,把報警信息以手機短信或手機應用程序等形式發送給特定人員,使特定人員可以第一時間及時處理報警事項。

3.歷史數據報表

智慧園區系統應該能夠提供對系統運行狀態、參數、報警和服務記錄數據等的報表功能。這種報表可以是系統使用者主動查詢的,也可以是系統預算設定某一周期內的自動報表生成,并通過郵件等形式發送給相關管理者。

五、系統架構

根據以上分析,可以建立智慧園區系統架構如下。

圖1 智慧園區系統架構圖

智慧園區系統通過相應的接口協議與機電系統和弱電系統各子系統進行連接,主要監看各系統的運行狀況。同時根據使用需求的不同,系統使用者可以設定不同層面、深度的參數查看、狀態提示等,滿足園區運營管理人員、服務人員的使用需求。

智慧園區系統通過軟件模塊和相應的流程設計,完成備件管理、維護保養管理等設備管理功能和各設施管理功能。

智慧園區系統通過相應的界面和服務臺,完成對園區相關服務的信息展示、申請、實施、跟蹤全過程的信息化管理。

通過智慧園區系統的數據統計和分析功能,可以將系統運行狀態、設備設施管理和服務管理三方面的數據以查詢或報表的形式提供給管理層,支持園區運營的管理決策。

六、結語

園區的管理涉及內容多、涵蓋范圍廣,管理難度很大。智慧園區系統集合了系統監看、設備設施管理和服務信息化等與園區運營管理相關的三大主要功能,綜合運用信息化的手段,為園區管理者提供高效的管理模式,為園區使用者提供便捷的服務查詢和服務受理接口。通過建設和使用智慧園區系統,可以有效提升園區的管理水平,增加園區使用者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篇3

在政策層面保障力度增強,政府公共服務支出增加的宏觀背景下,社會組織生存現狀依然嚴峻。究竟是哪些因素影響著社會組織的生存、發展狀況,這是理論界和實務界共同關注的問題。學術界的研究既有歷史進程、公民權力、制度變遷、社會組織與政府關系、社會組織與社會的關系、社會組織與政治改革、國家與社會關系的總體變遷的宏觀視角,也有社會組織內部治理、能力建設的微觀視角。這些研究都表明社會組織的培育和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良好環境,但也面臨不少問題,其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資源不足。清華大學非營利組織研究所2000年對全國社團組織的抽樣調查顯示,有41.4%的社團認為面臨的主要困難是缺乏資金,列在這些組織面臨的諸多困難的首位(鄧國勝,2001)。孔德福(2008)在《我國社會組織資金來源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一文中提出我國社會組織資金來源存在總量不大,結構不平衡;體制障礙限制著財政資金向社會組織轉移;機制不健全,資金轉移無依據等問題。從廣義上看,這里的資金可以理解為資源,包含著活動許可、組織體系、人力資源、稅收優惠、資金、權力背景等,這也是本文對資源的界定。

因此,本研究嘗試了解社會組織獲取資源的渠道及方式,分析其資源獲取異質性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探索社會組織拓展資源的渠道。筆者對位于上海S區的六家社會組織進行了深入的訪談,這六家社會組織分別為:A機構承擔全市社區青少年教育、管理和服務事務;B機構從事中國漢文字教育和倡導;C機構為貧困地區學校建立圖書室,募集兒童讀物及倡導良好閱讀方式;D機構以“遏制艾滋病蔓延”為己任、關注男性生殖健康;E機構以創意公益、時尚公益為主旨,推動民間公益項目的發展和宣傳,并為眾多公益組織和企業提供志愿者支持,培訓和服務;F機構以提供城市應急支援安全服務為主。

政府、市場、理事會是社會組織獲取資源的主要渠道

通過深度訪談發現,六家機構資源來源不同,資源類型也不同,包含活動許可、組織體系、人力資源、稅收優惠、資金、權力背景等。從活動許可、組織體系而言,六家機構較為相似,他們都經過了登記,并找到了業務主管單位,并享受到了稅收優惠。機構間最大的差異是資金來源及比例的差異,六家機構的資金來源情況如圖1所示。

從資金來源的比例來看,D的資金有65%來源于基金會,其他的五家社會組織的資金來源呈現出幾種類型,包括資源政府導向、資源市場導向及資源理事會導向。

(一)資源政府導向為主的社會組織

A的運作是典型的資源政府導向型。該機構在成立早期,是由當時該機構的業務主管部門的相關領導擔任總干事,機構所有的員工經費、行政費用都由政府承擔,政府承擔的費用占機構運作總費用的90%以上。

(二) 資源市場導向為主的社會組織

在訪談過程中,筆者發現在六家社會組織中,B、E是非常典型的資源市場導向為主的社會組織,C介于資源市場、政府導向之間。B主要向兒童及青少年提供傳統文化教育和熏陶方面的相關服務,B機構背后有一家提供相似服務的教育咨詢公司。社會組織和公司的人力、場地資源共享,財務分開。對B而言,政府購買服務的資金僅占機構和公司運作的10%,社會組織90%的資源來自于公司本身的造血功能。

C機構負責人表示:“我相信社會的力量,目前我們承接的政府購買服務還是比較少的。機構從一開始就是依靠市場、依靠社會愛心人士在做。我們比較想踐行機構自身的理念。如果我們的資源都是來自政府,可能會改變社會組織原來的一些理想”。

(三) 資源理事會導向為主的社會組織

在訪談中發現,除了以政府和市場資源為主的社會組織以外,還存在資源理事會導向的社會組織。社會組織的理事會通常由較為復雜的成員構成,理事會中包括資助者代表、資深專家、行業管理部門代表、社會知名人士、企業代表以及組織內部的代表(馬迎賢,2005)。這六家社會組織的理事會也呈現出這樣的特點。A的理事長是高校知名教授、資深專家,F、C、B的理事長是資助者代表,D的理事長是行業管理部門代表。

F機構理事長兼總干事表示:“我做這個機構,純粹出于個人興趣。我總覺城市應急服務是非常需要的,每個公民都需要有這樣的意識。因此,對于機構而言,做這個就是義務,我愿意出資,我的理事會成員也愿意出資。至少目前的運作就是這樣的”。

篇4

大家好,我叫張金濤,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信任,推選我成為咱們小區的業委會主任。咱們的小區就是社會的一個縮影,其中涉及的社會關系就像社會一樣復雜。當我們單獨一個人與政府或各種機構處于一對一的關系中時,普通個人是很少發言的,即使有不和諧的聲音,大家也難以聽到。但整個小區作為一個天然的會場,一個人的聲音會因集中的人多了而顯得特別響亮。在其它場合個人是很難找到“業主”這樣唯一的身份認同的,因為其它場合中的各種關系就顯得散亂而不集中不和諧的現象即使存在但也不顯眼,而在小區內卻截然不同。

我們都知道業委會就是小區實行業主公共事務民主制度,協調辦理物業管理公共事務和社區公益事業的群眾性自治組織,公益性是它的最大特點。要成為業委會成員的條件之首是必須熱心公益事業,我們業委會成員為業主辦事純粹是“為人民服務”,還要有很強的責任心,有一定組織能力等等條件,我認為自己不僅具備了以上條件,,還具有較高的政策水平、較強的組織能力,懂得物業管理專業知識,知道經濟核算,具備處理危機的能力,介于我的工作性質,有雙休日,我也有時間來處理業委會工作。要做好業委會工作,先要懂得相關的法律法規,并正確合理的運用它,在處理業委會和物業管理企業之間的矛盾與糾紛時,要做到公平公正、合法合規,要協調處理好業主公共利益和事務,在此我也做好了良好的心理準備,準備在長期的業委會工作中接受我們廣大業主的監督,同樣要下定決定在面對業主的不理解或者物業管理企業這樣那樣無端的埋怨、指責和非理性“待遇”時,一定要“拿得起放得下”,要“泰然處之”。

據相關統計資料,在我們身邊最多只有3-4%的業主會有強烈維權愿望,而大多數業主是沉默的,只有通過我們廣大小區業委會成員的不懈的宣傳、屐以事實和法規來說話,使廣大的業主覺醒,逐漸擴大維權的比例。美國管理學家法蘭西斯說“你能用錢買到一個人的時間,你能用錢買到一個人的勞動,但你不能用錢買到熱情,你不能用錢買到主動,你不能用錢買到一個人對工作的奉獻”,在此我向大家宣布,在這場喚醒、發動、普及法制教育的過程,我將以百分百的熱情與主動,投身到維權活動中來。謝謝!

篇5

校企合作即學校與行業企業之間的合作,合作形式主要是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研發、合作培訓、合作技術服務等,通過合作最終達到共同發展。學校和企業是兩個不同的主體,高職院校是以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為目標,企業則是以創造經濟效益為目的,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與完善,校企合作的效益日趨顯現。但是,由于企業發展規模和發展階段的不同,企業對職業教育的需求各不相同,導致其參與職業教育的動機的不同。要深入開展校企合作,必須發揮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的作用,主動尋求政府的支持和幫助。

1.1 組建職教集團

2012年7月17日,黃石日報登載“從年初到年底,招工永不落幕”―― 關注黃石中小企業發展系列報道之四,文中指出,目前有75%的企業存在用工缺口,全市中小企業缺工在3萬人以上,工人難招,技術工人更是寶貝疙瘩。為加快黃石市職業教育規模化、集約化發展速度,促進校企合作、校際合作,推動教育強市、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2012年9月,黃石職業技術學院向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申請牽頭組建“黃石職業教育集團”,2013年5月,“黃石職業教育集團”在黃石職業技術學院掛牌成立。集團理事會機構設置為,顧問:黃石市副市長蘇梅林;名譽理事長:市經信委主任曹和家、市教育局局長方曉陽、市人社局局長許衛和市國資委主任姜笑山;理事長:市教育局副局長汪志鋒;執行理事長:黃石職院院長胡明欽;理事單位由黃石市54家企業和23所職業學校組成。集團的主要工作任務是:搭建黃石產業信息平臺,溝通職業技術人才供求和教育改革信息,合理利用教學資源和企業資源,開展師資和企業職工培訓,開展產品研發和技術服務活動,實現教育教學資源和企業資源共享,共建校內外實訓基地。2011年昆山滬士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簽約落戶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從2012年到2015年間,預計用工7500人,開發區就業局通過職教集團間的協作,每年按公司要求將學生輸送到位,為開發區的跨越式發展提前鎖定了人力資源。

1.2 積極發揮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的作用

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到一定階段,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在職業教育方面的政策和制度是推動職業教育發展的強大力量,有效利用政府的主導作用,可以確保校企合作深入開展的長期性和穩定性,應引起高職院校高度重視。2011年10月,在黃石職業技術學院校企合作辦公室策劃下,黃石市重點企業用工訂單式培養“校企對接”洽談會在黃石職業技術學院舉行,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朱中華及黃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領導到會講話,36家企業和23所院校及培訓機構參加洽談會,7家企業現場與學院成功簽約。2012年1月,由黃石市科技教育領導小組主辦,科威公司贊助的“科威杯”PLC電子設計創新競賽,旨在通過“政府組織、企業出題、老師指導、學生制作”的方式,達到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創新產學研相結合的培養模式,營造創新創業環境,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社會應用型人才的目的。2012年3月,學院產學研工作處與黃石市科技局聯系,在學院挑選5名研究生以上學歷或副教授以上職稱的專業課教師,作為黃石市科技特派員,由市科技局資助、派駐企業,幫助企業摸清關鍵技術需求,制定企業技術發展戰略,參與企業技術研發和改造,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校企合作。到目前為止,擔任湖北加恒實業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的康立武老師,已在企業申報“含鐵酸洗廢液中回收鹽酸的研究”項目;擔任黃石萬順轉向器制造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的胡江平老師,已與企業簽訂“全液壓轉向器”技術開發服務合同。

1.3 爭取政府支持,改善辦學條件

黃石職業技術學院在辦學6年里,成功申報了兩個國家級實訓基地―― 數控實訓基地和汽車實訓基地,中央財政支助220萬元,地方財政支助220萬元配套經費;極大的改善了兩個基地的實訓設施。2012年,學院又積極申報兩個重點專業―― 電氣自動化和模具設計與制造,中央財政支助400萬。今年,學院與企業聯合,向市科技局申報黃石市科技創新平臺計劃項目,與企業共享共建力學和金屬材料實驗室,爭取40萬元的經費支助。在“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中,產學研工作處積極組織教師申報由湖北省教育廳支助的“青年教師深入企業行動計劃項目”,申報由市科技局支助的“黃石市科技特派員”活動項目。

2 加強內涵建設,提升教師社會服務能力

2.1 健全制度建設

校企合作是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動力,社會服務是高等職業教育科研職能的延伸。學院為加強校企合作,提升教師的社會服務能力,人事處出臺了《青年教師培養暫行辦法》,《專業教師參加社會實踐暫行辦法》,對青年教師和專業課教師做出了硬性規定及激勵措施;科研處出臺了《教科研成果管理及獎勵辦法》,《教科研工作計算及考核辦法》,《研究機構考核管理辦法》等,對教師晉職、待遇和獎勵都做出了明確規定。不斷健全的制度建設,提高了教師參與教科研工作和社會服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院300多名教職工,從2012年5月―2013年5月,公開273篇,完成各類研究項目54項,成功申報新型實用專利17個,發明專利3個,軟件著作權2個,與企業簽訂技術服務合同5份。學院教師還多次在企業進行專利申請時,幫助企業進行技術提煉和填報申請文件。

2.2 加強考核力度

學院對教師個人的年度考核,以教學工作量、教學質量和教科研工作量考核為主要指標,并將教師企業實踐和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根據實際情況折算教學和教科研工作量。將校企合作、社會服務、學生能力素質培養與就業質量等作為專業建設的核心內容,對學院各系實行年度目標考核,考核結果與該系的辦公經費劃撥掛鉤,并與該系全體教師的獎勵性績效工資掛鉤。學院對各系成立的研究機構,也實行年度考核,考核合格的研究機構,學院對每個研究機構另行劃撥2萬元辦公經費。通過嚴格考核,調動了各系主任有計劃的制訂校企合作工作計劃,支持教師參與校企合作和技術服務活動,同時也提高了教師主動聯系企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了學院“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提升了教師的雙師素質。

篇6

2.灰色評價方法與步驟。

(1)確定評價指標集。結合層次分析法原理,將指標體系的三個層次定義為:目標層U,準則層和指標層(其中都等于5)。令U代表準則層指標所組成的集合,記為,代表指標所組成的集合,記為。

(2)確立評價指標的權重。利用層次分析法(AHP)來確定指標的權重值,即通過指標之間的重要性比較構造判斷矩陣,求矩陣特征向量和特征根,并進行一致性檢驗,得出各項指標的權重。假設 的權重分配為,指標權重集為;的權重分配為,各指標權重集為。

(3)確定評價指標的評分標準。本文將評價指標的優劣程度劃分為優、良、中、合格、差5個等級,并分別賦值(5,4,3,2,1)。若指標等級介于兩相鄰等級之間,其相應的評分為4.5,3.5,2.5,1.5分。

(4)打分評價。設有s個評價者,其評價者的序號為n=1,2,…,s。依據評分標準分別給各評價指標評分,并填寫評價專家評分表(略)。設第n個評價者對受評對象某指標給出的評分為,由此得出受評對象的評價樣本矩陣D。

(5)確定評價灰類。根據評分等級評分標準,決定采用5個評價灰類,灰類序號為e=1,2,3,4,5,分別表示優、良、中、合格、差。相應白化權函數如下:

第1灰類“優”(e=1),設灰數,白化權函數為:

第2灰類“良”(e=2),設灰數,白化權函數為:

第3灰類“中”(e=3),設灰數,白化權函數為:

第4灰類“中”(e=4),設灰數,白化權函數為:

第5灰類“中”(e=5),設灰數,白化權函數為:

(6)計算灰色評價權數。設評價指標屬于第e個評價灰類的灰色評價系數記為總灰色評價數記為,則評價指標屬于第e個評價灰類的灰色評價權數可記為。若評價指標對于各個灰類的灰色評價權向量為Hij,則有,指標的灰色評價權矩陣Hi可記為:。

(7)綜合評價。①對準則層做一級綜合評價,若對指標的評價結果為,有

②對目標層 做二級綜合評價,綜合評價結果B為:

=Ai?Hi=(bi1,bi2,∧bi5)

③計算綜合評價結果。將各灰類等級按“灰水平”賦值,設 C=(5,4,3,2,1),于是得出受評對綜合評價值S:S=B?CT,由此,可根據 值大小對受評對象進行綜合評價。

3.實例應用。某地規劃擬建一個物流園區,需進行選址研究,經初步選擇確立了三個預選地址A、B、C,需對這三個地址逐一進行綜合評價,這里主要以A的評價為例。

(1)構造層次評價指標模型。利用上圖給出的物流園區選址評價指標體系。

(2)確定評價指標權重。運用層次分析法,通過各指標重要性兩兩比較 ,最終確定各指標權重,結果如下:A=(0.4,0.3,0.3);A1=(0.483,0.083,0.141,0.129,0.164);A2=(0.311,0.264,0.159,0.136,0.130);A3=(0.154,0.296,0.136,0.166,0.248)。

(3)打分評價。現有6位評價人員對A地址進行打分評價, 評分結果如表所示:

(4)按上述(5)、(6)步對表中的數據進行處理,得到受評者對指標的灰色評價矩陣:

(5)進行綜合評價

篇7

二、重點部位和高風險區域調研情況

調研中發現部分村莊中有學校、幼兒園等人員聚集場所:

1、姚家營村小學,幼兒園被列為重點位置。并記錄基礎信息。

2、上板泉村幼兒園被列為重點位置。并記錄基礎信息。

3、靳家堡小學被列為重點位置。并記錄基礎信息。

對其單位內外部的消防水源、路況、消火栓、滅火器等消防設施進行熟悉檢查,對重點單位建筑使用情況及重點部位進行熟悉登記,并提醒單位相關人員做好巡檢登記。

三、重點單位消防組織建設情況調研

結合轄區實際,張山營消防站對重點單位輝煌國際假日度假酒店微型消防站進行實地拉動,并檢查微型消防站人員配備、器材配備等情況,均符合要求。

篇8

 國家開放大學殘疾人教育學院探索人才培養之路.

篇9

一、社會網絡分析方法概述

所謂社會網絡,按照社會網絡分析方法的理解,是一個由特定集合的行動者(節點),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構成的整體。各個節點與節點之間的關系,就是集合體的網絡結構。作為一種重要的社會結構分析視角和方法,社會網絡分析最初是由人類學家布朗(R.Brown)在對社會結構的分析中提出來的。他認為,研究社會現象,不僅要關注個體,更要關注社會結構,即把人們聯系在一起的社會關系網絡。此后,社會網絡的概念越來越成為人類學和社會學思考社會結構的重要視野。雖然社會網絡理論起源于人際間的互動關系,主要是運用于人類學、社會學、社會心理學等領域,但由于理論核心在個體間的關系,與結構特性對個體的影響,對于網絡個體中的屬性并不列入考查,所以,其所謂的個體不必然是“個人”,而可以將“團體”、“組織”、“小區”、社會”、“國家”及“區域性經濟體”等不同類別作為網絡中的個體,以至于其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包括政治學、經濟學等各種領域均可運用其概念及分析的方法,來補充及強化本身研究領域在研究方法上的應用及理論的解釋能力。

依據社會網絡所談的內容,我們可將其概念做個區分。主要的可分為三個部分,一個是整體網絡的結構特性;二是關系連結的性質;三則是關系連結的內容。針對整體網絡的結構特性,包括網絡的規模(參與的個體數量)、連結的密度(所有個體間的連結狀況)、連結的集中或分散性(產生連結位置的分布)、小團體分布(數個內部密集連結,而彼此較松散的結構)等網絡結構,成員的組成同構型或歧異性(指個體與其網絡成員,在性別、年齡、教育、職業等特質上是否相同);關系連結的性質,是指社會網絡聯系性質可包含強度、持久性與互惠性等;而關系的內容,則是指關系的質量,若關系的內容是正面的、能維持情感的,則為社會支持,如果關系的內容是負面的、強求的,則為緊張的關系。

二、社會網絡相關概念的界定

1.社會網絡定義及分類

一個社會網絡是由一個特定集合的行動者,以及行動者之間的關系(線)組成。各個點以及點之間的聯系構成了“網絡結構”。由此可以看出社會網一般包含3個要素:(1)行動者:在社會網絡中常常表現為節點,可以是個人、團隊或組織;(2)關系:關系的內容可能是友誼、借貸或是溝通,其關系可以是單向或雙方,且存在關系強度的差異,關系不同即構成不同的網絡;(3)連帶:是指當一行動者想要與另一行動者建立某種形式關系時,必須透過某種途徑,直接或間接地建立彼此的關系,連帶依程度差別,可分成“強連帶”與“弱連帶”。

社會網絡通常分為兩種,一種是自我中心社會網,一種是整體社會網。自我中心社會網只能分析社會網絡連帶,卻不能分析網絡結構。整體社會網則分析社會連帶的功能較弱,更加強調網絡結構中成員的關系狀態,如團隊、組織、公司、產業、區域與網絡成員的社會網絡關系。

2.網絡邊界

整體網絡分析需要封閉的群體,即每做一個整體社會網就必須選擇一個封閉團隊。因此,整體網絡分析的一個前提條件便是要有一個非常清晰的分析單位,以及欲調查的社會網絡的邊界,它可能是一個群體、一個社群、一個組織,也可能是一個更大的實體,如一個外包系統,甚或一個國家或某一區域。

3.網絡類型

在確定了網絡分析的邊界之后,便需確定研究所涉及到的網絡類型。通常組織研究中的網絡類型分為4種:情感、情報、咨詢和信任。4種類型的網絡定義如下:(1)情感網絡:指與其他團隊成員情感交流、聯誼的程度;(2)情報網絡:指會向誰傳遞正式或非正式情報、或向誰求證情報內容;咨詢網絡:(3)指在工作學習中咨詢他人或被他人咨詢的范圍大小;(4)信任網絡:指在工作學習中遇到困難或需要協同合作的時候,會傾向于向誰求助。

4.社會網絡密度和群體中心性如果將一個組織團隊作為網絡分析的邊界,那么此類型的網絡結構分析指標主要是測量團隊的密度、中心性的狀況。基于上述分析,研究中一般選擇了社會網絡分析中的兩個重要術語:網絡密度和群體中心性,目的主要有兩個:(1)探求社會網絡密度和團隊績效的關系;(2)探求社會網絡的群體中心性與團隊績效的關系。

三、社會網絡分析方法在某虛擬論壇的個案應用

篇10

Keywords: Wisdom City;Archives;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1 從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到共建共享

檔案信息資源共享是檔案工作的重要內容,但是,從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實踐工作來看,由于受資金、技術、人才、資源等因素的制約,其開展還存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檔案部門往往得不到社會的關注,資金投入不足,管理人才、專業人才、技術人才嚴重短缺,影響了檔案信息資源的共享利用;同時,在我國現有的檔案管理體制下,檔案信息資源被分散保管在各級各類檔案保管機構,檔案管理的標準和社會部門信息建設標準不盡一致,影響了檔案信息跨行業、系統、部門之間的共享;此外,檔案部門的館藏檔案結構不盡合理、檔案人員工作服務有待提升,這些都導致檔案部門開發的檔案資源和社會需求相脫節,等等,這些都制約了共享工作的開展。

20世紀90年代以后,以物聯網、云計算等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帶動了智慧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相關部門需要利用各層級的檔案信息資源,這在客觀上要求整合區域內各檔案保管機構檔案資源,在建立分層級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基礎上實現社會的接入和利用,如何在智慧城市背景下實現區域內檔案系統內部以及與社會部門之間的檔案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已引起了檔案界的關注。筆者認為,檔案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是指檔案部門根據用戶對檔案信息的需求,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和網絡系統,整合各級各類檔案保管機構的檔案信息資源,加強與社會部門的協同,建立一個基于互聯網的分層級檔案信息共享與服務平臺,實現檔案系統內部以及與社會部門之間的檔案信息資源共享,滿足社會對檔案信息的利用需求。與目前的單純檔案信息資源共享相比較,共建共享更強調檔案部門和社會部門在共建檔案信息資源基礎之上的共享,可解決僅僅依靠檔案部門開展共享工作的缺陷,從而在智慧城市體系建設中深層次促進檔案信息資源的利用,對于促進新形勢下檔案事業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2 檔案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基本模式

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基本模式主要有集中型模式、層次型模式、網絡型模式[1],我們也可依此將檔案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模式分為上述三種模式。

2.1 集中型模式。集中型模式也稱為垂直型模式,指具有隸屬關系的某系統內或某類型檔案保管機構在不同層次之間協作共建共享檔案信息資源的一種模式。這種模式中,所有下級館(室)都與中心館聯結,并共享中心館的檔案信息資源,如2013年浙江紹興市檔案部門建設“區域公共檔案信息資源管理和服務總平臺”,通過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將轄區內各縣市區檔案館的檔案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和利用,實現區域內檔案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2]。集中型模式下,各成員之間具有行政或業務上的上下級隸屬關系,因此相對容易組織開展,但這種模式也有其自身的不足,集中型模式具有封閉性,排斥了系統外及各系統之間的檔案信息資源有效共享。

在我國現有檔案工作體制下,保存檔案資源的檔案機構既包括傳統的國家檔案館、部門檔案館、企事業檔案館(室),還包括近年來新出現的新型檔案機構,如文件中心、檔案寄存中心、檔案事務所等,在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下區域內檔案工作處于政府、部門、行業和社會組織各自管理的狀況,檔案行政管理機構對上述檔案保存機構僅履行“按區域執行監督和指導的職能”[3],基于此,集中型模式下,檔案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可分為檔案專業系統內各級國家檔案館檔案資源共建共享、檔案專業系統之外的社會各系統內檔案資源共建共享,以及和上述各系統無隸屬關系的社會組織檔案信息孤島并存的工作狀況。

2.2 層次型模式。層次型模式又稱水平型模式,是指同層次間不同系統、不同類型檔案保管機構之間的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模式,是一種跨系統的條塊結合的工作模式。層次型模式以某個地區為范圍,以綜合檔案館為基礎,統一標準,聯合建設,共享開發利用各系統、行業和部門中的檔案信息資源,但這種模式下,各檔案保管機構分屬于不同的行業系統,并無隸屬關系,檔案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推進工作缺乏行政促進機制的有力保障。

由上可知,層次型模式對促進區域檔案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工作開展是有利的,雖然各檔案保管機構在行政上不存在隸屬關系,但就推進檔案工作合作共享卻有著共同的要求,加強跨系統檔案信息合作共享對于各部門的工作效率是雙贏的結果,但層次型模式下的合作如果缺乏合理有效的運行機制、協作機制、保障機制,這種模式在實踐中往往難以有效開展。

2.3 網絡型模式。網絡型模式是指所有檔案保管機構間都可直接相互聯結,互相建設共享檔案信息資源。其理論基礎是雖然各檔案保管機構的檔案資源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但它們都屬于我國整體檔案資源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因此對所有檔案信息資源都可以進行合作共享,網絡型模式在理論上是最優化的共建共享模式,但考慮當前的檔案工作體制、機制、信息技術、部門利益等因素,這種模式是在實踐工作中操作難度最大,最難以真正實現的一種模式。

3 區域檔案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優化模式

3.1 確定優化模式的原則。(1)適應性,模式的確定應符合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現狀,適應檔案事業發展的需要以及現有的檔案工作體制機制,具有實際可操作性;(2)漸進性,應意識到檔案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工作是一個逐步完善的發展過程,在建設過程中可考慮分步實施,科學建設。(3)前瞻性,模式的選擇既要符合檔案工作的現狀,也應具有一定的超前設計理念,為將來的功能的拓展預留余地。(4)融合性,上述三種共建共享模式之間并不是完全割裂的,在具體選擇時,可整合各種模式的優點,因地制宜,多種模式并舉,使區域檔案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工作務實開展。

3.2 區域內檔案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優化模式的思路。結合我國現有的檔案管理體制機制及各地區檔案工作的實際,區域內檔案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優化模式是改良基礎上的集中型模式,實際開展時可分層級逐步推進,具體為:在地區檔案行政管理機構的統籌指導下,大力開展檔案信息的資源體系、安全體系、利用體系及信息技術建設,首先在區域內具有隸屬關系的包括檔案系統在內的各行業系統內開展共建共享,實現縱向的各檔案保管機構在不同層級之間檔案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在此基礎之上逐步實現區域內橫向的跨行業系統檔案信息資源以及區域內相對獨立的社會組織、檔案寄存中心、檔案事務所和公民個人的檔案資源的共建共享,整體提高地區檔案資源綜合服務能力,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檔案信息支撐,并為將來更大范圍內的跨地區的國家范圍內檔案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這一模式也可概括為:地區檔案行政管理機構統籌指導,在集中型基礎之上的分層級推進,各行業系統分別實施,先系統內共建共享,后跨行業系統共建共享,最終實現全國檔案信息資源共建共享。

4 智慧城市背景下區域檔案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模式創新

4.1 主題內容協作的共建共享模式。主題內容協作的共建共享模式的目標在于建設基于共享的專題檔案信息資源,這種模式能夠將專題檔案信息集中在一起,方便用戶從專題角度共享利用檔案信息資源[4]。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為解決社會公眾關心的核心問題,提升重點領域服務水平,城市管理部門往往開展部分專題智慧應用體系建設,如智慧社會管理體系、智慧健康體系、智慧文化服務體系、智慧安全應急體系,等等。這些智慧應用體系建設過程中,檔案信息具有重要作用,檔案部門應和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加強協作,共同建設和共享專題檔案信息資源,而在實際工作中,部分地區檔案部門已開展和相關部門協作建設共享工作的探索。如浙江省提出建設“民生檔案”、“平安檔案”、“活力檔案”等專題檔案的思路,在工作過程中,浙江麗水市建成了包括資產檔案應用模式和百姓檔案智能模式等在內的四個智慧應用模式[5],浙江紹興市2013年創建“區域涉民檔案集成管理與服務平臺”,以公民個人身份證號碼為關聯,通過公民個人身份識別對各類檔案信息的有機聯系,打破了現有各數據庫之間的孤立關系,實現了人與人、人與物、人與證、人與業的智慧整合[6]。

4.2 非政府社會組織主導的共建共享模式。非政府社會組織共建共享模式是指由非政府社會組織主導實施的區域內檔案信息共建共享模式,在我國現有的工作體制機制下,區域內信息資源共建共享主要由政府部門負責開展實施,但近年來在國際范圍內興起由非政府社會組織主導開展的區域內或跨區域的信息資源建設與共享工作,我國近年來在部分領域也開始探索這一新模式,在該模式下,非政府社會組織根據地區發展規劃,研究本專業領域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具體數據集成共享和業務協同、研究共建共享工作中信息安全和隱私的法規政策、信息數據標準,同時負責召開學術交流會、技能培訓、新技術和項目推廣應用等。2013年3月,中國衛生信息學會健康檔案與區域衛生信息化專業委員會成立,其建設的核心內容區域衛生檔案信息平臺,實現基于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索引庫及人口信息數據庫的綜合管理和數據利用,實現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供應保障、計劃生育和衛生綜合管理六大業務應用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業務協同,實現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智慧醫療,目前該組織已協助國家衛生計生委在上海閘北區、重慶、浙江舟山、四川德陽等地區開展智慧衛生檔案信息平臺的建設工作[7]。

4.3 市場機制調節的共建共享模式。市場機制共建共享模式是指在檔案部門參與區域內檔案信息建設和共享工作中引入市場機制,通過市場調節協作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保障共建共享的可持續發展。作為社會公益性信息組織,傳統檔案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基礎上的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強調檔案部門的投入和付出,檔案部門在積極向社會提供各類公共信息的同時,自身資金投入、效益和人員等因素較少得到重視,致使建設成本過高而使檔案部門難以承受。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檔案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工作應運用市場機制調動各方積極性,用市場機制來建設和共享檔案資源,實現資源和成本管理的合理化,真正體現合作共建、社會共享的目標。

隨著我國各地區智慧城市推進工作的開展,社會部門對檔案信息的需求較以往更為迫切,檔案部門應改變以往單向檔案信息輸出的模式,積極引入市場機制調節的共建共享模式。如,檔案部門可爭取檔案資源建設與共享專門經費用于基礎檔案信息的市場外包數字化、智慧檔案管理系統的建設和管理、智慧檔案建設和共享中的云計算及物聯網等核心技術的開發,等等;考慮如何將檔案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工作融入到智慧城市建設體系之中,列入政府主導的智慧城市建設規劃內,將其市場項目化,從智慧城市的財政專項中獲得資金支持,引導智慧城市各項專項建設經費向檔案領域的流入;此外,在部分商業目的智慧項目中以市場購買的方式獲取檔案信息數據,等等。

4.4 全面融入的共建共享模式。檔案工作應全面融入智慧城市建設的全過程,這就要求在包括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核心技術、運營管理、信息安全等各領域實現檔案領域的同步建設,當前檔案部門應重點加強以下幾方面工作:(1)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檔案工作應主動融入各地智慧城市的建設,加快“下一代互聯網”、“新一代廣播電視網” 、“第四代無線通信”以及物聯網、云計算等關鍵技術在檔案工作中的應用,同步構建與智慧城市協同統一的泛在網絡,在信息基礎條件較好的檔案部門開展“三網融合”和網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試點建設,積極探索適應三網融合的檔案工作模式。(2)推動檔案云計算中心建設。根據檔案部門實際智慧應用需求,整合檔案工作網絡、軟硬件和信息資源,建立檔案云計算中心,構建檔案云計算服務平臺,形成契合檔案工作特點和需求的檔案云計算關鍵技術服務和整體解決方案,用于現代海量檔案數據的收集、整理、傳輸、存儲、備份和開展利用等,向社會提供技術先進、標準統一、安全穩定的檔案云服務。(3)檔案信息安全基礎建設。應加強完善檔案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檔案信息安全測評認證體系、網絡信任體系、檔案信息安全監控體系建設,建立檔案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和風險評估制度,加強檔案網絡和信息安全監控預警機制,按照《國家網絡與信息安全事件應急預案》的規定,建立重點檔案信息系統突發事件的應急響應機制,提高檔案信息安全事件應急處置能力。

*本文系國家檔案局科技項目“智慧城市背景下區域檔案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理論及其實現機制研究”(2014-X-48)、江蘇省教育廳哲社項目“面向社會突發事件的檔案工作機制創新研究”(2013SJD870003)、江蘇省高校檔案研究會項目“檔案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理論與實踐研究”(jsgdz2013-09)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馬費成,裴雷.我國信息資源共享實踐及理論研究進展[J].情報學報.2005(6):277~285.

[2][6]陳慧瑛.智慧檔案 數字先行[J].浙江檔案.2013(12):14~15.

[3]吳加琪.面向社會突發事件的檔案工作應急聯動機制研究[J].檔案與建設.2013(10):7~10.

[4]李安.國外幾種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模式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4(1):100~102.

篇11

眾多學者已經從不同的角度對寧夏回族自治區中學籃球教練員現狀進行了大量的理論研究,“只有建立小學—中學(包括體校、傳統籃球項目學校)—大學(包括體院、籃球系)—籃球職業俱樂部)—國家隊的籃球人才培養體系,才能使我國籃球運動持續健康發展”已成為籃球理論界的共識。中學籃球教練員的數量和質量是影響中學籃球人才培養的重要因素。在籃球教學和訓練的過程中,教練員起主導作用,籃球隊的日常訓練質量、管理都與教練員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教練員對籃球運動的理解程度、籃球理論的掌握程度、籃球球技的戰術掌握和運用的熟練程度都直接影響籃球隊員的成長、籃球隊的發展。因此,筆者在全面了解和研究寧夏回族自治區中學籃球教練員隊伍狀況的基礎上,針對其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推動中學籃球運動的發展,培養出更多優秀的籃球人才。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寧夏回族自治區2013年青少年籃球錦標賽男子前八名和女子前六名的籃球隊共14名教練員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以“教練員現狀調查分析”為關鍵詞在中國期刊網查詢,將收集的文獻資料進行梳理。

1.2.2問卷調查法

自制調查問卷,進行調查研究。問卷采用現場發放,現場填寫、現場回收的方式。共發放問卷14份,回收問卷14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14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1.2.3數理統計法

用計算機對問卷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1.2.4專家訪談法

筆者走訪所有調查的籃球教練員,針寧夏回族自治區中學籃球教練員的現狀進行相關問題的探討。

2.研究結果與分析

2.1籃球教練員的年齡結構

筆者調查發現,此次參加寧夏回族自治區青少年錦標賽的大多數教練員,年齡在30~45歲之間,見表1。

分析表明:調查的14名教練員絕大部分都年富力強、有較為豐富的生活閱歷,積累了一定的比賽與訓練經驗的。寧夏回族自治區中學籃球隊訓練多數是在室外進行,并且訓練時間多為早、晚,教練員不僅要起早貪黑,還要忍受各種惡劣氣候給訓練帶來的諸多不便,所以充沛的體力是訓練工作的一切保障。

2.2籃球教練員的學歷結構

學歷主要反映教練員接受正規教育的程度,科學化的訓練是提高隊員籃球水平的基礎,而教練員的能力是決定科學化訓練能否實現的關鍵。加強教練員的教育與培訓是我國籃球運動管理部門十分關心的問題之一,我國教育部門要求,中學階段的教師必須具備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學歷。從表2可以看出,此次調查的14名教練員,尚無研究生學歷,全部都是大學本科生。

2.3籃球教練員崗位培訓情況

對教練員進行培訓是提高教練員水平的重要途徑,也是全面提高我國籃球后備人才水平的保證。定期組織系統的有針對性的培訓,對于完善教練員的知識結構,了解新的籃球訓練理論,擴大視野有很大幫助。教練員培訓正式起步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從一開始就受到高度重視,并有明確制度要求。人事部和原國家體委于1994年聯合頒布了《體育教練員職務等級標準》(人職發〔1994〕17號),規定教練員在申報職務時,必須取得相應教練員崗位培訓合格證書。從2001年1月1日起,只有經過教練員崗位培訓并獲得相應級別崗位培訓合格證的教練員,才可以申報晉升高一級教練員職務。目前,教練員培訓體系是以學歷教育為基礎,以崗位培訓為重點,包括各類短期培訓及信息服務等。但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教練員培訓班比較少,基本上兩三年才舉辦一次關于體育的崗位培訓,見表3。

在調查中,筆者發現有許多籃球教練員從未參加過任何培訓,筆者又對從未參加過培訓的教練員進行了原因調查,結果表明(見表4),許多教練員認為培訓班沒有任何作用,費時、費錢。這反映出有關部門組織的業務培訓內容質量不高,針對性不強。更多的教練員想參加,但是沒有地方可參加。這表明寧夏回族自治區有關部門一定程度地忽視了中學籃球教練員的培訓需求,業務培訓狀況也有待改善。

2.4籃球教練員提出的問題

在此次問卷調查中,所有教練員都提出寧夏回族自治區的中學生籃球比賽次數太少,不利于激發學生的長年訓練熱情,每年只有一次正規的比賽,并且比賽場數不足10場,很難保障學校對于籃球項目的支持力度,教練員之間的業務交流次數太少,也間接地阻礙了教練員的訓練激情。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3.1.1寧夏回族自治區中學教練員整體年齡結構分布較為合理,中青年的籃球教練員是主力軍,但是需要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豐富自身的訓練經驗,提高訓練能力。

3.1.2寧夏回族自治區中學籃球教練員的學歷達到了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對于中學教師學歷的要求,但由于地域、訓練環境等問題,高學歷、高素質、高水平的教練員人才還是嚴重缺乏的。

3.1.3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體育主管領導對教練員崗位培訓的意義認識不足,部分學校對于崗位培訓的支持力度不夠,制約了教練員發展。崗位培訓不同于學歷教育,要求授課內容具有針對性、實用性,并且要不斷增加與籃球有關的新知識。

3.2建議

3.2.1各個學校成立籃球訓練教練組,由兩三名教練員組成,有利于提高訓練質量,也有利于豐富教練員的實踐經驗,加強教練員隊伍的培養,組建梯隊式人才隊伍。

3.2.2積極創造優厚的條件吸引眾多籃球人才投身寧夏回族自治區中學籃球教育事業中,可與區內專業體育高校達成聯合辦學模式,對區內優秀的教練員進行研究生培養,組織教練員觀摩高水平訓練,逐漸完善教練員的學歷結構。

3.2.3各有關部門及各級領導要高度重視教練員崗位培訓工作,從制度上確保教練員崗位培訓工作的順利完成。讓教練員真正獲得所需的知識,運用在日常訓練中,為寧夏回族自治區培養出更多的籃球后備人才。

3.2.4增加中學生比賽次數,擴大比賽規模,區內中學生聯賽各市縣爭做每周一賽,讓學校、教練員、隊員之間常交流。

參考文獻:

[1]于振峰,張振東,張建軍,等.中國籃球競技后備人才現狀調查與培養對策[J].體育學刊,2002(5):23-26.

[2]曾為民.湖北省中學籃球教練員現狀及對策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05.

篇12

DENG Li1,SONG Dan1,FANG Zheng-chun2

(1.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The First Hospital of Danjiangkou City,Danjiangkou 442700,Hubei,China;2.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The First Hospital of Danjiangkou City,Danjiangkou 442700,Hubei,China)

Abstract:Objective Analysis of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FQ-PCR)of Ureaplasma urealyticum and Chlamydia trachomatis detection result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gion in different gender and age of infe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000 cases of suspected patients with nongonococcal urethritis, FQ-PCR detec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different gender and age of the positive rate. 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UU and Ct was 44.50%, among which the detection rate (55.31%) in female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males(35.58%)(P

Key words:FQ-PCR;Ureaplasma urealyticum;Chlamydia trachomatis

在臨床中,非淋菌性尿道炎(nongonococcalurethritis,NGU)屬于常見性傳播疾病[1-2]。該病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地區的發病率居首位,且自2001年以來我國報道NGU發病率已經超過淋病,在全國監測8種性傳播疾病中居首位。NGU及并發癥,如炎、前列腺炎、盆腔炎、不孕不育等對人類的健康構成極大的危害。因此需要對該癥進行及時診斷,以免耽誤治療[3-5]。而據統計在NGU中40%~70%的病例由解脲支原體(UU)和沙眼衣原體(Ct)引起。以前由于檢測手段的限制,對UU和Ct檢出率較低,無法及時治療。近年來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檢測手段也隨之進步,尤其是FQ-PCR技術的應用使得UU和Ct檢出率不斷增高,已成為臨床檢測UU和Ct的首先方法。為了解本地區5年來NGU的發病特點,本次研究選取FQ-PCR檢測方法對我院在2009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疑似NGU進行檢測,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09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疑似NGU患者1000例,病程為1 w~1年,男性主要表現為尿道口出現紅腫,分泌物較多,且尿頻;女性主要表現為陰道分泌增物多、瘙癢,且少數伴尿頻及下腹痛等。1000例患者中,男548例、女452例,年齡18~56歲,平均(38.89±3.45)歲。

1.2方法 標本采集:對于女性患者采取陰道窺器進行擴張陰道,選取無菌棉拭子將宮頸口過多分泌物涂去,用無菌拭子插入至宮頸管內的1 cm處,將其停留15 s左右并旋轉3~5周,采集宮頸的分泌物,然后把棉拭子插入至試管中(盛有1ml無菌的生理鹽水)并將其洗下。對于男性患者將棉拭子插入至尿道口約2~4 cm,轉動數次拭子后立即將其放在試管中(盛有1 ml無菌的生理鹽水)。將棉拭子進行充分的洗滌,貼著壁將棉拭子中水分擠出,待混勻后,轉入至離心管內以12000 r/min的速度離心10 min,棄上清,重復一次。加入50μl核酸提取液,在100℃下干浴10 min,再以12000 r/min的速度離心5 min,取上清液2 μl進行PCR反應。應用PCR檢測技術檢測UU、Ct,并對檢測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

1.3統計學意義 數據采用SPSS18.0進行處理,計量數據用平均值±方差(x±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男女患者病原體檢出率比較 病原體檢出率為44.50%,女性患者的檢出率(55.31%)要明顯高于男性(35.58%)(P

2.2不同年齡層次病原體檢出率比較 18~40歲患者的陽性率(81.35%)顯著高于年齡大于40歲患者(18.65%),差異顯著(P

3 討論

NGU是一類經過性傳播泌尿生殖系統的炎癥,近年來,據報道在西方國家和我國部分省市發病率均已經超過傳統淋病和梅毒,居于各類性傳播疾病的首位,NGU發病比較緩慢并且無明顯臨床癥狀,往往因隱匿性的感染而延誤了治療,因此易導致嚴重并發癥[6-7]。

UU是常見的且被公認的生殖泌尿道感染致病病原體,其大小介于病毒和細菌之間,無細胞壁,呈現多形性,且可在無活動的細胞培養基中進行繁殖。Ct寄生于真核細胞內,具有獨特的發育周期,早期Ct感染無特殊的臨床表現而容易漏誤診[8-9]。CT和UU均寄生于泌尿生殖道,能夠通過性進行傳播,同時也可以通過孕婦血液及生殖道等途徑傳播給胎兒和新生兒,可引前列腺炎、不孕癥、早產等多種疾病[10]。

因此早期的診斷和治療及其重要,但是以前由于受到檢驗技術限制,未引起人們重視。細胞培養法雖然一直作為診斷的金標準,特異性和敏感性均較高,但對條件和技術要求高,且復雜費時,很難在臨床實驗室中開展。直接免疫熒光技術檢測CT抗原,該法快速、簡便、特異性好,費用低,重復性好,但敏感性不佳。PCR被廣泛應用在核酸的分析中,PCR法直接檢測病原體基因是最直接的感染證據,并且簡單快速,可以在數小時內得到明確的結果。PCR法的高敏感性,可以把目的基因片段在短短的數小時內擴增至數萬倍以上,但是普通的PCR技術具有擴增產物容易污染、無法定量以及致癌物危害等缺點,近年來經過研究出現了新的檢測方法FQ-PCR,采用熒光技術及閉管檢測,避免了交叉污染,且對UU、Ct的檢測有高度特異性及敏感性,完全克服上述缺點。目前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成熟,因此不易造成漏診,這對患者感染的極早期或潛伏期或無癥狀帶菌者的診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是值得推薦的檢驗方法[11-12]。

本次研究顯示病原體的檢出陽性率為44.50%,檢出率較高,與報道相似。而女性的檢出率為53.10%,顯著高于男性(35.58%),差異顯著。其中Ct、UU+Ct的陽性檢出率在不同性別之間無顯著性差異,而UU在女性的檢出率(37.61%)要顯著高于男性檢出率(18.25%),差異顯著,這可能和男女泌尿生殖道不同密切相關,相對而言女性的泌尿生殖道更適于UU的生長而男性生殖道在進行排尿時有一定的沖洗作用,從而排掉了部分的病原體。

據報道從該病的年齡構成分布結果顯示約80%的感染者年齡小于40歲。一方面與性接觸史或者配偶感染史有關系;一方面與該年齡段處于生育活動高峰年齡有關;一方面與此年齡段的女性比較活躍,喜歡穿緊身衣褲或者在非經期使用護墊引起會潮濕而導致病原菌繁殖等一系列生活習慣相關;另一方面與該年齡段的男性工作、社交頻繁、生活壓力較大、吸煙喝酒等一系列不良社會行為密切有關。本次研究顯示18~40歲的感染率為81.35%,略高于文獻報道,這說明本地區要對青壯年尤其是青年人加強性相關道德教育以及性傳播疾病的相關科普知識,并對高危人群加強監測力度。

參考文獻:

[1]陳D瓊.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反應檢測解脲支原體及沙眼衣原體[J].檢驗醫學與臨床,2009,6(4):292-293.

[2]耿堯,牛成玲,王鳳羽.熒光定量 PCR 檢測稽留流產患者沙眼衣原體和解脲支原體結果分析[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11,19(1):19-20.

[3]王劭.熒光定量PCR檢測不孕婦女患者沙眼衣原體和解脲支原體的臨床應用[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2,33(3):384.

[4]劉秀珍,吳旗,王曉梅,等.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反應對女性生殖道感染解脲支原體及沙眼衣原體檢測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 20(24):4038-4039.

[5]錢鑄山,張春明.熒光定量PCR法與常規法檢測女性解脲脲原體、沙眼衣原體的比較[J].遼寧醫學雜志,2013,27(3):115-118.

[6]永樂,章松平,馬蘭,等.熒光定量PCR對生殖道沙眼衣原體及解脲脲原體檢測結果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10):1311.

[7]胡凱.實時熒光定量PCR法在檢測泌尿生殖道感染病原體中應用[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1,13(2):38.

[8]黃明珠,黃江兵.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體感染的檢測方法對比[J].臨床醫學,2009,15(3):70-71.

[9]IARC.Working Group on the Evaluation of carcinogenic risks to humans.Some non-heterocyclic polycyelie aromatic hydrocarbons and some relatedexposures[J].IARC Monogr Eval Carcinog Risks Hum,2010,92:7-9.

篇13

[3] IBM.以智慧城市支持中國城市經濟轉型和持續發展[EB/OL].[2012?07?14].?re=spf.

[4] 余冬蘋,林濤,梁崢.園區信息化發展趨勢探討[J].廣東通信技術,2011(7):15?22.

[5] 張擎.智慧園區:源于數字化高于數字化[J].中國高新區,2011(9):128?129.

[6] 孫其博,劉杰,黎羴,等.物聯網:概念、架構與關鍵技術研究綜述[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2010,33(3):1?9.

[7] NIST. The NIST definition of cloud computing [EB/OL]. [2011?09?11].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收藏| 桃江县| 江山市| 信宜市| 额尔古纳市| 星座| 三明市| 吕梁市| 兴安县| 吴旗县| 湖口县| 翁源县| 巴里| 治多县| 武城县| 千阳县| 屯昌县| 鄂托克前旗| 东明县| 盐山县| 唐河县| 汾西县| 夏河县| 清流县| 寻乌县| 巴东县| 湖口县| 田阳县| SHOW| 呼和浩特市| 民县| 阳西县| 清水县| 绿春县| 白水县| 青浦区| 外汇| 五河县| 安多县| 磐石市| 永顺县|